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工作的辅助操作
古诗的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把抽象的文字内容具象化,然后在配合上与诗词环境气氛相一致的音乐,更加能够将诗歌当中的韵味和节奏表现出来,这样通过声音和画面的共同结合,能够让学生感觉自己处在一个真实的环境当中,在“真实”的环境当中感受诗人的情感,会更加的生动,更加的容易。像《望洞庭》,表现的是一种清幽的洞庭夜景,晴朗的秋夜,皎洁的秋月,平静的秋水,诗人在这样一个清秋月夜来到洞庭湖边,而水面正是无风的光景,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呈现在作者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安静祥和的景象。将这些画面通过多媒体技术表现出来,仿佛学生就站在这洞庭湖边,看着眼前的洞庭湖面,远处的苍翠君山,就能够像作者一般感觉自己漂浮在这洞庭湖面,就像是一只小小的青螺。
在古诗的教学当中,特别是山水景物诗词的教学活动当中,老师能够通过翻飞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意蕴。
二、创设意境法应用在古诗教学工作当中
在我国古代的诗词当中,借景抒情的诗词非常的普遍,作者往往会跟随自己内心的情感来看待这个世界,通过诗中表达的意境将自己内心当中的感受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具体可见的景物其实是自己内心抽象情感的化身,用高超的艺术手段让景与情能够高度的融合。
创设意境法指的就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将古诗当中各个不同的意向展示出来,把学生带入到和诗人相同的环境氛围当中。简单的说就是老师重现古诗当中的意境,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诗人内在的情感,并且依靠自身的想象力与联想的水平强化学生对古诗当中的审美情趣的体验。
三、在古诗的教学活动当中使用迁移比较法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迁移比较法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同类类比和异类类比。使用同类类比就是把题材和风格都十分相近的古诗词放在一起做比较研究,比如可以根据题材将刘禹锡的《望洞庭》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进行对比。刘禹锡的《望洞庭》是作者被贬途中所做,但是这样一首小小的山水诗当中,并没有将作者落寞悲凉的心情表现出来,表达的反而是作者浪漫的思想情感,短短的几句话,就将作者荡气回肠的浩瀚气魄,高旷清超的情操趣味表现的一览无遗。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的是作者面对浩渺的洞庭湖畔,用临渊羡鱼的例子委婉的表达了希望能够得到张九龄的引荐,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希望得到援引,但是为了保持一点自己的身份,才写的那么的曲折。这首诗和刘禹锡的那首诗虽然同样都是望洞庭有感,但是前者豪迈大气,后者则是委婉含蓄,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还是很大的。通过同类对比的方法,不但能够将学生的学习面拓宽,还能够让学生对诗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四、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展古诗教学的活动
在我国的古诗作品当中,最主要的一种感情就是抒情,在学习抒情诗的时候,先要将这首诗当中的感情基调确定下来,然后再通过感受诗人的内心去了解诗人丰富的感情。所以说在开展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当中,一定要先对学生讲解作者的生平背景,让学生对诗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在了解了作者的身平之后,更加能够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通过诗人的各种经历去揣摩作者内心的想法。
老师在讲解《望洞庭》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讲解作者写作这首诗时正是被贬南荒路过洞庭之时。作者一生的仕途并不是十分的平顺,在诗歌当中善于托物言志,寓情于景。而作者自身的性格刚正,虽然仕途当中多有舛运,但是作者从来没有感到绝望,有着强烈的战斗意识。这首山水诗,在静谧空灵的环境当中将作者的主观情感进行良好的融合,他的诗中没有颓废之气,而是始终洋溢着开朗高阔的情感。
五、留有想象的空间
在素质化的教育之下,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的。尤其在诗词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不能够像传统的教学形式一样,把所有的内容都钴胺素给学生,应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发扬半虚半实的风格,讲一半留一半,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味。在我们的教学活动当中,并不是把什么都讲的清清楚楚才是完整的,有时候完全的说明白反而什么都没有了。在语文的教学过程当,留白是一项艺术,尤其在讲求意境的古诗词教学过程当中,这样留白的思考更是显得非常的重要。
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
2,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
3,青海长门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4,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10,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13,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6,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18,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9,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出自: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唐·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释义: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这句诗是鼓励大家要满怀豪情逸兴,去上天揽月,这飞动健举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逸兴”在诗中是指安逸的样子。“逸”表明安闲、安乐的状态,引申可理解为男孩子生活安逸、舒适;“兴”字本义是兴起,也有旺盛、喜爱的含义。“逸兴”用于男孩名中寓指男孩平安喜乐,事业蒸蒸日上,也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爱。
2、俊逸
出自: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唐·杜甫《春日忆李白》
释义: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秀飘逸之风。
这首诗是诗人怀念李白作品,这句诗写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的那种俊逸之风。“俊逸”在诗中是指俊秀飘逸,用于男孩名中寓意也就较为明显,凸显了男孩子玉树临风、风流潇洒的气质。江南易林认为这个名字不错,主要是对男孩子气质的表现。
