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是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品质高尚的人。这里足见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结合农村美术教育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
可以让学生在猜谜之中自然导入新课,这样既开发学生智力,又加深学生对所画物体的印象,将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还可以对范画或临摹对象进行欣赏、评价、使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构图、造型,产生美的向往,激发强烈的作画欲望,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水到渠成。同时、还可以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注重面向全体,让绘画变得容易,让学生产生“噢!我也会”的心灵感应。分数是无声的语言表达、给学生一个较高的分数、或写简单评语等,都能使学生增加绘画的信心和热情,激发绘画欲望,为下一课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让鼓励与表扬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要鼓励学生个性审美,启发学生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价时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别人交流,才会给艺术表现提供有利条件。
三、因地制宜,走出课堂,描绘自然,体验生活,开阔视野
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大物博,学生外出比较安全,在学习风景写生课时,可结合时间、气候、环境,有组织、有纪律地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画画、写意。对周围的风土人情、形色物状进行辨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美好心灵。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教学方法 有效途径
教师要遵循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识规律,通过选择合适的内容,创造宽松的氛围,运用恰当的方法,创造有效的途径,引导幼儿通过美术形式表现眼中所见、表达心中所想,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让幼儿在美术学习中体验成长、体会成功。
一、激情引趣,放飞幼儿美术学习的梦想
1.多维了解幼儿爱好。幼儿正处于对世界和事物认知的懵懂时期,针对幼儿生性好奇、好问、好玩、好动的特点,教师要合理呵护其稚嫩的创作热情,激发创新灵感,如此就能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幼儿中,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与幼儿谈心交友,走进他们的心灵,把握幼儿的发展脉搏,了解他们的喜好,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心理状况因材施教,让幼儿用美术表达所想、所思,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2.催生幼儿学习兴趣。教师要准确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爱好兴趣,引导幼儿调动情感、思维、想象、动作、语言等全方位、多渠道参与美术学习。在美术活动中,不断更新观念,厘清思路,创设能激发幼儿好奇和兴趣的环境,使幼儿主动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如在调色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和小瓶,教会幼儿方法,在幼儿了解和掌握了配色的方法后,让幼儿任取颜色相互搭配、调和,孩子通过实践发现瓶中的颜色一会儿变深,一会儿变浅,一会变绿,一会变紫,十分奇妙,孩子们一下子对颜色的变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小朋友们兴奋地说:“我成魔术师了。”
3.创设宽松教学环境。创设幼儿熟悉、喜爱和积极投入的教学环境,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之中,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在教学中,我通过选择一些儿童美术作品,组织幼儿进行欣赏,让他们在欣赏美、发现美中找出美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注重把幼儿的作品都集中展示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在肯定他们的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婉转地指出孩子在线条、色彩、内容等方面的不足,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不断提高。
二、激发想象,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1.提供幼儿想象空间。想象力是指对事物的联想能力,给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放飞幼儿想象的空间,让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幼儿是一张白纸,想象力往往会比成人更丰富、更大胆,更创新,他们会天马行空地创造出成人难以想象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地利用,合理地引导。我在美术活动“未来汽车设计展”教学中,在让幼儿了解了不同汽车的功能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大胆想象设计未来汽车的形状和功能。孩子根据我的指点,大胆现象、合理创造,设计了能自动抓小偷的新警车、能起飞的急救车、拥有各种功能的游乐车,幼儿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2.鼓励幼儿参与实践。引导和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探求新知,体会成长是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给每个幼儿不同的彩纸,启发孩子们用彩色纸折、拼、剪出图形、图案。在我的指点下,孩子们有的折出了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有的撕出了雪花、树叶、五角星等不规则的图案,我因势利导,组织小朋友玩组合图形,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实践,盖起了红房、折出五彩鱼、拼贴春天的景象等。幼儿的创造思维、发散得到了展现,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3.引导幼儿表现自我。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乐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表现、锐意创新的精神。引导和鼓励幼儿个性化发展,在生活和学习中,大胆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特长,表述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看法,表现对事物发展的认识。在美术课中,教师要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中心,通过联想、类比等方式,不断扩散思维、活跃思维。我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打破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改进制作方法、表现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激励施教,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成效
1.形式多样灵活施教。幼儿是美术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要把主动权让给孩子,让他们去探究、去创新。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事物、感知事物,让幼儿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并进行有益的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我的情感爱好、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我鼓励他们认真学习,继续探究,运用所学的新技能、新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爱好,激发幼儿对生活和事物的热爱。在美术学习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在学的过程成长,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
