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行音乐本科论文范文

流行音乐本科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行音乐本科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流行音乐本科论文

第1篇:流行音乐本科论文范文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音乐传播与文化发展”。10月27日国内相关专家作了大会主旨发言,28日上午进行了分组讨论,分会场的议题分别是:音乐传播教育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音乐传播学的理论与文化发展策略;民族音乐文化与国际交流。其内容涉及音乐传播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音乐传播教育,民族音乐的文化变迁,商业环境下的音乐传播,音乐传播与艺术管理,音乐著作权,大型音乐演唱会的策划,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网络音乐传播,音乐传播声学、音乐治疗学等多个领域。

一、学科建设深化与教育体系建立

与前两届研讨会相比,本次会议音乐传播的学科建设与教育依然是代表们所关注、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学者们认为,学科的属性、定位问题应从学理的层面继续深化;学科的研究方法应多样,其基本方法应采用人文类研究方法(即定性研究的方法)、实证类研究方法(即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学科的发展应与自然学科相结合,如传播声学、治疗学等;音乐传播与产业化之间的关系等。

《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曾遂今)基于“对音乐传播现象是怎样依赖于时空的?人类音乐传播活动的发展演变,又是怎样影响着音乐传播活动赖以生存的时空环境?在今天音乐传播时空变化的条件下,我们的音乐文化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的思考,将音乐传播方式归纳为音乐的“零信道”传播、“信道”传播、“盲信道”传播、“网络信道”传播四种模式,由此产生两种效应:时空同向效应和时空反向效应。也是因为这两种时空效应观念,从而对音乐文化中的一些美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音乐美学、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在研究音乐本质问题上的探究,为今天的音乐传播学研究奠定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在音乐传播现象的研究中,把握时空观念,以时空作为该学科的切入点之一,是音乐传播学对音乐传播现象考察的关键环节。

《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薛艺兵)通过对“声音景观”概念的界定和其理论引申的阐发,探讨了这一概念在音乐地域分布研究和地方音乐历史流变研究中值得思考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文中还提出“流动的声音景观”概念,并对其学术含义进行了理论阐述,指出音乐分布和传播研究应突破以往静态研究的局限,以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动态变化的新视角去审视在历史过程和地理分布中流动变化着的“声音景观”。作者认为西方民族音乐学近年来常用的“声音景观”一词是一个值得肯定和推广的学术新概念,这一概念对于扩展我们有关音乐空间理念的认识具有理论价值,对于深化我国音乐传播学和音乐地理学的研究具有方法论启示意义。在发言时,作者就音乐的时空语境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了空间概念、时间概念、传播方式、音乐声音手段分类。

《再谈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汪森)用图表分析的方式,从我国现行的学科设置、体系出发,通过与艺术学、传播学、音乐学的比较,并就美国该专业的发展状况提出:(1)音乐传播学科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地位。认为音乐传播学不属于横向交叉学科、综合交叉学科,而应围绕音乐与传播的本质构建其学科体系的内容和框架。(2)音乐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关系,在音乐传播的研究对象与范围方面,可分为作为音乐美学的音乐传播和作为音乐社会学的音乐传播学两个层次。学科关系借助传播学的视角、观念、方法,结合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进行研究,至于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就更是传播学直接的理论来源。

《音乐传播导论》(赵志安)运用传播学的研究视角,指出所谓音乐传播,是指“信息化的音乐文化在社会环境中被交流与共享的系统活动过程”,进而提炼出作为学科范畴的音乐传播所具有的特征:(1)音乐传播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其内容就是“信息化了的音乐文化”。(2)音乐传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播活动,主题是社会关系中的人,其活动的展开受到多重社会环境的影响。(3)音乐传播是一种动态的系统传播活动,其中包括多种传播行为和系统活动过程。(4)音乐传播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传播活动,其本质是依托音乐艺术符号和共同的艺术经验,音乐信息在音乐传播的传播、接受主题双方之间引起心灵共鸣的一种精神交流行为。

有关学科建设的论文还有:《实践是音乐传播学的永恒话题》(陈荃有),认为音乐传播的实践性很强,应密切联系具体研究对象和实践活动,充分挖掘音乐传播活动的特殊性。《流氓学视野中的音乐传播》(陈镇华),运用跨越了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和美学等多重论域,解析音乐传播过程。《“施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佟雪娜),论述了音乐传播调查方法的分类及步骤的重要性等。

音乐传播学的研究刚刚起步,建设具有科学体系的理论条件还不成熟,学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音乐传播学学科理论是建立在传播学基础之上,“对于音乐信息及其传播活动规律的深入认识,不仅要音乐学的知识素养,还需要依托一般传播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广泛吸收艺术审美、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乃至相关法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尽管传播学是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基础、知识基础、观念基础,但音乐传播学毕竟还是音乐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更多地表现为“音乐学领域的传播学研究”,偏重于从音乐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传承、交流、传播。所以,从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治疗学等诸多学科中汲取营养,从而丰富本学科的理论来源,对于构建音乐传播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源泉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王建元从我国音乐传播学科的历史与现状出发,介绍了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音乐传播专业的定位,即以音乐学、传播学、管理学为基础,整合现代传媒、音乐文化事业 和产业等多种组合方式和管理手段,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传媒和音乐事业、产业的应用操作型、复合研究型的高级应用性音乐人才。对于音乐传播学科建设的设想,他提出四个方向:一是培养音乐传播(音乐编导与策划)人才;二是拓宽音乐商务渠道;三是加强音乐传播研究;四是尽早开设音乐疗法专业方向。

宗晓军则从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学科的成长历程,坚持认为实践是一个学科核心理论成长过程中的必走之路,新兴学科的理论形成与总结应该建立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基础之上,而人才的培养必须和实践、就业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学科。

曾原纪则主要对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传播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做了简单回顾,就该校在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媒介教育领域的优势和培养人才的体系和模式做了简单分析。

《由南广模式引发的思考》(周烨)通过对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近几年的办学经验和自己教学的分析,尤其注重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创新教育的特色,认为面对音乐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努力为学生寻求可持续多元发展的道路,走实用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必由之路。

由于音乐传播所具有的跨学科性质,因此对于该学科人才的培养尤显重要。在我国现阶段,艺术管理与音乐传播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表述,实质基本上是一致的。有的专家认为,音乐传播人才要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在立足于传播学研究的视角上,把对音乐传播这一特殊信息传播的研究,与多学科的知识理论联系起来。然而,当面对艺术管理专业或音乐传播专业学生时,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认识仍然很模糊。所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这种人才,如何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就业体系,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播现象分析与民族音乐传播

音乐传播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之间实现的。音乐传播现象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现象,因此,在对现实关注的同时(媒体新技术),离不开历史与传统(民族音乐),只有在音乐历史和音乐现实中充分地研究音乐传播问题,通过历史与当代的比较,才能发现音乐传播的规律,揭示音乐现象的本质。

《江南丝竹的传播》(伍国栋)通过江南丝竹历史的、现实的传播事实,尤其是对“天下彝家第一寨”迤沙拉的实地调查和对近现代江南丝竹的外传事实的梳理,运用个案分析与史料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在音乐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操纵音乐之主题成员流动,应当是音乐传播方向、途径、范围、影响诸多内容判断之根本的或核心的依据。根据这一乐种的传播现状而言,在现当代音乐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中,物质的、人文的、精神的诸多因素,共同组成了音乐传播、流动、扩散的综合条件。现代音乐传播学作为一个独立化的人文学科,也就成为了一个艺术、传媒与教育结缘的综合性学科。

《音乐传播视野中的曲牌考释研究》(冯光钰)在特别强调实地调查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作用下,对音乐传播中的“传者”与接受者的“受众”的研讨,运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将众多的曲牌放在传播视野中进行考释研究,通过追流溯源,力求找出各种曲牌及其变体的血缘关系及变化规律。

《音乐传播媒介与原生态文化保护》(吴非)通过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栏目编导工作的体会,对原生态文化传播理念、特点等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并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作曲包揽制”、非繁衍性传播与中国戏曲声腔的“太监化”》(周来达),通过对目前戏曲音乐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的分析认为,只要强大的戏曲音乐自身的繁衍能力能继续存在,戏曲和戏曲音乐的生存就大有希望,当务之急是要抓住戏曲音乐“创作”、“传播”两个根本环节,改变策略,恢复民间戏曲的主体意识和音乐创作机制等,努力改变戏曲音乐的生存环境。

《南高洛古乐本土受众的观演及听闻状况之田野观察》(邓志勇、史东宁)通过田野个案的描述,以南高洛音乐会的本土受众为重点,考察当下古乐的观演和听闻状况,强调本土受众在民间音乐活动所显示出来的流动性和行为的多元性,并初步讨论了本土受众对民间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大众传播的多元化音乐传播》(曾田力)就作者自己在北京搭建的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为例谈了体会,进而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文化重建的角度提出了应加强对中西文化的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多元化的传播交流手段,最终建立文化生态平衡,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弱势的不利局面。

《试论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庄元),尝试用传播学的视角就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主要是指以数字技术平台发展的与音乐传播直接相关的数字音视频、计算机与MIDI、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个人媒体和大众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做较为深入的分析。

《当中国音乐家遇到传媒革命的挑战》(冯效刚)从以数字化为代表的传媒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出发提出:中国音乐家必须面对大众流行音乐文化的挑战;中国音乐家必须争夺大众传媒的“话语权”。

