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的档案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电网管理工作的不断改革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也有所进步,一些公司设置了综合档案室,也配备了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实现了统一管理。但是,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比较晚,大部分的供电公司仍处于分散的管理状态,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供电公司虽设立了管理制度,但过于形式化,没有实效性,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陷入被动管理的状态,文件、资料管理混乱,尽管部分县级供电公司已经开始进行整改,但是改革的步伐稍慢,不能与电网管理发展同步,所以应积极的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三,档案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不高。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专业性强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管理,能够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但是在多数的县级供电公司档案管理中虽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工作,但是这些工作人员常要兼做其他工作,无法专注于档案的管理工作;又因档案管理岗位的福利待遇不是很好,导致很多档案工作人员不够稳定、人员流动性大,缺乏较强的责任心,常出现工作人员离职后,档案管理失控的局面,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另外,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多数是非专业人员从事档案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常常出现档案资料收集和归档不及时,导致档案管理的价值性不高。
二、做好县级供电公司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县级供电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真正的改变县级供电公司档案管理的现状,就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整改工作。
1.强化档案管理工作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供电公司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管理意识,尤其是要强化高层领导的档案意识。首先,领导要积极地带领大家进行《档案法》的学习,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强化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管理者的对档案工作的认知度,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畴,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进行严格的把关,建设专业性的管理团队,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作为档案管理的领导者要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2.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是供电公司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首先,供电公司要大力支持档案管理工作,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要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条件,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制定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供电公司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制度,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实施三级网络的管理办法,提高工作效率;要落实好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进行明确的分工,做到档案管理工作依法遵规,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最后,要组建综合档案室,便于档案资料的查询和归档,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工作,并且要定期组织相关会议,制定出完整、有效的工作计划,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3.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管理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手段,对于供电公司的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数据库是一种趋势。作为县级供电公司应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然后要建立档案检索体系,编制档案检索目录,便于资料的检索,提高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率;对在职员工和新进员工建立电子档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强化了档案管理效率,加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便捷性,有效的对档案进行保管,降低了风险,发挥了档案管理的积极作用。
三、结束语
[关键词]知识转移 咨询公司 档案信息管理
[分类号]G275.9 F270.7
随着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机构的核心战略资源,对知识转移的探讨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而作为知识转移重要第三方的咨询公司,其知识转移的内涵和要求有何不同,其基石是什么,知识转移与咨询公司档案信息管理的关系如何,有何共通之处,又该如何把握和结合,都有必要认真探讨研究。
1 知识转移与咨询公司档案信息管理
1.1 知识转移的内涵及其特征
从1977年Teeee提出知识转移的概念起,国内外对知识转移内涵的探讨一直不断深入。与知识管理兴起于工商管理一样,最初理解知识转移是基于其对企业管理的功能和意义,由此产生了“功能说”,如Kogut等认为企业转移知识的能力是企业存在的重要理由,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吸收新知识和有效利用新知识,通过知识转移,将那些使组织获益的知识加速应用,从而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
随后产生了“过程说”,如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的Hendrik等人提出知识转移是一种知识传递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的沟通过程;Hansen也认为知识转移是机构成员间的知识迁移和吸收;许强等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从转移方向知识接受方传递,并让接受方理解和接受的过程;Davenport等提出“知识转移=知识传达+知识接收”,接收知识意味着对信息的充分理解并能够据此采取行动;Krogh等认为知识转移的过程分为初始化、转移和整合三个阶段;詹青龙等指出知识转移是指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转移知识的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知识转移的认识逐渐上升到本质和宏观层面,如陆侠等认为知识转移是指建立起技能传授、学习和知识管理的体系,将战略设计、组织和绩效设计、管理流程设计、系统流程设计各方面知识在员工中进行贯彻,让大家对相关知识消化吸收,保证系统的运行;施琴芬等认为知识的转移是通过组织的地域维度、业务维度及职能维度来降低组织风险的不确定性,破除一些节点问题和壁垒枷锁;而谭大鹏、霍国庆等撰文对此进行概括比较,他们认为知识转移是一个特殊的知识传播过程,是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其根本作用是缩小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并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根据以上学者的概念界定,可以看出知识转移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知识转移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主动性。与知识传播和扩散不同,知识转移是在组织机构有意识的主导下开展的,旨在促进个体和组织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因而更为主动和积极,更强调方法和策略的计划性、针对性。如当企业自身不具备某类知识转移条件时,就会选择向咨询公司等第三方寻求获得知识源的策略。
其次,知识转移活动是受控的和可控的。所谓“受控的”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能顺利地实现转移,只有可编码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接收方所理解和接纳;另一方面是指知识转移往往需要在受控环境中进行,这样能保证知识转移的效果和效率,还能更有效避免被动的知识外溢。由此机构需要设计可控的平台系统,以保证对知识转移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
再次,知识转移的过程具有增值性和创新性。知识转移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和继承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性的同化和内化的过程。知识通过转移产生增值、裂变、聚合后,进而就会形成新的知识。因而,知识转移过程伴随着知识使用价值的相应回报,转移完成后往往能达到知识供需双方彼此双赢,乃至多方共赢。
