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体意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国际问的友好往来及经济合作日益增多, 对外联系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举行的背景下,中国与国际问的友好往来及经济合作日益增多, 对外联系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对外宣传材料不断译为各国语言。各大城市也加快脚步与世界接轨,一个突出的表现为在城市面貌上,公示语逐渐采用中英双语来表示。公示语是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警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也就是说,公示语是以公众为对象,以文字或图形的方式进行传递的信息服务。随着这一语言文体的出现,也出现了另外一些隶属于公示语的文体,包括标示语、标识语、警示语等。作为城市面孔的公示语是给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名片。因此,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代表一个城市的面貌,其目的是要在必要的场合能够指示、提示、警示、帮助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更加方便的学习、旅游和工作。
但在这些双语公示语中, 有很多英译不规范甚至有明显语用错误的现象, 这不仅未能达到使用双语公示语的最初目的,同时还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作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公示语翻译意义是极其重大的。目的既然是为了实现跨语言文化的交际实现原作意图英语论文题目,译者应根据具体译文,抓住原作意图,灵活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语义翻译重视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力求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完整再现语言的表达功能论文范文。交际翻译的关键则在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发挥语言传达信息、产生效果的功能(贺学耘,2006)。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标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冯国华、吴群定义忠实为对应“原文的内容意旨和风格效果,而不是原文语言表达形态”(冯国华,2001),也是这一理论的延伸。倪传斌和刘治曾提出在公示语翻译中应遵循“简洁、明了、语气得当、规范化和适度诙谐”五原则 (倪传斌,1998) 。吕和发也提出公示语的语言风格了解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和信息状态,翻译人员便容易判定公示语的语言风格、词汇词性选择。例如可以用名词、动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缩略语、现在时态、祈使句等形式来表达。但严格禁用生僻词汇英语公示语的词汇,选择非常重视公众化(吕和发,2004)。有时也可配以图文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公示语所传达的意义。
但目前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缺乏跨文化意识,使得外国人不能很好理解其所表达的意义等。有些翻译错误的出现问题是由于从事汉英翻译的译员语言功底不过硬所致。刘利音指出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有拼写混乱、语法错误、中式英语、语意模糊、文化误解等问题。(刘利音,2007)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英汉两种语言不但在语言系统、语言结构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在语言的使用方面也往往受文化因素的制约。我们在使用中英双语的标识语时,有时会因文化差异而导致交际困难,甚至闹出笑话。赵湘提出了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例如文化差异导致文化误读、文化差异误导文化信息的获得、文化差异导致语义不对应。(赵湘,2006)史航在分析标识牌中英语使用不规范案例总结出“中国式英语”、用词不当、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汉语拼音混用以及谐音等造成翻译不正确(史航,2009)。
公示语的翻译是—个复杂的过程英语论文题目,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文化习惯、场合等,对于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比比皆是的错误现象,在翻译过程中要引起足够重视。公示语的翻译究竟应该遵循何种原则、追求怎样的译文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异的见解。纽马克(Newmark)按照布勒(Buhler)的语言功能理论将所有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和号召型文本(vocativetext)。表达型文本主要强调原作者的权威地位,较少考虑读者的反应,如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和私人信件等。信息型文本强调的是真实性和语言的外部现实,如教科书、学术论文、报纸杂志和文章等。而号召型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号召读者按照作者意图做出反应,如通知、说明书和宣传广告等。翻译方法应该依文本类型而定。纽马克主张,翻译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和以号召功能为主的文本,宜主要采用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translation)的方法,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Newmark,1988)黄友义提出“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黄友义,2004)罗选民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上作了《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的主旨发言,指出公示语是社会用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清晰的基本特征:公众性、功利性、多元性、创新性和简明性。(罗选民,2006)吕和发认为,由于公示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标准性和沿袭性,进行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对相同使用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的汉英对译。(吕和发,2004)童祉颖指出公示语的翻译要尽量遵循借译原则,采用国际通用表达方式;把握英汉文化差异,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适当的注意修辞知识,(童祉颖,2007)力求所翻译出来的公示语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公示语的双语效果主要是为了能给那些在中国却只懂一点点中文或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提供一些方便,使他们在生活中能感受到方便和舒心。因此英语论文题目,双语公示语的最前提的作用就是要达到语言清晰明了,意思表达清楚,没有歧义,即达到原是语言的功能对等效果。并且功能对等也是最基本的翻译要求论文范文。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师从几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但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与英文对等的句型来表达同样的内涵。于是,译者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即用目的语中相应的词汇直接说明、解释原文的内涵,以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译作。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
主体意识是人的生命体验,是人解决与自然界矛盾关系的产物,它展示着、促进着人对自己生命活动的自觉认识和自由支配的能力,即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实现自由发展的能力。主体意识发展的历史映射着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变化,也是人追求自由、感受自由的过程。主体越张扬、越完善,说明人类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解决了与自然界的矛盾,获得了更高层次上的自由。
