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教研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网络教学;问题与对策
1、引言
网络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
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由于网络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2、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5)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6)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3、网络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与方式。
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真正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效能就必须从课堂主阵地着手。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
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迅速和反馈及时的特点,提供化难释疑。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利用服务器功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服务器站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个服务器站点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服务器站点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目前网络教学的八种方式:
(1)视频广播:由网络管理中心通过播放视频(实时视频或录像)。这种形式与电视或播放录像没有太大的区别,学生无法控制,实际上是一种直播课堂式的教学。它的好处是学习者不受地域和人数的限制,且占用带宽小(只需1.37M)。多用于名师授课、学术报告、重要会议的直播等。
(2)视频点播: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对服务器中的视频进行点播。内容可以是电视教学片,也可以是课堂实况录像。由于是非实时的点播,所以我们可以对其精心设计(插入图文、视频、动画等)。
(3)视频会议:视音频多向实时传输的形式。
由于设备昂贵,应用不是很普遍,多用于教师答疑。
(4)WEB教材:把教学内容作成网页的形式。
其好处是编制难度不大,运行方便,因而使用普遍。
(5)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语言或课件开发工具开发的教材,一般通过下载到本机运行。
(6)BBS论坛: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协作。
(7)聊天室(教学讨论区):师生间、学习者间通过文字、语音等形式异地实时交流。
(8)e-mail: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交流。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课堂容量问题———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关人员在网络上放置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却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丰富的资料让学生眼花缭乱,又是背景资料、又是电子板书、又是图片、又是相关链接资料。
学生连浏览一遍都来不及,更别提做笔记、分析、思考、判断、吸收、综合、消化了,结果出现了学生无从下手、漫无目的、阅读随意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处于一种严重失控状态。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对课堂教学容量的认识走进了误区。我们知道课堂上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是不可能无限制扩张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接受、能消化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增大信息容量不应该作为网络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才是目标。作为教师,要处理好网络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网络知识如果局限于现有教材,它就变成了电子课本;网络知识如果完全脱离了教材,它又变成了无源之水。网络只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在运用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主题、重点、难点,不能为了学生的兴趣而随心所欲。所以,只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好课堂容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自主学习问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减少了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不加干涉。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随意阅读该不该干涉呢?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吗?这是网络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的又一个问题。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里自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色。网络教学中如果是良性的交流互动,教师的作用非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
比如在阅读、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个别同学调节阅读进度、对讨论过程中的错误概念及时纠正,发现讨论过程中学生高质量的论证分析可以提醒大家关注,在线指导解决同学的疑问等等。所以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
(3)情感互动问题———传统手段的必要补充。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络教学中解决情感互动问题。思想教育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体现呢?通过探讨,笔者认为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是水火不容、有你没我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情感升华就会在有声与无声之间潜滋暗涨。比如课始播放一段音像资料、课中穿插一段生动的讲述、课尾同学之间通过语言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等等,都可以起到情感互动的作用。因此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情感互动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可做必要的补充。
(4)课件通用问题———课件模板的优化设计。
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基本上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因此通用性很差。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标准。如果一个课件通用性很强,不仅制作它的老师用,全校都能用、全国都能用。
提高通用性最好的办法是设计一些内容简洁、重点突出的网络课件制作模板。教师可以根据课型的不同需要,或嵌入讨论系统或嵌入留言系统等,发挥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另外,制作课件也可以发动学生,上网搜索资料等事情可以教给学生去做。学生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学习,并且是对主动性要求更高的学习。
(5)网络教学对设备、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难以推广的问题———循序渐进、明确分工。网络教学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学校没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没有互联网接入就无法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然而,我们对网络教学认识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过程,新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变革的,这种变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很低廉的成本建设一个小型的实践环境开始网络教学的探索。当然,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学的物理条件会得到改善的。即便囿于经济因素,无法大规模开展网络教学,只要我们在小规模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转变了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学水平,这同样可以视为网络教学实践探索的有益效果。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相比,从学校层面来看,网络教学对技术的依赖不高。超级秘书网
真正的多媒体制作,涉及教学方案设计、文字脚本撰写、平面设计(美工)创意、2D3D动画制作、视音频素材采集和编辑、编程等等方面,对人力资源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对制作平台的硬件要求很高,对客户端设备有一定要求。而网络教学呢?如果我们充分运用已有的公网资源,充分运用已有的权威机构专业网站、个人特色网站,充分运用通用软件,技术复杂的事情交给个别专业人员去做,只需要教师运用Word来写作一个学习活动方案。教师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探究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上、更多地集中在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辅导上。
5、结束语。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依托校园网,营造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戟峰。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M].中国电化教育。2000.3
[2]张秀英。世纪回眸,从媒体的演变看电教的发展[M].中国电化教育。1999.10
[3]田屹。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J].教育技术中心2004-10-24
[4]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M].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网络教学;问题与对策
1、引言
网络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
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由于网络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2、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5)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6)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3、网络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与方式。
