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硕士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光的硕士论文《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中讲述了“考前班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基础美术教育和高等美术教育系统衔接出现了断裂,但是美术考前班并不能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空白,它只是对于现有的高中美术教育应试的补充。基础美术教育和高等美术教育之间的衔接将是我国美术教育体制变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谢裕宣的《透视广东美术高考补习现状》介绍了改革开成二十多年来,随着广东高等美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遍布全省的美术高考补习班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成为中等美术教育的补充型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专业补习、生活管理和高考资询为一条龙服务的美术高考补习新产业。作为广州美术教育中一种颇具规模的新形式,寻找他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客观全而的透视剖析它给社会和高等美术教育带来的积极意义和负而影响。南京艺术学院黄从威的硕士论文《美术高考现象的分析及建议》一文中指出影响美术高考培训的主要因素是国家考试制度,次因素是美术类专业的扩招产生的,从而说明了美术教育的生态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美术培训”成为功利性的产业而存在,影响着美术高考的正常进行并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尹玲的《美术高考现状调查与分析》中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所在的转塘镇为调查对象,对现阶段美术高考培训机构发展现状及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得出了“艺考热”有所降温,总体趋势向理性发展的结论。提出了美术培训的健康发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力度和培训机构的大力合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从理性出发,从兴趣出发而选择美术高考这条路。首都师范大学李泽云的硕士学位论文《校外美术教育市场化初探》提出校外美术教育市场化繁荣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师资、教学质量、教育设备、教学管理、教育内容陈旧、部分办学机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①政府对美术高考培训既要扶持又要监管;②家长参与教学管理;③教师提高教学质量;④创业者建立并巩固自己的核心教师队伍、强化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创立自己的个性美术高考培训教育品牌等等。
二、美术高考制度与美术高考的关系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谢建华在《美术高考制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通过分析认为目前美术高考制度存在几个方面弊端:①对文化理论课程的轻视;②考试内容的固化和单一导致对中国传统艺术及世界艺术多元化的漠视;③对创造能力的湮没;④美术高考内容与学生所报专业的错位。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①录取时,文化与专业要并重;②美术高考中,对中国传统及民间艺术的侧重;③考题应根据不同专业有不同变化,加大对艺术综合能力的考核;④对考题的审美标准应多元化,强调艺术创造力;⑤在阅卷中,实行初审、复审、终审三步骤,评审老师年龄老、中、青搭配;⑥美术人才的民间选拔与高考选拔相结合。河南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李勃和吴杰的《对美术高考改革之路的建议》跟上文大同小异,都强调了文化和专业并重、传统与民间艺术的侧重、艺术综合能力考核等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光的硕士论文《美术考前班现象研究》从高校扩招、社会和需求压力、高校变革等方面阐述了美术高考制度是导致美术“高考热”的根源。
三、美术高考的利弊分析
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的杨帆在《试析美术高考培训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中对美术高考培训产业的发展现状、高校艺术类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美术培训产业对美术类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作用。浙江工业大学的王东在《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一文中分析了校外美术教育“火爆”的原因、高考美术“速成班”的利弊分析和如何避开其中弊端的解决方案。
四、美术高考相关的教学方法论的阐述和新解
首都师范大学的席卫权博士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国内普通中学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从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阐述并提出了被忽视的设计教育在普通中学美术教育中所体现的更全面的教育价值和综合课程优势。提出了:①归属
[关键词]宋代;婚服;礼俗
一个时代的服饰,是那个时代文化的表征。宋辽夏金时期,我国各民族交流频繁,融合进一步加剧。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各民族服饰在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中原宋王朝传统服饰吸收了许多少数民族元素,而北方草原民族服饰也逐步汉化。服饰是礼仪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礼仪、风俗文化在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大幕下,通过服饰文化的交流,由中原王朝向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传播、发展。中原王朝内部,礼仪经历了统治阶层的不断调整、强化,最终形成了不同于汉唐的、独树一帜的风格、体系。服饰作为礼仪文化重要表现形式,其分等级、定尊卑的作用也进一步加强。为了人生最重要的仪式——婚礼而准备的婚服,是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象征。无论是婚礼用的服装、化妆、配饰、都是当时社会审美取向的体现。华美、精致的婚礼服饰,是服饰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礼仪规范的集中体现。研究婚服,能够更直接的了解这一时期各个区域的服饰审美取向和其中蕴含的礼仪文化内涵。近二十年来,虽然婚姻礼俗和服饰研究这两个方向研究成果卓著,但将它们相结合,研究婚礼服饰与婚俗、礼仪关系以及婚服的礼制内涵的文章却不多,可以说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
一、研究服饰、礼仪的古籍、专著
有关婚礼服饰的内容在众多史书中曾被提及,如在《宋史》[1]、《辽史》[2]、《金史》[3]、《西夏史》[4]中都对皇帝、后妃、命妇、官员等贵族的礼服形质有详尽的记载,并做了具体的规定。郑樵所著的《通志》[5]中对天子、太子、后妃、官员的章服和婚礼仪制也有明确记载。这类史书虽然记载了统治阶级的章服制度,但并没有专门对婚姻服饰进行记录。尽管如此,透过这些记载,我们还是可以一窥那个时代华美礼服的形质,婚服做为其中的精品,也必然包含了这些礼服的特点。
官方史书只关注了统治阶级,对于广大民众的婚礼服饰没有给与很多的笔墨。朱熹的《朱子家礼》[6]以及司马光的《书仪》[7]则对士大夫阶层的婚礼流程及礼仪规范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这俩部书侧重对礼仪习俗、规范的阐述,给我们认识和了解这个时代中下层人民的婚姻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但是对婚服给与的描述只有寥寥几笔,一带而过。
