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泰戈尔爱情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读后感
总和别人说自己是游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精灵,的确,短短数十字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便将我不可救药的拽进那情感的漩涡。现实生活中,虽然脚踩高跟鞋,可是性格依然倾向于男孩子一方,如果有必要,我会甩掉高跟鞋,赤脚飞奔,无所谓形象不形象,矜持不矜持。泰戈尔的这首小诗提醒着我骨子里流淌的仍然是小女子的血液,既然是女子便免不了多愁善感,伤春悲秋。发明“多愁善感”这个词的人一定阅人无数,具有无上的智慧,它如实的反映了一大部分人的精神状态。我想一个诗人的成功莫过于此,能够让读者如痴如醉。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空间上的距离,而存在于心与心之间。有时候,即使隔着一堵墙,一道门,一丛花,甚至面对面,可也只能止于此,无法再进一步的无奈,甚至只能做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表面是粉饰的平静,可心里的挣扎足能将两人掏空。我似乎可以想象到月上柳梢头,一个脸上有着月光照耀的文弱男子,青衫磊落,孑然独立于花廊下,深情款款的望着楼上的爱人,那眉间的愁绪,是他爱着的那个女子也抹不平的……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读后感
昨晚拿牛奶的时候,路过一个书摊,很多书都在打折。因为没带钱,只是很随意地在书摊前停留了一下,一眼就看见了宁财神写的一本书,书名叫《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封面上的几句话,只看了一眼我就记住了: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天呐!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居然是最近的距离。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用长度来衡量的距离,而是感觉的距离,不是两个世界的距离,而是心与心的距离。心灵一旦产生距离,即便是就在眼前,也恍如隔世,比生与死的距离还要远。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心灵的距离。就只隔着一层肚皮,居然就生离死别了。
心灵的沟通,心灵的感应,真的比生死都重要。
心如果有灵犀的话,不点也应该畅通的。
但愿,世界上所有相爱的人都没有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读后感
因为自己的无知,于泰戈尔的这首著名的诗,却是在今天才得以知道原来是泰戈尔的作品,想想真是无地自容。若不是偶尔在博友的博客里面看到,恐怕这样的错误认识还会继续得以延续下去,想想都觉得害怕。一直以为不过是周星驰电影里面的一句经典的台词,却不料是泰戈尔的诗。
这深深地刺激了我,让我再一次充分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对泰戈尔的印象,还只局限于大学时代的认识,知道他对五四中国文学的影响,却一直未曾读过他的作品,甚是遗憾。
今日细细地品读了他的这首诗,感触如下:
这首诗里面充满着哲理,句子非常美丽,从技巧上面来说,可以说是臻于完美,用了一虚一实两条线来写那种爱到深切的伤痛,前五段是写虚的,通过排比,针连的技巧,丝丝入扣地写出那种相思抽骨的绵绵不绝的痛,一步比一步更加深入,更加深刻,更加接近内心,更加感伤;后五段是写实的,通过对现实生活中那些具体的事物的描述,通过类比,把那些原本跟爱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把前面的那种写意,自然地移植到了具体的事物中来了,让本来不觉得伤悲的事物,让那本来很虚无缥缈的感觉,一下子就实在了起来,这种实在通过一连串的类比,在脑海中逐步形成了一种非常强烈的真实的感觉,最后归到了一个真实的环境,一个在天上,一个却深潜海底。
