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疾控工作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深基坑施工;监理控制; 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 U4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处于道路交汇处,是集超市、餐饮、写字楼、住宅楼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基坑南北长为260m,东西长为140m,基坑开挖深度最小处为12.0m,最大处为13.4m,基坑设计安全等级为一级,要求最大位移控制量在30mm以内。
水文地质情况
该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布如下:第一层为素填土平均3.0m;第二层为有机粘土,厚度0.5-1.0m;第三层为粉状粘土,含砂量大,厚度为3.0m;第四层为粗砂层,密实度高,厚度为1.0-2.0m;第五层为粘土,厚度为1.0-2.0m;第六层为微风化石灰岩,岩石倾角大,岩体等级为Ⅲ级。
场地内地下水为第四系弱承压水,含水层为粗砂层,埋深为-5.70m~-6.0m,渗透系数为20m/d,-6.5m以下有岩渗裂隙水,水源主要由沂河补给,岩渗裂隙水较丰实。
支护结构及监测方案
(一)支护结构
根据地质情况、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该基坑分为多个分区进行支护设计,采用了不同类型的支护方法。支护结构类型表如下:
所有基坑坡面均采用80厚C20喷射砼,纵横向钢筋为Ф6@250
(二)基坑监测点设置
该基坑按一级基坑要求,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分别设置了观测点,要求对边坡水平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基坑周围地面沉降等内容,按规定进行检测。
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控制
(一)设计及施工方案专家评审
由于该基坑安全等级要求高,施工复杂,施工前业主组织了专家对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及监测方案进行了评审。专家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后,对设计中土钉型号、锚杆间距、分段挖土深度及施工中的应急预案等进行了质疑,形成了专家意见,各单位按照专家提出的建议对原方案进行了修改。
(二)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
深基坑开工前,监理方配合业主组织了设计交底,设计方根据设计文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一次性土方开挖控制的最大高度,要求当基坑内涌水及基坑变形较大时,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到现场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针对施工方提出的土钉过砂层难以成孔的问题,经设计研究改为锤击花钢管注浆的支护形式,通过交底及会审,形成了设计交流管理制度。
(三)监理技术交底及管理制度
按照监理规范内容,我公司组织有关工程师对各支护形式及基坑监测编制了详细的监理实施细则,并逐项形成了监理技术交底,召开了交底会议,明确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度及检查验收、旁站监理的程序,对基坑监测的信息化报送、分析及处理程序进行了明确,形成了质量验收制度,环境监测报告及处理制度。
五、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
(一)根据该项目的特点,我们对支护、土方开挖及石方爆破工作内容,编制了安全、质量控制关键点,明确了控制措施及监理工作流程。
(二)止水帷幕施工。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承压水主要在砂土层及岩石上部及风化裂隙内,采用旋喷桩能确保止水效果。在工程开挖前施工一排旋喷桩形成止水帷幕。
具体施工工艺为:定孔位压孔机调整稳固钻孔压浆拔管。当注浆机钻至风化岩以下0.5m时开始注浆,待孔内有水泥浆溢出时,边注浆边拔管,达到一定深度,看到孔口或裂隙有浆液时停止拔管。施工前先进行试喷,对成桩的质量进行了检查,确定了工作压力、提管速度等参数。施工过程中对成孔质量、深度、注浆压力、浆液配比等进行全过程的旁站监理,对整个工作过程的施工情况做好记录。
(三)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的监理工作流程为:成孔清孔测孔深安放钢筋笼下灌注导管测沉渣灌注砼。
对灌注桩用的钢筋及砼配合比,施工前见证送样检测,施工过程中对桩位、桩长、标高进行及时测量,对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吊放及水下浇筑砼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签署隐检记录,其中对水下浇筑砼实行旁站监理。浇筑完毕后,按规范要求进行桩体质量检测。由于桩距较小,为防止穿孔,施工时要求实行跳打,相邻桩孔间隔时间不小于12小时。
(四)土钉墙施工。土钉墙支护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过程中的正确操作。土钉墙的施工流程为:挖土修边坡成孔检查置钉第一次注浆挂网喷射砼第一层第二次注浆喷射砼的第二层。施工时对挖土要求的边坡角度进行严格控制,采用分层分段开挖,成孔时对粘土段采用人工成孔,砂层采用Ф48钢管在四周凿孔作注浆口,孔边焊倒刺采用打入法将花管打入,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成孔深度及角度,注浆时实行旁站监理,检查注浆量控制压力,检查水泥浆及孔内积水的流出情况,第二次注浆要在第一次初凝之前进行,注浆压力要达到上覆土自重压力的两倍以上。
(五)锚杆施工。按照支护设计图纸,在挖土后或灌注桩成孔达到一定强度后,在设计位置测放孔位,按照设计要求角度进行施工。锚杆的施工工艺为:钻孔定位移机就位、稳固、调整倾角钻进成孔清孔插放锚筋及二次压浆管插放一次注浆管初次注浆初凝二次注浆张拉锁定。施工过程中对隐蔽工程进行施工前的隐蔽验收,对灌注过程及张拉过程进行旁站监理。当锚固体达到设计强度70%时,进行张拉锁定,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时,按要求进行抗拉拔试验。
(六)喷射砼工程。为保证施工质量喷射砼内钢筋网,网片节点全部采用点焊网,对钢筋网与土钉联系筋及加强筋全部要求焊接,保证连接牢固。喷射砼施工时采用干法喷射法,砼按照1:2:2配合比进行配制,同时添加早强剂。 作业时严格按分片方案。自下而上进行喷射,保障初喷厚度50-70mm,终凝后进行复喷。喷射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对喷射砼进行见证制作试块并进行见证送样试验。
(七)土石方及排水。基坑施工时,挖土深度必须按设计及施工方案中要求的顺序进行,严格控制挖土的深度及支护结构的强度。分层挖土必须等支护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石方爆破时采用微差爆破,全过程旁站钻孔深度及装药量,尽量减少爆破对边坡影响,同时坡前水、坑底水及时的排出,排水沟、截水沟超前施工,减少对坡脚的浸润。
环境监测及效果
为保证基坑的安全,在基坑开挖期间及开挖后进行了全面的跟踪监测,设专业的监测公司进行全面的跟踪检测,包括基坑支护的位移、周边地层沉降、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及土钉锚杆的受力状况等。
按照一级基坑监测要求在支护结构顶部设置监测点,以监测支护结构的位移及沉降,在基坑周围设置监测点,以监控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土钉及锚杆的应力监测,安装钢筋应力计,应力计的设置与土钉锚杆施工同步,应力计与土钉、锚杆同心对称。土压力盒在施工喷浆层前埋设完毕。
(一)监测工作从布点读取初读数开始至每次观测,监理工程师全过程进行旁站及复核,每个监测点的观测频率至少为每天一次,对监测数据报表每天上午10:00报送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审核后,签字报送业主及设计单位。对有报警的监测数据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
(二)施工至第四层锚杆时,西侧土体日变形量超过了3mm,第三层锚杆拉力产生突变,基坑内侧变形量大,地面有明显的可视裂纹。经专题会议研究认为,第四层土产生“卸荷效应”,加速了坡面向内侧的快速变形,加之西侧车流量大、震动力大,同时西侧也由于雨水渗透,导致土体湿润。对该层土即进行坡脚堆土压制,上部采用钻孔压浆速凝水泥浆进行加固,加固后,土压力逐渐下降,裂缝也未再开展。
(三)整个基坑施工过程为415天,支护结束至土建工程完成期间,每隔两天时间进行观测一次,最大水平位移为26mm,出现在基坑的中间段,其它不超过15mm。周边建筑物主楼沉降量为5.5mm,裙楼沉降量为3.1mm,其它地方沉降量为3mm以内。整个基坑开挖过程中未 出现异常,道路和管线未有损失。
结论:
该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区内有补给水源,水量丰实,给基坑支护、土石方开挖、排水等施工带来了困难,通过对该基坑的支护,积累了如下监理工作经验:
(1)采用土钉、锚杆、桩基与旋喷桩防渗帷幕结合,能成功地进行该地区的深基坑支护,投资省、工期快,安全可靠。主要加强监理过程中的监控及旁站力度,保证工程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监测,利用动态监测结果对基坑支护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同时健全应急预案,防止基坑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DB11/489-2007)
【2】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一、继续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1.继续贯彻落实《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规范化考核评估机制。
2.进一步加快疾控中心建设进度,规范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备,今年底全部完成建设项目。
3.加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疾控机构基本信息系统的管理,做好信息分析、评估工作。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县级以上疾病控制管理、现场流行病学、实验室检验管理等疾控人员的培训。继续举办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为各市培养现场流行病学骨干。
5.加强*年度中央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专项资金的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能,促进我省疾病防控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重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6.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制定和实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0年)》。成立省级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争取到*年底,对全省50%的县级以上主管领导干部培训一次。落实“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争取年底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65%。完善监测检测体系,继续加强高危人群筛查,4月底前完成公安系统监管场所艾滋病筛查工作。加强示范区督导,总结推广综合防治工作经验,加大力度推进美沙酮维持治疗、安全套使用和针具市场营销等干预措施,*年美沙酮治疗门诊数量扩大到10个以上。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切实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做好免费抗病毒药品的管理,加强艾滋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7.继续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工作,进一步做好非典、人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加强流感疫情监测,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各项工作。完善与农业等部门传染病防治信息的通报、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管理,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8.继续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大归口管治力度,加强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和追踪工作,加强乡镇中心卫生院查痰点的建设和查痰质量控制工作,逐步开展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免费治疗工作,开展耐药结核病以及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控制工作。保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保持在80%以上,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
9.加大狂犬病预防控制力度,遏制狂犬病疫情上升势头。加强重点地区督导和疾控专业人员犬伤后伤口处理知识培训,编制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加强对农村地区宣传,普及防治知识。
10.加强鼠防机构建设,完善鼠疫防治管理系统和监测网络。抓好原鼠疫疫源地的灭蚤工作,降低鼠疫宿主动物和媒介的密度和数量,加强南方九省鼠疫联防工作。
继续抓好霍乱、流脑和登革热疫情的监测和疫情处理工作,防制疫情暴发和流行。
三、加强免疫规划工作
11.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加快进度,*年底前全省完成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规范门诊建设。加强冷链设备的更新、补充和管理工作,组织制定《*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开展专项督导。抓好儿童卡介苗、脊灰糖丸、麻疹苗、百白破苗、乙肝苗和乙脑苗等“六苗”基础免疫,保持“六苗”接种率达90%以上。建立健全乙肝监测系统,加大乙肝防治宣传力度,开展*年以后出生的适龄儿童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在重点地区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或查漏补种工作,巩固无脊髓灰质炎成果,有效控制麻疹。开展人群免疫水平、疫苗效价、免疫效果和AFP监测。继续加强流脑疫情监测等预防控制工作。
四、抓好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12.制定落实《*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10年)》配套文件,加强重点地区肝吸虫病防治工作,加快肝吸虫病防治进程。开展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实施十周年纪念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专项督导,推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
13.做好《血吸虫病防治条例》颁布后的宣贯工作,加强疫区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监测,继续开展原流行区交叉查螺工作,做好粤沪闽桂浙五省区血吸虫病联防联控工作,加强以中小学生为重点的宣传教育工作,巩固消灭血吸虫病防治成果。
14.以实施全球基金疟疾控制项目的实施为契机,推动全省疟疾防治工作开展;做好疟疾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和正规治疗工作;加强基层镜检站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报病意识和防治能力。抓好全省消除丝虫病总结评估和世界卫生组织消灭丝虫病认证准备工作。
五、稳步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
15.加强监测和重点市县麻风病防治工作督导,继续推进全省基本消除麻风病进程,做好麻风畸残康复工作。加强性病监测,推行性病规范化门诊试点工作。
关键词:钢筋工程监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钢筋原材料控制及加工成型
1、钢筋进场时,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出厂试验报告单,作为质量的证明材料,所列出的品种、规格、型号、化学成份、力学性能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单和进场复验报告是否符合要求。
2、进场的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并按炉罐号、批次及直径分批验收,分另堆放整齐,严防混料,并应对其检验状态进行标识,防止混用,钢筋进场时和使用前应全数检查其外观质量。在钢筋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钢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按其检验结果进行技术处理。承包单位自采钢筋必做到“三个不”,即:“无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钢材不采购;无钢材质量检验证明书不采购;钢筋来源不明的不采购”。钢筋的种类、强度等级、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当需要代换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好代换时签证手续。