到了现当代,研究服饰通史的著作颇多,最著名的要数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8],这部著作通过研究考古资料如壁画、画卷、刻印等,对中国历代传统服饰作了详尽的介绍,并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做了细致的刨析。其中第一百零二到一百三十一章是研究辽宋夏金的服饰,沈从文先生更多的从平民服饰入手研究,展现了这个时期社会各个阶层的衣着习俗。孙机著的《中国古舆服论丛》[9]对封建贵族阶级的舆服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我们可以透过这些描述了解那时婚礼服饰的基本特征。此外,陈茂同的《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志》[10]、朱和平著的《中国服饰史稿》[11]、周锡保的《中国古代服饰史》[12]、陈高华与徐吉军编著的《中国服饰通史》[13]、周汛及高春明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风俗》[14]、黄能馥编著的《中国服饰通史》[15]、王民泽编写的《中国古代服饰》[16]、臧迎春著录的《中国传统服饰》[17]、张书光《中国历代服装资料》[18]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服饰的著作,这些专著侧重点不同,叙述方式不同,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相互佐证,使我们更清晰的认识我国古代服饰的整体面貌。此外,王瑜所著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服饰》[19]对北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王青煜所著的《辽代服饰》[20]、赵评春和迟本毅著《金代服饰》[21]为研究辽代、金代的服饰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黄强著的《中国内衣史》[22]是一部专门对历代内衣形质进行收录、介绍的著作。周汛及高春明编著的《中国历代妇女妆饰》[23]、孟辉撰写的《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史稿》[24]是专门研究女子服饰的著作。周汛和高春明编著的《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25]是研究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工具书。阅读这些专著,可以让我们从各个角度,全面的认识宋辽夏金时期衣着服饰的状态,领略传统服饰的魅力。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隐藏在这些靓丽衣饰下的礼仪内涵。在这些书籍中,并没有专门研究婚服的篇章,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此外,相关的服饰美学著作也是做论文的重要资料,近年来研究服饰美学的文章不少,主要有:叶立诚的《服饰美学》[26]、蔡子谔所著的《中国服饰美学史》[27]、高春明编著的《中国历代服饰艺术》[28]、兰宇与祁嘉华的《中国服饰美学思想研究》[29]。
除了研究服饰的专著外,关于礼仪、民俗研究的著作也是我要了解的重要部分。台湾学者彭利云所著的《宋代婚俗研究》[30],是一部全面介绍和分析宋代婚俗礼仪的专著。美籍学者尹沛霞著,胡志宏译的《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31],从外国人的视角审视宋辽夏金时期的女性和婚姻,有许多独特、新颖的观点。王文宝著的《中国民俗研究史》[32]对我国传统民俗做了系统、深刻的分析研究。朱瑞希等所著的《辽宋金社会生活史》[33]对辽、宋、夏、金的社会生活面貌做了全面的展示。陈戍国著的《中国礼制史·宋辽夏金卷》[34]对这一时期几个政权的各种礼仪制度做了论述。此外,陈顾远《中国婚姻史》[35]、吴存浩《中国婚俗》[36]、彭林著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37]、王炜民编著的《中国礼仪文化》[38]、钟敬文《中国礼仪全书》[39]都是研究婚姻礼俗的重要资料。
二、相关的论文
研究宋辽夏金时期婚服、婚俗的论文并不是很多,主要研究服饰的有:贾玺增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首服研究》[40]、殷冰瑶的硕士论文《探究中国历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41]、邓雅的硕士论文《探究我国汉族女性婚礼服的演变和创新》[42]、王雪莉的硕士论文《宋代服饰制度研究》[43]。相关的有杉本正年著、樊一译的《中国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44]、许星《中国古代民间婚礼仪俗中的着装风俗初探》[45]、乔婷《宋代服饰特点的研究与探析》[46],陈熠鑫、韩丽东、郝云华的《浅谈宋代服饰的民俗风格》[47]、谢檣《宋代女性词中的妆饰民俗》[48],这几篇论文多从民俗的角度分析宋代服饰的特点,对婚礼服饰提得不多,也没有谈到其礼制内涵。
对于婚礼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有:吕友人、王立军所撰《宋代婚礼概述》[49]、于佐君《谈婚姻礼服文化的变迁》[50]、《中国传统婚礼习俗》[51]、甄进忠《中国古代婚礼浅论》[52]、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53]、包福存《婚礼仪式研究综述》[54]、李金玉《略论中国古代的婚礼》[55]、大勇《中国传统婚庆礼俗与当代婚礼》[56]、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57]、王启发《礼义新探》[58]等等。
对于婚俗研究的主要有:王歌雅《中国古代聘娶婚姻形式略论》[59]、黄修明《中国古代“服禁”论》[60]、《中国各地婚俗》[61]、鲍宗豪《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1992年第5期)[62]、韩芳《中西传统婚俗之比较》[63]、《中国特色婚俗》[64]、鲁婷,陈娟娟《浅析中国“彩礼”婚俗存在原因》[65]。
对于少数民族服饰、礼仪进行研究的有:岛田正郎、何天明《辽代契丹人的婚姻》[66]、黄莉《辽代婚姻综述》[67]、杨富学与孟凡云《契丹媵婚制考略》[68]、夏宇旭及赵玮彬《辽金契丹女真婚制婚俗之比较》[69]等论文,为我们研究辽国婚姻礼俗提供了资料。谢静的《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饰研究》[70]、孙昌盛所撰的《西夏服饰研究》[71]、石小英《西夏平民服饰浅谈——以ДX.02822为中心》[72]、陈霞的《西夏服饰审美特征管窥》[73]等几篇文章都在西夏服饰方面做了比较细致的研究。牛达生《从考古发现看唐宋文化对西夏的影响》[74]、艾红玲《西夏礼仪制度考论》[75]等文章对西夏婚礼制度作了介绍。关于西夏服饰、礼仪方面的论文相对而言很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也很不足。研究金代服饰、礼仪的文章同样比较缺乏,只见到俞超伟所写的《填补金代服饰制度的空白》[76]这篇文章通过考古发现充实了金代服饰史料。此外还有王春蕾《试述金代女真族服饰及演变》[77]以及顾韵芬、高岩、李丹《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的整合性发展》[78]等。这些文章虽然为我们在服饰、礼仪这一领域进行探索、挖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让我们用以学习和借鉴,但是它们都没有对婚礼服饰及其与礼仪、风俗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鉴于这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清晰地认识宋代的服饰文化、礼仪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元]脱脱.西夏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宋]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宋]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1).
[8]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9]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0]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志[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1]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12]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13]陈高华,徐吉军.中国服饰通史[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
[14]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15]黄能馥.中国服饰通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16]王民泽.中国古代服饰[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7]臧迎春.中国传统服饰[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
[18]张书光.中国历代服装资料[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0.
[19]王瑜.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服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0]王青煜.辽代服饰[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
[21]赵评春,迟本毅.金代服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22]黄强.中国内衣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23]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妆饰[M].北京:三联书店,1988.
