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创新管理范文

技术创新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创新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术创新管理

第1篇:技术创新管理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行动环境变量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具有工具合理性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而一体化发展的结构功能连续统,乃是现代社会系统为满足其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之功能需要而作出的一种系统结构功能分化的结果。技术创新不仅在微观上构成了企业为满足其生存发展所必须作出的主导性行动,而且在宏观上也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结构功能层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技术创新“已经构成了一种至少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转型的基础发动机”([1],p.13)。

正因为如此,自从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概念并建构了其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理论体系以来,技术创新就一直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理论概括和统计测度,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效益。透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技术创新主要是在经济与科技相结合的领域中得到生成和发展,故而首先主要是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由技术经济学、科技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等学科作出了较详细的考察和研究。但是,随着对技术创新研究层次的深入及研究范围的拓展,而且也随着技术创新活动逐渐越出单纯的经济系统并在社会整体系统之中功能凸显趋势的增强,其所具备的社会行动性质和社会关系结构等非经济特征就远非纯粹的经济学理论框架所能涵括的了。而这实际上就是为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即对技术创新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技术创新给出这样的解释性定义: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企业)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市场开拓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设想的引入为起点,经过创新决策、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等环节或阶段,从而在高层次上实现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及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并最终达到改变技术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无论其创新资源的获取与社会动力的提供,还是其社会运行机制的展开和社会功能满足方式的呈现,都总是离不开其社会环境的。因此,考察技术创新行动或行动系统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

在社会学理论中,环境是与行动相关联的。从社会学中行动或行动系统的概念来看,任何社会行动总是行动者与其环境之间的某种关系,而社会行动之所以具有区别于行为或“观念的流溢”的规定并从而具有客观的自主性正是从这一关系中得出的。一般来讲,社会行动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与行动的主观方面即行动者相对应的有两个因素:①目的——行动过程所要达到的未来状态;②规范——与行动目的相一致的价值标准和行动规范。与行动的客观方面即环境相对应的也有两个因素:①条件——环境中不能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②手段——环境中能够为行动者所控制的因素。这四种因素的组合即构成了所谓的社会行动的“行动参照构架”。正是这种行动参照构架(又可简化为手段——目的构架或条件——规范构架)的形成,不仅从整体上规定了社会行动的基本特征,即社会行动本身是包含其环境因素的行动参照构架整体,或者说是一种行动系统,而且也规定了社会环境的性质,即环境是作为行动的客观方面而参与了行动参照构架的形成,环境是不能脱离行动而自在成立的。这也就是说,社会行动不仅是有目的的,而且它总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进行的,这种客观环境一方面作为条件限制了行动的取向和范围,另一方面又为行动提供了手段或工具;行动者在其行动过程中不能超越于环境之外,但却能从环境中获取行动的手段或工具。同时,环境也不是自在和孤立的,而是在和行动的关联中存在着和发展着的;其对行动的条件限制和手段提供只有在和行动的目的相连接时才能成立,才有意义。更进一步地讲,环境只有在和行动的互动关系格局中才能获得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才能获得其与行动者相对应的独立性和外在性。行动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以文化为中介的,文化的作用是为行动者提供了行动规范。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或行动系统,技术创新也必然具备上述的行动参照构架的特征。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它必然要以其主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目的与规范同其客观方面即技术创新的手段和条件之间的关系来建构自己的行动构架。这一方面表明,技术创新行动不仅有着自己特定的目标指向,而且也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并与之发生关系,它或者受到环境的限制而调整自己的行动路线和范围,或是从环境中获取技术创新的手段和资源以达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同时也参与了对环境的重建。另一方面则表明,要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必然离不开技术创新行动本身,因为环境已经成为了技术创新行动构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的考察应以环境和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但是,遗憾的是,在以往的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文献中,不仅对环境因素的作用强调不够,而且即或有所提及,也只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和其环境当作两个无内在关联性的分离系统来处理的。而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出发点来考察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及其特征、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和机制等就更是殊见。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以技术创新行动之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去考察技术创新行动其特有的社会环境变量及特征,而技术创新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关系和环境变迁的社会过程及特征则留待它文中再作阐述。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就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大系统。社会系统是由多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集合而成,其中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文化的乃至自然环境的等等因素,构成了社会这一复杂的有机体。因此,广义地讲,这些因素及其关系均可作为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而存在。但是,由于我们在这里考察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理论出发点是技术创新的行动参照构架,这种行动参照构架中的环境因素或者作为创新手段为创新主体所把握,或者作为条件因素制约着创新目标的达成。这就表明,要确定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就必须从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特征出发,才能从广泛的社会环境因素中获得技术创新之独特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的定位。从环境因素与技术创新行动的关联性或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出发,我们可以确定出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定社会环境因素的几个变量,即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

1.社会物质资源

社会物质资源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最基本环境变量,是社会环境系统中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硬性”约束要素。如果社会物质资源出现短缺,或者其与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互动交换关系发生障碍,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手段要素的比例减少而条件要素的比例增加,其结果,是在限制了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有效获取的基础上也阻碍了技术创新行动的正常展开和顺利实现。

如果以文化的主层次结构的标准来看待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话,则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是居于该系统结构的器物层次,其和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和交换关系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领先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居于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结构的器物层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并非纯然是一种具自然物质性的要素的集合,而是一种包含了生产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投入、市场需求和信息资源等在内的广义性社会物质资源系统。

生产要素资源包含了技术创新所必须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它是影响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最基本的成份。如果缺乏这种最基本的环境要素的供给,技术创新行动将无从谈起。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就曾指出,所谓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现有生产体系之中,而其中的一种新组合形式即获得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的实现就是一种创新。由此可见,虽然生产要素资源不能涵括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要素的全部特征,但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物质资源性环境要素却是技术创新行动所不可缺少且必须与之发生互动关系的。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企业家群体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的人才性资源环境。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包含诸多运行环节或阶段的社会行动,其全过程的顺利展开和成功实现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或行动才能完成;其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的运行质量和速度都取决于从事该环节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科技水平、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的高低。企业家群体是技术创新的启动者、协调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而技术创新各环节所需的专门人才则是创新能否正常运行和顺利实现的技术性保证。因此,如果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不能同其人力资源环境要素发生通畅的社会交换和互动,则势必导致创新所需的企业家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的匮乏和枯竭,从而也必将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的瓦解。在这一点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舒尔茨也曾指出,在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的问题上,“资本的传统概念必须加以扩大,以便容纳人力资本”([2],p.1),“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如果有可能将所有不同形态的人力资本集中在一起,其作用会大大超过全部非人力资本”([2],p.2)。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以一种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中的资本概念阐明了人力资源的贮备以及对其进行的投资对于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资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又一重要的约束性因子。由于技术创新行动的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效益性质,从而决定了资金投入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要素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西方的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曾经指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为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社会资本总拥有量与总产出之间存在着由资本产出系数所表示的关系;若资本产出系数不变,增量产出则完全要依赖增量资本投资。据此,他们认为,大规模的投资和由此造成的资本累积是使一国经济实现起飞的前提条件。不管这种纯粹的经济学增长模型的假设是否恰当,单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来看,如何选择合理的资金投入方向以及降低资金投入的风险-效益比,则的确是制约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前提条件。

市场需求既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外部社会动力,也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实践来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则以市场需求信号为主要表征的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起到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引导其创新发展方向的作用。因此,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如何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如何建构良好的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从而把市场需求从技术创新行动参照构架中的条件取向转化到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手段取向上,并形成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市场需求之间灵敏通畅的社会互动关系,乃是技术创新能否顺利启动和成功实现的重要保证。

信息资源是技术创新之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中的又一重要成分。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行动实际上就是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内部以及该行动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总和。就技术创新行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来看,在创新的启动和决策、R&D、生产、销售和创新扩散等诸环节或阶段上,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的流动和交换活动。如果缺乏这种从外部社会环境中获得或输入的足够的信息资源,如科技发展信息、市场需求信息、地区和行业技术改造信息、技术引进信息等,则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由于得不到适度质量和数量的信息保证或是无法作出决策而启动,或是创新诸环节之间联系纽带中断,或是创新产出过程受阻,或是创新扩散过程失效等。因此,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物质资源这一环境变量时,就不能只定位在人力、资金、市场或生产技术要素等物质性的成分上,还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制约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触发作用、纽带作用以及创新资源集聚作用等。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在技术创新行动中,必须谋求有效的技术创新行动系统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信息沟通,并建构出有效的沟通渠道。这种信息沟通的渠道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大众新闻媒介;②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③政府部门的信息;④技术市场;⑤行业之间的信息网络;⑥同学、同乡、熟人等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络等。