3、钢筋质量应满足有关规范、规定要求,经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同时监理工程师应拒绝签认,并应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限期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或设备撤出现场。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Ⅲ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2.5倍,平直部分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Ⅱ、Ⅲ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4倍,Ⅲ级钢筋不宜小于5倍,平直部分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并且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为箍筋直径5倍,有抗震要求时不少于箍筋直径的10倍,弯钩形式为90°和180°搭配,或全为90°,有抗震要求或受扭的结构为135°。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全长为±10mm,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mm。
4、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验收规程和《焊接接头试验方法》中有关规定,用气压焊接时应符合《钢筋气压焊》规定。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并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焊接,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冷拉钢筋的闪光对焊电弧焊,应在冷拉前进行,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插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中的受压钢筋接头,直径大于32mm应采用焊接,普通砼直径大于22mm钢筋,均宜采用焊接。
二、钢筋绑扎与安装
1、钢筋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部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筋不偏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地下室地板钢筋的相交点必须全部扎牢。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另有要求外,应与受力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绑扎网和骨架允许偏差:网的长、宽为±10mm ,网眼尺寸为±20mm,骨架的宽及高为±5mm,骨架的长为±10mm,箍筋间距±20mm ,受力钢筋间距±10mm,排距为±5mm。
2、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搭接长度的末端距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受压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为受拉的0.7倍。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范围内,受力筋截面积占总截面面积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绑扎骨架现浇柱采用搭接接头时,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经设计单位同意,可适当放宽。
3、受力筋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规定,一般板、壳、墙为15mm,梁和柱为25mm;基础迎水面56mm,板、壳、墙分布筋保护层不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筋保护层不小于15mm。
4、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不宜采用绑扎接头。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易受扰动时(如滑模施工),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轻骨料混凝土的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应按普通混凝土搭接长度增加5d(冷拔低碳钢丝增加50mm),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粱的纵向钢筋,其搭接长度应相应增加,对一级抗震等级相应增加10d,对二级抗震等级相应增加5d,两根直径不同的钢筋搭接长度,以细钢筋的直径为准。绑扎接头区钢筋接头位置和横向间距要求:L=1.3l,S>D,且不应小于25mm,搭接接头区箍筋间距,受拉区间距不应大于5d,且不应大于100mm,受压区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
5、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部位,且在同一根钢筋全长上宜少设接头。承受均布荷载作用的屋面板、楼板、橡条等简支受弯构件,当在受拉区内配置的受力钢筋少于3根时,可在跨度两端各1/4跨度范围内设置一个焊接接头,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I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受拉区不宜超过50%,但在受压区和装配式构件连接处不受此限制。
6、框架节点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及梁上有集中荷载处的附加吊筋或箍筋,不得漏放,柱根部第一道箍筋和墙体第一道水平筋应放在离结构结合部边缘50mm以内,主次梁节点部位主梁箍筋应按加密要求通长布置,加密箍筋区长度不应小于500mm。具有双层配筋的厚板和墙板,应要求设置撑筋和拉钩,悬挑结构负弯矩钢筋应保证到位,采取措施防止踩压错位。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强度、厚度、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应正确、固定可靠,孔洞周边钢筋加固应符合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前,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单位修整好钢筋,防止出现踩踏变形现象。
三、直螺纹接头
1、在整个直螺纹连接的制安过程中,监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设计要求从加工厂的加工制作到现场连接,都对承包单位进行全面跟踪检查,及时办理验收签证资料。钢筋开牙及套筒是在加工厂加工和制造,监理人员应到加工场对其加工制造进行检查验收,包括:外型尺寸、直径、厚度、牙形、螺纹规格等是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达到合格后方可运到现场使用,现场加工中应特别注意钢筋端部螺纹的断牙牙数和有效牙的长度。
2、钢筋连接时应控制好连接套筒是否拧紧,钢筋不能用气割下料,16-28厘的钢筋可用钢筋切断机切割,32厘以上宜用砂轮机下料。对运输到工地的开好牙的钢筋再进行外观抽查,不能出现油污及杂物或损伤,发现问题及时修复。要求钢筋端部螺纹的断牙牙数不能大于5牙,由于钢材存在公差,所以丝扣部分牙齿缺陷每圆周内不能大于1/4牙,且有效牙累计不应少于8个完整牙,即将各连续的牙长累计大于钢筋周长的8倍。
3、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干净和完好,用普通牙钳将钢筋旋入套筒至不能转动为止,尽量减少外露牙,普通接头外露的完整牙数为3牙之内。在接头安装前,每批同规格接头中随机抽取三个试件进行静力拉伸试验,现场检验拉伸性能检查以同一批规格、同一压接工艺完成的500个接头为一批,且同批接头分布不多于三个楼层。
关键词:轧机轧锟轴承座;机械加工;质量
前言
轧机轧锟轴承座是轴辊的主要支撑部件,轧机轧锟轴承座在轧机运行的过程中除了需要维持轧机的平稳运行外,还需要抵抗轧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的扭动和剧烈震动对其所带来的影响。因此,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加工质量好坏对于钢板的轧制精度及轴承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当在轧机轧锟轴承座加工的过程中合理安排加工工艺,确保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加工质量。
