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气象监测范文

气象监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气象监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气象监测

第1篇:气象监测范文

(一)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公共气候的开展偏向,以保证人民生命财富平安为基本,以进步预警信息时效性和扩展掩盖面为重点,进一步完美气候灾祸监测预告收集,加速推进信息系统建立,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达渠道,出力健全预警联开工作机制,具体进步趋利避害程度,效劳全市经济社会开展。

(二)“以报酬本、预防为主,依托法制、立异科技,一致、分级担任,当局主导、部分联动,社会参加、重在底层”的准则,有用落实各级当局和各行各业防灾减灾责任,多种方式添加气候灾祸监测预警和信息传达资本,充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起劲做到监测到位、预告精确、预警实时、传达快捷、应对高效,最大水平扩展预警信息大众受益面,最大限制减轻气候灾祸的晦气影响。

(三)加速构建气候灾祸及时监测、短时临近预警和中短期预告有序联接,预警信息、传达、接纳快捷高效的监测预警系统。力争到2015年,灾祸性天色预警信息提早15—30分钟以上宣布,气候灾祸预警信息大众掩盖率到达90%以上。到2020年,建成功用完全、科学高效、掩盖城乡的气候灾祸监测、预警及信息系统,气候灾祸监测预告预警才能进一步提拔,预警信息时效性进一步进步,根本消弭预警信息“盲区”。

(四)做好气候灾祸监测预警及信息任务是各级当局和全社会的一起责任。各级气候主管机构所属气候台站担任本预告效劳责任区内的气候灾祸预警信息;因气候要素激发的次生、衍生灾祸预警信息由有关部分和单元制造,依据当局受权按预警级别分级;各级人民播送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等新闻媒体和根底电信运营企业要敏捷播发主管部分的预警信息;各级当局和有关部分要实时剖析预警信息对当地、本行业的影响,科学布置摆设防灾减灾任务。

二、增强根底才能建立

(五)增强气候灾祸监测收集建立。加速推进市气候灾祸监测预警与防护工程建立,建成我市气候灾祸立体观测网,完成对重点区域气候灾祸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辩率、高精度延续监测。新建风廓线雷达观测网。全市各乡镇布设多要素主动气候站。加密布设山洪地质灾祸重点防治区主动雨量站,站点均匀间距缩短到5公里。强化我市粮食出产中心区、重点林区、生态维护重点区、水资本开拓应用和维护重点区旱情监测,加密布设泥土水分和地下水监测设备。布设雷电探测站和大气电场仪,完美全市雷电探测网。交通运输、水利、通讯、电力、林业、旅行等部分与气候部分依照共建共管、代建共享的准则,加速推进交通和通讯干线、输电线路、水利工程、林区、旅行区等的气候灾祸监测设备建立,尽快构开国土资本、气候、水利等部分结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市至少建立1套挪动应急观测系统、应急通讯保证系统。各县(市、区)依据需求装备挪动气候效劳设备。建立高功能核算器和海量存储系统,完成气候灾祸监测信息疾速搜集、处置及共享。

(六)进步气候灾祸预告预警程度。进一步增强粮食出产中心区、山洪地质灾祸多发区等重点区域的气候灾祸监测预告,出力进步对中小标准灾祸性天色的预告精度。建立气候灾祸短时临近预告预警系统,完成对暴雨、雷电、强对流天色等突发性、局地性灾祸天色的实况监测和及时预告预警。气候、水文、疆土资本部分增强协作,建立综合临近报警系统,在生齿密集区及其上游山区峡谷地带增强结合监测,及早发现山洪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祸险情。充沛应用卫星遥感等技能和伎俩,增强丛林火点监测,实时丛林火险品级天色预告。

(七)展开气候灾祸影响风险评价。各级当局要组织展开气候灾祸普查、风险评价和隐患排查任务,具体查清本区域内发作的气候灾祸品种、次数、强度和形成的损掉等状况,建立以小区、村庄为单位的气候灾祸查询搜集收集,组织展开根底设备、修建物等抵挡气候灾祸才能普查,将气候灾祸防护任务归入全市减灾示范小区创立任务局限,展开底层应急预备认证任务。各县(市、区)增强气候灾祸风险数据库建立,编制分灾种气候灾祸风险区划图。树立健全雷击风险评价准则。在城乡规划编制与天气前提亲密相关的严重工程项目、区域性经济开拓项目建立前,要严厉按规则展开气候可行性论证,充沛思索天气转变要素,防止、减轻气候灾祸的影响。

(八)推进气候灾祸预警信息和传达系统建立。积极推进市突发公同事件信息系统建立,完成包罗气候灾祸预警信息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同事件预警信息的疾速。加速中国气候频道在全市落地和当地化节目插播任务,完美预警信息传达功用,及时播发公共应急预警信息,推行普及气候灾祸防护科普常识。各根底电信运营企业要依据应急需求,实时敌手机短信平台进行晋级革新,进步预警信息发送效率。

(九)加速底层气候灾祸预警信息接纳设备建立。各级当局、各相关部分、各底层企事业单元在充沛应用现有信息传达资本的根底上,要进一步加速气候灾祸预警信息接纳与传达设备建立,在黉舍、小区、机场、车站、旅行景点、工矿企业等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合建立电子显示屏等疏通、有用的预警信息接纳设备。重点增强乡村偏僻地域预警信息接纳终端建立,应用有线播送、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方法实时将灾祸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群众。

三、完美预警信息疾速传达机制

(十)完美预警信息治理准则。各级当局要尽快制订突发事情预警信息治理方法。气候部分要会同有关部分细化气候灾祸预警信息规范及流程,分类别明白灾祸预警级别、开始工夫、能够影响局限、警示事项等。通讯治理局和各级广电、新闻出书部分要与同级气候主管机构亲密共同,协调各类媒体和根底电信运营企业树立严重气候灾祸预警信息紧要准则,按期催促反省各类媒体和根底电信运营企业落实传达气候灾祸预警信息等责任。

(十一)健全突发事情信息组织系统。各级当局要进一步整合伙源、完美机制,增强突发事情信息组织系统建立,标准信息顺序,拓展预警信息功用,树立一致、高效、威望的突发公同事件信息平台。各级突发事情信息组织要增强对包罗气候灾祸在内的各类突发公同事件信息的搜集、剖析和研判,依据受权实时预警信息,提示社会大众自动应对防备,构成全社会一起预防突发事情的有利气氛。

(十二)树立预警信息疾速传达渠道。各级播送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等新闻媒体和根底电信运营企业要实在承当社会责任,充沛应用本身资本,科学、实时、精确、无偿播发或刊载气候灾祸预警信息,起劲进步预警信息时效和大众掩盖率。对暴雨、暴雪等气候灾祸赤色预警和局地暴雨、雷雨劲风、冰雹等突发性气候灾祸预警信息,要削减审批环节,树立无妨碍“绿色通道”,第一工夫向社会大众。各级电视台、播送电台接到气候主管机构所属气候台站供应的气候灾祸预警信息后,应在15分钟内插播,完成及时播报。电视台插播时,应在屏幕上吊挂响应品级的预警旌旗灯号图标。各根底电信运营企业接到气候主管机构所属气候台站供应的气候灾祸预警信息后,应在15分钟内向灾祸预警区域内的手机用户免费疾速全网发送。