2.社会制度模式

在社会学看来,社会制度是“被历史地加以传递的外部社会安排以及在社会化过程中加以传递的内化了的社会价值”([3],p.316)。帕森斯则更明确地指出,“制度是规范的一般模式,这些模式为人们与他们的社会及各种各样的子系统和群体的其他成员互动规定了指定的、允许的和禁止的社会关系行为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总是有限制的模式”([4],pp.144—145)。这就表明,社会制度作为人们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制度化规范价值体系,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的。它在规范人们社会行动、实现社会进步以及必要的社会秩序的维系等方面都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从上述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制度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社会制度具有相对于社会行动的外在性和独立性。社会制度是在人们为满足某种社会需要并维持社会秩序的整合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建构出来的;但社会制度一经建构出来,由于其组织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化程序和合法化价值,从而导致了它逐渐地同具体的人类社会行动相脱离而具有了外在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正如P.布劳所指出的:“社会制度构成一种历史现实,它至少部分地存在于人类之外并独立于构成社会的人类”([3],p.316)。第二,社会制度对人们的社会行动具有限制性和规定性。由于社会制度的外在性和独立性,导致其表现为一系列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从而为人们的社会行动提供了一种限制性和规定性。作为制度的外在安排,这种形式化的规则和程序往往是由制度建构者或提供者通过强制性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从而也使得社会制度本身具备了一种强制性的力量。

对于技术创新行动而言,社会制度的这种外在性和独立性特征必然导致其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外部环境变量而出现;而社会制度的强制性和规定性力量则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技术创新行动系统所必须面临的最为重要的环境变量的性质。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变量,社会制度或制度模式不仅为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提供了一种共享的行动规范,从而使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和交换能够按照某种稳定的或可预期的方式进行,而且在这种互动或交换活动的制度化过程之中,它也历史地塑造出了一种企业之间、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企业在共享这一制度安排后果的历史过程中,随着其合法化和形式化程度的提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种制度化安排付出不断的、大量的利益投入尤其是机会成本投入,并对其抱有长期的利益收益预期。由于这种在历史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投入-利益收益行为选择模式是很难更改的,因为更改意味着企业以往的成本投入可能全部或大部分作废,因此,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往往具有很强的刚性,从而对企业从事具“更改”性质的技术创新行动构成了强大的障碍和挑战。这就正如帕森斯所说的,社会制度模式以及其所塑造出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它们在满足处于某种典型条件下的系统功能必要条件的意义上,维持一种稳定状态的条件。它们规定的限制使经济和其他方面的约束得以生效。这种限制一旦被打破,不仅会涉及利益的得失,还会涉及权力和义务的破坏和侵犯。”([5],p.90)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行动而言,其具体表现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目标要求与企业既定利益分配格局之间的摩擦和冲突,表现为那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益得失不同的企业或企业成员对由技术创新行动所建构出来的新的制度安排或原有制度安排的调整其社会认同方面的严重差异和分歧,等等。而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行动并由此建构新的行动规范和组织形式以及实现其制度化过程的严重障碍。

根据社会需要类型的分类标准,即根据社会制度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和规范协调人们社会行动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维度,我们可以把社会制度模式划分成如下类型: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宗教制度、军事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及福利保障制度等等。其中能够纳入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中成为技术创新之社会环境变量的主要制度类型有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教育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和文化制度等,而其他社会制度类型虽也可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系统的结构、过程与实现,但较之于前述几种的影响而言则仅具有一种间接性和边际性,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对它们存而不论。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社会制度这个词在社会科学或社会学中的使用其涵义是十分广泛且有较大差别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指“由周密制定、易于确认和相对稳定的规范、价值观和法律控制的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6],p.298),不仅“指日常意义上在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组织模式”([6],p.299),而且也指控制着社会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的制度领域或社会系统中各种独立完整的结构功能层面。上述社会制度的不同层面或维度均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必须面临且不得不产生和运行于其中的一种制度环境,而不论这种环境是表现在制度建构的发生学维度上还是表现在制度转轨的结构过渡维度上。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戴维斯和诺思曾对所谓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作了区分,在他们看来,“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7],p.270),而“制度安排”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7],p.271),它可能是正规的、长期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暂时的。其实,这种区分从社会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来看,并不是一种制度之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区分,而只是表明了社会制度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其作用方式的正式性与非正式性之分,表明了在社会制度模式中正规的制度安排或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同非正规的制度安排或非制度化的行为规则即所谓社会潜网的区分。但是,从这种经济学家对制度所作的区分中却可以启发我们看到,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体现为一种新的制度规范或创新潜网的建构过程,而这种创新潜网作为更广泛的社会潜网之一部分往往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更直接更具体的影响。因此,同上述新制度经济学家不同,我们在阐述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时,应当更为关注这种社会潜网及其作用,因为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大量起作用的就是这一类行为规则,而且对于具创造性、新颖性和超前性的技术创新行动来说更是如此。

3.社会文化背景

社会文化背景是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行动的又一重要环境变量。前面已经指出,社会制度模式由于其外在性、独立性、强制性和规定性的特征而对技术创新行动发挥着重要的决定性的环境影响,它构成了技术创新行动赖以发生、运行并实现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的制度性依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技术创新行动中所依循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制度来体现和承载的,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还存在着一种无所不在且强有力的社会力量来补充社会制度模式在规范现实的技术创新行动时之所不及。这种力量不是一种与社会制度模式相对立的,也不能仅仅被理解成是社会制度模式的补充力量,而是一种包含社会制度模式在内的、更广泛、更深层的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它甚至还成为了社会制度赖以创生、演变和发展的基本依据。这就是以文化价值规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规范和制约中,社会文化背景作为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殊环境变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作用或者说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的功能发挥并不完全以正式形式为条件,不一定具有相应的正式组织或设备作为其实体性物质基础;但正因为其不具备完整的、正式的实体形式,才显示出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无所不在的制约力量来。可以说,它不仅广泛地影响着技术创新行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不仅涉及了技术创新行动的具体行动方向、范围和路线,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从事技术创新行动的企业家及相关人员的心理定势、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第二,作用层次的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制约力量具有超越于单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之上的外在性,同时又具有影响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主体的内在性。前者指的是任何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行动的选择或决策时,不得不依从既有的文化价值规范,从而力求为技术创新行动的开启、展开和实现谋求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后者则指社会文化背景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累积的性质并积淀在每一个技术创新行动者的意识之中,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其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具体表现。社会文化背景的这种内在性与外在性相统一的特征,体现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制约作用的张力范围,塑造了其对技术创新行动的既促动又限制的作用性质。

最后我们可以说,作为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变量之一,社会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或作用虽不如社会物质资源环境变量那样直接,也不如社会制度模式环境变量那样具有决定性,但它却通过自己作用方式的非正式性和作用层次的内外统一性的作用特征为基础,以一种文化规范潜网的方式发挥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功能影响,并填补了此二种环境变量对技术创新行动影响不及的作用真空地带。

4.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特征

上面我们从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动其行动参照构架出发,阐述了作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因素的社会物质资源、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三个环境变量。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就已经包含了影响技术创新行动的所有社会环境因素,而只是表明在和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关联中它们被确立为技术创新行动之特有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恰当性和重要性。但尽管如此,通过上面对三种环境变量的阐述,我们已基本上可以把握住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因素的主要内容和面貌,并且进而也可归纳出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及其关系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一,关联性。这是指构成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着的。社会物质资源的交换与获取离不开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限制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价值影响;社会制度模式的规范性限制离不开社会物质资源的支持和社会文化背景的认同;而社会文化背景的力量也只有通过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物质资源为载体才能具体表现出来。应当强调指出的是,正是这种社会环境诸要素或变量之间的关联性,表征了我们前面把技术创新视为一种行动系统并以其整体性的行动参照构架作为考察其社会环境的理论出发点的正当性。因为,由于环境变量之间关联性的存在,使得技术创新行动主体在和任一环境变量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时候,都必然牵连着其他环境变量乃至整个环境系统的影响,如果不从系统的角度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特征,不以技术创新行动的整体行动参照构架为理论基点来把握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的内容,就势必导致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之间互动交换关系网络的离散,并最终导致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之结构和秩序的紊乱。