2师德的二元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德,就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德行,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方面是作为职业人———教师,所应具备的品德和素养,这是具有规定性或社会性的,是必要的且基础性的,要求教师主体必须达到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超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作为“天地君亲师”中的精神层面的导师或半宗教性的让他人心理归依的“师”之品格,这是最高层次的人生指导性的师者。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在儒学的伦理道德体系里,师者一直具有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可以与”天地”、“君亲”一样受到尊敬与爱戴,这正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语义里,“师”者首先是作为第二层面的人精神层面的指导者和高尚品德的影响者而存在的。从而也就是先“立德”而后为“师”。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的教育方式逐渐影响着中国,“师者”也逐渐走下神坛,而成为一种职业的形态。作为职业,学校对于教师的必须性要求也就是职业技能的选拔和管理,所以现代教育体制下教师评定和考核的制度是以教学技能如学历背景、科研成果、教学工作量等指标为标准的,并一直以此来评定教师的水平的高低与优劣。但事实上,这样的考核制度,只简单地把教师作为了一种职业,这些客观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切割了教师作为高尚品德的传承者和精神层面的引领者的作用,即只有同时具备了的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识,才能称其为“师”的双重要求。
3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理想信念淡化、价值标准失衡
部分“80后”教师群体,其成长经历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因此,其思想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对“舶来文明”、西方文化具有天生的吸纳性。这既是青年教师的优势,同时,也是青年教师的劣势。由于他们只有横向的认识和比较,缺乏纵向的透视和鉴别,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弊端看得多,对其优越性和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看得较少,从而产生对西方社会盲目崇拜的心态,有强于老一代的开放意识和变革愿望,同时缺乏前辈那种民族自信和不屈的韧性。
3.2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浓厚
教师群体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和多维性,而且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思维模式不限于“非黑即白”,且受历史惯性的影响较小,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具有创新的活跃因子,但是,缺乏理性和实践的锤炼,往往忽视我国的国情,与前一辈的教师群体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甚至严重的意见分歧,形成了不同年龄段教师群体的思想断层。从短期看,并不影响对学生的培养,但是,历史地看,将对学生的培养造成不利。
3.3轻教学、重科研、敬业精神不足
教师群体具有较高的追求目标,普遍对现状存在不满,极力希望自我价值的实现,盲目追求博士学位、职称晋升、物质待遇优厚、科研成果和项目的数量等,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本的教学工作,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在许多高校中,有“80后”教师群体的教授,甚至博导,其科研项目成果数量惊人,但是,其教学工作与其地位极不相称,甚至有的教师根本没有承担任何教学任务,形成了本末倒置的局面。
3.4学术道德失范、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教师是教育管理和教育方式实施的主体,教师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古往今来教师都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学术道德水平客观上决定了学生的学术道德水平,甚至是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价值观也受到了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为了评职称、获得荣誉等,在学术上也采用“快餐式”积累,做出了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例如: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篡改实验数据、一稿多投等。导致近些年,高校教师甚至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学术违规事件频频被曝光,使得大学生对榜样、信仰产生怀疑,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也不自觉的进行了学术道德的失范行为。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3.5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意识淡漠
教师群体其工作历程一般都是从校门到校门,部分教师并没有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社会角色转换,没有真正成为教育的主导,甚至把教师仅仅看成是一个职业,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对于自己认为错误的管理、教育制度进行抵制,甚至将这种情绪带入课堂,对学生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和培养工作。青年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对此,决不可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4师德机制培育
在现代教育制度的框架之下,对于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教师主体性的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树立,师德与教师价值实现的评价体制建立,双向互动式的校师管理机制。这四个步骤,从树人、立德、评价体制、双向促进的教育体制的建立渐进展开,以期能在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基础上,弥补现代教育中对于师德建设的缺失,从而真正建立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主体。
4.1教师主体性的培养
所谓主体性,是源自康德的主体性哲学,主要是指人类群体超生物族类的人性能力结构,它包括了两个“双重性”。第一个双重性是人的主体性即具有外在的物质生产能力,又具有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第二个双重性是具有人类群体的性质和个体身心的性质。因此对于教师的主体性,也包括了四个方面,首先是教师作为职业人所应具有的职业技能和学术水平,更要求教师具有与教师职业所匹配的文化心理结构,这即包括了教师正确的认识能力、自由的思想意识,也要求具有深厚而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作为教师这个职业群体,教师的个人发展是以教师群体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也就是教师的个体发展是通过教师群体的发展而发展的。基于主体性的双重性,对于教师的培养也要充分体现这两个双重性的要求。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既要关注于对教师职业技能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教师外在的职业生产能力的培养与要求,又要关注对于教师的内在心理的培养与要求,这个心理培养包括了教师认识性、道德性和趣味性的内容。这两个方面应在学校的教育体制中都有所量化与要求,两者相辅相承互相促进,才是新时期教师培养的基础与起点。
4.2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与树立
在当下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是与知识培养并行的,具有重要的人才培养价值和成熟的经验。但是教育体系中对于教学主体之一,教师的德育培养却存在着缺失。正如主体性的第二个双重性所说,教师的主体性既体现着群体的共性,又具有着个人发展的个性。基于此,师德的体系建设,就是要以教师群体共性为基础,引导和发展教师个体的个性化。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提出的这个双重性的师德体制建设,必须是要以群体的共性为前提,因为教师个体的发展总是在教师群体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下才能开展的,特别是以自由意识为表现的道德的修行与确立。因此,现代师德体系建设就首先要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核心价值观做为整个师德建设的中心位置,让教师首先是群体的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充满正气的社会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影响教师,更使这种核心的社会文化影响,成为校园的文化环境,让工作在此之中的教师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环境育人、思想育人、道德育人。师德是教师群体的道德,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传递的主体,教师的品德也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大而化之成为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影响者。
4.3师德与教师价值实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师德作为人的内在道德修养与思想品质,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因此很难以量化的形式体现,从而就具有了难以评估的窘境。师德重要,但把它与教师的人格与品德价值相联系,并以评价性的结果而有所体现是存在着难度的。那么如何来评价师德,从而建立师德考核机制呢?
