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

大专行政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专行政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专行政毕业论文

第1篇: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呼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互动机制,为提升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通过劳动力转移牵动土地流转,从而带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增加投入,促进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探索出了一条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全区采取多种模式加速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促进了土地的合理有序流动和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不仅使外出务工农民获得土地承包权益,稳步推进了劳动力转移,而且使留守农民实现了规模效益。截止目前,全区转移农村劳动力13.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1%,创劳务收入14亿元,农业人口人均劳务收入3107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全区通过转包、转让、租赁和入股等形式,引导转移就业的农民流转土地38.9万亩,占转移就业农民承包土地面积的52%。

一、多种途径流转土地,解放农村劳动力

呼兰区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为推动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一是创新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土地流转,释放农村劳动力。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鼓励农民以土地转包、租赁的方式,积极参与农业合作经营,从而加速土地流转,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全区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0余家,流转土地面积达6.1万亩,吸纳农村劳动力1.2万名。二是引进现代农业资本,促进农村集约化经营,释放农村劳动力。呼兰区注重在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发展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借助企业自身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优势,让农民以土地入股、转包和互换,发展订单农业,建立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助推了土地流转规模。实现了基地建设和农民的互惠双赢。在抓招商引资发展龙头企业的同时,还注重扶持各类专业大户,按市场规则引导土地向种养殖业大户流转。三是建设园区,流转土地,释放农村劳动力。为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呼兰区加快了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输出步伐。以沈家、双井等乡镇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打造哈肇路设施农业示范带。采取承包地互换转包、租赁、入股等方式,引导外出农民把土地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化经营,释放了农村劳动力,加快了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双井示范园区在300亩土地上建温室大棚20个,每个大棚年纯收入1.2万元。

二、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推动土地稳定流转

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要素的优化组合,又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呼兰区近年来采取多种渠道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建立和完善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流动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劳务经济发展新机制,做大做强劳务经济这篇文章,推动了农村土地的稳定流转。一是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劳动力转移,稳定土地流转。呼兰充分利用国家“阳光工程”培训资金,发挥阳光工程培训的牵动作用,通过整合教育资源,采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联合办学方式,提高培训质量。根据市场需求,坚持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目前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全区已形成了数控、电焊、计算机、建筑、服装等专业品牌。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与省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合作培养的数控专业学员分配到中粮集团、青岛海信等知名企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培训电焊工叫响大连造船厂。近年来,全区共开展技能性培训农村劳动力2.1万人,实现了稳定就业。区劳动力转移办公室还与200余家企业确立了劳务协作关系,每年可提供1万余个就业岗位,为学员提供输出、维权保障一条龙服务,促进了稳定转移,也促进了农村土地的稳定流转论文格式。二是成建制举家迁移,稳定土地流转。农户成建制举家向城镇迁移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稳定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也是从区域范围实现农工、农商转化,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战略举措。全区已有7669户举家外迁,转移农村劳动力13875人,流转土地11.4万亩,不仅提高了土地流转的总量,而且增加了稳定性,提高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三是创新发展合作组织,稳定土地流转。发展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组织,构筑新的载体,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稳定土地流转的重要保证。许卜乡蒲井村农民合作社利用外出农民流转出来的土地建设设施齐全的蔬菜生产基地,发展无公害蔬菜3500亩,并吸纳本村劳动力110名在生产基地常年出劳务,每个农民年获得工资性收入1.5万元。蒲井村五个钢筋队输出劳动力310人,年创收496万元。新型合作组织建设对稳定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规范管理,配套服务,为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

为保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呼兰区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加大力度,为推进劳动力转移稳定土地流转提供保障。一是提供法律服务保障。区政府出台了《呼兰区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文件,确定了“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原则。由区政府统一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在承包期内,允许承包人租赁、入股、转包,增加土地收益。乡镇农经中心普遍建立了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对土地流转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强化区土地承包仲裁机构职能,加大调处和仲裁工作力度。各乡镇农经管理中心及时向农民提供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完善土地档案。区级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及时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为外出务工农民和务农职工提供了土地权益的制度保障。二是提供社保政策保障。把已经放弃经营土地、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避免再次返乡与民争地。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于已经流转土地的农民,引导他们从土地流转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参照城镇居民建立个人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提高自我保障能力,增强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三是提供生产经营保障。对于规模经营土地的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呼兰区组织涉农部门,全力给予资金、技术和物质支持,使其快速发展。2010年,区政府协调金融部门发放支农贷款7亿元,扶持农户7.2万户,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资金保障。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并与大专学校、科研院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为科学种田提供指导服务。实施优质粮食、测土配方施肥、玉米丰产、科技入户、农业技术标志性工程等,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土地连片经营提供技术支持。建立村民互助小组,帮助外出劳务留守人员春播、夏锄、秋收。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更新农机具140多台(套),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7%,使新型大型农机具得到很好地应用,提升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生产质量。

第2篇: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科研项目 食品专业 就业素质与能力

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虽然各类经济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2008年我国食品行业全年运行仍然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改善、效益提高”的格局,全年全国食品工业生产增加值增长14.80%,高出全国工业增速1.9个百分点。2009年食品工业总产值预测总产值4.9万亿,相比2008年可能增长17%左右。从各方数据可以发现,近几年,我国的食品工业在扩大内需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到2020年,食品行业将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

而我国高等院校食品专业的办学宗旨应是培养出一大批具备创新和创业能力、懂技术、会管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让学生在求学期间参与科研,培养他们的科学创新能力。科研是高校的主旋律,食品专业更是存在大量的科研合作或者项目申报的机会。如何将广泛存在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与食品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就业能力提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较强竞争力,是一条高效有益的思路。

一、食品专业学生就业基本情况

1.从食品专业本科学生就业角度分析

根据2008年麦可斯调查,全国工学本科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率为76%,食品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生前五大职业流向为:食物科学技术人员、生产和经营工作者的一线主管、产品安全工程师、行政秘书和行政助理、化学技术员;主要行业流向为:食品制品业、化学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各级党政机关、农业生产畜牧类行业、为农民服务类行业、司法/公安/安全政府机构;企业流向按照降序排列为:民营企业/个体、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国有企业、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组织(NGO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稍有不同);专业就业流向最多的五个城市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哈尔滨)/食品质量与安全(广州、北京、东莞、上海、无锡)[3]。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由于食品专业专业性较强,入职门槛相对较高,本专业学生在熟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专业对口就业程度较高;我国大部分的食品企业为民营个体或外资企业,分布在北京、广州等几大城市,于是食品专业学生就业具有趋同的集中表现,人才流动方向是相对合理的。

食品专业的本科生就业难也存在自身的一些原因。由于现在学校教的知识与企业实践联系不紧密,再加上高校扩招造成学生人均占有实验资源减少、经费投入不足、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然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应用型极强的专业,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动手型人才”;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对就业期望值太高,定位不准确,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因而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工作、不愿意从事基层工作、不愿意到不发达地区和外省发展。太多的“不愿意”是造成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另外,没有把握正确的求职途径。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

2.从食品行业和企业角度分析

在“中国本科毕业生需求量最大的50个热门行业”中,食品制品业排在19名,工作需要的与专业的相关率为71%,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薪为2140元,毕业前的月薪期待值底线为1415元,雇主愿意提供的月薪上线为2258元。另外,食品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有变化。食品生产型企业需要研发检验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相对较多;研发检验型人才企业侧重于考虑硕士研究生,因为他们更加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工程技术型人才企业侧重于大专生,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同时,他们所要求的条件却比本科生要低;而管理型人才企业则更加愿意选择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5]。这样,留给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就只有残酷的社会竞争。但部分食品企业也遭遇尴尬,由于降低成本等原因,厂区较为偏远,企业生产条件较差、生活设施不够健全、起薪较低等原因无法吸引到合适的人才。另外,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全国食品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长。与此同时,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和人才竞争的残酷。

二、食品行业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

根据2008年《麦可斯――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本科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能力需求排名(按照工作要求达到的水平由高到低)为:积极学习、学习方法、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聆听、理解他人、协调安排、理解性阅读、疑难排解、服务他人等。由此可以看出,能力需求排名靠前的是基本技能、社交技能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离雇主要求最远的是理解性阅读、疑难排解、服务他人三项。

食品行业在对学生能力要求方面和其他行业有共通之处,但也有特殊之处。由于食品行业的产品是提供食品的,从而对卫生标准的要求高,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也有相应要求。同时也正因为食品安全关系到万千顾客的健康,职业道德也就变得非常重要,员工的诚信意识、责任心是最宝贵的品质。另外,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包装、保鲜、易食、营养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食品行业从业者的学习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也就非常重要。

