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品加工贸易范文

产品加工贸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品加工贸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品加工贸易

第1篇:产品加工贸易范文

一、湖南农产品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1.农产品加工贸易产业分布

湖南农产品加工贸易产业主要是十大加工产业,有包括粮食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产业,油脂加工产业,蔬菜加工产业,饲料加工产业,纺织、服装、皮革、毛皮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以及中药材加工业,林果加工业。其中前三大产业共占据农产品加工产业的40%左右。湖南粮食加工业占重要地位,湖南的稻谷居全国第一,水稻种植面积超过400万平方亩,总产量达275亿千克,居全国首位。同时,以小麦、玉米、薯类、大豆、稻米为主,发展各类专用粮油产品的食品加工。畜产品加工产业主要以重点发展猪、牛、羊、鸡、兔等肉类深加工,向多品种、系列化、全营养、精包装、易储存、易食用方向发展。而在油脂加工产业上,形成了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系列产品。

2.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日益壮大

近几年,全省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改造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湖南省龙头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省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由1335家增加到266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至1亿元的37家,过亿元的48家。外向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多。目前,湖南省形成了以茶叶、分割肉、水果罐头、水产品、制革等为主的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新五丰、湘潭伟鸿食品、湘阴振湘食品、益阳泰升果汁、湘乡怀其制革、益阳益华水产品等公司,都已成为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据湖南省乡镇企业局统计现实,2010年半年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66.3亿元,其中出口创汇5.6亿美元,相当于2009年和前年的总和。

3.农产品加工贸易主要出口市场

湖南省的农产品出口享受到了加入WTO带来的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的好处,但是其增长速度大体与全国总体水平一致,湖南农产品出口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排名中基本都处于二十位左右,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湖南农产品加工贸易目前已出口至8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过300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2个,农产品出口结构逐步优化,出口比重逐步提高,出口市场不断拓展,香港地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是湖南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亚洲、北美和欧洲,这三个市场合计出口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金额的90%以上。

二、湖南农产品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相关支撑产业发展不够

湖南省大多数农产品加工只涉及简单加工,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中间产品没有实现国内替代,主要依靠进口。农产品加工贸易发展升级所需要的原料基地和一些配套设施还未建立和完善,产业关联度不强。原料生产的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益加突出农产品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的矛盾。分散的农业生产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远不能适应农产品加工的要求。因此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对国内企业和农产品其他相关产业的辐射力不强,不能带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同时湖南省地理位置是在我国中部,而目前国际上广泛流行CIF、FOB等贸易条件,与沿海城市相比,运输费用也造成了的价格上的劣势。湖南省物流产业规模小,运行方式落后,物流时间长、成本高。一般情况下,一个货柜从郴州运到广州黄埔港需6000元,到深圳盐田港需6600元,比珠三角地区运输费用增加5000元。

2.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薄弱

农产品加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与“三农”关联度最高的行业,总产值已经突破9万亿元但是,加工技术力量薄弱已成为制约湖南农产品加工贸易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产品粗加工多,精加工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高附加值少,企业能耗高,产出效益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程度大于80%,湖南省仅为45%左右,湖南省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只能维持在0.9∶1,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大于3∶1。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延伸不长。生猪、果蔬等大部分大宗农产品还处于卖原料的阶段;大米、油料等农产品虽进行了加工,但大多只是简单的粗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增值能力有限。如湖南水稻产量连年居全国第一,但出口大米却不到产量的1/10。湖南省生猪出栏数量居全国第二,而生猪的加工转化率仅1%,远低于全国5%的平均水平,10多家畜牧重点龙头企业也大多是卖初级产品。目前湖南省加工时农产品资源损耗大,综合利用率低,从而缺乏价格竞争优势。

3.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不强,辐射力度有限

目前,湖南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多而不大,大而不强的现象,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有限,技术水平偏低,创新能力不足,在技术的投入上,由于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湖南省80%以上的科研经费和研究力量都被投入在产中技术,特别是投入在了增产技术的研发中,从而造成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储备严重不足,技术水平落后。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与流通还处于小生产、小流通格局,缺乏大项目、大企业、大基地,与农业大省地位不相称,传统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辐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加工农产品的企业要求原料供应的稳定性、批量性与农户供货的随意性、分散性存在的矛盾,企业与农业生产者之间没有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严重影响农产品加工市场的有效运转。湖南历年农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五至第七位,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滞居全国第十二至第十五位。湖南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40%左右,而中部6省均达到53%以上。

三、促进湖南农产品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

1.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

湖南省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是一种不稳定的松散关系,没有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企业承担着原材料和产品双重市场波动的巨大风险,因此要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首先,加工企业与农户一般可以通过契约来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实行股份合作制或民营化,从产权利益上形成共同体。其次是加强基地建设,适当增加基地投资,引进外国投资,选择最佳基地建设地址。其次,以“龙头”企业为主,围绕一项或多项产品,产销一体化经营组织,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农业和工业最终都要和“贸”连接才能活起来。龙头企业的“龙头”要伸入市场,伸出国门,龙尾摆到田间,这样通过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增值,带动贸工农一体化的实现。

2.推动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

政府应当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开展农产品加工贸易时同时要设立研发机构,提高我国的技术研发能力,同时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研发活动中,加强促进中外企业联手合作开发技术。另外企业也应加大科研投入,全力建设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平台和科研团队,选专门攻关制约农产品加工贸易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模仿创新,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能力,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专用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品质优质化,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的一体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效合一化。

3.加强对农产品加工贸易的金融扶持

中央拨给湖南的外贸发展基金要向支持农产品出口倾斜,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推行积极的金融政策,拓宽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扩大对企业流动资金的支持。完善农产品出口政策性保险制度。探索出口信用保险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机制,扩大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范围,提高服务水平,有效提高企业投保比率,增强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协调金融服务机构,改善金融服务,降低信贷担保门槛,推行项目担保、合伙连保、财产担保等多种形式。

第2篇:产品加工贸易范文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产品内分工;全球价值链

一、引言

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的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各个国家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产品生产价值链中的特定环节,并进行专业化生产的形式。

目前我国传统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被削弱,我国加工贸易应该由纯粹加工装配环节逐步向产品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生产环节转移。以产品内分工理论指导加工贸易升级,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在产品价值链中的位置,不仅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取较高的利润,而且能够使相关产业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中获取有利地位,是比较符合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的。

