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教育职称论文范文

小学教育职称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育职称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教育职称论文

第1篇:小学教育职称论文范文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教学建设中最基本的建设,它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人才培养关键点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只有加强课程建设,才能保证教学质觉。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与教研室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建设。本文就高校课程建设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链

1.搞好课程建设必须要提高认识。质量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最,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做起。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要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建设,教师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毛作。其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了解学科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担负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因此,应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重视课程建设;,各部门领导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政策要倾斜,经费要保证。对课程建设卓有成效者要给子表彰和奖励,使他们自觉地参与教学改革,参与课程建设。教研空是按专业建立起的教学、科研基层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室的建设工作,取决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课程建设的投入。以教研室为中心,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各课程负责人要按照合格课程与优秀课程基本条件和建设方向。详细写出课程建设的日标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应注重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把着眼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把课程建设深入到整个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中去,使教学的各项工作到一个高层次.优化组合成一个整体,使大部分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形成较完整的反映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课程改革计划和可行措施,使课程改革和建设取得成效。

2.摘好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质员标准。高等教育质量是个多维的复合概念,其标准是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适应性是高等教育质址的本质属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社会需要检验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尺度。多样性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二属性,是保持和传递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也是培养公民素质,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满足社会对人才开发和应用等。要不断地总结、探索与实践,建立出一套操作性和针对性强的合格课程、重点课程、优秀课程建设的质址标准。经过统等规划,分期、分批建设,采取自评自建与集中组织审评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少数重点课程、优秀课程与合格课程相结合,深入研究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建设的功能和实效性。发展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第三属性,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而变化,是适应性质址的衡址标准。既要继承传统,义要突破前规;要从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方面转变认识;要从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课程的特点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上进行探讨;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要从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使高教通过2——3年的教学建设,绝大多数的必修课程达到高水平,并创建具有特色的古内重点课程,使高教的整体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3.搞好课程建设.要认真分析课程的现状。高等学校条件有的相对较差,需要建设的项目很多,我们必须根据课程的现状,结合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抓主要矛盾。对提高教学质员影响大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如对一些.环课率高,授课面广的土干课程,给予重点资助;从课程设置中确立一批覆盖面宽、直接影响学生理论基础与准本技能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加强篆础理论、墓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抓好专业主干课建设,以重点课程建设带动相邻的系列课程的建设。高校应设立课程建设与奖励专项基金,要把重点课程建设和优秀课程评选作为一项整体工作,坚持评建结合,以建为主。应以墓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对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主干学科、主千课程为对象,通过“分期分批,立项建设,评建结合”,有计划地开展校级一类课程建设。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争创评选省级优秀课程。

二、建设优秀课程,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要以优秀课程建设为中心,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和系列课程建设,建立新课程结构体系。

1.课程体系改革。要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专业特点、办学层次,招生规模以及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所处的地位,制定出全校课程建设目标。对课程及其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围绕知识、能力、索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必须具有内容衔接紧密,交叉渗透,符合人才培养和教育客观规律的特征,并且在内容涵盖和组成形式匕体现学科课程及其内容的系统性。建立各课程群(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群、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等)。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课程群由原有的课程、新设的课程与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选修类课程构成。对专业课程进行分化、重组和新建。(l)课程分化—为适应高师教育学科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趋势。促进学科课程的分化;(2)课程重组—打破完全按学科设置课程的模式,在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进行融合重组;(3)课程新建—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新建一批新兴学科课程和边缘学科课程。

2.强化系列课程建设。系列课程包括主干课程和分支课程。以主干课程适应学科的发展,以分支课程适应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由他们参与开展各学科和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合作,切实解决系列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前后衔接和专业课的内容更新等问题。.主干课程为必修课。分支课程为选修课、讲座等,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增加学生学习的卞动性、选择性和学习兴趣。各种选修课程的安排相对不集中在一段时问内,而是恨据专业需要和教育的不同阶段,分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主干与分支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形成主体交叉,有利于主干课程的发展和各课程的相互贯通。

3.合作建设课程是课程体系改革重点。要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就要加强素质教育,增设素质教育课程。目前文化素质教育的选修课课程建设是我校的薄弱环节,缺乏相关学科和师资。因此.我们要与综合性院校合作,加强我校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选修课程的建设,并采取促建的办法,以校际间、学科间学术交流为主进行合作。通过与综合性或多学科性大学联合开课或交流授课,进一步丰富选修课教学内容,形成历史、哲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学、艺术类和自然科学专业选修课。

