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者:李兰春 王双成
教师传递信息的过程一般遵循先传递语法信息,之后传递语义信息,最后传递语用信息。学生对认知材料的三种信息的认识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学生向教师的信息传递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递,除教师向学生的信息传递外还有学生传递(反馈)给教师的信息。学生传递给教师的信息往往是制定和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的依据。学生传递给教师的信息主要表现为“三馈”,即反馈、前馈和退馈。(1)反馈反馈可分正反馈和负反馈,我们只研究负反馈。负反馈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一旦出现目标差就会产生某种减少目标差的过程,二是减少目标差的调节一次次进行使得系统不断逼近目标。教师正是根据课堂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教学目标。知识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上一环节的信息传递是否有效往往直接影响下一环节的信息的传递,比如菱形信息的传递要以平行四边形的信息为基础,如果没有学生有效地接受平行四边形的反馈信息,那么就不能保证有效地接受菱形的信息。反馈信息是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控制,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非常重要因素,但反馈信息具有滞后性。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是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而制定教学策略则要使用前馈和退馈信息。(2)前馈前馈是指在输出信息未给出之前,控制部分即发出控制信息以纠正即将发生的偏差。课堂教学的前馈主要有作业信息,以往对学生的了解,教师的经验等。前馈信息是教师制定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之一。前馈信息越丰富,课堂教学策略就越周密可行。没有足够的前馈信息,课堂教学将变得形式而机械。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必须把一切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我就要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前馈和反馈各有其用,前馈信息主要用来制定教学策略(实施前),反馈信息则用于调整教学策略(实施后),应该说缺一不可,(3)退馈退馈是指把本级系统的问题上升到更高一级系统的整体加以综合考察。
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是一系列的建构过程,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建立。通过知识学习使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而新的认知结构又会促进知识的学习。(1)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建立是获取知识块之间联系的过程。一般由语法信息和语义信息使学生建立知识块,语用信息将知识块之间联系起来。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有两个主要过程:一是知识块信息的获取,二是知识块的“巩筑”。“巩筑”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具体说是一个螺旋式的过程。练习可以横向加筑知识块,继续学习可以纵向固化知识块,使学生对知识块的认识升华。可见,使学生对领域知识的认识产生飞跃的最好办法就是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旧知识的回顾和系统化。(2)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通过知识学习而建立起来的心理结构,根据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可将学生的认知结构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操作部分,动力部分和控制部分。操作部分是加工学习材料的能力,这是传统的教学所侧重培养的目标。动力部分为材料的加工提供心理能量(生物能量的一部分)以及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根据耶克斯—道森定律,中等程度得唤醒产生最大的操作功效。课堂教学气氛既不要过于沉闷,也不要使学生过于激动和兴奋,稳定、自然和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思维灵活而深远。控制部分负责对操作部分与动力部分的协同运行进行监控和调整。比如意志力,是心理环境的调节与推动者。控制是规则的守护者,均衡感则是解决问题的决策者(均衡感是指考虑一个问题中的所有主要因素,又权衡其中每个因素重要程度的能力)。认知结构就是三部分的有机整体,只有三部分协同运行,认知结构才能正常运转和更新。
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可分为两种,分别是程序控制与随机控制。1.程序控制课堂教学中的程序控制是指按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策略中的程序所实施的控制。如果没有意外情况,整个课堂教学将在教师的主控下顺利完成。这种控制需要课前进行周密的思考,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其特点是教学进程流畅。2.随机控制课堂教学中的随机控制是指由于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出现,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实施的控制。课堂教学中的随机控制往往更能展示一个教师的能力,这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要把突发问题处理得当,教师的经验与应变能力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的课堂教学控制应该是程序控制与随机控制的结合,这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质,课堂教学要留有余地,遇到随机事件,处理完毕后(不要拖泥带水)尽*快回归预定的程序,要控制局部的扰动不影响整体的进程。了解课堂教运行机制是制定课堂教学策略的基础,下面为制定课堂教学策略给出几点建设性的建议。1.启发式设疑,阶梯式引导和螺旋式巩固的教学策略。2.演绎式教学,即先介绍抽象性、概括性和包摄水平高于新知识的,但又与学生过去的知识经验有密切联系的材料,这样新的知识就变成了特例,方向是由一般到特殊,以便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3.概括式教学策略,即把新知识泛化,概括出一般模式,方向是由特殊到一般。4.以退为进的教学策略,有些材料退一步会看得更清楚,退是为了进,是积极的退。
关键词:新闻传播 角色 功能
新闻传播学既是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又是有厚实的理论与学识基础的人文社会学科。在新闻传播教学中,有的主张“厚基础、宽口径”,有的主张“通识教育”,有的主张“文理工渗透”等。无论哪利,方式,最终都要落实到“教”与“学”的环节中来。“教”涉及教师的职责、功能,“学”涉及学生的态度与习惯。时代在变,“教”与“学”的方式与内涵也应改变,其中最关键的是师生思想观念的改变。
教师应有大的时代观,学生要有新的学习观。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应与时展紧密相连,作为该学科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时代环境的变化,以新闻者的敏感感悟时代的变迁,以大环境为参考,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更新与补充。所谓的大环境,就是包含国内国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在内的时代环境,这些环境的变化不仅影响到新闻传播的发展,也应在新闻传播中得到反映。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信息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传媒一体化的发展。而且促成了全球传媒市场的形成,传媒竞争加剧;与此相关的信息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思想凝聚力、舆论引导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国际间传媒的竞争事实上也是国与国之间软实力的竞争。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深刻转型期,我国传媒先后经历了三次大变革,每次变革都影响深远,无论是从“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或是报刊业的“经营与采编剥离”到广播影视业非新闻节目的“制播分离”,还是“事业与企业的两分开”的“转轨转制”,都直接推动着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传媒界培养、输出新闻传播人才,这类人才不仅应具有广阔的视野、具有国际竞争的意识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而且还应对国内媒介发展背景与发展态势有清晰的认识与了解,知道自己置身何处。知道自己面临的挑战。而这一切需要新闻传播学的教师进行引导与培养。因此为师者只有具有大时代观,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竞争意识;才能及时调整、增补新的知识、新的观念和新的思想。
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个特别强调知识与学习的时代,是个特别需要学习与创新的时代。如今世界各国纷纷掀起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各大有名的跨国公司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先导,如GE、微软、壳牌、摩托罗拉、宝洁等,他们将企业的竞争看做是企业学习力的竞争,壳牌石油公司企划主任德格说“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学习力成为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学习,似乎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综观我国的应试教育,所强调的学习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是对习题的反复操练,这事实上是对个人学习力的扼杀。那么进入到大学校园的学生,应该重新树立新的学习观,改变过去不良的学习习惯。新闻传播学的学习绝不是对新闻传播原理的掌握,也不是对教材上规则范例的模仿,而是通过本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未来的能力。
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学习是心智模式的修炼。大学教育的功能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研究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的教学中。你让学生看教材、看书本,没有一个人会说看不懂。那么还需要老师讲什么,如何讲?是不是教师把书本内容变成PPT,加以视觉或音效处理就可以了呢?这显然是不够的!作为新闻传播学的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研究方法,并借助于现代媒体技术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只有教会学生如何去思想,才能引导学生如何去做。在这里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的教学,二是实务的教学。通常情况下,前者传授新闻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后者培养学生的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闻人才。目前学界一直关注和讨论的是在教学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今社会瞬息万变,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把握传统的新闻理论,而且要紧密关注理论前沿,要运用理论剖析当代社会现实,通过解析的过程启发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大量的业务实践来让学生感知、体验和消化所学的理论,并最终通过掌握新闻采编的实际能力来检验其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进人大学校园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是心智模式修炼的过程。心智模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人们长期记忆中隐含着关于世界的心灵地图。心智模式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是关于自己、别人、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形象、假设和故事。实际上就是指人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心态。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大学之前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是同质化的教育,要求规范、统一,有预设的标准答案,符合者得肯定以及表扬,不符合者会受到否定以致惩罚,很少顾及个性的发展,很多时候读书学习变成是为父母、为老师,而将个人、自我的喜好追求缩小到最小。这使我们的心智模式定位于听话、乖顺就是好的。带着这种观念进人大学就像戴着心灵的枷锁进入新的学习苦旅,无论如何,这是迫切需要改变的!因此,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来说,首先应该反思以前所接受的教育观念,正视自我,尽可能地开放自己的心灵,敞开压抑的胸怀,有选择、有偏好地去学习自己想学的,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再是从众、顺服。比如,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具有敏锐观察、迅速反应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培养的。因此,平时在课堂上应敢于表现自己,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胆识:课外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借此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心智模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吸收、借鉴、调整与完善,而学习是重塑心智模式最有效的方法。这里的学习不是单纯的课堂学习、知识的学习,而是与能力有关的所有行动。
