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产智能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外延比较丰富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非物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表现为无形的制作工艺、民俗活动、传统知识、节日文化、传统技能等。这种非物质性增加了界定创作主体的难度。第二,创作的集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存在于特定群体中,由于年代久远,常常难以确定最初创作者,并且由于传承者不断加入创新元素,因此难以将智力成果界定为某个特定个体。第三,创作的延续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口口相传中,传播者不断加入一些新的创意或元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处于“被创作”的过程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数字化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照相机、扫描仪等设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储存、加工、传输和以数字形式再现,所以通过数字化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图象、文字、声音等形式被固定下来。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分散性和非物质性等特性,因此,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数字化作者对于内容取舍、结构安排等作出选择,凝结着较高的智力成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权利界定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者的权利
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是作品,其保护范围限于表达方式,不延及作品的思想、程序、操作方法、原理等因素。P根据著作权法的原理,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主要针对它的代表作而言。Q但从前文分析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通过世代相传流传至今,大部分没有形成有形作品,或者即使形成了代表作,对于其他参与创作的主体如何保护,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本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受著作权法保护,但由于其特殊性,应当通过制定著作权法的特别法,以单行法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因为《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者应当享有的权利包括:
第一,人身权。(1)署名权,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确定由某一个民族、村庄、部落创作时,应当保护其署名权;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确定创作群体时,也应当清楚地表明其渊源及流传的范围等基本信息。(2)修改权,这一权利由创作群体行使,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具有延续性,一直都将处于被创作的状态之中。(3)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者通常是一个松散的群体,当发生侵权行为时,容易产生搭便车心理,因此,应当授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行使。(4)发表权,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时处于创作中,并且由于口口相传等原因,其创作和发表在时间上往往具有同步性,再创作完成之时即为发表之时,因此,这一权利也应由创作者享有和行使。
第二,财产权。财产权的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群体,但应授权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和基金会行使。行使财产权所得的资金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按照其设立时所制定的章程代为保管和运用,主要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保护、传播等工作。财产权的行使方面的内容,详见下文阐述。
(二)数字化作者的权利
数字化技术能够以特定形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但随之产生的问题是如何界定相关主体的权利并对其进行保护。本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作者受到什么程度的保护,与其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相关。
1.数字化作品具有独创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与普通作品的数字化不同,后者通常只对原有作品进行数字化转换,这一过程由机器完成,基本没有独创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没有固定的形式,数字化作者在选材、摄影、录音录像过程中,凝结了较多的智力成果。不同的数字化作者对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其结果可能完全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如果数字化作者经数字化所形成的作品达到“独创性”这一标准,就应当享有著作权法规定的权利。
2.数字化作品不具有独创性
如果数字化作品仅对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简单复制和再现,不具有独创性,则可以通过邻接权进行保护。邻接权保护的是一种再现、复制和传播他人作品的劳动,数字化作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特定的形式固定下来,并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传播,属于作品的传播行为。虽然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邻接权只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和广播电视组织权,但邻接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和新技术的发展,其外延可以随之扩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录音录像和无线电传播技术的发展导致了邻接权的产生,当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作品传播方式,那么这些传播者的权利也应得到保护。笔者认为,应当在邻接权中增加一类――“数字化作者权”,以保护没有产生独创性作品的数字化作者的权利。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体管理制度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集体管理制度的理由及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者是无名的或者是归属于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居民,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属于这一群体所有,群体中的任何人都可主张权利,但任何人又无权单独享有权利。权利主体的群体性、不确定性使得权利的行使难以获得有力的保障。R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作品的创作群体不宜作为法律上的权利主体主张权利,况且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不明确,因此,有必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代表特定群体行使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可以在保证权利主体利益的前提下,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由于群体的具体成员众多且难以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取得的许可使用费不可能像其他著作权协会一样扣除必要的管理费后返还给权利人。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可以保证许可使用费用于实现保护目的。特定群体为保护、丰富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可向基金会提出申请,基金会对于符合章程规定条件的申请应予准许,拨付必要的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另外,基金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者和保护者支付一定数额的报偿或者给予奖励,尊重他们在收集保护过程中付出的劳动,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有利于提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同时,收集整理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使用人向确定的权利行使主体支付使用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使用,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增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增进社会财富增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和基金会职能划分
“我国早在1992年即成立了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1998年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成立后,国家版权局又多次指示并帮助组建文字、摄影、美术作品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从目前的趋势看,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是采用多种协会体制的。”S“我国已成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有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和中华版权总公司。在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法律上是一个社会团体法人,其以法人的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T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笔者认为集体管理制度可以达到对非物质维护遗产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双重目的:即在我国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行使集体管理权,其下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这一财团法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等工作统筹安排资金。