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信息处理论文范文

计算机信息处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信息处理论文

第1篇:计算机信息处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全息

0引言

全息技术是物理学中一重要发现,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伴随着CCD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全息技术也得到一次质的飞跃,从传统光学全息到数字全息。传统光学全息将物光和参考光干涉得到全息照片来记录光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而数字全息则用CCD记录物光和参考光的干涉,形成数字全息图,再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处理全息图。因此,影响数字全息技术发展有两个重要方面:CCD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本文将从计算机应用方面阐述图像处理技术在全息中的应用。

1图像处理技术

图像是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主要手段。人们用各种观测系统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段获得图像,以拓展其认识的范围。图像以各种形式出现,可视的、不可视的,抽象的、实际的,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和不适合计算机处理的。但究其本质来说,图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模拟图像,包括光学图像、照相图像、电视图像等。它的处理速度快,但精度和灵活性差。另一类是数字图像。它是将连续的模拟图像离散化后处理变成为计算机能够辨识的点阵图像。从数字上看,数字图像就是被量化的二维采样数组。它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精度高、处理方便和重复性好等特点。

图像处理就是将图像转化为一个数字矩阵存放在计算机中,并采用一定的算法对其进行处理。图像处理的基础是数学,最主要任务就是各种算法的设计和实现。目前,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在很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通讯技术、遥感技术、生物医学、工业生产、计算机科学等等。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要求,可以将图像处理技术划分为许多分支,其中比较重要的分支有:①图像数字化:通过采样和量化将模拟图像变成便于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形式。③图像的增强和复原:主要目的是增强图像中的有用信息,削弱干扰和噪声,使图像清晰或将转化为更适合分析的形式。③图像编码:在满足一定的保真条件下,对图像进行编码处理,达到压缩图像信息量,简化图像的目的。以便于存储和传输。④图像重建:主要是利用采集的数据来重建出图像。图像重建的主要算法有代数法、傅立叶反投影法和使用广泛的卷积反投影法等。⑤模式识别:识别是图像处理的主要目的。如:指纹鉴别、人脸识别等是模式识别的内容。当今的模式识别方法通常有三种:统计识别法、句法结构模式识别法和模糊识别法。⑥计算机图形学:用计算机将实际上不存在的,只是概念上所表示的物体进行图像处理和显现出来。

2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全息学中的应用

图像处理技术在全息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计算全息,基于计算机图形学将计算机技术与光全息技术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处理,制作出全息图。因此它可以记录物理上不存在的实物。二是利用图像的增强和复原,图像编码技术等对数字全息图像质进行提高以及实现的各种算法。它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空域法和频域法:①空域法:这种方法是把图像看作是平面中各个像素组成的集合,然后直接对这一二维函数进行相应的处理。空域处理法主要有下面两大类:一是领域处理法。其中包括梯度运算(GradientAlgorithm),拉普拉斯算子运算(LaplacianOperator),平滑算子运算(SmoothingOperator)和卷积运算(ConvolutionAlgorithm)。二是点处理法。包括灰度处理(greyprocessing),面积、周长、体积、重心运算等等。②频域法:数字图像处理的频域处理方法是首先对图像进行正交变换,得到变换频域系列阵列,然后再施行各种处理,处理后再反变换到空间域,得到处理结果。这类处包括:滤波、数据压缩、特征提取等处理。

3模拟实验

本文运用matlab软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编写了程序,以模拟计算全息和实现全息图像的滤波。图1是计算全息实现流程图。

本文将运用matlab程序设计语言实现计算全息的制作、再现过程。标有“涉”一字,图像尺寸为1024像素×1024像素;。模拟实验中用到的参数为:激光模拟了氦氖激光器,波长为638.2nm;再现距离为40cm;因为原始物图的尺寸用像素为单位表示,所以像素分辨率为1。:

从模拟实验中可以看出,数字全息的处理过程其实就是计算机图像处理在全息技术的应用过程。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全息图进行了记录,将物光和参考光干涉得到了全息图。并利用图像的增强和复原对图像进行了处理,以消除噪声,得到更好的全息再现象。

本文仅模拟了计算全息的实现和再现过程,其实,计算机图像处理在全息技术中的应用是全方位的,用实验方法得到的全息图中包含了更多的其他无用信息(噪声),图像处理技术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全息技术必然会迎来新的一轮发展和飞跃。

参考文献:

[1]周灿林,亢一澜.数字全息干涉法用于变形测量.光子学报,2004,13(2):171-173.

[2]刘诚,李银柱,李良钰等.数字全息测量技术中消除零级衍射像的方法[J].中国激光,2001,A28(11):1024-1026.

第2篇:计算机信息处理论文范文

大学专科:金融、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销售管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法律、行政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义务教育、体育教育、秘书、汉语言文学、英语、广告、公共关系、新闻学、房屋建筑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园艺、护理学。

大学本科:金融、经济学、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销售管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法律、行政管理学、学前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学、义务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广告学、计算机信息管理。

教师类本科: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历史教育、地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以下本科专业只面向高职高专在校生开考: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建筑经济管理、商务管理、现代商务、财务管理、公共关系、数字媒体艺术、信息管理与服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程造价管理、农学、园林。

二、报考对象及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年龄、民族、种族的限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并按我省开考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学完一门或数门课程的考生(根据开考各专业的报考条件),均可自愿选择专业报考。

提倡在职人员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选择专业报考。病残者应选报与自己身体情况相适应的专业。

医学类护理学专业将继续开考,但报考人员只能是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人员(报考时需出具相应证明),非在职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大专文科的考生凡未取得高中、中专、中技、职高毕业文凭的,要加考“计算机应用基础”一科(若专业考试计划中已有该门课程的除外);报考大专理科的考生,凡未取得高中、中专、中技、职高毕业文凭的,要加考“大学语文”。

报考本科段的考生,须是国民教育系列(包括普通全日制高校、成人高校、自学考试等)专科以上毕业生,办理自考本科毕业证书时须交验上述学历毕业证书(报名时不须验证),报考时按各专业要求分类报考。

三、报名时间、地点

报名时间:2013年6月24日至7月19日,考生自行上网录入报名信息。

报名确认时间及地点:具体确认时间由各州(市))、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的确认点通知。届时考生到确认点确认,办理验证、照像、交费等手续。

