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徐志摩诗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寂寞 时空叙事
一.寂寞之义
说道寂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千般咏叹复又千般。“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游子式的寂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晏殊无奈式的寂寞;“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李商隐迟暮式的寂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陈子昂悲恺式的寂寞……似乎寂寞有千万种风情,道不尽言不清。正因如此寂寞就更值得我们探究一番。
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寂”有五种含义:①静,没有声音。②安静③冷落、冷清。④恬淡、恬静。⑤佛教所称的僧尼之死。而“寞”稍少有三种含义:①寂静、无声响。②恬淡③冷落、孤独。将两者合而观之,“寂寞”本词的含义就非常丰富了,既有纯经验性的感知――“静、无声。”又有富含情感体味的感情――“冷落”;既有对生存状态的强烈表达――“孤独”又有生命终止的沉重书写――“死亡”。如“寂寞”多样的词义一般,咏叹寂寞的文学作品也一定是意蕴丰富的。正像韦勒克所言“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⑴抛开机械的结构分析,作品的生命的确在于它的多义性和深度感。明白了“寂寞”之义,接着让我们进入卞之琳的诗作去深入探究它是如何构筑意境将“寂寞”安放于诗意中栖居的。
二.寂寞之境
进入《寂寞》伊始,读者会为诗句中所包含丰富的故事性所吸引。它不是李贺式的鬼才鬼语,也不是李商隐的晦涩幽情,而是一种家常式的叙述。主人公从小到大,从乡入城,从生到死都在诗句中有着清晰而亲切的表达。从节奏上来谈,诗歌整体以2/3/3和3/3/2音顿为主同时首尾句对韵二三句相彰,给人舒缓绵延之感,增强了语句节奏上的叙事张力。将一个故事娓娓道来。除了以上因素,构筑寂寞之境的关键在于交错不绝回环往复的时空叙事。
所谓时空叙事是区别于一般叙事学意义上所讲的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它将时间和空间意象以组合排列的方式呈现出来用以构筑并推动叙事发展。如本诗上半节第一句“乡下小孩子怕寂寞”中“乡下”作为空间意象与“小孩子”(“小”暗指时间)作为时间意象组合排列于诗句中借此给读者广阔思考空间的同时更将句子的叙事效果凸显。推而广之“枕头边”“在城里”“墓草”“死”“夜明表”等空间意象与“养”“长大了”“小时候”“三小时”“休止”这些时间意象一一对应组合放置,几乎句句以此进行叙事建构。让诗作越是反复品味越是趣味盎然。
而这些通过时空叙事张力所营造的寂寞之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间有着和而不同的内在联系。上半节一二句构建的是懵懂好奇的少儿式寂寞。小孩子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用一颗纯洁的童心去感知世界,他渴望玩伴的陪同借以打破晚间的寂静所以在枕头边养了一只蝈蝈。这时的寂寞是人原初认知世界能力的有限性与外部世界本身的无限性的本能碰撞反映。这寂寞是原初的、身体感知式的模糊存在。三四句构拟的是麻木操劳的成人式寂寞。时光流逝,小孩子终究会长大成人,承担起生活的负荷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为了或有或无的目标“操劳”。忙碌的背后是生活方向的盲目与生命体验的麻木。此时的寂寞已不似儿时那样“矫情”而是进入了另一个层次,隐藏在奔波操劳的背影中。光鲜亮丽的成人世界在进入夜深人静时刺骨的寂寞如“华丽袍子里的虱”般噬骨,让人无法入眠。这时的寂寞行隐神随,“小孩子”的“怕寂寞”已变成“长大了”的“城里操劳”。城与乡,儿童与成人,玩耍与操劳一组组对照精确而自然反映出不同时空下寂寞状态的迥异。主人公为生计、为理想奔波,他不能停下来因为“他买了一个夜明表”时刻提醒着自己;他也不愿意停下来因为停下来静下来寂寞就会爬到自己的身上,他渴望寻求一条解脱之路。
于是在诗的下半节一上来,一二句就是主人公开始了回归式的寂寞畅想。那不是陶潜悠然向往的归园田居而是被生活折磨的身心俱疲的主人公对于儿时美好光景的宿命式回望。那只儿时陪伴自己的蝈蝈已回到“墓草家园”,多么静谧、多么纯粹。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也将以类似的途径寻求解脱?他思索着,怀想着,惆怅着,憧憬着。果然最后两句主人公以死亡的方式寻求此在的解脱,可是寂寞的存在并没有结束。“夜明表还不曾休止”书写的是本体意义上的终极式寂寞。这时的寂寞不在以某种客体反映的方式出现,而是自有的,超验的。无论人存在与否寂寞都会如夜明表一般永不停歇。此句直击心灵,让人在无限慨叹之余转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究竟何为寂寞,为何寂寞。四种不同层次的寂寞,周而复始,一遍遍熨烫着寂寞的诗魂与灵性。
三.寂寞之源
诗意颇丰,诗境渐佳,诗思入玄方是诗中上品。卞诗的特质就在于长于“入玄”即产生出超乎意象意境本身的玄思哲感。《寂寞》的魅力突出表现在对寂寞之源的哲理性探求。全诗的诗眼是寂寞,而诗的脉门(节奏与诗情的转折点)在“他买了一个夜明表”一句,原因有三。其一,该句的节奏是3/2/3与主要的两种节奏2/3/3和3/3/2皆不同,诗思运转至此节奏有滞顿之感。其二,从该句开始主人公以“他”第三人称单数称谓形式出现,拉开其与读者、作者的心理感知距离,增加了叙述的客观性和经验表达的普遍性又不着痕迹地营造出“寂寞”所蕴含的的孤独、冷清、死亡的陌生化氛围。其三,该句出现了全诗的关键意象“夜明表”与之前的“蝈蝈”形成鲜明对照。冰冷的计时器与可爱的玩伴所产生巨大反差不正是隐喻着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天壤之别吗?但是夜明表的蕴意绝非仅此而已。它所代表的是一个新的时空观念,区别于传统社会中历书、沙漏、观象为代表的相对粗略的时序观念。机械表的广泛应用意味着现代时空观念的出现,它取代了以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式的时间与地理坐标紧密相关的时空观,代之以“分割时空,将时间从空间剥离显现,变为有序格栏的新时空观”。 ⑵这种观念的产生有着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社会的客观需要。在带来效率飞升和物质丰富益处的同时,生活在此时当下的人们倍感疲倦,“距离感淡化,空间几乎成为幻想式的存在”。 ⑶随之而来的是人们行色匆匆,遭到时间读秒式的驱迫。时间与空间的人为化分离,一方面使人们在永不停歇地进行“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的读秒式奔波;另一方面人们试图借信息爆炸来填补空间的无感,但又情感稀缺钝觉精神的无力,匆匆的时间下遍地是匆匆的过客。生命体验被“匆匆”窒息了。前所未有的寂寞感空虚感油然而生,人们选择狂欢去逃避心灵的孤寂。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教育模式MOOC“继续教育”一词大家都不陌生,在《教育大辞典》中被解释为:继续教育是“对已获得一定学历教育和专业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是学历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从1979年至今,我国继续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各种条例或行政法规的出台到各类协会或研究会的创立,直至后来的教育基地和组织团体的建立使得继续教育规模空前。而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本质上为成人教育,这种教育主要是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特别是为了满足本地区、本行业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针对性较强的业务培训。因此,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服务于经济社会效益的。现有机制下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模式主要采用面授、计算机辅助教学、观看录像等方式,那么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模式是否需要改革?有没有更加灵活的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答案是肯定的,利用MOOC教育模式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什么是MOOC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即为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它是一种能够免费注册的、大规模课程资源共享的开放性网络教育模式。MOOC主要由视频、练习活动和讨论三部分组成。MOOC视频采用模块化设计,时间较短且形式多样,主要讲授某个相对独立的专题内容;练习活动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和吸收知识,通常以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等客观题为主,也有一些是在视频中或视频后插入小测;MOOC讨论则借助于MOOC论坛,主要是培养学生高级思维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到MOOC是以小段视频为主来传授教学内容,以及时测试与反馈促进学员学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而完成师生互动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二、MOOC下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优势
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相比,利用MOOC进行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有着很多优势。鉴于MOOC自身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
1.教学规模不受限。在教学规模上,一门MOOC课程不会因为场地有限、名额有限而限制学习的人数。MOOC下,能够支持数以万计的学员同时学习一门课程而不用担心人数太多和场地的问题,只要是愿意接受继续教育的在职人员都可以加入到MOOC学习中来。
2.教学资源免费。MOOC以在线资源共享的方式提供给学员大量的教学资源,任何学员只要在MOOC平台上注册,都可以获取绝大多数课程的优质学习资源。而传统教育模式下不管是课堂教学或者是网络授课,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继续教育的资格,而MOOC的免费教学资源为在职人员学习节约了相当一部分开支。
3.教学模式灵活。接受继续教育的在职人员具有边工作边学习的特点,这就要求继续教育模式必须适应在职人员在工作生产和学习内容上的需求特征,学习的内容也必须满足时间安排和职业技能发展的要求。而MOOC在线学习模式恰恰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可灵活采用MOOC教学模式,每一位在职人员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网络在线学习,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掌握程度决定学习进度,有条件的学员也可以通过作业、考试等环节拿到证书。