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真正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效能就必须从课堂主阵地着手。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
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迅速和反馈及时的特点,提供化难释疑。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利用服务器功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服务器站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个服务器站点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服务器站点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目前网络教学的八种方式:
(1)视频广播:由网络管理中心通过播放视频(实时视频或录像)。这种形式与电视或播放录像没有太大的区别,学生无法控制,实际上是一种直播课堂式的教学。它的好处是学习者不受地域和人数的限制,且占用带宽小(只需1.37M)。多用于名师授课、学术报告、重要会议的直播等。
(2)视频点播: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对服务器中的视频进行点播。内容可以是电视教学片,也可以是课堂实况录像。由于是非实时的点播,所以我们可以对其精心设计(插入图文、视频、动画等)。
(3)视频会议:视音频多向实时传输的形式。
由于设备昂贵,应用不是很普遍,多用于教师答疑。
(4)WEB教材:把教学内容作成网页的形式。
其好处是编制难度不大,运行方便,因而使用普遍。
(5)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语言或课件开发工具开发的教材,一般通过下载到本机运行。
(6)BBS论坛: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协作。
(7)聊天室(教学讨论区):师生间、学习者间通过文字、语音等形式异地实时交流。
(8)e-mail: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交流。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课堂容量问题———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关人员在网络上放置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却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丰富的资料让学生眼花缭乱,又是背景资料、又是电子板书、又是图片、又是相关链接资料。.....。
学生连浏览一遍都来不及,更别提做笔记、分析、思考、判断、吸收、综合、消化了,结果出现了学生无从下手、漫无目的、阅读随意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处于一种严重失控状态。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对课堂教学容量的认识走进了误区。我们知道课堂上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是不可能无限制扩张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接受、能消化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增大信息容量不应该作为网络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才是目标。作为教师,要处理好网络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网络知识如果局限于现有教材,它就变成了电子课本;网络知识如果完全脱离了教材,它又变成了无源之水。网络只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在运用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主题、重点、难点,不能为了学生的兴趣而随心所欲。所以,只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好课堂容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自主学习问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减少了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不加干涉。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随意阅读该不该干涉呢?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吗?这是网络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的又一个问题。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里自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色。网络教学中如果是良性的交流互动,教师的作用非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
比如在阅读、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个别同学调节阅读进度、对讨论过程中的错误概念及时纠正,发现讨论过程中学生高质量的论证分析可以提醒大家关注,在线指导解决同学的疑问等等。所以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
(3)情感互动问题———传统手段的必要补充。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络教学中解决情感互动问题。思想教育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体现呢?通过探讨,笔者认为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是水火不容、有你没我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情感升华就会在有声与无声之间潜滋暗涨。比如课始播放一段音像资料、课中穿插一段生动的讲述、课尾同学之间通过语言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等等,都可以起到情感互动的作用。因此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情感互动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可做必要的补充。
(4)课件通用问题———课件模板的优化设计。
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基本上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因此通用性很差。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标准。如果一个课件通用性很强,不仅制作它的老师用,全校都能用、全国都能用。
提高通用性最好的办法是设计一些内容简洁、重点突出的网络课件制作模板。教师可以根据课型的不同需要,或嵌入讨论系统或嵌入留言系统等,发挥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另外,制作课件也可以发动学生,上网搜索资料等事情可以教给学生去做。学生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学习,并且是对主动性要求更高的学习。
(5)网络教学对设备、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难以推广的问题———循序渐进、明确分工。网络教学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学校没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没有互联网接入就无法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然而,我们对网络教学认识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过程,新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变革的,这种变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很低廉的成本建设一个小型的实践环境开始网络教学的探索。当然,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学的物理条件会得到改善的。即便囿于经济因素,无法大规模开展网络教学,只要我们在小规模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转变了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学水平,这同样可以视为网络教学实践探索的有益效果。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相比,从学校层面来看,网络教学对技术的依赖不高。
真正的多媒体制作,涉及教学方案设计、文字脚本撰写、平面设计(美工)创意、2D3D动画制作、视音频素材采集和编辑、编程等等方面,对人力资源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对制作平台的硬件要求很高,对客户端设备有一定要求。而网络教学呢?如果我们充分运用已有的公网资源,充分运用已有的权威机构专业网站、个人特色网站,充分运用通用软件,技术复杂的事情交给个别专业人员去做,只需要教师运用Word来写作一个学习活动方案。教师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探究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上、更多地集中在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辅导上。
5、结束语。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依托校园网,营造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平台
一、教学新模式的出台
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指出,鉴于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和可利用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就我校现状而言,目前在校学生(含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成教生等)规模已达万人,各系部各专业各层次的学生都不可避免的要学学英语这门公共课。多年来,由于我校外语师资一直处在严重缺编、青黄不接的状态中,教学任务过重致使教师疲于奔命而无暇顾及自身业务技能的提高和进行相关的教研工作;而修读英语课程的学生班组,一半都超过了60人,有的班级甚至达到120-150人。英语教师在这样的大班上课根本无法把学生的水平差异控制在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所以也就只能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授课,无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更无法顾及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的英语课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笔记加作业,更谈不上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跟不上教学进度索性缺课,而水平较好的学生则嫌节奏太慢而上课干自己的事。基于这样的现状,我校也于2002年制定了外语教学改革方案,同时外语教研室也实行了一系列的具体改革措施,包括对本科生实行了小班授课的方式,但由于师生的教学与学习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原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外语课堂教学质量始终未能有太大的改善和提高。
通过何种途径解决在这种大环境下英语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呢?