四、报名手续

考生根据所报专业的开考课程,报考本次开考课程的一门或数门,并按自学考试开考专业计划的有关规定参加考试。允许考生根据开考专业计划跨专业兼报同课程名称、同学分的考试科目,但考生必须注意不同专业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是否相同。

市场营销(专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两个专业从2013年1月起停止新考生报名,已取得考籍的考生仍未毕业者,过渡一年,于2014年1月停考。

(一)报名考试费:根据云发改收费[2006]98号文批复,我省自学考试报名考试收费标准为每科32元(人民币)。

(二)考生须按《云南省自学考试 网上报名公告》规定程序进行报名,并特别注意报考部分专业和课程必备条件及报名确认点、考点设限情况。

(三)应考者的往返路费及食宿费自理。

五、考试

1.考场设置:由各州、市办考部门确定,需在县城以外设考场的,须报省招考院批准。“物流管理”(本、专科)、广告专科只在昆明设考点。

2.考生应试时,须带准考证、考试通知单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能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三证不全者不得进入考场。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规则,不得以任何形式作弊。凡违反考场纪律者,按2011年教育部第33号令及我省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3.考试成绩以百分计,六十分为及格,及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不及格者可参加该门课程的下一次考试。考试成绩公布在“云南招考频道”上,考生自行登录网站ynzk.cn查询。考生对成绩有质疑的可在成绩公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到各州(市)招生考试机构申请查分。由各州(市)招生考试机构汇总后统一到省招考院查分,查完后通知考生。省招考院不直接对考生查分。

4.考生考试时间及临考复习假的占用问题,按原省自考委、人事厅、财政厅、教育厅一九八七年发文《关于对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给应考假、复习假和发放自学考试奖学金的规定》执行。

5.考试时,除“高等数学”考生不得使用计算器外,其他科目的考生可携带使用计算器,但不能有程序存储功能,也不得互相借用。不准使用有存储、接收、发射功能的电子工具。考生进入考场考试严禁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否则将视同作弊。

6.同一考试时间内,一名考生只能考一科,不得考两科。

7.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成绩在自考系统中的使用

根据全国考委办函[2004]148号文件规定:

(1)NCRE课程暂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部分专科课程进行衔接;

(2)凡获得NCRE一级合格证书者,可以免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0018)或《计算机应用技术》(2316)课程(包括理论考试和上机考试两部分);

(3)凡获得NCRE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笔试和上机)合格证书者,可以免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0342)课程(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

(4)凡获得NCRE三级PC技术(笔试和上机)合格证书者,可以免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2319)和《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2277)课程(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

8.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成绩在自考系统中的使用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参加PETS二级或PETS三级考试,笔试合格者的成绩可直接替代自考有关专业大专或本科公共英语〈即英语(一)、英语(二)〉考试成绩,并可获得相应的学分(PETS二级替代大专公共英语成绩,PETS三级替代本科公共英语成绩,英语专业不能替代)。考生是否参加相应口试,则根据考生是否要求获得PETS等级证书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相关专业定。

9.中文本科专业的毕业论文答辩定于每年的5月和11月,分两次举行,考生可与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联系进行答辩事宜。英语本科的“口译与听力”、专科的“听力”、“口语”考试时间由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安排,请考生与之联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综合作业”及上机考试请与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联系。

10.已取得本专业全部课程合格证书的考生,如该专业有实习、设计、毕业论文等考核要求的,应及时向当地县(市、区)考办或主考院校联系实习考核事宜,待取得合格成绩后,方可办理毕业证书。

六、学历及毕业生的使用待遇

我省自学考试的学历为大学专科和本科二种层次,应考者考完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或其他教学实践任务;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可以取得毕业证书。获得毕业证书者,国家承认其学历。毕业生的使用和待遇按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和云教自字(86)第10号《关于高等、中专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若干问题的通知》文件执行。

第3篇:计算机信息处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系统审计信息技术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于信息系统审计及其相关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厘清信息系统审计及其相关概念。现代审计的主流是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代表的对信息的检验,对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的文献极其有限,且缺乏对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的文献的梳理与评说。同财务审计相比,信息系统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

一、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Information System Audit,ISA)是目前常常提到的概念,一般理解为对计算机系统的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国际权威组织――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给信息系统审计作了如下定义:信息系统审计是收集和评估证据,以确定信息系统与相关资源能否适当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提供相关和可靠的信息、有效完成组织目标、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并且存在有效的内部控制,以确保满足业务、运作和控制目标,在发生非期望事件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地阻止、检测或更正的过程。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高效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对信息系统合法性、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性和效率性进行审计,对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出现了一系列相关术语。(1)计算机审计,国内学术界对计算机的叫法多种多样,例如信息系统审计、审计信息化、EDP审计等等;有的文献认为计算机审计包括:对计算机管理的数据进行检查;对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进行检查。根据国内对“计算机审计”一词的使用情况,可以把计算机审计的含义总结如下:计算机审计是与传统审计相对称的概念,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其内容包括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由此可见,计算机审计的内涵和IT审计的内涵相似。(2)电子数据审计,电子数据审计是目前审计实务界使用较多的一个术语,对于电子数据审计,目前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根据目前对该术语的使用情况,电子数据审计一般可以理解为“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以及分析,从而发现审计线索,获得审计证据的过程。”(3)电子数据处理审计,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审计和电子数据审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子数据处理审计是信息系统审计的初级阶段,它是指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开发及其软件、硬件和运行环境进行测试,并评价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是否准确、真实、安全、可靠、高效,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对于电子数据审计和电子数据处理审计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加以区分。(4)持续审计,持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CA)是指在相关事件发生的同时,或之后相当短的时间内产生审计结果的一种审计行为。持续审计是同传统期间审计相对应的概念,其本质是审计方法的创新,它强调审计过程的持续性、审计实施的即时性和审计活动的整合性,并且基于例外审计和战略系统审计的理念,要求审计师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手段,对审计对象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5)计算机辅助审计,如同CAM(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概念一样,计算机在审计领域中的辅助应用被称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中国国家审计署把计算机辅助审计理解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计算机审计覆盖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两项内容,信息系统审计是计算机审计的组成内容之一。

