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故曰教学相长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译文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来源:文章屋网 )
一、特殊的文言词语
1.利用虚词,帮助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文章停顿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夫、惟、盖、凡、且、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乎、哉、也、矣、欤、焉、耳、邪”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
此外,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等,大致用在一句话的开头。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久之等表示时间的词,常用在句首。
例1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例1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可置于句首的虚词有“夫”,可置于分句句首的虚词有“以、则、而、故”。据此,考生可以断句如下: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古代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了独立的句子。考生可以据此明确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例2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例2中有“亡”“入”“吊”三个动词,据此可以将其断成两个句子: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二、特殊的文言句式
文言文有四种特殊句式,掌握这些特殊句式的特点,也可以帮助断句。如判断句的常见标志为“……者……也”,考生应该在“者”后断句。
此外,考生还应该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例3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是非常明显的标志,考生据此可以断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固定词组及引文标志
1.注意固定词组
文言文中有许多固定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考生断句时,不要把它们拆散,这样可以减少失误。
2.注意对话引文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省略主语。在断句题中遇到对话或引文的情况,考生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在相应的提示语后断句。
例4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本例抓住“曰”便可很方便地断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四、常见的修辞手法
古人写文章时常常运用一些修辞技巧来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对偶、排比、互文、顶真、层递、反复等常见手法,并以此作为断句的依据。
例5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
例5中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考生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手法来考虑断句: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
总的来说,考生在解答文言文断句题时,应该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即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地方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力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完句后,考生应该再通读一遍,看是否通顺、合理。
当然,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应该以教材为本,掌握文言实词、虚词,文言词法、句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课外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多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强化练习】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参考答案
1.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2.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也哉。
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一、学习古人之教学原则
1.寓教于乐原则
读书学习是很快乐的事,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悟道明理死不足惜。怎样让人爱好学习呢?孔子他老人家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古代的读书习惯看起来简单枯燥,其实读书乐在其中矣。有些“家塾”的学生,每天早上,老师各个分别圈点教读的不同的书本内容后,不管你懂不懂,便由学生们自己大声的念读或背诵,之乎者也,哄堂叫读,不亦乐乎。至于吟诗作对也是很有乐趣的事,开始先学对对,初由一字一对,再慢慢地到达长篇对长篇对。
2.因材施教原则
俗话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由于每个人心理素质、身体状况和社会条件的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个性都会有与别人不同的特点,存在着个性的差异,表现也多种多样:有善的也有恶的;有仁义的也有不仁义的;有为公的也有为私的;有真的也有假的;有知恩图报的也有忘恩负义的。正如老子所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恒也。”因此,作为老师面对这样千差万别的学生必须心存大爱之心要因材施教。老子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孔子就是我们教育的典范。子曰:“不患人不知,患不知人也。”因此,我们要充分的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会有不同的才智。正因为如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教学相长原则
《学记》上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要知道,我们做老师的也要在教学中成长,要明白吾生也有涯,学也无涯。所以,要和学生一起成长。《师说》中讲:“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教学中,不但要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与内容,最主要的是改变我们的教学态度!真正按照教学相长之原则去做才是关键。
二、反省
现在我们扪心自问,教育的真正价值在哪里呢?从教育结果来看,学生学习为了什么?那就是“为了考试”。难道不是吗?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现在是社会安定、经济进步的一代,国家花了经费普及了教育,何以在完整的国民教育制度下,反不如起初呢?而且反因教育的普及,使青少年思想上和心理上产生彷徨,出现弃学厌学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实在值得我们去深思反省。以“分数”论英雄这种现象在我国也是普遍存在的。听说一个小学一年级的故事,放学的时候家长在校门口接孩子,孩子拿了份试卷给妈妈看,考了98分。她的妈妈问最高分是多少,孩子说有100分的,小女孩的妈妈立刻就很生气地数落小女孩,责怪孩子为什么没考上100分,孩子一脸的无奈和无助。其实刚才说过,现在学习的东西除了知识就是知识。并没有多少做人的内涵。但人并非有了知识就能成功,知识并不等于学问。学生为“考试”而学习,老师为“考试”而教学。各个学科只是一种工具,而无育人的内涵。现在“语文”内容距离中国文化的本位也愈来愈远了。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现在舍本求末只是“游于艺”,把“道、德、仁”都丢弃了。大学生选择大学或专业的目的是毕业后能挣很多的钱,看就业前景,真正感兴趣或为了发展自己这种情况很少了。这种以分数论高低的标准化考试和大学录取方式在国内外应该是都存在的吧。哎!道之不传也久矣,人之教育也难矣!只是盼望着圣人的再现,教育的辉煌。
