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莫言讲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事实上,无论是此前穿西装还是宣布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莫言的演讲题目为“Storyman”)时穿的新式中山装—不管哪种场合,莫言这一次都表现得从容而得体。这个来自乡村的农民之子,毫不费力地跨越了种种沟堑:东方与西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现代性与中世纪,乡村与城市,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与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国家作协副主席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从这个时刻及以后,作家莫言和他的作品一起从此不朽。
在经历种种情绪之后,必须承认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那个地方,硕大吊灯里其实没有巨蟒。由此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到底是什么让莫言成为了最后的成功者?换句话说,究竟是什么让莫言从此“不朽”?
答案一开始就很清楚,是这个国家。正是国家的神奇,让莫言的文学变得足够神奇。颁奖词中称,莫言的天赋能力是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
实际上,莫言比他的作品更真实。作为作家,他的外表看似木讷,实则内心清明。他的人生哲学是“活着并更好活着”,他善于在夹缝中寻找道德与危险的平衡点,他刻意保持一种含混的价值观,他在是非面前本能地展示出一种机敏与灵活—这实在是眼下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真实”。
另一方面,在莫言的文学王国里,“饥饿”(无论是食物的缺乏、性的缺失或人之品行的匮乏)这个最重要的关键词,也正是中国人曾经生活的最真实写照。莫言最终以自己讲故事的天赋,以魔幻的表达方式回应了种种神奇,并创造了另一个犹如现实镜像的国度。实际上,如同李安电影中、少年pi所讲的两个故事一样,很难说,哪一个世界是真实的,哪一个世界是虚拟的。
磨光门槛的读书狂
莫言自小对书就很痴迷,书籍成为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里,年少莫言最好的伙伴。莫言直到现在还记得一个很鲜活的例子。他说,“我们家实际上都爱看书,二哥也是个书迷。我们家原来有一条门槛,当时农村没有电,只有一盏小煤油灯。每天晚上这个煤油灯的火苗真是像一个黄豆一样那么小,我母亲在锅灶上做饭,我们就利用这点机会,我就一脚踏在门槛上看书。踏了几年之后,那个门槛竟然被我们弟兄两个给踏的明显得凹下去一块。”
至于为什么会如此痴迷于书本,莫言坦言,与那个时代有关,没有文化生活,就觉得这个东西能把你抓住。“那时候书非常少,一个村子里几本书了如指掌。为了看书,也想尽了一切的办法,提前拿着自己仅有的几本书去跟人家交换。人家不感兴趣,就帮人家干活,帮人家推磨、割麦子,换来阅读人家家里藏书的权利,后来附近十几个村庄的书都看完了”关于读书,在莫言的身上有很多故事,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个就是莫言能背新华字典。“后来实在没书看了,就看新华字典,看新华字典也觉得蛮有意思的,以至于说倒背如流,那是太夸张了,那不可能。就是读得很熟,有时候甚至把新华字典的错误都可以找出来。”莫言说。
素材解读:任何成功,应该都是可以找到它的理由。一个孩子,愿意用一天的辛苦劳动,来换取阅读一次阅读书本的权利,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动与震撼的事情啊!有了这种极致的热爱,有了这种滴水穿石的恒心,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呢?
适应考题:热爱、追求、人生路上、童年的记忆、不会忘记、与书为伴、我也行。
把作品放在高粱地里
提起莫言,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电影《红高粱》里那些色彩鲜艳的画面和黄土地上张扬的生命力,那里就是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高密不仅仅是莫言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他几十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直苦心构筑的文学故乡。
他说,20多年前,当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高密东北乡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时,我对那块土地充满了刻骨的仇恨。它耗干了祖先们的血汗,也正在消耗着我的生命。一切都看厌了,那些低矮、破旧的草屋,那条干涸的河流……所以,1976年2月16日当他爬上装运新兵的卡车时,连头也没回,感到如一只飞出了牢笼的鸟。可当汽车停在一个离高密东北乡只有二百华里的军营,带兵的人说到了目的地时,他才感到深深的失望。两年后,他重新踏上故乡,看到满身尘土、满头麦芒、眼睛红肿的母亲艰难地挪动着小脚从打麦场上迎着自己走来时,眼睛里顿时饱含泪水。那时候,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故乡对一个人的制约。莫言说,我生于斯,长于斯,我最早的作品,都是以这块土地,以我的经历,甚至小说中的很多原型都是我的左邻右舍。所以,没有这块土地,没有父老乡亲,就没有我这个作家。
素材解读:在莫言的作品中,家人乡邻,乡村的池塘,都成了他信手拈来的写作素材。正是这种深深植根于农村的精神,让莫言的作品有了更多的生活气息。他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养育我们成长的家园,往往是最生活与事业的力量源泉。
适应考题:家园、根本、精神、成长、生命的清泉、土地、一起前行。
用故事吸引世界
山东高密,到处都是讲故事的人。莫言回忆说,“在我们乡村的广场上,在我们的集市上,在寒冬腊月生产队喂牛、喂马的饲养棚里,我们都可以听各种各样的说书人,给我们讲述古今中外的故事。我听了这样的故事,回家对我的父亲母亲讲,对我的哥哥姐姐讲。他们刚开始对我的这种讲述非常反感,但是很快他们会被我的这种讲述吸引。我母亲后来也对我网开一面,允许我在集市上听人说书,允许我到别的村庄听村子里的人讲故事。回来以后,晚上面对很小的油灯,她做棉衣的时候,我在旁边讲我听到的故事。时候我记不全了,我就开始编造,当然我编造可能编得还不错,以至于我很小的时候也成了一个说书人。”