如今,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精神素质、培育新型人才,美术教育应结合当代艺术,提高中学生的美术水平。美术是中学的基本学科,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对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将来学生对美术专业的深化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中学美术教育受固有教学理念的影响,在美术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美术教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该文就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与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对优化中学美术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有效对策。
关键词:
中学美术;常见问题;有效措施
中学美术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的中学教育环境中,一些学生家长和教师过于重视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对于美术、音乐艺术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种教学理念影响了学校对师资力量的分配。部分美术教师综合水平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1.加强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课程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站在美学的角度看问题,能更好地分辨美与丑,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美术教学可以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行,在现代艺术发展的良好情势下,美术教育教学力度开始加大,针对全体中学生的美术教学课程也相继开展并受到重视。美术教育的开展令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
2.有利于其他学科学习
美术教育课程是中学教学科目中的一门课程。美术教育课程是中学教学体系中包含的基础性学习科目,不仅包含创建美、发掘美,而且从侧面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良好、有效的洞察力除了对美术学习有好处,对文化课学习同样带来很多益处,这种洞察力的培养与形成,是其他课程所无法代替的。敏锐的洞察力能更好地使学生迅速掌握并理解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有效培养动手能力
美术教学课程安排中,不局限于绘画能力的培养,而涉及方方面面,如剪纸、插花或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创作等形式,都属于美术范畴的教学内容。人的智力是在日后的成长中通过不断开发、挖掘与培养才形成的。其实,智商的高低也是能力的表现,这些能力可以通过洞察力、创造力、行动力、反应力等形式来体现,而美术教育丰富的课程内容锻炼了学生这些能力,使他们通过美术课程产生成就感,增强对美术学习的热爱。
二、中学美术教学中常见问题
1.美术课程不受重视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力度不断加大,但迫于升学压力,部分中学在课程安排中,仍然比较注重文化课相关学科知识的培养与辅导,对美术课程的安排较少。尤其对于初三学生而言,每天面对的课程安排基本是文化课,没有体育或是美术课程的安排,这给初三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压力。这样不合理的课程安排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造成成绩下滑,对学习失去信心,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缺少专业美术教师
除了美术课程不受重视外,学校的教学资源分配也出现了不均衡的情况。学校管理人员更倾向于把财力投入文化课教学设施,这是出于学校升学率的考虑。其次,由于对美术教学投资不足,导致美术师资力量不够专业。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和特殊性,需要专业素质较强的美术教师和充足的美术设备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但由于缺少专业的设备和师资水平不足,美术课有时无法正常进行,甚至一些中学出于升学率的考虑暂停了美术课程的教学。
3.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美术教学要想实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洞察力的培养目标,就要使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目前,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师资力量匮乏,教学经验较少,大多数只注重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并没有太多实际教学活动的经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中学美术教师上课的形式就变成单纯依照备课教材讲解知识,没有组织相关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习效率,进而影响到整体学习质量。
4.传统教育意识阻碍
尽管近年来国家提出为学生“减负”的计划,但是以往应试教育的理念依然制约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由于初中学校追求升学率,美术课程不是中考考试科目,美术课通常被学校其他文化课替换,减少了美术的课堂教学时间。部分学生家长和学校不重视,使中学美术教育工作面临挑战。
三、优化中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有效措施
1.加强美术教育重视
要想提升中学美术教学质量,首先中学校方要充分意识到美术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明白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了解重要性的前提下,学校应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做到至少每周安排一节美术课。虽然美术学科不在中考范围内,但美术教学可以缓解学生平常的学习压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和营造学习氛围。另外,学校要加强对美术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在我国当前的中学美术教学中,一些地区的美术教学资源出现了失衡的状态,对于这种现象,有关教育部门要努力落实相关工作,缩小各地区间的美术教学差距,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对于贫困、偏远、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区,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其教学经费的投入,保障学生在优质教学环境中学习,促进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保障中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2.增强专业师资力量
目前,部分中学美术教师的师资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薄弱。要想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增强专业师资力量是关键。师资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进程。因此,中学要加强专业师资力量,提高美术教师整体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某些中学美术教师没有创新思维,受固有教育模式影响巨大,对美术教学一味传授理论知识,没有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目标落空。因此,教育机构针对师资力量匮乏的地区,要推出乡村教师优惠制度,鼓励刚毕业的美术专业大学生为乡村美术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要对美术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使美术教师能够了解当前的教育背景、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学校应加大对美术相关设施的投资力度,为美术教学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对美术课程的了解和相关能力的培养。
