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城的故事范文

小城的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城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城的故事

第1篇:小城的故事范文

九份曾是开采黄金的山城,有过一段筚路蓝缕继而辉煌夺目的采矿时代,最终因为矿产资源的巨减而放弃开采,采金业浪潮消退,年轻人也渐渐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寻找生计,这座山中的明珠之城也就迅速地萧条落寞了。这样想来,从前的九份不就是我们现在常听说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这类城市在中国大陆一批又一批的出现,地下的宝藏成就了城市曾经的光荣和梦想,如今却人走茶凉,弃之如敝履。反观九份,“当年淘金梦已远,今日九份客到来”,这座焕然一新的城市格局转型,就真是令人惊艳了!于是,我想知道它获得新生的密匙,以此打开大陆此类困惑的锁结。

从台北进入到瑞芳的高速行程不到一个小时,再奔赴九份,汽车开始在蜿蜒的山路上穿行,公路条件良好,道路虽只有两个车道,却也秩序井然,车速不减。山回路转之间,能看到远方基隆山腰间云雾缭绕,青山叠嶂间寺院森然,宛若仙境一般,而在车窗外越来越清晰的是金碧辉煌的庙顶。行走台湾多日,山间常会突然发现庄严硕大的佛像亦或是飞檐峭壁的庙宇,在台湾佛教信仰已深植众多善男信女之内心,如影随形地彰显在生活空间的各个层面。

佛寺建筑是在九份最早映入眼帘的且最有感受的文化印迹。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中国传统佛教被迫归属日本佛教系统,僧人都加入到禅宗。1937年“七七”后,日本在台推行“皇民化”政策,规定凡未归属日本佛教的寺庙、斋堂都改为神社,就此台湾佛教彻底日本化。1945年后,重新确立了中国佛教的正统地位,也是“佛教复兴”运动。诚意感念,向佛归心,在九份当地普罗信众中坚执信念与泰然风格,这或许是他们成就事业的原因之一。

与九份的佛院福山宫和土地庙两座有着辉煌气场的建筑物不同的,是鳞次栉比寻常朴素的居民住宅。样式陈旧而又无装饰的三五层的小楼,依山而建,层层密密,透出过往岁月的痕迹。简单质朴、没有装饰的实用的居家环境,是日式建筑的品味。在山区,平坦的地面珍贵而不易得,使得房屋建筑面积普遍局促。建筑材料也因地制移,主要以山石为基础,以类似河岸边的驳坎的建造方式,来防止土壤的流失和坍塌。老街的街道铺地则是青石板台阶,阶梯狭窄曲折,组成交错的小巷并在巷子集成小型广场。从每一家铺子前垂落的素雅门帘、房屋周边简约的枯山水般的绿植,能感受到九份日据时代日本文化的浸透与漫延。

九份怀旧文艺的气息也是当代艺术家灵感的源泉。九份是侯孝贤的《悲情城市》的拍摄地和宫崎骏《千与千寻》山城夜景的取景地,给观光客以神秘和浪漫的关联。原本是重工业的基地,艺术家们在废弃的矿业场所中,变废为宝,在层次丰富的山地建筑群中,展现过去岁月的生活原貌,规划出别样的艺术景致,诞生了影响深远的影视佳作,吸引了艺术电影及动漫电影的粉丝蜂拥而至,无疑这成为迅速提高九份的文创旅游知名度最重要的原因。

无山不客,无客不山。客家人长年生活在山区,种茶、做茶、食茶,在喝茶的同时,还习惯配上糕饼等点心。他们漂洋过海来到台湾,将茶文化也带到这里。九份茶坊是九份的第一家茶楼,如同那历久弥坚的房屋建筑,目前依然具有旺盛的人气。九份茶坊是由艺术家洪志胜开发经营的,共分四个区域,有陶工坊、两个茶馆、艺术馆,都与茶文化有关。在这个自我的空间,主人推广“茶、陶、画”的艺术观念,除自家手工烧制的各式茶具之外,还展示本土艺术家拙朴的陶艺作品,以各自的作品来交流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有了环境如此优雅的艺术交流场所,九份茶坊着力于设计开发创意的陶艺产品,它颇具新意的产品被观光客视为九份之旅的最佳纪念。“矿工灯茶具”曾获得设计大奖,一壶一杯叠加组成,取自早年九份采金矿工的救命灯“矿火”为设计概念,上半段“储水罐”设计为茶壶,下半段则附上矿工随身工具作为茶杯,器形概括简练,既有九份历史元素又具现代抽象造型,每款2000新台币。