这些孩童时的经历,成了他后来文学写作的源头。莫言自己也说,“我后来从事文学写作,写小说,写剧本,可能就是从给我母亲讲故事开始。”从1980年表作品以来,虽然风格上可以看到作家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子,看到所有文学前辈和他的个人思考,但莫言笔下的故事,几乎都是来自他生活的山东高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评价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
素材解读:听故事有趣,要学会讲故事却不容易;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能够编得宛如亲历,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意思的是,莫言编的故事不仅让中国人喜欢,还能吸引世界读者的眼光,那便真是一种能力了。没有长年的积累,显然是无法达到这种境界的。
适应考题:学与做、坚持、过去与现在、兴趣、习惯、鼓励、个性。
成功不在写作上
莫言早已是名人,可从不嫌弃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的妻子杜勤兰,女儿管笑笑更是莫言的最爱。莫言曾说,他最大的成功,不是写出很多名篇,而是有一个幸福家庭。1995年,13岁半的笑笑和母亲离开山东,随莫言来到北京生活。这一年的莫言,正处于构思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的关键时期,妻子的到来,刚好可以照顾他从前单身居住缺少规律的生活。而女儿笑笑此时则已长成一个渐渐褪去天真的大孩子,在北大附中初二年级插班上学。
在笑笑的印象里,父亲对自己的疼爱和关切跟天下每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是一样的。有所不同的是,父亲更多的却是不事张扬、默默无言的关爱。笑笑读高一那年,一天中午,突然下起了大雨。早上上学时天还很晴朗,笑笑没有带伞,中午到食堂吃饭时才暗暗叫苦,这雨总也不停,下午可怎么回家?然而回到教室却意外发现课桌上放着一把崭新的伞。同学们羡慕地告诉她:“笑笑,你真幸福,刚才是你老爸来给你送的伞!”一股暖流涌上笑笑的心头。打着伞回到家看着父亲俯身爬格子的背影,笑笑只感到父亲的爱沉甸甸。从学校到爸爸上班的魏公村有四站多路,而爸爸一路在风雨中奔波,为的就是给自己送一把伞!
素材解读:幸福的方式也许有很多种,但有一种幸福一定是最美好的,那就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试想,如果你的事业没有成功,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或许你还是幸福的;如果你没有幸福的家庭,事业再辉煌,那又有谁来分享你的快乐呢?莫言的魅力,不仅表现在文学作品上,更表现在情感之中。
适应考题:最美、幸福、风景、芬芳、真情、暖流、微笑、父爱。
贴着底层生活
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莫言曾经说过,文坛就好像池塘一样,其中有很多种鱼,每种鱼都有自己最适合活动的深度和区域,每个水域和深度之中,也必然会有最适合某类鱼食用的食物。文坛亦如此。各个不同层次的作家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追求和理想,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有的人追求畅销、追求流行,只要不犯法,不伤害他人,那就无可指责。
有记者问莫言,您觉得您是处于哪个水域哪个深度的“鱼”?莫言说,我相对来说还是在比较底层的,沉得比较深的,但我不是大鱼,只是那种喜欢贴着底层生活的鱼。他认为,最近10年来文坛反而是沉下来了,有的人在悄悄地写作。而认为文坛是“浮躁”的这样的判断,其实仅仅是看到了表面的现象。这么大的一个社会,不能因为一个作家的某种行为,就来判断整体都是浮躁的。他说,现在那么多刊物,看一看《人民文学》,看一看《收获》,实际上会发现,现在中短篇小说的质量比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短篇小说质量已经提高很多。很多年轻作者出手不凡,他们创作中短篇小说的水平,已经完全达到了跟世界范围内的作家、跟世界文学相对话的程度。我经常看《人民文学》和《收获》,每一期都能发现相当不错的作品。
一、莫言的故乡情结
2012年10月11日是一个值得中国文学永远铭记的日子,首位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根据瑞典文学院的新闻,我们了解到莫言“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同时,在莫言的小说中“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由此可见,对于民间文化的吸收和民间故事的借鉴为莫言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本人的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空间。莫言本人对于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现得较为平静,这从他在瑞典文学院发表获奖感言《讲故事的人》中就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从山东高密东北乡走出的世界级作家,莫言对于自己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保持着高度的谨慎,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他所讲的故事正是那些发生在他自己、亲人、乡亲们身上真实的故事,是对于乡土生活的真实描写。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乡土小说是莫言文学创作中最有分量的部分。“所谓乡土小说,主要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或乡镇的生活,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对于这一点,我们能够在莫言创作的多部小说中感受到农村生活带给他的巨大影响。在《红高粱》中,开篇就是对一大片高粱地的描写,这正是莫言家乡的真实写照。作为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莫言时刻将自己对于家乡的那份乡愁记载在心中。德国作家措特勒曾将作家对于故乡的那份感情分为“呼吸故乡”和“头脑故乡”,丁凡先生将其阐发出新的理解:“我以为所谓‘呼吸故乡’应该就指‘生存故乡’,也就是地理位置上的故乡;而‘头脑故乡’,我以为就是指‘梦幻故乡’、‘精神故乡’,这就是作家头脑中,具体说是创作思维中的故乡,它是作家主体活动中的梦幻般的世界。”因此,《红高粱》中的高粱地便是莫言的“生存故乡”,而《丰乳肥臀》《檀香刑》中的世界就是莫言的“精神故乡”了。对于莫言来说,那些时刻萦绕于心中并且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深层的、隐秘的文化心理底蕴是什么呢?这样的审美诉求又最终凝定为怎样的文学表现方式呢?
