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课外活动计划

第1篇: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指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具体实践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培养个性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

教育界对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了一轮又一轮,而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延伸的语文课外活动却很少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即使有关注,也只是惊鸿一瞥。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这些足见课外活动的重要。

对于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笔者有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让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张显个性

学生的个性具有趋同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语文课堂教学从趋同角度承担了社会化教育的责任。但是语文课堂教学将几十名个性不同、能力各异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级里,以标准化、同步化的方式和进度教授同一内容,同一中缺少区别。学生缺乏个性,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展,聪明才智处于抑制状态。成功的教育应当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人的天赋和特长,往往要在各种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课外活动则具备了从差异入手,长善救失,发展学生个性的种种优势。它能从不同的身心成长条件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朝着社会化和个性化共同进步的方向发展,让他们的心灵火花熠熠生辉,放出异彩。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到自己喜爱的活动小组里参加活动。比如有的爱好演讲,有的喜欢作文,有的擅长书法等等,他们可以分别参加相关小组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自觉能动性,发挥各自潜能,发展个性特长。语文课外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活泼的形式,吸引孩子们不加矫饰地表现自身独特的内心世界、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例如有个学生在班上的表现和学习成绩均属一般,平时寡言少语,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自从他参加学校课本剧表演兴趣小组后,频频出现在小舞台上。他的精彩表演获得师生好评。也逐渐变得活泼大方、充满自信。如果不是语文课外活动,也许一直发现不了他的这项才能,其智慧和才华便会逐渐被湮灭。

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打开了教室的窗口,构建语文教学大课堂,将最新的信息源源不断地送给学生,在儿童面前展开活生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他们自觉能动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在游戏和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增加才干,使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让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课堂教学固然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然而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就会限制学生实践技能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育。袁微子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践中运用,要在实践中考验学生语文学得怎么样。"因此,在开展校内外语文课外活动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大语文教育环境,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利用语文为社会服务,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让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走出家门,逛逛大街,当一名"语言医生",看那些字写得不规范、广告用语不合语法等;组织学生拜访当地的一位"名人",体验一下"记者"的感受;让学生搞一个专题小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例如,教学《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等课文后,学生从书本上知道了环保的重要性,还属于理念性的,如果组织他们在课外分组调查当地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情况等,将调查所得整理成文,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就会对保护地球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并且自觉地担负起环保的责任。

为了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得更好,必须把学生的课外语文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要做到既有长期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又有每一次课外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的规划。要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发展于课外。

三、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成就需要。学生总是希望学有所成,被赏识、被认同。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更能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而在课下却神采飞扬。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表明小学生天性好奇,喜欢参与趣味性、情境性、实践性、竞争性的活动,而语文课外活动正好符合这一特征。而且课外活动不像语文课堂教学那样对学生有硬性指标要求,所以,语文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

为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于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可以指导学生创办自己的小剧团(课本剧)、小报刊、小广播站,让他们自己充当小演员、小记者、小编辑、小播音员,发挥主人翁的精神,为自己的"小社会"服务,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使他们充满自信,为他们将来不断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举个特例,全国公开发行的《小主人报》,就是由少年儿童轮流担任编辑、记者的,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组稿、精心编辑,把报纸办得有声有色,充满生气,深受儿童们的欢迎。有了这份成功,谁能说他们将来不会出现有创见的卓越的办报人?

四、做好课外活动的引路人

课堂教学之外的生活像万花筒一样丰富多彩。不能让学生只是每天呆在教室里读ABC或是数字或是枯燥的其他书本。语文老师尤其担负着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做生活的有心人的重担。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彩笔去描绘。要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对身边的人物、景物、情境、事件进行深入地观察、调查、研究。在这当中,语文老师做的是学生的引路人,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指导,但不要事必躬亲,越俎代庖。同时,在课外活动中,教师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要激发兴趣,也不能袖手旁观,而要自始至终给予关心辅导,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但在内容上,而且在方法上都能变盲目性为目的性、自觉性。

通过课外活动,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创造的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经历做"社会人"。

