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投资报酬率范文

投资报酬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投资报酬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投资报酬率

第1篇:投资报酬率范文

一、单个长期投资方案决策分析

内含报酬率是指一项长期投资方案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用该报酬率对投资方案未来的现金净流量进行折现,能使投资方案未来报酬的总现值正好等于该方案投资额的现值。也就是说,内含报酬率实际上是一种能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法,则是根据各备选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是否高于资金成本,来确定该方案是否可行的一种决策分析方法。若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说明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那么该方案可行;若内含报酬率小于资金成本,说明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那么该方案不可行。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备选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均大于资金成本,那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取最优方案。下面将通过举例来说明如何计算内含报酬率,如何采用内含报酬率法来进行单个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决策分析。

[例1]某公司拟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成本为12%,投资分2次投入,第一年年初投资400000元,第一年年末投资200000元;建设期2年,生产经营期6年,生产经营期间(第3年至第8年)每年的现金净流量分别为200000元、240000元、280000元、260000元、200000元、180000元。

该投资方案未来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不等,用逐次测试法计算其内含报酬率。

先用16%的折现率进行第一次测试,计算其净现值:

净现值=(200000×0.641+240000×0.552+280000×0.476+260000×0.410+

200000×0.354+180000×0.305)-(400000+200000×0.862)=626260-572400=53860(元)

用16%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正数,说明该折现率低于内含报酬率,再次测试时应稍稍提高折现率。

用18%的折现率进行第二次测试,计算其净现值:

净现值=(200000×0.609+240000×0.516+280000×0.437+260000×0.370+

200000×0.314+180000×0.266)-(400000+200000×0.847)=574880-569400=5480(元)

用18%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仍然为正数,说明估计的折现率仍然低于内含报酬率,应再次提高折现率进行第三次测试。

用20%的折现率进行第三次测试,计算其净现值:

净现值=(200000×0.579+240000×0.482+280000×0.402+260000×0.335

+200000×0.279+180000×0.233)-(400000+200000×0.833)=528880-566600=-37720(元)

用20%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负数,说明该折现率高于内含报酬率。由此可知,该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介于18%与20%之间。采用插值法计算出内含报酬率具体数据:

内含报酬率=18%+{(5480-0)/[5480-(-37720)]}×(20%-18%)=18%+0.25%=18.25%

由于该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18.25%,高于该公司的资金成本12%,所以该投资方案可行。

如果用净现值法进行该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决策分析,那么能否得到与内含报酬法相同的结论呢?

净现值=未来报酬的总现值-投资额的现值=(200000×0.712+2400000×0.636+280000×0.567+260000×0.507+200000×0.452+180000×0.404)-(400000+200000×0.893)=748740-578600=170140(元)

由于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故该投资方案可行。可见,对于单个长期投资方案是否可行的决策分析,内含报酬率与净现值法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即内含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的方案,其净现值必须大于零,反之亦然。

二、多个投资方案中最优方案决策分析

从多个相互排斥的投资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少人认为在诸多可行方案中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对此观点本人不敢苟同,我认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确实是最优方案,但有时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未必就是最优方案,问题的关键是应该以什么为标准来选择最优方案,一旦确定了合理的择优标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在投资额相同的情况下选取最优方案。在投资额与项目计算期均相同的情况下,对于从若干个相互排斥的投资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的决策分析,内含报酬率法与净现值法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在各种方案中内含报酬率最高的方案,其净现值必然最大;反之,内含报酬率最低的方案,其净现值必然最小。现举例说明:

[例2]某公司现有A、B、C三个相互排斥的固定资产投资方案可供选择,三方案均为期初一次性投资,投资额均为800000元,无建设期,生产经营期为6年,每年的现金净流量如下表所示,该公司的资金成本为10%。

三个方案具体情况不同,计算内含报酬率的方法和步骤也不尽相同。

A方案生产经营期每年年末现金净流量均相等,可用简便方法计算其内含报酬率:年金现值系数=8000/2000=4。查表知,内含报酬率介于12%与14%之间,其对应的年金现值系数分别为4.111与3.889,用插值法求得其内含报酬率为13%。

B方案生产经营期每年年末的现金净流量不等,应采用逐次测试法计算其内含报酬率。第一次测试用12%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7520元;第二次测试采用14%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38800元;最后采用插值法求得B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12.32%。

C方案生产经营期每年年末的现金净流量也不相等,也应采用逐次测试法计算其内含报酬率。第一次测试采12%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108340元;第二次测试采用14%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63400元;第三次测试采用16%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22380元;第四次测试采用18%的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15480元;最后采用插值法求得C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17.2%。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C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最高,A方案次之,B方案最低。由于三个方案的投资额相同,故可以确定最优方案为内容报酬率最高的C方案。如果采用净现值来选择最优方案,是否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呢?

净现值(A)=200000×4.355-800000=871000-800000=71000(元)

净现值(B)=(160000×0.909+180000×0.826+200000×0.751+240000×0.683+220000×0.621+200000×0.565)-800000

=857860-800000=57860(元)

净现值(C)=(280000×0.909+240000×0.826+220000×0.751+200000×0.683+180000×0.621+160000×0.565)-800000

=956760-800000=156760(元)

从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三个方案中C方案的净现值最大,A方案次之,B方案最小,方案优劣的排序与内含报酬率完全一致。

由此可见,在投资额相同的情况下,由含报酬率与净现值法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二)在投资额不同的情况下选取最优方案。在投资额不同的情况下,从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采用不同的决策分析方法可能会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我认为解决矛盾的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标准来确定方案的优劣,一旦标准选对了,人们就可以把真正最优的方案找出来,从而不至于作出错误的决策。

众所周知,一个方案的好坏,主要是看经济效益的高低。撇开社会效益不论,在若干个备选方案中经济效益最高的方案无疑是最优方案,这是决策分析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短期经营决策如此,长期投资决策也如此。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是通过收入与成本的比较体现出来的。对于两个备选方案而言,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差别收入与差别成本,就可以从中选出较优的那个方案,这就是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中的所谓的“差别分析法”。我的看法是,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也可以应用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特别是应用于在投资额不同的情况下从若干个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的决策分析。

在将差别分析法应用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时,要注意收入与成本的含义不同于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中的收入与成本。我认为,应将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中的收入界定为“未来报酬的总现值”,既不包含投资额在内投资方案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之和;应将成本界定为“投资额的现值”。这样界定收入与成本的含义,即不违反收入与成本的本质特性,又充分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这个重要因素,而且还能给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带来新的思路。

[例3]假设某公司现有A、B、C三个相互排斥的投资方案,三个方案均为一次性投资,投资额分别为30000元、60000元和90000元,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无建设期,生产经营期为3年,每年的现金净流量如下表所示,该公司的资金成本为9%。

现将经过计算的各方案的有关数据列示如下:

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本例中,A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最高,但其净现值却最小;C方案的内含报酬率最低,但其净现值却最大。到底应该确认哪个方案为最优方案呢?我们不妨采用差别分析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B方案与A方案的差别收入=70868-37965=32903(元)