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职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职能主要包括:(1)组织开展调查、收集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分类、登记建档,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2)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群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用人签订许可使用合同,并收取许可使用费。根据国家版权局《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第3条和第4条的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也应当事先取得创作者许可――这一许可权应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代为行使。当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适用著作权法关于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的规定。(3)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章程,规定该基金会的宗旨、业务范围、组织机构、财产的管理和使用、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以及章程修改等内容。(4)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许可使用收入,在扣除必要的管理费用后,以捐赠的方式注入基金会。这样做可以避免目前以财政资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所带来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保障财政资金投向更为亟需的民生领域。(5)保护特定群体的署名权,禁止伤害群体感情和尊严的、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等人格权的行为。当上述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讼。(6)开展其他社会活动。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的职能
基金会属于财团法人的一种,按照章程所规定的宗旨开展活动,即“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保护非物质文化基础基金会”的章程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根据履行职能的需要而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的职责主要包括:(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2)基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提供资金支持;(4)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提供资金支持;(5)对其他符合基金会章程的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制度与传统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传统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性质为非营利性的民间自治组织,非官方性意味着不得强迫著作权人加入集体管理组织。同时,及时著作权人已经自愿加入,仍然有退出的自由。U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特定民族或区域群体的财富,更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权利的取得不需要经过事实上的创作群体授权,国家以保护和发展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的,通过立法授权协会和基金会行使权利。与其负担的职能相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管理组织具有官方色彩。
第二,维护利益的侧重点不同。传统的著作权管理组织重在维护某一类著作权权利人的利益,其在扣除必要的管理费用后将所获得的收益返还给著作权人,这种利益一般为私人利益。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制度不仅维护特定权利群体的人身性权利,更在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丰富,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属性较为明显。
第三,机构设置不同。传统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一般设置协会,以自己的名义依据权利人的授权行使相应的财产权,并在协会内部设置相应的办公机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制度则不仅设置管理协会,而且由协会这一社会团体法人捐赠财产设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这一财团法人,以实现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关键词】计量资产;智能化建设;难点;对策
在电力企业中,电能计量资产主要包括电能表、互感器、标准设备以及不计量自动化终端等装置。从总体上看,计量资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即单个设备价值低、数量大。立足于属性角度,计量资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具有近计量属性,是资产管理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其中资产计量中的成本原则作为会计计量中最普遍的属性,当市场价格变化相对较小时,能够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二是具有重置成本属性,主要是在假定情况下,当某期取得类似资产时,支出现金数额以及等值物品;三是具有现行市价属性,一般情况下,在进行资产的销售时,可以获得现金以及等值物品;四是具有预期脱手价值属性,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有望获得未来现金以及将要支付现金;五是具有未来现金流量属性,在资产经营使用过程中,有望可以带来未来现金流入现值。
一、当前计量资产建设的重要性
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电能计量资产管理作为电力计量工作中一项重要管理工作,主要依据我国相关的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定,通过建立电能计量装置资产档案,构建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有标准装置、标准器具、以及工作计量器具等的采购、入库、配送、仓储、拆回、报废、封存等。在现阶段,由于电能计量器具存在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特点,在缺乏工作人员的情况下,不易进行分类管理。为了保证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高效性,必须要加强计量资产的智能化建设。其次,为了保障计量器具的公平、合规,对计量器具要进行集中检定,从而实现集约化管理以及标准化建设。由此可知,全面启动计量资产的智能化建设,改革计量资产库,完善配置以及库存策略,提高电能计量器具资产管理水平已日趋重要。
二、计量资产智能化建设难点
在现阶段,由于受传统计量资产管理模数的束缚,过分注重计量物资的事务管理、设备性能以及购置成本,在资产价值观念上认识不足,由于管理目标不明确,导致计量资产管理水平偏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开始向一体化、精细化方向转变。基于这种情况,计量资产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计量资产管理策略不当
从公司的战略方向上来考虑,计量资产管理策略作为管理工作得以开展的首要前提,首先要做出明确的界定,即要划分计量资产管理对象、目标、模式以及手段。在现阶段,计量器具以及计量装置不统一,在业务语言产生上产生误区。其次,在市场销售过程中,没有明确总体的管理目标。同时,在管理策略上,没有构建反馈机制,明确考核要求,没有形成完善的计量资产闭合管理模式。再有,在管理手段上,主要偏向具体问题,整体体系化建设不健全。
(二)计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不规范
在计量资产生命周期工作中,对各个阶段的采购。库存、运行以及报废等业务流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主要参考的依据是采购价格,没有形成全局观念;二是制定的需求计划相对较粗放,没有构建系统的供应商评价机制;三是库存、运行等方面集约化程度低,没有正确分析计量装置运行质量;四是在报废管理上,库存积压量大,报废鉴定制度不完善。
(三)计量技术问题
在计量技术上,计量工作人员没有充分掌握计量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引用各种电能表、标准设备以及互感器等应用技术。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低,业务理解能力差;第二,计量资产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四)计量资产管理绩效指标以及信息支撑问题
绩效指标作为评价计量资产管理效率的关键衡量标准,在整个资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没有明确定义绩效指标,主要偏向于计量器具管理以及质量评价,生命周期成本维护指标界定不清晰。同时,计量报表没有明确反映资产运行状况,报表口径不一致。再有,计量信息管理系统覆盖面积小,各级编码标准不一致,录入的数据精准度不高。
三、提高计量资产智能化建设对策
要想提高计量资产智能化水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出发。
第一,完善计量资产管理制度,强化与使用部门的沟通。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要先制定盘点计划,利用信息自动化平台,组织人员核实库房实物,在种类以及规格等上与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同时,完善人员分工、工作内容以及进度安排和库房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
第二,强化入库管理建设。首先,要约定领退料时间,构建预约制,理调配人力,做好物资后勤保障。其次,加强发放管理,完善发料部门、领料部门与财务部门工作。最后,定制计量专用报废彩标,科学记录各退料部门报废计量资产数量,提高退料进度,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把握市场需求动态。进行计量业扩需求准确率指标的设定,通过分析基础数据以及指标,从而实现与使用单位的数据交互工作。在掌握业扩需求动态的前提下,强化指标的跟踪报道。同时,在计量资产管理过程中,积极把握动态跟踪资产需求结果,及时调整采购动态,完善成本控制策略。最后,在人力资源以及物质分配上,要不断完善策略,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加强库房管理工作。首先,抽查系统数据与实物数据结果是否存在出入。在进行对标比评时,要计入抽查结果。其次,强化各使用单位的内部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库房管理机制。通过加强与库房的联系,从而挖掘库房工作的核心,及时组织资产管理工作交流会议,总结先进做法。最后,在各库房操作标准上要进行统一,构建器具库房标准管理机制,推动资产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电能计量工具不断更新换代的背景下,要想保障计量资产能够及时、准确地应用于当前企业生产以及销售服务工作中,必须要加强计量资产智能化建设,完善计量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入库管理建设,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动态,加强二级库管理工作,积极提高计量资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红兰.宣城电网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田爱红.浅谈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2).