(十三)树立面向底层的预警信息传递任务机制。各级当局要增强气候信息员步队建立。县级当局有关部分、乡镇、街道做事处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底层组织要指定专人作为兼职气候信息员,并将黉舍、病院、工矿企业、修建工地等单元担任人以及村庄种养大户开展成为气候信息员,担任气候灾祸预警信息接纳传递任务,延长气候灾祸预警信息传达收集。健全传递任务机制,构成县—乡—村—户纵贯的气候灾祸预警信息传达渠道。各级当局要充沛发扬气候信息员传达预警信息的效果,为其装备需要的配备,进行需要的培训,赐与需要的经费津贴。

四、增强防灾应对任务

(十四)树立部分联念头制。气候与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疆土资本、环保、交通运输、铁路、水利、农业、卫生、平安监管、林业、旅行、地动、电力监管、通讯治理等部分及戎行有关单元和武警军队树立气候灾祸预警联念头制,完成气候灾祸预警信息及时共享。树立军地收集专线,增强各级气候灾祸预警信息系统与本地驻军、武警军队的互联互通。各级当局有关部分要实时将气候灾祸预警信息传递本地驻军有关单元和武警军队,一起做好应对任务。充沛发扬各级当局气候灾祸防护指导小组的协调、指点和监视效果,按期召开气候灾祸应急联络员会议,沟通预警联动状况,协调停决气候灾祸监测预警及信息任务中的主要问题。

(十五)组织做好防灾避险任务。预警信息后,各级当局及有关部分要实时组织接纳防备办法,做好步队、配备、资金、物资等应急预备,增强交通、供电、通讯等根底设备监控和水利工程调剂等,并组织对高风险部位进行放哨巡检,依据应急预案合时启动应急呼应,做好受要挟群众转移分散、救助安顿等任务。灾祸影响区内的小区、村庄和企事业单元要组织居民群众和本单元职工做好先期防备和灾祸应对任务。

五、强化支撑保证办法

(十六)增强组织指导。各级当局要实在增强组织协调,催促落实部分职责,将气候灾祸防护任务归入底层公共效劳系统建立和当局绩效审核局限,树立健全问责机制,综合运用司法、行政、工程、科技、经济等伎俩,鼎力推进气候灾祸监测预警及信息任务。仔细落实气候灾祸防备应对司法、律例和预案、准则,按期组织展开预警信息、传达及各相关部分应急联动状况专项反省,做好预警信息、传达、使用结果的评价任务。

(十七)加大资金投入。各级开展变革、财务部分要加大支撑力度,在年度预算中布置资金,包管气候灾祸监测设备及预警信息系统建立和运转维护。树立财务支撑的灾祸风险保险系统,探究发扬金融、保险在支撑气候灾祸预警预防任务中的效果。各地要把气候灾祸预警任务作为气候灾祸防护的主要内容,归入本地经济社会开展规划,积极支撑相关工程项目建立。

第2篇:气象监测范文

【关键词】 交通运输 气象灾害 监测系统 重要组成

一、引言

吉林省高速公路监测系统主要由信息采集子系统、监控中心及信息提供子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是采用先进的通讯网络将高速公路各气象监测站的气象信息进行统一信息收集、显示、的智能化交通气象保障网络系统。

二、气象信息监测要素

吉林省高速公路气象信息监测系统主要用于监测高速公路道路环境和状况参数信息,主要监测信息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特点、气象灾害类型和交通气象服务需求,各交通气象站均开展以下要素的观测:(1)气象要素。(2)路面要素。(3)天气现象。这些精确、及时道路环境信息,经监控系统分析、处理、判断后,可发出指令到信息提供子系统,信息提供子系统控制道路情报板,变更其显示内容,可以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实施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的调节和控制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系统组成

该系统主要由气象监控中心站和外站(自动气象监测站)组成。

(1)中心站安装在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由计算机、软件、通讯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组成。(2)外站是指分布于高速公路沿线的十个自动气象信息监测站。具体组成结构见下图。(3)气象监控中心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由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协同厂家一起完成安装、调试。硬件主要包括:WEB服务器、数据服务器、计算机、通讯设备等。软件主要包括:数据收集存储管理软件和数据应用软件,主要功能是负责对自动气象信息监测站气象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与存储入库、气象信息浏览、趋势图动态绘制、预警信息控制,外站工作状态监控、远程维护等。(4)外站(自动气象信息监测站)由各类传感器、数据采集平台、电源、通讯部件、风杆及支架等部分组成。主要负责实时采集该站环境的能见度、路面状况、路面温度、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雨量等气象数据,并进行存储;按照监控中心站命令,向气象监控中心发送气象数据和状态信息。

四、信息上传方式

根据实际网络需要数据通讯可采用无线网络、局域网络或有线网络。

五、供电方式

提供交流供电和太阳能供电两种供电方式,可以根据环境选定。(1)交流:可直接接入交流220V±10%,50Hz±1Hz市电,蓄电池后备。(2)太阳能浮充电池:无日照自动站正常工作7天。

第3篇:气象监测范文

摘要:到报监测是气象水文数据传输、处理等的重要环节,其实时性是关键设计目标。通过分析文件目录扫描方法和消息通知机制的应用特点,结合气象水文资料传输、处理规程及应用模式,重点阐述了结合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的到报监测方法,并给出一种重构性强、应用灵活的到报监测模块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气象水文资料到报监测;实时性;FileSystemWatcher;目录扫描;软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P4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到报监测旨在获取最新到达的资料信息,既是资料传输业务监控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资料处理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水文资料应用实时性要求高,及时响应资料到达状态,提高到报监测的实时性,是资料实时处理的前提。

有别于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气象水文资料在生成、处理和转储等应用过程中,多以磁盘文件的形式存储,效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一般文件,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种类多,到报量、到报时间粒度、数据大小差异性大,数据文件按照类别存储在不同的目录,文件名称中多含有与时间或者类别相关的信息;其信息服务应用特点是时效性强、更新快,操作系统多样,数据访问复杂等。因此气象水文资料到报监测的实时性设计难度大。

常规获取资料到报的方法是进行两次目录扫描,对比前后扫描结果,提取资料更新信息。该方法对于目录内文件较多时,获取的周期就会过长,且频繁的扫描影响系统效率。另一种方法是基于Windows消息机制的文件系统监视,实时响应资料更新,但是该机制由于缓存溢出等多种原因而时常失效。

本文结合目录扫描方法和消息通知机制,利用气象水文资料及其使用要求的特点,通过优化变更信息获取方法,设计了基于队列管理的多任务到报监测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相关应用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并采用面向接口的软件设计思想,给出了易于维护的软件设计[2]。

2监测方法

2.1定时轮询

定时轮询方法是按照一定时间间隔扫描整个被监视目录及其子目录中的文件,记录每个文件的属性(例如:文件最后修改时间、HASH值、CRC校验码等),比较前后两次扫描获得的信息,筛选出变化的资料,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扫描一遍目录需要花费一段时间,如果目录中文件或子目录数量过多、目录层次过深,扫描花费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来说,是不允许的;其次,频繁的文件扫描需要对文件进行操作,如果这时恰好也有其它程序对该文件进行操作,就会产生资源占用冲突;第三,由于文件越大,计算其HASH或者CRC值的时间就越长,也会影响信息获取的实时性。