[24]孟辉.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史稿[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25]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26]叶立诚.服饰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27]蔡子谔.中国服饰美学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28]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9]兰宇,祁嘉华.中国服饰美学思想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0]彭利云.宋代婚俗研究[M].天津: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
[31]胡志宏.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2]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3]朱瑞希.辽宋金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4]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宋辽夏金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5]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6]吴存浩.中国婚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37]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8]王炜民.中国礼仪文化[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
[39]钟敬文.中国礼仪全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0]贾玺增.中国古代首服研究[D].东华大学博士论文,2006.
[41]殷冰瑶.探究中国历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42]邓雅.探究我国汉族女性婚礼服的演变和创新[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43]王雪莉.宋代服饰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44]杉本正年,樊一.中国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J].成都大学学报,1995(4).
[45]许星.中国古代民间婚礼仪俗中的着装风俗初探[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6).
[46]乔婷.宋代服饰特点的研究与探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0(10).
[47]陈熠鑫,韩丽东,郝云华.浅谈宋代服饰的民俗风格[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48]谢檣.宋代女性词中的妆饰民俗[J].时代文学,2009(2).
[49]吕友人,王立军.宋代婚礼概述[J].殷都学刊,1991(4).
[50]于佐君.谈婚姻礼服文化的变迁[J].纺织导报,2008(11).
[51]中国传统婚礼习俗[J].现代语文,2007(4).
[52]甄进忠.中国古代婚礼浅论[J].中州大学学报,2005(2).
[53]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J].民俗研究,2000(2).
[54]包福存.婚礼仪式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4).
[55]李金玉.略论中国古代的婚礼[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56]大勇.中国传统婚庆礼俗与当代婚礼[J].现代交际,2001(11).
[57]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58]王启发.礼义新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3).
[59]王歌雅.中国古代聘娶婚姻形式略论[J].求是学刊,1993(1).
[60]黄修明.中国古代“服禁”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6(1).
[61]中国各地婚俗[J].中国地名,2008(10).
[62]鲍宗豪.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J].社会科学研究,1992(5).
[63]韩芳.中西传统婚俗之比较[J].中国校外教育,2008(1).
[64]中国特色婚俗[J].中国地名,2008(10).
[65]鲁婷,陈娟娟.浅析中国“彩礼”婚俗存在原因[J].传承,2009(6).
[66]岛田正郎,何天明.辽代契丹人的婚姻[J].蒙古学信息,2004(3).
[67]黄莉.辽代婚姻综述[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3(3期).
[68]杨富学,孟凡云.契丹媵婚制考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4).
[69]夏宇旭,赵玮彬.辽金契丹女真婚制婚俗之比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3).
[70]谢静.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饰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09(3).
[71]孙昌盛.西夏服饰研究[J].民族研究,2001(6).
[72]石小英.西夏平民服饰浅谈——以ДX.02822为中心[J].宁夏社会科学,2007(3).
[73]陈霞.西夏服饰审美特征管窥[J].史学理论,2010(31).
[74]牛达生.从考古发现看唐宋文化对西夏的影响[J].考古与文物,2001(3).
[75]艾红玲.西夏礼仪制度考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9(1).
[76]俞超伟.填补金代服饰制度的空白[J].中国文物报,2001(8).
[77]王春蕾.试述金代女真族服饰及演变[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4).
【中文关键词】 舞蹈美学. 舞蹈创作. 舞蹈作品. 新时期. 舞蹈生态学. 社会文化环境。.
【英文关键词】 Aesthetic of dance. dance composition. dance works. the new period. c
horeoecology. social culture environment..
[硕士论文,备索!]
1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舞蹈与社会生活
2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
3 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
4 新时期舞蹈审美创造刍议
5 浅析高等美术教育观念改变的必要性
6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7 小学美术个性化教育理论研究与模式构建
8 素质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师素质培养
9 潜意识与现代美术教育 西北师范大学
10 儿童电视美术片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1 写实与现实
12 理想与现实:基础美术教育的知识观及课程组织
13 不同文化境遇下的审美取向
14 液化报告(第一稿)
15 幼儿美术创作发展评价研究
; 16 从美术与诗歌潮流的对比中谈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介入性
[关键词]高等特殊教育;审美教育;统计分析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素质教育切入点的美育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提高残疾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实践能力,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本篇论文将就高等特殊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进行现象考察、理性分析和策略研究,研究特殊审美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以促进特殊审美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一、教育研究机构和地域调查
