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像诊断医师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治学精神:刻苦钻研、善于总结
刘玉清的为人、做事、治学,一贯以“认真”著称。无论是在校的求学阶段,还是在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他总是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注重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后再查阅文献以提高认识。这种学习、实践、查证、总结的循环治学方法贯穿于刘玉清的一生,形成了他独特而又严谨的治学精神。
读片是放射科医生的基本工作,刘玉清强调:每一次的读片分析,都要认真、细致,稍有疑问就要追根究底,力求诊断意见清楚、全面,决不能有半点粗心和怠慢。因为这关系到对患者的全面诊断,还将影响对治疗和预后的判断。他认为,要做出正确、全面的影像诊断,不能仅局限于影像学征象的分析,还要客观地探讨其内在生理、病理学基础,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尽量作出全面的诊断分析。因此,放射科医生除了掌握放射学的知识、技能外,还应不断学习、了解有关的临床及基础医学知识,必要时可直接检查病人。刘玉清经常告诫自己和同事:“放射科医生不是‘读片员’,也不是‘操作员’,而是医生!”他还总是引用一位国外学者所说的话:放射科医生不仅是患者的医生,也是医生的“医生”。
刘玉清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摸索中,注重分析实践材料和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这对丰富和发展其专业学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1957年至今,刘玉清、评论及学术演讲等28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17部,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获卫生科技进步成果奖8项(国家级2项,部级5项,医科院级1项)。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精神,以及勤于总结、善于总结的学术研究个性是分不开的。
医德风范:爱岗敬业、真诚相待
刘玉清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持之以恒。他长期担任过放射科主任职务,在他的带动下,科室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他本人也数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1959年,他出席了北京群英会;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1985年,出席北京市劳模大会……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刘玉清认真仔细地完成读片和诊疗等基本任务,他始终保持对患者的热情与真诚,态度和蔼可亲。全国各地慕名前来求诊、求教者络绎不绝,刘玉清对他们均一视同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地真诚相待。当患者以各种“方式”要感谢他时,都被他婉言谢绝。他经常说,医生的天职就是为患者服务。
刘玉清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为指导青年医师、研究生和进修医师等竭尽心力,言传身教,从实践中培养、锻炼了青年医师们的各种临床能力,也促进了学科的人才建设。他对教学工作严格要求,特别重视对影像学发展新趋向的把握,亲自审核研究生和青年医师们研究课题的各项进展。对于课题实践的各个步骤,任何一个微小细节、错误,他都不会放过。刘玉清同时也以自己严谨的治学精神感染着青年一代,这包含着他培养青年医师的良苦用心。1986年,刘玉清被评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
学科建树:开拓进取、不断求新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玉清倡导与病理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X线与手术切除肺、食管标本的“X线-病理对照”研究,并逐步形成制度,建立了对照记录,定期进行分析总结,该合作一直坚持至今。这对深化多种胸肺、食管疾患病理基础的认识和提高X线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教研资料,推进了科室学术建设,填补了当时国内此项空白。
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心脏X线诊断水平,刘玉清一方面将“X线-病理对照”转变为“X线-手术对照”;另一方面,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意识到,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心电图和X线各有其作用和限度,于是他逐步创建了以X线为基础的“X线-临床-心电图”三结合的心脏X线诊断方法。这使放射科医师能够发现一些临床医师没有注意到的诊断问题,纠正了某些不当的临床印象,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这些以X线为主的全面分析方法,为创建心血管放射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放射科开展介入治疗工作做好了铺垫。
20世纪70年代,随着CT的问世,刘玉清敏锐地注意到,这是放射学向影像学发展的新动向。1974年前后,他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医学影像学”的学科新概念。1977年,他发表文章较全面地向国内评价了CT及其临床应用的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相结合,共同形成了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刘玉清于1985年率先向国内介绍了这一新概念,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介入诊疗已成为同内科、外科治疗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之一”。同时,“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的应用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医学攻关项目,并与防治重大疾病以及我国相关器械、器具现状相结合,制定了15个攻关专题。刘玉清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了专题的评审、中期评估和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这一工作对推动和提高我国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随着影像学新技术的发展和传统X线诊断及其各种造影检查的成熟,逐步形成了具有多种成像技术的影像诊断学。与此同时,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也促使我国的现代医学影像学演进成为诊治兼备的学科体系。刘玉清自90年代初即倡导、推动这一新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并多次撰文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演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刘玉清当时提出,应加强影像科室介入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及主要介入治疗技术的规范化问题。他强调,介入放射学应为医学影像科的组成部分,实现与影像诊断优势互补,这将更有利于其发展。他还提倡开展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即“各种技术综合分析,优选应用”。针对心血管疾病,他提出“三主轴”(超声、CT、磁共振)和“两翼”(X线平片及相应造影和核医学)的主要诊断进程,并应以患者诊治的“实际需要”为原则。临床和影像学医师应综合分析研究多种影像技术(新技术和普通X线检查)的诊断性能(优势及不足),从中优选出合理的检查技术,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影像诊断服务,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诊治效益。1996年,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开展大型诊疗设备临床应用规范化研究,由刘玉清负责医学影像组,他将他的这一思路落实其中,促进了影像学及相关专业的发展。