二、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与审计理论的发展,国外信息系统审计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和普及期四个时期。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犯罪率急剧上升,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体制仍很不充分。为适应信息系统审计实务发展的要求,美国EDP审计师协会1981年举办了首次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资格认证考试,1984年的《EDP控制的目标》提出了信息系统的系列控制标准,1987年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准则》(General Standard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ing);日本通产省在1982年设立了“计算机安全研究会”,而后发表了《有关计算机安全对策》,1985年发表了《IT审计标准》,提出了“随着信息系统网络化的进展,仅仅是系统内部的审计是不充分的,有必要尽早地引入由具有专门知识与技术的、与系统没有直接关系的第三方(信息系统审计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等进行全面检查……”等观点,并在日本的软件水平考试中增添“系统审计师”考试,培养从事信息系统审计的专业队伍。上述审计理论与实务表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并走上了正规化和专业化的轨道。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进入普及期。1994年, EDPAA正式更名为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ISACA成立后主要致立于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工作。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类似于CPA审计准则体系,它由基本准则、审计指南和作业程序构成,其显着特点就是以COBIT为基本工具,并借以与ITGI的指南相联系,以弥补ISACA规范在审计细节方面关注的不足。截止到2010年12月,ISACA已经了16项基

本准则,41项审计指南和11项作业程序,为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开展审计活动提供了指引。

三、国内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国内理论界与实务界也开展了针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于2005年了《计算机审计操作规则》、《审计中间表创建和使用管理规则》和《数据分析报告撰写规则》等操作规则之后,又于2006年9月了《信息系统审计操作规则》、《网上审计操作规则》以及《审计数字化应用规则》等信息系统审计的规则。中国审计协会为了规范组织审计机构及人员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活动,保证审计质量,于2008年根据《内部基本审计准则》的精神制定并颁布了《审计具体准则第28 号――信息系统审计》。尽管28号审计准则的出台受了很多学者的评论,但20号审计准则却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也为我国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政府或相关机构颁布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同时,国内学者也对信息系统审计开展了研究。对我国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已经迫在眉睫,而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将面临审计观念的转变、信息系统审计的专业人才以及行业准则与实务指南等问题,应加快行业准则与实务指南的制定。可以借鉴ISACA的做法,也采用三个层次体系结构,以基本准则为核心,统领审计指南和作业程序,从而使整个准则体系不断扩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1997,第二条.

第4篇:计算机信息处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计算机基础教育;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4

最早是在1974年的时候信息素养这个概念就被提了出来,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种类和形态,能够通过高效可行的方法获取所需信息;能够批判地评价信息及信源且能够整合在自身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内;可以利用信息单独或团队合作完成特定目标;能够认识到使用信息可能会带来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从而在使用、获取信息过程中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1]。因此,是否能够使用计算机去分析、获取、加工处理各类信息,是否具有较强的信息素养,已成为评价每个人基本能力的标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每个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使大学生们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对学生们信息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和直接的影响。

1 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具体表现在学生的信息源主要还是来自课堂很多学生除了写毕业论文,平时一般不会对于某一个问题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学生由于计算机基础差甚至与就根本没有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还有一些学生不懂得使用图书分类方法,有些学生不会利用网络信息检索和光盘检索获取信息。高校的机房中学生一般上网喜欢看电影,打网络游戏,热衷于做黑客,平时的一些基础操作都不会。由此可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努力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已迫在眉睫。纵观高校目前计算机课程信息素养教学的现状,形势不容乐观。表现为:第一计算机教学目标出现了偏移,教师和学生们的应试心理严重,过分追求考试的分数,以通过计算机各种等级考试为学习目标,不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应用能力;第二由于每个学生不是来自同一地方,并且存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学习条件差异,这使的许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各不相同,这给每个计算机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导致教师们在选择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内容的深浅选择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第三当代计算机网络环境新技术、新手段、新概念的发展,如何处理好经典和新兴事物的关系较难,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爱好计算机的原因是喜欢上网娱乐,并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第四在现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计算机总学时在逐年减少,而计算机教学信息却逐年增大,技能训练时间逐年减少且很难实现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培养目标;第五现有的计算机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 基础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融合

从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素养——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来看,“计算机”和“技术”的权重依次减弱,“信息”同“文化(素养)”逐渐显现。是“计算机”到“信息”过程的转移,同全球信息化的大环境密不可分的。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工具和载体,信息是计算机工作的客体。而在计算机使用的最早期,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信息种类还很少,人们多忙于认识计算机的功能特征。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特别是Internet网络的大行其道,已经很难找到不能被计算机处理的信息,计算机处理信息速度已经不再是瓶颈。让“技术”到“文化(素养)”的转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过程[1]。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超越技术训练类教育范畴,应该不断地完善、应该不断地总结,展示出从培养计算机技术到培养计算机素养的蜕变,发展成为与当代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

3 基于信息素养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

3.1 调整课程的设置,完善课程的体系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计算机必修课,学生们必须学习此类基础课程并按照学校要求通过考试,一般此类课程是开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完成;另一类是计算机专业类的选修课,由本校计算机教研室或者学生所在系或学院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要求进行课程的开设,每个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计算机类课程。此外,在每个学院的高年级学生还会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开设针对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由专门教师讲授。这样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计算机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化。而在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各专业课程总量在压缩的大环境下,要想增加课程总学时数已经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因此,让每个计算机老师必须要对适合课堂讲授的章节用较多的学时去讲,适合上机实践的章节,进行少讲精讲,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用于上机实践。

3.2 改变教学传统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当今,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已经出现的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紧、教育对象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为了能够切实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笔者在几年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践中,做了如下一些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具体如下。

3.2.1 课前与课后五分钟

课前五分钟通过对上次计算机课程内容或实践操作的总结,然后再引出此次计算机课程新内容,提出本次课程我们要解决的计算机的哪些问题,让每个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课程结束,用五分钟进行课后内容总结,且提出我们下次计算机课程准备要解决的问题,不断的通过这种课前和课后五分钟的方式可以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方便同学进行全盘学习内容的把握,更有利于学生对本次课所教内容的知识掌握。