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应扩充外语师资队伍,注重在岗教师的业务技能的再培训和再提高,同时开展与教学、教学对象、教材等相关的科研研究工作,找出并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则应实施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新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英语师资短缺、学生英语水平不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
二、教学新模式的意义
采用基于网络与多媒体教学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一体化界面来加大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得英语教学变得形象化、立体化和生动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提高其学习效率。这样的教学模式转变不仅仅只是采用多媒体技术而导致的教学理念的一场革命,它还将改变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且可以创建一种以学生为主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新模式不但对于发展和培养学生迫切需要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有着深远意义,而且还能极大地缓解高校英语师生比例严重失衡的状况。
三、教学新模式的特色
网络英语教学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知识传输和知识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根据本人对许多院校网络教学的研究发现,网络英语教学的特色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利用最大化。各种教育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跨越空间距离的限制,使高校的英语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
2.学习行为自主化。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学生、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3.学习形式交互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的统计分析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4.教学形式个性化。网络英语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统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网络英语教育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5.教学管理自动化。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被应用于网络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学管理中。修读英语课程的学生的报名、选课、查询、学籍管理、作业与考试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交互的方式完成。
四、教学新模式的应用
现代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校已投入大量资金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我们已拥有了自己的校园网络、英语教研网站以及相关的师生互动论坛。我们即将购置网络精品课程制作软件,创建我校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人机之间多向交互的大学英语教学平台。该教学平台将实施的教学手段,包括网上课件点播、网络课程、网上BBS讨论、聊天室及电子信箱等等,同时还可提供适度的自测题则方便学生及时检查学习效率和自我调整学习进度。
实施基于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新模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新生事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的新的挑战,而且还因为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当局对教学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投入、项目组对平台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教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软件制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如何对待英语基础较差、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待加强的学生以及如何理顺教师面授、集中辅导、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这四者之间的互为补充、有机结合、交叉推进等关系。
看到如此众多的学校通过新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了外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越发感到当前形势喜人,形势逼人。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抓住当前机遇,勇敢地去迎接挑战,努力探索与实践,为构建和实施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新模式而不懈努力,为提高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一、目前我国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现状
目前,由于网络技术条件、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和网络课程设计等方面的限制,无法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
具体表现在:
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基本思想与目标方面。
(1)课程过分重视学历培训,轻视有效提高教学能力的多样化培训。
(2)网络课程只重视师范类学科知识的讲授,忽视培养中小学教师改革传统教学的精神与意识。
(3)忽视培养中小学教师改革传统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所必须具备的理论(如教学设计理论)、素质与能力。
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形式:
(1)网络课程分课时、系统化,多属课本搬家形式。
(2)网络课程只注重知识的呈现,对学习者缺乏引导。
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缺乏联系中小学教育改革和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际,缺乏展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2)内容缺乏现代认知主义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二、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从总体上应体现三个特点:
1、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应立足于向教师们传授教育教学理论,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课程的设计应立足于向受训教师传递最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与理论,特别是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力求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适应改革传统教学的需要,适应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需要。
2、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应围绕当前基础教育素质化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知识,提高教师们观摩教学、评析教学的能力。
网络课程内容及其体系的构架应以培养一位优秀教师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与知识条件而展开,而不应更多地拘泥于大中小学学科知识点,特别要打破长期以来以教师学历培训,提高教师文凭为特征的局面。
3、中小学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应以引导中小学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具体学科教学,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为中心,展示大量具有借鉴价值的优秀课堂教学实例。
网络课程要反映教师职业培训的特点,培养中小学教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应密切联系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和课程教材改革的实际,把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放到中心地位来处理。展现大量优秀的具有实验性、开拓性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活动。
三、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新型结构设计
(一)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结构的总体特征:从制作其学历文凭的系统课程过渡为培养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意识与精神、素质与能力的专题学习。
用于继续教育和远程培训的特点决定了每个专题可直接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表明,没有必要追求其结构的系统完整,可以直接将具体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一个个分离出来,每个专题只解决一个问题。每个专题展示教育技术的一个理论问题与具体教学过程结合的实例,包含学科教学专家对本教学活动点评,教育技术专家对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的点评。通过虚拟课堂主持人与学习者互动交流的方法来扩展。
(二)每一个专题学习的内容体系结构由虚拟课堂交流、教学活动场景、专家点评三个模块构成,具体如下:
1、根据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新一代目标,设计虚拟课堂。
2、通过虚拟课堂和教学设计,实现虚拟课室里主持者与学习者的交互。
3、展示课堂教学范例(这些范例是探索教学新模式的典范)
4、专家对范例的点评。让中小学教师从中学习对新颖的教学活动的评析能力和观摩能力,从而对照自身教学活动的优缺点,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
5、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存在着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客观主义认为:教师是知识标准的掌握者,因而教师应该处于中心地位。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因而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
6、从价值观维度来看,同样存在着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体主义在教育中表现为普遍采取个别化的教学计划,鼓励学生个人间的竞争。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教育中表现为普遍采取集体化的教学计划,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发扬团体精神。7、我们可以将两个维度交叉,得到一个CAI模式的二维分类模型。据此可以将CAI模式分为四类:OI(客观主义—个体主义),CI(建构主义—个体主义)、OC(客观主义—集体主义)、CC(建构主义—集体主义)。
四、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新型内容设计的几个指导原则