第二,层级性。从社会系统论的观点看,我们可以把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系统的结构划分成分别以上述三种环境变量为表征的三个层次,即器物层、制度层和价值观念层。其中,器物层是以社会物质资源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制度层是以社会制度模式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层是以社会文化背景表现出来的社会环境。同时,如果我们从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社会环境系统之互动作用的顺序考察,也可以看到环境结构的很明显的层级性,即首先是技术创新行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其次涉及到社会制度模式,最后是社会文化背景。而反过来,则是形成一种作用调节的信息控制等级次序结构,即在信息方面社会文化背景制约着社会制度模式与技术创新行动的互动作用并限制着其互动关系的变化范围,而社会制度模式作为对扮演技术创新主体角色的企业的期望,又限制着其在和社会物质资源之间发生互动交换关系的动机、目的和决策过程。

第三,差异性。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创新行动主体,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取向、收益预期、行动方式和功能要求,从而决定了技术创新行动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在形式和内容上会有差异,而这实际上也就表明了社会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对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讲,其可能采取不同的创新方式,或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或组织创新。而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物质资源和社会制度模式,而对组织创新或制度创新而言,其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因素可能主要是社会制度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等。社会环境的差异性一方面可以为技术创新行动提供适宜的行动契机和行动方向,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创新主体获取创新资源和手段的机会和位置的差异,从而导致创新主体之间在技术创新行动中的不平等竞争。

第四,动态性。这是指技术创新行动之社会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创新行动的展开会处在变动不定的状态之中。首先,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或变量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一方面每一环境变量都处在其他环境变量所构成的环境中,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每一环境变量都将在获取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表现出一种动态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行动本身也参与了其周转环境的构造与重建,因此由技术创新行动所体现出来的更新取向也必然导致环境变量的动态性发展。其次,各种环境要素或变量之间的结合方式或互动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地具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结构。

最后,利用上述的技术创新行动的环境变量及特征的分析框架来对照中国现实的技术创新状况,可以看到在中国技术创新行动的社会环境结构的三个变量层次上,明显地存在着短缺效应、转型效应和迟发效应等三种环境变量的影响和制约,并形成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其社会环境结构的刚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它们阻碍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行动的顺利启动、运行和实现。因此,从理论上讲,要消除这种环境影响的障碍和限制,就必须在对技术创新行动的目标选择和具体操作上要有一种系统的观念,即不单是把技术创新行动同其社会环境看作是两个互无内在关联的系统,而必须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对技术创新之行动参照构架的建构过程之中,从而通过行动建构系统的过程不断地把环境因素中的条件成分转化到手段成分中去,形成一种技术创新行动与其环境的共同创新和重建过程。

参考文献

[1]G.Dosi,TechnicalChangeandIndustrialTransformation,London,theMacmillanPress,1984.

[2]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P.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4]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5]T·帕森斯:《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第2篇:技术创新管理范文

关键词:通信技术;创新机制;文化观念;人才;通信企业;技术创新;经营创新

中图分类号:TG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8-0132-03

技术与经营的创新结合是目前企业竞争的特点。就我国通信企业转型而言,不能不对国际通信业走势与我国通信业转型的方向性进行深入的探讨。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细胞之一,将怎样求得生存和发展,在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正确抉择呢?我们说唯有一条途径,那就是不断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大家知道,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出发点主要源自企业领导者的理念,源自企业领导者的自身素质,源自企业领导者的聪明才智,也源自企业领导者管理企业的责任心。诚然,仅仅依靠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给企业发展建立技术基础还远远达不到目的,同时还应当不断强化企业经营创新的力度才能实现目标。若让企业进入主动竞争的良性轨道,除了企业不断强化管理、压低成本、完善市场服务等,还应当促成企业技术与经营创新相结合,特别是对当前那些技术含量较高、服务面较广、技术更新较快的通信服务企业来说,搞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显得重要。通信服务企业之间除了被市场规律约束外,同时还具有它本身具备的特征,例如各个网络之间的相通性;各个网络之间相接标准的统一性;向广大用户提供服务时各个网络运营商之间的沟通性;新旧业务的相互衔接性;通信资源的局限性和对广大消费者提供服务之义务等。

1 通信技术公司如何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与公司文化

通信技术公司的技术创新即是主体,也是不断增强自身主动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1.1 通信技术公司文化观念较滞后

文化理念是影响公司自身主动创新的较深层次的原因,其往往被大家忽视。实践表明,通信公司技术创新之所以发展迟缓,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与公司技术创新相适应的文化理念,例如竞争、科技、创新、风险等意识还未完全树立。要改变这种窘迫局面,我们需注重如下几点: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弘扬科学发展精神;大力提倡360度“失败”理念,大胆实施技术的更新改造,鼓励公司员工努力把失败教训全部转化为技术创新智慧;积极建构学习型组织;努力培植建立企业家精神,维护好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不断巩固企业家自身主动开展企业创新活动的地位,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公司文化队伍。

1.2 通信技术公司创新人才短缺

通信技术公司人才的短缺,对于公司自身主动创新是一个影响十分明显的阻碍。首先,通信技术公司人力资源系统比较单一,公司整体质量较低;其次,通信技术公司人才流失,出现断层现象;再次,通信技术公司缺少与技术创新人才成长相适应的长效机制。公司自身开展主动创新,人才是根本。公司人才的短缺和流失,自然会很大程度地削弱公司自身主动创新的能力。因此,若解决公司创新人才短缺问题需注重以下几点:建立人才理念;建立人力资本理念;全力发掘创新人才;积极建立创新人才奖励长效机制。

1.3 通信技术公司技术创新与现行管理不相适应

企业于技术创新阶段还需要有与企业本身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工作的创新。目前通信技术公司,尤其是小型通信技术公司或多或少地存在企业经营理念及企业管理模式方面的相对落后,企业决策不合理、不科学,产品在市场的定位不准,企业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四大职能不够协调。而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公司就必须实施创新管理,采取与自身主动创新一致的新的公司管理模式与管理举措,具体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3.1 建立正确的公司管理念,即公司经济效益、战略决策、质量第一、市场竞争、人才开发等理念。

1.3.2 强化公司发展战略的研讨创新,利用对公司实施创新战略管理实践过程,积极推进公司各项科学决策,不断提升公司与市场变化相适应的能力。

1.3.3 正确对待引鉴与创新二者的关系,健立完善公司的各项制度规章,注重抓好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积极推广利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技术等一系列举措。

1.3.4 重点抓好通信技术公司的管理工作创新。坚持建构以满足客户服务要求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与通信技术公司服务理念,及时建立由公司经理直接领导的高素质经营体系,大力塑造推广公司企业品牌形象,全面开创一流服务,促使公司稳步向前发展。

1.3.5 建立高素质的公司经营人才队伍。探索建构科学的长效奖励及约束机制,加大公司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步伐,全力营造公司管理人才成长、进步的良性环境,以尽快培养出许许多多的掌握通信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为通信技术企业的振兴与发展广泛开拓人才资源。

2 开拓思想,结合通信技术公司的特征全面展开技术创新工作

随着通信技术的创新在社会各界愈来愈引起关注和重视,如何实施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成为目前通信技术企业竞相探究的重要课题。

2.1 开展技术创新应当立足于国际科技发展的尖端

我国通信技术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并且在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级别的探讨发展能力,在这个基础之上,我国应当进一步强化对通信技术的开发创新,特别是对整个业界发展具备决定性作用的尖端科研成果的研发力度,诸如IP技术与微电子等,同时,还应当多方采取措施,积极鼓励和吸纳国内各个企业进入到那些投资高、风险高、回报高的具有战略观点的科研项目中,这对于我国通信技术的开发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目前已在全球3G及城域网的标准等领域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地位,在向下一代网发展的途径上,我国与国际水准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点,这为我国通信技术及其制造业创造了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应当立足优势,站在国际尖端水准的起点上,为不断发展壮大我国民族通信技术产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2 开展技术创新应当定位于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国与国之间所形成的贸易与行政壁垒正逐渐缩小甚至消融,而技术壁垒仍在不间断地攀升。所以,推广实施“专利战略”与“标准战略”,在消除对方的技术壁垒的同时树起自身的技术壁垒,这对于提升我国通信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实力,具有着愈来愈重要的意义。