三、在科研项目中培养就业能力的思路

1.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培养的能力

一个完整的科研项目从阅读课题指南、写课题申请书,到严密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到最后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和提炼等,全面体现了研究团队成员的理解性阅读能力、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协调安排能力、疑难排解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等。并且,现阶段由于学生的专业划分过细,知识结构较为单一,造成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深度、广度和精度明显不足。而从事科研是一种综合运用多学科进行知识整合的过程,这必然要求学生对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所涉猎,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这些能力与食品行业就业能力正好吻合。所以,以科研项目为平台,全面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可行的。

食品类科研项目中横向课题大多是与食品行业中的企业合作,这些企业可以提供参观、实习、调研等。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同时也可以深入行业一线去了解现实的工作环境,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2.在科研项目中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系统思路

对于广大的学生群体,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建立科研兴趣小组,由专业老师作为小组指导老师。一方面,由于是自愿行为,学生将更具有自身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科研工作也是“挑人”的工作,真正愿意做这方面工作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能力不断提高。小组由专业老师管理,一是有利于师生专业领域知识交流,二是有利于项目分工管理,三是有利于学生能力较快提高。团队建立起来之后,按照年级进行分工,在老师的指导下高年级带低年级,到一定程度后,高年级的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低年级的学生也成长起来了,再继续带新人,如此循环。具体培养思路如下:

(1)大一阶段:了解课题组大的研究方向、研究背景以及熟悉课题组的老师;观察高年级学生做实验,熟悉各种玻璃器皿;学习清洗试管、烧杯等设备仪器;整理试剂柜,认识各种药品。并且要积极的与高年级同学或者老师沟通,不懂就问,这样既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也可以锻炼与人交往交流的能力。这些工作可以使其对科研和实验有直观的认识,增强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兴趣;同时在观察和参与简单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培养了其耐心、细致、责任心等素质与能力。

(2)大二阶段: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基本成分检测等;学习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实验图表的绘制还有实验报告的撰写。负责指导的是专业老师、研究生和大四学生。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大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练就扎实基本功,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同时也让大四学生锻炼了组织管理的能力。高低年级的学生直接交流也让低年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到专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与掌握的程度,进一步地提高了彼此之间的社交与沟通能力。

(3)大三阶段:进行课题的简单设计;结合教师课题,组队参加相关学术竞赛(如挑战杯赛等),全面提升研究能力。在参加比赛中就要求学生善于动手动脑,善于找准研究的切入点,选题新颖。根据选题,自己确定实验方案,方法和实验器材,并制定出合理的进度安排,这一个过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提升。另外,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学会了相互协作与分工,这对个人的组织协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也是个很好的锻炼。

(4)大四阶段:由指导老师给出专门课题或者学生自选题目做毕业论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由老师和研究生指导修改后,独立完成课题相关研究。一方面学生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对科研课题的选题和申报、科研论文的写作、投稿和发表等一些有关科研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学生在参与和完成课题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思路,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查找文献、翻译资料、处理数据及撰写报告,学生这个过程中需要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突破常规,不拘泥于实验中的老套路,有助于提高学生试验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相关项目联系的企业或者科研部门实习中,能够积累工作经验。在实习的过程中也能全面接触社会,了解相关岗位的职责与工作内容,积累社会资本并且得到展现自己的机会。这个阶段学生的适应能力、独立性、创新研究、解惑能力等得到综合锻炼与显现。

四、结语

现今食品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在数量、品质和知识结构等方面要与不断发展变化的食品行业相适应。而结合科研项目来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这个过程贯穿大学四年,需要高校指导老师和同学一起努力,才能真正取得效果,从而使食品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诘.试论当前食品行业现状与对策.科教文汇,2008,(6):156.

[2]程建军,王辉,江连洲,宋丽华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3]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研究课题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42-126.

第3篇: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音乐专业;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2015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重技重能’时代即将来临”①。音乐学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专门型应用型人才,制定该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既需要强调音乐学理论基础,也必须培养其音乐实践技能,形成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课程体系。伦敦城市大学是英国一所历史悠久的高水平应用型公立高校,它始建于1894年,原名北安普顿学院,1966年改为正规大学,在该校逾百年的历史里,始终在伦敦市中心为莘莘学子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学校下设商科与行政管理、计算机与数学科学、艺术与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及传媒通讯、旅游管理等学院,其中艺术与社会学科(SchoolofActandSocialSciences)开设了音乐本科专业。学校办学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的同时,注重实践,积极搭建创业平台。伦敦城市大学与杰出的专业机构、商业界及工业界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一直排在全英的前列。文章以云南昆明学院和英国伦敦城市大学(CityUniversityofLondon)为例,分别从培养模式、教学方案、专业方向与学制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吸取英国应用型高校音乐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中优秀合理之处的建议。

一、两校音乐专业的培养方向及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比较

昆明学院音乐专业在本科阶段的专业设置上主要依托于音乐教育专业基础,培养的方向倾向于专业音乐教师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管理工作,目前下设两个培养方向,分别为音乐学、舞蹈学,音乐学以音乐教育为主,教学模块设置分为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实习模块。学院设置了部分通用选修课程,但大部分教学模块为必修课程。音乐专业学制为期四年,学生一共要修够195个学分,且通过毕业展演评审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合格后才能授予学士学位。通识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政治、英语、计算机、以及体育、思想等公共课程。公共课程模块会在第一、第二学年内完成,学生应修学分38.5个;音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有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以及艺术概论、外国民族音乐等专业基础课,一般贯穿在四年完成,部分课程第二至第三学年完成,该模块学生应修学分为41个;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声乐、舞蹈、键盘三个部分,一般贯穿在第一学年到第四学年的完成,此必修环节的学分为32个;集中实践模块主要包括毕业展演,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其中,毕业展演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该模块应修学分为37个。伦敦城市大学在专业设置上相对宽泛些,培养的方向有专业音乐演员、专业音乐教师、作曲家,音乐管理人才等,下设的培养方向,分别为音乐表演、音乐研究、音乐学、音乐管理、音乐编排等。音乐专业学制通常为三年,培养方案设置较为独特,每一学年分为二个学期,每门课程的学分分数较大,会有15学分或30学分。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课程主要有艺术概论、音乐的构成、音乐鉴赏与评论等;第二学期设置有个人职业规划、音乐专业课程、排演等。第一学年的学分至少要达到170个。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的课程主要有音乐作品与分析、音乐表演等;第二学期学生可从专业拓展出的很多个小模块中选出几个模块学习,包括发声技巧、录音技术、教育原理等,第二学年的学分至少要达到140个。第三学年为实习实践学年,学生会被要求去企业或者周边学校进行实习,实习为学生提供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机会,增加工作经验。实习的公司通常会向优秀学生提供赞助,以资助其完成学校剩余时间的学习。同时关于毕业评估的标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毕业论文或实践项目。导师将根据教学模块的区别,使用不同的评估方式。但都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参考文献,并有独立的主题和观点以及逻辑性的思维。

二、专业培养方式比较

昆明学院音乐学院本科阶段学习年限为4年,在学生培养方向上,昆明学院在转型应用型高校后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原则。专业培养主要面向高校及中小学音乐教师、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音乐人才。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从事声乐及舞蹈教学、企事业单位艺术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充分满足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对文化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生在大一大二学习阶段所学习的课程以通识课程为主,而后两年是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主干课程有声乐、舞蹈、合唱与指挥、键盘、作品分析、艺术概论、乐理与视唱练耳、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民族音乐。伦敦城市大学的音乐本科专业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和音乐表演等实践能力,以保障其毕业后能胜任在学校、剧团或企业单位的工作。该专业提供了专业发展方向的多样性选择,学生能够探索更加广阔的领域,并得以提高全面的实践技能。学生在经历三年的学习后,将能够获得与多个音乐相关的行业求职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第一学年的专业培养目标: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基础课,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排演与实践,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伦敦城市大学分学期课程设置情况第二学年的专业培养目标:开设专业课程,课程逐渐趋向于“专”和“深”,通过学习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重点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三学年的专业培养目标:除了音乐表演是必修的模块,学生将被监督完成论文、作曲、音乐表演任选至少一项的必修模块,以及选修模块中的课程。在第二学年到第三学年,学生们会参加为期数周的工作实习,增强工作体验和现实经验。学校与杰出的专业机构、BBC电视台、歌剧院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学生将获得更多实际经验,也可申请去国外学习,探索全新的文化和艺术形式。整个本科学习中都贯穿了个人职业规划课程,可见该校对学生就业与职业规划的高度重视,通过规划引导学生正确定位,以提高学生就业所需的竞争力和适应性,促进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三、比较小结