参考文献

[1]苏州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专题研究》

第2篇: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活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1-070-1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深化,语文活动已逐渐从课内走向课外。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从课外活动入手,谈谈语文课外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语文素质教育的实现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具有教育性,应当承担起素质教育的任务,而不是简单地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在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培养的时候,应从思想、道德、身心等各发面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语文课外活动在这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好的语文课外活动,最终实现的教学目标不是单一,往往是多种语文能力的实现和锻炼,甚至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决不是仅限与语文科内,而是具有开放性。例如一次课本剧的表演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且学生在改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表演中更要展示出语言表达能力和一定形体表现能力。

二、有助于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

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认识能力和广阔的知识面,具备较好的智力、非智力品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来进一步完成。语文课外活动课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的操作,而决不是教师的讲解课。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课内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获得对语文知识的直接经验,从而对语文知识进一步理解、深化,在熟练的基础上高度迁移,形成语文技能。

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教师对课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采用、形式的安排不能想到什么做什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所以在活动中有助于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系统化、完整化。例如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课内的三分钟演讲到课外的讲故事比赛,从初一的朗诵比赛到初三的主题演讲比赛。这都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最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有助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课外活动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使知识活灵活现,更好地把语文教学的审美和人文因素挖掘出来。比如在诗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教师可以开展配乐诗朗诵,或者举办为诗配画的比赛。这都需要学生在了解诗歌的语言这个工具的基础上从人文精神方面进一步深化。

语文课外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开展要依靠大家的团结合作,齐心协力。通过课外活动的组织筹备及活动过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感受到集体温暖,确立自己在集体中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培养学生高度的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

四、有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

课堂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弊病就是不利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个体上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在语文课外活动课中,有的学生喜欢阅读艺术作品,有的喜欢看电影和戏剧,有的喜欢写诗歌散文,有的喜欢辩论、朗诵、演讲,当然也有兴趣基本比较平均,即表现不出任何突出兴趣倾向的学生,他们往往对活动类型抱有选择态度。而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正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以及知识能力缺陷有目的地加以锻炼。有的学生可能在听说方面的能力较差,那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诱导鼓励他参加演讲比赛。有的学生在写作方面不足,教师就可以动员他参加校园新闻写作报道组,使学生在语文的缺陷方面得到锻炼和补充。

五、有助于同学之间关系的融洽

课外活动中,同学之间也加深了理解,增进了友谊,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取长补短,比学赶帮,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氛围。一名同学在作文《我们的班集体》开头写道:“我们的班集体是我白天生活的第二个温暖的家,每天清晨,我跨进教室的门槛,就会产生如至家归的感觉,……,在这个‘大家庭’里,有慈爱可亲的‘家长’,有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既有炭火般的温暖,更有说不尽的趣事……”接下去写的大多是语文课外活动。试想,学生面对这样丰富的生活和深切的感受,怎能会写不出有真情实感、声情并茂的作文呢?在这样其乐融融的环境中,学生怎能不爱语文学习,不去主动学习语文呢?

六、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

利用寒暑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让学生在较集中的短时间内,着重学习语文方面的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能力的训练,还可以锻炼身体,锻炼独立工作、独立生活的能力,增强对集体生活的适应性。

第3篇: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关键词: 语文课外活动 课外阅读 课外练笔

语文课外活动是相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的,语文课堂有其不可否认的优越性,它在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语文知识,离不开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也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示范和引路。但是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和有关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认真学习掌握的,但是学生仅仅掌握课本中有限的语文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另外,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它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场合。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外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认识上已没有多少分歧,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把课外活动列入语文教学整体的机制中加以全面考虑。

如何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最重要的课外活动形式,这项活动开展得好,可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扩大阅读领域、提高阅读能力、陶冶情操品德、锻炼思维。在这项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为指导方法、推荐读物和组织交流,指导方法包括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目的和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可推荐读物可以结合思想教育、语文教学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可推荐几本书供学生选读,包括报刊和各种书籍,不一定要文学名著。在课外阅读中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重要,学生间的互相影响产生的作用有的比教师指导更大。例如:在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上,有两三位学生谈到了读《穆斯林的葬礼》的感受和看法,没想到影响了全班同学。有一段时间,《穆斯林的葬礼》在全班风靡。当然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还有新书推荐、书评讨论会及出专题墙报等。