第2篇:小城的故事范文

1.通过对家乡地名、建筑、婚俗的探究,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习从生活的角度视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3.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它们对人们的影响,探究本地现实存在的陈规陋习。

教学时间:三课时。

活动主题:

小小地名有来由

史佩艳傅玲珠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地名的由来,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家乡地名的由来,部分地名由教师提供,让学生查访其由来。

2.搜集与地名有关的故事,或发生在这些地方的事件。

3.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活动步骤:

一、课件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课件边播放歌曲《小城故事多》边出现图片。

教师提问:你去过这些地方吗?觉得这些地方怎么样?还记得这些地方的地名吗?

教师提问:你去过这些地方吗?觉得这些地方怎么样?还记得这些地方的地名吗?

2.教师小结并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地名的来历吗?各个地方地名的形成和演变都有着深刻的自然和历史根源,有的地名是根据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得名,有的地名是由于曾经在此发生过一些历史事件,还有的是根据伟人的名字命名的,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小小地名有来由》。

二、讲述故事,明白地名由来

1.出示课件,展示《捞刀河》的图片,并附捞刀河地名的由来。

2.继续出示课件,展示“南京的牌楼”附有图片及其说明:

牌楼,又名牌坊,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形式,中国许多城市都有纪念意义不同的牌坊。南京一些地名的由来都与所在地曾有过的牌坊有关。沿用至今的像明朝洪武期间,因有一孝子被树牌坊,该地便得名牌坊街;清代有一陈姓女子被树贞节牌坊,其所在地因此称为陈家牌坊;为标榜湘军攻克天京城之功,在道署衙门旁建了牌坊,其所在的道路便称为东牌楼。

3.出示课件,展示“八一桥”图,说说有关“八一桥”的来历。

4.出示课件,展示几个城市的中山路,提问,许多城市都有中山路,这是为什么?

5.教师小结:像中山路、八一桥这样的地名多得数不胜数,如左权县、靖宇县、黄兴路等,都表达了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永远怀念;而像鼻山、金鸡岭、御笔峰这类地名则反映了这些地方的地形、地貌。

三、交流与讨论,了解地名的由来

引言:我们家乡也有很多有趣的地名,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1.指名学生介绍家乡地名,并说说其由来。

2.四人一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所搜集的地名及其由来,说说调查到的关于地名的传说,或发生在这些地方的相关事件。

3.以小组为单位选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与地名有关的故事。

四、通过游戏,进一步熟悉地名及其由来

规则: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推荐一人为导游,其余为游客。导游手持小旗,带游客至讲台前,向游客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名,并说明由来。(该游戏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最好能出示相关图片或文字。)

1.四人小组推荐导游。

2.请各小组分别上来介绍。

3.教师小结:一个地名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地名一段难忘的历史事件,家乡的地名都挺有意思,其中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五、课外延伸,巩固新知

第3篇:小城的故事范文

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出处】春秋·佚名《诗经·大雅·大明》。

在陕西渭河以北、岐山脚下,是一片黄土高原。

三四千年以前,这里是周国的发祥地。

周国人热爱这片国土,在这里划土田,设官吏,筑城邑,营宗室,建立起一个初具规模的国家,姬昌在周国的历史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国君,很有作为。

《诗经》上说他做事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完全按照上天的旨意去治理国家,因而上天也格外保佑他。

