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展毕业论文范文

会展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展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展毕业论文

第1篇:会展毕业论文范文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外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外语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检验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学生学士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毕业论文在外语专业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无法取代。毕业论文的开展不能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脱节,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我们于2009年至今不定期的对日语专业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和专家等相关人员进行了关于“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关的调研和访谈,同时结合我校日语专业的生源情况,将我校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最终将学生培养成毕业后可在BPO行业、商贸企业、涉日IT企业等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日语专门人才。从专业培养目标可以明确看出,我校日语专业培养的是符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日语人才。

二、合理定位毕业论文

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条不紊地开展毕业论文的工作,必须有与之对应课程对毕业论文进行支撑,而且毕业论文是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前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综合运用的过程,前期的课程也是毕业论文有力的支撑。我们根据CDIO教育理念设计了包含毕业论文在内的以“项目”为引导,注重能力培养的一体化专业课程能力培养体系(图1)。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摩斯工业大学和瑞典林雪平大学共同创立的教育改革理念,是“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CDIO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一次突破,它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模式开展实践教学,CDIO教育理念对日语教学,尤其是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毕业论文工作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一种打破传统的全新教学思路和模式。

如图1所示,鱼骨图的两侧分别代表大一学年的导引项目(一级项目)和大四学年的压顶石项目(一级项目)。主鱼骨上面的三个鱼刺分别代表三个学年的二级项目。其中六个二级项目均设置在实践学期。每个二级项目的顺利开展必须由对应鱼刺上的若干个三级项目(具体课程)支撑。在一体化的项目体系中,三级项目支撑二级项目,二级项目支撑一级项目。也就是说,前期的导引项目和二级项目都支撑着大四学年的商务日语综合实训项目和毕业论文。可见,毕业论文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学生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去完成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够得到综合检验的毕业成果。

三、能力培养

毕业论文从开题到答辩整个过程的跨度为8个月,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检验和能力进行综合培养的过程。我们通过对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和企业的问卷调查、当面访谈,以及结合毕业论文在教学体系中所处地位的综合考虑,最终比较客观地确定了毕业论文各个阶段、各个任务重点培养的能力指标。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重点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了解日本社会文化背景的能力、行业知识及企业文化的能力,良好的日语读解和书写能力,确定主次与重点的能力,较高的日语表达、说明能力、口头表达和人际交流能力,书面的交流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以及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与习惯等。即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一体化设计。

四、总体设计

我系每一年度的毕业论文工作启动为本年度的10月中旬,结束为次年的6月上旬,历经8个月的时间。从启动时期的选题,到论文答辩、存档等工作由负责教学工作的系主任为领导小组组长,具体工作由教研室负责教学的主任负责,下设若干论文指导小组,每个小组由组长、秘书和组员组成,做到责任到人。并围绕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导、校外实习、教学检查、评阅、答辩和存档等环节,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论文质量,确保了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非常详细、明确的教学实施方案,规定了每个阶段的任务,提交的材料、文档提交的时间,同时各种文档和模板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说明,先从制度和文档等方面,确保了思路明确、标准统一,同时也不让教师分心,确保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上。

五、论文选题

1.选题方式

我们利用“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按照“双选制”进行选题。要求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能够指导的论文方向以及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可能用到的研究方法、具体要求等信息提前录入系统。然后统一将系统开放给学生,学生登陆系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指导教师,完成初步“双选”工作。根据“双选”结果,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题目,完成选题工作。整个过程教师都按照教学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日程进行指导,并且及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选题方向

我们要求教师和学生在选题过程中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符合教学基本要求,注重语言能力培养。规定在传统的日语语言、文学、文化方向的基础上,主要以IT行业、旅游行业、会展行业、酒店行业、日本社会、日本经济、企业管理、商务礼仪和日语教育等应用性强、和教学联系比较紧密的选题为主。选题结合教学、科研等实际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先进性、开拓性。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同时要求学生的论文题目和内容不能和近三年的选题和内容相同,题目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宽泛,坚持一人一题的选题原则,以保持较高的更新率。大力提倡并鼓励真实性选题。

六、结语

笔者发现一些学生由于到企业实习、进行留学准备等各种原因,不够重视毕业论文的现象,甚至也发现个别没有经验的指导教师不够重视的现象。无论毕业论文的设计多么理想,作为实施者的学生和指导教师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重新认识工程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2]杨秀娥.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过程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

第2篇:会展毕业论文范文

今天我刚刚去北大法学院参加了自考法律专业的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还算顺利应该是通过的,有一些感悟和想法不得不说说,给那些没写过论文没答辩过的自考同学们讲讲经验。在论文写作方面,具体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不谈,因为不仅各大论坛网站都有介绍而且写作前北大也会召开说明会并且会发说明,通过跟指导老师交流也会得到相应信息,在这只是想就选题和答辩方面谈谈想法,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其一,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你的指导老师的背景这点太重要了,通常学校分配的指导老师都是法学院的教授或是教授的在读博士,这些人都很有名气,选择论题之前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你的指导老师的背景,包括他的简历,目的在于知道他的研究方向、从事教学研究这些年来都写过什么文章出过什么著作,然后选择非他专业领域的论题来写。