二、产品内分工与加工贸易

产品内分工的内涵将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根据各国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散化。加工贸易符合产品内分工与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发达国家可以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集中从事资本密集型环节,节省本国生产成本。发展中国家则利用本国的劳动力优势,从事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干中学”中积累经验和资本,利用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降低学习成本和缩短学习时间。因此,产品内分工不仅为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合适的条件,也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加工贸易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研究我国加工贸易的问题,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现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三、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2013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来料加工装配贸易2012年的出口额达到9881881万美元,与2011年相比稍微有所下降,但依旧保持着较高数额。2012年进料加工贸易额从2011年的72763304万美元增长到了76385772万美元,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劲头。加工贸易进口设备金额也体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金额保持较高数值。但出料加工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相比出口金额较小,2011年只有19858万美元,2012年下降大约399万美元。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在中间产品环节进口国外的半成品或原料,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完成加工装配环节,再将制成品运送至国外厂商进行贴牌营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次为高技术产品,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小。如图1所示,2010至2014四年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持续增长了约8千多亿美元,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也有明显提高,初级产品出口额基本持平。

四、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中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不高,处于全球价值链最底端

如图2所示,“微笑曲线”的两端,价值链上下游分别为附加值高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底端是加工组装环节。产品价值链和“微笑曲线”都表明,在产品内分工中,在上游环节加大研发和设计的投入,产品增值程度和收益率上升;在下游环节建立品牌及营销渠道,产品增值程度和收益率也会随之上升。而位于中游则是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少的加工组装环节,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取代。中国加工贸易技术水平不高,只能利用劳动力等低成本要素比较优势从事中间环节的产品加工组装,处于全球价值链最底端的位置。

2.我国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低,“飞地效应”明显

我国加工贸易方式主要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容易形成“飞地效应”,即从国外进口具有高技术水平的零部件,在国内完成加工组装后,再出口到发达国家。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率低,导致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度差,这就阻碍了我国加工贸易中间产品供应能力的增长以及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导致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链上无法延伸。

3.劳动力成本优势渐趋衰弱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且廉价,但大多数劳动力并不符合加工贸易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这就产生了结构性需求矛盾,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障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日益增强,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

4.民族品牌缺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以简单装配,贴牌生产方式为主,在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十分薄弱,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尚未具备核心竞争力。再者,由于民族品牌缺失,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中辨识度低,可替代性高,严重阻碍了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五、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分析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及策略

1.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价值链

一是沿着产品分工链向上游延伸,不断提升研发设计能力,提高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企业必须形成自主研发设计,高技术水平零部件生产的能力,才能真正改变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的底端位置。

二是向下游拓展。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要努力打造自有品牌,扩展自身的销售渠道,完善物流体系,在商品流通中也能得汲取到更大的利润,提升在品牌运作和营销服务环节的竞争力。

2.提高中间产品的国内采购率,完善配套产业

应鼓励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在中间产品的投入中多采用国内原料,并自主生产高技术水平的零部件。在政策上对为生产加工配套中间产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充分发挥政府、科研单位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技术研发等各项服务,推动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3.充分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土地、水电等低成本生产要素上,而中间产品的原料主要以进口为主。这就需要在原有静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的技术外溢来提高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加速资本积累,并通过教育和科技政策转变比较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及劳动力素质,实现我国动态比较优势的提升。

4.创建世界知名品牌,充分发挥跨国公司促进作用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我国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不仅为产业发展投入资金和技术,同时还会产生竞争效应、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因而,必须加大力度扶持本土跨国公司的发展,支持其创建更多的世界知名品牌,更大程度地提升跨国公司在国际产品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其促进作用。

六、结论

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把世界各国的贸易和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旦游离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之外,就必然会丧失发展良机。面对国内传统比较优势弱化,周边国家优势日渐突现等多种挑战,中国必须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重视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及民族品牌,提高加工贸易技术水平,积极延长国内价值链,推动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1]韩红伟.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加工贸易升级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10.

第3篇:产品加工贸易范文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农产品加工业SWOT分析

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广西的农产品资源丰富,多项特色优势产业居全国第一。我们要充分利用优势,把握机遇,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广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一、广西农产品加工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

具有丰富独特的农产品资源。广西的农产品资源丰富,已经形成甘蔗、南亚热带水果、蔬菜、木薯、畜禽、淡海水产品、蚕桑和山茶油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多项特色优势产业居全国第一,糖料蔗、木薯、桑蚕、香蕉、柑橘、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稳居全国前列。这为广西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广西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到2008年止,广西有龙头企业700多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有100多家,获国家认定的重点龙头企业有21家。

形成了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近年来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目前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有10个行业。2010年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达1673亿元。形成了以蔗糖、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为主的食品工业,以林纸、林板、林化为主的林产工业以及现代中药加工等为支撑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①

打造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品牌 。近年来,由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产品扶持政策,广西打造出一批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品牌,如“老桂林”三花酒、真龙牌香烟、南方牌黑芝麻糊、金花牌茉莉花茶、冰泉牌豆浆、两面针牙膏等70个名牌产品。

(二)劣势

农产品加工的研发不足,技术水平低。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比较高,高新技术在生产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新技术如超微粉碎技术、质构重组技术、非热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等在国外已经得到普遍应用。而在广西,这些技术还没有得到应用和推广,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和装备落后。

农产品加工设备跟不上,产业链条短。广西的农产品加工业设备相对落后,产业链条短,深度加工不够。据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2008年全国农产品加工率为31%,广西仅为21%(不含蔗糖加工)②;广西食用糖产量占全国的60%,而以食用糖为主要原料的加工食品,如糖果、饼干等,在市场上基本没有广西自己的品牌。③

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外向型农产品竞争力弱。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技术储备少,缺乏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外向型农产品竞争力弱。2007年广西农产品直接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农产品企业仅21家。2008年全区直接出口农产品仅7.85亿美元,只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401.9亿美元的1.95%,居全国第15位。③

(三)机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为推动整个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技术进步,进一步加快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广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农产品加工原料的日益丰富,加上国内对农产品加工制品提出数量和质量上的新需求,都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四)挑战

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广西农产品加工企业质量的控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普遍存在使用的标准更新慢、缺乏健全的质量监控等问题,产品标准的制定与产品的生产不同步,出现滞后或与国际标准不接轨等现象;行业的标准管理制定、产品检测不规范,没有建立覆盖整个产业链的质量安全体系,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低。广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小,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东盟特别是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农产品加工业成本较低,明显地冲击到广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2010年全国192个驰名食品品牌中,广西只有3个,全国7624个绿色食品中,广西只有90个。①

二、加快和完善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研究,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零关税互利互惠,广西与东盟国家间加工品流通顺畅,成本进一步降低,刺激采购积极性,双边的进出口都会呈现较快增长。企业要加强零关税对农产品加工业影响的研究,充分利用好零关税政策,维护好自身正当权益;要注意了解和掌握东南亚的风俗及消费习惯、产品包装标准、当地市场需求等情况;要围绕北部湾经济区,环太平洋经济圈、产业港口互动,海陆经济联动,积极拓展东盟市场。

(二)大胆探索,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零关税后,东盟国家各种非关税壁垒将增加。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要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企业要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加强合作,形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力量的有效整合,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

注重产品质量,使其符合国际出口标准。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开展原创性研发,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科技创新,推广和转化一批成熟、先进、适用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使其符合国际出口标准。