4.教学内容的可重复性。由于MOOC主要是由大量短小独立的视频组成,如果学员对某个知识点还没掌握好,可有针对性地反复播放学习该知识点的视频或以在线讨论的方式进行解决。而传统的授课模式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下进行一次授课,授课完毕后将不再进行知识点的重复讲解。
三、MOOC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启示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P认为,MOOC并不是去分享校园外的优质教育资源,而是“教学改革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由此可见,MOOC的出现带来的是教学手段的变化、教学模式的变革,而与教学自身的内容无关。现如今将MOOC教学模式应用到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问题上必将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产生积极而有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教学手段的变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采用MOOC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上的一大变革,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MOOC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线上提供学习指导,学生线下自主学习、讨论、提问、测试等。这种学习模式有继续教育者的“参与”和“互动”,有授课教师的“引导”和“探索”,通过网络在线交流,达到传统面对面教学无法比拟的课堂效果,继续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反馈意见,授课教师也能从中吸收有利的因素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大幅度地提升教学质量。
2.MOOC下有利于继续推进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MOOC所带来的教学手段的变革,是以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基础的,而网络设施建设尤为重要。快速便捷的网络能够实现信息的接收、以及教学,同时也能实现MOOC教学资源的共享。而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财物,除了国家给予一定的财力支持外,要深化开展校企合作,充分调动起学校、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有利于转变继续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国的继续教育与西方的继续教育截然不同,西方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一种职业技能教育,是对个人知识和技能的扩展补充,而我国的继续教育主要是学历补偿教育,在本质上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区别。党的十指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对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而言,面对经济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如果采用长期脱产的方式继续学习,显然不现实,而利用MOOC平台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时间和地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MOOC这一特点极大地方便了继续教育者的学习,能够随时随地的访问丰富的资讯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使得继续教育者能够静下心来重新思考MOOC带来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建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从而在MOOC模式下接受更为公平的教育,最大限度地追逐资源共享带来的价值。
MOOC教育模式的出现,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MOOC平台下有利于破除继续教育人员因在职工作而受时空所限的瓶颈,有利于重塑师生关系新形态,有利于推动形成新型的继续教育体系。总之,MOOC应作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一种机遇,实现继续教育改革的一种动力,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2012,(03).
走出去,建“厂中校”,将“教室”搬至企业。立足学校优势专业,主动选择人才需求旺盛、职业经验要求较高、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合作,并签订协议,对合作方式、内容及年限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双方合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抽调专家主动服务企业,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技术攻关。企业开辟岗位,安排学生进行认识和顶岗实习;企业推荐专家、工程师等担任学校兼职教师进行授课,使教学更加贴近工作实际。
引进来,建“校中厂”,将企业和一线生产场所建在学校。学校打造教、学、做一体化平台,将工厂建在校内,使车间变成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融合、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融合、职业能力培养与生产活动融合、教学评价与产品质量融合、技能训练与生产实践融合,让学生在产学一体、工学结合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校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企业生产实践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学生以企业员工身份在生产车间亲自动手制造产品,变消耗性、练习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有效提升对企业和岗位的认知度。
推合作,建实训基地,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学校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密集优势,立足地方产业结构升级、需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为企业技术升级、结构调整、人才培训提供支持。企业利用国家或学校的教育专项资金投入,更新和完善设备,充分满足学生实训需求。实训基地面向江苏及周边区域的15家中高职院校及培训机构开放,共享企业场地、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
关键词:虚拟组织;组织结构;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进步不断加速,产品生命周期也日益渐短,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市场需求出现了个性化、多样化和易变性的特点。而虚拟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适应了个性化、多样化和易变性的市场新需求,具有很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即足够的柔性。它的最大特点在于:突破传统企业组织的有形界限,强调通过对企业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迎合某一快速出现的市场机遇。
一、虚拟组织的含义
虚拟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或在法律意义上独立的并且具有核心能力的公司、机构、个人(包括供应商、制作商和客户),为迅速向市场或用户提供某种产品和服务,组成的一种临时性(非永久性)、非固定化的互相信任、合作的组织联盟,即动态联盟;是那些欲结盟的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出于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不确定性、实现优势互补等目的,以契约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合作模式。
虚拟组织是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而快速组合起来的、临时性的企业网络,是迅速聚集一系列核心能力以利用市场机会的独立企业的动态联盟。虚拟组织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一个由独立企业组成的企业群体,组成虚拟组织的独立企业称为虚拟组织单位。组成虚拟组织的每一个独立企业拥有各自的核心能力和资源,为了一个共同的市场机会,这些独立的企业联合起来,贡献各自的核心能力和资源,相互协作,以谋求实现共同的市场目标,同时使虚拟组织整体价值最大化。虚拟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层次和内部命令系统,而是一种开放的组织结构。因此,可以在拥有充分信息的条件下,从众多的组织中通过竞争招标或自由选择等方式精选出合作伙伴,迅速形成各专业领域中的独特优势,实现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从而以强大的结构成本优势和机动性,完成单个企业难以承担的市场功能,如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虚拟组织中的成员可以遍布在世界各地,彼此也许并不存在产权上的联系,不同于一般的跨国公司,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动态的,完全突破了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传统管理方法。网络的发展推动了虚拟组织的发展。其实,网络本身也是虚拟组织的一种形式,是系列预先认证合格的合作伙伴。同时,作为辅助工具,网络又推动了各个领域中合作的开展和众多虚拟组织的形成。
二、虚拟组织的特征
传统组织必须以一定的实体化因素为前提条件,与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相比,虚拟组织突破了组织边界、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它具备各成员核心能力和资源的互补性、组织边界模糊、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构成的动态化、对环境反应敏感和响应的敏捷等特点。
