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

第1篇: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1)艺术实践课程需要系统设置,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规划好四年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每年的教学任务设置相应的训练环节,每门实践课程要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和周密的实践计划以及严谨的实践流程。

(2)加强管理,每次实施前要有专题报告,包括实践人员、时间地点、实践方式、专业特点、实践目标、实践对象、经费计划等,实施过程中要有详细记录,指派专人进行监控,随时进行交流和汇报。返校后,要求学生有书面总结,做汇报展览,开总结交流会;资料存档,并对参加实践课程的学生进行评议、打分,计入成绩。

(3)突出实践课程特色,鼓励真题设计,鼓励面向社会,鼓励跨专业合作选题。我院成立了9个学生自主设计工作室,并为其分别指定了指导教师,承接了一些商业设计项目,通过服务社会,有效提高了学生设计实践的积极性;通过参加各类竞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水平;通过职业资格技能鉴定鼓励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2、提升自有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确保学生专业实践切实有效

把年轻教师送到相关重点项目、重点单位去参与实践,得到历练,使其原有的理论知识得到实践的检验,并由实践的验证后适当升华。有组织地安排年轻的专业教师走出校园,到具备高资质的设计院、所、公司进行专业实践是非常必要的长远之计。

3、灵活引进社会资源,有效拓展学生眼界

引进设计院和企业中具有较强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设计师、工程师来校任教,他们掌握着最新的设计前沿动态信息,掌握设计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这些知识是在短时间内很难获得的。从设计院和企业单位引进设计师教学,还能避免学院实践知识的落后,使学校的教学能够跟上科技的发展。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课题教师请进课堂,也可以把学生送到课题教师的公司,将该公司变成课堂。如果合作交流成功,机制健全,效果良好,甚至可以将这种引进延伸为“教学任务的外包”。比如该公司正在进行某大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学院就可以将集中实践教学中的《专题设计》等课程与该项目无缝对接,学生和指导教师进驻公司或者工地。这样的培养结果必定收获巨大,能取得双方满意的效果。

4、紧密的校企合作,合作双方共赢

如果学校校内实践教学条件不够,可以考虑把学校的实践教学一部分放到企业中,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情况,找到跟企业合作的最佳方式。例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学校的实验室可以给学生呈现常用的装饰材料和基本的施工工艺展示但非常有限,希望学生在企业环境和施工现场中感受和了解工艺流程。另外,学生在实习期间参与企业的设计,学生活跃的设计思维丰富企业的设计方案,也实现了学生通过实践认识社会、服务企业和社会的目的。

第2篇: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一是由教育局制定下发了《桦甸市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对全市各级各类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由教科所统一管理,对其它部门的课题进行了梳理备案。防止了课题立项的盲目性和功利性,使课题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二是独辟溪径,强化课题的管理与指导。我们在教育科研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题管理与指导模式(即“四会一课”模式)。通过教育科研工作会、课题阶段成果交流会、科研主任调度会、课题鉴定观摩会和课题优质课评选活动,适时掌握每项课题的运行情况,及时改进课题研究中的问题,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课题研究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优化课题指导过程,采取研究人员责任包保制。根据每位研究人员学科特长,分题到人,各司其责,并采取“同类分组调研,定点跟踪指导”的方式,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课堂跟踪指导。通过“两听一看”,即听汇报(课题主持人汇报课题实施情况)、听课题课(研究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看资料(研究过程材料的积累管理情况),与课题组人员互动交流,实现了“以研促教,以研导学,学研结合,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三是创建课题研究载体,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题研究活动,如每年一次课题课评优,教师从主持或参与的课题中选择课例,采取“说课——讲课——展示”的方式,评出教育科研课题优质课,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四是教育科研培训和课题鉴定验收有机结合,将培训对象由原来的学校领导转为课题研究者,培训方式由原来的大型集中转为深入学校面对面互动,由原来科研人员的单向灌输转为教师提出问题按需解答,并定期请省市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专家讲学,帮助教师找到适合自己工作实际的研究方法,使更多教师了解教育科研、走进教育科研。同时把课题鉴定验收、科研培训、成果推广三项工作一并完成,即“三位一体”的课题鉴定验收模式。让教育科研兼职研究员、学校科研主任、同类课题负责人,相邻学校的实验教师列席鉴定会, 亲历课题鉴定验收的全过程,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经验,了解驾驭科研程序,规范提升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发挥优质课题的辅射示范作用。

第3篇: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关键词:学校主课题研究;区域教育科研部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3-0041-03