笔者认为,对故乡的回归不仅是肉体的回归,那仅仅是形而下的层面。莫言所要实现的不仅是在空间距离上靠近自己的故乡,更是要在精神上实现与故乡的回归。为此,莫言将自己对故乡的眷念凝定为某种特殊的东西,如《红高粱》中“我爹这个土匪种”展现的豪放,或《丰乳肥臀》中对母亲的祭奠。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外衣下,莫言以乡土小说的形式为自己找寻到了心灵世界的回归。
二、莫言乡土小说的“精神故乡”
在莫言的笔下,处处生长着高粱的家乡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但是却极为的美丽。那里有洒遍山间的高粱酒,有质朴的罗汉大叔,还有所有凝聚着莫言家乡记忆的事物……另外,在莫言的小说中可以体会到淳朴的民风、曾经的快乐……总之,故乡生活的一切和故乡所有的景象,这些在莫言看来都是充满着感情的审美对象,都凝结成为特殊的精神氛围。
对于所有从贫瘠的家乡走出来的现代人而言,这将是一个永远无法割舍的记忆。在莫言乡土小说中永远存在着一个悖论: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不同于其他乡土小说对故乡的描绘,莫言没有极尽笔墨地去展示家乡的美丽,而是在刻画人性的另一面。不同的人生境遇中无法规避的正是身处异乡的莫言故乡意识的杂糅,在生活的漂泊中,试图回归故乡的意识相伴而行。或是由于时空的远隔,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追慕贯穿于莫言乡土小说的全部。
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讲故事的人》)
在诺贝尔文学奖演讲中,莫言坦言家乡是“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这句话说出了所有离开家乡人的心声。家乡的贫困、落后、闭塞促使一代又一代人离开了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作者离开了那“蓝天白云”“鬼怪妖狐”的农村,进入了城市文明生活中。当幼小的心灵突然被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时,那种恐惧、不适、挣扎的心理印痕便留在了人的大脑中,一旦触动了这一记忆机制,思乡之情便会滚滚而来。
因此,莫言才会那样盼望回到自己的故乡,这里承载着他童年所有的记忆。诚如童庆炳先生所说:“完整的童年经验并不仅仅是指原来的童年生活记录,它还包括活动主体对自身童年生活经历的心理感受和印象,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固然,城市中有丰富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但同时也出现了自然环境被破坏、人际关系恶化的现象。人与人之间虚伪、矫情、势力、自私,生命在卑怯、苟且中消解而失却了乡村社会固有的率真坚韧、执著豁达。当现实的刺激异常强大,以至强大到必须胀破原来的心理图式,即作家童年时期对城市的恐惧与排斥、对故乡的眷恋不已的心理机制时,这种企慕心境便愈发浓重。最终凝定为作者笔下的乡土小说。
作为一名享誉世界文坛的作家,莫言的文学创作是从他对自己家乡――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回忆中汲取营养的。这里不仅有他童年的快乐,也有生活的艰辛。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莫言无法忘却的,也是他取之不竭的文学宝库。他对于人类既往生活的重视并非是一种创新,也不是纯粹地借鉴“魔幻现实主义”。他是要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去寻找现实生活中永远无法回归的精神家园,也就是属于他自己的“精神故乡”。在这里,他不仅可以找到自己儿时生活的碎片,也能慰藉自己多年来对母亲的愧疚。因此,我们在《红高粱》中似乎可以找到童年的“莫言”,在《丰乳肥臀》中又能看到莫言“母亲”的形象,在《蛙》中又能看到一位姑姑的身影。这样的描写都是莫言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故乡”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成果,是对于既往岁月的最佳肯定。对于生活在钢筋森林的现代都市人而言,这或许正是莫言小说最大的魅力所在。
三、莫言乡土小说的文化机制
莫言的文学创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正是一个中国社会迅速变革的历史阶段,新旧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不断冲突、交织。关于新旧文化的对抗,这本是莫言所处时代的大背景,也映照着中国人的心灵史。众所周知,“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文学艺术及其文艺理论,都是结晶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之上的”。对于这一点,马克思也曾明确指出:“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自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