3、涵清
出自: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释义: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这句诗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江南易林这边选用了诗中的“涵”和“清”,在诗中是指包含和天空之意,用于男孩名中可结合文字本意理解。“涵”用于人名中寓意着男孩子有学识、有涵养;“清”用于人名中寓意着男孩子心思纯净,气质不凡。
4、初阳
出自: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释义:初出的阳光晒干了荷叶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微风吹过,荷叶一团团地舞动起来。
这句词是写荷塘景色,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初阳”在词中是指初出的阳光,用于男孩名中寓意着初生的孩子如阳光一般,是全家的希望,父母希望男孩子未来是家中骄傲,将是不凡之人,这也是父母对孩子未来事业的美好期盼。
5、燕(yàn)鸿
出自: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宋·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释义:鸿鹄春燕已飞走,黄莺随后也归去。这些可爱的鸟儿,一个个与我分离。仔细寻思起来,人生漂浮不定,千头万绪。
描述大自然的古诗精(一):
1、山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海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写柳树
杨万里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秋天的山树
山行(唐)王维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春天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春雨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夏天
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9、秋天
《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0、五岳名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重山小
描述大自然的古诗精选(二):
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3、《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4、《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6、《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7、《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3、《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晴。
14、《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5、《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6、《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7、《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8、《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水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19、《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1、《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2、《绝句》
唐·杜甫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3、《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24、《秋登万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2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6、《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描述大自然的古诗精选(三):
王勃《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王维《青溪》
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
垂钓将已矣。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颖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还有晴。
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张祜《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水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经典诗句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绝句》
两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瞑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
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
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
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
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 ·
· ·
· ·
· ·
· ·
· ·
· ·
· ·
课程改革强调初中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情感为基本任务,如何提高学生审美情感成为初中语文古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初中语文古诗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难以提高。文章分析情感启发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利用情感启发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教学 情感启发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除了古诗词的朗读和背诵,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如何通过古诗词学习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和审美能力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传统教育方法对教学计划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都不利。因此,如何利用情感启发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是当下语文教学需思考的问题。