2.2实时通知

Windows系统是一个消息(message)驱动的操作系统,即系统维护一个或多个消息队列,所有产生的消息都会被放入到消息队列中。系统根据消息的接收句柄而将该消息发送给拥有该句柄程序的消息循环。

实时通知是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文件系统监视(File System Watcher)消息机制。应用程序通过建立一个被监视文件或者目录的句柄,将其注册到操作系统文监视消息通知中,就可以收到来自操作系统的文件或者目录的变更通知。由于消息是由Windows操作系统内核发出的,可以近似认为是与文件系统的更新是同步的,也就可以说,采用这种模式获得的文件更新事件,是在文件或目录发生改变的瞬间获得的,可以认为是实时的。

在具体实现方面,Windows操作系统对目录和文件的监控提供了两个消息驱动的API函数[5]:FindFirstChangeNotification和ReadDirectoryChangesW。调用它们就可以获取Windows为文件系统记录的消息队列。在.NET Framework 2.0以上的版本中,提供了FileSystemWatcher类侦听文件系统更改通知,在目录或文件发生更改时引发事件,是对上述API进行的封装,简化了文件监控方法的实现。

尽管实时通知已经很好地保证了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件监测的实时性,利用FileSystemWatcher类实现也较为简单,但是,实际应用中却有如下问题:

1)一次文件变化,可能引发多个消息,从而造成多次重复操作。例如:在一次资料内容变化时,除了内容变化之外,还有文件其他属性(例如:文件最后修改日期、文件大小)也变化了;

2)文件系统监视通过向Windows系统注册来接收来自系统的文件或者目录的变更消息,一旦发生操作失误,注册就会断开,造成文件系统监视永久失效。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一次变化的文件数量过多,或者文件的名字过长、目录层次过深,而造成缓冲溢出;对于存储在远程共享目录、网络驱动器目录的资料进行访问时,由于网络链路连通性故障,而造成监视目标访问失败;

3)文件系统监视无法获取应用系统运行之前的信息,即已经发生过的资料变更。

3方案设计

实时通知方法虽然实时性好,却不是一个可靠的到报监测方法。相反,定时轮询每次都需要进行一次完整的文件扫描和对比,效率低、实时性差,但是却不会产生上述实时通知失效的问题,是一种可靠的文件监测方式。

综上所述,将两种文件监测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扬长避短,不失一个较为完美的解决方案。

3.1总体设计

图1描述了到报监测模块主要类设计,也说明了到报监测在整个应用系统中的位置及其关系。到报监测属于应用系统的一部分,向其客户类(Client)提供资料更新信息以及操作接口(IDo)。

FileTimer类和FileWatcher类分别实现了定时轮询、实时通知功能;FileObject类是资料到报信息的容器,是队列类(Queue)管理的对象;Task类提供了包括定时轮询和实时通知两种方法的指定资料监测任务,并向客户系统提供相应的操作接口(IDo);TaskMgr类负责任务(Task)创建及其管理;客户(Client)只要实例化TaskMgr类,创建资料到报监测任务(Task)实例,就可以实现资料到报实时信息获取。这种设计上的优势表现为:

1)操作(FileTimer、FileWatcher)和数据(FileObject)分离,实现了数据独立管理和资源共享;

2)一个目录的到报监测抽象为任务(Task),实例化Task对象即建立了一个目录监测;

3)操作接口(IDo)设计,使得到报监测和具体资料操作相分离,从而实现不同资料的多种操作,符合“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1]的思想;

如图2,以定时轮询为例,fileTimer对象监测到资料到报时,通知task创建(New)新fileObject对象,进行入队(Push),queue将fileObject对象通知给task,执行资料操作(Do)。

设计中大量采用对象组合,通过获得其它对象的引用而在运行时刻动态定义,充分封装而使单个任务集中在一个类中。这种设计在实现上存在较少的依赖关系,使得系统易于扩展和维护[6]。

3.2定时轮询

定时轮询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进行全目录扫描,其扫描效率和时间间隔有密切的关系。当时间间隔过大时,实时性差;时间间隔过小时,由于频繁的扫描,势必影响整个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设定合理的扫描间隔是优化扫描效率的主要手段。此外,也可以利用特定通配符和限定文件时间,从而缩小扫描范围。

如图3,FileTimer类设计体现了扫描优化:

1)资料到报时次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分析和归纳,可以总结出到报时间间隔。扫描间隔(interval)控制定时器(timer)扫描频率,可以参考资料到报频次设置其值;

2)文件年龄(age)是指文件最后修改时间与当前时间差,仅对符合文件年龄的资料进行对比,可以加速扫描速度;

3)气象水文资料文件通常按照某种规范命名[3]。以地面天气观测报为例,每小时6次报文,命名规则为“TTDDHHmm.abj”,其中:

TT代表资料类型,例如:SN地面报、UN探空报、GX格点报等;

DD代表编报日期,01-31编码;

HH代表编报时间(UTC),按小时计,00-23编码;

mm代表编报时间(UTC),按分钟计,编码值为00、10、20、30、40、50;

abj代表国家气象中心代号后三位。

类成员wildcard表示需要扫描的资料文件通配符,可以归纳出地面天气观测报文件wildcard值为“??DDHHmm.abj”。扫描时,只需要将其中时间符号替换为实际值。

将上述到报时次和文件命名规则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优化,例如:如果每小时进行地面天气观测报扫描,则wildcard值为“??DDHH??.abj”;每分钟进行扫描,则为“??DDHHmm.abj”。如图4,task对象创建FileTimer类对象,调用Start方法启动任务,并调用Update执行一次目标全扫描,这样就可以收集到应用系统运行之前的资料信息;当定时器执行(OnTimer)时,开始进行扫描(Update),查找到资料时,通知(Notify)task进行资料条件符合性检查(age、wildcard),对符合条件的变更信息入队(Push)。图5实时通知类3.3实时通知

如图5所示,成员fileSystemWatcher(以下称监视器)是FileSystemWatcher类对象。正如前面所述,监视器本身是很脆弱的,其自身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定时器(timer)对其进行定期检查(Check),也可以响应缓冲溢出的错误消息(OnError),并在失效时自动恢复(Reset)。监视器也支持文件过滤,wildcard值也可以参考定时轮询设置。

如图6,任务实例(task)创建实时通知(FileWatcher)对象,启动(Start)实时通知实例后,由定时器定期检查监视器有效性;当收到来自监视器的资料变更消息(OnChanged)时,通知task进行资料条件符合性检查,对符合条件的变更信息入队(Push)。

3.4队列管理

当应用系统收到资料变更消息时,还不能立刻执行操作,这是因为监视器在发现被监视目录变化时,即向注册应用发出消息,而此时有可能数据还未准备完毕,特别是大文件复制时,立即进行资料操作,势必造成资源占用冲突;此外,考虑到资料文件操作失败的可能,也需要再次执行。因此,采用了缓冲队列存储资料变更和操作失败的资料信息。

由于到报监测只是为了获取资料信息,而不是为了获取其内容,因此,采用文件最后修改时间(Last Written Time)作为区别文件版本的标识,而非进行复杂的HASH、CRC值计算。

