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

第1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归因理论 自我知觉 人际交往方法

哈罗德·凯利,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通过自己的不断研究发表了社会交换理论、人际互倚理论以及归因理论。

1967 年,哈罗德·凯利发表了论文《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在文中他认为归因过程是“个体对他的世界进行归因-目标、倾向以及内在特性的归因”,并用立方体模型来描述这种过程,被称为三维归因理论,也称为三度理论。凯利对f.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他认为:归因是指个人对环境中的事件,去觉察或推论其性质或原因的过程,这过程包括当事人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推论。这种由刺激事件来推论原因的心理历程,会影响个体后来的行为,可视为事件与行为间的中介历程。他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同时,他还提出若干归因原则:共变分析、因果关系图解、打折扣原则、扩大原则、复杂必要原因和补偿原因等。

总的来说凯利他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相对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大家的归因过程做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一个理论的建立和提出一定经过不断地实验和修改,事实经验告诉我们,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于所发生的事件,并不是多方观察、收集足够的信息而后进行归因,而往往是利用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某些固定思维以及自己的需要而做出的比较自私的归因。所以凯利的归因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着的,不论是自己还是其他研究者都对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的一种形式。它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以自我为认识的对象。也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它的核心意思是说我们对自己内部状态的了解,也像他人了解我们一样,都是通过我们的外显行为。凯利的归因理论让自我知觉变得更加完善、全面与成熟,他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分别是从行动者、行动者的对手、行为产生的环境三个角度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不再让事情的原因产生的源泉仅局限于自己或他人,取而代之的是从多个方面进行归因,不再让自己走入深渊,难以自拔。

人生活与社会中,是一个既独立又不独立的个体,生活中我们很经常的需要与人沟通,因此,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已经很早的进入人们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很多值得学习并应用的人际交往的方法。通过我自己在做学生工作的这几年中以及找到的资料,经过整理我认为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充分认识自己

人际交往是一个双方或多方的活动,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优劣势再去和别人交往会更加有底气。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应该促进自己天赋的发展,并且培养其他自己缺少的能力,让自己在交往中更加悠然自如。充分认识自己后,可以让自己在交往中不易处于被动,不用妄自菲薄,用从容的姿态去交往每一个朋友。

二、真实谦虚

正所谓夸张有损真实,并且容易使人对自己产生怀疑的看法。良好的人际交往者能够控制住自己,让自己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态度,话语不拖沓,语义明显,语调清晰,并且绝不在谈话过程中夸张的抬高自己。如果一个人过高的说自己,那他就在撒谎,这不仅会损坏人际交往中的声誉,还有影响你一个人的品质,你的才华、能力都将被蔑视。谦虚是一个良好的品质,我们应该在交往中谦虚接受,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让自己的话语既有品位又有幽默感,这样就会得到很到

的交往反应,也就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诚实守信、懂得倾听

诚实守信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如果你对朋友和同事说谎,这将使自己失去挚友的信任,这将是人际关系中的最大损失。很多人为了迎合不同情境的需要,说出很多难以圆的上的话,简单说来就是说大话,这样就很容易说到做不到,这样也是不诚信的一种。因此我们要避免说大话,“言”于律己,做不到的一定不可以随便答应别人,这样的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另外,还要学会倾听,在交往中不要一味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做一个耐心聪明的观众,专心诚意的听别人讲话,这会让对方充分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在懂得倾听的同时也要善于倾诉,与他人有良好的沟通,沟通就是通过倾听来理解别人,通过表达来使别人了解自己,所以要善于倾听与倾诉,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通过这一来一去的相互理解和帮助,人际关系的技巧会更加纯熟,也会让自己成为一名交往高手。

参考文献:

第2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137-03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普遍面临诸多挫折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实习工作、人际沟通、实习环境和情绪管理的不适应。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有关挫折的心理学研究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研究范围(对象)狭窄。多数研究将焦点集中于大一新生,针对顶岗实习这一特定时期的抗挫折心理素质的研究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研究结果零散。少数研究仅仅进行思辨探讨,未能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鉴于此,我们拟通过实证调查客观分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现实状况,为科学推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电子工程职院等高职院校抽取高职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和回收问卷512份,剔除明显不合格问卷,再经测谎题筛选,得到有效问卷489份参与统计处理。其中,男生237人,女生252人。城市家庭来源学生211人、农村家庭来源学生278人。理工科专业193人,文科专业180人,艺术类专业116人。

(二)自编测量工具

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编制了50个题项(包含两对测谎题)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初始问卷,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分析。首先,删除差异不显著(标准差低于0.90)的条目,并使用相关法对剩下的条目计算各题项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对题项与总分的相关低于0.20的题项进行删除。删减的条目还包括因素负荷值低于0.40的题项,共同度低于0.20的题项,在多个因子上负荷值均较高的题项。在题项设置和增删过程中多次邀请教育心理学专家进行修订和审查,保证问卷维度和题项能涵盖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基本特征。最终形成了包含四个因素、二十个题项的正式问卷,问卷题项采取Likem五级评定法计分。

本问卷包含四个因素:一是工作适应(特征值2.523,贡献率15.277%;指高职学生对待实习本职工作中表现出的挫折容忍力);二是人际交往(特征值1.723,贡献率11.073%;指高职学生适应实习工作中领导和同事间人际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环境适应(特征值1.635,贡献率10.268%;指高职学生适应实习工作环境的挫折耐受力);四是情感障碍(特征值1.472,贡献率9.257%;指高职学生适应实习工作情感的受挫心理素质)。四个因素共解释总方差的45.875%,各因素载荷在0.40-0.80。

问卷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作为信度指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调查问卷总体和4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03-0.921,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04,分半信度系数在0.632-0.854,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对于问卷内容效度的考查主要运用逻辑考查法,本问卷的维度构想和题项编拟在基于文献综述、操作性概念界定、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案(专家)访谈几个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在问卷初测前后多次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审查和修订,基本保证了问卷维度和题项能够涵盖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承受挫折所需具备的各方面心理素质,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本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在构想(结构)效度方面,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问卷各维度与问卷总分相关在0.452-0.721,有较高的相关;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20-0.556,呈现中低程度的相关,相关适中。说明各维度问有一定的独立性且又能反映总问卷所要测查的内容,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构想效度较好。

由此构建的模型数据拟合程度较好,GFI值0.856,AGFI值0.821,RMSEA的值0.063表示模型拟合得很好,说明自编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问卷结构良好。