三、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需要

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师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建立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热心教学工作,有敬业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是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培养21世纪人才的可靠保证。我们要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列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师资”的原则,制定和实施我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设立主讲教授和主讲教师制。采用校内外培养并举,以校内培养为主的策略,加速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应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鼓励一部分中青年教师在投入教学时,给予时间上和精力上的保证。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教书育人,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注意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发挥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教学研究活动,将老教师的作用与中青年教师培养相结合,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学术活动。沟通信息,加强协作,更新知识,增进学科间的校际间的交流,通过校内外各种培训班培训,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师科研思维能力,业务能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充实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授课质量;通过实行真正的教师聘任制,引入竟争机制,创造良好气氛,使广大教师积极承担教学工作。

四、严格教学管理,开展教学评估

1.促进课程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课程建设档案,认真研究,分析课程建设的鹅本情况、达标程序、成绩与问题。我校扩招后,虽然底子较薄,条件较差,但越要强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扎扎实实工作.大力整顿和规范我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竹理水平和效率。加强课程建设和其它教学基本建设,通过教学督导、教学考评、教学检查观摩、教学追踪测评、教案检查评比、听课评课、听取学生意见、考试成绩分析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从教学摹本环节抓起,加强教学质星监控严格教学管理,增强各课程的管理意识,强化教师的质址意识。在今后2-3年内,力争把我校各专业的80%主干课程建设成为校级优秀课程,30%达到省级优秀课程。

2.加快题库建设,建立严格规范考试制度。考试不仅能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反应教师知识水平。在考试中围绕命题中心环节,能否真实反应教与学的情况,试题必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在考试中要改变过去单纯的课程考试,逐步增加实践考试所占比例;加强考试管理,做到“三严”,即严格考试、严格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加强考试分析和考试监控。今后将采取购进题库软件与自行出题相结合,进一步扩增题库址,加快实施教考分立。在几年内完成主干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的计算机试题库和题卡建设,提高考试质量。

第2篇:小学教育职称论文范文

(一)学生对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总体满意度的评价情况

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来看,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结构一般包括四大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教育实践课程模块。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满意程度评价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合理性与否。学生对的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评价,从满意的角度来看,对专业必修课的满意度评价最高,“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为65.2%,其它依次是实践教学环节(51.7%)、公共必修课(41.5%)、专业选修课(40.6%)、公共选修课(33.9%);从不满意的角度来看,“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依次是:实践教学环节(21.2%)、专业选修课(12.7%)、公共选修课(11.8%)、公共必修课(7.6%)、专业必修课(4.2%)。研究表明,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总体满意度不高,除了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满意度超过五成外,其它类课程满意度均不足五成;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满意的比例最高,可见,“实践取向”的课程理念在现有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学生对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对实践应用、就业、个人发展影响的评价情况

教师教育专业是一种具有一定实践性与创新性的专业,作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能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力”、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反映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见习、实习是对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多大程度上运用了所学课程的知识与理论,是检验课程实用性的重要指标。回答“在你实习期间,你觉得多大程度上运用了你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问题时,11.0%的学生回答“基本没有”,55.9%的学生是“偶尔”运用,仅有27.1%的学生表示“较经常”运用,5.1%的学生表示“很大程度”运用。在教育见习、实习等教育实践活动中,比较自觉和经常性运用所学课程知识与理论的学生的比例仅占全体学生的三成多,这说明学生对专业课程在实践中的运用程度不高。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该专业学生就业的预期。在回答“你认为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能否让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吗?”问题时,有0.8%的学生回答“能”,34.7%的学生认为“基本上能”,而高达45.8%的学生表示“不能”,另外有18.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也就是说,现有课程设置能够让学生找到满意工作的肯定性回答的比例仅为35.5%,而表示否定性回答的比例高达64.5%。可见,学生认为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就业需要,但就业预期认可度较低。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既要着眼于专业职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要着眼于个体职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回答大学期间,学生应加强和提高哪些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以备毕业后的发展之需的问题时,学生认为排在前五位的知识与能力是:综合素质(78.0%)、人际交往能力(70.3%)、专业知识(61.0%)、组织管理能力(44.9%)、英语综合能力(22.0%)。可见,学生普遍认可综合素质、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三)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情况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非专业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某种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使其在自由的社会中生活得舒适和丰富美满。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两者并不相矛盾,通识教育应该是专业下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部分。那么,对于现有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生评价如何呢?在回答“在下列公共必修课程中,你认为收获较大的课程是哪些”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课程依次是:计算机基础(50.0%)、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规划(32.2%)、大学英语(22.0%);回答“在下列公共必修课程中,你认为收获较小的课程是哪些”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课程依次是:军事理论课及军训(37.3%)、思想政治理论课(35.6%)、大学英语(20.3%)。可见,学生对通识教育中的公共必修课程的价值评价并不高,这也印证了上文学生对公共必修课的满意度(满意度为41.5%)评价。总体来看,学生比较认可计算机、英语等工具类、就业指导类课程的价值,而对思政类、军事理论及军训类课程的价值认可度不高。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价值评价也非常不容乐观。对于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的门数、时间及内容的满意度的评价上,高达66.1%的同学认为“一般”,“满意”的比例为16.1%,“不满意”的比例达14.4%。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满意度的评价明显偏低,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程“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1)课程目标不明确,开课随意性大;