1、各成员核心能力和资源的互补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只需掌握核心竞争力,即把企业知识和技术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门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把其他低增值、非强势部分可以虚拟化,使企业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这样汇聚各组织成员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总体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得强者更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可能出现的种种不利因素。比如,耐克公司将其所有的产品交给其他企业(通常是一些生产能力强的企业)生产制造,把企业所有资源集中投入到产品设计和市场销售中,这样不但节省了生产成本,也使自身在设计、销售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充分发挥。丰田汽车公司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的强势部分,如丰田汽车发动机的设计研发和生产现场的管理等,而将自己做得不够成熟、竞争力不强、成本高、风险大的部分(如汽车模具的制造)外包给在这些方面做得好的企业,这样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既得以保持,又通过这种虚拟组织的形式将各个组织成员的核心竞争力加以整合,从而提高了整体竞争的能力。
2、组织边界的模糊性。在传统组织中,边界被视为稳定、一致和连续的地带,而虚拟组织是由一些独立企业组织起来的临时性的组织,打破了传统企业组织机构的层次和界限。因此,虚拟组织可以被认为是同时处于边界的内部和外部,这种情况下,同一性和差异性同时存在并被不断地修改和相互磨合,这就使得很难用固定的、类似实体的术语来考虑虚拟组织的边界。多个不同的功能、甚至组织的交叉,使得虚拟组织的边界在形式上更像是“网络”。各成员企业(组织)出于某种战略考虑,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组成某种松散型、虚拟化的网络合作关系,形成的是一种柔性的地位完全平等的伙伴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因此,虚拟组织的边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3、组织结构扁平化。与传统组织结构相比,虚拟组织通过社会化协作和契约关系,使得企业的管理组织扁平化、信息化,削减了中间层次,决策层更贴近执行层,对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能够做出迅速反应,当有需要时,拥有优势的企业可以迅速加入,任务完成又可以轻松退出。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层级控制少、灵活、民主,易于内部沟通、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对外界的反应快;缺点在于,传统的组织结构横向实行职能分工,纵向实行高度的垂直整合,因此得以对企业活动、信息和技术实施严格控制,而虚拟组织是一种更加松散的系统,合作伙伴之间的协调和控制是通过市场机制和合同来进行控制的。因此,失去对经营活动控制的可能性大为增加。组织的构成单位从职能部门转化为以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多方面才能的过程小组,使企业的所有目标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来完成,组织边界不断扩大,此时管理工作的重点已不再是对众多的任务以及人们完成任务的方式实施直接控制,而是企业间的谈判和协调工作。
4、组织构成的动态化。从组织构成成员的角度分析,虚拟组织常常以项目、产品、研发、供应关系或市场机遇为基础而组建,组织中的成员进入或退出都比较自由,任何一个经济实体都可以以自身拥有的核心能力通过协商加盟某一虚拟组织,成员的数量也没有限制,只要内部的协调成本小于市场交易费用即可。另外,从虚拟组织的持续时间上观察,虚拟组织的持续时间也容易变化不定,组织得以持续的基础便是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一旦共同利益这个基础不复存在,虚拟组织也就随之解体。因此,虚拟组织的组织构成是动态的、暂时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5、对环境反应的敏感性与响应的敏捷性。知识经济时代,市场需求越发具有多元性和易变性,市场机遇转瞬即逝。为快速抓住这些短暂的机遇,企业仅仅集成自身内部现有的资源是不够的,还同时需要充分借助外部资源。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市场机遇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优势的集成才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基础。虚拟组织是一个由市场机会推动并由机会定义的各种核心能力的统一体,对环境极为敏感,能够快速地聚集实现市场机遇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资源,这些核心能力分散于许多独立企业之中,各独立企业随合作的需要而组建,随任务的完成而解散,从而迅速地占领市场。当某种机遇来临时,具有该机遇所需能力的企业能够根据共同的目标和不同的需求迅速组合,各成员都只从事自己具有优势的工作,而将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交由其他具有优势的成员企业去完成,成员间分工协作,协同作业,从而达到共赢。
尽管成员企业之间是独立运营的,但是企业个体具有很强的灵敏性,能及时随着核心企业的市场状态而相应进行调整。一旦利益不再,立即调整战略目标,调整虚拟组织的组合方式,从而以高弹性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虚拟组织正是以这种动态结构、灵活的方式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因此,虚拟组织不仅可以适应可以预见的市场变化,而且具有很强的适应市场能力的柔性与灵捷性,各方优势资源的集中更催生出极强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
三、虚拟组织结构的具体模式及其特点
不少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虚拟组织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综合现有研究成果,虚拟组织结构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具体模式:
1、星形模式及其特点分析。又称有盟主的虚拟组织结构模式,这类虚拟组织是指为适应市场的变化抓住某一市场机遇,由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核心企业)选择一些具有相应核心能力和资源的伙伴,组成一个企业联合体,耐克公司就是典型的星形模式。盟主企业的管理层负责虚拟组织的协调管理,其他合作伙伴则组成层。(图1)
在星形模式中,盟主企业担负着虚拟组织主要的管理工作,是虚拟组织管理的主体。盟主企业的管理职能贯穿于虚拟组织运作的始终。首先,它将利用自身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最敏锐、最迅捷地识别出市场机遇,根据自身实力把握住市场机遇;然后,提出产品或服务的概念以及具体准确的市场定位;最后,虚拟组织的构建主要由盟主企业来完成。
在星型模式下,虚拟组织的客体主要是盟主企业的其他合作伙伴。组成虚拟组织各部分的是处于不同地域的、有着自身独立性的多个企业的核心部分。显然,虚拟组织的高效运作,就依赖于整体优势的发挥以及各联结部分和各个内部的协调运作与高效管理。
星形模式下虚拟组织的管理主要由盟主企业来集中管理,因此其管理的整合效应强大,形成统一认识的速度快,而且有利于企业整体战略的形成以及竞争优势的形成。这样的虚拟组织其管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拥有一定数量的稳固顾客群体。但是,这种模式下的虚拟组织的经营管理容易受盟主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的影响,一旦盟主企业出现失误就会带来虚拟组织整体运作的瘫痪。同时,这种模式对盟主企业的组织领导能力要求很高,盟主企业面临的管理压力也相当沉重,适用于实力强大、竞争优势明显的知名企业。
2、平行模式及其特点分析。又称平行模式或民主联盟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中不存在占主导、核心地位的盟主企业,虚拟组织的所有成员企业都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合作,也就没有了核心层和层的区别。成员企业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同时,为虚拟组织贡献出自己的核心能力和资源。该模式中强调每个成员的作用,任何一个成员的核心能力的发挥强弱都会影响整个虚拟组织运作的好坏。(图2)
平行模式一般要求各成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洞察力与预测力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即这种模式依赖于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及普及。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捕捉市场信息、提出产品概念,最快地把握住市场机遇。只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成员企业才会在市场需求和利益的驱动下,自发迅速地建立起协作关系,组成真正意义下的虚拟组织形态。由于平行模式中各成员企业的地位平等,于是决定了它们在虚拟组织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具有相同分量。每个成员企业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管理的重点集中在伙伴关系管理、协调管理以及风险管理上。
3、联邦模式及其特点分析。联邦模式是一般意义上的虚拟组织结构模式。若干骨干企业构成核心层,以市场为中心,选择合作伙伴企业形成层。为实现虚拟组织战略目标,核心层企业组成的协调机构(ASC)以并行工程方式分解工作任务,将合作伙伴中实现某种职能所具有的所有资源和能力集成在一起,形成以职能为中心的集成任务模块如研发模块、筹供模块、生产模块、营销模块等,各模块间平等合作,完成整个任务流程。集成任务模块可以由所有合作伙伴(包括核心企业和企业)共同构成,也可由某个企业独立承担。(图3)
联邦模式的组织灵活,有利于不同伙伴之间的指挥和协调,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虚拟组织结构模式,适用于母子公司和集团企业。现阶段的虚拟组织运作应主要采用这种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中ASC成员全部来自虚拟组织的各成员企业,因此容易忽略潜在的更具优势的伙伴企业,这不利于虚拟组织的自我更新能力的发挥,同时也导致ASC决策的客观性和监督机制较弱。因此,为了弥补以上不足之处,可以在这种模式中把外部的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引入ASC,以为虚拟组织提供客观的信息收集、评价等服务,对其决策进行监督,并监控整个虚拟组织的运作效率。
四、结束语
虚拟组织满足了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与以往组织形式相比具有灵活性高、对资源的高利用率、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等特点。虚拟组织突破传统企业组织的有形界限,能够整合组织成员之间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由于虚拟组织的理论研究是目前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人们对虚拟组织这一新生事物尚有许多未知之处,因此还需对这一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0.3.