(三)程序

问卷施测主要采取团体测试方式,主试由教育心理学专业人员担任,采用统一指导语。测试前让被试知晓情况,测试后致谢并提供反馈信息,数据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 XP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总体特征

为考查高职学生在抗挫折心理素质问卷各维度上的差异性,对性别(男、女)、家庭来源(农村、城市)、专业(理工科、文科、艺术类)进行2×2×3的多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别以性别、家庭来源和专业作为自变量,以问卷的四个维度(工作适应、人际交往、环境适应、情感障碍)作为因变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存在显著的家庭来源差异,在专业和家庭来源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性别和专业主效应差异不显著,在性别与专业、性别与家庭来源、性别、专业和家庭来源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从具体因子水平来看,工作适应的家庭来源主效应极其显著,在专业与家庭来源、性别、专业和家庭来源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人际交往仅在专业上表现出极其显著的主效应。环境适应在性别表现出显著的主效应,在性别与专业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情感障碍上,在家庭来源和专业上的主效应显著,在性别与专业、性别与家庭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个体差异

对性别、家庭来源和专业做差异性检验,显著主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在性别上,男女之间在抗挫折心理素质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工作适应、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维度的抗挫折心理素质差异不明显,情感障碍维度的男女性别差异极其显著。第二,在家庭来源上,两类家庭来源学生之间在抗挫折心理素质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在工作适应和人际交往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环境适应和情感障碍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第三,在专业上,三种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艺术类>文科类>理工科专业的变化趋势。多重比较表明,除工作适应和情感障碍维度的专业差异不明显外,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维度的专业差异显著。多重比较表明,理工科学生在抗挫折心理素质总体水平上得分显著低于文科类学生。

三、讨论

(一)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总体特点

研究表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的抗挫折心

理素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家庭来源差异,说明男、女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形成状况并不同,要根据性别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和办法。性别和专业主效应差异不显著,在性别与专业、性别与家庭来源、性别、专业和家庭来源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说明性别和专业差异并不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健全造成影响。工作适应的家庭来源主效应及专业与家庭来源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说明家庭的贫富状况和专业背景将共同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造成影响。人际交往在专业上表现出显著的主效应,说明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应分别给予人际交往的具体指导。而环境适应仅在性别表现出显著的主效应,说明对于不同性别的学生,应加强他们对顶岗实习环境的挫折适应性训练。在情感障碍上,专业的主效应显著,说明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分类进行情感辅导,健全其抗挫折心理素质。

研究显示,抗挫折心理素质的个别因素(如工作适应、情感障碍)在不同专业和家庭来源上存在显著的主效应。说明家庭来源和专业背景是造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差异的关键因素,不同家庭来源和专业背景共同影响高职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形成状况,这就启发我们在开展高职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分析不同家庭来源和专业背景对高职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形成产生的影响,应分别构建相应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对工作适应、情感障碍维度的抗挫折心理素质问题,需要我们对不同专业和家庭来源学生区别对待和科学引导。

(二)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个体差异

1.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性别差异

女生在抗挫折心理素质上与男生在总体上有极其显著差异,男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得分高于女生得分,说明男生在顶岗实习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好于女生。在情感障碍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低于男生,表明女生比男生在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培养中更容易受到感情因素的影响,而男生抵抗挫折的心理容忍力较少受到主观感情的影响,带有更强的目的性。但在工作适应维度上,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但差异并不显著,说明对于男、女学生顶岗实习期的抗挫折心理素质而言,教育者应特别注重培养女生的抗挫折心理素质,对她们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鼓励。

2.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家庭来源差异

在整体上,两类学生家庭来源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在工作适应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学来源学生得分高于农村学生得分。产生这一研究结果,这可能与对家庭来源的取样代表性不强有关。在情感障碍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农村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这与Blake的研究结果取得一致。同时,鉴于抗挫折心理素质与心理适应性的密切联系,这一研究结果与大学生适应性发展特点研究相一致。原因可能在于大学生适应性的发展受过去成长环境的影响。因为农村家庭学生无论是教育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教养环境,在某种程度上都无法和城市来源学生相比。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接受信息更方便快捷,对都市文明比较习惯,经济条件好,通信手段多,在顶岗实习期间与工作单位的领导和同事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进而外显出城市来源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总体水平好于农村来源的现象。这一调查分析结果,充分说明了加强对农村来源家庭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3.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专业背景差异

从专业背景差异看,不同专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状况差异显著,表现为艺术类>文科类>理工科的发展趋势。原因可能是进入大学的理工科学生和文科类学生缺乏对抗挫折心理素质的了解和认识,没有真正体会到抗挫折心理素质对其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而艺术类专业高职学生则表现为知晓抗挫折心理素质在工作、环境、社交和情感中的重要性,在顶岗实习中努力健全自身的抗挫折心理素质。多重比较表明,除工作适应和情感障碍维度的专业差异不明显外,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维度的专业背景差异显著。进一步差异分析发现,理工科学生在抗挫折心理素质发展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文科类学生。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人文艺术类学生所受的人文学科的知识背景更广泛,他们更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能调整好自己的乐观心态,更明白抗挫折心理素质的健全对于自身顶岗实习工作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非理工科类专业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更强调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人文化理念指导其顶岗实习,而其他专业相对没有这样的育人功效,导致了艺术专业内在的抗挫折心理素质外化为顶岗实习的积极适应性品质。

四、结论

通过自编问卷对当代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自编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包含四个维度,分别为工作适应、人际交往、环境适应和情感障碍。第二,在总体上,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家庭来源上主效应显著,在专业和家庭来源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第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素质在性别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男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好于女生;在家庭来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表现为城市学生好于农村学生的状况;在专业背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艺术类>文科类>理工科专业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张萌,张骞,试论大学生顶岗实习期抗挫折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0,(5):23-26.

[3]张骞,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101-104.

[4]唐继红,大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导师:王卫红教授),2009.

[5]张骞,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内容体系的构建[D],重庆:西南大学教科所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张大均教授),2008.

第3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

知名心理咨询师

天津市宝坻一中启慧心理健康中心负责人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多家报刊心理专栏作家

中央及地方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

著有心理论文及散文两千余篇、心理学著作三十余部

咨询专线:022-29228042,周六晚7:00~10:00

电子邮箱:

我有个好朋友,我们亲如姐妹。可是,最近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分手了。我知道这回闹别扭是我的错,也知道应该向她道歉。可是,我就是没有勇气面对她。不跟她道歉和好,我们都感到很别扭,特别是我,心里总是很难受,有愧于人的感觉真不是滋味。几次对她想开口,又欲言又止,怕说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怕……我该怎么办?