特殊的时代带给莫言独特的思考,他对故乡的眷念正是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也暗含了莫言本人对于现代文明谨慎处之的基本态度。诚如弗・詹姆逊所说:“所谓文化――即弱化的、世俗化的宗教形式――本身并非一种实质或现象,它指的是一种客观的海市蜃楼,缘自至少两个群体以上的关系。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接触并观察另一群体时所发现的氛围。”在对比中,我们认识到了不同文明体系的差异,也深刻理解了某一文化类型的自我特征。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讲故事的人》)
在莫言的乡土世界中,离开了家乡的自己和所有漂泊的游子一样对家乡有着永远的眷念。留在家乡生活的人们,虽然物质贫乏,却享受着精神世界的愉悦。所有的人都在寻求着自己的生活,守望着美好的未来。在故事的内核中,所凝聚的正是莫言对当下社会不断演进的独到而敏锐的观察。这种思考所代表的将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取向。
但是,在文化层面上,故乡却也逐渐脱去了“田园牧歌”的和谐之美,更多的是一种愚昧与落后,如莫言对于种种酷刑的展示、对于人性丑恶的描写。这样,作者就不得不在审美的氛围中歌唱旧梦的同时,又无情地从文化意义上剖析故乡了。正是在这个价值层面上,笔者认为莫言的乡土小说不再是纯粹的地域上的故乡,而是精神上、文化上的故乡了。
莫言苦笑是因为没准备讲稿,不过,他一向对脱稿演讲轻车熟路,因此倒也无妨。台上台下大多是50岁左右的人在中国,这辈作家都经历过“”;在德国,同辈作家都目睹过柏林墙。此次前“同盟国作家”与前“轴心国作家”共聚一室,政治当然是绕不开的话题。
果然,莫言开讲了:他曾与众中国作家受邀至德国观光,德方安排了几位学习中文的德国女翻译,其中一个叫汉娜的,请莫言等人到家中做客。汉娜的父亲是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花园里做园艺,将庭院拾掇得井井有条。见客上门,老人又煮咖啡又泡茶,热情地招待客人。当汉娜带大家参观房子时,莫言看到了一个铁皮鼓。
中德的作家都不会对这个铁皮鼓陌生,它是德国纳粹童子军的标志,因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写成同名小说《铁皮鼓》而闻名于世。莫言才知道,眼前那位善良又慈祥的老人,竟曾是纳粹童子军的一员。“在特殊的环境里,不仅儿童,包括有严密逻辑思维的成人也未必不会被蒙蔽、随波逐流,也未必不会遭后人诟病,但后人应该被宽容和谅解。这就是历史。”莫言说。
用一个铁皮鼓,莫言将历史和现在、文学和现实、中国作家与德国作家都联系了起来。原本凝重的气氛因为他的故事显得轻松了一些,德国作家们像是很同意他的话,都微微点头。
柏林墙也是莫言绕不开的话题。当年莫言在德国参观时,柏林墙还未被推到。他们冒雨参观,莫言说:“我当时感叹这墙如此坚固,如此高地耸立着。”
当时莫言身前站着一位德国老太太,撑着雨伞。“你们都知道欧洲的雨伞像武器一样,”莫言说,“都有锐利的尖头。”那老太太突然转身,雨伞一甩,伞尖就戳到莫言的眼角。他立刻蹲下身,捂住脸,眼泪和鲜血就从指缝中流出来了。莫言说到此,又用手捂住脸做出痛苦的表情,台下的观众笑了。
等他睁开眼,看到戳伤他的老太太满脸悔恨,两眼是泪,浑身颤抖,一直在用他听不懂的语言道歉。等莫言一行离开时,老太太还跟在他身后,不停地道歉。同行的人建议莫言这位老太太,索赔巨款,莫言却觉得这真是没有必要,“现在她内心深处的痛苦远比我眼角的痛苦要大、要深。这件事也让我体悟到,当人无意中伤害了别人,他内心的痛苦一定不亚于被伤害的人。”
本色就是他的最大特色。
没有拔高自己,也没有自我矮化,他展现的就是他这么一个人,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爱谁谁。他可不会为讨你的欢心而改变自己,更不会因桂冠加冕而自我戏剧化,仿佛真的铁肩担社稷似的。
是大英雄自本色。本色其实很难得。尤其在众人无限的期许与无限的挑剔面前。
莫言以不变应万变:我就这么着了,你能怎么样?我是来领奖的,又不是来拉选票的。难道还要为别人的喜怒哀乐而活吗?让你失望了,那活该。别怪我,在你认识我之前我就这样了。你有更好的演讲稿,那你来讲啊。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我估计他心里还是有点火的。这几个月撒向他的鲜花,没有使他更温柔,但泼向他的口水,反倒使他更坚强了。
其实,作家的定义和角色有很多种,莫言选择了最原始也最基础的一种:讲故事的人。好像挺低调。可把中国故事讲到万众瞩目的诺贝尔领奖台上,就牛了。
潜台词是:许多作家自以为真理在握,自我戏剧化地传道乃至殉道,却连故事都讲不好。基本功都不过硬,最好别自命为作家。