他改革周国的内政,努力发展生产,励精图治。

几十年过去了,周国终于繁荣兴盛起来,邻国老百姓见到周国富庶,纷纷携儿带女来到周国。

周国的富强使姬昌理所当然成为西方诸侯各国的盟主,商朝只好封他为西伯,统一北方。

后来商王对周国势力的扩大感到非常不安,一度把姬昌抓起来,因禁在羑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境内)。

由于其他诸侯和商朝的一些大臣说情和搭救,商王又不得不释放了他。

由于纣王荒无道,杀戮功臣元老,欺压百姓,引起朝野一致反对。

第4篇:小城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古城;消防;新型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古城消防体系发展工作,为古城消防体系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是现在古城消防体系面临的迫在眉睫、函需解决的头等课题。

二、古建筑防火的意义

古建筑一般是指古人遗留下来的具有较长历史年代的寺、庙、殿、楼、塔等建筑,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历史资料,是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研究我国历史,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发展旅游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城古建筑多为三、四级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低下,火灾荷载较大,如 果发生火灾,火势较难控制,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针对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切实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古城的消防安全,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三、古建筑群消防规划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消防规划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讯、消防装备等内容。通过对平遥古城消防建设整体规划、应县木塔修缮保护工程中消防站及配套给水建设工程、浑源悬空寺消防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审核,认为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不应套用一般消防规划中的常规做法,而应根据古建筑群特有的消防安全现状,把握好其消防规划的特殊性:

1、建设小型适用型消防站

(一)消防站建设的迫切性

《消防法》规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在山西,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在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均未建立专职消防队。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扑救。

(二)消防站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小型适用 古建筑群大多为毗连建造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极差,火灾荷载大,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扩大。

2、消防器材装备要立足古建筑火灾扑救的实际

(一)消防车辆配应与消防通道相适应

古建筑群普遍存在消防通道不畅的问题,例如平遥古城最窄的通道还不足1米,在消防车辆的配上,除配普通的消防车外,还要配适合其街道通行的小型消防车。做规划时不能按照常规的思维,一定要让消防通道来满足消防车的通行要求,反而应是消防车辆要尽量适应古建筑群消防通道的需要,如平遥古城和五台山风景区都购了1辆小型水罐消防车,以适应当地实际。

(二)消防器材的配,必须减少火灾扑救时的水渍损失 ,同时多使用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可以减少对文物的腐蚀,有利于文物的保护。

古建筑群的消防水源严重缺乏,又有大量的壁画、彩绘、泥塑、文字资料等特别贵重的历史珍品,对这类型的古建筑,火灾扑救时必须减少水渍损失,要研发和配适合扑救古建筑火灾所需的水渍损失小、节水型的灭火装备和抢险救援器材如高压脉冲水枪等,达到既节约用水又减少损失的目的。

四、古城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耐火等级低

古城内的建筑物多数为砖木结构,室内采用木质材料搭建木阁楼及上下楼梯,经多年风吹雨淋,木质材料陈旧风干,有些腐蚀、腐烂。据科学计算,现代建筑的火灾荷载20kg/m2,而木结构火灾荷载500kg/m2以上。由于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重,所以火灾风险极高,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电源线路乱拉乱接

由于生产、生活、经营用户的大量增加,又没有统一进行电源供电系统,造成城内各住户、各用户私自乱接乱拉临时电源线路;还有些电器线路敷设不标准,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有的将日光灯、电源插座安装在纸皮、木板上面或离可燃物非常近的地方。

3、消防水源不足,设施不全,基础薄弱

古城内原有用水取自地下井水,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采用市政自来水;原古城内没有安装市政室外消防栓,现经过局部改造安装了6个室外消防栓,但消防栓数量、水流量、水压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古城内灭火需要。

4、消防车通道不畅通

古城内现有街道最宽处2.3m,最窄处1.5m左右;大、中型消防车无法通行,只能通过两轮或三、四轮消防摩托车。

5、灭火器材配备不足

古城内居住人员2000人左右,出租房屋近700间,现配备灭火器材只有500个,且多数已过期失效。按要求应配备2000只以上各类型的灭火器材才符合要求。

6、防火组织、专兼职消防队不健全

古城内至今没有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制定消防管理制度,落实消防管理职责,组建专兼职消防队。