教师要由保姆型转向教练型,学生要由被动变为主动。传统的教学大多是填鸭式的,老师就像保姆把饭菜都做好,然后一勺一勺地喂给学生,至于学生是甘之如饴还是食之无味,教师很难在线性传播式的教学中得到真实的反馈。这种教学方式受到日益激烈的批评,有许多院校鼓励老师进行教学的创新。但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就是虽近十多年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规模扩张过快,许多相应措施跟不上,许多新闻与传播院系经费不足,师资不够,一些新来的年轻老师一上岗往往就要担负好几门课程,使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招生人数猛涨,师资力量有限,这是客观因素。那么对于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师来说,与其抱怨工作量的超负,还不如从自己的角色转型做起,即从保姆型向教练型转变。所谓教练型就是你是学习规范的制定者,是学习内容的指导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习进程的引导者。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人,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沟通、谈论、商议所需、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多讲,而教师重在点评、校正与指导。学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重视学生的需求,并据此制定授课计划,进行专业的训练,才是教师角色转型的关键。与此相关,学生的学才可能由被动转向主动。当讲台是学生的,当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才能经由最初的不适而变为喜欢。学生的主动性除了接受老师的鼓励、刺激外,还应该进行内在转变。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馆;信息传播职能;教育服务职能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新的发展时代。在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将越来越快,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信息社会将是一个学习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只有学习才能使人们获得在信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人们只有通过贯穿一生的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不断适应从事某项工作岗位和转岗再就业的要求。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很难搭上信息时代的航船。高等学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摇篮.是未来世纪发展竞争的焦点。高等院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在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浪潮的推动下图书馆有了许多新的称谓:“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虚拟图书馆(Virtuallibrary)、无墙图书馆(Librarywithoutwalls)、多元媒体图书馆(Medialibrary)、全球图书馆(Globallibrary)、电脑化空间(InterspaceorCyberspace)等等。不管我们怎样称呼未来的图书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信息革命的浪潮把高等院校图书馆推向一个崭新的变革时期。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地位、职能、馆员的角色、服务和管理模式都将面临新时期的挑战。
1新时期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变化
全球信息革命的进程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教育改革的先驱是教育信息化。知识经济理论改变了我们对高等院校图书馆地位、作用、价值的传统认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世纪图书馆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化社会赋予高等院校图书馆新的使命,高等院校图书馆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
1.1高等院校图书馆将成为高校的信息来源和信息中心
古代藏书楼最典型的管理方式就是禁锢藏书近代图书馆的出现是伴随近代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成为大众接受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了传播知识的作用和广泛的教育性.近代图书馆“已不再是藏书的地方,而是教育机关”。而现代图书馆既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将现代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概括为:①保存人类文化遗产;②开展社会教育;③传递科学情报;④开发智力资源。1981年和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了《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试行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这两个文件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概括为:教育服务职能和情报职能。高等院校图书馆是办好高等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良好的学习环境、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服务,使得高校图书馆在教育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1999年国际图书馆协会大会主题是:图书馆世界文明通道(LibrariesasGatewaystoEnlighte—neWorld),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将超越当今知识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的作用.而成为获取广泛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通道。新世纪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将从“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成为“高校的信息来源和信息中心”。图书馆要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多元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是学术信息中心和提供辅助教学资源的枢纽与知识信息传播媒介。每个高等院校图书馆都将成为全球学术研究信息网络的一个交换站和节点。学生可通过网络远程教学服务系统有效地利用在线图书馆信息资源,教师可在网上获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图书馆的工作要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将文献加工成情报信息,再将情报信息加工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财富。只有这样高等院校图书馆才能在未来的新世纪中存在和发展。
1.2未来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业务方法和研究方法
收集、整理、组织、存储和利用信息是图书馆的业务方法,也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未来世纪中,传统的图书馆方法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带动下有了新的发展。INTERNET把图书馆的文献服务迅速地推向全球化。传统的文献采访工作将延伸到对信息资源的探索,去发现可利用的信息资源。藏书建设的目标是建立馆藏信息资源和全球网络信息资源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成为一体的信息资源。馆藏分布将不局限于自身的空间,而是将全球网络信息资源组织起来,实现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虚拟化馆藏模式。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则以数据仓库形式长期存储.最大限度地实现共享和开发利用。文献分类工作不再是仅仅将文献按照科学体系归类,而更加注重对知识成分进行提炼、加工整理,进行知识信息的创新。用户教育是图书馆事业不变的工作主题,但用户教育再也不是仅局限于辅导读者如何查阅目录,或是提供一般的事项咨询,而是要对用户加强信息意识的教育、培养用户捕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要帮助用户把知识化为智慧和财富。概言之,面向新世纪的高等院校图书馆将从收藏借阅文献的服务模式朝着以组织、传递、开发信息资源为核心,实现业务管理高度自动化,信息资源数字化、馆藏特色专业化、信息服务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图书馆的职能不再仅仅是靠提供馆藏的信息服务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要组织、传递网络信息资源,要通过馆员的智力劳动.创造出新的知识信息,提供增殖的知识服务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2新时期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信息传播职能和教育服务职能
2.1我国教育现代化需要图书馆强化信息传播职能
教育服务职能近代图书馆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教育机关”,教育服务职能是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迫切需求。大学人才密集,是知识、信息的主要产地之一,也是知识、信息需求量最大的地方之一。未来世纪,大学的教学科研人员、大学生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将表现为需求量大、多元化、专业化的特点:对知识、信息获取方式要求更快捷、准确、方便。他们不仅仅需要在图书馆能获得信息,还需要图书馆为他们提供经过筛选和加工的特需的知识信息。高等院校图书馆要真正成为大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要“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生的素质如何,其中一项重要技能就是利用高技术手段直接获取知识、信息并进行继续学习的能力。今后的大学生面临的是知识和信息的竞争,谁在知识、信息领域领先,谁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高等院校图书馆要在素质教育工程中发挥作用。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教育信息化包括: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学会利用网上资源;开办现代远程教育,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终身教育的需求。现代远程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发展远程教育是把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是构筑21世纪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远程教育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实现网上招生录取、计算机学籍管理和毕业生就业服务。健全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不断扩大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机会。高等院校图书馆既是远程教育网络上重要的教育科研信息资源,也将成为网络上信息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的课堂和就业、文化、娱乐、生活的信息网站。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使高等院校图书馆率先成为“无墙图书馆”。
2.2新世纪的高等院校图书馆教育模式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综合方法。高等院校图书馆同样也通过“三育人”来体现自身的教育服务职能。
(1)信息技能课程教育。从事某一专业的人,必须学习本专业的知识。而有些科学知识,却是各种专业的人都必须具备的知识。“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目录学是指引治学途径的入门之学,这话在今天依然十分有道理。文献信息组织、分类、检索、课题调研等是每一个科研教学人员的基本功。可以说,信息处理能力是现代人才的基本素质,体现了人才竞争能力。而过去的高等教育忽略了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离校后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较差。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教育部在1981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明确了“开展查阅文献方法的师资水平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提高。通过备课、观摩教学等教学研究活动和师资轮训,不断学习、研究信息查询的新技术,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和效果。在未来的世纪,《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对于在校学生、网上的学员以及社会上的信息用户都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方法课程。人们需要学习信息搜索的技能,需要通过课堂、网上自学等方式掌握这个基本技能。高等院校图书馆应肩负起这一任务。