作家还是要拿作品说话的。任何口号都可能随风而逝,文学经典才是铁板钉钉,光靠嘴皮功夫是拿不下来的。
作家可以像上帝一样置身度外地俯视瞬间政治风云(他的参照系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史,再辉煌或再黑暗的朝代都只能算作插曲),缄口莫言,守口如瓶,保持要么纯个人要么立足于全人类的独立思考。
大作家大诗人的功绩显现在:众生内讧之时,巴比塔土崩瓦解之际,他却独辟蹊径地以个人之神力“建造了一座非人工所能建的纪念碑”(普希金语),其流传久远一点不逊色于亚力山大的功德碑。
不管怎么说,能看出莫言是个感恩的人,对母亲的感恩,对故乡的感恩,对军艺导师徐怀中的感恩,对改革开放的感恩,甚至对中国小说先驱蒲松龄的感恩,以及对外国先驱马尔克斯与福克纳的感恩。哪怕这些恩情有的只是之于他个人而言的。但一个功成名就后懂得感恩的人,比忘恩负义或恩将仇报的人在我眼中更朴实,更有人味儿,也更感人。
昨天晚上记者采访我,问莫言获诺奖对整个中国文学复兴是否有效用?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纯文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高居于中国文化的金字塔尖,才造就出莫言等一代新作家及北岛、舒婷等一代新诗人的横空出世。后来,过度的市场化(或者说过度商业化)又使纯文学快变成文化金字塔垫底的了。
L =李淼(中科院理论物理学家)
BQ:有人将莫言获奖上升到软实力的高度,所谓国家综合国力分为有形力量和无形力量,也就是硬实力和软实力,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释放出的无形影响力,这其别提到文化的力量。您认为莫言的获奖可以看做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或者说软实力已然对世界的影响吗?
L:我认为根本不沾边,文化的影响应该是全面的,在欧洲可以刷银联卡,但在书店显眼的地方没有中文书,我想这还不算软实力。我在国外能看到不少中国制造的产品,但其他方面的影响还不算大。莫言获奖也许他的书会占据一些书架,但获奖前,也只是在相关专业的小圈子有知名度。因此要提高软实力,还是需要靠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来给世界带来冲击。而不能通过一个人获奖来证明什么。
BQ:您在美国执教多年,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理学家,在您的经历中,有没有感受到,国家力量对于科学家获得世界认同的影响?
L:在二三流的水平时还是有影响的,比如同样研究能力的人到英美申请工作,或许美国的学生相对更有竞争力,但是到了顶级的水平后就没有任何关系了。近十年来,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论文数量提高非常快,已是世界第二,但是最顶级的杂志,没有中国人做编委,可见我们的质量提高与数量提升并不匹配。而文学领域或许更加糟糕,真正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物更少。不能说莫言得了诺奖,中国文学就怎么样了,诺奖是对个人的肯定,整个中国文学还需要发展进步。
BQ:由莫言获奖而引发的舆论浪潮,也可窥见国人的诺贝尔情结?
L:在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虽受尊敬,但是走在街上可能没人认识。这次主流媒体并没有大张旗鼓地上升到更高的角度宣传,我觉得是好事。这是一份个人的荣誉,该以平常心理性看待。
BQ:在莫言获奖之前,您也表示出了对他一定的支持,这是同胞之间的联系在起作用,还是中立地从作品角度出发的态度?
L:诺贝尔文学奖是最难预测的,我最近在看的是他的《丰乳肥臀》,很牛。不过对他的支持肯定也有希望同胞获奖的意愿。
BQ:多少有感性的成分在其中,那么,您觉得诺奖评委又能完全中立地只看作品吗?有没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L:瑞典学院的院士评委是非常有主见的人,曾发生4名院士因各种不满而退出评委会的事情,可见,他们还是坚守内心不愿被外界牵制的。若认为诺奖不公正,也是18个评委集体的不公正。据我了解,所有作品经过几次筛选之后,形成一个短名单,短名单上的作品每名评委都要仔细品读,最后投票过半数的获奖,他们不会讨论协商甚至反复权衡出奖给谁。每个专业的评委,还是更会从作品本身出发。因此,理不理性是外人的想法,它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和流程来做事的。当然莫言获奖也不奇怪,他的作品是被翻译最多也是最好的。
BQ:评委之一的汉学家马跃然曾说莫言很会讲故事,也有曾经的获奖者预测莫言是中国作家中最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他这次的获奖评价是“将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您怎么看?