(三)搞好管理,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采取切实措施,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努力改变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的现状,要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对每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和扶持1―2个龙头企业,不断扩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充分发挥广西木薯、甘蔗、茶叶、蔬菜和剑麻的种植加工等优势,鼓励和帮助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办实业。

改革机制体制,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人才、培训提高的途径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战略思维、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加强对自身产业、贸易与金融结构的监控、调整与优化,提高抗外部冲击能力;分析研究东盟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体系,为企业提供应对各种非关税壁垒信息与服务。

加快标准化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根据广西各区域的特色,建立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管理的加工专用原料基地。推行“基地+企业”的运作模式,基地要根据加工的需要选择生产适合加工的品种,保证原料适合加工的要求,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

(四)注重培育品牌,提升农产品竞争水平

与东盟国家相比,广西农产品加工技术总体上相对较好,广西要注意突出优势。零关税后,消费者对产品最直接的感知差异越来越小,而品牌则传递着各种说服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信息,要提升农产品竞争水平,必须培育品牌。

实施质量兴桂,制定品牌发展战略。要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把实施质量兴桂战略作为推进广西品牌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引导与推动企业、行业建立完善自有品牌创造及发展机制,品牌管理与保护机制,积极培育和推广民族品牌。建立完善广西名牌产品评价体系,促进企业质量效益与品牌扩张并举的发展道路,培育出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大、对相关行业带动能力强、在东盟市场有竞争优势的名牌企业及名牌产品。

增强质量意识,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参照国际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品牌标准,根据广西区情建立企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制定国际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产品质量标准,建立涵盖产地、运输、加工、销售等全过程的产品质量监督和检测体系,完善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全面推进产品生产、加工的标准化,保证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①陈章良. 广西农业发展的历史机遇[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0,(1)

②石日灿,居青,叶志杰,李宏权.“零关税”下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研究[J].当代广西,2010,(8)

③李梦茹.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SWOT分析[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5)

第4篇:产品加工贸易范文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与措施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战略提出以来,相关部门从税收政策、地区差别政策和加工贸易海关监管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及措施效果究竟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是促进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还是制约了加工贸易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认真的总结,并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探讨更有效的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途径。

(一)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出口退税政策

自2004年我国运用出口退税的政策手段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来,出口退税经历了先降、后升、再降三个阶段。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有关部门主要是通过降低或取消部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来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如2006年我国取消了所有非金属类矿产品、煤炭、有色金属及废料等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退税,并将这些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2007年,进一步取消了染料等化工产品、皮革、水泥等687种“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与此同时,降低服装、鞋帽、玩具、纸制品、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部分钢铁制品和摩托车等低附加值机电产品等1031种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率。2008年8月至2009年底这一时期,为了缓解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贸易带来的冲击,帮助加工贸易企业度过难关,有关部门于2008年8月、11月、12月以及2009年1月、2月、4月和6月,先后7次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提高了部分纺织品服装、部分化工产品、玩具、家具、箱包、鞋、帽、灯具、钟表等轻工产品和摩托车、半导体等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综合税率从9.8%提高到逾13.5%。③2010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好转的形势下,为了保持对外贸易政策的连续性和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致性,财政部、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规定从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对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部分农药、医药、化工产品;部分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银粉和酒精、玉米淀粉等6大类406个税则号商品的出口退税,这体现了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一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和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心。

(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管理措施

1.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制度

从1999年起,国家对加工贸易实行商品分类管理制度,将加工贸易商品分为禁止类、限制类和允许类。2003年以后,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开始对加工贸易禁止类及限制类商品目录进行动态调整,且这种调整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在时间和方向上是一致的。2004年至2008年,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多次对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目录进行修改和增补,目的是限制高耗能、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至2008年底,被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有1816个税号商品(10位编码),占海关编码总数的15%,其中绝大多数是“两高一资”的化工、冶金、造纸类商品;被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2247个税号商品(10位编码),占海关编码总数的16%,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金属粗加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规定对列入限制类的商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④为缓解金融危机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带来的压力,2009年,有关部门对加工贸易限制类和禁止类目录进行了反向调整,从《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和《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中剔除了部分商品。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之后,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重新调整了《增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的商品》,规定从2010年11月1日起,将玻璃块料及废碎玻璃、铸铁废碎料、不锈钢废碎料、合金钢粉末、生铁等44个十位商品编码增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以确保节能减排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2.加工贸易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依据在海关的信誉记录和守法程度,加工贸易企业被分成A、B、C、D四类,⑤对不同的企业适用不同的保证金台账管理办法。根据海关原有规定(1999年),对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除A类企业外,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但2007年公布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则规定: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的企业均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由此将实转管理扩展到A类企业。即除B类企业需缴纳50%的保证金、C类企业需缴纳100%保证金外,A类企业也要缴纳50%的保证金。通过对列入限制类目录的产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的实转管理,增加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达到限制和逐步减少初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等限制类产品的加工贸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目的。

(三)推进加工贸易区域转移的差别政策

为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点鲜明的加工贸易区域发展格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在2007年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中,首次明确提出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政策:一是东部地区新设立的外贸企业,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中西部地区无此类限制);二是中西部地区A类和B类企业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管理(东部地区实行实转管理)。显然,该差别政策的目的是增加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成本,迫使其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此外,商务部2007年《关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工作的意见》,确立了至2010年培育形成50个优势明显、各具产业特色的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使中西部加工贸易年进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比例提高到5%的总体目标,并认定江西南昌等9个地区为第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2008又认定重庆等22个地区为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实现上述目标,国家开发银行将提供总规模为300亿元人民币的政策性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技术援助贷款等支持。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效果评价

在上述政策和措施的综合作用下,2003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走上了转型升级的轨道。基于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内涵的理解,本文从加工贸易转型、加工贸易升级和区域转移三个方面考察和分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效果。

(一)加工贸易转型状况分析

1.加工贸易经营方式转型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进料加工为辅。1980年来料加工进出口额占加工贸易总额的79.8%,进料加工占20.2%。随着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和加工贸易主体的变化,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03年,进料加工占加工贸易总额的76.9%,来料加工降到23.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出台以后,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2009年,进料加工占加工贸易总额的比重达81.4%。可以说,我国由获取微薄工缴费的受托型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向具有更大利润空间的自主型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转型已经基本完成。此外,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在为国外企业做配套生产和贴牌加工的同时,注重自主品牌的创立,逐步走上自主设计、自主经营的品牌发展道路,由单纯从事OEM(委托制造)的低级生产经营方式向从事ODM(委托设计制造)和OBM(自主品牌制造)的高一级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由简单制造加工向产品设计和营销服务转变。大批拥有自主品牌的知名企业通过加工贸易发展起来,他们告别了进口原料简单加工再出口的加工贸易初级发展阶段,不仅自己设计生产、创造自主品牌,而且开始“走出去”到国外投资设厂、设立研发机构,并已初具跨国企业雏形。如海尔、华为、中兴、TCL、创维、美的、格兰仕、格力、雅戈尔、万向、鄂尔多斯等,都已形成自已的品牌产品,并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从贴牌生产到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加工贸易企业的追求目标和自觉行动。

