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范文

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

第1篇: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形势政策;协同教学;循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05-02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广泛庞杂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对教师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从每学期教育部颁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可以看出,教学内容不仅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而且还紧跟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这样复杂而庞大的教学内容,使只具有单一专业背景的教师常常难以驾驭,成为学生对教学效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协同教学通过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每个教师的能力和专业特长,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学生满意度的提高。本文将首先介绍协同教学的理论背景和使用方法,然后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运用建议。

一、协同教学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类型

(一)协同教学的理论背景

二战后,传统教育中“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的教学模式暴露出了各种问题,由此被教育学者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革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群组学校(The Platoon School)、文纳特卡计划(The Winnetka Plan)、普埃布洛计划(The Pueblo Plan)等就是这轮教育革新的具体表现。在这些教学革新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被重视,教师的教学潜力被有效开发。协同教学概念也就在此背景下产生。

最先实行协同教学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莱斯康的富兰克林小学,随后“莱斯康协同教学模式”(Lexiton Team Teaching Program)开始出现在教育学刊物上并为人熟知。在“莱斯康协同教学模式”中,每门课程设3个合作教学小组,每组各内设组长(Team Leader)1名、高级教师(Senior Teacher)1名、普通教师2―4名、实习教师1名、教务助教1名、事务助教1名;学生根据学习能力的高低也被分为3个小组,分别由不同的合作教学小组负责。该模式一出现就受到热议,是因为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1.最大限度发挥了每个教师的特长。2.很好地对应了学校规模的扩大化和教学内容的复杂化。3.满足了学生要求个别指导的要求[1]。

1964年,夏普林(Shaplin)和奥德兹(Olds)将协同教学定义为一种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听课人员重新组织分配的教学方法,分配后的每一听课小组都至少应由2名以上的教师协同完成教学[2]。协同教学在20世纪70年代传入亚洲,在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比较常见,大陆地区对该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台湾学者郑博真将协同教学定义为“协同教学是指两位或两位以上的教育人员,组成教学小组,共同负责一个学生团体,在一个或几个学科(学习领域)的全部或部分共同合作计划、教学、评估学生或评价教学”[3]。综上所述,协同教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强调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分组的根本依据。2.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同一小组的学生也需要由2名以上的教师负责。3.强调发挥教师的个人优点,教师在教学合作中的任务分配由教师自身的特长决定。4.突出教学小组的临时性,教学小组因课程而产生,随课程结束而消失。

(二)协同教学的主要类型

协同教学在随后的数十年发展中,逐渐演变出多种类型,其中主要包括教师循环教学型、学生循环学习型、教师个别指导型、教师分级指导型、教师共同教学型等等。

1.教师循环教学型。课程教学由多名教师合作完

成,每个教师根据专业背景分别讲授课程中最擅长的部分,课程中教师发生变化但教室固定不变。这种教学方式多运用在内容广泛或含有跨专业知识的课程中,宏观类的通识教育课程或专业基础概论课程都可以采用该方法。因为这些课程和其他课程相比都具有口径宽、覆盖面广的特征。

2.学生循环学习型。课程教学由多名教师合作完

成,每个教师根据专业背景分别讲授课程中最擅长的部分,课程中不仅教师发生变化而且教室也发生变化。与教师循环教学不同的是,学生循环学习方法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到不同的教室听课。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学校各种硬件设施,适合实验课或实践课等对教室有特殊要求的课程。

3.教师个别指导型。将学生分组后,每组配备不同的指导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教学。该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与教师的一对一交流,分组时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主要适用于艺术类课程教学,在研究生教育中也比较常见。

4.教师分级指导型。将学生按照成绩分级,不同的教师负责不同级别学生的教学。该方法适合需要连续多学期完成的课程,如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这些课程可以根据学生过去的成绩对其分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实现按需教学。

5.教师共同教学型。同一课堂由多名教师共同参

与,协同组织展开教学。该方法适用于教学中的讨论环节,把教师分别安置在讨论小组中,以增加师生互动,提高讨论效果。

二、形势与政策课运用协同教学的策略

形势与政策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比较特殊的一门,没有固定教材和教学内容,每学期都要根据教学部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准备新的教案。从历年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来看,覆盖面非常广泛,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国际、国内无所不包。这样,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从头讲到尾,不仅无法突出教师的专业优势,而且导致教学内容无法深入甚至可能出现内容讲授上的错误。如果使用协同教学中的教师循环型方法,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学期开始前的扎实准备

在学期开始前,组成合理的教学合作小组非常重要。首先,充分了解参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其次,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确定授课内容、范围、深度。再次,根据学生特性将其分班,掌握每班的基本特征。第四,在教师自由结合的基础上形成教学合作小组,确定各自教学责任并选择适当的教学班级。最后,根据教学需要,分头准备教学资料并讨论确定考核方法。此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教师本身,例如来自不同部门的教师难以打破行政框架限制,教师心态封闭、固执并担忧增加工作量而不愿合作,教师大部分知识背景相同不存在合作优势等等。就形势与政策课来讲,放开对教师的限制,吸引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参加到教学中来是形成教学合作小组的关键。

(二)学期中的紧密合作

一旦教学团队成立起来,协同教学就基本成功了一半。在学期中,教师应该彼此尊重,及时沟通,相互支持,乐于分享教学材料和经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是实现合作的客观保障,比如定期开会、建立QQ群、建立课程网站、建立微博账号等等。该阶段最常见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如何保证连接和完整,如何对学生日常学习进行系统的客观评价。就形势与政策课来讲,如何交换最新的资料、视频,讨论最新的国内外重大问题,使课程总与时事保持一致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协同组织完成学生的讨论环节也可以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三)学期后的总结