2.3 开展技术创新要依靠科学管理

大家知道,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不但需要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实力,而且也需要同时具备一整套相对科学通畅的企业创新机制以及一个能够体现催生和滋养促进作用地创新的良性环境。近年来,我国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在优劣势方面均体现得较为突出。因此,针对我国通信技术的特点,立足优势,面向国际市场采取走“开放式科研”、合作的道路,促使我国无需从零开始,就能够达到直接切入到国际较高的层次轨道上继续谋求发展的地位。而与国际企业展开合作,还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汲取国外先进技术的探讨理念以及管理实际经验,也有利于增强我国打入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

3 结语

总之,通信技术公司所具备的这些特征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发展及公司效益,但涉及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就是公司的技术与经营创新二者之间融合的不相适应,而分析和处理好这一问题,则是需要公司管理者和政府监督部门以及研究目前社会经济政策的学者们一起进一步深入研讨的课题。这便需要通信技术公司进一步拓宽视野、立足尖端、知难而进,坚定不移地为把我国的民族通信技术产业竞争的实力整体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吴珏.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分析[J].科技风,2011,(10).

[2] 宋燕辉,蒋青泉.新通信技术的应用人才需求探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0,(9).

第3篇:技术创新管理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财务;新要求

人们认为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动力、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是我国经济低质量增长的重要原因,怎样才能扭转这个局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按傅家骥教授的定义,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赢利机会,以获取高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应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正因为技术创新是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所以需要有很强的支持系统或环境才使之得以成功。正如有人认为的这样:科学发明+工程开发+企业家精神+管理+确认的市场需要+支持性环境=商业上成功的技术创新。因此,我们认为研究技术创新,除了研究其本身之外,支持性环境的研究必不可少。我们经过研究发现,目前的财务理论与方法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瓶颈,如不加以解决,企业技术创新必将受到很大制约,甚至失败。技术创新属于企业战略层次的内容,其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需要用战略的眼光才能看清楚。因此,技术创新对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利于有效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一、需要从战略角度来改造传统的财务理论与方法

首先,应该从管理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研究从经济学中成长起来的企业财务,将财务引伸到财务战略的层次。根据企业战略的一般程序:内外部环境分析企业战略制定企业战略实施和控制。我们认为,企业财务战略的一般程序应为:战略环境分析企业总体战略财务战略制定财务战略实施和控制。企业财务战略对企业战略及其其它子战略起支持和促进作用,同时,企业财务战略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对企业战略有制约作用。在企业战略的制定或实施中,如果战略所需要的资金不到位,则该战略必须修改。

第4篇:技术创新管理范文

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一般地讲,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有自然的工具属性,又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因此,可以近似地认为,管理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管理技术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制度的创新。成功的管理创新实质上是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两方面创新的综合体现和必然结果。

对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可以从对管理创新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探讨。

从需求方面看,首先,管理薄弱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低下、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在70%以上,而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不到40%,管理水平高低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响。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数据,1995年与1985年比较,主要能源、原材料消耗指标中,上升的占50.9%。管理约束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其次,新的经济格局和市场环境要求国有企业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和压力。同时,多年来的重复建设已经导致了结构性的买方市场的形成。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和历史包袱更使其在竞争中处境不妙。提高管理水平是国有企业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

从供给方面看。首先,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出台,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空间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其次,现代科技的进步既对管理创新带来了需求上的压力,如技术的进步使得规模经济效应成为可能,从而增加了对管理的需求和依赖,同时也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工具,如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新的管理方法成为可能,如CIMS、EBP、MIS等等,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对产出的贡献率。

2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基本途径

2.1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

各种管理组织、制度和管理行为都不过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现。据资料,我国现阶段仍有不少企业家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不熟悉甚至还不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不理解现代企业制度,有的企业家不赞成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认为设董事会是使经理多了一个“婆婆”。相当一部分企业家仍不重视市场问题,不认真调查分析市场状况。很多企业家不熟悉、不善于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懂得资本经营,尤其不熟悉国外市场,不善于改进营销管理,不关心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因此,要大力在国有企业内部倡导管理观念的转变,通过培训教育或引入新的管理人才,来开阔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视野和思路,要广泛吸收新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者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使管理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

2.2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管理组织创新

国有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和生产的要求合理设计管理组织,改变传统的单一行政式职能型组织结构,按照精简高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来构架新的内部组织结构;在传统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十分繁多,而且也不合理,非生产性组织(如党工团和后勤服务部门)占了企业相当多的编制和人员,同时,真正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机构和人员在企业内部地位不高,编制限制也很紧;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就需要精简不必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加强市场管理、生产管理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机构的力量,引入如矩阵制、事业部制等新的组织设计模式。

2.3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

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同时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形势的变化又要求管理者提高反应速度。要解决这两者问的冲突和矛盾,只有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动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管理信息是管理中的基本要素和中介。管理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管理信息的处理过程。运用现代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在我国企业推行CIMS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CIMS是建立在现代管理模式基础上的企业管理系统。它带来的典型管理模式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模式(JIT)、按类个别生产模式(OKP)、优化生产技术(OPT)、精良生产方式(LP)、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与生产管理模式等。尤其近10年来,在我国20多个省市、10多个行业的200多家企业开展了CIMS应用示范工程,其中国有企业超过半数。CIMS应用示范工程10多年的实践证明,它不仅给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而且改变了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和经营思想,促进了企业管理的高度集约化和信息的共享。

2.4要重视企业主要经营者在管理创新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改进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讲,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主要经营者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管理风格的形成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具有创新精神的熊彼特意义上的国企经营者,对于管理创新的推进,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但反之,就会阻碍管理创新活动的开展。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属性,我国现阶段不少国有企业经营者仍是通过行政任命或行政选拔的,不但缺少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训练,也缺少管理实践,因此,这不能不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管理素质的高低不一。面对国有企业全面走向竞争的新形势,必须逐步改革国企主要经营者的选拔方式和选拔机制,使得一大批真正具有经营管理能力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政治素质好的人才走上国企的管理岗位,把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上新的高度,促进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5篇:技术创新管理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经济生态化;管理技术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崛起,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可以说,中国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能源需求量的高速增长,生态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使得我国主要靠能源和原材料等硬资源投入的低技术附加值和低管理附加值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的集约化转型已是势在必行。要达成集约化的目标就要促进技术的革新。这里所说的技术革新不仅指的是工艺技术的革新,也包括管理技术的革新。技术革新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产业由低端向高端游移,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技术革新可以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所谓经济生态化发展是指通过生态理念的渗透使经济系统具有生态功能从而使经济逐步演进为生态型经济的一个过程。通过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降低能源和原料的附加值比重,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和管理附加值,减轻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有学者曾计算,如果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企业也能按照硅谷半导体技术的跳跃性发展(集成电路发展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速度和集成度提高1倍,价格降低一半)的话,那么汽车将以超音速的速度行驶,而且每一万里耗油将不到1盎司燃料,购买成本将不到25美分。[1]。摩尔定律表明,技术创新可以使产业显现出相对传统低技术产业的生态化特征。同时,技术创新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比如,生产1000吨玻璃纤维所需能源只有生产1吨铜的5%,但后者却能比前者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技术创新节约了资源,加强了产品功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有效利用率,使得单位经济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破坏程度日益减小,有助于缓解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因此,技术创新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能源替代和资源开发,已经成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而且还是一个处在工业化过程之中的国家。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某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传统产业的弱化来促进经济的生态化发展,而必须走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道路。这一点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在重视程度上,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却往往对工艺技术创新青睐有加,而忽视了管理技术创新对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大作用。

管理手段技术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现代信息手段对管理方式的重构。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在各产业大规模推广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的共享平台可以实现“虚拟制造”,通过系统整和可以大量节约包括能源、材料在内的各种资源,实现运营成本的下降,促进经济生态化的进程。农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利用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品种培育、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工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服务业管理信息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降低沟通成本,增加产业附加值。