1 轧机轧锟轴承座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轧机轧锟轴承座加工后出现的变形问题
轧机轧锟轴承座加工后的变形问题是困扰机械加工中的一个难题,轧机轧锟轴承座的精加工主要是对轧机轧锟轴承座的轴承内孔和两侧滑板进行加工,其出现的变形主要表现为:(1)两侧滑板板面与轴承内孔的中心线出现偏差。(2)轧机轧锟轴承座上的轴承内孔直径超出尺寸公差要求,或大或小,内孔直径小还可以进行修刀,而内孔直径过大的则只能报废从而产生了较大的损失。(3)轧机轧锟轴承座主孔两端面上的把和空与两侧滑板面上的把合孔出现位置偏差,为后续设备的安装带来困难。
1.2 轧机轧锟轴承座粗精加工不合理
在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加工环节中,如果在粗、精加工的过程中设置的不合理,将会使得轧机轧锟轴承座的生产环节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使得轧机轧锟轴承座出厂规格和实际要求的规格出现较大的偏差,影响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加工质量,应当在轧机轧锟轴承座加工工艺的设计规划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分析,确保轧机轧锟轴承座加工过程中的粗精加工的合理性。
1.3 轧机轧锟轴承座加工后留有较大的余量
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加工是一项复杂、精细的工程,在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实际加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加工时所使用的设备或是轧机轧锟轴承座加工操作人员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轧机轧锟轴承座在加工后在孔径方面加工不到位,使得留有的余量较大,此种留存量在精加工后并未消失而是随着精加工而变得越来越大,从而使得轧机轧锟轴承座在完成加工后,受到轧机轧锟轴承座内力的作用而使得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孔径尺寸出现较大偏差,严重影响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加工质量。
1.4 轧机轧锟轴承座加工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影响加工质量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之间衔接紧密,同时受到设备交付周期的限制,使得轧机轧锟轴承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周期较短,时间紧、任务重,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加工周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粗加工和精加工之间的时间间隔很短,使得在粗加工时所产生的应力集中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而在粗加工完成后短时间内进行精加工会使得在应力释放后其加工后的尺寸发生明显的变化,严重影响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加工质量。
2 提高轧机轧锟轴承座加工质量的措施
2.1 做好对于轧机轧锟轴承座粗加工时工序的合理安排
在轧机轧锟轴承座的机械加工中粗加工主要完成的是对于主要加工面的头道工序,去除毛坯件的表皮等,并留有一定的余量。同时通过对轧机轧锟轴承座进行粗加工可以使得铸钢毛坯件铸造时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能够及时的暴漏出来,从而能够在精加工工序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来确保轧机轧锟轴承座的精加工质量。在对轧机轧锟轴承座进行粗加工时主要使用的是大型立车和大型镗床两种加工设备,使用大型立车完成对于轧机轧锟轴承座中的轴承内孔和轴承座两个端面的初加工并为后续的精加工留有足够的余量,使用镗床将已经完成粗加工的端面作为装夹的基准面,将已加工的内孔作为基准,将轴承座的周边外形铣削成形。同时不论是在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哪个面上,完成粗加工的单面上应当按照之前的规格制度对其进行一定的微调,同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调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完成对于轧机轧锟轴承座生产规格的调试。同时对于轧机轧锟轴承座中的非重要面或是不接触面可以使用粗加工之间完成,减少精加工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对于轧机轧锟轴承座的粗加工环节也应当制定完善的检验和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对于轧机轧锟轴承座粗加工的质量监管。在轧机轧锟轴承座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对于加工设备精度的检测和调校,确保其加工精度,减少因设备所带来的加工误差。
2.2 做好对于轧机轧锟轴承座精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
完成了对于轧机轧锟轴承座的粗加工后,需要对加工完成后的粗毛坯件进行精加工。精加工是轧机轧锟轴承座最终成形的阶段,此环节加工质量的好坏对于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加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轧机轧锟轴承座精加工环节,其主要的加工要素就是主孔和两侧的滑板面,其中,轴承孔主要是用来完成对于滚动轴承和动压轴承的装配,由于轴承的精度都较高,因此对于轴承孔的精度要求极高,设计时对轴承孔的圆度误差控制的极严,轧机轧锟轴承座上两侧的滑板面上最主要的是,和轧机轧锟轴承座中的轴承孔的位置进行一定的精度校准,对于其对称度和平行度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需要在加工的过程中注意控制进刀量和进刀的角度。同时在精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件对于刀具的磨损情况,如果磨损较为严重需要注意刀具磨损精加工精度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在轧机轧锟轴承座精加工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合理的精加工工序,避免因精加工工序不当,而导致轧机轧锟轴承座精加工后轧机轧锟轴承座出现局部的变形,从而影响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加工质量。在轧机轧锟轴承座精加工的工序选择上应当对轧机轧锟轴承座主孔和两侧的滑钣面上的先后顺序进行一定的调整。应当首先完成对于轧机轧锟轴承座内孔的精加工,用以确保对于内孔的规格和留有的余量,而后再对滑钣面进行精加工,在精加工时要以内孔的参数为加工的基准,确保轧机轧锟轴承座滑板面的加工精度。同时,随着轧机轧锟轴承座加工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企业在对轧机轧锟轴承座进行加工生产时,应当在分析整个轧机轧锟轴承座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提高对于轧机轧锟轴承座加工技术的研发力度,从技术层面做好对于轧机轧锟轴承座加工生产的保驾护航,确保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加工质量。
3 结束语
在分析轧机轧锟轴承座加工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轧机轧锟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和完善,对于提高轧机轧锟轴承座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同时通过对轧机轧锟轴承座生产加工中所出现问题进行分析、改良,从而可以使得轧机轧锟轴承座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符合实际的生产规范和规格。并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加强对于轧机轧锟轴承座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精度检验,对于发现的加工质量问题要及时的予以解决,避免其对后续的加工造成影响,从而影响轧机轧锟轴承座的机械加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闫莉敏.轧机轴承座拆装机托辊的结构设计与成本分析[J].新技术新工艺,2011,10.
