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们一直在路上范文

我们一直在路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们一直在路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我们一直在路上范文

江苏省无锡市五爱小学诞生于烽火岁月,前身是雪枫干部子弟学校和华东干部子弟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孕育了“五爱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已成为几代“五爱人”执著的追求和不变的信仰。改革的时代精神催生的和谐教育实验已历经20多年风雨,形成了“三特”(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两性”(实验性、示范性)、“四化”(和谐育人个性化、和谐教学素质化、和谐管理情感化、和谐活动自主化)的办学特色。学校被誉为“全国素质教育的典型”,相继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百家书香校园、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百强特色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中小学党建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等荣誉称号。

受访:沈明阳(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校长)

采访:杨孝如(《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记者)

杨孝如:感谢沈校长接受《江苏教育研究》的采访。我知道,五爱小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也是一所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区域名校,20多年前,你们就提出了“和谐教育”的教育主张。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为什么会想到要搞和谐教育?

沈明阳: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教育改革的洪流遍及全球,国内改革教育现状、推动素质教育的呼声也是日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真正把五爱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呢?作为一所当时已经在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名校,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肩头的责任,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考察当时的教育发展现状,我们感到教育存在着种种不和谐的弊端,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改革开放以后,在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的过程中,怎样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取得平衡,达成和谐?怎样使个性成为良性的多元差异而不是恶性的对立因素?个性与群性的关系究竟如何处理?究竟什么才是健康的主体性?在新的价值取向和人性观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如何认识和调整自己的角色、功能,达成新的和谐关系?……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思考、探索和谐教育。

我们组织老师反复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和谐”的精辟论述,逐步认识到:第一,和谐教育必须从理论上进行规范,对全部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整体设计,建立和谐教育模式,使教师能有效地实施和操作。第二,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更加明确和清晰,也就是和谐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第三,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和谐教育,不能只看到“课堂”一个“点”、学校一个“面”,而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广度、深度、层次三个维度上拓展,对影响学校教育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整体性的重组和构建。1988年,我们开始了和谐教育的艰辛探索,这个探索坚持到现在,已经有24年了。

杨孝如: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完成了四轮和谐教育的研究和实验,而且各轮都有不同的主题和重点。您能介绍一下这四轮是如何一步步推进的吗?

沈明阳:是的,24年和谐教育的实验大概可以分为这样四轮:

第一轮研究是从1988年9月到1993年6月,研究主题是“凸显师生和谐关系主线,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当年,我们的想法很朴素,就是想减轻学生负担,改善师生关系。研究开始的时候,我们开设了2个实验班,在实验班的教学中要求教师把改善课堂师生关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力求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实验过程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实验班的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课堂参与面更加宽广。这一轮研究成果后来获无锡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省三等奖。叶澜教授在考察我校的和谐教育后,也留下了墨宝,称赞“和谐是教育最辉煌的篇章”。

第二轮研究从1993年9月到1999年10月,研究主题是“构建和谐教育模式”,具体包括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班级管理模式和课外活动模式。当时,我们对学科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增设了具有和谐教育特征的几门课程,建立了班级自我管理机制和心理辅导室,打造了多种形式的和谐教育特色活动。这一轮的课题研究成果也获得了教育部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试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

第三轮的研究从1999年到2005年,研究主题是“实施和谐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品质”,2001年,这个课题被批准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展,我们认识到,研究的领域不应只局限在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应该关注整个学校的创新发展。于是,就出现了《“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和谐德育——学会共处》、《弘扬民间文化、开发陶艺教育》等研究课题。在第三轮的研究中,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先进学校,还被评为江苏省和谐教育实验学校,和谐教育研究成果《和谐的生命世界》一书也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第四轮的研究从2005年到2010年,研究主题是“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2006年,这个课题被批准为省重点资助课题。第四轮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学习共同体”概念重建学校文化,通过不同角度和场域设计,推动不同类型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揭示这些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及构建策略。二是通过塑造学校的共同体文化,揭示不同类型文化共同体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道德学习和形成基础道德品质的作用方式和基本策略。可以说,这是对新时期和谐教育内涵的一次丰富,也是和谐教育校本化的一次重要实验。第四轮研究中,我校成功承办了无锡市学校文化论坛、全国班主任德育论坛等文化研讨活动,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教育:回归和谐育人》。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示范点学校等一系列殊荣,学校也拥有了一支以两位特级教师领衔,10多名市学科带头人以及一批各级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团队。