英国高校音乐人才培养较我国要少一年,年限更短。然而,英国高校本科阶段对音乐人才注重理论修养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化操作技能的培养。当然,英国发达的商业艺术文化,也给了学生更多参与校外专业实践的机会。从音乐人才就业的领域看,中英两个国家差别不大,但学生所处的培养环境以及培养模式不同,对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左右。

四、结论与建议

1、伦敦城市大学总体来说学制短,制度较灵活,课程比较偏重实际应用。也比较注重对学生音乐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从第一学年开始就学习专业基础课,学生专业学习起步早,所修学分也基本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此外师生比例合理,能够保证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充分沟通;音乐专业还有一些相近或相似的专业可供学生兼修,比如声音与环境、音乐管理、录音技术等,通过专业组合多元化,让学生的专业能力横向得以扩展,能力更为复合。建议我国高校根据专业领域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基础公共课或者公共选修课,可以与专业课适度结合,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同时扩大专业组合,提供更宽的知识选择面。2、昆明学院按照中国标准的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其基础课程科目设置较多,学分小且分散,课程设置模式与中国其它同类型院校较为类似。其公共课程分布在第一和第二学年,学生需要从第二学年开始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则要到第三学年才大量接触。课程划分过细和学分设置分散,并不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学习,建议适当压缩公共课程学分,将部分课程集中进行教学,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3、英国大学的音乐等艺术类教育既注重学生理论修养的培养,也注重启发式教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善于分析及实际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为其参加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总体来看,应用型高校的音乐专业毕业生应该要能满足学校、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既要懂理论、又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或者表演能力。我国当前应用型高校音乐人才的实践能力、实际操作技能还有些薄弱。学校应更多的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地方文化企事业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高校可以提供培训课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明确实践的目的性,并通过实践来快速提高应用技能,与工作接轨。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

[2]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江苏高教,2008.

[3]张金泰.英国高等教育历史现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第4篇: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旅游管理 课程体系 优化

1979年,我国第一所旅游高等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成立,标志着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开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以国家旅游局为领导核心,以南开大学、西北大学、杭州大学和中山大学为龙头的全国高等旅游教育的格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时受旅游业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和人才需求的影响,许多院校也相继在原有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上组建或新建了旅游系或专业,使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进入一个高速度发展的新阶段。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641所,其中高等院校770所;旅游院校在校生为773,757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397,365人。近30年来,高等旅游教育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旅游专业人才。但同时,仍存在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两大突出问题。一方面,在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转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的空缺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以致出现了对“旅游本科规模:是发展还是限制?”的疑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问题分析

1.缺乏特色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意味着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传授,学校教育要培养何种规格人的问题。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但由于旅游学科的不成熟和复杂的依托专业背景,目前许多旅游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把握不准,有些教育机构主持制定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专业特色已经淡化到难以识别的地步,各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存在很大差异。如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13门主干课程,在不同院校的开设程度不一。据笔者对收集到的32所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有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地域)的教学计划分析,13门课程都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的只有2所,最少的院校只开了3门,有些院校则把一些专业主干课程设在选修课中,各院校之间缺乏统一的体现专业特色的主体课程,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位课程。从中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统一性不够,专业特色不够明显,缺乏明确的核心主干课程,影响学生专业特长的形成和发展。

旅游活动是凭借一定的旅游资源和地域空间展开的,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使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都各具特色,旅游业的地域分异和地方特色十分明显。因此,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关注专业统一性的前提下应体现一定的地域性和特色性,将与本地旅游资源及开发、旅游业发展等相关的内容列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形成地方特色课程。但目前许多高校(包括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少乡土旅游课程和教学内容,学生毕业后对本地的旅游状况不了解,岗位适应期较长。

2.内容重复,逻辑性不强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背景复杂,大多起源于地理、英语、历史、中文、经济等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依附专业和学科的痕迹,与原有专业相关的课程设置过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严重,这不但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使学生缺乏应有的系统的旅游专业知识,也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先修课和后续课顺序的颠倒,逻辑性不强,不仅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也使教学体系本身散失了应有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3.因人设课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师资和专业背景的原因,一些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会忽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专业特色,考虑更多的是哪些教师能上什么课或哪些教师想上什么课,而不是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人设课现象较传统专业更为严重。因人设课也是造成部分教学内容重复的原因之一。

4.实践环节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根据对部分院校教学计划的分析,各校均在第8学期安排毕业论文设计,时间都为6周。但是其他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不论从实践内容上还是从时间安排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上存在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一是实践学时不足,旅游本科实习多为2~3个月,最多半年,二是实践内容不到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旅游本科教育既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模拟实验室,更没有像瑞士洛桑等国外旅游院校“前院后店式”的办学条件,而一些旅游企业则对旅游人才培养舍不得投入,把实习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学生到企业实习多是充当劳动力的顶岗实习,无法进行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而且大多数旅游专业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属于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因忙于写论文和找工作,根本无心实习,使毕业实习流于形式。而海外旅游院校则具备相当好的实习体系。如欧洲某旅游院校学生在一年级、二年级和毕业之前分别有9周的入门级实习、8周的服务实习和16周的管理级实习,而且学生入学之前必须至少要有9个月的本行业工作经历。专业设置以综合广泛著称的康奈尔酒店管理学院对4年制的本科大学,要求在4年内必须有800学时的实习。瑞士、法国的旅游管理学院授课与实习时间各占一半,且大部分实习时间在一些联合饭店,实习后写出报告,并要求指出该饭店经营过程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经过如此全面的实习之后,再加上大量的专业知识,学生毕业之后便可直接担任管理人员。而我国的许多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可能才第一次接触饭店工作,只相当于人家的第一或第二阶段,毕业后还要从头做起。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思路

1.明确培养目标,力求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统一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决定着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辩证统一的原则,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中高级应用性人才。正确引导学生对“管理人才”的理解,使学生明白熟悉基层工作和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是成为优秀旅游管理人才的基础。加强课程理论研究,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必开的、能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和学位课程。专业课程既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与此同时,针对旅游业的地域性特征,各高校可以针对地方实际或学生就业的领域,开设适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使学生毕业之后能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创造教师到旅游企业兼职或挂职实习、交流与进修学习的条件,使他们能深入到旅游实践的第一线,以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态势。同时,也可聘请一些水平和能力比较突出的旅游行政人员和旅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教学,形成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其次,中老年教师应更新原有知识结构,构建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年轻教师应加强科研能力培养,以科研促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相长。

3.加强实践教学,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实践与技能课程既包括最基层服务技能的掌握,也包括职业意识的培养,行业、企业管理环境的熟悉,对旅游业经营活动中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对旅游行业实际管理活动的考察与见习。实践教学需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设计来完成,贯穿于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在本科阶段实践时间可以安排1学年,大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1)旅游资源考察实习;(2)导游实习;(3)饭店服务实习;(4)旅游企业管理实习。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特征,以及我国高校旅游专业办学经费少、缺少类似瑞士洛桑等国外旅游院校“前院后店式”的办学条件等状况,应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资源,形成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产学合作,使学生完成旅游业各部门、从服务到管理各层面的实践锻炼。

4.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应从培养目标的确定开始,以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教育的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课程观为指导,体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对课程及其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使之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和增强社会适应性。为此,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整合为“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素质提高课程模块”,构成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按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基本思路,使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现两个一致(即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相对一致)和两个分化(即素质提高课程分化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后期分化),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图)。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结构框架图

第一学年以基本素质课程为主,要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外语、计算机等素质技能的教学。第二学年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为主,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宽泛的基础知识结构,为专业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的生长点。第三、四学年在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平台的基础上,开设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通过专修三大专业的主干课程扩大专业口径,并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有所侧重,形成一专多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素质提高课程可以从第二学期开始开设,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爱好自由选择。4次大的实践活动可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循序渐进地设置:旅游资源考察可以安排在第一学年结束,利用暑假中两周左右时间进行;第二学年暑假安排一个月左右时间进行旅行社与导游业务实习;第三学年结束,进行四个月的饭店服务实习;旅游企业管理实习可放在第八学期,时间为两个月左右。

参考文献:

[1]旅游本科规模:是发展还是限制?[DB/OL].最佳东方网页.guanli.省略/guanli/112/2007-5/13/0751322153184742.htm

[2]申秀英阳琴: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139―142

第5篇: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成为时髦并被广泛接受的名词,原来的人事部已纷纷改称人力资源部。然而,仅将人力作为资源还不够,还应将人力变为资本,使其成为企业的财富,让其为企业所用,并不断增值,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关键字:分析招聘使用

一、资源和资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资源是自然形成、未经开发的,而资本却经过精心的开发和筹划,成为企业产生利润的基础。其次,资源和资本在使用上考虑的角度完全不同,如果要资源,人人都想要最好的,钱越多越好,技术越先进越好,人越能干越好,但作为资本,人们就会更多地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会在乎成本,会考虑利润。第三、提到资源人们多考虑寻求与拥有,而提到资本人们会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其增值生利,资源是未经开发的资本,资本是开发利用了的资源。1、在人才招募上:如果我们正在找工作,我们读十份招聘广告,会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内容十分雷同: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能流利地使用英语等等,难道有这么多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是一样的吗?