L:魔幻翻译得不太准确,hallucinatory realism译为迷幻现实主义更合适,应与加西亚·马尔克斯区别开,《丰乳肥臀》不是《百年孤独》的风格,《百年孤独》完全是另一个世界,魔幻的世界,而《丰乳肥臀》更有现实的情节。
课后交流中怎样的方式容易让学生接受?笔者以为是讲故事,通过讲故事寓理于事,寓情于事,达到以一个故事抵千言万语的教育效果。那是不是讲故事就可以对着故事书照本宣科或者信口胡编?不然。讲故事也要提前准备,也要积累,也要选择,也要讲究语言艺术:庄谐、深浅、情理、远近等等如何兼容,都是有奥妙的。
一
讲童话故事,开启低幼生的智慧,亦庄亦谐。安徒生在他的自传中曾说:“人生就是一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著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童话故事可以开启思想,发展想象,培养美感,愉悦童心。由于低幼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和理解力有限,他们身上往往存在一些让老师头疼的现象:好动、爱告状、不愿与人分享、动不动就流眼泪等等,仅凭纪律是无法约束低幼学生的,怎么办?讲故事,讲童话故事。给低幼学生讲故事要选择有意义的、较短的、有趣味的童话故事,那些长篇的深奥故事不适合低幼学生。讲解时,教师要力争做到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抑扬顿挫,必要时配以手势和教辅用具如画片、幻灯片、音乐等等。
如讲《孔融让梨》时要摆上几个大梨子,当爸爸要孔融分梨时,教师表情呈严肃思考状,梨子分好后,语气轻快高兴,言语之间充满敬佩和肯定。讲完后可以把梨子分块,奖赏给每个学生。讲故事《司马光砸缸》时,语气先是轻松,接着紧张,最后轻松。语调先快后慢,等到学生都紧张得叫了起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想想办法。只要教师精心准备,抓住契机,一天一个故事,一节课一个故事,就能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在聆听故事中明辨事理,分辨是非,使学生受到感恩、孝道、团结等情智培养上的教育,实现一个故事抵一万遍要求的教育效果。可见,曲折的故事语言,会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启迪,开启灵动的智慧。
二
讲名人故事,砥砺学生的斗志,亦情亦理。大多数老师谈心,都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谈心的对象也基本上是后进生。诚然,对后进生倍加关心,多与其推心置腹是对的,但道理讲得过多往往让人厌烦。如果我们能够和学生换位思考就会理解学生的“阳奉阴违”了。在家里,父母讲道理;在课堂上,老师讲各科的知识,然后再遇上一个喜欢讲大道理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做个小动作讲一次道理,迟到一次讲个道理,拖交作业讲一次道理,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学生要面对多少次大道理?因此,我奉劝教师少讲道理,多讲故事,感情从故事中培养,道理从故事中生发。当然讲故事也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坡在《答谢民师书》中写道:“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这就要求教师讲故事时要照顾到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学生具体情况,注意吸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节讲故事的速度、基调、音量、节奏、语气等,使整体语言表达有起承转合、波澜起伏之效,蕴启发性于灵活性之中。
班上有个学生,父母双亡,家境贫困,学习懒散,家中只有年过花甲的爷爷奶奶。我接手之后,先了解了他的具体情况,再约他谈心。我把时间选在下班后,校园里很安静。我和他并排而坐,又倒了杯茶给他。一开始我给他讲解了他最近作业上的几个知识盲点,又问他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的,然后话锋一转,“老师知道你的家境特殊,但家境不是决定人一生的东西,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听。”我声情并茂地给他讲了岳飞小时候的故事,热情洋溢地背诵了岳飞的《满江红》,并把我的珍藏本《岳飞传》推荐给他。从那之后,这个学生的眼睛里多了自信和光芒,三年后,他终于在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资助下考取了中专,后来分配在家乡的司法所工作。雨果曾说:“语言就是力量,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物化。”是故事,是语言的力量,巧妙地开启了他的生之信念,砥砺了他与生活作斗争的意志。
三
讲历史故事,告知人和的重要,亦深亦浅。现在的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厚,独享独霸惯了,遇事不冷静,好胜斗勇,难以管理,常规教育效果不佳。我班就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个子大,爱管闲事,爱打抱不平,他的信念就是“拳头可以解决一切”。每次打架都有他的影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我意识到是不是可以讲一两个关于古代历史人物先伐后交的故事给他听听呢?