1)以岗位、学科、实践为引领,把教师工作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师德是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形成的,更是在教师的工作中体现的,因此,教师的师德培养不能离开教育科研工作的实际,应把教师的师德建设立足于教师的本职工作,结合他们的实际工作责任和目标进行推进。如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教学服务工作等不同岗位的特点,明确师德的实施与要求,从而产生一批教学榜样、科研先进、服务能人,进一步激发教师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从工作岗位中培养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关爱学生的教师言行,而最终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与思想。
2)加强整体设计,形成合谐的校园文化,以健康的氛围影响、教育教师。教师首先是学校的教师,学校的校园氛围和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精神面貌和言行,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师德体系的作用是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学校应整合学校优势资源,统一规划和设计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优秀的校风、教风、学风,从而培育出一支有理想有信念的教师队伍。
3)加强学习,推进教师的德育学习。教书育人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作为教学的实施也是各个学科间的相互配合与综合作用,从而实现综合性的育人功能。对于教师的德育教育应当把学科德育作为核心内容来推进,也就是让道德的培养与影响成为课程体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把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的方式、教学的内容中都融合和体现出师德建设的内容、社会核心的价值观,实现教育内容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推进教师的学习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师德教育。
4)一票否决制。当我们无法以量化的形式对师德给予评价,认定何为失德是相对容易而可操作的。因此,师德评价机制的建立首先就应是设立“失德之维”,即确立教师在品德和思想上不可为、不可逾越的,并采用一票否决制,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的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中,都把师德的一票否决制纳入进来,从而保障教师队伍的整体道德水平,并以此成为道德的高压线来规范教师们的道德行为。
4.4双向互动式的校师管理机制的确立
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与时俱进,广纳多方智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正如主体性的双重性所言,师德既是教师群体的一致性道德规范,也是教师个体作为知识传承者的个性化特色的实践。因此,我们倡导师德建设过程中的双向互动性,以全体教师的高尚品德修养、崇高的师德素质为基础、为号召、为氛围,推动教师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品行长效化、常态化、务实化提高。使教师个体在平凡的工作中生动实践,特色呈现,更有着创新性的师德实现。教师群体、教师个体,外化的实践教学、内化的道德修养,四个方面形成一个师德互动建设的开放式结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之下,做出动态的调整与契合,贯穿于整个师德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更包含了全体教师的实践与努力。
5结语
“争论就是民主的表现”,宽容不同的意见,通过争论达成妥协后的共识,是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连民主问题本身意义是什么、本质是什么,某一个国家应当采纳何种民主模式都不允许讨论,这样的民主,是恩赐的民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至少是不充分的民主。
民主的意义,即民主是不是个“好东西”,是可以拿来争论的。民主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民主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但却是最不坏的制度。”俞可平在《民主是个好东西》中认为,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但是,正因为民主有缺点,在是不是要民主的问题上并不是天然就能得到共识。有人会认为,民主需要过高的成本,容易引起社会混乱,容易侵犯少数人权利――认为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实施民主的条件、还不能实行民主的大有人在。民主需要启蒙,需要提倡;要不要民主,需要争论。民主问题可以争论,是我国民主进步的表现。
民主的本质,即为什么需要民主是可以拿来争论的。民主是手段,有很多功利的价值:它可以减少政府失误、防止腐败、提高效率,使社会更加富强、文明,可以带来真正持久的稳定、和平。民主又是目的,是人们幸福和快乐的一部分。总理曾用艾青的诗,解析了“民主是手段,也是目的”的深刻政治哲理,他说,“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利,在社会推进公平与正义。记者也许问,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人们对民主、公平、正义的渴望,就如对“开化的大地”、“解冻的河流”的渴望一样,是人的天然本性。把民主与“快乐和幸福”联系在一起,真正揭示了民主是目的的本质,点出了民主的终极意义。
民主的模式,即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主也是可以争论的。总书记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制度,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所谓“民主的具体制度”就是指民主的模式,但民主具体制度的完善,需要公民独立思考和争论。
总理在同济大学考察时说:“有一句哲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民主问题,既是基本的政治伦理问题,也是现实的政治方针问题;关注民主,既是“关注天空”,也是“关心脚下”。
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是建立在其科研体系基础之上的,与科研体系的紧密联系是其最大的特征和优势,这是因为许多科研机构不仅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而且也深入到技术转移和推广的工作中,弗朗霍夫协会便是此中的典型代表。其第二大优势是技术转移体系与广大中小企业的合作是广泛而深入的,德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科技水平高,技术创新是企业战略的重中之重,除内部研发外,寻求外部技术转移服务是其开展技术创新的第二大途径,德国大多数企业都接受过技术转移服务,并且与技术转移机构保持长期的服务关系。另外,这个体系是以各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专家团队为人力支撑的,这是其高水准服务的首要前提。
德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主要有:德国技术转移中心、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和弗朗霍夫协会。三者在定位和服务侧重点上是有明显的层次和分工的:德国技术转移中心是国家级的公共技术转移信息平台,提供最基本的技术供需、专利等的信息查询和简单的咨询服务;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是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并已在国内和国际上建立庞大的分支系统,其服务内容除了有深层次的技术咨询、研究开发、人力培训、国际性技术转移外,还涉及企业管理运营方面的服务;弗朗霍夫协会则是凭借自身的物质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和高校的人力和形成属于自己的研究所,直接为德国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服务。以下是各机构服务内容和运作方式的详细介绍。
德国技术转移中心
德国技术转移中心是德国的一个全国性非盈利公共组织,它分布在德国各地,原则上每个州有一个分中心。各分中心是在各州经济技术和交通部指导下开展工作,其运行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政府,即各州的科技基金会,另一部分来自工商协会,即各行业企业缴纳的会费。中心的人员构成具有较严格的专业分类和配比,具有较多的高新科技领域的博士和硕士,同时聘请领域内权威人士担任科技顾问。
中心针对企业的主要服务职能包括:
1.技术交易服务。无偿为技术供需者提供中介服务,将企业和技术供需信息纳入技术数据网络,形成网上交易市场。
2.咨询服务。负责本地区范围内的企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为企业寻求合作伙伴,支持该地区的技术创新。
3.专利及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查询专利信息以及申请专利的咨询,为企业查询国内外的科技、经济和科研成果等各种数据。
上述服务均为面向企业的无偿服务,除此之外,分中心还担负着本地区产业和科技发展的前瞻研究,探索对未来有深远影响的科研课题,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方向,并对在这方面开展科技研发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各方面帮助,包括从政府部门、科技基金会和欧盟组织中为企业谋求创新资金资助。同时,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和展会也是中心的一大职能。
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