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P键词: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德为先;充满爱心;教学相长
“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品的楷模。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的体现。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一、以德为先
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仁、义、礼、智、信等一些优秀的人格素质,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教师只有处处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以身作则。教师要教育学生,讲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二、充满爱心
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一位教育家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传统的“仁义”,思想是可以主导师生关系优化的。倡导"仁义"的孔子始终以“仁”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当然应该时时事事以君子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追求一种由感情构建的永久性关系;而并非由物质利益粘合的临时性关系。”
三、教学相长
树立教学相长的意识。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存在着“道”的双向交流。
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
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四、以德树人
任何一个民族群体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对个人成长和他们走向社会,起了重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的教育。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科学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所以,把教师道德提高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让我们谨记雨果的一段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我们应以德为先,以德树人。充满爱心,积极进取,争做四有教师!
摘要: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很多人对新课标的解读有些误解,认为新课标中将教师的地位下降了,然而自古以来,教师这一角色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当前教育的指导下,并不是让学生放弃自古以来的尊师精神,从《学记》的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尊师精神对教学的重要作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精髓。
关键词:尊师教学相长师生关系
作者简介:孙志宏,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 。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0-0181-01
《学记》中倡导“三王四代为其师”,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历代的统治阶级对教师都是非常尊重的,教师可以教导统治者如何处理政事,如何教化百姓,可以帮助统治者如何治国平天下。当代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加丰富,文化传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需要教育,教育的另一个代名词当然就是教师。而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浪潮中,教师的地位如果不被尊重,那就保障不了教育的质量,所以对新课标的解读和对《学记》的延伸发展是有重要作用的。
一、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教的过程中,教师也在不断地学习,学生的进步和教师的进步是共同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虽然是在阐述教与学的作用,也同样是在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处理教学相长的道理。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表面意义上得平等地位,新课标中强调的教师的地位回归到了平等中的首席,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仍然是处于对学生的引导过程中的,因此,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教学相长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可以知道新时期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则。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但是教师仍然是传授知识的主体。
二、师道尊严
新课程标准中谈到师生关系这个问题时,教师的地位看似是从绝对的主体地位下降到从属的位置,但是,这种理解有欠妥当,因为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明显区别于以前教师一言堂的情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引入到新的课堂中来,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教师多提问,多了解学生的观点,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自主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作为教师来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不是怕老师,而是要对老师尊重,尊重是绝对的。尊师也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新课标中说到的师生之间地位的平等,并不是就不提倡尊师,还是要对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充满敬畏的,一日为师,终生为师的训诫还是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
三、尊师的重要性
“尊师重道”是儒家经典著作中最常出现的主张理论,孔子铜像的底部有时还会将这四个字镌刻在铜像底座上,尊师,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对尊师重道的精神也是极其重视的。在西学东渐之前,尊师的理念一直都深深影响着当时的学生,尤其是儒家弟子,他们甚至将尊师重道奉为终生信守的圭臬。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特别重视师道尊严这个问题,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对“师”看得异常重要。礼仪教化的实行,才能显示出“师”与“道”是同等重要的地位,荀子讲君与师并称,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认为国家的兴衰盛旺,与这个国家是否讲师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只有尊师重傅了,才能促使国家兴旺发达。再有唐代韩愈曾说:“举世不师,故道益离”,认为只有尊师重道,社会才能更好地朝着“道统”发展。宋代的苏轼说:“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苏轼认为教师的地位高低对于文化发展,人才的培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尊师关乎重大。
四、“尊师”需要的必要条件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每一个有个独特个性、情感和体会的人来说,从情感的建立上来说,“尊师”应该是从每个学生的内心发出的,“尊师”这一行为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所以,“尊师”在笔者看来是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的,尊重是要相互的,而不是一方面的事情。