二、朗诵(背诵)活动

这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对学生既有艺术感染和陶冶作用,又有语文训练作用。活动形式有主题朗诵会、朗诵比赛、佳作赏析、每周一歌、书法比赛、影视评论、采访调查、手抄报比赛、每日一格言等。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诵比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赛一开始教室里就书声琅琅,群情激昂。约十分钟后,便有学生争先上台背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学生睹此状,加油背诵,跃跃欲试,尝试成功之后,信心倍加。有时是分组比赛,分组比较灵活,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为四组,也可以把一组分为两小组,把全班分为八个小组。不过最成功的一次是把全班分为两组,男生为一组,女生为一组,而且人数悬殊,男生才10人,女生30人。但是男生却信心十足,不服输,而且提议创新比赛的方式,即一组出上句另一组对下句,并且自告奋勇地提出由男生出上句,女生对下句。而背诵时最怕的是会忘记第一句。就这样男生上句女生下句,就像对山歌一样热情高涨,一会儿就把整本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都背完,效果非常好。比赛完之后同学们还说:“这种背诵比赛新鲜活灵,够味,来劲!”实践证明,一次活动下来,即便是“大块文章”,完成率也在90%以上。

三、课外练笔

课外练笔形式多种多样,有与课外阅读密切配合的,如读书笔记、读后感、书评等;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如自由练笔、观察手记、日记、周记等;有跟其他课外活动互相配合的,如参观访问记、讲演稿、辩论会的发言稿、各种调查报告、各种墙报刊物的文稿等。例如:在一次市场调查时要求同学们回家后询问父母,拜访邻居,家离市场近的同学可到市场作现场采访,然后写成300字左右的新闻稿件。组织交流时分组宣读,评选优秀习作。不少同学对菜市场的一些热门话题进行了如实的报道和评论,如:“奶牛喂盐水,目的何在?”“收了管理费,应管好市场卫生。”“活鸡喂沙石,良心何在?”“白菜货真价实!”等。这样的课外活动,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书本所学的通讯报道的写作知识,提高了采访、撰稿的能力,解决了无话可写的难题,而且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关注社会、着眼民生的思想感情。应该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练笔,养成较好的动笔习惯。课外练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有帮助,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很重视它。对课外练笔,教师要定期检查督促并组织佳作评析,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作品受到重视,从而坚持练笔活动。

四、佳作评析

课外练笔之后,教师要定期检查,督促并组织佳作评析。这种佳作评析要及时,效果才会更好。这个经验来自于我读中学时的体验。每次老师布置作文时,我的兴致都很高,很快就完成。如果老师及时收上,及时批改,及时讲评,特别是佳作赏析,如果是自己的作品被选上,心里就会美滋滋的,信心倍增。如果是别人的作品被选上,也觉得收获很大,毕竟是同学,很熟悉他(她)的为人,同样也对他(她)的作文充满好奇,所以老师评析之后,印象非常深刻,以后再碰到这样题材的作文,就更得心应手。我想我的学生也是这样的心理,试一试,果然是这样。

五、演讲、辩论

开展这项活动要对听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富有启发性、鼓动性和感染力。在活动中要注意与说话训练结合,可以从课前三分钟说话开始,如讲故事、介绍名人名言等,逐步发展为专题演讲、即席演讲、辩论答辩。我曾引导学生对影视、歌曲明星、文艺、体育明星偶像的崇拜热现象进行辩论,对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可根据学生对事物的反应及熟悉程度适当筛选,进行演讲或辩论。这种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极佳途径。在一次以“逆境有利于成才,还是顺境有利于成才”的辩论会上,反方在阐述“逆境有利于成才”的论点时举了李白、杜甫等人仕途坎坷、身处乱世、颠沛流离而终成为诗坛魁首的例子,并对比状元宰相们虽身处顺境却大多在诗歌创作中无大成就。一般人看来事实确凿,无可辩驳,但正方同学却说:仕途坎坷、身处乱世、颠沛流离,对于诗人而言恰恰是顺境;而身居高位,养尊处优恰恰是逆境。诗人只有贴近生活,感受生活,了解民生疾苦,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写出好诗来。杜甫不是流落民间,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哪能写出“三吏”“三别”这样的史诗?有道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而诗人若为状元宰相,政务缠身,远离生活,当然写不出好诗。正方之说,别出心裁,见解深刻,创新色彩很浓。如此例子举不胜举。