我曾听一个年长朋友抱怨过,他工作的公司在招聘时要求能流利地用英语交流,那时,这个要求很普遍,为了找工作,他在应聘前还真在口语上下了不少功夫,应聘面试时与考官侃侃而谈,顺利过关,结果工作快半年了,除了"Hello"之类的就没说过什么英文。还有的公司,招聘话务员,要什么:"本科以上学历,英语四级以上,能用关于交流。"本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从来没有做过对外贸易,资源浪费啊!也许他们是为了长久之计吧!

上述的招聘就是将人作为资源,只片面地追求好,不论是否需要,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流利的英语等,只要别人要求,我就要求。这种招聘方式,或者会为企业增加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或者成为员工队伍不稳定的根源。终将回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一个人的能力不同,其对薪金和发展前景的要求就会不同,一个不太会讲英语的人和一个能流利地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人对薪酬的期望会有很大差别,同样,一个营销专业毕业的大专生和一个MBA或EMBA对薪酬的要求更会大不相同,一个人具备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社会就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使其容易不稳定,同时,由于他们投入了大量成本才成为了较为稀缺的人才,社会提供给他的报酬水平也会较高,一个企业如果想招募并留住这样的人才,只能按社会标准付给他较高的薪酬,这就意味着我们增加了成本。如果,我们将人力看作资本,这是我们会很自然地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多付的成本能否给我们带来收益?假设一个企业只做国内贸易,估计在一年之内都不会与国外公司打交道,如果招聘时非要求良好的英语水平,这对企业来说只会带来两种结果:

(1)增加工资成本。本来销售部的工资成本可能是15000元/月,由于要满足高素质员工的薪金要求,使工资成本增加至30000元/月,而增加的15000元成本并不给企业带来任何价值。这样做不是白白浪费吗?

(2)造成流动,增加招聘培训成本。如果公司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招来的员工在了解到他们的收入状况后会产生不满,然后另谋高就,这样,不仅使公司已支出的招聘培训费打了水漂,还得不断再去"浪费"招聘培训费用,以维持公司在人才上的高要求,而这些增加的成本也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2、在人才的使用上:一个公司招募了一个新员工,在招聘时其条件完全符合公司要求,但试用期结束时,该员工却未能完成公司的工作,因而被解聘,这是谁的过错?公司?员工?

我们很难说这完全是一方面的过错,但我们知道,对同一个员工来说,将其视为资本或视为资源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孙先生的故事。孙先生大学毕业后应聘到甲公司做销售员,三个月过后,被炒了鱿鱼,于是,孙先生又来到乙公司,销售业绩却很不错,不到一年,就被提升为销售主管,同样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招聘过后,甲、乙公司都做了些什么。孙先生来到甲公司后,人力资源部让他填写了各种表格,然后,就让他到销售部上班。销售经理将一摞产品和公司的介绍资料给了他,安排他去行政部领了笔、本等用具,向他介绍了部门的其他同事,最后,给他下达了销售指标,并让他坐到办公桌旁开始工作。孙先生没有销售经验,由于拿到的资料是公司发给客户的宣传资料,对产品的介绍很简单,孙先生对产品是什么也不甚了解,只能自己瞎闯,结果三个月过去了,仍是一头雾水,不要说完成销售任务,根本就没开张,结果被炒了鱿鱼。在乙公司孙先生有着不同的经历,到人力资源部报到后,人力资源部对他们进行了关于公司文化、公司发展史、公司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使孙先生对公司有了全面的了解,到了销售部,又受到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随后销售经理亲自带他到销售现场观摩其销售过程,在这之后,才让他独立进行工作。在每周的销售例会上,销售经理还会不断组织大家对销售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孙先生不笨不傻,在这种周到的训练和辅导下,很快就入了门,加上孙先生勤奋敬业,销售业绩迅速上升,渐渐成为销售员中的佼佼者,很快就被提升了。甲、乙公司对人才不同的处理方式反应了不同的人才观,甲公司将人才仅视为资源,只要招进来,就算完成任务,而乙公司将人才视为资本,根据企业的需要不断对其进行经营开发,使其升值,成为企业的利润来源。两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甲公司在感叹"人才难求",一直忙于苦苦寻找好的"人力资源",乙公司却人才济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而实际上他们拥有同样的资源,就像他们都招聘过孙先生一样。现在,我们了解了将人力作为"资源"和"资本"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结果,我们知道只有将人力视为资本,才能最经济地拥有人才,并拥有充足的人才,并使人才不断成长,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那么,我们应如何将"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二、人才招聘1、招聘前进行规划:现在许多企业尚无能力做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但起码在招聘前应有一个针对本次招聘的规划,这个规划应包括如下内容:。招聘的目的:为什么要招这个人?。应聘者的工作任务:招进来的人将完成哪些工作。对应聘者要求:为完成上述工作,应聘人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2、追求"门当户对"

农夫娶到公主当然是美事一桩,但如果日后因农夫养不起公主而遭公主抛弃,那还不如开始就娶个村姑,白头偕老,和和美美过一生。招聘人才也是这样,不要一味追求水平高,而要追求经济适用……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招聘条件。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过高的要求将造成人力成本增加或人员流动频繁……增加透明度,充分确认合作意向。人力资源部应该尽力为企业吸引人才,但吸引人才应靠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政策,而不要仅靠招聘技巧。"骗"进门,留不住,不如当初就不让进门,因此,在招聘时应与招聘者充分沟通,首先,应让应聘者了解他到公司后将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以使应聘者能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并胜任这份工作,其次,应该向应聘者客观地介绍公司能提供的待遇和发展机会,这样,虽然损失一些人才,但愿意进入公司的人会相对稳定地为公司工作,从而减少因人才流动造成的招聘和培养等费用的损失。三、人才使用1、人才开发:

(1)人才开发的目的:使社会人才成为企业人才。虽然我们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做了基本的规定和审核,但要想使应聘者的能力能充分为我所用,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例如:当我们招聘一名销售代表时可能会要求他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如果我们不对他进行有关公司和产品知识的培训,他还是不能很好地向客户介绍我们的公司和产品,只有提供相应的支持,员工的才能才会被开发利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使人才适应企业的变化和发展。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也会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和提高,而企业不可能靠频繁地换人来适应这种变化,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增长,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从而降低人才成本,为公司节约资金,变相的为公司企业增加利润。(2)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是培训,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即可以是参加培训课程,也可以是在工作岗位上的辅导和训练,还可以用鼓励员工自学的方式使员工自己通过读书、上学、进修等方法来进行自我培训,因为是以为企业开发人才为目的,因此,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从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出发,鼓励员工按企业的要求去不断提高自己。2、人才使用:恰当地使用人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并能引导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相比有其独特性,即其创造利润的能力有很大的弹性,一个工人可以每天生产20件产品,也可以每天生产50件产品,一个销售员可以每年带来10万元利润,也可以每年带来40万元利润,这关键看企业如何去使用员工。从人力资本开发的角度来讲,员工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要想使人才创造最大价值,就要为员工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种支持,包括相关的培训、相应的办公设备、其他部门的配合等等,这样,员工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2)激励:

激励的作用:激励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为企业做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对员工进行引导,鼓励员工去做正确的事,使员工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使人才增值。激励的方法:激励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种方法去实现,满足物质需求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福利等多种方式实现,满足精神需求可以通过提供晋升或发展机会、感情关怀、工作成绩认可等方式来实现。谈了这么多,目的还是想把公司的人力资源观提升为人力资本观,但还有待于试行。我认为这一观点在实行中会有迅速改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参考文献:

1.《企业经营战略概论》刘仲康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2

2.《企业管理咨询》刘仲康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

3.《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主编新华出版社,2004.10

4.《现代企业管理》杨湘洪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2

第6篇: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方院校;动漫;日语;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70-03

动漫产业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地方纷纷谋求打造国际知名的动漫产品制作基地或是动漫文化服务平台。然而在动漫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瓶颈莫过于人才的短缺,其中对于相关的日语人才更为急需。因为纵观动漫产业,日本无论是在研发、创作还是在营销等方面,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日动漫产业间交流沟通愈来愈密切。本文结合目前地方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对其如何更好地培养动漫产业人才提出目标与路径方面的思考。