管理结构技术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和生态技术的运用来实现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另一方面就是改变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来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生态最优化。

从产业生态学的角度看,在人类构筑的经济系统中,三次产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总称),特别是工业,扮演着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角色。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作为生产者主体的工业企业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但同时也向自然界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直接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威胁了人类的生存。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究其根本原因是产业系统中的分解者的缺失。因此,大力培育“产业分解者”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我国来说,管理结构技术的生态化创新是一件需要实实在在去做并且需要做好的事情。在消费层面上,国家应加大环境宣传的力度,培养公民的绿色消费观念,提高公民的环保素养;在产品制造层面上,要用政策引导和规范企业全程绿色生产,对绿色生产行为给予奖励,对黑色生产行为给予惩罚。国家要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原材料,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优化制造技术,建立更科学的运销体系,减少产品使用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促进报废产品的再循环。[3]

管理结构技术生态化创新的进程涵盖第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是一个对经济产业全面变革的过程。在工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副产品再循环。生态工业园是工业生态化的主要途径。生态工业园的企业以企业间的工业化代谢和共生关系为纽带,以掌握关键资源的企业核心,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投入或原料,建立产业链。这样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企业来说,企业的治污费用降低了,也就是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自然也可以相应的提高。对社会来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变小了;在农业领域,生态化创新的主要思路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发展生态农业就是发展以节地节水、再生能源、良种推广、提高单产为核心的农业发展体系。提高农业科技附加值就是要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加快科技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农业生态化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可以使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更加规范,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为出口时规避“绿色贸易壁垒”作好准备;规模化经营则有利于农业科技的大面积应用和农业信息化的快速推广;在第三产业领域,生态化创新主要表现在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加强绿色服务上。深入推行商品的绿色标识制度,激发公民的绿色消费热情;宣传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的适度消费理念,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重视消费品的回收、交换,对第三产业产生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是第三产业管理生态化创新的主要途径。

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产业的融合,而产业的融合将带动新兴的交叉产业的发展,交叉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我国就业人口的增长。尤其是管理结构生态化创新将促进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的产业。近年来,生态环保企业在世界上已经得到高度发展,已有数百万人为此工作,大量的环保产品进入国际贸易,据估计目前每年起码有5000亿美元以上的贸易额,而中国的环保产品,估计年生产不过40-60亿美元。与国外比较,我国在环保产业的发展上尚有很大差距,在环保工业技术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环保生产的种类和规模很不令人满意。大力扶植生态环保产业,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产业集团,规范环保产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次产业构成要素的比例结构和要素内部的结构对经济的生态化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同制造业比较,第三产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是一种比较环保的产业。第三产业充分发展可以改善经济生态化的状况。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第三产业是作为一个服务和配套的行业而发展的,对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当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时,第三产业开始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高级阶段。

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上讲,一国工业化进程,一般有一个先“重工业化”,再“高加工度化”,再“技术集约化”,最后“经济服务化”的“由硬到软”的趋势。这意味着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发展第三产业要受到本国所处的工业化进程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只能顺应其自然发展进程,对我国来说尤其如此。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还很不充分。比如拿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印度比较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据统计,2004年工业在印度GDP中所占比重只在27%左右,而服务业已占到52%。而同期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2.9%,第三产业只占31.9%。这样的数据导致了我国单位GDP的能耗高于印度,为印度的1.3倍左右。

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不利于经济结构的生态化发展,已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能源过度消耗等不良后果。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已经影响到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高。比如,我国金融体制的不健全已经造成了我国工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大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发展第三产业,就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步伐,健全第三产业的发展机制;就要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以满足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集群效应;就要促进第三产业的技术创新,推动第三产业向高效率、智能化、管理科学的方向发展;就要优化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着重发展金融服务、创意产业、IT服务业等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管理技术的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技术创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大的社会价值。促进管理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向生态化、节约化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国人应全力进取,共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滨.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15

第6篇:技术创新管理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 创新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能力 途径

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一个共性问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亟需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我们知道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与动力,是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能力主要途径之一。没有创新的企业,不可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能力,企业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快速发展和壮大。而企业的创新也离不开管理,要突破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这一大瓶颈,不妨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方面寻找出路,找出有效地途径,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一、技术创新与创新管理

( 一 )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 谈到技术创新,很多人直接意识到的就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方面。认为市场创新、开发新资源以及组织管理的创新等方面不是技术创新的任务和职责。而且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能做到各方面全方位创新的很少。David Smith(2008)认为企业可以从技术战略、技术型企业家、创新融资以及组织创新四个方面对创新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企业创新的成功。其实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规范以及管理模式是靠企业自己的实力与经验以及学习借鉴得来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而这些都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企业往往忽略了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创新,以及它们对企业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 二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的动力 葛新权等人(2005)认为创新管理是建立并整合关键行为使之成为一种有效地模式的学习过程,有利于企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很难被其他组织模仿的有效地创新模式。康德瓦拉(2005)认为创新贯彻执行阶段需要建立有效地管理模式,主要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计划、管理技术、信任控制、参与性的决策和有效的激励体系实现对创新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朱东琦(2009)认为创新管理是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解决实际难题的法宝,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完善企业管理机制,为人员创新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内部创新环境。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创新管理,结合自身具体的组织和技术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并通过借鉴学习其他企业有效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行为模式,对已有的创新模式进行修正,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

( 三 )提高企业创新率的需要 怀特(2008)等人认为创新管理是一个管理问题的全面解决方案,一组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系统活动,它强调对创新流、组织流和组织演化三者之间联系的理解。涉及管理制度、管理控制和个人抵触等多方面的具体活动。目前我国企业存在创新想法死亡率极高,技术创新成功率低的现象,企业只有进行更好的管理和定位,制定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才能对创新流程进行更好的管理,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些创新想法,改变这种现状。

( 四 )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手段 技术创新的主体除了科研等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还应该包括企业内部的一般普通员工,要充分调动他们在技术创新中作用,必须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康德瓦拉(2005)认为创新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创新的政治性是指那些执着于创新的人必须具备影响他人的技能,必须为创新争取广泛的支持,如果丧失支持,无论怎样合理,都不会有机会成功。他认为创新贯彻执行阶段需要建立有效地管理模式,主要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计划、管理技术、信任控制、参与性的决策和有效的激励体系实现对创新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二、中国技术创新及其管理现状

( 一 )国家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从资金上大力支持企业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创新,全国 R&D 经费支出,由2004年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值3.84%增长到2009年的4.23%。同时我国政府从宏观层面制定切实有效地政策以及措施,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逐渐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从2006年中国大中型企业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71%,而全国平均水平为0.56%,同期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则大于5%。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自主科技研发活动的只有25%这些数据中能看出中国企业的技术研发经费来源过于单一,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以自筹为主,未能找到多种研发经费筹集方式。由此可见,国家要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减少企业对政府财政拨款的依赖,改变我国企业的科技经费来源单一等现状,迫切地需要扩大融资渠道,改变以自筹为主的单一筹资方式,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企业筹集充足的创新资金。