学期结束后,参加协同教育的教师应全面对教学过程检讨,总结经验和教训。同时,教师检查自身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积极参加各种培训。针对总结出的教训,应逐一给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并敦促学校相关部门落实解决。该阶段应避免负面情绪的蔓延,特别是初次实施协同教学后过分夸大出现的各种问题,打击了参加协同教学的教师积极性,导致协同教学无法继续进行。另外,培训经费不足和学校行政的不作为都可能导致协同教学无法继续开展。

形势与政策课中有效运用协同教学法,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教学效果,发挥教师特长和潜能,促进教师定期反省,让学生在比较中对教师给出更为客观的评价。但是,协同教学又容易产生许多问题,比如教学秩序管理困难,教师因合作产生的工作量对报酬不满,教师在教学讨论中丧失自身教学特色等等。因此,创造实施协同教学的环境非常重要,既发挥团队精神又尊重教师特色,同时灵活运用教学辅助人员完善教学管理环节。

参考文献:

[1]Anderson R.H.A Second Wave of Interest in Team Teaching[J].Education Digest,1989,(6).

第2篇: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PBL;形势与政策;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69-03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为此,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将在医学院校获得较高评价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应用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探索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PBL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作为一种特定概念与教学模式的问题式学习(PBL),源于半个多世纪以前北美大学医学院的教学改革”。[1]1969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率先进行教学改革,从新生一入学就把他们置于与医疗实践相关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PBL由此而产生。1980年,医学教育改革之风席卷欧美各国,PBL逐渐受到关注而迅速在欧美散布,并直接影响了哈佛大学的医学教育。PBL经哈佛大学进一步完善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认可并获得较快发展,逐步推广到教育、管理、化学、法律等学科。进入21世纪以后,PBL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逐渐扩展到理学、法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和专业。

PBL是基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小组式讨论及自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概括起来,PBL的主要特征包括:1.问题性。与传统的讲演式教学以提供现成信息开始教育不同,PBL教学始于问题。PBL中的问题是教学的起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PBL中的问题是基于真实情景的问题,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景和复杂问题相关联。基于问题,激活学生与此主题相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2.自主性。与传统的讲演式教学相比,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和答案的提供者,而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是创造一种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思考,不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解决问题。而学生则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积极的、主动的建构。3.合作性。小组合作学习是PBL的重要特征之一。在PBL中,学生通过解决真实性的实际问题而学习,“学生不仅要发挥各自的主体性,而且要充分发挥小组的社会性”。[2]在小组中,学生共享知识,共同处理所面临的问题,共同承担责任,相互鼓励和沟通。学生不再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只注重自己与老师的交流而不注重与同学的交流。通过PBL学习,帮助学习者成为一个愿意合作也善于合作的人。4.探究性。PBL是让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在PBL中,教学以问题方式呈现,学生的学习始于问题的识别,终于问题的解决。不管是对识别问题还是解决问题,学生都将直接面对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欠缺与不足。这需要学生探究和合作。他们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和彼此分享。这不仅对学生的知识产生影响,而且对学习的情感体验、态度,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式等产生影响。

二、PBL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探索

基于PBL的基本理念,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贴近”教学要求,探索PBL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有效性。

(一)问题设计

PBL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因而设计的问题的优劣是课程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PBL教学进程的动力之源。基于PBL教学的基本理念,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应体现以下特征:1.针对性。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2.真实性。设计的问题应具有真实性,从而能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产生共鸣。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问题的真实性,设计的问题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点,结合文献资料和社会发展现状设计问题,使理论思考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3.导向性。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引导他们去探索、学习。形势与政策课有自身特点的教学目的,设计的问题应紧紧围绕教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的,在一些细节上一定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既要有理论性也要兼顾现实性,难度要适中,为学生的讨论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如讲授“中国经济转型”时,可以安排讨论“雾霾与中国经济转型”。雾霾现已成为当下社会热议的话题,也是当下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中国经济转型息息相关。而雾霾这一话题,与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息息相关,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二)组织实施

1.分小组学习

分小组学习是PBL的基本特征。在PBL中,无论是问题的识别,或是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小组成员的合作。组成小组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随机组成一组,每组人数通常为6~8人。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学时少,为了顺利推进教学进程和便于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宿舍为单位,并自行推出一名组长组织学习、讨论。教师课前把问题给到学生,要求学生分组准备,并保持与学生的沟通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

2.课堂讨论

在教师对问题作简要介绍后,各小组派代表阐述基本观点及学习过程,然后从各小组中随机抽取其他成员对本小组的观点进行补充,之后进入自由发言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要点适时对各小组的发言予以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进教学进程。在讨论过程中,提倡民主,尊重他人的观点,可以激烈的辩论,强调,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

3.总结

总结的过程就是学生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收获得以体现。如在讨论“雾霾与中国经济转型”时,学生谈到“雾与霾可以作简单区分,雾是小水滴,霾是小颗粒”“霾中的所含PM2.5颗粒经呼吸进入细支气管、肺泡,再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雾霾中的PM2.5颗粒大多来源于工业生产,这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改善空气质量”。从学生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的。总结的过程也是教师反思的过程。教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重点肯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适当指出一些不足之处,以鼓励督促学生进一步提高。

三、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思考

(一)基于课程特点开展教学改革

开展教学改革是形势与政策课永恒的主题。“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程,以及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3]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效性也就成为承担这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开展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也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形势与政策课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学内容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发教学要点来确定。这些教学要点大多直面当时的社会发展现状,要求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也正是基于此,可以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进行PBL教学的探索。将教学内容凝练成一个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的问题,特别是凝练成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联系的问题,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合作最终解决问题。也正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准确定位教师在PBL中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以讲授知识为主要任务,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在PBL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负责指导学生识别问题,把握关键,寻找正确的、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以适当的深度和广度在相应范围中进行学习。作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积极地旁观,当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认真的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并适时参与其中。因为若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仅是一味的听而不参与其中,不给予学生适时的反馈,学生会感受到讨论没有什么结果,也不知对错,而对PBL失去兴趣和积极性。二是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就事论事,与他人和睦相处。由于教育背景、知识面的不同,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阐述的观点就存在相左的可能。因观点不同引发的讨论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也是保证教学正常进行的基础。