此外,知识转移的对象更为广泛和深刻。与传统信息利用和传播只关注显性知识不同,知识转移关注隐性知识的共享和扩散。刘丽萍指出,知识具有“波粒二相性”。知识“粒”是指作为实体的知识(即显性知识),知识的“波”是指作为过程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因知识转移产生的作用有知识结果的转移和知识过程的转移,而后者的影响将会更持久、更深远。
1.2 档案信息管理为咨询公司知识转移提供保障和支持
咨询公司开展知识转移活动的前提是:拥有足量的、可靠的信息和知识储备。因而对于咨询公司来说,广义的档案信息管理不仅包括人事档案、会计档案、文书档案等,还包括根据其业务范围和服务导向建立的各类知识库(即知识档案)。在这个知识库中不仅要有事实性的知识(Know-What)、原理性的知识(Know―Why)和技术性的知识(Know-How),还要建立专家档案。因为随着客户需求专业化和精细化程度的提高,任何公司都难以独立完成咨询课题和任务,只有掌握了“谁拥有知识(Know-Who)”,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转移方与接受方的匹配。这对于中小型咨询公司而言更是立命之本,杨文等在对福建36家管理咨询公司进行调研时发现,绝大多数管理咨询公司都无力聘请全职的管理咨询师,只好聘请兼职顾问,在整个咨询项目运作过程中,管理咨询公司负责接单,再“下单”给管理咨询师“生产”,而后公司负责“交货”及“客服”。
1.3 知识转移有利于咨询公司档案管理的发展和价值实现
档案信息管理是基础性工作,事关咨询公司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而档案管理本身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需要建立素质优良、继往开来的档案工作团队,在笔者埘中山卓力、佳信等几家咨询公司的调研中发现,由于员工流动性较大,经常导致公司业务开展存有难处和困境:一方面新上岗的档案人员,对于原有档案存放规律和技术不甚了解,相关信息无法及时查找;另一方面,大量的咨询信息和客户信息及时归档,存入知识库,一旦业务员辞职或离职,这些重要信息也随之而去,对公司损失颇大。而知识转移的提出,对咨询公司及其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都是极为有益和有利的。
2 面向知识转移的咨询公司档案信息管理维度分析
所谓管理维度,是在对管理活动要素类型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管理活动空间范围和视角方位的具备程度、判断条件和评价标准的表示,即对管理活动赖以存在的内外条件予以判定、描述和评价的概念集合。管理维度的分析与构架,一般要从两个以上具有互斥性的视角进行,这无论对于管理理论研究,还是管理活动实践的归纳和指导,都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引导管理学研究的视角创新,一个新的管理维度的描绘,是建立在对管理活动的要素、环节和生存空间的重新认识和挖掘基础之上的,必然带来研究视角的重新发现和研究定位的修正,能拓展管理学的研究视野,推动管理学研究理念的创新;另一方面,能直接提供新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对管理维度的描述实质上是
对各类管理活动的内核分析,为分解和区别管理要素类型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并确定各类要素在管理中所司职责,管理维度的重新审视和划分,正是管理模式重新构建的前提和基础,为其提供可资利用的方法和框架。
中国人民大学的胡鸿杰教授通过对管理活动机理层面的考察,提出任何管理活动都包括资源、方式和内容三个主要维度:
所谓管理内容,即指管理活动的对象及其所要实现的职能和任务,对于某一特定的管理活动和行为,其管理内容既可以是具体的对象标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过程,还可以是具有更深内涵的职能,特别是在许多宏观的管理活动中,对程序和职能的管理更是其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如档案管理活动中,档案工作者和档案信息自然都是管理内容,而对文件案卷的收集、整理等过程也是管理内容,此外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能同样还是管理内容,只是考察的层面和范围不同而已。
至于管理资源,一般认为无非就是“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再加上近年来比较吸引眼球的“信息资源”,这些理解和认知比较通俗易懂,但也略显粗浅和表象,对管理资源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只注意到了直观的显性资源,忽略了管理中的隐性资源,胡鸿杰教授则撰文指出,管理资源还可分为基础性资源和“特有资源”两个层次,前者有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为管理活动提供外在保障,后者诸如规则、权力、人脉和文化等,为管理提供内在保障,管理活动中两类资源都是不可或缺的。
管理方式是指依据管理内容的特点和要求,对管理资源进行整合、配置的方法与途径,依据不同的标准管理方式有不同划分,如根据是否产生口语或书面语行为,可以分为言语型与非言语型管理方式;根据发生的场合,可分为直接型管理方式与媒介型管理方式;根据对资源处理的程度可分为一次管理和二次管理两个不同层次的方式等。文件(档案)方式是其中的言语型、媒介管理方式,是社会与机构管理方式中最重要、最通用、最经济的一种,具有确定性、规范性、可控性等比较优势。
从这三个维度对档案信息活动进行考察,不仅能引发对档案管理活动的重新认识和把握,既有助于理解和深度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又能凸显其在管理中的保障作用,有利于减少或避免管理资源重复建设,一定程度上改变对管理资源的浪费或漠视现象,从本源上促进管理资源的最优配置,还有助于管理方式的规范与创新,为解决当前诸多社会管理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实践意义和现实价值。三维度分析如图1所示:
咨询公司的档案信息管理也同样不能置身于这三维度空间之外,下面即依此分维度对其中的知识转移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1 内容维度的知识转移
一般认为,档案信息管理的主要是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等传统内容,这就有必要首先了解和明确档案信息的特点。和宝荣教授指出档案信息具有联系性和积累性的特点,李国庆指出档案信息作为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特点外,最大优势在于其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和凭证性。在传统环境下,这些特点通过固化在特定载体(如纸张)上予以保证,而数字环境下,则有赖于元数据信息了。当然图书与情报类信息也需要元数据,但不同的是,这一类的元数据信息主要用于知识的组织和检索,主要关注知识载体形式和内容分类关联,而归档信息的元数据更侧重于知识的来源信息及知识产生者的背景结构,借此来保证知识源的可靠性。
szulanski认为,在知识转移的初始阶段,知识源的可靠性、转移的预期困难是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重要因素。当知识源的可靠性没有得到确证,即当知识源并不被认为是可信赖的、讲信用的或有见识的时候,知识源的知识转移将非常困难,它的建议和示范将被质疑并受到抵制,这也叫“知识作用的未实证性(unpmvenness)”。因而咨询公司根据其业务范围和服务导向所建立的各类知识库,为了确保其真实可靠,必须依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自然也就是档案信息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
这一维度的知识转移主要在咨询公司和客户之间进行,除了满足用户需求提供可靠的编码化知识源之外,相应背景信息共享与迁移也是十分必要的。
2.2 资源维度的知识转移
任何一种管理都是耗资源的,如前所述,既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基础性资源提供的外在保障,也需要权力、规则和文化等管理的“特有资源”提供内在保障,管理活动中这两类资源都是具有支撑性的,缺一不可。咨询公司档案信息管理也离不开人、财、物等资源的保障,如设备和装具的配备、人员的培训、信息的加工和服务等,同样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还需要权力、文化层面的支撑,如公司高层的重视和强调(特别是像北大纵横等大型咨询公司),一则有利于各个部门的档案信息整合;二则利用权力资源可以督促实现将存储在员工个人电脑(乃至人脑)中的知识信息予以全面及时的转移和归档,以丰富公司的财富和资本。
这一维度的知识转移主要在咨询公司内部进行,不仅要在档案信息管理人员中予以传播与接纳,如一方面要熟悉档案工作需要哪些资源;另一方面也要掌握这些资源能在何处获得,又该如何获取。这类知识转移更要推广到公司业务部门和相关领导,使他们形成概念、习得程序,最终养成大力支持档案信息管理的习惯和氛围。
2.3 方式维度的知识转移
咨询公司档案信息门类较多,其机密性高低不一,因而信息组织的方式和使用权限的控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重视对档案信息管理方式的知识转移,以促进机构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维度的知识转移重点和难点在于管理技能和经验等隐性知识,档案信息管理从原理上讲是比较直观和简单的,但是具体的操作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技能熟悉,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做好的。
这一维度的知识转移还存在于咨询公司和客户之间,不过这主要是指开展档案管理咨询业务和有档案管理专业优势的公司。如浙江省首家公司制档案中介机构――杭州伟邦档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就针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提供档案咨询与指导、档案培训、档案技术推广、档案人才租赁等相关的专业服务,而方式维度的知识转移即是此类公司的核心优势之一。
3 面向知识转移的咨询公司档案信息管理实现策略
如上文分析可见,不仅档案信息管理在咨询公司知识转移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关注知识转移对于档案信息管理也大有裨益,两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而实现面向知识转移的咨询公司档案信息管理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予以强调和努力:
3.1 主动调研掌握公司档案管理中知识转移内容