( 二 )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随着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数量逐年提高,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研发投入的主体。2006年至2009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额中企业 R&D经费所占比重由2006年71.10%增长至2009年的73.20%,而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的经费所占比重由2006年18.90%下降至2009年17.20%。由此可见,政府部门逐渐从技术创新主体中退出,发挥其在技术创新中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和辅助作用,企业开始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虽然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对创新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赵文彦等人(2011)在120篇的基础上筛选出50篇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各省、市基金资助的文献,采用了专家打分法和管理决策中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各组成部分及各指标的权重值得出的结果中能看出:创新投入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的权重分别为0.2472和0.2343,创新生产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权重仅为0.1336和0.1312,创新营销能力为0.1159,管理创新能力为0.0697,制度创新能力为0.0681。创新管理是一项长远性的工作,见效慢,不易被量化,很容被企业忽略,而且大部分专家也认为企业应关注于创新投入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技术创新的重点主要在投入和研发阶段,可见他们对管理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创新管理就更加不受企业重视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1)企业创新管理机制方面。曾传广(2011)认为企业进行激励的常用手段有物质、工作、产权、目标、荣誉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激励,而我国企业创新管理激励管理机制不合理,存在激励体系不健全,激励方式简单,缺乏长期性,忽略对员工的关怀,不能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的现象。如知识产权是国内外公认的对创新的一种激励措施,却由于我国技术创新的法律环境不够理想,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不仅不能充分享受到技术创新带来的好处,而且承担着很大的风险,更不用说创新者的权益能得到充分的保护。(2)企业创新组织环境方面。杨伟文(2007)等人认为很多企业的人才观念存在偏颇,对创新型人才的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缺乏应有的耐心和对员工的培训。而我国的应试教育对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存在明显的缺陷,造成科技人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创新氛围不浓,缺少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组织环境。(3)中介服务方面。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在政府、高校、企业之间发挥科技中介、桥梁纽带作用,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活动和产学研合作提供应用研究、技术、管理、信息、人才、金融、法律等服务。它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促进作用,它能够有效降低创新成本,化解创新风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必不可少的桥梁作用。但是我国科技中介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多数仍然是政府机关的一部分,它的功能不完善,制度法规不健全,无法满足企业不断增加的各种需求。如全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近1万项,但真正能得到转化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约为1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60%~80%。这不仅与高校开展科研工作大多着眼于学术水平,在科研选题上是以文献和资料库为导向,忽略了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导致研究出的成果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有关,而且与我国科技中介不健全,缺少健全多种形式的科研中介市场以及完善的技术供需交流平台有着重大的关联。

三、中国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 一 )筹集方式单一 企业融资渠道少,筹集方式单一,缺少创新专项资金。虽然近几年来,政府开始减少对企业创新的财政拨款,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企业科研资金来源还是依赖于财政拨款,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这导致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技术创新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主要依靠银行,政府的基金和民间风险投资还没有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融资渠道,这就造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紧,面临资金链的断裂,成功率不确定,风险较高等情况出现,严重地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

( 二 )制度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继续稳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的激励制度,由此可见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还缺少完善的制度环境,主要有:(1)激励机制形同虚设。企业自身的激励制度则存在过紧或过松、报酬与个人绩效不挂钩、激励制度对某些员工不公平等现象,不仅激励制度激发不了积极性,反而影响员工参与技术创新的信心。(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企业取得技术创新成功后,只有依法进行知识产权的注册登记,才能合法地保护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而我国关于保障和维护知识产权的相关配套措施以及政策的推动和引导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经常出现因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及时,企业被侵权的现象,急需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改善这一现状。(3)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系统不健全。在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之中,企业面临着很多风险:有研发、资金、市场、知识产权与专利等风险因素。可以说,若对这些风险因素管理不当,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则显得十分重要。

( 三 )缺乏良好的创新组织环境 人力资本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应该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因此企业在企业文化宣传、组织员工学习、培训等方面做的不够,没有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员工的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起来。(1)缺少全方位的中介服务机构,无法建立和维持有效地外部联系。由于中介服务机构数量较少,服务质量不高,成本高,效率低,企业与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时常出现科研成果转移纠纷问题或者是需要承担本该中介服务机构完成的任务,工作任务量加大,严重影响技术创新的效率,因此很多企业宁愿自己进行研发,也不愿与外界合作。(2)科研成果转化的支持体系不健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获得高额的利润。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由于信息流动体系不通畅,缺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导致科技成果的供需双方无法得到对称的信息,降低交易的风险,从而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3)缺少健全的信息交流平台。企业没有一个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就不能及时收集处理来自客户、竞争对手和员工等各方面发出的有用信息,为企业创新提供新的观念和想法,也因此错失很多的机会和机遇。员工因没有有效的交流平台,不能及时地学习和掌握企业创新方面的知识,不仅无法及时吸收新的科研技术,而且不利于企业整体技术创新的水平的提高。

四、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提升途径

( 一 )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可以成果的管理,可以合法地保护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护本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企业应该健全保障和维护知识产权的相关配套措施,发挥政策的推动和引导作用,防止出现企业被侵权的现象。(2)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使其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很多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的多样性,结果导致激励制度存在过紧或过松、报酬与个人绩效不挂钩、激励制度对某些员工不公平等现象,无法保护好员工的切身利益,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因此企业在对员工实行激励时应区别对待、综合考虑,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修正和完善不足之处,让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更加有效,技术创新激励体系更加完善。另外,公司经营者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企业内部以外的有价值的激励措施,使外部激励机制在企业家精神的“内激励”推动下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经营者的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激励机制完善以及创新环境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弘扬。(3)建立技术创新风险管理与预警系统。技术创新存在技术、组织、财务以及市场等各方面的管理风险,企业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加强对风险的预防和监管工作。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预警体系应该贯穿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对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研发人员、信息资源等重要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和预警,把技术创新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无论是在风险识别阶段,还是在研发和进入市场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为企业赢得风险规避的宝贵时间,为技术创新保驾护航。在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方面,具体来讲,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减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难消化的风险;主动寻求融资途径,使融资途径多元化,从而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和企业创新基金风险管理能力;采取合作模式与合适的研究机构进行合作,最大化地整合资源和分担风险,降低技术创新项目投资风险,共享技术创新的利益。

( 二 )营造学习型的创新组织环境 (1)促进企业创新文化形成,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企业文化能深入企业的每一个层面,内在于员工的工作之中,依靠员工在创新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及成功后自豪感和成就感来激发创新热情。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各具特色,并且因为企业的自身特点以及创新环境的不同,导致企业不能随意借用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在员工中定期开展企业文化讲座和培训,培养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念以及创新理念的形成,最终形成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2)积极组织员工学习、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企业员工只有具备良好的从业知识,必要的从业道德、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发挥他们在技术创新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和组织环境,调动员工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充分地激发企业员工的技术创新热情。

( 三 )建立健全独立的中介服务机构 (1)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的桥梁作用,促进有效地外部联系。全方位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能提高企业与外界合作的质量与效率,承担企业与外界合作中发生的技术转移以及费用等各方面的工作任务。(2)扩大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和方式。中介服务机构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处理各种有效的信息,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信息交流,为他们提供便捷快速的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从而提高企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3)设立专项创新基金,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到位。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可以通过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变单一的筹资方式,增加技术创新资金来源。同时政府应该在退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后,制定实施各种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先进技术,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提供到位的人财物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英〕David Smith著,秦一琼等译《创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葛新权、李静文、彭娟娟:《技术创新与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印〕P.N.康德瓦拉(Khandwalla Pradip N.)著,张谊译:《创新管理》,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朱东琦:《浅谈企业创新管理与规范运作》,《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

[5]〔美〕玛格丽.A.怀特,加里.D.布鲁顿著,吴晓波、杜健译:《技术与创新的管理:战略视角》,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7]赵文彦、曾月明:《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设计》,《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4—17期。

[8]曾传广:《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内部激励机制》,《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第4期。

[9]郭娅、李江东:《我国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102-105期。

[10]李双龙:《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53-154期。

[11]沈意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问题与对策再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82-84期。

[12]张章学:《浅议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经营管理者》2011年第9期。

第7篇:技术创新管理范文

关键词:技术创新;知识管理模式;创新;发展

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知识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同时技术创新也可以促进知识资源的丰富,进而对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实施知识管理可以对企业本身的技术创新潜力进行挖掘,加快企业整体的创新速度与创新效果,降低不确定因素的产生,进而增强企业产品的使用功能与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实力,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技术创新导向下的知识管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创新对知识管理的作用

1.丰富知识存量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技术创新就知识产生与实际运用的整个过程,在知识流程的基础上,以知识为发展核心,不断增加其知识存量,实现知识管理中知识资源的丰富与拓展。一方面,技术创新成果主要是借助技术与知识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阶段性创新结果或者是持续性创新结果,技术创新会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增加知识数量,优化知识整体质量,使得知识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在研发创新的过程中,创新主体一般要依托于外在知识提高创新技术的系统性与全面形,创新组织利用创新制度与技术平台,和其他创新组织进行融合,以实现共享创新知识的目的,进而利用这种外生性增长,实现知识存量的提升。