本世纪初,刘玉清组织放射学(含介入)、超声、核医学有代表性的专家,主持召开了“医学影像学前沿学术讨论会”,着重探讨了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我国的战略对策,并于2001年出版了专著《医学影像学展望及发展战略》,受到行业内人士的普遍重视。刘玉清提出,现代医学影像学科作为一个科室必须诊治兼备,由影像诊断(含CT和MRI)、超声、核医学和介入治疗(含超声、核素治疗)等分支学科组成。同时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又应划分为神经、心胸、腹部和骨关节影像学等亚专业,各有分工,协调发展,以适应临床学科如大内科及其呼吸、心脏、消化等分支学科的对等发展。因此,医学影像住院医师必须进行诊、治兼顾的全面培训,高年医师则应有所侧重、各有专长。他积极呼吁、推动组建“大影像”概念的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科,进而探讨向“宏观(即生态环境、心理等)和“微观”(即分子、基因水平等)方向发展的新趋势。
绸缪为国:学科统筹、协调发展
1981年至1983年,刘玉清历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院长、所长;1987年至1992年,任该院、所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4年至1993年,任两届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放射学会主任委员;1993年,被授予“中国医科院、协和医大名医”称号;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院士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勤耕不辍,多年来对心胸放射-影像学医、研、教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还为我国的医学影像学学科结构建设呕心沥血。
关于如何组建我国现代医学影像学学科,刘玉清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经验,可采取“两步走”的策略:一是先组建“独联体式”的医学影像学部,开展联合性学术活动;二是逐步组建统一的医学影像学学科。
在看到我国临床应用研究与国外相比并无明显差距,但是医学基础和实验研究领域却与国外水平相差甚远的状况后,刘玉清大力呼吁各个医疗单位和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积极创建、开展基础和实验研究基地,积极推进相应研究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区、各单位的专业、学术水平发展颇不平衡,设备条件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刘玉清极力提倡:向广大城乡基层居民提供有效且优质的影像学服务。尽管影像学新技术的应用率不断提高,但普通X线检查仍是影像诊断的基础,在某些方面如胃肠道、骨骼和胸肺疾病的检查方面仍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X线设备在我国乡镇单位已基本普及,因此,若能坚持提高与普及并重,针对影像学不同亚专业开展多中心的“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制定出适当的“规范”,减少不必要的、高昂的、重复的检查,必将提高诊断效果和效率,直接造福于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乡镇居民。
国际交流:互动双赢、学术“外交”
1978年至1984年,刘玉清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委员;1984年,受聘为美国哈佛大学放射学客座教授;1991年,当选为日本医学放射学会名誉会员;1970年,担任阿尔巴尼亚国立第二医院放射学中心顾问。多年来,他致力于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为使我国放射学跻身于世界放射学之林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也为国际放射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自1978以来,刘玉清先后40余次出访美、日、澳、德、法、印、新、韩、马等国,进行考察、学术交流、参加会议和讲学,增进了与国外同行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关键词:放射科诊断准确率方法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60-02
近年来,医疗行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误诊、漏诊的医疗事故频繁发生,导致各类医疗纠纷案件日益突出,使伤残鉴定的结果失真,患者的权益受到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和并分析漏诊及误诊产生的原因,对于医护工作者而言意义十分重大,以便今后采取预防的措施给予解决,减少损失,确保诊断的准确率;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为患者提供较好的服务,更快地提高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
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放射科2012年1月~2013年7月普通X线平片及其相应申请单和诊断报告360份,进行分析、总结并分类研究。目的在于发现普通放射检查工作中的误诊、漏诊原因及对其避免误诊的措施。抽取的360份资料中甲级片率达93%,误诊率是3%,漏诊率是4%。
2讨论
2.1误诊、漏诊的原因。
2.1.1首先,部分临床医生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在病史采集过程中不详细,没有做到向放射科医师提供确切的、有价值的临床资料,导致放射技术人员不能准确地拍摄病变部位的X线片。如:膈下肋骨外伤后,不能分清申请对膈上助骨还是膈下肋骨的投照。并且处于边缘射线部位的X线影像,由于倾斜投照,可歪曲被照体。其次,由于经验技能所限,在诊查患者时,往往由于思维听从于主观感觉,不能展开思路,结果没有给放射科医生提供真正要检的部位而造成漏诊。如:腓骨短肌止于第4跖骨粗隆,当踝关节发生内收型扭伤时,常因腓骨短肌突然猛烈收而造成骨折,而往往因为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踝部肿痛却忽略跖骨导致漏诊。肋骨外伤后,为排除骨折向放射科申请拍摄肋骨正侧位片,而拍摄肋骨正斜位片对诊断是比较有价值的。
2.1.2患者检查前没有严格按照放射技师要求进行准备。尤其是胃肠道钡餐检查,如:胃、肠道内滞留物多则很容易掩盖病变而造成漏诊或误诊。还有患者不能严格遵医嘱,且对医生隐瞒真实情况。
2.1.3胶片投照条件、不适当、电压电流选择不当,射线穿透力过大,则会将密度偏低的病灶显示不清或不能显示;而当摄影条件过低时,射线对厚实部位穿透性差,仍然不能清晰显示病变;投照位置不合适:患者摆位、投照角度和投照中心线不当,都会影响观片医生的正确诊断。
2.1.4影像诊断方面:①影像诊断室条件不适当是造成误诊漏诊的原因之一,室内光线不合适,室内亮度过高,相对降低了观片灯的亮度。光线亮度过低,对观片医生眼睛不良刺激大,容易产生视力疲劳,对于微小病变难以发现;由于办公条件有限,室内不安静,分散医生注意力导致诊断不正确。②影像诊断医生对投照条件不合适的平片没有要求重新拍摄,而勉强进行诊断。业务水平有限,对影像变异的认识不充分,将正常变异误诊为病变,将病变误诊为变异。观片时注意力不集中,条理性差,没有充足的逻辑思维分析而评主观判断下结论。每张胶片只经过一位诊断医生观片,结论就被确定,缺少复阅,一旦出现误诊的情况不能被及时发现。
2.2避免误诊、漏诊的措施。