首先是咨询公司领导层要从宏观上对档案信息管理中的知识转移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深入调研公司管理中知识转移的层次和范围,明确哪些显性知识必须按照档案信息的标准和要求予以存储、传播和控制,哪些个体隐性知识应该显性化为组织知识并予以
及时存档,把握档案信息管理各个维度的知识转移内涵和要求;具体操作执行的档案管理信息工作者更要积极主动,对具有潜在价值、有必要作为档案信息保存的知识,与业务人员共同商讨,拟定归档范围并明确共享权限,业务人员也要认真配合,提出建设性意见和需求,以框定知识转移的目标和范围。
3.2 优化档案信息管理中知识转移的资源保障
所谓资源保障就是为知识转移创造必要的软硬件环境。一方面要在人、财、物等基础性资源上对档案信息管理予以必要配备和支持,在档案信息管理人员梯队建设上要引起足够重视,尽早做好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引导档案专业人员间的业务交流和知识转移,让新生力量在日常的档案信息工作中充分习得管理技术和技能,避免突然的工作移交带来的措手不及;另一方面要利用权力和公司文化等特殊资源,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和推动各类档案信息知识转移,不仅在信息管理人员中,更要在业务部门里,形成健康的知识存档和归档意识,培育良好的知识转移的习惯和氛围。
3.3 量身打造面向知识转移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咨询公司要着力开发和建设面向知识转移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要依据和符合本公司的客观实际,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通用性。如在设计知识采集功能模块时,要对本公司业务流程予以梳理和考察,在各关键环节中嵌入背景信息捕获器,保证归档知识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而在知识传播功能模块中,要实现目录信息开放的同时,对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控制,这一方面是指利用技术手段严格控制资源使用权限;另一方面是指实现知识转移环境的控制,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知识转移效能。
3.4 有力控制、有序开发咨询公司知识资产
在拓展和丰富档案信息资源的类型、数量的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建立和完善公司资产档案,特别是对无形资产的归档和建档,不仅要及时接收和控制公司核心知识,保证其安全性和可用性,还要与业务人员积极配合,有条件地对之进行开发和传授,使之不断增值和升值,增加知识转移的吸引力和动力。
3.5 创新咨询公司档案管理中知识转移的路径和方法
本文分析了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激发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开拓创新,确立档案工作的新观念。使档案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档案管理;新观念;新思路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常常遇到因档案管理工作不足,导致档案服务与需求产生冲突,不能有效发挥档案的功能及作用。因此,如何处理档案服务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一、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尽管我们已拥有稳定发展的档案干部队伍,但进入新世纪后,面临众多新的挑战与新的问题,这支队伍文化教育程度及专业培养的素质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尤其是那些不仅熟悉档案内容,而且能够针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
2、档案管理制度的规范性较为欠缺
尽管大多数企业或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进行了必要的更新,但是在一些大型的企事业单位或专业档案馆却仍然普遍存在管理制度欠缺,主要表现在一些细节问题的疏忽:例如,档号缺失,散乱;案卷标题较为随意,不规范;大部分案卷中缺乏卷内目录;组卷混乱现象较为严重。
3、档案管理的人为色彩较重
在理性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因具体工作中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人为色彩,易导致工作的公益性有失公平。
4、求多不精导致检索效率低效
档案检索方式目前主要包括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但实际工作中传统的手工检索仍占有相当比重。为简化检索程序,节约时间,各档案部门在手工检索的途径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编制了多种形式的检索工具,但编制检索工具中出现了求“多”不求“精”的现象,误认为编制的检索工具越多档案工作服务质量越高,反而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效率低效。
二、把握时代与实际工作要求,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在新的目标要求下,我们一方面应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满足不同人群对服务的诉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建立公平正义档案管理制度的工作目标。
1、加强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再深造
档案管理工作深入化有利于经济增长,也有利于社会进步、政治稳定、更重要的是与构建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的提高是保证这一工作深化的基础。要多充实有精湛专业知识及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但更切合实际的是加强现有人员的再深造教育。要使现有人员“不甘现状”,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行业、新领域的不断扩张,势必冲击原有的档案业务的管理思路和服务工作。因而加强自身的业务及专业的再深化、再学习,拓宽视野,提升对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的了解,将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引入现有工作中,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和改进,将传统的单一思维转化为多样复合思维。与此同时,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切实有效地推行专业继续再教育。
2、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转变服务意识。档案工作人员面临的工作是长期、单调且枯燥的,工作方法也相应地较为传统而落后,如何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超前服务于市场、社会和企业,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关注的焦点。因此,改变工作人员的意识,将主观意识中伸手的概念调整为先行和创造,即档案工作人员由事后收集材料者转变成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共同参与者,从而形成新的档案工作理念。
(2)强化激励机制。打破“铁饭碗”,引进适宜竞争激励机制,积极推行聘任合同制,通过这些手段对现有人员优胜劣汰,实行择优上岗,使得能者上庸者下,从而激励档案工作者重新对自身工作有新的认识,激发个体的潜在工作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开拓创新工作局面。
(3)重新定位,实现自我价值。由于对档案工作重要性存在误解,使得工作人员为工作而工作,忽视了自我价值及自我从事职业对社会影响的认知。因此,相关领导应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人们特别是档案人员对工作有重新定位。促进档案人员积极进取,纠正以往守摊看点,仓库保管员的认识,提升自我职业认同,最大程度发挥自我能力,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更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贡献自身力量。
3、加强信息化建设,发挥档案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如今在激烈竞争的时代,人们对档案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的专业标准正在日益趋近发达国家,无论法律、技术、物质都要和国际接轨,我们要认真努力改变档案服务的薄弱环节,努力满足公众需求。不能只做一些门面工程、形象工程。要给大众提供其服务的实在性,面向公众提供具体档案查询利用服务,使档案的现代化与企业的信息化同步。为达到此目标,档案部门应最大程度利用现代化电子技术,在适应档案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为防止电子档案有误对实践工作带来危害,应建立专职部门负责检验电子文件。
要纠正档案的现代化建设就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的观念,更不能错误认识档案的现代化建设就是把传统的管理方式搬到网络管理上去。应正确的认识我们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先进管理理念,从而改革档案管理中不适应时代要求发展的一些做法,它是更高层次的认识,因此要求我们不断吸纳接受新知识,使档案管理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确立档案工作的新观念
档案信息使用周期加快,需求量增多,尤其是科技档案和经济类的法规文件的使用率大大提高。大多数科研部门面临着改制,将有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怎样迅速地把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需要档案部门提供大量科技档案资料和经济类的法规文件,为领导决策、为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政府工作提速,也要求档案工作提速。
【参考文献】
李晶群.与时俱进开拓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26-127.