一个希望得到帮助的女孩

希望得到帮助的女孩:

你好!但愿这封信能对你有一点帮助。其实,人最需要也最现实的是自己帮助自己。你看,写信本身就是你自己在帮助自己了。很高兴你能这样做。

现在我要说,既然你知道自己有错了,应该说是向人家道歉“没商量”。这里有一笔账。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都知道你错了,这时你刚丢失一份东西。如果你能适时向对方道歉,那么你丢失的那份东西就又找回来了,同时你还会增加一份东西;如果你不肯向对方道歉,那么你就又丢失一份东西,这份东西比前边丢的那份东西的份量更重。这份后来增加的或丢失的东西是什么?是“真诚”。真诚是古今中外人际交往的一条永恒的准则。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你有真诚,别的过失都容易得到原谅。你已经特别想跟她道歉了,行动起来吧,为自己留住真诚。

你的困难是不敢面对你的朋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只要你想留住真诚,办法总是可以想的。一是你可以写信。写信道歉,只需要当面道歉的一半的勇气,而且可以把你要说的话字斟句酌,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二是你可以请人搭个桥,找一个你们双方都比较欢迎的同学,来作个沟通。

但是,你还是需要抓住时机及时地和朋友当面沟通。和同学闹别扭之后,什么时候跟对方谈算是抓住了时机?

一是在同学情绪高涨时谈。人的情绪有期和低潮期之分。低潮时人的心理处于封闭状态,具有逆反性。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的赞颂,他都会不予理睬。相反,时开放的心态最容易听得进别人的话。

二是在同学喜事临门时谈。“人逢喜事精神爽。”当你的同学入团之后、获奖之后、考了高分之后,你上门谈话,对方往往会不计前嫌,很乐意接受你的谈话。

三是在同学有和解愿望时谈。你说你们的闹别扭是怪自己,你心里特别不好受。其实矛盾发生了,对方也会有一个反思的过程,也会发现自己的责任,也会不好受,因而也会产生和解的愿望。你应及时捕捉对方求和的信息,抓住时机去谈,肯定会谈得融洽。

第4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同伴关系 儿童发展 教育建议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心理发展是在社会中,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的。儿童的个性发展及社会化过程的视线都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儿童时期是人的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特点都会产生显著影响。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伴交往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背景,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同伴关系中被拒绝与被忽视儿童可以视为同伴关系不良儿童。儿童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弱视群体”、行为退缩等问题,不也提示我们应关注儿童的社会化问题。那么,如何关心、帮助这些儿童顺利克服遇到的社会适应问题呢?本文拟在初步探讨、分析当代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引起广大关心儿童发展的人士以注意。

一、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童年期的同伴关系交往技能会影响个体的长期适应。因而,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能力、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良好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从认知发展的背景因素看,儿童的同伴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同伴是儿童获取信息的特殊渠道和进行对比的参照框架,是儿童获得社会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使儿童从同伴那里获得一些从成人那里不便或无法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儿童还可以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伴那里了解到与自己家庭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态度,从而进行比较和筛选,丰富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反之,儿童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的获得也使同伴群体受益,同伴既可以向儿童提供自我的信息,也是同伴儿童进行比较的对象。同伴关系使儿童更容易交流信息,相互合作,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共同任务的完成,从而促进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良好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情感的发展

从情感发展的背景上看,儿童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的同时,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同伴的尊重和赞许,这使他获得了一定的依恋感、亲密感和归宿感。同时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成为一种保护因素,减缓不利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使儿童获得同盟感和安全感。

(三)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的社交技能

从个人的社会背景因素上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的社交技巧。儿童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的机会,也使自身能有更多的机会使用有效的交往技能,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怎样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怎样给予和接受帮助,怎样看待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和合作,怎样面对领导与被领导,怎样处理个人和团体的关系。这种社会能力的培养为儿童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与同龄伙伴之间的活动和交往中,儿童所处的地位是共存的、互惠的、平等的。一方面,在同伴交往的背景下,儿童自身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得以发展;另一方面,儿童会带着自身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特征进入同伴群体,影响着儿童与同伴的交往经验。而同伴交往经验的成败或优劣,又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发展状况,这是一个双向循环的过程。

二、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分析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儿童与他人之间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特普将这两种人际关系分别称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儿童的同伴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实际上是在这两种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即以单向服从为特征的权威约束关系和以合作为特征的同伴平等关系。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因而,正确地把握儿童同伴关系状况、分析其特点是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条件。那么,儿童同伴关系具有什么特点呢?

研究者通过对社会转型时期儿童同伴关系状况的调查发现,儿童同伴关系状况具有如下特点:

(一)儿童迫切渴望同伴交流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儿童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儿童之间的交往明显减少,加之父母忙于工作,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无兄弟姐妹交流,儿童产生了孤独感倾向,迫切渴望与同伴交流。部分家长,出于种种考虑限制甚至不准儿童交友,使得儿童交友的愿望更加迫切。

(二)儿童同伴交往平等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有了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独立精神和自主意识明显提高。儿童已经意识到,要和同伴在一起,就必须平等待人、容纳他人以及其不足、互相妥协与服从,这样才能与同伴打成一片。那种盛气凌人、蛮不讲理的同伴不再受到欢迎。这充分体现了儿童同伴交往的平等意识。

(三)儿童希望在师生交往中发展同伴交往能力

现在的学生不满足于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希望教师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希望教师在工作中民主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尊重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儿童同伴关系促进了亲子关系的民主化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由于生长的时代背景不同,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差异异常明显,父母不再是儿童学习的楷模,为适应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应共同学习,一起成长,共同探索未来。随着父母和儿童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儿童对成人的影响,亲子关系中更多的增加了更多的同伴关系,亲子沟通进一步平等、民主。