i、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应注重其目标、内容、对象的单一性和明确性
首先,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目标是明确而单一的:就是增强中小学教师改革传统教学的素质与能力,推进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化,目标太大、太广、太多、太远都会影响课程内容的设计,这要求我们突出重点。
(二)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应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
1、教育教学理论主要包括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并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2、网络课程的内容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教学活动内容要转变教学要素与结构。
教学过程要素:
教师角色:有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
学生地位: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教学内容:有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媒体的作用:由教师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创设情景、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教学过程解构:由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知识的过程
(3)探索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的新内容和新形式
i、要想使设计的网络课程超越原来的形式与内容,且迎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在设计与制作前作大量的实践调查与理论研究
1、大量的关于基础教育现状的调查,设计当前中小学教师急需的内容:深入各个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彼此都不同的地区,对中小学教师及其基础教学状况做深入细致的调查,才能设计出得到中小学教师支持的网络课程。
2、做大量文献调查和理论研究,设计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新型模式:综合国内外各种类型的教育网站,从中吸取优秀的成分:从理论上建立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新内容和新形式的基本特征。
ii、对制作出来的网络课程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和实际效果研究,改进与完善网络课程设计。这部分研究的内容包括:
1、设计二级模糊综合评估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质量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会计专业;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实施的环境,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是信息技术支撑的有效应用程度。因此,在我国实际情况下,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的开发仅靠专业开发公司是不能满足目前教育发展需要的,必须要有广大教师的参与。笔者认为只有充分认识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教学带来的冲击,认真探索会计专业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容,才能加速网络课程的开发,以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
一、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教学的冲击
随着网络环境的发展与完善,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其中网络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无论是从手段和形式上,还是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上,都具有许多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所提供的巨大信息容量等。而这势必对传统会计教学带来很大的冲击。如传统的、单方面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所替代,教学方法也将朝着“网络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方向发展。这些都给传统会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目标设计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主要是指在会计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把网络信息、网络资源及技术与会计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利用网络技术完成传授会计专业知识的新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目标设计中,要有完整的学习内容,同时,在网络课程中还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栏目和多种形式的学习与讨论,此外还有多种学习工具可供学生选择。这形成了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方法综合化和教学方式丰富化等特点。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虽然有许多特点为传统教学所不及,但它不是万能的,不能取代传统教学。因此,在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目标设计中应进行会计专业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课程教学设计的融合,即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网络课程教学与传统学科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共同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
基于“会计专业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课程教学设计融合”的思想,借助网络技术为会计教育带来的现代化的教育平台,在实践中,将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目标设计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网上会计基础知识模拟学习与操作;第二步,财务信息模拟分析与研究;第三步,综合资源决策与预测。
(一)网上会计基础知识模拟学习与操作
网上会计基础知识模拟学习与操作是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作全新的、全面的会计核算的教学软件,严格按会计核算具体要求设计不同的模块,分步骤进行模拟操作;建立单项会计实验操作模块,同时设计综合的业务操作规程,使学生初步掌握会计核算的基础理论和会计业务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中的会计操作及要求,了解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的实现过程及步骤。同时通过模拟实验操作,使同学们掌握供、产、销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流程,做到全过程的会计实务一体化。教师要带领学生拓展会计专业业务知识水平,培养学生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理解会计业务,适应信息社会给传统会计业务带来的冲击。这也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互联网的运用,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
(二)财务信息模拟分析与研究
财务信息模拟分析与研究是指教师模拟企业现实情景,提供财务数据、图表等实验材料,并从模拟企业情况或环境出发,设计有关财务问题;学生结合问题的性质,根据已有的会计知识,利用网络资源分析、整理相关资料,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一教学方式,即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探索问题,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及发展学生分析、整理所需财务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研究阶段提供不同的指导,如在学生探究财务问题时,引导学生确定问题的重点及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方法的融合。
(三)综合资源决策与预测
综合资源决策与预测要借助ERP这种管理工具来完成,即借助ERP这一管理工具,由教师组织管理类学科各专业的学生模拟企业团队,根据不同角色进行分工协作。这里模拟的企业管理范围不仅包括企业内部还包括企业外部的管理环境,教师根据企业供应链和资金链上各个环节中有可能涉及到的重要问题,为不同角色的学生确定学习主题,并帮助他们围绕这一主题,提出开展业务协作的一些工作方案。因为其教学内容涉及到经济管理类各个专业的理论知识,在会计专业开展这种协作学习,对拓宽会计专业学生知识面具有积极作用。这一教学方式,实行企业销等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管理,注重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和交流,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在群体中与别人协作。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展开问题的讨论,发展学生思考判断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并指导学生在群体中与别人相互协作。
三、对会计专业网络课程应用的效果分析及评价
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会计专业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笔者发现,会计专业网络课程从其教学设计角度来讲,已经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教学目的。那么,其应用效果如何呢?主要表现为:
(一)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即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心理学研究发现,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教学效率要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教学效率。会计专业网络课程随着各种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素材的综合灵活运用,使教学目标更清晰、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活动更灵活、教学评价更及时,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具有知识容量大、教学情景多种多样、学习方式多、教学信息更新快等特点,这种教学方式,方便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或提出的问题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各取所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网络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资源共享。会计专业网络课程通过链接、提供网址资源等多种方式引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丰富了信息量,从而实现了最大范围内的、跨时空的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
(四)拓展了师生交流的空间
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广阔自由的教学环境、拓展延伸了教学时空、丰富了师生交流方式,在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的学习中,师生之间利用BBS、E-mail、QQ、电子公告牌、聊天室、讨论室、问答天地、疑难解答、视频会议系统等方式,随时随地进行着交流,实现了师生之间在空间上的零距离。