然而一堂课教学时间有限,每次课前后五分钟要用得好而且有实际效果,每个计算机教师就必须在备课时精心准备、精心总结,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经过笔者课后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大多数认为这几分钟让他们了解到了本次计算机课程学习的目标,能够做到对每堂课的知识点心中有数,通过总结提高了学习效果。

3.2.2 教学学生通过自学找到学习的方法

计算机学科中的内涵、外延内容的丰富,与其它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各种技术、理论、应用等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使教学任务逐渐加大,而一个课程不会包罗万象所有知识都具备,这就需要教会学生们应该如何掌握学习的方法,让我们教授的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所以,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学习目标内容让学生进行自学、讨论、演讲,布置一定量的研究性作业,教会他们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借助书籍和参考资料、去图书馆获得资源、从而解决学习问题。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学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2]。

3.2.3 构建多元化教学环境,加强师生互动环节

由于在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流动性,使学生和老师在课下见面机会很少,非常不利于知识的交流,使教师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教学反馈信息,十分不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和“对症下药”。所以,计算机教学必须搭建一个开放式的交流平台,来加强师生互动,将课堂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堂以外,从而构建立体化教学环境。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在第一次上课时给学生们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包括EMAIL、QQ、手机、BLOG等,如果学校有自己建立的教学网站或交流平台就更好了,这样会无形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更好更方便的学习和积累知识还可以加强和教师之间的亲切感,学生又不必担心因为当面与教师交流而带来的胆怯和拘束感。笔者尝试使用这个方法后,发现效果非常好,学生不但表达的欲望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交流不再会有强迫性了,学生能够反馈更有效的信息了。同时,学生在使用这些交互方式的过程中,无形中的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操作系统、网络软件、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水平都有了提高。

3.2.4 以案例驱动教学

在计算机教学中细致准备每个计算机本堂课程案例,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能事半功倍。如在课堂上讲到用PTT幻灯片时,预先制作完成一个精美的PPT制作的MTV幻灯片,再逐一讲解其中的动画效果如何添加,要求每个学生在实践中能完成同样的案例。在计算机课堂中以案例驱动教学,从案例中总结出知识点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们看到知识应用后的直观效果,从而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3.3 改革考试制度,以考促学

利用上机实践考试代替传统考试,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突破。按照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分为实践技能学习和理论知识学习两部分,在计算机考核上可以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方式来解决问题。计算机实践操作题采用题库抽题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规定时间内完成期末考核,经过笔者的实践,采用这种无纸化计算机考核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结束

总之,信息素养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能和信息创新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发展学生们的多元发展、智力提高能有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但从现实社会发展来说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和学者更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

[2]马费成,丁韧.李卓卓案例研究: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1):24-29.

[3]贝蓓,王元立.李艳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农业网络信息,2010(3):88-89.

[4]娜日,吴晓伟.吕继红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升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10(8):178-181+143.

第5篇:计算机信息处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会计电算化改变了审计线索、内容和范围、技术方法、标准和准则,同时对审计人员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对现代审计的需求,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加大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理论研究、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加大事前系统审计力度、积极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审计人员、改进审计方法、完善审计内容。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工作在不断地深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已成为会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组织包括政府、企业都已经着手积极推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及完善。简单来讲,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会计领域,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实现记账、算账与报账等信息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以及部分实现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决策的信息化。

与传统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不论是对于会计工作的储存方式、处理流程、还是内部控制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及时性及准确性,同时使会计从业人员从复杂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脱离出来,及时准确地把握企业运营状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从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扩大了会计的领域,也为加强全面核算和监督奠定了基础。

不难看出,虽然在职能、方法、目的与责任等几个方面会计与审计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两者具体对象都以会计资料为主,职能责任密切相关。会计电算化在对会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以会计过程为其职能对象的审计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讲,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经济审查和监督职能本质上仍没有改变,但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改变了审计线索、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改变审计的技术方法、影响了审计标准和准则、提高了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等。同时计算机环境下的舞弊作弊行为更具有隐蔽性,无疑加大了审计查处的难度和风险,审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对策分析

从内容上来看,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和人员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CAIS)环境下所产生的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行为为对象,审查和评价系统的合法性、效益性及系统输出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当前,我国大多数审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和运作难以做到完全了解和掌握,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是以手工审计为主。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普及使得审计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传统审计存在的信息反馈能力弱等问题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因此,为推进审计工作的有序展开,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强化审计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面对会计电算化时代的挑战,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现代审计的需求。

1.加大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进一步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与会计电算化相比,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方面来看,都远远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特别是当前由于对电算化审计的优越性认识不够,计算机审计研究严重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求,缺乏先进理论指导,难以有效指导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工作的有序高效展开。因此,在强化基本理论和审计目标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新形势审计理论的研究,不断总结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经验和做法,拓宽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尤其要加快对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及技术等的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和实现计算机审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运作。

2.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线索、审计方法的变化,也必须要求审计标准和准则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要求。从国际审计发展来看,在国际审计准则中有专门的条款来详细规定计算机审计的范围、程序、技术等;从具体国家来看,美、日、英等国都制定和出台了相关计算机审计的审计准则和标准。目前我国审计界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包括审计人员标准、质量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但针对不断普及和发展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过去手工环境下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显然不适应,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准则中仍存在许多空白。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加快制定计算机审计相关标准和准则的步伐,更新审计标准准则,完善电算化审计的标准体系,以规范计算机审计工作,为衡量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保证。其次,在积极借鉴和吸引国际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要求,实现我国审计进一步适应国际审计发展的要求,为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好基础。第三,新的衡量标准不仅要包括计算机审计程序、过程、效果评价指标、审计人员从业标准等衡量审计业务的合法合理性标准,还需对电算化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步骤、应用软件标准等做出明确性的规定。

3.加大事前系统审计力度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在于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深刻认识到除了对使用过程中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外,抓好电算化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的事前审计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的关键。只有切实加强抓好事先审计,才能确保系统设计、开发、运转达到预期标准,在协调和密切会计与审计的职能联系中更好地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首先,在保证会计与审计各自职能标准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软件应用和分析水平,在事前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审计过程中避免会计与审计两者间程序设计、开发及操作方面不协调状况的出现,防止在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再进行改进,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次,审计人员直接参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过程,监督系统开发过程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保障电算化系统及其处理的合法性、有效性、可靠性、保密安全性和可审性以达到会计管理需要应有的质量。

