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离别的诗词范文

离别的诗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离别的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离别的诗词

第1篇:离别的诗词范文

1、耐冲击度。天然大理石有裂纹、易碎,加工要求非常高,稍不留神就会造成碎裂,装修施工时损耗大;瓷砖经过物理压制和化学烧制而成,质地坚硬,同时可以根据消费者实际装修要求加工切割。

2、耐磨度。天然大理石莫氏硬度仅3级,长时间用于地面时,表面容易磨花磨损;瓷砖莫氏硬度4-5级,表面加上釉料保护,产品超级耐磨。

3、抗折度。天然大理石的运输搬运、安装铺贴时还是极易折断;瓷砖经过物理压制和化学烧制而成,质地坚硬致密,一般小汽车缓慢压过砖面都不会碎。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离别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 《一次别离》;叙事视点;流动视点;多重视点

《一次别离》讲述了一个中产阶级的伊朗式离婚故事,大学教师西敏为了女儿特眉的前途要移民国外,而丈夫纳德为了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反对出国,两人决定离婚。由于西敏搬回娘家,无人照顾纳德的父亲,纳德雇佣了怀孕的保姆瑞茨,却不想意外接踵而至——瑞茨为救纳德的父亲被车撞到,为了去看医生她只好将纳德父亲绑在床上,结果老人掉到床下受伤,生气的纳德将瑞茨推下楼梯,瑞茨流产后其丈夫萨马迪将纳德告上法院,经过三次法院的审裁和纳德与西敏两次争吵之后,纳德同意赔偿保姆一家,但是他要求信奉伊斯兰教的瑞茨对着《古兰经》发誓是自己害得她流产的,瑞茨因为难以肯定自己是否真的是因为纳德的一推而流产所以不敢发誓,萨马迪生气离家,并砸了纳德的汽车,影片的在此时爆发。纳德与西敏最终离婚,影片在特眉说出自己选择跟谁一起生活结果的一刻结束。

就是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风格浓厚的电影引得金熊、金球和奥斯卡“竞折腰”,我想原因就在于其精密和充实,情节的组织串联与对白的别具深意让这部电影缓缓源源;同时电影的视听处理中对视点叙事的用心用力更加深了《一次别离》的艺术性和饱满感。电影不仅突出不同人物的视点变换流动,更借助玻璃等外物改变拍摄视点达到不同从前的意义。这也是《一次别离》中时刻抚肇的非异域猎奇化却同时具有极强“疏离”感的根源之一。

“视点”问题一直是众多理论家和学者研究的兴趣点所在。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家托多罗夫说过:“构成故事环境的各种事实从来不是以它们自身出现,而总是根据某种眼光、某个观点呈现在我们面前。”“视点问题具有头等重要性确是事实……从两个不同的视点观察同一个事实就会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事实。”①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出用“聚焦”(focalization)的概念来取代“视角”(perspective),以修正“视角”一词引起的偏向视觉性的误解,并且提出了著名的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的聚焦类型三分法;美国学者厄尔·迈纳认为“视点是有关叙事者状况的一个隐喻”②。众多叙事学中视点艺术的研究为电影中的视点叙事时间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电影艺术建筑在一个稳定的四边形的四个端点之上,它们分别是:时间、空间、视觉、听觉”③。由此电影视点叙事得以运用电影独有的视听体系来模拟观众的世界,以抹平摄影机痕迹,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引导观众关注点和情绪走向,于潜移默化中植入作者的情感与创作意图。

叙事视点的指导性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叙事视点不是作为一种传达情节给读者的附属物后加上去的,相反,在绝大多数现代叙事作品中,正是叙事视点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④同样,在电影叙事中,视点叙事可以说是一部电影的基础与追求。尼克·布朗在《电影叙事修辞学》一书中十分推崇电影叙事的视点作用,“将视点作为连接着叙事人与人物、观众与人物、故事与话语、认同与拒斥、叙事观点与观看方式、机位、构图与场面调度的节点。”⑤导演法哈蒂在创作《一次别离》时特别将一条叙事线植于视点的转换之中,而视点叙事的饱满使得电影整体更加充盈厚重。