《论音乐传播中的现场互动行为――多重音乐语境中的比较视野》(张谦)力图将音乐传播中的现场互动行为还原到具体的音乐文化语境中,以多重语境的视野比较了西方艺术音乐、北印度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语境中典型的互动行为,关注互动行为产生的原因和结果。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音乐编辑学、新技术媒体、音乐心理认知等的角度,分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的一个重大命题,运用音乐传播学的视角,或者立足于以民族音乐的土壤为资料源泉,针对历史的、当代的音乐传播现象和行为,来探讨千百年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或者把研究的视野聚焦于当代的音乐生活,结合现代高科技,诸如媒体、网络、电视等来研究音乐传播现象的新发展。尽管上述每位专家、学者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层面不尽相同,但无论怎样,殊途同归,都会促进民族音乐传统和现实的研究与发展,深化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在当代意义的认知。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在研究文化变迁过程中,从音乐传播学的角度切入必将大有可为。

三、音乐传播事业与文化产业

“音乐除了拥有文化产品的特质之外,还有商品特质,音乐产品尤其是大众流行音乐产品更多地成为以商业利益为主而产制与分销的商品。”但是,盗版、侵权的发生不仅因为暴利的驱使,其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大众媒介,尤其是广播、电视、网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音乐传播环境,使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音乐发生关系。在我国,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音乐著作权的保护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科技与版权夹缝中的音乐产业――从P2P技术所带来的音乐侵权问题谈起》(姚 杰),以P2P网络传输技术为例,认为音乐产业的前提在于传播科技的发展,而版权问题又是传播科技中音乐产业遇到的根本问题。作者从音乐传播科技发展的历史趋势、音乐艺术功能的社会共享性、音乐版权产业的利益博弈行为等综合角度出发,提出国家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版权法的建设,积极引导传统唱片业与新生技术之间相互整合,构建一种和谐的利益分配关系。

《盗之道,非常道――对中国音乐传播活动中侵权现象的思考》(冯玲),以“音乐传播产生权利”为基点,运用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的视域,试图在音乐传播活动背景下,来探寻音乐作品使用中的各种侵权现象及其原因,从而提出了在传播中加强音乐著作权保护的意义。

文化传播从业人员张正军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结合自己公司在运营方面的困境,建议音乐传播要与商业紧密地结合,希望各位专家把好的理论导人到市场中来,以便规范文化市场运营,建立健全的市场法律保护机制;建立良好的音乐传播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知识养成的同时,也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讲诚信、不浮躁。

《音乐出版界的思考》(杜晓十)认为,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在文化产业上是一个弱国,究其原因是我国的文化产业体系还未完全建立,相关的体系保障还不健全。通过介绍人民音乐出版社近几年的发展,比较了国外专业音乐出版社的出版与经营状况,结合这几年和国外出版界的横向合作情况,提出了加强数字化出版的设想。

《文化产业与音乐的著作权》(谢涛)通过案例分析,就日本文化产业的运行、音乐著作权的保护做了详细介绍。认为日本的文化产业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在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下,他们不仅从艺术创作到所属公司再到所属的行业协会形成的一系列相对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还有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支撑着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保障了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流行音乐产业环境分析及其发展》(黄德俊)从流行音乐产业的概念及特征出发,利用产业理论对流行音乐产业的一般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梳理,尝试运用SWOT方法分析其所具有的优势与弱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我国流行音乐产业未来发展的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文化产业职业经纪人就文化事业和产业间的关系,原创音乐在网络交易中遇到的一些困境,尤其是涉及到著作权的问题,唱片公司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中国演艺业宏观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等有关问题做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会议期间代表各抒己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积极推动了音乐传播和音乐传播学的纵深发展。本次会议对于学科属性及定位的探讨,尽管个别问题(学科属性)还不统一,但是增强了大家对本学科整体的认识。针对诸多的音乐传播现象,观察问题的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有所提高。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文化事业,关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等内容得到与会代表的共识。其次,会议代表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其中硕士生、博士生、年轻教师所占比重较大,对一些新的音乐传播现象,如“粉丝经济”、“3G音乐手机”等给予了积极的关注,表现出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潜力和蕴含的活力。纵观此次会议,笔者以为还有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术组织,参与的广泛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出席本次会议有部分文化产业的职业经纪人,有利于音乐传播与实践的密切结合。但是,对于一个学科来讲,参会单位比较集中,缺少师范性或综合性大学的参与,缺少政府文化部门的参与,缺少全国性的参与,不利于该学科的全面建设。(2)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音乐传播学既然是一门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结缘的交叉学科,那么音乐传播的一些基本问题就必须清楚。如音乐与传播的关系,音乐传播的目的、本质、社会功能,音乐为什么会传播,传播的特性,音乐传播与音乐传播学之间的关系,建立音乐传播学的学科理论与学科体系,音乐传播学的学科方法论,音乐传播事业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等。(3)尽快建立完善的音乐传播教育体系。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艺术管理本科专业,艺术管理与音乐传播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各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认识却不尽相同。学生认识模糊,社会认可率不高,似乎艺术管理的人才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懂。从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都不尽相同,更缺乏专业教材。要汲取好的经验,构建招生――教学――就业一体化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合理的音乐传播教育体系,是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

第2篇:流行音乐本科论文范文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084-02

达尔文说过:“世界上如果没有音乐,那么世界也就不存在了。”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及音乐家孔子非常重视“乐”的作用,在他开设的“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之中,“乐”位居第二;而在古希腊,音乐作为七艺之一,也备受重视。

一、民办高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公共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们与音乐产生共鸣,充分体验到蕴含于音乐中的丰富情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启迪,从而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2.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现在,各大院校均提倡素质教育,德育工作是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想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我们必须将德育工作做好。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往的德育工作的开展都是说教式的,让学生感到乏味不堪。然而,有了公共音乐教育,德育教育将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公共音乐让学生们自由自在的去享受艺术的美好,而不是强迫型、被接收的教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人愉快自愿地去接受这种教育;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让学生更有公德心、更加善良。公共音乐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是独一无二的。

3.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高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这个时期也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形成和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公共音乐教育用其独特的教育方式,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更加乐于去了解其中的魅力和文化内涵,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让他们更加热爱校园、热爱生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同时也是大大提高校园整体文化品味的有效途径。

4.对于培养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有着其他教育所不及的功能。在高等教育中加强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开发,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公共音乐课程现状分析与教学改进对策建议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的五年制大专、本科生的选修音乐课、艺术团都是公共音乐教育的一部分。首先,针对五年制大专的情况,笔者详述如下。

1.五年制大专。课时:五年制大专的音乐课,针对课程时间的设置,笔者认为两节课比较合理,即90分钟,每周一次,十六周或十八周课时。教材:配备材,笔者建议使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教科书《音乐基础》,虽然此教材为小学教师培养教科书,但同样适用五年制大专学生。上课地点:上课地点需要配备钢琴,笔者认为可以设置一间固定公共音乐教室,钢琴不需要搬来搬去,老师音乐设备也不需要移动,对音乐教具也具有保护作用,利于教学资源合理有效利用。这样,一来课程既规范,又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二来学生有了钢琴后会学到基本的音准、节奏,甚至合唱等音乐基础知识,学到的内容更为丰富,而不仅仅只是在课堂上听听音乐而已。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还是很渴望学习一些音乐知识的,而现在的音乐课成为了学生的休息课或者自习课,这样就失去了音乐课的本身价值。

2.本科。笔者认为,本科学生音乐选修课的设置很有必要。现在,大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公共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选修课来进行的。公共音乐教育的课程分为三大类型:(1)知识类:如音乐理论基础、中国音乐简史、艺术概论等;(2)赏析类:如音乐欣赏、交响音乐赏析、民乐欣赏等;(3)参与类:如声乐、器乐、合唱艺术等。结合各门课程的特征,开展实践教学的形式可分为四类:表演实践、鉴赏评论、音乐创作、演出观摩。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刚升本,很多课程是初办,学生生源有限,师资力量也有限,课程类型不一定要开设这么多。笔者认为,知识类可以开设音乐理论基础,赏析类可开设音乐欣赏课(可分为民族音乐及当代流行音乐,还可组织学生观看音乐影视电影,欣赏其中经典音乐),参与类可开设声乐、器乐、合唱艺术。

3.艺术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艺术团刚刚成立,现成立了歌咏队、舞蹈队、礼仪队、舞美队等专业队伍,其中大部分是艺术特长生。笔者有幸成为合唱指挥艺术指导,但有很多艺术老师由于课时太多,没有时间来排练,不愿参与进来。笔者认为学校研究生艺术老师不应以上课为主,因研究生教师在科研、艺术活动的开展上面也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要想做好艺术活动、科研等其他事情,上课的课时量必须减少。

三、关于公共音乐课程课内的改革

第3篇:流行音乐本科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 现状 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b)-0156-03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迅猛发展,电子阅览室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互动的服务模式、优质高效的服务等特点,能满足读者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然而在一些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利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电子信息资源及配套设备不足、读者对电子阅览室的定位不准确、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素质需要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子阅览室功能的发挥。该文以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例,对其现状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 电子阅览室的特点及功能

1.1 电子阅览室的特点

电子阅览室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和为读者服务的新型产物,它代表现代化图书馆的一种新趋势。它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集电子型文献(如:光盘文献数据库、磁盘文献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等)检索、阅览、咨询、教学、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了研究学习的场所,它的网络系统接入学院校园网,并且与各大教育科研网络相连,使图书馆能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更全威、更快捷、更精准、更新颖的文献信息。它不仅满足了读者对现代文献信息的需求,同时也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2 电子阅览室的功能