4.完善审计内容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履行的经济检查、评价及监督的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不难看出,电算化下的审计除了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及输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查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殊性及其固有的风险使审计面临着在与传统会计条件下不同的审计内容,扩展了审计的内容。一是,会计电算化软件质量直接决定了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的高低,需根据审计实际操作情况增加审计审核窗口,重点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合法合规性、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及稳定性进行审查,了解掌握被审会计电算系统的各种功能和程序设计,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其次,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控制的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两个方面的测试和评价,审查是否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机器设备使用控制制度规范及操作流程规定、系统工作环境是否完善等。第三,为保障获得正确的财务数据,审计人员必须实现对财务软件的所有模块及相应流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观察,必要时要进行手工复核方式。

5.改进审计方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积极采用集信息技术、财务手段、环境评估等多学科知识的技术方法,革新审计方法及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进行审计,实现由手工操作向电算化处理的转变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审计人员要充实认识到计算机作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审计工具的积极作用,自觉通过参与培训或自觉等方式提高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采用专业软件实现更快速、更有效地对相关会计信息的查阅、核对、分析等各项审计内容。其次,可组织各方面专家,包括会计专家、审计专家及计算机专家等组织专门小组,加强各种通用、专用审计软件和辅助审计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在吸引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各类商品化审计软件的功能,尽快研制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软件以满足实际电算化系统审计的需要。第三,借鉴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经验,大力发展审计软件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电算化审计软件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及普及,逐步推进我国审计工作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6.积极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审计人员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不论是从系统的复杂性还是信息处理的综合性,都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具备传统的会计、审计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掌握计算机、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知识,能够进行有效的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系统测试等等。特别随着我国电算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审计人员要切实认识到新形势下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挑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在电算化条件下对各种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从而提供更为客观、真实、准确及有效的审计信息。

参考文献

[1]胡晓翔,李宗快: 会计电算化审计现状及其完善[J].商业时代,2009,15

[2]李想:浅谈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及其对策[J].中国商界,2009,7

[3]黄淼: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面临问题[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1

第6篇:计算机信息处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计算思维;Office高级应用

1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回顾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计算机基础教学从无到有、开创摸索的阶段,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从Basic语言教学开启普及教学,教学对象逐步扩展到各学科各专业。课程名称多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为普及计算机基本知识,培养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学内容采用“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平台+应用软件”模式。

90年代计算机基础课程陆续纳入大学基础课程体系,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将课程名称定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说明计算机教学上升到文化层面的高度,强调培养学生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

2006年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升级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大基课程),教学内容也进一步提升,陆续形成九大模块(见表1)。

2010年《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的,标志着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新一轮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在国内高校形成广泛共识。计算思维相关知识点进入计算机教材。

2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涉及面广,重点不突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逐渐增加,几乎涵盖了计算机学科的方方面面。课程的每一章内容可映射到一本或几本计算机专业教材,大有百科全书化的趋势。

以我校为例,计算机教学始于1985年开始,进行Basic语言培训,1993年筹建计算机教学中心,1995年开始计算机应用基础培训和选修课教学,1997年起按省教育厅要求参加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与应用等级考试。教学内容与全国高校保持一致。2006年,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和《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6》(CFC),省教育厅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我省具体实际情况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云南省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提出了分类思想。我校教学内容走上了与学科专业融合改革之路,教学内容增加了医学信息相关内容(见表1),教学内容不断增加。

近年各高校对大基课程课时不断压缩,从上百学时压缩至30、40学时。面对内容更新快、知识点剧增的情况,教师上课只能满堂灌,疲于奔命完成教学内容;学生面对内容多而杂,知识点联系松散,重点不突出,多感枯燥无味,难于将知识串起。

2.2教学内容与中学内容有所重合,缺乏亮点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课程指导纲要》,大多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我们对云南省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我校2014级、2015级新生问卷调查(见表2和表3)发现,大基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重合高。这一表象导致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

通过表3可以看到,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计算机水平良好,认为现行大基课程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自己已掌握,因此学习缺乏动力,随意缺课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校的教学管理者也肤浅地认为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没有必要再用过多的学时进行重复性教学。不断压缩大基课程课时,甚至质疑大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3对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一些思考

3.1解决好学生自我高估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问题

我们对我校入学新生进行了计算机水平测试,按照大学计算机课程大纲要求组卷,测试结果(见表4)显示,及格率仅为5%。这表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并未取得预期中的效果,学生对自己计算机掌握水平估计过高。就办公信息处理而言,通过信息技术会考的学生,仅仅撑握了非常初浅的应用,系统应用、深度应用仍是一片空白,因此,Office部份的教学不应该弱化甚至删除,而应该加强和提升,在其高级应用上挖掘。

在调查中,更多学生对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感兴趣,但是,由于学时的缩减,教学内容多,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对于这部分,可结合“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予以加强,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3.2解决好计算思维与教学点结合的问题

现阶段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是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计算思维。据周以真教授提出的“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体现的最佳途径就是程序设计,因为程序设计本身就是问题求解的过程。这也是理工科院校或综合性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通常做法。但是对于医药类院校这一途径并不适用。

实际上,医药院校新生对于程序设计课程兴趣不大(见表5)。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的思维结构偏重于形象思维、逻辑性和集中性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相对不足,缺乏创造性思维,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医学生难于理解;二是医学学科要求操作规范化,讲求确定性和准确性,专业性强,学生觉得程序设计对今后工作帮助不大,医学应用软件应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设计,医务工作者会用就好,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

现有教学内容能否支撑计算思维?其实,现有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充满着大量的计算思维案例,教师们一直都在进行着无意识的计算思维教学。有众多研究者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与计算思维结合进行了尝试和研究。如龚沛曾教授提出用6周时间开展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算法教学;朱鸣华教授提出了概论、数据的表示与存储、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程序设计基础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安全等8单元教学内容;陆汉权教授等提出的计算机历史、计算模型、处理器模型、编码与存储、算法和程序、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7模块内容框架;周怡教授提出“贯穿计算思维内容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医学案例展开Office使用、医学信息分析与决策”。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对我们在大基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我们认为只有结合专业,在日常教学中寻找适宜展开计算思维培养的结合知识点,才能使计算机思维的培养有根有源。