(2)网络信息搜索技能培训教育。信息社会的信息增长速度快、数量大、更新快、载体形式多样、分散存储,出现了信息超载的现象网络查询便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方法。到2000年,我国将有1000所高校建成校园网并与CERNET连通.高校图书馆通过CERNET与1NTERNET实现互连,高校图书馆开辟了电子阅览室,提供了上网查询服务,为网上信息交流创建了良好的网络环境。但目前高校个人上网普及率还不够高,网络和网上信息资源利用较低。究其原因之一,是人们对于上网技术较为陌生或不熟练。随着图书馆的高度现代化,一些读者面对高度自动化的图书馆望而生畏。为了今后吸收和处理信息的需要,人人需要上网。因此,图书馆应当为读者提供网络信息搜索技能的培训教育。教育内容应当包括:掌握上网的基础知识;学会WWW,FTP,E2MAIL,GOPHER等网上漫游的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常用的站点和运用搜索引擎查找站点:熟悉重要的专业数据库及在线图书馆的检索方法等等。近年来,图书馆开办的用户上网技能培训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图书馆馆员对网络资源的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熟练的检索技巧至关重要,一般的上网技术培训无法替代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搜索技能培训。这种培训以主题讲座方式.学员可选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专题选修。方式灵活效果显著。可见,现代信息技术为高校图书馆发挥教育服务职能提供了新的手段。
(3)图书馆的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图书馆的空间虚拟化、信息检索对象化、信息服务与传播网络化、管理职能集成化的目的在于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社会的图书馆的服务思想。虚拟化图书馆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扩大了服务对象.在线信息服务所创建的信息导航、搜索引擎、专题数据库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缩短了信息与人之间的距离,当人们通过网络得到图书馆的种种在线信息服务时,人们心中将开始重塑图书馆新世纪的形象。
关键词:火学生;媒体;教育;媒介素养
概括地说,媒介素养就是公众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或修养。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1]。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公众进行媒介认知能力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公众正确认识传媒的性质,提高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正确使用媒体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加拿大等国家。80年代后随着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入,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开始纳入许多国家的学校课程教育体系;90年代以来,教育思想又有新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青少年接受、处理与鉴赏传媒信息的能力,并渐成全球规模性的教育运动,甚至为此立法。目前,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几个北欧国家,它己被纳入全国或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课程内,并出现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材,甚至发展为白成系统的教育体系。[2]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毕业论文尚未引起充分和广泛的重视,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2004年10月,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传媒人学召开;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火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3]
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1.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
最初,以李维斯为首的英国学者是出于对大众传媒文化的强烈批评,才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的。直至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大众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欧美国家更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信息时代对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必备的基本素质,并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青少年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而今,全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在我国,大学生对网络、手机短信、校园DV等新媒体的接触与使用率越来越高。可以说,大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然而,在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甚至是诱导和某些不良暗示,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2003年3月哈尔滨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2005年4月四川成都某学院的4l位在校男女学生露天,上演了一幕名为《@41》的行为艺术: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06年l0月,一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背景的女生“露腿学士照”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中国人民大学方面则表示,大学生的自由开放思想不应该受限制;2006年10月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女生,自称为自居易后代,被网友称之为“国学辣妹”,其针对孔子的大胆言行在网上引发热情“辣评”一片。在大众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火众媒体逐渐转向手机短信、网络、DV 等新兴媒体。然而,从诸多的传媒事件中我们感觉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缺失,特别是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的开放性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他们可以利用手机、视频、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个性人生,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高校传媒教育研究理论的提升,也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论文和专题讨论也越来越多,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不再是纸上谈兵。大学生群体容易为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传媒教育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途径
正确认识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概况,硕士论文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甚至是在社会各个层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有多种途径与方法,作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关键问题还是在于以下三点: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目前诸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人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给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丰富利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大学生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
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大学生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他们可能沉迷于传奇、魔兽等游戏的虚拟世界,他们可能热衷于FLASH、DV的制作来展现自己多姿多彩的学生生活,他们可能醉心于论坛(BBS)、QQ空间、博客的制作与维护,但是“铜须门”事件、“国学辣妹”甚至是更多的网上“愤青”“网络暴民”却使我们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因此,必须要用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来教育大学生,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自我约束,有更多的责任意识,不至于自己的个人行为对学校、社会有负面作,也不使自己受现代媒介技术发展消极作川的影响,从而达到正确的认识媒介、理解媒介、运用媒介,提高传媒实践能力为自己认识社会、发展个人综合能力服务。
3.媒介素养评估标准(体系)的确立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论能力,医学论文刨造利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体现的是一个人内在品质,是一种内在思想意识修养,所以对于如何衡量一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据目前的了解,媒介素养的评估体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估体系并不完善,甚至可以说还没有明确的评估指标。但不管怎样,在衡量利判断一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时,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评判依据。它应该包括一个人: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对媒介的信息有基本的是非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对不良的信息有辨认能力和免疫能力;能有效的利用大众传媒为自己学习、生活等诸项人生发展服务[4]。完善的评估体系的确立,不仅仅是一个评价标准的确立,更重要的是使社会、学校和个人在这个评估体系里有一个明确的媒介认知导向,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则不至于在纷繁的媒介信息海洋中失去辨别、接受和使用信息的交流能力。
在实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媒介素养专业教育的实施,不仅能使我们的学校、教师等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基本认识,而且能使其在教学、生活等领域对学生起着影响表率作用,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媒介性质、功能并且自觉用于自己的亲身实践,这样对于其学习和今后步入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其实现途径、方式的创立,对目前社会公众阶层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实现也必将起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朋。
参考文献
[1]郑智斌,樊国宝.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2005,(5):158—162.
[2]张志安,沈国麟.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 45.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MOOC;大众传播学
近年来,学校又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先进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不断深化创新素质培养体系建设.2015年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作为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子项目启动研究.体验式教学研究方式多种多样,本项目主要将体验式学习模式与MOOC新兴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设立MOOC体验式教学法.作为此次项目研究成果之一,本篇论文就MOOC、体验式教学混合教学法在培育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领域进行探讨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1MOOC体验式教学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经过十几年传统填鸭式教育,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专业课程学习仍抱有固有学习态度,依赖教师线性式教育,致使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经历,形成自我学习的体系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养成.近年来,以MOOC为主要方式的体验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更是被给予厚望.MOOC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OnlineOpenCourse)的简称,出现以来就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其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被认为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一是MOOC本身就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师生双方通过MOOC对重点知识展开研讨,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启迪学生独自去解决问题,在这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得以锻炼,创新潜能得以激发.二是MOOC最大特点为全面开放,学生从选课到学习再到考核,全由自己做主,充分行使自身的学习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进行个性化学习.
