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协同工作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央企业档案工作考核评价
一、引言
随着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档案这一饱含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决策数据、管理依据的重要资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管理水平不仅反映一个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更涉及到企业的信息安全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随着全国性企业档案工作达标升级活动的停止,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的档案工作该如何推动,如何与管理提升以及做大做强世界一流企业集团的要求相适应,成为当前企业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力开展档案工作评价,形成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对推动企业档案工作发展,推动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中央企业具有下属单位多、管理链条较长、区域分布广的特点,各单位业务不完全一致,档案管理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传统的现场评价复核方式存在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耗时较长,评价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影响,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如果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依托统一的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开发档案考核评价系统,实施远程网络评价与现场复评相结合的方式,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结合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和某单位工作实际,对大型中央企业档案工作评价手段的提升方法进行思考和实践,为各单位开展档案工作评价提供借鉴。
二、档案工作考核评价现状分析
(一)现行考核评价方式
目前,企业档案工作考核评价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人工考评
企业档案部门制定档案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建立考评专家组对所属单位开展考评,受评单位负责相关材料的准备,由考评专家组对受评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现场考评,并给出受评单位的评价得分情况。
2.信息系统辅助、人工考评为主
企业档案工作实现了一定的信息化,建立起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档案工作考核评价由企业档案部门制定评价指标,组织考评专家对所属单位现场检查,必要时利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调阅相应档案数据。每个专家根据分工负责相应档案类别或档案管理相应环节进行评价,综合各专家评分情况得出受评单位考评总得分。
(二)现行档案考核评价工作弊端
通过对上述档案工作考核评价现状的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以人工现场考核为主的方式成本较高
此种考核方式适用于考评对象较少且分布相对集中的企业。若下属企业类型多、分布区域广,考虑考评的年度时间限定,则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大降低了考核评价的可行性、时效性。
2.考核内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当前,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档案工作层次的重要内容,原有的档案工作考核侧重于人工考核,难以对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进行全面考察,也难以对信息化背景下档案信息安全策略、保密技术水平等进行评价,造成考评指标的片面化。
3.考评过程缺乏透明度
人工考核过程中,各项考核指标的评分均由专家现场决定,受时间限制,每一专家不可能对受评单位档案工作进行全面复核,只能分类别、分专项的进行考评,各专项得分之间难以比对、校核,因此,由专项得分之和形成的综合得分存在因人为因素、不客观因素而影响考核评价的公正性、严肃性和真实性。
4.考评结果统计分析难度较大
由于考评结果由专家手工完成,因此在公布之前或之后仍需进行结果整理、人工分析、归档信息处理等二次工作,从而加大了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的难度,增加了考核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和人工成本,不利于考评指标的修订及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各部分成绩的分析。
三、采用网络协同方式实现档案工作考核评价
根据以上问题分析,充分利用网络协同方式,结合科学的档案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可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考核评价导向作用,有效提高考核评价效率和效果。
企业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统筹规划档案工作。设置考核评价指标,是档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的前提,也是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优势、建立高效科学的档案信息考评系统的基础。在企业集团中,科学设置档案考核评价指标,应按照“立足当前与面向未来相结合”、“全面覆盖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注重实体与兼顾电子档案相结合”、“保持稳定与滚动修订相结合”等原则制定。
确定考核评价指标内容及分值后,档案工作考评信息系统的建设至关重要。要充分利用企业已有档案信息化成果,建立科学高效的档案工作考评信息系统,主要有以下几项关键点:
(一)做好顶层设计、建设统一的考评信息系统
对于中央集团型企业,在建设档案工作考评信息系统时,应由档案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保证考评信息系统的标准统一、规范统一、平台统一。这样可以形成标准统一、管理统一、业务统一的档案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同时系统应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保证系统配置信息的灵活调整、考核流程的灵活配置,一般而言,考评信息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系统设置:设置对应的受评单位、使用用户、考评指标、专家信息、评级标准等。
单位自评:由受评单位进行自评,包括填写考核项说明、上传证明材料等。
组织复评:组织专家进行对受评单位进行复评,每一单位全部指标至少有3名专家同时复评,评价时各专家相互独立,互不交流。
结果审核:结合专家给分情况和受评单位自评情况,考评的组织单位对自评单位得分情况进行复核。
结果:对复核以后的结果,由主管领导审核通过后进行结果在线。
统计分析:对受评单位的考核结果按照单位、考核项等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二)紧密结合企业信息化实际
考评信息系统的建设应根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进展,一般应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1.符合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
考评信息系统的技术路线应和企业信息化战略保持一致,避免信息系统的异构导致的建设、运维难度,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实现软硬件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效提高企业的投资利用效果。
2.和已有档案管理系统无缝集成
考评信息系统应和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深度集成,满足考核指标中对系统利用情况、整理规范情况、数据归档情况等指标的实时动态采集。
3.和企业核心办公系统深度集成
档案工作考核评价工作属于企业办公室工作的一部分,其结果的、指标制定、结果等均属于企业核心办公的应用,考评信息系统应和核心办公信息系统进行深度集成,包括机构用户信息、待办消息信息、结果审批流程等进行集成,充分利用现有的系统建设成果。
四、实际应用案例
在某公司的档案工作考核评价实际应用中,结合上述的思路及方法,主要做了如下的一些尝试:
(一)档案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明确档案工作考核指标
2012年初,统一的档案工作考核评价管理办法,从公司层面明确了档案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性、组织形式、管理部门、奖惩办法等,详细制定了考核指标体系,根据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实际,明确系统考核指标共90项,覆盖档案工作的组织建设、业务建设、信息化建设、设施设备、开发利用五大档案工作组成部分,其中16项可以从档案管理系统中进行自动采集和自动给分,占总分值的24%,有效避免了人为评分的主观性;对企业需要加强的档案编研、课题研究等方面,设置专门的加分项,对企业档案工作中重大问题如档案泄密、丢失等问题设置专门的减分项,实行考评结果的一票否决制,实现企业档案工作考核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
(二)完成档案考评信息系统建设
2012年完成了档案工作考评信息系统的研发和测试工作,系统主要包括基础设置、单位自评、评价管理、专家网上复评、业务主管复核、结果审核、管理、统计分析、年报管理等9个模块,涵盖36项核心功能,系统实现了和档案管理系统及协同办公系统的集成,实现了16项自动采集指标的自动提取和自动评分功能。
(三)完成2012年档案工作考核评价工作
2012年12月份完成了档案考评信息系统在6家试点单位的网上考评测试,2013年1月份完成公司所属省级电力公司、直属单位的部署,各单位利用信息系统完成了自评工作(信息系统完成16项指标需采集数据的自动提取工作),3月份完成了专家复评工作,对每家受评单位由系统自动导出分析报告,评出示范级、规范级、合格级等,并将结果予以通报。结果后,各单位根据考评结果,对档案工作进行相应整改完善工作。
通过2012年档案工作考核评价工作的实际检验,档案考核评价信息系统实现了单位网上自评、专家网上考评、档案部门主管复核、主管领导结果审核、网上结果和现场抽查复评(系统复评)等功能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考评工作的效率,推动了公司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五、结束语
档案工作考核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各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找出适合本单位的方法和途径。本文主要针对本单位档案工作考核评价工作的现状,采用了网络协同方式建立了档案工作考评信息系统,在工作方法及措施上作出了一些积极探索,为其他单位进行档案工作考核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当然,由于篇幅所限,很多内容无法深入阐述,欢迎批评指正、交流指导,以共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继续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经常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对执法人员进行艰苦奋斗、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执法工作理念。