[2] 李文娟.浅述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07-108.
[3] 王晓云.浅谈开拓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7(4)118.
关键词:档案管理 创新 档案工作目前由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在进行快速的发展,这也是的各行各业在市场竞争别激烈,也使得许多档案的阐释,但是由于档案的过分繁多,传统的管理工作已经不能满足档案的基本要求,所以随着时代的转变,档案管理人的关了方法也应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是的档案可以清晰明朗,以供人们在查阅过程中,显得十分的方便轻松。这样就可以更好的造福于人民群众。因此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要在传统的思想上去寻求创新,在传统的方法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才能打破传统思想的枷锁,才能使自身是社会得以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
1 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困境
由于受多年形成的封闭保守的传统档案管理意识的影响,档案人员都缺乏市场的竞争意识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这种消极的态度致使档案中潜在的巨大价值不能开发出来。
1.1 档案基础建设落后
①档案保管条件差。在面对档案的保管时,我们都会起保管装具进行严格的要求,并且达到“八防”的原则要求,对档案进行防尘、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蛀、防腐等方面的工作。可是,要求永远只是要求,人们在对很多的档案管理时都是应用的那些保存质量及其不好的木制装具,这对档案的保持有着严重的影响②档案基础工作准备不充分。大多数档案馆由于经费紧张,很多资料不能分门别类,无法进行电脑录入管理。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面窄,不能达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使得档案馆经济紧张,进而造成恶性循环。④档案基本管理设备缺乏。有些档案馆的最基本的设备设施也都没有配备齐全。
1.2 “人性化”服务意识淡薄
有的档案工作人员固守“等、靠、要”的思维方式,对读者缺乏人性化的关怀。每日所做的服务只是固守在馆内,有读者来就接待,没有也无所谓,当读者问到哪类档案在什么地方,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馆里有什么档案就提供什么,不去引进新的资料以与时俱进。
1.3 档案从业者的总体状况不尽人意
不管是职业群体的数量,还是职业群体的结构,档案馆从业者的整体素质远远低于其他许多行业。一些档案馆奉行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不作为”行为方式,给人们形成档案职业清闲、舒适的印象,档案职业成了中低层次中老年“养老”和家庭型职业女性“顾家”的理想职业,从业者中受过高等教育尤其本专业高等教育的人非常少。
1.4 档案从业人员的工作业绩无衡量的尺度
档案职业人员工作业绩主要测评档案职业主体所完成的各种工作指标。但现在的管理体制中,根本没有哪个档案馆有这样的考核尺度,没有业绩的比较,就没有竞争的动力,从业人员也就没有相应的工作热情。
1.5 档案从业者的自卑心理对档案事业的消极影响
档案工作者的心态是最重要的,这不但影响着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还对档案的良好保存有着严重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年轻人在从事档案工作的时候,都有着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而这些自卑感就逐渐的演变成工作中的消极情绪,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在面对这样的心态的时候,我们要进行合理的宣泄,例如:自我安慰,自我解嘲等这些都是自我心理调理的一种方法。
2 档案管理创新
2.1 创新管理思路。要想改变档案工作既无动力,又无目标的现状,必须使档案工作从伸手派变成先行官、创造者,努力打造档案工作由事后搜集材料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新型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
2.2 创新管理模式。在立卷管理上,要改进工作方式,简化操作步骤,摒弃一些繁杂,呆板的做法,创新管理。要做到既不影响日后调档阅档,又能尽快完成归档程序,缩短立卷归档周期是关键。另外在日常的抄写、装订工作中,档案工作者也要善于创新,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以利于以后的管理工作。
2.3 创新档案基础工作
(1)丰富特色馆藏。档案工作的基础是拥有各种各样全面的馆藏,而且在追求馆藏数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馆藏的质量。在合理扩大接受范围和征集门类的同时,对接受档案的质量进行必要的控制。要求所接受与选择的档案信息含金量高,要有特色,要注重体现档案的综合性和独特性,优化馆藏,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与服务特色。
(2)编制高效的检索工具体系。一个档案馆只有将检索工具编制得科学化,合理化,简洁化,才能全面的揭示本馆所藏的档案,也就越能迅速的开发信息。在目前的条件下,不仅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完善的手工检索系统外,还要逐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自动化的检索系统。另外在编制检索工具时,要使得分类多样化,加强检索引擎,要做到总目录、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专题目录等井然有序,既要有叙述型检索工具,也要有条目型检索工具。
2.4 创新档案工作机制 在馆内员工管理方面,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不再把员工仅仅当做是雇来看门的守护者,而是当做最有价值和最富有竞争力的资本,争取最终达到档案馆与员工的双赢局面。在用人制度上,要慧眼识才,爱惜保护人才。管理者应在档案馆内各项工作中体现爱才之心,容才之量,举才之德,护才之魄,用才之道。
2.5 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的素质
(1)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只有员工有了对档案管理的新想法,才能推动档案工作的创新,如果没有创新的意识,档案创新就无从谈起。当前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崭新时代,档案工作要适应这种新时代的要求,就应具有很强的改革精神,开拓创新。档案工作者要充分理解创新工作为知识经济的灵魂,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计算机应用方面,渗透创新思想,开展创新实践。
(2)培养知识的创新能力。在对档案工作者档的要求时,我们还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不断的学习从而发展和创新自己的大脑思维,增强他们的文化修养,使得他们在工作在、过程中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从而使得他们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人才。
关键字:新时期;高速公路;档案管理;意义;现状;对策
作为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档案是对高速公路在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直接记载,并且为高速公路的建设与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在我国经济建设脚步的加快的背景下,我国的高速公路事业也在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等级的提升,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新时期,国家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和完善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
1 新时期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与意义
1.1 档案管理可以为高速公路每个阶段的发展提供凭证
高速公路的建设与管理是相当复杂的,相关档案的搜集与管理是从高速公路的筹建之日就开始的,此后,不论是项目开始建设之前的各种评估报告、工程图纸、审批文件,还是项目施工时的财务报表、工程进度表等等,都需要进行管理与存档。这些由各种资料组成的工程档案,很好地将高速公路建设每个阶段的情况记录了下来,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依据。因此,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档案管理可以为高速公路每个阶段的发展提供凭证。
1.2 档案管理可以促进高速公路企业的发展
高速公路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企业的管理进行自我评价与总结,而档案管理可以为高速公路企业提供资金方面、质量监管方面、成本预算与管理方面等多种方面的帮助,从而促进高速公路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档案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收集到的资料,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有利的服务,进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1.3 档案管理为高速公路的养护提供基础保证
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具有复杂性,其涉及多个方面,相应的,档案的管理也会涉及多个方面,如设计方面、施工方面、监督方面等等。在高速公路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之后,遇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当遇到问题时,就需要对高速公路建设时的原始数据进行查证,此时,档案管理收集到的大量资料不但为查证工作提供了便利,而且为高速公路的养护提供了基础保证。此外,根据档案管理收集到的资料,人们还可以很方便的对高速公路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为以后的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2 新时期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过分注重工程建设,缺少对材料管理的重视
