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八妇女节贺卡简单的范文

三八妇女节贺卡简单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八妇女节贺卡简单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八妇女节贺卡简单的

第1篇:三八妇女节贺卡简单的范文

三八妇女节”是天下所有妈妈的节日。同学们你们为妈妈做了什么礼物,或送给妈妈什么祝福呢?我为妈妈做了一张贺卡,还送给她许多祝福的话呢。这不,你瞧:

这天,太阳高挂在天空上,白云嬉戏打闹,欢声笑语接连不断。像是在庆祝妇女节。我抬头望望天空,心情好极了。我蹦蹦跳跳、连走带跑地来礼品店。哇!礼品真多呀!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看得我眼花缭乱,好似沉浸在“礼品的海洋里”。我决定为妈妈买一张贺卡,有的贺卡上缀有小花小草,清新飘逸,有的贺卡上绣上虫鱼鸟兽,栩栩如生,为妙为肖, 我都有些挑花眼了。我不厌其烦地选着,挑着。忽然,有一张贺卡映入我的眼帘,这张贺卡的封面是一片秋天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可漂亮了!哦,我妈妈最喜欢枫叶的颜色了。在那片火红的枫叶下有一幅美丽的图案:一个镶着金边的窗子,还有一个奇异的图案--在一个茶壶里插上七枝不同颜色的花朵。看着看着,我脑海里浮现出一幅美丽的“花图”,还不时仿佛闻到阵阵清香味,还有花草的芬芳。“就是它了!”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它。

回到了家里,我钻进房间,打开贺卡写上“祝妈妈三八妇女节快乐”后,装上信封,就把它神秘地交给了妈妈,妈妈笑着说:“你这个丫头,不知在搞什么名堂!”“您打开看看便知。”我学着京剧中的腔调回答道。妈妈“扑哧”一笑,打开了贺卡,突然她手停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贺卡上的枫叶,嘴角微微向上翘,变成一条美丽的弧线。我也目不转睛地看着妈妈,只见妈妈抬起头,眼中有晶莹的东西在闪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谢谢你!”妈妈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

“呵呵!”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心想:让妈妈快乐开心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儿,今后我一定好好努力,让妈妈多些快乐,更加年轻!

第2篇:三八妇女节贺卡简单的范文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这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道德情感是随着道德认识的提高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也是人们对现实的一种态度的表现。一般表现为爱国情感、集体情感、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友谊感、自尊感、荣辱感等。在教学中,借助录音、歌曲、投影、演示等,创设具有较强感染力的情境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如教学《诚实》一课,我用色彩鲜明的投影片和配乐录音,向学生讲述了一则动人的故事:一位国王为选择王位继承人,将煮过的花籽发给孩子们去播种。几个月后,当别人手捧盛开的鲜花送给国王时,只有一个少年抱着空花盆伤心地哭泣……这样就将学生带入了一定的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诚实守信”的种子,唤起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促进道德的培养。又如教学《不要讥笑他人》,一上课我就开门见山地发问:“从小到大,别人给你起过外号吗?有没有因为自己的缺点或缺陷被别人讥笑过?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呢?”由于大多数学生曾经有过这样的情感体验,所以他们主动参与的欲望特别强烈,感情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说得情真意切:被别人讥笑时,伤心、难过,痛苦、愤怒,抬不起头来。由于学生经历过真实的情感,教学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同。然后,我们利用心理互换法、榜样感染法等进一步激励学生的道德情感,把深刻的道德认识和强烈的道德情感结合在一起,情通理达,情理交融,从认知情感到行为实践的转化也就自然顺利地完成了。课后,学生之间互相取外号的现象也基本消失了。