(2)强化业务培训工作。一是加强执法人员和协管员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本领。二是针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的典型案例,认真进行剖析、分析违法的具体原因,以及处理的依据和程序,有效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3)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将《廉政准则》学习教育活动列入了局系统年度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范畴,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工作力度,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
2.扎实抓好制违工作。坚持日常巡查管理制度,落实制违工作责任,健全完善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制违工作机制,同时强化协调协作,把违建遏制在萌芽状态。
3.进一步深化“牛皮癣”市场化运作模式。根据《区市容市貌管理考评办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牛皮癣”治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断强化“牛皮癣”清洗责任制,对存在的问题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要求清洗公司加强日常巡查力度,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清洗,营造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
4.抓紧路、路景观整治。总结路立面整治的经验,加大力度开展路、路整治。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争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开展违章搭盖、违规广告牌调查摸底;强化检查,加强督促,对沿街影响市容市貌的广告牌和违法搭盖坚决予以拆除,确保路、路整治任务圆满完成。
5.全面履行各项职能。在巩固原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推动执法工作向全面履行各项职能的方向转变。按既定的整治方案,继续加大对“滴、洒、漏”车辆的查处力度,决不手软;切实解决因破路施工及路段路口封闭所造成的交通压力、影响市容、影响居民生活等问题,进一步完善道路施工的审批制度和管理监督制度。
6.加快开展“数字城管”建设。按照《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为目标,加快推进“数字城管”建设。
油田科研单位在专业技术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应急式”培训,在每一年的工作过程中,是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才想到培训,培训内容的设定缺少前瞻性,缺少切实可行的宏观调控机制,所培训内容缺少连续性。
二是“单一式”培训,从事油气勘探工作的技术人员,其培训内容的设置往往只是勘探专业,而从事油气田数据整理专业的技术人员,其培训内容的设置往往是停留在软件的应用与开发、如何提高数据整理的效率上,缺乏油气勘探、开发的基础理论及现场数据来源的了解,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对其所从事工作以外的知识了解甚少,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协同工作时,相互沟通较为困难。
我们处在一个技术革新快,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在不断追赶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员工综合能力的提高。培训作为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其工作思路及内容的设置决定着培训的效果和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培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油田科研单位的员工培训工作中,首先应根据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公司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方案,每年在广泛调研员工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全体员工的年度工作计划,对于较新的、前沿性的技术应采取以认知、了解为主;对于在业内已应用成熟的技术,在企业内进行推广;对于基础性的技术适当考虑;在企业内,对需要协同工作的不同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员工所从事专业以外的专业知识进行普及、了解性培训;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员工在技术工作以外的学习需求也逐渐表现出来,为此在培训内容的设定时,要适当考虑社会科学、人文理论等内容。
吉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以下称研究院)主要承担寻找油气资源,编制勘探开发方案等科研生产设计任务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单位,是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决策的参谋部和知识创新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及技术支持中心。多年来,研究院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坚持“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以2010年的培训工作来说,在内容的设置上,包含了前沿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成熟技术、成熟技能、基本情况、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础理论、人文理论、养生保健等内容,同时,研究院设定了五年的宏观培训工作计划,每一年对各项培训内容均有所侧重。实践证明,研究院的培训是成功的,每一名员工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取所需,提高了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二、关于培训方式
对于一个培训项目,其内容设定好之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执行培训,关系着参培员工吸收培训内容的多少,关系着培训项目的成功与否。培训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创新,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我们要把一切能够提高员工素质的活动都纳入到培训工作中来,把一切能够提高培训效果的方式都利用起来,充分调动员工及培训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对于培训方式的选择,应该针对培训内容来区别对待,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的培训内容,应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对于软件操作的培训内容,应采取集中授课与上机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对于研究院来说,培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将所培训的内容尽快应用到科研生产中,看到培训所带来的效益。笔者从具体的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培训方式,在培训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第一,外协项目培训人才。研究院在每年的工作当中都会将某些项目外包给一些私人小公司、大学或科研机构,这些机构或许在整体科研实力上不如油田科研单位,但是,这些机构在科研工作过程中的某一些做法,乃至软件的应用、工作思路上是有他的独到之处。外协项目培训人才就是在外包项目的同时,与其签订培训协议,派出油田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共同工作,监督其科研工作的同时,吸收其可取之处,唯我所用。
第二,技术交流。研究院在全年的工作过程当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各种汇报,而其内容包含着科研生产的各个环节,并且其工作思路、具体做法都是油田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及创新的结果,我们完全可以将技术交流纳入到培训工作中。
第三,野外考察。研究院专业技术人员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地下岩石圈,它们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为了使科研人员能够对所研究对象有更直观的认识,需要开展野外地质考察,让科研人员走出办公室,去亲近他们所研究的对象,让科研人员实地观看地质露头,在已有的地质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其感性认识,这方面的培训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网上教室。我们处在一个工作节奏快、信息传播快的时代,最为典型的信息传输工具就是网络。研究院在内部网络建设上是较为完善的,在单位内部网络建立了一个培训专栏,架设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地收集素材,科学地组织材料,全面介绍国内外油气科研生产的思路、工作方法与成功的实例,让科研人员自行决定学习时间,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第五,聘请专家到项目组。每年,研究院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会碰到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有时,进行了相应专业知识或技能的培训后,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没有解决问题,这时,也许聘请专家到项目组的方式就能解决问题。聘请专家到项目组是指聘请相关技术的专家级人员到企业的项目组中现场指导,大到科研项目的工作思路、关键参数,小到具体软件的选择、图件的要求等等,让专家对具体科研项目来一次全面“诊断”,让科研人员与专家进行近距离交流,针对性解决某些课题的“瓶颈”困难。
第六,外送培训。通常来说,外送培训是指下级单位派出人员参加上级单位及总公司组织的培训班,或是参加总公司各专业协会及国内外高校组织的培训班。参加这种培训对于提高员工对相关专业的认知水平、开拓视野非常有帮助。
短期外派。油田总公司及各高校在每年制定培训计划时,其针对的是各油田二级单位,把握其宏观的、普遍的需求,而实际情况是,这个培训计划不能满足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可以主动与掌握先进的知识的单位进行沟通,派出需要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本企业需求的人才。
灵活外派。在油田开展某一项新的业务时,缺少的往往不只是专业知识,还有具体的工作经验,这些内容不是开展几个内部培训班或参加几个外部培训班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时,可以转变培训思路,联系那些具备这方面业务且技术成熟的企业单位,派出本单位的技术骨干到该企业单位学习,让参培人员深入到具体的项目组,与那里的技术人员共同工作,以一个项目周期为培训周期,全面学习新业务的各项技术及工作经验。