一、地方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缺少特色

大多数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都是遵照教育部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致力于培养具备较高日语语言技能、日语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在大学四年中设置了不同的培养子目标:低年级学生主要学习日语基础知识,掌握听、说、读等日语基本技能,在三年级则主要掌握写作、翻译等技能,在四年级则通过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等进行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尽管全国地方院校日语专业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是其培养目标基本都是一致的。实际上,教育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部大纲中的基本要求本身并没有问题,因为它是针对日语教学教育一般规律而制定的,但是它同时也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因此它并没有束缚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因地制宜培养目标的设置,相反教育部也在鼓励各个院校因地制宜地发展自己的特色。

大多数地方院校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提出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人才。所谓“厚基础”无外乎是指重培养学生日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夯实语言交流的必要基础;所谓“宽口径”,无外乎是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指明具体的就业去向,或是指明多种就业平台,强调其培养人才的普适性;所谓“复合型”,往往是学生掌握日语基本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掌握办公自动化等软件操作、“商务日语”等偏重于管理类的课程及其汽车驾驶等技能。实际上,此种培养目标的呈现是非常模糊的。因为“厚基础”的“厚”无从体现,“宽口径”的“口”无从考察,“复合型”的“复合”仅仅是外语与其他几项时尚技能的合体。此外,此种培养目标在日语之外的其他专业中也广为提及,因此这样的培养目标不可能很好地体现出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地方院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包括“基础日语”、“综合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日语写作”、“日语语言学”、“日语语法”、“日本文学”、“日本概况”、“日语泛读”与“日语翻译”等。这些课程的授课时数占据了全部课时的80%以上,目前仍以传授专业课理论知识为主,注重夯实理论基础。尽管有些院校添增了实习实践环节,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课时较少、师资稀缺及“国际日语能力水平考试”过级率较低等客观现状,此种实习实践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比例过低(大约为全部课时的5%以下),且学生的实习单位多为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的实习工作也多以讲课的形式进行,并且此种实习实践课程很少能够显现行业、产业特色。因此,此种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得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较为薄弱,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部分毕业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对于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方面,大部分学生的看法持负面态度(55.7%),仅有16.7%的学生对目前高校日语课程设置满意[1]。

地方院校日语专业的核心教材普遍是《日语精读》、《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写作》等,其中“日语精读”课程无疑是课时量最大、最受重视的一门必修课[2]。它们涵盖了语言学中的必修内容,如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功能等,重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内容,它们对于培养日语人才起到了基础作用,但是这些教材重在读写,基本是以教师的精讲、教授为主。其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往往是以日常对话及文学为主,学生也主要是从应试教育的视角去学习。从日语学习“零起点”的基础而言,使用这些教材的确有很大的必要。但是,这些教材均是以应试教育作为主线的,学生一是偏执于读得懂,做题做得好;二是内容泛泛,缺乏既定的主题,不能突出某一行业或领域特征的教材,其实际应用性大打折扣。

(三)教学达标要求单一

目前地方院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衡量,除了依照期末考试成绩、校外用人单位的反馈以及社会的口碑之外,更主要的就是依靠日本文部省的“国际日语水平能力考试”。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已明确大学学有所成的重要目标――通过考试。为了能够使学生顺利通过国际日语能力考试,期末考试等也均是依照日语等级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而设计。而衡量该专业的办学整体质量,则是以日语考级通过率作为标准,并且专业负责人也是以此作为政绩向上级汇报。诚然,国际日语能力等级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是由日本本土专业人士设计的,能够检验出被试者一定的日语水平(N1至N5五个由高至低的级别),并且被试者通过后,基本能够应付日常交际需要。

国际日语能力等级考试也有明显的缺陷:一是这种考试是以选择题的方式作答,无法衡量被试者的写作水平;二是考试内容以文学、日常题材为主,对于行业、产业等实践领域涉及很少;三是此种考试重在词汇、文法等知识点的累积,使得教学需要以知识点识记为主;四是此种考试在全世界范围通用,试卷中许多日本汉字与中文汉字同意,因此完全以选择题的形式作答致使部分考生选对的概率大幅提升,依靠各种“技巧”也能够通过考试。换言之,通过非高校语言学校的培训(如各种培训班、速成班、技校等),也能够顺利取得国际日语能力等级证书,那么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优势何在?简言之,国际日语能力等级考试充其量只是日语基础知识入门的凭证,与具体行业、领域的结合并不牢固,不能将其作为衡量日语人才培养的绝对的、唯一的标准。实践证明,真正的日语人才是日语与具体行业、领域有机的结合的非日语专业人士。所以,将此种等级考试作为教学达标的唯一标准,并不能够彰显作为地方院校本科教育的特色,只能是作为教学达标的必要标准之一。

二、地方院校以服务动漫产业为导向的日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依托自身资源禀赋

地方院校日语人才培养目标设置除了需要遵照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之外,还需要依托自身能够利用的资源。此种资源一般认为包括:学校的性质,主要是指学校的定位与属性;学校的资金来源。此外,还应包括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如果地方某些产业为其支柱产业或是在战略上优先发展的产业,那么地方对于此类人才的需要必然是十分迫切的,换言之,如果地方院校能够为其提供人才支持,那么地方政府也必定愿意倾注其资源。对于动漫产业而言,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将其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大多数都超过亿元。同时,地方政府也明确表达了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人才和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以动漫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制造业、服务业共同发展。在地方的政策及资源支持下,同时结合自身的诸种资源,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可以考虑与动漫产业人才进行对接,实现产业、地方政府、地方院校与学生的多方共赢。

(二)突出专业特色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有494所高校(包括一本、二本、三本、大专和职业院校)招收日语专业学生;有83所院校招收应用日语、商务日语、旅游日语方向的学生。但是在地方院校中,日语专业特色普遍不够突出,部分院校毕业生很难就业。目前地方院校日语专业为了突出特色,典型的做法就是开设诸如“商务日语”、“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等经管类课程,但是实质上这些课程的设置既不成体系、浅尝辄止,同时这些课程的设置多以考查课的形式存在,学生将其视作“非专业课”而未能投入更多精力,所以这些课程的设置仍然不能谓之实质意义上的特色。面对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日语专业方向必须具有特色。而所谓特色就是日语专业应该以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使教与学更加符合实践的需要。而与动漫产业相结合,可以作为地方院校日语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为动漫产业提供人才符合时代特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学与职业内容紧密对接,使得学生从大学毕业到入职,在动漫产业中的日语应用实现零缝隙衔接,能够顺利进入职场,并较快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三、地方院校以服务动漫产业为导向的日语人才培养路径

(一)内涵型培养目标设计

所谓内涵型培养目标,是指方向明确、体现专业与实践的相统一,具有发展前景的日语人才培养目标。第一,培养目标方向明确。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在确定专业目标之时,培养目标需要清晰明确,而不能仅仅是以应用型、复合型进行简单的界定。培养目标一定要指明在何种领域何种层次培养日语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如果将培养目标设置为动漫产业方向,那么就明确了此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针对动漫产业的。当然在动漫产业中,也可以继续划分诸如行政文员、技术翻译、营销人员还是商务法律人员等职业。第二,培养目标体现出与实践的统一性。前文所述,培养目标并非是凭空创造的,而是依托于资源与实践需要。突出专业特色的前提亦是如此。“日本动漫产业的定位中,商业元素占了很大比重,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培训教育,不仅要针对作品的文化内涵,更要注重市场需求,要能符合企业用人的需要”[3]。地方院校日语专业设置为动漫产业方向,就明确了它是应用层次的培养,培养的是能够到动漫产业中开展相关实践的人才,在教与学方面,均突出了应用的特质。在师资力量培养、课程授课方式,成绩考核等方面,均是以实践为基准。第三,培养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具有长远性。培养目标不能短视。因为从培养目标确定到课程体系设计,再到师资筹备、教学与应用是具有较长周期的。如果短时间内对其频繁调整,则不利于专业方向凝练、师资培养和经验积累。对于动漫产业而言,它既是朝阳产业(市场需求强劲、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力,且是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低能耗、无污染),对于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二)模块专业方向设计

根据专业方向,需要设计多元化的课程模块体系,以实用化为导向,以应用性为指针,因应就业所需。围绕动漫产业导向,地方院校日语专业模块设置可以划分为三大类课程与三个阶段。所谓三大类课程,是指应该包含基础专业课程、方向专业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等。就动漫产业方向而言,基础专业课程主要围绕日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训练展开,淘汰过时的课文内容,传统的日语教育课程基本可以纳入其中;所谓方向专业课程,就是根据动漫产业方向设置而开设的课程,如:三维动画、平面动画、企划制作及剧本结构设置等方面;所谓人文素养课程,则是旨在提升学生跨文化背景下的领悟能力与沟通能力,“日本大学普遍重视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重视学生基本素质教育和社会文化知识的培养”[4],国内一些动漫作品虽然技术上做到了华丽绚烂,但是往往被视作缺乏“灵魂”的作品,这些课程的设置因此应该是围绕日本文化、日本美学、动漫产业历史及动漫赏析等。