1.2.1 检索和咨询功能

目前,各高校图书馆都自建馆藏图书数据库,购买大量的期刊论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等,为师生们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因此,电子阅览室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信息的检索和咨询服务。比如:馆藏文献信息检索、光盘信息检索、数据库信息检索等。另外,电子阅览室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从而使有网络的读者不必到电子阅览室就可以通过校内贴吧、微信、QQ等咨询这些问题,大大节约了读者的时间。

1.2.2 电子图书馆功能

电子图书馆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的具有传统图书馆的基本功能的网络实体,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形式,可以实现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信息采集和管理。目前,在大部分高校,电子图书馆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术研究为主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在电子阅览室内建立电子图书馆,链接各种学术机构、学术信息、电子公告等,为广大读者提供最先进、最全威的资讯。

1.2.3 辅助学习功能

随着电子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加,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了学习、继续教育、网络教学等更加便利的条件。比如:大学外语等级考试、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习软件、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课件等。网络不仅为读者创建了学习知识的平台,同时也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为培养自学型人才提供了条件。

1.2.4 文化娱乐功能

网络是一个五彩缤纷,充满诱惑力的世界,同时也是学生们搜集信息、享受资源的快捷窗口。文化娱乐自然成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最受欢迎的功能。电子阅览室可以为读者提供娱乐和休闲服务,比如:上网浏览各类新闻、聊天交友、互发邮件、欣赏流行音乐、观赏电影、网络游戏等。

2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是2008年建立的一所本科院校,目前在校师生2 500余人,图书馆馆藏的纸质藏书6万余册,电子图书10万余册。学院图书馆下设一个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有30余台电脑,可同时容纳30名读者进行上网操作。然而学生们使用电子阅览室的几率却不高,上座率不足10%,有时一天仅有几名学生。每学期仅仅在开学时候,学生大批量涌入电子阅览室,进行选修课程的操作,或是查询期末考试成绩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该院电子阅览室在建设和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电子阅览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运用。

2.1 电子信息资源及配套设施不足

该院图书馆在引进电子资源方面存在不够重视的现象,电子阅览室可利用的电子文献资源不多,特别是缺乏符合读者实际需要的数字资源,这也是电子阅览室文献检索和信息检索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首要原因。目前,该院图书馆网站上链接有中国知网、超星电子图书、超星名师讲坛、读秀、百链云图书馆、俄罗斯总统图书馆等,还有图书馆内随书光盘等数据,然而这些还远远不够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另外,电子阅览室的配套设施也不足,基本上以计算机为主,没有辅助设备,如:扫描仪、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的配套,无法满足读者在检索完电子资源时的后续服务。

2.2 读者对电子阅览室的定位不准确

第4篇:流行音乐本科论文范文

音乐美学学科于1920年由欧洲传人中国,最初来自和萧友梅等人的介绍。笔者曾发表过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综述,涉及源流,在此不赘述。中国音乐美学学科与教学现状是:基本上沿用从西方引介来的“音乐美学”,而“中国”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各教材中的章节和举例,只占小比例。现有的音乐美学教材(包括本人的《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音乐美学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概要”一节中。、显然,西方和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完全空缺。据陈自明教授介绍,印度的音乐美学思想很丰富,但混杂在其舞论中。笔者曾经打算和印度驻华教师高兴(中国名)一道翻译相关文献,但是至今未能付诸行动。几次参加世界民族音乐研讨会或学院的世界音乐周活动,获取了一些音乐信息,但其中的音乐美学内容尚需揣摩。从研究人员看,中国音乐美学研究者不占多数,其他东方国家和地区的音乐美学研究者几乎没有。就现有综合情况或条件而言,我们首先应该加强本土音乐美学研究。蔡仲德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从音乐实践中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是因为他本人的研究主要以文字史料为对象。这样,一方面中国音乐美学内容少,另一方面这些内容又多为文字史料的梳理和阐释。从音乐实践人手的研究,目前虽然尚未取得像从理论人手的研究那样丰富甚至系统化的成果,但是也出现了重要进展,例如对古琴“表演美学”的研究等。从实践角度对既有核心概念的研究,也有重要进展,例如对“大音希声”、“天人合一”等的体悟结果(今人关于这些体悟结果的表述很少)。也许这些成果还不足以构建出“中国音乐美学”,但是它们已经与西方的感性论、人本主义的“审美主体一对象”有所区别(这些成效放在后文再述)。显而易见,音乐美学研究与教学跟音乐实践密切相关,因此应该将它们联系起来看。

从整个学界和教育界看,西方音乐理论无论新旧都是我国音乐创作、研究和教学的基础。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训练的是适应西方大小调体系的耳朵;“音乐”以西方艺术音乐中的纯音乐作为典型,因此才出现“自律”“他律”、“存在方式”等的种种争论和话题;欧洲作曲“四大件”成了创作和分析的几乎唯一的工具。总之音乐技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都是西方的,离开了西方技术和理论,国人几乎无法作曲和分析音乐,甚至无法言说音乐。郭文景曾经立誓创作一首不受西方影响的作品,经过努力终于放弃;陈其钢也曾呼吁“走出西方现代传统”,但是至今似乎没有产生足够广泛的影响。整个社会仍然处于后殖民状态:音乐厅上演的曲目、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教育采用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西方的内容,尽管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呼吁建构“中华乐派”(有些地区也提出以区域命名的乐派,如“草原乐派”、“福建乐派”等),但是从寥寥无几的理论成果看,仍然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参照;这些难得的努力,不仅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反而惹来不少微词。当然,其做法确实存在可以商榷之处,例如“学派”究竟应该在出现瞩目成果之后被社会“赐封”,还是先打出旗号再下功夫出成果?中国音乐体系是否要参照西方技术和理论体系来建构?等等。在现代思潮中,还有一股强大力量,即“科学派”。科学派强调客观认识方法和客观知识的获取,典型者如音乐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借助现代设备来测量音乐影响下的人体反应,获取这种反应的数据,如脑电波、心律、呼吸、皮肤电的数据等。但是同一套数据可能对应两种甚至更多种心理现象,这样一来实验采集的数据有何意义便成了问题。这就引发了相关的思考:精神领域或艺术领域的“科学”应该怎样定义,其尺度应该如何确立?在全球认同的“多元文化”价值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的语境中,人文科学的尺度或音乐文化的科学尺度为何、何以成立?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

从学术活动看,近年来“多元音乐美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讨逐渐升温。2009年10月17―19日,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和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主办的音乐美学笔会就以“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音乐审美价值”为主题。2012年12月2日由华南师大音乐学院承办的音乐美学笔会,议题包括中国音乐美学理论和实践领域的资源发掘和个案研究。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的年会,至少从第7届(2005)开始,每届都设了“中国音乐美学研究”专题。2008年11月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的第8届年会,第3个议题为“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及相关学科建设问题”。2011年11月25―27日在西安音乐学院举行了第9届年会,以“现代性进程,多元化语境,跨学科策略与当代中国音乐美学”、“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与相关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及于润洋、赵宋光、蔡仲德、茅原、王宁一、张前等著名音乐美学家学术思想”为主题。仅2014年,就有三次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专题的全国会议。2014年5月10―1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暨蔡仲德十年祭”学术研讨会,主题有四方面:中国传统音乐文献的美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美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学科建设研究;蔡仲德学术思想研讨。2014年3月30日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北京民族音乐研究与传播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和居庸书苑主办的“《溪山琴况》的当代阐释研讨会”在京举行。2014年9月27日在西安音乐学院举行“可思的声音世界――罗艺峰教授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高端论坛”。这些会议都集中探讨了中国音乐美学问题。

中国音乐美学史教学,其内容有赖于该领域的科研成果。如上所述,蔡仲德在文献梳理和注释上做了大量基础、体系化的工作,还有很多个人研究成果。蔡仲德身后,学者们继续前行。在理论方面,大家尽力拓展蔡先生未及或未选择的范畴,例如“佛家音乐美学”、“天”“气(牛”等核心概念,以及新文献史料的研究,如《文子》、帛书《老子》等。罗艺峰近期出版的《中国音乐思想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中就有许多新文献史料的发掘,还开掘了新范畴如“音乐占候术”等。蔡仲德先生曾经跟笔者交谈,指出《乐记》“乐本篇”的逻辑链条“物―心―声―音―乐”之前还有一个带括号的“天”,意指“天”在古人那里是第一位的。笔者因此撰文《从知声、知音到知乐》(《福建艺术》2005年第2期),在这个链条前加上了括号的“天”。罗艺峰的专著对“天”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这些成果都逐步进入课堂教学。还有一些学者、出版社的科研项目与此相关。如王耀华、方宝川主编的《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由国家图书馆陆续出版(第一辑14册出版于2011年6月);叶明春负责的《蔡仲德文论全集》基本完成,《音乐美学通识教材》和《中国音乐美学史简明教程》的编写也已初见成效;上海音乐学院洛秦主持立项、王小盾担任主编的《中国乐论》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代及现代8卷,其整理和集注工程浩大,正在完成中;新近王次葜鞒值墓家科研项目“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研究”正在进行中;人民音乐出版社等也有新的相关出版计划。这些成果将陆续被纳入教学,成为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文献资料。