交叉培训。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后期,科研人员所面对的资源品质不断变差,地质条件更为复杂,这就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研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油田企业在相关理论研究方面相对薄弱,为此,可将培训学员送到各油田高校,利用高校较为雄厚的资源来培训学员,例如:学员原所学专业为物探的,可培训地质等相关专业;学员原所学专业为地质专业的,可培训测井等相关专业。这种培训也可称之为“交叉培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从事的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没有一种培训方式是万能的,取而代之的将是各种培训方式的综合运用,这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需要从事培训工作的管理人员不断开拓思路与创新。
三、关于培训效果
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处理综合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培训效果应用的好坏决定着人力资源开发的好坏。员工培训的效果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后续培训提供参考依据。企业可根据培训的结果调整或改变培训的内容、方法、时间及培训师等,以提高培训的效果。
第二,作为绩效考核的一个指标。培训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把培训效果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一个指标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培训效率。
第三,作为提拔任用的部分依据。参训人员培训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反映了他们对待培训的态度及他们的学习能力及未来的发展潜力,把培训的结果作为企业内部提拔任用的部分依据有助于培养企业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企业的培训效率。
以上每一步都影响到企业培训的效果,企业要想提高培训的效果就必须对上述问题进行综合的、系统的考虑,认真实施这些措施。
四、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建议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全员参与。培训工作不足之处表现为:为了完成任务而做,培训材料的质量不到位、学员培训期间中途离开、培训总结不到位。这些问题归其根源为培训意识不到位。
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其内容设置、方式的设定及师资的甄选固然重要,但,培训的思想认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项。
第二,提高兼职教师待遇,促进企业培训良性发展。不仅体现在授课教师的酬金上,还应与职称评聘及每年的业绩考核相挂钩,提高兼职教师的荣誉感。
第三,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培训前评估,培训中评估,培训后评估。
第四,以奖促学。
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和专业资格考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 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环保系统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1)50-0036-01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系统正在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大幅增加环保投入的难得机遇,加强污染治理、生态建设和节能降耗,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环境统计部门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环境统计数据,客观地反映经济发展与环境形势的变化,为环境管理机关及时准确掌握环境动态、进行环境保护的宏观决策和有针对性地采取环境保护措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 我国环境统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环境统计管理机构不健全
现行的环境统计的管理体系是由中央到地方或部门管理环境统计的系统。我国现有的各级环境统计队伍均由当地环境保护局为主管部位,各级环境监测站或环境监测信息中心作为技术支持单位,逐级上报的过程。除国家级有专门的环境统计处、室外,下级单位很少有单独的机构、专职的环境统计人员进行环境统计工作。主要由各单位某处、室的1名或2名工作人员负责。基本上每人都是身兼数职,专职统计人员甚少,而且流动性比较大,人力资源明显不足。
1.2 环境统计基础投资少
环境统计是一项需要一定投入的事业,我国环境统计的总体投入明显不足。尤其是下级环境监测站在开展环境统计工作的过程中,工作量大,任务重,而且枯燥。统计工作经费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与2006年全国开展的《全国污染源普查》,投入的人力、物力相比,现有的各级环境统计队伍面临的环境十分中尴尬。有的地市级环境统计人员连最起码的专用计算机没有,统计会审时没有最基本的专用电脑笔记本。
1.3 数据上报时间的延后
根据我国现行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每季度后15日前,由地市级技术支持单位直接将本季度统计数据上报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按照此规定要求,很多地区均不能按其要求上报。其根本问题主要是个别生产企业由各种原因不能按时上报,影响地市级单位的汇总,不能反映一个地区的当季情况,使其上报时间延后。由于上报时间的关系,数据审核严谨程度下降,数据偏差很大。
1.4 数据审核的障碍重重
随着我国对污染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环境统计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首先,基层环境统计工作人员一般对企业现场情况了解较少,主要依靠企业自己报送数据,对企业填报内容难以进行有效审核。第二,被调查企业为了达到不交或少交排污费的目的,对其超量超标排污状况不如实填报。第三,地方政府为了达到总量控制计划,统计排放量时围绕总量控制计划徘徊。
2 对策和建议
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构建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三层的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网络覆盖辽宁省14个市(州)、167个县(市、区),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减排综合数据库、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以及环境信息管理与应用协同工作平台,承担着环境监测、监控数据的传输、储存、分析和应用任务。所以普查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其重要性,部门之间紧密协作,切实做好动态更新与环境统计工作,强化数据质量把关、严格数据审核,保证动态更新与环境统计工作真正反映实际排污状况,确保摸清、摸准基数,为“十二五”减排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保证“十二五”减排工作“有得减、完得成”。制定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工作方案、成立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在环保局下发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和环境统计调点企业名单后,环保局立即组织减排、污普、统计人员开展核实、补充工作,确定动态更新调点企业名单,制定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与环境统计培训方案,按片所、分行业将调查企业分成小组,确立普查员进行轮训,切实提高企业动态更新与环境统计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数据的准确、真实。在对回收表格初审完毕后,对省、国控企业进行现场核查,由环保局业务科室、统计调查人员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现场核查小组,主要检查监测报告、原辅材料用量、生产产品产量等台账,同时对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上门培训。“现场核查与实地培训相结合”一方面确保了此次污染源普查和环境统计数据准确性,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对填报环境报表的重视程度,确保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目前,营口市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和环境统计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全面完成市区内有污染物排放的所有工业企业,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源,农业源及所有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现场调查,普查员已完成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报表初审180家,环境统计80家。依据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和环境统计的要求,强化现场核查和督促检查,严格有关技术规定要求,严把数据质量关,保证录入时效性,做好更新调查和环境统计工作总结、成果分析、汇总上报和运用,积极服务于我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
3 结论
各地区环保局应该高度重视,落实环境统计审核制度和管理责任,认真做好环境统计工作。认真组织环境统计人员进行互审,审核人员严格核实各地区的环境统计数据,特别是加强对国、省重点监控企业及减排工程项目污染物种类及产生量、进出口浓度、排放量的核查、核实,核查结果及时反馈,县区及时修改,提高环境统计基础数据质量。环保局要加强环境统计数据的分析管理,根据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各行业实际生产情况和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从宏观上对数据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一、绩效审计视角下经济责任审计改进的预期目标
1.以绩效审计的视角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目标
促进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首先要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当中体现绩效审计的理念。要探索将绩效理念引入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将揭示因领导干部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等重大问题,评价领导干部在推进所在单位职能履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绩效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实绩,促进被审计领导干部加强和改善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决策、管理和绩效水平,为被审计领导干部考核、奖惩提供参考依据,作为审计的主要目标之一,不断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层次。