1.情感启发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1提高语文古诗教学质量
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运用情感启发,可以快速有效的提高古诗教学质量。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及作者情感,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需不断交流总结,进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如诗词《西江月》教学,在熟读诗词的基础上,教师对诗词情境进行描绘,使学生感受到明月清风,疏星稀雨,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这样一幅祥和之景,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通过情感启发激发学生内心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1]。利用情感启发教学,可以避免古诗词死记硬背的现象,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素质教育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新目标,加强学生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运用情感启发积极引导学生领悟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情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情感启发式教学不仅包括古诗景物的描绘鉴赏,也是对作者创作心境的剖析,融于景、赋予情,进而理解作者所之景的意图和内涵。如古诗《钱塘湖春行》教学,映入眼帘的是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但这种单纯的理解无法领悟景致的内涵和作者创作心境。利用情感启发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将自己的鉴赏心境与作者创作心境相结合,产生情感共鸣,领悟作者创作时的闲情雅致,领略西湖美景。
2.如何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使用情感启发教学
2.1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恰当的审美情境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通过诱导联想、启发想象、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能力。教学中教师把古诗所描绘的场景转化为鲜活画面,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融入诗词描绘场景,体会诗词内在情感。如古诗《江南春》教学,教师在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领会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形成一幅千里江南、莺歌燕舞、绿叶红花、生机昂然的图画。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播放关于江南水乡美丽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江南美景,领会作者创作心境。
2.2反复诵读古诗,升华审美情感
初中语文古诗教学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逐渐品味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很多古诗是借景抒情之作,作者通过某一景物描写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情感或看法。鉴赏古诗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自身经历、创作背景,领悟其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使学生把握古诗的审美情感。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古词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利用反复阅读的方法使学生领会古诗情感,掌握古诗的审美情感,提高教学质量。
2.3仔细推敲字句,提高审美意识
初中语文古诗教学的关键是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推敲。诗词的本质是通过文字和语言推敲,引起情感共鸣,领悟诗词内涵。学生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关键字词或诗句含义,很容易出现曲解诗词内涵的现象。如古诗《玉楼春. 春景》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此句中的“闹”,把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描绘的淋漓尽致,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眼前景致的喜爱和向往。古诗《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在此句中不仅是一个名词,给人春天将至的感觉,满目绿色、春气逼人,春风吹过江南就变绿了,生动而形象。若把 “绿”换成其他的字,如“到”“过”“满”,表达效果就会截然不同。由此看来,字句推敲对古诗鉴赏意义重大。
【结 语】
情感启发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法,被广泛运用于初中语文古诗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启发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审美能力培养也大有帮助。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情感启发的应用,切实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蹒跚(pán) 愧怍(zuò 吊唁(yàn) 罄竹难书(qìnɡ)
B、嶙峋(xún 两栖(xī) 老妪(yù )风雪载途(zài)
C、荒谬(miù)仄歪(zè) 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ɡ)
D、尴尬(ɡān) 潮汐(xī)伧俗(chānɡ 在劫难逃(jié)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2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将序号依次写在横线上:(2分)(填序号)
①我对一只空中的蝴蝶说,啊,好大的浪呀。②透明的空气在蝴蝶看来,象海浪一样,是浩浩荡荡的。③蝴蝶象遇到知音一样,频频扇翼。④于是你看到蝴蝶小姐在飞翔中起伏,躲闪。⑤没有什么生物比蝴蝶了解空气。 6、下面古诗句描写的景色不同的一项是( )
A、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B、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嗾人狂。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 ) (2分)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中秋 B.重阳 C.端午 D.除夕