记住,一定是“非”他专业领域的,有些同学认为借论文撰写的机会得到指导教授专长领域的指导是很难得的机会,我要说的是,醒醒吧,那样只会给自己增添麻烦。原因是首先他的专长领域他已经研究多年,你在短短2、3个月的论文写作时间里所得出的结论有可能超过他或让他刮目相看么?往往我们写的论文都比较浅显,论理多过论事,如果你写的是他专长的领域那么只能让老师觉得你的论文更加没有深度,没有新意,那结果自然也就不会理想。相反如果是他不专长或非研究领域,通常他不会不自觉地带着审视的眼光来看,而是普通的阅读和指点,情况会截然不同。我这次就是没有事先了解指导老师的背景,恰恰选择了他的专业领域写论文,结果答辩的时候老师问的问题都比较尖锐,让我为自己的答辩捏了一把汗。其二,千万不要选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我这次的论文就是吃了这个亏,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不得不承认,毕业论文写作不是发挥兴趣的时候,也不是让你在知识海洋自由驰骋的舞台,它是非常现实的,以至于几近功利,就是说此刻既不是通过撰写论文来探讨学术的时候也不是展现个人知识面的时候,因为就自考本科生的水平想写出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我只是对大多数人来讲,不排除有个别非常优秀的同学可以借论文写作一展才华。)如果说自考法律的15科是道道关卡那论文写作就是通往黎明最后的通道,选择最保险最稳健的论题写作才是出路,千万不要为了显示才能而选择晦涩偏僻的论题,相信我,你绝对驾驭不了,最终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我这次的选题就是前车之鉴,因为兴趣使然,我选择了非常少见的甚至在国家图书馆都找不到什么相关资料的论题,原因当然不是想显示什么而是的确出自兴趣,不过虽然一直对我的论题所涉及的领域很感兴趣但却没什么系统深入的了解,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有兴趣一定能写好它。

写起来才发现,不光材料难找而且由于题目偏涩、社会讨论繁杂、案例稀少,论文体系一直不能确定,经过了3次大刀阔斧的删改(如果是很有信心的论文绝不会经过3次完全改头换面以至根本看不出前稿踪影的修改的)最后截稿日期过了仍迟迟交不出满意的定稿来。这样的结果是不仅要承担迟交定稿带来的麻烦还失去了对论文的绝对信心,直接影响了答辩的心理准备。所以告诫大家,论文撰写不是儿戏,一定要选择大众化、易于寻找材料和案例、方便阐述和分析的论题,此时兴趣应该先放一放,安全度过最后的一道关才是最重要的。其三,答辩的准备一定要围绕论文本身其实指导老师们都是很心疼学生们的,他们知道我们自考学生的不易,所以都是过程要求严格,结果都是很照顾学生的,所以答辩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一般来讲只要你对你的论文足够熟悉(哪怕不是自己写的也要绝对熟悉内容和体系)通常通过答辩并且取得优、良成绩并不困难。但我还是要说几个要注意的地方。答辩之前一定要充分的了解你的论文都涉及了什么问题,把所有可能提出问题的问题点都做详细的了解,相关的知识要烂熟于心。

但基本主抓的是论文直接涉及的知识和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答辩时通常问的问题都比较基本,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专门去收集整理一些拔高的问题点而忽略了基本问题基本原则,这样在答辩的时候你不仅没有机会展示你准备的高深问题还会因为基本问题没抓住而让老师觉得你表现不够优秀,甚至怀疑论文的真实度。通常说来答辩的气氛是很轻松的,老师们评判主要是从论文本身来,答辩只是一个辅助,即便答辩不甚理想也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取得好成绩,因为老师们都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论文才是学识及态度的体现,答辩往往受客观因素及紧张程度的影响有时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对我们自考生来讲,想要答辩顺利除了认真写论文、充分了解相关知识,还有就是对老师的尊重和体谅,只要这些因素具备了,得到学位就只是时间问题了。论文出处(作者):

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

第3篇:会展毕业论文范文

“送教下乡”的关系,我后来去过那样的小镇,一条或几条大街,几幢贴了马赛克的办公楼,饭馆的牌匾灰扑扑的,“东风饭店”一类,的确像福楼拜笔下一眼望得到头的永镇,乏善可陈。如果循规蹈矩,生活在这样的小世界里,仗着“地面熟”,到了中年之后当能如鱼得水。如果有些才华,惦记着“生活在别处”,反倒是有些“麻烦”。

一般而言,人总是从自身的经验和环境来判断世界的,小地方的才子才女,因为没有可以比较的参照系,不容易了解自己的才华到底有多少分量。高估的,容易显得夜郎自大;而低估的,随波逐流湮没无闻,根本就没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高估自己的人,理想远大得吓人,而且认死理、一根筋,如果机缘不巧不能成功的话,在别人看来是志大才疏的喜剧,在自己的体验中,那是生不逢时的悲剧。更重要的是,他们到底没底气,在大城市的势利的万丈红尘前,极度的自尊与极度的自卑往往纠结在一起,由于太看重自我的尊严和他人的评价,人整个是脆的。其实无论城里还是乡卞,理想主要是用来幻灭的,只是因为这重脆,城关才子的幻灭幻灭得尤其惨烈。

实话说,我的学术原则遇到这批学生后自动收缩。人家答个辨都要提前一两天从山里村里赶过来,没准鼻角还沾着煤灰,你还跟人家计较什么是“批判现实主义”?忒不厚道了。我夸他们,我帮他们,我复印了参考资料寄给他们,我沉浸在人道主义的恩师小情怀里自我陶醉,直到听说那个故事。