2.以绩效审计的视角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在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中关于审计重点内容的确定,以及审计实施的过程中,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突出绩效审计的内容。不仅要对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还要突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经营发展、事业发展状况的考查;不仅要检查决策机制的健全性、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决策内容的合法性,还要检查决策事项的效益性、实施过程的效率性、实施结果的效果性等;不仅要关注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还要关注内部控制制度在完善管理,提高绩效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3.以绩效审计的视角探索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探索既满足绩效审计目标又符合现阶段绩效审计发展实际的审计方法。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不仅要采用查阅帐簿、审阅资料、实地查验、询问调查等传统的审计方法,还应采用因素分析、量本利分析等经济活动分析法,网络图等图表审计方法、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等数学分析方法。
4. 以绩效审计的视角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在综合分析、全面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同时,要突出“四个重点”,即:围绕重大经济决策的全过程,突出决策程序的执行过程和结果这个重点,对决策绩效作评价;围绕资金流转过程,突出资金的核算、管理、使用这个重点,对资金管理使用绩效做出评价;以内部管理状况为基础,突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这个重点,正确评价其对绩效水平的影响;以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的经营发展和事业发展状况为基础,突出对总体绩效的评价,促进被审计领导干部切实履行好经济责任。
二、绩效审计视角下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难点
1.经济责任审计真实性和合法性的问题成为困扰绩效审计开展首要难题
从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来看,有些被审计单位 在信息资料的真实性、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方面依然存在问题,财务会计活动和经济行为的规范化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为绩效审计的广泛和深入开展造成一定的困难。审计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首先对不真实的财务信息进行调整、对不合法的经济行为进行揭示。在真实性合法性的问题没有得到基本解决的情况下,绩效审计难以达到较大的覆盖面和较高的层次。
2.经济责任审计在贯彻绩效审计理念方面缺乏广度和深度方面存在难点。绩效审计,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涵盖了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经济运营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覆盖较广,涉及较深。但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对于绩效问题的关注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企业一类营利性组织的绩效评价仍侧重于财务业绩评价和一般意义上的管理绩效,而缺少包括企业顾客、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和企业产品、学习与成长能力等诸多方面在内的综合绩效评价,绩效审计工作的着眼点和层次有待提高。
3.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缺乏确定性,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造成一定的障碍。绩效审计评价会涉及各类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的指标本身就比较难以量化,加之影响被审计单位绩效的因素比较复杂,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评价标准不仅要符合一般公认标准,还要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并得到认可。这样,审计人员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上的差别,就为评价上的随意性留下了过大的空间,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难以有效控制。
三、推进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建议
1.在稳妥中推进、在探索中前行,逐步推进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结合
绩效审计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审计的方式方法也与传统审计有较大区别。因此在选项上应坚持可行性、重要性和实效性的原则,对审计项目进行分析筛选。要结合现有的审计资源配备情况,选择被审计单位本身财务工作比较规范、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较高,相关评价指标及数据较易取得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同时在审计内容和范围上要有所侧重,要侧重于可能存在的严重铺张浪费、控制薄弱、效率低下、效益不高、效果不好的环节开展绩效审计,探索并扩大其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领域。经过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加大绩效审计的比重。
2.结合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规范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是审计人员对领导干部经济业绩高低优劣进行评价或判断的依据和参照系,所以,制定一套体现绩效审计理念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既是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也是深化和拓宽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保证。目前我们关于绩效的评价指标还只是针对某一领域或某类资金,尚未有一套科学系统的衡量绩效的指标体系及审计评价标准。因此,需要结合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从领导干部管理运用的全部政府性资金、国有资本、相关社会资金入手,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和标准,对其经济责任和绩效水平进行公允、全面的评价。
现将一年来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全面动员,落实职责。
我校将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列为重中之重,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切实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校领导多次在教师会上明确提出:每一位教师必须思想到位,对该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提高防患意识,明确工作责任,千方百计把该工作做得到点到位,确保每一位师生及学校所有财产安全。同时,我校通过全体教职员工大会向每一位教职工全面动员,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提高教职员工对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稳定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要求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明确职责,始终把安全教育作为学生思想工作的重点来抓好,抓落实,以确保每位学生安全为己任,全面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及生存意识、安全意识,以此向学生、向家长负责。
二、教育为本,宣传到位,提高警惕。
针对学生人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等实际情况,我们采取立足于教育,以教育为本,加强宣传力度,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把普法教育、思想教育、班主任工作以及课堂教学等多种教育实践相结合,形成一种从课内到课外、从教师到领导、从专题教育到综合教育的多元化全方位宣传教育网络。我校充分利用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利用学校广播站、安全教育墙报、班级板报等宣传阵地,开辟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教育,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运动安全、用电安全、卫生安全等安全教育。同时以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火灾的消防训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三、强化值日执导制度,共创和谐平安校园。
为了使学生在校有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使家长们放心让子女在学校学习,学校强化了值日制度,从行政领导到教师、学生,人人参与。设校务日志,记录当天教育教学常规及安全工作情况,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发挥红领巾监督岗的作用,加强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的考核评价。加强门卫管理,对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实行登记制度。从而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为创建稳定平安的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开展教育延伸宣传活动。
我校一方面采取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为我校学生上法制课的集中学习与分散书写心得体会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定期召开“家长会”,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落实责任,制定周密系统的规划,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力求从家长延伸上入手进行“以大促小”教育。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旨在为家长提供学习交流教育子女的机会和场所,让家长们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知识,改进管教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防范为本、全面检修、防微杜渐。