五、消防安全对策

1、设置保护设施

对于古城的消防安全保护,在考虑建筑本身的消防安全外,还应该考虑到古城的原貌,采取与古城这一文化遗产相适应的防火安全措施。在建筑物相对面的门、窗、墙面上做防火处理加水幕保护;在房屋内按照实际情况设置喷淋或者简易喷淋等措施都能够将燃烧或爆炸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地阻止火灾蔓延。安装自动报警系统、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系统等补救措施可以提醒人们及早发现火灾和安全疏散,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在火灾蔓延扩大之前就将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可以有效地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对可燃的建筑材料进行阻燃处理

木材的阻燃处理方法多种多样,浸渍法,喷涂法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外包保护层和敷涂防火涂料技术手段提高构件的耐火极限从而达到提高建筑物耐火等级的目的,然后依据规范降低对防火间距的要求,就可以大大减少防火间距的要求用地。

3、提高古城内人员的防火意识

古城外来人口较多,流动性强,居民、经营业主、学校教师生、游客中的一些人防火安全意识淡薄。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其进行防火安全知识教育。对于居民和经营业主在日常的消防宣传之余,应该挨家挨户辅导学习使用灭火器,将火灭消灭在萌芽时期;对于学校教师生,可以深入学校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并进行消防演练,更加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在发生火灾时,教师对学生日常消防知识的灌输和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在游客投宿的客栈内,张贴防火宣传的年历,宣传画等。增添导游的培训,导游在介绍景点的同时应该向游客灌输消防安全常识,通过这些常见的而非强制性的教育,可以提醒游客,增加他们在古城内的消防安全意识。

4、加强火源管理。禁止在古城区内利用古建筑开设娱乐和餐饮场所,古建筑内不宜作为游客食宿点,对游客的用电用火应实行严格控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用电用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互相监督执行;香烛火源应划定活动区域,且必须做到专人管理,检查清理以及采用防火措施加以控制;古建筑内必须设置“禁止烟火”的明显标志;凡与古建筑毗连的其它房屋,应有防火分隔或开辟消防通道;古建筑需修缮时,应由管理和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制订消防安全措施,报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才能开工。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到的古城消防体系的研究工作,希望可以对古城消防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随着古城消防体系的不断开展, 对古城消防体系的研究工作也将成为保障古城消防措施的重要工作。

因此,笔者迫切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的古城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为消防机构和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法规做依据,为保护先祖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提供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潘懋飞 吴晓光 韩瑞 余昌龙 温宗维. 古城防火之殇[N]. 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4(02)10004.

第5篇:小城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管道;腐蚀;失效;估算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1.017

1 引言

金属腐蚀是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美国国家输送安全局统计,美国45%的管道失效是由于外壁腐蚀引起的[1],对于石油天然气行业来说,美国国家运输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有报道的17%天然气管道和27%石油管道的失效都是由于腐蚀引起的。而在加拿大的石油大省阿尔伯达,40%的管道失效都与腐蚀有关。我国的油气输送管道大多已经达到20年左右的使用年限,管道逐步进入了事故高发期。为此,对管道失效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处理腐蚀引起管道失效风险的方法大致有定性和定量两类:定性的方法将影响腐蚀危险的因素赋值,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是也能提供更加客观、可靠的结果。本文就是要描述估算管道腐蚀失效风险的方法和描述如何控制腐蚀。

2 管道腐蚀的特征

图1展示了典型的管道外部腐蚀的特征,经常会包含有几个相互独立的坑状腐蚀,然后慢慢发展成为连成一片的腐蚀区。

该处腐蚀由几处点蚀逐渐发展而成,我们用腐蚀长度、腐蚀深度等参数来描述腐蚀特征。腐蚀长度:定义为沿着腐蚀处沿着管道轴方向的最大长度。腐蚀深度:腐蚀处的最大深度或者轨迹处的平均深度。