客观的说来,这是我看到的关于爱情的描述,写得最美丽的句子之一,但却不是我最喜欢的,呵呵,可能是跟自己对爱情的理解有关吧,最喜欢的爱情诗,应该是叶芝的《当你老了》,因为那是真实的,可以触及的平凡人的爱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读后感 韩令怡
也许是这样吧,人总是在不经意的时间里,会忽然喜欢上某种事物。无论是心情所致,还是已然在成熟的我。最近爱上了泰戈尔的诗。不得不承认,读书确是一种乐趣。那些文字总是能触及到心灵的深处,那些我自己都不曾体会过的地方。一首经常出现在年少轻狂的孩子口中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早已被当成爱情的象征送给了“心仪”的对象。可实为浪费的是,却很少有人能静静的读出其中的韵味。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样的字眼,总会有种莫名的忧伤。的确,爱情就像是生长在悬崖峭壁边缘上的花儿,想摘取就要有勇气。回头想想,也正是因为这份勇气的存在,才成就了许许多多刻骨铭心的爱情。从古至今,无论是《红楼梦》中的那情感的冲击和刻骨的烙印,还是金庸笔下的侠骨柔情、海枯石烂,都是永不磨灭的爱情真谛。
亲情犹如甘泉,无论何时,都会给你源源不绝的滋润;友情犹如阳光,只要你能用心面对,它便会温暖你的心灵。但爱情却会让你悲喜交加,有时苦不堪言,有时却乐不思蜀。人们常常会感到正如诗中所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做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就是这般矛盾。所以,能把这样的心情写的如此真实明了,这也正是泰戈尔的细腻真切之处。
在我的理解中,这种在爱与被爱中来回穿梭的情感,虽是一种人生的归宿,但它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是一种能够打动人心的真挚。它使人生更丰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读后感
因为众说纷纭我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最初是在网上看到它时,那一刻带给我的感触无法言语,时至今日,我的诉说也不能将我心之感受诉及一二。
我无法体味作者在写它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伤抑或是怎样的一份执著的无奈。
的确,在这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时间上的分离,也并非生离死别空间上的离别,而是,我在你面前,你无法感觉到我对你的仰慕与爱,那是我心里最坚定的情怀,那是我心灵最脆弱的伫地。那其中有着说不出的无奈看不见的伤痛,那种触之不到看之不见的距离横在你我之间。若是要问那距离到底有多远?我实在无法用尺度将它来丈量。
而当爱到极至的两个人,却因了世上客观存在的种种因素而不能在一起,那种明明深爱却还要用冷漠作装饰,嗅着彼此熟悉的气息捧着两颗跳动不已的心,嘴上却还在说着不爱你,情是热的、心是沸腾的,而说出的话语却是冰彻肌骨,那又是怎样的一种背后泪落的距离?
当孤独的你和我,于风雨飘摇中需要用彼此的体温来唤醒生命之时,却只可遥望不可相依,那种瞬间便逝的幸福成为此生永恒的记忆。飞鸟与鱼儿,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的无助,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无奈,便成了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看得见他(她),伸出的双手却拉不着他(她)。这有多远?