三、引导儿童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一般注重集体的建设,缺乏对儿童同伴关系进行观察与指导的意识。尤其在学业成绩的压力下,许多教师和家长不重视儿童的同伴关系,只是一味地强调友好、团结,即使同伴间发生了冲突,也只以简单的方式加以解决,忽视了教师和家长在儿童同伴关系中所应起的作用,会使在同伴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儿童长期得不到心理调整,问题日益严重,势必影响其社会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应重视儿童同伴关系在其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儿童同伴关系适时地加以引导,以促进他们个性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一)学校教育应加强对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指导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对儿童的身心施加影响,促其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成员的活动。学校教育是促进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它教育儿童获得了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社会多期望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在学校情景下,儿童通过与教师、同学同伴交往,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合作,获得了某些社会交往技能,为适应学校生活提供了支持,也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儿童同伴关系对儿童革新心理发展以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因而,对于一些同伴关系不良儿童在处理时,采取了“简单、粗暴、消极”的方法,必然是会偏离我们的教育宗旨。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根据对儿童同伴关系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和训练,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适应学校生活、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1.对儿童正确进行社会能力指导

首先,教师要及时规范调控儿童的同伴关系,以正确引导和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接受性。教育儿童懂得在同伴活动中遵守规范,相互支持,彼此诚信,有益于儿童间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帮助儿童克服“江湖义气”,敢于拒绝不良行为,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

其次,教育者应对儿童良好的交往态度和技能的指导。教育者要适时、有效地引导与指导儿童关注别人的感情,培养儿童的交往态度和技能,发展其观点采择能力,促使儿童社会能力的迁移。引导儿童在学会发言的同时,也学会倾听,知道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学会吸收别人的观点。

第三,教育儿童正确处理同伴冲突。同伴冲突会给同伴关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对个体发展也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儿童能够逐渐获得观点采择能力,学会协调、互助与合作,增长社会经验和规则意识,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最终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和个性品质的发展。教育儿童学会用正确、积极、善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以发泄的、报复的、对抗的甚至暴力的语言或行为来解决冲突。

2.引导儿童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

合作与竞争对于同伴群体的作用是不相同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能忽视儿童同伴对彼此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儿童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帮助和指导。如果给儿童一定的机会和责任,他们也能为同伴提供帮助和指导。同伴合作要求儿童必须与和他们观点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并检验自己的观点,最终产生一种比儿童个人想的办法更好的新办法。教育者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需要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儿童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体会同伴的支持和合作的重要性。相对于合作,竞争也是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一个方面。在竞争的情境中,不同的个体可能处于对立和冲突的紧张关系中。在竞争中失败者的挫折感往往导致儿童的攻击,破坏同伴关系。那些偏好竞争的儿童可能很少有密切的伙伴。过分地强调竞争不利于同伴关系的建立。因此,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需要引入竞争的时候,要注意竞争的合理性,使每个儿童都能有成功的机会。竞争的目的不在于自己超越别人,而在于使每个儿童做得更好。及早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竞争意识,无疑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注意对同伴交往困难及不良同伴关系的矫治

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对那些不能建立适当的人际关系的儿童和有不良同伴关系的儿童进行干预,以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改善社交地位,从而使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不论对儿童现在的成长还是对于他们将来的人格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从情感的角度,给儿童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容忍儿童的一些小错误,给予儿童积极的评价等;从行为的角度,经常引导他们参加互动性、需要交往技能的集体活动,鼓励他们表演节目,为他们提供成功的同伴交往经验,让他们在交往活动中受益;从认知的角度,通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创设同伴交往的情境,让儿童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恰当的,哪些行为是不能容忍的,正确认识同伴之间的优缺点,懂得心理换位的重要性。

(二)家长应注意教育儿童发展同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和较强的社会技能,这是亲子关系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充分认识同伴关系的作用,注意教育儿童发展同伴关系。

1.正确认识同班关系的作用

家长应认识到同伴关系不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和延伸,儿童在家中形成的自我中心状态,只有在与儿童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如何抑制自己内心的侵犯活动,控制不适当行为。家长不应自以为是,认为为儿童的同伴交往设置障碍。

2.家长应充分了解孩子的同伴关系状况

家长应及时与教师沟通,了解儿童的同伴关系状况,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同伴关系。

3.为儿童发展同伴关系创造有利条件

家长要允许儿童“走出去,请进来”。鼓励儿童多与同伴交往,教育儿童新生同伴,与同伴分享游戏中的乐趣,有错误敢于承认,尽可能原谅别人等。对同伴之间产生的矛盾,家长应启发儿童和同伴一起协商、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宜方式。鼓励儿童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从而使孩子结识更多的同伴和朋友,增长才干、活跃思想。

4.尊重儿童的同伴关系

家长应关心儿童同伴交往活动,精心保护其同伴关系。家长对于孩子们的正当交往应当予以尊重,对其交往中遇到的形形的困难,要及时予以指导。家长在指导儿童的交友的方法上,应多采用讲道理、摆事实、树榜样的方法来进行,而切忌简单命令或粗暴拦截。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好:“对个人的要求和对个人的尊重不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而是一致的,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5.家长应注重自身素质和教养方式

研究认为,热情、敏感和权威的家长,培养的儿童容易形成稳定的依恋心理,与成人和同伴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冷淡的随意的家长,会培养出敌意的、攻击性的儿童,同伴拒绝与其交往,人际关系紧张;好支配他人的严厉的家长,培养的儿童往往喜怒无常和过度焦虑,其同伴会忽视他或不愿与他交往。因此,家长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民主地、宽容地处理好人际关系,为儿童做出典范。切忌对儿童的教育是一套,而对待他人是另一套。

参考文献:

[1]方富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98.

[2]钱海娟.“幼儿弱视群体”的人际交往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万晶晶,周宗奎.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91-95

[4]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第5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人际环境校园文化文化特征文化现象

论文摘要: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是指围绕在大学生周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发生作用的一切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表现形式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一、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处于共同体之外的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一个人。费希特曾说过:“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必须是几个人。”回把人放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处的社会以及该社会的文化。人只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创造的特定形态的文化才能决定人们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只有“文化”才能准确地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揽括在内。鉴于人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有学者甚至认为“我们可以说,人、社会、文化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地出现的。人虽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现为社会文化的本质”。

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德育就是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圈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人际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人际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社会角色的教育或者学习,实际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从社会(主要指政府)对德育目的设定来看,德育就是要培养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经设定了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标准。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这些素质与道德品质。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指向。

这个指向就是实现国家的秩序与和谐和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不管从个体社会化还是国家设定德育目的来看,两者都不能脱离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规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而这恰恰是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所在。