(三)教师应努力拓展知识

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进行PBL教学,教师不仅需要精心的课前准备而且在课堂进程中需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这对教师的知识面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形势与政策课涉及经济学、法律学、社会学、农学等内容,需要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拥有较宽的知识面。而在PBL中又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设计问题,以问题开启学生学习之旅,这对教师的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的问题既要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又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需要教师在课前完成大量的功课,凝练问题,这对教师的知识面是一个考验。同时,学生的讨论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的,学生阐述的观点就可能会各不相同,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教师此时需要适时地参与其中,这是对教师知识面的又一考验。为此,要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培训,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也要加强经济学、法律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学习,同时安排他们参与社会实践,丰富阅历,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PBL能有效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PBL一般适合小班教学,占用的教学时间较多,在形势与政策课大班教学、学时有限的现实背景下,如何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开展PBL教学,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 注 释 ]

[1] 连莲.国外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第3篇: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缺失的表现

(1)一些高职生时常悲观、片面地看待社会形势。高职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有较大差距。他们大都来自普通学校,受长期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对某些社会问题的认识有失偏颇。他们对社会风气、国内外政治等涉及国家、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则“不太关注”或“不能意识到”,认为这些问题的衡量尺度不确定、没有决定意义。造成他们时常悲观、片面的看待社会形势。

(2)部分高职生不善于正面理解党的政策。现在的高职学生大都是九十年代后出生、成长的,他们的生活环境是在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都发生了变化,社会上也不可避免地滋生了许多不良倾向,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在现今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里高职生们会感到茫然,甚至使得部分学生对党的政策方针产生怀疑。

(3)《形势与政策》课课堂秩序不够理想。就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对问卷整理分析,现今高职学生所拥有的较突出学习心理特征有:①渴求心理。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渴望能有一技之长,愿意多学习和吸收知识以适应现今激烈的人才竞争的需要。②实用心理。单凭主观印象认为学习的基础知识不够实用,对基本理论不感兴趣,更偏重于生产实际方面的学习,多要求老师传授实际工作中所能用到的知识与经验。③厌学心理。由于受社会价值观、分配不公、不正之风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高职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学习目的不正确。

2、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1)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科研和专业建设上,教务管理部门普遍的办学指导思想是:“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教学评估和检查的重点放在专业或业务上,再者在思想政治素质上重视不够,认为是软指标可有可无,很难予以评估,所以在教学安排上则是能砍就砍,能压就压,课时量压缩严重。

(2)教师的素质不过硬。现在,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大部分教师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的专兼职教师组成。而且是兼职为主,兼职的教师则又以党政干部为主,党政事务工作一般比较繁重,少有专职教师那样外出专门进修的机会。备课多是占用的休息时间,紧张程度较高,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也会使教学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的。

(3)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足。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部分教师热衷于照本宣科、夸夸其谈,对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示弱不见,也不注重调查研究,为了应付考试,还片面强调死记硬背的抽象理论,对此现象学生普遍感到困惑、乏味。

(4)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教学内容是实效性发挥的保证。但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理论无法联系实际,忽略了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没有使理论教育与实际需求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也找不到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用途切合点。就出现了疲倦甚至逆反状态,以至于弱化了教学的实际效力。

(5)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落后。以人为本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是在教学互动中引导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自觉、自愿地领悟内涵、陶冶情操。可由于种种原因,现如今仍广泛采用的是“教师单纯讲理论、学生埋头学理论”的“满堂灌”模式。部分教师虽然也注意方法的多样性,但往往是形式化的技巧表演多于真诚,使得课堂效果事倍功半。

3、增强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规范教学管理,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是参照教育部下发的教育教学要点确定的,在尊重历史的同时更要着眼现实和未来;传递大量的信息同时更要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提炼、总结;在进行理论传授时也要注重实践求真知。因为我们要科学的分析教学内容,以此来合理的搭建教学体系。

(2)重视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生动性。将《形势与政策》的普及与学生关注的热点进行有机结合,以“体验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志愿者行动等等,将知识与社会的发展现实进行直接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课堂学习、校外实践相结合,让高职生多接触社会并主动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验证所学习的知识。

(3)建设一支高素质、高知识水平的教师队伍。保证《形势与政策》课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素质。学校的党政领导、二级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其它相关学科的教师都是要积极承担教学任务的。也可以聘请地方的党政领导、知名学者、等社会各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特约报告员。通过集中的授课学习、教学观摩、参与课题研究等途径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同时加强对教师的校内培训。有计划的安排任课教师进行考察学习,不断开阔眼界使教学素材更丰富。要充分的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变化快、备课耗时长、难度大的特点,从而合理的安排教师的工作量与课时。

(4)建立合理的教师教学评估体系。《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对高职生是否起到了预期效用?标准较软难以把握。解决办法就是对从事《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们建立专门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使标准由“软”变“硬”,把评估进行量化,每年通过由院(系)(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打分)、教研室、教师、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水平进行打分)四级打分的形式,用一种新的眼光和标准去评价一个《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给予综合的评价。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教学最终目标是:使高职学生树立科学的积极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同时能够科学的分析国内外的形势,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为以后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打下社会政治基础,真正的发挥出《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在育人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时事报告大学生版》编辑部,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优秀论文征集评审情况综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2]刘向军,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2009(1)