关键词:生猪;健康养殖;畜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53
1 健康养殖的内涵
从广义层面来看,健康养殖就是保护动物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做到无害畜牧业生产,其以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核心,内涵是发展安全、高效、优质、无公害的畜牧养殖业,逐步从数量为主的传统养殖模式过度到数量、质量、生态效益3项并重的现代养殖模式[1]。从狭义层面来看,健康养殖指的是专业的养殖人员在良好的养殖环境中,应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将优良健康的畜禽变成安全的、高质量的畜禽产品。
2 生猪健康养殖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作用
2.1 能够满足国内国际形势发展需求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猪肉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但是猪肉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猪健康养殖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重点研究课题。然而,当前我国养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受畜牧养殖业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家畜养殖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据调查,猪肉安全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有些生猪养殖场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超量使用抗生素、防腐剂、类激素、矿物质等产品,不仅使畜产品出口受到限制,而且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影响。在世界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给予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并且世贸各成员制定了动物产品贸易的法律法规,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竞相研究健康养殖技术,然而中国却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健康养殖推行较晚,所以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强化健康养殖方面的工作。
2.2 能够为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较多的问题,健康养殖管理制度、产品检测技术仍然讯在较多的缺陷,许多地区的生猪都是无标生产,无牌销售,虽然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申报品牌,而且农业部还批准了较多的无公害品牌,但是生猪产品的质量却得不到保障。而且,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抗生素、瘦肉精等导致动物产品残留超标事件还频繁出现,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许多大企业已经意识到生猪健康养殖的重要意义,开始正式进行试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2.3 能够推进现代畜牧业的进程
我国畜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在市场发展方面,已经逐步推向国际市场,而且世界范围内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基本上达到一致,国际检测标准也在不断提升,而消费者不会因为生产技术落后就降低质量要求,所以在推行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的同时,必须要利用现有条件抓住关键环节,在保证畜产品的基础上推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2.4 能够满足从业者的利益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养殖模式大都采用的是庭院式养殖,养殖主体大都是农民。但是,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导致原有的生态养殖模式被打破,养猪业的利润不断降低。部分农民开始转向经营式和规模化养殖,然而在市场、病控等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增加了养殖难度。生猪健康养殖强调的是数量、质量和效益3项并重,在该理念的引导下,农民的养殖技术得到提升,生猪产品质量也得到保障,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升。
3 常用的生猪健康养殖模式
3.1 六方合作养殖模式
六方合作具体包括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协会农户、种畜场、饲料企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其中农民组织的养殖协会为主要单位,村兽医站是养殖载体,2者将其他主体串联起来,达到政府引导、金融支持、标准生产的要求[2]。该模式具体的操作方式为:政府针对种畜场和饲料企业,向其下达相关的饲料粮储备计划,金融机构为储备粮贷款放低利息,农业担保公司为带宽提供信用担保,饲料企业滚动轮换储备粮,加工饲料后以最低的价格,采用赊销的方式直接向协会农户配送,种畜场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仔猪,协会农户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饲养仔猪,养大的生猪直接由肉食品加工企业收购,此外风险企业为农户养殖提供相应的保险,为自然风险提供保障。
3.2 八项统一发展模式
在该模式中,主要的参与单位有:政府部门、受控猪场、加工龙头企业、兽药企业、保险公司、担保公司、饲料企业和金融机构[3]。政府相关部门在统筹八方资源的前提下,创建猪业集体户发展联合会,同时设置各种机构,比如:金融保险部、技术服务部、市场信息部等。其中该模式的核心单位为肉类加工企业,标准化养殖场被当做受控养殖场,肉类加工企业与其他企业分别签订相关的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做到圈舍、品种、投入品、防控、饲养、监管、保险、销售等八项统一,保证生产出安全的、健康的猪肉产品[4]。
3.3 八项统一改良模式
该模式是建立在八项统一发展模式基础上,因地制宜对其进行改良简化。指导农民对圈舍进行改造,同时统一供料和供种,制定饲养管理方案,最后收购产品,此外还需要对农户饲养的生猪制定最低保护价,切实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这样既能为生猪安全提供源头保障,而且还能消除各种隐患。
3.4 设备改造简化模式
如果农户没有条件改建圈舍,那么需要指导农户改造设备和升级管理,具体内容有:猪舍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增设猪仔保温灯、料槽、自动饮水器等,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减少外来人员的进入,如有车辆进出注射,必须要注意消毒工作,对猪场总其他动物进行控制。针对发病或者死亡的猪,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做好疫情预防工作,定期打扫猪舍,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饲料等。
参考文献
[1] 郭成辉,刘志海,武凤华等.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调查与分析[J].现代畜牧兽医,2013,41(9):1-4.
[2] 徐阳,刘红,宋健等.浅谈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58(14):248-248.
关键词:BOT业务;维修支出;后续计量
BOT是建设―运营一移交经营模式的简称。在我国,BOT业务已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被广泛地运用于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公路、桥梁、隧道建设等诸多公共基础设施领域。该业务是以服务合同或协议形式来约定合同双方授予服务协议方(合同授予方)和经营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其显著特征除了服务于公共基础设施领域以外,还约定经营方提供的服务必须接受合同授予方的控制或监管以及台同期满后经营方必须将基础设施的重大剩余权益移交给授予方。财政部2008年8月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问答五规范了BOT业务中有关经营方的会计处理,并明确规定经营方所建造的基础设施不应确认为固定资产,而应根据合同的相关规定,分别确认为金融资产或无形资产。尽管BOT方式下的基础设施在会计上未作为实物资产确认,但BOT业务的经营方有义务维持相关设施的运营能力,并被要求在服务协议期满移交时,将基础设施恢复达到合同规定状态。然而基础设施一旦投入运营,就会面临相关设施的磨损甚至损坏,为了维护设施的正常运转和使用,经营方必须对相关设施进行维护、修理。因此。实务中BOT业务的后续支出将不可避免。由于BOT业务的特殊性及其后续支出的多样性,使我们在具体会计实务中面临诸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BOT模式下基础设施除价值摊销外的后续支出会计处理。
一、BOT业务后续支出的类型和界定
目前BOT业务按照列支目的的不同,其后续支出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日常维护支出
一般情况下,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后,会导致设施的磨损或部件的损坏,BOT业务的经营方为了履行其运营职责,保证设施的稳定运行,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必要地日常维护和修理,如添加油、更换小配件等。
(二)移交前法定的更新改造支出
有些BOT业务对基础设施移交时的各项参数会提出明确要求,确保移交后能正常使用,除此之外,还可能要求经营方在移交前对某些主要部件进行更新替换。为此,经营方在移交前会将一些老化的设备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显然。此类更新改造支出已无法为经营方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但作为投资的组成部分,是经营方在合同规定的特许经营期限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三)定期大修理支出
除日常维护外,有些基础设施需要定期检修才能持续、正常地运营。对于这些BOT项目,经营方会事先制订定期检测的计划,此类定期检测往往会发生重大修理支出,主要内容为更换关键部件或实施整修等开支,如高速公路每隔15年将履行重铺义务;污水处理业务由于污水对于设施腐蚀性较强,需要每3至5年检测并更新设备。定期大修与日常维护相比,其主要特点在于:开支金额大、修理范围广、间隔期限长。
二、BOT业务不同资产属性下后续支出的处理探析
BOT业务特殊之处在于需要根据合同赋予经营方收取现金权利的不同,分别将经营方投入的基础设施确认为不同的资产:
当经营方无法从合同授予方获得无条件收取现金的合同保证时,就要承担自服务使用者获取的现金不足以弥补其投资的风险,即经营方承担了所提供服务的需求风险。此时,经营方出资建造的基础设施,由于授予方拥有其产权,不能确认为固定资产,但符合无形资产有关“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辩认非货币性资产”定义,故作为服务特许经营权确认为无形资产。这意味着经营方出资建造的基础设施,换取的不是基础设施,而是一种源自合同性的许可权。
当经营方提供服务获得无条件收取现金的合同权利,即由合同授予方承担服务的需求风险时,表明经营方可以从授予方处获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其实质具有融资性质。符合金融资产确认条件,因此,应当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实务中通常分类为“长期应收款”。一旦确认为金融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四条的规定:“因清偿预计负债获得补偿的权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而对于金融资产有关或有负债确认和计量未作明确规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BOT业务后续支出应当根据所形成不同的资产类别区别对待,分别处理。
(一)BOT业务形成无形资产有关后续支出的处理
1.日常维护支出的处理
公共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费用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和消耗的消耗品,可能还包括零星部件的成本。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基础设施地正常使用,一般不会提升相关设施的性能或使用效率,通常情况下不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故日常维护费用应当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
2.移交前法定更新改造义务的处理