(一)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的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等,对于学生是要充满爱的感情来教育;不能因为成绩的好坏而将学生分等级来评价。鼓励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的好方式。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够被学生尊重,只有全心全意地为学生付出,关心他们的成长,对于学生的错误能够指正,但是并不诋毁学生,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要学生正视到自己的错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而每一个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爱心和包容之心才能够被学生尊重。
(二)尊重自身修养的完善
一个人如果像想要得到尊重,那么首先需要自己足够优秀,当然,能够成为教师的人,自然会教师所必备的素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一个完全合格的教师。所以,如果教师想要被学生尊重,那么首先需要教师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醇厚的人。从授课的专业角度来说,不管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应该对所教的课程有充分的理解,而不是每次讲授的都是一模一样的内容,而是需要教师能够与时俱进。新时期的思想和世界观,需要教师传授给学生,所以不断地学习也是每一位教师所必须有的精神。从思想上来说,作为一个被学生尊重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然后是一个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有着积极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师是引导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人物,只有拥有这样人格的教师才足以值得被学生学习和尊重。
由此可见,当代的尊师精神需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条件下,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是要求学生有尊师的思想,懂得尊师的重要性。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尊师”是要建立在师德的基础上的,只有拥有良好的师德才能够被学生尊重。
参考文献:
[1] 弘扬传统典当文化 更新优化经营理念.文化学刊 , 2011, (04)
[2]彭曙齐.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建设的再思考. 人民论坛 ,2011, (05)
首先,为了让学生理解本文主题,了解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本节课我设计了两个教学目标:(1)探究主人公变形及变形的原因;(2)分析本文的艺术手法。以上两点都紧紧围绕本文的主题展开。这一点与课标的要求是符合的,并且对问题的分析较深刻,这是本节课可取之处。
而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我对目标的执行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以下三方面。
第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整节课下来,基本上是由我自问自答。像情节的回顾,应该让学生来回答或者一起来回顾,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而其他难度较大的问题,如变形原因的探究,也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由我来补充归纳,从而水到渠成地自然得出本文的主题思想。
第二,时间掌握不准。本堂课由于是汇报课,加之很多领导教师来听课,导致我个人比较紧张,语速过快,且留给学生表现的时间不多,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学生在我教鞭的指挥下匆匆地学完了这篇课文。因此,课堂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
第三,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明白学习名著的意义。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名著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是因为它们往往有超越时空、指引现实、成为永恒的魅力。而这节课,我未能引导学生认识当前社会探究《变形记》的现实意义,从而未能很好地完成课标的要求。
一、解决困扰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一种新导向
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关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并就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形成了探究式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自主学习、交互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特别是对学生知识的初始建构也大都能关注知识探究形成的过程,而不再是简单的说教传授。然而,由于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都同样面临一个困惑:课堂上如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如何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何在同一时空内让优生尽展其能,让那些学困生不再成为“被教师遗忘的群体”,真正能使他们尽己所能且有尊严地参与到学习学习中去?再者,在新知的巩固、建构方面,无论哪一种教学方式,最终也大都仅仅局限于习题的训练,且更多地是通过题海似的习题反复练习加以保证。学生的课业负担未能真正得以减轻,且更为可怕的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往往在无休止的重复练习中荡然无存。
面对这种状况,作为教学改革实践者,就有必要思考、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来加以解决!
“教中学”的学习方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而提出来的。课堂上,教师新授之余,在学生初始建构新知识后,让他们利用以往小结巩固的时间全面开展互教活动,要求学生对同伴实施教学或与同伴分享自己学习探究的感受。这一举措必将引导学生为实现对同伴的教学,对其初始形成的知识进行积极主动而有意义的重新建构,有时哪怕仅仅是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从而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建构相对牢固的知识认知,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特别是让学困生也能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有时哪怕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重复描述,都可能让他们深深感到自己的存在和别人的需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将成为我们改革困扰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新导向,它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尝试研究的。
二、实现践行研究理论成果指导的一种新探索
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大不相同。以学习24小时后的材料保持率为例,讲授占5%、阅读占10%、视听结合占20%、示范占30%、讨论组占50%、实践练习占75%、向他人讲授或对所学东西立即加以应用占90%。这样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的教学有什么启示呢?是否也意味着我们可以着眼于这样的研究成果的指导意义,从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去思考,建立相对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呢?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何不尝试实践这一理论研究成果,并以此为指导,设计我们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以更高效的学习方式参与到日常的学习之中呢?