B方案与A方案的差别成本=60000-30000=30000(元)

由于B方案与A方案的差别收入大于差别成本,所以B方案优于A方案,即净现值较大的B方案为较优方案。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C方案优于B方案,所以最终可以确认净现值最大的C方案为最优方案。

第2篇:投资报酬率范文

【关键词】企业业绩;财务评价;投资报酬率;经济附加值

没有良好的业绩报酬系统,现代企业就不可能有效地运转。这是因为,业绩报酬体现了这样一个广为接受的信念:如果想激励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就必须按照他们达到的业绩水平给予奖励。实践中,通常是以会计净收益以及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来的投资报酬率等指标为核心,对企业(包括企业所属部门或业务单元,下同)业绩进行财务评价。然而,由于公认会计准则的影响,以及企业目标和经营环境变化等原因,这种传统的财务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企业业绩的财务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片面追求会计净收益,可能有损股东利益

企业的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而现行的会计净收益指标只确认和计量了债务资本的成本,忽略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补偿。由于无须承担权益资本的回报,管理者往往会通过过度投资来获得更大的会计净收益。但是股东追求的不是会计净收益的增长,而是正净现值的投资,期望收益率低于资本成本的项目显然损害了股东利益。

(二)过于强调投资报酬率,容易导致内部冲突

单一使用投资报酬率对企业业绩进行财务评价时,管理者会通过增大分子(基于现有资产取得更多收益)或减小分母(减少投资额)来使这个比率尽量变大。显然,减少投资额比基于现有资产创造更多收益来得容易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低于目前投资报酬率的投资项目或资产(即使其收益率高于企业资本成本)均会成为管理者不投资或处置的对象,因为这些项目或资产会降低企业现有的投资报酬率。由此可见,投资报酬率评价标准容易导致业绩评价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相悖,企业机能出现失调。

(三)财务会计信息的不恰当使用,致使业绩评价失真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对外财务报告和短期经营控制的需要,因而受公认会计准则的规范和约束较多。企业业绩的财务评价则属于管理会计范畴。直接依据财务会计信息计算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通常难以做到准确有效。

1.无形资产支出费用化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技术与新产品研发、信息系统建设、顾客与市场开发、雇员技能培训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然而,公认会计准则却不赞成将每年耗资巨大的大部分无形资产支出资本化,而是要求作为当期费用计入损益。这样会使企业每年用于无形资产的支出与由此而产生的现金流入大体相等,而收益平稳时期到来前的盈利能力(用净收益、投资报酬率评价)被低估;此后,企业盈利能力又被高估。这将导致管理者追求短期效益,不利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案例:假设某企业拥有5台同样的,但已使用年数各不相同的设备,每台设备成本30000元,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0,5年内每年现金净流量(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和可归属固定成本)为10000元。该企业目前处于平稳状态,每年有1台使用了5年的设备报废并购买1台新的同样设备。为简化分析,可忽略税负的影响,并假定所有的现金流动和投资均发生在年度的最后一天,企业资本成本为15%。同时,假定企业使用直线折旧法。

5台设备,每台设备年折旧6000元,则该企业全年折旧费用为30000元。从每年的净现金流入50000元中减去30000元折旧费用,得到净收益20000元。每年资产账面价值为90000元,则该企业的投资报酬率约为22.22%。

案例分析:以上述案例为例,并假定该企业每年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为3000元,但在此后的5年中,每年会产生1000元的现金流入。如果将研发支出作为当期费用,则该企业的盈利能力如表1所示(便于前后比较,一并计算列示了经济附加值指标,下同):

从表1中可看出:在收益平稳期(第3年,支出和收入均为3000元),企业盈利能力反映了真实水平;之前,企业盈利能力被低估;之后被高估。后期较高的盈利能力源于先前的被低估,即绝大部分有关无形资产的支出均在发生当期计入损益,现在正处于先前投资的收益期,而这些收益却没有和先前的投资联系起来。

2.租赁资产支出费用化的影响

公认会计准则对租赁资产支出资本化规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不符合条件的租赁资产支出只能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租金支出费用化会导致投资报酬率快速上升,然而,投资报酬率的这种波动,并不代表企业实际盈利能力的任何变化。公认会计准则对租金支出资本化的限制,促进了管理者采用租赁代替购买的方法取得资产。然而,企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都与其购买并占有资产具有一致性。因此,即使企业面临的购买或租赁具有相同的价格和资本成本,这种方法也明显没有任何经济优势。

案例分析:仍以上述案例为例,并假设企业年末没有购买新设备,而是向设备供应商租赁1台同样的设备。假定设备供应商的资本成本也是15%,则设备供应商会采用使用期为5年、年资本成本为15%的年金系数3.352来计算每年相同的租赁费,即:年租赁费=30000÷3.3522=8950元。

一年后,该企业拥有同样的5台设备及年收入,只不过多了8950元的额外现金费用。同时,原先的投资基数减少了30000元,相应的折旧费用也少了6000元。计算各年的盈利能力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看出:随着租赁资产的增加,净收益逐年等额减少;而投资报酬率逐年快速上升,当全部资产均为租赁资产后(第5年,投资基数为零)将会无限大。

3.通货膨胀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评价基于币值稳定假设,发生通货膨胀后,通常会使企业盈利能力被较大程度的高估。这主要是由于收入与现金成本是以现时货币价值计量的,而投资基数和折旧却以取得资产时的货币单位计量。净收益的高估与投资的低估会导致投资报酬率明显高于真实水平。

案例分析:仍以上述案例为例,并假定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率是每年10%,企业资产的价格也以每年10%增加,净现金流量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产品售价的增幅通常会低于资产成本和投入变动成本的增幅)。4年后,该企业的净现金流量应为:50000÷(1+6%)×4=63124(元)。

投资和在过去每年中取得资产的折旧费用如表3所示。

4年后,企业的盈利能力如表4最后一列所示:

从表4中可看出:经历了4年的通货膨胀后,企业的净收益和投资报酬率分别为26493元和22.67%,均超过通货膨胀前的相应指标,盈利能力似乎显著提高了。然而,这样的报告显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二、改进企业业绩的财务评价的对策

(一)以经济附加值指标取代会计净收益指标

经济附加值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税后净收益加上利息支出部分)扣除其全部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剩余利润。简言之,经济附加值就是超过全部资本成本的投资回报。它是企业业绩评价和激励补偿系统的核心基础,是较具综合性且比较成熟的业绩评价指标。

首先,经济附加值是扣除全部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剩余利润,是真实的经济收益。如果企业的实际收益率低于该企业专门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在传统的会计净收益方法下,企业可能表现为盈利,但用经济附加值指标计量,企业则表现为亏损。因此使用经济附加值可以避免企业出现隐性亏损以致损害股东利益。

其次,经济附加值指标能有效避免内部冲突。它是一个绝对值指标,对于部门、企业和股东来说,经济附加值总是越多越好,从而使企业的业绩评价与其价值最大化目标相一致,促使管理者关注股东目标并为之努力。这是其它任何财务性业绩指标都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二)避免单一使用投资报酬率评价指标