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事业普遍存在一些施工单位因过分重视施工质量与工期等工程建设方面的问题而忽视对档案材料的管理工作的现象,造成了高速公路档案资料的严重缺失。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只是单纯的将关于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料堆到工程即将结束时才处理,不但使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难度加大,而且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而导致最后整理的材料信息不准确,例如,施工过程中临时改变了方案,却没有在图纸或其他材料中记录下相应的变更,如果到工程的最后时期才对档案进行管理,就很有可能保存下没有变更的材料信息,因而不能保证档案管理的准确性。
2.2 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通常情况下,一个高速公路的建设工作会有施工单位、监管单位等多个单位参与其中,但是由于各单位缺乏档案管理意识,而且对竣工后的资料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就导致我国的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档案管理不规范,如文件、图纸等资料的规格不统一;第二,对竣工资料的要求低,缺乏系统性;第三,没有专人保管资料,又缺乏存放资料的库房,各单位间交接材料时很可能会因为手续不全、资料丢失等原因而给材料的归档带来不便。
2.3 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各单位都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工程的建设中,虽然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是却缺少对档案管理的规范与统一。此外,虽然目前我国已对档案管理加以规范,但是由于时代在不断发展,很多情况都是难以预测的,这就导致在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时时常遇到一些难题,例如,资料整编责任的划分问题、资料分类方法问题等等。
2.4 缺少专业人才
通过调查研究,档案管理工作雇佣的大多是兼职人员,不但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而且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档案的管理不上心,只是应付了事。此外,虽然部分单位配备了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但是由于对工程建设知识的了解不多,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技术缺少有机结合,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不高。因此,专业高速公路档案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导致工程资料文件不规范、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3 新时期做好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完善高速公路档案管理机制
针对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规则,并且不断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机制,确保制定的档案管理规则的顺利实施,让每个单位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到高速公路建设每个阶段的资料都能被很好的进行管理。此外,完善高速公路档案管理机制,可以从本质上解决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资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3.2 重视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
加强对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通过培训、进行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让人们认识到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为保证高速公路质量的重要凭证,从而加强人们的档案意识;第二,高速公路建设之初就要求各单位贯彻实施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档案管理与工程的实施同步进行。
3.3 规范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贯穿高速公路建设的始终,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都有详细而准确的资料记载,规范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首先,要做好对档案完整性与准确性的审核,因为这样不但能保证工程资料的真实性,确保资料能将工程真实的反应出来,而且对高速公路档案管理机制的完善起着促进作用。其次,要做到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并配备档案库房,由专人负责。最后,及时解决新形式下不断出现的档案管理问题,并将其进行规范化处理。
3.4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要做好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档案管理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针对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新时期需要的高速公路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满足以下两点要求:第一,要热爱这份工作,不但责任心强,而且具有良好的价值观;第二,不仅要具备很高的档案管理知识水平,还要了解与高速公路建设有关的知识,从而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但这项工作的实施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及时解决,以提高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确保存档的工程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日后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依据。
参考文献
关键词: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现代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对档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档案在社会各项事务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这样就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成为适应形势的必然结果,而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也成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除了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做好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就尤为重要。
一、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计算机作为一种高效处理庞大复杂信息与数据的现代先进工具的首要特征就是要求输入计算机的各项原始数据,信息必须是准确和科学的,否则输入的数据与信息是“垃圾”输出的只会是更高级的“垃圾”。所以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前提条件是要做好输入信息与数据的收集、整理、著录等一系列前处理性质的基础工作使其充分满足计算机工作的技术要求。
目前我国的综合性档案馆大多是馆藏内容庞杂案卷数量繁多时间跨度长且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封闭式管理之中档案管理仅以保管为目的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再加之每个历史时期档案的整理质量要求不同整理的规格不统一等情况形成了档案基础普遍较差的局面。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号一卷多册现象较多
2.案卷标题不规范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较为普遍
3.大部分案卷缺少卷内目录以至于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永远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
4.许多案卷未标页码如果使用中掉页很难发现
5.组卷混乱现象比较严重如有按时间组的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的还有按文种组卷的
6.案卷厚薄不一有的一、二页纸一文一卷有的五六百页纸一类一卷。总之综合性档案馆建馆时间越长馆藏量越大的存在的类似问题就越严重。
从以上情况来看我国综合性档案馆目前还未具备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充分条件需要尽快地、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提高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水平