(2)课程内容脱离实际,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实用性不强;

(3)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理论讲授多,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课程管理不严格,教师上课较随意,甚至敷衍,对学生管理不到位;

(5)开课时间分散。可见,如何根据专业发展、个人发展的需要来有效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发挥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价值,各高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情况

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专业课程模块通常包括: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技能素养课程等。其中,“教育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专门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与研究的课程,即解决“怎么教”的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任教科目的课程,即解决“教什么”的课程;“专业技能素养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课程。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成效高低。在回答“在所学过的专业课程中,你认为对哪些课程印象比较深刻”的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九位的课程依次是:心理学类课程(66.1%)、教师口语(61.0%)、教师书写(51.7%)、艺术类课程(46.6%)、多媒体课件制作(34.7%)、微格教学(26.3%)、教育研究方法(20.3%)、教材教法类课程(15.3%)、教育概论(14.4%)。在回答“你认为下列专业课程中,哪些课程对本专业是有帮助的?”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八位的课程依次是:教师口语(86.4%)、教师书写(83.1%)、心理学类课程(73.7%)、多媒体课件制作(59.3%)、艺术类课程(44.1%)、微格教学(40.7%)、教材教法类课程(39.8%)、教育研究方法(28.0%)、教育概论(23.7%)。对专业必修课程实用性的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对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中,学生认为“很实用”和“实用”的课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心理学类课程(84.7%)、教材教法类课程(70.3%)、教育概论(60.1%)、教育研究方法(49.2%)、教育政策法规(40.7%);在对学科专业类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中,学生认为“很实用”和“实用”的课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中文类课程(54.2%)、小学竞赛数学(46.6%)、人类与自然(27.1%)、人类与社会(21.2%)、高等数学(11.0%);在对专业技能与素养类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中,学生认为“很实用”和“实用”的课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教师书写(94.9%)、教师口语(92.4%)、多媒体课件制作(89.9%)、微格教学(66.1%)、艺术类课程(61.0%)。无论是从学生对专业课程印象性评价、对专业发展的有益性评价,还是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学生普遍认可“专业技能素养课程”在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能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力”成为学生衡量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同时,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专业课程”也得到学生一定程度的评价,而学生对学科专业课程的认可度与肯定性评价普遍不高。

(五)学生对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情况

教育实践课程模块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6所学校现有的教育实践课程模块设置情况是:

(1)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必修课程;

(2)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选修课程;

(3)创新创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实践等反映时展需要和学生素质提升的实践课程并未得到大多数学校的重视,仅有两所学校开设有此类实践课程;

(4)实践课程设置在门数上存在较大差异,最多达16门,最少仅3门。6校学生对教育实践类课程实施的评价:

(1)学生对教育实践课程满意度评价不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认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为51.7%,但“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达到21.2%。

(2)学生认为教育实践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64.4%的学生认为是“缺乏专业实训场所”,50.0%的学生认为是“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大多数学生认为理论课程比例较多,实践课程比例偏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脱节,针对性不强;实践实训机会太少。可见,实践教学环节是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重视与加强。

二、讨论与分析

在多年的探索中,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并逐渐建立起了富有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对学生和专业负责人的调查及结果分析,我们对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与修订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实施则是课程设置的具体化。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基本达成了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共识,围绕这一共识,各校在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在培养模式上六校各具特色,省属六校有的倾向于“分科培养”模式,有的倾向于“综合培养”模式,有的倾向于“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中间模式,这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三种主要模式。结合各自的培养模式,各校基本确立了自己的课程设置思路,或取向于学科专业课程,或取向于教育专业课程,或取向于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融合。各校课程设置虽然深浅不一,学分学时差异明显,但专业主干课程大体一致,围绕“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共识,各校实施现有课程设置,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小学教师。不过从调查结果来看,现有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一定专业培养特色,但从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共性问题,突出表现在:

1.课程设置与实施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存在偏差

各校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目标定位上虽达成了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共识,但往往又不约而同地拔高培养目标,着眼于“教育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较高的培养目标定位,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往往追求大而全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层次性,而忽视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实践性,弱化了对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十分认可技能素养类课程对专业发展、个人发展的价值,认为现有课程设置的实践性不强、实践教学环节偏弱,课程教学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专业基本素养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必然会使现有课程设置偏离专业培养目标,也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专业人才。

2.课程设置在学科专业属性上处于两难境地

小学教育专业在学科属性上,到底是属于“教育学”学科,是属于语文、数学等具体某一学科,还是属于“双专业”学科;在专业属性上,到底是倾向于“师范性”,还是倾向于“学术性”。关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归属问题在国内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在这个问题上也尚未形成一致意见,这从各校不同的培养模式上即可见一斑。专业学科属性上的差异,不仅反映在培养模式上,也将反映在课程设置结构上。如“分科培养”模式取向于学科专业课程,“综合培养”模式取向于教育专业课程,“综合培养+有所侧重”模式则倾向于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融合。在如何兼顾“学术性”与“师范性”问题上,课程设置如何平衡,也给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无论采用何种培养模式,反映“学术性”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反映“师范性”的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结构比例上如何合理分配尚缺乏科学依据,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从调查结果来看,各校学生对这两大类课程实施的评价也存在较大差异。

3.课程设置在结构模块分配上存在非均衡性

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结构上基本一致,即现有课程设置结构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根据对湖北省属六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比大致为3∶3∶2∶2(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9.2%、28.4%、22.4%、19.9%),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大致为37∶35∶28(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7.1%、34.6%、28.1%),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为3.5∶1,学时比为3.4∶1。以上数据表明,6所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较适宜,但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学分比例(约1∶1较合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约7∶3较合适)略微偏高。因此,要使课程结构合理、均衡,就必须解决好课程设置在培养目标定位、学科属性与专业属性上的确定性问题,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培养特色,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结构。

4.课程实施在效果上总体欠佳

课程实施则是课程设置的具体化,是实现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举措,是影响小学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的满意度均低于50%,教育实践课程满意度(51.7%)刚超过50%,满意度最高的专业必修课程为65.2%;64.4%的学生不能肯定回答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能帮助自己找到满意工作;仅32.2%的学生能经常和自觉在实习中应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学生认为在大多数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中收获不大(学生认可收获最大的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认可的人数比例为50%);学生对大多数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印象不深,印象较深的课程认可的人数比例超过50%仅3门课程,分别为心理学、教师口语和教师书写。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总体欠佳。学生认为,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专业实训场所(64.4%)、忽视个性培养(52.5%)、教学方法单一(50.8%)、实践教学环节薄弱(50.0%)、教学计划不合理(44.9%)、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41.5%)、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38.1%)、师资质量与水平不高(33.1%)。可见,人才培养方案不切实际、专业特性不突出、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教学质量偏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均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调整和改进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思路与策略

1.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与凝练专业特色,为课程设置确立依据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有助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有助于凝练专业培养特色。因此,一方面应始终坚持在“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基本取向上,构建素质要求的多元化,既要培养学生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基本教育理念、基本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管理、科研及教育创新等综合知识、能力与素质,为将来造就小学教育专家、优秀校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坚持“综合培养”的专业培养模式与思路,从小学教育教学和儿童认知规律出发,赋予“综合培养”思路新的内涵,凝练和打造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要体现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即大学普通教育的通识性;也要体现高等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即教师教育的双专业性;更要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性”,即小学教师教育的全科性与综合性。

2.依据三个“标准”,进一步逐渐规范专业课程设置

从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来看,课程设置在分类与名称、数量与质量上,存在明显的随意性、主观性。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相继颁布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社会发展对小学教师的新需要与新要求,围绕专业标准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来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课程标准的“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维度与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实践应用(面试)”三大内容模块的要求,来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结合三个“标准”逐渐细化专业课程设置门数、内容及教学要求,使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形成规范的体系结构,达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所必须的学分学时要求,为培养合格小学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3.合理设置课程结构,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教育实践力