所谓三个阶段,主要是基于时间角度划分的。基础阶段,一般限定在大一、大二阶段,主要学习日语基础课程,使学生奠定一定的日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这是对于既有的教育教学规律的遵循。应用阶段,一般设置在大三、大四阶段,主要是强化动漫产业模块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下,学习动漫产业相关日语课程,掌握动漫产业的基本构成、术语及日语运用情境与能力要求,这是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所谓整合阶段,是指将大学所学知识加以系统的总结,针对动漫产业得以应用,以检测应用能力之不足,做以查漏补缺,一般可以于大四毕业论文设计、深入动漫产业实习基地实习相结合进行整体把握。

(三)应用实践能力培养

“日本大学注重通过‘产学合作’形式,由企业与大学共同培养动漫实用专业人才。”[5]在专业方向明确、课程模块体系设计的基础上,地方院校日语专业根据动漫产业的人才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日语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是经由基础能力和核心就业能力所组成的综合能力。基础能力是作为系统学习基础科目所具备的能力,衡量的标准就是具备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它通常依托于原有的师资力量。核心就业能力,就是能够在动漫产业中运用日语的能力,主要包括该领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针对产业议题的小组讨论能力及针对该产业进行专题文献搜集、初步研究的能力,它主要依托于具有产业背景及实践经验的教师。对于此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单一的证书衡量模式就不合时宜了。“新国际日语能力测试历来是日语学习者的风向标,其合格证书也是职场最有价值的敲门砖”。此种能力认知度较高,且其能力检测贴近于基础能力的培养,所以对于基础能力的考量还需要以此作为衡量的标准。但是,对于动漫产业日语应用能力的认定,则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衡量,如相关专业课程考试、实习基地给予的实习合格证书、动漫产业相关设计作品等形式来检验,这些检验偏重于过程性考核,形式可以灵活,目的在于实现日语之于动漫产业的聚焦。

总之,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基础能力与核心就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教育的培养质量。而培养质量则又取决于培养方向的设置、课程体系的配套,以及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动漫产业而言,需要地方院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以因应调整,更加精确地进行专业定位,更加突出重点地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具体地开展实务的训练,以使其日语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晓冰.地方高校日语课程体系现状及策略研究[J].鸡

西大学学报,2014,(5).

[2]吴思佳,李南征.构建与技能岗位对接的《日语精读》课

堂教学设计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2,(3).

[3]雷洁卿.浅析日本校企合作模式对中国动漫人才培养的

启示[J].设计,2014,(5).

[4]郭Z.高等教育体制下中日动漫类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J].学理论,2014,(8).

第7篇: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

文摘:本文概述了电子商务的定义、特征及其目前的发展情况,然后着重对我国的电子商务环境进行了分析,最后,简要提出了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模式与策略。

1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即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和流通活动,它不仅指基于因特网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扩大宣传、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生产、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电子商务主要含概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贸易管理的电子化,即采用网络技术实现数据和资料的处理、传递和储存;二是企业级电子商务,即企业间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和供货商、用户之间的商务活动;三是电子购物,即企业通过网络为个人提供的服务及商业行为。按照这种思想,电子商务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toB),另一类是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BtoC)。后者亦即我们所说的网上购物或在线购物。

电子商务具有全球化、方便快捷、成本低、效率高、选择性强等优点,因此,发展十分迅速。据美国《商业周刊》估计,1998年美国在线购物达到48亿美圆,200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200亿美圆,比1998年增加23%。商业机构间的网络贸易将会从1998年的156亿美圆上升至2000年的1750美圆。据世界贸易组织(WTO)今年初对电子商务发展所作的报告预测,到2002年,电子商务交易总值将达到3000亿美圆。

各个发达国家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都比较重视。日本于1996年投入3.2亿美圆推行电子商务有关计划;新加坡成立了"新加坡一号"项目,目前有31家机构与政府签约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每年可得到2-3亿美圆的经费支持以研究和发展各种应用;1997年4月,欧盟提出了《欧盟电子商务行动方案》;1997年7月,美国提出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在美国总统的倡议下,世界贸易组织132个成员国决定使INTERNET成为自由贸易区,期限至少为一年。我国电子商务刚刚起步,人们对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深信不疑;我国政府积极支持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先后批准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作为我国电子商务的试点城市,并开始计划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等等。但是应当看到,我国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本文拟对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作一分析,并简要探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与策略。

2我国电子商务环境分析

2.1政策与法律环境

总的说来,我国的信息化政策还不够完善,尤其体现在电子商务方面,有关的政策不够明朗,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标准还都没有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存在较大问题。因为参与电子商务的不仅仅是交易双方,更重要的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海关、保险、财税、银行等众多部门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这就需要有统一的法律、政策框架,以及跨部门、跨地区的强有力的综合协调组织,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例如,如何解决税收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又一大难题。在INTERNET环境下,交易实体是无形的,交易与匿名的支付系统联结,没有有型的合同,其过程和结果不会留下痕迹作为审计的线索,没有明确的纳税人或交易数字,很难保证其服从税法,避税和反避税的斗争在电子商务中变得更加激烈。1998年5月14日,几经修改的Internet免税法案在美国参议院商业委员会以41票对0票的优势通过,为美国本土企业铺平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道路。同年5月20日,美国又促使132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部长们达成一致意见,通过了Internet零关税状态至少一年的协议,使通过Internet进行国际交易的企业能够顺利地越过本国国界,在其它国家抢占市场。

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上海代表团提出了《关于急需加紧制定中国电子商务法的议案》并被列为1号提案。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的各项政策、法律与法规、各种标准正在加紧制定当中。估计关于税收、安全、认证等法规与标准将会在本年度出台。这也是我国为加入WTO进行的积极准备。

2.2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作为电子商务的主体,其信息化程度是电子商务运行的基础。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处于转型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业信息化的进展并不令人满意。目前我国已经上网的企业不到企业总数的1%。,在1,50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大约只有10%实现了企业信息化或运用信息手段比较好。大约有70%左右的企业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着手向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方向努力,大约20%的企业只有少量的计算机,而且只从事单机工作。在1000余万家中小企业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拥有现代化的信息手段。

目前,许多网站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用户之间提供了各种交易的途径。企业只要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手段(如企业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后台数据库等),就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进行电子商务运作。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它们可以用自己灵活、简便、低成本的优势与大企业展开竞争。企业领导需要在内心深处真正意识到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良好的效益,要认真研究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信息化的方面最需要做什么,立即投入实际行动,充分运用信息手段,在运用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它,不断收到实际效益,进而增强推进信息化的信心,政府要为企业信息化做好组织工作,制定好发展规划。

2.3网民的结构比例

根据中国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资料,1999年中国的INTERNET用户有8,900,000个,占将近中国人口的1%。相对而言,这一比例是比较低的,而且网民中对电子商务感兴趣的比例更要低一些。但从绝对数量来讲,近1000万的网民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对电子商务感兴趣的人士大约占到网民总数的10%以上,而且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比较稳定。目前,我国的上网人数仍在飞速增长,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也在进一步加深,可以说,我国的电子商务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2.4金融电子化建设

金融体系是商务活动的基础保证。电子商务的支付与结算需要电子化金融体系的密切配合。目前我国金融服务极其电子化水平比较落后,跨区域、跨银行的电子支付系统还未建立,网上支付、结算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例如,上海新华书店在互联网上了图书信息,收到大量国外的订单,但是由于国内的电子支付手段没有建立,生意无法成交,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加快建立银行间、银行与企业间资金清算和金融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和个人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地使用电子支付,实时完成电子交易已经是势在必行。各国的货币体系区别很大,而且存在汇率问题,因此,有必要努力将各种不同的支付方式统一起来,真正实现"一卡走世界"。我国的人民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这一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目前正在积极地进行试点与协调,估计在年内将出台一个较为具体的初步方案。对于支付各方(如买者、卖者、银行、中介机构等)的权利与义务也要有相应的法律予以确认。