2.加工贸易主体转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1990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28.75%;2003年,这一比重上升到79.6%,国有和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5.6%和4.8%。转型升级方针提出后,这一状况并没有好转。2009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加工贸易总额的比重继续上升为84.5%,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比重则进一步下降到9.2%和6.3%。⑥外资企业绝对主导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带来潜在威胁。一是在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中,外商拿走了利润的绝大部分;二是以获利为唯一动机的外资企业存在着利益驱使下随时向成本更低国家转移的可能,由此加大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波动性和风险性;三是当东道国发展战略或政策调整目标与外资企业的盈利目标相悖时,东道国政府的发展战略难以落实,政策效果受到制约。

(二)加工贸易升级

加工贸易升级主要表现为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价值链的升级和加工贸易关联度提高等几个方面,它可以通过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加工贸易增值率、加工贸易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国内采购值与采购率等指标来测量。

1.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2003年以来,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出口退税、加工贸易分类管理和企业分类管理等政策措施的配套实施,使“两高一资”类产品出口下降,技术设备、IT产品、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明显加快,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表1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09年,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出口由1701.1亿美元增加到4664.0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70.3%上升到79.5%;从2003年到2008年,加工贸易高技术产品出口由990.0亿美元增加到3426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40.9%上升到50.7%。同2003年相比,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分别提高了9.2和9.8个百分点,由此大大提升了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结构。在机电、高新技术等产品占加工贸易出口比重逐年上升的同时,“两高一资”和纺织鞋帽类等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下降,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2003年,服装、纺织品、鞋类、玩具、塑料制品、家具、旅行包等七类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商品出口总额为454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的18.8%;2006年,其比重下降到13%;2010年上半年,这几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商品出口28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比重进一步降到11.4%(张炳政,2010)。[2]与此同时,生铁、铁合金、电解铝、皮革等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也大幅度下降。

2.加工贸易增值率分析

加工贸易增值率是加工贸易进出口差额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adv=pe-pipi×100%(式中字母含义见表3)。加工贸易增值率能够反映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程度和技术含量,若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则增值率就高,反之则低。因此,该指标从价值增值的角度反映了加工贸易价值链升级的状况,是综合反映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状况以及衡量加工贸易发展对产业提升作用的重要指标。表3和图1显示了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变化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为第一阶段,加工贸易增值率表现为负值。这一阶段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初期,加工贸易投资主体以港、澳、台及周边国家或地区为主,加工贸易方式以来料加工为主,加工贸易产品主要是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阶段负的加工贸易增值率,说明加工过程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仅赚取了少量的工缴费。80年代后期到2003年为第二阶段,加工贸易的增值率由负变正,且增长迅速,但波动较大。这表明加工贸易结构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反映在出口产品上,机电产品等中、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增加,说明我国加工贸易的附加值不断提高。2004年至今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加工贸易增值率大幅度增长,且稳步上升。除2004年以外,其他年份的加工贸易增值率均超过50%。特别是2006年、2007年、2008年,加工贸易增值率连续三年快速增长,分别达到58.8%、67.7%、78.4%。2009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加工贸易增值率仍高达82.1%。加工贸易增值率的稳步提升,说明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提高,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在效益水平上的改善和在增值链条位置上的提升。这些充分显示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效果,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已开始摆脱简单组装和仅收取低廉工缴费的初级发展阶段。

3.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值与配套率分析

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值是指加工贸易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其原材料、零部件的国内采购额,它是按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口差额的85%估算的,即扣除5%的利润和10%的除原材料、零部件成本以外的其他生产消费(工资、水电气,约为其内需量的10%)(张丽萍,2003)。[3]即: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值(原材料、零部件国内采购值)=加工贸易出口-加工贸易进口-利润-非原材料成本;利润=(加工贸易出口-加工贸易进口)×5%;非原材料成本=(加工贸易出口-加工贸易进口)×10%。加工贸易国内配套率即原材料、零部件国内采购率,是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值占加工贸易原材料、零部件全球采购总额的比重,其公式为:dpp=dpvgpv×100%。式中dpp代表国内配套率,dpv为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值,gpv代表加工贸易原材料、零部件全球采购总额。加工贸易配套值和配套率反映了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延伸和加工贸易技术外溢的情况。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中间投入品国内供给程度越高,加工贸易企业的当地采购率越高,产业的关联度就越大;配套产品的技术含量越大,加工贸易技术扩散和外溢的效果就越明显,加工贸易通过配套产业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大。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值和配套率的增加,意味着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和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的增强,有助于引起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配套产业或产业群。

从表3和图1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对加工贸易的配套能力逐年上升。同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值和配套率均为负值,说明这个时期以来料加工方式为主的加工贸易与国内的产业关联度极低。80年代后期到2003年,随着进料加工的比重逐步增加,加工贸易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国内采购额和国产料件使用率大幅度上升,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值和配套率均由负变正,表明加工贸易对相关产业的关联作用增强。2003以来,加工贸易配套值迅速扩大,国内原材料、零部件国内采购额从2003年的670.74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249.4亿美元,7年间年均增长22.34%,大大高于之前7年17.39%的年均增长速度,说明加工贸易对配套产业的带动作用逐年增强。但加工贸易配套率则没有明显的变化,始终在30%左右徘徊。这说明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值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而非国内采购率的提高。因此,可以说,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在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国产化方面效果不明显,或者说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链条的延伸效果并不理想。

(三)加工贸易区域转移情况分析

30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的区域性分布一直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2003年,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出口占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97.03%,其中仅广东、江苏、福建、上海、山东5个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出口就占了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84.9%%。更能反映加工贸易地理集聚特征的区位基尼系数大于0.82,大大高于全国工业基尼系数0.45~0.49的水平(黎国林,2008)。[4]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加工贸易差别政策和措施出台后,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迅速增长,且增速高于东部地区。2002年,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4%;2007年增加到2.62%,2010年上半年,这一比重进一步上升到3.9%(张炳政,2010)。[2]这说明,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地区,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但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规模仍然很小,在全国加工贸易中比重的增长还不够理想。

综上所述,2003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产品结构升级和加工贸易增值率提升等方面效果明显;在加工贸易主体转型、区域转移方面效果不够显著;而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国内采购率、产业关联度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进展缓慢。

三、进一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及措施

针对以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状况,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并引导加工贸易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鼓励内资企业积极参与,改变加工贸易主体结构失衡的状况