第4篇: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关键词:课外活动;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它的作用不单单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语文老师要达到“教书育人”的作用才能称得上好老师,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引人入胜,需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语文课文中蕴含着很多知识,但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无法令学生有充分的体会,所以利用课外活动开展教育计划,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语文课外教学结合课堂教学有很多种方法,本文着重分析以下几类。

一、课文内容与课外实践结合

小学学生正处在一个认知世界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一切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正是教师帮助学生认识美好世界的最佳时期,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出现的事物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课文的含义。

二、加强学生自我阅读能力

阅读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程度的高低,所以教师应当多推荐一些好书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了帮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应当结合课本内容,加深学生沟通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印象。

三、课堂口语交流

语文学习过程也应该结合实际口语交流能力,在课堂开展口语交流对话,让学生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例如开展团体短剧表演,让学生根据一些事件或新闻进行简短的模拟重现,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阅读,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每周都有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故事,让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把书籍推荐给其他同学,大家一起提高。还可以开展校园辩论会,让学生体会到大学辩论会的感觉,加深学生兴趣的同时,极大的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开展学习小组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都有不同喜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爱好进行学习小组的分配,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无论什么知识只要学生感兴趣,就可以取得骄人成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兴趣建立不同项目的学习。

散文小组,学生有计划的进行散文的学习,小组内分为知识型散文、趣味型散文、知名作者文摘等方面。阅读之后在班级的黑板上设计黑板报,帮助班级里其他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增加替他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闻小组,学生可以进行校内新闻的采访与收集,不仅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还在稿件撰写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读写能力,学生在报道一些学校内部发生的好人好事时,可以起到对全校同学思想教育的提升效果。

广播小组,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校内广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与学校进行沟通,让学生在固定时间力可以进行播音工作,广播内容采取新闻小组的采访资料或者学生投递稿件,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将自我风采展示给大家。

写作小组,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步,学生热爱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对写作方面的兴趣,老师对学生进行组织与培训,帮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文学氛围。

五、开展语文趣味知识竞赛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语文的相关知识来开展语文的趣味知识竞赛,利用这种形式能够充分的激起学生的斗志,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从而就能够在一定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的团队精神与竞争的意识有所提升。因此,教师就一定要在语文的教学中开展趣味的知识竞赛。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开展成语收尾字相接的比赛,教师先说一个成语,学生再说出一个成语,学生说出的成语的首字一定要和教师说出的成语的尾子相同,教师还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最后进行评分。

教师还要组织学生来进行一些演讲、讲故事等相关的比赛,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所增强,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更加的热爱学习。

六、团体比赛

利用竞技的特点,增加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团队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紧张感与团队责任感,挑选出趣味性足的竞赛内容进行活动,增强学生团队之间的合作关系与竞争机制。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类竞赛,通过老师提供的课文进行团队扮演,例如绿野仙踪,学生分组扮演多罗茜、狮子、铁皮人、稻草人进行阅读,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由观众评价团队的表演效果、阅读语气、感情投入等方面,最后统一由教师进行打分,给予获胜者奖励与表扬。在这种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锻炼口才的同时维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为了帮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课外活动一定要进行提升。课外活动教学是中国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目标,它改变了以往的应试教学模式,逐渐转变成全面素质教育的提升与发展。学生加强了业余时间的利用程度,而且也为丰富自我知识提供了优秀的平台,通过自身爱好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有着非常大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加大对课外活动空间的建设,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我国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的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师还要对课外教学活动的作用进行充分的认识,并且还要充分的认识到课外教学活动对于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舒阳.中国小学语文课外教学应用与分析[J].中国先进教育发展,2013(18),198-201.

[2]美.艾伯特,格林.国际优秀教学理论发展与实践[M].英吉利第一出版社,2012(10).

[3]封齐聚.加强中国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学习质量[J].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建设,2011(9),168-169.

[4]魏红杰,杨洋.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因素[J].西南教育文报,2010(14).14-16.