从科学与经验中都可以获知要想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著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1.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
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因为一般的综合性档案馆由于多年来未做全面的清查加之移交单位划分保管期限不准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重份或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才能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
2.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
将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在重组案卷的过程中还应对那些无页码、无卷内目录、无案卷标题或标题不清楚的案卷要重新加工填写以保证全部案卷更加规范。重新组卷不仅可以优化馆藏、科学保管而且亦可以提高实行计算机管理档案后的利用效率。
3.结合本馆实际规范著录工作
著录是实行计算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直接影响输入计算机数据与信息的准确性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工作。《档案著录规则》是规范著录工作的最基本依据。但是由于各个档案馆的条件存在差异再加上计算机管理又提出了新的技术性要求所以各个档案馆应该以《规则》为依据,并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计算机管理的技术要求制定出适合本馆著录工作的著录细则。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已经起到了提高基础工作水平的作用并对我馆实行档案计算机管理工作有很大的促进。
4.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
计算机检索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为了确保检索的完整性我们在分类过程中,首先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再因事制宜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例如“物价”问题涉及的行业较多我们就统一归入“J”类然后再根据每一文件具体特征辅以关键词标识加以区分。另外在分类的过程中还应加强校审力度以便及时校正分类人员的错误。并且还应经常组织大家统一认识统一标准尽量做到前后标引一致同一类文件标引一致从而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5.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
档案的分类号保证了检索查全率而题名准确才能保证检索的查准率。但仅保证查全率是不行的,还须同时保证查准因此在著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我们认为规范题名应掌握的原则与要点是在填写题名项过程中要规范机构简称尽量避免在检索时出现含混不清、文不对题和计算机识别不清的情况发生。我们结合计算机检索需要在著录过程中将题名中责任者、事由、文种(必要时加上人名、地点和时间)等要素都填写完整。如果题名要素不完整。则要补齐如果题名冗长则删除多余的赘词。还要统一文种题名中经常有“请示报告”等含义不清的文种出现很影响检索的准确率。所以我们便规定凡是要求批复的文件写“请示”凡不要求批复的文件则写“报告”等等这样就可在检索中区分出每份文件的实质作用。
另外我们还利用计算机一次输入多次输出的功能将关键词项中的人名、地点、时间与机构分别著录为日后制作《人名目录》等检索工具打下了基础。
三、加快数据准备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进程
在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计算机数据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大工程尤其是对于那些建馆时间较长的综合性档案馆来讲由于馆藏案卷多著录工作不仅量大而且复杂如果没有一整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会使计算机因数据准备不足而无法使用甚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进展速度。在著录工作中只要掌握了以下重点便基本可以取得著录工作“多”、“快”、“好”兼而有之的效果。
1.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
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和提高社会利用的效率。
2.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
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即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将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3.分门别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
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4.用“关键词”替代“主题词”,简化查找时间,提高效率
关键词:博物馆 档案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237-01
博物馆的档案工作在构建和谐的博物馆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博物馆文化是指博物馆在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创造。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博物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博物馆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坚持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才能走上档案管理法制化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档案特有的价值。
一、博物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意识淡化
博物馆陈列展览、藏品保管和社会教育等主要业务工作的快速发展,获得了博物馆管理者更多的关注,而对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则被淡化了,而一些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者自身对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这项工作可有可无,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又没有积累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因而工作存在缺位现象,导致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方式新旧交替的进程中遇到障碍。
2.博物馆档案工作缺乏长期性、连续性的发展规划
近几年,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虽然进行了一系列诸如达标升级之类的实质性考核,但达标以后,就出现后劲不足,缺少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管理,再加上部分领导干部对博物馆档案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足,对档案综合管理的参与程度不够,造成了博物馆档案工作有领导,无计划;有任务,无落实;有形式,无效果。博物馆档案工作缺乏应有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规划。
3.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管理手段
当前博物馆档案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博物馆档案收集不规范。有关文物的档案包括文物收藏档案、文物保管档案、文物展陈档案、文物修复档案、文物借展档案等,这些档案分属文物科、陈列科、办公室等不同的部门进行收集管理,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按照不同的工作方式进行记录、收集、整理的相关档案之间无法进行综合利用。二是博物馆档案整理不规范。由于博物馆中档案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立卷过程中不按照档案规范立卷;三是档案综合管理力度不够。基层博物馆大多受藏品、人才、资金及领导等条件的制约,各项软性的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四是档案利用不规范。博物馆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借阅内松外紧,手续不完备,造成了借出的档案经常没有按期归还或长时间不归还,甚至遗失。
二、提高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的水平策略
1.增加投入,做好相关文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1)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硬件保护工作的水平。当前,博物馆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保护和保管相应的文物。我国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具有相应的明确规定,即藏品要有专用、固定的库房,设置专人进行管理,库房建筑和保管设备一定要坚固、安全,库房的结构、布局、选址和设施等因素不仅会关系到文物的安全性,更会关系到文物的寿命。所以相关的管理部门在建设博物馆库房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循博物馆的《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安全保卫工作规定》等相关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筑。另外,必须及时对相应的保护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增加现代化保护设施设备的投资力度,不断提高博物馆对文物的硬件保护水平。