学校的主课题研究具有引领学校办学方向和特色发展的功能,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笔者在课题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校主课题研究目标明晰、过程有序、研究扎实、成果丰硕,而有的学校却问题很多,迫切需要教育科研部门适时介入,以帮助学校提高主课题研究的实效。

一、学校主课题研究问题分析

1.主课题研究认识不够

有的学校对于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够,只是把主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的“金字招牌”,导致主课题研究华而不实、空泛虚浮,不能很好地引领学校办学,不能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能有效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有的学校在立项前没有对主课题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与论证,从而导致学校对课题的内涵没有深度把握,对课题研究的目标没有明晰了解,对课题研究的进程没有整体布局。个别学校甚至还没有将课题研究具体落实到人,只是拿平时与课题研究关系不大的常规工作,如教师读书活动、集体备课活动、青年教师拜师活动、教研组开课等,来充作研究活动。可见,缺乏认识高度的主课题研究带来的只能是虚假与应付。

2.主课题研究引领不足

随着教育的发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在积极倡导学校走内涵发展、文化引领的办学之路。目前,苏州市吴江区正在推进学校教育转型,这要求学校主课题更要切合新时期发展的实际,能够对学校办学进行高位引领,能够反映学校的文化价值取向,能够引领学校内涵发展,而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刻意创新,更不能盲目克隆。但在课题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学校的主课题并没有扎根学校文化,与学校办学风马牛不相及;有的学校的主课题视野非常狭窄,只能观照学校办学的局部,甚至只关注一些具体的项目,不能统领全局,也没能做到与时俱进;也有的学校的主课题好高骛远,一味求新求变,放弃了学校原来的办学传统与研究基础,“拍脑袋”另起炉灶,使得主课题研究犹如镜中月、水中花,难以落实到实践层面。这些主课题都没有做到传承、整合与创新,研究很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主课题研究目标不明

学校的主课题研究应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应有清晰的蓝图与愿景。但是在调研时,我们发现,有的学校对于主课题的内涵、外延、特征、价值等前期性研究不够,导致研究具体指向不明晰,不知道研究到底要达成怎样的目标,使得研究过程沦为“盲人骑瞎马”的乱撞乱闯。有的学校由于主课题研究目标不明,导致子课题研究无所适从、各行其是,子课题与主课题之间、子课题与子课题之间关系混乱,无法集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目标不明的主课题研究带来的只能是离散化、形式化。

4.主课题研究落实不力

学校主课题研究的进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课题研究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严重脱节,形成研究与实践“两张皮”的不良现象。学校主课题研究之所以难以落到实处,一方面是因为有的学校对主课题研究重视度不高,立项之后就高高挂起,主课题研究变成了“空中楼阁”,只等着写结题报告“顺利”结题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的学校对主课题研究分解不透,导致很多本该属于主课题研究的内容没有囊括,很多需要依靠一线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项目没有纳入,使得研究成为“空对空”的过程,难以着陆为有效的实践。

5.主课题研究提炼不精

学校课题研究需要落实为行动,但同时也要在行动研究中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经验、结论、观点,甚至是思想、理论。学校主课题研究承担着促进学校发展的重任,更需要在研究中提炼出具有纲领性、指引性的教育哲学、文化主张、发展理念等。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校的主课题研究普遍提炼度不够,学术味不浓。有的学校在开展主课题研究时,让研究仅仅停留在了实践层面,做了很多具体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具体的研究成果,也积累了很多过程性的研究资料,却没有对课题研究中实施的策略、获得的经验、遇到的问题、难解的困惑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更没有将研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提炼,以形成具有理论含量的课题研究成果。

二、区域教育科研部门介入学校主课题研究的策略

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源有很多,除了学校科研意识不够、科研能力不强以外,还和学校与区域教育科研部门缺乏沟通、协调与合作有关。如何才能让学校的主课题研究更为扎实有效?笔者认为,从区域教育科研部门的角度来看,除了对课题研究进行常规管理之外,更要强化服务学校科研的意识,在学校课题研究进程中适度介入、适时参与,帮助学校切实提高主课题研究的实效。

1.注重对课题申报材料填写的培训指导

对于学校教师来说,学校主课题申报材料的填写是一项名符其实的技术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区域教育科研部门进行专门的培训指导。吴江区教科室通常会在省规划课题申报前进行全区课题申报者培训会议,围绕课题选定的方向、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与研究的价值、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预期研究成果和完成任务的可行性分析等七大板块的填写,逐一进行辅导培训,使得学校主课题申报者不但明白课题申报书的基本板块分别是什么,更明晰了这几个板块为什么要填写和具体怎样填写。这样专业而务实的培训活动,一来让学校对于主课题研究更加重视,二来也使得申报者的课题申报书填写更科学规范,极大地增加了主课题顺利立项的可能性。