[3]周宁.浅谈电能计量中集抄系统的构成与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9).
[4]苏振华.自动抄表技术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09(18).
关键词:存储智能化;软件定义存储;自动化配置
通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存储智能化运维研究,提出一套高效、稳定、可靠的存储智能化运维方案及应用手段,以解决存储运维工作耗时高、效率低、配置不规范不正确等问题,为存储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撑。
本项目达到的目标如下:(1)统一管理异构物理存储,降低操作和管理的复杂度和风险性。(2)按服务级别要求分配存储资源,不浪费及错配资源。(3)建立一站式服务门户,有利于统一控制、添加和调配资源。(4)统一监控存储资源的事件,方便及时发现问题。(5)简化交付和使用,缩减资源分配耗时,提升工作效率。
1 系统管理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数据中心已陆续上线了多品牌多系列的企业级存储系统,为公司的多个关键业务提供了底层数据存储支撑,包括高端的EMC Symmetrix VMAX、HDS HUSVM、DMX-950,中端存储VNX-5500、CX500、CX4-480等。同时,通过部署EMC VPLEX存储虚拟化引擎,实现了存储系统的高可用性,可屏蔽单个存储设备的失效或故障。
设备品牌类型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存储系统管理的复杂性已呈现指数级增长的趋势,存储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已接近饱和,而且人手工记录、协调、配置等操作较为容易因为数量和工作负荷出现失误,有可能对系统数据尤其是关键系统数据的安全造成影响。
主要体现的问题集中在以下:(1)存储服务等级及支撑架构与业务需求不匹配。(2)对于存储需求提出/资源采购/服务开通/运维管理缺乏规范化的流程管理。(3)没有系统、统一的存储能力(性能、容量、扩展性)规划。(4)提供的报表/报告内容过度技术化,对于业务层面的关联影响分析不足。(5)没有完整涵盖企业应用的生命周期(开发、测试、生产)。(6)存储扩容或改造需求频繁,支持响应困难。(7)使用手工方式或Excel文件记录基础架构的配置信息,非常难以维护。(8)无法快速准确的定位故障。(9)工具操作繁琐,难以单一视图实现易用的IT基础架构整体运维管理。(10)缺乏具有执行力的管理流程。(11)对于存储资源扩容或新增需求的响应周期过长。(12)存储资源分配不灵活。
因此,通过对存储智能化运维的研究和应用,逐步建立一套专业化的存储服务管理体现势在必行。
2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逻辑架构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存储服务管理体系,更好的支撑业务运行。
通过基于软件的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将网络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物理和虚拟存储设备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并根据业务系统的存储需要,实现存储资源池的分级设计,提供相应类型的存储服务。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集合协同工作的前提是实现对集团存储的统一管理,通过存储智能化运维技术实现异构存储的统一管理。
在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完成实施后,需要实现统一的多数据中心环境下的针对具体应用存储的配置管理和监控功能,由于目标设备的不确定性,整个存储监控管理系统采用插件式的开发架构,后期可以根据具体的目标设备开发对应的监控与配置管理程序,实现存储管理引擎的可扩展性。
3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物理架构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的物理架构图如图2: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在整体属于数据中心内运维管理平台,部署于中心运维管理系统相关的基础架构资源上。
3.1 硬件部署要求(见表1)
3.2 软件部署要求(见表2)
存储服务管理平台存储空间评估算法:
以性能数据量为基准,算法公式
文件系统存储空间=性能数据量*1.2
数据库存储空间=性能数据量*3
(原始数据文件+中间格式转换文件+数据库存储)
总存储空间=文件系统存储空间+数据库存储空间
3.3 客户端部署要求
IE (6.0 or above)
Flash IE plugin 10 or above
显示器分辨率: 1024 * 768 above
3.4 网络平台及防火墙策略要求
有独立的固定IP地址并能够通过网络访问所有数据中心“SAN管理域”中定义的服务器和存储管理网络的权限。
4 系统关键技术特点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作为数据中心的核心内容,应该从整体上把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应用与性能需求。数据中心存储架构的建设应该本着这样的思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开放和标准化的原则,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数据中心管理者希望能够通过建设存储资源池,有效提高IT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满足业务需求的IT能力的交付速度,提高数据中心各层面的标准化水平和自动化操作水平,从而降低数据中心的总体拥有成本,良好的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规划应能够在保持数据中心整体架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在相对长的时间内满足各业务对IT资源的需求,又能够合理控制资源池建设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4.1 可用性
一个可运营的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首先需要有较高的可用性。全业务统一接入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在建设上参考SDP架构设计,综合考虑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的核心功能,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和实施,系统可有效避免单点故障的发生,保证用户业务访问成功率。
4.2 可靠性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支持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具备数据备份能力、保护能力、容错能力、故障分析、恢复能力和系统监控等能力。在整个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设计和实现中,所有在线提供业务的网元均采用1+1或N+1的高可靠性设计。任何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数据的存储均有冗余而不会出现数据丢失;这些冗余和备份设计对于用户业务访问都是透明,任何硬件或软件故障不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4.3 可扩展性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能力。包括:
功能可扩展:增加新的功能只需要扩展少量网元,避免对平台进行大规模的修改,具有良好的功能可扩展性。
容量可扩展:能够根据用户访问量的增加,平滑扩展平台的容量。容量的扩展不影响现有的系统架构和业务开展。
业务可扩展:根据业务的需求支持新的运营模式、计费模式等,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增加新的增值业务。平台以开放的业务开发接口和工具,对任何SP、CP开放,业务扩展不受限制。
4.4 可管理性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具备良好的可管理性,包括: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中的核心功能都提供良好的管理界面。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对内部的设备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支持具有角色分级权限的管理功能。
4.5 可维护性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易于维护,提供统一的维护界面并能够通过该界面对远程设浣行管理和维护:包括实时监控、远程重启等。平台易于分析和测试、易于发现和定位故障,并通过良好的系统设计保证故障的隔离。
4.6 开放性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遵循当前主流品牌和存储技术的规范,总体技术体系的延续性和开放性,为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在全网业务顺利开展提供技术开放性保障。
提供完全开放的可编程API(例如REST API),通过该API可以实现存储云平台的全部功能。
4.7 兼容性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对接的兼容性。采用模块化的系统架构,通过相关接口标准及规范,分步骤逐步与全网已有平台进行内容、业务层面的对接。
4.8 灵活性
平台具有灵活的部署能力,可以根据用户量、网络结构、运营模式的不同,选择从集中式部署,向二级架构、三级架构的演进式部署。
5 功能目标规划
5.1 资产管理
(1)存储设备资产管控。(2)交换机设备资产管控。(3)主机资产管控。(4)主机-交换机-存储 3级设备关联。(5)ITIL设备上线、下线流程。
5.2 配置管理
(1)存储配置管理。(2)交换机配置管理。(3)主机配置管理。(4)逻辑设备配置管理。(5)物理设备配置管理。(6)设备管理信息。
5.3 存储管控层
(1)存储智能运维系统的LUN容量监控管理。(2)资源池容量监控管理。(3)存储容量监控管理。(4)主机容量监控管理。(5)容量趋势预测。
5.4 性能管理
(1)存储物理、逻辑组件性能监控。(2)交换机物理、逻辑组件性能监控。(3)性能木桶效应判定。(4)性能优化建议。
5.5 事件管理
(1)SNMP Trap 事件实时报警。(2)邮件、短信报警机制。(3)自定义报警条件。(4)阶梯报警。
5.6 自动化实现
(1)存储自动化操作。(2)交换机自动化操作。(3)组合自动化操作(可回滚)。
6 非功能目标规划
6.1 便于扩展
该平台的设计采用平台与底层硬件设备分离,平台内部采用控制与设备接入分离的方式,使未来扩展很容易实现。平台只负责管理和调度,工作负荷很低。在需要扩容时,只需要增加物理设备或者扩展设备接入服务,通过简单配置就可以完成系统扩容。
6.2 系统技术架构开放、标准
系统各层次均使用开放、标准的技术架构,均有丰富的标准接口与第三方系统进行对接,如REST API。
6.3 性能上稳定、可靠、高效
整个平台采用多节点集群式架构,各个节点之间可以进行故障切换和负载均衡。此外整个平台部署在虚拟化环境下,可以利用虚拟化平台自身的高可用技术,进一步加固平台的可靠性,能够保证大量用户请求的并发处理,同时保证7*24*365不间断高效运转。
7 系统效能
7.1 统一管理
存储智能运维系统帮助建立应用与基础架构的关联(统一管理),根据采集到的信息自动生成拓扑。
(1)以应用为主线,端到端展现关联关系。(2)自动更新数据。(3)不同类型设备自动更新图标。(4)单一界面展示所有设备。(5)二级拓扑展示更多细节。(6)数据钻取展现设备内部部件级信息。(7)实时更新。(8)自动更新图标。
收益:(1)图形化界面,核心信息一目了然。(2)简化管理,改善运营效率,减少培训工作。(3)适合日常使用习惯的单一界面。
7.2 合理规划、智能预警
存储智能运维系统将存储资源进行池化和自动化,消除了传统的烟筒式架构,可以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存储资源的共享、按需的存储资源供给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1)直观的容量信息。(2)图形化的方式展示设备容量使用信息。(3)容量现状直观展现。(4)基于历史数据的性能分析与预测。
收益:(1)容量直观的现状分析,优化现存资源,简化整合,简化计划。(2)容量趋势分析,预防容量短缺的发生。(3)提高管理精确度,加快存储资源部署和分配。
7.3 深入分析存储性能
存储智能运维系统可以实现存储资源的可视性,通过该功能可以了解所存储的性能和可用性对应用的影响情况,通过的应用到存储端到端管理(应用到服务器到存储)来保证存储所提供的服务质量。