如图7,FileObject类抽象了资料变更信息,以资料全路径名称(fullpathname)和最后修改时间(time)为标识,通过Contain判断唯一性;时间跨度(span)记录下次可用性测试时间;生命周期(lifes)记录变更文件入队次数,超过最高次数(MaxLife),文件将被丢弃,不再检查。

如图8,task收到监视器资料变更通知(OnNotify),首先构造(New)一个FileObject对象,检查是否队列中已经存在(Contain),若不存在则进行入队(Push)。

如图9,队列管理快速查找每个fileObject对象的span值小于当前时间值,并测试可访问性,将符合条件的对象通知(Notify)给task,进行具体资料操作(Do)。

该操作也存在一个问题,如果队列过长,会延误操作的时间,造成实时性的降低,因此,方案设计的队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先入后出队列。入队时span值累加一个很小的时间差,出队条件是span值小于当前时间。

如图10,出队的fileObject由于不可访问或者执行错误时,可以重新入队。通过复制创建新FileObject类对象,其span值在被复制对象span值的基础上累加了一个时长,并将递增被复制对象的lifes值赋给新对象的lifes值。如果新对象的lifes值大于最大生命周期值(MaxLife),则不会建立新对象,并释放被复制对象,返回空值(null)。

缓冲队列设计的优势在于:当资料不可访问,或者资料处理操作失败时,可以重新入队等待操作;其次,通过Contain方法检查队列中是否已经存在FileObject类对象,可以防止因同一资料到报信息多次触发。3.5任务管理

应用系统通常同时处理多种气象水文资料,由于资料按类别分别存储在各自的目录中,因此,需要独立进行各自的到报监测,即采用多线程的多任务处理。

如图11,任务管理类(TaskMgr)包含了一个任务类(Task)的集合:一种资料的到报监测对应一个task,TaskMgr是Task的容器。Task类中聚合了FileTimer类、FileWatcher类和Queue类,提供了启动任务(Start)、停止任务(Stop)等基本的任务操作,也可以立即启动扫描(Update)。当队列中有符合条件的FileObject类对象时,执行资料文件的相应操作(Do);同时,操作中的错误可以通知(Notify)给任务。

4总结

综合上述可知,从资料到报开始到资料应用的时间值大小与队列长度和span值有关:当队列越长时,遍历花费的时间越长。通常情况下,气象水文资料按时次定量到报,设计上完全符合实时性要求;极端情况时,资料一次到达过多、资料处理错误过多而造成的重新入队,以及用户启动一次全目录扫描时,通过使用资料通配符(wildcard),控制采集资料年龄(age)可以降低入队资料信息的数量。

本文所述的到报监测方法在气象水文资料传输、资料实时解报和资料传输状态监控等多个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发挥了巨大作用。实践证明,资料到报监测及时、可靠性高,特别是易于维护的体系结构设计,便于理解和扩展,更是系统快速重构和应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Erich Gamma,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 John Vlissides[美],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李英军等(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9月

[2]Joshua Kerievsky[美]. 重构与模式,杨光 刘基诚(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2月

[3]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信息中心[S].常用气象水文资料手册,2012年12月

[4]王世忠 译.C语言与Unix系统编程,(美)胡佛 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第4篇:气象监测范文

关键词:冬小麦;环境;气象卫星;遥感监测

中图分类号:X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166-1

近年来,气象卫星在气象预报分析方面更加准确和迅速,并且逐渐应用到环境科学领域。上世纪80年代初,第3代美国极轨气象卫星环境资源监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运用,其不仅可以用来监测各地干旱情况,还可以用来全球植被资源的监测等。因此我们也用其来研究我国宏观植被季相动态变化。近年来,由于估产业务的需要,我国进一步利用1Km分辨率NOAA-AVHRR的图像资料系列,对北方冬小麦的生长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并将分析的结果及时提供给相关的管理部门,而且通过对冬小麦生长的宏观动态监测,为估算冬小麦种植面积和估产提供依据。

1 资料及办法

用气象卫星所获得的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来对北方冬小麦来进行气象卫星遥感监测与估产,并且其数据要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

1.1 如何获取及处理气象卫星资料

中国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是气象卫星资料的来源地。每年秋季在冬小麦出苗时,目视删选符合条件的冬小麦种植区及卫星资料,运用已开发的应用软件对相关的数据在特定工作站完成处理以及加工,随后形成等位网格点资料。通过遥感植被指数来提取冬小麦为主要对象的绿色植被信息。用AVHRR第1通道和第2通道的光谱信息经简单线性组合构成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比值植被指数。其与冬小麦的叶面积系数、生物量等有密切关系。植被指数的变化由于受作物的长势和覆盖度的影响,因此用植被指数作为生长状况的定量标准,由于植被指数受土壤背景的影响很小,当植被覆盖度大于15%小于80%时,其与作物生长覆盖度的增大几乎没有关系。同时,在作物主要生长周期内,双向辐射和大气影响对其影响也非常小.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用了植被指数,间接地用到比值植被指数加工过后的的气象卫星资料处理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是由热红外通道形成的彩色图像。通道分别用红蓝绿来表示,图像上蓝黑色代表水体,绿色代表植被,红色表示温度较高的地表,形成的图像接近真彩色,因此主要用于宏现地理识别。

第二,是植被指数伪彩色图像。冬小麦生长期间,麦区的植被指数值变化在0.05-0.8之间,云区及有水域的地方出现的是负值。为了便于解译,制图时将植被指数值扩大一万倍。结合地面实际情况来分析,土壤信息值在0-250之间,土壤和绿色植被的混合信息值介于250-500之间,500以上就是绿色植被信息值。在伪彩色图像里,黑色表示负值区,棕黄色值为0-250,白色值在250-500之间,500以上则是绿色及其它颜色,此办法主要用在植被信息的提取。

最后一种是加工成定量数据。主要用于定量分析和组建模型。其方法是将植被指数以县为单位计算出植被指数县平均值、合计值以及所占比例等。

1.2 地面观测资料

对作物遥感监测和估产,地面观测资料意思重大,由于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建立遥感解译标志、估产模型的创建以及预报的准确与否方面都起关键的作用。在保证一定准确精度和代表性的前提下对地面观测点进行合理准确的选择,因此抽选的样点要尽可能的多,得出的范围以及面积才越接近实际情况,从而具有普遍性,这样的样点才更具有代表性。由于北方冬小麦的种植范围大,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因此就需要对冬小麦种植区进行层次划分。北方冬麦区划分为14层,并抽取了137个样县组成包括农学观测资料和农业数据在内的地面观测网,将地面观测到的实况资料通过统计加工,及时地通过气象专用通道,上报给监测和估产部门。

2 冬小麦生长的宏观动态监测

作物长势分析是一个对冬小麦各长势阶段进行全面观测的过程,通过专用气象卫星来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变化过程进行宏观动态监测,北方种植冬小麦,播种是从9月中陆陆续续开始,主要生长期是在11月前后.返青在来年2月,收割是在6月初。在冬小麦主要生长期11月,除了偏南地区的越冬油菜外与冬小麦同期生长,其余基本都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才开始播种和出苗。因此,从11月-4月,北方的主要植被就是冬小麦,因此获得的卫星资料也主要是指冬小麦信息。