2.注重对课题选题方向定位的策划引领

学校主课题的定位是在哪里?选题方向是什么?对学校的办学有什么引领作用?……要回答好这些问题,需要区域教育科研部门提前介入,与学校课题团队一起,根据区域教育发展的要求,根据学校的传统和现实,策划、论证主课题的定位与选题,对课题的整体布局进行谋划。在组织学校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时,吴江区教科室不但自己提前介入,而且还邀请省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对各个学校申报的主课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之后,学校主课题的方向更加明确,选题更加科学,定位更加准确。有的学校主课题选题从大处着眼,研究学校整体的办学走向与文化建设,让研究统整学校的各个方面工作;有些是小处入手,以小、新、精的视角,选题求精求深,凸显学校的亮点与特色,打造学校的优势品牌,借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3.注重对课题关键阶段研究的适时参与

作为课题管理部门,区域教育科研部门不可能关注到学校主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但是,在课题研究进入关键阶段之时,如开题论证、中期汇报、结题论证等,区域教育科研部门应该及时介入,帮助学校走好这些关键的步骤。“十二五”课题集中开题期间,吴江区教科室就走遍全区每一所学校,与学校展开充分的合作,帮助学校厘清主课题研究开始阶段的主要工作。对于区域内的6个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区教科室还邀请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专家进行现场开题论证。在“十二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区教科室成员又进行了务虚思考与务实践行相统一的课题研究调研,了解学校主课题研究开展了哪些理念层面的深层次挖掘,取得了哪些进展,今后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有哪些调整,在实践中又做了哪些具体的课题研究工作,最后还要了解学校在主课题研究中是否觉得推进乏力、遇到哪些困难困惑等等。区域教育科研部门的适时参与,使得课题研究在关键阶段都能做到顺利过渡,有效推进。

4.注重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的规范常态

在学校主课题研究过程中,区域教育科研部门除了日常要深入学校指导并参与研究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课题研究的实时监控。目前,苏州地区都实行了课题网络化管理,要求学校将课题的研究方案、学习资料、研讨活动、学期汇报、研究成果和成果鉴定等内容及时上传到课题网上,作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原始材料。吴江区教科室也制作了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网,要求区域内各校将各级各类规划课题和区学年课题按苏州规定的六大板块及时上传。区教科室平时非常注重课题,特别是学校主课题的过程性监控与管理,经常查看网上各校主课题的研究动态,及时掌控课题研究的进展与动向。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与学校一起调整学校主课题研究的思路、手段、途径等,使得主课题管理走向务实、走向常态。通过常态化管理,也能督促学校将主课题落地生根,有效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从而让学校主课题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做优实践,做实研究。

第4篇: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李口南中心小学   董建忠

      在过去一学年的工作中,我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师的理解支持下,忠于职守,务实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和党的各项政策,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切实制定好学校的各项计划和制度,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认真落实。下面我就2017--2018学年度本人及学校的工作,做一认真的剖析汇报。

这一年,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我坚持“诚心对人,真心做事”的准则,不但团结了同志,而且团结了学校的班子成员,增强了我们学校这个大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则。

这一年,学校工作总体上稳中有进,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分工清楚,职责明确,在抓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着力突出以下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成长思路,那就是“立足自身,充实内涵,提升品位”逐步丰富学校文化內涵;二是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系列教育,开展了德育序列化教育,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继续加强队伍建设。首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公平竟争的平台,让老师们工作生活的舒畅。其次为全体老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遇,让他们的业务素质得到提高;四是加強教育教学活动,依据教改模式,改革课堂满堂讲的旧习,倡导先学后教的课堂结构,认真组织了听评课活动,教学技能比赛等促师生全面成长;五是着力改善环境和办学条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在工作的同时,我也没放松业务学习。一年来,我深入到教学第-线,参加听、评课活动50佘节。

我能切实地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校长,力争能成为全体教职工的榜样,因此做到了小事、小病不请假,坚持出勤、出满勤,因公开会,学习都提前向值班同志报告。平日里,勤于和班子成员、教师开展思想沟通,并多次与教师个别谈心。一年来,我和全校每位教师都有过多次交流。我想“兼听则明”,多听取大家的意见肯定会对学校的工作有好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日常工作里我还勤于动手,上课、写材料、技能训练等我都身体力行,这样能使是我个人的素质得到提升。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组级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全体教师坚持开展集体听课、评课活动,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学校的整体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2、“写字教学”作为本年度的第二课堂教学,已初显成效,学生对正确的书写已有正确认识,学生书写水平亦有改善,提高。