拉着了他(她),却转瞬即失无法相依。爱人就在这里,却有如隔纱。这又有多远?
1909年11月的一天,智利一个无名小镇上,一位男青年朝自己的太阳穴扣响了手枪。后来,人们在死者衣袋里发现一张明信片,是一个少女写给死者的。
男青年是铁路职员,名叫罗梅里奥・乌雷塔;女孩叫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是邻村的小学教师。
死者有什么难言之隐,竟至走此绝路?女教师的明信片又为何在他衣袋里?这,缘于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
而这一爱情悲剧――男青年的自杀,又最终促使那位女教师成为杰出的女诗人。她就是卡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真名叫卢西拉・戈多伊・阿尔卡亚加,1889年4月6日生于智利北部埃尔基山谷的一个小镇上,那里的山泉溪水滋润了诗人的心团,那里的鸟语花香给了诗人灵感,那“芬芳的土地”培养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和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米斯特拉尔出生在一个农村小学教师的家庭里。她既没有进过任何正式的学校,也没有受过父母的文化熏陶。她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主要来自耳闻目睹、刻苦钻研和博览群书。但丁、泰戈尔、托尔斯泰、果戈里、普希金、罗曼・罗兰、卢文・达里奥都是她的老师。
米斯特拉尔从小就表现出诗歌方面的天才,9岁时就能即兴赋诗,使听众目瞪口呆,14岁时,家庭的生活重担落在她肩上,她开始在山村小学做教师,米斯特拉尔辛辛苦苦地工作,却受到村长和村民们的奚落和辱骂。人情冷漠和世态炎凉使她从小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并在她的心灵中播下了神秘主义的种子。
1907年,18岁的米斯特拉尔到拉坎特拉小学教书。这时,一个小伙子闯进了她天真无邪的心中。她就是乌雷塔。乌雷塔的关怀和体贴渐渐融化了她冰冷的心,不久,他们彼此产生炽热的爱情。
初恋使年轻的姑娘又惊又喜。她似乎闯进了一个美妙的世界,那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爱情啊,就象树上的刺儿一样/将我们穿在一起,用它的芬芳/假如你看着我,我会变得漂亮/就象露水珠儿,滴在小草儿上/我神采奕奕,来到小河旁/高高的芦苇,将认不出我的模样
这样的诗句朴实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扭捏拘束之态,像山间的小溪自由自在地流着,这是少女发自内心深处的甜蜜的恋歌。
爱情并不总像春天的晴空一样明朗,并不总像玫瑰花一样迷人。自卑而又痴情的乡村女教师,在惊喜之余又忐忑不安:
“从前我是一个乞丐,今天我成了女王/只怕你将我抛弃,终日心里发慌/我面色苍白,时时在问你/‘还和我在一起吗?别将我抛在一旁!”’
终于,诗人的担心变成了残酷的现实,在这对情人之间,第三者插足了。小伙子见异思迁.疏远了年轻的姑娘。
米斯特拉尔和恋人决裂了,心中的爱情之花并没有凋谢,它变成了渴望,变成了烈火,变成了痛苦、怨恨和诅咒。而怨恨和诅咒正是爱的回声。
爱情的纠葛,特别是米斯特拉尔的痛苦,使小伙子烦恼内疚,无法面对姑娘。残酷的现实,使他最终选择了一了百了的方式。
乌雷塔自杀后,米斯特拉尔悲哀、绝望、怨恨、愧悔,有时甚至到了语无伦次、想入非非的地步。这时她的激情象山洪一样汹涌澎湃,汇成了三首使她成名的《死的十四行诗》:
人们将你安放在冰冷的壁龛里/我将你搬回纯朴明亮的大地/他们不知道我也要在那里安息/和你共枕同眠梦在一起/我让你躺在阳光明媚的大地/像母亲照顾酣睡的婴儿一样温柔甜蜜/大地会变得像摇篮一样舒适/将你这个痛苦的婴儿抱在怀里/然后在蓝色朦胧的月光里/我将用灰土和玫瑰花的细雨/遮盖住你轻盈的遗体/歌唱着美妙的报复我扬长而去/因为谁也不会下到这隐蔽的深穴里/和我争夺你那一撮尸骨的遗迹!