某某,一个男学生,才华是有些的,但是绝没到横溢那个地步。我给了他“优”。他写信来谈人生和理想,我也回了信,应该是写了不少鼓励的话。这样的事情一年总会遇到两三件的,我没在意。几年以后,我去他所在的镇,当地教育机构的领导请我吃饭。席间喝了不少酒,气氛熟络了之后,一个小领导模样的对我说“您的学生某某,可真惨”。我的学生某某?我诧异了。原来这个某某,把我的鼓励全都当真,打着我的学生的旗号,自视为镇里大才子。他与领导吵翻,自己去了深圳发展。在深圳也没赚到钱,老婆又跟人私奔,只好灰溜溜地回来。本来的小萝卜坑被人占了,万般无奈开了个卖针头线脑的小杂货店,据说酗酒很厉害——小领导是某某的远亲,所以望着我的眼神很有谴责的成分。我恍惚记得,某某的毕业论文写的是《无名的裘德》,简直是报应呐。那顿饭,我还真喝高了。

从那以后,我意识到过分的同情与不切实际的鼓励是城关才子的毒药。说起来,人人平等只是理想而已,出身的不平等、环境的不平等、智力的不平等、教育的不平等,已经在青年时代定位了人。老师不该善意地忽略这种种不平等,而是应该尽量客观,让学生在直面不平等之后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好还能不失进取的勇气。不可否认的是,老师这种“权威意见”说出来的时候,经常是刀一样伤人,还有政治不正确之嫌。

不过,在正规的本科教育的课堂上,我总是叮嘱那些优越的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们,不要小看了身边那些小地方来的同学。他们能够坐在这里,付出了更为艰辛的努力,也许在知识储备和学术视野上,他们暂时处于劣势,但是,在他们身上,追求承认的愿望是如此巨大、如此巨大,所以,他们才真正具有成功所需要的心理动力。

不是么,近百年前,有一个出身韶山农村的孩子,在16岁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县中学读书的时候:抄了这么一首“感动中国”的诗: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第4篇:会展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陈述《论城市经营与会展业的互动作用--以广州为例》

一、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中国已经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通过积极推动国际会展产业发展为自身带来了客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树立城市品牌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在竞争激烈的城市世纪下,广州城市发展面临着难得的亚运及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契机。在此背景下,以会展业促城市经营,从而达到城市经营与会展业的融合与发展,以此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目的,本文从新的角度揭示了会展经济与城市经营的关系,为尚在探索阶段的中国城市经营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

二、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外有关城市经营、会展业、会展经济的课题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而言,均达到一定的影响力,对城市经营的策略、会展的发展以及会展经济的分析有较多的文献论述:

(一)城市经营类

主要探讨城市经营的竞争策略,强调政府与市场对城市经营所起到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倡资本化经营,剖析国内外城市经营中的所存在的误区,更有对城市经营思路的探索。

?

如:《我国城市经营应注意的问题与关键》?许正中许铭桂国家行政学院

文章认为,现阶段进行城市经营促进城市发展要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增强城市聚集经济的能力,增加城市经济的乘数效应,顺应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积极培育积极增长极。同时,文章指出,培养产业集群是关键。

《城市经营的品牌战略研究》左辅强重庆大学

该文章基于当前城市经营研究与发展,以介绍城市品牌战略的新内容为主,把营销管理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前沿思想应用于城市经营领域,尝试以市场为导向,从商业化营销城市角度探求新的城市管理战略运行模式及思路,创新并发展城市营销的方法和理论,并提出一个城市品牌化经营的广阔视野和分析框架,通过阐述品牌战略在城市规划中的角色,讨论了它的特性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求城市与时俱进之路,以提升城市魅力和综合竞争力。

?

(二)会展经济类

主要通过总结国际会展业成功的基础上,分析会展业的影响作用,提出加快我国会展业的对策以及目前存在问题。

?

如:《发展我国会展经济刍议》韩邦跃天津职业大学

文章认为会展业由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特殊推动作用,它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会展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然而与会展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会展业的水平还比较低,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该文就我国提高会展业发展水平的意义、紧迫性以及措施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构建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皮平凡广东商学院

文章认为随着中国假如WTO,表明中国将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与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联系更加深入。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会展经济已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广州、深圳、东莞、珠海都把会展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该文认为,上述城市作为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二、三产业发达,且结构相似,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为止接近,又毗邻世界著名的会展中心――香港,从整体构建以四城市为中心的珠三角会展经济带十分重要。

《关于进一步次紧我国会展业创新的对策分析》潘莉娜东南大学

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在促进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极大了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我国城市经济的亮点。但我国目前的会展经济仍存在着市场化程度、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引资引才,走产业化的道路。

?

综上所述,有关会展经济或者是城市经营的研究已经开展得比较完善,提出了很多发展其道路的优秀建议。尽管如此,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方向仍主要停留在对城市经营或会展经济的单方面分析上,尚未发现有将城市经营和会展经济两者相结合起来探讨的。城市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规律还在探索实践当中,理论界也没有定论。

?

三、文章结构及思路

通过研读相关领域的文献,本文创新地尝试将城市经营和会展经济这21世纪两大热点联系起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城市经营和会展经济。这也正为此类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开阔的空间,也让政府在探索城市经营道路上拥有更多的选择。

?

1、(图一:广州城市经营SWOT分析图)本文首先运用SWOT分析法描述了广州城市经营现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从SWOT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广州城市经营优势与劣势并存,在其他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威胁之下,也迎来一个极好的机遇——2010年亚运会以及政府提出了构建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战略目标。许多城市经验显示,在城市世纪下,把握好承办亚运及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契机进行城市经营,将大大地有助于主办城市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增强优势,转化劣势,摆脱威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2、接着将从城市的硬、软竞争力进行分析展现会展业与城市经营互动关系。

?