第4篇: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范文

1、校本课程研究方兴未艾。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纲要》为各地校本课程开发起到了高屋建瓴的号角作用,拉近了我国课程与国际课程开发的距离。自1973年课程专家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正式提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全新的概念之后,欧美各地学校先后掀起了“学校完善运动”“学校有效运动”,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我国随着《纲要》的颁行,校本课程开发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促进了教育民主化进程,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老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变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办学思想、办学方针和办学措施方面更具有了自,教育者的课程观、知识观、学习观都相应发生变化,一股冲破应试教育樊篱、培养适用型人才的清风在中国教育领域徐徐吹起。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顺势而为,以职业能力的发展为根本,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强大政策支持的良好发展机遇期, 校本课程建设突出时代、地域、市场、自身需求,迈出新步伐。

2、中职财会专业的形势分析。在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的形势下,中职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挑战。中职必须进一步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实际需求”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大力培养适用型人才。衡量职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标准就是培养学生是否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目前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中,校本课程基本处于空白,校本课程建设空间极大。目前,我们主要存在课程总框架上重理论轻实践,授课模式上多仿效普教,实践课无法形成体系的现状,中职财会专业虽经多年培育,但仍存在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陈旧,职业能力不高,知识更新不快,基础不牢固,学生所学的内容难以适应社会市场多元化需求,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已迫在眉睫。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力市场需求多变的形势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职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开设综合素养课程,打造出特色中职毕业生。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框架和理念、专业特色。研究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能力,探索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关系。通过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本的财会专业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财会专业学生要在竞争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突出个性品质,为他们将来走出学校,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我们要做好四点:一是利用我校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资源优势,努力把财会专业办成我校特色专业、骨干专业,吸引生源的龙头专业;二是充分利用建设校本课程的政策,编写更加科学、合理、针对性强、应用面广的课程计划,拓展教育的层面,更新学习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探寻多种办学模式,通过订单式培养、受委托培养等办学形式,达到与企业联姻,与社会结合,使我们培养毕业生更加对口,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更受社会青睐;四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多学技能,参加职业能力考试,达到通过考试完善学习内容,检验学习成果的目的,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多一把求职的金钥匙。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采取电话采访、重点调查和问卷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本校财会专业学生学况、毕业生就业现状、行业发展前景进行调查分析。

2、文献法:查阅有关文献、文章,学习理论,汲取经

3、比较法:对实验班与非实验班、课堂教学与实践实习进行比较,编撰相应校本教材。

4、案例法:校本课程在实验班试行研究,获得一定认知后再逐步扩大。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理应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职业能力的综合研究,主要研究社会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解决学生“出得去”的问题。二是岗位对专业职业能力的研究,主要研究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发展特征,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相近专业的关系。三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主要研究校本课程的框架的理念,专业特色,为专业课程建设打好基础。四是专业与课程关系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能力,并依据研究成果编撰相应的课程教材。重点是抓好四个模块: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实务、会计技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和财务会计实务主要运用“确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模块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会计技能则侧重在技能培训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运用激励法和形成性评价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运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应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夯实他们的职业能力发展基础。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程改革与建设要求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改变课时、授课方式后,教师观念和教学方法也须相应改变。

2、教师素质应适应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

3、课程改革后,教学资源的投入必然加大,实习费用增加,教学成本提高,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本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课题论证阶段:拟题,论证编制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

(二)前期研究阶段:以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本校毕业生、家长为对象广泛调研,据以编写试用校本教材;

(三)实施研究阶段:选择实验班,课堂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开展比较研究;

第5篇: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变局;新机;来华留学管理;后疫情时代

一、引言

在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要努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留学教育,将我国建成全球主要留学中心和世界杰出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吸引海外顶尖人才来华留学,培养全球精英。”[1]如今全球局势处于百年未有的变局,国际格局正面c临挑战,世界治理体系也在悄然发生重大变革。在此背景下,分析当前来华留学形势并把握好来华留学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至关重要,并对提升国际化水平,建设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校配合国家整体外事外交的责任。

二、近年来华留学工作情况

(一)来华留学人数逐年递增,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事业发展迅猛,来华留学人数逐年呈递增趋势。截至2019年我国来华留学人数已达51.49万人,就读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0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比2018年增长4.62%,其中学历生总数28.1万,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54.57%,同比增长8.85%,生源学历层次不断优化。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国主要集中在亚洲,之后依次为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国内生源分布呈现东部占优、中西部增幅明显的特征,国际学生超过万人的省份共有16个,其中东部省份占2/3,增幅超过15%省份共有6个(贵州、河南、广东、安徽、山西和天津),其中4个为中西部省份,生源国结构逐步合理。

(二)各级各类奖学金引领作用日益显著

奖学金是提高生源质量、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2]。以中国政府奖学金为例,2019年共有6.6万来华留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资助,占来华留学总人数的12.83%,比2018年的比例4.78%大幅提升。此外,省市级、校级、企业赞助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都在吸引和鼓励国际学生来华就读、涵养生源、培养知华友华国际学生等各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来华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近几年国家不断建设健全政策法规体制,自2017年以来陆续出台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2017)、《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2018)、《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入境和居留许可审查办法》(2019),同时修订完善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工作管理办法》。此外,有关来华留学工作质量保障体系逐步成型,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各相关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外交、公安、移民、卫生等多领域联合规范管理,加强对一线人员和主管负责人的培训,为来华留学管理工作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保障及政策指导。

三、来华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一)国际环境更趋严峻

受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经济态势发生了改变,加上部分境外媒体负面言论煽动,我国外交面对压力加剧,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3]。在后疫情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需要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谐共生的高度下做好来华留学生工作,助力我国外交突围。

(二)舆论环境日益复杂

自我国开展来华留学教育工作以来,对国际学生的招收标准以及留学生入学后的超“国民待遇”一直被社会大众和媒体关注。如今媒体发展带来传播方式重大变革,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舆情容易短时间内发生。部分高校片面追求国际化和留学生规模而降低国际学生入学门槛,忽略生源质量的审核;部分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管理宽松、不作为,来华留学生享受超“国民待遇”;来华留学奖学金补贴过多及申请奖学金造假等。舆情中反映的问题也体现我国来华留学工作制度和管理问题亟待有效破解。