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于1971年,是德国最大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是不依赖政府的民间机构史太白基金会的子公司。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史太白已由一个州立的技术转移机构发展成为国际化、全方位、综合性的技术转移网络。其定位于技术转移服务组织,担当政府、学术界与工业界的联系平台,从各类型顾客的需求出发,致力于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各阶段,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顾客利益为中心工作的首要目标,力求向顾客提供高效、灵活、非的服务。
史太白具有现代组织结构,总部由理事会、委员会和董事会组成,在54个国家设立了739个分中心(其中2007年新设立83个分中心),各分中心独立核算、自由决策。史太白在全球共聘用1340名员工,项目人员2907名,各类专家教授762名,收入达1.09亿欧元。
史太白的服务领域及特色:
1.咨询服务。史太白的咨询服务是以其强大而又完备的专家网络为基础,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迅捷而又弹性的做出反应,找到具体领域的专家予以咨询。咨询的内容和形式分为:
·一般咨询。可提供一定时限的免费服务,通常免费时限为5个小时,此免费服务为中心创造了大量用户,是中心实质性项目的主要机会来源。
·专家咨询。由特定领域的专家提供服务,专家的咨询收费标准为,教授1500马克/日,工程师900马克/日。
·管理咨询。为企业进行形象、产品设计,总体战略策划和全面质量管理策划等。
·评估和专家报告。对技术项目进行技术、经济、人力资源和风险和不确定性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估。
2.研究开发。企业可以就以下内容向史太白寻求服务: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系统的样机开发、测试、专利申请到生产实施,还有现有工艺、程序和产品的工业技术进行优化改进等。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作为研究与企业界之间的中介,有一大批在各个领域具有真知灼见的专家,可以直接向企业提供第一手的高新技术,协助企业完成技术创新。有的情况下史太白也会针对客户的研发需求,安排客户与研究院所和工业合伙人的合作,这完成得益于史太白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
3.国际技术转移。向各分中心顾客提供国内外技术项目信息,构建跨区域、国界的国际技术转移平台,目前史太白已在54个国家设立了739个分中心。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最重要的作用是向中小企业提供帮助,使它们能够成功地进入未来有增长前景的市场,如亚洲或美国。史太白中心既与金融上可靠的风险协作合伙人保持联系,也与前沿研究和商务机构的国际网络建立联系。
4.人力培训。为企业提供前沿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成功管理战略的培训,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举办技术或商务课题研讨会;举办信息对话,通报最新的关键技术;对企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提升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课堂培训,1998年成立了柏林史太白大学,宗旨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并有较强实战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特色在于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技术工艺与科学知识的相互结合与转移。
弗朗霍夫协会
弗朗霍夫协会是德国最大的科研机构,共有员工12000人,年度预算超过10亿欧元。1949年由德国联邦政府设立,目前已经成为半官方半企业的全球性应用科学研究推广机构,分布在德国40多个地区,拥有58个研究所。协会不隶属于政府或其他部门,为独立的法人团体,具有现代的组织结构,组织层级由高到低有会员大会、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和高层管理者会议。协会的科研经费有70%来自企业和政府委托项目的收入,30%为政府负担。
协会致力于应用研究领域的技术开发,为中小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合同式的科研服务,通过改进技术能力和生产工艺,加强其工业伙伴的竞争力。协会有以下8个研究领域:信息、通讯、生命科学、微电子、表面技术、光子、制造和材料。所提供的服务有: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引进;旧有制造技术和生产流程的改进;各种形式的与技术相关的咨询,包括技术的信息和数据、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质量和安全评估等。
研究所是研发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设立于各地的大学之中,在大学中选聘各研究领域的知名教授担任所长和技术骨干,负责研究所的研发工作。其中有40%员工为高校的在读博士和硕士,学生员工在专家和教授的指导下工作,其工作时间长、报酬低,大大降低了研究所的人力开支,同时也使得学生们能突破大学资源的限制,通过实际课题的锻炼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弗朗霍夫与史太白在研发服务的最大区别在于:史太白更多的是安排企业客户与科研机构进行研发合作,或直接将客户的需求委托给科研机构;而弗朗霍夫则是凭借自身的物质基础(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和高校的人力和形成属于自己的研究所,来攻克研发课题。所以,弗朗霍夫拥有大量的技术专利。
二、对于发展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借鉴意义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科技中介和技术转移,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转移体系,但从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的作用来看,仍远远落后于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构建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目前,我国技术转移机构大体有以下几类:
第一,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由科技部和各地市政府及其科技部门成立,大多采用会员制组建方式,以上海技术交易所、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代表。
第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由发改委、教育部与地方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成立,以地方高校或科研院所为依托,整合科技、人力、科研设施等资源,推动本单位科技成果向社会转移,以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代表。
第三,并不以技术转移业务为主业的兼营机构。主要为技术产权交易所,技术的产权交易方式近年来开始在我国兴起,将技术市场和产权市场融合在一起,为科技型初创企业以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融资市场,并为创业资本提供了退出市场。
第四,综合型网络服务平台。以上海市为例,主要有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国际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和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比之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我国技术转移体系机构种类繁多,但各机构规模小,结构松散,彼此间缺乏联系,难以形成网络化调配能力。作为沟通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桥梁,我国技术转移机构与二者的联系不够紧密,首先无法融入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掘其人力和科研能力,只是停留于其即有的科研成果,我国虽然也依托高校设立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但此中心目前只担负高校技术成果向社会推介的职能,无法真正利用高校科研资源,承担企业的技术需求课题;同时,我国广大企业包括科技型企业,尚未真正了解和熟悉技术市场,无法很好利用技术市场来开展技术创新。另外,各机构间虽有合作关系,互通供需信息,但只有建立起统一的技术信息服务平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市场效率。
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低效现状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其自身,这与我国的科研体系和社会经济结构有关。例如,科研院所依靠国家拨款开展研发活动,其科研成果应当归属国家,科研人员并没有所有权,即使实现技术转移也只是为国家和单位谋利,个人只会因为在科研活动中所做的贡献而获奖励,而较少通过促成技术转移而获得奖励,所以科研人员不存在促进技术转移的激励因素。然而,德国的弗朗霍夫协会以其特有的研究所形式,使得其研究成果归属于研究所,研究所便可将其成果支配给企业。目前,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市场化步伐太快,政府未能在整个体系中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而德国的技术转移体系,即有非营利性的德国技术转移中心作为全国性公共服务平台和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史太白技术转移中心,又有半官方半市场形式的弗朗霍夫协会,这对于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的构建是个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H.NormanAbramson,JoseEncarnacao.TechnologyTransferSystemsinUSAandGermany[M].Washington.D.C:NationalAca
demicPress,1997.