情人已经离开人世,米斯特拉尔的情感却没有枯竭。从此开始了她那漫长的“绝望”的单相思。她怀着无限的深情为他向上帝“祈求”;她仍像热恋时那样,到田间小路上去“徒劳地等待”与他“重逢”。
长达10年的痛苦、怀念、内疚的复杂心情正是她《绝望》的灵感之源。《绝望》是她第一部也是最有影响的诗集。
米斯特拉尔的爱情诗大都是青年时期的作品,是她爱情悲剧的高度概括和深刻表现。这不是闲情逸致的产物,更不是无病的结果。它是诗人无法抑制的激情的爆发,是她难以平静的心声的转化。正如智利著名文学家胡里奥・萨维德拉所说:“这是诗,而不是匠人的艺术。”这,正是米斯特拉尔的爱情诗的最大特色。
艺术是“苦闷的象征”。这次绝望的爱情竟成全了一位诗人,竟造就了一位世界上最杰出的女诗人。1945年,米斯特拉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也是屈指可数的几位女性之一。她的获奖理由是:“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了整个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征。”
关键词:英语诗歌鉴赏;朗读听赏;审美体验
一、诗歌鉴赏课的理论依据及教学现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其课程目标中对中小学诗歌教育提出了要求,例如,三级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小诗或歌谣;七级能够理解和欣赏一些经典的英语诗歌;八级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等。
二、诗歌鉴赏课的特点
与传统的诗歌教学课相比,英语诗歌鉴赏课应具有以下特点:
1.诗歌鉴赏课重在体悟文本内涵
诗歌鉴赏课旨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进行诗歌理解,这也是为了克服概念化教学、肢解课文式教学的弊端。学生在整体把握诗歌文学形式的总体特色后再对诗歌的细微之处进行研读,这样既能于整体“观望庐山”,又能于局部“深入桃源”。
2.诗歌鉴赏课旨在产生审美体验
诗歌鉴赏课在生成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审美体验。有了审美的体验,学习就有了兴趣,从而达到好之、乐之的效果,进入忘我的境界。
3.诗歌鉴赏课讲究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课特别讲究兴趣的激发与情感的沁润。教师必须能够真情投入、激情引导。这些用来赏析的诗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在于一石能够激起千层浪。
三、诗歌鉴赏课的实践探究
笔者将结合人教版选修六Unit 2 poems自己的一堂英语诗歌赏析课,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英语诗歌鉴赏。
1.在朗读听赏中玩味诗歌
朗读听赏是学习的一扇窗户。在听赏的基础上,朗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运用各种感官活动对诗歌的节奏、韵律、语调、重音、句子的停连等做出判断,并用有声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将诗歌中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志趣表达出来。
(1)听音乐,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笔者以一曲Jingle Bells的英文歌曲作为导入,这首歌改编自英文诗歌,所以,将歌词呈现的同时配以音乐的伴奏,学生能够非常直接地感受到诗歌的节奏,英文歌曲的强弱节拍也直接让学生听出了诗歌中语音语调的强弱变化。
(2)巧用各种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在引领学生赏析诗歌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朗读,才能真正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在欣赏雪莱著名诗句时,让学生单个朗读,尤其是一名平时具有朗读功底的学生来读,同学们都会感受到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带给他们的正能量。可以让男同学来集体朗读莎士比亚著名的十四行诗。十六七岁的孩子们,正处于激情四射的青春期,在他们高声朗诵爱情诗句的同时,他们那压抑许久的荷尔蒙释放出来的神秘力量真的向在座的女同学展现出了男声雄厚的力量和充满磁性的声音,诗歌背后的情感自不待言。
(3)展开想象,领略语言的意境美
在诗歌创作的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听一段音乐后展开联想,创作一首五行诗。学生靠想象力创作出来的诗歌居然和歌曲所传达的意境是如此贴切,让教师生出一番感叹:不是学生没有能力,而是我们不给学生展示能力的机会!