【关键词】运转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前言
汽机基座运转层位于汽轮发电机厂房中心区域,属于电厂常规岛的核心部分,上部用于安装汽轮机、发电机等重要大型设备,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运行。因其具有平面尺寸大,一次浇筑混凝土量大,预埋件、地脚螺栓预埋管数量较多且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周期长及作业环境复杂等施工特点,所以一直是电厂土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结合某核电工程1#、2#常规岛汽机基座运转层工程实例从钢筋与预埋件安装环节进行总结与探讨。
2 工程概况
某核电常规岛汽机基座位于汽轮机厂房中心区域(4)~(9)/(1/A)~(5/A)轴内,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外形尺寸为55.94m×17m,主要由12 根汽机框架柱、中间层结构、运转层平台板及四根框架梁组成整个汽轮发电机框架结构。运转层平台板纵横向大梁座在汽轮发电机基座柱顶的76 件弹簧隔振器上面。
3 钢筋与预埋件安装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汽机基座运转层上部用于固定或安装重大设备,对于表面的设备预埋件,一般预埋件安装的精度已不满足要求,需单独按厂家提供的设备安装精度进行考虑,由于设备埋件一般体积和自重均较大,而钢筋又配置密集,这些都给现场的施工及安装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钢筋和埋件的安装必须密切配合穿插施工,同时,还需考虑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对已安装就位埋件的各种影响,以达到最终满足设备的安装精度要求。
横梁1、横梁2、横梁3、横梁4及横梁1~横梁2区域的纵梁1、纵梁2顶面,横梁4及横梁6侧面均设置有设备预埋件,单个最大安装重量约在1.8t左右。1#常规岛运转层施工时所有设备埋件在安装时均按高标准高要求进行控制(平面及标高均控制在1mm~2m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反复利用已有轴线对其进行量测,以保证混凝土在浇筑、振捣的过程中埋件位置的正确;根据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复测数据显示,所有设备埋件平面位置在施工过程中平均平移为1mm~2mm,由于混凝土的浇筑使承重架体的受荷压缩,标高整体沉降为9mm~12mm。
借鉴了1#机组运转层施工经验及考虑设备埋件标高的安装误差要求等综合因素,2#机组所有设备埋件在安装时,均在原设计标高的基础上整体预抬高+5mm,以在混凝土浇筑后抵消承重架体的整体沉降影响,尽量控制混凝土浇筑后的埋件顶标高在设备安装要求允许范围内。埋件加固方案如下:长度较大的竖直预埋管和90°弯曲预埋管安装前由放线工将预埋管进出梁板的位置准确的投放到模板上,先用Φ25 附加筋初步固定,然后用L50×5 角钢进行加固。套管中部固定在用L50×5 角钢制作的三角架上。成排邻近的套管可先用L50×5 角钢或厚1Omm 钢板连接成整体,然后用L50×5 角钢制作三角架进行加固。三角架每一根斜撑(L50×5)的水平夹角不大于60°,斜撑中部用L50×5 角钢焊接。当预埋套管的一端直接搁置在梁底模板上时,可采用在设计预埋套管的位置上事先安放一个与预埋套管内直径相同的圆木楔,圆木楔采用铁钉固定在梁底模板上,然后将预埋套管直接套放在圆木楔上。
现场采用8#槽钢组合利用格构形式的支撑架作为设备埋件的主体支撑,以满足支撑架下部的整体抗侧刚度和支撑强度,支撑架立柱进行站位时,需综合考虑埋件的位置及后期模板的支设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横杆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对埋件的顶标高及从底板引测埋件轮廓线能对埋件位置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在所有施工工序完成后,对设备埋件进行精调,以在精度调整上减少重复的人力、物力及工期要求,随后,采用14#槽钢对各设备埋件进行整体的加固,以保证各设备埋件的相对平面位置不变。
钢筋与预埋件穿插施工步骤及控制要点如下:
(1)安装总体顺序:立柱定位底部150*150*10mm钢板的固定立柱的焊接钢筋的绑扎(绑扎至+7.0m位置)支架横梁焊接埋件堵板及锚固钢筋焊接设备埋件的吊装、粗定位钢筋的绑扎(绑扎至+8.5m位置)模板的支设精调尺寸焊接固定整体加固。
(2)现场在运转层底模上预先投放出各设备埋件的平面投影位置,定位出150*150*10mm钢板的位置,采用钢钉固定在运转层梁底模上,钢钉数量每块不少于4颗,然后将立柱焊接在钢板上面,立柱采用8#槽钢,与钢板采用普通焊条进行焊接,沿立杆周边进行满焊,焊脚尺寸hf=6mm。
(3)钢筋第一次绑扎到+7.0m高度后,开始立柱焊接,从下至上依次按图示尺寸焊接纵横系杆及斜撑,系杆及斜撑均采用8#槽钢现场截取长度,先焊系杆,再焊斜撑,所有系杆与斜撑采用腹板与立杆的焊接形式,焊缝沿腹板两端进行满焊, 焊脚尺寸hf=6mm。
(4)型钢支架焊接完成后,开始吊装设备埋件。在设备埋件吊装前,先在支架上放出埋件轮廓线,同时必须将上下两端部的堵板以及锚固钢筋焊接完成后方可起吊。吊装设备埋件采用塔吊进行,人工进行辅助就位。堵板焊接时采用比套管孔洞大的钢板进行点焊即可,在焊接前在管口上部采用双面泡沫胶条进行粘贴,再在其上放置封堵钢板进行点焊。吊装后的设备埋件必须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必须防止在上部剩余+8.5m层钢筋绑扎时将设备埋件碰翻,损坏埋件以及造成安全事故,临时加固措施采用脚手架钢管将设备埋件四周顶牢并与周边脚手架钢筋相连接。在后续钢筋绑扎时任何人没有得到现场管理人员允许的前提下,严禁拆除临时加固设备埋件用的钢管。
(5)设备埋件吊装完成后先进行第一次平面位置以及标高的调整,此时平面位置以及标高的调整控制在±5mm即可。在后续钢筋绑扎完成以及模板支设加固完成后再做最后一次的精确调整。
(6)梁侧模板加固完成后,开始进行精确调整与控制。所有的设备埋件在做最后一次精确调整时平面位置均按照±1mm进行控制,标高在原设计标高的基础上整体预抬5mm,用于抵消运转层混凝土的整体沉降,在安装时严禁出现负值,标高采用水平仪进行辅助,M22的螺栓进行标高微调,每个埋件顶面精调至少四个角点,标高相对不大于1mm,以保证标高与平面度满足要求。
(7)调整完成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将设备埋件与支撑架焊接牢固,事先预留的支撑架间隙与设备埋件的间隙采用焊缝进行填充。
(8)安装完成后,由测量人员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并出具测量成果报告。
(9)整体加固措施,上部设备埋件全部采用14#双槽钢进行整体加固,采用8#槽钢进行局部补充。焊接加固时,在设备埋件的顶面100mm处用14#双槽钢进行整体连接。由于14#双槽钢单根长度为4.5米,因此,在沿长度方向须进行连接,连接采用两块钢板进行双面连接即可。
4 结束语
在本工程1#、2#常规岛汽机基座运转层施工过程中,参建各方高度重视每一质量控制环节,最终圆满完成了两个运转层的施工,根据工程应用实例所总结的以上质量控制要点都是保证运转层施工质量非常重要的工作,须引起高度重视以确保施工质量,供同类工程参考。
【参考文献】
一、创新管理模式,切实抓好班子和队伍建设。一是坚持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剖析存在问题,并边学边改。通过学习,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二是修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各科室职责和经济分配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标准和奖惩办法,责任到人、落实到人。上班时间每天实行两签到两查岗,每月公布一次查岗情况。三是班子成员转变工作作风,重新明确分工,制定分管领导工作目标及完不成任务所承担的责任,并向全体职工承诺,接受职工监督。四是继续实行聘任制,从科长到职工按照聘任程序一律实行竞聘上岗。五是按照省、市疾控工作要点,所有业务科室要全部纳入网络信息化管理。六是重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卫生应急工作进一步加强。重视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利用每月8日疾控工作例会与专题会开展业务学习和指导,并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应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应急处置水平。