一方面运用波特钻石体系模型(图二:“钻石体系”)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和企业结构、企业战略及同业竞争四大关键要素,分析会展业对城市硬竞争力的影响;。

?

另一方面从城市品牌、形象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会展业对城市软竞争力的影响

?

综上所述,亚运及构建会展中心城市契机下,(图三:“会展业推动城市经营效果图”)会展业在波特钻石体系各关键要素中体现的竞争优势和其对城市魅力提升的独特作用,形成技术推动、需求推动、财富推动和投资推动,从而有助于形成较明显的集聚效应,同时通过产业辐射、地区辐射以及城市魅力的提升增强城市的辐射效应,从而最终有效提升城市的软硬竞争力,促进城市经营。

第5篇:会展毕业论文范文

本次活动丰富同学们的学术生活,为中药学子营造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从而锻炼同学们的学术思维,增强同学们的相互沟通,锻炼大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同学们以后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能反映当代大学生所关注问题的广度及深度,有利于进一步地规范和指引。通过这次活动,还加强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极其有利。

二、活动口号:铁流笔下书课题,医药学子展精魂

三、活动时间:2011年3月至4月

四、活动对象: 中药学院大一、大二、大三的全体学生

五、活动主办单位:中药学院学生会学术部

六、活动内容:

1、课题设计大赛作品展示(宣传册)

活动时间:3月上旬

活动内容:把课题设计的相关信息和上一届获奖作品制作成宣传册。通过让同学们传阅的方式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课题设计是什么、如何撰写以及其意义等。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了解课题设计的相关信息,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并通过刊登出上年获奖作品而让同学们更详细地了解课题设计大赛的写作,吸引更多人参加课题设计大赛,从而扩大课题设计大赛的影响力。

活动流程:

(1)经获得获奖者同意,并选出获奖作品中的数篇

(2)收集课题设计的相关资料,编写整理好

(3)设计好宣传册的排版,把作品和编写的内容安排好在宣传册上

(4)打印并装订好,安排人员下发至各班进行传阅

2、课题设计大赛征稿

活动内容:征稿,截稿,收稿,送稿并请老师批阅,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

征稿对象:广中医中药学院大一至大三的学生

截稿时间:4月11日

参赛说明:个人或集体,集体参赛最多6人(包括6人)。

课题设计格式要求:

1)作品名称用二号 黑体 加粗 居中

2)中文参考文献内容 用小四号 宋体 ,行距20磅

3)英文参考文献内容 用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行距20磅

4)其他各项正文内容均用 小四号 宋体,行距20磅。

征稿内容:

A中医药类:中医理论研究,中医临床研究,中西医研究,中药新药,药理,中药化学分析,药物制剂等。

B社会科学类:人文与政治,经济与法律,心理研究,教育研究等。

交稿方式:上交打印版和电子版。打印版一式五份,先交到学委处,再由学委统一交给学术部相关的负责人;一份电子版以“作品名称+年级”命名发送到

3、课题设计大赛颁奖及交流会

活动时间:4月底

活动内容:通过晚会展示获奖者的作品,并设有专业老师(社科类和中医药类)对获奖者的作品做出点评,同时获奖者也能提问,并有观众互动环节。

活动目的:通过获奖作品的展示,能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参赛者的创作历程,交流经验。点评能促进老师和获奖者的交流,为获奖者撰写论文打下基础。观众在听的过程中能发现课题设计的相关问题,能与获奖者和老师进行交流,为以后参加课题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活动流程:获奖参赛者与同学交流课题设计心得,邀请老师对获奖作品做出点评,并对获奖者进行颁奖,鼓励更多的同学关注课题、参加课题设计。同时,也为2011年第三届课题设计大赛拉下帷幕。

七、奖励制度:

参赛作品分为大一,大二,大三,三个组,按照3% 6% 10% 15%分别评比出一,二,三,优秀奖!分别奖励:智育1分 ,0.8分,0.5分,优秀奖奖励奖状,以资鼓励!

注:若参赛者有多个作品参赛并且获奖,最高奖励为2个智育学分!

八、可行性分析:

1、鉴于上几年已经成功举办过课题设计大赛,在活动开展中有一定的经验。

2、活动的时间、场地安排较灵活;

3、制作并传阅上年课题设计获奖作品宣传册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同学们的对课题设计的兴趣,进一步宣传课题设计大赛。同时让同学们有机会再详细参阅上年的获奖作品。

九、联系方式:

第6篇:会展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 网络课程 五环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0128-03

一、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创建的背景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其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认证的重要依据。

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效果并不令人乐观,原因主要有:第一,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年,与毕业实习同时进行,工作压力较大,且学生散布在全国各地,面对面辅导难以实施。第二,指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偏大,经验缺乏,再加上学院在这方面对教师们的培训偏少,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第三,传统的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已经落后于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方式,过程监控手段落后,质量控制效率较低。这就需要我们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能解决远距离教学指导、教学资源零散不便共享、教学信息传播不畅、教学经验传承受限、教师队伍年轻、教学监控管理困难等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专门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因此,创建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