3.3解决好教学内容日益膨胀的问题

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内容可以减少。

(1)过时的内容。一些已经淘汰或过时的软硬件内容可以删除。

(2)学生掌握情况较好的内容。如Windows系统操作、Office软件的基本操作、互联网、杀毒软件操作、输入法等。让学生课后自主查缺补漏。

(3)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过、学生有一定基础但没有达标的内容,可放到实验课中,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应该保留和加强以下内容。

(1)新技术、新知识、新进展应该加强,并跟进相关知识和技术普及。

(2)根据专业特点,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具体问题的能力。在面向专业服务中找到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落脚点,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思维、能力。

(3)计算机基础理论的认知,是大基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差异,因此理论知识不可少,但也应避免为理论而理论的提升和空谈,必须把握好度,以有助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专业信息素养,提高专业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的切入点。

(4)对各专业学习高年级学生的走访调查(见表6)发现,近79%的受访学生认为,大基课程中,办公信息处理最有用,教学中应加强并提升。

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很多学生(包括研究生)对各种总结、实验报告、课程论文、答辩演示文稿、毕业设计等文档排版存在很大问题,长文档编辑排版、目录生成、批注、自动编号、样式等几乎一无所知,电子表格软件更是知之甚少,遑论Office各软件组件间的交互使用及宏。二是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Office软件使用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对于Office软件的大量高级功能显得力不从心。三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CNRE)二级开考MS Office高级应用科目,大部分学生认为,程序设计并非人人有用,选择MS Office高级应用上手更容易,日后更有用。

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MSOffice高级应用的知识,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要求,将其讲深讲透,既可帮助学生获得二级证书,又可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可使课程具有一级半的性质,有利于大基课程从一级向二级更高层次的转型。

第7篇:计算机信息处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本科;人才需求

一、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现状

目前,有60%的企业认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人才流失是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在大部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关注不够,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事实上,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过程,而所使用的高新技术不是一次购买、一直使用的技术。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在新时期的信息技术要求。据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苏南、苏中地区中小企业中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文化程度普遍高于苏北地区,苏北地区中小企业内部实施人员的知识层次偏低,大部分是大专生或高中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力不强,而且已经形成一种定性思维,这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是不利的。因此提高企业中会计人群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核心技术,使之与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步,是当务之急。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匮乏,且造成匮乏的原因是由于待遇和企业重视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小企业召到和留住高素质信息化建设人才比较困难。

自2009年4月,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但该目标提出3年以来,大部分高校已修改会计学专业及所有专门化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也稍有变化,但获得的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因此,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重新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大势所趋。

二、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与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会计信息化是一门跨会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边缘性学科,其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必须要同时达到既懂会计知识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江苏省内高校在本科专业中没有开设会计信息化这一专业,而且现阶段所需的会计人才须具备会计信息化的技能,因此在现阶段,要么在会计专业中培养懂计算机的人员,要么在计算机专业中培养懂会计的人员,据搜集的资料显示,江苏省高校采用前者的比较多。但通过调查询问,学会计专业的人员往往对计算机不感兴趣,有的即使感兴趣基础又比较薄弱,导致培养效果不佳。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缺陷。

1.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现状分析。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分为教师、研究人员、系统应用人员、系统管理人员、软件开发人员。下面分别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第一,从会计信息化教师队伍来看,苏北地区小部分高校的教师来自于计算机专业。这些教师对应用软件操作、软件系统架构、软件系统分析过程、数据库甚至程序代码的编写都比较熟悉,虽然对会计知识也很了解并熟悉,但在课堂重点讲授的仍是计算机知识,无法把计算机作为工具来重点讲授会计的业务处理。另外大部分高校教师来自于会计学专业,这些教师对会计信息化业务处理较为熟悉,能够灵活应用会计知识来操作会计信息化的学习软件,但因为会计信息化发展仍不够成熟,所以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在教授过程中,仅通过几套企业账务进行操作讲解,依葫芦画瓢,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其精髓。第二,从会计信息化研究人员来看,研究人员的构成变化极大,专业背景更是千姿百态。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字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论文,有些论文讲一些理论知识,没有具体的描述理论是可行性,也尚未真正去操作,去实践;有些论文研究的问题比较旧,有些论文有突破性的发现和推进,但就整个会计信息化学界而言,作用还是微乎其微,这导致我国会计信息化陷入理论落后于实务的怪圈。第三,从系统应用人员来看,基本是会计人员。他们可以利用计算机通过财务软件处理日常会计业务,但在系统处理出错时往往无法立即辨别问题出错的关键或者错误方向,在信息技术变更日新月异的时期,大部分会计人员不想接触并了解计算机新技术。第四,从系统管理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来看,基本是计算机人员。他们进行系统维护、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以及程序代码编写的能力比较强。但要让他们完全掌握会计业务流程处理并对其进行改造、处理好会计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方式就会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