加工贸易主体结构严重失衡的状况,表面上看是国内企业参与全球化经营能力薄弱,深层次反映的是我国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配套能力达不到跨国公司的要求,致使加工贸易产业的配套活动多在外资企业间进行。这一方面妨碍了我国在资源配置及市场控制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也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外溢和扩散效应。要转变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可以考虑“分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充分发挥我国现有基础产业和技术的优势,从政策倾斜、资源和信息提供、技术服务、市场开放等方面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等环节的支持力度,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标准、技术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促使我国企业跻身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零部件供应及配套商的行列;第二步,通过各种配套措施的实施,尤其是对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企业的扶持,增强其高技术产品的开发能力、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同国外企业的产业配套能力,使本土企业有能力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由为跨国公司进行产业配套的边缘企业变为直接进入跨国公司产业链和从事加工贸易生产经营方式的国际竞争企业。由此,逐步提高内资企业在加工贸易发展中的主导权,减少对外资的依赖,提高加工贸易的抗风险能力和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契合能力。

(二)调整中间投入品国产化的鼓励政策,提高加工贸易配套率

我国加工贸易配套率不高的原因,除了国产料件不能满足加工贸易的需要以外,还与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对中间投入品国产化的鼓励不足密切相关。中间品采购率低,其最主要原因是加工贸易税收政策的问题(裴长洪等,2006)。[5]这一问题集中表现在对国内采购料件的出口退税上(国内生产环节中的增值税)。根据目前的政策,无论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中使用的进口料件,均无需缴纳增值税,而对国产料件的使用则不同。对来料加工生产中国内采购料件部分不实行出口退税,进料加工生产中国内采购料件部分实行先征后退。由于使用进口料件不必缴纳增值税,而使用国产料件则要缴纳增值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然会选择使用进口料件进行加工贸易生产。此外,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⑦中使用国产料件加工成品后结转不予退税的规定,对加工贸易企业通过结转方式进行国内采购也带来负面影响。国产料件和进口料件的不公平政策,挫伤了企业国内采购的积极性,使原本可以使用国产料件和零部件的企业也转向从国外进口。因此,这一政策和规定,不利于国内加工配套能力的提高和加工贸易价值链的延伸,抑制了国内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和上游产业的发展,是造成我国加工贸易国内配套率低的重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消除阻碍加工贸易企业中间投入品国内采购的政策因素。一是对采用国产料件替代进口料件的加工贸易企业,无论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都应给予与进口料件相同的政策,即出口退税,且实行足额退税,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原材料和零部件,扩大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比例,构建国内价值链(罗建兵,2010)。[6]二是给予中上游产业一定的政策支持,改变价格、投资、税收、贷款等政策几乎都向下游最终产品倾斜的状况,促进我国中间投入品行业的成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实现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跨越式发展(卢福财等,2010)。[7]

(三)顺势发展,推进加工贸易的区域转移

虽然中西部地区存在着一些加工贸易区域转移的制约因素,如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高、基础设施不完备、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效率较低、通关便利化程度不够、产业配套能力差等,但劳动力价格低廉、自然资源丰富等仍然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素。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劳动成本上升、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了降低成本,保持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一些低技术、高耗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选择向内地迁移。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和顺应这一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市场作用,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战略之下,统筹兼顾,顺势而为,鼓励不同区域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推动我国加工贸易的地区转移和错位发展。引导和鼓励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把重点放在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上,尽快从OEM向ODM和OBM转变。与此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其发挥资源禀赋方面的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发展中间产品市场和配套产业,吸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向内地迁移,从而尽快形成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各具特色、各具优势的特色加工贸易产业和产业集群。并通过加工贸易的发展,实现中西部地区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第5篇:产品加工贸易范文

一、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加工贸易的总体规模大且发展迅速

作为一种新型的对外贸易形式加工贸易从无到有直至发展至今,在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中已占半壁江山,这表明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乃至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加工贸易更是掀起了一轮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幅与整体的对外出口贸易增幅基本成正比例关系,加工贸易占中国对外出口贸易的比重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比例。

(二)加工贸易的发展相对集中

中国的加工贸易发展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其相对集中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现在产业的分布相对集中,中国的加工贸易产业主要集中在附加值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加工业,比如服装制造业、轻工塑料制品……另一方面是表现为分布的地域相对集中,我国加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以广东、江苏、福建表现最为明显。

(三)加工贸易发展中外资所占比例较大

加工贸易是借助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由于其历史原因造成,发展中国家在从事加工贸易的同时不得不依赖发达国家,尤其在资本技术企业管理层面。而在我国具体表现为加工贸易发展中外资所占比例较大,本土企业所占比例较低,致使我国国内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制约着本国加工贸易的经济发展。加工贸易中外资所占份额相当大的当前,致使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外资主导下的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加工贸易科学技术含量低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来,在加工贸易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量急速增长,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从2007年开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长明显表现出弱势,我国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的提升程度还很受限制。究其原因:首先,我国在高新技术研发方面存在着技术和资金的短缺不足;再者,在发展加工贸易过程中,我国企业只是单纯的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并未真正的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更没有真正的实现创新,提升创新能力。因此,在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低下也有其必然。

(二)加工贸易缺乏可持续的盈利空间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优势呈现为具有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是因此,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中,此类行业有制衣纺织业,家具制造业……但是近年来,高性能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比如电子产品……在这样的国际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的加工贸易也在顺势发生着变化,不再是以前的整个行业贸易,而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环节,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担当加工制造角色,因此,在这样的加工贸易发展中我国企业只能赚取低额的附加值即只有微额的加工费用,国内价值链条有待延伸,加工贸易盈利空间有待挖掘。

(三)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国内技术和产业的拉动能力较弱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初,以致以后的几十年间确实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经济贡献,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对加工贸易不得不做出新的审视。只有认识了解其发展的不足,才能弥补,以便使得加工贸易再次成为我国创汇、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首先,从经济利益而言,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处于逐渐走低的趋势,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趋向弱势的走向。其次,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所以在科学技术层面处于被动局面,因此对国内企业技术的拉动能力不足。

(四)我国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中的一个主要表现特点就是在加工贸易发展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据主导优势地位,致使国内企业参与加工贸易不足。具体表现为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占80%,而本土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很低。以下依据国家商务部的具体数据进行详细说明:在来料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54.0%;在进料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92.0%。在加工贸易中,国内企业只能赚取少量的加工费用,对于产品的销路,技术工艺等等基本没有发言权,尤其是在相对于国内企业具有控制权较大的进料加工贸易,我国国内企业只占有8.0%的贸易额。

(五)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不完善

加工贸易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国家具有支持优惠政策,那么这个经济项目就会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相反,一个经济项目的发展没有这个国家的支持,那么他的生命力不会强大。所以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三方面:我国加工贸易不同部门的政策不配套;一些政策的制定违背了鼓励加工贸易加长国内产业链的方向;我国的某些加工贸易政策和管理手段不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脱离了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三、促进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国内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