在人才培养上,迄今已有多所高校设立了音乐美学专业,每年都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并都有毕业生走向社会,在各地各单位发挥教学和科研的骨干作用,这些都有目共睹无须赘言。中央音乐学院本科音乐美学课程有3门,即音乐美学基础、西方音乐美学史和中国音乐美学史,至少各上1个学期,音乐美学基础曾要求上1个学年。研究生有一门“音乐学历史与现状”,其中有“音乐美学的历史与现状”,上4周课。这些大课之外,由导师指导学生学习。笔者本人在一对一专业课中,按照学院要求和每位新生一道确定阅读书目,除了音乐美学经典之外,还要求学生研读新出版的文献。在中国音乐美学教学方面,继蔡仲德之后,李起敏、苗建华等接力从事大课和专业课教学,招收硕士、博士生,现在又有新博士留校担任这方面的教学;王次熠身为院长,除了担任本科音乐美学基础课教学之外,也招收传统音乐美学研究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有的毕业分配到其他院校或研究机构工作。外校担任或兼任中国音乐美学教学和导师工作的有罗艺峰、修海林、叶明春、刘承华等,不一而足。有些不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在指导学位论文时,也鼓励学生做传统音乐美学方面的选题,这些学位论文将不断出现在学术界,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几个重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前文已经涉及音乐美学研究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进一步集中概括和分析几个重要问题。

其一,关于感性学。1750年鲍姆嘉通提出“感性论”,在西方理性中心主义时期是难得的,尽管他把感性论定为“低级认识论”。从实践上看,理性处于中心地位的时期,感性活动尤其是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活动一直很繁荣,客观上满足了西方人的感性需要,也平衡着理性统治的世界。但是自1920年传入中国以来,在被翻译成“美学”、“音乐美学”的同时,“感性”被削弱甚至丢弃。这一方面跟几千年乐教传统有关,另一方面跟战乱时期政治家推行文艺“工具论”有关。

至今,在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和教学领域,感性论依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以认识方式来讨论审美和进行审美教育的现象依然很普遍。其原因依然跟国家意识形态、东欧美学思想有关。后者坚持音乐反映现实的“反映论”美学思想;从音乐特殊性出发,提出“间接反映论”,即音乐通过表现社会人的情感来反映现实(需要注意的是,同其他文论一样,作者的论述往往被“中国化”,突出了其中的某些“可用”的东西)。因此,他律论的“情感论”美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当然,情感论并非仅中国音乐学界和音乐教育界强调,西方音乐哲学美学界也如此。即便是20世纪现代西方音乐哲学美学重要流派如符号学、分析美学等,也从不同角度竭力探讨音乐和情感的关系。符号学将音乐视为抽象情感的符号,分析美学中某些学者如戴维斯,认为音乐表现了情感外观。事实上很多音乐确实是表现思想情感的,很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也如此。问题是,那些自律论的作曲家和作品在中国不被正视,只在音乐史和作曲技术教学、学术论文中出现,其成果占很小比例。

从欧洲到中国,从感性论到美学,从工具论到反映论和情感论,这些转变背后,有很深的历史、社会原因,到了今天,原来社会语境中的话语,变成了学术话语。“民族性”如此,情感论也如此。问题在于,情感论将聆听音乐导向了音乐认知,也即用认识方式代替审美方式――听音乐是为了把握其中表现的情感,而把握情感则需要了解历史背景、作曲家生平和创作意图等等。在中国音乐学术领域,“感性”往往被等同于“感官”。因此,强调感性往往被当作追求“感官愉悦”,被视为“肤浅”。在感性问题上,第二代音乐美学家如韩锺恩、邢维凯、周海宏等,都从学理上作过很多辨析和维护。在笔者的研究和教学中,也把感性作为美学的门槛,指出只有抓住感性才能抓住美学要旨。笔者认为,感性和理性一样属于精神范畴;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一样属于精神活动;感性活动的特点在于感官参与,但却不是感官活动;从艺术创造看,感性更能反映人性(动物也有理性,只不过没有人类发达,但性质一样)。心理学研究成果完全支持这些论断,例如最基础的刺激一反应模式,心理学指出刺激需要经过大脑的作用才使人产生反应,不赘述。因此,音乐美学要真正在中国建立,首先要还原它的感性论性质。

进一步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作为感性学分支的音乐美学的任务。在笔者看来,过去是有美无学,现在则是有学无美。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美学学科,却有关于音乐美的论述。引进了美学之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音乐美学真正开始学术研究,重心却不在美与审美规律的探讨上,而是纠缠在音乐与情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上。笔者在音乐美学课堂上经常提出一个问题:音乐是否表现情感与是否美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是否表现思想情感的音乐一定是美的?为了表现思想情感,音乐一定要美吗?反过来,美的音乐一定是表现思想情感的吗?诸如此类。在审美的感性与理性关系的问题上,一直以来困扰着学界。以往的审美理论大都按照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来论述,强调聆听音乐的最终任务是在情感体验之后的哲理反思,获得某种认识。多年前笔者就将这种“审美”目的论比作让音乐不在审美领域当巨人而在哲学领域作矮子的“馊主意”。情感论加认识论,而不是感性论加愉悦论,目前这样的情况还很普遍。审美愉悦,生命的一种高峰体验,是人类长期身心进化结果的表现,却被当作低级感官享受受到贬斥,至今如此。

其二,感性学的范围。笔者在《音乐美学基础》教材的“序论”最后部分指出,音乐美学学科发展问题集中在“音乐”和“美学”两个方面。前者即什么“音乐”的美学,问题在于自音乐美学从西方传人至今,“音乐”指的是西方概念的“纯音乐”或“绝对音乐”,即器乐。正因如此才有“自律”、“他律”及各种相关问题。而“美学”中概括的各种“规律”,也是这种以纯音乐为对象的静态聆听方式的“美与审美”规律。在这样的审美关系中,音乐是审美对象,人是审美主体。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西方人本主义语境和范畴的“囊中之物”。显然,音乐美学中的“音乐”尚未涵盖全球范围(这本来就一直如此);我们的“音乐美学”一直处于中西关系的思维格局之中。这意味着迄今为止的音乐美学,其中概括的“基本规律”是否具有全球的普适性,肯定和否定的回答都无法证明。因为这种判断必须由全知者来进行,但是没有人通晓世界上所有文化中的音乐。按照英国分析美学家斯克鲁顿的看法,音乐是“第三物性”的事物,即文化属性的事物,而不是第一物性(物理属性)和第二物性(感知属性)的事物,文化差异造成多元音乐现象,要了解一种文化中的音乐,就必须深入其中。笔者认为对某种音乐的“知”,包括亲历的“知”和学理的“知”,前者尤为重要。显然,对每种音乐文化的了解,需要耗费相当时间。例如印度人所承认的了解他们的传统音乐的西方音乐家,都曾在印度生活十几二十年。即便是印度本土的孩子,也需要这么长的时间练习才能为人表演。人个体寿命有限,无法做到对世界所有音乐文化的全知。西方人概括的是西方器乐审美规律,我们似乎也这样做过。笔者认为,现在我们的音乐美学可以解释西方概念的三种艺术音乐,即美的、不美的和反美的。其中,美与反美是国际学界通用词,而“不美”则是笔者的命名,指理性设计有序而无法感受到的类型,例如序列主义特别是整体序列主义的音乐。但是,我们的美学没有研究西方民间传统音乐,也没有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更没有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传统音乐。这里有个问题,有学者指出民族传统音乐并非以审美为主要功能。但是据了解,所有民族的传统音乐中,都有专供审美的音乐,或者说有专事音乐审美的活动;几乎所有音乐都不同程度具有审美性质,即便是完全属于实用的音乐。康德式的审美与实用的划分,对今天依然有影响。此外,艺术学关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原始艺术”只有经过加工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以此尺度来衡量,原生态民族传统音乐便比不上艺术音乐,审美含量不高。当然,目前这种看法正在改变,民族传统音乐越来越多地被搬上音乐审美的餐桌。

其三,关于音乐美学课程标准。迄今,各级音乐美学教学尚未严格论证课程标准。2l世纪教育部开始了包括音乐在内的普通学校教育改革,设置课程标准,从实验稿到定稿,从实验基地到全国中小学校,可谓轰轰烈烈。在这样的形势下,由主次熘主持的“专业音乐院校教育改革”重大项目也已顺利结项。由于目前该成果尚未正式发表,因此笔者在此只谈个人看法。据了解,迄今各院校的音乐美学教学,大都限于现有的音乐美学教材,而各位导师布置的阅读书目,各有不同。在各校音乐美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被要求修满学分,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音乐类和非音乐类等课程。就中央音乐学院而言,音乐美学学生的专业课由导师教授,内容自定;必修课和选修课都是公共课。必修和选修课的设定,通常是“有多少米煮多少饭”,即根据既有教师开课。记得十年前,在一次音乐美学教研室开会时,新老院长和书记都在场,笔者曾经“捅娄子”说了上述那些话,现场突然鸦雀无声,后来还是书记打破静默,问身边的张前教授是否如此,张老师点头。事隔多年,情况并没有变化。当然,笔者相信各位导师的能力,因为大家都是过来人,能有今天的成就,说明多年积累具备了良好知识结构;这些成长的经验,加上后来的日积月累,必然给学生提供一个样板。不过,从教育学角度看,课程标准的设置具有基础意义,也是学校教育的规范性的要求。当然,从全然实用角度看,课程标准提供方向、思路和具体教学做法,对学校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说来,音乐美学学士、硕士、博士应该具有什么知识结构,具备哪些能力,是需要论证的;根据论证结果,该开设哪些课程就开设哪些课程,而不是能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或只开什么课。