BOT业务涉及的一般为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通常情况下在合同期满,合同经营方负有将基础设施移交给合同授予方的义务,并对基础设施在移交时的性能、状态等作了明确规定。此时,经营方为了履行设施的功能恢复义务而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是经营方在合同规定的特许经营期限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该义务有点类似于核电站等的弃置和恢复义务,应视同无形资产投资的一部分,在确定无形资产初始入账成本时,就应当考虑此类更新改造的预计支出。因此,笔者认为,此类后续支出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有关弃置费用的处理规定,按照未来预计后续支出的现值计算确定,同时计入无形资产的初始金额和预计负债,并通过摊销计入各期损益。
3.定期大修理支出的处理
定期大修理支出的处理可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有关规定执行。只要满足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就应以报告期末承担该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作为预计负债确认,并在该现时义务的归属期间内分摊成本费用。当该现时义务的归属期间年限较长,导致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应当对预计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通过以下示例对该处理方法予以解析。
[例1]某上市公司A以BOT方式参与某开发区内的污水处理业务,并与该开发区管委会(授予方)签署了一份服务特许权协议。根据协议约定,由A公司负责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运营期为相关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并达到授予方污水净化质量标准后的10年,在运营期内A公司获得向直接使用者收费的权利,假设每年以现金方式收取1770万元,该项目总投资(已按项目工程的公允价值计量)为10000万元,运营期满,A公司按照协议约定的标准将污水设施移交给授予方。由于污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A公司预计每五年需要大修理一次,用于更新设备等,预估金额为项目总投资的5%,即500万元。假定上述现金流入及大修理支出的现金流出均在年末发生。不
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
本例每5年所需大修理支出的最佳估计金额为500万元,假设5年期的折现率为3%,并在承担现时义务的归属期间5年内按年限平均法进行分摊。每年需承担94.18万元。该大修理支出折现后对各年度损益的影响金额见表1
(二)BOT业务形成金融资产有关后续支出的处理
确认为金融资产的BOT业务发生的日常维护支出,由于金额较小,应当作为营运成本的组成部分计入发生当期的损益。移交前法定更新改造义务的处理,该义务作为投资组成部分。根据该义务预计未来现金支出来计算确定实际利率,即: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就要考虑移交前法定更新改造义务导致的未来现金支出,并以该实际利率计量融资收益。发生的定期大修理支出,为了与确认为无形资产的BOT业务相统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问答五要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处理,具体处理如例1所示。但在实务中还有一种处理方法:参照移交前法定更新改造义务的处理,作为实际利率的调整。该观点认为,作为金融资产应当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有关规定执行,而BOT业务下的金融资产应当以摊余成本计量,并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定期大修理费用的发生意味着现金的流出,因而在计算确定该项金融资产实际利率时,应当充分考虑预计大修理支出的发生额,将扣除大修理预计支出后的现金净流入作为计算基础,并按修正后的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各期融资收益。以下通过例2对该处理方法进行解析。
[例2]将[例1]中“在运营期内公司A获得向直接使用者收费的权利。假设每年以现金方式收取1770万元”改为“在运营期内授予方承诺每年以现金方式支付给A公司固定回报177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
由于授予方承诺在运营期限内每年以现金方式支付给A公司固定回报为1770万元,因而A公司在运营期内获得了向授予方无条件收取现金的权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问答五的有关规定,相关污水设施建成后应当确认为金融资产,并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按照不考虑大修理支出的现金流量计算得出的实际利率为12%,而考虑预计大修理支出的现金流量后计算得出的实际利率为10.88%,采用该实际利率计算的各期投资收益金额见表2。
通过实际利率调整的方法,计算得出的大修理支出对各年度损益的影响金额见表3。由于篇幅有限,故调整前实际收益的计算过程略。
在实务中,如果未来大修理支出的估计数与实际发生额之间存在重大差异的,应通过调整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对未来维修款项估计数进行修正,采用金融资产初始确定的实际利率(即10.88%)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重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调整金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三、对BOT业务有关后续支出处理的思考
经营方对于BOT业务的核算,既有可能作为金融资产债权处理,也有可能作为特许经营权无形资产核算,两项资产在承担风险的差异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计量和分摊,从而引发后续支出的处理各不相同。上述例1和例2不同处理方法下的计量结果经分析比较,笔者认为:例2通过将维修支出作为实际利率调整考虑因素的处理方式,维修发生的现金支出作为现金流入的扣减数,维修支出引发的成本费用隐含在投资收益中。即以净额列示。其对各年损益的影响,与采用实际利率方法确认的收益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趋势保持一致,更符合配比原则;而例1通过在现时义务归属期间分期确认预计负债的处理方式。相关设施的维修支出采用总额法列示,其对各年损益的影响显得较为平滑,并且由于阶段性承担现时义务的归属期间,通常短于金融资产收益期涵盖的整个特许权授予期间,因此其最佳估计金额的预计将更为可靠。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156(2013)05-065-02
一、机械制造专业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
1.机械制造专业继续教育教学定位不准确,缺乏特色的教育模式。机械制造专业作为一个实用性、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其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应该区别于其他的传统学科,区别于普通的学历教育。我国现在的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继续教育模式仍然沿用普通的学历教学模式,没有将机械制造专业的特点突出出来,过多地停留在理论阶段,对于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帮助不大。没有形成一个适用于机械专业独特需求的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非常僵化,教学活动具有不切实际的盲目性和空泛性,既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又不利于整个机械制造专业继续教育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2.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模式老化,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有待于创新。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对于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模式长期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学内容停留在书本和理论知识的讲解上,不重视对于新知识的更新和应用,不注重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师继续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严重落后于时代和专业的发展。
二、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原则
1.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规律。在机械制造专业教职人员学习的过程中,继续教育应该更注重提供实践性和技术性的教学。实践性教学是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机械制造专业不同于其他的传统专业,其继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实际操作能力,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能够给机械制造专业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教职人员。首先,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要符合继续教育的教学规律,通过对于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的培训,使其在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教学规律,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其次,机械制造专业与其他一些专业不同,这个专业对于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在继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和书本阶段,要充分把握和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教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2.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原则。继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其教学原则应该在一般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对继续教育的特点进行总结,发展出具有继续教育特色的教学原则。而机械制造专业的继续教育应该以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建立起一系列的原则,在一般教育原则的基础上扩展和补充,形成符合机械制造专业继续教育实际要求的教学原则。
继续教育的教学原则,是对继续教育的教学主体、目的、任务和规律的概括。机械制造专业的继续教育,是通过对机械制造专业的特点和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抽象,从而形成的一套理论。第一,实用性原则。机械制造专业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学习,目的是通过学习,更加系统、科学地掌握自己所教专业的知识,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指导学生的能力,回到课堂中去进行教学实践。因此,继续教育的教学一定要坚持实用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太多地关注理论知识,从而停留在书本阶段,而是应该注重实用性,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正确引导和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系统全面的培养和提高,使继续教育教学真正能够发挥其实用性的价值。第二,科学性原则。机械制造专业的继续教育,一定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教学活动是有严格的规律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于各种规律正确的揭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继续教育要坚持科学性原则,注重引导学员揭示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让教师掌握科学的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加清楚地掌握教学规律,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总结教学实践的经验,能够更好地从事教学活动。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相结合,融为一体,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机械制造专业继续教育的教学一定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教学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对教师进行理论教学,使他们能够掌握大量的教学理论,只有在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教师才能更好地以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教学活动。而实践教学同样不可忽视。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模拟课堂等形式,使教师及时发现自己的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能够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使继续教育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第四,培养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则。现代社会的知识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机械专业的教职人员必须跟上这个专业对其教学能力的要求。机械制造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学一定要注重对于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适当的引导和教育,让教师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使其能够在平时加强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满足时展的要求。