“教育专业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师专业实践是一种交往实践,一种融合了教师个体与集体在教育情境中解决真实、复杂的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智慧。借助实践提升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实践力’,正是教师教育的生命线。”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最大的不足就在于:一是实践性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比例的偏低;二是理论性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与实践相脱节,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因此,应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引导学生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身感受和体验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对实践进行反思。在继续开设好传统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应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方式灵活、具有多重教育价值的、有助于拓展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实践课程,譬如课外科研课题、教育调查、教育观察等课程,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小学教育专业性质与功能的理解与认识。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切实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第3篇:小学教育职称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实践

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交流沟通的工具,语文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的开放性、综合性又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媒介和阵地。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开发少儿智力、培养综合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育界对小学语文教育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教学原理的探究和运用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1],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与小学语文课堂更有效的结合方式、改进应用效果、探索应用规律,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各方面的综合知识,而且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加德纳把人的智能分为八种: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等[2]。与以往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相比,多元智能理论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多元性

以上八种智能因素多维并存、独立表现,即智能以多元化形式存在,一个人的能力可能在一种或几种智能因素上表现得更加突出[3]。因此评价学生应全面综合考量,学生能力才能全面发展,而这正是教学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2)差异性

由于每个人的智能均相对独立存在,且个体间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不同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方法产生的培养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体智能发展程度,正视个体间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进行个性化培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实践性

加德纳把智能看做是个体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亦即来源于实践,并指向实践,从而培养实践中发现新知识和创新产品的能力。因此相较于其他理论,更注重实践性。

(4)文化性

加德纳认为:智能与社会环境、文化取向、价值标准等密切有关,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对智能的理解各不相同,对智力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学理念重构

(1)构建乐观积极的学生观

著名作家席慕蓉学生时代人文素养得到了单方面的高度发展,逻辑智能却遭到了压抑,以至于数学考试只能交白卷。数学家华罗庚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是生活实践能力很弱,往往需要有人照顾才可以。从传统的学生观来评价,上述两人均可列入智力低下之列,而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没有绝对的后进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潜能。

(2)形成欣赏肯定的教育观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欣赏肯定的态度积极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和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欣赏和肯定,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同时,教师应配合其智能特点,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促进其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3)发展灵活多样的评价观

在传统教育中,考试测验分数是评价学生发展的主要指标,而考试测验过分强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不仅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内在潜能,而且难以有效帮助教师全面、完整地评估学生潜力。我们应摒弃传统的评价观,以全方位、发展性的视角对学生进行评价,建立更为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随着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相整合,不仅能够打破旧有模式,而且可以尝试全新、开放的课堂教学方式[4]。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思路。

(1)教育主体的多元化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前提就是对每个学生智能特征的充分了解和充分尊重。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才能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通过访谈、调查、测评、观察等收集学生学习资料、了解学生成长经历、建立学生成长卡片等了解学生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为开发其多元智能奠定基础。

(2)课堂切入的多元化

以多元智能为基础的课程设计,形式更为灵活,在一节课中把八种智能全部体现显然不可取,而且可能引发负面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每篇新课文时,应找准教材的切入点,采用音乐、游戏、表演等多种方式引入多种智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寻求最佳切入点,使学生的各项智能得到发展。

(3)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后,教学形式也应实现多元化。如教师可综合考虑学生差异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前预习、课堂合作讨论、表演课本内容、课后研讨等,使得学生全员参与、人人锻炼、团队合作、发展智能,达到交流提高的目的。并且在小组成员间营造互相竞争、互相激励的良好氛围。另外,积极引入信息网络技术,以声、图、文、动多种形式表现授课内容,化枯燥为灵动、化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创建新的评价方式。试卷只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条途径,还可以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外知识的丰富性、课外读物的阅读量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改革试卷题型,加入“画画、编故事”等活泼的题型。

(5)作业形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习热情。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后,应积极创新创新作业形式,如请学生提前通过报纸、杂志、网络、录像等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在班级中交流,资源共享;课后则根据课文内容编绘连环画等,从而起到巩固知识、拓展智能的效果。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又是学生构建多元智能的舞台。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通过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听、说、读、写训练,感受和体验各种学习过程和经验,开发、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取得了一些效果。

(1)多种形式发展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就是指有效地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情境导入部分,我采用了看动画、听录音、配乐朗读等形式,让学生倾听并思考。同时,为学生的说话训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有背景、有提示的前提下进行语言训练。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按要求个别朗读、换不同问答形式朗读、男女生互读、同桌合作朗读、分小组配合读等形式训练“读”的能力。同时,我对“写”的内容进行了设计,有书空、描红等,训练书写能力。