    3、各级,各科教师都狠抓教学质量,在镇级学科竞赛中,多名教师受到表彰,我校综合成绩位居全镇第一。这已经是我们南校连续第十一年获得此傲人成绩。

    4、扎实开展了安全工作。学校抓安全管理的队伍配套完善,专人管,安全应急预案、方案、制度齐全。此外经常开展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检查、演练,确保学校、教师、学生的人身安全,安全管理措施到位,学校安全工作已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五、廉:

我严格执行上级政策,不搞“三乱” 活动,能严格要求自己,执行财务制度,做到凡是学校有大型支出或重大项目,都要在教职工会上通报校委会成员研究决定之后执行,严格按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制度规定规范自己的做法,学校全体教师均能廉洁从教,无犯法违纪情况出现。

但是,反思这一学年的整体工作,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经过自我深入的剖析,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管理方面还不够精细、精准。

校本课程开发不够充分、在研究性学习方面投入的力度还不够。

在家校沟通方面,学校整体工作还不够完善。

针对发现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及时努力改进:

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长远规划,统筹安排。明确学校各个部门,各个班级的职责。

第5篇: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在学校教育中,艺术课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尤其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艺术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近些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在农村,艺术教育仍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区”,艺术教育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农村中心小学美术教师比较缺乏。就拿我们学校来说,32个班级,将近两千名学生就配备一名专职美术教师、两名音乐教师,其余均由各班语数老师兼职,更不用说下面的完小了。这种情况导致学校选择美术教师较为随意,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对美术教育相关知识知之甚少,难以实现中小学美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2.农村艺术教师“难”以走出去

就拿我来说吧,毕业至今已有13个年头,出去外面培训教研不超过5次,再加上学校美术专职教师又只有我自己一个,没有可以相互教研交流的同事,也就没有多少机会学习交流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3.美术教学设备缺乏

良好的美术教学材料与设施能保证美术教学顺利进行。中心小学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加上校舍位于镇中心,没有办法扩建,所以即使县教育局对于美术教学设备和器材配置能达标,但没有一间独立的比较宽敞的美术专用教室;而完小空闲教室虽有,但美术教学设备和器材配置不达标,导致很多时候在农村中美术课程教师无法按照美术新课标的要求开展教学,基本还是按照固有的教学模式上课。

4.学生缺乏学习美术的兴趣

首先,受到农村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买到好的美术用品,此外,学生的升学压力也很大,无法把较多的时间投入到绘画中,这就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更不用说能按时按要求准备好美术课上所需的各种材料工具。其次,教师的教学资源不充足,教学内容仅限于课本教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少,知识面不够宽泛,学习兴趣也就无从谈起,教学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努力方向

1.选用和培训师资是首要任务

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安排艺术教师多走出去,多学习交流,接触不同的教学信息及方法,不断生成新的思考,并在实践中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反思型、智慧型教师。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把教师外出学习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教师培训宗旨,在教师培训回来后,采取汇报交流等形式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时地在学校推广,以促进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2.保证经费投入,加强教学环境设施

美术教育设施完善是保证美术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这时候就需要学校能拥有一间较为宽敞的专用的美术教室。因为很多时候,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是缺乏材料导致的。不同的课程需要的材料不一样,往往这些材料必须由家长因课时安排而提供,有些材料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这就会让老师和家长产生矛盾,学生因此受到影响。事实上,如果学生绘画用的纸张、颜料、画笔等工具材料能由学校按需要提供,统一存放于美术专用教室,那么不仅便于教师指导,而且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与绘画技巧,避免家长在提供相应的、不同的材料时手足无措,也避免了学生出现忘记带材料而影响上课。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为艺术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组织各类艺术兴趣小组,学生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有这方面知识的在校老师教授,甚至邀请社会力量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提高美术教育的广泛性和全社会的参与性,促进美术教育水平的提高。二是抓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积极开发环境课程。学校应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和外部环境所蕴含的艺术功能,如黑板报、手抄小报、草坪、艺术走廊、艺术墙等,使学校的一廊一屋、一草一木都发挥出艺术教育上的功能。