2MOOC体验式教学法概述
2.1MOOC体验式教学理念框架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播和强调知识点的传授,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与记忆.教学过程中教师卖力地讲,学生费劲地记,教学过程成为知识点的转存和再现,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在理论层次上,表现为教与学成线性单向流动,(如图1所示)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思维活动懒散,缺乏活跃性.在具体教学效果上,学生易出现知识认知疲劳,知识点掌握少而浅,灵活应用性不强等问题.MOOC体验式教学教师课前将MOOC视频到网上,学生可自主选择观看,对重点知识点进行理解.课上,教师先请学生简述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论、解答;随后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总结,并随时调整课堂所需讲授的重点知识和扩充知识.课后,学生仍可通过MOOC对本堂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原先单向流动的教与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拥有了主动性,主动学习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便于学生完整认识知识的创新生成过程,体验理解、吸收新知识意义与乐趣,让学生以知识创新者的主体角度去学习,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2.2大众传播学MOOC体验式教学法的提出
“大众传播学”是我校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为新闻学、广告学、播音等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主要研究传播的现象与规律,是传播学的入门性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学科内容上看,由于大众传播学起源于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三大学科,因此学生所掌握的内容抽象且庞杂,需要调动一定的心理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课程,按照常规教学模式,很难在教学时限内完成.从教学内容上看,大众传播学起源西方,在此后的学科发展过程中西方理论学说占据主导地位,对中国学生来说存在时代错位和区域隔膜.此外,大众传播学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学生心理预期有较大反差.从课程内容实践性上看,传播本身就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播的形式、手段、媒介更是快速更新.大众传播学课程要求学生们利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中的传播现象,从学科角度,本身就需要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将大众传播学中的理论解释、理解、利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传统照本宣科式讲授方式已经不适用这门学科的教授.鉴于前述讨论和研究,提出大众传播学MOOC体验式教学法.MOOC本身就属于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的特殊传播方式,具有先天学科优势.其次,本课程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要求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自由思考的空间,以此掌握先进的传播研究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将每章重点知识点进行提炼,录制成视频,到网上,并以之为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对关键知识点的集体讨论与老师互动式研究,深刻了解知识点的内涵,让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去了解相关理论,激发其思维创新能力和学习激情,深化对传播理论的解读以此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大众传播学MOOC体验式教学法的实施
3.1MOOC体验式教学法在大众传播学中教学方案设计
大众传播学MOOC体验式教学法的实施,是将MOOC与体验式教学融会贯通,因此需要科学且合理的实施方案.方案实施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下:让学生体验什么———如何通过MOOC这一形式实现———课堂环节如何处理———体验过程的组织形式问题.本校大众传播学课程采用的郭庆光主编的《传播学教程》.该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包含对传播基本问题及传播学史发展的概述,人类五种基本传播类型的描述及传播五大研究领域的综述等内容.在教学方式设计上,考虑高校教育特点,结合大众传播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将课程能力目标要求和培养过程进行细化,将大众传播学课程分为“传播的基本问题”、“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传播的五大类型”、“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传播效果研究”五大讲.同时,依据MOOC特点,将每个任务点拍摄成视频时长在10分钟左右的MOOC课程,并配备教学PPT、教案、自测题及答案、综合作业题及参考答案等.同时,在录制MOOC中,适时插入精神设计的交互式问题节点,以提示学生思考,增加记忆.
3.2MOOC体验式教学法在大众传播学课堂的运用———以第一模块
“传播的基本问题”为例MOOC、体验式教学混合教学方法实施的核心部分是对课堂环节的组织.教师在课前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时长、体验活动等以此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教师会准备灵活多变的应对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人类传播的基本问题”是《大众传播学》中重点章节,是初次设计传播学的学生们理解掌握的难点.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体验重点:传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时4学时(45分钟/学时).MOOC体验式教学课时分配方案:(1)在第一节课前,让学生们上网自主学习本节MOOC课程,掌握重点知识点.(2)第一课时,分组研讨,请学生就关键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教师通过体验式讲解,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程度,学生通过体验式讲解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和理论创新意识.下课前,教师点评,并就知识点进行讲解.(3)第二节课前15分钟,带领学生观看MOOC课程知识点,余下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学习的传播系统结构加以解释.并引导学生对现有传播系统结构加以补充、完善,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理论创新能力.(4)由于通过MOOC已将重点知识点进行了讲解,第二课时后,将布置研究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考察某一知名直播网站,阐述其传播过程及系统结构.由于研究对象不是假象而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传播现象,相关研究资料不够充分,因此需要学生查找资料梳理分析并进行深入研究,其目的在于找到问题突破口,并将整个传播过程进行理论性的阐述,这将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第三课时,邀请各组进行成果展示.在点评环节中,教师将引导学生将抽象理论放在实际传播环境中考察,通过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探讨,不仅只依赖于书本知识,同时结合自己研究分析,提升理论的创新性和应用性.也是对学生前期理论学习成果的展示.(6)第四课时,课前要求学生重新观看观看MOOC内容,对理论知识再进行梳理回顾.课堂上,教师依据前期讨论情况,将整章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扩充,完成此次讲解任务.
4MOOC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与评价
4.1建构学生信息反馈环节
高校学生是MOOC体验式教学的主体,学生信息反馈机制的建构是了解此次体验式教学有效与否的基础.学生反馈信息的原真性和丰富性将直接制约课程日后课程教学的发展改进方向.笔者采用阶段性问卷收集和实时信息收集两种方案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所谓的阶段性收集方案,即结合课程教学进度不同阶段,在课程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实施后等阶段组织发放调查问卷.为消除学生心里顾虑,保证教学信息收集的原真性,调查问卷采用匿名形式;实时性收集方案指为获得学生实时动态反馈信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间歇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以收集不同个性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建议与意见.两种收集方案各具特色,阶段性收集方案相对稳定,收集时间与区域较为固定,建构了教学效果信息收集方案的骨架;而实时性收集方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有利于不同个性学生信息收集,进一步保障了反馈信息的丰富性.MOOC与体验式教学混合教学方法实施一段时间以来,实施阶段性收集方案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从学生反馈信息上看,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普遍比较欢迎.特别是应用MOOC教学模式,将知识点分解讲解,同时可以随时随地的反复观看,比较喜欢.另外,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也比较欢迎,特别是小组展示环节对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4.2直观实施评价环节建构及反馈
除了学生们主观感受,本身还设定了直观实施评价环节建构,即以学生选课率、考试成绩、量三个客观数据为依据,考察在大众传播学实施体验式教学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情况.虽然这两者并不具有直接的关联性,但通过客观的数据可以清楚体验式教学带给大学生能力的变化.通过对客观测评分析得到MOOC体验式教学法受到大多数同学欢迎,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增强.以15级广告班为例,《大众传播学》课程随堂考试,中、低分数段分布人数减少,高分段分布人数逐渐增多,学生对大众传播学课程整体创新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渐趋优化.此外,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提升.主要表现为论文观点的独特性和独创性趋势增强,15级广告班学生学院内十余篇,论文内容均为关注新近传播现象的实践性探讨,有自己独特思考与见解.
5结语
MOOC体验式教学作为体验式教学的一个新尝试,在大众传播课程的教授上,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这种模式的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以挖掘、释放,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对教育理念和体系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
作者:陈琳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晓晖.体验式教学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借鉴教育管理[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1).
〔2〕田丽.论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
[关键词]文理渗透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分层次 多方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85-04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综合性和师范类院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按照精英教育的理念办学,重理论、重基础、强调深度。近十几年来,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许多理工科院校也纷纷开设了这一专业。中国教育在线网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共有553所本科高校设有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其中仅普通理工科院校就有百余所。这意味着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培养正逐步进入一个多层次、多模式的新时代。正如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洪教授所言,发展中文学科不能只有一种思路,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目标和特色定位来发展中文专业。但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日益具体化的今天,普通理工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如何瞄准社会需求,准确定位,创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呢?