总体上讲,使用过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的学生对网上资源的使用效果是比较认可的,大部分学生认为网上资源内容丰富,对其涵盖的学科领域比较满意。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学习时,有时因会计专业知识的相对枯燥乏味或对会计缺乏兴趣,或遇到困难,而产生挫折感、迷失方向甚至由于信心不足而出现放弃等情况,还有学生反映网上资源更新不够及时等等。四、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角度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中,只注重学习内容的呈现,而忽略了教学设计。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光有形式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不够的,关键还要让学生能够坚持学习。虽然大部分课程的课程实施方案(细则)里都有课程学时安排、学习方法介绍等涉及教学设计的内容,但大部分是过去传统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并没有根据网络环境的特点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设计,所以,多数学生对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方法缺乏了解,这就使网络课程的许多内在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第二,在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中,所提供的网络信息比较丰富,更新速度也比较快,但这也成为一个致命缺点,即资源包罗万象,过于庞杂,使学生眼花缭乱,思维意识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负面影响。
第三,在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中,将传统的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改为利用网络先进的技术组织上课,根据目前的技术手段及网络教学环境,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还不能方便、自如、及时地进行沟通交流。
第四,在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中,没有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设计。网络教育以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但是能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不是非常容易的,多数学生不能把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的应用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主动参与网上学习的意识还比较淡薄;二是课程设计中没有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环节。
五、完善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的方法
(一)注重远程教育“教学设计”环节的研究
会计专业知识相对枯燥乏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呈现形式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有学习方法的介绍。由于大多数课程开发人员是由会计学科专家、主讲教师和技术人员组成,很少有教育技术专家的参与,所以课程中出现的涉及教学设计的内容大部分是过去传统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而没有专业的、系统的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这严重影响了网络课程的设计和使用。因此,建议在设计人员中加入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或者对参与开发的人员进行有关“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远程教育”方面的培训,转变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模式以便更好地为网络教育服务。
(二)在网上建立全方位的会计专业课程的资源库
这主要是指按我国高校中现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组织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制作教案,学生还可以利用资源库演练所学习的会计专业知识,进行会计实验的模拟操作。当前我国网上的“立信会计网络教学资源库”就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开发。通过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多媒体素材的同时,为了方便使用,开发人员还应从资源库的可操作性角度加强设计,即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弄清如何获取、在哪里获取、如何有效地利用与本课程有关的信息资源等。而且对于重要知识点,通过链接、提供相关内容、参考文献、网址、资源等多种方式引入丰富的学习材料,比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会计”这个概念,提供给学生有关这方面的几个网站,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既感到好理解,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学生学到的不仅仅只是授课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三)注重网上人际情感交流
课程建在网上,可以借助互联网交互性的特点,营造一个智慧共享,合作学习的交流和协作环境。这种学习环境以它的宽容、自由、平等、及时、大容量、超链接等优势开发着学生的智慧。但这也是目前网络课程设计中的一个难点,需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多项技术支持。教学质量依赖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效果,所以我们要根据会计学科知识和学生的特点确立信息扩充点、信息技术和教学有效结合点,通过交互界面设计,如开辟集中答疑、教师信箱和常见问答库(或问答天地)等交互操作模块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和重点、难点解答,以及学生之间学习心得交流,这样便于师生之间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四)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
为了保证学生高效自主学习,要运用“启发式”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思想,通过设计各种类型的学习任务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通过登陆次数、翻看答案的次数、在线完成作业、在线考试、提问、讨论参与度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的督促,其中,对于重点知识内容的学习,还可以提出:没有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就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等要求。新加坡肯特岗数码研究院研究的思维工具就是一个智能型的学习帮助系统,它除了能解答学生的一些疑问外,最主要的功能是对学生在讨论与学习过程中进行监控、指导。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对会计教学改革具有非常显著的推进作用。在现代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他可以使得教学平台操作更加简便、快捷,会计学科的教学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
[参考文献]
[1]谢幼如,柯清超.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由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网络应用不断普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几乎与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息息相关,从企业局域网的规划、组建、运行和升级维护,到企业网站的运行,从网络安全的管理到数据库管理、存储管理以及网络和人员管理等制度建立,都和计算机网络相关联。网络的应用如此广泛,计算机网络课程也成为高职院校很多专业的必修课程。该门课程的实用性很强,同时变化和发展较快,新知识层出不穷,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里以笔者在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教学体会与大家探讨,主要包括有计算机网络实践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网络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网络管理、组建、维护等工作。在正式上课之前,应对网络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网络的发展概况、在网络应用中常出现的问题等进行详细分析,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教学大纲。在全面了解学生所具有的基础知识状况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大纲制订好教学计划。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将该课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内容转换成学生易接受的,并且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内容
(1)网络基础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网络组建实施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实训熟悉网络工程的实施流程和方案设计方法,完成小型家庭办公网络的构建。这方面的主要实训有:双绞线制作(直通线和交叉线)、ADSL拨号上网、多台PC通过宽带路由器共享上网、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训、交换机的级联和链路聚合配置、使用交换机划分VLAN、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等。通过这些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了构建小型家庭办公网络及网络综合布线等基本网络技能。
(2)网络管理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网络管理能力,以应付在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方面的实训主要有:使用抓包工具软件分析网络数据、交换机的端口镜像、端口和MAC地址的绑定、VPN(虚拟专用网)配置、IP地址的规划、基于802.1x的AAA服务配置、网络带宽的监控维护等。通过这些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故障、性能管理、网络认证、计费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3)网络综合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大中型企业网络工作的需求。这方面的实训主要有:生成树协议的启用、三层交换机的VLAN互通、ACL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路由器动态路由RIP配置、路由器动态路由OSPF配置、通过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互访等,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较为深入的网络技术,胜任更为复杂的大中型企业网络管理工作。
(4)网络安全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标是为了在网络安全监控方面培养学生防范网络入侵、网络攻击的技能,能够应付一定的网络入侵和攻击,掌握相关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方法。实训内容主要包括:防火墙的透明模式配置、防火墙的NET配置、上网行为策略认证配置、网络监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等。通过此类实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相关技能。