(三)后疫情时代教育转型的直接影响

受全世界肺炎疫情的影响,来华留学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包括招生录取难度加大,生源大幅缩水等。在后疫情时期高校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学生培养难度加大;部分在华留学生对出入境和卫生防疫等要求产生抵触情绪,在华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协调好以上教学和管理上各种各样的问题,是近期高校做好留学生教育的关键。

四、高校来华留学工作改进措施

2020年5月,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充分体现了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来华留学生的亲切关怀,为下一步发展来华留学事业、加强优秀国际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4]。在新形势下高校来华留学工作应当因势而谋,主动创新,开创新局面。

(一)不断完善法规政策体系,依法依规提升管理水平

大部分高校关于留学生的管理制度尚不够完善,缺乏面向留学生特殊情况和趋同化管理协调平衡的政策体系。这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统筹,遵循当前来华留学生培养规律及高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制度,形成覆盖来华留学各个环节的闭合政策链条。在学校层面,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留学生的管理模式为“一生两院”,即由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处作为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同时各个相关教学学院负责留学生各个培养、教学环节等;这就增加了信息共享难度,造成了部门间沟通和交流的障碍[5]。全校需通过顶层制度建设,进一步建设有效、科学的沟通机制;通过有效发挥合力作用,使得留学生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切实有效地做好来华留学生的各项培养和管理工作。

(二)坚持质量为先,完善来华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017年教育部、外交部和公安部联合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2018年9月,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针对来华留学生的质量规范文件相继出台,来华留学教育已走向规则治理[6]。建立来华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保证国际课程教学质量和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7]。在今后的来华高等教育工作中,如何搭建更完善的质量标准框架体系,细化质量认证标准,建立本科入学考试制度和研究生入学申请细则,强化高校问责机制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三)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综合治理合力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信息化建设在来华留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在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由于技术、权限等方面的制约,学校在执行政策时无法辨别学生提供信息的真伪。学校不具备辨别证件真伪的专业手段,对于申请者的护照、签证、出入境记录等材料,只能根据经验辨别,难以完全精准识别造假的申请材料,且学校无法强制学生提供某些个人信息。今后应考虑加强部门配合联动和信息化综合治理,由指定或委托的官方机构负责审核申请人身份并通过高校特殊快速通道向出入境机关申请获取申请人信息,实施来华留学安全前置审核机制,加强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审核力度,协助维护我国公平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来华留学氛围。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高校应始终坚持

“人才强校”理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采取招贤纳士与自主培养结合,建立国际课程师资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国际课程授课师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此外,应当注重对学校特色专业和针对各校自身留学生特点,特别是应当建立完善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特色课程和留学生特色活动资源库,以及校际共享课程、跨校选修等联动机制,有力保障学校来华留学教育资源的充分运用,推动工作的发展。为做好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学校应重视留学生管理干部和国际学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留学生管理干部和外事队伍的培训,每年定期举办管理政策、管理基本功方面的培训,着力提高留学生管理队伍的大局意识、国际视野及跨文化交往能力;打造年龄结构合理、语言能力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为来华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的来华留学生管理

当前国外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做好留学生管理工作,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首先,对于境内留学生应坚持属地化管理,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留学生管理干部应及时梳理校外留学生的具体居住地址,加强对学生进行社区防疫政策、疫苗接种等重要防疫通知和防疫知识等方面的宣传,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其配合学校、社区做好防疫工作;定期与学生一对一联络,关心学生身体状态及居住地的情况。对于身处境外的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进度及心理变化,尤其注重疏导毕业年级学生的焦虑情绪;做好新生的招收录取及入学资格审查工作。同时,应当要求管理干部实时关注外事部门的最新入境政策,研判全球国际留学生流动的趋势性变化。在后疫情时代的学生培养方面,高校应思考如何化危为机,将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结合线上教学经验,建立各培养环节的稳定协调管理机制;并通过“互联网+”课程建设,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资源实现永久存储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优秀课程资源平台化、共享化,加强校际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总结和讨论

第6篇: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和创新必须重视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本文从理念入手,认为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首先要理念为先,找准定位,即以学生为本,结合高校的定位特点与培养目标,以实践为导向。采取“模块+阶段”的建设策略。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提出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注重就业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规范课程管理、健全课程实施机制等对策,以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

全程化就业指导作为一种理念近年来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已逐渐受到重视。2006年,周济在全国高等学校就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必须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按照制度化、专业化、全程化、信息化的要求,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从政策上提出了高校就业指导必须全程化的要求。但是全程化就业指导要落到实处,必须构建和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课程的研究与建设又在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理念为先,找准定位”——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基本思路

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度。从课程的涵义而言,就业指导课是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政策导向和学生需求,通过开设规范的课程,并采取有效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获得有关就业知识、技能以及经验,促进其顺利就业上岗,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目标的一门新兴课程[1]。就业指导课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课程。

随着就业指导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大部份就业指导重“形式”轻“实践”、重“阶段指导”轻“全程指导”和重“整体指导”轻“个体指导”[2]。这与当前日益提高的的就业指导需求是不相适应的。作为一门课程,课程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不仅受到课程内容影响,其结构的设计及进度的安排都是非常重要的维度。必须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才能发挥就业指导课程在育人与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下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首先应该着眼于“以学生为本”,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就业指导课并非仅为了在毕业阶段促成学生就业,而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使学生自身发展与将来就业紧密结合,促成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不断调节自身特点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以实现学生发展与就业的最优化。另外,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下就业指导课建设应该以实践为导向。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信息,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实践教学必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校园文化、各种实习、实践都会帮助学生在学校期间逐渐形成职业概念,树立职业理想,并对他们塑造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品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因此,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必须以全程化为建设理念,找准自身定位。