一、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业界的讨论已经非常充分,如生源不理想,专业被边缘化,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专业生存空间受到重重挤压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还是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在有限的条件和种种不利因素面前,普通理工科院校要把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出特色,首先就必须清楚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规格。
从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讲,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科交叉、知识创新、跨行业合作、技术集成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推手。过去在人们看来属于专业技能的东西正逐步成为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狭窄的专才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另外,随着中国逐步进入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催生新的行业和领域,淘汰一些旧行业,人才的跨行业交叉流动越来越普遍,这对人的知识结构、知识迁移和转化能力、实践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迫切需要文理渗透、一专多能且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从具体的人才规格讲,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呢?据有关机构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知名企业和行政机关的调研结果显示,在知识规格方面, 52.2%的单位认为“文书写作处理”较为重要,其他依次为:管理类知识、秘书理论和实务知识、礼仪知识、现代办公技术、法律知识、广告新闻知识、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等。在技能规格方面,最应具备的技能依次为:文字处理技能、资料和信息处理技能、交际和公关技能、现代办公技能等。在能力规格方面,招聘单位最看重的能力依次为:人品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1]由此看来,“不可一业不专,不可只专一业”,单凭专业功底扎实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社会需要的是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懂管理、会策划、善于沟通合作、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应用复合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二、扬长避短,准确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
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中应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加强应用,突出技能”,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人才。那么,它能够培养哪些层次和类型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呢?人才培养的优势何在呢?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更好地实现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数字与计算、信息获取和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实践能力。另外,由于大多普通理工科院校过去都是从行业院校划转而来,办学中还可以更好地依托行业,贴近企业办学。最终,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与综合型院校相比,人才培养要依托学校学科和行业办学优势,实现文理渗透,加强应用,突出技能,让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上手快”;与高职高专院校相比,要确保学生既具有相关的技能,又具备宽广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保证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能够“后劲足”。同时,由于学生兴趣、能力不一,毕业去向各异,因此在人才培养上一定要避免“一刀切”的模式。应尽可能既瞄准社会需求,又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培养,让考研及愿意进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行业就业的学生都有学习发展的空间,从而建构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独具特色的人才素质结构和培养模式。
三、制订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加强应用,突出技能”的办学理念?无疑,这有赖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等一系列的改革创新。
(一)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现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的人才培养
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要针对社会人才需求特点,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潜在办学优势,探索“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构建“平台课程”,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实施文理渗透;通过“模块课程”,瞄准社会需求,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分层次、多方向、个性化培养。
平台课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 ,重在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叉与渗透,“体现了基础教育和共性教育,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 。[2]平台课程由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次不同但又相互衔接的课程群组成。通识教育课是“学生作为人的存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 。[3]其中,我们特别将心理健康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概论、西方哲学概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纳入进来。学科基础平台课是指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确保学生形成较为统一的专业素质规格,也迎合了社会规定目标的需要。专业必修课是指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和技术课,帮助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理论,接受专业基本训练,学会在更深的专门知识领域内进行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
模块课程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和专业发展方向趋势而设置的课程,体现了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和个性要求的结合,主要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实际上它解决的是高校教育的宽口径和社会分工的接口问题。”4]模块课程由研究型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三大模块组成。首先,以考研为导向,通过“研究型模块课程”,对学生实施第一步“分层次培养”。以西安石油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有考研意愿,且有15%左右的学生考入各大高校。如何对这类学生因材施教从而避免人才培养的片面化和单一化?对此,我们通过在大三、大四年级设置研究型模块课程,探索专题式、讨论式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为这些学生提供平台。这一模块课程由若干门类专业限选课组成,课程内容均在一定程度实现了与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考研方向选修。其次,以就业为导向,开出“专业技能课程模块”,继续“加强应用,突出技能”,实施第二步“分层次培养”,确保学生能一次性就业。针对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且就业面广的现状,专业技能模块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专业技能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说会写,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精通某一行业知识。本模块课程又根据社会的用人类型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设置了若干个小模块:新闻传播类、对外汉语教学类、文秘管理类、营销策划类。新闻传播类模块之下设新闻采访与写作、网络新闻编辑、摄影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DV制作等课程;对外汉语教学类模块之下设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外国文化等课程;文秘管理类模块之下设秘书实务、应用写作、公关礼仪、演讲与口才、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课程;营销策划类模块之下设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广告文案策划、财务管理学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要从事的行业选择学习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进一步加强应用,突出技能。最后,第八学期,针对就业难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第三步“分层次培养”,探索“学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充分就业。在考研和一次性就业的学生之外,每年还有部分学生遇到就业难问题。针对这些学生,学校可以根据其特长和就业意愿,推荐他们到有实力的职业院校、社会知名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技能强化培训,掌握专业之外的一门技能,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技师证或其他从业资格证,并通过职校的“订单式”合同,使学生顺利就业。
(二)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探索“主辅修型”、“双学位型”、“学历+技能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
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基础上,专业培养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跨专业方向兼修、辅修、自修其他专业课程,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里参加校内外的职业技能培训,探索“主辅修型”、“双学位型”、“学历+技能型”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
首先,对于学习刻苦、学有余力、基础较好,且没有考本专业研究生愿望的同学,应鼓励他们在专业学习之外,选修或者辅修第二专业相关课程,这是“主辅修型”培养模式。同时还应鼓励部分学生,在专业自修、辅修的基础上,自考某些重点大学的第二学位,这是“双学位”培养模式。除此之外,对于大部分学生,大学最后两年内,鼓励他们在业余时间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社会需要,通过知名职校和培训机构,强化学习一门技能,如网络营销工程师、网络编辑师、网络设计师、会计从业资格、人力资源从业资格、国际汉语教师、房地产销售、汽车销售、汽车美容等方面的培训。使学生至少具备一项某一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从而顺利就业。学生若能在强化培训与学习中学习到真才实学,并取得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就可以适当免修部分学分,这是“学历+技能型”培养模式。
(三)保证阅读、写作、计算机、英语教学与实践大学四年不断线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说,阅读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写作是看家本领,英语、计算机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些是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因此,还须设置多学时、多类型,充满知识交际性的课程,保证教学与实践四年不断线。
阅读经典著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不能绕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绕过经典的研读之径,不积累大量的阅读经验,单凭轮廓式的教材知识,概论式的课程学习,专业基础的“扎实”就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在大学四年里开设“经典导读”课程。各学期先后配合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美学原理等课程分别确定经典阅读内容。课程采取“课堂讲授+课后阅读+课堂讨论+经典阅读报告会”的结构模式,推广“以读为主,读说写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通过该环节的学习,利用读说写互相迁移、同步发展的规律,以读促写,以读促说,通过写和说进一步深化阅读,既厚实了基础,又强化了技能。
写作,“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是中文专业学生的看家本领,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成果的表现途径”。[5]为此,要通过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实践逐次、逐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通过撰写课程小论文,将写作能力训练贯穿在所有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践当中。其次,通过在不同阶段开设基础写作、应用写作、新闻写作、秘书实务、广告文案写作等类型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知识和写作技巧,保证写作教学四年不断线。再次,通过专业实习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公开、毕业论文等“实战型”环节,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经过这些逐层、逐次的环节后,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将能胜任基本的文字处理工作。
计算机和英语能力是未来社会对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据悉,“从对深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及百余家大、中、小型企业的调查情况看,几乎每个企业都需要计算机和英语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此类人才的就业前景相当看好。”[6]为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在每一层次、每一平台和模块的课程中都镶嵌了计算机和英语的教学和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学习和应用日常化。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促进个性化发展的“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学生向实践要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环节,更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关节点,为此,我们应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由以下部分构成:
1.课程实践。课程实践是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课程实践又可以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种。课内实践主要指的是,教师改变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缩减课内讲授时间,改面面俱到的“掰开揉碎”式讲授为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式讲解,在课内留下充分的时间与学生互动。课外实践指的是,在不增加课程计划学时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课程特点,设计与教学同步的课外培养环节。
2.校内实践。校内实践是在课程实践基础上,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某些岗位能力的强化训练。校内实践又可以分为校园文化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两类。校园文化实践指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利用校园文化平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学校老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以及社会的人才能力需求,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团;与此同时,学校领导和指导老师还应鼓励学生申请学校的各类勤工助学岗位进行实习。此外,还组织学生申请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学生课外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3.校外实践。课程实践和校内实践都属于情景模拟下的实践,而校外实践却属于实弹演习式实践,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校外实践又分为专业实习(调研)与社会实践两种,专业实习每年由系里集体组织,由指导老师确定实习主题,系里组织学生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又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暑期社会实践,按专题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习小分队,深入各地进行社会调研;第二种是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节假日、暑期社会实践等;第三种是参与教师的课题调研,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
4.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四年最集中、最严格的综合训练项目。正如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赵世举教授所言:“通过强化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来发挥毕业论文工作的综合作用,注重学生的选题研讨、资料搜集加工方式方法的训练、理论运用能力的训练、写作技能的指导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7]
5.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就业难的学生,在第八学期,与职业院校、社会知名培训机构联合,与相关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就业意愿,选择不同的“技能课程套餐”,接受强化式技能培训,在专业之外,掌握一门技能,获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技师证或其他从业资格证,实现充分就业。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园到社会、从专业基础性实践到创新拓展性实践的“梯度式”跨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
四、建立高效、立体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
建立健全、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离开了保障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只能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们着力打造高效、立体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
(一)建立专业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理工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生源不理想,是掣制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如何减少学生的困扰与顾虑?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专业导师制来解决。
建立专业导师制,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生源不理想,学生学习缺乏方法,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对专业出路充满焦虑与困惑等现状做出的一种大胆探索。每个学生一入学,教研室将为其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大学前两年,导师主要是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并且观察、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后两年,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给予及时指导。这很大程度上实现论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通过专业导师制,学生减少了迷茫与困惑,明白了学习目标与方法,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兴趣,为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创新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
要使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就必须在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深化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确保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为此,我们针对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考核评价机制改革。针对课程,我们将过程考核与终端考核相结合,加大过程考核的权重。实践教学考核主要是以学分制的形式进行量化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完成 “专业培养课外33学分”和 “综合素质培养课外4.5学分”。前者指的是在导师带领下,大学四年,开展系列专题专业调研、暑期专题社会实践、每学期的经典阅读报告会、发表文章、职业技能培训等。后者指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竞赛活动、“挑战杯”创业大赛、社团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等。课程和实践教学考评机制的改革,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凝练学科特色,以学科建设促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构成了专业建设的环境。学科建设将直接影响专业建设,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8]若学科建设无特色、低水平,专业建设就难以上台阶,因此,一是要加大师资队伍培养,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引进人才,培育人才,要求教师科研、教研并重。二是要培育教学科研团队,凝练学科特色。应该依据教师所带课程和研究方向,将教师分成若干个教学科研团队,每一团队设一名带头人和负责人,对团队进行培育。并通过培育精品课程等多种形式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生的优秀教学资源。
总之,普通理工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瞄准社会需求,扬长避短,科学定位,通过“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和一系列的实践和管理配套,最终将办学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后发优势,探索出自己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郑健儿,范世清. 关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2).