2.在丰富的活动中分析诗歌
(1)诗歌与音乐相结合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埃・爱伦堡在说明诗歌的特征时说,诗是“音乐和有趣思想的结合”,在朗读泰戈尔诗的同时,配以著名的轻音乐kiss the rain,可以让学生更感动于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诗歌与图画相结合
刘易期在《诗的意象》中是这样定义意象的:“就是一幅以词语表现的画。”组织诗歌欣赏的时候,笔者在难以理解主题的诗歌旁边都配备了帮助学生理解的画面,如“O Wet Pet”世界上最短的诗,三个单词学生很难想象描述的主体,如果配以鱼缸里悠游的金鱼图片,难点便不攻自破。
(3)诗句翻译
诗歌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达了最丰富和微妙的情感,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先由简单的英译汉开始,逐渐增加学生学习英语诗歌的信心。课后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让其试着将中文经典诗歌翻译成英文。
(4)诗歌写作
诗歌鉴赏作为语言的感知和输入,务必要设计相应的活动进行产出。将诗歌鉴赏和诗歌写作适时结合,不外乎是理想的选择。笔者在赏析完若干首诗歌后,随即挑选了简单的五行诗让学生将所学应用起来,并将之前赏析诗歌调动起来的热情充分释放。
3.在近距离的真实中感知诗歌
在学生的印象里,英语诗歌似乎离他们很遥远。笔者为了帮助学生改变这一印象,提高他们对英语诗歌的兴趣,在诗歌鉴赏的选材方面选择了离学生生活比较近的一些诗歌素材。如,学生生活话题、励志话题等。在诗歌写作部分,更是围绕学生身边的话题展开,如结合学校的图片、班级里有特色的学生照片为素材进行诗歌格式展示。
著名美学专家朱光潜说:“诗比别类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可以说,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英语诗歌也是一样,以其高度凝练的语言,细致严谨的结构,描境状物,抒情言志,赞美讽喻,达人策己。在或唱或吟中,师生的意志得到磨砺和完善,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徐志摩的《沙扬娜拉》(以下简称“徐诗”)一诗写于1924年徐志摩陪印度诗人泰戈尔访日期间。诗人从离别之际日本女郎刹那间的低头入笔,将女郎深情柔媚的风姿表现得入木三分,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对对方难以割舍的爱慕敬仰之意。日本女性贤淑、温存与端庄的仪态以及诗人多情善感的形象跃然纸上。“水莲花”绝非简单的喻体,寥寥数字,蕴含着独特韵味。熟谙中国文化的人一眼就可看出它在古代诗词中的地位——它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和“月亮”、“红梅”、“清秋”等“意象”一样,都能引起特别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沉淀已久的民族文化心理。
穆旦的《诗八首》(以下简称“穆诗”)写于1942年,24岁的诗人刚刚毕业于著名的西南联大。如果说徐诗给人的感觉是甜蜜中带着忧愁,那么穆诗便是深沉中夹着晦涩。在穆旦的笔下,爱情变得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感情如线团般缠绕难解,陷入重重纠葛矛盾之中。这里有表白时的心意不相通“相隔如重山”,有拥抱在一起时“那未成形的黑暗”带来的惴惴不安,有熟识后相同带来的怠倦和差别带来的陌生,有两相情愿后在合二为一中的平静,等等。爱情仿佛是个五味瓶,酸甜苦辣个中滋味让坠入其中的人们一一尝尽,完全没有少男少女想象中的浪漫美好。况且,不仅有“你”有“我”,更有“他”、“它”,一些让人无可奈何的黑手强行介入,弄得本已纠结的恋人世界一团糟。
回味徐诗,读者或许会有似曾相识感,脑海里会浮现出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式的理想爱情模式。这个日本女郎也许就是在古代文人中广为传唱的崔莺莺、王昭君、李香君,这个诗人可以是张生、汉元帝、侯方域,一个温柔美貌能识大体,另一个多才专情,双方心心相印,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显然,徐诗隐含的爱情模式是中国式的零矛盾爱情模式。“只羡鸳鸯不羡仙”,古人对这种理想爱情充满期待和向往,当现实总让人失望的时候便借文人之手以大团圆结局来寄寓这份情结,有时不惜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让男女主人公起死回生,然后白头偕老。因而,徐诗所激发的审美体验也是中国式的集体体验:当美(缱绻甜蜜的爱情是美的一种)不能实现时,留给人们的便是惆怅与遗憾,即如诗人所说“甜蜜的忧愁”。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并不是一见钟情、心心相印那么简单。爱与被爱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如同生活中诸多事情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爱情也并不总是中国古典式的理想浪漫,而是双方心灵的磨合,是一场久经考验的心理战。穆旦奉献的不只是诗,更是残酷的真实。在穆诗中,爱情是矛盾重重的、残酷的。交战的双方不仅是作为个体的“你”、“我”,更有个体人格的分裂面,即自我灵魂的斗争。