杨孝如:第四轮实验结束之后,2011年,你们又申报立项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和谐教育文化的教师道德发展共同体的深化研究”,开始了和谐教育的第五轮实验。我注意到,从第三轮提出“和谐德育”,到第四轮“师生道德发展共同体”的建设,再到第五轮“教师道德发展共同体”的深化、细化研究,这十多年来,你们一直紧紧抓住“道德”这个关键词。我想知道的是,和谐教育涉及的内容很多,你们为什么特别关注道德这个领域?

沈明阳:的确,我们认为“道德”对于和谐教育的意义尤为重要。和谐教育是一种全面的、全人的教育,特别关注学生身心的和谐、协调、全面、健康发展。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要素之中,我们始终认为“德”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

第2篇:我们一直在路上范文

在没有多少色彩的人生道路上,始终有我们几个在走着,不得不让人感动。

我们几个花季样的少年,各自把尘规打破,走进蓝色的友谊世界。

在青葱浮绿的季节,我们认识在蓝色的天空下。

你,美丽的天使,你用你的可爱,点缀着我们友谊的小屋。将窗变得和你的眼睛般明亮,将那空气边得和你一样清新。

你,调皮的天使,你用你的滑稽,轻奏着友谊之歌。让那山叮咚如你的笑,让那歌声舒畅如你的心。

你,宽慰的天使,你用你的大度,悄悄擦拭着大家的双眼。把那沉落屋底的灰尘卷走,把那温暖送进小屋。

我,热情的天使,用我的炙热,融化冰一样的误解。能使蓝色的大海沸腾,能让曲折的小溪流得畅快无比。

拥有你们,比拥有世界更美好。

生活替我选择了你们,你们永远是最好。

我们,在蔚蓝的天空下,绽放成一体的美丽。

我们,用青春的美好,让友谊之屋永远甜蜜。

我们,对,就是我“们”。是我们。不是我,你。

第3篇:我们一直在路上范文

——林宽

青春,是一个被赋予太多期望的词汇,有人说,青春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是狂妄的,勇敢的,是有激情的;有人说,青春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是饱含着智慧与希望的;也有人说,青春是一只迷途的鸟,在天空盘旋着,却怎么也找不到方向。

青春,在别人看来,是迷人的大海,而在我们心底,却是空白的世界,我们徘徊在光明与堕落的边缘,不知路在何方……

而青春的我们就是这样,叛逆、嚣张、不羁是贴在我们额头上的标签。我们渴望成长,却又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彷徨。我们渴望摆脱种种束缚,却又发现自己羽翼未丰。我们渴望被别人认可,我们怀揣着热情,却又不敢释放。

直到我们想为自己空白的世界填充一些绚丽的红色,绿色,蓝色时,回首却发现,我们曾经犯下的错误,已经涂上了难以抹去的黑色印记,它显得格外刺眼。

青春是火,燃烧我们年轻的激情,青春是灯,照亮我们美丽的豆蔻年华,青春是路,指引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

第4篇:我们一直在路上范文

我们一直在竖着旗帜向前。

我们一直在前进,即使每个人的终点与沿途的路程都不同,但我们都在竖着旗帜向前。即使我们每个人的旗帜都不同,但我们都在竖着旗帜向前。即使我们扛起旗帜的肉体不同,我们的行进速度不同,我们精神所能坚持的时间也不同,但我们都在竖着旗帜向前。