(1)将性能信息与配置信息相关联。(2)集中展现性能信息。(3)深入的部件级性能数据采集。(4)快速发现性能瓶颈。(5)支持阀值和基线管理。
收益:(1)准确识别性能问题根源和性能瓶颈。(2)获取改善建议,提高IT服务水平。
7.4 全面监控 简单主动
创新的告警拓扑:(1)将告警信息与配置信息相关联。(2)自定义展现的告警种类和级别。(3)快速定位故障部件。(4)与数据中心级的管理工具的集成。
收益:(1)统一监控,改善运营效率,确保数据和应用的可用性。(2)改善告警信息实时性和告警处理效率。(3)结合拓扑展现,快速定位故障。
7.5 快速资源交付
通^存储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为业务部门提供了一个存储云服务门户,通过该门户,业务部门可以根据自己业务需求,应用架构需求,自助式的选择自己需要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存储云服务,并快速的、安全的、自动化的获得,每个用户的存储资源在逻辑上进行分离,并有充分的安全保证。在该平台中,可以为不同的租户,针对不同级别的存储服务,设定限额,同时可以通过标准的审批流程,来保证整个自服务过程的可控性。
稳定的自动化业务:(1)自动化业务操作。(2)事务性自动化服务。(3)简单、快速。
收益:(1)快速实现存储资源供应,极大提高效率。(2)避免人工操作失误,保障数据完整性。
7.6 存储资源分级
存储资源分级建设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业务发展需求提前规划,采购并部署所需资源和能力,并通过各种存储智能运维系统技术实现资源和能力的池化,再在实际业务需求到来时将池化的资源按需分配给业务使用,因此,存储智能运维系统规划既应考虑如何合理的满足业务的需求,也应考虑如何合理进行后台资源池建设。
7.7 自动化
随着整个行业稳步向按需型、基于云的基础架构挺进,企业就需要提供能够更快访问不断扩大的存储池的技术,因此压力也不断加大。对IT存储管理者来说,自动化将成为存亡的关键。
数据存储的市场复杂性失控,简洁性和可视化将变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未来数据中心将由更简单的快捷键的操作组成。存储流程不仅必须自动化,还有增加感知的能力,并且能够将数据放置和迁移与数据源、类型、用户或企业用户群以及业务流程管理连接在一起。一切都是自动处理的,包括自动化到云中。
通过自动化的流程,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和人员成本,大大降低预算。
8 结束语
存储智能化运维系统的应用使得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存储系统的运维管理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它将现有的异构物理存储转变为简单的、可扩展的开放式虚拟存储平台,实现了存储系统的统一管理、合理规划、智能预警、性能分析、主动监控、快速交付、资源分级和流程自动化,为存储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撑,满足更多电网未来存储设备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萨曼达(Somasundaram G.),希瓦史塔瓦(Shrivastava A.).信息存储与管理:数字信息的存储、管理和保护[M].第2版.马衡,赵甲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操作;安全;培训
智能化变电站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变革,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各个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智能化变电站的三个主要特征就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符合IEC61850标准”,即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全部做到数字化,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通信模型达到标准化,使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这使得智能化变电站在系统可靠性、经济性、维护简便性方面均比常规变电站有大幅度提升。作为衔接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的关键,智能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流向和调整电压的重要电力设施,是智能电网“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三流汇集的焦点,对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智能化变电站的改造,对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网防御多重故障、防止外力破坏和防灾抗灾能力,增强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提高电网更大范围的能源优化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并在改造过程中进行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从而保证智能化改造工作的安全性。
智能化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实,以实现变电站智能化的功能。除了变压器、开关设备、输配电线路及其配套设备之外,智能化变电站在硬件上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大量新型柔流输电技术及装备的应用,智能化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进行高度的整合与集成,所有的装备具有统一的接口。智能化变电站是采用先进的传感器、信息、通信、控制、智能等技术,以一次设备参量规范化、数字化、标准化信息平台为基础,实现变电站实时全景监测、自动运行控制、与站外系统协同互动等功能,达到提高变电可靠性、优化资产利用率、减少人工干预、支撑电网安全运行和可再生能源“即插即退”等目标的变电站。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同时涉及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的更换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既要保证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要保证其他运行设备的安全,还要尽量缩短设备的停电时间,往往任务重、时间短。在对老旧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过程中,运行人员的停送电倒闸操作频繁,一二次设备改造牵扯面广,接线复杂。在改造中造成多专业、多单位、多班组交叉作业,现场人员多,人员技术素质不一、施工地点多,因此现场危险点多,极易发生各类违章和事故,为了保证用户可靠供电、电网安全、设备安全和改造现场安全,必须做好现场智能化改造的一系列工作:提前做好智能化改造变电站现场勘查,做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周密做好停电计划,主管部门和各单位、各班组做好协调和沟通工作。我国至2020年将新增110kv以上变电站6000多座,且全部重点变电站都将实现智能化改造,预计将带来总计1500亿元以上的市场需求,当中电子式互感器、监控保护及自动化系统等设备需求量将占相当大的比例。电网智能化进程推进,电力监控随之朝着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在以往改造过程中,从变电运行的专业角度来分析,重点从操作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新设备验收和人员培训几个方面来分析讨论如何做好智能化改造的现场安全管理。(1)操作:倒闸操作是智能化改造工程的前提,运行值班人员要安全、准时、快速的进行设备的停送电,才能使施工人员按时施工。误操作是变电运行最大的事故,是责任事故,因此一定要杜绝误操作事故。智能化改造工程中涉及大量的停送电倒闸操作,由于工期的要求,每天要早早的停电,送电时也已经很晚,还要准备第二天的停电,且改造后的设备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送电时出现,都会延长送电时间,所以运行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因此误操作的风险也就非常大。(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由于施工单位存在大量的临时工,其人员素质、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较差,因此经常性存在违章现象,现场违章一般表现为随意扩大改造范围、不遵守安全规定及习惯性违章。重要表现为:随意跨越拆除遮拦进入非工作区、安全帽佩戴不规范、着装不符合要求、多高作业无保护措施,高作业随意上下扔物件和工具等。(3)做好设备的验收及人员培训工作:对于送电操作必须把握设备的质量关。包括:一次、二次设备的检修安装质量关、保证设备可可靠操作,闭锁功能正确、保证信号定义准确、后台机、调度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功能的实现;保证遥测、遥信信号上传正确,遥调、遥控功能正常实现。这样在送电时就可以正常、顺利的进行倒闸操作,保证按时送电。新设备在验收阶段运行值班人员要始终跟着验收,验收期间要特别注意设备的性能接线、设备的操作方法、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还要验收设备的五防功能是否齐全。投运前,认真检查设备的检修、试验记录,检查各项试验是否齐全合格。这样,在设备运营当中才能杜绝事故发生。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是一项复杂而全面的改造工程,除了以上的危险点外,还应该做好一些其他的工作,要加强保卫工作;要加强施工车辆及起重设备管理等,从而保证智能化改造任务的现场安全。在供电行业中,变电站电气设备多处于长期运行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大量投运,对变电站设备的巡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监视设备的正常运行,通常要求巡视人员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定时或不定时巡视,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运行参数进行记录存档,作为将来设备检修的依据。目前大多数单位的变电站巡视,仍然采用人工巡视及笔录的方式,巡视工作的管理较为困难,设备的巡视质量难以保证,更无法对设备的性能进行动态分析。为了实现设备巡检的现代化管理,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减轻巡检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巡视人员的监管,巡查与检修工作的衔接力度,使巡检人员的工作方式符合工作规范,迫切需要一套便于人员管理和操作的变电设备巡检系统来改变传统的巡检工作模式,保证人员到位,更有效地了解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信息。
总之,对于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工程,要做好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危险点分析,采取适当、积极、正确的措施,做好风险管控工作,做好现场安全工作,对保证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安全、顺利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现变电巡检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最大限度减少漏检、错检,确保电力供应长期高效稳定运行。
智能化商业银行自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提出以来,商业银行从业务到后台业务,对银行管理会计、客户管理、绩效、资产负债和信用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摸索,几乎涉及了银行主要的业务领域,但成效不太显著。
在经历了探索、困惑、返璞归真、脚踏实地等几个阶段后,对智能化商业银行的探索又回到了管理领域,如管理会计、客户信息分析、信贷分析等领域。但是,仍然比较鲜见中,后台业务贯通的全行级、某领域智能化应用案例的出现。原因在哪里?