2.1 监测冬小麦的发育期

对作物进行长势分析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及时、全面地监测作物发育期的变化情况,因为通过对发育期的监测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作物的发育速度和进程。目前为止,冬小麦发育期的资料获得基本是从有代表性的固定地点定时观测得来的,因此存在不全面、不及时也不准确的特点。但是利用卫星图像可以使我们可以获取定量化植被指数,这样我们不但可以对小麦发育期变化提供直观信息,也可以为发育期地理界限的划分提供宏观依据,从而弥补以往传统的观测方法带来的局限和不足之处。

2.2 冬小麦长势监测

冬小麦的产量与冬小麦各发育阶段的长势情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壮苗越冬和来年成穗由冬小麦冬前分蘖期的长势来决定,群体穗鼓和穗粒数取决于返青-拨节期的长势情况,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期是抽穗阶段,因此,冬小麦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影响籽粒的产量。通过对卫星系列图像的分析解译,可及时了解冬小麦苗长势的变化。

3 结束语

极轨气象卫星的发展,使人民对冬小麦的生长全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为农业各部门制定各种管理措施和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用量化植被指数值对冬小麦长势随时进行宏观监测,从而获得反映作物生长和环境背景的图像,弥补以往靠地面定点观测资料来评价作物生长状况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对作物生长状况监测的范围。

参考文献

[1] 江东,王乃斌,等.我国粮食作物卫星遥感估产的研究[J].自然杂志,2001.

[2] 阎雨,陈圣波,田静,等.卫星遥感估产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

第5篇:气象监测范文

(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2.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区域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气候影响下的植被覆盖度变化和气象驱动力是该地区生态系统变化的主导因子。基于遥感MOD13 A2获取内蒙古中部2000-2012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监测近13年内蒙古中部植被覆盖度变化,并对与植被生长相关的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2年内蒙古中部平均植被覆盖度在波动中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平均每年增长1.29个百分点;覆盖度变化与年降雨量和7、8月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7、8月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度、风速相关程度低。

关键词 :遥感;植被覆盖度;气象因子;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S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7-1574-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7.010

植被覆盖度是指观测区域内植被垂直投影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比例,是反映植被数量的重要参数,也是描述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指标。作为我国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全国最大的草原和林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天气灾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生物灾害呈频发趋势。农牧业主要依赖自然条件再生产的物质生产元素,受天气气候条件影响很大,某种程度上,气象条件成为决定农牧业生产丰歉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在植被遥感覆盖度监测及驱动因子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苗正红等[1]基于MODIS NDVI对吉林省植被覆盖度动态进行遥感监测;韩佶兴[2]对2000-2010年东北亚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了研究;刘超[3]对内蒙古阿拉善东南部地区20年来植被覆盖度及生态环境进行了研究;邓慧平[4]将降雨看作是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导因子,建立了松嫩草原生产力模型。对于农牧交错、生态系统脆弱的内蒙古中部区域,研究其植被覆盖度变化和气象驱动力对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生态比较脆弱的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区,基于多年MODIS遥感数据来分析该区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并对植被生长相关的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图1)位于东经104°52′-124°11′,北纬37°23′-46°59′,包括除呼伦贝尔盟、阿拉善盟外的内蒙古其余盟市,总面积65.15万km2。以高原为主,高原的外沿分布着河套平原和辽嫩平原,平均海拔1 000 m,年均降雨量300 mm,年平均气温4.8 ℃,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内蒙古中部为农区和牧区的交错区,河套平原和辽嫩平原为主要农耕区,大部为草原,从东到西依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被覆盖度也随之降低,呈现明显的条带性分布。

2 数据来源

2.1 气象数据

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查询获得近13年来东乌珠穆沁等18个研究区域内气象站的年降雨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风速、每年7、8月降雨量、7、8月平均气温及平均风速。

2.2 植被指数数据

本研究采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MOD13 A2 1 km 16 d合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产品。NDVI在植被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是植被生长状态和分布密度的最佳指示因子,与植被分布密度呈线性关系。试验表明当植被覆盖度低于15%时,能区分土壤背景和植被;当植被覆盖度为25%~80%时,NDVI随植被覆盖度增加呈线性关系;植被覆盖度大于80%时,监测能力逐步下降。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被覆盖度监测结果

利用像元二分法原理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转化为植被覆盖度。像元二分法是假定地物只由全植被覆盖的纯植被和无植被覆盖的裸土组成,像元光谱信息也由这两部分线性组合而成,它们各自面积在像元中的比例即各自权重,其中纯植被所占比例即是该像元的植被覆盖度。该模型具有普遍性意义,经过验证后可以应用于其他地区,是通用的植被覆盖度算法,转化公式为:

fv=■ (1)

式中,fv为植被覆盖度,NDVI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soil为裸土NDVI,NDVIveg为完全植被覆盖NDVI。对于多数裸土表面,NDVIsoil值理论上为0,但由于受众多因素影响,其值在-0.1~0.2之间变化[5];同时NDVIveg也会随植被类型和时空变化而改变,通常需要借助经验来判断。本研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确定NDVI累积频率5%为NDVIsoil值,累积频率95%为NDVIveg值,处理得2000-2012年覆盖度及其变化监测结果见图2。

根据水利部2008年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中植被覆盖度分级标准,将植被覆盖度划分为5个等级,即﹤30%(低植被覆盖)、30%~45%(中低植被覆盖)、45%~60%(中等植被覆盖)、60%~75%(中高植被覆盖)、≥75%(高植被覆盖),对2000-2012年内蒙古中部植被覆盖度进行统计,各等级面积监测结果见表1。

以2003年国家标准《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中植被群落特征的总覆盖度为指标,监测结果表明,2012年较2000年,植被覆盖度下降区域占研究区域面积的2.72%,38.76%的区域植被覆盖度稳定,而58.52%的区域呈不同程度增长,详细监测结果如表2。

植被覆盖度下降地区主要分布在苏尼特左旗北部、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通辽东部和呼和浩特市周边。对年均植被覆盖度进行分析得出其变化趋势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40.67%上升到2012年的56.15%,除2001年有小幅度下降外,2002年到2007年植被覆盖度基本稳定;2008年较前几年出现明显增长,不过2009年出现大幅下降,接下来的3年呈现快速增长,且2011年达到近13年平均水平,2012年则出现近年来新的植被覆盖度峰值。总体而言,除2008、2009年植被覆盖度出现较大波动以外,2000-2012年内蒙古中部植被覆盖度水平呈缓慢增长趋势,每年增长1.29个百分点。

3.2 气象驱动因子分析

作为草原生态变化的重要外在因素,气候因子与植被关系的确定及预测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中部植被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降雨是草原水分的重要来源,在草地的生长和演替中发挥重要作用;温度作为比较活跃的气候因子,对蒸发、降雨、空气湿度有着重要作用,对植被生长的各个阶段均有重要影响;风速是研究内蒙古中部植被覆盖度不可缺少的气候因子。研究表明,不同草场的风蚀率都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风速小于12 m/s时各草场的风蚀率较小,且增长较为缓慢,当风速由12 m/s增加到16 m/s时,风蚀率有明显增长,当风速超过16 m/s,风蚀率仍增长,但速率较为缓慢[6]。

利用ArcGIS软件对获取的点气象数据进行距离权倒数(IDW)插值处理,得到与遥感数据相匹配的空间数据,2000-2012年年降雨量、年均温度、年均风速、7~8月降雨量、平均温度和风速的空间数据如图4。