“学后教,教中学”学习方式正由此应运而生。它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和教育者多年自身教学实践的思考,这是践行这一研究成果的一种探索。作为教学改革实践者,我们就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努力去思索、寻找、尝试践行符合我们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从而建立一种理想、科学的教学方式,开创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三、继承发展前人传统经典思想的一种新变革
大家都知道“教学相长”的道理。按今天的解释,它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相互促进、积极影响的过程。然而,这一经典的思想最初却是指教师自身的教和学之间所发生的作用与影响。诚如最初《礼记・学记》所记载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由此,我们明确了这是“教学相长”古今两方面的不同的发展时期所具有的实践指导思想。
关键词: “布白”艺术 诗歌教学 功能 依据原则
“布白”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指的是画家将整幅画留些空白不着色,在虚实映衬中使画意更浓郁,给人以独特的美学欣赏价值。
所谓诗歌教学“布白”是借助艺术作品审美欣赏领域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诗歌教学,并以此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诗歌教学课堂效率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受到情感的体悟。
传统绘画中“布白”手法的运用,在于能较好地处理作品中“虚”与“实”的关系。而诗歌教学中“布白”手法的处理,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问题设计和思维点拨、引导,人为地在知识、心理等方面暂时性布设空白,激发学生思维与“补白”的欲望,使学生真正获思维训练与情感熏陶。
一、诗歌教学“布白”的功能概述
(一)尊重学生主体性,提高学习主动性。
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布白”,能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和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归纳规律,并且激励和帮助他们进行知识深化。这一过程,可使学习主动权回归于学生。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接纳的过程,教学中如能科学地“布白”,就可以通过“白”的诱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巧用教学空白,增强思维训练。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设置暂时性的知识“空白”,以此激起学生急于填补、充实“空白”,并使之完整、完善的欲望。教学过程中由于“空白”造成的断裂,要靠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焊接合缝,“空白”前后的教学环节要靠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联系起来。诗歌教学巧用“空白”,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三)借助学生智慧,促进教学相长。
《礼记・学记》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一方面,由于教师知识、能力的局限,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疏漏。另一方面,由于班级授课强调整体性和普遍性,学生之间又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很难用一种方法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布白”的运用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主动思考和自由选择的机会,又能够为教师提供总结思索与拓展思维的机会,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诗歌教学“布白”的依据与原则
(一)理论依据。
1.普通心理学原理
如果诗歌教学仍以传统守旧、空洞等禁锢的教学方式为主导,只能让教师或学生获得暂时的心理安慰,最终只能成为考试的牺牲品,因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
(1)从注意力的维持看,禁锢的教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引起学生“分心”现象。
(2)从记忆原理看,禁锢的教法不易使学生记忆所学知识,这是因为后者受到前者抑制的缘故。
(3)从创造和想象原理来说,禁锢的教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满足于现成的答案,不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2.西方现代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完形理论
格式塔(主要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心理学完形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一种不完美即有缺陷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会在不知不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完满的趋向,从而倾向于由知觉到经验到完美的格式塔整体,即完形整体。
3.对“布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功能的理解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是以能力培养为归宿,以思维和语言训练为核心。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和学习的“布白”,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有意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平等对话,互动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作出有个性的反应。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综合性、复杂性的艺术,也应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遵循艺术创作中的“虚实相生”的规律,让“布白”艺术积极参与。许多有识之士都指出,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关键在于学生应当有充分自由思想的空间。因此应该重视“布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语文课真正成为思想的乐园、个性的舞场、创造的天堂。