为了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让安全教育工作防范于未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校在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值日执导管理的基础上对全校的每一个教室、设施设备,电器设备、活动器材、供电线路等进行了定期的全面检修,并对教学楼墙壁脱落及部分教室电线故障等安全隐患及时地进行修整;另外,学校还严格要求每一位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要随时了解.掌握学生安全动态,提高
防患思想,做到—发现可疑问题立即与学校取得联系,在第一时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安全隐患抑制在萌芽状态之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加强协作配合,完善长效机制。
维护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学校由校长亲自签订综治承诺书,积极参与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活动,大力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一、清仓查库的范围和内容
本次清仓查库的范围包括所有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含最低收购价粮、临时储存进口粮以及国家临时储存粮,下同)、地方储备粮,国有及国有控股(以下简称国有)粮食企业储存的商品粮。以上所称粮食包括大豆,不含食用植物油。具体内容如下:
(一)库存粮食数量检查。重点查清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地方储备粮和国有粮食企业(包括中储粮*分公司各直属库)储存商品粮的数量、品种情况。对国有粮食企业代收、代储的商品粮,要查清粮权归属情况。
(二)库存粮食账务检查。重点检查粮食库存实物与保管账、统计账、会计账、银行资金账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情况,账务处理的合规情况,以及不同性质和品种的粮食按规定进行分账管理、分仓储存情况。对利用农发行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收购的粮食,要重点检查粮食库存与贷款是否对应,资金占用是否合理。
(三)库存粮食质量检查。重点检查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地方储备粮的质量合格率和品质宜存率。
(四)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情况检查。重点检查20*年度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计划执行情况,包括轮换计划下达是否规范,轮换的品种、数量、时间与计划是否一致,轮入粮食的生产年限和质量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是否存在擅自串换品种、变更轮换库点和数量以及未轮报轮、转圈轮换、超轮空期轮换等问题。
(五)政策性粮食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检查。重点检查20*年和20*年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保管费和轮换费是否及时足额拨补到代储企业,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和保管费用是否及时足额拨补到委托收购库点。
(六)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情况检查。重点检查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情况。每个县区应选择1-2家在当地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进行粮食库存情况的典型调查。
二、清仓查库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菏泽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查库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各县区政府也要成立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具体办事机构。中储粮曹县直属库、中储粮单县直属库、中储粮巨野直属库要积极配合做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
(一)职责分工。市查库领导小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统一部署,组织领导本辖区清仓查库工作。二是制定本辖区粮食库存普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三是将本辖区具体承储库点的2009年3月末粮食库存统计报表下达到各县区。四是派出普查工作组,对本辖区纳入检查范围的粮食企业库存情况逐一进行全面普查。五是汇总本辖区的粮食库存普查结果,并向省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报告。六是协助国务院和省政府工作组开展复查、抽查工作。七是受理、核查举报,并配合国务院和省政府工作组对重大案件的核查。八是做好省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布置的其他工作。
县区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区查库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省、市政府统一部署,组织领导本辖区清仓查库工作。二是组织和督导辖区内纳入清仓查库范围的全部企业开展粮食库存自查。三是审核、汇总企业自查结果,向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工作报告。四是协助各级工作组开展粮食库存普查、复查、抽查和案件核查等工作。
(二)直属企业清仓查库的组织。按照在地原则,由市、县区查库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对辖区内中央和市直属企业不同性质粮食库存进行检查。从中央企业直属库抽调的人员,不参与对本库及其所监管粮食的检查;从市直企业抽调的人员,不参与对本企业及其所监管粮食的检查。
(三)清仓查库信息资料的整合。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向同级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2009年3月末地方储备粮和商品粮具体到实际承储库点的统计报表,以及地方储备粮轮换、销售计划等资料。农业发展银行各分支机构负责向同级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2009年3月末具体到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明细和台账资料(分品种、分性质)。
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上述资料及省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辖区内2009年3月末分县区、分实际承储库点等资料进行整合、分解,在市级普查开始前,下达至各县区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县区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分库点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库存异常变化的单位和库点,应列为重点检查对象。
三、检查时点与检查方法
(一)检查时点。以2009年3月末粮食库存统计结报日为检查时点。
(二)检查方法。按照《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执行,具体检查办法由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行制定。
四、清仓查库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09年3月底前)
1.成立机构并下发具体实施方案。各县区要将清仓查库实施方案、机构设置和人员名单等情况于3月26日前报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2.动员和培训。2009年3月中旬前,根据省清仓查库领导小组的部署,市清仓查库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完成市级普查和督导企业自查人员参加全省粮食清仓查库培训工作。3月下旬,各县区要组织完成参加企业自查人员的培训任务,并做好清仓查库工作的动员和部署。3.账表、检查器具的准备。各县区查库领导小组和被查企业,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和上级查库领导小组要求,备齐相关文件、账务和报表资料,提前准备工作底稿,对不规则货位进行形态整理,备齐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合格的称重等检查工具。考虑到个别存粮数量较少、粮堆形状难以规范的货位需要采用称重法检查粮食数量,各县区要提前配置少量移动式散粮自动秤(建议单机检斤能力不低于15吨/小时,配备数量一般不少于两台)。
(二)自查阶段(2009年4月1日—5日)
4月5日前,各县区政府要督促和指导本地纳入检查范围的所有企业认真自查,完成情况汇总,上报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
被查企业要根据自查情况认真填写各类工作底稿和汇总表格,准备与检查当日粮食库存实际情况一致的货位平面图、货位明细表,以及分仓保管账、保管总账、统计报表、会计报表、辅助账表、原始凭证等账务资料,合同、运单、发票等反映粮食出入库业务的凭证,粮食测温、测湿、熏蒸等作业记录,为后续普查、复查、抽查做好准备。
(三)普查阶段(2009年4月6日—20日)
1.普查时间。4月6日,市查库领导小组将组成检查组对全市纳入检查范围内的企业开展普查工作;4月15日市级普查工作结束。4月20日前,将市级普查报告报省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2.普查方式。市级普查是确保清仓查库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市查库领导小组将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采取市内综合交叉的检查方式,根据粮食在地原则,对全市纳入检查范围的粮食企业库存情况逐一进行全面普查,确保不留死角。对各县区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及在全市范围内选择3-5家重点非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的典型调查与市级普查一并开展。对参与检查的人员按照“统一抽调、混合编组、集中培训、综合交叉、本地回避”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择优选调和安排。为确保检查结果真实、准确,从县区抽调参加市级普查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县区的普查工作。
(四)配合做好省级复查与国家抽查工作(2009年4月21日—5月31日)
市查库领导小组根据职责分工的要求,配合做好省级复查与国家抽查工作。2009年4月底前,省政府组织对全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进行复查。复查比例为辖区内纳入检查范围粮食库存总量的20%—30%。质量复查的抽样代表数量为被复查企业所承储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地方储备粮库存量的25%左右。省级复查采取随机抽样、突击检查和暗查等多种方式,对市级普查和县级自查的工作质量进行复核,并对市级普查和县级自查工作质量情况和检查结果作出评估。2009年5月10日开始,国务院抽查工作组在省级复查的基础上采取不事先打招呼、随机选点的方式,对重点省(区、市)粮食库存情况进行随机抽查。质量抽查的抽样代表数量为被抽查企业所承储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地方储备粮库存量的25%左右,抽查样品实行集中统一检验。
(五)检查结果汇总上报和整改阶段。(2009年6月1日—10日)