二、课内外相结合,强化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升华,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道德行为的转化与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因此,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不仅是知行统一的最好方式,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最佳途径。如《关心父母》一课的教学:课内,我利用听录音、榜样激励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唤起学生主动关心父母的情感;课外,又以“孝心献父母”为题,开展了“当三天家庭小主人”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买菜、烧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等琐事,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与操劳,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博大的爱,从而使学生对父母的关心、挚爱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如“三八妇女节”到了,利用思想品德课,我们开展“我为妈妈献贺卡”活动。一上课,我就开门见山地问:“三八妇女节到了,你打算做些什么呢?”“帮妈妈做家务,打扫卫生。”“送妈妈贺卡。”我表扬了这些学生的想法。接着我读了以前一位学生的周记,主要讲的是她曾用零用钱给母亲买了张贺卡,结果母亲责备她乱花钱,她做了一件没有让母亲高兴反而惹母亲生气的事。接下去我问:“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怎么办呢?”很多学生想到了要亲手给母亲制作一张贺卡。于是我们就利用这节思想品德课请学生设计制作贺卡。做贺卡,送贺卡,其实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活动,但从学生星期天写的周记和思想品德课介绍自己的“作品”,特别是学生在贺卡上写的诗或贺词中,我们可以体会每位学生内心流动着的对母亲的无限感恩与热爱之情。实践证明,课内外相结合,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强化训练,效果明显。通过开展上述活动之后,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学生越来越多,原来学习靠父母操心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结语

第3篇:三八妇女节贺卡简单的范文

【摘 要】 我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日是宝贵的幼儿教育资源。把握每一个节日,充分挖掘其悠久历史,利用节日内涵对幼儿进行节日礼仪教育,并针对不同节日有创意、有计划地开展节日礼仪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潜在的人文价值。我们要重视节日资源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作用,使幼儿礼仪教育不仅停留在节日活动中,更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为幼儿礼仪课程绘上绚丽的一笔。

【关键词】 幼儿;节日礼仪;教育目标;礼仪意识;家园共育

我国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日是宝贵的幼儿教育资源。把握每一个节日,充分挖掘其悠久历史,利用节日内涵对幼儿进行节日礼仪教育,并针对不同节日有创意、有计划地开展节日礼仪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潜在的人文价值。那么,我们如何结合不同节日对幼儿进行节日礼仪教育让幼儿从小就成长为一个为人处事彬彬有礼、待人接物虚怀若谷的谦谦君子呢?笔者结合近几年幼儿教学经历,谈谈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利用节日制定礼仪教育目标

幼儿园可以渗透礼仪教育的节日既包括除夕、春节、元宵节、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也包括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具有西方特色的节日。按照我们通常的模式,在每一个节日到来时,我们都要提醒孩子们什么节日到来了,然后按照惯例开展一些节日纪念或庆祝活动。但很多活动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完全产生不了节日礼仪教育所需要的效果。节日应是全社会的节日,应是所有人的节日,因此,节日礼仪教育活动应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出封闭的教室,引导和鼓励幼儿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幼儿在具体生活环境中学会自觉运用礼仪知识。如我们庆祝国庆节,除了园内常规的国旗、国徽教育和升国旗、唱国歌活动,我们还可让家长陪同幼儿在国庆节当日通过网络或电视收看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感受与幼儿园升国旗时的不同氛围感受,从此懂得国旗是国魂,是国家精神的象征,由此学会更加尊重和爱护国旗的礼仪。再如中秋节、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我们可让幼儿在生活中仔细比较人们的神态、着装、待客接物等特点,让幼儿学会与家人共享节日的快乐,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形成一颗感恩之心。同一个节日,年年岁岁都要庆祝和纪念,内容和形式的相似容易使幼儿渐生单调乏味之感。这就要求我们的礼仪教育目标要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和针对性。小班的幼儿,下一年变成了中班幼儿,礼仪教育目标就要提升一个档次,礼仪教育活动形式也要随之更新。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心智发展特点,将小、中、班幼儿的礼仪教育目标进行细化,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提出不同要求的节日礼仪教育目标。