面对诱惑与内心的欲望,有的人放下了旗帜,有的人轻易改变方向,有的人东走一步西行一米。但我还是要赞颂你们,无论是最后放下旗帜的堕落英雄,还是回头是岸重新竖起旗帜的迷途者,你们都是路上的英雄。无论成果如何,我都懂得你,并会赞颂你。我懂得你们一心向往着终点对蝇头小利说不,我懂得你们快要坚持不下去也要不惜身体被旗帜磨烂一心向前,我懂得你们有时也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可还是前进,我懂得你们扛着旗帜渴望有人欣赏你们却没有懂。

因为我也是一个扛旗者啊。在这条路上,我见过无数人,中途放弃的,迷途知返的,健步如飞的,自信昂扬的,原地踏步的。有时我也会懈怠,有时我也会放弃,但每当我休息充足,获得动力,就一定会扛起旗帜,再度向前!

扛旗者们,让我们一起竖起内心的旗帜,定好终点的方向,不断迈进!

第5篇:我们一直在路上范文

我们是95后,我们不张扬,我们不是那些大人所说的那样叛逆,我们不是非主流,我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或许,我们和90后一样,大把大把的挥霍着青春,可我们也知道学习,无论我们做什么,就算我们做的事情是对的,父母也总是误会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也渴望得到父母的表扬,可我们得来的总是无数的批评的误会。每当父母误会我们时,我们往往会沉默,我们不解释,因为我们不想解释,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误会。有时候,我们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听着忧伤的dj,就像是一个被人抛弃的孩子。我们会坐操场上,昂着头,说着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这就是我们。我们在学校里面奋斗,我们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从小就知道了这个社会的复杂。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并盼望着父母有一天会在外人面前骄傲的说着:我以我的孩子为荣。我们一直在为这句话在努力,可父母知道吗?我们会在父母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的奋斗,我们总有一天会长大,到那时,父母会明白我们吗?

95后的我们一直在路上,从未离开。

贵州省龙里县民族完全中学初一4班初一:汪越洋

第6篇:我们一直在路上范文

这世界周遭的一切总是对立的,佛是佛,人是人,命运交由神佛,都不如随性而为。

喜欢在落日坠落的时候,独自停靠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那般,仿似我便真的能看生命在尽头发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无需刻骨,只是希望有些印记能浮动在这片还未沉沦的大地上。就如刹那芳华的一瞬间,记住了就是永恒。失去了就是遗忘。

思想杂乱的人是悲伤的,没有思绪的人是无望的。

我想我的道路不需要佛去创造。虽然我终究不知道我行走在哪一条道路上,也不知道前方谁在等待着谁,也许当有一天那些荆棘之花开满这片寂寥的旷野时,我会用一种谦卑的方式去祭奠我所行走的路程,去感谢那些在我的生命里,来了又走的人儿,他们带走了我的曾经,也给了我一个崭新的未来。人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需要他去走出来。

在未来到来之前,我总摸索在一条条没有尽头的道路上,做好准备等待生命所给予我的一切悲痛,只是,当那一切瞬间来临的时候,在精心的准备也是徒劳的,就像站在寒风里,被冰冷的水侵满全身,那彻骨的凉,总让你始料未及。也便只能在带着些许温暖的阳光里,一点一点烘干自己。而后,再继续走下去。

守着一座经历过千年沧桑的城,等今生等不到的人,或者,我们不该给自己增加一个无形的牢笼,我们的希望与未来在远方,那片花香永不散去的地方,心海。

所以我一直认为,我把谎言留给了承诺,把欺骗留给停留过的人甚至是自己。

路过的时光慢慢在岁月的长河里消散而去,而唯有那在某一时间段中触目惊心的痕迹还停留在那里,在每个阴郁而又沉默的日子里不断提醒着我,有些人,有些事曾经在我生命里出现过。

我想我便是在这般光景中走入一条进退两难的迷途里,我如行走在泥泽一样艰难的迈着沉重的步伐。前方一无所有,后方一片泥泞。只有那遥不可及的远方还闪烁着若有若无的光亮,似乎在告诉我,向前,我给你光明。