3.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授课方式过于单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没有组织相关的具体活动。要想调动课堂的活跃性,提高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美术教师就要改变现有的单一教学方式。由于美术教学与文化课教学存在一些差异,教师在授课方面也要做出相应改变,不能参照文化课的授课方式进行美术教学。中学生正处于能力发展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美术课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通过美术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增进学生互相合作,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教师要结合书本知识,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美术教学,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创作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使学生站在审美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活跃学习氛围。这些举措对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到校园操场中根据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利用植物创作一幅画。通过校园中的树叶、花瓣等自然材料让学生进行绘画,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转变教育观念
如今,一些教师由于受到固有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授课方式较为陈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积极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用审美的视角看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生的作品可以充分表达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单纯可爱、天真烂漫的特性都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来体现。其实,美术也是学生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美术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术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美术教育,对学生和家长阐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一些家长认为学习美术会使学生文化课成绩下降,因此,美术教师要与家长沟通交流,通过实践向家长证明美术教育的真正意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任课教师要正确看待美术,充分意识到美术的重要意义,摒弃固有教学观念带给美术学科的束缚,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
结语
美术教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以实现艺术教育的宗旨为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其动手能力,并通过美术学科达到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共同进步的理想状态。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团结合作意识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促进美术教育发展是当前提升学生素质的趋势,中学美术教师要抛弃固有观念带来的束缚,采用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美术授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让课堂氛围更轻松,用形式多变的课堂活动内容丰富美术教学。同时,相关教育管理者要加大对学校美术教学设备的投入,对偏远或贫困地区的美术教学要引起重视,鼓励年轻的美术专业大学生下乡任教,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政策扶持。同时,增强学校美术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促进美术教学事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巢萍 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八都中学
参考文献:
[1]王莹.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美术教育研究,2015(6).
[2]王文生.浅谈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创新导报,2016(27).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课堂上,几乎所有的人,忽视了儿童美术作为一种“生态现象”和人生的一个“生命阶段”独立存在的意义。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兴趣”是最重要的,要如何使学生有兴趣?就需要我们不断改变教法,改变教学环节的设计。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以大家的画“都一样”为结果;美术教学的真正意义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感也逐渐在“临摹”中泯灭。当然,临摹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需的,但在小学阶段,即使临摹了也要以能临出独特的个性为目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我在教二年级美术《茂密的花》一课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自然的声音;在教色彩时让学生听一组音乐之后再与色彩对号入座;让学生大胆尝试各种不同造型的花,在不同的摆放方式中了解“茂密”的含义,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去客观地表现对象;而且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不教而教”中的“不教”,就是你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教”就是要启发他、引导他,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如我在二年级的美术《绘画游戏》这课上,结合课本内容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然后在分割的块面上填上自己认为好看的颜色,结果每个学生画得都很美,有的乍看起来是动物;有的则像植物……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线条及色彩搭配的感受能力。也掌握了画线条与画色块时不同的握笔方法,培养了用色的良好习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不但对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及健全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起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品展示时,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完成优秀作业的催化剂。班级自从建立小组的评比机制以后,同学们在课堂纪律、语言表达、构图设计、色彩表现、内容安排、形象体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因为小组成员为了集体的荣誉,纷纷讨论,献谋献策把各自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然后小组统一最好的方案,再一起动手完成作业。如在教授人美版第6册《怪兽》这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去收集一些废弃品,带到课堂上进行制作。那天各组的同学都带了工具和材料。其中,有一组同学带来了泡沫块、胶水、牙签、颜料等,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怪兽,那怪兽的造型栩栩如生。另一组的成员则用废弃的胶卷壳、废纸板、饮料盒等制作了怪兽,充分突出了怪兽的“怪”这一特点;有的用易拉罐、塑料袋制成怪兽,也是生动形象。他们的作品真是千奇百怪,件件精美。又如在教授《大树的故事》一课时,我启发学生看看大树上到底能发生什么样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全班一起为我在黑板上画的大树添加故事,顿时各小组纷纷讨论开来,一起探讨用什么艺术表现形式。最后我收到了许多生动有趣的优秀作品。有树叶上小小昆虫的故事,有树洞里小松鼠的故事,有大树根里小蚂蚁的故事,还有树枝上小鸟的故事……这些画还有一个更大的特点就是运用的材料和表现的形式各具特色。学生们有用水彩笔求朦胧的树叶,用油画棒表现树木的粗犷,用线描勾绘小动物的精细……总之,件件作品都依照学生的喜好完成,作品充分展现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无限的想象力。本课结束前,我组织作品评比,让全班同学欣赏讨论,发表各小组的意见,然后由我进行分析、总结,最后选出优秀作品,给与奖励。这样一来,各小组同学在互帮合作中,注意到手工艺品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独创性。绘画作品注意画面的构图饱满,上色形式的变化,冷暖色彩的搭配,表面装饰的安排等艺术韵味,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表现性和创造性。