3 腐蚀管线的抗压能力

腐蚀后的管道抗压能力主要取决于腐蚀点的尺寸(特别是腐蚀深度和长度)。而管道的抗压能力(R)与腐蚀的几何形态、管道的几何形态和材料的屈服强度之间有一定的函数关系。

T是管壁厚度,D是管直径,S是屈服强度,是几何因素也叫Folias数,与管子膨胀失效相关。

L是腐蚀处的长度,C是不确定因素,τ是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抗压能力是时间的函数,而且腐蚀深度和长度都被看成是时间的函数,因为它们都随着时间而发展。

和表示腐g的深度和长度。和是腐蚀深度和长度的成长率。

(1)式是推导出的经验公式。

该图展示了上述管道腐蚀模型的计算结果(线)与挤毁实验结果(点)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有些点在支线之外,所以我们在公式里加入了系数C来修正方程中的某些未知的因素。在图中的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在这里方程(1a)中的C值大致为1.38MPa。

4 因为腐蚀而造成的失效几率

因为失效原因与腐蚀尺寸的大小、腐蚀的发展程度、管材的屈服强度和腐蚀模型的误差都有关系,所以计算得到的失效时间往往不够准确。所以理论失效时间最好要结合概率才切合实际,即管材失效的概率等于管材承压能力下降到最大操作压力之下的概率,每个腐蚀引起的失效都是相对独立的,所以要求得一段一公里长的管道的失效几率,就要把每个腐蚀点的失效几率乘以一公里内腐蚀点的个数。

5 总结

本文描述了管道由于腐蚀造成的风险评估框架。这些基于失效风险的估算机制可以有以下两个优点:

(1)提升持续安全水平。设定最低安全目标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可以提升整个管道系统的安全性。(2) 提供合理的决策思路。本文提供判断失效的理由可以为谨慎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6篇:小城的故事范文

工程地基加固是指高压缩性土的软弱地基。高压缩性土分为自然沉积土(如淤泥、泥炭等)和人工堆积土(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废料、炉渣等)。

关键词:工程地基加固,施工方法,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二、工程地基的施工加固方法

根据地基加固的原理、可采取不同的加固方法。这些加固方法、可归纳为“挖、填、换、夯、压、挤、拌”七个字。

1.挖:挖就是挖去软土层、把基础埋置在承载力大的基岩或坚硬的土层中。当软土层不厚时、使用此种方法利用坚硬的土层作为天然地基较为经济。

2.填:当软土层很厚、而又需大面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则可在软土层上直接回填一层一定厚度的好土、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小软土层的承压力。

3.换:换就是将挖与填相结合、即换土垫层法。此法适用于软土层较厚、而仅对局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它是将基础下面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而代之以人工填筑的垫层作为特力层。垫层材料有砂石、碎石、三合土[石灰:砂:碎:砖(石)=1:2:4]、灰土(石灰:土=3:7)、破渣、素土等、分别称砂石地基、三合土地基、粉煤灰地基。换土垫层可提高特力层的承载力、减小软土层的承压力、加速软土层排水固结、且减少基础沉降量、采用换土垫层能有效地解决中小型工程的地基处理问题、其优点是能就地取材、施工简便、工期短、造价低。

4.夯:夯就是利用打夯工具或机具(如人工打夯、蛙式打夯机、火力夯、电力夯、重锤夯、强力夯等)夯击土壤、排出土壤中的水分、加速土壤的固结、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5.压:压就是利用压路机、羊足碾、轮胎碾等机械碾压地基土壤、使地基压实排水固结。也可采用预压固结法、即先在地基范围的地面上、堆置重物预压一段时间、使地基压密、以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量。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预压效果、要注意改善预压层的排水条件、常用的方法有砂井堆载预压法、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塑料排水带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