一言以蔽之:问题还是出在业务管理方面。
症结在业务管理上
笔者在参与各商业银行业务咨询时,经常问总行业务主管:贵部门对该业务领域有什么设想?前台业务部门谈及最多的,是业务部门的支持,认为后台技术落实力度不够;而后台技术部门对前台业务创新无法在现有平台上加以解决,要另起炉灶,因此周期长见效慢,这就导致了前、中、后台之间的隔离。
较多银行的主要精力还忙于前台产品系统的完善和创新,使各部门在智能化商业银行的管理上无法到位,这也导致了高层管理的战略设想最终没有被反映在智能化银行的业务发展上。因此,前台业务部门如何在学习中摸索该业务板块的业务规律,与核算管理部门、后台的技术平台实现部门相结合,实现高管层的战略目标,这是智能化商业银行的关键。
信息智能化的变异
智能化商业银行的核心,就是银行的信息智能化,它包含战略管理决策信息、业务流程逻辑/业务关键指标信息以及信息实现平台。战略管理决策信息来源于高管层基于市场和股东价值的要求,按照各业务线的综合需求来制定,而理顺高管管理信息,将它变成信息需求,则是CIO领导的专职小组的工作。在现实中,高管管理信息往往受到操作层面业务、技术部门的较大影响。
业务流程逻辑是指根据市场环境和客户要求制定的、促进业务发展的流程。但在现实中,由于银行在市场信息归集和客户信息分析方面不到位,往往就以银行内部管理流程作为信息化需求,这导致了信息化需求的变异。比如,商业银行进行业务需求开发时,往往借助IT工具和技术人员的能力,有时会发现IT人员银行业务经验的不足,特别是市场经验和客户经验的不足,以及业务人员描述需求无能为力的状况。这种从需求出发开始,就出现难以弥补的偏差,最终使信息智能化受到损害。
另外,智能化商业银行所需要的核心内容或数据,以及操作规则等业务指标,其数据是否最终被IT系统实现,在现实中也取决于银行业务部门的决定,取决于业务操作效率和业务信息化水平。那种将所有业务数据装载在IT数据仓库系统的做法已不切实际。
因此,信息智能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模型、从业人员的经验和银行业务的信息化能力,而非单纯是银行技术平台。
CIO需强化业务经验
银行上市前后,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将出现重大调整,要求银行的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业务流程重组和IT平台规划做出相应的回应。从智能化商业银行的角度看,这是国内银行对管理决策信息化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配电网;电网融合;射频识别
中图分类号:TM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1)08-0031-05
近年来,智能配电网与物联网的概念不断升温,许多与智能配电网相融合的新技术也不断被提出,其中包括面向智能配电网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技术的问世等。智能配电网与物联网的融合作为一种具有极高战略意义的新型产业技术,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我国也将物联网、智能配电网列为国家战略,并全面部署了众多重大科技项目、示范工程的建设\[1\]。在智能配电网的研究方面,许多文献针对电力行业的信息化现状以及智能配电网趋势进行了差异比对和分析,提出了构建中国智能配电网技术的方向\[2-3\]。在物联网研究方面,学者们也逐步从综述物联网国内外发展现状入手\[4\],来设计中国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并针对物联网关键技术—RFID射频识别及典型应用M2M ( Machine to Machine)提出了各种设计方法\[5-6\]。物联网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是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该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对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和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通信水平,改善当前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利用率\[7\]。
1 物联网与智能配电网
1.1 物联网的概念与特征
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ID 实验室1999 年最早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它对物联网的定义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最初提出的“物联网”理念是指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沟通和对话。这种将物体联接起来的网络被称为“物联网”\[8\]。欧盟第7框架下 RFID和物联网研究项目组在2009年9月15日的研究报告中定义为:物联网是未来互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被定义为基于标准的和可互操作的通信协议,且具有自定义能力的、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架构。物联网中的“物”都有标识、物理属性和实质上的个性,可使用智能接口实现与信息网络的无缝整合。物联网是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来采集任何被测物的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信息,并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广泛连接,从而实现被测物的智能化感知、识别、交互和管理。物联网可应用于军事、智能交通、智能配电网、数字家庭、食品安全、旅游服务、城市公共管理、现代物流、生产制造、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的核心是物与物及人与物之间的信息通信。故而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首先是可感知。通过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对物体进行实时信息收集和获取。
其次是可互联。先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再借助各种通信网络(如因特网等)来可靠地进行信息的实时通信和共享。
第三是智能化。通过各种智能计算技术来对获取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智能化决策和控制。
1.2 智能配电网的特征
2006年,智能配电网的概念正式由IBM公司提出。它以物理电网为基础,是在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和先进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将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化技术、控制技术、设备互动技术、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兴网络。它可以通过电子终端在独立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网络互动和即时连接,实现电力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的通信效果,并实现电力、电信、电视、智能家电控制等多用途数字交互,同时可实现用户富余电能的回售等功能。智能配电网整合了系统数据,发挥了中央电力体系的集成作用,可实现有效的临界负荷保护,以及各种电源和客户终端与电网的无缝互连,从而优化电网的管理,将电网提升为互动运转的全新模式,形成电网全新的服务功能,提高整个电网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综合效率。智能配电网具备可靠、自愈、经济、兼容、集成和安全等特点\[9\],可通过信息化平台,使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配电网系统的各个环节互相融通,实现精确供电、互补供电、提高能源利用率、供电安全,节省用电成本的目标。实际上,能量流与信息流融合而成的网络,就可称为智能配电网。
根据美国能源局现代配电网发展报告及欧洲的分布式发电实践,智能配电网的特征具有以下几点:
(1) 具有自我恢复功能,即自愈性;
(2) 用户可主动参与配电网的运行,即互动性;
(3) 可抵御自然灾害与恐怖袭击,即安全性;
(4) 能提供高质量的电能,减少停电损失,即可靠性;
(5) 能够容纳各种发电和蓄电形式,即纳新性;
(6) 能优化设备运行,降低配电网运行费用,即优质性。
通过信息化框架平台建立开放的系统和共享信息模式,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可使得配电网更智能,并可从物联网的三个层次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 物联网与智能配电网的融合
智能配电网是物联网在电力系统行业的应用典范。应用物联网技术,智能配电网将会形成一个以配电网为依托,覆盖城乡各用户及用电设备的、庞大的物联网络。智能配电网与物联网的相互渗透、深度融合和广泛应用,将能有效整合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和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提升配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水平,提高配电网运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智能配电网和物联网的发展,不仅能促进电力工业的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更能够创造一大批原创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打造更大的产业规模。
融合智能配电网应用的物联网主要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服务层。感知层主要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相关信息的采集;网络层依托电力信息通信网,实现感知层各类电力信息的传输;应用服务层主要采用智能计算、模式识别等技术来实现电网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控制和服务。物联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基本框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中的感知层包括感知控制子层和通信延伸子层。感知控制子层主要是对物理世界感知、识别、信息采集的各类传感器;通信延伸子层是将物理实体联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的通信终端模块或延伸网络。智能配电网通过感知控制子层实现各环节电气量、非电气量、微环境等信息的采集,并通过通信延伸子层接入物联网的网络层。网络层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实现感知层与应用层间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基于智能配电网对数据安全、传输可靠性及实时性的严格要求,当前物联网的信息传递、汇聚与控制主要通过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来实现(在不具备条件或特殊条件下也可借助公网),在配电网终端,成熟的低压载波通信技术也是物联网的一种理想的通信路径。应用层包括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各种应用。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是实现信息存储、计算的基础设施,为各种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应用层通过先进的信息分析处理技术实现配电网智能化的决策、控制和服务。物联网技术将进一步助力智能配电网的实现,如设备状态的预测和调控,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辅助决策,配电网与用户间的智能互动等。
智能配电网与物联网的相互渗透和深度融合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能有效整合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和电力基础设施资源,提高电力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改善现有电力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首先,作为“智能信息感知末梢”,物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在多种场合满足智能配电网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需求,有助于实现对电力设备资产、生产过程的全方位采集和监控,也有助于降低线损、提高电能传输效率和使用效率,提升电网企业与用户的互动能力。其次,配电网智能化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智能配电网的实践,为物联网工程提供了很好的行业应用示范。智能配电网信息通信网平台,不仅能够为物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提供通信网络保障,也将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提供有力的支撑。配电网智能化还将成为拉动物联网产业、甚至整个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并将深刻影响、引领和推动其他行业的物联网应用\[10\]。