制定应急预案,组建了调查处理、防疫灭病专业队伍,并积极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巩固完善县、乡、村三级防保网络建设,建立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系统,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当前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控期间,疾控中心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应急办和疫情值班人员,应急人员24小时待命,疫情报告人员坚持24小时浏屏制度,备足应急物资、药品和个人防护用品,不定期的组织应急演练,发现疫情报告立即奔赴现场进行处置,切实把甲型H1N1流感防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全部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疾控整体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疾控系统第1名;去年,疾控中心被县卫生局评为“整体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卫生局评为“疾病控制工作先进单位”。免疫规划工作今年重点抓了一类疫苗扩容和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一类疫苗免费接种完成9.5万人次,接种率达95%以上,有效降低了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全县25个接种门诊规范运行率达100%。结核病防治连续在6个乡镇卫生院设立查痰点,方便了群众检查就医。免费接诊可疑病人826例,确诊管理、免费治疗病人185例,追踪病人134例。由省疾控中心主办,县疾控中心承办的防控结核病宣传活动,3月1 5日利用将军墓村大型庙会举行。特聘请曲周县豫剧团演出了豫剧《关怀》,以广大群众喜同乐见的形式宣传结防知识和党的政策,提高了山区群众防病知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艾滋病防治免费自愿咨询451人次,深入11个娱乐场所开展高危干预每月一次。完成1019名外出农民工采血检测任务,对外出农民工集中的4个乡镇20个行政村进行了入户宣传。3月24日国家艾滋病防治督导组到我县督导检查中央支付和全球基金项目落实情况,对我县初筛实验室、自愿咨询室建设及项目资金执行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地方病防治共检测库盐81份、居民盐3423份、随机抽样288份、重点抽样300份;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调查200名,布病检测184人次。传染病控制共报告疫情1577例,审核死亡卡451张,回复自动预警70个,完成疫情主动搜索51 3次。完成食品从业人员体检1 690人次。检验水、食品等样品172份:完成全县35名放射人员个人计量剂、21台X光机、10台CT放射线监测工作。今年在全县不同类型水源及人口相对密集的乡、村共设20个水质监测点,40份水样。截止9月底,完成丰水期的水样采集和送检任务。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消除麻疹和应对新疆输入性脊灰疫情,保持无脊灰状态的严峻形势和重要性、紧迫性,认清形势,精心谋划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本次查漏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实现今年消除麻疹的目标、维持无脊灰状态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各乡(镇)要实行行政领导和业务人员分片包干制度,要落实驻乡驻村(社区)督导员制度。实行逐级包片,县包乡、乡包村,县级由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有关人员组成督导组,各乡镇要由卫生办、医疗卫生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督导组进行督导。对于包干责任人要有具体的督导频次和目标责任要求。通过包片督导,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督促纠正。
二、采取常规接种、查漏补种、强化免疫等各种措施,坚持优先接种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原则,提高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针对消除麻疹和维持无脊灰状态工作和形势的需要,今后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中,要切实落实卫生部在关于印发年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提出的麻疹疫苗和脊灰疫苗优先接种的要求。本次春季全县组织开展集中查漏补种工作后,各乡(镇)卫生办、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对辖区内既往常规工作薄弱的区域、督导中发现的薄弱区域要有计划的开展查漏补种和接种质量评估。按照省疾控中心的要求,要长期性的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即乡级每月一次、县级每两月一次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各乡镇在每月常规接种结束后要排查漏种儿童,于次月补种后与常规免疫报表一并上报汇总表。确保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2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要将麻疹类疫苗和脊灰疫苗的接种率作为免疫规划检查、督导和考核的主要指标。要切实提高接种技术,提高免疫水平,保证高水平免疫成功率。
三、搞好麻疹和AFP病例监测,提高医疗机构麻疹诊断报告水平
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及时开展麻疹疑似病例和AFP病例的监测及标本采集送检工作,开展各科室疑似病例主动搜索。同时,指导和检查本医疗机构落实好院内感染管理措施,防止造成传播扩散。消除麻疹的关键时期和维持消除麻疹过程中,医疗机构要实行科学、严谨的临床疑似麻疹病例诊断和报告制度,尽量减少误诊误报。各医疗机构应建立疑似麻疹病例临床诊断专家组,对每例疑似麻疹病例都要实行专家会诊制度。
四、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实行双向管理,全面提高接种率
除做好外来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和管理工作外,还要做好本地外出务工人群中适龄儿童(人群)预防接种宣传和督促、提醒工作。各乡镇、各接种点要经常对外出务工人员出入动态进行摸底调查和掌握,有免疫接种适龄儿童(人群)外出者,特别是存在免疫空白的人群,应要求儿童家长或村医及社区医生通过各种通讯联系(包括电话、QQ邮寄预防接种告知书等)方式督促其到当地接种疫苗,消除免疫空白。
五、积极开展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
根据省卫生厅、教育厅联合下发的文件《关于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甘卫疾控发〔〕331号)要求,各乡(镇)要每年春季和秋季开学初,小学和托幼机构中各开展一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尽最大可能的发现免疫空白人群和针次不全人群,并及时予以补种和报告。今年3月(春季入学)查漏补种的重点放在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上,对辖区内学校开展麻疹类疫苗的专项查验和补种工作,确保麻疹疫苗和脊灰疫苗的补种率达到98%以上,要对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六、提高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
县乡各医疗单位负责对就诊的麻疹、风疹疑似病例采集血标本,完整填写标本送检表,并立即通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采集的血标本应在24小时内送至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标本后,将血清和标本送检表在48小时内送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血清学实验室。发现暴发疫情时,要快速送检。
合格血标本的基本要求是出疹后28天内采集,全血量不少于5ml血清量不少于0.5ml无溶血,无污染;28℃条件下保存、运送。
区卫生局在区委区政府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不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了疾病的发生。截止到目前,全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百日咳、乙脑、流脑、新生儿破伤风、白喉、脊灰、15岁以下人群乙肝报告发病率为零,麻疹等传染病处于低发状态,结核病、慢病、精防和牙防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为保障全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