4.开展农村特色教育,强化因地制宜教学

第6篇: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9月3日我区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号角。为了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取得更大的成绩,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将我校教育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区教育工作会议结束后,参加区教育工作会议的学校领导,深受鼓舞,回到学校后于9月9日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会议,认真部署学习贯彻落实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传达了市区领导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和相关文件,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宣传学习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9月14日学校又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大会,邱校长对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市区有关领导讲话和相关文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在会上向全校教职工进行了宣传。学校将在全校进一步开展深入推进学习宣传系列活动,掀起学习宣传区教育工作会议的热潮。通过编制学习材料,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苏家屯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深化落实。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围绕区教育工作会议和“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与任务,谈体会、谈目标、谈举措,争做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以教书育人楷模为主题,开展富有特色的学习宣传活动,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弘扬师德、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动员激励广大教师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充分利用电子屏、黑板报、宣传栏、校报、网络等宣传媒体,组织有声势、有深度的宣传活动,为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认真查找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提升办学质量。

学校曾多次召开南北校区领导班子工作会,大家认真分析讨论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通过领导干部的认真调研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书育人意识淡薄。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也是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利益驱动:有的教师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认为在当今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使之适应高科技发展的要求,至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学生人品的培养,那是党团组织、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与己关系不大;一些教师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调课,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使命感、责任感减弱;有的教师在岗不敬业,搞“副业”;有的教师忽视自身形象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出口伤人,缺乏公德,有失体统;还有的教师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一味追求个性自由与思想解放,在课堂上或在某些问题的解释上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有的教师不能言传身教等。

2、学术道德衰微。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和推广者,深受人们的尊重。但是,在这方面也出现了师德失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伪造、拼凑、低水平重复或故意夸大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等等”。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岗位意识淡薄,角色意识模糊,责任感下降,敬业精神失落,不求进取、不钻研业务、不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忽视基本功的训练,急于成名,不愿做扎实的工作,眼高手低,不愿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

3、课堂教学浮躁。课堂是教师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播洒文明的阵地、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是教师展示师德、师能和体现生存价值的所在。由于受市场经济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教师中存在和出现了不安心本职工作,课堂教学出现浮躁等现象。

4、价值观失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利益关系、收入差距、是非标准、善恶观念等多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受这些复杂社会现象的影响,部分教师出现了所谓“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个人幸福追求实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的倾向。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就发生了某些混乱和偏差。如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发展”和“工作利益的关系”,“精力投入”与“利益回报”的关系,就会在思想上、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对教师职业仍存在困惑和怀疑。当然那,这不能说很普遍,虽属少数人行为,但已严重影响着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消极的作用,阻滞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不分教育对象搞“一刀切”,缺乏针对性

不分教育的对象其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征、所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性特征。教育过程中不能对症下药,不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育效果不显著。

2、各方面缺少配合,没有整体性

缺乏德育教育的正义观念全、局观念,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配合不默契。

3、德育教学以灌输和考试为主,缺乏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

教师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灌输和考试。以学科考试分数作为教育得失的唯坐标,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对于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缺乏一种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有些规章制度不能够执行。

2、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只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机械重复,枯燥无味;脉络不清、内容混乱、无层次感;面面俱到,缺乏重点,惟恐遗漏,不分主次,该详不详,该略不略,面面俱到,造成每节课满堂灌;过分提高目标,拔苗助长,大纲要求把握不准;追求进度,基础不实,往往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只顾赶进度,造成基础不扎实。

第7篇: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关 键 词] 学习型组织;校园文化;文化平台

[作者简介] 周举坤,首都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王建跃,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

高校校园文化是推动高校发展的无形力量,它决定着高校培养对象的内在特质,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所优质学校必然拥有其特有的文化,并且不断地将这种文化内化于每个成员,最终使得这所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该学校的某种特质,并将这种特质变成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念将会在促进校园文化持续发展以及内化每个个体的过程中发挥特有作用。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同其他工作场所一样,各个大学都有其显著的组织文化特征。校园文化可以被认为是组织文化内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告知教师和学生什么是可以接受、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规范,这种文化主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成员认同的基本假设,最终指导成员与学校同步发展。

1.有效学校发展的目标及与其相适应的校园文化特征

有效学校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有效学校具有如下五个基本假定:第一,不论学校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其中心任务就是教学,衡量成功的标准是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观念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第二,学校应负责提供教学和学习的一切环境。第三,学校必须被作为整体来看待,为满足某些学生的需要付出的部分努力、破坏教学计划统一性的做法都可能遭遇失败。第四,学校最重要的特点是教师和其他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而不是诸如图书馆规模、学校的历史等物质条件。第五,学校要为学生成绩的好坏承担责任。人们坚持认为,不论种族地位、性别、家庭和文化背景、家庭收入有如何不同,学生都能够学习。