在处理得到气象插值数据、遥感监测结果的基础上,使用最小二乘法CORREL函数分别计算年降雨量、年均温度、年均风速、7~8月降雨量、平均温度和风速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系数。CORREL计算公式:

rxy=■ (2)

式中,n为变量个数,xi、yi为变量,rxy为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7、8月降雨量之和与植被覆盖度相关系数最大,为0.861 9。夏季温度高、蒸发量大,水分在植被生长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因此,7、8月降雨量之和与植被覆盖度关系最为密切。年降雨量与植被覆盖度相关系数为0.813 9,其与植被覆盖度呈高度相关。7、8月平均气温与植被覆盖度相关系数为-0.574 0,两者中度负相关。从植物生理特点分析,温度升高、蒸发量增加,植物气孔关闭,对植物的生长呈抑制作用。年均气温、风速及7、8月平均风速与植被覆盖度相关系数较低,且呈负相关。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遥感监测分析内蒙古中部植被覆盖度和气象驱动因子,得到结论如下:

1)2012年较2000年,只有苏尼特左旗北部、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通辽东部和呼和浩特市周边植被覆盖度下降,其中调查发现,呼和浩特市周边地区植被覆盖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的开发建设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草地。

2)内蒙古中部地区2012年较2000年,植被覆盖度下降区域仅占研究区域面积的2.72%,38.76%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基本稳定,而58.52%的区域呈不同程度增长,植被覆盖度在波动中呈缓慢增长趋势,年均增长1.29个百分点。

3)年降雨量和7、8月降雨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夏季7、8月降雨量对植被覆盖度影响最大。7、8月平均温度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负相关,即温度升高对植被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年均温度、风速对内蒙古中部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不大,呈负相关,但不显著。

植被覆盖度监测是一个长期、大范围的过程,应在生态敏感区域设置常年采样区,对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实地调查。在植被覆盖度气象驱动因子分析基础上,结合社会、人文等综合因素,更好地揭示植被变化的内在原因。

参考文献:

[1] 苗正红,刘志明,王宗明,等.基于MODIS NDVI的吉林省植被覆盖度遥感动态监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2,25(3):387-393.

[2] 韩佶兴.2000-2011年东北亚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2012.

[3] 刘 超.内蒙古阿拉善东南部地区近二十年来植被覆盖度及生态环境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4] 邓慧平.全球气候变化对松嫩平原土壤水分和生产力影响研究[J].草地学报,1998,6(2):147-152.

第6篇:气象监测范文

关键词 枸杞;发育期;温度;水分;光照;甘肃瓜州

中图分类号 S56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51-01

1 枸杞主要发育期及发育时段

枸杞树主要生育期分为萌芽期、展叶期、新梢生长期、现蕾期、开花期、果熟期、落叶期和休眠期。每年4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主要生长生育阶段,整个生育期约200 d。在枸杞一年生命活动中,当瓜州县春季即4月中下旬地温≥0 ℃、日平均气温升至10 ℃左右时,枸杞根须开始生长、枝条开始生长;5月中旬展叶,春叶生长10 d左右后春梢抽出;枸杞老眼枝开花较早,一般在5月下旬末至6月上旬初即开花,6月中旬期间进入盛花期;到了6月下旬,果实开始形成,果实生长盛期在7月上旬,7月中旬期间杞果陆续开始成熟,至7月下旬基本全部成熟采摘。6月中旬时,枸杞树夏果枝进入现蕾期,6月下旬春梢开花,夏果枝开花盛期一直持续到7月上旬;7月下旬夏果形成,到了8月上旬逐渐成熟,8月中旬夏杞果达到成熟盛期,8月末杞果基本成熟,进入采摘期;之后结果枝在夏季期间经过短暂的休眠后继续开始秋季的营养生长。秋季杞果自7月开始生长,7月中旬至下旬期间秋梢生长旺盛,开花授粉期为8月中旬至下旬期间,之后进入果实生长期,9月上旬秋果开始成熟,到了下旬达到果实成熟盛期陆续开始采摘。11月底以后,瓜州县地温开始下降,降至9 ℃以下时,枸杞树生长活动减慢,随后逐渐停止生长进入冬眠期。由此可见,5月中下旬地温达到9~15 ℃时枸杞经历生长周期的第1个高峰,8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地温为22~25 ℃时是枸杞生长的第2个高峰期。

2 枸杞主要生长期气象条件分析

2.1 温度

气温的高低可直接影响枸杞发育期的迟早[1-2],其中萌芽、展叶、落叶和休眠期与≥5 ℃的有效积温密切相关,≥10 ℃的有效积温影响枸杞的春梢生长、开花和果熟。根据枸杞生长发育特性,对瓜州县多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瓜州县年平均气温8.8 ℃,≥10 ℃的有效积温为3 661.5 ℃,一年中极端最高气温高达42.8 ℃,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29.1 ℃,温度的适宜可保证枸杞充分生长;而且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其中日较差为16.1 ℃,年较差达到35.3 ℃,较大的温差有利于减少呼吸、蒸腾作用消耗,增加有效积累,获得优质果实。

2.2 降水

瓜州县位于荒漠、半荒漠气候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年降雨量只有45.7 mm,而蒸发量却高达3 140.6 mm,相对湿度39%~41%,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虽然瓜州县年降水量少,但境内水利资源丰富,疏勒河和榆林河流程长,流域面积大,其中瓜州县域内的疏勒河径流量可达3.89亿m3,瓜州县地表水年径流量4.44亿m3,其中可利用率达到83.3%,同时,瓜州县境内还有着露头泉水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这些水利资源是枸杞生长所需水分的可靠保障,而且瓜州县8―10月期间月平均降水量可达到18.5 mm,此时期降水对于杞果成熟和枸杞根系稳固生长极为有利。枸杞全生育期需保持7次灌溉,每次800 m3/hm2,确保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60%之间,可基本保证枸杞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

2.3 光照

枸杞喜阳,正常日照下,枸杞树生长旺盛,枝条粗壮,叶片厚且色泽浓郁,开花结果多,反之会因为缺少光照而导致树体生长弱,枝条纤细,节间长且发枝力弱,枸杞产量、品质差[3-4]。瓜州县维度高,地势平坦、开阔,云量和降雨日少,大气透明度高,因此具备充足的光能资源,年日照时数长,为3 219 h,日照百分率高达75%,而且年日照辐射量达到了6 395 MJ/m2。5―9月日照时数可达到1 800 h,平均日照时数在10 h以上,特别是在8―9月杞果后期成熟期间,日照时数达到了489.2~624.6 h,充足的光照完全可满足果熟期需求,果实个头大,产量高,色泽鲜艳。

3 结语

由瓜州县多年气候整编资料统计分析,瓜州县枸杞主要生长期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水充足,每年可保持7次、每次800 m3/hm2灌水。

枸杞产果量多,但杞果在气候条件适宜情况下极易感染病虫害,而且低温冻害、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枸杞生长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加强花期冻害、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积极开展人工消雹作业,为枸杞增产增收提供专业性气象保障服务。

4 参考文献

[1] 范伟,宗旭祥,何长福.枸杞产业在瓜州沙产业开发中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园艺,2013(20):28-29.

[2] 于东哉.枸杞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6):145.