自1987年我国成立第一所专门招收残疾大学生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已经基本成型,步入正轨。到目前为止,有近20所高校开设残疾人本科和大专专业,主要针对“三类基本残疾”,即视障、听障、肢障学生(近年来,还包括越来越多的轻微智障者),每年招生名额达到千人。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形式目前大多是依附在普通高校下设的特殊教育学院,或是合作开设特殊中等职业学院和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特殊教育学院目前只有一所,即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升为本科院校,现改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集残疾人高等教育、特教师资培养、特教专业人才培养于一身。作为影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至关因素之一,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无疑是直接影响高等特殊院校专业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因素。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于1986年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业以来,我国已有40余所高校设置了特殊教育培养的相关专业。而且,从办学层次来看,特殊教育拥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个学历层次的教育。但整体而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还不尽如人意,不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极大的提高空间。截至目前,特殊教育研究的主要机构数量有30余个,研究地域呈现出分布广,相对集中的特点。不过,从数据来看,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北京、江苏、浙江、辽宁等地是特殊教育研究较集中的地区。而且,除了国家项目外,这些省份和城市都为特殊教育研究设立了基金,这也反映出这些地区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查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专业设置是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执行的,主要根据残疾人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适应性,以不同障碍类别的特点来设置不同专业。比如,肢体障碍的学生以医学、计算机、会计类的专业为主(近年来随着政策调整,专业限制已经放宽),视障学生的专业主要有针灸推拿、英语、音乐表演、社会工作、特殊教育学等。相对而言,招收听障学生的学院在专业设置的数量和范围上是最广的,包括了艺术设计和计算机应用两大类,可细分出美术学、服装工艺、摄影、动漫、园林、编辑等30多个专业方向。通过表格可以看到,在为残疾大学生设立的所有专业学科中,艺术类专业拥有中流砥柱的地位。由于视障和听障学生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来接受外界信息,因此听知觉和视知觉的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以音乐为主的听觉艺术审美教育和图像为主的视觉艺术审美教育正好契合这种特征。高等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也是参照和依据普通高等教育,一般围绕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三大领域展开,其中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处于核心位置。尤其是对于艺术专业的视障和听障学生来说,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同时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与艺术教育息息相关的审美教育理所应当应该成为这类高等特殊教育的重心之一。美育不能停滞在以往死记硬背、晦涩难懂的传统美学教学上,应该与知识技能课程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还要考虑到学生日后所从事的工作,让美育更加深入生活,更加具有实用性,这也是当前高等特殊教育中审美教育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中所要面临的艰巨挑战。
三、理论研究现状调查情况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所以,对近30年公开发表的相关高等特殊教育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不仅能总结出理论研究的情况和特点,还可以在宏观层面上了解该领域学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知网的检索数据显示,我国特殊教育研究所涉及前十位的学科包括了高等教育,其载文数量所占比重约为3.3%,排在第四位。检索从1989年到2016年间的所有来源期刊的论文时,剔出与研究主题无关的论文后,以“高等特殊教育”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可以精确检索到352条,其中,期刊论文296篇,硕士论文16篇,博士论文两篇,会议论文四篇。从来源数据库来看,占比重最大的是期刊论文,约为总量的84.1%。公开发表高等特殊教育主题论文的相关期刊有146种,《中国特殊教育》作为特殊教育领域的唯一核心期刊,收录了35篇相关论文,占总量的11.8%。对的作者身份进行统计后,可以发现高校专业的研究人员占总量的88%,占据了绝对地位,其他作者主要是来自中国残联、特殊教育中心等残疾人服务机构。在文献类型中,理论研究的数量最多,实践类型的研究比重略次,调查研究排列第三。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有关高等特殊审美教育的研究都相当单薄。笔者在搜索结果中精确检索“审美教育”,结果只找到两篇论文,而且皆为十年前发表的研究。也就是说,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特殊教育快速发展,不仅基础教育体系日渐成熟,而且也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研究范围分布广泛,渐成体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从变化趋势来看,期刊和硕士论文等高端成果逐年递增,而且还设立了不少国家级和省部级的课题项目,甚至某些研究近年来成为是中国教育的热点。但是,目前,针对高等特殊教育中审美教育问题的研究,不管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教学实践活动层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空白和不足之处。笔者也希望通过这些现状的调查,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个尚困难、单薄的研究领域,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猛,潘剑芳,关文军.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5(6).
关键词:满族;审美文化;清代;玉雕插屏
清代玉雕插屏作为一种器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玉雕插屏的材质及装饰入手,试分析其体现的满族审美文化的本质,以深化人们对玉雕插屏中蕴含的民族审美意识文化性的理解。
一、清代玉雕插屏的材质与装饰
1.材质特征
清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最高峰,因此清代玉雕插屏尺寸较大,用料广泛,有和田玉、岫玉,独山玉,青金石等①。清代玉雕插屏利用玉石坚实的硬度、密度和透光性共同体现了材料自身刚性的美感。其细腻温润的色泽又体现了柔性的美感,所以是刚柔相济的美感复合。
清代玉雕插屏的用材有通体使用玉石和由木材配合衬托玉雕主题两种类型。其中通体使用玉石雕制的插屏多采用白玉与碧玉相配合,如图1所示玉雕插屏为清代中期的藏品,白玉屏板,青玉底座,玉质莹润细洁、色彩温和。白玉与碧玉的材质特征相近,都具有明净温婉的特点,二者色彩上的差异又打破了单一材质的沉闷感与单调感,使插屏整体具有更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协调的美感。
清代嵌玉插屏制作的木材多为红木,珍贵者有黄花梨与紫檀。由木材配合衬托玉雕主题的这类玉雕插屏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将光素玉板直接插到木制屏座上;另一种是将玉雕主题镶嵌在木制屏板的中心位置再插入木制屏座。图2为将光素玉板直接插到木制屏座上的种类,屏板材料大多采用白玉和青玉两种,底座大多使用紫檀和黄花梨等硬质木材;图3所示玉雕插屏将玉雕主题镶嵌在木制屏板的中心位置,此类屏板使用的木质材料或仅仅作为玉雕屏板的边框,或以透雕或浮雕的方式将玉雕主题镶嵌在内。无论何种方式,都是将玉雕主题放在视觉的中心位置,都是为了衬托和丰富玉雕主题。