[2]Greg.I.Okoro.TechnologyTransfer,AppropriateTechnologyandCulturalReceptivityProblems[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
merceandManagement,1992.(2).
[3]DavidPollar.,InnovationandTechnologyTransferIntermediaries:ASystemicInternationalStudy[J].AdvancesinInterdisci
plinaryStudiesofWorkTeams,2006.(12).
[4]petitionandcollaborationinGermantechnologytransfer[J].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UK).2002.5
[5]刘强,赵晓洁.德国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机制[J].德国研究,2003,(4).
[6]吴作伦.德国技术转移中心的考察和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1).
[7]周家伦.德国科研体制和科技队伍的建设[J].德国研究,2001,(1).
影视艺术更新速度快,淘汰几率大———因为新型媒体网络有巨大的储存和点播功能,并且新型媒体网络拥有强硬的高新技术,所以影视艺术作品在网站上能够停留的时间被大大缩短,影视作品在网上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这就要求相关的影视作品必须是有很高水平的。现在有很多电视剧、电影和和综艺节目都没有一点新意,内容空洞乏味,单调乏味,而且有很大的成分是抄袭别人的版权的。这样的影视作品就很难在网络平台上立足,并且会以最快的速度被取代,从而被淹没在平庸作品的洪流中,而不能为人所知。促使影视艺术作品质量下降———在网络媒体上,传者和受众具有完全平等的平台,受众既可以是受众,同样也可以是传者,这样一来,网络上就会出现许多自制的影视作品,但是这些作品的质量很难被保障,从而就有很多差质的影视作品出现在公众的眼中,这种差质的作品会对公众和社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影视艺术如何应对网络媒体带来的挑战
改变和拓宽影视作品的创作思路———要想应对网络媒体带来的挑战,网站就必须改变影视作品的创作思路,要改变传统媒体的传者和受者完全分离的场面,创造一个更大的平台,让观众和影视作品的工作人员能够在一个完全平等的平台,让群众能够与影视负责人无隔阂的交流,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影视以后发展的方向。其次,创作影视作品需要的不仅仅是有足够高的编导能力的导演、编导,它更加需要的是他们能够真正的深入到生活中,用细微、敏锐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能够找到生活中的有意义的题材,并且创造出符合人民群众口味的影视作品。影视作品的主体、主题平民化,题材多样化———随着新型媒体网络的普及,顺应新型媒体网络的优势,现在出现了很多平民化的影视作品。他们都是以自己的思想为核心,无关乎集体,无关乎成名,没有杂念,他们以某一个打动人的点,得到许多人的大力支持,从而能够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迅速蹿红。除此之外,他们的创作手法都非常灵活,主题形式多彩多样,或许他们表达的主题思想并不深刻远大,但是正是这种随意性的拍摄,才能表现出多样化的影视作品,才能折射出他们不同的个性,所以才能够打动人心。丰富创作影视作品的新形态———如果将传统的影视作品简单的搬到新媒体网络平台上,肯定不能够表现出它的应用特性,所以传统影视作品必须进行再创作,表现出自己的新艺术形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新媒体网络上获得新生。再者,影视作品的创作要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因为现在媒体网络的受众者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所以影视作品的创作必须体现出年轻人的特性,根据年轻人的特性创作出具有年轻态的影视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迎合年轻人,迎合大众的口味,从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总结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鼓励员表现出抑制性进谏行为,研究结论可以为组织管理实践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员工与直接上级的高质量关系能促进员工的抑制性进谏行为,那么组织管理实践中实施措施来培养员工形成与直接上级的高质量关系非常重要。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来讲,则说明工作团队的直接上级对员工抑制性进谏行为的表现有重大影响。因此,从直接上级的角度来看,本研究结论对组织管理实践的启示有三点:
首先,直接上级可以培养与员工的高质量关系(例如burrisetal.,XX),这能减少员工进谏前的顾虑,激发其表现出更多的抑制性进谏行为.其次,直接上级对进谏者的反馈也值得考量,合适的行为反馈反过来会鼓励员工的抑制性进谏行为,例如领导者即使不采纳意见也要对员工表现出进谏行为给予肯定,反之则会挫伤员工进谏的积极性。最后,组织开展面向领导者的培训课程,让领导者明白团队成员的多样性看法和观点对于团队运作的价值,使领导者养成对员工进谏的接纳态度。
第二,建立高水平的团队认同意义重大。建立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是一个长期的不能间断的任务,从员工新加入团队开始到长期在团队工作的整个过程,都要不断强调员工的认同感。尤其是当新员工加入团队时,他们经历的组织社会化(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过程对于团队认同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hogg,XX)。成功的组织社会化过程会让员工第一时间把团队身份纳入到自我概念中,为员工更深入的认同团队起了锅定作用。在随后长期的团队互动过程中,管理者也不要忘记加强个体对团队的认同感。这时,开展团队集体活动、设置共同的团队目标等可以强化个体的团队认同(mael & ashforth, 1992)。
第三,自我审查会妨碍员工抑制性进谏行为的产生,现实组织中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创造积极开放的氛围来提升员工的心理安全感(kahn, 1990),减少员工的自我审查。只有当个体感知到所处的工作环境中有着积极的进谏氛围时,才可能经历少的自我审查过程,从而利于进谏行为的发生。为了激发团队内的抑制性进谏行为,工作团队要努力建立支持员工“与众不同”行为的团队氛围。
本毕业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本研究为抑制性进谏研究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证素材,其理论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组织内的员工往往对周边工作环境、工作流程或者是团队内的任务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心知肚明,虽然私底下他们总是对这种种的问题议论纷纷,但是不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领导者面前,我们都鲜少看到员工进谏的身影(milliken et al., XX)。员工内心的想法为什么不能驱动他们形成进谏的意愿和行为?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框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计划行为理论(ajzen,1991)自从提出以来,对于个体“计利”行为发生的机理表现出了强大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作为一个理性人,个体是否会做出某种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体对于这种行为的态度,同时,个体感知到的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也会同时影响个体的行为意向和最终行为表现。具体到抑制性进谏行为本身,虽然员工清楚的知道进谏是一种对于组织可能有利的积极行为,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担忧和顾虑很可能帮助组织改正问题、实现更高水平的产出;但是抑制性进谏是否能够最终发生,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还取决于员工感知到的主观规范(动机线索)是否要求他们做出这样的行为,同时他们是否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进谏结果和进谏对自己的影响(风险线索)。因此,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框架,本研究认为员工的团队认同,作为一种内在的动机线索,将和lmx,作为风险线索的表征,一道影响员工的抑制性进谏意愿和进谏行为。研究结论验证了整合“动机线索”和“风险线索”之后研究模型的解释力,同时也为计划行为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打下了氣好的基础。将计划行为理论引入到对于抑制性进谏前因机制的探索中,可以帮助研究者打破以往仅从“风险”(或仅从“动机”)角度关注的局限性,通过整合考虑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中所提到的三方面因素(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到的行为控制)来系统挖掘能够促使员工进谏的前因变量和促进因素。