在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现状时,已经明确了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体系中国有企业以及国内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相当的小,并且处于附加值收益的低端,由于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处于主导地位,对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有控制性的影响。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改善和加强国内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影响力。具体措施可为:对国内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市场的需求,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国内企业投入到加工贸易的发展中;国家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环境,为国内企业创造更为有利的硬件软件设施,做好后台服务工作;在国内企业发展中要有重点、有核心的进行选择,建立核心的竞争实力企业机制,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实力,才能依托有雄厚实力的企业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促进加工贸易结构的调整

之所以要对加工贸易的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增长转变形式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变化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不再是过去只为追求规模效益的高消耗、高污染。此外,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也要从过度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制造,渐渐转向依托高新技术研发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市场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相应的产品构成也与以前大不相同,高新技术产品越来越成为市场的宠儿,而我国的加工贸易产品基本还保持在低技术含量的阶段,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不被市场淘汰。

(三)注重人力资本投资以实现人才升级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高级技术工人和企业管理人才的缺失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巨大的障碍。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国内产业中,中高级技术人员只占到3.5%,而发达国家则占到40%,其差距甚远,在高级技师人员方面所占的比例更是稀少。因此为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发展,必须进行技工人员的培训,尤其要有高级技师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加工贸易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才会有竞争优势。

(四)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

我国加工贸易要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转变,就必须提高我国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要想实现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技术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积极与外商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合作,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中心;在政策方面,对科技研发事业多多鼓励支持,并且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展核心技术,培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维护我国技术研发产权;在资金上加以扶持,协助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为科学技术的研发打好基础;培训人才,为加工贸易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还要不断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先进人才,使其为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出力。

(五)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第6篇:产品加工贸易范文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全球价值链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

刘志彪(2009)指出,中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外国原材料和设备的过度依赖以及对国际大卖家的高度依赖很容易将加工贸易拉入“贫困化增长”陷阱。吴思远(2012)认为,当前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畸形,主要处于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环节;其“两头在外”给国内基础产业带来严重冲击,严重影响了国内基础产业的市场扩张;加工贸易会导致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增加;中国加工贸易主要处于低附加值阶段,大量低附加值加工企业为获得加工合同会恶性竞争。尤利平(2015)指出,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是必要的,因为国内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倒逼加工贸易,环境成本及劳动力成本提高使得加工贸易发展没有利润可寻,汇率和投资环境的变化莫测使得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前途未卜;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开始崭露头角以及国际贸易保护措施越来越严格,使得中国加工贸易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陈晓君(2016)指出,中国加工贸易在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丧失;加工贸易位于产品价值链低端;贸易摩擦加剧,这些问题都将成为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因素研究

(一)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

潘悦(2002)指出,国有企业机制不健全及大部分民营企业不具备发展加工贸易条件,使得外资企业主导中国加工贸易。杨立强(2007)指出,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因素之一是外资主导加工贸易使得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外资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相矛盾。李亚(2008)也认为,中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巨大,这成为影响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南,李建军(2010)认为,外商控制全球价值链的上下游,使得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只能从事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

(二)本土企业缺少有效支撑

杨立强(2007)指出,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在价值链上由低附加值阶段向高附加值阶段延伸过程中由于少资金、缺研发而很难进行。杜晓英(2014)通过GMM实证分析指出,本土企业的研发能力是影响加工贸易增加值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蔡雪雄(2012)以福建省加工贸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品牌、没有自己的海外营销渠道并且区域发展不平衡,这充分说明中国本土企业没能够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杨艳慧(2014)通过研究东莞加工贸易,探讨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认为加工贸易企业自身缺乏转型升级意识,同时企业转型升级成本压力加大。

(三)国内外环境不利于成长

于群(2008)指出,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均成为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在国内由于生产能力过剩,导致恶性竞争,致使加工费用持续低迷,而同时又有很多企业仅仅关注国内市场,进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不高;在国际环境中,发达国家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一直占有垄断地位,使得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没有去路。许南,李建军(2010)认为,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是国际贸易环境,即随着各种危机的频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致使中国加工贸易屡遭贸易壁垒。周佳佳(2015)以后危机时代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对加工贸易带来了障碍。

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一)优化本土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

丁永健(2010)指出,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最终目的是为了脱离“微笑贫困陷阱”,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功能升级。丁永健(2010)认为,跨部门升级也将成为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又一途径,其能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蔡雪雄(2012)指出,中国加工贸易企业一方面应积极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还应不断加长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条。许南,李建军(2010)认为,创建学习型加工企业使之向全球价值链两端攀升与跳跃,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田燕梅(2015)提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可以通过向价值链两端拉伸进行链内升级以及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进行链条间跨越升级。匡增杰(2013)借鉴台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经验,提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最关键方法就是在产品层面、产业层面、价值链条层面进行升级,即不断提升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加快推动其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即向研发、品牌建设、设计、营销服务、高端生产制造等价值链上下游延伸。

(二)优化产业结构

王生辉,张京红(2014)指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应充分发挥外资在其中的作用,优化外资进入加工贸易转入制度及在加工贸易中的产业结构。蔡雪雄(2012)指出,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就得优化产业结构,其中包括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主体结构以及区域结构等。许南,李建军(2010)认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并依据加工贸易行业结构有针对性地培育配套产业,使之对加工贸易企业发展起到辅助作用。于瀚,汤碧,陈莉莉(2012)指出,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对加工贸易商品进行有效分类,实现结构合理;其次实现外资本土并重,优化资金结构;再次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优化区域结构等。吴杨伟(2015)指出,生产外包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相辅相成,加快生产外包发展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最为关键的路径,所以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并发展生产外包。

(三)制定有效的转型升级政策

秦苒(2008)指出,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可促进本土加工贸易的发展,如增列新产品试制费、外贸发展基金及新产品开发费等。尤利平(2015)指出,制定增强资源整合力度及先进设备使用效率的相关政策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王识歧(2006)认为,地方政府可制定灵活的退税政策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增值额度;同时,各地政府可以对原创设计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行加工贸易项目差别化政策和受托设计项目营业税地方财政减半返还政策,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陈晓君(2016)指出,应充分利用“一路一带”倡议,制定有效政策推动加工贸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制定有效的地方政策和产业政策以合理布局加工贸易企业在价值链上的高端供给与低端供给的层次结构,以及转变加工贸易企业在产品贸易与服务贸易业务结构中扮演的角色,以获得价值增值。汤子隆(2014)认为,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低碳导向政策,这样可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并能够推进低碳型加工贸易产业发展,以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许南,李建军(2010)认为,政策平台构建是确保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具体为混合型加工贸易政策、增强中西部地区承接能力和保护知识产权。

(四)注重自主成长

朱振东(2018)指出,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首先应有效优化加工贸易主体结构,积极培育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应改变品牌结构,即减少贴牌产品,增加自主品牌产品;应进一步优化产品投入结构,增加中间产品本土化比重以提高产业增值率。高宇(2014)指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最有效途径是加快企业自身发展并掌握核心技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使之转型成优势产业并具有自主品牌。陈宁(2015)指出,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应为实现加工企业主体内资化,优化外资企业,提高企业产业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以提高加工环节附加值并向价值链两端发展,最终实现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王雪(2014)认为,加工企业无论是生产驱动型还是生产拉动型都必须完成自身生产能力的增强。汤婉君,常秋筝(2015)认为,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是使加工贸易企业向价值链的上游攀升,这样才能完成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四、结语

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产业升级、稳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加工贸易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该从全球价值链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及自主成长出发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刘志彪.我国本土制造业出口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8):100-113.