2.优化知识资源

技术创新在实际发展中是资源运用与不断优化的过程,从创新思维到创新成果,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对企业知识资源进行一系列淘汰。首先,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就是让知识在各个创新主体方面进行运用和碰撞,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互相转化与促进。其次,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知识会发生规律性转移,在此过程中创新主体和转移媒介会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作用,以人为知识转移载体,利用编码和解码的方式实现知识的传输和接收,以达到知识转移的效果。

3.实现知识共享

技术创新主要以知识共享为基础,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动性与协同性,实现共享机制的优化与完善。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原始创新。原始创新是利用隐性知识进行开发与融合,形成知识创新与丰富,以原始创新为基础,引入的企业外部知识,将其转化为企业新的知识过程,进而实现企业知识共享,提高知识管理水平。第二,模仿创新。模仿创新是企业搜索其他相关技术,借助企业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将外部技术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为企业知识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技术创新导向下的知识管理模式应用

1.应用技术创新,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创新在实际发展中要借助有形资产的力量,这种有形资产只有在知识作用的情况下才会发挥其作用。从这一层面上看,有形资产作为连接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的桥梁,使其二者之间产生很大的关联性。对此,企业可以利用技术创新建立内外部知识网络,通过知识进行企业内外部的交流,实现知识资源共享,并运用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实现企业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企业知识网络体系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在企业发展创新力量过程中,从“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产品市场化”的过程中,要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变,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进而实现企业内部知识网络的构建。对于企业外部知识网络而言,企业要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借助政府政策的支持,将供应商、中间商以及客户之间实现信息交流与分享,进而实现一体化企业外部知识网络体系。

2.利用技术创新,整合知识管理系统

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使得技术创新从传统单一线模式转化为复合模式,进而形成技术创新系统的多层次持续反馈。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系统化行为,在实际发展中呈持续动态过程,其创新思维具有多样性,可以扩散到产品的各个阶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企业产品的不断创新与优化,不断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此,企业要对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实行知识管理,及时反馈出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以降低创新风险与创新安全隐患。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定期对知识资源进行梳理和核查,特别是技术创新设计和研究阶段的相关资料要重视其保存和管理,进而形成知识动态反馈管理,实现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进一步优化与提升。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导向下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让我们知道了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并将其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实力。本文在分析技术创新对知识管理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技术创新,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利用技术创新,整合知识管理系统、重视知识工程,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钱明 孟旭 丁艳霞 单位:天津航天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漆贤军.我国自主创新需求导向下的公共信息服务重组研究[D].武汉大学,2014.

第8篇:技术创新管理范文

1.1界面的概念。

界面(Interface)是指分界面,可以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之间产生,最早出现在工程技术领域,用来描述各种仪器、设备各部分接口之间的关系。后来,界面被引入到物理学及计算机科学领域,指物体的表面或两个相连物体之间产生的界面。近年来,学者把界面引申到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中,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和解决特定的问题,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在人、财、物、信息等要素方面的交流。

1.2界面管理及原理。

界面管理(InterfaceManagement,即交互式管理),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在感觉、意图、动机、知识、情报等信息方面的交流,以及由此形成的管理模式。本文的界面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绩效的最大化,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各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成员或各机械设备、软硬件、工序等界面,在财、物、信息等要素之间,跨界面的沟通、协调、合作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界面管理的本质,就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将各参与主体进行联结,将重要界面纳入管理范畴,实现界面的交流和合作,最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在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处理和解决技术领域发展过程中不同界面之间的交流问题,对其按照层面做了相应的划分,分别是:界面Ⅰ管理、界面Ⅱ管理、界面Ⅲ管理。界面Ⅰ管理,指的是企业与企业间的宏观层次上的界面管理;界面Ⅱ管理,指的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界面Ⅲ管理,指的是职能部门内部界面,关注同一个职能部门内部各小组之间或各任务之间的界面问题。

2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界面障碍问题

2.1界面障碍的成因

界面障碍是指企业和其内部各部门在各要素之间,因为交流沟通而出现的问题,它广泛存在于企业内部,界面管理的提出就是针对出现的界面障碍问题进行的管理。现将界面障碍的成因归结如下。

1)专业化分工。生产的专业化是现代生产发展的趋势,亚当•斯密(AdamSmith)首先提出了生产中的分工化理论,此理论的提出使工作分解更加细致,由一个个简单工作组成,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企业收益和国民总收入急剧提升。20世纪初期,分工理论又被引入到制造业、管理等领域,这些分工都和劳动分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解之后的工作仍然需要沟通和协调,从而大量的界面问题也就应运而生。

2)信息粘滞。企业的生产经营是融物流、信息流一体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信息流可能扮演比物流更为重要的角色。当前经济全球化时期,一个企业要收集的信息量极为庞大,而信息的甄别和传递,传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不同部门往往对自身领域范围的信息较为关心,而对自身范围之外的领域信息则关心较少或拒绝接受,这样就会产生信息的粘滞效应,即信息往往聚集于其自身领域周围,其他领域聚集很少,这样信息的传输通道就会受到阻碍。

3)目标细化。由于劳动的专业化分工,企业的某一任务被分解到不同的职能部门去完成,各职能部门结合本部门的工作任务从自身的角度去制定分任务的资源需求、管理方式、完成时间等,而很少会考虑其他职能部门的状况,这就会造成各职能部门目标的差异,因而,部门冲突在所难免,界面问题随之产生。

4)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以解释为一种亚文化,是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被全体成员共同遵守、认同的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的总称。近年来,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企业问题的解决、企业的成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文化。企业合并重组必须要考虑不同企业间企业文化的共融性,企业文化的差异也成为了企业整合时处理界面问题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企业文化也成为企业发展管理中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5)管理失误。管理人员在管理时的差错或疏忽,企业领导职责不清、没做决策或决策错误,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被称为管理失误。它对企业经营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企业的界面管理也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有许多的界面问题都是由管理失误造成的。由管理失误引起的界面问题常常给企业带来消极的作用,而且会引发恶性循环,它加大企业界面管理的难度,增加界面管理的费用。

2.2企业界面障碍的类型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界面障碍,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信息界面障碍、技术界面障碍、组织界面障碍、文化界面障碍。

1)信息界面障碍。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发展中关于信息收集和传递方面的障碍,信息包括多个方面,如研发信息、制造信息以及营销信息等,这些信息要跨越不同的界面进行交流整合,界面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内部等。

2)技术界面障碍。企业的技术改革在不同领域和界面之间会有阻碍困难,技术创新首先要在企业内部产生,企业的研发设计部门要先提出创新的技术方案、新产品的样品和进行新产品定型,而后由生产部根据设计部门的设计理念和图纸制造出成品,从而把理念变成实际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持续不断地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技术界面管理就是技术形态跨界面的顺利转换管理,来保证技术的彻底创新,最终得到市场满意的产品。

3)组织界面障碍。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界面双方关于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组织界面设计、目标达成、界面问题判别、界面问题解决等多个方面,由此而形成组织界面障碍。

4)文化界面障碍。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发展中关于文化发展以及共融方面的障碍,人们的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行为标准、价值准则不同,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就因人而异;企业对不同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不同部门的员工形成不同的价值归属感;采取的激励措施不同而使员工产生厚此薄彼的现象等,因此而形成的冲突。

3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界面整合管理对策

企业技术创新界面整合管理,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跨越界面障碍,有效管理各个界面,使之合为一体,以便于管理者提高管理的效果,本文提出的企业界面整合管理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目标整合

企业技术创新的总目标包括了其下属各部门的分目标,总目标的实现以分目标的全部实现为基础,但分目标间也普遍存在着目标界面障碍。在技术创新界面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跨越部门或阶段目标的界面障碍,形成和建立各部门、各阶段分目标与总目标的总体联系,达到企业技术创新分目标和总目标的整合。以整合的目标系统动态的调控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部门和各环节针对分目标的活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目标整合管理效果。

3.2信息整合

调查表明,企业一般由市场部收集企业所需的各种信息,如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市场部在对这些信息加工整理之后再传递给技术部门使用。由此,市场部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可见一斑。但由于市场部自身的局限,传递过程中常会造成用户信息失真,研发部门由于得不到关于市场和技术方面的真实信息,从而使其研发活动受阻。为了避免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类似情况,可以从下面入手促进信息界面的管理:鼓励各相关部门参与创新过程,加强彼此的信息沟通,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采用多种多样的交流方式,如访谈、电话、会议等促进信息共享。