投资报酬率评价标准将企业净收益与其资本占用水平相联系,有利于加强资本约束,是评价分权利润中心(或战略性经营单位)业绩的适当指标。同时,它是以百分数表示的相对盈利能力,更方便于将企业的盈利能力同市场利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通货膨胀率、行业标杆企业进行比较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较。但正如前文所述,投资报酬率评价标准容易导致内部冲突,实践中应尽量避免单独使用。

(三)对经济附加值和投资报酬率指标的计算进行技术性调整

为财务报告和短期经营控制准备的财务会计信息对于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太大用处,在计算经济附加值和投资报酬率时通常要对公认会计准则下获得的信息进行调整,以便校正可能因管理者对会计数据操纵或因公认会计准则固有缺陷造成的偏差。

1.将能够产生未来收益的无形资产支出资本化

在计算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时,对于能够产生未来收益的支出应予资本化,并在未来收益实现的年份摊销,以使盈利能力的变化更为平稳、渐进,从而促使管理者在追求短期效益的同时也关注企业的长远利益。

案例分析:仍以上述案例为例,如果每年3000元的支出被资本化,并在随后的5年收益期内摊销,则各年的盈利能力如表5所示。

从表5中可看出:无形资产支出当期费用化与资本化并摊销两种方法最终能实现相同的净收益(22000元),但后者却能使变化更平稳、渐进。再从投资报酬率和经济附加值指标来看,这两种方法却产生了不同效果:前者使企业在收益平稳时期到来前处于不利地位,此后又产生一个比实际要高的投资报酬率和经济附加值指标;而后者则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

2.将租赁资产计入投资基数

为避免管理者人为操纵投资报酬率和经济附加值评价指标(租赁而不是购买资产),可以通过将租赁资产以其公允价值计入投资基数来加以调整。如果得不到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租金支出的贴现值来计量该项资产的价值。同时,将原来当期费用化的年租赁费用区分为财务费用和折旧费用。其中:财务费用在计算投资报酬率或经济附加值时不能归属于某一特定资产,而折旧费用可以作为被评价部门的费用。

案例分析:仍以上述案例为例,年租赁费用8950元实际由利息费用和折旧费用两部分组成,且各自金额在年度间不同。利息费用逐年减少,而折旧费用逐年增加,如表6所示。

3.按物价变动水平进行调整

在通货膨胀时期,为了准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我们必须将资产的原始取得成本重新表示为现时货币单位成本或现时购买力成本,以便对通货膨胀引起的货币假象进行调整。

案例分析:仍以上述案例为例,假设第4年末通货膨胀突然停止,企业将维持第4年年底的现金流量,同时以第4年年底的设备价格43923元更新1台应报废设备。则该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如表7所示。

从表7中可看出:按物价变动水平进行调整后,企业的净收益、投资报酬率和经济附加值等指标均低于通货膨胀前,其中经济附加值还出现了负数。这与未经调整时的业绩水平截然不同,但遗憾的是,这才是企业盈利能力的真实水平。

【参考文献】

第3篇:投资报酬率范文

一、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的择优问题

(一)互斥方案分析中两法择优产生差异的原因

在对单一独立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中,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对方案的评价结论完全一致,但在互斥方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只能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择优选择中,两种分析方法的择优结果却经常发生矛盾,尤其在投资规模不等和投资方案现金流入实现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对此,虽然有许多文献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如按净现值法为标准选择最优方案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按外部收益率的大小选择最优方案的观点等,但我们认为,解决此问题的最好方法还应从分析两法产生差异的原因出发。在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中,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都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而且在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中采用的是复利计算原则,因此,两法对项目使用期内产生的现金净流入都作了再投资的假设,但由于两法对现金流量现值计算中采用的贴现率不同,从而使两种方法假定在现金流入再投资时,会产生不同的报酬率。净现值法是假设不同的备选方案在同一时期产生的现金流入再投资时,都会产生与企业的资金成本率相等的报酬率;而内含报酬率法是假设各个项目的再投资报酬率等于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由于个案的内含报酬率不等,所以同一时期不同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入的再投资报酬率不同,且不等于企业的资金成本率。

(二)再投资报酬率在最优方案选择中的运用

既然导致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择优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两法对未来现金流入的再投资报酬率的假设不同,因此,在最优方案选择之前,应客观预测企业未来特定时期可实现的再投资报酬率,然后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择优,否则,无论以何种单一方法独立的进行选择,都有可能因实际情况与假设条件不一致,而导致决策的失误。具体的决策规则,通过下例说明。例:某企业有A、B两互斥方案,各方案的现金流量见表1。企业资金成本率10%,要求做出最优选择。表1单位:元方案各年现金净流量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A100006000400030002000B100002000300040008000本例按内含报酬率法选择:A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23.11%,B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19.66%,显然A方案为优;按净现值法进行选择:以资金成本率10%计算的A方案的净现值为2377元,B方案的净现值为2764元,显然,应选择B方案。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相异的结论。但客观上不论备选方案有多少,其最优方案应具有唯一性,选择方法如下:1、按多个贴现率分别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计算结果见表2。表2单位:元贴现率A净现值B净现值净现值差额(A-B)5%35864665-107910%23772764-38715%1362121015220%467-8054725%-284-1152868内含报酬率23.11%19.66%分析表2数据可发现:当贴现率小于10%时,A方案净现值小于B方案,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择优结论相异,前者选择B方案,后者选择A方案;当贴现率大于15%时,A方案净现值大于B方案,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择优结果相同,都为A方案,说明在10%与15%之间,存在一个使A、B方案净现值相等的分界贴现率,该贴现率同时也是两方案择优结论异、同的转折点。该分界贴现率按内插法计算如下:分界贴现率=10%+387/(387+152)×(15%-10%)=13.59%2、择优标准。本例中计算现金流量现值所用的贴现率,实际上即为假计的项目现金流入的再投资报酬率,所以,如预计的再投资报酬率大于13.59%,则应选择A方案;此时,净现值法和内含率报酬法不但择优结果一致,关键是两者的现金流入再投资假设符合客观情况;但如预计的再投资报酬率小于13.59%,则应按净现值法进行择优,此例应选择B方案,因内含报酬率假计的较高的再投资报酬率难以实现。自然,如企业的现金流入无法立即实现再投资或再投资报酬率为零,则任何动态分析法的结果都将导致决策的失误。

二、稳健内含报酬率指标的计算及运用

(一)内含报酬率指标理论上的缺陷

第4篇:投资报酬率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大型设备;事前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大型化、自动化、系统化医疗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临床医生对医疗设备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医疗设备在整个医疗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现行的医疗补偿机制不健全,政府对医疗机构的预算补贴呈下降趋势。客观上,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医疗服务的经营收入,导致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投资的热情日益高涨,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增长率居高不下。这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对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容易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诱发不合理采购,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所以,如何做好大型医疗设备事前评估,保证设备效用在未来尽可能地发挥,是摆在医院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型设备购置的事前预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申请立项。科室引进大型医疗设备,是按照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有利于服务病人,有利于提高效益的原则,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科务会讨论集体决定。在这个环节,注意强化科室主任的责任意识,科室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一定要有民主意识、大局意识、廉洁意识,本着对医院、对科室、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立项申请工作。