[2]尤利平.中国加工贸易出口面临的发展问题及升级途径[J].价格月刊,2015(2):58-62.

第7篇:产品加工贸易范文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价值链;产品内国际分工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顾名思义,包含两个紧密联系的部分,一是转型、二是升级,升级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转型可以看作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一、加工贸易的本质

在产品内国际分工背景下,最终产品的生产,经过市场调研、创意形成、技术研发、模块制造与组装加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全球产业价值链。在这个链条上,其价值活动可以粗略地划分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如创新研发、高级原材料的生产、复杂零部件的生产)、劳动密集型环节(简单零部件生产、加工装配)和知识密集型环节(如市场调研、物流管理、市场营销、金融服务等)。作为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导者,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两端,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和知识密集型环节,而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底部,劳动密集型环节,开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本质,说到底,是产品内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一种典型形态,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种“被动”的分工方式。所以,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的内容根本上取决于本国的比较优势和跨国公司的性质和全球生产布局。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

第一,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资企业,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总量占我国加工贸易总量的85%左右。这个特点至少可以说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地理布局决定于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地理布局,而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地理布局取决于跨国公司FDI投向的成本收益分析。第二,机电产品出口已占加工贸易出口的80%左右,高技术产品已占加工贸易出口的50%以上,但加工贸易增值率并未同等上升。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不可能是从传统产品转向高技术产品或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如果是这样的话,转型升级应该已经大功告成了。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即使是所谓的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开展的生产活动也主要是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隆国强,2012),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并未伴随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同等增长。第三,加工贸易的国内分布高度集中,进出口目的地呈新“三角贸易”模式,东亚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地,美欧是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充分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来降低生产成本是跨国公司实行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动力,我国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地域优势,这是我国加工贸易集中于沿海省份(尤其是广东)的主要原因。

三、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的主要观点

隆国强(2012)总结并点评了以下五种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的代表性观点:(1)将加工贸易转变为一般贸易;(2)

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3)将加工贸易从“放养”转变为“圈养”;(4)实现加工贸易的主体从以外资为主到以本土企业为主;(5)从传统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升级。隆国强(2012)认为以上5种观点中,有一部分有合理之处,但又不是完全准确,他提出:“从根本上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提升我国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李晨(2010)认为众多研究表明,产业升级一般都依循从工艺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再到产业功能升级最后到链条升级的过程,因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应该从产品、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进行全面概括,分别为:产品更新换代,工艺流程升级;由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同一产业内部,则沿着产业价值链由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转变;沿海接单、内地加工、内外销售。

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

通过分析加工贸易的本质和我国加工贸易特点,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应该是沿着全球产业价值链向上攀升,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但这种攀升不是同步攀升,不是同时攀升,而应该是,也只能是依据比较优势的实际情况和变化,有条件的地方、产业(产品)、企业率先沿着全球产业价值链向上攀升,带动国内其他地区的跟进、促进上游供应商企业和下游生产活动的的发展。经由这种局部性攀升、结构性攀升的发展实现加工贸易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型的低端方式向效率或创新驱动的高端方式的转变,实现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活动由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或知识密集型生产活动为主的转变,最终实现我国加工贸易总体上的转型升级。

参 考 文 献

[1]隆国强.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政策[J].开放导报.

2012(12)

第8篇:产品加工贸易范文

我国加工贸易营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一、不掌握产品开发的主动权。跨国公司是全球加工的主体,我国的加工贸易大多属于来料加工和来料组装或组配的形式,我国在加工贸易发展的前期,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工艺简单、技术含量很低的产品进行来料加工。后来,加工贸易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时,大多数也是采取主要零配件进口组装的加工贸易形式,核心技术是掌握在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手上。我国的港台地区的企业和韩国企业,在开展加工贸易的初始阶段,也是高度依赖外商,但它们十分重视培育自己的技术开发力量,在不长的时间内绝大多数的企业从加工车间的配角,成长为具有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中心。而当前我国许多的加工出口的企业缺乏的正是产品研发的能力,靠出卖廉价的劳动力来维持简单的再生产。

二、缺乏自己的市场营销网络。我国的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长期以来只管加工,不管市场,没有自己的分销渠道,流通的利润都被外商盘剥了。即使有些投资巨大的“三资”企业,往往也是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采购和营销权由其母公司支配。如,我国相当大一部分机电产品尚未建立自己的市场营销网络,其产品的开发设计和营销渠道主要掌握在外资企业中,这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往往销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而对发展中国家和独联体的出口,相当一部分则由缺乏品牌意识的中小生产企业和缺乏长期营销网络的外贸公司相互竞价销售,其产品的形象大打折扣,经营行为具有明显的短期性。

三、无法建立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每个企业独有的,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营销力。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普遍营销能力差,甚至不具备营销职能,企业不研究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不掌握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没有自己的市场营销网络,开发市场乏力,这样的企业根本无核心竞争优势可言。

四、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低。发达国家的加工贸易以技术、资本密集型为主,而我国加工贸易则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发达国家的加工深度高,增值率高,我国的加工增值率则普遍较低。如在日本进口原材料,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制成品出口,总体进口料件价值占成品价值比重较低,加工效益显著。而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实力普遍较弱,产业配套能力差,总体加工深度较低,以致增值率不高,加工效益差。

入世后我国加工贸易的趋势和营销对策

一、改善我国加工贸易的营销环境,优化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入世后,我国的加工贸易的发展规模可能会受到制约,传统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增幅下降,个别产品甚至负增长的不利局面。这是因为加入WTO后,随着关税大幅度的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逐步取消,加工贸易政策的吸引力相对下降。另外,根据WTO非歧视性原则要求,对加工贸易使用原材料的产地不能再做硬性约束,对加工贸易进口产品不能提出新的数量限制措施,因此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可能会增加进口国外的原料。尤其是取消对外商内销比例限制后加工贸易产品将增加销往国内的数量和比例,形成对国内市场一定的冲击,并减少外汇收入。