2.2.1首先,临床医师应加强自身业务技能掌握摄影部位选择的依据,确实有效的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增强工作责任心,经常与放射科医生进行交流,协作发展。其次,申请单填写应该提供必要而有价值的个人病史,以便供诊断医生综合分析影像表现得出正确结论。吴恩惠指出:同一病变可有不同的X线表现,即同病异影,而不同的病变又可以有相同的X线征像,即异病同影。还有,影像检查申请单应将被检查者或家属联系方式一同填写,一旦发现误诊、漏诊等情况,能够及时和被检查者家属取得联系,最快时间纠正错误。
2.2.2被检者应仔细阅读所做检项目的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充分做好造影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2.2.3影像检查技术方面:①影像检查技师需要熟练掌握照相技能,并且熟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知识。必要时,与诊断医师协商解决投照条件、选择,从而能够拍摄出对诊断有价值的优质胶片,以最佳方式显示病变部位,时刻以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②层层把关,控制照片质量,使照片具有较好的对比度、较的清晰度、较小的失真度。③引进先进的治疗设备提高影像质量。应用CR,DR影像技术获得数字化图像并结合后处理技术为影像诊断服务。
2.2.4影像诊断方面:①影像诊断室环境条件:通过调节观片室内的亮度满足医生观片的光线要求,室内保持安静,杜绝无关人员入内,为诊断医生营造良好的观片环境。②诊断医生:应对工作和患者具有高度责任心,不断地学习,掌握一定的临床知识,总结经验,将影像表现与临床资料相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体检,熟悉病史,加照需要的投照或透视下转动方法检查患者,切忌主观盲目下结论,当遇有不明确问题,或异常情况时,可向临床医生提出恰当建议。X线检查结果阴性并不能排除疾病存在的可能,因为很多疾病在早期的X线表现是没有阳性征象的。可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或必要时复查。有些骨折的早期,X线征象不明确,而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断端骨质吸收而显示出骨折线,这种情况,可建议伤后2周后复查,以明确有无病变。报告发出前必须经过两名以上的诊断医师阅片。
以上对放射科工作过程中的误诊现象进行了总结,供同仁指正,以便更好地工作。如果在工作中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不仅标志着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减少了许多麻烦和纠纷,从而增加了患者的信任度,提高了医院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医治,减少病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放射诊断工作中诊断误诊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便于医学工作者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确保诊断及误诊的频繁出现,更好地促进医患关系的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我院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连接许多大型医疗设备,包括CT、CR、DR、US、DSA、MRI、心电、脑电、病理切片等。现总结PACS系统从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放射科的应用情况,并将其优势、问题及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PACS为深圳安科ASG-340型 PACS,2004年1月开始使用,至今3年多,该系统通过DICOM 3协议连接了放射科的所有影像设备,包括1台飞利浦螺旋CT,1台西门子MRI机,1台DR机,1台CR机,1台数字胃肠机,以及其他科室的诊断设备。
2 PACS优势
2.1 数字图像替代胶片 减少购买胶片及冲洗费用,节省了庞大的贮片空间,减少了胶片管理工作人员,没有了繁杂的借片还片手续[1],不会出现胶片丢失、错放及老化霉变等问题。
2.2 优化放射科工作流程 患者登记扫描影像检查诊断报告报告打印和发送。在放射检查登记室进行登记时,不用打字,只要输入患者的门诊号或住院号,核对PACS调出的患者信息,并生成检查申请记录即可;医师不需等候打片及传递胶片,在医师工作站,医生在专业级显示器上对影像进行读片和疑难病例的讨论,然后签发诊断报告而不需手书报告。最后将统一打印诊断报告和图像胶片分发给患者自己保存。这样,患者在影像科室所做的检查能很快拿到检查结果。
2.3 快速、为患者赢得诊治时间 在临床上,可第一时间得到急症患者的影像资料,避免延误病情。对患者来说,缩短检查时间和次数,减少等候时间,避免在不同医院进行重复检查,从而减少辐射和痛苦程度,快速得到检查结果,赢得诊治时间。
2.4 提高放射诊断准确性 PACS提供传统的手段无法具备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功能,主要包括进行窗宽窗位调节,边缘增强,降噪及镜化、滤波和伪彩等一系列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缩放、旋转和各种测量;对复查患者可调阅历史图像与其他影像资料,并可对图像进行距离、面积、角度测量及注释标注。所以PACS更容易显示病变[2]。
2.5 方便网络会诊与教学科研 实现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图像与患者信息的传递和会诊,在影像诊断教学上,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抛弃笨重易损坏的胶片,实习时学生可直接在与PACS连接的电脑终端上进行操作,调阅的图像数目及可对比性、可调节性均比以往利用胶片的小班讲课和实提高,极大地提高了阅片实习课的效率和效果。
3 实际运用中PACS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3.1 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至关重要 PACS系统一旦瘫痪,无法运作甚至丢失影像数据,将给医院及患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3]。尤其是在当前举证倒置的前提下,保护好患者的医疗信息尤为重要。要采用的资格及口令密码验证机制作为一般防范,要害部门实行冗余备份,敏感部门实行检错及自动纠错机制,建立镜像文档及故障恢复功能;限制各类工作站的权限,使用无盘终端;如有必要使用硬盘或外来软件,要确保其无病毒;经常检查和升级病毒检测软件,保证网络运行安全,防止病毒感染及黑客入侵窃取、修改信息,安排专人管理、检查运作的执行情况。
3.2 外部环境的稳定性不可忽视 要保持PACS电源的连续性,电压的稳定性,防止意外停电和电压波动,给服务器配置不间断电源和稳压器。严格控制工作站、计算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减少外部环境因素造成设备故障和数据丢失。
3.3 掌握计算机知识 PACS属于一种高新技术,包含许多有关计算机、网络、标准通信协议、存储介质等方面的新知识。 作为放射科医师,没有经过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系统训练。大家的工作又非常繁忙,可供支配的时间有限,使用PACS有较大的难度。所以需要努力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PACS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知识。
3.4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建立PACS系统,可调阅普通放射、CT、MRI、超声、核医学或介入放射等多种影像学图像,如果我们的医师仅熟悉自己所从事的技术,不懂其他影像学知识,则不可能根据多种影像学的表现,作出准确的综合诊断,这是PACS系统对影像科医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重大挑战。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促进我国PACS的建立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尚文,陈金雄,医学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临床应用.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531-532.