二、“模块+阶段”——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下就业指导课程要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大学教育过程,根据各个阶段学生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实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使阶段特点与模块内容相结合,系统科学的组织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根据就业指导课程的教育目标及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分别是入学适应阶段、培养提高阶段、就业实战阶段。这三各阶段包含了从大学生入学到走入社会的整个过程。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任务,又可将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分为几个模块,分别与三个阶段相结合,在不同时间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不同作用。第一,入学适应阶段应该开展专业认知、就业形势与政策、职业理想与生涯规划的教育。使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就业信息和国家就业政策的基础之上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职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定合理的人生定位,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与设计。第二,培养提高阶段主要进行从业素质教育,使学生知道从业素质在求职、谋职和成功中的意义,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构成。第三,就业实战阶段开展求职方法和技能技巧的培训、就业心理调适、就业政策服务等内容,以使学生做好求职过程中的各种准备,学习应试和应聘技巧,做好心理调适,掌握信息获取方法,就业手续办理等实用内容,以使学生顺利就业。

现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对于上述第三阶段的内容比较重视,而对第一第二阶段的模块内容有所欠缺,从而造成了“临阵磨枪”型的就业指导模式。若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实现三个阶段,几大模块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

三、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下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基于以上的建设思路与策略的分析,对于就业指导课的建设有以下几点具体思考: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课程分为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主要通过有计划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称为隐性课程。隐性包括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人际情境以及学校提供和展示给学生的其它有价值的活动和影响等等。隐性课程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态度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就业指导课因其时代性、实践性、变化性等特点,使得该门课程不同于传统经典课程更多地需要通过课堂讲授,大量的隐性课程可使学生获得信息、更新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有意义的校园活动都会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改变,对学生职业规划设计、职业道德养成、塑造良好的职业品德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隐性课程在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模式更要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使其更好的与显性课程相结合。

2、注重就业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自主开发的具有地方性、特色性的课程,综合考虑学校内部的需求、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地区需求及国家政策的需要等因素,通过研究、设计、发展、实施、评价及修正的方式建立恰当适用的教学方案,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3]。校本课程的优势在于教师的积极参与,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以及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地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凸现学校自身特色。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针对性非常强的课程,必须结合学生实际、高校的育人目标与定位特点,以及所处地区的区域特色来进行课程建设,才能真正整合学校资源与学生特质,增强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就业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经过调研、评估、开发、实施、反馈几个阶段,其中分析与整合校内外资源与评估学校就业指导现状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精心组织实施与反馈是真正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保证。

3、规范课程管理,健全课程实施机制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下就业指导课的建设还必须规范管理,建立健全课程的实施机制。

首先,就业指导课应当纳入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实行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明确就业指导课的性质、地位与确定就业指导课的归口管理是实现规范管理的第一步。教育部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明确列入教学计划。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这明确了就业指导课的性质与地位,也为规范课程管理提供了基础。另外,就业指导课的归口管理也是影响规范管理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各高校的实际教学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其挂靠在招生就业部门进行管理,专门设置就业指导教研室,一方面有利于就业信息的搜集与反馈,另一方面有利于就业指导的研究工作,这也是规范管理的前提。

其次,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学队伍。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 的关键,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的关键也在教师。就业指导课教师应持证上岗,要有专业化、专门化的培训,并能从学科建设高度开展该项工作的学术研究,使大学生 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专门化、教师队伍专家化[4]。

另外,实现教学的全程化,教学内容根据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就业指导应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根据“阶段+模块”的建设策略与高校的实际情况,构建全程化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最后,建立适应本门课程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教学改革和评价提供客观依据。这也是课程有效实施的保证。在就业指导课的评估指标中,应该主要侧重过程评估,并创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和考核方式。重视教学的信息反馈,重视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四、结语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的有效途径。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程化为理念,以学生为本,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以更好的破解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1][4]李迎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8,1.

第7篇: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范文

调研地点:英语系05级各寝室

调研人员:英语系第一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

调研目的:通过调研活动,学生党员在思想上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提高政治热情,树立先锋榜样,并带动广大同学积极就业、科学就业。

调研形式:以寝室为单位进行“一对多”专题访谈或网络调研

调研总结:

通过此次科学发展观第一阶段的调研活动,同志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明确了党各级组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树立起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先进意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我们将其与大四毕业班同学的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进行具体分析。

经调研,学生们在就业方面的疑虑和困惑有所凸显,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自我定位不准确。不少同学在求职时对自我能力定位和对当前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对今后工作的地区、单位性质(国企、私企、机关等)、期望薪金等要求往往过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更倾向于在大中城市发展,甚至有的认定一个城市,只关注该城市的相关招聘信息,即使其他地方有待遇更好的岗位也根本不予考虑,错失许多良好就业机会。这就需要学校在新生入学后积极给予就业指导,如设立相关咨询指导部门,或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大学四年的必修课程等,以使同学们尽早树立对就业的科学认识,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也才能更加清晰和明确。

二、社会竞争力不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受金融风暴影响,今年多达610万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许多招聘单位因此在挑选人才时不仅提高了学历要求,更把目光主要投向那些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这愈发增加了本科生求职的困难。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的同学因缺乏时代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表现出迷茫和不安,甚至出现消极就业情绪,这就要求我们秉承学校提出的“三力”思想,提高学习力,增强自制力,锻炼领导力,在平时广泛阅读,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国内外时政、当今就业行情和必要职场知识,树立终身学习观;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多种资格认证考试,努力争取更多校外实习机会,多方位寻找自我提升的空间;通过招聘会或网投等形式积极参与招聘,以平和但锲而不舍的心态求职,不放弃一线就业希望。只有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增强了社会竞争力,我们才能在求职的道路上马到成功。