通过对影片视听的分析,可以看到《一次别离》在视点叙事方面的突出特点在于视点的循环流动和不同人物多重视点的叠加与选择,并且将多重流动的视点最终归拢到孩子的视点上来作为整部影片叙事视点的落脚点,这样的视点处理既精彩纷呈又张弛有度,让一个伊朗式离婚和中产阶级与大众碰撞的故事在视点叙事的层面中变为了一个情感疏离的充满隐喻的迷宫寓言。

一、循环流动的视点

《一次别离》的叙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显示出导演对日常生活的细腻理解以及对叙事技巧的娴熟把握。电影的情绪控制中波峰、波谷、频率和波段间的长度以一种高波澜弹跳度表现着,这种高密度性有别于一般奇观电影的创作手法。

对于快速发展的情节,不断跳跃的细节,影片找到了一个巧妙的整合办法,即视点的循环流动。这种剪辑手法被反复运用在谍战片、悬疑片等类型片中,而《一次别离》这样一部现实主义的剧情片中也使用了同样密集的镜头视点转换:人物视点快速变换,全知视点、限知视点的恰当自如、交叉使用,机位设置的自由开放,等等。也唯有如此,才将一个由五次官司、两次争吵组成的故成一部极具观赏性的艺术电影。

举例来看,影片的第6分20秒到12分40秒的6分钟20秒时间内,共计有71个镜头,即平均约535秒一个镜头。这其中包含人物视点转换32次——特眉14次,西敏6次,纳德8次,索玛雅2次,纳德老父亲2次。这段是非常精彩的视点转换处理,几乎让人目不暇接,特眉对母亲一举一动的关注、西敏貌似平静的扫视、纳德偷偷望向西敏的眼神、索玛雅天真视角下的纳德一家和痴呆老父亲略带审视的目光,推进剧情的同时又在着力交代着各个人物的心态和性格。除了纳德、西敏、瑞茨、特眉、老父亲和索玛雅的人物视点之外,导演又着力营造着全知视点、限知视点以及限知视点和全知视点叠加的视点,让我们的眼睛跟着镜头不停地跳跃旋转。

这一段情节中人物是在房间里不停运动着的,纳德的家用玻璃分隔了室内空间,这得以让视点“穿墙而过”,方便人物之间的互相观察对视,以人物的运动带动视点的循环流动,而房间内多个人物的走动带动了镜头的运动和视点的变化。可以说《一次别离》在视点的循环流动方面的处理达到了极致性和平衡感,利用空间、时间、视觉、听觉多个方面来达到推进视点叙事的目的。

电影中的主要场景并不多,除了纳德家之外还有法院的审查室,这部影片中充斥着的没完没了的争吵就大多发生在这里。而就在这样一个大约只有十平米的小屋子内,《一次别离》撒欢儿似的撒开了摄影机,让一切活跃起来,不能不说这是一次镜头的狂欢。比如第一次庭审的前七分钟内,审讯室内架了至少14个机位,而象征正义的法官几乎被各个机位包围。110次镜头转换,即平均39秒一个镜头,这意味着大量的音画不同步和快如急雨的镜头转换,视点以360°地发生着变化,镜头流动带有一种强烈的韵律感,将两方针锋相对的情形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频繁的镜头转换是现实主义影片中不常见的剪辑处理方法,比如同是伊朗电影,马基·马吉迪的《小鞋子》就多数是运用长镜头来叙述故事,而《一次别离》配合着流畅自然的台词,镜头转换也如行云流水一般,导演举重若轻的全局把握能力,让人不能不佩服。但尽管影片视点转换如此密集,却并不使我们晕眩,这是因为导演审慎地控制着视点的叠加与选择。

二、多重视点的叠加与选择

《一次别离》的人物视点相当令人信服,这赋予了其现实感和真实性。导演在不同人物的视点处理之下铺建了一条隐藏的叙事线索,以达到完成人物性格刻画、加深离别意味的目的。影片在不同人物视点间的跳跃之中寻找打破平凡的突破口,而最终在孩子的视点中完成了升华。