【关键词】病例式教学;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病理学作为一门形态学科,是联系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间的桥梁与纽带[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CNST)因其形态复杂、种类繁多等客观因素,导致在诊断病理中难度加大。如果要提高其临床诊断水平,首先应对该种疾病的病因、病情特征、病情发展、预后等方面有一个清晰全面的基本认识,同时结合影像、病理、临床三方面观察来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观察与研究[2]。首先通过大量图片的视觉认识来帮助学生辨别肿瘤病症的大致标本及组织形态,再次学生在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应变被动为主动,通过不断自主学习来探究其临床表现特征及病理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的收集与整理。选取神经系统肿瘤病例共120例,并对入选的病例资料应完整充足,具体包括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等,并从影像、病理、临床三方面来详细了解该种疾病特,共分为以下几类病例。
(1)疑难肿瘤 所选病例为15例,判定标准为局部形态学的特点不典型或者形态学特点不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例,还包括一些具有多项成分的CNST、结构较复杂的病例。通过对疑难肿瘤病例的形态学特点的深入了解,可以加强CNST的诊断水平。
(2)误诊肿瘤 选取诊断工作中误诊病例12例,包括日常一些相似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要点。旨在提高学生对相似疾病的鉴别能力,提高CNST诊断正确率。
(3)常见肿瘤 选取病例62例,这类病例的选择最具有代表性,可以培养学生对疾病形态特征及病理的客观、清晰、全面的认识,旨在对疑难病例的形态学特点掌握的启发作用。
(4)考核病例 选取病例22例,其中包含疑难病例、易误诊病例、常见病例、WHO新分类肿瘤各3例、5例、10例及4例。旨在促进学生完成教学质量的检测。
(5)WHO神经系统肿瘤 选取病例9例,旨在提高学生对学科发展迅速的掌控及接受能力,认识新型肿瘤特征,为以后科研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石。
1.2 病例式教学的实施进程
1.2.1 熟悉病例 教师应在进行病例教学前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对病例式教学的浓厚兴趣,引导其开展各部分的学习,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1.2.2 病例讨论 对讨论小组进行随堂分类,每组3-4个成员,依据不同研讨课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在课堂中引入相关图像、病理形态、影片等帮助学生进行病理式教学探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
1.2.3 概括总结 教师对各个小组成员讨论课题的成果进行汇总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结合理论与实际对所研究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2 结果
通过运用病例式教学的研究方式对120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观察研究,并选取其中22例考核病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教学成果,并要求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患者病情发展概况、临床表现特点、生命体征等进行讨论研究,并做出诊断,发现进修医师和年轻医师的诊断正确率高达96%以上。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形态复杂多变、种类繁多,导致其病理诊断难度较大。在本文的教学模式中采用病例式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较清晰、全面地掌握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3]。此种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与学生小组讨论为基本套路,通过影像、病理、临床三方面探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与团结合作能力等[4]。临床病理学作为一门集理论、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形态学科,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的教学中结合影像、病理、临床三方面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在所选教学病例中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实验流程及对患者的特殊检查等,这些信息是无法从日常教材中得知的。通过病例式教学,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帮助其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演变过程等,并结合影像、病理的研讨分析,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知识层面。并把孤立的单门学科与实践知识巧妙地结合,使其由被动变主动学习,一方面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整体学习水平[5]。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对课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最后对各个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快速掌握疾病的病情发展流程,加强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特点及影像学的记忆。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在遭遇各种不同病理的情形下做出及时有效的诊断。
综上所述,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教学中应用病例式教学模式,并引导学生从影像、病理、临床三方面来加强对病情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临床能力与诊断水平,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江,李桂林,方静宜等.病例式教学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55-56.
[2]张锦生.病例式教学在中专中西医结合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158-159.
[3]梁丽婵.病例式教学出科操作考核的临床效果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20):3048-3049.
【关键词】老年人;肺结核;X线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误诊分析
【中国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008-01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年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群肺结核的患病比率逐渐上升,也成为我国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工作,据2007年3 月20日卫生部结核病防治专题新闻会提供的信息,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45万,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特别是老年人,肺结核病是一个主要死因。因此,诊断和明确诊断是本病防控的前提。X线、CT影像诊断是最常用的手段,然而,由于老年人机体状况特点和肺结核病灶不典型给疾病的明确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笔者有意选取本科25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X线、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于与同道一起交流学习,吸取误诊教训、提高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不典型肺结核179例患者,男性91例,女性88例。年龄为61-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3岁。既往有肺结核病史21例,初次感染者158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83例,肺间质性纤维化21例,糖尿病55例。主要临床表现:咳嗽42例,咳痰31例,痰中带血31例,轻度持续低热14例,纳差、体重减轻36例。有部分患者上述各症状并存。无任何临床症状,健康体检发现87例。
1.2 影像学检查设备及方法: X线机:万东F78-ⅢB 300MA医用诊断X线机,所有患者都摄X线胸部后前位正位片;CT:Siemens 16层螺旋CT,扫描参数为:层厚和间隔7.5mm,螺距1-1.5,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5mmAs。扫描采取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范围从肺尖至双侧肾上腺,连续扫描,必要时对局部病灶加做2mm薄层扫描,所有患者都摄肺窗和纵膈窗图像,有16例患者对肺块状病灶进行碘海醇双期增强扫描。
1.3 X线、CT影像资料: X线表现:①病灶部位,多发生于肺尖及锁骨下区以外的肺野,其中,左中下肺野63例,占53.20%;右中肺野25例,占13.97%;右下肺野11例,占6.15%;两肺弥漫性分布或以支气管播散61例,占34.08%。②病灶形态,大小不等斑片状云絮影43例,占24.02%;纤维索条影55例,占30.73%;斑点状或结节状影28例,占15.64%。团块状、不规则斑片状钙化33例,占18.44%;广泛粟粒状病灶21例,占11.73%。上述病灶于同一患者可多种征象并存。③病灶性质,渗出性病灶94例,占52.51%;增殖性病灶21例,占11.73%;纤维空洞及空洞型病变19.55%,干酪性病变、结核球29例,占16.20%,上述病变性质多交叉存在,或以一种性质为主。 ④相邻组织结构改变及与之关系,
CT表现:①结节性阴影,12例,占6.70%,单发或多发;结节直径为0.5-2.0cm,呈圆形、类圆形中等软组织密度影,可见低密度的小空洞或小空泡状区。亦可见钙化。②斑片状阴影,44例,占24.58%。多呈散发性斑片状或斑点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不均,边缘模糊。③干酪性肺炎,6例,占3.35%。表现为肺段或肺叶的实变,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小空洞、小支气管充气征。下叶多见播散灶。④结核球11例,占6.15%。直径多为2-4cm,呈圆形,可分叶,多伴有钙化,周围有卫星灶。⑤空洞性肺结核,以空洞为主的浸润病变灶,其周围或下叶可见支气管播散的病灶。⑥血性播散性肺结核,8例,占4.47%。以“三均匀”、“三不均匀”为主要征象。病灶小至1-2mm,最大多不超过5mm,呈粟粒状、小结节状,CT 的显示率明显高于X线。
2 调研与评价方法
对179例老年不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所有的影像资料均予以逐各认真追踪调查,每一个患者都必须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如病灶穿刺活检资料、痰液抗酸结核检查资料,临床试验性用药致临床症状好转病灶吸收,排除临床初诊其它疾病的资料,等等。对各误诊或延误诊断的患者调研结果都认真的统计分析,并分类汇总。
3 结果
老年不典型肺结核179例,占本组样本总数的69.92%。其中,首诊明确诊断为肺结核的43例,占24.02%,余均误诊或延误诊断。分别为肺炎或支气管肺炎54例、肺泡细胞癌17例、炎性假瘤16例、转移性肿瘤18例、肺癌31例。