6.挤:先用带桩靴的工具式桩管打入土中、挤压土壤形成桩孔、然后拔出桩管、再在桩孔中灌入砂石或石灰、素土、灰土等填充料进行捣实、或者随着填充料的灌入逐渐拔出桩管。这种方法最适用于加固松软饱和土地基、其原理就是挤密土壤、排水固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所以也称为挤密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挤密桩的填充料是水泥、石屑、碎石、粉煤灰和水的拌和物、是一种低强度混凝土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新方法、是有效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不但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还可将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地基中去。

此外、根据地基土质不同、亦可采用振动成孔器或振冲器成孔后灌入砂石挤密土壤。

7.拌:拌是指用旋喷法或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其原理是利用高压射流切削土壤、旋喷浆液(水泥浆、水玻璃、丙凝等)、搅拌浆土、使浆液和土壤混合、凝结成坚硬的状体或土壁。同理、化学加固中的哇化法、水泥哇化法和电动哇化法均是将水玻璃(哇酸钠、Na O.nSiO )和氯化钙(CaCI )或水泥浆注入土中、使其扩散生成二氧化哇的胶体与土壤胶结“岩化”、亦是属于拌和的结果。

二、工程地基加固的有效措施

当工程结构的荷载较大、地基土质又较软弱(强度不足或压缩性大)、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时、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各种人工加固处理的方法、以改善地基性质、提高承载力、增加稳定性、减少地基变形和基础埋置深度。

地基加固的原理是:将土质由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高变低、即可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工程实践中各种加固方法、诸如机械碾压法、重锤夯实法、挤密桩法、化学加固法、预压固结法、深层搅拌法等均是从这一加固原理出发。但在拟定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方面均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严禁单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否则、不仅会增加工程费用、而且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其具体的措施有:

1.改变建筑体形、简化建筑平面。

2.调整荷载差导。

3.合理设置沉降缝。沉降缝位置宜设在地基不同土层的交接处、或地基同一土层厚薄不一处、建筑平面的转折处、荷载或高度差导处、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分期建筑的交界处、局部地下室的边缘、过长房屋的适当部位。

4.采用轻型结构、柔性结构。

第7篇:小城的故事范文

1、全球气候旱化是大背景:青铜器时代这里人口繁盛,这时恰值高温期,罗布泊湖面广阔,环境适宜。但此后进入降温区后,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在距今约2000年左右旱化加剧,这表现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冰进发生,黄土堆积,湖沼消亡,海退发生。

2、人类活动对罗布泊干涸的影响,可以说越来越大。水源和树木是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小城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明确的目标 合理的想象 适当的链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76-02

作者简介:冒慧嵘(1979―),女,江苏如皋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江苏南通如皋市丁堰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是新的教学大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古诗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通过阅读、欣赏古诗,促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中通过目标明确的朗读,合理的想象延伸以及适当的知识链接,学生一定可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从而走进古诗又走出古诗、走向生活。

一、明确的目标让古诗教学变得简单

研究表明,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比没有目标可以节省60%的时间。在古诗的教学中,即使是朗读也应有明确的目标。学生明确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也为教师提供了检测的标准和依据。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可使其读出古诗的格律和节奏感,通过声音显示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体味古诗的情感,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寻隐者不遇》这首诗较为简单,学生朗读没有太大的障碍,但如何让学生从简单的诗中读出韵味,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朗读时明确要求每一个字都要读到位,特别是上声和去声,这样咬清字读诗就会有一定的韵味。

第二步要求读出节奏。首先是题目与诗句间的停顿;其次是诗句与诗句间的停顿,即逗号与句号朗读时的区别;最后是诗句中的停顿。

第三步要求读出情感。在进一步学习古诗之后,学生基本能理解并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时,让学生再读古诗,不仅要注意读音、节奏,还要将自己的感情和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进入角色,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这样学生一定可以读出古诗特有的色彩。明确的朗读要求,使学生从读不好,到读好,到读得很好,读得很棒,在递进中比较朗读,讲究读的层次,步步推进。