各县区要在全面检查粮食库存的基础上,对清仓查库工作进行认真总结,逐级汇总检查结果,编制相关报表和检查工作报告。各县区查库领导小组要对库存检查结果层层把关,数据汇总中发现有错统、漏统、重复统计、虚报库存数量等问题,要及时纠正,对检查认定的账实差数要做出详细的书面说明。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由主管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督促企业限时报送整改结果,有关资料存档备案,并在检查报告中如实反映,视问题成因和严重程度进行问责。6月10日前,各县区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办理完毕所接收的与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相关的举报案件,并向市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核查报告。
五、清仓查库工作要求
(一)落实和完善工作责任制。本次清仓查库工作是国务院组织开展的全国性粮食库存专项检查,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部门多,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必须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到位,检查人员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各级政府对本辖区清仓查库结果的准确性负全责。要建立和完善明确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企业法人代表、地方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都要逐级在清仓查库工作报告及相关报表上签字。各清仓查库工作组负责人都要在检查报告上签字,对检查结果的真实性负责。要严格工作底稿制度,各环节检查的原始记录必须保证完整、准确、真实,并妥善保存、留底备查,不得擅自篡改、损毁。发现有工作走过场,弄虚作假,妨碍清仓查库工作,造成检查结果失实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增强清仓查库透明度和公信力。各县区要强化对清仓查库过程的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清仓查库全过程进行监督。要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向社会公布粮食库存检查的政策、内容、程序、方法和工作要求,组织新闻媒体进行正面宣传,防止负面炒作,正确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安定民心。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违法案件并选择典型案件公开曝光。
(三)保证质量和进度。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务院、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依据《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2009年全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及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周密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内容和步骤,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检查方法,明确时限要求,确保所有检查工作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
(四)真实反映粮食库存状况。各类企业要积极配合清仓查库工作,实事求是地反映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对已销售出库的粮食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核减当月统计账,未回笼的销售货款计入相应结算账户,不得以任何理由虚增库存。严禁以虚购虚销方式掩盖亏库。
(五)加强保密工作。国家粮食库存的数量和布局属于国家秘密事项,对检查过程中涉及的中央政策性粮食库存及全市粮食库存的数量、布局要严格保密。要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制定清仓查库保密措施,配备必要硬件设施,明确保密责任,特别是在数据传输、新闻宣传等环节要严格执行保密纪律,防止发生泄密事件。
(六)严明纪律清正廉洁。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参加清仓查库工作。要对检查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严明工作纪律。检查人员要坚持原则,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得参加可能影响清仓查库工作的活动,不得吃请、受礼,对违反纪律的要严肃查处。
[关键词]查新检索 联合服务 服务模式
(分类号]G252.7
1 查新检索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原国家科委审批了国家首批科技查新一级机构以来,规范化的科技查新服务在全国逐步展开。随着服务的深入开展,需求量不断攀升,特别是近些年,部分查新机构年均查新数量均超过上千项。服务需求上升的原因主要有:由于科技查新不仅面向成果鉴定服务,近年来越来越多地面向科研立项服务;不仅面向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评审,也逐步面向省、市级科研项目以及企业自主研发项目服务,因此形成了以高新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等应用科学技术为主的科技查新需求。同时,国家各类奖项的评选又提出对科研论著产出及影响力的评价需求,形成了针对个人或机构的文献计量学评价服务。
面对需求,特别是项目申报高峰期“井喷式”的需求,查新机构普遍反映人力不足。因此各机构一方面对自身潜力挖掘,如提升查新员的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效率等;另一方面增加临时服务人员,补充人力的不足。但总体效果不佳,有的甚至导致服务质量降低。
为解决这一矛盾,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在服务实践的基础上,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服务系统为建设对象,探索建立查新检索联合服务体系。通过体系建设,一方面实现中国科学院用户对查新检索科技评价服务需求的满足,保证服务质量与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服务体系建设,在服务实践中,带动全院图书馆员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提升。
2 查新检索联合服务现状调查
文献调研表明,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意识到,合作化服务不仅有利于馆藏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且可以实现馆际间人力资源的共享。同时,由于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单靠一家的力量满足众多用户全方位的信息需求显然已经不太现实,因此,目前各家图书馆对于推进联合服务更为重视。
在服务实践中,图书馆在联合目录建设、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服务以及图书馆的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等联合服务方面已取得成功经验。在这些系统中,有的采用各机构之间对等的“馆对馆”合作模式(即网状或称分布模式),互惠互利,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也有的采用中介集中调度,协调成员馆关系的模式(即星型或称集中模式),提升系统运行与管理的效率。中国科学院已经成功研发了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以及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系统,联合全院的地区级文献情报中心和近百个研究所图书情报室开展服务。
然而,目前在查新检索联合服务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原因在于查新检索服务不是简单的流水作业,不能简单通过规范化操作流程保证服务质量。它是一项知识,在用户需求、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以及制度规范等方面均体现出用户驱动、个性化、数据挖掘、动态资源集成、信息增值等特点。特别是科技查新服务,整个过程是以信息搜集为起点,通过信息提炼、重组、分析比较、综合等需要高智力投入的环节,最后形成情报评价。因此,不同机构之间的服务无法进行定量评价,很难通过网络平台搭建流水化的联合服务平台或体系。目前,在各系统的查新检索服务中,有的以成立查新咨询协会的形式加强对查新咨询机构的管理,实行行业自律,如由9家会员单位组成的浙江省科技查新咨询协会;有的通过行政隶属关系加强对本系统内查新机构的管理与审批,如卫生部、教育部的查新机构。也有人提出设想,从查新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共享、网络服务平台的角度建设查新机构的联合体设想。但其目的主要是便于本省或本行业查新业务的管理以及资质审查,加强对查新员的培训教育,而不能真正解决查新需求与人力紧张的供需矛盾。
3 中国科学院查新检索联合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
中国科学院查新检索联合服务体系的建设始于2006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立之时,按照全馆的工作要求,确立了针对全院的查新检索业务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评价,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涵、整体发展的目标,实现以用户为中心,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
在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过程中,首先搭建了建设框架,即以服务机制与规章制度、各类人员培训以及工作平台建设为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通过分时间段、分目标、分内容逐步推进与完善各项工作的细节。通过三年多的建设与实践,服务体系已初步显现服务效果。
3.1 联合服务机制与规章制度建设
联合服务机制与规章制度建设最先由联合服务工作组制订,最初的工作组由中国科学院系统内具有查新资质的6家单位组成,分别是: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las.省略)、兰州分馆(WWW.llas.省略)、成都分馆(clas.省略)、武汉分馆(whlib.省略)、上海生命科学特色分馆(wvcw.slas.省略)和中国科技大学特色分馆(http://lib.uste.省略/lib/)。联合服务机制的建立,为开展全院性的查新检索联合服务奠定了基础。
・管理机制建没。明确了工作组的主要职责以及主要的成员单位。先后制定了《国家科学图书馆查新检索联合服务管理办法》、《查新制度与质量控制规范》、《引证检索服务规范》等。
・建立查新检索联合服务工作方案。明确服务体系中的服务内容以查新、引证检索以及专题信息服务为主,优先服务科学院用户,同时面向全国开展服务,遵循统一的质量标准与服务准则,相互认可成员单位的服务产品,遵从国家科学图书馆的领导等原则。
・建立总分馆的查新检索共享机制。根据查新的流程,建立了五种合作模式,将具体的任务切分为可独立操作的三个环节,使各成员馆之间既可以在某一环节独立操作,又能在人员共享下共同完成项目查新,如表1所示:
・建立查新工作规范实施细则。在严格执行科技部《科技查新规范》的同时,特别对规范中未涉及的细节问题提出实施的细则,如查新受理的原则、实施检索过程中检索工具选择原则与检索方式以及查新结论的撰写原则等。
3.2 专职查新员、认证检索员与兼职查新员交流培训
3.2.1 专职查新员交流 在联合服务中最重要的目标即是提升全院文献情报系统服务人员的信息检索与信息分析能力。其中联合服务工作组的成员单位共有专职的查新检索员30余名,他们中大多数都具有查新资质证书。为达到不同机构人员工作能力的提升,一
方面建立总分馆专职查新员年度工作交流机制,或参与全国科技查新大会等形式进行经验交流;另一方面通过相互的业务合作,检验合作模式是否适应用户的要求,通过合作发现存在的问题。