4 讨论
由于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呈多变性为特征,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无临床症状、临床病史提供不全的患者或影像科医师对本病图像认识不足等因素,均可能带来误诊或延误诊断。
本组临床资料统计显示有87例患者无临床表现而进行健康体检时发现,所以,对一些非结核好发部位不典型病灶,诊断难度更大。李志晓,刘玉敏[1]报道,50%继发性肺结核发病部位不典型,特别是糖尿病的患者,病变变化莫测,一改以前教材上认为肺结核好发于两肺尖及锁骨下区,通气、血供良好的部位。本组发生于肺尖及锁骨下区以外的肺野有160例,占89.39%。因此,在诊断时不能受传统的疾病好发部位的观念束缚。同样,许多医师对肺结核的流行性病学史的变化了解的深度不够,认为肺结核的好发年龄为15-35岁的青少年,老年人肺结核相对少见,因此,我们在检查到老年两下肺野片状、结节状病灶时,第一印象首先不考虑肺结核,而是炎症或肿瘤类病变,这是一个错误的定向思维。
患者无症状或(和)临床医师提供的临床信息较少,给影像科医师的诊断同样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一些临床医师仅仅在申请单上写:体检、咳嗽1周或多少天,或者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各方面的功能退变对侵害的病理反应不敏感,患者确实除咳嗽外无其它临床表现。而影像科医师也忙于及时发出报告,不与患者接触,不进一步了解病情,而采取“看图说话”的形式,对一些不典型的病变写上一大串结论,供临床参考,只有相对谨慎的医师才加一句治疗后随访。本组统计资料中显示有34例患者属于这种类型,占18.99%。
影像科医师对结核、肿瘤病灶形成的病理基础了解不够深刻。如球形结核和结节样肿块的鉴别,结核性球形结核灶往往边缘光滑,或者有较浅的浅分叶,主要为纤维组织包裹和干酪坏死灶或增殖性结核灶,周围可存在多少不等的“卫星灶”[2,3],给诊断有一定的帮助。若是一个孤立性干酪灶,与癌性结节就有鉴别的难度。结核孤立性干酪灶的周围除有浅分叶外,它的周围同样有尖角状突起或较长纤维条索与胸壁粘连成宽基底,也可为粗条状或幕状,与胸膜的链接比较柔和,病理上为局部增厚的胸膜与病灶间不同程度的纤维结缔组织粘连、牵拉。这种纤维条索往往比较粗大,也不甚规则[4,5]。癌性结节也有分叶征,张志勇等通过HRCT对小肺癌进行研究,癌性结节分叶征检出达96%,而且分叶往往较深,周围的纤维条索影往往较细小而且密集,排列成锯齿状、光芒状,与胸膜粘连范围较小且比较僵硬。
总之,对老年肺部肺结核好发部位外的病变,也应考虑结核的可能,应密切结合临床,应正面接触患者,对患者的病情做全面评价和认识,在充分了解临床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影像分析,对平片诊断有困难的,可进行CT及其它技术检查,才能有助疾病的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李志晓,刘玉敏。老年肺结核的X线、CT表现(附200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6):747―749。
[2]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1 277。
[3]郝阳生,郝兴梅,郝雪梅,等.老年性肺结核的X线、CT征象(附260例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9,10(6):358-360。
1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医学影像教学质量
实习医师实习效果的优劣,与带教老师的素质密切相关。我院医学影像中心教研室非常注重师资队伍的素质培养,建立了以老带新的体系,由高年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及帮扶;要求年轻医师参加每日疑难片、教学片查片及每周三医学影像论坛学术讲座活动,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接受科室内专家及资深教师的指导,听取实习同学、进修医生、轮转医生的意见,从中学习到授课的技巧及方法,扩充业务素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科室鼓励教师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参加省内外学术活动,并选送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到国内外发达地区高水平医院进修;要求教师参加学院每年举行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对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正是这些学术动力,促使中青年教师克服惰性,不断学习研究、总结和探索。科室还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实习生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情况,力求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实习生纪律
科室由科主任主管教学工作,配备了相应的教学秘书,并由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专门管理教学工作。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及教学计划的实施,实习生离开学校到医院实习,面临着职业角色的转变,除了感到新鲜及兴奋之外,还会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我们在学生入科第一天召开座谈会,与学生进行互相沟通,介绍科室的情况,提出对实习同学在纪律上、学习上、及生活上的一些要求,听取学生的意见及建议,解决学生的困惑及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角色转换,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模式,为了确保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科室建立了严格的考勤考核制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制定的轮转计划进行轮转学习,并将每一位实习同学的工作量、实习成绩、出勤情况如实记入考核手册。为了保障实习阶段取得良好效果,科室还设立了一对一的教学方法,即每一位实习同学由一位教师负责全程带教,实习结束时学生的考核成绩与带教老师挂钩,避免了以往教学中人人都管、人人都不管的情况。同时科室还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工作实习情况、生活思想情况,共同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要求。实习结束时,我们对每位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出科考核和鉴定,为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医学影像学实习阶段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时期,很多学生在学校时理论考试成绩优秀,但进入实习后便暴露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面对真实的片子表现出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的弱点。因此,带教老师要正确引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及学习兴趣。在教授过程中,把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影像分析结合起来向学生传授,我院为省级三甲医院,病人量大,病种齐全,在日常工作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影像资料,有助于在学习实践中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知识,加深对影像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片分析能力,掌握读片基本功,写好诊断报告。我们每天从患者影像资料中选取具有教学性的片子,安排学生轮流参加每天早上教学片查片,在读片过程中锻炼学生用规范的医学用语、科学的序贯性对影像进行客观的描述并作出诊断。在查片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及相关的体格检查,收集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并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影像识别能力与鉴别能力,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困惑。每周三的医学影像论坛学术讲座,由科内及院内外相关科室教师及专家就影像相关知识及技术发展进行讲授,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对实习生进一步理解影像学内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与临床数字化影像接轨的教学模式,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化教学的有效手段,便于展示当今DR、CT、MRI、DSA等高科技技术丰富多彩的多角度、多平面、多参数的形态甚至功能成像,能明显提高教学进程中学生对影像认知的速度,激发学生对影像医学学习的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我科于2007年建立了多功能数字化影像网络教室,配备了32台电脑,并从DR、CT、MRI、DSA机上导出电子图片建立了教学片电子图库,学生可以直接从电脑上调出多种疾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学习及复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更大,效率更高。此外,影像解剖是学习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基础,尤其是断层解剖,但由于影像解剖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大多数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度大,不易接受及理解。为此,我科还配备了全套正常人体颅脑至盆腔区完整横断解剖标本,并为每层标本配制了相应层面的CT及MRI断层正常影像图片,并标记清楚可见的结构,形成了较系统完整的正常解剖与影像断面对照模型,将复杂而抽象的影像解剖学知识以十分形象而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标本陈列室长期开放,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对照学习,相互印证,帮助他们加强印象,建立良好的影像思维空间。
4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实习阶段是学生向医生转变的重要阶段,除了学好专业知识之外,加强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教师的价值观及工作态度无疑对学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时时注意以身作则,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以人为本,救死扶伤” 的思想,树立一切为了病人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学习热情。
通过以上的各项教学措施,我们在多年的实习带教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医学学科的迅猛发展对医学影像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努力学习,勇于探索,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使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影像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京恩、周珉、陈方等,如何加强实习生的医学影像带教培养 [J].青海医药杂志2002,35(12)58-59.