第7篇:气象监测范文

福建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第一条 为了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确保获取的气象探测信息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连续性,提高气象监测、预报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

本办法所称气象设施,是指气象探测设施、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和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

第三条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应当遵循统筹规划、预防为主、分类保护、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中的重大问题,将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

设有气象台站的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做好相关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并接受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并禁止任何危害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

第七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编制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一实施。

城乡规划的调整涉及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的,城乡规划部门应当征求气象主管机构意见。

在本办法实施前已编制的城乡规划不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涉及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和现有探测环境良好的国家一般气象站的,应当按照程序予以调整,避免气象探测环境遭受破坏。

第八条 下列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应当受到保护:

(一)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区域气象观测站、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等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

(二)高空气象探测站、气象雷达站、气象卫星接收站等气象观测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

(三)太阳辐射观测站、酸雨监测站、生态气象监测站(含农业气象站)、雷电监测站、风能资源探测站、大气成分观测站、空间天气观测站等气象观测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

(四)单独设立的地基全球定位系统气象探测、海洋气象观测等气象设施;

(五)依法设置、使用的气象专用频道、频率、无线电台(站),以及气象专用线路、通信网络和设施;

(六)其他应当保护的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

第九条 在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不得设置对气象要素探测产生影响的障碍物和干扰源。

前款所称障碍物,是指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影响观测场气流通畅或者探测资料代表性、准确性的物体;干扰源,是指对气象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有影响的热源、污染源、辐射源、电磁干扰源等。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具体保护范围和要求,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第十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气象台站和单独设立的气象设施保护范围内显著位置设立保护标志,标明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志。

第十一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地理位置、范围、标准和具体要求等,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同时通报发展改革、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和无线电管理等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评审时,应当组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参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部门,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规划许可、环境影响评价等,应当将项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纳入审查内容。

第十二条 气象设施是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应当纳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气象设施建设规划的要求,合理安排气象设施建设用地,保障气象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配备气象设施,建立健全实时监测和报告备案等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 气象设施遭受破坏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力量修复,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报告。

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不符合保护标准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治理意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第十四条 禁止实施下列危害气象设施的行为:

(一)侵占、损毁、擅自移动气象设施或者侵占气象设施用地;

(二)在气象设施周边进行危及气象设施安全的爆破、钻探、采石、挖砂、取土、焚烧等活动;

(三)设置影响气象专用技术装备工作效能和使用功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或者其他干扰源;

(四)占用、干扰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的通信信道;

(五)在气象设施上系留、安装、悬挂、捆绑与气象探测无关的物品;

(六)其他危害气象设施的行为。

第十五条 禁止实施下列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

(一)修建高度不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置违反国家标准规定的其他障碍物;

(二)修建距离不符合要求的公路、铁路、水体等,设置影响气象探测工作效能的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

(三)在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钻探、采石、挖砂、取土、焚烧等活动;

(四)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规定,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

第十六条 单位或者个人在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频率时,应当依法遵守无线电管理、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有关规定,避免对依法设置、使用的气象无线电台(站)、频率造成有害干扰。

第十七条 气象台站站址应当保持长期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迁移气象台站;确因实施城市(镇)总体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一)取得拟迁新址的建设用地;

(二)落实迁建所需费用;

(三)拟迁新址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编制拟迁新址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八条 气象台站经依法批准决定迁移的,应当坚持先建站后迁移的原则。

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在新址与旧址之间进行至少1年的对比观测。

在迁移的气象台站经有审批权的气象主管机构验收合格并正式投入使用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旧址的气象探测环境造成破坏。

第十九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并进行查阅、摘录或者复制;

(二)要求被检查单位和人员就有关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制作询问笔录;

(三)进入现场调查、取证;

(四)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法行为;

(五)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考核,将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综合执法机制,并定期组织专项检查。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应当由其他部门查处的违法行为的,应当通报有关部门进行查处。有关部门未及时查处的,气象主管机构可以通报或者报告有关人民政府,由有关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第二十一条 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号码、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等联系方式。

气象主管机构收到举报后,应当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答复举报人。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设施保护标志的,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危害气象设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拒不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对违法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个人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或者恢复原状,情节严重的,对违法单位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个人处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逾期拒不拆除或者恢复原状的,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违法批准占用土地的,或者非法占用土地新建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依照城乡规划、土地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对依法设置、使用的气象无线电台(站)、频率造成有害干扰的,依照无线电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8篇:气象监测范文

关键词:SPD技术,防雷检测,完善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工业体系已逐步形成,为了适应我国未来社会发展及国民生活水平的需求,气象防雷检测工作日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正逐步向常态化、社会化、科学化、普及化等新型防雷体系转变。

雷电活动是云层之间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的一种自然放电现象,每年由于雷击而导致各种建筑、设备、人员损伤的案例比比皆是,加之近几年各种民用电子设备的大量普及,社会已经步入电子信息时代,因电磁感应造成的巨大损失已经成为当前雷电事故隐患的重点部位。因此,健全相关的防护体系,建立一支雄厚的防雷人才队伍已经刻不容缓。考虑到气象防雷属于一门边缘学科,处于安全、气象、防灾等多学科范畴间,在当前的雷电监测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再加上雷电现象出现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给各地方的雷电监测带来巨大的困难。

河南省民权县位于中原地区,城区地势空旷,据气象局资料显示,年雷暴日大约为80日左右,属于强雷暴区。本文从河南省民权县气象局雷电观测站的实际出发,阐述了目前防雷检测的现状并相应提出些许意见和建议,旨在提高全县的防雷检测水平,减小雷电对全县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一、当前的防雷检测现状与出现的问题

(一)现有的防雷检测技术和缺陷

伴随防雷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SPD智能防雷系统也被广泛运用到检测当中,成为电子防雷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专业技术的欠缺,工程中但凡涉及防雷检测部分,都会加装SPD,认为SPD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对雷暴进行有效检测。其实不然,SPD在雷暴检测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虽然他的检测精度相对较高,但是必须考虑到接地、屏蔽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本身具有安全隐患,而且在雷电检测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大的出入。就目前看来,SPD技术在整个防雷检测体系中占有的比重还是相当大的,而现今的检测技术,则需要建立全方位、可靠性、系统性相结合的防雷检测体系,需要做好SPD技术的接地、屏蔽等辅助措施。因此,单靠SPD一项设备很难承担起现代社会的防雷检测任务。

(二)运用避雷针检测时存在的问题避雷针可以说是最有效也是最廉价的防雷设备,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它的使用更加普遍。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避雷针的使用还仅仅停留在避雷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开发其防雷检测的用途;还有就是在避雷针的选择上抱有偏见,片面的追求一些不太科学的使用方式,偏信厂家的夸张推销,譬如,使用一些像放电避雷针、电阻性避雷针等技术还不成熟的设备,实际上,之所以这些不成熟的设备能够混入防雷检测体系,同监测站的管理疏漏还是有很大联系的,一些工作人员为了谋取私利,刻意引进一些高端设备,从中赚取份额。因此,刹住盲目跟风的不良习气,是防止一些不合理现象发生的根本途径。