二、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

“模式”来源于英文单词“model”。通常被翻译为“模型”、“样式”或“典型”等。“模式”一般指研究对象的理论的逻辑框架,或是指某种实务的执行标准或模仿的样式,体现系统中各要素最优化配置的设计思路和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体系,具有标准型、规范性、普遍性等特征。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活动程序则突出教学模式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结构指其包含的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及其之间有规律的联系。

根据学院的需要、高职学生的需要、实践环节教学的需要以及高职实践教学规律,笔者创建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见图1)。

(一)“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五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等理论指导下创建。在构建毕业设计(论文)学习网络环境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配置教师队伍、改革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进行系统培养。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性观点是,学习不是灌输的,而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建构的。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相互效仿、协助和激发,积极地建构和改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是建构和互动的过程,学习需要真实环境,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的经验有关,学习者应自己规划课程学习,学习者的互动、反思和协作在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为高职实践环节创设一个互动、交流、协作、反思的教学环境。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的学习”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把发挥人的自主学习潜能看作为教学的基础,将自我实现和追求自由作为教育教学目的,让学生自主选择有生活意义、实践意义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内容,认为学习即“自我主动学习、完全自主的、自由的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自我主动的学习过程,最有效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教育的目标即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及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学校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宽松、自由、受到尊重的良好学习条件,将学生置于真正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构架科学的网络课程即自主、自由、有意义学习环境的创设,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课程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巩固和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学目标分解表述如下:

1.专业能力:较强的阅读、写作能力和文献处理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查阅及综述,数据分析,论文及设计(实验)方案撰写等环节,完成专业对应岗位的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初步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的能力;掌握综合运用所学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方法,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能力,解决所学专业领域综合应用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社会能力:强烈的责任感、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服务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奋严谨、团结协作的优良工作作风。

3.方法能力:计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三)操作程序。毕业设计(论文)通过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分析、根据高职实践教学环节的自然顺序和安排,结合顶岗实习工作安排,明确实施主体在各个环节中任务及关系(见图2),此模式分五个工作环节,教师、学生平行推进,教管穿插监管。

1.动员面授环节。此环节是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工作实施启动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提高高职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识,知道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明确要达到的目的,清楚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历哪些过程,如何使用课程网站(如何注册、查询信息、提交信息、与老师学生交流、协作、获取帮助等),如何利用网络课程提高学习效率,如何选题,如何检索文献,如何编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文本等,如何使用正确的研究方法、阅读已经毕业的学生的作品范例。面授讲解演示、案例分析与动手操作相结合,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

2.选题开题指导。选题开题对于高职生来说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鉴于选题的重要性,在此阶段有必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拟定参考选题、组织小组讨论、参照毕业生选题先例、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选题方法细化指导、制作开题报告模板及开题报告写作向导、反复与学生商讨修改等,一步一步地为学生成功选题和开题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架。

3.作品创作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作品创作含设计项目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成果。首轮指导,教师为学生的文章整体结构、基本立论及研究方法把关。第二、三轮指导,教师重在对学生的重要论据及数据获取的途径及准确性进行审核。第四轮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对文字进行精加工,对文本格式进行编辑,准备交稿。

4.应用价值检验。学生将毕业设计(论文)交企业方实习导师、实习单位领导或业内专家,征求一线专业人士、专家的修改意见,检验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5.作品评价考核。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在三个层面展开。突出实用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尤其是对学生的创新制作成果、发明专利成果、学术论文成果等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支持,提高学生创新创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校级层面。主要强化检查与评估功能,通过查询网络课程数据,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学督导部门联合开展工作。(2)系及专业级层面。承担主要的管理功能,针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施方案,并在网络课程上,对选题、指导、考核、成绩评定环节作出具体的规定,有效组织教师做好过程性指导工作、组织系(或专业)教学小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审评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制定完整科学的管理规定,确保各项举措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调动学生、教师、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强调对指导教师(含校内专职指导教师与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的管理监督。(3)指导教师层面。利用网络课程完成学生的过程性指导,从选题开题、设计实施、论文写作、平时表现、作品质量、原创程度、成果及获奖、企业反响、设计成果展示或论文答辩等多个方面指导学生,使他们达到预期目标,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五环节”教学模式实施条件。由于在网络教学环境中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使毕业设计(论文)课程顺利实施,必须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学生分别进行面对面的集中培训,使师生清楚了解整个实践环节的过程和要求,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时间要妥当安排,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实施流程(见图3)要清晰可控。网络环境要不断优化,并随时提供客户服务工作。

(五)师生、企业专家角色

1.教师角色。(1)服务者、导师:通过网络课程及其他沟通方式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各种服务,在选题、写作、质量把握、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2)学习同伴:通过网络课程与学习同伴交流、协作,一起解决在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过程遇到的问题。

2.学生角色。(1)主动参与者:探索毕业设计(论文)课程信息和网络教学环境。(2)建立联系: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学习意义。(3)实践应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中,并将自己的作品在网络课程上。

3.企业角色。(1)协作者:面对面协助实习生解决工作中,通过网络课程的协作合作功能指导毕业生有效解决在毕业设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2)检验者:在工作中试验、检查实习生毕业设计(论文)作品中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3)指导者:从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角度指导帮助实习生完善毕业设计(论文)。