例如,“他存在,听从我底指使,\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的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这样陌生化的表现手法是西方式的象征手法。结合上下文可知,“他”并非第三者,而是内在自我、具有个性精神的自我的象征。很显然,作为个体的“我”已分裂成内在的自我和外在的自我,外在的自我追寻爱情,对“你”不可自拔,内在的自我感受到真实存在的孤独,维持个人的存在感,同时又为外在的自我寻求出路。按照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个体的存在是孤独的,孤独又是永恒的。“你”作为真实存在的个体生命,内心活动是复杂多变的、不固定的,因而“我”求得了又必须马上背离。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人的心灵也是如此,从穆诗中可以窥见人性的深刻复杂。《诗八首》大量运用象征手法,使得诗句晦涩,语义较难把握。例如,“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爱的双方应该是两棵独立支持的“巨树”,它象征着一种互为依存又互不依赖的爱、一种坚强的人生之爱,颇具现代独立意识。穆诗所表现出的理性精神,除了与诗人慎思明辨的个性气质有关,更与诗人所受的文化熏陶有关。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穆旦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T.S.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穆旦的同学、好友赵瑞蕻甚至理出了“这么一条线索:布莱克—惠特曼—叶慈—艾略特—穆旦”1。穆旦冷眼旁观人生与生活,目光犀利睿智,从切实的个体体验入手,逐层揭开事实(如爱情)的残酷面目。这与西方文化追求真理和智慧、注重个体价值的传统不谋而合。穆旦诗歌的成功正在于他对中式思维的超越,正如评论家王佐良先生所云:“他(穆旦)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穆旦的胜利却在于他对于古代经典的彻底无知”2。
徐志摩曾赴美国和英国留学,也是沐浴过欧风美雨的人,为何他的《沙扬娜拉》仍然表现出浓厚的古典审美情趣呢?有学者甚至把他的这种审美理想概括为“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3。作为诗人的徐志摩是中国“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派根据其诗风的变化,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徐志 摩,与诗人闻一多共同提倡“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 “三美”主张。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不难看出,这种审美主张是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唐代诗歌影响的。作为一位现代诗人,徐志摩是单纯天真、温和敦厚的“自由之子”,带有中国道家“逍遥游”和中国儒家“中和节制”的气质。但是,并不排除西方文化精神诸如民主个人主义、英国式的小布尔乔亚思想对他的影响,使他对大自然和人世间的“爱”和“美”有着独到的体验。这二者并不矛盾,统一于他那颗潇洒不羁的灵魂。当他把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古典意境和氛围化为诗篇时,他也就是完成了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后期新月派和以“雨巷诗人”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更多传达的是现代人处在迷茫时代的痛苦的情绪。徐志摩的《我不知的风往哪个方向吹》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全篇运用象征手法抒写时代的悲哀、个人内心的苦闷,诗风稍显颓废。
打开了中西思想交流的大闸门。中国新诗自从诞生之后,就面临着向传统寻求资源和向西方汲取营养的双重问题。在纷繁复杂的流派当中,大致可以摸索出两条线索:一派是古典派,一派是西化派。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和穆旦的《诗八首》可分别代表两派的精华。但两派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而是处在有意或无意的影响交流之中。随着局势的变迁、时代的需要以及诗人们的不断探索尝试,中西慢慢走向融合,于是形成了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诗。从初期《尝试集》的稚嫩生硬,到四十年代穆旦《赞美》的圆融贯通,中国新诗走过了坎坷的现代化道路终至成熟。而穆旦,中国现代文学上的杰出诗人,有意识地借鉴和主动吸纳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传统 ,并植根于自身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之中,在创作上融会贯通、独树一帜,“是新诗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革命性的冲刺”4。
注释:
[1]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