三、关于研究与培养人才的思路

2007年11月,第7届全国音乐美学年会在星海音乐学院召开。会议期间的一个夜晚,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处安排了一个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的见面会,议题是导师想向研究生们说的话。笔者在那里提出了音乐学治学和学习的“四大件”――体验、阅读、思考、写作。从此我经常向学生提这个“四大件”。现在,笔者想在此用书写正式阐述它们,作为包括音乐美学学科在内的音乐学各学科的建设、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的思路。以下仅围绕音乐美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话题来阐述这四个方面。重要的是,这些方面直接涉及于润洋教授音乐学治学精神的“六关系”,即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思想、本门知识与相关知识、经典知识与前沿知识、感性体验与理性表达。前三者是于润洋教授一贯奉行的,后二三者是后来加上的。我做了一些概括。

其一,体验。包括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田野等所有跟音乐有关的实践活动的体验。只有深入实践体验,获得尽可能丰富的感受经验,才能搞好包括音乐美学在内的音乐学研究。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题中之意。在《实践论》里谈到这一点。目前我们的学生从小是琴童,有单项乐器的表演实践,个别有两项乐器的实践,很少有多样乐器的实践。听赏方面多接触西方古典浪漫的作品,很少接触早期和现代作品,这跟音乐的音像出版物少有关;本国音乐中,多接触的是新音乐,少接触传统音乐和新潮音乐;全球音乐中,多接触的是流行音乐,少接触世界民族音乐。出于个人审美需要,当然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但是作为音乐美学的学生,好听不好听都应该听。就前者而言,笔者特别关心沉醉的体验。中央音乐学院入学考试笔者时常爱问考生:有你最喜欢听的音乐吗?如果一生都在搞音乐美学,却从没有或很少音乐沉醉的体验,只记住了书本上的东西,或者只具有高超的作品分析课和视唱练耳课训练出来的音乐结构分辨能力,那么能期待这样的“研究者”写出怎样的论文呢?此外,笔者认为他们最缺音乐创作实践,因此写出来的文章,不同程度存在着“没有音乐的音乐学”现象。作曲家反映不爱看这样的文章,是有道理的。其实,学者们受限于条件,也很少接触世界民族音乐。就本土传统音乐而言,除了民族音乐学学者,音乐美学学者也接触不多,更少有对其做深入研究。笔者曾提出“自身田野”的命名,指研究者对自身经历的研究。即便如此,多数音乐美学学者也没有多少传统音乐方面的经历。学生们绝大多数从学校到学校,更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如果要研究多元音乐的美学问题,就需要深入田野去获得各种相关体验。目前有一种体验很难获得却又不得不去体验的,那就是“天人合一”。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特别是文人音乐美学、“佛教音乐美学”之类,如果没有这种体验,恐怕难以有效阐释古人的相关言论。

其二,阅读。很多学者特别是海归学者都指出,中国学生阅读量太小了。这里除了数量之外,还涉及阅读范围。通常音乐学者和学子多读本学科的文论,少读大文化类的文论。为此于润洋教授提出两个关系的处理,一是本门知识和相关知识,一是既有知识和新知识。前者关系到一位学者或学子的知识结构,后者关系到他们的知识更新。旅澳学者杨沐几乎每次回国都要谈到知识更新问题,并且不断给国内音乐界带来新的国际学术信息。留学西方或者香港回来的学者或学子都对学习期间大量阅读深有感触。大量阅读至少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学习知识、扩大知识面,产生宽阔而深厚的知识结构;一个是了解学术动态,从而把握学术创新方向。在于润洋教授的鼓励和指导下,笔者通过主编“十一五”规划的国家级教材《西方现代音乐美学》,联合几位年轻学者一道工作,梳理了一些新出现的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包括分析美学、实用主义美学、后现代主义美学、美学方法论(达尔豪斯)、音乐教育哲学中的美学、音乐批评中的美学、现代音乐表演美学等。还有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等,暂时没有充足的音乐方面的内容,未纳入新教材中。但是,笔者指导的一位博士研究生正在做“音乐审美环境”研究,相信今后环境美学等也能纳入音乐美学领域。近年来新音乐学引入国门,受到较为普遍的关注。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音乐美学、社会性别或酷儿理论视角的音乐美学研究等,已经成为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这些新知识都已纳入专业课教学中,当然,也许尚未普遍如此。笔者对学生提倡读书采取“同心圆”模式,即以本门知识为核心,按照疏密关系选择阅读资料来研究。以音乐美学为核心,可以这样建立同心圆阅读资料,依次为音乐学相关学科、普通美学和艺术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声学等、哲学/自然科学哲学。如果再扩展,还可以纳入更多的自然科学相关学科。在确定学位论文选题的时候,开始了具体的有目的的同绕选题的研读。这时候尤其要注意最新学术成果的信息。

其三,思考。没有思考,阅读的信息就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没有思考,就不会有学术创新。思考不能“无米之炊”。以往所有体验和阅读的积累,都是思考的材料。最令导师们伤脑筋的是学生不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表现在不会选题。笔者本人就经常遇到这个问题。从许多答辩情况看,笔者往往能从学生的论文选题中看到导师的影子,即被时间所迫,导师不得不从提醒、启发到直接提供选题。这也许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问题就在于学生缺乏思考,缺乏长期关注学术动向,缺乏独立科研的能力。笔者建议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要积极思考:首先要真正了解作者文论所表达的东西,同时要具有批判意识,随时提出疑问,然后及时把问题记在本子上。笔者本人学习期间一直习惯作读书笔记,并因此受益良多。有些阅读的时候脑子里闪现的东西,如果没有及时记录下来,很快就会忘记。这是很多学者都有的经验。关于批判意识,许多导师都有这样的要求。例如蔡仲德教授,他寄语年轻学子的三句话是:要有独立人格、要有批判意识、要有创造能力。周海宏教授也经常对学生提出要保持批判意识的要求:无论作者多有名气,阅读他们的文论始终要有批判意识;他人的观点需要审察,不能直接用来作为自己观点的论据。重要的是,思考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结合的原则。应该避免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如果不顾历史,只从逻辑上思考问题,往往会陷入逻辑游戏或语言游戏之中,难以提出有真知灼见的观点或看法。而如果不顾逻辑,只在历史的海洋中“捞”细节,往往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难以跳出来抓住实质问题。在一些学位论文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知识梳理很细致,但是缺乏思想。蔡仲德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对笔者说:现在培养的主要是掌握知识的学生,而不是能产生思想的学者。要改变这一点,就要培养勤思考的习惯。

其四,写作。笔者个人的体会是,体验、阅读基础上经过长期思考,到了不吐不快的时候再动笔,就能写出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在音乐美学基础问题和理论应用(如评论)的写作上,涉及感性体验与理性表达这个最大的难题。常话说,语言终止之处就是音乐的开始。事实上所有感性、超感性或非理性的体验如审美体验、宗教体验、情感体验等,都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这是常识。西方传人的感性学,研究对象是音乐美与审美的规律,或者是以听觉为核心的感性需要和满足的规律;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如音乐创作、表演、美育、社会音乐生活中的美学问题;相关历史,即音乐美学学科历史、自古以来个民族文化中关于音乐美和审美的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感性学研究成果的表达,常常涉及两个方面的文字书写,一个是描述音乐,一个是描述音乐感受。显然,没有这些描述的专业术语系统。于是,人们不同程度地“无奈”地采用了隐喻方式,也就是文学方式。而“文学性描述”又受到不专业的否定和排斥,甚至严厉批评。其实那样的描述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用“运动”、“欢快”、“哀伤”之类的隐喻,也只能用“运动感”、“欢”、“哀伤感”之类的描述,后者表明那些描述词语的所指并非音乐本身具有的东西,而是听者的感受,属于“唤起理论”。这正是分析美学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戴维斯在《音乐的意义与表现》一书中提出一个问题:究竟是音乐本身是隐喻的,还是描述音乐的语言是隐喻的?作者排除了前者。就后者而言,作者认为情感术语的隐喻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他在批判了自律论、符号学、表现理论和唤起理论之后指出,音乐本身具有音乐的外观。国内音乐学界有四种分析模式,即作品结构分析、社会历史分析、音乐学分析(于润洋)和音乐学写作(韩锺恩)。它们都用到技术术语、认知术语和情感术语,但比例不同。结构分析多用技术术语,社会历史分析多用认知术语,音乐学分析均用各术语,音乐学写作多用情感术语和文学描述。四者都用到隐喻。所谓“音乐学写作”,是韩锺恩教授提出的“音乐审美分析”。他指出,音乐美学的分析,应该有别于其他分析,应该是对感性的分析,否则就没有学科存在的理由。由此提出了第四种分析模式,并借于润洋《悲情肖邦》出版、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两个音乐学系学生交流之际,带领后者的学生亮相音乐学写作模式。但是结果被当作回到了非学术的文学描述时代,迄今未见新的举措。笔者并没有新良方,但是认为感性分析是音乐美学写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分析哲学美学成果可以借鉴。

第5篇:流行音乐本科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音乐教育

[作者简介]朱裔文(1981— ),女,山东东营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学科教学。(山东 青岛 26658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83—02

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作为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之一,音乐艺术在人类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比拟的,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在现代社会,音乐艺术教育更是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素质,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情商,塑造他们健全、健康的心理结构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生力军的高职院校开展音乐艺术教育自然也是当仁不让。

一、高职音乐教育面临的困境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的音乐人才,一些高职院校在原来中师学校等音乐师范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合并、升格开设音乐专业,或者直接成立了艺术系或音乐系。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反映出我国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但并不能代表着其教育水平的相应提升与普遍提高。相反,由于高职音乐教育底子薄、竞争大、整合难等问题,其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