我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程内容,巧于启发学生想象、构思,还要指导学生敢于冲出传统美术观念的框框,大胆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自己所看到的物体,不要害怕形象画不准确。教学中,要提醒学生保留绘画作品的原创作,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在画面上更好地表达内心感受。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08―0086―01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的功能,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既要认真考虑自己怎样教,又要研究学生怎么学。只有合理采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需要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进而不断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美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因讲授能力欠佳而不能很好地驾驭这一方法。其要么照本宣科,要么使用一些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美术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锤炼自身教学语言艺术,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从单纯的技能、技巧教学向美术文化教学转变,增加美术教学的文化含量,并做到教态优美,教学语言幽默风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而且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此外,由于美术教学课时有限,教师的讲授应简明扼要,尤其是在技能教学中要做到“精讲多练”,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动手实践。
二、讨论法
这里所说的讨论,并非仅限于学生之间的讨论,而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谐的思想交流活动。教师合理地运用讨论法,既可以彰显学生个性,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又能够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忌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知,应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通过讨论来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提高自身审美情趣。讨论主题的设置要基于学生的好奇心和知识水平,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论题应具有明确指向,并富于启发性和层次性。教师不能提出过于艰深的论题,这样会挫伤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可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所讨论的内容偏离了主题,就要及时加以引导或者转移话题。
三、合作实践法
合作实践法既是一种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化学习的学习方法,也是新课改背景下推广力度最大的教学方法之一。《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不应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他们积极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在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时,则应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合作实践法运用得好,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提高,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相关学科的整合力度,充分发挥自身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支架”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引导他们通过分析、观察、体验等途径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四、演示示范法
演示示范法也是被美术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的亲身演示和示范是最能吸引学生目光的。但是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和新型教学媒体的出现,部分美术教师则以播放多媒体课件来代替亲身演示和示范,虽然教学内容未发生太大改变,但是却失去了现场感,学生很难直观地感受绘画或者雕刻等艺术创作的动态之美。为此,在美术技能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现场演示和示范,以增强学生对创作形象的感受力与想象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笔者认为,作为职业中学的美术教师,要解决所面对的这一问题,除有待于教育大环境的改善外,还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把美术欣赏教学落到实处,使追求艺术素质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美术欣赏课教学创新进行了初浅的研究,以求教于大方。
一、建立以自由为原则的教学模式
以“自由”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安排学习活动时只提供学习的范围,让学生自由选择决定他们的方向,去探索、发现结果。学生自动自发的学习,不仅可以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而且可以启发他们的心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做适当引导,即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
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也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基于这点,每一堂课,笔者很少一开始就滔滔不绝地讲一大堆的理论,而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走下“神圣的讲台”,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美的氛围
直观教学是美术欣赏的重要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使艺术和科技互相渗透是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质的一个绝好的契机,多媒体教学以其绚烂多彩的表现形式,融欣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生动直观,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突出了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则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的引导,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与学双方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
美术欣赏课中,多媒体教学绚丽多彩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情感方面的共鸣,基于这一点,在教学中适时地加进德育内容,这比一般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上《中国古典园林》这课时,笔者着重介绍世界园林史上的明珠――圆明园。首先介绍圆明园的成因、发展和规模,然后用实物投影的方式让学生欣赏圆明园全景及局部图画;接着让学生观看优秀影片《》片段,当影片中出现了圆明园那如诗如画般的景色时,同学们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当看到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时,同学们无不为之愤慨。最后,画面定格在了圆明园的遗址上,带着深深的思索结束了这节课。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开发乡土教材,拓宽美术作品欣赏渠道