8、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在人生中,有境遇看似无望却忽逢转机便豁然开朗的情形,这种情形正契合了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一句。
(2)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抒写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的诗句是:“ , 。”
(3)《使至塞上》的名句是 , 。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有一句写景的名句是 , 。
(5)《记承天寺夜游》中有精彩的月色描写,这是:
, , 盖竹柏影也。
二、阅读理解:(26分)
(一)《大自然的语言》片断(13分)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9、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 ”、“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保持了一致。(2分)
10、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 。(1分)
11、文中加粗的句子分别采用了和的说明方法。(2分)
12、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 (答不超过12个字)。(1分)
在阅读教学中,常常被语段中的景物描写之美所折服,而初中生对景物中的动静之美领悟不深,下面是我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对动静结合美的几点思考。
一、动静结合的美学效果。
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面的恬静美 “明月松间照” 描写静景,目之所见,用皎洁的月色透过松林叶子的朦胧、清冷来描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清泉石上流。”描写动景,此句不仅有目之所见,而且有耳之所闻,静景中有声音美,静态描写中有动,动静结合,相互衬托,用清澈的泉水流过石上发出的清脆声响,来反衬月夜山村的寂静美。即使画面清冷,也很活泼,毫无寂静之感,正描绘出了静而不死的一种恬静的境界。“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句写所闻,依据声音来猜想竹子的动,回家的浣女的穿林动态美画面历历在目。后句写所见之景,可以从莲花的摇动想像出船划过水面,碰动莲花菏叶的优美声音。这两句用洗衣女的欢歌笑语以及荷叶晃动的动景,来反衬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这两句写人的动态,与上面写物的静态与动态,动静相得益彰,静中有动,动中又有静,似乎让读者就处在一个清新优美、静谧的画面中,真是动静结合所达到的美W效果啊。
二、动静结合的不同类别美
1.化动为静美
化动为静就是用静态的词语描写动态的事物,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诗时,诗中的“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对仗非常工整,创造出的意境也很唯美,诗人眼前的泉水从上空飞泻而下,此景原本应是动态之景,可是我们的大诗人出奇地用“挂”字,这样就化动为静了,全然让我们联想到山峰的峻峭以及泉水垂直落下的壮丽景色。
2.以动衬静美
以动衬静就是灵活运用动态的景物去对比、衬托静态的景物。如:著名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山林的清幽。动态的景物“蝉噪”、“鸟鸣”把整个山林的寂静表现得更加深沉。
3.化静为动美
化静为动即赋予静态之物以生命,让静态变成动态。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中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中的“山”与人像一对恋人一样含情脉脉地相互对视。此句中拟人化的化静为动,物与人互为知己,倾心相娱,这样的写景手法创造出了一种令人神往的意境。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此两句化静为动,顿成佳句,更是巧思妙想,让人拍案叫绝。 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护措的感情,山对人有友爱的感情,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瞬间有了人的情思,使全诗生动活泼。青色,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诗意盎然。特别动人之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似乎刚从远方匆匆赶来,热烈而兴奋,情急心切,顾不上敲门就闯进院子送上礼物。句子自然,无斧凿之迹,隽永清新,韵味深远。
4.动静结合美
在语文课文中,运用动静结合写法的很多,的《沁园春 雪》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让动态之景与静态之景相互衬托,冰封寂静的画面中显现雪花飞舞的灵动之美。从“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中,读者既感受到静态美的长城、大河,舒展柔美,又领略到动态美的群山、高原, 奔腾壮烈,此两处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更加表现出了那种积极的心态,竞争的活力和开朗豪迈的精神。
三、如何领悟景物动静美
1.描写的景物气氛是否热烈
景物气氛热烈的就是动态描写,景物气氛肃静缠绵的就是静态描写。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宋祁的《木兰花》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动态描写,因为枝头的红杏,如火如荼,气氛非常热烈,一个“闹”字全然点染出来。此句把无声的画面,幻化成了蜂飞蝶舞,春意盎然的热烈景象。似乎在你眼前有群鸟竞唱的气氛。闹字既描绘出红杏的纷繁,也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的热烈氛围。“闹”字中既有色的氛围,又有声的氛围,一个字氛围全出。这种热烈氛围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
2.描写的景物是否发声
发声的景物就是动态描写,反之则为静态。
王维的《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两句。鸟发出了声音,此句就是动态描写,鸟鸣是动的景物,这样使整首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死板,作者也通过动态景物的描写,春涧的幽静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说明事物有着矛盾着的双方,它们是互相依存的。
3.描写的景物是否运动
描写的景物如果是动态的就判断为动态描写,反之可视为静态描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时,诗中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两句景物运动的,所以是动态描写。气蒸云梦泽描绘出湖滋养哺育广大的沼泽地带,使那些地方的佳木葱茏。波撼岳阳城衬托出湖的激情澎湃,好像忽然间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无边无际的天空都似乎在水中晃动。巨大的城市变得特别渺小了。放眼望去,整个浩淼的湖面是运动着的。“蒸”字给人万马奔驰的运动之感;“撼”字让读者联想惊涛拍岸的运动之景。
三、动静结合的美源自不同的描写对象
1.自然景物中的动静结合美。