一是从全国范围来看,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是几所师范、职业技术等学校合并并升格而成,教师队伍仍由原来的师范、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编配而成,从而致使整个师资队伍在年龄构成、职称结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等方面与老牌高校相比必定存在着差距,特别是有大量的艺术学院或师范学院音乐专业年轻老师,他们大多是本科生层次或者研究生层次,虽然专业知识丰富,音乐技能水平较高,基本胜任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任职要求,但是其职业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相对薄弱,对于高等职业音乐教育的认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高等职业音乐教育的教学经验与教学资历。

二是招生难使得高职院校之间存在着真实而又残酷的生源大战,生源问题成为影响、甚至制约高职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高等音乐教育的逐年扩招,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生源受到严重影响,生源数量日趋减少,学生入学的整体素质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三是以高职院校作为跳板、以“专升本”为目的而入学的学生比例逐年增高。许多学生一入学就抱有“专升本”的目标,高职院校成为其求学过程中一个必经的、不可缺少的“中转站”。

四是职业院校只是针对某一种特定职业所进行的“职业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具有较强的职业性与针对性,整体上学制较短,学生的专业音乐水平不能得到系统性的提高,所以,其在与本科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中不具备竞争能力的绝对优势。

二、对高职音乐教育的建议

要想取得高职音乐教育的长足发展,就要正视种种问题和不足,从实际出发,从高职改革做起,立足自身发展平台,从目标任务、师资队伍、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就业指导等方面入手,大胆改革,锐意创新。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要体现职业性的特点,以区别于其他层次的音乐院校,坚决做到突出办学特色就是站稳脚跟、占据高职教育阵地,这就必须充分明确新时期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高职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音乐理论素养,具备音乐表演、音乐教学与辅导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并适合社会需要与就业需求的实用型高等音乐职业艺术人才。 在实际的高职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职业型”与“专业性”的特点,加强相关专业课程与职业课程的课时比例,并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这一教学目标,学校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一教学目标紧密开展。只有切实做到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特色,才能有区别于其他的音乐院校,从而才具有自己的就业市场与社会需求。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高职音乐师资建设,改革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加大音乐教育工作的力度,要培养一支优质的高职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并且建立师资培训制度。首先,提升教师素质,加大在职高职音乐教师培训的时代感、紧迫感,为高职音乐教师提供多层次的进修学习机会,使高职音乐专业的教师素质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最大可能的提升,还可以尽可能地引进一些高素质的教师,以提高高职音乐专业教师质量,扩大高职音乐专业师资队伍,尽快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其次,引进竞争机制,不仅能够利用竞争机制对一些专业技术水平较差的人员实行转岗或淘汰,而且能够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风气,有助于教师的再学习并维持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实施量化考核,要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提出一定的量化要求,例如,教师几年内参与的课题、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的层次与质量等都有一定的量化标准,对达到这个量化标准的教师在薪酬、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并能够明显地体现出来。这样一来,教师的从业压力加大,自我提高的意愿明显增强,从而整个教师队伍的再学习能力与科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那么,高职音乐院校就能够保持层次较为合理、结构较为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既要引导教师“厚德崇教、为人师表”,在音乐知识与能力的言传身教中感染和教育学生,又要为年轻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专业深造与自我提高提供积极的鼓励与大力的支持,并建立、健全教师奖励机制和优秀教师带动机制,打造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三高”高职音乐教师队伍,使之走进教室能讲,走上舞台能演,进得教研室能研究,真正能够成为高职教育行业的人才,为高等职业音乐教育作出最大的贡献。

三是调整专业方向。在新时期基础音乐教育大改革的形势下,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课程模式应该相应地进行改革。多借鉴众多音乐专业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根据自身的高职教育特点,在专业方向选择上有所侧重:综合性高职院校应以基础音乐教育为目标,追求全面性与普及性;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指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后,要突出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二次理解能力、创造性独立演绎音乐作品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再创作能力。在专业设置选择上要根据文化市场的需求,除保持最基础的声乐、钢琴、舞蹈、合唱指挥等几个常设的必备课程外,还应该开设小乐队编排、电声乐队、通俗演唱、MIDI制作、音乐文化市场运作等新兴的音乐文化相关课程,并将这些具有时代特征、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新型音乐文化课程作为高职音乐专业的教学重点,为学生的最广泛就业、可持续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是优化课程体系。高职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最终要归结到其教学根本——高职音乐课程体系的改革。根据高职音乐教育的目标要求,应该尝试着对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一系列改革。例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适当合并、减少现有的音乐专业课程,优化学科结构,重点体现学以致用的技术与技能培养,突出高职特色;增设排练课、形体课、艺术课、东西方音乐鉴赏课等综合性课程,使多门学科的知识能够最大可能地相互贯通、互为补充,并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运用能力;加大艺术实践课的比例,丰富艺术实践课的内容,实实在在地使学生通过在学校课程中完成的音乐专业实践环节,具备较强的艺术实践能力,从而为日后具备较强的从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是注重教材编写。高职音乐教育应根据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建立自己的高职教材体系,成立专门针对高职教材编写的教材制定课题小组,参考各个层次音乐院校的专业教材,组织编写一批具有符合社会需求、内容丰富全面、结构清晰严谨、形式多样的,并且可以适当具备浓郁地方特色、适应当地社会需求的高职系列音乐教材。这样严谨翔实的教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职音乐教育的缺陷和不足,使高职音乐教育能够具有培养高标准人才的教材基础。同时,应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及时调整传统的授课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范型,增强高职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加大教学实践活动与音乐社会实践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比重,满足自身的教学要求,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六是坚持就业导向。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要把握学生就业方向,找准音乐人才的社会需求为培养人才的落脚点,将院校课堂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相结合,与企业的艺术社团,各地市、社区的基层性、群众性的音乐艺术文化站、艺术馆等音乐艺术相关部门、行业的日常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加强校内实训的同时,鼓励、支持学生多多走出校外,到社会的具体音乐文化工作岗位上参加实习、实践,在社会上锻炼自己,在社会锻炼中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有效的升华。高职音乐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要努力做到一专多能,例如,声乐专业的高职学生除具备基本的音乐理论素养、熟练的演唱技能之外,还可以兼修、旁听一些必要的器乐知识、技能,以拓宽就业口径,扩大就业领域。还可以在学习音乐职业知识的同时辅修一些其他艺术门类的课程,这样既可以增加高职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底蕴,又可以使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业指导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要开设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转变高职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从根本上提高院校的就业率。另外,就业指导课不但要在毕业前开设,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和信息,更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高职音乐教育始终,甚至从入学就开始进行及时的就业指导,让学生了解自身专业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及时摆正就业观,调整学生的就业方向,为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要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增加效益,在不断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音乐艺术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大发展,就要充分认识其与普通高等教育音乐专业教育的区别,在新的社会需求和现实挑战面前,借鉴普通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的办学经验,面向社会音乐教育、新兴音乐产业、流行音乐文化等新的音乐事业领域,创建符合高职音乐教育特点的教育体系与模式,培养具有高职特点、具备高职特色的音乐从业人才,就应该围绕提高学生就业率、拓宽学生就业面来做足文章,坚持工学结合,全面推进高职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优势专业、精品课程和名师课堂,不断根据高职自身的特点,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自己的办学规模与规格,完善课程设置,建设发展具备自身特色的高职音乐教育品牌,不断培养出被社会认可、接受的合格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朱咏北,王北海.新编音乐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6篇:流行音乐本科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 高职教育 教学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水平、教学规模、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职业教育以“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为培养目标,各高职院校均开设了公共基础必修课——《大学语文》。《大学语文》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理解、运用汉语能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人文素养,以及传承中华文明等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谈谈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

一、高职《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其他人文素质课,如道德课、法律课、政治理论课、历史课、哲学课等所不能取代的。(如论文《儒道文化与大学语文教学》、《论德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寓美育于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与心理素质培养》等都阐述了这一观点)。我国的高等教育,肩负着中华民族人才培养发展的神圣使命。因此,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发展定位。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大学语文》课程,它不同于 “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教育,也不同于中学的语文和本科的大学语文。所以,它应当是针对进入高职后低年级的大学生,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接受语文教育后的实际水平,重视积累,有的放矢地开展的教和学的双边教活动。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是与中学语文完全不同的。其学科定位多年来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它应注重充分体现自身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综合性特点,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较多,所选的教学篇章基本都是古今中外著名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鲜明的立场和观点,集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为一体。文道结合,寓德育于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极大地拓展并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加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逻辑思维、审美鉴赏、写作等能力的训练。在开发智力中, 培养了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广大学生的文学造诣。如果说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依赖于物质生产的进步和发展的话,那么,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灿烂则离不开那些承载历史的厚度、哲学的深度 、科技的智慧、文学艺术的审美等诸种文化要素的传世经典。研读经典使大学生悟真向善、识情知理,在人文精神引导下,变得睿智、豁达 、优雅 、美丽 ,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所以,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应突出其基础性、工具性、综合性的特点。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师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 目前在高职院校,招入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素质偏低的情况:字写得潦草、歪斜,如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水平;错别字百出、段落结构没有逻辑;很多学生连请假条、请示、申请都写不规范;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更是错别字连篇、病句很多、结构凌乱……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大学生中很少有人愿意抽出时间看人文方面的书。许多大学生选课着重考虑的是就业的需要, 除了专业课和要求必选的 “英语”、“ 两课”外, 多数学生都可能选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缺少热情,教师缺乏信心,课程建设缺少支持。针对现状,大学语文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具性作用就显得更重要。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大学之大,非谓大楼之大,而谓大师之大也。”影响学生灵魂最大的应该是语文教师。教师的理想信念、敬业精神、道德情操、文化知识、业务能力都对一个人的成长乃至成材,对一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科研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既没有政治课的权威, 又没有英语课的考试压力, 全靠教师自身的投入和教学上求深、求精、求新魅力在支撑。