甚至时光也在我身边停滞不前,身边的人早已疾驰而去,唯独我和属于我的时光在迷途里向着那飘渺的希望艰难的爬行。而我与我周遭的一切也显的格格不入。

在某个不经意的时间里,我也会遇到一些熟悉亦不熟悉的人,他们停留在我身边,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几秒钟,而后随着一声叹息,再次不回头的向着远方而去。我则几乎没有抬头,依旧步伐艰巨的向着那几乎快要泯灭的光明而行。在我眼中,也似乎只有那点点明亮,我甚至判断不出我身处何方,也并不认为我所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我只是知道,我无论如何需要走下去,向着远方。

或许不管遇不遇到那些人,我终究是与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的。正如当年我踏上列车,透过有些污浊的窗镜,看阳光弥漫的午后,那一张张透露出各种面容的人群,才恍然明白,时光没有倒流,我也始终不曾站在原地。仿似我是在看一部永远没有结局的电影,有些人匆匆的走,有些人匆匆的来。留下的人也只是有着短短的交集,之后再离开。没有永恒,也没有结束,同样的片段可以时刻上演,没有人反感,也没有人惊奇。也许生活本就如此。没有人去计较那短暂的停留和离去,因为我们还有下一站,那怕遍布荆棘,依旧走下去。

风似乎在此刻有些凌乱,在上空一直呼啸,却未曾离去,有些蓦然,开始想起一个人,想起那些似乎已经被时光裁剪成一幅幅画面的故事,想起那个青春浮动的年岁里,那曾停留着我安静的守望。

仿似,也就在一瞬间,我又回到了某年,那花香真浓的季节里,在弯曲的村道,那辆破旧的车依旧年复一日的停在那里,我便是依在车上,向着巷中张望。带着期盼,带着希望。

又似片刻,被时光扯的很远,出现在那个喧闹的夜里,依旧是那条有些错落的小巷,只是周遭的一切活了过来,有人在喧笑,有人在哭泣,唯独我,一直站在巷口,凝望着那条在黑暗中显的破旧不堪的巷子,依旧在守望,却带着夜幕的孤寂,带着生命浮现出的窒息。

而如今,似乎依旧在守望,却已不知守着谁,望着谁。也许带着丝丝惆怅,带着对未来有些茫然的向往,也许在这个风起的季节里,轻抚着百花待开的芬芳,默念一句,时光,请你慢慢流。

也许守候,注使我走在一场迷途里,四周一片茫然,听不到,看不到,唯独自己。

铭铭说,我们大部分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悲伤着自己的难过,却分享不了别人的快乐,都怜悯着自己的遭遇,忽略了别人的痛楚,我们是可悲的,我们是可泣的。

也许岁月终究撒下一张巨网,笼罩了所有的人,有人在等待,有人在守望,有人在路上,有人邂逅了幸福,有人悲哀了自己。但是,谁也不曾知,那接下来的路口,是迷途?是希望?

只是,无论怎样,我们都需走下去,向远方,那与死亡渐渐交汇的地方。

天空是渗蓝的,浮动的云被风推动的轨迹似乎也清晰可见,而这片苍茫的大地上,几人哭,几人笑,却未曾知。

弯下身,轻抚着篱笆旁稚嫩的草尖,似乎夏季的呼吸也在指尖伸展。又走过了一季,也茫然了一季。心在跳动,也在沉沦,观花开,待花谢,辗转之间,看不到自己。

也许生命终究是一场未知的迷途,待得生命泯灭之际,前方依旧道路交错,我不曾走下去,终有人会继续前进。在时光中轮回,在岁月里反复。

也许在很多年前的某一天,阳光依旧温暖的笼罩着这片大地,花香正浓,有人个会如我一般安静的躲在角落里,目光眺望着远方,那里也许有希望,那里也许真的有永不散去的花香,但是我们依旧走在一条自己都不知的道路里,或许生,或许死,却一直在路上。