总之,此类清代的玉雕插屏多使用硬性木材与玉石配合。木材的切面呈现出的天然光泽和自然纹理,与玉石光洁的表面肌理和冷硬质感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一定序列的秩序感。这种人工搭配的材质组合,很好的利用了玉石与木材的材质肌理与自然属性,使清代玉雕插屏的整体效果体现出强烈的韵律感,从而具有更为丰富的美感。
2.装饰特征
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手法有百宝嵌、浅浮雕、高浮雕、阴线戗金等。②其中百宝嵌是玉雕插屏的装饰手法里最为瑰丽多彩的一种装饰方法。玉雕插屏的百宝嵌装饰多使用翡翠、玛瑙、水晶、青金石等,这些材料都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但对光的折射率又各有不同。如图4所示清代百宝嵌花卉岫玉插屏,以屏板洁白纯净的颜色衬托出百宝镶嵌的斑斓多彩,营造出华丽精致的效果。阴线戗金也称阴刻填金。清代玉雕插屏的阴线戗金表现的装饰图案通常是将立体形象压缩后雕刻在平面的玉板,构图明快醒目,线条纤细柔美,风格清丽脱俗。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题材所展现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有花卉翎毛、祥龙瑞兽、历史故事、诗句文警句等,但以人物图而著名。如羲之爱鹅、苏武牧羊、抱琴访友、福禄寿三星等。
总之,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手法是把绘画的构图布局融进琢玉的过程之中,使玉雕插屏平添了艺术情趣又不失琢玉工艺的本色,同时利用多种装饰材料和一切工艺手段来为其服务③。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特征淋漓尽致得表现了清朝统治者的雄伟气魄,以一种繁复奢华的世俗格局体现了清代满族华丽和富贵的审美倾向。
二、清代玉雕插屏的审美本质
探讨满族审美文化的发展,既要着眼于满族自身审美文化的本质特征,也不能忽视满族对外部审美文化的选择与改造。满人入关后,以其帝王之尊,在承受汉族审美文化之际,也强势引入草原文化之美学,然而这一过程是经过选择与改造而成为适合满族社会需要的审美规范或准则。
1.材质特征的审美本质
皇太极曾对诸贝勒大臣所说:“凡人之营求富贵,不过欲鲜衣良马、甲胄华丽,名望出众耳。”由此可知,满族的审美文化中对器物材质的审美偏好是以金、银、玉石、琥珀等金银宝石为贵,并且用色崇尚明亮艳丽,以材质华丽,颜色肌理瑰丽富贵为美。
清代玉雕插屏在以白玉为主要用材的基础上添加了玛瑙、翡翠、螺钿、金泥等装饰性材料,这些材料的运用使玉雕插屏的整体美感更加丰富奢华。与玉雕主题相配合的木材的选用也多以红木、紫檀这种具有浓重色泽的木材为主,与玉石绚丽剔透的质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玉雕插屏作为清代具有代表性的装饰性器物之一,鲜明地反映了清代玉雕器物中的满族审美文化。
同时清代玉雕插屏的玉质上乘,与前面所有朝代相比有一个质和量的飞跃。而且玉雕插屏的玉石用料更是十分广泛,有和田玉、岫玉、独山玉、青金石等。由于在汉族的审美文化中和田玉的材质特征恰好体现了其温厚内敛的审美特点,因此清代皇室插屏的材质崇尚和田玉这一用材特征也体现了满族吸收了汉族“器以载道”的审美文化,表现了清朝满族统治者兼收并蓄的伟大气魄。
2.装饰特征的审美本质
满族的审美文化自然要适应自身的民族喜好、生活习惯等特点④。满族的旗标装饰多以镀金、镀银、镶嵌、雕刻、起花或彩绘等加饰为美。同时藏传佛教的器具俱施金镶嵌,纹饰亦细致繁复,极大影响了清代的玉雕器物。因此清代玉雕插屏在装饰特征上体现了“求多、求满、求富贵、求华丽”的满族审美文化。
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题材以自然方刚为美。满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使其形成了刚健审美的浪漫情怀。在这种审美文化的深层意蕴影响下,清代玉雕插屏的整体装饰题材风格呈现出一种“方刚”之美。同时满族在与自然相处的相互作用下把人的祈福愿望寄予自然生灵,是满族审美文化中最有特色的审美特性。这种审美取向表现在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题材方面,即为用特定动物植物的谐音来表达吉祥富贵的寓意,用飞禽走兽类装饰图案的组合,象征太平昌盛、繁荣欢腾的景象。
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构图以繁缛风格为美。清代玉雕插屏的通体全用纹饰镶饰,它诠释了满族审美文化中崇尚华丽繁复的文化内涵,承载了满族民族特征的文化根源。满族的这种民族审美倾向是清代玉雕插屏的生产设计理念和装饰指导思想。这种审美文化借助清代玉雕插屏的装饰构图被淋漓尽致得表达出来,造就了其经典的清代玉雕插屏的艺术风格。
三、结论
清代玉雕插屏以其选用材料的性质特点和装饰特征突显了满族审美文化内在的精神旨意和艺术价值,反映了满族独特的审美文化。满族崇尚金银玉石这种光鲜显贵的用材审美文化和以自然方刚为美、以繁缛风格为美的装饰审美文化共同影响和创造了清代玉雕插屏雍容华贵的艺术风格。同时清代玉雕插屏所具有的美感在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将满族的审美文化融入了更多汉族与西洋的审美文化因素,使清代玉雕插屏展现的满族审美文化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意义。
注释:
①张建平《玉雕插屏艺术断想》,《上海工艺美术》,2008
年第3期。
②吴少华《插屏砚屏多姿多彩》,《大美术》,2007年第10期。
③唐美玲《传统屏风装饰艺术及其现代衍变的研究》,武汉:
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④褚潇《器以载道_试论清代玉器与清代文化》,北京:中国地
质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作者简介:
关键词:克里姆特 绘画 思想
一、家庭因素对其艺术精神的影响
克里姆特是七个儿女中的长子,后来父亲、弟弟、妹妹相继去世,克里姆特一直和母亲还有两个未出嫁的妹妹生活在一起。1874年克里姆特的妹妹安娜在5岁时病逝,这是他最早对亲人死亡的亲身感受。另外,克里姆特母亲家族中一直受着精神神经质的影响,他另一个妹妹首先患了精神病症,母亲本来神经质性格就比较明显,由于压抑、梦想的破灭、女儿的逝世以及患病等残酷现实的折磨和严重打击,长期处于忧郁之中。这种经历对克里姆特尚未成熟的心灵是有阴影的,以至于在后期克里姆特的也一直怀疑他也同样摆脱不了这种遗传下来的精神疾病,所以终身未成家,一直和两个没有出嫁的妹妹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最为打击的是30岁的克里姆特,人生中对他最为重要的两个人相继离开了人世,一个是从小挚爱他、影响他的父亲;另一个是和他共同成长的亲爱的弟弟恩斯特。特别是恩斯特的离世,对他的打击是致命的,因为恩斯特不仅是和他有着血缘关系的同胞弟弟,同时又是他艺术上的支持者、搭档和朋友。他们两个共同建立了艺术工作室,弟弟也是一位出色的历史题材画家,他们不仅在绘画领域共同前行,在生活上克里姆特也深受恩斯特的影响。通过恩斯特的妻子,克里姆特有幸结识了艾米莉,并且进入了中产阶级阶层,为他以后的女性绘画题材奠定了基础。所以父亲和弟弟的相继离开,使他失去了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思想产生了彻底性的变化。中国有一句俗话:“死地而后生”,人往往要经历很大的磨难才会变得更强大,要么在沉重打击面前退缩,要么在磨难面前得到重生。克里姆特属于后者,虽然他一生都没有走出弟弟去世的阴影,但是克里姆特在艺术上实现了自我拯救,导致克里姆特面对由死亡引发的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
二、情感因素对其艺术精神的影响
1、精神上的缪斯――艾米莉
在克里姆特缔造的女性世界里,艾米莉是他的精神伴侣,在他们相识相爱的27年里,艾米莉不仅是克里姆特精神上的缪斯,也是克里姆特的避难所。在艾米莉这里,克里姆特逃避了世纪末维也纳的艺术和政治世界,也逃避了他自己复杂的私人生活。他们第一次认识艾米莉17岁,克里姆特29岁,她是克里姆特弟弟妻子的妹妹,艾米莉帮助克里姆特料理生活琐事,甚至是包括协调和其他女人之间的关系,艾米莉熟悉克里姆特的生活细节,克里姆特临终前所说的“叫艾米莉来”,体现了他们之间超越常情的亲密关系。
艾米莉与克里姆特的恋情更多的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爱情,两人相爱却并未结婚,他们在各自的艺术领域中都作出了很高的成就,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独立。艾米莉在那个女性还只是男性附属品的时代,开设了由女性为女性做衣服的时装店,价格昂贵却生意兴隆,将妇女从“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经济独立,有思想的自由主义中产阶级女性的代表。在克里姆特的心中是如何来凝视艾米莉的,以及在凝视中体现着怎样的感情和意义;而艾米莉在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上有如何的影响,我们可以就克里姆特在不同时期为艾米莉所画的三幅肖像画予以分析和解读。