目前在高校教师队伍里,大学语文教师算是弱势群体。讲授大学语文课,教学任务繁重,很多学有专长的人不愿意教大学语文。不少学校是代课者多,兼课者多,即或有几个专任教师,也是专职不专心。教大学语文往往是教专业课之余的“副业”, 或是教专业课之前的“练手”。另外, 由于任课教师一般是中文系的教师, 教师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容易受专业课教学习惯的影响, 出现“曲高和寡”、与学生的基础和需要不接轨的现象,或者因为不是专业课而降低标准, 少有要求。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使教师科研出成果难、评职称难,教师队伍不稳定,直接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质量。同时,在不少学校,教师讲课教学观念滞后、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方式死板、缺少艺术性, 导致魅力无限的大学语文课教学效果差,不受学生重视,而逐渐被边缘化。

为顺应时展,进一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变了,教师也要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教师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即要有较全面的知识结构,较高的人文与心理素质, 丰富的教学经验, 优美生动的教学语言, 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与思维方式, 民主的教学作风与教学方法等,即自身要“学者化”。

三、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外教育的日益接轨,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在日益深化。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其教育教学也要改革。

1.要重视教材的选用

教学活动是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有机统一。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文学载体,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知识传授中,以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感染学生,以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教育学生,引领大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建构正确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社会正义感,激发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使用的教材均是本科院校的教材, 有的内容高中语文课本甚至是初中课本就已选用。除少数教材深受学生喜爱、得到大学语文教师的好评外,多数都存在内容陈旧、缺乏特色等问题。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如能编写出适合高职特点的、选文讲究(精选的作品既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又凝聚着人类追求理想、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等内涵,有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对社会生活能全方位辐射,同时具有知识性、形象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的经典文章)。编写科学的大学语文教材,无疑是对社会进步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大促进。我国高职教材的改革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2.教学内容要丰富

社会进步了,知识也在大更变。因此,随着教材的改革,教学内容要改革,即要丰富多彩。笔者认为,大学语文的教材和课堂讲授的内容,要有时代变化和发展的眼光。教师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各种文体的经典的或优秀的汉语文文本(提供给学生主修材料和拓展材料)。用文言文的简朴和醇厚,加强学生对华夏民族悠长历史的认识,在文化熏陶中,积极培养学生多种良好的习惯及应对生活的各种能力;用世界各国优秀的外国文学,以异域风土人情的多彩画卷,让广大学生尽情品味人类灿烂的文明;用现当代优秀文学的一幅幅生活画面,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将人文教育内化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自觉要求,摒弃传统的以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 笔者认为还要适当增加应用文写作单元的教学内容, 特别是加强学生今后工作中可能经常遇见的实用文体写作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用写作和岗位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要有时代性与多样性

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多样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要重视、提高大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及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能动因素。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等特点,就要全方位地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 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创新思维的运用过程。要改变以往停留在“课本、粉笔、黑板加一张嘴”、教师“一言堂”的封闭化、凝固化、模式化的传统教学手段层面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通俗小说、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时尚及网络文学等大众文化在大学校园里蔓延,成了学生的“最爱”。对于大学语文教学,要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 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提高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等教学目的,学生在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等诸多方面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关键。

挖掘潜能,完善知识结构,增强适应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除采取传统的普通课堂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积极推行学生喜欢的现代多媒体教学。现代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画面、音乐等于一体,使教学内容达到情景化、生动化、立体化, 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使学生身临其境, 受到审美感染, 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家作品,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演示性教学等, 采用板块式或模块式教学、单元式、套餐式、专题式等方式,开设大学语文系列课程或读写系列课程,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逻辑、创新性思维能力,积极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可交替使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考核方法要灵活

考试是对人的知识、智力、能力、个性和品德的全面测定。以往的考试形式是一张试卷定乾坤,这种做法不适用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很难考查一个学期学过的全部内容。因此,考查的方法要多样,可以开展笔试(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和应用汉语的能力。期末笔试成绩可占综合成绩的50%至70%),可以进行口试,考查经典名篇的阅读、识记和背诵情况。同时,还可把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等都纳入考核项目之中,诸多措施都将影响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考试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大学语文教育的真正目标应是在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四、结语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考虑。这种需求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兴趣需求、毕业求职的谋生需求和今后供职的工作需求。根据需求,积极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利.浅谈《大学语文》的德育功能[J].河南教育,2009,(09).

[2]郝建军.浅谈德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4).

[3]张娣明.寻找国文科教学在e世代的生命力,2003.

[4]王小舒.传统文学修养课对大学语文的创新与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7.

第7篇:流行音乐本科论文范文

关键词:儿童 有效阅读 指导方法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214-03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我们向世界展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文化顺利走出去,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人文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最终实现文明的互鉴、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主任范教授曾在一次学术论坛上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阅读不分优劣,没有好坏,应划分所谓的“浅阅读”或“深阅读”,无论是研究学术论文还是“速读网络小鼠”,都是一N平等的阅读行为。

一、开展多层级阅读指导策略

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少年儿童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儿童,由于儿童年龄较小、经验不足、反识别能力差,往往不加分析地将书中内容“拿来就用”,或者盲目地跟从附和书本内容,甚至会被不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内容引向错误的方向。读书应该是要“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遵循先浅易、后深难,先简约、后繁博的原则。图书馆员们可以根据低、中、高年级读者的程度差异,有目的地进行分别指导。

0~4岁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0~2岁亲子依恋关键期;1~3岁口语学习关键期;4~5岁书面语学习的关键期;5岁左右掌握数学概念、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10岁以前外语学习、动作技能掌握的关键年龄。

1.低幼儿童阅读。0~4岁,婴幼儿时期是大脑成长的最佳时期,属于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美国前第一夫人劳拉・布什毕业于德克萨斯大学儿童图书馆系,对儿童阅读有深刻认识,她认为,“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是从小培养成的,若错过了儿童时期的培养,则将很难在成年后再培养。”据观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比较集中,但时间不长。幼儿期是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阅读主要是感官上的需要。

2.小学生儿童阅读。4~10岁,属于前儿童期(学龄前和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是书面语学习的关键期,在掌握数学概念、音乐学习、外语学习、动作技能等方面,凭借具体形象来思维。认识事物富于幻想,但因为年龄小、识字少,适合他们看的书籍并不多。为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推荐童话、寓言、神话故事等。

3.中学生儿童阅读。11~16岁,是后儿童期(预备班和初中学生),这一阶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观察事物的独特视角,在对这类人群孩子的阅读指导中,我们可以推荐一些侧重于开发他们智力的图书。阅读兴趣是诱发阅读动机的内在因素,它能使读者产生积极的阅读情绪,如中外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呼啸山庄》、《简爱》;古今中外名人传记如《史蒂夫・乔布斯传》;经典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惊险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阿加莎・克里斯蒂》等等,评价书中主人翁的心理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上面也谈到儿童阅读主要是激发兴趣,在阅读中获得快乐,扩大知识面,所以我们认为,儿童的阅读实际上是“阅读游戏”。培养少年儿童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开展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这样不但迎合了少儿活泼多动的特点,还可检验少儿的阅读情况和巩固阅读成果,而且可以让少儿在这些读书活动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

在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方面,我们提以下10条建议:(1)给孩子读书、讲故事、编故事,进行想象性的谈话;(2)帮助并鼓励儿童复述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书,鼓励孩子改编故事;(3)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读物;同时向他推荐一些适合他读的读物;(4)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把书当成玩具来玩;(5)培养孩子对书的欣赏力和鉴别力;(6)在儿童期不强迫孩子读他们不喜欢或无能力读的书籍;(7)适当背诵一些琅琅上口的诗歌、辞赋,同时给孩子讲解其意义;(8)父母自己多看书,或带孩子到图书馆、文化中心,引导孩子喜爱阅读的环境;(9)培养孩子爱护图书的习惯;(10)以阅读替字。

二、分级阅读的指导策略

分级阅读作为一种时代的需要、公众的需求,对于当下的中国阅读现状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广阔的发展前景。“让孩子学会阅读,培养孩子获得阅读的成就感,获得阅读的快乐感,这是我们制定这个标准的最基本的理念。”分级阅读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进行科学划分。理念、标准的出台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推广、被公众接受则是一个系统工程。理念很容易就成为“空中楼阁”,需要“政府倡导引导,社会资源支持,强势媒体推动,专业机构运作”,对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及阅读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图书馆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必须是面向服务的,工作重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图书馆的活动进入以需求为调节手段的动态运行机制,业务活动也将围绕社会、读者的需求展开。在这种需求的调节和推动下,形成适应变化的良性循环的服务体系。

少儿读者由于年龄的差异性、知识水平的层次性、阅读目的盲目性、阅读心理的娱乐性、阅读行为的随意性和阅读兴趣的广泛性,决定了阅读指导应该具有针对性。在认真研究读者规律的基础上制订阅读指导方案,帮助少儿读者形成一定的阅读范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地选择书刊,分级阅读指导的倡导与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少年儿童的阅读倾向是与他们的心理成长和阅读能力分不开的,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特点可概括如下:(1)阅读动机不明确,随意性较大;(2)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心理强,兴趣广泛;(3)尚未具备独立思维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影响的倾向较明显;(4)非自主式的,在老师、家长所圈定的范围内阅读。掌握这一群体的阅读心理特点是做好导读工作的理论依据。