三、就业普遍存在较大心理压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家长们在孩子的就业问题上往往期望过高,不少家长甚至进行干涉。这一方面造成了毕业生就业的巨大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降低了其就业的积极性。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支援西部或自主创业,但大部分学生对相关政策并未作全面详细的了解,以致在择业时仍心存疑虑、左右摇摆,问题主要表现为对政策的持续性的担忧和自身今后发展空间的不确定;另有部分学生虽对相关政策作了详细了解,但由于当代年轻人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因此在选择下基层或到西部支援时仍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徘徊,他们一方面想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另一方面担忧离家太远父母无人照料。这就需要我们在择业时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深入探寻问题实质并用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争取面面俱到但又分清缓急,以在就业这一人生的重大问题上做出正确选择。

第8篇: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字:就业形势 就业政策 高校毕业生

文科类专业就业 自主创业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一.看清就业形势 把握就业政策

每年四五月份都是应届高校毕业生签约高峰时期,然而今年似乎有些推迟。直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大学生没有找到实习工作,有的甚至没经过几次面试。据了解,2013年宁夏普通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高职)生将达23709人,加上回宁就业毕业生约4000人,总量将达到2.77万人,创历史新高,截止目前签约率逾四成,与去年基本持平。

为落实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治区教育部门采取了多项举措。"以前仅针对毕业生开展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工作,现在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就通过就业指导课、创业教育培训,不断给学生灌输就业思想和创业理念。"自治区教育厅学生处处长杨文刚介绍,今年我区将继续实施"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培训计划",通过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岗位信息、网络招聘、远程面试等就业服务。

据自治区教育厅统计,截至5月6日,宁夏16所高校已有41.36%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或达成就业意向,与2011年和2012年同期41.6%和44.42%的数据相比,差距并不大。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自主创业也是高校毕业生一个不错的选择。"自治区人社厅创业与就业促进处处长王吉说,只要不是国家禁止的行业,他们都想尽办法降低门槛,帮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5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一系列利好政策已出台。

"高校毕业生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从事个体经营(限定性行业除外)和创办家庭服务业实体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的限额依次扣减当年实际应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这是不久前自治区人社厅、财政厅出台的政策之一。据了解,我区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的力度,并将大学生纳入到扶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体系中。

二.提高个人素养 打好基本功

高校文科类毕业生要解决就业难的问题,除了要靠就业政策的扶持,更重要的是毕业生自身的能力素养和心态。

首先,文科生求职更要有耐心和激情

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科的很多专业就业面较广,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政工团等职位都沾边,招人的单位并不少,只是每个单位一次需要的人员很少,常常就招一两名。因此,文科生就要多参加招聘会、多收集就业信息,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一点点获得就业机会,在求职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耐心和激情,对文科生来说更重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毕业生小张来自四川,他本想留在实习的律师事务所,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后来参加了三次各级公务员考试,均榜上无名。他当时很沮丧,但很快调整了心态,抓住了法律出版社需要实习生的机会,明知出版社不招人,也特别努力工作,还主动向部门主任递交了一份长达3000字的工作总结,言之有物,特别是提到了该出版社目前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没想到主任第二天就找我谈话了,问我是否愿意留下来工作。后来知道,我能够留下来,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那份工作总结。"

其次,文笔好是文科生吃饭的本钱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就业办公室孙兰芳老师说,每年求职顺利的学生都是综合素质比较高,尤其是写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比较强。"很多单位到学校招人都强调要'能写'的,而且不仅能写公文,还要能写总结、报告等大块文章。"去年签约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的公共管理系毕业生俞晓程这样说。小俞是外地学生,他认为自己最大的求职优势是写作能力较强,有许多文章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面试时,他把公开发表的十几万字做成一本个人作品集,敲开了就业之门。俞晓程的体会是,文笔好是文科生吃饭的本钱,大学期间应该多在写作上下功夫,锻炼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第三,跨专业辅修能吸引眼球

人才市场信息显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青睐文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文书锋老师说,一些知名公司招聘时并不十分强调专业对口,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文科生能以综合素质取胜,就业的选择范围反而比理工科学生要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建议:文科学生如果辅修或选修过计算机、设计、第二外语等课程,一定要在简历的显著位置标明,以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在校的低年级文科生,也要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拓宽专业范围,将来就业时会更有底气。首师大政教专业的毕业生小高,来自河北,在校时辅修了计算机专业,求职过程中有三家单位准备录用他,原因就是他的文理兼备的专业背景。

社工专业女生顶了男生

中文系毕业生会篮球敢举手被录用

文科生的求职过程包含很多软性的东西,岗位的适合度不像理科生有一个技术的考量标准,所以,亮出自己最优秀最具特色的一面,可以给用人单位增加"印象分"。

已经签约外交部服务局的中青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付强,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她认为是自己敢于"往前冲"。本来对方要招的是男生,但付强还想再争取一下,她从老师那里要了招聘负责人的电话,很礼貌地告诉对方自己非常符合该单位的招聘条件,也非常希望得到这份工作。招聘人员终于让她单独投一份简历到邮箱,她得到了面试的机会,并参加了笔试。之后,她又给负责人打电话询问,令对方牢牢记住了她,再加上出色的写作能力和口才,她如愿以偿。

勇于把自己的闪光点亮出来,就会赢得一次面试机会。中文系毕业的小林一次参加完用人单位的笔试后,听到招聘人员问:篮球打得好的请举手。小林开始不想举手,因为自己不是校篮球队的,但是自己经常打篮球,身高一米八,应该没问题。正是小林及时勇敢地举起了手,马上得到了面试机会,最终被录取。

三.积极创业,化被动为主动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面前,很多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这为大学生提供了又一个可行的方案,摆脱了被动就业的难题,化被动为主动。我区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宁夏将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介绍,目前宁夏共有四条鼓励措施:

一是对办理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和创办家庭服务业实体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二是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开办家庭服务业,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按照国家政策贴息,从事微利项目的,可享受不超过1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扶持。