第5篇: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摘要:语文课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主要源于语文学习。为此,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好坏常常体现某素质水平。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观念 规律 素质教育

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下面笔者就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来更好实现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几点看法:

一、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奠定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要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此,我们应着力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大语文”教育观的基本含义是发展学生广阔的的语言天地,除课堂教学外,开展以课外阅读、课外练笔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外活动,开展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学校以语言为工具的各种教育活动、日常生活、看电视听广播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要破除那种把语文教学跟语文课堂教学等同起来的观念,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文环境为辅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观念是先导,只有我们都树立了正确的“大语文”教学观,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灵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去实施素质教育。

二、遵循教学规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互促进、统一发展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一致的规律等。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才能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优化,要以低耗、高效、优质为标准,坚持以学生主体、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教与学的关系,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加强教学的整体性,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兴趣点、语言训练的立足点、能力培养的落实点、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避免教学环节的支离破碎,避免繁冗的串讲、串问。要在感知语言整体的基础上讲读课文。一般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教学,且讲练相融,变讲读为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书,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都能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陶冶爱美情趣,锻炼观察、思维、想象和记忆等能力。

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小学语文进行中,要特别注重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力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首先,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促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讲课前,布置一些深浅恰当的预习要求,让学生课前根据要求动脑、动手、动口,初步领会课文内容,找出疑难问题,上课时再听老师讲解,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学习也积极主动。其次,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一是让学生学会理解词语。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除查字典外,还可以采用行之有效的结合环境、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二是让学生理解句子。因为理解句子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理解句子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常采用抓关键词理解句子和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三是让学生学会分段和归纳段意。分段和归纳段意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学生掌握其方法规律,就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记叙文而言,分段一般按时间顺序、按空间变换、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按问题或事物的不同性质、按总分关系的结构、按行为标志等划分;概括段意一般按综合法、摘引法、取主法、标题法、合并法等进行。四是学会归纳中心思想。通常从课题入手、从理解作者议论和抒情的部分入手、从理解时代背景等进行归纳。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有效促进素质教育

第6篇: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作者:吴若碧

近年,我省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是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成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于是,从1995年开始,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初步尝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建立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系列、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构想,提出了两周开设一节活动课的方案,设计了每个学期8节课例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并于1996年秋在省内部分正式开展试验。

二、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第7篇: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兴趣;策略

高中生对于语文学习兴趣大多不浓,这门功课仿佛若有若

无,可学可不学,反正学不学都能考那么多分,语文成了调节课、休息课。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真理。没有兴趣自然就不会投入时间与精力,不“投入”当然不会有“产出”。

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大的学生,一般都不爱看书,无论课内课外,所以积累太少、知识面窄、基础薄弱;而他们的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巩固良好习惯时,也缺乏系统的、有计划的科学有效的手段,因此没有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学习效果当然就不尽如人意。

由此看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语言文字在表达思想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比如,诗词教学,或者用一些意象营造一定的意境,或者通过写景来抒情。诗词本身的画面感极强,但有些学生的联想力不够丰富,对诗词的理解就有难度。在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根据诗词内容做配套的课件,通过插入与诗词相关的图片或背景音乐,学生就会通过直接的感官刺激感受到诗词的画面美,从而使诗词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联想力与感悟力。

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教师示范朗读时,“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就可以配上大海汹涌澎湃大浪翻滚的视频,学生就可以直观感受到豪迈奔放的千古奇景。学习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走近苏轼去理解

诗词。

二、吸引学生――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

语文教师就是研究语言的,而语言又是重要的交际工具,那么语文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就是一种很好的人际交往。有的教师的语文课绘声绘色、文采飞扬,很受学生欢迎,他们愿听、乐听,兴趣高涨。有的教师课前精心设计,课上苦口婆心,但是学生并不买账,因为教师的语言生硬、枯燥无味。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我认为既然是好药,可以治病,但为什么不裹上糖衣让患者更容易接受?教师富有文采的语言就是苦药外边的那层糖衣,或者更高明的教师,将整个课堂教学都打造成文化的盛宴,无需包装无需引诱,学生在情不自禁中,已经被美味所征服。