3 智能配电网中的物联网应用
3.1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
实现电力设备状态在线监测是配电网智能化的关键一步。对于电力系统现有的110 kV枢纽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加装状态监测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对变压器、断路器、避雷器、直流系统的特征量监测,并利用一次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分析系统,预先判定一次设备的故障征兆,然后由人工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检修计划,以便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就能及时排除隐患,避免不必要的停电检修,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从传统的定期检修逐渐向状态检修过渡;通过状态监测技术的实施,为后期变电站状态监测改造及状态检修的全面开展积累经验,再逐步探索先进的状态检修管理模式,并通过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最终建立科学的状态检修管理体系。监测的主要内容是在变压器上开展目前较为成熟的油色谱在线状态监测、变压器的绝缘状态监测、以及变压器分接开关在线滤油技术的应用;另外还有在断路器上开展目前较为成熟的SF6气体在线监测、断路器机械特性的监测;在避雷器上开展电流状态监测;在直流系统上开展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按照信息统一集中的原则,应在被监测的设备处就近安装智能组件,以将监测到的设备状态信号通过网络分别传送到监测服务器和当地监控系统。然后再对传送至监测服务器中的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初步分析,供检修人员参考;对传送至当地监控系统的设备状态信息,则通过远动通信系统传送至调度中心,由检修人员在当地或远方进行设备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检修计划。
利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对发电、新能源系统实现监测与控制。通过在常规机组内布置各种传感器可掌握机组运行状态(包括各种技术指标与参数),提高常规机组运行维护水平;通过在坝体部署压力传感器群监测坝体变形情况,规避水库调度风险;通过各类气象传感器实时采集风电场、光伏发电厂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降雨、辐射等微气象信息,实现新能源发电的监控和预测。同样,物联网技术也可以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进行监测、控制和功率预测。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一次设备的感知能力,并很好地结合二次设备实现联合处理、数据传输、综合判断等功能,提高电网的技术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事实上,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之一。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对输电线路运行状况的感知,可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条件、覆冰、导地线微风振动、导线温度与弧垂、输电线路风偏、杆塔倾斜等。还可通过物联网对设备的环境状态信息、机械状态信息、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诊断,提前做好故障预判、设备检修等工作,从而提高设备检修、自动诊断和安全运行水平。
3.2 电力生产管理
由于电力生产管理的复杂性,电力现场作业管理难度较大,常有误操作、误进入等安全隐患。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进行身份识别、电子工作票管理、环境信息监测、远程监控等,实现调度指挥中心与现场作业人员的实时互动。调度计划综合应用功能可进行系统负荷预测及母线负荷预测,预测的时间尺度包括短期及超短期;电量计费方面则可负责存储和管理远程采集到的计量数据,根据电网模型进行分析和汇总,为营销管理等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并支持结算、考核、线损管理、平衡分析、盈亏分析等业务的开展;检修计划及发电计划的编制、校核、考核等等功能可支持从调度管理综合应用导入检修申请,并对检修申请进行调整以确认形成初始检修计划,用于检修计划安全校核,实现水力发电计划、新能源发电计划的编制和日内滚动调整。调度管理综合应用功能可用于生产运行等应用。则可实现设备运行管理、设备检修管理、电网运行管理、运行值班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专业管理应用,实现专业报表管理、标准(规程或规范)管理功能和信息展示与,实现电网运行信息、调度各专业信息动态、文档资料管理、信息公告等功能。另外,在电力巡检管理方面,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网来监控设备运行环境,掌握运行状态信息,并通过识别标签辅助设备定位,实现人员的到位监督,指导巡检人员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流程进行辅助状态检修和标准化作业等。另外,通过在塔基下、杆塔上及输电线路上安装各种传感器、防拆螺栓等,同时结合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也可以很好地实现对重要杆塔的实时监测和防护。
3.3 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将射频识别和标识编码系统应用于电力设备,可进行资产身份管理、资产状态监测、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这样就能够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数据,为实现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提高运转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而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也能够确定变压器、断路器、配电自动化设备和开关等资产的剩余使用寿命和预计失效时间;同时,通过在变电站和变压器上安装智能配电网设备,即能够自动监测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包括变压器是否过载和实时负荷水平;通过断路传感器,能够自动检测电路断路器的运行情况,包括故障电流峰值、动作计数等。基于上述信息,能够采取主动的资产管理方式,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最终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实现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3.4 智能用电管理
利用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实现智能用电的双向交互服务、用电信息采集、家居智能化、家庭能效管理、分布式电源接入以及电动汽车充放电,为实现用户与电网的双向互动、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用电效率以及节能减排提供技术保障。通过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设施中设置传感器和射频识别装置,可以实时感知电动汽车的运行状态、电池使用状态、充电设施状态以及当前网内能源供给状态,实现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综合监测与分析,保证电动汽车的稳定、经济、高效运行。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实现家居智能化,通过在各种家用电器中内嵌智能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可实现家用电器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完成对家用电器运行状态的监测、分析以及控制,例如通过安装门磁报警、窗磁报警、红外报警、可燃气体泄漏监测、有害气体监测等传感器实现家庭安全防护;或通过无线、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实现水、电、气表自动抄收;也可以通过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电力线载波以及智能交互终端,实现用户与电网的交互,提供通信服务、视频点播和娱乐等。
4 面向智能配电网的物联网发展前景
物联网的基础平台是完善高效的通信网络。通信运营商在物联网应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电力系统针对智能配电网的物联网应用也做了很多工作,同时针对智能配电网的需求和发展也提出了物联网应用和发展方向,目前正与国内外智能配电网以及物联网方面的权威机构合作开展一些深层次的研究工作。在未来几年内,还将通过联合开发、共同攻关等方式建立物联网在智能配电网领域应用的技术体系,其中是电力智能感知基础体系,基础体系的目的在于提高面向智能配电网的物联网信息感知能力,推动电力信息采集装备的智能化,引导智能感知装备制造技术的发展,研制并推出具有更多种类、更高级、更可靠、更灵活的智能感知装备;其次是电力物联网技术支撑体系,该支撑体系的目的在于建设满足未来智能配电网需求的可靠通信信息平台;第三是智能配电网应用体系,目的在于配合智能配电网建设,建立涵盖分布式发电、变电、配电、用电及电力资产管理的、面向智能配电网的物联网应用体系;第四是标准规范体系,大力开展面向智能配电网的物联网标准研究,积极跟踪国内外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电力物联网相关标准制定的顺利进行。面向智能配电网的物联网标准规范体系应包括三大方面,即:共性基础标准规范、产业化标准规范和智能配电网应用规范;第五是安全保障体系,主要研究面向智能配电网应用的物联网接入网关,实现物联网异构系统通信协议的转换、以及传感节点的安全接入,研究物联网信息安全接入平台的总体技术架构与建设方案;另外,还包括建立物联网的边界安全接入规范体系,保证发、输、变、配、用等环节传感节点及信息的统一安全接入。
5 结 语
今后,电力运行企业将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以及智能配电网、物联网示范工程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将建立相应的研发机制、物联网实验室和专门的物联网研究中心,在分布式发电、变配电、用电、信息通信技术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实现物联网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应用中的重大突破,打造电力物联网芯片设计、应用系统开发、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软件及测试平台等完整的产业链,为电力网、互联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的有机融合提供技术手段,同时要在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的同时,实现信息流的通畅传输。
参 考 文 献
[1]李祥珍,刘建明.面向智能配电网的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J\].电信网技术,2010(8):41-45.
[2]肖世杰.构建中国智能配电网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9):1-4.
[3]陈春霖.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化探索与创新\[J\].华东电力,2008(10):1-4.
[4]宁焕生,张瑜,刘芳丽,等.中国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研究\[J\].电子学报,2006,34(z1):2 514-2 517.
[5]刘志峰,张宏海,王建华,等.基于RFID技术的EPC全球网络的构建\[J\].计算机应用,2005(11):14-15.
[6]周洪波,胡海峰,邵晓风.M2M产业——“两化”融合的核心推动力\[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2009,38(6):23-27,31.
[7]李娜,陈晰.面向智能配电网的物联网信息聚合技术\[J\].信息通信技术,2010,4(2):21-28.
[8]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12):1-7.