二、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归结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由无数大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等,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消费观、荣辱观、纪律观等,还有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在大学校园中,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这些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是形成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的德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在大学德育活动中,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大学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非学校内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实践中的心理状态与态度等。心理氛围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氛围的表现。而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目的差异、经验差异与知识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因此教师的教学、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水平等对学生影响很小。另外心理氛围与情绪一样,还具有弥漫性。某一个大学生生活在不良心理环境中,就自然会产生心理保护机制,甚至形成个人的心理封闭与对外的敌对心理。这样的心理氛围还能影响到周围的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教师心理状态,导致在整个教育情景中,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在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中,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来源于/

道德规范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约束作用的文化遗产。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约束机制,它的作用是对大学生形成制约,指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规范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的追求。由于有比较多的关于道德规范的性质与作用的研究,这里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讨论。

三、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文化结构主要表现为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简单说,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是由教师、学生与非校园内的社会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系统。德育环境系统中的文化环境是有特定意义的,它指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是一种纯粹客体性文化,其存在方式与内容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而德育人际环境却是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结构最大特征在于自主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往往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人际交往的对象与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就是说德育人际环境是不断在变动的过程之中。我们说德育人际环境具有文化属性,并不是把它归类到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这一类别中。

大学德育的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内部的要素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地完善德育活动场域内涵,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二是德育主体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生个体完成学业后离开大学校园,则对于该个体来说,大学德育活动结束,而且人际环境系统在吸收外界信息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也会适当地引导整个系统内涵发生变化。另外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所朝夕相伴的大学生个体、正式群体乃至非正式群体都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身进而完善组织的功能,而且交往对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际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状态发生变化。

四、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大学德育来说,就是校园文化。西方研究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它包括群体的标准、价值、信仰、礼仪和传统,它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其次是非强制性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校园文化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通过特定文化心理氛围的熏陶和有目的地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地选择代替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斥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虽然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但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来说,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再次是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在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形成的群体需要、目标对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总是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制约其人格及“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高校德育人际环境刍议[J].职业与教育,2006,(35).

[2]转引自[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I.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0.

[3]冯青来.文化与教育——教育理念的文化哲学沉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

第6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管理心理与行为;大学生;情绪化特征;干预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7.01.239

1 大学生情绪化特征的概况

1.1 大学生情绪化特征的内涵

1943年,在《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一文中,马斯洛正式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即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要是按顺序逐级递升的。一般说来,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形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当他的基本生理需要未被充分满足,必定会影响其他几项高层次的需要的实现。[1]学生作为社会的一类特殊群体,当大学生的五种需要未被充分满足时,就会产生上述的情绪化问题。

情绪化是指缺乏对自己情绪控制、不能很好地克制不良情绪,也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得体情绪的思想状态、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心理学家把情绪界定为四个基本类型,即喜、怒、哀、惧,认为其他情绪都是从基本情绪中分化出来的。[2]大学时期是青年心理逐步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情绪丰富多变,生理基本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的时期,时而单纯,时而复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因为知识学业、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产生各类不理解和不适应,从而导致情绪化。随着大学生的步入校园、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以及恋爱情感的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带有鲜明的特征。

1.2 大学生情绪化特征表现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情绪波动起伏的时期。他们的情绪特征不仅具有青年期的强烈性特点,还有自身一些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消极性和依赖性。此特征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步入校园时期,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的差距使学生产生挫败感,通常带着遗憾、失落、沮丧的情绪入学,表现出对学校或专业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形成消极心态;另一方面,大学生受社会经验和认识限制,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生活,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具有明显的依赖性,从而会出现畏惧、退缩等畏难情绪。

(2)阶段性和层次性。在学习活动中,大学生的情绪特征表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现象。新生陌生感与好奇感、自豪感与自卑感混杂,情绪波动感较大,学习环境、课程、方式的改变,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困惑、迷茫,丧失学习信心;大二、大三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面对专业课及学习成绩、考研的压力,往往被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所淹没,很长时间不能摆脱,抗挫折能力较差,同时缺乏对专业知识的客观评价,对工作前景缺乏正确认识或者不感兴趣,导致缺乏学习热情;毕业班学生面对毕业论文及择业问题,压力感倍增,会表现出沉默寡言、充满焦虑等情绪。

(3)内向性和表现性。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情绪又表现出内向性和表现性的双重特征。大学生会在某种场合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学生依赖感较强,安全感较弱,在集体生活中变得敏感、脆弱,缺乏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产生人际交往障碍。自卑、孤僻、消极的不良情绪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经常发生。恋爱方面,大学生恋爱观较为开放,重感情、易冲动的情绪产生较强的表现性,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同时也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

2 大学生产生情绪化特征的原因

不同性格的行为动机和基本心理需要各有偏好,偏好程度决定大学生对某方面事项的敏感性,这些敏感事项也就成为个体情绪产生的敏感源即情绪诱因。[3]大学生的不良情绪的产生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社会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思想和生理的成熟程度。由于刚刚成年就步入大学校园,大学生的生理趋于成熟而未完全成熟,心理方面未趋于稳定。面对一些新生事物和环境思想不能从容地适应和接受,时而独立,时而依赖,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产生情绪冲突。

(2)大学生情绪体验不够深刻,畏难情绪很重,压力大。由于当今的“95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这样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大学生承受苦难的能力非常差,一旦发生不顺心如意的事情或者是学习困难,情绪马上转为悲观,害怕困难,不敢担当,甚至很长时间会陷进无助的困境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面对高校年年扩招,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父母的期望、自己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一直围绕在大学生的头脑里,进而产生很多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复杂情绪。

(3)社会因素及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社会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生活浪潮和物质利诱面前,中学时代的率真和单纯渐渐退去,从众心理使大学生们失去了性格的自然性,在人际关系方面时常表现得很内向。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弱,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差也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处理。[4]

(4)恋爱动机不端正,心理承受能力差。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衽际焙苌侔蚜蛋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自主性强,缺乏责任感。面对单相思、爱情错觉、失恋等恋爱心理挫折,不仅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还会产生许多失去理智的严重后果。

3 对大学生情绪化特征的干预策略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随着人们对情绪功能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情绪应对的适应价值,考虑到大学生的情绪化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在管理心理与行为视角下,真正地解决大学生情绪化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3.1 思政策略

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完备预防干预体系。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出现情绪心理上的障碍是一种客观现象。毕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成熟的时期,单凭大学生自身的力量,还不能顺利地实现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的任务,还避免不了种种障碍和问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情绪化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当然,高校成立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也是必不可少的。