其次,本研究也为曰后对其它“亲社会”的员工角色外行为的探索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框架。抑制性进谏行为,作为一种典型的员工角色外行为(vandyne et al., 1995),具有“亲社会”(即对组织有利)而“不亲自我”(即对员工个人的积极效用并不明显)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使得员工的“亲社会动机”在驱动这些行为的过程中变得至关重要。正如前文所述,员工的亲社会动机能够改变员工在投入这些行为之前的利益关注点,改变他们以往的更为关注个人利益而并不关注团队利益的格局;也只有当他们真正将组织的目标或者追求放在心上,组织才能期冀他们会做出更多的对组织有利、但是组织却很难给出相应回报的角色外行为(ellemers et al., XX)。本研究验证了员工的亲社会动机(团队认同)对于抑制性进谏行为的影响;虽然研究结论并没有验证团队认同对进谏行为的直接影响,但是仍然支持了团队认同在lmx和抑制性进谏行为中所扮演的调节作用。团队认同水平的高低,改变了员工对于抑制性进谏的义务感:当员工认为自己对进谏行为付有越多的责任,他们越有可能因为风险水平的降低而进谏;如果员工从根本上就认为进谏是和自己无关、对自己没有帮助的行为,那么即使他们和领导者的关系再好,这种高质量的交换关系也很难对他们的抑制性进谏行为产生预测力。这种结果表明了团队认同这种动机因素对于抑制性进谏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示曰后研究,在对员工亲社会的角色外行为进行关注时,需要对员工是否具有亲社会的工作动机方面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电视新闻生命意识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死人的信息,往往对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情绪等,冲击刺激最大。在社会越来越关注民生的大背景下,有关死人的新闻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其中一些新闻,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确立尊重爱惜生命的意识,注重生活中的自我防护,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一些价值不大,社会意义不强,过多展示恐怖、暴力、压抑、心理不健康,有可能对某些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具有暗示作用,容易引起他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有关死人的新闻,也频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在我们应对这些现象引起足够重视的同时,我们不能不呼吁:电视人要有生命意识,电视新闻要报道好有关“死”的消息和它的价值所在。
生命意识,就是充分地尊重生命的意识。生命意识带给新闻人的是在自己的传播活动中自始至终保持对生命的尊重。电视新闻由于具有直观的画面,更应该从每一个画面每一段文字细微之处着手,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保持对人性的关怀。而在目前的电视新闻(主要是民生类新闻)中,恰恰就是由于生命意识的缺失,导致有关死人的新闻出现了过多过滥,画面过于直露,文字过于轻率的不良倾向。
一、“死讯”过多过滥,“死讯”价值开掘不深,把握不准
虽说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但是媒体传播什么样的“死讯”,如何传播“死讯”,却值得三思而行。在一些电视台,现在随便打开一档民生类的电视新闻栏目,进入眼球的少不了由事故、凶杀、自杀、疾病等引发的,或者是还没有查明原因的“死讯”,还有就是“惊现”一类的报道。几乎到了死人即新闻,每档民生类电视新闻必有“死讯”的地步,有的一档节目里甚至多达几条。(顺便说一句,有的以“贴近”“人文关怀”的名义,把事故受点小伤,喝醉酒摔伤诸如此类的“伤讯”都当作新闻传播,也有小题大做之嫌)
当然,关注生命是新闻人的天职,但是在关注生命的过程中一旦忽视生命意识,那么它的传播也就变得毫无价值,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死讯”过多过滥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因为充其量我们关注的仅仅是一个生命的终结与否的浅表象,说通俗一点,就是采访报道一些没有价值或者价值不大的“死讯”;更重要的,过多过滥的“死讯”,往往会谈化或弱化对相关生命与个体尊严的新闻事件报道,或者无视新闻当事人及新闻受众的感情和需求;在事关个人隐私或情感的报道中,不注重尊重和保护当事人,或由于叙述角度、语气等的不当,造成对新闻当事人情感的伤害和隐私的侵犯;甚至,在文字解释中将新闻娱乐化,以调侃的口吻对待一些本该严肃对待的“死讯”等等。
一个外地拾荒人,在拆迁工地被倒塌下来的房梁压死了,画面血淋淋,惨不忍睹。记者在报道这件事时,批评拾荒人“要钱不要命”。这件事曾在本地网上引起了热议。网友们认为,记者批评嘲弄拾荒人是缺少人文关怀,与心何忍,更多的应该关注拾荒人为什么“要钱不要命”和拾荒人群体的生存状态,以及拆迁工地的管理等等。事实上,在这新闻事件里,苦难不仅没有被同情,反而成了被嘲弄指责的对象,自然,与拾荒人之死相关的深层次问题,也就难以得到发现或关注了。
可以说,“死讯”的传播实际上对活着的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毫无疑问,过多过滥,少有新闻价值的特别是把握不准的“死讯”,将有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感情情绪、生活工作和生死观人生观的正确培养,甚至对社会主流的判断,更令人担心的是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青少年自杀的消息。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生命信仰的教育。一旦引导不当,极易产生偏差。而电视媒体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
二、“死讯”画面过于直露,画面屡有鲜血和恐怖的现场
有这样一条新闻片:某年夏天,一个小女孩不慎溺水身亡。记者在赶往事发地拍摄时,女孩的遗体已经放进了殡仪馆的冷柜里。大概记者为了强调女孩落水身亡的真实性,竟然请工作人员把女孩的遗体拉出来又拍摄了一通。还有一条片子,把人们打捞一个溺水身亡者的全过程,用长镜头裸的展示出来。而大量车祸中的血淋淋场面就更多了。这种冠以“记实手法”的自然主义表现手法,且不说缺少对死者和死者家属起码的人格尊重,和对他们的情感伤害及隐私侵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画面也缺乏对受众的情感尊重,给人以厌恶、恐怖的心理感觉。因此,拍下真实的死亡画面固然不违背新闻人道的伦理要求,但选取这样的画面放到新闻中播出,则理应首先考虑对死难者及其家人的尊重,以及是否存在过度渲染死亡的滥用危险。
过多过滥的“死讯”报道,使观众没有获得自己需求的、有益的信息,却成为浅薄、无聊的看客;而电视新闻则演化为专业的“窥私者”,小市民茶余饭后谈资的提供者。如果说,刚开始时,观众还被一些有关死的新闻所吸引,所震撼,那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面对过多的“死讯”和血淋淋的画面,已经是麻木、厌恶和反感了。还有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一些“死讯”新闻当事人的家属,其实并非愿意把不幸特别是一些画面,让媒体广为传播。那样对逝者是种不恭,对生者,永远都是种心灵上的伤害。
摘要: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来理解主体和人的主体性,科学地揭示和说明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主体;主体性;实践