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到由于性别、智力、人格个性、社会环境等的不同而产生的个体差异性。个体的差异性与特殊性,必然产生阅读心理和阅读兴趣的差异。因此,在阅读指导工作中对此也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做好个别阅读指导工作。

在这里,保持安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事实证明,安静的阅读环境有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如果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客厅里响着麻将声、电视声,以及各种各样的流行音乐,孩子的注意力是很难集中的。因此,如果想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阅读上,就要主动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阅读空间。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年幼的孩子,这些孩子一般都缺乏自我们控制能力,在嘈杂的环境中是难以平下心情来阅读的。

有人说,记忆力等于注意力,虽然这句话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就要集中注意力。只有孩子把自己的精力全部集中在所要阅读的内容上,才能够专注地看书,从而对书产生更深理解和感悟。因此,家长一定要创造一个独立且安静的环境,让孩子专心致志地读书。读书的时候,也是孩子思考的过程,没有安静的环境是没有办法好好思考的。

上世纪末,由哈佛大学研究所和著名语言学家凯瑟琳・斯诺带领的18位著名学者组成的早期阅读委员会,经过三年的系统研究,结合其他机构的成果和经验,建立了美国早期阅读系统的理论,特别是儿童阅读的目标体系,即《培养成功的阅读者》。之所以进行这样的研究,是因为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做了一项调查,发现成人的阅读能力下降,已经导致了整个社会系统的运作的障碍。这说明阅读是非常要的。

三、在微阅读时代网络阅读指导策略

网络的开放性、及时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点正符合儿童对新鲜事物好奇,追求时尚的心理;同时,众多媒体为导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中筛选精华、剔除糟粕,编制专题书目与推荐书目,建立专题导航引导儿童正确选择网络信息资源,以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来进行新书好书推介、组织网上读书活动;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直接为读者解答疑问;利用微博,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开展“微书评”征集活动,微博阅读评论为读书达人增添了耳目一新的网络书香气息。

伴随社会化与网络化的发展,导读工作也应突破空间的局限。根据社会的发展,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主动吸引和诱导读者产生阅读行为,并积极干预和影响其阅读行为。

1.在微阅读时代,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必要性。儿童时期是人最充满好奇和想象力的人生阶段,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力和学习力也高于中老年人。而新媒体技术在视听效果和互动交流等方面拥有的诸多优势,可以给儿童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体验,从而帮助少儿图书馆在吸引读者、培养阅读兴趣、充实服务内涵、延伸服务功能、扩大图书馆社会效益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少儿图书馆在服务中引入新媒体技术势在必行。

(1)硬环境包括社区、家庭、幼儿园的环境设置。新媒体服务所依赖的计算机、处理器、网络、移动终端设备等需要一定数额的资金进行购买,对于像少儿图书馆这样的全额公益性事业单位。所有支出均需要得到财政拨款的支持。上级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服务建设的必要性,积极给予财政支持,拨专款给少儿图书馆用于购买配套设施和场地建设。除公共财政外,少儿图书馆也可考虑建立包括设立图书馆发展基金、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

(2)软件准备。软环境包括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到宽松自由的气氛,从心理上感到平等舒适,同时为孩子提供科学的阅读指导和引导,以幼儿为主体进行阅读互动、游戏延伸和平等交流,营造开放、宽松的阅读环境。少儿图书馆根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提出新媒体服务功能的设计架构,然后将软件编程、安装、调试、定期维护和升级等任务外包给专业的软件公司负责。

(3)人员准备。少儿图书馆要组织馆员培训新媒体知识和相关技能,而馆员自身也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新媒体服务建设不仅对图书馆的软硬件提出了要求,而且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馆员不仅要具备图书管理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各种新媒体设备的操作技能。

2.新媒体阅读服务。纸质阅读形式单一,不免让人觉得枯草乏味,而新媒体技术可以使读者享受“视听阅读”带来的乐趣。少儿图书馆可以提供电子有声读物在线浏览,还可以允许小读者下载部分授权的语音、视频文件,存储到个人电脑、手机及各种视频音频播放器中,供读者随时浏览、收听。另外,少儿图书馆也可开展名著电影、经典古典音乐放映专场,小读者体验到“有声有色”的新媒体阅读方式。

3.新媒体阅读指导服务。运用新媒体技术建立一套易于儿童操作使用的阅读倾向分析和阅读指导交互系y,这套系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正确引导和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方面发挥作用。首先,少儿图书馆需要设立少儿读者数据库,对儿童读者进行了解和长期跟踪,分析他们的阅读心理、阅读倾向、阅读规律,然后根据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进行智能阅读指导,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书刊,提供儿童真正需要的知识,实现阅读内容与读者信息需要之间的统一。

良好阅读环境的创设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中少大低幼作为0~9岁儿童阅读专业的内容提供者和科学阅读实践者,为此做了不懈努力。中少大低幼强大的期刊群从0~3岁“宝宝问世必读”的《婴儿画报》,目前发行量最大的3~6岁《幼儿画报》,0~7岁《嘟嘟熊画报》,5~9岁《红袋鼠学前游戏》《红袋鼠故事汇》,做到了0~9岁年龄段的阅读群体全覆盖,同时出版适合0~9岁儿童阅读的文学、绘本、益智、手工等多品类的图书。对儿童阅读的年龄划分依据严谨的科学研究,内容由中国最精良的专家团队、作家团队和编辑队伍共同打造,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全年龄段、丰富多彩的少儿读物,是选择阅读读物的最佳目标。

除了温馨舒适的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儿童阅读是需要成年人引导的,持续的阅读时间、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的阅读指导和积极的情绪等将会使孩子的阅读事半功倍。

孩子是世界的未来,我们盼望着能有更多的孩子童年里充满书香,心底播撒着智慧的种子。让我们共同努力来创设良好的儿童的阅读环境吧,这是社会和家庭给予孩子们成长中最好礼物。

四、创新读书活动――“线上线下”更多欢乐齐分享

新时期的公共图书馆早已达成共识:图书馆不应仅停留在“文献储藏室”这项单一功能上。尤其面对天性“爱玩”的孩子们,少年儿童图书馆如何通过开展缤纷多元的传统及数字读书活动,形成新颖的活动品牌,构建起一个分享和交流的“第三空间”,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让传统读书活动更有成效。目前,以演讲、朗诵、讲座、故事会等为代表的传统“线下”少儿读书活动仍占较高比例,少年儿童图书馆应着重思考在传统基础上实现突破,吸引更多读者。

一是打造活动品牌。优秀的活动品牌与品质是图书馆吸引读者、留住读者的关键因素。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每年举办的暑期读书月活动证明,图书馆应通过实践,逐渐打造出本馆特有的高质量的活动品牌,并使活动主题和形式保持相对稳定,让儿童走进图书馆后都能找到自己可以参加的活动,能有所收获。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少儿读书活动的读者会越来越多。

二是拓展创意活动。孩子天生就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图书馆有责任引导他们动手动脑、释放创意,创意绘画沙龙、创意手工制作、魔术空间等活动都很符合孩子们的兴趣点,而Cosplay(扮装)绘本舞台剧表演、动漫手办展、烘焙体验等特色鲜明的以家庭为对象的系列活动吸引的不仅仅是小读者,相信也是一大批“70后、80后”年轻父母的选择。

三是运用社会合作。图书馆不应单打独斗,要寻找社会合作机构来扩大读书活动的参与范围,使其更加有效。如健全和完善“馆校合作”模式,一方面将图书馆基础知识、图书资源等发展为学校的必修n,使每个学生都要通过实践或阅读课程来认知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另一方面,与学校联合举办读书活动或邀请学校参加图书馆举办的各类读书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儿童活动中心学生密集与集中教育实践活动的特色,尝试合作共建;与绘本馆、出版社、爱心故事屋、儿童语言发展中心、“故事妈妈”文化志愿者组织等机构合作,邀请专业老师到图书馆为孩子们读绘本、讲故事,共同开展阅读活动。

2.让“线上”读书活动更有新意。“线上”读书活动运用便捷、高效的数字手段开展,能进一步体现个性化阅读的价值所在。图书馆可开设少儿阅读博客,让小读者借助多媒体平台畅所欲言,交流个人阅读体验;利用微博的“微群”、“微话题”、“微相册”等功能,开展剖题征文、“微书评”征集、“随手拍”摄影作品上传等“微活动”,让少年儿童图书馆与小读者在“关注”与“粉丝”的全新关系中开拓另一种互动方式;与公益儿童国学网“小书房”合作,开展“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读书会活动。此外,图书馆还可在馆内开展创意Flash制作、PPT培训、电子相册展示等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建设多媒体益智平台,通过多点触控、多人平板电脑联机进行团队游戏、机智问答、互动学习等多媒体活动。

参考文献:

[1] 0~9岁儿童阅读环境的调查报告.少年儿童研究,2011(8)

[2] 中国网事:盘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六大文化关键词.新华网,2015.3.5

[3] 卢英桂.如何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阅读区环境.考试周刊,2014(7)

[4] 陈秋燕.阅读指导――少儿图书馆永恒的使命.图书馆论坛,2006(10)

[5] 刘紫丹.精神餐馆,以声音载孩子们一程――基于少儿图书馆的讲座模式思考与实践.中国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委员会编著,王小明主编.分享成果共铸未来――2012年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青年馆员获奖论文集[J].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6] 魏祯.浅谈少儿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图书馆学刊,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