【关键词】电网调度;智能化;自动化
智能电网的发展在最近几年来已经成为电网在未来发展的趋势。电网的智能化是建立在坚强网架、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方法和能源电力技术应用相结合,为电网自动化提供状态分析和辅助决策了技术支持,从而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和谐友好和用电安全的环境。
1 电网调度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主要结构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并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电网的智能水平,智能电网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
一是高级量测体系(AMI):主要用来测量、收集、储存、分析和运用用户用电信息完整的网络处理系统;通过通信网络,把安装在用户端的智能电表和供电侧的计量数据的管理系统将负荷数据与系统联系起来,并延伸到了用户的室内网络,实现供需之间电力和信息的双向互动,使得用户可以共享其用电信息。
二是高级配电运行(ADO):主要强调自俞功能;它是继承与发展传统 SCADA/DMS 的各种应用功能(高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掌握电网的运行状态,预测电网运行趋势,让电网具有自我预防和自我恢复能力的安全自愈功能,提高电网优质高效运行,并支持分布能源和储存式能源充放电的入网管理和市场交易,实现供需互动的双向服务。
三是高级的输电运行(ATO):主要强调了阻塞的管理,使大规模停运的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它是继承与发展传统 SCADA/EMS 的各种应用功能,对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评估诊断和分析决策,实现输电系统的资产管理和运行优化,提高输电线路综合防灾和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四是高级的资产管理(AAM):主要与 AMI 、ADO 、ATO 相集成,使用有关信息和控制,实现对资产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优化管理。它是在系统中安装大量的高级传感器,可以提供系统的参数和设备(资产)的运行状况,并把所收集到实时信息与资源管理、模拟和仿真通过一定的步骤进行集成,使电网资产优化的运行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2 传统电网与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区别
传统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由厂站端和调度主站组成基本框架,虽然实现电网实时在线监视控制、优化电能质量、电网调度管理的数字可视化应用,只注重于电力系统的数字化表达和自动化运转;但是信息是单向仅面对电网部门,从发电到用户之间缺乏信息共享。而智能电网以外部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为导向,注重于以更友好、更灵活的方式去适应变化。智能电网在传统调度自动化基础上,综合利用快速量测、信息通信、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整合各种生产及运营信息,面向电网调度全方位业务和调度生产全过程,实现建模、分析、决策、控制、计划和管理全方位智能化,形成安全防御、经济优化、高效管理三位全新的电网调度体系,保障电网更加安全、经济、优质、高效、环保的运行,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 先进设备技术是智能电网化的基本条件
智能电网现在已经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新型的技术和装置进行研究也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如果想实现电网的智能化,一定要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要有智能化的元件。先进设备对其很多干扰影响能够起到抵御的作用,技术领域应注重于统一的技术标准,在开放的通信架构下,形成“即插即用”的环境,使电网元件之间能够互联互通。通信、信息、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在电网中广泛应用,为电网状态分析和辅助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使电网自愈能力增加,通过采用先进设备技术,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机融合,促进了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使电网的智能化水平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4 通信网络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
智能电网一项重要的特征就是网络化,需在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网络基础下,才能建立一个动态、实时信息和电力交换互动的智能电网。大家都知道电能传输的速度都是以光速来进行衡量的,如果电网发生事故的话,就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迅速蔓延到整个区域和电网系统,很有可能发生多种灾害,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很大威胁。没有的高速安全通信网络,智能电网的如何实现数据获取、保护控制和电网自愈能力,任何智能电网的都无法实现。智能电网需要高速双向通信系统支持,使得各不种的智能电子设备、智能表计、智能控制系统等以及用户进行网络化通信,实现了控制中心与电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保证了智能电网安全、稳定和优化运行。
5 智能电网运行形式的信息自动化发展趋势
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将对多个环节进行覆盖,智能电网的信息化也会在其中渗透,比如用电管理、售电和电源等多个环节。信息化是智能化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对信息化进行管理的部门肯定会为多种新型的业务需求提供帮助和服务,需要各种业务都渗透到信息化部门,伴随着智能电网发展对业务进行相应改革。
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应该与业务创新进行深度整合,电网行业的管理和业务创新会由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而得到不断创新,也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创新和管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服务是面向客户的,这样会使企业的研发得到促进,在企业管理能力方面的创新会对信息和科技的要求更高,两者相互促进,进行良性发展。
智能电网的管理和建设上会更加自动化和信息化,在智能电网建设的环境要求上,应该使调度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进行更加及节能紧密地结合。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智能化电网的发展和建设,使信息化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不光对业务进行支撑,还要在电网企业业务不断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新型的信息技术的引进,使智能电网进一步的发展得到有效促进。
6 结语
当前,信息通信、测量、电力自动控制等技术正在不断蓬勃发展,电力系统发展方向必须足够坚强、安全、可靠、供电质量,而且要更加智能化电网,以满足多种能源接纳能力,电网运行的灵活性、方便性、开放性的服务要求。对于未来电网发展趋势,应以坚强网架为基础,利用先进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覆盖所有电压等级的发输变配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的资源优化,大幅提升电网的服务能力,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当前智能电网的发展和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很多科技进行综合运用,使电网的安全和可靠性能得到提高,使电网运行的新形式得到推广,使社会的发展更加和谐、稳定、迅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更加方便、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伟辉.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有效支撑电网应对冰雪灾害[J].电力系统通信,2013(02).
[2]王建平,王梦彪,王金玲,孙伟,朱程辉,钱自拓.智能配电网通信实时性与可靠性QoS路由机制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3(03).
[3]王超,张涵,李群,任天宇,赵蔚.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技术督查常态化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3(0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有了比较重要的地位,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高校智能化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一直在发展,同时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利用高校智能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招生、网上查询成绩等,但还有很多学院的实验室管理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对人力资源造成了浪费,还阻碍了人力资源的提升。
1 高校智能化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角度不全面
大部分高校对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只注重基本的技术信息、使用和资产变动,并不重视对设备仪器的后期维修。所以一旦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维修人员没有实际的维修参考经验。若是对系统管理仪器设备的历次维修都进行记录和统计,就能够为维修人员提供实际经验依据,最大程度的减轻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并将维修时间缩到最短,使维修成本降低。
除此以外,高校智能化实验室在进行实验计划的制定、资源的调配和实验考评时,考虑的不够全面,没有对实验任务安排到结束的整个过程进行考虑。大多数都是采用半封闭或封闭式的工作模式,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较少,对实验室资源起了约束作用,导致实验室资源无法完全满足学院教学实践任务的需求。
1.2 管理手段落后
多数高校实验室都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设备台账的登记,而手工登记台账的方式速度较慢,并且很容易出现差错,信息也不够全面准确,在进行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时难度也较大,无法实现现代化管理。一旦上级部门需要进行实验室设备数据审查时,设备管理人员就需要用几天时间清查设备台账,还要根据类别重新对设备台账进行统计和建表。这些工作本可以交由计算机代为处理,但由于管理手段落后,实验室管理人员只能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处理。长期下来,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于工作的热情会越来越低,及其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在之后的工作当中也会敷衍了事,不进行精确的统计,只凭借自己的猜测和经验来制作设备报表。
1.3 缺乏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
高校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比较的重视,近几年来要求实验室对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要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来给学生提高实验机会。但由于现在制定实验任务计划表的手段比较落后,高校实验室只能给学校教学任务提供相应的实验场所和环境,学生个人开展实验的需求无法满足,很少能够为学生个人开放实验。目前的实验计划方式无法对学生的时间安排、实验计划和仪器资源进行整合平衡,高校实验室的工作流程设计也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人实验需求的部分。
2 高校智能化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
2.1 系统设计原则
在进行高校智能化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时,要考虑到全局的观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例如实验规划、实验管理和设备管理等,互相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在进行高校智能化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实验管理和验规划,还要考虑到设备管理的工作需求,结合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对实验室整个管理内容进行规划和分配。
除此以外,还要优化业务流程,实现设备管理的最大效益,贯彻落实好优化后的各种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新的规章制度。在系统的仪器设备上,也要进行分类和标准化管理,才能实现高校智能化实验室设备管理。
2.2 系统功能结构
高校智能化实验室管理系统要充分考虑实验室管理的性能要求和业务需求,树立集成、系统和经济的观点,全面实现对于人员、实验和设备的现代化管理,同时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支持。可以将应用系统划分为设备管理、系统管理、综合查询、实验管理和实验规划等五个分系统。
2.3 系统数据库设计
信息系统的基础前提就是数据库,只有数据库的设计科学合理,才能保证整个信息系统能够完全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要按照用户的处理需求、信息需求和数据库运行环境的特点来进行数据模式的设计,然后再进行数据库的选型和共享机制、安全保密措施的确定。将系统的信息模型转换为表格模式,同时根据系统的体系结构来科学合理的分布信息关系就是数据库的结构设计。高校智能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在进行数据库的设计时,应当严格按照系统信息模型来执行。
3 结语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各种开发技术也一直在不断的改革和更新。若想做好高校智能化实验室管理工作,就必须根据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开发高技术、高效率的高校智能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将用户的在实验室管理上的实际需求完全满足。
参考文献
[1]崔贯勋.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
[2]张慧宁.web嵌入式在高校智能化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8).