三、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对学习网络实践课感兴趣并能喜欢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提问教学法、示范教学法、通过网络学习网络等,主要是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贯穿整个教学,多种教学方法互补。以教学方法为项目教学法,项目是学会使用互联网为例进行说明。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对应相关职业的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实训项目教学更是突出了这一点,最关键的是实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因此在实训中,要加强对学生排除故障能力的培养。在实训中故意设置故障,让实训小组自行进行解决,老师在旁只给出提示,不给具体原因。
结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很快,要做好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紧贴网络实际情况,从真实的网络应用入手讲解网络的组建、应用、管理和维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注重讲解内容的实用性,要在整个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基本”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教学,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到学这门课程是非常有用的,让学生产生兴趣,并能在工作时很快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去。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小学教师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放式学习状况调查,了解了小学教师的学习特征和需要,认为小学教师只要加强计算机网络学习意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学习技能,开发出更专业、更系统的学习资源,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放式学习将为小学教师培育和提高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及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新课标的实施,小学教师学会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放式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论文关健词:计算机网络开放学习调查实践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它为人们进行交流提供了虚拟空间,为人们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小学教师的培育和提高提供了新型学习环境。然而由于小学教师长期依赖书本资料、培训学习、互听课、听专家讲座等传统的在职学习渠道,与当今知识爆炸时代相背离。为此,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开放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把小学教师在职学习与提高引入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促进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学习资源,丰富信息资源,无时空限止地沟通交流,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调查选择了赣州市宁都县的几所小学的86名教师,发放问卷86份,收回86份,有效问卷81份,并选择了江西教育学院赣南分院07高专英语1班的52名在校学生进行了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放式学习实践活动。
一、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小学教师计算机网络学习调查与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小学教师开放式学习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1.大多数教师不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开放式学习。对于这一项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都集中于“几乎不了解”(占36.8%)和“完全不了解”(占45.8%),这说明计算机网络虽然发展迅速,普天盖地,但教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应用。
2.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认可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功能。完全依赖书本资料学习的占34%,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于老年教师。偶尔借助计算机网络来查找资料和相关学习内容的占57.9%。经常利用计算机网络查找资料、进行交流学习的占8.1%。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学习意识不强,还不能及时从传统的学习渠道上转变过来,跟不上信息技术时展形势,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功能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学习条件不够成熟。因此,要大力推进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建设,特别是乡村的计算机网络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学习系统环境,增强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学习意识,提高计算机网络学习技能,尽快将教师转入计算机网络学习轨道上来。
(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小学教师的开放式学习情感调查与分析
1.计算机网络开放式学习应满足教师的情感需要。为了了解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态度,从调查来看,认为“很好的学习方式”占48.6%,认为“不必要”的占22.7%,持观望态度的占28.7%。这表明,占相当一部分人意识到当今信息社会,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人们对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烈,只有少部分沉迷于传统的学习手段,担心计算机网络学习不能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甚至惧于计算机网络学习,一部分对计算机网络没有产生浓厚兴趣,怀疑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功能。
2.计算机网络开放式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在计算机网络学习资源的查找中,教师通过搜索,找出适合自身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和利用,从计算机网络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哪些网站中具有满足自身需求的资源和便捷的开放式学习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寻找到促进相互学习的同伴。
(三)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小学教师开放式学习技能的调查与分析
1.大多数教师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开放式学习技能的重要性。调查发现没有人能确认:计算机网络到底有哪些学习资源?使用哪些手段可以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但他们认识到学习技能的高低严重影响了教师学习的效果,充分认可学习技能“非常重要”。
2.大多数教师缺乏计算机网络学习技能的培养。调查数据显示,教师职前在校学习阶段中,占42.4%没有学习过计算机,占69.7%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占88.4%没有接受过internet网上网技能学习,虽然internet网上网容易上手,但他们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时,大多数只会停留在利用搜索功能查找一些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通过QQ、邮箱发送信息与同伴交流,对于许多深层次的资源、与同伴在线和不在线交流的技能缺乏,很难顾及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系统化设计与搭建,只能对计算机网络平台的简单功能加以利用,这些影响着计算机网络学习内容的获得和学习效果。[1]
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放式学习实践活动
(一)参加实践活动的对象
江西教育学院赣南分院07高专英语1班的52名在校学生,他们毕业后的择业目标是成为小学教师。所以他们的计算机网络学习意识和技能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就业后的终身学习,关系到能否顺利融入到计算机网络环境学习中。
(二)实践活动研究的目标
本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是:系统地总结并形成基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下学习的基本理论,探索并研究教师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和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形成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模式。
(三)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过程
1.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学习技能实践的必要性
着重研究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人们学习思想、观念、方法等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技能和创新精神。通过调查,学生上过网,绝大部分上网的主要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偶尔查一点资料,下载信息,很少用于学习,没有真正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交互学习、协同学习的作用。要培养人们的终身学习能力,激发人们的计算机网络学习兴趣和提高计算机网络学习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2.实践内容过程
(1)资源搜索功能的应用
给出内容关键字句,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关键字句查找出相关的内容,并让他们说说反馈所找到的具体内容。给出一些词语,让学生找出这些词语的意义、反义词、近义词等。让学生自由找出网上的一些自认为较好的小学课程的课件,并让他们说说课件的优点之处。
(2)资源下载功能的应用
指定一些视频、音频和图片资料,寻找并下载,让他们说说这些资料采用何种方式下载,继而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下载工具,提高下载资源的效率。
(3)在线学习交流功能的应用
网上寻找在线学习的网站(免费的或要注册缴费的),说说交流学习情况,如交流中遇到哪些具体问题,供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优化和升级提供积极的参考。
3.计算机网络学习实践体会
(1)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
通过学习上网,了解并掌握了如何快速查找信息资料,如何快速下载文件,如何上传文件,如何远程登陆,以及如何在线交流等上网技能。
(2)计算机网络学习兴趣