一直在路上,在四季交替的岁月里,在青春与年华老去的时光里,在繁华与苍凉转身的迷途里。也更多的在爱与不爱里。

只是,一直在路上,却迷失在路上,那些路过的时光在身后,或许也就是一个转身的距离,我们可以清晰可见,那悲欢离合的故事,那刻骨铭心的人,一直如身影一般伴随着你,却再也走不回去。

当我懂得悔恨的时候,才发现世间真的没有回头路。

我说,当我明明痛彻心扉的时候,才发现我真的走错了路。而下一个分叉路口却不知道向左,向右。

也许,我们都曾经年少,也许我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悲伤着自己的悲伤。舔着自己的眼泪,但是,我们都一样,在路上,寻找着自己,也迷失着自己。

第7篇:我们一直在路上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春风化雨;自信;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106-01

课程改革的浪潮正在校园掀起,可是课程改革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其间我们有过彷徨,走过艰辛,直至今天走向坚定,迎来收获。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探索,一路上播撒汗水,一路上收获喜悦。我愿意采撷课程改革浪潮中一两朵浪花,和各位同仁分享。

一、春风化雨的力量

“旧貌换新颜”,又是学子新来到。新学年的第一周早读课,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同学们都矜持地读着课文。我在教室巡视,了解他们的读书情况。正当我来到教室后排背朝他们时,“哐”,背后一声响,转身看去,一个男孩兀自站在座位旁。我平静地走过去,一改我往日面临此情此景时的满脸不悦。我问:“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这个男生徐俊很不高兴地说:“看你选的科代表,泼了我一身。”原来,徐俊被后排的女生梅佳佳惹火了:梅佳佳弄了他一凳子的水,并且弄湿了他的裤子。听了他的话,看看他的衣服,再看看气嘟嘟坐在后排的梅佳佳,我轻声地告诉他:“首先我选她当科代表和泼水没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生活在集体里,难免磕磕碰碰,要多一点包容,即使她是有意的,也试着去包容,这样,对方也会感动,心生愧疚,否则,火了自己,恼了他人,激化了矛盾。男孩子,你就擦擦身上的水,包容包容她。”徐俊的同桌会意地笑了,梅佳佳的脸不绷了,刚才还窝着火的徐俊也坐了下去。我此时不想追究事由,也不想弄清谁是谁非,但我要让他们明白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其实,我想可能是昨天自我推荐科代表时他们之间有误会。后来,每逢看见他们课后有说有笑,我就想:退一步真是海阔天空。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也许就是这样:把他当做自己的朋友,尊重他,而不是高他一等。

二、无处不在的真情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有这样一节:“我是地主的儿子,在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家里。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学这节内容时,我问同学们想到什么。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地主与穷人生活状况差别很大,有的说不理解大堰河为什么不舍“我”的归家。很多同学的父母在外打工,每年春节才回家一次。为了让大家体会大堰河的母爱和母子之情,我让同学回忆自己经历的小时候与父母分别的情景或看见的父母与孩子分别的场面,并让同学用语言描述。其中一个女同学描述:妈妈又要走了,她嘱咐我要听奶奶的话,她会在过年 的时候买回漂亮的衣服,说着就走,我也跟着要走。奶奶一把拉住我,我只有哭。妈妈又折回来了!眼睛红红的,强忍着泪。但车不等人,妈妈还是转身而去,只见她擦拭着眼睛。讲到这里,底下传来一片声。这时,我播放了一首满文军的《懂你》。我想,同学们已经体会到大堰河的不舍和心碎。下课了,同学们似乎长大了不少,一改往日的喧闹,静静地离开教室……我想,这大概