3.3组织整合

组织模式的统一是使企业内部的各部门、部门内各员工之间相互沟通并使总体目标一致的管理过程。对组织的重组取决于两大因素:

1)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员工之间工作的依赖关系。分为三种情形:交叉式工作关系、并排平行式工作关系、顺序式工作关系;整合和协调的难度随着三种工作关系依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

2)组织内部不同部门的离散状况。组织内部的离散程度会使组织整合和协调的难度受到影响,整合难度会随着离散程度的增大变得更加困难,组织离散分为三个方面:横向离散、纵向离散、空间离散。

3.4人才整合

技术创新是融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为一体的过程。它涉及面广、难度大,仅靠某一方面的“专才”是行不通的,需要具备多学科、多专业、并掌握多种技术的“通才”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技术创新中的一系列工作。企业的人才整合策略包括:

1)首先保证留住本企业人才。在确保人才不流失的前提下,积极吸引外部人才给企业注入新的血液,保持企业的活力。

2)沟通渠道顺畅。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够保证知识层次的相互促进,在精神上缓解员工压力,保证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工作的时候始终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态度。

3)职位设置科学。组织中对于人员和职位的选定匹配要合理,对于不同种类、水平、职位的员工,要妥善安置岗位,做到人员能力特点和委派的工作职位相匹配。

3.5文化整合

第9篇:技术创新管理范文

1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

加强技术创新,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发展民族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也在于通过获得技术优势或用技术优势换取成本优势,进而获得市场优势。但这些优势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享有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因为在市场经济中,高新技术商品(产品或服务)的交易主要是知识产权的交易,而知识产权的交易归根结底体现为经济利益的交换与分配,离开了利益关系,就无所谓知识产权关系。知识产权制度的设立,是通过授予知识产权主体一定范围的私权,允许其以书面形式向社会公众充分公开其技术或其他形态的知识为代价,换取国家法律保护下一定期限的龙断权。知识产权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与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从西方发达国家创建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来看,知识产权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生产科技化、科技成果商品化、知识商品产权化和权利制度体系化”这一历史特征。知识产权是在法律上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确认,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财产,在高新技术企业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机制促进高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同,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意识到用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方向的引导作用。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而高新技术表现的“高”、“新”特点,使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进而导致企业对创新产品和技术路线选择上的盲目性。而知识产权由于是以公开技术内容为代价的私权,会使企业及时获知自己从事的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状态和技术的法律保护状态。知识产权制度所保护的技术创新成果必须具有新颖性,由此在企业对比分析以后,便可以已公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产品开发方向,确定技术开发路线,既可避免重复研究,又可保证技术创新难题在可能的技术领域和可行的商业领域中解决。

(2)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传播作用。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在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障下,一方面可获得高收益,另一方面引导其它企业对这种高收益的追求进而进行技术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持续创新。对国家而言,其重要意义之一在于通过持续创新,技术得到传播、扩散,形成新的产业群。授予主体以知识产权是将专有权和促进技术信息公开统一起来,其公开的技术内容为传播提供了前提,为知识的传播、技术的转移提供了极大便利,促进企业生产要素根据市场原则合理流动。

(3)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保障作用。知识产权对高新技术企业利益的保障作用还体现在:如果企业的知识产权被侵害,就会产生基于这种对知识产权支配权而形成的一系列的请求权和抗辩权,以保障企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如果对技术创新成果没有给予法律上的保障,技术创新的成果就会白白地“流失”,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总销售额的5%的研发投入就会付之东流,30%的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劳动成了徒劳。

(4)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规范作用。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竞争的存在使得不正当竞争成为可能,因为侵权仿冒的成本要比企业进行“高投入”的研发成本低得多,“寻租”行为成为可能。由技术创新形成的高新技术,因其易流动和无形性,使得技术秘密被侵权经常发生而认定侵权十分困难,知识产权制度追求权利人的技术垄断与公众利益的平衡,这种立法的“二元”价值目标决定了知识产权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同时又要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其次,知识产权所具有的专有性,使其存在着被滥用的可能,由此在知识产权制度中确立的合理使用、在先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就是对权利主体垄断权的限制。再次,知识产权制度确立了发明人、专利权人和单位对技术创新收益的分配机制。

2知识产权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远未发挥其应有的制度保障作用

发达国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定了名目繁多、卓有成效的商标战略、专利战略等知识产权战略,大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如美国最早将保护发明人的专利制度作为市场竞争的武器。日本在日美专利战中受到挫折后,以美国为师,加强了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实施。为了更好地占领加入WTO后的中国市场,各国跨国公司把对华知识产权活动的重点放在了高新技术领域。截至1999年12月31日,在我国专利申请中,国外知名的石化跨国公司申请的专利数就占到本领域的80%。在核技术、医药化学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90%以上是外国企业;在航天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国外比国内高出30倍,相比之下,知识产权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远未发挥其应有的制度保障作用,表现为:

(1)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意识缺乏。具体为:①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习惯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技成果管理模式,往往凭着经验或传统观念进行市场经营,缺乏专利意识和品牌意识,或对品牌的保护和防范意识,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无形财产,没有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技术创新的成果,在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甚至被别人挤掉。②相当部分企业不是重复研究与开发,就是没有对技术创新的成果及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反被他人以侵权为由告上法庭;有的则干脆仿冒别人的技术创新成果,严重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和信誉,更重要的是长期的仿冒行为会使企业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队伍,永远无法摆脱对别人的技术依赖。

(2)技术创新中尚未确定明确而稳定的知识产权战略。首先,研发项目的选择上缺少知识产权战略谋划。在企业的研究开发目标决策阶段,虽然有像海尔等极少数企业开始主动利用专利文献来为决策服务,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发立项上都有一定的盲目性,或只根据市场的短期需求确定开发目标,没有想到或不会利用专利等知识产权文献来全面分析技术、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不善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储备;其次,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不善于利用专利等知识产权文献来提高研究开发工作的起点和效率。往往是在专利文献上已经公开的技术内容,本来可以用来直接参考或不必再去开发的内容,有的企业却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自己从头做起,重复开发,做无用功。最后,研究成果的专利申请阶段,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些企业研制出新产品、新工艺后,由于没有申请专利,被别人仿制失去了市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被外国企业拿走或廉价买去,申请了外国专利,使该技术的出口反而受到限制。

(3)技术创新文化中缺少知识产权的价值内核。对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内核进行考察时,我们不得不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传统文化环境进行分析。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人治主义传统、德治主义传统、泛刑主义传统和无讼诉主义传统等传统法律文化。这些传统法律文化缺少知识产权制度和技术创新所要求的价值内核,从总体上讲对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发展都具有消极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倡导追求产权的价值观和鼓励竞争的价值观,而儒家的“中庸之道”则与上述价值观格格不入,由此企业总是不能够主动、积极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技术创新成果,而是依赖于“家长”,即行政部门的指挥棒,以行政手段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3构建知识产权战略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保障

所谓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可以理解为:高新技术企业长远的发展和全局的利益角度出发,为了抢占或维持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机制,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并能保持自己技术优势的谋略,确立构建知识产权战略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战略保障,这是因为:①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求企业重视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财产权的作用。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权明晰,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财产是企业“法人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②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充分保护知识产权,防止和控制企业的无形资产流失。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树立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和保护创新成果的经验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了知识产权大量流失。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有利于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全面地、长期地和及时有效地保护。③企业产权战略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确保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④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企业制造国际名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当从认清知识产权本质和研究知识产权战略入手,及时制定和实施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一般可分为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和商业秘密战略等。从对知识产权的运作角度又可分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企业知识产权利用战略、企业知识产权价值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投资战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等。

4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法律保障

首先要完善和制定法律法规,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律,以保证高新技术企业既定的知识产权战略按照预期目标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是依托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法律以其国家权威性、强制性和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保证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律依据和强有力的实施保障。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律环境是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对知识产权的利用、管理、保护都受到法律的规范,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每一步都必须以法律规范为行为规则;法律规范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对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又具有可靠保障作用。可以说,企业知识产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是有效的知识产权法律和知识产权战略性运用的共同结果。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必须遵循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