[2][3][4]冯志敏,林麒,贾让成.“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结构及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90-91.
[5] 赵德利,王渭清.中文专业实践性教学与创新教育论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389-391.
[6] 钟琼.计算机英语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中国培训,2006(9):50-51.
一、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有一名单位领导分管健康教育工作,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单位工作考核评比内容。
2.健康教育工作有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检查及评估。
(二)工作网络建设。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市、区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专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不少于1名,镇级配备兼职人员1名以上。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科(防保科或医务科)为负责管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
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业务科室设有健康教育宣传员,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
(三)经费与设备。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业务经费不少于当年业务收入的0.05%,并能满足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和日常业务的需要。
2.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业务用房面积达到100平方米,区级达到60平方米,镇级达到30平方米。
3.配置与健康教育业务相适应的基本设备,如电视机、录放机(或VCD、DVD)、摄像机、摄影机、速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
二、健康教育主要形式和要求
(一)机构内健康教育。
1.市、区级医疗机构要开设“健康课堂”,市级医疗机构每年开设课次数不少于24次,区级医疗机构不少于12次,业务范围要涉及到单位各业务科室,年初做好计划,定时通过报刊等传媒方式及时告知市民和患者讲课的内容、时间和地点,并做好每节课的记录和评估。
2.医院的候诊区、病区和门诊科室、卫生机构在对外服务区域要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形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宣传内容与科室业务、工作重点紧密结合,每3个月定期更换内容,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还可以利用影、视、听设备进行健康教育。
3.在候诊区和对外服务区域设置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台和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索取点。
4.对在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随诊健康教育,介绍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开具健康教育处方。
5.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时间、患者关心的不同问题制作不同的宣传资料进行入院教育、住院期教育和出院教育。
6.制定相关制度,利用各种形式、场所和现代传播手段搭建健康教育桥梁,如孕妇学校、老人学堂、婚前保健学习班、互联网、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与市民进行双向交流,普及卫生知识和健康相关知识。
7.所有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并设置明显的禁烟标志,工作人员要成为控烟表率,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自觉禁烟并劝导他人禁烟。
8.加强本单位职工健康教育专业培训,提高其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水平,丰富自身健康知识,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增强员工的健康素质。
(二)机构外健康教育。
1.主动开展健康教育讲师团工作,进工厂、入学校、下社区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讲师团每名成员每年授课达4次以上。
2.与社区管理部门联系,积极支持和参与所在社区的健康教育活动,发挥技术指导和骨干带头作用。
3.围绕国际和国家规定的卫生主题宣传日,通过义诊咨询、卫生科普展览、有奖问答和文娱活动等形式,在社区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和健康相关知识。
4.鼓励工作人员为广播、电视和报刊撰写卫生科普文章,配合新闻单位制作卫生科普节目。
(三)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培训应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至少参加由本单位举办的健康教育专业理论培训讲座一次,至少8学时,系统学习健康教育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自身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健康宣传能力与技巧,促进健康教育工作。
2.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提高员工健康行为形成率,使医务工作者成为健康行为实施的表率。
(四)与媒体合作的健康教育。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在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与媒体合作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大讲堂”、“健康四季谈”等健康教育专题栏目,以方便市民群众充分利用卫生资源,结合自身的需求,有选择地参与,不断提高其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各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的整体发展。
(五)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收集,包括:
1.各医疗卫生机构概况;
2.健康教育网络名单;
3.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4.相关政策文件;
5.相关规划、计划、总结;
6.健康教育会议记录;
7.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8.健康教育培训记录;
9.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橱窗、阅报栏、音像宣传等记录;
10.健康教育经费开支记录;
11.发表医学科普文章和健康教育论文汇总;
12.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资料。
三、检查、督导和评估
关键词:校园网;设计艺术;网络教学;教学资源库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设计艺术教育应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及时吸收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为教学服务;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络应用的普及,为设计艺术教育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整合融通平台。依托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并进行艺术设计教学管理及资源共享,成为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浪潮影响的日趋深入,国内各艺术设计院校已经开始利用校园网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建设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服务的网络平台。我们认为设计艺术院校建设校园网应紧紧围绕当代艺术设计教学实践性强、强调个性创新及信息整合等特点开展,面向师生,服务教学。校园网为设计艺术教学提供的服务包括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教学与实践的协同平台、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库、专业网站、艺术设计交流平台等方面。
网络教学平台
设计艺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调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教学,是设计艺术类专业教学的一个特点,这就需要有与之相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网络环境是一个多元化的虚拟平台,这一特点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学双方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和学,使教学的实施过程更具灵活性,从而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对于设计艺术教育而言,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爱好,在一定的体系框架内自由选择课程、时间和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
设计艺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是也是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要提高设计艺术教学质量,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知识量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教学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当前网络与多媒体结合运用不仅能够扩大信息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方便的利用网络这种新的手段去接触广阔的世界,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开放的思维观念、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提供者,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现,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到现阶段,已经为搭建结构良好、功能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网络教学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尤其是设计艺术教学,需要传送大量图片、视频信息。XML及其相关技术、数据库技术、海量存储以及数据库技术使我们可以对网络教学产生的数据进行高效的保存、操作、标准化以及分析处理;宽带网络技术为网络教学提供更快更丰富的课件展示与传输方式,构造更好的交流环境;软件工程保证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效率与质量。
在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下,网络教学为设计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教育部自2003年开始,为了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解决我国设计艺术教育规模迅速增长造成的教学资源紧张问题,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网上共享平台