就是“爱的教育”的力量吧!一节课的教育远远不够,作为教师,我们在抱怨孩子们不懂事的同时,如果能够以一些更为生动直观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爱的感化,效果或许会好得多。 屡试不爽的赏识 李韫哲可是班上个性突出的一个学生,底子薄,爱讲话,静不下,学习习惯差,还算有礼貌,要面子。今天的语文课上,同学们都进入了《风雪山神庙》中,为林冲的遭遇而扼腕,为奸臣的当道而痛恨,可坐在后排的李韫哲嬉皮笑脸的,脸凑向同学。看到这不和谐的一幕,我心中不乐,准备训斥一番,但转而一想,这样的场景不是第一回了,苦口婆心开导过,批评过,他就是“虚心接受,绝不悔改”。于是我对同学们说:“李韫哲有林冲般的身板,但童性未泯,如果他能成熟起来,上课专注,我要奖他糖。”听完,大家可乐了,他也又羞又乐。第二天,我期盼的情景出现了:李韫哲专注地听着课。当然,我包中准备好的

奖品――糖也送出去了。以后的他可在日益进步,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舒心的?

第8篇:我们一直在路上范文

夜晚,我一直在那里思考着初中的书本,或许会是很厚很厚的。

第二天的早晨,怎么感觉比以前都早了很多。我早早地踏上了上学的路程。在路上有又遇见了我的朋友洪佳佳。我一把叫住了她:“洪佳佳,等我一下,我跟你一起上去啊。”她没有理会我,一直往前走着。我又叫道:“你干什么?为什么不理我啊?我是你同桌,你不记得我了吗?”

她一直走着,根本就不理会我。真是傲慢啊。我一直在后面说:“哎呀呀,当了班长就了不起啦?还不理会别人了?这就是班长的风范啊?”她或许听到了我在背后说她,她只是往后面看了看我。然后又继续走了。

她这是怎么了?难道我跟她有仇?昨天都是好好的,现在就变成这个样子了?或许真的太傲慢了吧,要不就是因为她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咯?我疑惑不解,没有管那么多。我就一直走到了学校。

来到了学校门口,她瞬间加快了步伐,比我走得快多少。她匆匆忙忙地去做什么啊,今天她是怎么了?到了教室,她就赶快埋着头伏在桌子上。我怀疑她是不是哭了?但是我没有听见她的一丝哭声。静静地,我一直等到老师进教室。

老师一来,我就去跟老师说。

“老师,你看。今天我在路上就碰见了班长,可是班长没有理会我,一句话也没有说。”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啊?”老师也在疑惑着。

“洪佳佳,你怎么了?”老师走到了洪佳佳身边问。洪佳佳开始哭出了声音,老师把她叫到了天台上问了问。我探出窗子想去看看,可是只能看见洪佳佳在那里抹这眼泪。我心里总是不解。我想着刚才我那么地说班长,心里有点点羞愧。

现在望去,模模糊糊的了。

我坐在座位上。如果洪佳佳坐在了我的身边,我绝对要给她道歉,我真是不该说出了那样的话,真真的很伤她的心。

“夏洁,出来一下。”老师叫我出去。

我的心里开始怦怦直跳,但是我还是出去了。

“你把洪佳佳带到校医室去看看,她说她的肚子不是很舒服。”老师对着我说着。这下才使我的心舒适下来。我扶着洪佳佳一直走到校医室门口。她说了一句谢谢。

我说:“洪佳佳啊,对不起。刚才我一直都不知道不是肚子痛,我一直在背后说你。我实在是太自私了。”她说:“没什么。我只不过没有理你是因为我要快点赶到学校,因为我的肚子太痛了。”顿时,她又在那里检查了。

结果没有什么,只是吃了一点点药而已。这下我也不为洪佳佳担心什么了。

第9篇:我们一直在路上范文

2、旅行就是,即使是同一个世界,你们发现的却是不一样的世界。

3、旅游,尝试着走出去,你才会发现,世界远不是你在出生的城市一呆几十年所看的那样,你会结识不同的人、听到各种曲折的故事、交到一辈子的朋友。

4、旅行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宽阔自己的心境,忘掉不顺心,迎接新的开心。旅行是在寻找新的美丽,追逐新的感观世界,丢掉多余的自己,遇上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