[2]罗小燕、汤积耀等,加强临床教学质量控制 提高医学影像教学质量[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9,27(增刊)76-77.
关键词:烟雾病;脑血管病;临床和影像特点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98-01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又称自发性基底动脉环闭塞症,是一种较少见的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以及大脑前、中动脉近端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伴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为特征的脑血管病,在脑血管造影中造影剂像烟雾状显示,故而得名。本病以小儿多见(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本次搜集到儿童病例较少),可分为成人型和儿童型。最早为日本人发现报道;在我国则由河南医学院李树新[1]首次报道;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临床报道病例越来越多。现对我院MM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讨论。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9-2012.9我院MMD儿童患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1-15岁,平均7岁。成人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25-68岁,平均45岁。
1.2分析方法:将所有MMD患者分组为儿童组及成人组,并对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总结处理、分析。
2结果
8例烟雾病儿童组中临床及影像表现为脑梗塞的有5例(62.5%),表现为脑内出血的有2例(25%),表现为癫痫、头疼的1例(12.5%)。20例烟雾病成人组中临床及影像表现为脑梗塞的有5例(25%),表现为脑内出血的有12例(60%),表现为癫痫、头疼的3例(15%)。两组间表现为脑梗塞的病例数儿童组明显高于成人组,表现为脑出血的病例数成人组明显高于儿童组;表现为癫痫或头疼的组间无明显差异。
3讨论
烟雾病(MMD)是一种以颈内动脉末端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发生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并在其周围产生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血管病变。目前尚未明确发病原因,可能与多种病理病因机制有关,主要有遗传因素、免疫与炎症[2-3]、外伤、血管内膜增生、弹力层迂曲断裂等。遗传因素可能在烟雾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东亚国家的烟雾病发病率最高。烟雾病女性易发,男女发病率约为1∶2;Kuroda等认为女性的性别因素在烟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很大作用,具体原因不明。家族性烟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Manceau等研究表明,烟雾病有两个发病年龄高峰,为儿童及中青年,且以儿童为高发年龄段。儿童和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发病类型上均有一定差别。儿童烟雾病主要表现为脑缺血和脑出血,其中儿童以缺血为主,成人以出血为主。据李洁等研究分析[4]:儿童患者病程进展较快,新生血管尚未及时参与病变血管供血,造成受累脑组织脑灌注量减低,较易导致反复TIA发作甚至脑梗塞,所以儿童MMD以缺血的表现较多。成人期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脑组织对血流需求下降,但由于血管损害的持续加重,新生血管不能不能耐受长期病变而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甚至动脉瘤的形成,较易导致血管壁破裂出血,所以成人烟雾病患者脑出血发生率相对较高。与本次研究结果相印证。
当前诊断MMD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有:数字血管造影(DSA),MRA和CTA。DSA是诊断烟雾病的“金标准”,也是随访评价的重要手段;缺点是有创、费用高。磁共振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费用低、无不良反应等优点;缺点为易夸大血管的狭窄程度,对颅外侧枝循环显示较差。CT血管造影,具有创伤小、利用后处理软件(VR、MPR、MIP等)进行三维重建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准确率高;缺点是需要碘对比剂(少数可引起过敏反应)、对扫描技术参数和后处理医师水平要求高、对细微病变显示不甚理想。烟雾病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鉴别的疾病也很多,但通过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可及时明确诊断。影像科医师应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
参考文献
[1]李树新.中国人的Moyamoya-“烟雾”病(附四例报告).河南医学院学报,1976,(3):15-20
[2]陈东,陈义雄,刁胜林等.成人型出血性烟雾病的CT及血管造影探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5,14(3):141-143
通讯作者:王,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肿瘤及脊柱微创。摘要: 目的:探讨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MR显像特点及其对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2月对45名健康志愿者通过两种扫描技术进行双侧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MR扫描,对正常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的MR显像特点进行总结,同时收集26例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30-56岁。所有患者均有患侧下肢神经症状,进行坐骨神经MR显像,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临床手术,将手术所见与坐骨神经MRI显像进行比较。结果:45名健康志愿者及26例梨状肌综合症患者的核磁共振斜矢状位可将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区清晰展现,术前核磁共振可显示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解剖关系,手术得到证实,手术后症状改善良好。