(2)交流反馈提高内省智能

在教授《比尾巴》一课时,我设计了语言训练环节,并提出了若干问题。接着,先让全体学生进行准备,再请若干学生回答,要求回答不够好的学生认真倾听其他说得好的同学的示范,使他们有时间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然后让他们再说一次,从而起到自我修改、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效果。我则在必要时给予评估、示范,使学生及时调整。在教学中,通过反思,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会取得明显的进步,同时,还能有效地开发内省智能。

(3)语言训练强化数理智能

朗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对学生进行朗读理解训练,让其寻找、筛选、加工语言信息,培养学生对事物间如类比、对比、因果、逻辑等关系的敏感性。在教授《比尾巴》一课时,我请全班男女生对读课文的前两个小节,然后,媒体出示一问一答的形式,请学生用一问一答的句式,朗读课文的前两个小节。这些朗读具有挑战性,学生通过寻找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使思维和表达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数理—逻辑能力。

(4)多重手段促进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指学生感知结构、空间、色彩和形状的能力。我多次利用真实空间如教室、实物、图画及利用学生想象能力等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如学习“方”时,利用课桌引入“长方形”的概念;学习“伞”时,则以雨伞实物来说明气组成结构,并利用动画片来帮助学习汉字的演变。利用真实空间、实物、图片、板书、图解等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有效开发了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5)合作学习塑造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指准确辨别、体验和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后从而实现团队合作的能力。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如组成学习小组合作搜集资料,课堂上小组合作辩论合作表演,等等,不仅营造了轻松自如的学习气氛,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而且使学生愿意沟通,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此外,我邀请学生对他人的朗读、表演等进行评价,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环境和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充分发挥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优势,学生的交往智能也在评价中得到了提高。

(6)贴近生活培养自然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就是要创造环境,使学生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世界,到生活实践中去学习,摸索自然界的规律。由于条件、环境、教学计划等限制,不可能把《比尾巴》的教学场所设置在动物园。因此,我通过家校通的联系渠道及时和家长沟通,建议他们课前或课后陪同孩子参观动物园,让学生全面贴近自然环境,调动各器官去感知事物;根据观察,收集自然观察的资料,制作动物剪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7)创设情境开发音乐智能

语文是以语言和文字为媒介,表现生活并表达思想感情,和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而小学生善于模仿、节奏感强、易于激发音乐潜能。因此,我积极尝试了将音乐、舞蹈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的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音乐创设特殊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内容、体验情境交融效果。另外,通过设计边打节奏边朗读课文的教学环节,把音乐中的节奏感融入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中,使学生体验到文字的节奏之美、韵律之美,为学生的记忆与积累提供支架。

(8)设置游戏培养运动智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授课内容设计表演项目,从而提高学生运动智能。如在反义词的学习过程中,将肢体语言与词语学习有机结合。我说大,学生说小;我说方,学生说圆;我说高,学生说矮,同时要求学生用身体动作来表达其含义。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同时训练了肢体语、口语和书面语,促进了语言与肢体的配合,实现了动作与表情的协调,而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记住了教学内容。

四、结语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且学生乐于接受。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多元智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美]加德纳著.霍力岩等译.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第4篇:小学教育职称论文范文

教育能不能被学生接受,要判断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生命力。创造符合学生的教学环境,编制符合学生的专业课程资源。根据社会的需求,编制特色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大纲。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将理论结合到项目中。近年来各个出版社的教材都是偏于理论、偏于大项目的。肓目追求外国的形式,直接过渡到项目教学,学生基础东西不会,直接过渡,老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习也很吃力。如果综合一下,理论精讲、小案例、大案例、再过渡到大项目。因此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老师也能顺心如意地讲课,然而校本教材要保证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符合,保证对学生培养。

(二)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有主观性。比如photoshop教学,上课开始展示上届学生优秀作品,调动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课下认真备课,备课时精选素材,认真找到适合本次课的精典案例,将知识融入到案例中去。上课时充分利用时间,保证课堂质量。上课时先展示讲解的案例作品,再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分析怎么做,教师协助攻破难点,演示新知,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所思、有所想,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创造性地学习。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激发学生思维。

巩固学生技能,要不断举一反三,讲解新知时,引导并带着学生做,给学生相似的案例,完成练习,熟练后让学生进行设计。比如PS教学,讲解杂志封面和电影海报制作、婚纱摄影、企业宣传册、建筑效果图设计等大型案例后,讲完一个,就让学生给出相应的定位,自己设计,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主体。将老师解放,进行指导。得到锻炼的学生才能走向工作岗位,缩小毕业生与工作需求的差距。