2.会计信息化现有课程体系现状分析。由于大部分本科院校对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不够重视,许多学校只设置一门会计信息化的课程,大多在大三下学期开设,采用“课堂讲授+实验室上机”的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比较短,课时量不多,一般为48~64课时。各校教材不一,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编教材,但以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庄明来教授主编《会计信息化教程》、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杨周南主编《会计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编《计算机会计学》和《会计信息系统》为多。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信息化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会计软件开发方法、会计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系统管理、财务处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存货核算系统、应收应付系统等)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审计等,以理论教学为主。在会计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教学中,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来分析各系统,以培养“开发类”会计信息化人才为目标。大部分高校在实验上机都以用友ERP- U8、金蝶K3等应用软件为实验平台,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软件操作能力,以培养“应用类”会计信息化人才为目标。这造成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长期分离,理论与实验无法结合。而且,传统的会计学教学思想认为会计信息化仅仅是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做账,而不应该花太多时间和课程来培养学生,紧紧束缚了会计信息化教学,制约着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三、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逐步应用于会计领域,特别将基于XBRL信息技术引入会计信息化领域,会计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也与日俱增。高校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会计信息化本科人才必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重新构建每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异,教学定位也不一,在此把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定义为应用型、开发型、管理型等三种。而李心合认为本科会计教育的功能应当定为应用型为主,应用型会计人才一般应当具备实用性、创造性、外向性、通用性等主要质量特征。因此,我对于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有如下设想。(1)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课堂,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熟悉应用office办公软件。针对会计类专业,加强Excel学习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非常必要。具体如Excel工作表的建立和编辑、Excel数据分析和图表处理、Excel数据库功能、Excel函数(重点讲述财务函数和统计函数)、VBA基础、应用Excel设计出纳管理系统等。“会计信息技术综合”课程课堂讲授内容为: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信息安全、XML,XBRL等涉及会计的新信息技术,对开阔学生的眼界,紧跟技术前沿有较大帮助。(2)会计类课程。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是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调查中的高校都重视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理论,开设模拟会计实验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结合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学知识,建议其它主干课程利用B-S结构的实训教学平台开设全天候开放式学生自主实验。教师只要通过软件教学平台设置课程和学生信息,学生就可以在能够上网的地方随时登录网站来进行自主式练习。这样不仅不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又能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会计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的理念。(3)会计信息化课程。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内容也要随之而动。也就是说会计信息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概括现在会计信息化的内容。现在大部分高校都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但内容更新较为缓慢。大多数高校上机实验都以用友ERP-U8或金蝶K3为主,实验内容一般为:系统管理、系统初始化、总账子系统、工资管理子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应收应付账款子系统、报表子系统,也有些师资力量和教学力量较为雄厚的高校也将采购管理子系统、存货管理子系统和销售管理子系统列入实验内容中。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对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进行更新并对教材使用进行规范。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管理和业务循环、REA会计模型、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过程、ERP系统、XBRL网络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每部分均开设相应实验。这三类课程的开设要循序渐进,先进行前者学习,然后再进行后者,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基于当前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现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对信息化人才需求,重新构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有必要的。

要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的功能,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正常运行,就必然对会计人员、财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而会计理论知识以不能满足信息化的要求,所以需要培养他们熟悉新的信息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更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工作岗位。因此学校要培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课程设置上应从中小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出发,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真正做到以能力为本设计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真正提高,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构建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有些高校会受到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购买经费的限制而无法实施,但可以进行选择性实施。这个课程体系将会提高学生学习会计信息化课程的热情,增加学生学习会计信息化的深度,为社会培养造就合格的优秀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周南等.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汤四新.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与实验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

第8篇:计算机信息处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 概括说明机械电子控制产业发展的情况,重点介绍计算机技术在机械电子控制产业领域以及工业生产制造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0 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机械工业领域的变革,同时给相关生产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提高了生产水平和技术。随着各种技术之间相融合的发展,以计算机电子技术、机械技术为核心的机电控制领域将给工业及科研等领域带来更多的实际应用。

    1 计算机技术与机电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1.1 计算机控制理论的形成与技术的发展

    忽略数字信号的量化效应,可以将计算机控制系统看成采样控制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将其中连续的环节离散化,则整个系统又可看成由不同的离散系统构成。计算机控制理论的发展主要是将采样理论、差分方程、变换理论、状态空间理论和系统辨识自适应控制等理论综合应用到控制技术中,使计算机控制系统有了初步发展。对于结构复杂、时变的非线性系统,控制系统则融入了鲁棒控制、模糊控制、预测控制等多种新型理论,逐步形成了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一个新方向。

    自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计算机首先被用来自动检测化工生产过程的过程参量并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同时也研究了计算机的开环控制。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用于过程控制的计算机,实现了直接数字控制。后经集中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到现在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分层式控制系统控制,通过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和管理控制等。伴随着计算机处理器等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革,最终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并对其产生巨大影响。

    1.2 机械和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在生产、科研等诸多领域里,有大量的物理量需要按某种变化规律进行控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工业生产多处于手工操作的状态。最初采用基地式仪表控制压力温度等在一恒定范围内,初步有了对工业生产的机械控制实践。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出现,直接实现了工业生产中各参量和过程的数字控制。计算机的微型化使控制技术更加智能化,同时将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有机结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且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生产领域。目前主要形成并应用的机电控制技术主要有PID控制,PID是经典控制理论的代表,它吸收了智能控制思想并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形成了自适应PID和非线性PID等更利于控制的变种PID控制器。另外还有模糊控制(FLC)、变结构控制等,均随着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在不断地拓宽。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及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

    2.1 机电一体化的简介和生产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计算机软件系统集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总称,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对各生产领域的控制过程进行监督操作。它主要应用领域有数控机床,通过相应的数控技术,在工业操作上结构、功能、操作精度上都有明显的提高。采用多CPU和多主线的体系结构,丰富了数控功能,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是计算机技术和制造系统在机电控制工业的应用,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它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在工业上,它可以随机地、按量地按照装配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件,更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等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

    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也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工业上有了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钢铁工业中,使复杂的矢量控制技术得以实现,无论是大容量电机还是小容量电机现均可使同步电机或者异步电机实现可逆滑调速。也使交流传动系统在轧钢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化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控制系统。这一系统解决了工业控制系统中大量开关控制的问题,逐渐取代了耗能多、故障率高的继电器控制系统。随着PLC技术的进步,其应用领域更是不断扩大,可采集存储数据,还可对控制系统进行监控。PLC能编制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闭环控制。这种过程控制在冶金、化工、热处理、锅炉控制等场合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此外,随着工厂网络自动化的发展,PLC可实现通信及联网功能,更有助于工业生产的控制过程的监控。如今,PLC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电力、汽车、轻工、环保以及文化娱乐等各行各业。

    2.2 计算机在机械和电子控制产业的应用实例

    计算机技术和机械电子控制技术一体化的有机结合,不断使相关的新技术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去,这些应用到的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工业的生产,更多技术是切身关系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下面举几个具体实例来介绍计算机技术和机电控制相结合的实际应用。