(二)初审和立项论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既考虑当前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考虑到局部需求又有利于医院整体建设,既考虑到经济效益又考虑到为民服务,既考虑医疗需求又照顾到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既考虑需求又顾及可能的原则,提出初步年度立项计划,提交院器械管理委员会讨论,报院党委批准。在立项论证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把握的是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实用性并重。必须把目光瞄准国际前沿,引进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尖端设备。但与此同时,也要进行详细的财务分析,不能一提技术先进就照单全收。

(三)进入购买程序。经过初步论证后,经器械管理委员会同意,进入购买程序。

通过可行性财务分析,对一些不能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综合效益的设备申请立项进行有效的事前控制,避免盲目引进设备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事前预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举例说明:某医院拟购置“多层螺旋CT”,计划投资750万元,且假定一次付清,无贷款。“多层螺旋CT”属医院高能射线专用设备,其使用年限、年折旧率均按医院财务制度分别定为8年及12%,该设备年折旧额93.75万元;平均每人次检查的收费标准参照当地物价局文件,预计为360元;根据市场价预定每人次消耗材料费为31.5元;CT室工作人员10人,预计年工资、奖金收入合计44.84万元;月工作日以250天为准,平均每日检查30人次。其他费用暂未考虑。

(一)静态评估方法

1、测算投资回收期。回收期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该指标以投资回收的快慢作为分析投资效益的依据。在原始投资一次性支出、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

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年现金净流量=750÷107.78=6.96年

年现金净流量=年现金流入量-年现金流出量=107.78万元

年现金流入量=每人次收费×每日检查量×年工作日=270万元

年现金流出量=每人次消耗材料费×每日检查量×每年工作天数+年折旧额+CT室工作人员年收入=162.22万元

2、测算平均投资报酬率。平均投资报酬率是以投资项目的整个期限内的现金流量为基础,计算设备寿命周期内平均的年投资报酬率。比率越高,收回投资的速度越快,实际意义是每单位投资货币能获利多少。

平均投资报酬率=每年现金净流量/原始投资额=107.78÷750×100%=14.4%。

(二)动态评价方法

1、测算净现值。净现值是指把项目从投资开始到终结,各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都按预定贴现率折算为它们的现值,然后再计算它们之间的差额。净现值表明: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后,以现值表现的净收益,因此净现值>0时,表示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大于预定的贴现率,即方案可行;净现值

净现值=-原始投资+平均年现金流量×N年

贴现率贴现的年金现值系数=-750+107.78×5.335=-174.99

2、测算内含报酬率。内含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内含报酬率是根据方案的现金流量计算出来的,是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由于该投资方案净现值为负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小于估计的贴现率10%,需逐步降低贴现率,进行多次测试使净现值接近于零。当假定贴现率降到3%、N=8年时,净现值=6.61,接近于零。用内插法确定该项目投资内含报酬率(N=8年)其计算公式为:

年金现值系数(C)=原始投资÷平均现金净流量

内含报酬率(R)的年金现值系数C=750÷107.78=6.958

查8年期1元年金值系数表:R1=3%,C1=7.02;R2=4%,C2=6.733。

方案本身的内含报酬率R=R1+(C1-C)÷(C1-C2)×(R2-R1)=3.2%

三、分析

大型设备投资的特点是资金多、风险大,对自筹资金单位的财务状况有深远影响。因此,在对大型设备投资可行性论证进行经济效益审计评估时,必须牢固树立两个价值观念,即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静态评价方法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但通俗易懂,计算简便。加之多年来,国有医院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资金均由国家无偿提供,一般不需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种评价方法在设备购置可行性论证中常用。上述投资方案,静态评价方法论证得出:该投资回收期不到7年,低于规定的使用年限;投资报酬率为14.4%,高于预定报酬率4.4个百分点,方案可行。动态评价方法论证得出:投资回收期8年,投资报酬率只有3.2%,低于预定投资报酬率6.8个百分点,方案不可行。可见,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完全不同。从方案评价过程中可见,由于动态评价方法考虑了时间价值,对大型设备投资经济效益进行审计评价时,采用该方法比静态方法更合理、更科学。特别是内含报酬率,体现了方案本身的收益能力,反映其内在的获利水平,如果通过借款来投资大型设备项目,当贷款利率低于内含报酬率时,那么还本付息后仍有利可获。

对于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在采购前进行效益分析已经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医院的大型设备采购分析及研究在医院设备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探讨,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同时这也是一个趋势,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篇:投资报酬率范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产权交易活动尤其是企业整体资产的重组与流动日益频繁,与之相伴的关于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也日益成为会计界所关注的焦点。而商誉作为企业资产中复杂、“无形”的一项,历来备受争议,认识上存在一些分歧,当然这些争议的主要目的是为澄清其真谛之所在。本文仅就商誉的计量方法问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谈一些个人浅见。

一、两种传统的商誉计量方法

商誉计量是商誉会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影响着商誉的确认、摊销和其他处理程序。传统上,仅对合并商誉(或称外购商誉)计量入账,对自创商誉则不予确认。即便同样是对合并商誉的计量,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做法:

1、间接计量法

间接计量法也称割差法,是以购买成本大于购买方在交易日对所购买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权益部分的差额来衡量商誉的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商誉价值=购买总成本-(取得的有形资产及可辨认无形资产公允价值总和—承受之负债公允价值总额)=购买总成本—购买的净资产公允价值

[例1]A公司决定收购B公司,经评估,收购日B公司全部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870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9500万元,固定资产18000万元,专利权1200万元;B公司负债的公允价值为6500万元,其中流动负债5000万元,长期负债1500万元;则B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2200万元(28700-6500)。

假设经过产权交易谈判,双方确定的收购价格为25000万元,则可确认B公司商誉价值为2800万元(25000-22200)。

2、直接计量法

直接计量法也叫超额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由于存在商誉而给企业带来的预期超额收益,并按一定方法推算出商誉价值的一种方法。直接计量法根据被评估企业预期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又分为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和超额收益折现法。

(1)超额收益资本化法

超额收益资本化法是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理,认为既然企业存在超额利润,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资本(资产)在起着一种积极作用,只是账面上没有反映出来罢了,因此将企业的超额收益还原,就是商誉的价值。采用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是:

①计算企业的超额收益

超额收益=实际收益-正常收益=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预期投资报酬率-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同行业平均投资报酬率

②将超额收益按选定的投资报酬率予以资本化

商誉价值=超额收益÷选定的投资报酬率

这里,选定的投资报酬率可以是正常的投资报酬率,也可以是较高的预期投资报酬率(采用较高的预期投资报酬率的理由是,企业在获取超额收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因而应按高于正常水平的投资报酬率作为测算商誉的基础)。