与有效学校相适应的现代高校在校园文化上也表现出独有的特征。第一,一切以教学为主的有效性,要求校园文化组织必须从学习的角度出发,一切组织文化是否合理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是否有利于教学为出发点,这就要求现代校园文化必须具备适应学习发展的文化特征。第二,检验有效与否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和其他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因此促成教师和员工具备积极合作的意识成为现代高校组织文化的又一特征要求。第三,学校发展必须形成共同的向上的规范和发展一致的成员和学校目标。这也是现代校园文化中的两个中心议题即规范和假定。学校组织文化发展是否具备以上三个特征成为其能否发展成为有效性学校的关键。

2.高等学校有效能的特点及与其相应的校园文化特征

已有的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探讨有效能学校的特点:第一,机构组织。校长与教师分享管理权力。教师们常透过正式或非正式小组工作,共同协作。机构文化是重视解决“问题”而非作人事斗争。第二,政策确定。教师常坦诚商讨问题,提出意见,达致共识。在制定决策过程中,教师们得到满足感和自,解决问题能力亦有所提升,而他们的决定一般都会得到校长和校董事会的支持。第三,协作精神。教师们态度开放,愿意学习和改进。校内团队精神强,教师透过互助互谅、支持和合作去解决问题和计划工作。第四,远见和使命感。校内的教职员有共同的理想,有清晰的目标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共同目标下去解决问题。第五,学习组织。校长教师间互相信任,思想开放,愿意学习,愿意改善,敢于尝试创新,互动过程明显。第六,社区领导。学校与外界机构接触多,工作得到社区支持和认同。校方愿意透过不同渠道与家长和社区建立良好关系。第七,校长领导。校长态度开放,愿意接纳他人,因而得到各人的信任。他愿意与任何人和社区沟通,在校内能提供专业意见以支持各小组工作发展。第八,信任。校内各工作人员互相信任,不会各自为政或互相猜忌。显然,在上述特点中“学习”成为直接或间接的核心词汇。这反映出学习对于成功学校效能起着重要作用。

二、构建学习型校园文化体系平台

学习型组织强调的关键就是让每个成员具备共同的愿景目标,使得每个成员在原有的心智模式下都有能够获取最大发展的空间。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从如下步骤入手。

(一)制定校园发展手册构建学校共同愿景

制定学校发展手册,目的在于使得每个成员深入到学校发展之中,明确学校发展目标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位置、作用。手册具体包括学校精神的内涵,使得每一个成员都能积极在此精神中获取发展的力量;学校远景规划,使得每个成员都能清楚明了的知道该校的具体发展方向,使得成员对未来充满希望。手册还应包含有学校发展史,尤其不同时期的一些关键决策,应给予客观的事实,让所有成员对过去发展的真实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达到成员对学校的信任。

(二)改变心智加强创设矩阵式管理模式

1.在管理层面构建网状交流小组

(1)建立学习型领导小组。所谓校领导学习型小组是指在包括校长、副校长一级,校各部处领导组成的互动式小组。该小组打破以往以某一领导为核心的等级式会议,也不同于以往的汇报式的会议。此种小组完全是在平等交流基础上的研究式交流会。第一,确立小组成员;第二,大家必须形成一个共同的愿望,即通过合作促进学校发展,形成学校发展即为每一位小组成员成就的观念。第三,小组每次要有中心议题,与会人员每人要发言,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估,对可行性方案给予肯定,在适当时候可以协助管理实现此方案,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第四,每次讨论结果要形成文字,适当时候给予全校公布。(2)建立跨院系领导交流小组。多年来形成的高校院系之间独立工作的模式,使得各院系很少有深入交流,不同院系管理者之间只是竞争的对手,很少是合作的伙伴,使得管理经验无法得以二次应用。建立跨院系领导交流小组,正是学习型组织对资源整合的一种体现。第一,通过行政组织以及自由组合形成小组。第二,每个小组共同确立成立小组的目的。第三,每个小组自行确立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第四,小组活动中应建立发展研究项目,形成文字,应用实际。第五,每隔一段时间对各小组进行检查评估奖励。第六,对形成文字的材料不同小组传阅讨论研究。(3)成立校领导和院系老师学习型小组。由于多年形成的科层管理模式,使得上级领导很难跨级了解基层情况,往往导致领导决策不适应下层需要,下层需要得不到回应,导致管理中矛盾的激化。为此成立校领导和院系老师互动小组。以私交的方式进行定期论坛,使决策权下移,通过全员讨论形成决策,必然会凝聚员工,促进学校管理效能的提升。第一,员工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和领导形成小组。第二,建立互信。通过聊天,彼此介绍以及各种有意活动等。第三,领导和老师以学校工作者的身份谈彼此工作中的困难和不足,以达成谅解。第四,提出工作中的难题,从中重点选取题目形成专题,采用讨论等方式,集思广益,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第五,教师和领导者同等地进行调查分析形成文字报告。第六,对可行性方案给予表彰。