(二)诗歌教学中“布白”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布白”是诗歌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它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必须服从于课堂教学的思想和内容,这就要求“布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鲜明的针对性。教学中运用布白艺术应围绕所学知识,给学生留下联想、开拓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不是让学生毫无目的地空想、瞎想。
2.适度性原则
课堂“布白”不宜过多,不要随处设置“空白”,更不能为布白而布白。“空白”过多,会造成针对性不强、主次不明,同时也会使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支离破碎,过于空洞,使学生如坠云雾、无所适从,乃至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出现障碍,导致最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上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帮助及独立性、主体性的培养。
3.选择性原则
教学中创设空白,是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材料、机会和动力,并以此为通道让学生去探索浩瀚的知识海洋。所以,“布白”的问题应选择学生感兴趣,又寓意深刻的素材,不能盲目强调趣味性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更不能单纯为了吸引学生而把学生引入误区。
参考文献:
[1]吴冰沁,张志刚,孟祥英编著.走进高中语文教学现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教学相长;实践;创新
“教学相长”这个成语本来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都可以得到相应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师生要在学习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次的交流和对话,学生要参与积极地去思考,老师在渗透给学生科学方法的同时,也要适时地融入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让学生在体验母语优美和魅力时,能够自觉加强运用母语的实践创造等,这些问题都是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加强的,而我觉得“教学相长”这个经典的教学理论不仅可以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而且能找到教和学的最佳的结合点,即使在新课改形势下也可以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指引。
下面我就从老师的角度来浅谈一下我的做法和收获。
一、认识消除学生恐惧心理
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至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关系很重要。要让学生明白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对立的,更是相互依存、共存亡的;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再者作为老师应该做到微笑面对学生,教态平和、大方,语言清晰生动,讲课有条理重点突出,尤其问题设置上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已知到未知,有感性到理性,观点和材料的前后统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羚羊木雕》一课,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孩子们的状态不是很好。我就及时进行了引导:你可以试想着你是其中的“我”,这件事就发生在你的身上,你的爸爸妈妈和你最要好的朋友之间的故事。带着这样的感情去读去理解,那么你就会收获很多。于是孩子们开始想象揣摩了,认真的小脸上开始有了丰富的表情。之后我又鼓励孩子们要勇敢的表现出来,课堂上,孩子们的声音虽然有点稚气,但富有的感情投入是不能够否认和抹杀的。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学生成功克服了对于语文原本的恐惧和厌倦,变得积极起来了。课堂上也及时对家庭作业完成好的学生进行了赞赏和鼓励,孩子们对于语文的陌生恐惧也就自然消除了。
二、实践探索,摸着石头过河
具体实践中老师要发挥自己引导的职能,要随机应变,诱导,努力创造环境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启发调控的作用,“教亦多术,运用在于人”叶圣陶如此说。七年级上下册中都有课外古诗词背诵的环节,利用闲余时间我大胆地采用学生自主解析老师辅导矫正的方式进行。学生重在诵读,结合导读部分的提示和课下字词的注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讨论和交流,这些都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有十足把握之后,展示成为重要的一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使所讲的诗歌多姿多彩,老师要注意纠正错误或误区。之后学生也说,学习诗歌的方式让他们耳目一新,同时也收获颇多。
在诗歌《秋天》,其中孩子们“悟秋――感悟人生”这一环节我觉得非常成功,虽然我自己也有准备,但学生的发言结合具体语句对秋天美的分析细致而全面,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秋天的感悟,更启发了我对于秋天的理解和体会。变学生的“学会”为“会学”,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新课程逐步了解,适应,习惯和喜好,并且勇敢的投入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进来,“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
三、创新创造,学出真我风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有着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责无旁贷。大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大胆发言动手动口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结合自身的特长技能发挥语文的特色,真正提高语文的素养和学习能力。
正所谓“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陶行知文集》)。对学生我想也是一样的,可以一面学一面用,正真做到“学以致用”。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孩子在这方面的引导和培养。这就是一种创造,能够展示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够显露学生的文字功底,能够反映学生的美丽心灵,真正能够把语文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成为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
借用教育家陶行知的话:“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