(六)教学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教学环境为过程性教学评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实现了评价内容全面、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和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一)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整合了先进的课程理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优化了教学内容,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密切将课程教学和职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研究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课程教学更规范化,操作简单,可持续利用的价值增强,有效减少了课程教学中的重复劳动,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课程教学革新方面,更有效地发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三)提升教师研究水平。在“五环节”教学模式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项目全体人员学习课程开发理论、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调查研究各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其未来走向,学会科学评价教学和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均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发展学生职业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在某学院旅游大类、商贸大类专业4届学生中实施,通过对2011届、2012届涉外旅游、会展管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成绩进行对比后发现成绩总体上有明显的提高(见表1)。可见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对教学改革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共享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它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的、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的、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结合就业实际的、理论学习和工作真实任务实践相结合的背景下进行的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网络课程将高职教育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课程化,充分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提高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Bruce Joyce,Marsha Well,Emily Calhoun.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李学芹,蔡燕.浅谈教学模式的发展及其趋势[J].教学与管理,2012(15)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桂教人[2009]62号);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1JGZ102)

第7篇:会展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市场营销;三能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210-02

一、“三能力”实践教学的含义

“三能力”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的普遍关注,“三能力”是指市场销售能力、市场调查能力和营销策划能力。市场销售能力是核心,是营销专业学市场生最基本的素质能力之一,是学生面对既定产品的目标市场,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沟通,顺利地将产品销售给目标市场的能力。市场调查能力是营销专业学生需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学生根据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决策问题转化为市场调研问题,明确调研目的,采用科学的手段,系统地收集产品市场供求等方面的资料,并能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整理分析资料,得到有价值的调研结论的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是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中要求较高的一种能力,要求学生结合市场营销学、策划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根据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策划问题,针对策划目标进行综合性策划或专项策划,能独立完成营销策划文案的写作。

二、“三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应具备的内容

1.专业核心课程实践专项训练

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市场调查与预测、企业营销策划中应增设专项训练。例如,销售技巧与策略课程专项训练模块应包括:自我推销情景模拟、大型卖场电子产品销售情景模拟、人员促销情景模拟等;营销策划课程专项训练模块应包括:市场调查策划、营销战略策划、营销组合策划各专项策划、会展策划等。各个小组轮流选择不同的模块来训练市场策划技能,选择同样模块的小组间以对抗辩论的形式评定成果。

2.职场训练(校内实验中心实训)

为了在校内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体系中设置了职场训练环节,市场营销仿真实验室配置了因纳特市场营销模拟平台和ERP沙盘软件,学生使用软件在电脑上全程真实模拟企业的运行过程,他们需要完成企业注册、市场调研、产品研发与设计、制定企业战略、产品生产、产品促销与销售、企业管理和资金融通等活动。最终,模拟成绩取决于市场调查报告、产品销售业绩及企业的资本额三者,市场实战成绩通过产品销售量、销售额、市场区域和市场份额等指标衡量。

3.营稍专业技能竟赛

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主办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国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等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又一重要环节,竞赛要求专业互补的学生组建团队,以自主创业或以解决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为主要任务。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学生以已创业和正在创业的项目为主题,撰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内容包括市场分析、技术和产品、营销战略和策略、产品销售、资金融通和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参加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主办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的团队,以真实企业的产品或企业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市场调查,收集分析数据并完成市场调查报告。中国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以真实企业的产品为对象,参赛团队围绕大赛指定企业的产品进行营销策划或产品销售,参赛作品包括营销策划书和产品销售业绩。

4.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对毕业生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否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利用培养计划中的半年(甚至一年)时间,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知名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理解论文任务、项目调研、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技术实现等具体要求方面能得到好于或相当于校内毕业设计所能得到的锻炼和提高,而且对于在企业环境下如何系统地进行产品销售能得到亲身体验,实现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就业”一条龙。毕业设计的考核采用现场答辩与实习表现相结合的五级评价制。

三、“三能力”实践教学中需要改善的问题

1.需要建立一个教学体系

在营销专业类教学中,相对的理论性尚有不足的地方,须通过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体系了解,并参加各类的营销实践相关活动,从而构成一个教学体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改善才是建立良好教学体系的最佳方针。另外,对实践教学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的认识过于片面,在观念和体制方面的欠缺所导致的不良因素还没有引起广泛的认识。

2.还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运用于实践教学

在校外的实习可以提升学生实践教学的效益,能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可是校外实践基地资源有限,对全部学生的培养做了很大的限制;又由于实习生的经验不足,很难在企业中就职,即便留了下来,也不会将最佳市场营销的方法与经验相互交流及学习。因此,绝大部分实习生都是在企业中临时工作,更不利于充分了解企业决策的进展、思路和完整的业务完善,得不到很好的实际效果,从而导致实习生们没有很大的积极性。

3.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通过建立一支强大的教师团队,不仅擅长市场运作,还要熟悉营销理论。当今很多高校的教师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的现象,对企业营销类的环节和重点没有太多的了解,当遇到很难解决的问题时,不能顺利与企业进行交流从而得以改善。因此教师对营销的认识不能与企业的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只有改变现状才能有利于实践教学的进程和指导。

4.改善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

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不仅要在理论方面,还要在实践方面确立具体标准。目前教学大纲方面还没有完全确立,实践教学的课时和教学内容应及时确立。而且现在的考核制度很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加强,所以导致现在的毕业生的成绩与实际能力形成了反比。

四、构建“三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1.深刻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学的渗透方面,更应该去理解实践教学应如何发展及运用。不仅要认识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更要认识到实践教学是一个单独的整体。只有让实践教学成为教学的主导,才能更有利地培养专业人才从而适应整个营销市场。通过以上观点得知,实践教学应成为营销专业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针,是营销类人才培养的重点。所以,只有高校加快调整营销体制,使这种体系能够顺利运转,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2.促进实习基地构建,加强经费使用空间