3.2.2 认证检索员培训 根据中国科学院的特点,自2007年起,国家科学图书馆推出了面向全院100多个研究机构的所级图书馆开展认证检索员培训,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较短时间内提升了所级图书馆员的专业数据库的检索技能以及对常见需求的规范化操作能力,并通过认证测试检验学习的效果。这一做法得到了大多数所级图书馆的认同。自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共举办了5期认证培训,有135人次参与,84人获得认证证书。
通过学员反馈,大部分的认证检索员都能将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据统计,至2009年6月,总馆已与26个研究所合作,完成了218个引证检索委托。他们的参与,不仅有效地满足高峰期本所的需求,也缓解了总馆的压力,提高了服务效率。
3.2.3 兼职查新员培训 根据国家科学图书馆机构设置特点,各成员馆查新检索团队分别与学科馆员团队、情报研究团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机构。通过对学科馆员开展“兼职查新员”培训,使他们能够参与查新和引证检索工作,并且能够有效面向研究所科研人员开展业务的宣传与推广。以国科图总馆为例,先后有20人参与培训,2007年至2009年共参与完成查新检索项目108个,成为高峰期服务有效的应急力量。
通过三年的业务合作,目前兼职查新员也逐步面向有需求、有能力的所级图书馆员。
3.3 查新服务平台的建设
为提升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建立全馆查新检索协同工作平台,为查新机构搭建一个集成、高效、协同的工作环境。联合服务建立之初就开展了国家科学图书馆查新检索服务协同工作平台的需求分析,设计了以下的服务功能:
・查新机构之间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协同工作,同时所级图书馆可以通过平台参与联合服务。
・查新用户能从网上了解查新相关信息和委托程序,并能进行网上委托、查询浏览服务进展;同时对全院查新服务有整体的了解,可通过不同机构获得同质的服务,见图1。
・提高查新员工作效率,查新员可以在网上了解业务规范,查询共享信息与数据,建立个人档案与用户信息等。
・可以实现查新档案的自动管理与业务统计,自动制作报表,了解业务进展,调用档案信息,建立用户信息等,如图2所示:
・能够针对不同人员的工作需要和使用权限设置查新项目的分层次管理。
・建立内部交流、学习与培训平台。
通过技术开发,目前查新平台已实现上述功能,并建立用户、值班员、查新员、审核员等多功能模块,将科技查新、引证检索与专题检索等多种服务均集成于平台之上。目前系统已进入试用阶段。
3.4 服务效果评价
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查新检索联合服务新模式通过在机制、人员、工作平台三方面的建设,总体上得到各方的认可:实现了在中国科学院范围内服务机构的统一管理,规范服务标准,明确总分馆的责任,研究所级图书馆能力得到提升,一些所级书图馆还开展适合本所的新服务,院内用户满足率得到了提升。
同时,通过查新检索联合服务体系建设,培训了一大批“认证检索员”和“兼职查新员”,通过他们的参与,为查新检索高峰期服务人力不足探索了解决途径。以国科图总馆为例,2007年至2009年每年查新检索高峰期(1-6月),参与联合服务的人数从17人增加51人,联合服务数量由59项到159项,部分研究所的认证检索员已经可以解决高峰期本所的引证检索需求。
4 开展查新检索联合服务的经验
・中国科学院查新检索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在借鉴参考原文传递、参考咨询等联合服务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对个性化、深层次信息服务联合机制的新尝试,特别对所级图书馆尝试开展新的服务内容与产品以及服务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帮助。
・在科研信息环境和用户信息行为发展根本变化的前提下,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模式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面向研究人员开展学科化、知识化服务是人心所向,而查新检索服务的实践价值逐步得到了全院所级图书馆员的认同并得到响应和推广。
・查新检索联合服务质量依赖于查新员或检索员的综合素质,在联合服务体系中,人员培训与制度规范的细致化是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决定因素。国科图总分馆已经发挥了组织引领和保障作用。
・在合作过程,摸索出多种院所服务合作模式,长期合作与短期合作相结合,面向所内服务与系统内服务相结合,宣传推广与产品服务相结合,低端服务与高端服务相结合,这种依据研究所特点的、灵活的合作机制将是长期合作的前提。
5 查新检索联合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5.1 对于全院联合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
由于地区需求不同以及本地的管理机制、人员素质等影响因素,总馆、分馆、研究所图书馆对于查新检索联合服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表现为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迟缓、人员投入不足、参与意识不强、畏难情绪等。特别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00余个所级图书馆,由于管理机制、用户需求以及人员能力等的差异,在参与查新检索联合服务时理念与态度差异较大,造成在培训环节、服务环节的差异。如:
在参与培训方面,有的研究所要求所有图书馆员参与“认证检索员”培训,并当成所图馆员的基础培训之一;而有的研究所图书馆因不了解联合服务的作用与意义或没有合适的人员,迄今为止没有参与联合服务的培训。
在参与服务度方面,有的研究所积极针对不同对象开展服务,如在所图积极宣传查新检索业务,特别是在重大项目申请时提前在所内网站通知,积极配合科技处协助研究人员做申报准备。利用所学技能,在所内为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开展免费的引证检索服务,协助总分馆完成高峰期的检索任务等;而有的研究所虽然参与培训,但由于所内需求不足、其它业务繁忙、个人信心不足等原因,尚不能参与到实际的联合服务中。
5.2 联合服务质量还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服务规范与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全院参与服务的人员数量逐步扩大,部分查新检索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经验不足,特别是高峰期服务有时不能完全兼顾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因此会造成服务质量上的差异。
由于联合服务的管理任务将随时面I临新的问题,需根据不同的问题不断细化服务规范,加强可操作性,完善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因此需要解决“标准化服务”与“地区服务”的关系,解决“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个性化服务”与“规范化服务”之间的矛盾,解决“认证检索员”到“兼职查新员”的过渡等问题。
5.3 服务过程人员再培训问题
由于各种数据库的不断升级,用户需求不断变化,一次认证培训不能解决服务中发现的新问题,因此认证检索员存在着再学习以及即时学习等问题。
而专职查新员随着参与研究所的增加,其主要任务不完全是自己承担查新检索任务,而面临对认证检索员的培训、审核、交互等工作以及新业务的开拓,专职查新员更需要进一步提升综合业务能力。
6 持续开展查新检索联合服务的建议
查新检索联合服务是一种新的模式,必须根据需求的变化、区域的差异来协助各方的力量,坚持边服务边建设的原则。
・提高全院联合服务的认识水平和行动能力。总分馆是联合服务建设的重要力量,联合服务也是以总分馆为结点建立服务体系。因此总分馆的专职工作人员应加强团队协作,把提升研究所认证检索员的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摸清研究所在查新检索方面的需求,加强服务宣传的力度,配合学科馆员团队人所宣传。而研究所图书馆应该将查新检索服务作为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加以重视和实践。
・推进院所联合服务的制度模式。在联合服务实施过程中,要摸索建立适合院所双方的合作方式,形成联合服务的品牌效应和集团合力。一方面,总馆应充分发挥总体协调作用,分馆需要加强地区中心馆的作用,扩大联合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建立查新检索的评价激励机制,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促进全院查新检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为大力推广联合服务,总分馆对研究所参与人员要进行多重鼓励机制,树立他们参与服务的信心,开展一对一的实习辅导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即时性辅导。合作模式多样化,既可以由所级图书馆受理委托查新检索任务,也可以向所级图书馆指派任务。
・加强专职和兼职查新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渠道的培训和交流,持续提高总分馆、研究所查新检索人员队伍的业务水平,保障服务质量和提升服务能力。
——天等县教育局开展学校及周边安全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治安管理工作》的精神,一年来,我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学校及周边安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我县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现将我局开展学校及周边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
学校安全事关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我局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正职领导担任组长,副职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局各股室领导组成,学校安全工作成立专门的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处理学校安全工作日常事务。此外,全县每个学校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内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学校安全工作的整治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了使学校安全工作有序地开展,我局结合学校安全工作实际,制订了各种安全工作方案。一年来,我局先后出台了《天等县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应急预案》、《天等县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个涉及学校安全工作的方案(或预案),明确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内容、要求、具体措施。还组织开展了“====年天等县中小学‘安全教育活动月’”,加强了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和进行一系列安全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广大师生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救自助能力,为全县学校安全整治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狠抓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