学生都认为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好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可学可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选择学习形式和内容自由,无时空限止,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兴趣。
(3)计算机网络的学习环境
无论从学习素材的角度,还是学习者主体性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环境都适合学习者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2]
(四)实践活动成果
学生经过计算机网络学习实践使用,实践使用了很多功能,从而掌握了上网的基本技能,感受到计算机网络资源非常丰富,认可计算机网络学习功能,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可以给我们很多帮助,成为人们工作生活所要依靠的重要部分,能激发学生上网寻找学习和应用资料,进行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兴趣,用于解决问题。走上教师职业后,能有效地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学习,为终身学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对实践活动的现场进行了拍摄,将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学生训练的过程、计算机网络环境设施等进行了及时、客观、全面地进行拍照,记录了活动的情景,拍摄了活动场景图片和录像资料。
(五)实践活动引发的启示
提高小学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学习意识,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培养起浓厚的计算机网络学习兴趣。加强计算机网络学习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计算机网络学习中所需的技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进行学习时,能充分享用到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学习资源,与同伴一起自由、无时空限止地交流学习,高效地促进和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和教学技能。计算机网络建设要加大力度,广泛深入乡村,学校要根据办学规模配置计算机设备,并上网,供本校教师上网学习的需要,有条件的教师家庭应配置计算机设备,方便教师随时进行计算机网络学习。每个学校要培养一名或多名教师懂得计算机网络管理,或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这样可以保障学校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转使用,并能为教师在计算机网络学习过程中所遇问题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在网站建设中,逐步分化出一些专门供小学教师学习和交流的网站,这样的网站要优化计算机网络资源,更新资源速度要快,不断地拓展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功能。[3]
参考文献:
[1]王跃生,周振军,王菡.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生协作学习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6):56—58.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应用,人们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大部分的网上交流仍采用字符的形式,同时占网民比例最大的人群是青年人。在这种交流过程中,语言的运用方式也显示出一些独有的特点,这造就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他们张扬个性和发挥创造力的产物,通过网络语言的类型特征分析,了解和认识网络语言,与青年展开思想交流和对话沟通,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进而引领青年健康成长。
网络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病毒、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论坛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如顶(支持)、555(呜呜呜)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是指网民在网络交流这一新兴文化中使用的新的语言。本文要描述的正是这一类别。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活泼、自由、亲切、幽默,特别贴近生活,同时又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这些语言现象的出现都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透过这些语言现象,能够看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人群在特定时期的心理状况。
一、网络语言的类型及特点
(一)网络语言的类型
1、中文用语。年轻而时尚的网民们为了在网络世界引领潮流、标新立异,旧词换新意,借用原来生活中的词创造出一些充满怪异情趣的新词,或者利用谐音改变原意等。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形象借用”。是指生活中的许多词被借用过来表达新的事物,借助于形象或意义上的微妙相似加以联想,而被赋予新的意义。比如“灌水”:发无关紧要的帖子,在坛子里聊天等,主要功能为交流感情,还有最重要的,可以长工分,原指发长贴。(2)“谐音”。是指对旧有词语的读音、字形加以变化,进而产生新词的现象。例如:“版主”变成“斑竹”:论坛版块的管理人员,把水版比作小店,他们就是店小二。
2、数字用语。抽象的数字经过网民的想象力,赋予新的组合,产生的效果出乎人们意料。这种数字化语言往往意蕴无穷而表意诙谐活泼,充满生活情趣。数字用语一般利用与汉语或者外语的谐音来表达意思,大体有两种表达方式:(1)数字与汉语谐音。最常用的有“7456”:气死我了;“1314”:一生一世等等。(2)数字与外语谐音。如“3166”:日语的再见等等。
3、缩略用语。网民们将汉语或英语变形而为缩略语,这种语言起初只是网民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方式,久之就形成较为固定的网上用语了。主要有两种形式:(1)汉语缩略语。如汉语拼音首字母的缩略,如果GG、DD、JJ、MM或PLMM,指的是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或漂亮妹妹;“FB”:腐败,指聚会+吃饭+活动。(2)英语缩略语。如“BB”:宝贝,情人,孩子,ByeBye,看具体使用英文缩略;“FT”:Faint,晕倒的意思,也叫分特,表示惊讶、不可理解、不可置信等意思。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1、不稳定性。网络语言既受网络技术发展影响,又受青年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与流行文化有密切联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青年心理的变化以及流行文化的变迁,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变化,旧的词语不断被淘汰,而新的词语又以极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并得以流行,呈现出鲜明的多变性。2006年5月,首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网络用语的排名,显示一些曾被各种媒体及研究文献反复引用的、代表经典网络语言的词汇,如“大虾(大侠)、菜鸟(新手)、94(就是)”等使用频率均没有超过0.2%。以前说美眉,现在就说MM了。
2、创造性。网络语言更新速度很快,新鲜词语层出不穷。而网络流行语中的奇思异想也不胜枚举。青年人将网络当成一个虚拟空间,所以在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上也力求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挖空心思,创造出一些令人感到新奇的富有创意的语言,追求一种标新立异的效果,这就使得网络话语呈现出鲜明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比如说哥哥,可以用大写的GG,也可以用小写的gg,感谢可以用39、3X、3Q等形式。同时,网民还可以利用表情符号等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3、不规范性。从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络流行语”中,汉字、数字及英语字母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比如“I服了U”:我服了你;“走召弓虽”:超强;“油墨”:幽默,微软拼音通假字。有关专家认为,这种语言的随意性太大,不规范,只是年轻人时髦的“文字游戏”。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表现出网民们求新、求异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用语言来满足这种个性化的需求,这种个性在虚拟的世界得到了极大的张扬,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使用者的特征——年轻的心态和不拘一格的想法。
二、网络语言的成因分析
网络开启了个性化的时代,网络语言的兴起也极大地推动了当代网络青年族群个人主义、个性自由的张扬,形成必然有其相应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一)社会原因
1、社会发展。现代社会,网络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工具,更形成了一个以互联网为中介的社会交往网络,网民在网络中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新兴社会群体,这一群体依靠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话语在虚拟空间中聚集、交流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这种群体文化不同于其他类型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网络语言的形成,网络语言作为群体文化的产物,不仅是网络社区成员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载体和工具,也是网络社区成员的身份标识物。缺少独特的网络语言,网络社区各个成员之间在失去传递信息的有效工具的同时也失去了独特的身份标识物,网络群体和社区交往在文化层面上就难以得到维系。
2、文化变迁。从网民的年轻化来看,现在网民中的大多数都是青年人。“青年人最善于接受新的价值观,最少保守思想,不受旧的落后的文化的制约。因此,他们敢于向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观念挑战,他们也常常给社会文化注入新的内容,促进社会文化的变迁。”网络语言的产生,是青年群体更新传统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体现。他们正在显示特有的智慧与才情,他们思维活跃、新潮,他们机智俏皮、妙语连珠。他们创造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是炫耀自己身上闪耀着的智能的光辉,他们所创造的幽默诙谐的语言是对平庸、枯燥、刻板生活的温和打击。例如:555(呜呜呜):同音表示,表示彻底沮丧及伤心,可以重复使用;mm/MM:妹妹、美眉,表示年轻女性;楼上楼下:帖子中的上下部分,为了叙述方便。另外一个相关词是楼主,指发起该主题的人。顶楼,指第一个贴。
(二)个体原因
l、情感宣泄。网络语言常常用异化的、情绪化的语言来宣泄某种平日里不能或不敢表达的情感。比如,用那些隐晦的数字表达出别样的感情,770(亲亲你),1314520(一生一世我爱你)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不好意思用语言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既简洁实用,又显得幽默含蓄。又如把“东西”称为“东东”的“童语现象”,很难想象会在网络以外的任何交流环境中出现。这说明在现今这个高压力快节奏社会里,人们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而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无异于向竞争对手、向社会示弱,所以在网上这个虚拟社会中,没有人知道你的性别和年龄,没有人与你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网络便成了宣泄感情、显示“本我”的最佳地点。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就此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现代社会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理解,网络成了情感宣泄窗口。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在网上聊天的人更容易将平时鲜有机会表露的“本我”显示出来。