首先要扩大校内外教学基地投资范畴,从而稳定实践教学的效益。但是校外实践基地的完成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校内培训基地建设应放在首位。在资金稳定的情况下快速建立多样式的模拟营销实验室,在现在靠科技模拟软件的配合下建立仿真的营销环境,加强市场营销沙盘实战模拟训练、企业ERP综合实验等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对企业营销将会出现的所有问题进行考核,使学生具备强大的营销实战能力。

3.增强师资力量,引进优秀的教师队伍

要彻底改善我国高校营销类教师没有营销方面经验的局势,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让现有的教师经常去营销类企业学习或者承接企业的营销项目,日积月累,从而获得充分的营销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引进各大企业中实战经验丰富的人士以及具有高等学位的教师,从内到外彻底改善现有的师资条件,在师资力量上突破更高的层次。

4.建立营销类考试的激励制度

营销类实践教学考试要在科学有效的层面上进行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使综合能力成为考核的重点。在考核内容方面,应确定好学生的考核目标,着重检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记录学生在实践中的发挥,还可以引进一些企业营销的精英拟定考核的标准及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实践活动的空间,达到双向提高的作用。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校内的教师及校外的企业结合,老师的点评以及学生的点评集合,过程评价以及结果评价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以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公正公平的考试结果。

参考文献:

[1] 陈琦.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经营管理者,2009,(24).

[2] 周梅华,昌涛.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3] 蔡则祥,刘海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几个角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第8篇:会展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社会环境教育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社会信息化程度和知识成分的提高,社会对所需人才的层次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及这种形势下怎样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是研究生教育正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新的重大课题。从就业市场看,研究生扩招已经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竞争。因此,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步伐必须加快,应转换到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及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立法和管理,而不再是如何增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1、高校研究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1.1 高校研究生扩招政策

“如果我们是90年代的研究生那该多吃香”一位文科专业的研究生感叹如今的研究生就业形式大不如本科,甚至某些专业出来的还不如专科生的时间性强。应该指出,从1999年开始的研究生扩招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高峰期,研究生规模以每年26.9%的速度递增。2004年全国共有硕士毕业生11.5万人;2005年硕士毕业生19.5万余人,增幅达76.47%,到2007年全国高校研究生毕业人数达到3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22%。硕士研究生毕业数量连年创出新高,但与此同时社会对研究生需求却没有明显增长。研究生就业形势由易转难。但扩招并不是导致研究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2公平的就业环境

如果说研究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属社会性别歧视。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奔赴考研大军以取得一个更好的学历,为今后赢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做打算。但当女研究生毕业之时,似乎现实并没有为她们创造有利的机会。由于女研究生特殊的自然属性,更多的用人单位青睐男性研究生,在同等学历能力的情况下,更有可能选择男性研究生。

1.3研究生自我期望过高

有调查显示,当前毕业研究生认为最理想的就业地区是上海,占调查总人数的37.8%,其次是深圳、杭州、北京,比例分别为21.2%、18%和16.6%,这也导致招聘会上经常几十甚至上百名研究生争抢来自大城市或发达地区一个职位的现象。而一些西北地区却缺少人才,当今的研究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都在良好的生活条件中长大,不能吃苦,更不愿去环境恶劣的地方工作。研究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在于研究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希望找到薪水高、待遇好的职位,并且多愿意在中心城市,而不愿意去有大量需求的边远地区。

1.4用人单位的人才消费观念发生转变

就目前职场看,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更多是看经验,而非学历。更多的老板更加关注个人的能力如何,如果能力强,即便是专科生,老板也会赏识。过去公司曾经比较看重人员学历,感觉高学历可以代表企业形象,但为此吃了一些亏,所以现在招聘时不太注重学历了。研究生的心理价位比较高,公司往往留不住他们,所以招聘时会谨慎对待。现在用人单位很讲实际,需要本科生的岗位,就不招研究生,因为两者的招收成本不一样。

1.5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影响就业

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持续增长。2007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42.4万人,是199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的557倍。但相比之下研究生导师数量的增长远跟不上招生人数的增长。很多研究生自述:“从上研究生到毕业见导师一共不超过五次。”有些导师在学校担任重要职务,名气比较大,因此很多学生都报了他的研究生,但是该导师行政事务特别多,加之还有课题压力,因此见面的机会很少。研究生一共就3年的学习年限,而且大部分研究生只有2年的课程,剩下1年实习或者写论文。如果这2年的时间不能充分利用的话,那么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太低了。另一方面,研究生部分专业结构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也造成研究生找工作难的一大原因。

2、如何改善高校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

2.1改善教育管理体系

有关人士认为,应对扩招带来的研究生质量下滑的办法就是“卡”:宽进严出,末位淘汰。如今考研已成为大多数本科毕业生的走向,而且如今30%的研究生录取率已让考研成为易事。虽然有扩招政策,但一定要宽进严出才能保证研究生的质量。这种办法如能切实执行,那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但是,限制这一方法施行的瓶颈就是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生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种管理不仅包括对学生的管理,也包括对导师、甚至试验设备的管理。研究生的培养不应该单纯由导师说了算,而应该进行相互之间的监督。可以施行学生给导师打分的措施,如果学生觉得自己的导师不适合教导自己,应该允许学生在大专业范围内另找导师。研究生的学位指导也可以实行一个导师,与多名副导师的形式;导师团拥有对学生学业情况的最终评定权和解释权。同时,为了协调导师和学生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还可以建立一个督导机构,由专门人员对导师和学生进行不定期的考察监督。其次,要建立严密的学生学业管理制度,允许学生在大的学科门类里选择学位课程,并增加人文、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课程教学和毕业论文评选考核条例,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决不手软,并杜绝人情关系。