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论述教育实践时深刻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通过目标明确的多层次朗读,学生会觉得不仅有方向而且有意思,不仅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古诗朗读变得简单,以后遇到一首新的古诗,甚至是现代诗歌,孩子都知道该怎样朗读。其实,不仅仅是朗读,教学中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这样的学习才会高效且有效。

二、合理的想象让古诗教学变得立体

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内心最真挚情感的表达,诗人往往能以异乎常人的想象力,通过对表象的灵活调动、组合、加工、改造,创造出奇情异彩、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将胸中诗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建立与感知事物间的联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池上》为例,诗中从小娃撑船“偷采白莲回”,到小艇划过水面后的“浮萍一道开”,人、事、景相融。全诗如同大白话,画面平整,诗眼明晰,恍惚一读,着实让人感觉“平常诗”一首。但静心而读又极富情趣与韵味,让人忍俊不禁,甚至会哑然失笑。试想,谁未曾有过这样的童年,是小娃、是白居易,抑或是我们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品读效果,源于唐朝“诗王”白居易力透纸背的作诗功夫,于简单中彰显不简单,这也就决定了教学这首诗时不能“藏踪迹”,而要拨开“浮萍”,让学生发现诗中的另一番风景。

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说出诗中没有写而你却知道的画面!”在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后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学生的兴趣高涨,都想自己能说出诗外的情境,和诗人产生共鸣。诗句呈现的只有“偷采”回途的画面,前面的画面就不免让人产生联想:一个顽皮的孩童瞒着父母,偷偷到池塘里去采摘莲蓬,“偷采”路上的与紧张、“偷采”时的忐忑与欣喜、池塘中的美丽景色、小娃成功后的言行举止……诗人都没有直写,但这又是清晰可感的,让学生拥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样的引导之下,古诗会变得立体起来。但也并不是每一首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孩子们都能理解,有些古诗蕴含诗人特殊的人生经历,有些寄托了诗人的某些情怀,比如《江雪》《渔歌子》等古诗。对于诗的理解想象应点到即止,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学生自然会理解的。

三、适当的链接让古诗教学变得丰富

迁移学习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古诗文学习策略的迁移和应用,通过新旧知识的链接,对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作品的拓展阅读,或同一主题作品的延伸阅读,会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诗人写作风格的把握更加到位,使诗歌教学变得更丰富。

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内心最真挚情感的表达,对同一位诗人不同时期作品的拓展阅读,对于全面了解诗人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示儿》这首古诗的时候,我们可以将陆游的《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以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拿出来一起欣赏。即使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陆游也不忘叮嘱自己的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现出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怀。

第9篇:小城的故事范文

我国股票市场重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因为股市建立之初是为国有企业筹资之用,所以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着一些缺陷,造成非流通股占去了2/3左右的比例,而流通股只占1/3的比例,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却享有不同的权利,于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出现了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股权的分置现象。许多学者就这一制度性缺陷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

股权分置产生一系列的危害:导致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关系的不协调甚至是对立;引发市场信息失真形成股利分配政策的不公平;客观上形成上市公司业绩下降、股票价格不断下跌的现象等危害。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正式拉开序幕。《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尊重市场规律,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对股改后流通股股东的收益研究是对股改成果的一个检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二、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

该部分通过模型来说明股改前后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股票价格的变动来间接反映其财富变化。所以,本部分的重点是考察股改公司在G股上市后的一个时期里,其股票是否存在着超常的收益率,从而判断流通股股东是否从中获利。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在不同的对价水平、不同行业的对价方案下的股票超额收益率。

本文选择以2006年7月31日前完成股改并且股改成功已经上市流通的股票。据此标准在深市和沪市共筛选出620支股票,数据采用天相投资分析系统(龙语财经)。

其研究方法采用事件研究,具体步骤如下:

1、事件窗口的时间划分。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的股改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公告,该日起股票停牌交易;