2、张扬个性。网络语言在另一方面常常视传统语法于不顾,表现出完全的随心所欲来。例如,网上常常将“给你打电话”说成“电话你”,甚至连“气死我了”也说成“气死我乐”这种经常出现的反常搭配,都是从常用词语中翻出新意,网络语言显得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讲究冲破束缚。青年人标新立异和叛逆的精神跃然纸上,折射出他们渴望被社会注意、理解和认同的迫切心情,着意与传统文化的含蓄、严谨和精致相疏离且乐此不疲,希望成为具有社会话语权力的主体的积极努力,愿意直接表达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和批评的率真性情。“因此,他们常以出格的表达来达到一种放松,并企望以此体验一种快意。言辞的出轨、观念的冒险,是青年人经常采用的一种炫耀性的社会互动行为。”
三、网络语言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之间已经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进行有效沟通完全有可能在我们教育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形成交流的障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直面网络语言的挑战,并积极汲取网络语言的“话语优势”,积极利用网络语言开展工作,方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青年人的心灵世界。
(一)走进网络生活、了解具体情况
网络化生存方式对当代青年人的自由反叛意识进行了极度的释放,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有其独特魅力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是感性而不是理性。即使是虚幻的空间中,人的社会性被大大淡化,但人对美好心灵、美丽人生的追求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在网络空间中人的社会性约束的淡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无法再向人灌输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戒律、虚假的道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会产生语言差异,原因之一就是青年人已经步入网络生活并走在了前列,而教育者却还没有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走出来去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要适应网络这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必须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这是进人网络生活的前提。
(二)熟悉网络语言、进行有效沟通
任何一种语言,只要还被人们使用,就必然会不断地发展。创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创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分析和理解青年人在网络语言上的创新和突破,可以更真切地了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心态史的演变过程。网络语言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教育者如果不学习和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习惯于传统的说教方式,与青年人开展沟通交流时不但无法被认同还可能引发逆反心理,无法有效地达到教育效果,从而失去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因此,教育者只有了解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体系,适应青年人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更敏锐地捕捉青年人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青年人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
(三)提高理论素养、引领青年前行
在当前阶段,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影响在我国尚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网络的发展及其对于青年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更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阶段,这需要我们立足实践,针对实践发展的具体状况不断进行理论研究的创新和发展。网络语言现象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网络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课题之一,随着网络对社会的影响不断深人,网络必然给青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多更新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消除网络带来的差异,更要快步迈进网络社会的新环境。在教育实践中要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三、网络语言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之间已经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进行有效沟通完全有可能在我们教育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形成交流的障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直面网络语言的挑战,并积极汲取网络语言的“话语优势”,积极利用网络语言开展工作,方能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青年人的心灵世界。
(一)走进网络生活、了解具体情况
网络化生存方式对当代青年人的自由反叛意识进行了极度的释放,但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有其独特魅力的,因为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是感性而不是理性。即使是虚幻的空间中,人的社会性被大大淡化,但人对美好心灵、美丽人生的追求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在网络空间中人的社会性约束的淡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无法再向人灌输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戒律、虚假的道理。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会产生语言差异,原因之一就是青年人已经步入网络生活并走在了前列,而教育者却还没有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走出来去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要适应网络这种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必须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这是进人网络生活的前提。
(二)熟悉网络语言、进行有效沟通
任何一种语言,只要还被人们使用,就必然会不断地发展。创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创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分析和理解青年人在网络语言上的创新和突破,可以更真切地了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心态史的演变过程。网络语言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教育者如果不学习和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习惯于传统的说教方式,与青年人开展沟通交流时不但无法被认同还可能引发逆反心理,无法有效地达到教育效果,从而失去网络阵地的主动权。因此,教育者只有了解青年人的网络语言体系,适应青年人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更敏锐地捕捉青年人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青年人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
论文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轻度”,网络应用
一、引言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1]。对于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已经有很多人做出了探索性的尝试。比较多的是采用多媒体课件[2]、建设网络开放实验室[3,4]等“重度”依赖软件或网络的方法,优点是形象生动、时间灵活等等,不过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多媒体课件还是网络实验室,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这一点对于很多的改革尝试无疑是最大的障碍,尤其是作为基础的大学物理实验教育。而大学普通物理实验课是大学生接受系统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5],也是学生日后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基础[6]。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轻度”结合网络应用,改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
二、传统的实验教学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式通常由下面的几个步骤组成[7]:
1、教师布置准备实验;
2、学生在课前根据教材完成实验的预习部分;
3、上课时教师先把实验原理步骤等细讲一遍;
4、学生根据指定的实验方案按部就班地进行;
5、学生在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
6、教师根据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给出实验成绩。
上述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弊端是,在很大程度上拘束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使得本来可以做得非常有趣的实验变得枯燥无味,不能达到培养能力,锻炼思维和增强创新意识的要求。而且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限制于课堂上较短的时间内和书面的实验报告有限的空间里教育教学论文,师生之间往往不能进行较有深度的交流,以至学生对掌握的实践技巧理解不深,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往往是这个仪器的操作会了,下次碰到类似的仪器还要重新学。
三、改进的教学方式
1、网络资源基础
目前,高校校园的网络普及率是非常高的,新生代的学生对于网络已经像对自己的手掌般熟悉,而互联网络上的资源无疑是极其丰富的。大学物理实验的大多数实验项目在经过过去许多年的改进之后,已经完全成熟,尽管使用的实验仪器有所差异,不过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而且很多的高等院校都将一些实验讲义甚至是多媒体课件放在网上[8]。所有这些,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网络资源基础。
2、师生互动方式
网络互动方式主要有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信)、BBS(论坛)、Email(电子邮件)等方式。通过下表比较这几种互动方式的优缺点。
互动方式
优点
缺点
IM(即时通信)
速度快,即时响应
内容形式比较单一
BBS(论坛)
互动性强
技术门槛较高
维护需要较多的人力
Email(电子邮件)
内容形式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