2.学术方面的横向交叉学习型小组

(1)成立跨系论坛会。(2)在同样一个空间成立互助小组,应帮助每一位积极上进的成员,尤其形成互助向前的合作机制。(3)成立外联机构。学习型组织是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组织,因此注重外联成为学习型小组又一特征。为此,成立信息空间合作站成为学校建立学习型小组的关键一步。(4)成立心得交流小组以德育中心和心理辅导中心为基础建立各系互动的心理体验交流中心。在这里形成情感多元交流互动小组,促使每一位员工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寻找到自身发展的优势。

3.建立电子会议室

通过局域网络建设,可以实现超级头脑风暴等创造流平台,参与者可以自由的参与讨论发表意见,通过电脑的转化,可以直接传给各层面的与会人员,且丝毫不会被发觉提出意见人的真实身份,为真实的交流创造更为可靠的信息平台。

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创设和发展有赖于校园文化以及校园氛围的形成,故此在创设学习型组织时,氛围建设成为形成学习型组织文化建设的首要一步。

参考材料:

[1][美]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M].东方编译所编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4.

[2]郁义鸿.组织修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第8篇: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标准;要求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任务。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技能、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的运行及质量监控过程又有别于理论教学,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而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也极为重要。

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应使实验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处于可控状态,通过对整个实验教学的运行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出合乎教学基本规律且比较完整、详细、科学、规范、可行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遵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控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实验教学标准

1.实验教学大纲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适时修订,体现教学改革思想。开设的实验项目数满足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要求,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课程达8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数量较多,效果好。学生必修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开出率达到100%。

2.教师实验教案规范,内容充实,突出每次实验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实验的相关信息,能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学生实验前准备充分并撰写实验预习报告。仪器设备正常可用,实验材料齐全,教师掌握实验室信息,实验操作熟练。

3.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充实饱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开展实验技术改进与研究。讲授时间与学生操作时间比例恰当,能随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实验效果好。

4.实验课程考核办法科学规范,评分标准掌握严格。考试采取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相结合且以操作为主的方式,考试内容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又考核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二、实验教学各环节的具体要求

达到实验教学质量标准要求,实验教学要规范以下各环节:

1.实验准备:实验仪器、装置完备,安全可用,实验材料准备齐全;实验现场干净利落,无其他杂物;教师有实验教案;实验前对设备进行调试,掌握其原理、运行状态及操作方法;每学期的首次实验进行试做并有试做记录;参加实验的学生清楚实验的题目、内容,通过预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首次实验:教师要宣讲有关制度和要求;实验组人数和分组方式合理;按规定组数开出实验;实验内容讲解清楚;讲课时间与实验操作时间比例恰当;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操作指导规范;能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及时排除实验设备故障;能正确解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学生操作规范,测取、记录数据仔细、正确;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独立思考并能提出问题;学生及时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及时批阅。

3.执行教学文件,能按计划开展实验教学;所开实验符合大纲要求;实验开出率达到要求,实验内容充实饱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达到目标要求并取得较好效果;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4.实验纪律:教师按时上、下课,无中途离岗现象,无随意停课、串课现象;学生无迟到早退现象,无缺课现象,实验室内无打闹、喧哗现象,操作轮换合理、有序;实验完成后整理好实验现场,填写各种记录。

三、实验教学的制度保障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验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实施科学管理的保障,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制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实验教学规范》《实验室开放实施办法》等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相关制度,确保实验教学安全、有序、保质。

四、实验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实施

建立学校和学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机构。校级管理机构的工作重心是负责重大教学决策,重在决策实验室规划和建设,教务处代表学院全面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工作,负责教学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评估工作;担负着本单位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工作,其工作重心是具体组织落实和执行教学任务,贯彻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1.督学制度是学校对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的重要手段。督学的工作职能包括:列席教学职能部门的会议、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召开教师座谈会及学生信息员座谈会、检查实验教学档案、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批改情况并给出更好的改进意见。

2.干部听课评课: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在进行听课时,把实验课与理论课一样对待,深入实验室听课评课,了解实验室运行状态,帮助解决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实验室规划和建设提供依据。

3.学生信息员:遴选学生信息员,在教务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生信息员座谈会,采取口头和书面的信息汇报方式,建立畅通的学生信息反馈通道,对实验教学重点了解实验室条件、实验课程开设情况、教师实验指导情况等进行汇报。