区卫生局着力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和工作机制,调整充实了应急处置办公室、专家组和应急处置预备队,加强预警信息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工作报告等应急处置工作的日常管理,及时有效地处置了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组织修订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多个单项预案,更新和充实了应急信息系统设备、应急物质和个人装备,进一步增强应急保障能力。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举办了应急处置技术培训班,制定了《霍乱应急处置演练方案》,进行了演练准备,拟在7月份进行演练。区疾控中心荣获***市先进应急处置示范点称号。
二、严密防控,无重大传染病疫情
区卫生局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区疾控中心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对***区疫情报告单位报告的疫情信息进行审核。根据疫情形势,及时召开疫情分析会,对全区疫情进行分析研判,制定防控工作建议。及时编制印发疫情快报、月报,每月进行疾病预报,为区委、区政府及各医疗卫生单位制定疾病防治工作计划提供技术支持。今年上半年完成了2013年传染病疫情年度分析,2014年传染病疫情月分析6期、周分析25期、疫情分析研判6次。对全区22家网络直报单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疫情报告24小时内报告及时率100%,审核及时率100.00%。
按照“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的原则,重点开展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手足口病、乙肝、艾滋病、结核病、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及时组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订了重点传染病防控预案,,及时有效地处置了突发疫情。2014年上半年我区未发生重点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1、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
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的要求,继续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及时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及其他严重呼吸道传染病的排查和处置工作。2014年1-6月份,我区未发现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按照《职业暴露人群血清学和环境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方案(2011年版)》和工作任务委托书的要求,3月份和6月份开展了禽类监测点环境标本和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的采集、送检工作,共采集环境标本20份,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21人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2、霍乱、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
区卫生局组织区疾控中心相关科室专业人员定期对各医疗单位腹泻门诊进行技术指导,召开了《全区疫情管理及霍乱、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60余人,提高全区疫情报告质量和重点传染病防控能力;6月份对全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腹泻门诊进行了督导检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2014年上半年共调查和处置手足口病例54例,标本采集24份,个案调查率100%;目前我区无手足口死亡病例、聚集性和暴发疫情。
3、艾滋病防控工作
区卫生局高度重视艾防工作,加强对全区医务工作者艾防技术培训,规范实施艾滋病防治项目。今年上半年对新进入监管场所的全部被监管人员57人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检测率100%,准确率100%。对全部12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进行了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情况全部进行网络直报。对8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进行CD4+T细胞采样送检,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和CD4+T细胞水平,使符合抗病毒治疗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累计对400余人提供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检出1例病毒携带者,并将监测数据及时准确上报。区疾控中心被评为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4、结核病防治工作
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在全球广泛流行,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重大公共问题和社会问题。区卫生局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区2014年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的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一是细化宣传,区疾控中心和相关医疗机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悬挂横幅、板报、宣传栏、宣传品等宣传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深入开展结核病防治政策和防治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不断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国家对结核病人实施优惠政策的知晓率,营造我区结核病防治宣传氛围。二是加强疫情报告,积极转诊病人,区各医疗机构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落实《结核病疫情报告制度》、《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切实做好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加强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工作。三是构建三级网络,落实病人追踪。区疾控中心、镇(街)卫生院(中心)和村卫生室(诊所)进一步完善三级追踪网络,对医疗机构报告未到定点医院就诊的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病人,实施三级网络追踪,及时反馈病人追踪到位情况,不断提高病人追踪实效。2014年上半年结防门诊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556人,免费治疗管理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01例,较去年同期上升46.38%,其中初治涂阳23例,复治涂阳13例,治疗管理菌阴病人65例,新发涂阳病人疗程结束治愈率为95.65%,超过了国家要求的85%的标准。2014年区卫生局按照省、市要求,指定下发了关于印发《***区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由卫生局主导,区疾控中心落实,通过微博、媒体报道、张贴海报和举办宣传活动等多样化的方式对活动进行宣传,本着多部门合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原则,积极招募各领域志愿者,并填写《志愿者登记及活动记录表》和《志愿者信息登记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至少招募100名志愿者参加传播行动,目前正在积极招募中。
三、落实免疫规划政策,建立有效免疫屏障