中国教育改革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包括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养,美术欣赏课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功能。但由于各地区在美术教学基础、美术师资水平以及美术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必然使美术教材具有较大的选择弹性,才能保证其广泛的适用性。我国历史悠久,长期中形成许多乡土特色的文化,其中美术也很具有乡土性。为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振兴家乡、造福家乡的情感,笔者根据教材的基础内容和要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以适应本地区特殊教学的需要。实践证明:在美术教学中,适当补充乡土内容,既能充实教材,又能使同学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了爱乡之情。
四、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激活美术欣赏课的载体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满堂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非常重要。
一、让学生以研究和实践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课堂教学应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课堂教学的结构不能只按一种传统的模式,即先讲后画。有些课可以安排先画后讲、边讲边画、边画边讲,老师设问学生解答,学生自学老师总结等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解问和自学过程就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能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另外,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多种形式,例如以写生为目的的分组教学形式,以创作为内容的分散、竞赛等形式。如果条件具备,还可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采用组织观赏、欣赏、外出写生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研究和实践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习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都远远超过了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和探究、创造精神。
二、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美术教学都是以学习知识技法为主要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多以临摹成年人作品为主,所以形成了一套模仿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而近年来,大家逐步认识到儿童的稚趣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儿童的天性和个性不容抹杀,学生和教师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意识,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倡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主动学习,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导致教学方法的深刻变化,逐步由注入式、满堂灌向启发式、活动式、创造式方向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主变为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结合。还要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地进行教法上的改革和创新。教师既要研究如何教,同时也要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组织各类美术大赛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新时代的教育是要培养出一批热爱生活,改造自然,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努力的创新型人才。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对万事万物的美好情感,老师尽量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进行户外写生,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画画,孩子们一个个眉开眼笑,兴趣盎然,用不同的绘画工具,不同的表现方法,表达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自然的美好情感反映在作品里。在教学中,老师还注意使知识与生活接轨,突出美术学科的实用性。如《小雪花》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剪制方法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雪花贺卡,送给爸爸、妈妈及好朋友等,并在圣诞节时,用五颜六色的雪花来装饰教室。
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途径
刘来文(河北武邑中学)
[关键词]中学 美术课教学 审美教育
美到处都有,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方法灵活多样。美育可以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美术教学作为学校美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并不仅仅象其它学科只是渗透美育而已,这是因为美术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塑造典型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美,表达了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审美情感及审美理想。学生通过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途径掌握人类的审美经验,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发展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
作为视觉造型很强的美术艺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
老师通过营建美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见诸于活动,如园艺活动、课本剧、邮票设计、美术教室的布置、张贴名人名作,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作,举办各种展览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校园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起着陶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会使学生“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同时,活动要兼顾美术学科和青少年中心的思想,融美育、智育为一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积极进行各种美术创造,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把学生带到审美的意境中去
如今,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精神素质、培育新型人才,美术教育应结合当代艺术,提高中学生的美术水平。美术是中学的基本学科,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对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将来学生对美术专业的深化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中学美术教育受固有教学理念的影响,在美术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美术教学教育目标的实现。该文就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与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对优化中学美术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有效对策。