    PLC实现了机械手移动工件的控制过程。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机器人的应用正迅速向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并从制造领域转向非制造领域,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产品随之出现。随着机器人的生产和大量应用,很多领域,许多单一、重复的机械工作由机器人(也称机械手)来完成。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进行自动控制的、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多用途的操作机,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结合应用的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农业方面,机械作业过程中驾驶室内的仪表盘正迅速由电子监视仪表取代并逐步由单一参数显示方式向智能化信息显示终端过渡,以此来改善人机交互界面。这种智能化显示终端又被称为虚拟化仪器显示终端(Virtual Display Terminal),它代表了当代仪器与控制装置发展的主流方向。它可通过屏幕任意选择显示机组中不同部分的终端信息,在屏幕上按操作者的需求,调用数据库信息,显示数据、图形、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另外,还可以将数据信息动态存入类似信用卡尺寸大小的高密度智能化数据存储卡,将农业作业过程的数据信息通过智能卡带回办公室,由计算机应用高级软件进行处理。也可以将管理者的决策和操作指令通过智能卡传送到拖拉机上的智能控制终端,实现自动控制农机的操作。

    PLC在自动售货机中的应用。自动售货机通过顾客选择商品开关,投入的硬币值由PLC驱动数码管显示,经过光传感器识别,通过判断,进行下一步操作,经过PLC的系统控制和信号输出完成售卖过程。计算机技术和机电自动控制在自动售货机中的这项应用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使PLC的应用更加广泛。

    交通信号灯系统也是微机软件应用到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典型实例。通过主要应用PLC技术控制十字路口的信号灯动作。准确无误的完成信号灯的变灯动作来控制时间,这项应用更是极大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出行。

    电脑横机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机械编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现在的电脑横机是一种涉及到计算机、机械、电子、控制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系统。电脑横机的编织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最初的横机是手动横机,只能胜任比较简单的编织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电脑横机中,通过电脑的自动控制,设计人员可对编织花型进行数字化设计,通过计算机数字直接控制机械的退圈、垫沙、脱圈、弯沙等相应的机械编织动作,由计算机指令控制系统完成整个设计的编织,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以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主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 总结

    在机械生产领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入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形成是机械工业中的重要变革。通过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使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东宝,工程机械与控制技术[M].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

    马增强等,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微计算机信息,1998.

    王立新,浅谈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2007.

    杨明等,机电一体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农机化研究,2006.

第9篇:计算机信息处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的飞速发展,如何开展计算机教学和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初步应用能力成为计算机教师思考的首要问题,根据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学生自身层次不齐的实际,我们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即老师设置学习任务来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完成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学生自身素质及课堂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在一个或多个任务中,以自主探索或分组讨论的形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系统的知识。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该教学法特别适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有效的获取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能力。

二、 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设置的原则

期望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初步应用能力。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兴趣来设置任务;要注意知识点的系统性,依循序渐进原则布置任务,使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既巩固已学的内容又探索新知识来逐步提高。通过逐个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任务驱动”教学法具备“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了解学生、适应学生。

1.任务的选择要吸引学生

因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有一定的功利性,当他们觉得这个知识很有用时就会激发起强烈的学习欲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学习就是为了满足使用;作为老师,要利用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任务要分层次

由于学生本身的差异,在设计任务时要体现层次性,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并能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方能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布置任务最好能分基础和提高两个层次,大部分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继续完成提高部分。

3.任务要体现真实性和合理性,形成一个系统

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切忌把所有知识点都强行加入到任务中而不管是否符合理、客观实际;要注意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只有把各个子任务结合起来就才形成一个系统的任务。

三、 教学组织过程中的注意点

一堂课成功与否由很多因素决定,其中最关键的是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要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这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底,更取决于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组织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鉴于学生学习的层次差异性,易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组织课堂。常用的合作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和辅导基础一般的同学,共同提高;另一种是当基础很好的同学完成任务后请他们做“小老师”“去流动辅导几个很难完成任务的同学,辅导的过程中基础好的同学会有新的发现和提高,而被辅导的学生也能因跟得上学习进度体会到成功感。

2.创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教学的内容、学生身边的实际和当前的热点问题出发,去挖掘教材创设好的教学情景。这个情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还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参与性和竞争性,使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更具发现和探究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获取。

3.处理好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

“任务趋动”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学生自己在完成任务的这个目标的趋动下,自己去探索学习从而达到完成技能培养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任务的提出者和学生实践的指导者,学生是任务的主人。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积极的自学去互相帮助、努力探索。教师表面上是“旁观者”其实是“导演”。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过程

1.提出初级任务阶段

首先提出简单的尝试题,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方式:教师先给出简单介绍和方法上的阐述,也可直接在多媒体上演示(该过程不能太长或太复杂,否则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和害怕心理);然后提出初级任务和要求,学生只需参考课本自学就能完成。

目的:初步调动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便继续探索。

2.理论讲授阶段

该阶段的关键是传授一种学习的方法,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方式:逐步进行理论讲解,以最终的“任务完成”体现教学。

目的:详细讲授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便于自行操作和探索,为以后自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3.第一次教学任务的练习阶段

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教师布置具体任务,任务要明确、尽可能的具有趣味性、灵活性,以学生具体操作为主。同时教师能及时辅导、答疑和释疑,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方案控制教学进度。

方式:在教师引导和讲解后,提出具体任务并分析问题,然后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大胆尝试和使用中体会和领悟知识点。这期间,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可作单独辅导。

目的: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内容,程度好的同学可探索教师未提到的内容。

4.学生讨论与教师补充阶段

学生掌握以上内容后,教师再查漏补缺,触类旁通给出大量应用实例进一步加深理解重点难点。

方式:尽可能进行方法交流,可让学生借鉴其它同学是如何完成该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并在思路上能得到启发,以教师点评为辅。

目的:集思广益,开拓思路,鼓励创新。

5.教学延伸阶段(第二次教学任务)

完成前面的操作后,教师目标明确的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但要求可以相对模糊,给学生思考和发挥的空间的同时让其完全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目的:使学生掌握教学任务中较难的部分且能够熟练、拓展的运用知识,多总结思考,学以至用。

五、评价、检查和总结

该阶段需主要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所以,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注意层次性的同时要考虑个性发展,使其自学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观察法和作品评价法。评价的方式要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完成情况灵活机动的使用。常用的评价的方式有: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

总之,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若能将这把火点燃,教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它继承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很多优点,如:重视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动手能力;同时能较好地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将主动与被动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延伸和发展。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学得快且牢,也远远超出传统教学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容量,既实现了大纲的基本要求又使每个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最大收益,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同时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达到培养学生初步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 [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邵瑞珍等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