结论:核磁共振斜矢状位是展现坐骨神经较理想的影像学方法,术前核磁共振对坐骨神经及梨状肌变异的显示是诊断梨状肌综合症的重要指标,MRI可以明显提高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异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症;坐骨神经;核磁共振诊断;手术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01-02 梨状肌综合征是坐骨神经在骨盆出口区受到梨状肌卡压的一种综合征,臀部的神经和血管通过坐骨大孔后全部显现,在此坐骨神经与梨状肌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臀部外伤出血、粘连、瘢痕形成;梨状肌的变性、纤维挛缩;髋臼后上部骨折移位、骨痂过大;坐骨神经出盆腔时行径变异,穿行与梨状肌内,造成坐骨神经的卡压,当髋外旋时肌强力收缩可使坐骨神经受到过大压力,卡压尤为明显,长此已久慢性致伤因素而引起臀部和坐骨神经痛。[1.2]也有学者提出“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认为某些因素造成盆腔出口部狭窄,以致穿过此口的坐骨神经卡压。[3]对于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目前临床上仅仅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影像学诊断依据[4],因此诊断困难,且很难与腰、骶神经根性和盆腔内骶丛神经病变及其他周围神经病变相鉴别,鉴别诊断困难,因无理想的影像学显像,术前不能了解其具体的病理改变,以致手术具有盲目性,针对性差。有学者利用核磁共振对神经和肌肉的良好显影,对盆腔出口区的坐骨神经进行了MR显像,但是正常,尤其是异常的影像学特点尚不清楚,制约临床诊断,针对此现状,我们对45名健康志愿者及26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进行了MR显像,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探查,将手术所见与手术前MRI进行对比并分析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45例无症状的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5~68岁。收集26例梨状肌综合征的患者,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30-56岁。病因:26例患者中10例曾有过臀部外伤史,但程度均不重(无骨折、脱位)。临床表现:患侧下肢麻木23例,间歇性跛行20例,臀部、股部肌肉萎缩6例,放射痛19例。梨状肌压痛及放射痛25例,触及梨状肌有条索状者4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3例,臀部叩击痛及放射痛20例,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24例,下肢Tinel征阳性(腓骨小头、前跗管、踝管)10例,26例患者手术前常规行腰椎MRI排除腰源性疾病。
1.2 成像方法: 使用philips,GyroscanAsc-NT1.5T型超导磁共振仪,采用体线圈,自旋回波序列T1WI加权成像,TR/TE=800~1000/10~15ms,层厚4mm,间距0mm。扫描方法:(1)在脊柱正中矢状位层面上,以骶2椎体上部为中心垂直脊柱长轴,得到轴位影像,在轴位影像上,以多根神经根断面为标志,得到骶骨斜冠状影像,在斜冠状影像上以坐骨神经近端为标志,得到斜矢状位影像(图1、图2)。(2)在脊柱正中矢状位层面上,以骶3、骶4间盘为中心,垂直骶骨长轴,得到轴位影像,在轴位影像上,以梨状肌长轴及骶骨外缘与股骨头中心连线为准,得到骶骨的斜冠状影像。在斜冠状影像上以坐骨神经近端为标志,得到斜矢状位影像(图1、图2)。[5]
1.3 手术方法及所见: 患者取健侧卧位,患侧在上,梨状肌体表投影远侧2/3部,纵形或弧形切开皮肤,臀筋膜,沿臀大肌纤维走行方向钝性分离并牵开臀大肌,暴露臀大肌下的脂肪,找到坐骨神经干及梨状肌,观察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切断梨状肌止点腱性部分,分离梨状肌和周围组织的粘连,手术中注意臀上、臀下血管,术中放置引流。
1.4 手术后处理:术后拔除引流后即开始行床上下肢功能锻炼,所有患者手术后常规给予神经营养及电刺激治疗。术后6月随访,用BMCC感觉神经功能恢复评价系统评价,23例感觉麻木患者中,16例为S4,5例S3,1例S2。[6]
2 结果
45例健康志愿者及26例患者的坐骨神经均得到良好显像。对所有MRI均进行三名影像学医师及临床医师的共同阅片,对正、异常的结果总结。正常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MR特点:(1)在T1加权像,坐骨神经与肌肉呈等信号,在T2加权像,坐骨神经较肌肉信号稍高;(2)坐骨神经呈现外周神经的特征性条纹结构,可清楚地展现出周围神经由贯穿全长的细束丛汇聚而成,最外层为神经束膜,在神经束与神经束之间含有高信号的脂肪和间隔;(3)坐骨神经从盆区经坐骨大孔至臀区及股区,其全长走行自然流畅;(4)在坐骨大孔处坐骨神经与梨状肌关系密切,梨状肌位于后部占据坐骨大孔的大部分,神经血管位居前方,同时神经与肌肉间存在多种变异,这些均是产生病变的解剖前置因素;(5)坐骨神经全长其外周均存在数量不等的脂肪组织,其信号间存在天然的对比,从而神经易于识别。异常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MR特点:(1)坐骨神经与梨状肌存在各种变异;(2)坐骨神经周围脂肪组织消失;(3)坐骨神经的特征性条纹结构消失或不清楚;(4)神经走行不自然;(5)神经与梨状肌之间界限不清楚、模糊。
手术前MRI诊断神经与梨状肌存在变异者25例,坐骨神经周围脂肪组织消失或不清楚者26例,神经与梨状肌界限不清21例。手术中发现神经肌肉变异25例,梨状肌明显变性挛缩9例,周围组织粘连16例,发现神经上血管骑跨1例。
3 讨论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是坐骨神经穿骨盆后壁进入臀部的一个骨、肌纤维管道,上自盆腔口,下至闭孔内肌下缘。若以梨状肌下缘为界,又可分为梨状肌下缘以上的盆壁段和以下的臀段[3]。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大神经,直径大约2cm,由第4、5腰神经及第1、2、3骶神经根组成,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有各种类型,解剖学中存在各种分型,其中以一条总干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者为常见型占66.3%,其他各型均为变异型,坐骨神经在盆内已分为两支,胫神经出梨状肌下孔,而腓总神经穿梨状肌,为典型高分支型,占27.3%,其它如以总干穿梨状肌或以两支夹持梨状肌等类型占6.4%。[6]由于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及较高的神经肌肉的变异,加上坐骨大孔及梨状肌下孔的窄小空间,成为梨状肌综合征的解剖基础[8],因此因梨状肌损伤、变性、长期因神经变异所致的慢性刺激,容易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盆腔出口区坐骨神经的显像困难与此区的解剖结构复杂有关。