关键词:
中学美术;常见问题;有效措施
中学美术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的中学教育环境中,一些学生家长和教师过于重视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对于美术、音乐艺术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种教学理念影响了学校对师资力量的分配。部分美术教师综合水平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1.加强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课程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站在美学的角度看问题,能更好地分辨美与丑,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美术教学可以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行,在现代艺术发展的良好情势下,美术教育教学力度开始加大,针对全体中学生的美术教学课程也相继开展并受到重视。美术教育的开展令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
2.有利于其他学科学习
美术教育课程是中学教学科目中的一门课程。美术教育课程是中学教学体系中包含的基础性学习科目,不仅包含创建美、发掘美,而且从侧面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良好、有效的洞察力除了对美术学习有好处,对文化课学习同样带来很多益处,这种洞察力的培养与形成,是其他课程所无法代替的。敏锐的洞察力能更好地使学生迅速掌握并理解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有效培养动手能力
美术教学课程安排中,不局限于绘画能力的培养,而涉及方方面面,如剪纸、插花或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创作等形式,都属于美术范畴的教学内容。人的智力是在日后的成长中通过不断开发、挖掘与培养才形成的。其实,智商的高低也是能力的表现,这些能力可以通过洞察力、创造力、行动力、反应力等形式来体现,而美术教育丰富的课程内容锻炼了学生这些能力,使他们通过美术课程产生成就感,增强对美术学习的热爱。
二、中学美术教学中常见问题
1.美术课程不受重视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力度不断加大,但迫于升学压力,部分中学在课程安排中,仍然比较注重文化课相关学科知识的培养与辅导,对美术课程的安排较少。尤其对于初三学生而言,每天面对的课程安排基本是文化课,没有体育或是美术课程的安排,这给初三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压力。这样不合理的课程安排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造成成绩下滑,对学习失去信心,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缺少专业美术教师
除了美术课程不受重视外,学校的教学资源分配也出现了不均衡的情况。学校管理人员更倾向于把财力投入文化课教学设施,这是出于学校升学率的考虑。其次,由于对美术教学投资不足,导致美术师资力量不够专业。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和特殊性,需要专业素质较强的美术教师和充足的美术设备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但由于缺少专业的设备和师资水平不足,美术课有时无法正常进行,甚至一些中学出于升学率的考虑暂停了美术课程的教学。
3.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美术教学要想实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洞察力的培养目标,就要使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目前,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师资力量匮乏,教学经验较少,大多数只注重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并没有太多实际教学活动的经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中学美术教师上课的形式就变成单纯依照备课教材讲解知识,没有组织相关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习效率,进而影响到整体学习质量。
4.传统教育意识阻碍
尽管近年来国家提出为学生“减负”的计划,但是以往应试教育的理念依然制约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由于初中学校追求升学率,美术课程不是中考考试科目,美术课通常被学校其他文化课替换,减少了美术的课堂教学时间。部分学生家长和学校不重视,使中学美术教育工作面临挑战。
三、优化中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有效措施
1.加强美术教育重视
要想提升中学美术教学质量,首先中学校方要充分意识到美术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明白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了解重要性的前提下,学校应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做到至少每周安排一节美术课。虽然美术学科不在中考范围内,但美术教学可以缓解学生平常的学习压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和营造学习氛围。另外,学校要加强对美术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在我国当前的中学美术教学中,一些地区的美术教学资源出现了失衡的状态,对于这种现象,有关教育部门要努力落实相关工作,缩小各地区间的美术教学差距,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对于贫困、偏远、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区,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其教学经费的投入,保障学生在优质教学环境中学习,促进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保障中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2.增强专业师资力量
目前,部分中学美术教师的师资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薄弱。要想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增强专业师资力量是关键。师资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进程。因此,中学要加强专业师资力量,提高美术教师整体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某些中学美术教师没有创新思维,受固有教育模式影响巨大,对美术教学一味传授理论知识,没有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目标落空。因此,教育机构针对师资力量匮乏的地区,要推出乡村教师优惠制度,鼓励刚毕业的美术专业大学生为乡村美术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要对美术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使美术教师能够了解当前的教育背景、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学校应加大对美术相关设施的投资力度,为美术教学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对美术课程的了解和相关能力的培养。
3.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授课方式过于单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没有组织相关的具体活动。要想调动课堂的活跃性,提高中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美术教师就要改变现有的单一教学方式。由于美术教学与文化课教学存在一些差异,教师在授课方面也要做出相应改变,不能参照文化课的授课方式进行美术教学。中学生正处于能力发展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美术课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通过美术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增进学生互相合作,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教师要结合书本知识,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开展美术教学,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创作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使学生站在审美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活跃学习氛围。这些举措对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到校园操场中根据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利用植物创作一幅画。通过校园中的树叶、花瓣等自然材料让学生进行绘画,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转变教育观念