三、改变方式――运用自主式研学模式

在学生、教师、教材三要素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材的求索者,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角。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设法加强学生自主活动的力度。笔者在这一点上深有感触,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动力,没有学生自身发动机的动力,教师这个外力是很难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传统学习模式,践行新课改的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而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精心设计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放手让学生去研读课文。

比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对于林冲的故事,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熟悉的,与课文节选部分有关的前情后事,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讲述,必要时教师再去做补充。对于林冲性格的由“忍”到“狠”的转变,教师只要抛出问题,自然会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讨论之后,让学生动手将故事情节按序排开,再结合林冲性格转变的过程,画出林冲性格转变过程的曲线图。至此,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解读也就得出了结论。

执教本课时,全班学生在教师看似无意的指挥下,兴高采烈地交谈、争辩,并乐此不疲地勾画圈点教材相关内容,以便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林冲性格变化曲线图的完成过程中,不少学生做了几次修改。其实,在这些互动交流活动中,学生早已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且爱上了语文课。

四、扩展兴趣――组织课外学习活动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组织利用好课外活动,可以进一步扩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帮学生组织的语文课外活动一般有两种:

1.课外阅读

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推荐相关课外书籍。比如,学了教材中沈从文的《边城》节选部分,可以让学生去图书室借阅《边城》;还有很多报纸杂志,如《意林》《青年博览》等也可以推荐给学生。另外,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给予指导,并要求做好摘抄或旁批,每周检查一次以督促学生读有所获。

2.课外写作

指导写日记、周记、随笔,内容不限,题材灵活,字数不定,目的是培养兴趣,并逐渐养成习惯。我还鼓励学生办黑板报、手抄

第8篇: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一体”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立足课堂,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和个性。“两翼”一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的一切语言环境和多种传播媒体来学习语文。

“一体两翼”的教学策略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念的完整性。因为语文课堂教学是以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核心,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直接延伸,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紧密联系。在家庭、社会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间接延伸,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密切联系,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随机性。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既要强调语文课堂教学,又要丰富课外阅读,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并开辟学习语文的一切语言环境,如校园文化建设,家庭、社会学习语言文字的环境。

一、整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一体)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必须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教育科研理论素质。教学中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参与,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法指导,突出求异思维,突出师生情感的交融。在教学手段上,尽量最大限度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开放性语文教学的关键。

教材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载体。实施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就需要我们从大处把握,尽量介绍和推荐对学生有益的、学生又真正喜欢的好书。要引导学生跳出语文学科的局限,各类人文、科学和自然的书籍都要有所涉猎。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概念也在不断拓展,要引导学生听广播、看电视、上电脑、用网络、走进图书馆,从各种现代媒体中获得知识,获得心灵的营养。

学习活动组织形式的革新,也是开放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现行的秧田式座位编排形式,尝试课堂学生座位编排的新形式。如前后桌式、会议桌式、T形桌式,确保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以及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世界(一翼)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要组织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阅读中有一定的阅读速度,有一定的鉴赏分析能力,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家名篇或片断;学习编排课本剧,学习编辑小报;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格言、警句,养成摘抄品味好词佳句的习惯。要通过组织各种阅读活动、开展阅读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尝到阅读课外书的甜头,从而激发强烈的阅读欲望,收到极佳的阅读效果。

读书交流会是不可缺少的读书盛宴。每月一次的读书交流精彩纷呈,学生们总像准备一个重要节目一样,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备好,有的爸爸妈妈也参与其中,是为“亲子共读”话读书。学生们的交流有见地、有深度,有思想的火花闪烁。故事生动了,心得深邃了,情感丰富了,学生们的思维在提炼和升华。

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学生们爱上了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在这里,学生们认识了巴金、曹文轩、杨红樱、郑渊洁……走近他们,学生们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面的主人公回肠荡气,历历在目;那里面的河山大川壮美秀丽;那里面的妙语人生精辟而令人回味……

三、利用家庭、社会的语言环境学习语文(一翼)

众所周知,一天中,学生的2/3的时间在家中度过,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是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可缺少的阵地。我们通过建立家庭图书角,开展有趣的家庭语文知识竞赛和亲子阅读等活动,来推动家庭文化建设,倡导家庭文化运动,以良好的家庭语文环境去熏陶学生。

第9篇: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

二、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