[例2]如上例中,假设B公司所在行业的平均投资报酬率为15%,根据近三年的经营实绩及对未来的盈利预测,该公司投资报酬率为20%,则B公司商誉价值的计算过程为:

①计算超额收益

超额收益=22200×20%-22200×15%=4440-3330=1110(万元)

②计算商誉价值,假设按同行业平均收益率资本化

商誉价值=1110÷15%=7400(万元)

不难看出,按此法测算的商誉价值偏高,因为此法是以假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将永远持续为基础的(计算过程②即为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在这里,超额收益被看成了永续年金),而事实上,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商誉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价值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相比之下,采用超额收益折现法或许更好一些。

(2)超额收益折现法

超额收益折现法是指把企业可预测的若干年预期超额收益依次进行折现,并将折现值汇总以确定企业商誉价值的一种方法。如果预计企业的超额收益只能维持有限的若干年,且不稳定时,一般适用于此种方法。用公式表示为:

商誉价值=∑各年预期超额收益×各年的折现系数

在各年预期超额收益相等的情况下,上式可简化为:

商誉价值=年预期超额收益×年金现值系数

[例3]仍用B公司的资料,假设经分析评估B公司的超额盈水平将持续5年,其他条件与例2相同,则B公司商誉价值=年超额收益×利率为15%,期限为5年的年金现值系数:1110×3.3521=3720(万元)

二、对两种传统商誉计量方法的评价与选择

(一)一般评价

一般认为,人们对商誉性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对商誉计量方法的选择。间接计量法是“总计价账户论”即视商誉为净资产的“收买价与公允价值之差”的产物;直接计量法是“超额收益论”即视商誉为“超额获利能力”的产物。

间接计量法一个最大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另外,间接计量法是通过可辨认净资产收买价减去公允市价求得商誉价值,其收买价是实际发生的产权交易价格,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收买价又是经过买卖双方讨价还价最终确定的,体现了不同当事人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因而还具有公允性。正因如此,间接计量法几乎成为目前各国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计量商誉的唯一方法。比如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1AS22)、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第16号意见书(APBOpinionNo.16)等均是以间接计量法来计量商誉的价值。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第X号-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中也规定:“购买成本超过被购买企业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时,其超过数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但是,间接计量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商誉的价值是通过差额倒算出来的,企业收购时对单个可辨认资产价值估算的误差(高估或低估)、双方谈判技巧对商誉价格的影响等非商誉因素,可能都会影响到商誉的计价。间接计量法的另一个缺点是,其仅局限在企业合并时才可运用,因为只有企业合并时才会有“收买价”。这样,即使一家公司长期经营形成了可观的商誉,如不发生合并,间接计量法也无法计算其商誉价值。

直接计量法建立在商誉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观念之上的,此方法运用广泛,不管企业是否发生合并都可以运用。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只要证明其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就可确认其具有商誉,就可运用直接计量法计量其商誉价值的大小。再者,直接计量法计算依据的行业投资报酬率是客观的,经营业绩也可以从财务报表中得到验证,也就是说,直接计量法数据的取得是建立在行业认同与客观可验证性的基础之上,因此计算出来的商誉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其他非量化因素的影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当然,直接计量法在操作上也存在一定难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能够取得超超收益的持续时间较难测定。另外,直接计量法计算比较繁琐,因为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依靠企业财务报告、同行业财务报告等资料确认企业是否存在超额收益,如果存在,每年的超额收益是多少,在此之后,还需确定适当的资本化率或折现年数等。

(二)深层分析与选择

对商誉的两种计量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笔者得出了如下结论:计量法实际上只是一种表象,它是建立在直接计量法的基础之上的,其本质与直接计量法同出一辙。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重新来分析一下间接计量法下商誉的计算公式:

商誉价值=购买总成本-购买的净资产公允市价

上式中,购买的净资产公允市价是一定的,因此商誉价值的大小就取决于购买企业的总成本,也就是收买价。而收买价又是如何确定的呢?表面上看,是由买卖双方通过谈判,讨价还价确定的。收买价中包含两部分资产的价值,一是有形资产和可辨认无形资产,一是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即商誉。而前者,即有形资产和可辨认无形资产的价值,可通过资产评估的方法进行测算,是可以确定的,所以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内容,实质上是在对商誉的价值进行协商。在谈判中双方的报价,必然要有一定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他们各自评估的商誉价值,而这个商誉价值是怎样得出的呢?无疑是双方运用直接计量去测算的。比如,假设在前述A公司收购B公司的案例中,A公司报出的收购价为24000万元,而B公司报价26000万元,在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2200万元已定的情况下,A公司之所以报价24000万元收购,是因为A公司事先对B公司的超额盈利能力用直接计量法进行了估价,估价为1800万元,而B公司之所以报价为26000万元,也是因为B公司事先用直接计量法对自身的商誉资产进行估价,估价为3800万元。当然,由于商誉资产的不确定性较强,两家公司选用的评估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双方评估的商誉价值出入较大。于是,双方进行协商、谈判,最后双方认为将收买价定为25000万元,亦即商誉价值为2800万元较为合理,于是以25000万元成交。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追根溯源,不是先有收买价,再有商誉,而是先有了对商誉的估价,才有了收买价。收买价加包含的商誉,本质上是先用直接计量法进行评估再协商确定的结果。因此可以说,间接计量法只是一种表面现象,透过这一现象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商誉的计量实际上一直采用的都是直接计量法。从这一点上也不难看出:“总计价账户论”根本没有与“超额收益论”相抗衡的资格,对商誉价值的计量,必须牢牢把握住宿誉的本质是“超额获利能力”这一核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一无形资产(征求意见稿)》将商誉定义为企业的超额收益能力,是很有道理的。

第6篇:投资报酬率范文

关键词: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风险投资组合;资本市场线;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竞争性市场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投资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获利机会,进行证券投资是主要的投资方式之一。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或者说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收益,而这里面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要获取较大的收益,就要冒较大的风险;而冒较小的风险,获取的只能是较小的收益。风险和收益是一对矛盾,这是自利行为原则和双方交易原则下投资者市场博弈的结果,任何投资者都必须充分树立风险意识,即怎样解决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矛盾。其最终的决策结果应该是寻求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风险是指未来经济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将风险总体上划分为两大类: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只对某些行业或个别企业产生影响,系统风险亦称市场风险,它对整个市场所有企业都产生影响,如经济周期的波动、利率的调整、通货膨胀的发生等。针对这两种风险,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呢?基本的做法就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非系统风险,通过提高风险报酬来弥补系统风险带来的损失从而达到期望的报酬率。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论述证券投资组合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问题。

一、非系统风险

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投资者经常将一部分资金投放于无风险资产(如购买国债),将另一部分资金投放于风险资产组合以获取更高的报酬,此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怎样组合才能获取最高的报酬呢?