二、利用节日培养幼儿礼仪意识

幼儿是否具有良好的礼仪意识,是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因素之一。现在的幼儿,在家庭中集长辈宠爱于一身,饭来伸口衣来张手,渐渐形成了自我中心的不良品质,认为他人给自己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缺乏了一颗懂得爱别人的心。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不同节日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让幼儿懂得爱别人、形成爱他人的礼仪意识。同时通过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爱之礼仪的良好氛围。如三八妇女节,我们要对幼儿进行爱妈妈、爱奶奶的教育;教师节,要对幼儿进行爱老师的教育;西方的母亲节,要对孩子进行爱母亲的教育;西方的感恩节,要对学生进行感恩他人的教育等等。我们可先向幼儿介绍节日的由来、名称,然后让幼儿在生活实践中观察节日对象的工作或生活状态,最后结合不同节日给不同对象制作手工贺卡,表达心中感激之情。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幼儿礼仪意识不断增强,如遇到长辈会主动打招呼,这声招呼不是简单的、习惯性地叫一声“妈妈或老师”,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爱;又如在妈妈的生日那天,幼儿还会制造出其不意的惊喜,促使妈妈留下幸福的眼泪;再如在生活中幼儿看到长辈们做事有困难或心情不佳,也不再是一个人闷着头继续玩着自己的“事业”,而是善解人意地及时丢下“战斗武器”,主动走过来帮忙。这种种表现源于节日礼仪教育在孩子心中种下的“爱”之种子的萌芽。

三、利用节日家园共育礼仪习惯

家长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家长的言谈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深刻影响着孩子,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感染作用。因此,幼儿节日礼仪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我们利用不同的节日对幼儿进行礼仪习惯培养的同时,要大力号召家长参与进来。如儿童节进行亲子活动时,我们让幼儿将已经掌握的一些礼仪知识编成童话剧、儿歌等形式表演呈现给家长,既激发幼儿相互影响、彼此示范、互相促进,又在家长中产生了宣传、教育和引领的作用,还能让家长在生活实践中检验孩子礼仪的落实情况,促进了家园人人学礼、人人懂礼、人人守礼风气的形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在这种活动中,家长表现了高度的参与积极性和极大的热情,特别是当懵懵懂懂的孩子有上佳表现、得了笑脸画的奖励后,家长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实践证明,家园合作共育孩子成长,教育成效事半功倍。只有家园共同合作,充分利用节日礼仪教育契机,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品质,使礼仪之花越来越红,越开越美,形成受益一生的良好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礼多人不怪!”的确,一个懂礼仪、讲礼仪的孩子必定是受他人欢迎和尊重的。我们要重视节日资源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作用,使幼儿礼仪教育不仅停留在节日活动中,更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为幼儿礼仪课程绘上绚丽的一笔。

【参考文献】

第4篇:三八妇女节贺卡简单的范文

关键词 生活化 语言生活化 生活再现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过程性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景,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达到回归生活的意义。

一、实现课堂教学中语言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这一特殊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健康发展,又能在发展中愉快地生活,就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将学生校外的生活经历与校内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使图片、音像资料、报刊文摘中有关个人生活经历的内容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他们能说感兴趣的话题,描述喜欢的事物,运用所学知识交流传递真实的信息,讲述生活中真实的经历,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运用上,达到交际的目的。

1.引用真实的生活事件,构建课堂教学

直接将社会生活发生的事与英语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在社会生活真实情境的条件下进行。教师尽量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同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让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链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要把学生日常生活接触、理解的事物以及使用频率较高的英语表达教给学生,不能限于对个别单词的死记硬背,要把所学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原则。

2.模拟真实生活情境,学习运用语言

根据语言交际的功能要求,使英语课堂交际变成语言交际,从而创造出一种语言交际环境,也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生活的氛围。在这氛围中,学生通过自己探求学习掌握语言的运用,目标是使学习者介入交际活动,进行信息分享、意义商定的交流,实现课程的交际目的。教师要根据各阶段课堂教学实际,设计各种类型的课堂活动,把话题、功能、结构和任务结合在一起,开展以生活为中心的交际活动。