(2)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文物进行科学管理。《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具有明确的规定,博物馆的文物保管工作一定要做到账目清楚、制度健全、编目详明、鉴定明确、保管妥善和查用方便,所以相关的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对文物进行科学化管理。第一,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科学管理文物的步骤,严格遵照文物接受、坚定、登记和分类的程序进行相应的管理。第二,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健全的制度和合理的程序有利于工作人员对相应的文物进行有条不紊的保护工作,通常情况下,要有以下这些制度,即藏品征集、鉴定、分类、消毒、检修设备设施等,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有关的制度进行相关的完善。第三,不断增强博物馆全体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法规对自己的业务进行指导。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熟悉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博物馆的相关法律法规。第四,建立相应的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物进行科学、先进的管理,逐步实行文物的信息化管理方式。
2.有效开发和利用博物馆的文物
(1)充分运用仿真和复制手段。对博物馆的文物复制主要是通过文物藏品进行的复原和制作,它是博物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可以很好的衡量博物馆藏品的工作质量。
有效复制文物可以保护相应的文物。所有的事物在时间的打磨中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也都有相应的发生、发展和灭忙的过程。文物是历史长河中某一时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政治、经济和时代特征,也有自身独特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一些比较珍贵的文物会受到保护条件、外展运输设施等的限制,后受到一些开发利用上的损伤,有的是机械损伤,有的则是物化生物平破坏,所以为了对这些文物加强保护,要尽量使用复制品进行相应的陈列展览、鉴赏研究等。
(2)有效使用高科技的数字化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越来越趋向于是一种大众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进而对人民的精神和情操进行陶冶。所以相应的管理人员在进行文物陈列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对传统的模式有所突破,革新相应的陈列内容方式。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对高科技的利用,有效使用高科技数字化和多媒体手段,设计出专业的多媒体触屏系统和等离子大屏幕电视系统等等,使大众更加方便清楚的了解相关的文物。
关键词:档案管理;问题;对策;思考
1.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工作意识薄弱,档案法制观念弱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部分领导干部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抄啊写啊,涉及保管的一项事务性工作,不是本单位的重要工作,也不会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只要“守好摊”,不弄丢,不漏密,能对付查阅、调档就够了。有的单位的领导认为《档案法》是一部软法,它的约束力不强,与该部门的工作职能无关,只是有关档案行政部门的事,对档案和档案管理工作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档案法》,因此对档案工作支持程度不够,导致档案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1.2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
当前,我们大部分单位已经有了一支稳定的档案管理干部队伍,可是这个队伍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都不够高,绝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借阅、转递等业务不太熟悉,还不能适应新时代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而且大多数管档都是兼职档案员,他们身兼多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明显不够,只是完成了将材料放入档案盒这样的日常实务,没有及时规范整理归档,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而且有的单位换人很频繁,有的交接不及时、不到位。其次一些归入档案的材料真实性存在质疑,有些材料收集不齐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3 档案费用投入不多,保管保护条件不好
因为受经费的限制,再加上有关领导重视不够,造成有的单位管理硬件未配齐,由于办公室用房紧张,导致没有规范统一的库房保存征管资料。有的档案室不宽阔、阴暗潮湿、“六防”设备不配套,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灰尘多。影响档案的整洁美观。还有的在档案室空的地方堆放别的杂物,不属于专门档案室,基本不具备档案“六防”的要求,不利于档案的存放保管。部分管档单位没有购置必备的切纸刀、规范的档案夹,有的单位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较少,采用手工收集、搜索,不但信息量太小,而且更不便于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
1.4 档案管理不规范
档案资料装订不规范,或存在查找困难和材料丢失的现象。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上级对档案资料无统一的执行标准,只是按照工作需要来装订整理,也几乎没有检查、评比和考核过这项工作。二是办公场所的搬迁中遗失和损毁了一些资料。三是绝大多数案卷缺少卷内目录。还有的是组卷类别混乱,没按照档案管理细则整理装订。
2.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对策
2.1 获取单位领导的重视, 稳定档案干部队伍.,加强档案人员的责任感、事业心
只有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才能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如何才能得到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我觉得应该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首先是爱岗敬业。档案工作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和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做档案工作的行家内手,干一行爱一行,有了出色的工作业绩,就会给领导留下良好的印象。其次是请示汇报。有的单位领导缺乏档案意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相比,有没有都行,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应经常向主管领导请示和汇报档案工作,这样就能引起领导的重视。档案的许多工作尤其是基础业务和制度建设,需要档案人员很长时间的学习,逐步积累经验。档案干部的频繁调动,就会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连续性,所以,必须做好档案干部的稳定工作.还需加强档案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对收集的档案材料要要经过仔细的审核,把完整、准确、真实可靠的材料收入干部档案,把好质量关。档案工作是项细致入微的工作,必须杜绝粗心大意。
2.2 注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在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要想做好档案工作,必须建立一支有专业知识、有文化素质、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好的档案干部队伍。首先要把好人才入口关,通过考试招聘一些懂得专业知识,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加速档案科技进步。针对目前档案部门知识老化,新技术知识贫乏的状况,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就是加强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各层次人员的情况,因人而异. 有的 需要学习基础知识,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但也有些单位的档案人员稳定,又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则需要补充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档案管理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专业知识,还要对分类学、编目学、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计算机及网络科技能够熟练操作、正确运用,同时要在传统文化及文字提炼上多下功夫,不断更新已有知识,开阔视野,优化管理知识,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更好地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2.3 要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档案工作是一项单调又枯燥的工作,如果工作人员有了热情和积极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档案工作应当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实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档案工作开展不错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奖励,将档案管理状况同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符合相关条件的,提倡档案管理人员职级高配,或授予相应荣誉称号,以激励档案人员坚守平凡,创造非凡。还可以实行工作目标考核。确定合理的工作目标,并分阶段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档案工作主管部门应每年初对年度工作任务加以分解,以责任书的形式进行签订,将工作目标完成状况同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从而激发每个人的工作活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激发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使档案工作出现开拓创新的新局面。