(四)增加表扬机制,树立学生自信。

教学管理过程中,表扬与鼓励对学生的作用大于批评与指责。因此,不管再坏、再不好管的学生,你要发现他的闪光点,加以表扬,拉近与学生距离,再让学生学习会轻松些。完成任务较快较好的学生,要不断鼓励。比如:把学生完成的较好作品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自我、相互点评。在老师指导下做出改进,然后将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认可,树立起了信心,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五)教师能力提升。

学生完成在校学习后将走上工作岗位,学校教学质量高低对学生就业影响很大。如果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该校教学质量肯定好,学生在校能学到更多知识与技能,更易找到适合的岗位。加强教育、心理学学习,提高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入企实践学习。将所得经验及企业需求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在新形式下不能抱着陈旧观念不放,要以平等眼光看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学习者,教育学生同时也向学生学习。教师岗位是平凡的,教师作用是巨大的。

(六)师生关系。

第5篇:小学教育职称论文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50-02

作者:朱凯,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北京,102206/李百炼,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10224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3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至今已有六个年头。作为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纲要》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等七个方面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成为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本《纲要》的制定紧密结合现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非常适合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需要,全国各普通高等学校确应全面、认真地贯彻、执行本《纲要》,根据本《纲要》的精神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本《纲要》的精神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学时不足

《纲要》第五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然而,在全国高等学校中,能达到此标准的学校寥寥无几。据了解,大部分院校每学期体育课教学时数在30~34学时之间,即四个学期共计120~136学时,更有甚者,有的院校体育课设置不超过60学时,体育课课时被以各种理由削减或被其他学科挤占。究其原因,与领导重视不够有直接的关系。

虽然现在各院校的领导对学校体育的认知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侧重点仍有偏颇之处。许多院校把体育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运动队的水平上面,从而忽略了正常的体育教学,因为运动员、运动队出成绩可以迅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正常的体育教学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曾经说过:“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真正使体育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纲要》规定的学时要求,为全面贯彻和落实纲要精神提供基础保障。

二、“三自主”实施困难

《纲要》第九条规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虽然大部分高等学校都能尽力实施“三自主”教学,达到《纲要》的要求,满足学生日益上升的体育需求,但受学校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的限制以及管理系统、学生自身时间、与其他课程的协调等因素的制约,“三自主”的实际落实有很大困难。

在“三自主”方面,第一个自主“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是最容易实现的。大部分学校都为学生设置了多种体育课程供学生选择。第二个自主“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存在专项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且这种情况多存在于50岁以上的教师中,让他们根据《纲要》的新要求实现转型,从教学大纲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教学内容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进而实现“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三个自主“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是执行中最困难的。在相当一部分学校中,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只是一种口头承诺,因为体育课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必修课,这个阶段也是其他基础学科课程安排最紧密的时期,若想全面落实“三自主”原则,必然涉及各学校教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难度可想而知。只有将学生四年的课程进行综合合理安排才有可能解决“三自主”原则落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根据目前各学校体育教师、课程安排的具体情况,如果将第二个自主和第三个自主调整为“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学校适当调配为辅”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课程内容衔接困难

《纲要》第十一条规定:“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的衔接。”然而,现实中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只是一种空谈。要想实现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真正衔接,首先要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学时代体育课程的调查中发现,除了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外,其他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地上过体育课,特别是在高三的一年中,基本没有体育课,更有甚者,极个别的学生连足球、篮球、排球都分不清楚。其次,在解决中学阶段体育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学校对文化课成绩好而体能弱的学生应不偏袒、不放纵,不要为了学校的高考及格率而损害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中学时代是学生们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时期打不好基础,养成不爱锻炼的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关于教育改革问题。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而现实情况是:知识多、身体差,课业负担多、身体锻炼少。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极个别的学生连400米慢跑都无法完成,女生完不成800米、男生完不成1000米跑的比比皆是,大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指标明显下降,更有甚者,在体育课上发生大学生猝死事件。因此,做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机衔接的研究,尽早构建一种科学的、可行的体育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四、教师面临的挑战

《纲要》第十三条至第二十条围绕体育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详细规定。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制定教育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确实,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要实现这八条规定还任重道远。