临床上多种疾病(腰源性疾病、盆腔内疾病、梨状肌综合征、下肢多卡压性疾病等)均可影响神经根、骶丛及邻近的坐骨神经产生相似症状,临床依靠查体及肌电图检查往往不能明确病变部位。目前影像学对神经的展现尚不理想,常规的影像学检查仅能够展现坐骨神经的横断面或部分节段,不但识别非常困难,而且不能展示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不易与周围的组织相区别,因此,术前难以与腰部、骶区、盆腔内病变进行鉴别。[9.10]而且临床上常存在先入为主的现象,即:许多以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表现的患者常被误诊为腰源性疾病,从而导致临床手术的盲目性和高创伤性,手术效果也不理想。盲目的进行松解手术更有可能造成坐骨神经的严重损伤,因此术前更应清楚的了解局部病变情况.随着辅助医疗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MR以其对肌肉神经组织良好的分辨率,而成为有力的诊断依据。目前大多数学者研究发现,MR扫描序列中各序列都有各自的优势,相对而言MRN和3D-STIR序列上有周围神经较好的显示,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不能良好的显示坐骨神经在盆腔的走行及全长。选取10例长期有梨状肌综合症临床症状的患者,通过常规MR扫描,7例梨状肌出现病变,结合术中验证及术后症状改善可认为MR扫描可现实清晰的显示梨状肌的形态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但剩于3例虽然存在梨状肌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但一般的MR扫描却未发现梨状肌的异常,对此有学者调整扫描方式通过以梨状肌为标志做到对坐骨神经较全面的显像,使得坐骨神经的识别非常容易,同时坐骨神经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能够清楚的展现,从而将解决了以下困难:(1)术前推断病因了解损伤机制。患者是否存在先天性的产生梨状肌综合征的解剖前置因素如:坐骨神经两大分支之一横穿梨状肌若存在,则此类患者易在创伤后产生临床症状。(2)了解神经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如:术前了解肿瘤对神经压迫的程度及范围,神经是否受到侵蚀。(3)提高临床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4)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针对性。(5)但目前多数学者仅是做到了对坐骨神经的显影,对各种MR扫描序列,不同断面的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对具体的影像如何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尚未深入研究。本组研究经手术证实及手术后疗效的评价,我们认为坐骨神经斜矢状位成像,能够展现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全长甚至更多,易于识别,是提高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重要技术。坐骨神经与肌肉之间的先天的变异型是大多无外伤或有外伤但程度不重患者产生临床症状的最基本原因,因此对于有下肢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前MRI提示变异型的存在,要考虑盆腔出口区神经卡压的存在。神经与周围组织结构模糊及神经周围脂肪消失或不清也是诊断盆腔出口区神经损伤的重要指标,但以上指标并不是诊断梨状肌综合征的决定性标准,同所有疾病的诊断相同,临床病史、表现、体征结合MRI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目前正、异常MR特征及影像方面的手术探查指标尚需进一步完善确定。
参考文献
[1] JonathanS.kirschner,MD,PatrickM.foye,MD,Piriformissyndrome,diagnosisandtreatment[J];MUSCLE&NERVE;2009.7:101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7年11月来我院磁共振室接受检查的20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1-78岁,平均49.5岁。临床以肾盂、输尿管积水为主要病史者13例,其它病史者7例。
1.2 成像方法禁食禁水4-6 h,检查前30 min饮水500ml左右,不再排尿,以膀胱中度充盈为宜。使用西门子NO-VUS 0.35永磁型(开放)磁共振成像设备,常规取仰卧位,头在左,使用大体线圈,中心对准脐孔,加放呼吸门控装置,用腹带行尿路加压,嘱病人检查中平静、规律呼吸,并训练屏气。先作MR常规扫描,再以横断位和冠状位确定MRU的范围,应将肾、输尿管和膀胱包全。采用HASTE T2加权序列,冠状位无间隔连续扫描。扫描参数为:TR:1500 ms,TE:605 ms,平均次数:1次,层厚:6 mm,矩阵:256×192,FOV:350×350,时间:21 s,加脂肪抑制及预饱和技术,屏气扫描。以采集的冠状面T2WI作为原始图像,采用MIP技术行图像三维重建,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利用旋转和切割功能,对重叠的组织结构进行旋转切割,获得一幅完整的、无相邻结构干扰的尿路立体图像,然后利用旋转保存功能,以设定的角度和平面自动保存多幅图像,避免尿路重叠。滤波后进行格式编排传输至干式激光相机打印成照片,供医师结合常规T2、T1加权横断位、冠状位、原始图像,进行观察、分析、诊断。
2、结果
20例患者均清楚显示了肾实质和泌尿系集合系统较高质量的影像,其中18例阳性,2例阴性。包括:输尿管结石10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输尿管、肾盂梗阻扩张;输尿管肿瘤2例,表现为尿路突然截断,梗阻端毛糙欠光整,亦可见鸟嘴样或杯口样改变,梗阻段以上尿路积水,梗阻端下方或周围有异常不均匀高信号影;输尿管外压性病变1例可见合并输尿管局限性狭窄。肾结核2例,示肾盂、肾盏不同程度扩张积水及肾实质内的脓腔。肾癌1例,示肾实质内边界清楚的中、高信号肿块,肿块内信号不均,可见坏死。膀胱癌2例,除表现为输尿管下端截断改变外,尚可见膀胱内不规则充盈缺损。尿路梗阻病例中,MRU对尿路梗阻部位、梗阻段以上尿路积水均显示清晰。阴性2例,可清楚显示肾盂肾盏,部分小肾盏杯口状改变欠清晰,输尿管断续充盈。
3、讨论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最早见于1986年,1995年应用于临床。是采用特别技术参数以突出人体含水器官中水的信号,从而达到水造影的效果。MRU是利用尿液中的水作为天然对比剂达到造影的目的,通过重T2加权成像技术,可突出显示尿路中水的信号,抑制周围组织的信号,将原始图像经过计算机三维处理后,形成三维多轴图像,从而克服了对比剂过敏的限制,弥补了因肾功能不佳而造成IVU不能显影或显影不良的缺陷,同时又可避免造影剂对肝肾功能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