如今,一些教师由于受到固有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授课方式较为陈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积极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用审美的视角看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学生的作品可以充分表达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单纯可爱、天真烂漫的特性都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来体现。其实,美术也是学生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美术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术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美术教育,对学生和家长阐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一些家长认为学习美术会使学生文化课成绩下降,因此,美术教师要与家长沟通交流,通过实践向家长证明美术教育的真正意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任课教师要正确看待美术,充分意识到美术的重要意义,摒弃固有教学观念带给美术学科的束缚,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
结语
美术教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以实现艺术教育的宗旨为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其动手能力,并通过美术学科达到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共同进步的理想状态。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团结合作意识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促进美术教育发展是当前提升学生素质的趋势,中学美术教师要抛弃固有观念带来的束缚,采用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美术授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让课堂氛围更轻松,用形式多变的课堂活动内容丰富美术教学。同时,相关教育管理者要加大对学校美术教学设备的投入,对偏远或贫困地区的美术教学要引起重视,鼓励年轻的美术专业大学生下乡任教,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政策扶持。同时,增强学校美术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促进美术教学事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巢萍 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八都中学
参考文献:
[1]王莹.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美术教育研究,2015(6).
[2]王文生.浅谈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创新导报,2016(27).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辨别能力。通过对美的感受,进化为对美与丑的分辨能力,潜移默化地使人的精神在愉悦和操作中得到升华,在学校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美术教学的意义。
一、将课内、外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要战场,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开展其他教学。课堂教学的结构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的先讲后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的自学过程就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能力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另外,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多种形式,例如,以写生为目的的分组教学形式,以创作为内容的分散、竞赛等形式。还可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采用组织观赏、欣赏、外出写生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以研究和实践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和探究的创造精神,创造良好的个性发展环境。
二、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直以来,美术教学都是以学习知识技法为主要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多以临摹成人作品为主,所以形成了一套模仿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而近年来,大家逐步认识到儿童的稚趣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儿童的天性和个性不容抹杀。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意识,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倡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主动学习,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导致教学方法的深刻变化,逐步由注入式、满堂灌向启发式、活动式、创造式方向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主变为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结合。
三、从写实性教学逐步向表现性教学靠拢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当提倡儿童发挥艺术直觉,鼓励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于客观事物本身,进行扩展与延续,让学生在“创作式”的作业中完善造型技能和提高审美素质。与传统的写实造型教学相比,表现性美术教学能较好地体现这一宗旨和要求,要求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与创造,抓住特征,夸张、超现实地表现,把与对象有关的人和事物联系起来或自己与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在创作中表现出来。我们知道,传统的写生课要求学生认真准确地观察物体的形状、比例、透视等客观属性,塑造出精确、完美的形体。而实际上,这对于儿童而言是一种被动的思维方式,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而限制了儿童创造思维的活动。在写生作业中,如果我们让学生在抓住事物特征的同时,进行大胆地取舍、夸张与变形,留给他们更多的表现空间和契机,充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那么就会使作品蒙上浓厚的艺术情感和趣味。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我们必须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和制度,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认识特点,真正为孩子们创造自由探索、自由表达的环境和条件,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注入营养。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音体美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