1、少女时期的艾米莉。那是他们相识的第一年,艾米莉17岁,克里姆特还处在历史性绘画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克里姆特选取了侧面的角度,他们之间没有相互注视。克里姆特凝视着艾米莉,他的凝视在双重传统中被合理化。克里姆特敏感地探触到了艾米莉内在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他为这种新的女性精神所折服,另一方面他男性自我也感到惧怕。而第二幅肖像画是两年后画的,在这幅画中,艾米莉则可以摆出动作以及心甘情愿地被凝视,完全是克里姆特自我满足的一厢情愿。
2、成熟时期的艾米莉。1902年,克里姆特为艾米莉画了第三幅肖像,这幅画是克里姆特装饰风格肖像画中的经典之作。这幅画中,艾米莉把目光投向了克里姆特,两个人在相互凝视中,看到了彼此心目中的自己。
2、 激发艺术家热情的情人阿德勒
克里姆特和阿德勒第一次相识的时候,她还是个17岁的少女,她和艾米莉是完全不同类型的女性,她和克里姆特的情人关系是公开的秘密,他们之间的恋情,是一种男女之间本能欲望的相互吸引,不同于与和艾米莉的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克里姆特去世。阿德勒漂亮、聪明、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克里姆特深深迷恋于阿德勒的这种女性气质。克里姆特以阿德勒为原型创作了《朱迪斯11》和《朱迪斯2》,绘画中的凝视,呈现了男望之爱中隐含的暴力。在《朱迪斯1》中,表现了强烈的,他描绘了一个生活中的女性,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点燃他的激情的女性。在《朱迪斯2》中,则寓意暗示着这一时期他们之间紧张和危险的情人关系。另外,1907年和1912年,克里姆特分别给阿德勒画了两幅肖像,在肖像画中,克里姆特依靠男性艺术家的暴力压制了阿德勒的女性力量,阿德勒的女性力量被装饰所消解。据说《达娜厄2 》也是以阿德勒为原型绘制的。
图1―1《朱迪斯1》 图1―2《达娜厄》
注释:
1. 朱迪斯是圣经中的人物。她是一个勇敢和美丽的犹太寡妇。为反抗侵略者,她和女仆来到侵略者将军的帐篷取悦于他,并保证说出以色列人的秘密。得到他的信任后,她被准许在他酒醉的夜晚接近他的帐篷,她砍下了他的头,侵略者失去了首领而溃散。朱迪斯以女性魅惑拯救了以色列。
2. 达那厄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她是国王Acrisius的女儿。有神谕警告Acrisius,将来达那厄的儿子会杀了他。于是Acrisius把达那厄关在青铜的屋子里使她远离男性。然而天神宙斯爱恋达那厄,化作金雨穿过屋顶倾注在她的腿间。
参考文献:
[1] 谭卫《论克里姆特、蒙克作品中的“生命、爱情、死亡”》,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12
[2] 韩雪莉《论克里姆特的绘画艺术》,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7.04
[3] 孙欣. 克里姆特绘画研究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 于阗 佛教绘画 样式
中图分类号:J209.2 文献标识码:A
1 于阗文化的生成机制
于阗是绿洲文化的典型代表。被沙漠、戈壁保卫着的于阗文化具有很强的封闭性,玉石之路和丝绸之路的开通打破了这种封闭。与汉、印度、西亚、希腊诸文明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已步入繁荣期不同,张骞凿通西域之前的于阗摆脱野蛮状态的时间还不长。西域地处几大优势文化的空白地带,凿通之后汉、印度、西亚、希腊诸文化一起流入这一文化低地。于阗文化孤立、落后、封闭,完全不具备同以上优势文明相对抗的特质和力量。
对于汉唐之际的于阗来说,在优势文化的冲击和诱惑之下,不得不改造、重组自己的文化体系。战争攻伐、人口迁徙、通商贸易等因素都对于阗文化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一种优势文化被引进到弱势文化时,弱势文化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当几种优势文化一起被引进到这一落后区域时,就会表现出话语权和舆论领导能力的差异。话语权和舆论领导能力的表象背后是各个优势文化在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方面的博弈。可见,影响于阗佛教绘画样式形成的主导力量不是稳定不变的,随文化传播主体背后的军事、政治、经济影响力的强弱而发生变化。
在以上几种优势文化的冲击之下,于阗文化呈现出多元复杂、兼收并蓄、似是而非、中间性、变异性的特征,直到隋唐时期,才逐渐形成具有成熟特质的文化样式,并向东方和西方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发展。
2 于阗佛教绘画不同于中原绘画的特征
两汉到隋唐时期,于阗的佛教流传极盛,塑像、绘画等佛教美术非常发达,绘画既是传播佛教教义的工具,提供信徒礼拜的视觉偶像,又是信徒积善修行、累积功德的体现。塑像、绘画等佛教美术遗迹主要存在于佛教寺院之中,因此于阗佛教绘画在一定程度上主要表现为一种为寺院服务的美术形态。于阗佛教寺院众多,“于阗国……俗重佛法,寺塔僧尼甚众”,①寺院美术的从业者也必然众多。据20世纪初以来的考古发现,以及于阗佛教遗址中出土的绘画遗迹,不乏绘画高手和精妙之作。这与以知名画家、经典作品为发展序列的中原绘画史脉络不同,于阗佛教绘画史中有明确记载,作品中有题名,或者发现准确纪年的画家非常少。
于阗佛教寺院壁画多由作为主画者的一流画家和作为辅助画家的二、三流画家共同完成。赞助人为佛教寺院建造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权力支持,其身份高低、富贵决定其赞助的寺院的规模、地位和艺术水平。通过检索各种正史中的文献记载,参照出土的胡语文献和壁画遗迹,笔者发现麻射寺、翟摩帝寺、翟室楞伽山寺、娑摩若僧伽蓝等佛教寺院为于阗王敕建,由其装饰的奢华富丽程度,做工的考究精细程度以及佛画绘制的华美精致程度,可推断出其壁画的绘制多由于阗一流画僧完成;其他寺院壁画的艺术水平次之,可推断多由二类、三类画师或画僧完成。另外笔者对出土的壁画遗迹进行形式风格学分析后发现,同一幅壁画的不同部位也是由不同画师或画僧完成的,例如主佛、菩萨,主要罗汉、力士等形象多由一流画僧完成,主佛头光、背光中的“千佛”以及佛教偶像谱系中其他非重要的形象,非重要位置的图像,则由二流、三流或不知名的画师或画僧辅助完成。
于阗佛教绘画史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不连续性。英、德、法、日、俄等国探险者在20世纪初的无序发掘和野蛮掠夺,于阗佛教绘画作品珍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所造成的空间、时间错位感,以及当下于阗佛教文化遗迹考古事业的滞后所造成的历史阶段绘画发展资料的空缺,使于阗佛教绘画史呈现出一种知识和时间的断裂。
在于阗佛教绘画中,很少发现纸本、绢本的美术作品,主要为壁画、木版画、器物装饰、丝织品图案等美术类型,这与中原绘画史的卷轴画系统具有很大的差异。可见中原绘画史惯用的以贵族、士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精英美术史治史方法,以经典卷轴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作品分析方法及其相关理论,并不适合于阗佛教绘画史的研究,必须运用社会学、图像学、形式风格学、人类学等新的研究方法。
3 于阗画派与于阗佛教绘画样式
于阗佛教绘画样式的形成虽然受到中亚北印度、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美术样式以及波斯美术样式的影响,但于阗文化并非是斯坦因竭力想证明的“印度文化的附属品”。从军事统治上来说,掌握权力的是于阗人、汉人以及时断时续的匈奴人;从佛教绘画的创造者来说,是汉化、犍陀罗化比较严重的释迦种塞人;从佛教绘画的传播者来说,是佛教僧侣、使臣、质子以及通商的粟特人,②这些史实都以丰富的论据有力地驳斥了斯坦因的“印度文化的附属品”这一论断。于阗佛教绘画创造者、传播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多人种、多民族、多宗教构成的多元文化环境的影响,使于阗佛教绘画与在相对隔绝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古希腊、古伊朗、古印度美术呈现出很大的不同。
魏晋之后,于阗地区的小乘佛教被大乘佛教所取代,并迅速成为西域的大乘佛教中心,由此大乘佛教的绘画系统得以在于阗逐步确立起来。这与盛行小乘佛教的龟兹等地区的佛教绘画风格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意大利艺术史家马里奥・布萨格里在《中亚佛教艺术》(1992年)这本书中提出了于阗画派这一概念,并高度评价了于阗画派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他认为“……(西域)惟一能够夸耀并为中国艺术家和评论家欣赏的伟大作品的画派是“于阗画派”。遗憾的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幸存绘画能够证明这些作品在类型、源头、时代和主题上是异质的,于阗画派证明它已经吸收了印度、萨珊波斯、中国、粟特甚至还可能有花剌子模的影响,它们都曾被吸收,又被用无可争辩的创造力加以重新改造。”③无疑,于阗画派是于阗地区最重要的绘画样式,也是最重要的美术现象。一方面,佛教东弘之初,其绘画风格接近于中亚北印度、印度西北部流行的犍陀罗美术,又略有差异;另一方面,其风格与临近的疏勒、龟兹、米兰、高昌等地的佛教美术风格也呈现出一定的不同。依据其独立的特质,称作“于阗画派”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分析画派成立所具备的必须条件:流行时间,师承关系,代表画家,代表作品,历史年表等要素,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无法提供满意的答案。因此本论文提出用“于阗佛教绘画样式”来代替“于阗画派”这一概念。