三、继续教育教学的模式
1.群体教学模式。所谓群体教学模式,是指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将所有学员集中在一起,通过上课或者其他方法对学员群体进行集中教育。这种教育模式,通过教师学员的集体教育,给他们提供和传授一般性的理论和知识,提高了继续教育的效率,节省了继续教育的时间。另外,通过集中学习和交流,教师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同行,通过互相之间的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总结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2.技能培训模式。实践和技能培训模式,主要着眼于学员教学实践和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师通过事先必要的理论学习,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或者通过录像的形式,总结优秀的教学技能,组织教师学员模拟现实课堂,每个学员都有机会走上讲台进行模拟教学,其他的学员对其评价和打分。组织座谈和观摩活动,让教师通过相互交流总结经验,理解理论,学习技能,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且学习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提高自已的教学能力。
3.个别指导和训练模式。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有时需要采取个别指导和训练的模式,即针对不同教师个体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教师个体进行指导和训练。每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式,而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各有不同。因此,如果集中进行学习和教学,很多教师的独特性很难得以发挥,个体的能力很难得以提升。要针对每个教师学员的特点,制定出符合他们个体要求的教学和培训方案,对症用药,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4.社会实践模式。社会实践模式,是指通过带领教师走入社会和课堂中,实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组织教师走入高校课堂,通过给学生上课的形式,将学到的教学理论运用以实践,考评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效果,及时总结教师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不足,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更加真实、有效地反映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成果,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为满足集约化和精益化管理要求,初步完成SGERP系统以及SG186工程的实施与推广,并通过“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重新整合内部生产关系和业务链条。电网企业内部变革使审计所面临的风险管控压力与日俱增,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审计对象信息化管理覆盖面越来越广,基本实现横向集成、纵向贯通,新的管控模式和数据交换平台初步形成,改变了过去的记录和存储方式,电子化、无纸化使得企业对经营信息的要求上升到了实时化和在线化阶段;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进步已经为远程在线审计和自动化风险在线监测提供了完备的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如何使审计实现模式上的突破与创新,真正实现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的应用已成为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网企业在审计信息化方面建立起“一个系统和三大平台”,已经初步实现了审计手段信息化,但审计信息化运用如何更好服务于企业当前发展,服务于“三集五大”和谐运转提升,进一步系统的、实时的揭示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全面风险,正是实践电网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必然面对的课题。
二、相关理论回顾
(一)持续审计理论发展 目前国内理论界对持续审计尚未形成统一定义,根据AICPA和CICA的研究报告,持续审计是“独立审计师用以委托项目的相关事项以一系列实时或短时间内生产的审计报告,对其提供书面见证的一套审计方法”,这里只是把持续审计看成是一种基于时间管理的审计方法,特点是在事件发生的当时或者稍后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审计,涉及到审计活动的各个程序,包括计划、风险评估、测试等,是内部审计师在一个更加连续的基础上执行审计相关活动的方法,其目的是持续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监测事项和活动的正确性。但是从现代企业风险管控理念来说,在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支持下,持续审计不仅仅是一种审计方法,还是一种对整个业务链条进行实时监控与智能化风险甄别的审计模式,更加强调在高度信息化条件下,通过对系统中数据实时的采集、挖掘、监测与分析,实现自动化风险分析和预警,并启动智能化应急机制。
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提出的智能化持续审计,从涵义上可理解为在完备的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师通过信息系统工具对特定事项进行全流程的数据化监测与风险控制的过程,且包括对该事项的持续改进效果的最终评估。因此持续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后,持续审计已不再局限于审计方法的范畴,而是成为内部审计的创新模式,并在未来审计事业的发展中成为主流。智能化持续审计的持续性和即时性,贯穿于风险评估、审计实施、审计整改等各个阶段,在审计事项发生后立即进行审计,根据需要随着开展,增强了审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并注重例外事项调查,突出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对与定义规则存在差异数据即时触发审计警报,关注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评价企业经营风险和机制体系建设;能够有效的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方法相结合,审计师考虑被审单位的经营风险和内部控制,管理层侧重于将设定的自动化程序应用到特定的交易,整合审计过程。持续审计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二)持续审计的优势 (1)时间意义。传统审计通常一年仅实施一次,工作耗时,需要被审单位大量配合和基础性工作,而智能化持续审计可以降低审计人员时间成本,提高审计实效性,在短时间内生成或立即提供适时的保证报告形成对被审单位持续审计循环。(2)目标意义。智能化持续审计将审计工作中心由传统的“财务报表”向“系统和经营成果”转变;关注数据互通、系统安全性与正确性,相较于传统“事后”审计更关注整个过程,关注整体过程和风险。(3)交换意义。智能化持续审计可以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使审计人员更有效的与被审单位、上级机关进行沟通;审计人员可以迅速从基础数据中获取与其职责相关的控制信息,明确权利与责任,了解自身活动如何与他人工作联系以及例外情况如何报告及处理的途径。(4)管控意义。智能化持续审计运用信息系统可用于测试全年的连续交易,同时保证样本量,甚至可以保证100%的数据被检查,检查数据归集、处理更加快速有效,相较于传统人工测试及抽样检查,可以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持续审计的比较优势如图2。
与现有理论成果相比,本文立足于电网企业信息化实际,以电网企业实践作为研究的基础,从战略意义、现实需要、战略要素等多维度挖掘电网企业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实施方式,试图建立一个拥有目标定位、相互作用、体系完善的电网企业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
三、基于电网企业的智能化持续审计实践探索
(一)电网企业审计信息系统运营现状及差距 2011年以来,伴随着电网企业ERP系统全面上线,按照审计信息化要求,信息系统“一个系统、三个平台”(ERP业务审计系统中审计门户系统建成审计学习工作交流平台,审计综合管理系统建成风险识别分析平台,管控业务审计系统建成数据式审计技术平台,如图3)也全面步入实践阶段,但仍存在提升空间。
目前学习交流平台虽然已搭建了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信息化审计等交流模块,但交流内容较少,人气不足;同时审计理念、风险审计等模块未能实现即时更新;互相学习、知识共享机制还未能快速到位,存在滞后性,部分缺乏实践效果。同时,风险识别分析平台的风险识别缺乏前瞻性,仅仅是对过去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分类和甄别,未能从电网总体层面进行分析;同时缺乏行之有效的多维度统计分析体系,导向性不足。在数据式审计技术平台上,SG186工程与SGERP业务审计系统融合度不够,未能实时结合审计需求,完善系统功能;数据的前期管控力度有待提升,部分整合数据出入较大,审计信息化标准还不完善。
(二)智能化持续审计在电网企业应用定位分析 国家审计署2012年明确提出“不发展信息化,审计事业就没有出路”,把审计信息化提到如此高度,要求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探索创新审计模式,压缩审计管理链条,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注重自身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的实时研究和把控,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责。外部环境要求现有审计人员,不仅要能够有效甄别财务风险,更要能分析企业战略定位和管控模式;而智能化持续审计依托信息化,能够有效的辅助审计人员开展企业风险管理,提高效率,提升效果。基于电网企业内部环境现状调研,可以发现,电网企业目前现存的三大信息化系统,已经基本实现对审计计划、内容、方法、整改及知识交流的全覆盖,然而在运用过程中,由于公司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ERP业务审计系统个别功能还不完善,审计业务系统与职能部门业务系统相关数据未能同步更新,影响审计系统的实际应用;多种信息化平台的并存也给基层电网企业运用带来一定困难,普遍缺乏推进审计信息化的思路,缺少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切实有力的措施。同时电网企业审计人员对信息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关注角度由历史数据向实时信息转变,关注范围由整体数据向重点数据转变,关注方式由存在性向相关性、一致性和及时性转变;而智能化持续审计能够电网企业部分信息实时性上的不足,与审计人员需求相适应,与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要求相符合。