古往今来的文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不仅关注静态时的柔美,而且还从细处着眼洞悉自然景物动态时的风采,常常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来彰显自然景物的生动形象美和整体美。如:郦道元的《三峡》中绘景做到了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其中“素湍绿谭,回清倒影”一句中的“素湍”“回清”是动态之景;“绿潭”“倒影”是静态之景 。此句运用动静结合,把水有活了,写得有生命了。再如:“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句中静态景物 “怪柏”,动态景物“悬泉瀑布”,更形象地是“飞漱”一词,写出了泉水瀑布在急速向下流动, 此处的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体现了作者描写时的张弛有度。
2.人物描写中的动静结合美。
不但描写自然景物时可以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而且描写人物时也同样可以运用它。如在描绘人的外貌,神态,姿势等时,可以在生活观察的基础上,提炼出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某个特定的动作来写。运用动静结合可以全面展示出一个人物的特征,尽量达到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的完美统一。
四、借用修辞,静态变为动态美。
比较阅读可以分为类比和对比。类比是从一种已知事物的特殊属性,推测另一种事物的特殊属性的推理过程,重在寻求相似点。对比是将两种事物的属性相区分,重在寻求相异点。类比和对比的过程都是探求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过程。通过类比和对比,可以突破原有的认知模式,获得创造性地认识。文言文比较阅读考查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文言文知识,如通假字、实词、句子翻译等,而且考查对文本内容比较性的理解。这就把我们对文言文的阅读提高到鉴赏评价的高度。那么,我们应如何应对学业水平考试中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呢?
1.看考点、明范围
文言文比较阅读,从选篇来讲,包括段与段的比较、段与篇的比较、篇与篇的比较、课内与课内的比较、课内与课外的比较、课外与课外的比较、文章与文章的比较、文章与诗词的比较等。题型设置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结合文意,理解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涉及通假字、重点实词和常见虚词。考察形式以翻译为主,兼有选择,特色之处在于考察文言文中词语与常见成语中该词含义异同。
1.2 划分句子停顿,通常采用直接标注或选择的形式。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重点句子,通常兼顾两篇文章。
1.4 正确领会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并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如:概括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等。
1.5 比较文章写法及表达方式的异同。如:描写角度、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6 比较两篇阅读材料中作者的情感倾向,并形成个人见解。如:捕捉事物的本质特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2.探病因、开处方
只有了解了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型,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才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强化练习。解词、断句、翻译三道常规题考查我们文言文基础知识和迁移能力。大家往往在阅读课外语段时对一些文言词句理解不当,经过对考点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解词侧重于实词,以关键词为重点,所谓关键词是指常见的、古今关联密切却又变化较大的词,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为主要测试点。
备考中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文段,都要重视那些有显著的句式特征的句子,如疑问句、倒装句、对偶句、省略句等等,这是翻译的设题点。
断句考查我们的语感,日常反复诵读是十分必要的。把握句子内部的语意停顿,看似灵活,其实也是有其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往年中考试题中的“节奏划分”试题为例,对语意停顿略作归纳:
2.1 主谓之间
例:城/非不高也;今夕/是何年
2.2 动宾之间
例:衔/远山,吞/长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3 发语词和关联词之后
例:夫/环而攻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3.1 利用语感迁移拓展鉴赏角度
通过对某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造成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即平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我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知识来对新学知识产生影响。如在学习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大家自然会联想到曾读过的杜甫的《登岳阳楼》。在冰心的《谈生命》“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一句中我们又能品出《〈孟子〉二章》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涵。而陆游的词《诉衷情》中“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一句又自然地勾起了我们对曾经学过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中诗人对“梦”境展现的回忆,进而深刻地领悟出萦绕在陆游心中那份不灭的报国之志。
2.3.2 发挥提示助读功能培养比较阅读习惯
教材每个单元前的“单元提示”,每篇课文前的“阅读提示”,都是帮助我们把握课文内容和形式的辅助材料,有利于开拓我们的视野,培养鉴赏的习惯。以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为例,单元提示中明确指出三篇古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它们“都是山水游记”,“柳宗元、欧阳修的游记是唐宋时期山水游记的典范之作,偏重借景写怀,抒发身世之慨;袁宏道的游记则体现了明清时代山水游记的特点,偏重于表现自然之美和个人情趣。”根据这一提示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进行类比,将这两篇与袁宏道的《满井游记》进行对比。
2.3.3 巧设比较加深理解
对课内相同或相近的文言文,要从比较的角度进行阅读,通过多读增强比较能力。可以将同一类型文章如战争题材、寓言、写景等进行比较,将同一人物的不同事迹进行比较,还可将不同人物如何对待同一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例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岳阳楼记》如何评价孟子的忧患意识和范仲淹的忧乐观?