3.2 抗挫折策略

在大学生发生情绪化倾向时能及时遏制不良情绪并采取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挫折面前经常会手足无措,面对困难情绪比成人更强烈。这时候正确的积极引导,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发现学生朝着不良情绪化方向发展时及时遏制,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显得尤为重要。

3.3 危机策略

高校要具备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心理健康咨询老师要真正地把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扰的心理咨询机构必不可少,要配备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真正地为情绪化学生解决心理的实际困难,而不是简单流于形式。

3.4 调查策略

高校要经常能开展心理问卷调查进行宏观监控。心理问卷调查是简洁地反映大学生内心真实想法和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经常开展心理问卷调查显得尤为重要,这样能够避免遗漏因情绪化问题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一些学生。

3.5 引导策略

辅导员专业化素质要过硬。辅导员是大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活中影响最深的人,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包括对待学生的各种态度、处理学生事务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内心发展。专业化素质过硬的辅导员会很实际地解决很大一部分情绪化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为高校心理工作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

3.6 心理策略

高校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心理课程。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为应对不期而遇的危机做好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能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开设不同类型的心理课程,这样会为大学生面对就业时而产生的情绪化问题扫清障碍。同时,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室,发挥心理辅导室沟通、疏导的作用,使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向正能量方向发展。

3.7 制度策略

高校应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制度就是执行力。通过国家各项法律制度、学校各项的规章制度及大学生手册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同时,建立完备的心理危机预警制度、心理问题学生的后期跟踪制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最大限度地避免心理突发事件的出现。

3.8 网络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端正专业思想及技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医学管理人才。积极尝试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创新教育方式真正地提上日程。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利用网络发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方法、途径与运行模式。当然,如何化解大学生网络心理服务需求强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也是迫在眉睫。[5]

4 结 论

曾经说过:“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管理心理与行为视角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难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机制,不仅可以减少危机事件发生,对充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高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种便捷、有效的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妍.不同情绪状态下自我监控能力与人际素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

[2]任宝崇.组织管理心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刘伟.大学生情绪化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第7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简称CNNIC)的“第二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其中学生占30.0%,本科生占21.3%。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大军。而以过度、无节制的使用网络所造成的上网行为冲动失调和个体的社会、心理功能明显受损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成瘾成为影响众多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的严重问题之一.现已受到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着重揭示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网络成瘾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情况,以期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具体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研究对象与工具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三所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320份,回收296份,回收率为92.5%,其中有效问卷266份,有效率为9O%。其中一年级66人,二年级88人,三年级58人。四年级54人。男生124人,女生142人。

1.2研究工具

(1)大学生网络成瘾问卷

本研究采用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杨文娇博士、周治金教授根据Yung对网络成瘾的定义自行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卷。该问卷包含27道题目,分别为游戏成瘾(8个题目)、信息成瘾(6个题目)和人际交往成瘾(6个题目)三个维度,此外还有7个干扰题目。该问卷采用5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不太符合,3代表说不清楚,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明显。杨文娇等在编制该问卷时测得的三个分量表的信度分别是:0.89、0.77、0.85,问卷整体信度为0.91。该问卷在本研究中的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Alpha系数)为0.91,三个分量表的信度为:0.88、0。74、0.84。通过对该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该量表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进行研究的要求。(见表1),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绝对拟合指数RMSEA小于0.08,相对拟合指数NNFI和CFI都大于0.9,对多项指数综合评价表明网络成瘾量表具备较好的结构效度。

(2)症状自评量表(SCL_9O)

该量表是鉴别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使用的量表。具有易操作、实效强的特点。其考查内容涉及到个体感觉、思维、情绪、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包含躯体化(12个题项)、强迫(10个题项)、人际关系敏感(1O个题项)、抑郁(13个题项)、焦虑(1O个题项)、敌意(6个题项)、恐怖(7个题项)、偏执(6个题项)和精神病性(10个题项)等九个因子和作为其它(7个题项)来处理的第十个因子。该量表采用五级评分制,1代表没有,2代表较轻,3代表中等,4代表较重.5代表严重。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不乐观。

2研究结果

2.1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情况

根据国内外关于网络成瘾的一些研究结果,以及本研究所使用的网络成瘾问卷的要求,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分别选取网络成瘾总分、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信息成瘾以及网络人际成瘾得分的前27%为高成瘾倾向组,选取得分后27%的为低成瘾倾向组。并进行了相关的描述统计分析。通过对高网络成瘾倾向者的分布情况进行x2检验发现:男女在成瘾总分、游戏成瘾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而在信息成瘾和人际成瘾方面,男女差异不显著。在成瘾总分、信息成瘾和人际成瘾方面,存在显著年级差异。

2.2大学生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网络成瘾倾向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考查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网络成瘾倾向者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差异,分别对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信息成瘾和网络人际成瘾的高倾向组与各自对应的低成瘾倾向组在SCL_90各因子的得分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躯体化和人际敏感因子上的得分差异达到了.05显著水平。在其他因子上则没有显著差异。(见表2)

网络信息成瘾高、低倾向组在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存在.05水平的显著差异。在其他因子上无显著差异。(见表3)

网络人际成瘾高倾向组与低倾向组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因子上则没有显著差异。(见表4)

3讨论

3.1大学生高网络成瘾倾向者的分布特点

研究发现:在高成瘾倾向和游戏成瘾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信息成瘾和人际成瘾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这一结果和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李秀敏的研究表明:网络人际交往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网络游戏成瘾则是男生高于女生。杨文娇的研究表明在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信息下载成瘾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均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其解释是: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现实生活行为是密不可分的,男女生可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习惯与方式延伸到了网络上。

关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本研究采取的网络成瘾问卷把“登录BBS发帖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也作为网络人际成瘾的一个衡量标准.并排除了“在网络上与固定对象聊天”这一衡量标准。其次,在网络信息下载方面,由于性格特点。男生则更热衷于各种软件的、升级等信息。更关注时事、体育和军事新闻等信息。女生则更倾向于关注娱乐信息以及Et常消费品尤其是化妆品、服饰等信息。男女生因其性别差异造成了所关注的信息类型的不同。因而在网络信息成瘾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也是正常的。

对于不同年级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网络成瘾差异的研究尚不多见。祝丽玲等的研究发现:高年级是网络成瘾的高发年级。而谢静波等的研究四则没有显示出网络成瘾的年级差异。