假如投资者将全部自有资金都投放于无风险资产,那么他至少可获得无风险投资报酬率,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的做法,通常投资者会考虑将多少资金投放于风险资产以获取较高的报酬。假如有x比例的资金用于风险投资,以rf表示无风险投资报酬率,以rp表示风险投资报酬率,则预期报酬率e(r)=rf (1-x)+rp x, 亦即e(r)=rf+(rp-rf)x, 在风险特定的情况下,投资者会去追求(rp-rf)的最大化,即风险溢价的最大化。而最优的投资机会线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本市场线(cml),即投资组合直线和风险投资组合有效边界相切时的直线,这就在理论上解决了决策的问题:投资者要想获得最高的报酬就应该沿着资本市场线投资。当然投资者可以选择将多大比例的资金投放于风险资产:保守的投资者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投于无风险资产,冒进的投资者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投于风险资产,或将全部资金投于风险资产,甚至还会以无风险利率借入资金投于风险资产。

当然,事实上投资者很难确定单位风险下哪一种投资组合的单位风险溢价最大,从而难以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但资本市场线仍然为投资者指明了决策的方向,笔者愿意对此作出积极的展望:伴随着证券市场监管的推进、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和弱势有效市场向强势有效市场(竞争性市场)的演变,“信息失灵”和“市场失灵”得以更好的抑制,资本市场线对于投资组合的决策价值将会得以更加充分地体现。

二、系统风险

我们假设投资者已经通过足够的投资组合将非系统风险分散掉了,面对市场风险,投资者会通过得到系统风险溢价来达到预期的报酬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不需要确定单个证券期望报酬率的情况下能够确定风险资产的有效投资组合,这无疑为持有多项风险资产投资的决策者提供了决策的方法,并使决策变得相对简单。在公式e(r)=rf+€%[(rm-rf)中(rm为市场投资组合的平均报酬率),在无风险利率rf和市场投资组合的平均报酬率rm确定的情况下,€%[作为衡量风险投资组合市场风险的指标成为决策的关键。€%[的确定对于投资者绝非易事,通常证券市场基于历史数据来估计€%[,在宏微观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应该是合理的。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于投资者的决策究竟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莫衷一是。因为模型的建立本身是基于一些假设的:(一)投资者可以按照竞争性市场价格买入或卖出所有证券,并且不考虑税收因素;(二)投资者可以按无风险利率借入和贷出资金;(三)在确定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会按资本市场线投资选择报酬最高的投资组合;(四)对于证券的风险、相关系数和期望报酬率,投资者具有同质的预期。

“竞争性市场”的建立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面对同样的信息,由于决策者对信息的解读和判断存在差异,要达到同质预期是难以实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实际运用

中受到了限制,但其本身里程碑式的意义却是不容否认的,它科学地将风险和报酬的内在关系描述出来,建立起风险投资组合和市场组合之间风险和报酬的最佳权衡。笔者相信,随着国内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必将在投资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勇.组合证券投资与资本市场研究[j].科学出版社,2007,(7).

[2]李金毅.试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中国股票市场中的资产组合[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10).

第7篇:投资报酬率范文

关键词: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风险投资组合;资本市场线;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竞争性市场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投资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获利机会,进行证券投资是主要的投资方式之一。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或者说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收益,而这里面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要获取较大的收益,就要冒较大的风险;而冒较小的风险,获取的只能是较小的收益。风险和收益是一对矛盾,这是自利行为原则和双方交易原则下投资者市场博弈的结果,任何投资者都必须充分树立风险意识,即怎样解决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矛盾。其最终的决策结果应该是寻求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风险是指未来经济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将风险总体上划分为两大类: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只对某些行业或个别企业产生影响,系统风险亦称市场风险,它对整个市场所有企业都产生影响,如经济周期的波动、利率的调整、通货膨胀的发生等。针对这两种风险,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呢?基本的做法就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非系统风险,通过提高风险报酬来弥补系统风险带来的损失从而达到期望的报酬率。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论述证券投资组合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问题。

一、非系统风险

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投资者经常将一部分资金投放于无风险资产(如购买国债),将另一部分资金投放于风险资产组合以获取更高的报酬,此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怎样组合才能获取最高的报酬呢?

假如投资者将全部自有资金都投放于无风险资产,那么他至少可获得无风险投资报酬率,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的做法,通常投资者会考虑将多少资金投放于风险资产以获取较高的报酬。假如有x比例的资金用于风险投资,以rf表示无风险投资报酬率,以rp表示风险投资报酬率,则预期报酬率e(r)=rf (1-x)+rp x, 亦即e(r)=rf+(rp-rf)x, 在风险特定的情况下,投资者会去追求(rp-rf)的最大化,即风险溢价的最大化。而最优的投资机会线就是我们所说的资本市场线(cml),即投资组合直线和风险投资组合有效边界相切时的直线,这就在理论上解决了决策的问题:投资者要想获得最高的报酬就应该沿着资本市场线投资。当然投资者可以选择将多大比例的资金投放于风险资产:保守的投资者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投于无风险资产,冒进的投资者可能会将更多的资金投于风险资产,或将全部资金投于风险资产,甚至还会以无风险利率借入资金投于风险资产。

当然,事实上投资者很难确定单位风险下哪一种投资组合的单位风险溢价最大,从而难以找到最佳的投资组合,但资本市场线仍然为投资者指明了决策的方向,笔者愿意对此作出积极的展望:伴随着证券市场监管的推进、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和弱势有效市场向强势有效市场(竞争性市场)的演变,“信息失灵”和“市场失灵”得以更好的抑制,资本市场线对于投资组合的决策价值将会得以更加充分地体现。

二、系统风险

我们假设投资者已经通过足够的投资组合将非系统风险分散掉了,面对市场风险,投资者会通过得到系统风险溢价来达到预期的报酬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不需要确定单个证券期望报酬率的情况下能够确定风险资产的有效投资组合,这无疑为持有多项风险资产投资的决策者提供了决策的方法,并使决策变得相对简单。在公式e(r)=rf+€%[(rm-rf)中(rm为市场投资组合的平均报酬率),在无风险利率rf和市场投资组合的平均报酬率rm确定的情况下,€%[作为衡量风险投资组合市场风险的指标成为决策的关键。€%[的确定对于投资者绝非易事,通常证券市场基于历史数据来估计€%[,在宏微观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应该是合理的。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于投资者的决策究竟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莫衷一是。因为模型的建立本身是基于一些假设的:(一)投资者可以按照竞争性市场价格买入或卖出所有证券,并且不考虑税收因素;(二)投资者可以按无风险利率借入和贷出资金;(三)在确定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会按资本市场线投资选择报酬最高的投资组合;(四)对于证券的风险、相关系数和期望报酬率,投资者具有同质的预期。

“竞争性市场”的建立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面对同样的信息,由于决策者对信息的解读和判断存在差异,要达到同质预期是难以实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受到了限制,但其本身里程碑式的意义却是不容否认的,它科学地将风险和报酬的内在关系描述出来,建立起风险投资组合和市场组合之间风险和报酬的最佳权衡。笔者相信,随着国内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必将在投资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勇.组合证券投资与资本市场研究[j].科学出版社,2007,(7).