于是我抽一个星期六专门约他到我家,还同时约了原来和他关系很好的副班长,但后来因为副班长阻止他带人打群架,他和副班长干了一架,此后两人形同路人。我们边吃边谈,我讲了“管鲍之交”“刎颈之交”等历史故事给他听,并分析历史上成功人士一般都离不开朋友或同学的帮助的例子给他听。那晚,他说了很多,并保证今后不会和本班同学打架了,就他的性格,我相信他是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果然,他不再和班上同学打架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又约他到我家中,我表扬了他说话算话的诚实品格,然后我讲了好用酷刑的齐景公的故事以及滥用酷刑杀人为乐的商纣王的故事给他听。此后,他变得斯文多了,我又及时推荐他当了班级劳动委员,让他的精力有发泄的地方。几个历史故事改变了一个骁勇好战的中学生,与天讲故事,与地讲故事,与生讲故事,其乐无穷。
四
讲自己故事,缩小交流的距离,亦远亦近。师者,所以传道解惑也。教师除了按照书本传授知识和道理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风向标,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感悟都可以和学生分享,让学生在分享故事中矫正错误认识,调整人生航向。对那些性格执拗、敏感、自尊心强、逆反心理重的学生就要讽谏,而讽谏的故事还真得用老师自己的例子,否则他们听不进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面对君王,如果不是用自己的例子说开去,齐王能那么爽快地接受建议,大开纳谏之门吗?未必。以己为例,推己及人,以人言国,其根本还在自身例子的巧妙运用和过渡。
中学生处在萌动的青春期,一些事情,说懂也懂,说不懂也不懂,但只要他认定的事情,千牛莫回。比如恋爱,你找他讲道理,他闷声不语;你讲名人珍惜青春的故事,讲不熟的李子是苦的,他依然说:“喜欢一个人没错,这辈子选定她了。”教师若一味批评,其效果会适得其反。我们不妨冷静一下,调整思路,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将自己的恋爱故事说出来和学生共同分享,告诉他就是因为当初自己固执己见,一意孤行,既害了人家的前途,又影响了自己的前途。像朋友之间谈心一样,推心置腹,语重心长,师生之间已经没有了距离,有的是心灵的碰撞和对未来的憧憬。故事的结局可想而知,你又多了一个可心的朋友,班上又多了一个上进的小老虎。
中国是个圆,在这个梦想绽放的时代,一个又一个梦不约而同的串连在一起,以守护者的身份紧紧绕着这个“圆”,一圈又一圈。宋金战争的烽火中,一位爱国志士悄然而现。他从小饱尝颠簸流离之苦,命运坎坷,因受父亲陆宰爱国思想的熏陶,终是吐露万丈光芒,一位杰出诗人油然而生。堪堪十二岁便能诗文,素有“小李白”之称,然而他不甘止于此,于是凭借着那“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横。”的好学精神一次次写出了那流传千古的名词佳句。即便仕途遇阻,娇妻早逝,此番种种挫折都未能使他放下那满腔热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梦想始终不渝。因爱国而生的梦想,创下了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陆游的梦,圆了中原。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简朴的教室,面对校长的问题,这是一位少年响亮而坚定的回答,他的眼睛栩栩生辉,仿佛有一种无法言语的魅力,攫住人的目光,眼里,全是希望。“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昔日少年如今已满脸沧桑,眼角也已被永不停驻的时间刻上了道道皱纹,只有那双眼睛仍未留下岁月的痕迹,折射出道道光芒,全是自信。“我送你三句话。第一,人家要打倒你,不论他怎么打,你自己不要倒;第二,人家要赶你,不管他怎么赶,你自己不要走;第三,人家要整你,不管他怎么整,你自己不要死。”他白发苍苍,病骨支离,精神萎靡,双眼也终究难免浑浊,他啊,已是晚年。,为了“中华之崛起”穷尽一生,他的梦想解放了中国,振兴了中国。
时间:2012年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地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现场“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融合在一起”中国啊,有史以来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谁,在轻轻的叹息,松了口气,千年的泱泱大国啊,终于扬眉吐气了,连走路的人,那背都直了几分。而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的中国籍作家--莫言,一个讲故事的人。“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这样一个朴实的人,用他的梦,圆了中国。
故事的魅力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面对来自全球媒体的摄影机和现场的四百名听众,这位来自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农民的儿子”,以朴实真挚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那些随母亲一起经历过的故事,那些从说书人嘴里听来的故事,那些“用耳朵阅读”到的故事,以及那些自己想象出来的故事……正是“站在大地上诉说”的方式,给予了这些故事贴近灵魂的力量。