(三)智能化持续审计在电网企业应用效果分析 分析电网企业现有技术可以看出,目前现行的审计系统,尤其是审计ERP管控系统,通过数据式审计技术平台,实时自动化采集企业内部的经营数据,实时反映企业内部的风险,有效实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审计系统目前已能够高度自动化地截取和操作数据,实现穿透测试和控制查询,并在短时间内生成高度可靠的信息报告,基本可以提供一个符合智能化持续审计要求的信息化操作平台。分析建立智能化持续审计成本收益可以看出,一方面,智能化持续审计的数据穿透力和覆盖面,有助于获取更加及时和优质的审计成果,可以为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管控提供更有效、更富有针对性的信息,降低电网企业传统审计方式下的资源、成本消耗;另一方面,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改变了传统审计方式方法,在建设“三型两化”企业过程中,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合理分配审计人员自身精力,也为信息化企业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途径,重要信息资源可以便捷、高效的在电网企业各层级之间传递,为降低风险提供一个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从机制转变层面分析,一方面,电网企业投资、管理是连续进行的,是一个过程,一个循环的结束就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以财务数据来说,相互之间存在关联,必要时需要进行定期更新和复核,尤其是现金支出这种高风险项目,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更能符合常态化控制测试的要求。另一方面,过去的审计方式方法已经不足以分析现行信息化数据,随着电网企业ERP系统与审计ERP系统之间已经打通了安全有效的数据通道,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财务系统、核心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已经打通,综合测试、平行模拟等方法只有通过嵌入式审计模块才能更好的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对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实时把控。
(四)电网企业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战略要点
(1)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安全环境。一是物理安全控制。随着电网企业ERP系统逐步规范,已基本完成对空白数据的收集,但同时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数据失真的情形,电网企业可以利用条管企业优势,建立前期数据录入职责规范,实现人员职责分离,构建专人录入、专人核对、主管审核机制。二是逻辑安全控制。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但如果系统进入途径和防护模式不当,可以导致企业内部数据泄露,所以系统的逻辑安全性是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前提。
(2)多路互平台的建立和整合是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基础。一是整合业务系统。审计ERP管控系统作为数据式审计的技术平台,处于电网企业现存三大审计信息化平台的核心地位;本文认为,电网企业可以进一步对现有系统进行平台、数据、组件、应用集成,使各个审计信息平台相互贯通,通过数据传输通道搜寻数据,互相比对数据,发现危险源点。从实践运用看,可以通过打开与审计门户、综合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通道,可以使得风险识别机制融入到审计技术平台之中,同时可以使得审计报告后续整改和审计经验交流更加贴近于实际操作,便于审计人员的掌握和使用。二是构建多路互平台。在整合现有审计系统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接口,运用嵌入式审计模块技术,将现行审计程序嵌入进去,实现技术简单、经济适用的审计同步性能,从而使被审单位服务器与审计机构服务器共存于一个平台,构建审计人员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基础。
(3)规范化的服务协议是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关键。一是规范实施流程。鉴于电网企业无持续审计规程可循,加之审计人员队伍整体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在规范流程时,电网企业可以在现有机制下考虑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二是完善交互标准。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实施,交互标准是关键,电网企业开展智能化持续审计必须从系统开发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完善。在开发环节,需要制定标准,开展可行性研究,将审计人员纳入到研究与设计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案;在应用环节,必须确保应用过程的准确、安全、可靠,内控人员适时核查。
(4)有效的数据传送速率是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的手段。一是设立数据标杆。智能化持续审计对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要求更为严格,建立数据标杆尤为重要,如涉及财务数据时,可以通过将录入时间、科目一致性、资产折旧等与相关标准的比对,设立准入标杆;也可以通过对会计报表主要项目几年来的变动趋势进行比对后设立标杆数据,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管理费用增长率、财务费用增长率等,防范不规范数据进入审计信息系统。二是建立数据仓库。数据是开展智能化持续审计最有利的抓手。电网企业应当建立审计数据仓库,作为一个单独的企业数据存储仓,作为一个带有数据获取和数据分析工具的大型数据集,只有被认为会产生企业风险和影响审计风险的经过选择的事项,才能被收集并存储在审计数据仓库中;确保在其他业务系统处理的同时收集证据,将生产经营数据和相关审计证据方便地应用于不同的审计工作中。
(5)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是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的重点。一是发挥信息监控功能。通过智能化持续审计系统,有效集成和分析专业数据,逐步建立指标自动分析体系,实时进行风险扫描和诊断,在各子系统中加以运用;设立单独的监控预警服务器,设立重要风险阀值,将主要指标和分析性程序引入服务器,从被审单位的业务系统中提取数据后,进行指标分析,在同预定标准库比较后,发送例外报告,提示风险。二是借力数据处理功能。智能化持续审计系统的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审计人员适时查询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信息追溯功能,逆向追溯到信息源头,正向追溯到最终结果,跟踪具体业务流转轨迹。三是保证信息对称。加强沟通,打造信息传输、反馈桥梁,保证被审单位和审计机构信息对称是保障智能化持续审计效果的重点。审计人员通过数据挖掘、信息监控发现的问题、获悉的风险,需要及时传输给被审单位,及时与管理层沟通,提供防控风险的有效建议,保障审计质量;同时被审单位也需要适时了解自身企业管理的不足,及时整改和完善,从而保证审计成果第一时间得到运用,更能够防范被审单位未知风险扩大化。
(6)审计人员素质是实施智能化持续审计的核心。一是提升业务素质。电网企业审计人员大多是会计、审计专业背景出身,缺乏IT技术和电力专业背景。所以,审计人员应熟悉业务流程,了解电子数据与业务的相关性;理解管控措施,主动参与相关的控制活动,保证获取信息及时有效;同时要能够从实质性测试逐步转变到风险控制测试。二是转变审计观念。审计人员应加强对智能化持续审计的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审计观念,注重人力资源、共享与培训、绩效考评,为持续审计的实施打下良好的理念基础;同时电网企业要让审计人员了解到,智能化持续审计对信息实时性的把控和企业风险的防范的重要意义,逐步意识到持续审计代替传统审计的必然趋势。三是引入责任追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制定合理的信息化评估标准,建立智能化持续审计质量责任体系,引起基层电网企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将审计信息化项目价值核算紧密挂钩审计人员个人绩效、职业晋级和薪酬分配,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为智能化持续审计推广提供保障。
以上所述六个关键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中安全环境是前提,被审单位和审计机构之间的交互平台是基础,交互标准是关键,将双方的数据传递作为抓手,持续做好信息反馈这一重点,审计人员素质能力作为智能化持续审计实施的核心要素,六大要素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如图4。
四、结论
综上所述,智能化持续审计是电网企业信息化形势下的新型审计模式,它建构于现有审计系统整合的基础工作之上,又具有自身的运作规律,如何通过有效推动持续化审计模式,形成有效的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对促进审计事业发展、创建“两个一流”电网企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电网企业审计信息化现状分析及经验总结,解读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着力于从理论体系、制度保障、数据管控、人员管理及考核机制等多层次阐述智能化持续审计的发展方向,并初步构建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但如何有效落实,如何更好的把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与企业精益化管理系统的融合,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要不断完善;同时,本文仅仅从理论构建、经验和现状相结合的层面对智能化持续审计模式进行探讨,在整体研究内容上尚缺乏必要的实证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行深入的实践性验证。
参考文献:
[1]易仁萍、陈耿、杨明、孙志辉:《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审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关键词:项目制;继续教育;管理模式
项目制内涵与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首创的目标管理内涵相似,就是以项目完成的全过程为核心,以项目预期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为考核内容,根据考核结果对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团队予以评价和奖惩的一种管理模式。其特征是将管理的具体工作流程统一到项目的完成目标中,由独立的项目负责人作为该项目实施的总负责人,对具体项目全程策划、监控、管理、协调,并对项目最终目标的完成情况负责。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相对独立于原行政隶属关系行使职权,并最终承担由此引发的各项责任。高校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也是基于这个的理论,将繁复的行政管理统一到目标管理中,并对完成目标进行综合评价。目前继续教育发展较好的高校如清华、北大、浙大等都采用项目制运作方式。而一般的地方院校还因袭原有的层层批复的行政管理模式,这对继续教育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本文就是对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对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现实的助益。
一、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一)统一管理的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模式
学校成立专门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各学院成立继续教育中心,各继续教育中心下设若干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下设若干项目团队。学校继续教育管理部门代表学校与各个继续教育中心签订目标责任书,各继续教育中心与各培训中心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培训中心与各项目团队签订目标责任书。作为学校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只负责出台政策文件、监督检查、评估目标完成情况。各继续教育中心负责执行学校政策文件、协助学校做好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并做好对各培训中心的服务工作。各培训中心主任为学校正式在编人员,作为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对项目的策划、实施、目标完成及相关责任负总责。该模型框架(图1)如下:
(二)二级管理的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模式