2.4 新时期档案管理需创新,还要提升档案人员的服务意识
档案管理者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模式,保证档案的安全与高效。还要与时俱进,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掌握和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在新的领域中不断的创新,使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与现在的科学信息方法完美结合,运用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来吸纳新知识,引进先进的科学理论观念,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增强档案管理的质量。档案工作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增强服务意识,以“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只有做到了明确服务的方向,端正服务的态度,提高服务的质量,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总之,档案管理是各种珍贵历史资源得以保存的重要途径,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事,随着社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使得档案管理的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档案人员应该建立与时代合拍的档案意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创新思维,开展创新实践的理念,对档案管理的现状特点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端正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去创新去摸索,做到稳中有升,稳步前进,不断地在这条道路上取得更优秀的成就。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7)06-1383-02
学生档案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影响到档案凭证作用的有效发挥。一份完整的医学生档案,对医药卫生单位了解毕业生,挑选并合理使用人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新形势下,改革医学高校学生档案工作,使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反映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改革,服务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和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1 医学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档案工作管理不规范
我国高校中的教育行为日益走向法制化,然而高校学生档案工作却缺乏必要的管理规章制度。国家对高校学生管理下达了不少文件,但没有具体提到对高校学生档案的管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往往成为学校某个行政部门的兼职工作。许多高校的学生档案无专人负责,一般都是在学生毕业时突击整理,完成转递任务,很多医学院校也是如此。管理学生档案的工作者意识淡薄,专业知识欠缺,未形成规范化、科学性的管理方式,对学生填写的归档材料未加管理,出现档案材料涂改,用圆珠笔填写、缺页、缺件、错件等现象时有发生;档案的存放无序,用人单位等查阅极不方便;档案的转递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出现学生个体自带,未通过机要邮寄转递或经过人事部门工作者提取的现象。
1.2 学生档案内容单一、无个性化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成绩,而是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合作协调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质的综合素质型人才。社会了解毕业生的情况,不可能通过洽谈会“一见就知”,只能先从学生档案中作初步了解。然而,目前许多学生档案未能展示学生的真实情况,档案的归档范围仍旧是陈旧不变的老模式,内容包括高中材料、高考材料、体检表、入党入团材料、奖惩材料、学年鉴定表、学籍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毕业生报到通知书存根等。老套的档案材料无法具体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不利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全面考察和了解,严重地影响到用人单位及时准确选拔、合理使用人才。
1.3 档案管理模式陈旧落后,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21世纪,人力资源的档案信息成为信息革命的重要内容,医学生的档案则是未来国家医药卫生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基础,医学学生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如今学生档案管理基本上还采用传统的、原始的、手工操作的实体管理模式。近年来,随着招生人数的扩大,学生档案也随之不断递增,加上存放时间短、流动快、分配去向广、投寄单位多等特点,档案管理全都是靠管理人员手工操作完成。不实行计算机管理档案,就不能使学生档案材料信息化,也就没有开发、利用可谈。由于没有实现学生档案计算机管理,平时材料没有及时整理归档,没有建成学生档案信息数据库,就不能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档案将成为死档。目前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进程。
2 提高医学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2.1 建立健全学生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教育行为应依法办事,因此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尤其是学生档案这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国家教育部应尽快出台《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条例》。在条例中应明确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任务、特点、体制,并要对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做统一具体的规定,用条例等法规性的文件来规范大学生的档案管理及运作方式,用条例来提高教育管理者的档案意识,重视大学生档案的珍贵价值。
2.2 强化档案意识
应配备专职、专业人员管理学生档案,学生档案管理者应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专业化的手段对待。学生档案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传统档案管理知识,更要努力学习管理计算机操作、数据输入、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等基本技能。
2.3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搞好学生档案工作,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并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以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的需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设置专职学生档案管理人员,做到专人负责;二是聘任兼职学生档案管理人员,聘任兼职人员专门作好各个班级的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举办一些针对性强、时间短、见效快的专业培训,较快地提高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2.4 扩大归档范围,充实档案内容,健全学生档案信息资料
现有学生档案材料在为用人单位使用时显得较单薄,不能使用人单位满意,不能全面反映素质教育成果,不能突出医学院校大学教育的特色,也不能突出大学生本人的特点,不能反映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这需要在原有归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进,并扩充学生档案内容。如医学生在学校期间所考取各类水平测试及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医学专业社会活动材料,学生的爱好特长等,以利于用人单位真正挑选优秀人才,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2.5 采取现代化的手段管理学生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