4 小结
作为于阗文化的典型代表,于阗佛教绘画样式的形成体现了西亚、希腊、中亚、印度、中原等文化类型的相互影响、博弈和融合过程,分析于阗佛教绘画样式的形成,不仅可以填补中国与印度、中国与中亚、中原与西域佛教绘画交流中的知识缺环,丰富佛教绘画风格演变的脉络,还可以通过对以上诸文化元素的挖掘了解佛教美术风格变异的过程,思考佛教美术风格变异的动力机制,进而反思文化本身的生命力。
注释
① 魏书(卷15).文渊阁四库全书.
阳骏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柯达伊教学法是一套比较科学的音乐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主张以唱为主,主张重视儿童的天性。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为
柯达伊教学体系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为柯达伊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了物质保障,素质教育
的发展音乐教师水平的提高为小学音乐的学习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现阶段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为柯达伊教学体系的应用提供了
用武之地。为了使柯达伊教学体系更好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贯彻落实,在教学中要重视小学音乐教育,逐步改变我国的升学体制,将
音乐课程的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提到相同的地位,同时还应加强传统音乐教育的比重,强化音乐师资建设。
关键词:柯达伊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
柯达伊教学法是由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教育家佐尔坦?柯达
伊总结出的一套科学的音乐教学法。其倡导的音乐普及教育、民
族音乐教育观和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等理念,对欧洲及世界音乐教
育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如今柯达伊教学体系已经普遍传入我
国,但是小学音乐教育中对于柯达伊教学体系的应用却很少。研
究柯达伊教学体系应用于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可行性、使其很好
的适应小学音乐教育以及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师如何更好的掌握
柯达伊教学体系是笔者在文章中注重探讨的问题。
一、柯达伊教学法简述
(一)柯达伊教学法的理念
首先,是对音乐教育的重视,20 世纪初匈牙利受战争的影响,
文化艺术的发展非常落后,物质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何谈音乐。因
此柯达伊认识到应当唤醒人民内心对音乐的喜爱。柯达伊把音乐
教育理念作为表达爱国思想的方法,引导人们重视音乐教育。
其次,以民族音乐为基石,音乐教材使用民族歌曲,并使用
母语教学。柯达伊反复强调民族音乐无可替代的地位,民族音乐
经历了历史的考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儿童在使用
母语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具有先天的优势。
再次,音乐教育应当成为小学的重要课程,由于我国升学体
制的制约以及家长、学生的固有观念,始终认为音乐、美术、体
育是副科是不重要的。但是柯达伊认为恰恰儿童时期才是学习音
乐的黄金时期,家长和学生应当重视小学音乐的学习,学校也应
当聘请优秀的音乐教师,彻底转变对小学音乐课的认识。
(二)柯达伊教学方法的特点
1.以唱为主。小学正是儿童身体、智力快速发展的阶段,音
乐教育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儿童学习的节奏。小学
阶段儿童的语言能力快速发展,因此要让儿童多唱,这样既对儿
童身体发育有利,也能增强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2.顺其自然。柯达伊认为:儿童的心理不成熟,兴趣很重要,
有兴趣注意力才集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当顺应儿童喜好,不能
勉强,应当多引导,顺应其兴趣爱好。
二、柯达伊教学体系应用于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可行性
(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为柯达伊教学体系在我国小学
音乐教育中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我国传统音乐丰富多彩、形式多
样,这符合柯达伊注重民族传统音乐的理念,给小学音乐教育适
用柯达伊体系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为柯达伊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
了物质保障。改革开放后,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家长也
有能力为子女学习音乐提供物质保障。对于乐器的购买、课程的
学习包括参加音乐会等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教师水平的提高为小学音乐的
学习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小学音乐的学习,音乐教师处于非
常关键的地位,优秀的音乐老师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柯达伊教学体
系的精髓,能够准确无误的将柯达伊教学方法应用到小学音乐课
堂上,使学生能够真正的通过柯达伊教学方法,更好的学习音乐
课程,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现阶段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为柯达伊教学体系的应
用提供了用武之地。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柯达伊教学体系能否在
我国发展推广的核心因素。如果小学生音乐素养不高或者对音乐
一知半解、没有兴趣,那么就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学的音乐,任何
教学方法都无法适用。然而随着我国音乐文化环境的发展,人们
对音乐的认识和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柯达伊教学体系在我国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将会水到渠成。
三、柯达伊教学体系应用于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建议
(一)重视小学音乐教育,逐步改变我国的升学体制,将音
乐课程的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提到相同的地位,设置合理的课
程,禁止挤占、挪用音乐课程,将音乐课程的考核作为升学、评
优的标准。教师、家长、学生应当转变学习观念,重视对音乐课
程的学习。
(二)加强传统音乐教育的比重,现在许多儿童对音乐的喜
爱,大多来源于对流行音乐的喜爱,但是小学音乐教育应当注重
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学习。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传统
音乐中也有非常优秀的作品,传统音乐是经过了历史沉淀的、宝
贵的文化财富,只有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才能创作独
特的音乐,对今后音乐的学习、音乐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充分应用柯达伊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的音乐
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柯达伊在研究音乐教育的同时不断吸收引
进优秀的教学方法,其独创的“首调唱名体系”增加了柯达伊体
系的灵活性。许多国家对柯达伊教学体系的成功应用,充分说明
了其优越性。而在我国许多已经应用柯达伊教学体系的学校中,
学生对其也是非常认可的,柯达伊体系便捷有趣,提高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
(四)强化音乐师资建设,柯达伊认为:幼儿的音乐教育是
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对于音乐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有非常严格的