4.教学检查:教务处教学检查主要有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常规检查包括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检查,学期初主要检查实验教学的准备情况,学期中主要检查实验教学的运行情况,学期末主要检查实验考核情况。

参考文献:

第9篇:学校内涵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一、确立一个理念:本科教学最基础、最根本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人才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对教育教学的重视和改革。因此,安阳师范学院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要求院部是人才培养的主体,院长是本科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校院领导必须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第一线的情况,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学校要求教授、副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并作为设岗聘任和职称评定的基本要求;要求各院部结合专业实际,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经验,创造典型,并列入年终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同时,学校每年组织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奖赛和教学名师评选活动,激励教师热爱教学、潜心育人,不断提升授课水平,确保政策措施激励教学、工作评价突出教学、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教学。

二、推动一个转变: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

一是稳定规模。不再积极争取招生计划,盲目扩大招生规模,而是注重改革创新,突出质量提升,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二是优化结构。按照基本稳定师范类专业,大力巩固传统优势专业,科学合理增设非师范类专业,尤其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边缘交叉学科专业的总体思路调整专业的布局结构、学科匹配结构。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变化,积极招收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实行双学位试点改革,发挥优势,打造人文类、社科类、教育类、理学类、工学类、管理学类6大学科专业集群。三是特色办学。立足安阳地域优势,着力打造“汉字文化体验与研究基地”和“汉字文化研究与海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开发汉字文化研究与传播课程,彰显汉字文化特色。立足学校办学传统,强化教师教育特色。以共建省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平台,以教育部教师教育改革双导师制示范项目为抓手,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与测试中心,实施“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努力。

三、着力于三个提升:学生学习、实践、创新能力提升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学校办成更热爱学生的大学和学生更贴心的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石。为此,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着力于“三个提升”。一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2010年学校开始实施学分制改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营造浓郁的学风,重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我会学、我乐学”提升。二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科研训练、素质拓展等方面的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并设置15个学分,不满15个学分者暂缓毕业,促进学生感知实践、拓展经验,从“学中做”向“做中学”提升。三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学校设立了创新学分,每年投入80万元用于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申报,鼓励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取得实效;投入50万元用于大学生创业基金的实施,支持开展“挑战杯”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使学生从“我会学、我会做”向“我会钻研、我会出新”提升。近年,学校学生在“挑战杯”系列竞赛、师范生技能大赛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985个,培育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四、突出四个结合:校内校外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教学就业结合

一是校内校外结合。打破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校企、校校合作的力度,构建共建共享的优质资源平台,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每年选派大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增加专业经历,拓展专业视野;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学生到国内外高水平的大学学习,接受名师指导,感悟高水平大学文化。

二是课内课外结合。强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构建知行合一的实践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文化活动、学生工作品牌以及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活动,引领学生在多样化的校园活动中展示才华;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设立校园实践活动周,营造实践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是教学科研结合。打破教学与研究的隔离,构建学研交融的成长平台。推进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向学生开放,支持学生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进研究团队,倡导研究性教学。每年举办大学生创新论坛,要求学生汇报自己的创新研究成果,并请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以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由过去的习惯于课堂静听向学思结合和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转变。

四是教学与就业结合。强化以学生就业创业为导向,构建因材施教的就业平台。实施专业大类招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状况,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把毕业生分为三类:师资型、就业型、考研型,力争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需要。每年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评选,鼓励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更高质量的就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就业创业典型。2012年,《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学校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的感人事迹,引起巨大反响。学校本科生年均考取硕士研究生比例达15%,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学校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五、抓住一个载体:启动实施“5315计划”

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投入567万元,扎实开展质量工程建设,获批计算机科学技术、材料化学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安阳师范学院——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原大化公司实践教学基地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中国古代史精品课程、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等32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为了进一步推进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学校启动实施“5315计划”,即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支持、教学资源与平台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5大计划,包括国家级、省级、校级3个层次,涵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等15个项目。这些计划和项目在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了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为构建教学研究型院系先行先试、率先发展,其他院系特色发展,新建院系加快发展的良好格局,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由局部突破向全面提升的转变,完善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导向的育人格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7年,学校以同类院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成功获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跨入了研究生教育的行列,实现了办学层次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指出,今后五年是学校必须紧紧抓住并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建设教学研究型院系、实现“一个目标、两大跨越”战略任务的关键期,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办学层次突破的攻坚期。今后,安阳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将以十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坚持以生为本、改革开放、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提升质量的工作方针,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学校坚定不移地走好“十条办学之路”,加快实现“一个目标、两个跨越”战略任务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