(三)防雷检测中存在的人才和社会问题

目前,在民权县整体的防雷检测工作中,技术问题是一方面,在行使管理职能时,也存在很大的弊端。由于防雷部门属于政府机关,在做出很多指令时,会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压力,经常发生执法不力的情况;在进行防雷检测工作中,由于相关法律不健全,在检测过程中障碍重重,加之防雷机构属于边缘部门,相对独立,缺乏其他部门的引到和支持,资金方面的缺口得不到填补,导致检测工作不能高效进行。防雷机构实质上属于提供检测数据的机构,由于人才专业性不高,相关专业水平偏低,所提供的一些数据不够权威,不能有效反应雷暴的强度及破坏性,在人才考核中,过分把经济指标同绩效考核挂钩,违背了防雷检测机构的技术性原则。

对于上述提到的这些问题,结合民权县气象局的实际,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对策:

(1)完善检测设备,优化检测技术

防雷检测工作亟待提高,迫于基层的检测设备简单落后的情况,在检测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升级检测设备,对于检测设备的设计审核是做好防雷检测设备的主要方面,在安装大型防雷检测设施时,譬如,在加装SPD设施时,应由专门的设计机构进行主题设计,并且要多行业设计机构合作,妥善处理接地、屏蔽等相关配备措施;在设计完成后,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严格审核,做出可行性分析,避免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防雷设施失效。在设备使用时,为了优化设备的使用细则,应引进专门的人才,把设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防雷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2)确保防雷设备稳妥,切勿盲目跟风

民权县当地的一些建筑防雷设备在选取上存在很大的弊端,尤其是避雷针的使用,在上文已经提到。虽然,我国整体的防雷检测措施同国际上的先进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就目前的防雷检测系统来说,还相对稳定,气象防雷部门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已有的防雷设备上,力求让设备稳定运行,并开发已有防雷设备的检测功能,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素质培训,防止从业人员通过站内设备投资来谋取利润,净化检测队伍,正视目前市场上一些所谓先进设备存在的弊端,完善设备的监测体系,确保所使用的检测设备可靠、安全。

(3)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合作交流

目前,民权县气象防雷工作相对混乱,管理制度不够科学,社会的公信力低。为了破解这些障碍,首先应该健全气象站的管理体系,消除人们对其边缘化的看法,政府应牵头,重视气象管理部门工作,增加政府的资金投入,把气象防雷检测划归到政府的议程之中;引入专门的管理人才,整顿气象站的管理队伍,细化分工,提升防雷工作的水平;为了提高人们对气象检测工作的认识,还应加强相关领域的合作,为解决资金问题,也可以引入民资,成立第三方监督机构,定期组织民众到雷暴检测部门参观学习,加深人们对气象雷暴检测的认识。

总而言之,防雷检测工作是一项牵涉多领域,要求精细的综合性工作,仅仅依靠一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行政管理手段还远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积极投身到防雷检测工作中,不断学习探索,互相交流,大胆创新;同时,还应该着重建设气象部门的社会化服务职能,让气象防雷检测工作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桑瑞星. 关于履行防雷减灾管理职能的思考[J]. 气象软科学, 2005年.

第9篇:气象监测范文

关键词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对策;贵州剑河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226-02

剑河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7′8″~109°4′12″,北纬26°20′42″~26°55′42″。全县东西长98.0 km,南北宽48.5 km,总面积2 176 km2。全县辖12个乡(镇)、301个村、7个居委会。剑河县是雷公山中山地貌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台地,地形地貌以低山、低中山为主,最高海拔1 623.3 m,最低海拔348 m。全县境内属长江水系,有大小河流334条,总长910 km,主要河流有清水江、巫密河、八卦河等。清水江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1 534.2 km2,主干长79.31 km。剑河县属亚热带温暖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7 ℃,年平均降雨量1 22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1 236.3 h,年无霜期300 d左右。光、热、水等植物生长因素受纬度影响极小,其主要是受垂直高度和微地形的影响,形成明显的立地气候和区域小气候的特点。清水江、南哨河、八卦河的沿岸海拔较低面温度较高;久胜、大坪、稿旁、九龙基海拔为全县最高,则温度较低。剑河县森林资源丰富,是贵州省10个重点林业县之一。剑河县经济支柱以农、林业为主,气象灾害与该县的经济、民生息息相关。为此,笔者对剑河县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剑河县气象灾害对农、林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旨在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1]。

1 主要气象灾害

1.1 暴雨和洪涝

暴雨指24 h降水量达到50 mm或以上的降雨,根据24 h降水强度可以划分为3个级别,即暴雨(50.0~99.9 mm)、大暴雨(100~200 mm)、特大暴雨(200 mm以上)。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根据各个区域的地形和降水特点,对暴雨洪涝灾害的标准划分也不尽相同。但是一般来说,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由于降水无法迅速排出,容易造成农田积水、农作物被淹,由于土壤水分过度饱和,往往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等,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极大。

如2009年4月18日夜间至19日,剑河县境降暴雨和大暴雨,12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损坏房屋283间,房屋进水7栋,农作物受灾:稻田1 073.5 hm2、油菜21.6 hm2、马铃薯31.3 hm2、玉米40.7 hm2。县乡公路塌方70处,县城通往柳川等9个乡镇交通中断;通村公路塌方526处。统计各处损失折价约5 300万元。建国后,以1970年暴雨洪水规模和损失最大,县内公路、桥涵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公路交通被中断长达7个月之久,邮电线路被严重损坏长期不能通话。

1.2 干旱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剑河县降水量四季分布不均,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据资料分析,剑河县冬、春、夏、秋季平均降水量分别为98.9、379.2、527.8、225.5 mm,分别占年降水量的8%、31%、43%和18%[2]。干旱是剑河县的一大自然灾害,县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特别是6—8月的夏季较为常见,同时也有夏旱接秋旱的现象,对农林生产危害较大。1960—1985年的26年中,除1967年、1968年、1969年、1973年、1979年、1983年、1984年这7年无夏旱外,其余19年均出现夏旱,频率为73%,受害程度以剑河县西北部和中部较东部和西部严重[3]。

1.3 凝冻

所谓凝冻,简单来说是在强冷空气的作用下导致冰雪混下而成,有时甚至是雨雪混下而形成。每年1—3月在县内各地先后出现,危害严重,面积较广。苗木遭受凝冻后会造成大面积枯黄或枯死,林木的树枝、树干被压断,公路交通闭塞,牲畜被冻死。如2008年1月13日至2月2日,剑河县出现长时间低湿凝冻天气,此次过程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平均最低温创下历史的极值。据民政部门统计,剑河县受害24 200人,死亡1人,受害12人,饮水困难3 564人,农作物受害5 394 hm2,绝收4 860 hm2,经济林受害3 210 hm2,损害房屋564间,倒塌7间,死亡牲畜1 300头,损失折款21 786万元以上。全县各乡镇全部输电线路中断导致停电。

1.4 倒春寒

春季3—4月天气回暖,温度回升至10 ℃以上之后,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入侵,引起气温下降,使日平均气温低于10 ℃,并伴随有阴雨天气,且持续3 d以上。其为一次倒春寒天气过程,日平均气温低于6 ℃时,则属偏重现象,常引起春播植物烂种、烂秧。倒春寒出现时间根据地点不同而不同。县内高寒山区受倒春寒的危害极为严重,播种过早易出现烂种现象,播种过晚则延迟作物的生长期,到后期又常常遇到秋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