教师是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执行者,是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全面落实《纲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教师必须全面深刻理解《纲要》的内涵、优化教学内容、尝试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无疑对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教师数量的增长远不及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随之成倍增长,大部分教师达到每周10~20节课。繁重紧张的教学任务压得教师穷于应付,疲惫不堪,很难有时间进修、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更不要说静下心来考虑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从而造成教师的业务素质停滞不前,教研能力下降。同时,有一部分教师不愿接受教改思想,知识相对落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仍然是以竞技为主,与信息时代新的教育观有较大的差距,不能适应《纲要》的要求。总之,在体育课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方面,成绩不显著,不能全面落实《纲要》的规定。各高等学校、各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重视体育教师的在职进修和培训,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建设,以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满足《纲要》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纲要》自颁布实施已有六个年头了,大部分高等学校能够积极实施《纲要》的各项具体内容,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全面实施《纲要》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体育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不能满足《纲要》的要求等等。只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监管机制,真正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才能使本《纲要》得到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 2002

[2] 苏玲,张楠. 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3] 吴燕丹,王建军.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第6篇:小学教育职称论文范文

    关键词:遵义市;小学体育;现状;职称论文

    小学体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了小学体育教育对人的身体健康,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和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开展的背景下,遵义市作为贵州省第二大工业城市,小学体育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1 遵义市小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

    对遵义市的小学走访调查发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小学生几乎都喜欢体育运动,但都以集体活动为主,单人活动为辅。如集体活动有:跳皮筋,跳格子,捉迷藏,拔河;单人活动有,跳绳、踢毽子、扔沙包等。但在体育课上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孩子们只愿做自己喜欢的运动,上课的时候一般都比较散漫,这是一个迫于改变的现状。

    1.2 遵义市小学体育教学环境的现状分析

    由于受到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不可否认的,目前城市中的绝大多数小学的体育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最明显的就是操场的改变,基本上都是塑胶跑道。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还有乒乓球台,篮球场。但是在乡镇就是另外一种状况了,很多小学就只有几件体育器材,体育场地也是非常烂的,坑坑洼洼,形状也很随意,没有一个规则的田径场,篮球场也是破破烂烂,乒乓球场几乎就没有,而且还有些偏远的地方还存在只有几间教室根本没有运动场,只有一两个教师的“家庭式教育”,体育课就直接省掉了,相对好一点的就只有镇上完小。到目前为止,遵义市农村小学体育的教学环境是不容乐观的。

    1.3 遵义市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教师和学生活动现状

    目前,遵义市小学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游戏和简单的跑、跳为主,教学内容单一。并且,四十分钟的体育课,有的教师就上四分之一或许不到四分之一,其余的时间都似“牧羊式”的自由活动。据调查所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自身责任心的问题,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全隐患给教师带来的束缚,使得很多教师就算想教一些内容,也会有所顾虑,索性就“放羊”。

    学生活动状况,小学生活动基本以群体式为主单人式为辅,其中群体型主要有三种: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积极型的是以成绩好的,有共同兴趣爱好聚集在一块的;中间型就是成绩一般,或因为家庭离的很近,教室座位相邻而结在一块的小群体;消极型的则是成绩差的和平时贪玩的学生。积极型群体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发展,对于中间型和消极型,教师应主动帮助加以引导,向积极型过渡。单人式的一般都是相对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同学交流的学生,这种现象是对于这类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好的,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这样的学生多一些的关心和照顾。

    1.4 遵义市小学体育师资状况

    在城市,绝大多数的小学都配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是大学本科毕业,专业主要集中在田径和篮球两个专业上。少数小学,目前体育课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代上,这样的“体育教师”没有接受过体育教育的专门培训,在思想上就没有把体育课摆在正确的位置上,因此,体育课集合就解散的情况很多,认真上时也由于对体育课程序不大了解,动作要领的讲解更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无法胜任。在乡镇,鉴于很多条件的限制,代课教师还大有存在,并且有的是中专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甚至有更低的,他们没都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无论是课堂常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损伤后的临时处理等相关的知识都不具备。教师各方面的素质也有待于提高。因此,在农村小学,体育师资是个严峻的问题,并且由于条件的限制,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现状。

    2 结论与建议

    2.1加强师资建设和增加体育设施

    在遵义市市区,师资上,教育部门应妥善处理,目前不是体育专业毕业生不够,而是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满足体育教育的需要合理配置体育教师。并且对在职的教师要经常的给予走出去学习、交流和继续教育的机会,使得在职教师能与时俱进。在体育设施上,还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增设更多的必须的、实用的体育器材,更换已有的不规范器材和其他危险器材。

    在乡镇,保证体育师资是关键。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的同时对回报也有了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教育部门采取合理的方法将他们吸引到体育教育这个行业中来。引进更多、更好、更全面的体育人才来充实农村体育师资,保证农村体育教学。在设施上,更要加大力度的投资,尽其所能的为学生增添体育设施,改善农村体育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