我国政府在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的导向上,要加强对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的研究,以非歧视为原则,促使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下大力气改善我国加工贸易的营销环境,为合理优化和调整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奠定基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加工贸易机制。完善并合理地运用原产地规则,对不同商品制定不同的原产地标准,正确引导我国加工贸易由低层次、低附加值和低配套率向高层次、高附加值和高配套率发展,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二、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确保加工贸易健康有序发展。入世前我国加工贸易没有相应的法律进行保障和约束,各项政策、规定大都是以部门规章的形式下达。加工贸易的管理涉及外经贸、海关、银行、税务、外汇等多个部门,这些政出多门的规章,时间跨度大,条款数量多。而且“三不”现象严重,即不公开、不透明、不统一。人世后,要求规范加工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统一性,增加透明度。我国的加工贸易政策必须与其他贸易政策保持一致性,加工贸易中有关的贸易、税收、外汇等内容都要纳入我国的经济法律中去,尽量减少以文件作为管理的依据。加大政策法规要透明度,有关加工贸易的法规、政策和行政措施要及时公布。建立起高效、协调的监管机制,相关部门之间责任分工更加协调,职能和行为必须更规范,强化监管部门的职责,以海关监管为主,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为加工贸易的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法律保证。

三、加快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升级。虽然目前我国国情所限制,加工贸易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近年来我国总体经济环境的稳定,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有利于吸引国外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加工贸易的途径逐渐向我国转移。入世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必然在最惠普的待遇下获得较大的飞跃。从深圳2002年1―3月份的数字统计来看,高新技术产品以其强劲增长扭转了该市加工贸易的出口形势几年不佳、增长幅度锐减的颓势局面,深圳市1―3月份,高新技术产品产品出口30.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2.49%,占加工贸易出口的44.19%。加入WTO后,在保持加工贸易整体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大高新技术产业在加工贸易中比例,最终达到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和加工贸易产业的综合效益的目的。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向技术密集型的加工贸易转变,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强化加工贸易企业的营销功能,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加工贸易企业面向经济全球化竞争就必须要增强自身的营销功能,提高企业的营销力,即市场的渗透力和市场的竞争力。而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营销力的关键是营销人才的营销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必须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在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如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等专门人才时,尤其要注意培养综合能力强的营销管理人才,这样才有可能使人力资本的知识价值真正转换成加工贸易产业的市场价值增值,这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优势逐渐向现代管理、技术密集型的竞争优势升级的关键。另外,加工贸易企业应该成为“学习型”企业,使企业有更多的营销高手,善于把握不断变化的国际营销环境,吸收营销新知识,掌握营销新方式,修炼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所必须的基本功,这是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五、走“绿色营销”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消费心理、消费行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热潮风云而起,全球出现了一个由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和绿色服务的庞大的“绿色市场”,“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持续发展”的主张,已成为各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和企业家的共识,为了控制住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现象,各地政府对加工贸易的项目实行了更严厉的监控措施。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要走“绿色营销”的路,一方面,政府应使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公约和道德标准逐步完善,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投资的增大和保障环境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环境科学的发展已为人类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开发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和手段;为此,我们应该把对“绿色营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摆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更应该谋求加工贸易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一致。对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产品必须毫不犹豫地将之拒于国门之外。

第9篇:产品加工贸易范文

刚才,我们一起收看全省加工贸易电视会议,省长、县长的讲话完全符合我县实际,各单位、各企业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县里研究的意见,讲三个问题。

一、我县加工贸易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到2008年底,全县共有加工贸易企业51家,其中三资企业32家,自营进出口企业19家。涉及纺织服装、食品、玩具、机电、木器、化工等十多个行业。去年,全县加工贸易进出口贸易额10354万美元,占全县进出口总额的22%;其中加工贸易进口额3729万美元,占全县进口总额的394%;加工贸易出口额6625万美元,占全县出口总额的214%。加工贸易总额位居(上级市)县第二。

涌现出了仁木、泸河、桑莎、兰凤、泰森大龙、裕泰针织、宜林燃料、中康公司等加工贸易大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直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不断进取、辛勤劳动的结晶。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加工贸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长期制约加工贸易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我县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针织服装、食品、木器、化工行业,出口规模小,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含量、高创汇的集约增长型加工贸易项目少,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低。

二是加工贸易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我县利用外资总体水平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加工贸易方面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大。多年来,外商投资企业一直是我县加工贸易的主力军,对推动加工贸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2008年我县三资企业加工贸易呈下降趋势,加工贸易出口仅3231万美元,同比下降187%。这从反面说明我们在加工贸易领域招商引资的不足。三是加工贸易企业规模偏小,缺乏大项目、大企业的支撑与拉动。特别是由于加工

贸易涉及部门多、环节多,监管力度又高于一般贸易,致使部分做加工贸易的企业改做一般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加工贸易的发展。这些问题,既是工作的难点,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各部门、有关企业,要认清形势,找准问题,对症下药,千方百计促进全县加工贸易业发展。

二、下步突出抓好的几项工作

进一步加快加工贸易发展,推动全县外贸出口长期稳定增长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外经贸工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下步,要以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外商投资项目为重点,以优化经营环境为动力,努力为加工贸易企业搞好服务,着力提高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创汇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实现全县加工贸易新一轮量的扩张和质的突破。

第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加工贸易企业扩张不快、规模偏小是制约全县加工贸易发展的突出问题。没有新的增量,仅仅依靠现有的老企业,加工贸易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加工贸易企业队伍快速发展。一是要重点加强对日韩企业的招商工作。近几年,日韩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向海外转移投资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要紧紧抓住他们这种加工布局结构调整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县的区位、劳动力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尽可能多地吸引日韩企业来我县投资设厂,开展加工贸易。二是把加工贸易领域的招商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一个重点突出起来。要按照全县招商引资的总体部署,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与跨国公司挂靠联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项目,建立加工贸易企业,大力引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创汇的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关联配套”型加工贸易项目,为加工贸易发展增添活力。三是积极争取

企业自营进出口经营资格。这方面,有关部门要认真搞好指导和服务,为加工贸易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年内力争80%有加工贸易进出口业务的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第二,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大力发展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参与机电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分工是当前国际投资贸易的发展趋势。对我们来说,这方面是个薄弱环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有关部门和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政策集中支持、资源集中使用、精力集中投入”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发展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增强加工贸易和外贸出口的发展后劲,努力培植我县在国际市场上的自有品牌。

第三,强化载体建设,为加工贸易发展搭建平台。今后,要把发展加工贸易作为园区建设的重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为加工贸易发展培植优良载体,使园区特别是出口加工区真正成为全县加工贸易的示范区和亮点。在抓好现有加工贸易企业嫁接改造、扩张规模的基础上,结合招商引资,狠抓加工贸易新项目、新企业建设。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建立加工贸易重点企业信息库,及时跟踪了解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四,发展配套产业,提高加工贸易水平。

今后要把培植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与聚集带,作为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抓紧抓好。不断拉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原材料,提高原材料的国产化率,密切加工贸易与县内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增强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