其中也包括诸如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广告学概论、电影摄影创作、数字图像处理等设计艺术类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的内容不仅包含了所授专业课程的全部知识点,而且列出了世界著名的设计流派和组织、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与设计师介绍,公布相关的教学计划、教案、教材,推荐阅读的书籍,以及课程教学录像和学生的作业,内容丰富且易于检索,为设计艺术类教学资源、优质师资的共享开创了新天地,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模式。在国内设计艺术院校中,也不乏应用网络教学的例子,有些艺术院校自2002年以来数次成功地与国外同类型院校进行同步、即时的网络互动教学实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虽然网络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它却是一种有前景的辅助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我国设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设计艺术教学与实践的协同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单个计算机的性能不管怎样提高始终是有限度的,只有将它汇入计算机网络的洪流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现在许多设计艺术人员都在使用互联网,主要应用集中在资料、信息的收集,以及各种创作素材、设计效果图及动画作品等电子文件的传递、交流和上。网络协同工作平台的应用,为在共同完成大型设计艺术项目的设计师之间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可在各自的网络终端上进行,同时在分布式协同设计技术的支持下,身处异地的设计师犹如处于同一工作室,高效、紧密地完成设计任务。协同工作平台为设计师们的设计艺术项目提供了协同合作的空间,使得设计艺术的合作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协同设计技术在当前已日趋成熟,在设计艺术领域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CSCW技术、分布式技术、工作流技术的发展为校园网协同工作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得分布在不同网络节点的计算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虚拟环境下协同工作成为可能。协同工作平台可广泛应用于学生的协同学习、教师的协同教学、设计实践与设计研究,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协同管理中。目前协同工作功能在设计艺术院校的网络应用中还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但协同平台必然成为设计艺术院校基础的网络应用。
设计艺术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建设好教学资源库就找到了在信息化时代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改革相一致的途径,因此我们要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设计服务生活,甚至引导生活,设计艺术专业教学应紧贴人们生活时尚的潮流,走在消费的前面,因而对新鲜信息资源(尤其是图像及影音等视觉性的信息资源)的依赖度较高,网络恰恰是一个优于其它媒体的信息流转的技术平台。
目前在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中已大量引进多媒体技术,如ppt、pps、pdf、swf等格式的多媒体课件以及mp3、wav、dat、rm、avi等音频视频格式的影音教学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中,但应用中存在很多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往往是由教师个人自行开发的,内容不系统,不规范,不易共享,无法涵盖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内容;二是这些教学软件、课件一般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的教师无法根据自己的课程、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应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中。所以,就必须开发建设以校园网为基础,整合可共享资源的教学资源库。
一般的教学资源库中保存的是本学科的教学资源标准件或知识、信息元素。设计艺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则是本专业教学资料的集合,它由文字、图像及影音等形式的信息素材组成,供师生在教和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各取所需。资源库中的素材一定要做到全面、丰富,覆盖本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不仅应包括设计艺术类电子图书和优秀论文著作,还应包括教学中用到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作品,以及设计和创作实践所需要用到的原始素材。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优秀教学课件、教学资料与学生的优秀设计作品以及名师精品课程的课堂影音资料等都可以整理入库。
专业网站
建设专业网站,也是校园网服务教学的一种方式。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要把基础理论知识学好,同时还要注重拓宽视野,培养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世界设计的理念和潮流瞬息万变,学生获取的学习资源不能仅靠教师传授、书本知识或教学课件,还应有意识地培养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通过专业网站,及时掌握世界上最前沿的设计资讯、设计思想和设计潮流,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设计艺术专业网站的建设,主要应着力于网站结构模块的设置以及资源建设。各设计艺术院校要根据自身特色以及教学的需求来规划设计专业网站,使其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专业网站的成功案例有很多,《设计·中国》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个。该网站立足于设计艺术类专业媒体的定位,提供设计资讯、设计文论、设计类教程、作品欣赏、名家访谈等设计信息资源,同时通过招聘求职、设计艺术论坛(BBS)等栏目强化了网站的互动功能。《设计·中国》网站还充分发挥了专业媒体的作用。例如,对2005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暨首届“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展览、2006国际摄影双年展暨世界大学生摄影双年展等事件进行了全程跟踪,为设计艺术界提供了全面即时的新闻资讯和深入报道。《设计·中国》成立一年多的时间,凝聚了国内一批设计艺术界的专家学者,设计类教学资源的积累已达300GB,日均访问量(IP)超过万余次,整理国内设计界名家访谈百余篇,成为艺术院校师生开阔眼界、接触前沿的重要途径。
设计艺术交流平台
设计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传播与交流是自我发展促进的重要方面。网络传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传播方式多方面的限制,有利于设计艺术的交流与沟通、观点的碰撞与融合以及创意的激发与实施。设计艺术高校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捕捉当下设计艺术思潮的新意识,交流创作技巧,拓展个人的设计理念。现有比较流行的网络互动交流平台有网络论坛(虚拟社区、BBS)、博客(blog)圈、播客(Podcast)等形式,打破了传统的交流模式。
网络论坛类似于网上沙龙的性质,用户可以就设计艺术理论、设计作品、设计心得等方方面面进行自由沟通,在交流中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的灵感。各设计艺术院校意识到设计交流的必要性,纷纷建立了设计艺术交流平台。例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设计艺术论坛、湖北美术学院的美术前沿、西安美术学院的西美论坛、天津美术学院的天美艺术等。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艺术论坛为例,注册用户以校友为主,通过“发帖/回帖”、“站内短信”等形式进行话题讨论、交流学习、展示作品甚至找工作、洽谈合作项目等,成为一个具有社区性质的信息交流平台。在这样的交流平台中,注册用户的归属感很强,有些学生甚至毕业多年仍然通过论坛保持着跟学校的密切联系,不仅在设计艺术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情感的交流方面也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博客即网络日志,与网络论坛相比更加强调个人化。博客圈则是由多个志同道合的博客组成的社区,设计艺术高校的师生可以把博客和博客圈当作个人信息及与同行交流的平台。2006年7月,《设计·中国》与新浪网合作建立了中国设计圈,作为设计艺术的博客社区,目前成员已超过6000人,日更新稿件5000余篇,成为一个完全由成员个人创造的设计艺术信息资源库。
播客与博客都是个人通过互联网信息的方式。播客与博客的主要区别在于,博客所传播的信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而播客传递的则是音频和视频信息。随着流媒体技术发展,播客与博客结合使用成为一种更加自由的网络交流平台。播客投入应用时间较短,但是其多媒体组合的优势使之在设计艺术教学中更具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辉,文华,谢琪.应用数字化网络建设设计艺术教学资料库的实践.艺术教育[J].2006年第4期:111.
2、林硕蕾,王凌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设计教育发展.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6年4月第5卷第2期:34-37.
3、朱夕曙.刍议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设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2004.02:81-82.
关键词:儿童国民教育 书法课程 地位
五、书法课程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
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针对儿童的国民素质、公民素养的基本教育。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这是依据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 这一时期的教育是为了让儿童成长为一名合格公民。国家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实现这个目标,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学校教育。学校通过诸多课程来实现国家对其国民或者公民素质教育。因此,对儿童进行知识与技能、认知与情感、道德与审美等教育每一门课程,均有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书法课程是诸多课程中最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它书写汉字、承载思想、传播文化,它体现思维品质和民族精神。
(一)国民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书法课程
国民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教育方针对此有明确要求,十最新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是人的整体素质完整的组成部分,是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这也是现如今对学生培养的核心方向,对于这一点,人们已达成共识。德育,解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智育,解决人的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及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问题;体育,解决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美育,则是解决人的审美观及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问题。这四个方面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但不能相互代替。德育是方向,智育是核心,体育是基础,美育是升华。
在《教育大辞典》关于基础教育的定义和解释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国民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国民的基本素质。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八种: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说的更通俗一点,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国民或公民,应该具有思考、交流、创造及审美等方面的能力,所有能力获得之基础,实为语言和文字,语言之说和文字之写,实乃人类文明之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指出:“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美国民族学家、原始社会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也曾说:“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
中国的古人对此有极为深刻之认识。《周易・系辞下》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东汉许慎也曾说:“仓颉造书势,盖取诸,扬于王廷,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文字之用已备矣!
基于此,可以看出古代对国民教育亦有基本要求。西周时期,对国民有所谓“六艺”教育,“养国子以道,教之众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教,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六艺”就是古代国民规定的的六大基本素质。其中“六书”为文字之学、造字之法,教化是从识字习书开始,并作为“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大事。因而,汉字及书法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可谓久远、厚重!