校园周边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几年来,我局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走出了一条抓安全、促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一是实行警校合作。我县治安环境较差,师生人身受到侵害的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我们请求县政法委派公安干警进驻中小学校,在学校设立治安岗。====年以来,我县共聘请了==个派出所领导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此外,大部分中小学校还从退伍军人中聘为学校治安人员,增加治安防范力量。两年来,我县学校没有发生一起校园刑事案件,学校治安工作良好。二是每年协助公安、建设、文化、卫生、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道路安全设施进行整治,依法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的非法网吧、书摊、小卖部、游戏厅、流动饮食摊点,使学校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三是加强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各中小学校都建立了家校联系点,设立家校联系卡,学校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工作情况。此外,大部分完小校以上的学校都聘请有威望、有能力的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或者校外治安员,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更加稳固。
=、广泛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化学药品、消防安全工作的整治。
一是建章立制,彻底整治校园食品卫生工作。我局要求各中小学校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办,并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有关制度、措施,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管理,以抓好此项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今年初,由防疫站牵头,我局协办,举办了全县中小学分管领导参加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培训班。一年来,我局多次组织相关股室深入学校进行食品卫生工作专题检查,对检查出的每一处安全隐患登记造册,限期整治,整治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整治学校食堂卫生。主要整治设施是否达标;工作人员是否达到健康指标要求;上班是否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是否落实食品的原料采购索证及验收制度;是否按食品加工要求执行,如青菜是否浸泡等。另一方面是整治校内小卖部摊点。从开业许可证、食品进货来源到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都进行了详细地检查,====年以来,卫生部门和我局共查处了不符合卫生条件的食品==种,辞退了带有乙肝带菌等传染性疾病的从业人员=个。
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有关规定以及卫生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制定防治工作措施下发到各中小学校,要求学校设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建立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同时,还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学校环境卫生。经常对师生进行健康教育。
二是加强化学药品的管理。教学演示离不开化学药品,加强化学药品的管理是对师生负责,珍爱生命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化学药品的管理上,我们做到了“三个有”:(=)有专人负责管理;(=)存放化学药品有固定的符合要求的场地;(=)使用化学药品有严格的领取手续。
三是对学生宿舍消防安全进行整治。我局每期两次对学生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锁闭、封堵或占用等是否达标,消防设施如何,进行全方位地检查,以简报形式对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对在工作中走过场、措施不落实的,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在整治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中,我们更换了一批老化电线,添置了新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应急照明灯等,有效地预防了火灾事故地发生。共3页,当前第1页1
=、积极开展危房改造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具体体现。====至====年实施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我县共投入===.=万元,改造了农村中小学危房=====平方米,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我县农村中小学校舍大都是六、七十年代建造的,没有得到改造的校舍现已成为新的危房。为了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我局通过各种渠道,引进资金,开展了新一轮的危房改造工作。从====年起,我县共投入===.==万元,建起=====平方米的教室及学生用房,全县中小学危房比率大幅度降低。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局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明确学校领导以及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每年年初,我局都同学校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落实责任。同时,还定期组织人员对学校落实责任状的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切实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三)开展
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安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我们通过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安全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
=、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我局通过文化长廊、黑板报、宣传单等形式,对师生进行防火、防毒、防溺、防交通事故等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邀请法律副校长到学校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组织开展安全技能演练活动。大部分学校都利用课外活动课、体育课、自然常识课等时间,加强安全技能训练,学校专门成立演练活动机构,制定演练计划,明确演练内容。我局对学校开展安全技能演练活动,定期检查,还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技能表演等方式展示学校开展演练活动的成果。
=、举行板报比赛。为了检查各校在安全教育中取得的成绩,=月上旬,我局组织学校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板报比赛活动。全县中学、中心小学、幼儿园等==个学校参加比赛,经过检查组认真细致地评比,评出了龙茗中学、民族中学等两所中学获得中学组一等奖;小山中心小学、向都中心小学获得小学组一等奖,此外,中学组还设二等奖=名,三等奖=名;小学组设二等奖=名,三等奖=名;幼儿组设一等奖=名,二等奖=名。
(四)加强督查,落实责任。
我局以大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正在狠抓安全工作落实上下功夫,落实责任,落实计划,落实队伍,落实督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做到每项工作都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
二、存在问题
(一)部分学校内部的安全管理还比较薄弱。虽然没有重大事故发生,但因管理问题引起师生伤、病事故时有发生。
(二)校园设施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大部分学校危房依然存在,按照====年年初进行的中小学校舍普查统计,全县尚有教学及学生用房C级危房=====平方米,D级危房=====平方米,教师用房C级危房====平方米,D级危房=====平方米,教师用房D级危房比率较大,占危房面积的==.=%。大部分学校电线老化未能及时更换,火灾隐患依然存在。有的学校理化实验室、电脑室无灭火设施,教学楼、宿舍楼无安全出口标志。
(三)部分学校周边存在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县城的个别学校放学时,交通拥挤、堵塞,容易引起交通事故;有些农村学校学生节假日、双休日回家时,还乘坐小四轮;一些个体采石场、建筑施工离学校近,采石炮击声、建筑噪音影响学校教学工作;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管理不到位,食品卫生难于保证。以上这些都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工作,我们要全面贯彻=月==日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召开的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周边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教育部制定的《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六条措施》为准则,下大力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主要工作措施如下:
(一)继续搞好学校安全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考核学校领导工作成绩的重要内容来抓,定期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要限期整改。
(二)积极配合公安、建设、文化、工商等部门,做好学校安全卫生和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工作,认真落实公安部提出的关于学校周边治安管理八条措施,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切实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三)组织力量对学校周边和校舍情况进行排查,对排查的具有安全隐患的教室要采取措施,做好维修和改造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四)做好学校安全防范,保证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坚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学校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搞好学校饭堂饮食卫生,做好公共场所安全防范,勤工俭学及校外活动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共3页,当前第2页2
(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特别是对防火、防毒、防溺、防交通事故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此外,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卫生的宣传活动,特别要加强对学校集体食堂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天等县教育局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