要求。音乐教师应当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除了具备基本的音
乐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音乐教师处于特殊的地
位,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除了掌握课堂教学技能外,还应当有优
秀的音乐素养包括吹、拉、弹、唱等特殊技能,并且要把两者在
课堂教学中集合起来。优秀的音乐教师具有良好的品德,更重要
的是自己对从事小学音乐教育有很深的热情。教育机构应当加强
对音乐老师的培训,使老师的音乐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这样才能
对小学音乐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焦淼.浅谈柯达伊教学法在中国的实用价值[D].中国音乐
学院,2007年硕士论文.
[2]周晓艺.论柯达伊教学法在童声合唱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3]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W].上海音乐出版社,
【摘 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并反过来影响我国长远的发展。笔者结合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以新课改为契机,结合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年龄特征,通过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实践研究等方法,分析了中学美术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 中学生;美术课程;环境教育
一、中学美术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学科优势
美术学科的地位非常特殊,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所有学科的领域。这种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美术与环境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始终以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及其中的人和事作为自己关注的对象和创作之源,而且美术总是以一种理想化和审美化的眼光来看待和创造一种意境,反映美好的愿望,这在东西方的山水画和风景画中体现尤其明显。另外,感官和物质材料的运用也与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课与环境有联系的题材也是相当丰富的,美术教师有责任在美术课堂上体现环境意识,把环境教育与美术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接受环境意识。
二、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一)知能教育内容
中学美术教材中有大量的欣赏教学内容,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时,指导学生认识生存环境可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人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使人类渐渐远离了自然环境,更有的建筑破坏了自然环境,带来了恶性循环,如耕地被侵,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大地、海洋、森林、天空等自然景观、大自然中动植物生态环境和世界名胜古迹。
(二)道德教育内容
美术教学重视技能表现,利用一些环境节日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在教学中增加环保漫画的欣赏,开展一些“环境保护漫画比赛”、“环境标语征集”等活动,使学生明确人类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后果是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明确人对自然界应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
(三)行为教育内容
要使学生自觉地关心环境、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尽一份力量、保护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环境意识,更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中意识并做到: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中学美术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
(一)美术课堂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1.结合教材内容、强化环境教育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并非要将美术课堂变成环境教育课,而是努力挖掘美术课程为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所能作的贡献,找到美术教学与环境教育的交汇点。因此,作为教学内容也应该以美术教材为基础,挖掘其自身环境教育内容以及在原美术教材内容基础之上寻求适当延伸与拓展,从而为美术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施提供所需的教学资源与素材,使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获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美术教材是体现美术课程目标、内容和要求的重要载体,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中介。现行的初中美术教材中富含了相当多的环境教育内容。能否发掘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着手,在全面发挥学科功能的同时,有意识地挖掘环境教育内容,可以列出初中美术教材中可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2.联系生活实际,增强环境教育的开放性
虽然美术教材中有着十分明显的环境教育价值倾向,教材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很多环境教育内容都是学科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点的有机组成或延伸,无须刻意安排即可进行融入式或渗透式的环境教育。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美术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分散性和地域性与现实性不强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多选取身边生活中的环境教育典型实例,使环境教育可以有机融入到学科教学中,这样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利用手工教学和设计课,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掌握美化环境的各种技能
美术课堂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环境保护的知识,而且能够通过独特的教学内容的渗透,掌握美化环境的各种技能。手工制作能力的培养也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部分。在手工课中,引导学生利用废品,变废为主,既是手工能力的培养,也是促进环境意识的一个手段。
(二)课外活动是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课外活动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性、自由性和实践性,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把环境意识渗透到活动课中,可以充分利用活动课的多样形式,使环境意识更加贴近学生,学生也更乐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意识的渗透,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
参考文献】
[1]王凯松.浅议现代小学生公民教育.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6
[2]张家勇.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美术教育研究.2010.6
[3]姜明,张敏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