2.5安全保证系统

由于电子数据具有无形化的特征,电子商务的运作,涉及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如资金安全、信息安全、货物安全、商业秘密等。它要求电子商务比传统的有纸贸易更安全、更可靠。而目前网上安全技术及其认证机制均不完善,这也是普通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持观望态度的重要原因。虽然计算机专家在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采用了多种措施,然而,网络黑客的攻击仍然使专家们心疼不已。安全问题仍旧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关键。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电子交易各方的利益,由于种种风险的存在,各方当事人对INTENET上从事电子交易总是不免心存疑虑。同时,网上交易所能带来的巨大机遇和丰厚利润也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那些喜欢冒险的网络入侵者,买方、卖方、银行都必须承担来自外部的风险。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与一般情况下所说的信息安全有一定的区别。它除了具有一般信息的含义外,还具有金融业和商业信息的特征。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不仅涉及技术问题,同时也涉及管理问题和法律问题。我国目前还不能生产自己的网络防火墙,许多银行现有的技术防范措施显然不能适应大规模电子交易的需要。电子商务的管理标准尚未系统确定,法律对于电子商务违法交易行为的认定还处于摸索阶段。

政府应当从三方面入手,构建电子商务安全运作的综合保障体系。其一,组织力量,筛选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目前我国使用的网络安全产品基本上是"舶来品",开发我国自己的网络安全产品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二,强化电子商务安全管理,规范买卖双方和中介方的交易行为。目前,应抓紧制定规范的电子商务标准。同时,应尽快有关管理标准。其三,尽快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明确交易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交易行为。这些问题有些是国际性问题,应由全世界共同面对并加以解决。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创建一个独立的国际实体,负责用一种可被全世界接受的统一的程序来管理与协调。

2.6人力资源

电子商务实现的关键最终仍然是人。眼下各大企业缺乏的正是精通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商业人才。人才的匮乏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又一难题。中国社会事务所在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数千名公众的电话调查中了解到,能熟练使用电脑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其中很多人能够使用电脑但不懂上网等比较复杂操作。而对于家用电脑的用途,作文字处理与娱乐的比较多,上互联网的极少。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使知识型人才缺乏,有待补充。关于这方面情况,目前我国尚未见到具体统计数字。据美国的统计,其国内缺少数十万名工程师、系统分析员和程序设计师。一些外国公司纷纷到中国招募软件工程师。日本、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都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开始了行动,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人才集中的城市。

电子商务是信息现代化与商务的有机结合,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能否培养出大批这样的复合人才,就成为该国、该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最关键因素。国家应该鼓励教育部门向学生普及网络知识,在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一些大专院校经济、贸易、计算机等专业院系开设电子商务等选修课程,甚至可以考虑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7我国电子商务与WTO

首先,中国加入WTO将打开国外直接在INTERNET方面投资的大门。根据中美双边WTO协议,国外服务提供者将能够涉及到INTERNET服务的所有方面。在经过同意的情况下,外方可以在合资企业中保持30%的股份,一年以后可达49%二年后达50%。中国同意按照竞争管理原则承担WTO文件中规定的所有义务。其次WTO将会使中国的法律制度增加透明度。服务贸易总协议(GATS)要求政府出版所有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并迅速或至少按年度地将新法律法规或方针告知服务贸易理事会。第三,中国将与WTO成员国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能与全球贸易伙伴互相影响,以便对电子商务形成一种统一的方法。

3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模式与策略

按照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信息产业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以及政治、法律、文化环境,发展电子商务必须遵循适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的原则。

第8篇:大专行政毕业论文范文

我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是保证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先后在绿色食品、制药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中开展了产学合作教育,在培养特色高职人才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形成了“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互动、实训就业相关联、岗位就业零距离”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专业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院现设有管理、财经、计算机、养殖、绿色食品、制药、机电等7大专业群体,现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一个,省级教试点专业两个。

一、发挥优势,面向“三农”,服务地方,设置农科类专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学院领导首先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了面向“三农”、服务地方,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省委省政府“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和黑龙江农业主辅换位的发展战略,依托自身的科技优势和教育优势,设置了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园林花卉、园艺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畜牧兽医、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既培养了高职学生,也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和培训,形成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的新“三农”特色。

(一)依托农业科技优势,建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训练学生技能,示范给农民看

以产业化经营方式建立校内农科专业实训基地,依托科技优势在基地建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展示现代农业技术,使教学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同步提高。学院先后投入近300万元建立起了集良种繁育区、设施农业区、农科教综合实训楼、畜牧养殖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示范区。美国提子及蟠桃在我院温室栽培引种成功,棚室无公害蔬菜、新奇特蔬菜生产吸引了周边农民前来学习参观。花卉、园林绿化苗木、果树苗生产等除为学院绿化提供苗木外,每年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绿化苗木。农科教综合实训楼,内有保鲜库,可进行各种果蔬的贮藏保鲜,进行反季节销售,可显著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组织培养室,进行马铃薯脱毒薯生产和草莓、蝴蝶兰组织培养等生产项目,每年可向社会提供马铃薯脱毒薯10万公斤,并为周边提供大量的草莓脱毒苗。畜牧养殖基地,包括奶牛场、种蜂场、畜牧兽医指导站。奶牛场有奶牛40头,每天提供鲜奶500公斤。种蜂场除满足教学需要外,在牡丹江市地区还起到了养蜂技术示范作用,提高了牡丹江市400多养蜂户共4万多箱蜂的管理技术,使经济效益每年增加20多万元。畜牧兽医指导站除为教学提供实训基地外,更多地为社会提供养殖及疫病防治技术服务,使周边10多个大型养殖场和近百家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近20万元。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各项生产技术水平完全适应目前农村的现实,农民学得来、用得上,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二)送科技下乡,传授实用技术,带领农民干,吸引农村生源

坚持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的宗旨,组织教师采取科技承包、技术合作、咨询指导等形式送科技下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先后对我省东南部地区六个县(市)的30个乡镇中的200多个村屯进行科技服务,同时也吸引了农村生源进入我校。

1.科技承包。以水稻专家李钟学老师为组长的水稻组从1991年起在宁安、穆棱等地连续10年承担了省丰收计划集团承包任务。在基层连续举办了67期培训班,培训农民技术员6370多人,并坚持经常下乡指导水稻生产。水稻组在指导农民生产的同时,选育适于本地区栽培的优质稻新品种,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适合高寒地区栽培的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农粳1号”于2003年初通过品种审定。承包组获集团承包一等奖五次、三等奖一次,获农业丰收计划一等奖一次、二等奖八次、三等奖一次。

养殖系在宁安、海林、东宁、密山等市县及851农场举办养牛、养猪及养蜂技术培训班15期,共培训1000多人。养殖系还以技术合作方式参加饶河县创办的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以黑龙江省养蜂协会温春咨询服务站的身份为当地进行养蜂技术咨询服务,每年召开协会年会,以会代训近百人。畜牧兽医站负责周边地区养牛、养猪、养羊户的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辐射面为学院周边三县11个乡镇近百个饲养户、10个饲养场。

2.技术指导。绿色农业系还组织成立了咨询指导组,每年确定10个乡镇为技术服务点,从整地到秋收,按季节定期到现场进行查看指导,并设立了咨询服务电话。同时也分期分批的组织学生到服务点进行实习。

3.科技三下乡。连续多年参加当地市委市政府和省农委组织的科技三下乡活动,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内容包括大田农作物丰产技术、马铃薯及草莓等脱毒苗组织培养技术、新菜特菜种植技术、高寒地区提高养蜂效益技术、绿色食品生产规程、农村政策法规咨询、蔬菜保鲜技术、优良树种繁育技术、家畜饲养防疫技术等。多次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科技三下乡先进集体。

4.参与地方共建活动。积极参与牡丹江市温春镇党委开展的“建、争、带”活动:建立和延伸农村服务区;争当为“三农”服务先进党委;带动农村加快奔小康的进程。学院参与此项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指导,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明白人、流通领域的经济人。帮扶对象是温春镇的新立村、共荣村。通过参与活动,已使两村在经济建设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也为学院进行职业教育建立了实训基地。

(三)为农民搞经营咨询,帮助农民赚

以经济贸易系和财务管理系为主导,深入农村,开展农业经营、法律咨询、经济核算等方面的服务,指导农民开展经营活动,帮助农民理财赚钱。

(四)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

为了落实黑教高[2003]309号文件和黑教联[2004]3号文件精神,搞好“村村大学生”培养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科层次乡土人才,我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大胆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实用技术和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

1.针对“村村大学生”的特点,构建具有“村大”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农村生产实际,组织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农业科研专家、农业行政管理专家和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组成相关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农村实用人才需求调研和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调研,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达到培养的学生在农村真正能够“用得上,留得住”。

2.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实行两年六学期弹性教学制度。在制订村村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对农村各季节情况进行了调查,按学生的要求制订了两年六学期弹性教学制度。每年分三个学期授课,在农忙季节学生到农村进行实践和社会调查,其余时间回学院学习。