根据省和***市《2014年免疫预防管理工作意见》,区卫生局转发了《***市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并制定了我区《关于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工作。2014年,区卫生局对我区预防接种门诊和接种室进行大规模改进:新建三处接种门诊,其中一所医院新建接种室;一个辖区较大的镇增设2处接种门诊;全区数字化门诊创建工作于6月份启动,要求新建的门诊于10月底前完成,改建的门诊于8月底前完成。认真落实《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加强疫苗管理,坚持主渠道采购,坚持疫苗储存、运输全程冷链管理。加强对各接种单位的考核和技术指导,儿童接种信息化管理率达到100%,一类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5%以上,二类疫苗推广应用稳步推进,接种针次大幅提高,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百日咳、乙脑、流脑、新生儿破伤风、白喉、脊髓灰质炎、15岁以下人群乙肝报告发病率均为零;麻疹、流腮等传染病发病处于低发状态。
四、加强慢病管理,完成各项疾病监测工作
进一步规范《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和《死亡推断书》的填报工作,每月进行死因分析,及时制作居民死因报告;今年1-6月份共审核死亡病例报告卡2043例,粗死亡率为3.07‰,审核率100%,死因编码正确率97%以上。按照《***市地方病防制工作意见》的要求,制定了《***区2014年碘缺乏病监测方案》,随机抽取了5个镇的20个行政村300户居民食盐样品300份,经检测合格298份,碘盐合格率平均为99.3%,与去年比较,碘盐合格率进一步上升。积极开展疟疾防控工作,举办了疟疾知识防治技术培训班,组织开展了疟原虫血检工作,血检人数412人,血检率0.65‰,复检88人,复检率21%,顺利完成了上半年的工作任务。今年3月份启动了肿瘤登记随访工作,建立了工作管理制度,进行了技术培训和指导,对直报单位的报告及时进行审核、分析、上报,定期开展漏报调查和患者随访,工作质量逐步提高。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工作,按照服务规范要求,为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准确、完整的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五、做好皮防工作,保障群众健康
区卫生局根据《规划》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 制定下发了兖卫字(2014)20号《***区麻风性病 2014年度防治工作要点》,组织召开了2014年全区麻风病、性病防治工作会议。加强麻风病、性病防治培训工作,开展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重点培训综合医疗机构皮肤科、神经科、眼科、风湿科医务人员和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医务人员,提高基层医务人员防治技术水平。做好性病监测、性病实验室质控和性病检测与规范化诊疗服务,开展性病诊疗机构梅毒规范化医疗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梅毒主动检测和转介工作。梅毒预防和诊疗服务专业人员相关知识和技术标准掌握合格率达到100%;性病诊疗机构主动提供梅毒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达到90%,梅毒患者接受规范诊疗的比例达到90%;艾滋病咨询检测点的受检者和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服药者免费梅毒检测率分别达到95%,为梅毒抗体阳性者提供必要转诊服务的比例达到95%。城市孕产妇梅毒检测率达到90%,农村达到70%;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城市达到95%,农村达到80%;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所生婴儿接受规范诊疗服务的比例城市达到95%,农村达到85%,婴儿1年随访率达到85%。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控制在5%以下。
六、做好牙防工作,预防儿童龋齿。
一、高度重视,明确分工,成立有效控烟机构
无烟党政机关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市总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动员大会,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安排部署,对《xx市无烟党政机关标准》《xx市无烟党政机关创建指南》进行了学习,研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方案。组建了控烟领导班子,由安主席担任组长,下设副组长八名。班子成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垂范,积极参与,带头禁烟。领导小组将控烟禁烟纳入机关工作计划,写入《xx市总工会2016年工作要点》,特别是将创建无烟党政机关示范单位纳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领导小组下设控烟办公室,办公室按楼层分别设置各两至三名控烟监督员,并进行了集中培训。机关党委结合工会实际情况制定了《xx市总工会控烟劝阻工作制度》《xx市总工会控烟考评奖惩制度》《xx市总工会控烟考评奖惩标准》。根据所制定的制度和标准,禁烟监督员和机关同志们严格执行,对机关控烟起到了很好的监督效果。
二、宣传发动,积极引导,多措并举抓落实
一是积极筹备发动,开展现状评估,签署无烟承诺书。机关党委将市疾控中心下发的调查问卷分发给机关同志,各位同志认真填写后进行回收,初步了解和记录单位内部的控烟情况。随后,控烟领导小组向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发出倡议。市总领导班子带头,同志们纷纷响应,机关工作人员集体签署了《xx市无烟党政机关创建承诺书》。《承诺书》签署之后,机关同志创建无烟示范单位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自己自觉控烟,而且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在全机关形成了良好的控烟风气。
二是大力宣传引导,举办讲座竞赛,积极参与公益宣传。5月18日,机关党委特邀请禁烟专家开展专项健康讲座,向工作人员讲授了吸烟对自身、他人及环境的巨大危害,科学戒烟的方式方法,以及禁烟控烟的专业知识。随后,机关党委趁热打铁,举办了无烟示范单位创建专项知识竞赛,并将印有禁烟标语的包袋、纸巾盒、鼠标垫等分发给参赛人员。竞赛极大地激发了机关同志的控烟参与热情,起到了非常显著的宣传教育效果。此外,市总工会积极响应市卫计委、市疾控中心号召,先后参加了两次大型控烟公益宣传活动,通过发放控烟资料等多种渠道,使市民对吸烟的危害和禁烟活动的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收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是多渠道多手段,从细节处抓落实,时刻提醒控烟意识。市总工会利用一楼电子屏幕和电视联播网定时播放禁烟宣传片,在大厅陈列大型二手烟宣传海报,并在政务公开栏展示宣传资料及《承诺书》等。在机关公共场所,如走廊、电梯等人员必经场所以及图书阅览室、活动室、荣誉展览室等张贴醒目禁烟标志,并向机关各部室分发非固定禁烟标识用于办公室内摆放,时刻加强工作人员禁烟意识。机关党委在单位一楼大厅、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处摆放禁烟资料,并在电梯、乒乓球室、活动室、卫生间内张贴禁烟海报,起到了很好的提醒和宣传作用。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宣传手段下,控烟禁烟教育效果显著。
三、建章立制,源头控烟,创造良好无烟环境
各控烟监督员严格按照规定,定期检查机关各部室和公共区域,对外来人员的吸烟行为及时劝阻,对机关内部人员的吸烟行为严格禁止,确保机关内部无烟蒂、无烟味。每日巡查监督情况、考评奖惩结果及时记录并利用大屏幕进行公布。对于成功戒烟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对于违反控烟规定的工作人员,取消其评优评先的资格,并给予批评教育。同时,机关内部扫清了一切形式的烟草制品销售及提供,杜绝公款支付烟草消费的发生。市总工作人员严格自律,参加公务活动自觉做到不吸烟、不劝烟,接待外来公务人员不提供烟草制品。会议室均设置无烟会议室标志,且不设烟灰缸等烟具,开会再也没有“烟雾袅袅如仙境”的现象。考虑机关尚存在一些烟瘾较大的同志,市总工会在室外划分专门吸烟区域,并设置明确引导标识,既使机关不吸烟同志免受二手烟的危害,又避免了吸烟同志骤然戒烟引发不适反应。同时,机关通过教育、劝解、监督等手段帮助有烟瘾同志科学戒烟,收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