孟子的忧患意识启迪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居安思危,这样才不至于贪图安乐,盲目乐观。才会努力充实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多么优美的教学文章,如果脱离教学实践,那么也只能是一棵无根的树,显得不扎实,既无操作性更谈不上指导性。所以借海量识字活动的开展,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利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进行研究学生海量识字研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调动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年级是学生识字的关键期,因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二年级学生要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感受汉字的字形美。”对于有的人而言语文的学习是一项艰巨而繁杂的过程,很多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和老师交流会说自己以前的语文不好,所以孩子学不好是正常的。通过与家长交流,每学期开学初给学生开适合他们的孩子这一年龄阶段看的课外书,家长照着书名去推荐孩子阅读课外书,使家长对孩子的识字指导有一定的方向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认识新字,让孩子积累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海量识字以课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读课外书,积累的好词佳句,知道的科学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二、展示识字成果
学生识字效率提高了。任课老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教学生识字方法,形声字,例如:粉,钟,仔,城,拥,抱归类识字属于形声字。换一换识字,例如:抱,跑,泡,炮,袍,咆;请,情,清,晴,蜻;操,澡,燥,躁。比一比识字,斥,折,斤,拆。遇见复杂的字,要先观察,例如:馨,灌,溉,蓬。引导学生识字途径多种多样,广告,说明书,宣传栏,电影字幕,只要是有字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自己识字的课堂,成为自己识字的好帮手。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了。通过主题班会《海量识字―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读书的收获,即锻炼了孩子的表现能力,同时也让孩子有学习的成就感。通过主题班会中设计“词语接龙”的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知识带来的幸福,并在游戏设计中与所学阶段的内容结合,让学生快乐并成长。例如“词语接龙”中:父亲-亲人-人生-;看见-见面-面条-条件-,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主题班会中还设计了“历史故事”我最棒,讲述通过读课外书我知道的历史故事,受到的启发。“我是小小科学家”借助自己读课外书所知道的科学生活小常识,在同学面前展示。例如:冰糕为什么会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很多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它的茎部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线就背着光,同时它还刺激背着光的一面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比向光的一面长得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蜜蜂是怎样酿蜜的――我们都知道小蜜蜂十分勤劳,它酿的蜜十分的甜,却不知道他是如何酿蜜的,蜂会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自己的甜汁吸到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反复进行100―240次,最后才能酿成香甜的蜜。孩子们在展示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在收获中快乐。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文化长廊中有数不尽的瑰宝。主题班会“祖国山河我来赞”中让孩子借用假期积累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展示自己所积累的赞美祖国山河的古诗词。例如:《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望岳》,《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破山寺后禅院》,《登鹳雀楼》,《凉州词》,《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家长与学校配合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开好每一次家长会,每次开会前都做好准备工作。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结合本次海量识字所教年级,开家长会时给家长开出小学二年级所应该看的课外书名单:《可爱的鼠小弟》,《爷爷一定有办法》,《蚯蚓的日记》,《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二年级的小豆豆》,《二年级的小朵朵》,《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并在暑寒假要求学生买一本《小学生必备古诗词》按着顺序,结合所在年级背诵,二年级要求学生一个假期背十五首。一学年下来学生收获颇丰,家长面对自己的家教指导也找得到方向下手。对于老师的要求也会比较清楚,主动性加强,对学校工作的配合积极性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