三是对高校毕业生领办创业项目并带动就业连续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一次性给予一定的创业补贴。

四是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服务等"一条龙"免费创业服务。

有了政策的保障,高校文科类毕业生可以在就业和创业上有了新的选择空间,高校文科生自主创业的成功例子有很多。2000年从福建师大毕业后林思近没有像大多同学那样找份稳定的工作进企事业单位。他回到家乡漳州,与人合伙承包了一家百货站,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老板一当就是5年。"我是个不喜欢太多约束的人,国有企事业单位不适合我。"林思近谈起创业的初衷,"而当时家乡的百货站正好处在改制期,这给了我自主创业的机遇。"经过痛苦的磨合期,他很快适应了商海的风浪。"跟当时相比,现在信息渠道先进了很多,我的新想法就是从网络上得到启发的。"林思近说起自己的新计划很有信心,"而且社会对自主创业的关注扶持度也在提高。我已申请了一项创业基金。"

如今的大学生创业扶持和选择大大增加,大学生面临的机会和选择也将大大提高。文科院毕业生尤其是宁夏地区的毕业生用该好好把握在民族自治区特殊的优惠政策,为自己的开辟良好的创业道路,积极主动,摆脱被动就业的局面。

小结

要解决高校文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是关键,做好毕业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是基础,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中心。因此,各高校本身对本校学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宁夏地区的高校,以宁夏大学为例。宁夏大学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毕业生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每年举办冬、夏季两次大型校园招聘会和各类中小型专场招聘会;每年11月份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宣传教育月"活动,4月份开展"毕业生双选服务月"活动,及时开展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回访活动,努力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学校较早引进了"大学生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和"职桥网"等优质资源,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培训,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及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的要求,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接受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近两年来,宁夏大学毕业生当年的年终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3%以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和到区外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在新的就业形势下,作为"211工程"建设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会明显增强。

要提高高校文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的培养,政策的扶持和自身的努力却一不可,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文科院毕业生就业的提高。

参考文献

《文科毕业生就业率低 如何摆脱专业局限发挥优势》(来源:北京日报;作者:毛S美)

《2013年宁夏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逾四成》来源:http://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第9篇:形势与政策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就业问题;高校大学生;新思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政府、高校、大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妥善解决,结合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三方都在不断改变思维和工作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解决就业问题,本文站在大学生,政府和高校三个角度,去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的改变

1.传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过去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解中,常常会觉得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难字主要表现在:供求总量失衡、结构矛盾突出,大学生的数量是在逐年增多,而社会的就业岗位其实并没有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反有些岗位的需求量是在逐年减少,这给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带来了压力;其次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就业需求不相符,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就是为了增加学校专业的全面性,师资力量不足,不考虑学生就业,而且课程设置老套,缺乏创新,只注重理论的讲解,没有实践经验;最后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如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社会经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同时缺乏就业技巧,就业信息渠道不足等等,都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所带来的思考。

结合今年和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传统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有所转变,新闻中一个例子,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月薪的下降所反映的是大学生就业态度的转变,不再出现有工作没人做的现象,大部分大学生都能踏实的下基层工作,不再眼高手低,也原意接受一些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就业形势,这种转变所反映出现的是:

(1)就业竞争压力的问题让大学生做出了改变,传统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大学生期望过高,没有认清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找不到理想就业的情况下陷入迷茫,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意在一些中小企业就业,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大学生改变了就业认识。

(2)就业观念的转变。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积累工作经验,放低身段,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些就业观念上的转变让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普遍有所提高,这其实反映出的是大学生就业已逐渐理智和科学,逐渐认清就业形势并接受现实,踏实的为工作努力。

二、高校自身的改变

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的问题上,高校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推手作用,在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面前,高校自身也应该做出改变,多开设对大学生步入社会就业有用活动,讲知识理论联系就业工作实际,以帮助大学生就业。

1.高校开展就业指导,但仍不够深入。很多高校都为毕业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也有就业指导中心来决绝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都不够深入,表现在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流于形式,内容缺乏说服力,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就业指导上院校要紧跟时展需求,以最新的就业形势来给大学生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把就业指导的课堂移出在教室之外,给学生更大的实践感受。

2.就业教育的对象往往都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没有及早为学生建立就业意识。很多大学生都有这种认识上的通病,那就是就业是大四的事情,而大一大二要么玩玩、乐乐,要么好好学习书本知识即可,等到了大四真正面临就业问题时才发现,自己所需要学的、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太多,这时才开始着手就业根本来不及;因此高校的就业思想教育应该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灌输,从思想再到实践中,建立就业意识和准备工作。

3.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都只注重理论,而没有实践应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就业后都感觉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的就业中用处不大,除了一些专业性较强且专业对口的学生还较好外,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感觉到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就业需要,除了大学生自身要学会学习外,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尽量联系就业实践,可以在假期开展实习活动,也可以将就业搬入校园,目的是尽快适应工作需求。

三、政府的努力

政府的积极努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政府,教育,企业,应该加强联系,政府应宏观调控,加强培育就业市场,尽可能的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环境,在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要做大量有效工作,同时在政府和高校也要大力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宏伟计划,大学生村官等措施,不断开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给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就业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

教育部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的大方向上要让高等教育成为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基础,让教育的知识和内容符合时代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把责任落实到高校、院系和职能部门,强化对工作薄弱地区和高校的分类指导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加强信息服务,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完善政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拓宽渠道、扶持创业、困难帮扶、征集入伍等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大力拓宽渠道,及时根据形势变化,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多场大型招聘活动。

最后政府要与企业加强联系,鼓励中小企业吸引大学生就业,加强对企业的支持,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以保障大学生就业。

四、总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终身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如今社会重视教育投入的大前提下,大学生数量增加同时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可喜的是,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每年都有新增的就业岗位和多样的就业形势供大学生选择,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将来还会有更完善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