[3]陈雪娇.独立学院建设楼宇智能化实验室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
[4]刘志刚,郭艳颖.基于ARM的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J].微型机与应用,2012(13).
[5]吴良,邹志宏,吴文华,陶然.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5).
关键词:建筑装修;智能化装修;装修发展性;装修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67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家居环境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家庭装修成为建筑业主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智能化开始进入到建筑装修过程中,家庭智能化装修引领建筑装修业迈入现代化行业。
二.智能化装修概述
建筑智能化装修将现代信息技术纳入到装修过程中,促使家庭装修实现信息化、功能化。在智能化装修中,包括多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是智能化仪表的应用。传统装修过程中使用的煤气表、电能表及水表等从各自独立开始转变为中央集中控制,可以节约查表、缴费的时间。
第二方面是计算机中央控制技术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控制家庭网络中的电器、仪表,采用无线或有限通讯技术实现异地控制。
第三方面是智能化材料的应用。利用某些材料可以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的特点,应用到装修过程中,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方面是智能化网络布线技术的应用。同预埋电话线、网络线、电线一样,为了实现计算机中央控制及确保计算机的信息通讯,在装修初期预先埋设好网络线路。
智能装修与普通装修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装饰装修过程中溶入了现代高科技元素,被定义为一个过程或者一个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综合布线技术,与国际互联网连接,将与居住、办公等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统筹管理,给建筑提供更多发展空间,让生活工作更加舒适、安全、有效。
家居智能化装修还项目包括:家庭网络布线,家庭AV共享,家庭背景音乐,家庭智能遥控系统、家庭电动窗帘,家庭智能照明及家庭智能安防家庭宽带网络系统、家庭电话系统、家庭电视视频系统等。智能家居系统中,包括对家用电器的监视和控制,对热能表、燃气表、水表、电表的数据采集、计量和传送,对照明设备、窗帘的监视、调节和控制,火灾自动报警、可燃气体泄漏报警、防盗报警,通风、除尘、加湿系统的操控。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商品房的智能化系统从简单的楼宇对讲系统逐步发展到综合布线,从单一的系统发展到多个智能化系统。如通过开关控制系统,可以对灯光照明进行自动调节和开关遥控;三表(电、水、气)的远程抄送;通过自动监控系统,对火警、煤气泄漏等家居安全监控。
三.国内智能化装修的前沿及发展性
1.智能化装修的三大特征
(1)精确。智能化装修要求一切用数字和标准说话,对设计、预算、施工、验收等有关行业标准的贯彻执行更加严格到位,排除了一些家装设计师和施工工人习惯凭感觉和经验作判断,从而导致尺寸出入等问题。
(2)高效。装修是一个大系统,涉及到对装修业务、装修材料、装修流程和装修工人的复杂管理,智能化装修模式的导入,如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采用电脑网络统一调配等等,可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压缩装修成本。
(3)智能。智能化装修与传统装修相比,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前者紧扣家居科技发展的脉搏,充分运用智能保安系统(如指纹锁、红外线监控、自动报警等)、空气置换系统、中央吸尘系统、紧急呼叫系统、远程遥控家电等高科技产品,使家居生活的品质带来前所未有的提升,业主的生活将会更加便利、更加丰富、更有安全感和舒适感。
2.国内智能化装修的发展前沿
智能化装修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欧美兴起,在90年代末进入我国。历经多年发展,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进步,智能化装修已经在家庭装修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1)装饰行业不规范。我国现阶段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每年的产值都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在如此巨大的消费刺激下,智能化装修公司也多如牛毛。在智能化装修行业的众多公司中,其专业水平良莠不齐,优秀企业不多,行业管理不够规范,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无序从业多于规范从业,设计人员“鱼目混珠”,这些直接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
(2)智能化装修与其他项目设计分散。在欧美发达国家,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同时也是一名智能化装修设计师;而一名家具设计师很有可能是一名能工巧匠,其专业领域的联系性非常强。而中国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却是分离的,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分门别类,这种人才培养机制造成了割裂几个联系非常强的整理提供专业领域连贯性。建筑师完成土建结构设计后就将建筑毛胚甩给室内设计师,而室内设计师在室内设计家具时多半只能选购市场成品,这种关系结构不利于内外一体化的优秀室内建筑作品的问世,同时也阻碍智能化装修的快速发展。
3.国内智能化装修的可持续发展性
智能家居是住宅智能化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的智能化装修市场有三个特点:一是市场潜力大,现在的房地产业在全国的发展都很火爆,作为其下游产业,智能化装修市场前景非常乐观。第二点就是产品多,厂家多,大部分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形成规模化。第三,就是目前国家对智能家居行业还没有实施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各自为政,按自己对市场的理解来开发产品,相互间的产品不具备兼容性,这种局面有诸侯争霸的感觉。
整体而言,目前互联网对家装行业的改造才刚刚开始,行业生态环境尚未建立,市场空间巨大。互联网时代,家装借助电商模式快速集聚大量客户(流量)成为可能:去中介化将带来家装成本的显著下降;而线上功能的丰富使得某个家装产品或家装品牌的跨区域扩张速度大大加快;而用户体验的提升也大大提升了流量的转化率。互联网基因在家装行业的移植,使打破传统家装的价格迷雾、区域壁垒以及消费者的不信任感成为可能。
因此,今后几年智能化装修市场会进入一个行业整合阶段,最终可能会出现几家规模比较大,品牌影响力好的厂家。从产品角度来讲,以后的智能家居产品会朝着实用化、傻瓜化(操作简单)、模块化的方向发展,所谓模块化就是产品开发商把智能家居产品做成模块化的,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任意搭配。这样不仅可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而且可以节约成本,也可以节约不必要的端口模块的浪费。
投资者可以把握的是,家装价值链延伸空间巨大,家装涉及的产业链很长,在硬装过后,还有两个万亿级的市场(软装、家电和智能家居)对应同一个消费群体,因此,家装企业一旦能够快速聚集大量流量,则成为后续消费的入口的可能。家装作为集成“家”的各项硬件功能的系统工程,未来有望通过对智能家居的集成以及与智能社区的互联互通,实现对家庭生活的改造升级,而家装企业有望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向“家庭服务商”的转变。
四.结束语
智能化装修是未来家装发展趋势,随着智能化家居设备的逐渐增多,家居智能化、装修智能化必将更加成熟,能够为住户提高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磊.家装新概念:智能化装修[J].家庭育儿,2001,(1):19.
[2]丁静生.现代家庭装修流行趋势探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31(3):139-141.
[3]李莉,柴绍光.智能化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0).
[4]方敬浩.建筑智能装修技术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19):265,390.
[5]林清雄.建筑智能装修中应注意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1).
[6]周勃.智能化在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3,(24):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