学校对各学院依然采取常规的行政管理模式,各学院下设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下设项目组。学院对各培训中心采用项目制管理,各培训中心对学院负责,项目组对培训中心负责。学院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要求,自行出台对培训中心的管理文件,并做好服务、督查、评估工作。培训中心负责人对项目负总责。该模型框架(图2)如下:
二、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模式的优点
(一)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可以有效的突破原有行政管理体制的束缚。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奖惩机制,使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中国高等教育几十年的沿革终究摆脱不了计划经济的影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我们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带有明显的垄断行业特征。虽然社会力量办学这几年迅猛发展,但从总量上说,其规模还是很小的。加之公办院校旗下的伪社会力量办学普遍存在,实际规模还应更小。这一垄断特征直接导致中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始终处在卖方市场中,高校实质性的改革内在驱动力很弱。因此,高校对于其涉及的业务习惯性的因袭原有的管理模式,包括本研培养、科研学术、成人教育等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市场供求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大力推进高校体制改革阻力很大,但可以预见的是,率先做好变革准备的高校在未来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将处于先发的优势地位。继续教育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尤其是非学历性质的继续教育,市场特征更为明显。目前继续教育总体处于卖方市场中。如果还是使用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来管理继续教育显然不利于继续教育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继续教育中引进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奖惩机制等,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发展我国的继续教育。这些机制的引入就需要高校对继续教育采用项目制管理模式。
(二)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管理。项目制管理本身就是层级管理,下层组织对上层组织负责,其中任务完成情况是核心。培训中心或项目组对项目进行评估、分析、论证、决策。原先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再直接影响项目的运作,使得责权利关系更为统一。学校只需对部门的最终绩效按目标责任书条款做出评估,对部门预期效果和效益进行监控。
(三)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可以有效地打破大锅饭,实现部门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目标管理使绩效评价体系更为直观,贡献和报酬的联动机制更容易建立,反对的意见也会更小。对于大锅饭的弊端我们毋庸多言,但如何打破大锅饭却是值得研究的。我们认为就继续教育而盲,让打破大锅饭与继续教育发展紧密相关是一个途径,具体做法就是实行项目制管理。高校部门间抢资源的问题时常发生,解决方式也往往是通过领导协调来解决,这就摆脱不了人治的弊病。采用项目制管理,资源的分配就可以根据绩效来合理配置,用制度代替人治。项目制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机制,教师可以得到与其绩效相应的收益,并能在工作中享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在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的共同影响下,明确自身的定位。激发潜能。
(四)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有利于构建以服务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在一般企业将服务作为企业生存要素的今天,高校和一些垄断企业一样,依然把服务当成一种口号。其实高校服务应该分两个层面,一是外部层面,包括对学生、合作单位、社会公众等的服务;二是内部层面,包括上层组织对下层组织、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管理部门对教师等的服务。按照习惯地思维,无论是在对学生等的外部层面还是对下级部门等的内部层面。高校管理层一般都强调管理、约束、监督、检查等。但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基本认知,我们却是应该建立以服务为基础的管理体制。项目制管理直接把管理核心指向目标。在权责利明确的背景下,任何拖延、刁难和不负责任的行为都将减少。在责任追究上也更加容易。这就使得管理方不得不提高服务意识,最终建立起以服务为基础的管理体制。
(五)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有利于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高校一般都建立了评价体系,该体系得出的结论往往关系到教职工职务职级的升迁、工资奖金的获取。但评价体系的指标是否合理往往成为高校教师争议的焦点。比如一般高校会采用同事互评打分,领导打分等方式,最后按照不同的权重来计算分值进行排名。所以关系分、印象分会占据主导地位。说实话,在一个几千教职工的高校,你要打分的对象很可能你根本就不认识。这是典型的人治和法制纠结的评价体系。我们认为,从管理上讲,法治优于人治,人治优于人治和法制纠结的评价体系。因为法制相对公平,人治虽然有很多主观的成分,但作为领导层如非刻意也不会胡乱评价,再说作为一个组织的负责人,他也必须选拔一批确有才干的人来协助管理组织。最不科学的
就是披着法制外衣却有人治内核的评价体系,而且从责权一致看,拥有打分权的群体还与组织决策相关性很弱。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因权责利明确、目标责任明确、业务关联方明确,我们就可以建立相对公乎、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相关人员进行考评,从而更科学地予以奖惩。
(六)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有利于打造精明强干的项目团队,培养一批符合继续教育发展需要的管理人员。在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中,具体开展业务的是各培训中心下的项目团队。项目团队为了完成目标责任。必然会对项目团队的成员提出想干事、能干事的基本要求。同时项目团队成员由非学校在编人员组成,项目负责人有较自由的人事管理权。不符合要求的成员的清退工作也更简单易行。经过市场洗礼的项目团队更容易成长成为精明强千的团队。而长期的项目制运作也会造就一批集科研、管理、营销能力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为组织、人事管理部门选拔人才提供人才储备。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这样的历练,我们可以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培养一批符合要求的管理人员,而目前合格的继续教育管理人员稀缺是高校普遍面临的难题。
三、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模式的缺点
(一)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可能造成高校忽视社会效益,与发展继续教育的理念背离。继续教育是在保尔,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理念后慢慢形成的一种教育模式,虽然理论界对继续教育的定义、范围界定还设有完全统一,但这不影响我们继续教育理念的认识。继续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使社会成员通过学习成为完善的人。这种教育应该和义务教育一样成为社会成员享受教育的一项基本权利。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继续教育的作用远不是为学校做点创收,她有自身的使命。继续教育所应创造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其创造的经济效益。但按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现阶段国家不可能把义务教育的范围延伸到继续教育领域。要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必须依靠高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共同来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项目制管理无疑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运作模式,其根本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继续教育,或者说为实现继续教育的理念积蓄资源。因为无论是教学设施、师资培养、管理团队建设、项目开发,还是社会宣传、项目普及无不需要资金的投入,在缺少经费来源的情况下,采取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项目制管理模式也可以说是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无奈之举。
(二)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可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忽视经济效益,却不能忽视教学质量。如果连教学质量都可以作为换取经济效益的筹码,那么我们实际上已经放弃了教育理念。但项目制管理本身就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其评价体系也是以目标管理为核心,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样的管理模式会不会带来教学质量的下降。办过教育的人都很清楚,在教育成本中,除了教学设施投入外,接下来最大的支出就是课酬。如果没有一定的措施,那么项目组一定会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在课酬上算计成本。这种成本计算可能直接导致课时的减少、班级人数的增加、师资水平的下降,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可能会引起无序竞争,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各培训中心分别隶属不同的学院,而学院间存在学科交叉的现象。同时,继续教育的项目是根据社会需求开设的,其教学内容安排、师资聘请也是跨学院,甚至是跨学校的。因此,各项目团队开发的项目很难明确界定其办学权的归属。加之继续教育市场特征明显,得到社会认可,能招收起学生才是项目组首先关注的问题。所以各项目组可能会开展一段时期内市场关注度高却十分相似的项目,从而引发竞争。这种竞争一旦升级就会演变成价格竞争、负面宣传、盗用知识产权等恶性竞争。虽然合理的竞争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项目优胜劣汰的内在机制,但恶意竞争却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尤其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本身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浪费更令人惋惜。
四、继续教育项目制管理模式缺点应对
(一)加强宏观管理,做好引导工作。学校应该拟定继续教育的办学宗旨,明确在继续教育办学过程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制定学校关于继续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在学校宏观政策层面协调继续教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的矛盾。做好继续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做好继续教育理念、理论、使命、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使我们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师把继续教育工作不单单当成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把继续教育当成事业。学校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把从事继续教育工作教师的个人发展与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相结合,把学校继续教育事业发展与这些教师的职称职位晋级升迁相结合,使这些教师形成从事继续教育工作除了获取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获取社会效益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