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来没有终止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人本身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调控及其行为后果的预见,关注对自然和社会的把握,这一系列关注都是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的认识和发挥为基础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主体和人的主体性以生成性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实现了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主体并不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同属性相对应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他认为主体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的“存在者”,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体、实体、主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不仅人是一个“主体”,一只小狗、一块石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希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也没有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思想。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只是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这时的哲学思维还未将人类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加以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处于原始的统一状态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探讨,也只是局限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当处在追求终极根源本体论思维方式之中时,主体作为一个表达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主体与人相分离的理论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概念开始同人统一起来,人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归于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为主体,人只有作为理性的人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发展科学,获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学就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将对主体性的理解囿于认识论范畴。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开创了认知主体哲学的先河,开创了对主体、主体性的研究。在这一命题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为在笛卡儿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来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在笛卡儿这里,“我”即“思”,“思”即“我”,思维的主体和主体的思维被当作是一回事,这样,先验的逻辑理性就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化身,形成了绝对的权威。尽管笛卡儿突出了主体的自由、能动的特点,但是他是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这种主体性是经验的,而这种自我意识的主体哲学也必然导致主客二分。
面对这种困境,康德认识到自我主体不可能通过经验或有限的个体理性来保证,于是康德用无限的先验意识取代了笛卡儿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用共同性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个体理性,大大地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康德把人的本质即理性归于主体的先验构造,通过先验统觉来说明自我意识,完成了自我意识向先验意识的转化,使认知主体哲学得到真正的确立。
人的主体性原则到后来的黑格尔那里则被推到了极端,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这一命题,把主体性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从而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本体化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1]。这样“绝对理念”就成为了创造宇宙万物的主体,而自我作为一种执行认识功能的先验的理性精神也就获得了绝对性和至上性。尽管黑格尔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世界精神化,解决了主客二元分裂的矛盾,但是他把主体完全绝对化了,这也就意味着理性主义面临着危机。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以人的生存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论
近代哲学家们将“人的理性”变为“理性的人”,将人唯一化、单向度化为抽象的观念人,这引起了以叔本华为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们的猛烈攻击。他们以体验的非理性主义的新维度去重新诠释人的主体性,重新恢复人的现实存在,使哲学回归于人的生存的价值领域。叔本华首先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2]。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比认知更根本,生存才是人的本真存在,而理性认知只不过是生存的手段。他提出了“生存意志”这一概念,用以说明人的存在、活动、认知的内在目的和原因,使哲学对主体和人的研究从认知层面转向了生存的价值、目的层面,开创了现代人本主义生命主体性研究的先河。
尼采批判理性对生命的压抑,弘扬主体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赋予主体以激情、冲动、永不停息的扩张的生命品格。尼采用“上帝已死”的呐喊和“重估一切价值”的主张,展开了对理性哲学的批判。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生存,而是生命力的发挥,即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是原始本能的释放,是充满激情的永不停息的创造,是人的自主、自觉的自我实现。现代主体哲学理解的主体都是过程和历史发展,而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这个角度说,尼采哲学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的根基。人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了人的主体性不同的内涵。无论是古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超验的理解、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抽象的发展,还是现代哲学仍以意识为基础从生命的活动来理解人的主体性,都将主体性理论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正是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生成性的变革,科学地阐明了主体性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对西方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变革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能动的本质,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对主体范畴作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成性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变革。
首先,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主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主体与人统一起来,但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作出了先验的、抽象的理解,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仅仅局限在认识论领域。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3]同时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还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和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才能现实地确立人对感性世界的主体地位,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社会存在物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存在的、能动的人。这样,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有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