当然,新闻作品不是文学作品,二者虽有相通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和文学的最根本区别是:新闻是非虚构的,是真的;文学是虚构的,是假的。新闻文学化很容易使合理想象甚至假新闻大行其道,使新闻写作的改革与创新偏离正确的航向。《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认为:“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在功能上,新闻是传播信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文学是提供审美,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在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文学以人为主,有人无事不成新闻,有事无人不成文学;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对新闻来说,采访到一个好题材,稿件就成功了一多半;对文学来说,作品主要靠加工,包括素材的重构。”这段话,不仅揭示了新闻与文学的一些特点,而且还为新闻和文艺工作者揭示了新闻“客观真实”与文学“艺术真实”的区别,值得我们在新闻采编和文学创作实践中思考和借鉴。
如何讲故事
毫无疑问,文学和新闻的本源都是生活。离开了社会生活,作家不可能写出作品,记者也不可能写出新闻。事实上,我们并不缺乏故事,我们缺少的是发现故事的眼睛和用心讲述故事的心情。眼睛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它有两种感知方式,一是“看”,二是“观察”。“看”与“观察”是很不一样的,“看”只是感知事情的存在,是平面的,表面的;而“观察”强调思维的参与、情感的参与、行动的参与,目的就是要有所发现,是体现个性化的、触及本质的发觉。转型时期,焦虑和不安容易迷失人心,我们的注意力常常被形形、稀奇古怪的奇闻轶事所吸引,以致于忘记了对身边人身边事的观察和倾听,也就丧失了感悟生活的能力,进而也就丧失了讲述故事的能力。
既然说“新闻”是“事学”,是一个叙事文本,因此,与一切叙事文本一样,其叙事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其传播的效果。用讲故事的方式做新闻,其核心就是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力求做到“见人见物见思想,有声有色有故事”。近来,新闻报道大力倡导“体验式采访”方式,其中又分为过程式体验式采访、角色式体验式采访、交互式体验式采访。“体验”二字使记者一沉到底,深入民间,贴近草根,直接地气。体验式采访让记者直接参与到新闻事件中,由观察而发现,由发现而凸显新闻深层内涵与意义而加以客观记录。
2012年央视“走基层”报道了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带领当地农民工远赴浙江打工的故事。整个报道没有宏大叙事,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个细节:沾益县火车站前的广场上,陈家顺教这些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绝大多数连火车都没有坐过的农民工在火车上怎么上厕所,怎么把零钱和整钱分开放,提醒他们出门事宜等等……《新闻联播》连续五天把版面给了这样一个个真实的细节。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在第三届中国电视发展年会上的讲话中谈到,让他们意外的是陈家顺这组报道在德国播出后引起的巨大反响。德国一家电视台做民调时发现,德国民众非常关心当下普通中国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因为中国的崛起,很多德国人对中国人的当下生活很好奇。一家节目公司向他们推荐了央视的“走基层”节目,他们第一个播的就是陈家顺。让这家电视台吃惊的是,节目推出后,居然有很多德国观众给他们发邮件、打电话表达他们对节目的认可。后来外交部知道了此事,跟杨华说“让德国观众认可中国媒体做的新闻,比在其他西方国家都要难。”因为德国民众经历过纳粹时代,他们对自认为有宣传色彩的节目很敏感、很抵触,他们往往将中国官方媒体视作政党宣传的工具。那为什么云南的基层干部可以打动德国观众?德国电视台的负责人说,根本是在于真实的细节,真实反映了中国底层民众和基层国家公务员的生活和情感。①
贴近观察,用心倾听,认真讲述。“走转改”实践进一步证明,只有带着对普通民众的深情,真正沉到一线,才能采写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温度的作品。改文风不可能在闭门造车、“复制粘贴”的方法里实现,不可能在“眼睛向上”“隔窗看景”的情景下实现,更不可能在“身入心不入”的状态中实现。很多到基层的记者是沿着“进入、深入、融入”这条心灵路径去采访的。记者们带着心下去,带着感情下去,他们用慢速度的纪录片式,让观众、读者共同体验中国的大基层和中国的普通人。在这里,体验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价值观,它是平视,它不是俯视,不是怜悯,而是与基层的普通人面对面的沟通和理解。在这里,体验是一种升华,也是一次灵魂的洗涤,它让新闻工作者重拾对职业的敬畏,回归常识。
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最后,莫言又讲了三个故事,一个发生在他小学三年级,一个发生于他在部队工作的时候,还有一个是从爷爷口中听来的故事。依旧是朴实无华的语言,依旧是发生在寻常人身上的故事,只是当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这些片断就带给人无限遐思。这些感悟或许还称不上人生哲理,但却是生活所给予的启迪。所谓故事的力量,大概就在于“抵达你的心灵”。
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的美国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有这样一句名言,他说:“在全球传播的时代,我们通常会选择故事讲得好的那一方,中国的崛起是人类历史上很伟大的故事。”如何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新闻工作者任重道远。不仅中国普通百姓能听懂、肯接受,而且外国人也能听得懂,哪怕他们不赞成。秉持“透明度决定公信度,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才能有效增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真诚是一种力量,谈真实,讲真事,接地气,原汁原味,已是最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