3.优选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授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我们采取了与牡丹江农业科研所横向联合、资源共享,发挥技术和教学的双重优势。经过整合壮大了师资队伍。专业教师由20人增加到40人,本年牡丹江农科所有五位副研究员承但“村村大学生”班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把先进实用技术直接带入课程,深受农民大学生的欢迎。

4.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调整专业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村村大学生专业课教学内容的特色是以实用技术为主体,采取纵横交错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实用技术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如果树栽培分为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各类内容每周2学时平行教学,每类内容作为一项技术实行纵向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果树课程先概论、后各论的课程体系;作物栽培技术、经济作物和蔬菜栽培技术在授课过程中也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按生产季节安排课程内容,使学生学得会、用得上,在学生回家实训期间即可指导生产。在专业课教学方法上采用实践操作为主,课堂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如蔬菜育苗、定植、管理等都是在田间授课。

5.建立专业师生合作课题组,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村村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针对农村大学生的特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绿色农业系和养殖系利用学院高科技示范区,在村村大学生中建立了十三个专业教师与学生合作课题组,如元葱栽培技术组、棚室蔬菜生产技术组、马铃薯脱毒技术组、良种繁育技术组、花卉养护技术组、蔬菜保鲜技术组、家畜繁育改良技术组、奶牛生产技术组、家畜饲料配方及加工技术组、家畜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组等。

6.跟踪服务。跟踪服务是我院一惯的做法,对村村大学生的跟踪服务在入学后就开始了。部分学员家里或村里正在养猪、禽、牛、羊等。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利用双休日的时间,专业教师就亲自到现场解决问题进行指导。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二是培养了学生服务农村、扶持农民的意识。

二、产学研互动,灵活设置专业,培养“零适应期”高职人才

(一)对准市场,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参照基准,经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才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了搞好专业设置与开发,我院首先成立了由专业所属的行业专家、企业实际工作人员和专业课程教师组成的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学校新专业设置和老专业改造出谋划策。在专业设置中,必须始终坚持专业设置的组织方式固定、能力构成明确、有特定的职业入门资格和较强的社会职业组织性、系统化的职业知识、能提供独立的服务、具有专门的职业道德等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为了保证培养“零适应期”人才,从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开始就要深入研究如何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验实训模式等问题,保证“零适应期”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广泛而深入的人才需求调研和岗位工作调研,了解企业对岗位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构建各专业人才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使二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进而形成“零适应期”人才培养方案。

(二)产教结合,创办制药类专业,培养特色药业人才

学院按着产教结合、实业兴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校办制药产业,促进药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特色道路。

1、围绕专业办产业

依靠专业优势来发展校办产业,以校办产业创造的经济实力和实践教学条件支持学院教育事业发展,是我院对产教结合、依托专业兴办产业的一贯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院从60年代末,依托畜牧兽医专业,利用药理实验室创建大输液药品制剂室起步,到2000年与北京双鹤药业强强联合,组建牡丹江温春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春鹤药业),开创了以校办企业——春鹤药业为主体,以印刷厂和纸箱厂为辅助的校办产业群。作为校办产业主体的春鹤药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资产近亿万元、占地4万平方米、厂房2万平方米、员工700名、药品生产线8条的中型企业。

2、办好产业促专业

(1)依托校办制药产业兴办制药类专业

我院依托校办产业群体的技术和实训条件优势,创办制药类专业,成为学院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从1998年创建化学制药工艺专业开始,到2004年为止先后创建了制药技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中草药资源、执业药师、药品营销等6个专业9个专门化方向。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300人,中职在校生260人。制药类专业已经成为我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热门专业。

(2)依托产业优势,安排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校依靠校办产业的技术优势和实训条件,组织制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采取了前校后厂、岗位试就业与岗前实训一体化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培养社会紧缺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制药类专业实行“双元制教学”。制药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在校办企业实习、顶岗实训,可以受到制药技术所有环节的规范化操作训练,全方位提高应职能力。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能以企业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活动。他们与技术员一起深入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以师傅带徒弟方式进行指导,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制药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完全达到上岗工作的要求。

为非药类专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实践教学条件。我校的校办产业,从建立之日起,一直承担着接纳相关专业实践教学的任务。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在校办企业实习,可以受到经营管理工作所有环节的规范化操作训练,全方位提高应职能力。例如,1999年初,校办药厂接纳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学生以业务员的身份直接参加企业的营销活动,他们与老业务员一起深入目标市场,在其指导下,独立承办产品营销业务。既使学生掌握了推销技能技巧,又促进了企业销售。在为时四个月的实习中,该班学生共为企业实现销售额50多万元。每名学生实习结束时都结合实际写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并得到了一定数量销售提成奖金,创造了产教结合、经济效益和教学效果同步提高的范例。

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了实践锻炼基地。学校30岁以上的制药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几乎都有直接或间接参与校办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经历。这种参与,一方面有益于教师参加实践,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有益于校办企业借助教师们的知识优势,较好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复杂问题,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产教之间相得益彰。

(3)依托产业拓宽办学思路。结合产业办专业,利用产业安排学生就业,以出口拉动入口,是我院办学的又一重要举措。学院已于北京双鹤集团总部签订了共建制药类高职专业协议。双鹤集团总部投资1000万元,与学校共建制药类高职专业,为遍布大江南北的双鹤药业集团子公司和集团总部培养高质量的高等应用性制药技术、企业管理和药品营销人才,使我院制药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双鹤集团所属的23个子公司中选择就业岗位。以该种模式推动职业学院建设,既能够满足我省北药开发战略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紧迫需要,又可以为我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闯出一条新路子。

实践证明,产教结合、实业兴学,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我院产教结合的成功,昭示了一个能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道理:一所能办出知名企业的学校,一定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三)紧密结合行业需要,开展“订单式”教育,灵活设置社会急需的专业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学校与企业结合是保证办学特色的又一重要条件,因此,不断加强合作,先后在制药技术、旅游管理、绿色食品等专业中开展了产学合作教育,形成了特殊的“产学合作、实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实训基地体系。学院与北京双鹤药业集团、多多集团晨星药业公司、牡丹江三阳药业公司、牡丹江市友博药业集团、黑宝药业集团、桂林阳朔山水旅游公司、桂林旅游总公司、上岛咖啡集团、黑龙江省响水米业集团等多家企业密切合作培养特色人才。学院以企业专家和管理专家为主体,在校内外基地,针对实际工作岗位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与实际顶岗训练,使学生在没有出校的时候就掌握了较强的岗位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也了解了企业情况、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实现了“零适应期”教学和“零距离”就业。学院与多家旅游公司开展了“订单式”合作教育,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四)以“双证书”为有效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同时也是增强我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有效手段。因而,学校自1998年开始着手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经过多方努力,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院设立了“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152站”、电子商务师全国统一培训考试站、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15025站,国家质量认证培训中心批准我院设立ISO内审员考试站及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办公室”等,可以面向学生和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考试工作。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通过技能鉴定和考试,取得国家颁发的相关职业证书。同时,学校的每个专业都至少开设了一门相关的岗位资格证书课程,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拿到1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和岗位工作的适应性。

三、完善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培养特色高职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逐步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观念转变是否到位的问题,也有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既有教学条件投入相对不足问题,也有产学合作没有进入到更高层次合作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面对,采取措施加以认真解决。

(一)转变观念,走全方位的产学合作教育道路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若仅仅停留在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参与指导实训等层面上,不能深化产学结合内涵,就很难实现办出特色的目标。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管理人员和教师深入研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规律,在更深层次上去理解产教结合、产学合作的意义,不断拓宽合作的领域,使培养的人才更具特色。学校要通过产学结合这个重要途径,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办学活力,积极开拓教育服务市场。使产学结合渗透到教育全过程,校企合作在教育各方面得到全方位的体现。要建立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体,即力争通过合作,实现学校、企业与社会的“多赢”。

(二)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企业抓就业

从社会、行业、学院三个层面,构建招生、专业培养、就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产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岗位分析,科学构建岗位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针对岗位工作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安排实践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就业培训机构,构建就业网络体系。就业指导人员要经常深入研究地区、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和职业岗位要求,以敏锐的市场意识捕捉就业信息,并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全面指导。

(三)加大投入,建设特色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设施和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校要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投入的力度,建设功能更加完善的校内实验体系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体系,以保证各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紧密结合“零适应期”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

为保证“零适应期”人才培养,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考试方法等方面也进行了配套改革。

1.跟踪企业,编写适合专业需要的特色教材。学校应根据各专业高职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吸收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参与教材的编写,编写的教材能反映岗位实际工作特点,能力培养针对性强,实用性强,在教材使用上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

2.进行教学内容改革。高职人才要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就必须随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企业需要什么,教师传授什么,学生就练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的学生具有岗位针对性、技术先进性、职业技能性、素质综合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