(1)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教四年级Module2 Unit1 Go straight on这一单元时,在呈现部分,可以按照扎赉诺尔的某条街道的布局,借助课桌将教室布置成公园、商店、医院、街道等,给学生创造贴近生活的语言活动情境,教师扮作外地人向路人(学生)问路,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去掌握Where is the park? Go straight on. Turn left. Turn right.等知识。在演练过程中,学会了用英语问路及给他人指路。这样学,学生有亲切感,容易理解掌握新的语言点,练习的时候兴趣浓厚、踊跃参与。

(2)使用韵句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课堂上,教师要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并适当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将枯燥乏味的单词教学放到语境中,把它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chant,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单词的效率。如学习三年级第二册Module3 Unit1,教学关于运动的单词时,我把football分解成:foot(脚),ball(球),用脚踢的球就是足球;basketball分解成:basket(篮子),ball(球),放在篮子里的球就是篮球。最后我又把这些单词编成了简单的chant:

Football, football, I like football.

Basketball, basketball, I like basketball.

辅以动作,学生在课堂中轻轻松松地学会了这些单词,同时还训练了I like的句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知识,这样他们会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二、巧设作业,实现语言生活化的再扩展

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从作业中取得成就感反作用于课堂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1.尝试实践型作业

“任务型”教学倡导掌握语言的最终途径是让学生去做事情。当学生积极地参与,有目的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尝试时,语言也就被掌握了。因此,采访、写观察记录、做调查等作业形式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语言潜能。如在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What would you like?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学校新餐厅要开业了,炊事员想了解一下班里同学爱吃的食物,要求学生设计一份采访记录表,用英语记录被采访对象的姓名以及喜爱的食物名称,每人至少采访5个以上的同学并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把统计的结果制成表格在班内汇报。这道作业贴近生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真实的交际,他们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与其他同学沟通了感情,培养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尝试制作型作业

英语学习需要日积月累。语言学习会出现一个沉默期,在此期间学生不愿开口说话,但是他们对所教内容已有所接纳。从量变到质变,积累到一定阶段学生就会开口说话了。因此,可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探究性的作业。如下:

制作贺卡。如三八妇女节,让学生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的句子,如Happy Women’s Day!等。圣诞节做圣诞卡,并说Merry Christmas!等。并利用This is for you. Thank you. You’re welcome.等进行交际应用,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跨越式中西方文化意识增强了。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提高其英语书写水平,还能培养其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让英语走向生活,让生活再现英语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与以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缺少广泛使用英语的社会环境,我们努力创设学习英语的生活化环境,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教学。

1.营造校园英语环境

校园环境对英语教学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充满英语氛围的教室布置和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学习英语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得轻松而愉快。

(1)开展“每日一句”,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创设良好的说的氛围,学生在每日进校门后要在英语检查员那里一一过关,每日一句采取每周考核的形式,英语督导员将考核成绩记入班级,教师根据每日一句内容创编一些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材料。

(2)开设校园英语广播,定期播出,让学生天天能听到英语。内容可设校园新闻、佳作赏析、有奖征答、学习方法介绍、名曲欣赏等。稿件来源和信息反馈可与班级量化评分挂钩,让整个校园弥漫一种浓浓英语味儿。

(3)建立校园英语标志牌,教室布置英语化,让学生睁开眼就能看到、读到英语。如:在图书室贴No smoking!在多功能教室贴Be quiet!在楼梯拐角处可贴It’s dangerous. Don’t be crowded.在教室里设立英语园地: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和英语墙报,张贴激励性标语,如Don’t be shy, Just try!在黑板上每天写一条谚语或一两句名言,如:The world is his who enjoys it.H.Black.

2.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校内外活动,拓展使用渠道

利用各种节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英语教学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英语交际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言语实践的途径,增加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对英语文化具有更真实的感受。节日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标志,既是文化特色的反映,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母亲节、圣诞节、万圣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学生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在感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同时,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总之,新颖多变、生动活泼的生活化教学,为英语教学撑起了一片新天空,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生活教学消除了传统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弊端,帮助学生克服了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需要,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从而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生活化教学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要经过不断的探索才能趋于成熟。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