本研究发现:在高网络成瘾倾向、网络信息成瘾和网络人际成瘾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一和大四学生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这主要是由于大一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小,空余时间较多,而且可能会更多的借助于网络上寻求关怀和支持。利用网络交际来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人际交往挫折。而大四的学生则由于面临就业压力,会更多的借助于网络寻找就业信息、寻求人际支持和宣泄心理压力。

大二、大三的学生则由于相对繁重的学习压力使网络吸引力的相对弱化。较之大一与大四的学生,网络成瘾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

3.2大学生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网络成瘾类型的高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在SCL_90各因子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网络游戏高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在躯体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值为2.53,P<.05)网络信息高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2.00、2.48,P<.05)网络人际高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则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1.998、3.13、3.87、3.1l,P<.05)网络游戏高成瘾倾向者之所以在躯体化因子上与低成瘾倾向者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网络游戏成瘾者比非成瘾者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玩游戏。现在的网络游戏集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和智力性于一身,一些游戏玩家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高的游戏积分成为更高一级的玩家,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破坏了正常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时间一久难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坐在电脑前也容易导致肌肉酸痛、头昏头疼等躯体症状。超级秘书网

第8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嫉妒心理方法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社会期望高、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竞争激烈,使情绪处于紧张状态。由于其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嫉妒心理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并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嫉妒心理的存在对社会风气、人际关系、个人成长乃至嫉妒者本身的心理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正如莎士比亚说:“嫉妒是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1]。

1嫉妒的定义

由于嫉妒这种社会心理和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产物,而目前对其专门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又廖若星辰,所以对嫉妒的定义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怒、厌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这个定义的突出特点是将嫉妒定义为一种“情绪状态”。日本《广辞苑》为嫉妒下的定义是:“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2]。

2嫉妒的心理特征

2.1嫉妒对象的同质性

正如斯宾诺莎说:“人不会嫉妒树木的高大和狮子的勇猛。”嫉妒往往是对周围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由于优于或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扭曲的心态和行为。大学生年纪相仿,资历相似,有太多的相同条件,特别容易产生嫉妒情绪。

2.2嫉妒的排他性和攻击性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情绪,对他人的成就、名望、品德、优越地位产生的一种不友好的、敌视、和憎恨的不健康情感。嫉妒是损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卑劣的,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并很快导致诸如中伤、怨恨、诋毁等嫉妒行为的产生。而更强烈的嫉妒心理还有报复性,他把嫉妒对象作为发泄目标,使其蒙受巨大的精神损伤。当行为主体觉察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时,而这种差距中的优势却被嫉妒对象所占有,这时主体就有排除嫉妒源的心理,甚至千方百计地谋求取代对方的优势。

2.3嫉妒的伪装性

也许是由于社会道德的威力,或是自嫉妒产生以来,由于其危害性极大,嫉妒心理被大多数人所不齿,使怀有嫉妒心理者一般不愿坦率的表达出来,往往是像鸵鸟一样喜欢藏头露尾,企图使人不容易察觉。尤其大学生自尊性强,更不愿让人看出其心理狭小的一面,所以更善于伪装[1]。

3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危害

对嫉妒者而言:首先,嫉妒心强的人容易发生心身反应疾病,进而加剧消极的心身体验,产生忧愁、悲观、怀疑、痛苦和自卑等消极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的损害身心健康。其次,嫉妒者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时心情不舒畅,想方设法攻击,贬低别人以提高自己,耗费时间和精力,不能一门心思的读书学习,耽误了学业。再次,嫉妒心理发展到极端时,仅仅采取口头上轻度的攻击已不能消除嫉妒者心中的怨恨,所以他们会不择手段,使对方受到一定的直接的伤害以求得心理平衡,因而导致犯罪。最后,嫉妒者要发泄自己不满情绪来达到心理失衡,这必然会影响人际关系。导致人际交往心理障碍,限制交往范围,压抑交往热情,甚至反友为敌。

对被嫉妒者而言:首先,被嫉妒者陷入受攻击的环境中,削减了其积极性,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或社会的风气,显然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再次,在现实生活中,对人才的评价和采纳的过程中,时常受到嫉妒心理的干扰,使得有些人才得不到公平对待。最后,由于嫉妒者的心理特征,对被嫉妒者排斥和攻击,自然,对被嫉妒者的人际关系交往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高校校园而言:嫉妒心理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只对自己负责、宽容,对别人尖酸刻薄,对自己避重就轻,喜欢搬弄是非,制造流言蜚语,致使歪风邪气盛行。影响优秀人才才能的发挥,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产生矛盾,最终影响了整个校园的良好的积极进取的风气[3]。

4大学生嫉妒心理的现实内容

4.1评优与奖励方面

评优与奖励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最敏感,也是最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的一个方面。首先,这种评优与奖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利益。评优对于个人荣誉和以后的就业都有极大的好处,奖励则与金钱挂钩。显然,荣誉和金钱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其次,一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强,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得到老师和社团的肯定,年终的加分并入学分中,这就导致学分与成绩不成正比。而任何评优都是看总分。所以一部分努力学习的同学最后很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就导致嫉妒心理的产生。最后,大学生对学校的评优与奖励制度不满,间接的将这种不满发泄到获得奖励的同学身上。

4.2家境方面

在高校中,一些家境贫寒的大学生在穿衣打扮上、日常消费等诸多方面都不如家境好的同学,他们往往勤奋学习,期望以此来改变自己的现状,一旦付出与所得未成正比,便滋生自卑、怨恨,认为他们的一切成绩都归功于家庭条件的优越,而自己最大的不利的因素是较差的家庭条件。

4.3人际关系方面

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大学中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在民主选举中的能够胜出。许多大学生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获得成功。一些人际关系不好而无力改变现状的大学生,往往会对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同学心存嫉妒,有时还会把自己在竞争中的失败或名次排列的落后迁怒于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同学[4]。

恋爱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形形的恋爱方式,尤其是一部分感觉不如自己优秀的同学有一份童话般的爱情,而自己却孤单寂寞的走完大学四年,不免让其产生羡慕,甚至嫉妒心理。

4.4就业方面

临近毕业,大四的学生们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着,考研、考公务员、考编制,很多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着明确的规划,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不愿意付出努力,对自己不能客观的评价,好高骛远,不切合实际,目标飘忽不定。心中难免滋生浮躁不安的情绪。当面对他人继续深造或是有份比较不错的工作时就会羡慕,甚至嫉妒。