第8篇:投资报酬率范文

一、引言

有限合伙制并非新生事物,它始自11世纪的意大利、英国等海上贸易频繁的国家。为了分摊海上贸易的风险,船主和投资者采取了资合和人合的简单合伙形式。后来,这一本来盛行于海上贸易的合伙制逐渐在陆地贸易中传播开来,形成了最初的有限合伙制。

20世纪60年代后,有限合伙制和风险资金开始媾合,出现了新的现代意义的投资基金的企业形式: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是资合和人合的典型代表。有限合伙制是指由负无限连带责任的普通合伙人与负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人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合伙组织。例如:一般的负有限责任的合伙人出资占99%,而普通合伙人出资仅占1%,由普通合伙人负责基金的管理和运作。企业收益按合同分配。许多的学者致力于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的产权匹配研究。产权理论认为企业产权分为合约产权和剩余权利(黄少安,2008)。

剩余权利包括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是合约中无法在事前规定的、对企业资产和经济活动的指挥权。剩余索取权即企业总收益中扣除了税收和各种应缴费用以及合同上注明的利息、工资等应付的费用之外,剩下的那部分收益的索取权(张维迎,2005)。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合约的产物,企业的所有权应当包括合约产权和剩余产权两个方面。由于现实合约是不完全的,只能界定特定范围内的有限的责权利,这就产生了合约之外的责权利,如何分配这合约之外的责、权、利就产生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匹配问题。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基金经营的高风险性导致两权匹配成为基金治理的核心。本文致力于从广义资本结构视角研究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如何匹配。

二、剩余权利归属的历史争论

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是人资融合的典型。其独特的资本结构和风险分担的制度设计,决定了它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匹配具有特别之处。投资基金是高风险的资本运作,这种高风险来源于市场环境的变幻莫测、经营风险的波谲云诡,因此,投资成功的概率较低。为保证投资基金能够成功运作,制度经济学认为基金的经营者需要拥有剩余控制权。这一制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使基金的管理者拥有相机处理的权利。那么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如何匹配?本文的讨论先假定经营者拥有固定的剩余控制权,然后,研究如何使剩余索取权与之匹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部分先回顾剩余权利的历史研究成果。一般的,对于剩余索取权的匹配分为三种理论:传统理论,现代产权理论和资源决定论。我们依序介绍。

1.传统观点。以萨伊的“三位一体”理论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为代表。萨伊认为公司所有权需按生产要素分配剩余索取权,即工人得工资,资本家得利息,而土地所有者得地租。萨伊的观点是一种静态的剩余索取权分配,是一次剩余索取权博弈的结果。马克思从革命需要的角度出发认为是工人创造了剩余价值,因此剩余索取权由工人占有。两种理论都不能解释现实中剩余索取权的转移问题:资本家向管理层让渡部分剩余索取权;社会主义企业向经理人让渡部分剩余索取权。

2.现代产权制度理论。(1)交易费用理论。杨小凯、杨瑞龙和黄有光等人认为交易费用决定了剩余索取权的分配。若交易费用太高或对经营者直接定价太难则应该让渡剩余索取权归经营者。这种理论的缺陷显而易见:让渡剩余索取权可能根本不能满足激励理论的参与约束条件或者可能激励过渡损失了投资者的利益。(2)激励理论。威尔森、罗斯、米尔利斯、霍姆斯特姆以及格罗斯曼和哈特,从完全契约观点出发,根据信息不对称,提出在委托人与人依据契约分享企业剩余,从而达到激励目的。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提出团队理论,认为团队生产使得成员的努力程度不可能精确度量,为防止出现偷懒,需要设立监督者进行监督,并给予监督者剩余索取权,以期激励监督者。詹森和麦克林应用成本概念,认为让经营者拥有全部剩余,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成本。(柏培文、陈惠贞,2005)。威尔森等的观点只是完全契约下的企业盈余的分配,而非严格意义的剩余索取权的分配。詹森的观点也有不足之处:让渡全部剩余索取权的激励效果可能更差,虽然减少了成本,但是由于剩余索取权的丧失产生了另一种形式激励成本。这种成本可能远远高于成本。(3)风险承担论。风险承担论的学者认为高风险性的资产一方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杨瑞龙等(1998)指出给定制度环境,资产专用性或非流动性一般是企业所有权的谈判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把企业所有权赋予资产专用性强的一方,并由其监督低的或无专用性一方,就可以确保合约的效率(柏培文、陈惠贞,2005)。其实,资产的专用性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难以度量和比较,也没有合适的标准来衡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孰高孰低。另一方面,专用性较高的资产拥有者在合约博弈时可能处于劣势地位,容易受到专用性较低的资产拥有者的敲诈。因此,风险按照资产的专用性来分配理论上有缺陷,而在实践中也是难操作的。(4)状态依存论。张维迎认为: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应该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即在不同的状态下,企业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有(张维迎,2005)。张维迎认为控制权随着不同状态的出现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转移是为了效率的改善。本文认为控制权的相机转移根本的原因是风险规避的结果,通过降低风险提高基金治理效率和降低基金运营成本。

3.资源决定论。柏培文,陈惠贞认为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的归属:当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为非稀缺性资产时,控制权要求剩余索取权不成立,当人力资本成为稀缺性资产时,控制权要求剩余索取权成立(2005)。可见资源决定论是供需理论和状态依存理论的融合。资源的稀缺性和专用性是密切关联的,往往稀缺的资源的专用性较高,反之专用性较高的资源的稀缺性也较高。由此产生了另一种的合约博弈劣势:因为资源的专用性太高,而丧失了博弈的优势。如何权衡资源稀缺性的博弈优势和资源专用性的博弈劣势对博弈方的综合影响是柏培文等没有解释清楚的。

以上理论虽然从不同方面解释了剩余权利的匹配,但是,各理论都没有对有限合伙制基金的治理结构作出全面的分析。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是人资融合的产物,在资金的运作过程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专用性和风险性是变化的,即在某个时期物质资本的风险性和专用性要高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风险性,而另一时期可能相对要低。资本承担的风险的变化引致了资本的拥有者之间重新构建合约的需求,需求引发了合约交易,从而剩余索取权在合约各方的转移成为了可能。

三、广义资本结构框架下的新解释

文章的开头部分已经谈及有限合伙制投资基金的人资融合模式决定了其两权匹配具有特色。由于委托方和方的两权之争统一于基金治理,则两权匹配的实质为如何激励和约束经营者。那么本部分就可以假定讨论的前提:有限合伙制基金的经营者既拥有剩余索取权也拥有剩余控制权。这一前提符合传统的经济理论,人们容易接受。接下来要分析的主题是如何配置两权。从有限合伙制基金的资本结构出发可以解释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匹配和建立两权匹配的有效模型。