(2)停牌期间内,公司与投资者确定最终方案,并在次日复牌交易。

(3)经过一段时日后再次停牌,召开股东大会并由股东投票对方案进行表决,若通过则在方案实施完毕后复牌上市(G股上市)。

根据上述的时间段,选取上市公司的股改公告日为事件日,记为t=0,选用该日前的30个交易日(-30,0)作为事件期的起始,事件期的前90个交易日(-120,-30)为参数估计期,事件的检验期为G股上市日后的60个交易日(t1+1,t1+60)。

2、超额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超额收益率是股票的实际收益率与其正常收益率的差,其中正常收益率是在该事件不发生时的预期收益率。这里我们采用上述的参数估计期数据来估计正常收益率,此处选用市场模型,其表述为:

Rit=αi+βiRim+εit

其中,Rit是股票i在t时期的实际收益率;Rim是市场在t时期的收益率,该收益选用天相流通指数来表示;εit为随机扰动项。

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对上式进行回归,用参数估计期数据估计出αi和βi,并假定在事件期里,αi和βi保持不变,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事件期的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

其中,ARit是计算出的事件期股票i在t时期的超额收益率,Rit为事件期股票i在t时期的实际收益,Rim为事件期t时期的天相流通指数(市场收益率),αi和βi为市场模型估计出的参数值,CARit为事件期股票i在t时期累计超额收益率,AARt为事件期t时期内的平均超额收益率,CARt为事件期t时期内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

3、实证结果的检验。可以通过事件期内样本中所有股票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CARt曲线随时间t的变化,来反映股票价格对事件的反应。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严格的统计检验来验证事件是否对股价有影响。可以证明:如果事件对股价无影响,那么在事件期内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CARt应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即对于时点t,零假设为:H0:CARt=0

其检验统计量t检验为:

其中,

n为样本中所含的股票数目。

若在事后检验期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大于零且显著,那么说明股改的结果使得股票存在超额收益率,流通股股东可能会从中获利。若股改后的事后检验期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是高于事件日前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那么流通股股东可能从中就获得了较多的利益。

三、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1、总体样本的超额收益率分析。

图2 样本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

该图显示了股改前后总样本股票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的时间变化。可以看出,在股改公告日前后的日期里,收益率变化最大,CARt在(-3,t1+60)期内显著大于零。在G股上市日,CARt达到最大为10.77%,之后的60个交易日里CARt逐渐下降到3.09%,略高于股改公告日前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2.99%,这说明股改的结果还是使得流通股股东有所获利,但相对股改前不是很高。

2、不同对价方案下的样本超额收益率分析。在选用的样本中,上市公司选用的对价方式并不一样,为便于分析,我们统一采用送股的对价方式,对非送股方式的对价,采用天相投资分析系统中的计算工具将其转化为送股对价,即每十股送股多少。之后按对价的高低将620家公司分三类,257家公司支付的对价水平小于等于每十股送三股(G≤3);332家公司送股大于十送三小于等于十送四(3<G≤4);31家公司大于十送四(G>4),对其分别检验是否显著存在超额收益率。

图3 G≤3

图4 3<G≤4

图5 G>4

通过这些图表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股改之后的一段时期里(两个月),股票存在着超额的累积平均收益率。虽然在G股上市后,对于G≤3和3<G≤4的公司来说,CARt逐渐下降,但在G股上市后的第60个交易日其仍大于零,G≤3的公司为2.7%,3<G≤4的公司为2.02%。

(2)支付对价高的公司,其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高,G≤3公司的CARt为2.7%,3<G≤4公司的CARt为2.02%,但都不显著。而G>4公司的CARt高达13.57%,且显著大于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市场的对价预期可能在3-4之间,高于十送四的公司对价超出市场预期,使得出现高的超额收益,而不高于市场预期的对价方案已被公众所知晓,所以产生的超额收益并不多。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全样本还是分类检验下,上市公司股票在股改之后都存在着超额的收益,总体上来看都显著,这说明股改的结果是一个还算令流通股股东满意的结果。但对于支付对价高的公司流通股股东来说,无疑能获得相对更高的补偿。

四、结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