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体性学说的基石,也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认为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其根源、实质应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劳动、实践是人的类特征、类本质,因此劳动、实践造就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并非“天赋之物”,它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以劳动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表明,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并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辩证发展。主体性的存在是以主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主客体关系也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而实践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前提,因此,实践就成了主体性存在的依据。实践不仅是主客体分化的标志,也是其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人与自然界原本是浑然一体的,正是由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从与周围环境的原本统一中分化出来,提升成为现实的、自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自然物也就成了现实的客体。因此,有了实践,才有主体,主体性才有了依托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是主体性生成的现实根据是十分贴切的。
最后,马克思将“历史”维度引入主体性思想之中,强调了主体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性时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人的实践活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逗留于“现在”,但它必定要源于“过去”并着眼于“未来”。换言之,“现在”、“过去”、“未来”同时并存而把实践活动迎面带给人,由此彰显人生存的历史性维度,因此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置于历史的发展中来加以考察。主体性的生成以历史为载体,得以世代延续,不断创新,不断地“成为其所是”。同时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全面影响,主体性的生成也获得了历史的相对确定性和保障,从而在能动与受动、继承与创造、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中实现和发展。
三、结语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由于他把实践作为考察人的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使自己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下述特征:他的主体是感性的个人主体,关心的是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既把人看作自然、社会的主体,又把人看作自己的主体;既注重人类的主体性,又注重个体的主体性;既强调主客二分意义上的主体性,又注重主体实际意义上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扬了主体的能动性,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把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一种以主体人的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实际上开启和引导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选址是指为项目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具有固定性,选址一经确定很难变动。不同的项目其选址考虑的因素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会尽可能地为项目选择较好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技术因素等。选址指在项目建设之前对拟选地址进行论证及决策的过程。首先可在若干备选区域中确定选址的大致区域,然后具体确定选址的地点和方位。选址需要明确:一是不同的项目选址需要考虑的侧重点不同;二是选址可采用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三是选址是在多方案中筛查较优的方案。故选址报告的写作侧重于选,体现区位条件、产业门类等特点。毕业论文在此指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训练学生。论文写作是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写作技能。
二、毕业设计一题六体模式的实践
(一)一题六体模式的实施流程设计
一是计划阶段。计划的主旨在于设定目标及保障目标实现的措施。学校2003年依据社会需求提出一题六体模式的设想,将传统的本科毕业论文拓展为六种文体,并制定了实施措施。二是组织阶段。科研训练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导师制与阶段分包制相结合;实习则采取导师负责制;答辩按照文体分组,分为设计类组与论文组,由高级职称教师担任答辩组长,从组织措施上充分保障了模式的顺利实施。三是协调阶段。由于师资力量有限,需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将硕士研究生纳入教学资源中统筹安排,通过助学、助管、助教,参与到一题六体模式实施中。同时,采取分管院长负责制,调配全院教学资源,统领科研训练与经济写作课程等各个环节,保障了一题六体模式的顺利推进。四是控制阶段。立足过程控制、质量控制,保障目标实现。制定本科科研训练及毕业实习指导手册,用于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如实记载科研训练、毕业实习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工作动态。
(二)一题六体模式的实践意义
1.构建经贸类专业的专业技能体系根据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市场营销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自的特点,经贸类专业毕业生的能力集中在分析、论辩、计算、规划、策划、评估等方面,从而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专业技能体系。六种文体作为专业技能体系的载体,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化为对学生进行六种文体的训练。这种训练覆盖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使其在大学期间顺利实现了专业学科教育到专业工作实践的渐进式过渡。2.一题六体模式实施中对学生的引领对学生的引领分两个途径:课外科研训练与课内专业写作训练。一是课外科研训练。为使学生在本科就读期间获得基本的科研素养,2003年起坚持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科研训练采取阶段分包制。阶段各专业区分度均较小,对学生的科研训练由学院统领,旨在体现学科大类特色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阶段的科研训练交由各系分管,旨在体现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学习研究和思考习惯〔1〕。二是课内专业写作训练。在一题六体模式推进中,以师资为核心组成不同的指导教学团队。由承接相关文体社会服务并具备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组成团队核心成员,核心成员对全院教师进行相关文体写作培训,为一题六体模式实施奠定了师资基础。
(三)实施一题六体模式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