首先要明确这里的资本结构是广义的概念,并非传统理论指的企业资金来源的比例。资本包括物质(货币或创业)资本和人力资本两大方面,而不是传统财务管理的资本结构的概念。广义的资本概念是由卢卡斯首先提出的。卢卡斯在其“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的“两时期模式”中将资本分为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并且通过“两商品模式”指出人力资本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造就的,而是通过“干中学”的外在效应(如市场因素)实现的。卢卡斯的“两商品模式”也说明人力资本不能独立的推动经济增长,而要和物质资本融合共同创造财富,物质资本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Williamson,1975)。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融合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广义的资本结构。而两种资本融合的过程也是动态风险分担机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本文认为资本结构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风险属性的动态博弈过程。

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合约博弈,构成了基金的委托―的基本模式,形成了基金的治理结构。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匹配,而其匹配的基础来自于合约各方的博弈结果。是什么决定了合约博弈的结果呢?两大因素:参与合约博弈的各方的风险函数和博弈的阶段。合约博弈各方的初始风险是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博弈的基础,决定着企业资本结构的初始匹配模式;不同的博弈时间合约各方的风险属性是不同的。这两大因素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一般而言,风险来自未来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导致了人们对未来预期的差异,由此形成了预期和实际的偏差,这种偏差在未实现时就是风险。进一步的分析预期的形成:人们依靠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并结合拥有的信息作出判断,形成预期。人们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是通过对风险的不断认知和修正(“干中学”)来获得和提高的。即风险是随时间的流逝而积累和调整的或者说资本的风险属性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的。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资本风险属性使重复博弈成为可能。

有限合伙制基金的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都具有高风险性,无论货币资本还是人力资本都是高风险偏好性的。货币资本的流向是高风险的,人力资本的风险偏好也是较高的。有限合伙制基金的两权匹配是两种资本风险博弈的结果。两权匹配模型就是风险分担模型,基金治理结构就是风险分担机制。分担风险需要分享收益,才能符合风险和收益的匹配原理。

有限合伙制基金中的物质资本偏好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希望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激励人实现资本的增值。这种激励制度的有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不增加投资项目的风险和不降低投资项目的收益。本质上,人力资本的高风险偏好不同于货币资本:货币资本的风险偏好是自身保值和增值的内因驱动的结果;人力资本的风险偏好是自身素质和合约激励综合驱动的结果(自身素质表现为对待风险的基本偏好,而合约激励表现为对待投资项目风险的暂时态度或是对待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价。这两种风险态度是不同的)。两种资本具有不同的风险驱动因素,因此在基金的治理过程中,两种资本的风险变化并不同步。

假设T时期,A基金的委托方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为I1,而方关注的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为I2,令Y=I1―I2,于是我们就可以用Y来衡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风险差额。Y就是两权匹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Y可以为正值、负值和零。当Y为正值时,委托方要求的投资报酬率I1大于方要求的投资报酬率I2,两权匹配应以激励为主:给与人高剩余索取权和高剩余控制权;当Y为负值时,委托方要求的投资报酬率I1小于方要求的投资报酬率I2,两权匹配应以约束为主:给与人低剩余索取权和低剩余控制权;当Y取零值时,两权匹配呈现暂时的均衡。此时,委托人和人的风险偏好是等同的。

设Y=0时,委托方和方要求的报酬率同为I0,方拥有的剩余控制权为K0,剩余索取权为S0;当Y>0时,方拥有的剩余控制权为Kl,剩余索取权为Sl,则为了激励人选择委托方要求的投资报酬率I1,需要提高方拥有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设ΔK为可调整的剩余控制权,ΔS为可调整的剩余索取权,则ΔK∈[0,K0-Kl],ΔS∈[0,S0-Sl]。具体的ΔK、ΔS的取值取决于双方博弈的结果。

反之,当Y

第9篇:投资报酬率范文

杨先生现年41岁,高中文化水平,现在沈阳经营一家小型机械制造企业,担任总经理。爱人甄女士现年40岁,在沈阳一家重点中学任教。杨先生夫妇育有一子一女,女儿10岁,就读本地一家小学;儿子4岁,正在上幼儿园。

家庭资产方面,杨先生家庭现金和活期存款为5万元,定期存款45万元,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余额5万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5万元。自住房产目前市价60万元,其中有贷款10万元,还有一个出租房产,市价80万元,其中有贷款30万元。

家庭收入方面,杨先生公司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实现净利润150万元,但因为公司扩大产能的需要,决定公司净利润不分配。个人税后年收入只有12万元左右,太太税后年收入6万元左右。此外,家庭还有利息收入2万元,房租税后收入2万元。

家庭支出方面,一家人年生活支出6万元,两个孩子教育支出和其他支出4万元。

家庭财务分析

1.从投资报酬率的指标来看,杨先生家庭年投资报酬率为2.96%,低于合理指标4%-10%,这与杨先生家庭闲置资金基本上全部都是银行存款方式、投资结构过于单一、闲置资金保值增值能力不强有关。杨先生家庭应该进一步提高理财收入,可以考虑适当进入投资领域,在理财师的指导下,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杨先生的家庭目前没有购买保险,保费支出低于标准值5%-15%,这说明杨先生家庭未获得足够的保障。可根据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导致家庭理财目标难以实现。

理财目标

1.杨先生工作繁忙,平常不太注意理财,希望理财师能提供一个合理的投资建议。

2.一对儿女是杨先生和太太努力工作的动力,甄女士希望为两个孩子准备好比较稳妥的教育金计划,最好的情况是希望两个孩子都能出国留学。

理财建议

1.投资规划

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评分表和风险态度评分表的测评结果来看,杨先生属于稳健型投资者。一般稳健型投资者对风险的关注要大于对收益的关注,希望在较短的投资时间内和较低的风险下,获取相对稳健的投资收益。对于像杨先生这样的稳健型投资者,其投资组合可以均衡配置于股票类资产和债券类资产(或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以及银行理财产品、国债、银行定期存款等产品。为了应付紧急的资金使用,还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货币市场基金。杨先生家庭现有50万元资金可用于投资,可建立一个稳定的投资组合,将其中5万元用于投资货币型基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家庭建立紧急预备金,应对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意外状况及突发事件。将其中10万元用于投资股票型基金,此部分资金长期不动,以期博取较高的收益。将其中15万元用于投资债券型基金,这相对于定期存款,收益略高且对于抵御通货膨胀有着一定的优势。剩余20万元可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或国债,以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构建后的资产组合年平均投资报酬率为6.8%,标准差为7.3%,投资组合相对稳健,但不同年份投资收益率可能会略有波动。

2.教育规划

储备教育金是要考虑投资时间和风险收益的,毕竟投资时间和风险收益有很大关系。比如说杨先生的女儿今年10岁,正在读小学,到出国留学还有9年的时间。按照出国留学的平均费用水平,准备教育金大约需要80万元左右。对长达5年以上的长期理财目标,建议采用基金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选择一只指数型基金,每月进行投资,达到小额投资、积沙成塔的效果。以9年、投资报酬率15%、积累80万元为例计算,每月还需要投资3540元左右。杨先生儿子目前只有4岁,到出国留学还有15年的时间,准备教育金大约需要100万元左右,同样建议采用基金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选择一只股票型基金,每月进行投资。以15年、投资报酬率15%、积累90万元为例计算,每月还需要投资1496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