2.2 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的培养是全面的,在这里我们要重点强调人际技能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首先要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意识,为个人能力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使自己有计划地建立专业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专业知识资源;此外,还需学会展示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获得更好的个人事业发展机遇。

第9篇:会展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商务英语专业 工学结合 产学合作 高职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逐渐在绝大多数高校中实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教高[2006]16号)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要求。如何通过推进产学研合、工学结合作来优化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为了科学地、合理地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该结合专业特点、人才培养定位,以及地域特点来不断完善。

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校企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方案

实践教学目标的明确是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石。目标的确定绝不能脱离社会和行业的实际需求搞“闭门造车”,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确立的实践教学目标和形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规格才能与市场需求的人才规格对接,毕业生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一直坚持开放办学,为使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依托行业,通过聘请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和高校学术专家共同组成了“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校企合作进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 校企共同制定和修订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有计划地开展行业对商务英语人才规格需求的滚动调查等。在实践教学方面,校企合作的优势尤为明显,如明确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解构就业岗位工作过程来重构商务英语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改革;聘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合作进行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指导工作、合作开发服务项目等等。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的实践教学方案保障了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较好地适应了产业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经历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和“职业分析导向”模式后,正在向“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我国的商务英语课程改革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实践课程改革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以单项能力分析开发的课程也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此外,课程内容的序化已成为制约实践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商务英语专业的主要岗位有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涉外文秘、助理翻译等。通过广泛的社会和专业职业岗位调研,我们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分析这些岗位实施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这是实践课程开发的基础平台。然后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对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进行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内容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为辅;教学内容的序化是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整合,即在实践课程设计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知识体系进行行动体系的重构。目前,我们按照工作过程开发的实践课程和实训项目有商务英语口语实训、商务英语口笔译实训、商务函电与单证实训、商务洽谈实训、国际会展实训、商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等。这些课程不是简单地将单项能力组合成综合能力,而是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注重工作的整体性和经验成分,以及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

三、以真实化为标准建设实训基地

学校依托行业,建立了近十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内部的实训实践条件无论多好,都不能取代社会和企业的教育功能。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专业认知实训、专业课程实训教学,以及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供真实职业背景的实习场所,也为专业教师提学研结合的实践场所。在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方面,以及学生预就业方面,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尤为突出,因为校外实训基地处于正常运作的企业,实训的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工作的内容。在这真实环境下进行认知实践和顶岗实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语言和商务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经过企业相关人士的言传身教,加强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校外实践基地在学生毕业实习和设计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学生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基地企业的工作实际来选题,通过专业教师和基地企业业务骨干联合指导来完成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就业与岗位零距离目标的实现。

校内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十分重要,是专业常规实训的主要场所。为了体现国际商务活动的真情实境,我们听取行业和企业专家的意见,分析把握国际商务前沿,在专业实训项目建设中由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共同开发教材、课件等。目前校内实训室有翻译实训室、商务实训室、试听说实验室和国际交流实训室,通过多种商务软件、语言学习平台和相关场景设置,使学生进入仿真的国际商务情境来开展仿真模拟实训情境教学,如国际贸易磋商、商务谈判、会展、函电往来、单证制作等。实训基地建设努力贴近先进外向型企业的经营机制,采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学生相互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等都要体现国际商务活动中各种职员的角色,创造出教与学和师生互动的商务交往仿真情景。在这种模式的训练下,学生既能在商务背景中反复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操练,又能在英语技能操练中掌握商务操作技能、熟悉国际惯例,进而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商务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素质方面得到发展。

四、多途径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是“双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外贸公司、海关等相关单位实习体验和实践锻炼是十分必要的,能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成为“双师型”教师。我校每年都要求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参加各种实践教学培训,这些双师素质教师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践课程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企业的师资资源,如聘请业内专家、企业理论与实践能力俱佳的业务骨干来校讲学和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等。“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推进,能使实践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和满意度也会大大提高。

五、依托三方联动推进专业建设保障机制

依托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推进产学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形成了“政府搭台,行业参与,产学融合”的良性互动局面,实现了企业、学生、学校、地方经济四方共赢的局面。我们聘请了市外贸局局长担当商务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为我们的各项专业调研及寻找校外合作企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与台州市文体局多次合作,参与当地举办的各种国际文体活动的服务工作,如学生为在台州举办的两届世界摩登舞・拉丁舞锦标(公开)赛担任翻译及会务服务工作;与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签订了服务协议,学生定期担任在市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国际会展的服务工作;与教育局合作,为全市中学教师进行外语培训。这些合作既提高了学校在当地的声誉,又为学生和教师争取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其社会反映和实际效果令人满意。

目前,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际效果明显。本专业学生团队2007年在台州市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中获一等奖,在浙江省首届高职高专创业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在浙江省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中多次获专业组奖项。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过程中,拉近了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达到98%以上,用人单位反馈良好,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强,上岗快。

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已成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的一个必经路径,必须不断探索产学合作的新模式,拓宽产学合作的新路径,在以校企合作为重点的同时,开拓校政合作、校研合作等多种合作,同时积极推动校办产业和创业扶持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