5克服嫉妒心理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嫉妒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危害性。同时,它的成因也有规律可循,下面就根据这些成因提出几种克服嫉妒心理的策略。

5.1提高个人思想水平

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正确的认识自己。除了需要在日积月累中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外,还应注意,在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其次,要有宽阔的胸怀,我们应该意识到,世界是很大的,能人背后有能人,要想自己一切都胜过别人是根本不可能的,要想自己在某一方面永远超过别人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优势是暂时的,相对的,别人超过自己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能够逐步树立起这种大度的胸怀,那么也就不会以自己的暂时的优势而沾沾自喜,也不会为自己处于劣势时一蹶不振。

5.2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首先,要以公平的竞争环境来疏导嫉妒心理。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公平的竞争环境,当人际关系中的利益和地位发生变化时,心理宣泄的方式就只能走上嫉妒之路,因为没有合理的可以超越别人的方式,那么就只能不合理的超越,这种情况为嫉妒心理的形成开了有机可乘的绿灯。而只有合理的竞争才真正是对嫉妒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亮红灯。其次,要以法律和道德环境来制约嫉妒心理。最后,要有良好的社会风气,扶直正气,去除邪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使嫉妒心理无立足之地。

5.3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有些儿童和青少年之所以产生嫉妒心理和行为,开始自然是家庭教育有缺陷,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思想文化水准不高,道德修养欠佳,甚至本身就有嫉妒心理。这种不良的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成长。再遇到一定环境和条件时,就可能产生嫉妒心理,进而发展成为嫉妒行为。所以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减少或消除嫉妒心理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雪莲,大学生嫉妒心理产生原因及自我调节方法分析[J]. 通化师范学院报,2006,3:40-41.

[2]寒心. 嫉妒心理学[M]. 5版.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5:29-32.

第9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职生;自我概念;社会支持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Social Suppor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Zhang Lixia, Yuan Yupeng, Wang Zengtao. Faculty of Edu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ort the relationship brtween Self-concept and social suppor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Self-concept and social support of 300 students of vocational college were tested by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and "Social support scale". Results ①About the self-concept's difference between sexe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physical level, ethic self-concept, familial self-concept, mental self-concept, self-identification level and total score level. About the self-concept's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physical level, mental self-concept, self-satisfaction level. ②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using rate of social support. ③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social support. Conclusion Self-concep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influencing Social support of students of vocational college.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Self-concept

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研究表明,自我概念直接关系到个体对社会的认知、人际交往等[1];社会支持是指以个体为核心,由个体和他人(提供支持的人)通过支持行为所构成的人际交往系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反映[2]。本研究主旨在于探讨高职生社会支持状况与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积极、主动地寻求社会支持,并通过努力,争取进一步改善人际关系;而另一些人则表现出消极自卑态度,在面临困境时较少主动采取可能的措施与积极寻求帮助以求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为更好的预防高职生的行为心理问题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抽取300人进行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49份,其中男147人,女102人;乡村176人,城市73人。

1.2 研究工具

1.2.1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由美国H.Fitts于1965年编制、林邦杰在1978年修订的第3版,共70个题目,包含自我概念2个维度和综合状况共10个因子,即结构维度: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内容维度:生理维度、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综合状况:自我总分与自我批评。前9个因子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而自我批评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消极。该量表分半信度在0.925~0.945之间。

1.2.2 社会支持量表 由肖水源编制,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3个因子,共10个条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题目的词语做了修改,把“配偶”、“夫妻”改为“恋人”,把“同事”改为“同学”去掉“儿女”一项。修订后的量表3周后小样本重测,结果10个项目的相关系数在0.69~0.91之间[3,4]。

2 研究结果

2.1 高职生自我概念的性别、城乡差异 高职生自我概念总分性别差异显著(P

2.2 高职生社会支持的性别、城乡差异 男女高职生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总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2.3 高职生自我概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 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与自我概念各正向因子及总分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而客观支持只是和其中的几个正向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三者均与负向因子自我批评呈负相关。见表3。

2.4 自我概念对社会支持的影响 按照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得分,把得分高的27%作为高自我概念组(67人),得分低的27%作为低自我概念组(67人),比较两组被试之间社会支持各因子的差别。结果见表4。

3 讨 论

高职院校中女生比男生具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这一结论和以往有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研究一致[5],这可能和我国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相符合。传统观念认为,男生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样会使得男生有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多的注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女生由于受传统的道德观念社会舆论的约束,从小就受到更多的自律和他律,其社会压力较之男生要小一些。因此女生在家庭自我、道德自我以及自我认同上明显高于男生。而由于女生对自己的外貌有更高和严格的要求,对自己的外貌缺乏信心,所以女生的生理自我得分低于男生。

高职生在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以及自我满意方面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这和国内一些关于大学生及中小学生自我概念研究的结果一致[5-7]。这可能是由于城乡的经济文化环境不同,城市中先进的文化、开放的意识、宽容的氛围,都有助于城市高职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而农村相对闭塞的环境影响到高职生自我概念的形成。

本研究发现,高职生社会支持总体水平较国内已有研究有所提高[8],这可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高职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研究同时发现女生支持利用度高于男生[9],并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女生身心成熟早于男生有关。城乡高职生社会支持不存在差异,只是城市学生社会支持略高于农村学生。比较高低自我概念组的社会支持发现,二者除了朋友支持、恋人支持、经济支持外,在社会支持各项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概念高的高职生能够更好的利用各种客观支持,并具有更积极的主观支持,而自我概念低的高职生在感受到的客观支持即利用度上均低于高自我概念高职生,这说明自我概念是影响社会支持的重要因素,具有积极自我概念的个体,可能和周围的同学、朋友和谐的相处,有更多的倾诉对象和求助资源,能够感受到来自他们的支持,而自我概念低的个体往往会存在社会适应问题,不能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社会认知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认知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因此,培养高职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4 参考文献

[1]高亚席.大学生自我概念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49-50

[2]张彦.中小学社会支持特点的初步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4:2

[3]张雯.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81-82

[4]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5]孔祥军.大学生自我概念与防御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9(1):61-62

[6]蒋立杰,王欣.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442-444

[7]王金道.农村中小学生自我概念调查及城乡差异比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4):311-312

[8]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