毫无疑问,古今国民教育中,无论是古人所提倡的“六艺”教育,还是当下强调的国民素质教育,以汉字为核心、以汉字知识为内涵、以汉字文化为拓展、以书写艺术为审美的书法课程,必须确定应有之地位。
(二)影响书法课程地位的价值取向
一门课程的地位取决于它在社会生活与学科逻辑结构的作用与人们对它的认识,亦即该门课程存在的价值。书法正在成为独立的学科,书法课程也将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它超越了语文课程的范围,它更不同于美术课程,它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1.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
众所周知,国民教育是由国家举办,面向全体国民,以提高国民素质、服务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的普适性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国民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尤为明确地决定了它应当而且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从其根本任务来说,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国民教育都必然包含知识传播、技术创新、文化传承、道德熏陶的内涵。
加强文化传承教育,对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族理想尤为重要。这是现实社会的迫切需要,而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书法课程是文化传承教育的捷径。我们通过书法课程教育,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必定能行之有效,这是因为书法课程教育是最生动的“活的文化教育”。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对儿童的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教育工程。既要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要科学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及其内容,因此,把国学、国粹中的核心――书法课程化,把书法课程的价值和地位凸显出来,其迫切性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促进儿童成长的价值
我们知道,儿童是未来的国民或公民。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完成对国民或公民素质教育。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把公民教育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二是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获得公民教育;三是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其内涵应该是:以传授普遍性、通用性知识和培养相应能力为主的教育,它在人类从古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启迪心智、开凿鸿蒙和普及文化知识、传承文明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技能和知识是国民教育的两大基本要素。在基础教育阶段,儿童需要成长与发展,就需要获得相应的知识、文化、技能等,这当中自然包括了文字书写、审美欣赏及心理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书法课程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基本教育类型,它可以承担其历史和现实的使命,满足了多数社会成员的教育需求;尤其在促进儿童成长方面,可以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能力的一种基本教育需要。因此,在古代、现实和未来,它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因为它是一种具有最为典型的民族特征的课程。
3.验证学科发展的价值
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载体,正是通过学科的方式,人类的知识得到最有系统、最有规律的组织。学科对课程的影响也最为久远、直接而深刻。在教育中,学科知识是课程的本质,课程是学科知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没有学科知识就无所谓课程,没有课程则无法使学科知识进入教育活动中。因此,书法的学科知识需要以课程的形式得以展现,并且在课程教育得以验证、发展与传播。书法学是正在形成于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系统性、逻辑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发。书法学科发展的水平与其所显现出来的价值,既需要在书法课程建设得以实现,同时也直接决定了书法课程的地位。
(三)书法课程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
1.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书法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历来是士大夫阶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情。日常书写是指汉字在日常应用中的书写,它促使了汉字书法的产生。中国书法史中留存的大量书迹,是日常书写的产物。古人呈现给我们面前的大量的书法作品是一种自由、随性、率意的日常书写状态,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感悟、思考、发现和描绘,反映人的思考、志向,如诗词、文赋、书信、便笺等形式,便如北宋欧阳修云:“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为人也!”可见,古人的日常书写之美,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景、尊重个性、生态活泼,更主要的还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于自然、对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可述。”随手写来,可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日常书写,想见其个性为人也,真性情也,真实者也弥足宝贵!
书法在现代社会中,经过近30年的“复兴”,日渐成为人们所崇尚的一件“雅事”、“趣事”。随着思想开放,文艺勃兴,文化复兴,书法也开始大规模的“复兴”。书法的身份开始重新得以确认,是一门表现国家文化身份的艺术;书法的观念开始不断充实内涵,古典主义、现代书派、流行书风等多元共生、异彩纷呈;书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职业、专业书法家,还有大众书法爱好者数量众多。书法以及书法文化在现代社会正在被更为广泛的人们所接受,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深刻。
由此来看,古往今来书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独特而不可缺少的。书法课程中的书写技巧、文化内涵、创作审美等方面所辐射的影响,对国民教育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巨大,地位越来越重要。
2.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书法课程可以作为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汉字在充当语言符号的同时,还是“负载思维、表达思维的工具”,“汉字不仅是语言的符号,而且是思维的符号。”学科知识的获得主要依靠文字传导,文字书写实际上是一切学科知识记录、承载的基本方式。因此,文字书写是重要的交际手段,还是学术的载体,政教的工具。于是,书法课程具有崇高的地位,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书法课程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书法课程教育,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法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而且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显见细致的观察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而创造能力的体现,首要一点也是观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从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书法课程,可以让学生的个性风格得到洗礼。书法所具有的传播功能,是书法所固有的本体特征决定的。它是书法的一个重要符号,也是国人深爱她的重要原因之一。“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个人和社会的未来。”书法艺术既是历史的镜子,它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基本面貌;同时又是个人的一面镜子,它可以体现个人的精神状态与个性心理;它还是社会未来的一面镜子,反映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追求。鲁迅曾说:“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却有舞蹈的节奏。”作为生命之法,书法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尺。书法艺术超越了表象直达人类本质,这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难以比拟的。从看似简单的笔画中,可以看出书写者本身的心性、胸襟与涵养,正所谓“字如其人”。中国书法体现人个性风格,但它心与道沟通恰恰可以塑造人的个性风格。
3.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通过书法课程,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信息。书法为什么能传播诸多的文化信息?因为它的造型基础是汉字。汉字肇始于自然,成熟于“六书”,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蕴含着我国古典哲学思想,天生有“状物抒情”的功能,融汇了历史文化基因。因此,书法课程可以让书写者在感受汉字魅力的同时,又可获得文字、文献、文化的基本信息,得到审美熏陶和德育默化,还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尤其在当今科技的发展,国人对文字的应用止步于实用交流层面,传统文明的断代裂痕现象正在发生,而书法课程教育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点。在汉字书法的教育过程中,其艺术实践、文化体验与道德经验,是其它课程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可以说,书法课程教育能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正面价值,提升生命厚度。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对于古代文化来说如此,对现代文化来说也是如此。汉字来自遥远的古代,它承载着许多历史的信息,对于懂得它的人来说,就可以通过对古文字的解读,了解这些信息。这种思维方式善于把握事物对立统一,习惯于讲偶讲对。在古代的雕板印刷中,把一些文字刻在一个方形木板之上,文字按由上而下、由右向左的次序排列。一个汉字占一小方格,一些汉字被排在一个大方格内。以平衡、匀称为美,并让汉字及其整体呈现出方形。这一汉字特点的形成,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汉字所包含的东方思维方式――具象、隐喻(象征)和会意(指事),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这种思维形态被熔铸在汉字里,令其成为种族灵魂的载体和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资源。
从汉字字形所承载的古代文化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创造文字的智慧,观察到古代中国人在生活劳作、民风习俗、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与思想情趣诸方面留下的历史印记。汉字渗透着民族的精神、道德和情感,汉字的构字方式和书写规范凝聚着我们的民族智慧和思维方式,也蕴涵着传统的基本审美内涵;我们民族的处世哲学、风俗习惯与汉字紧密相连。
书法课程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学习汉字、了解汉字文化、掌握汉字书写技巧等行之有效的最佳方法。书法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传承方式,决定了它在国民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书法课程只有放在国民教育的视野中,才能凸显出它的地位和作用。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对儿童实施国民素质、公民素养教育的许多课程,包括语文、美术等,都无法替代书法课程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未完待续)
――本文为2012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12JCWH11YB)和绍兴市教育科学2013年度规划课题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兰亭书法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参考文献:
[1]《儿童权利公约》,由联合国1989年11月20日大会通过,是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认可的国际公约
[2]习鲁洁 滕 纯 斩乃铮等 《教育大辞典》l卷[M] 顾明远 季啸风 张瑞瑶等 《教育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71
[3](东汉)许 慎 《说文解字・叙》《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8 12
[4](东汉)班 固 《汉书・艺文志》[M] 卷三十 中华书局 1962
[5]《杜威教育论著选》[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98
[6]张振元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普通教育》 中国教育学刊第5期 2005.5 7
[7]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
[8]宗白华 《美学散步》[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6 第一版213
[9]连登岗 《汉字理论与实践》[M]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0.5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