电影中的主要人物来自等级不同的两个家庭。西敏时尚知性,果敢独立,黑色头巾掩盖不住她火红色的头发;而作为一个伊斯兰世界中的中产阶级丈夫和父亲的角色,纳德则有着男权制和父权制的心理倾向。夫妻两人在生活中有着很多观念上的分歧,所以在两人的视点之中都暗含着对对方的不妥协与倔强,纳德和西敏互视时的视点方向,多是对方的背后和不易察觉的角度,隐藏的暗暗观察,是夫妻间互不妥协的表现;痴呆的老父亲貌似毫无聚焦的眼光其实常常以审视的眼光打量着儿子和四周,这无形中加重了纳德对自己谎言的压力感和影片整体的沉重感;瑞茨是一个典型的伊朗女性,低眉顺眼,她的视点在别人身上停留不多,常常看了一眼就马上挪开,望回地面;萨马迪是个火暴脾气,他总是较长时间盯着纳德看,以表现自己的愤怒;特眉的视点则牢牢锁在父母身上,这是她内心渴望父母和好的情感表露;索玛雅的视点多是对生活中遇到新奇事物的好奇眼神,例如对中产阶级家庭装修装饰的细心观察,是一种属于幼童的关注角度。导演对多个人物视点均细细把握,利用多重视点将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表露出来,使人物非常丰满。

除了多人物视点叠加外,《一次别离》视点叙事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很难断定电影中一些镜头的全知性还是限知性。在镜头中,我们通常是以观影上帝的身份来洞察一切,可是《一次别离》却利用视点的模棱两可来模糊了全知与限知的界限。比如在西敏离家的时候,镜头视点在不停发生着变化,事件也非常多:纳德给父亲刮胡子,西敏收拾行李,保姆来面试,搬运工的抱怨,女儿的不满……在如此快速的剪辑下,很多人忽视了西敏从卧室里拿零钱付给搬运工的细节,从而不了解纳德卧室里钱的真正去向。镜头给了我们全知视点,却同时限制了观众的快速洞察。这种既是全知又是限知的视点叠加运用使得影片增加了扑朔迷离感,这也是《一次别离》悬疑感的由来。

“通过特写来加强我们思想集中的那一点生动性,就好像把外部世界编入我们的思想,并且不是由自己的规律,而是由我们注意力的行为形成的。”⑥例如大部分悬疑电影的处理方式是突出重要情节和道具,先入为主虽然能让观众轻松跟上快速的电影节奏,却会导致其对剧情的走向一清二楚,失去原有的悬念和紧张度。而《一次别离》作为剧情片却有着不输于悬疑电影的紧凑和悬念,层层嵌套,疑云重重,这实际上就是视点处理上的别具匠心。旋转的视点同样是一个迷宫陷阱,将重要的信息全部隐藏平实化,这样可以使得电影的紧凑节奏得以舒缓,更增加可看性和韵律性。对比商业电影的简单处理方式,《一次别离》做到了电影叙事中“帮助叙事流畅连贯而不能强使观众的眼睛停顿下来看一种人为的、生硬的或错误的连续关系”⑦。

多重视点的叠加并没有造成混乱是因为电影将这些复杂的处理都归拢在了一个点上——孩子的视点。虽然电影表现得比较隐晦,但是不可否认这部影片中大多数的主观视点都是孩子的视点。首先,这样的处理方式能为电影中复杂的多人物视点转换和全知、限知甚至全限知综合的视点运用找到一个整合的归拢点,达到杂而不乱的叙事效果;再次,孩子的视点本身具有其特殊性,“小孩子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但其感觉、眼光和理解力远比他们所能用词汇表达的更丰富敏锐、更深邃。”⑧在孩子的视点之下,导演的创作意图可以较为隐晦却更具震撼力地表达出来。

孩子的视点是电影提升层次的突破口,可以这么说,孩子的视点作为立定点的叙事处理方式,是《一次别离》得以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的最重要原因。

特眉是一个青春期少女,在她的视点里是大多是母亲和父亲的分离画面,她像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自己即将离婚的父母。影片利用她的视点将纳德与西敏不存在对话时的表情与反应展现出来,让观众看到了夫妻争吵外情感的下意识表露,也表现出了这个聪慧孩子压抑的悲伤。在她的眼中,父母的和好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她将视点对准父母,观察着细微的一切和可能存在的希望,这种独属于少女的隐忍又悲伤情怀,在特眉的视点中得到了体现和突出。循环流动和多重叠加的视点最终落回了特眉的视点之中,特眉的视点既是线索也是结果。

孩子纯真又明确的视点往往给人一种无所遁形的感觉,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是特眉在纳德指导她数学作业的时候质疑纳德的证词,纳德承认自己确实撒谎了,此时这个孩子的视点外不仅是对父亲权威性的质疑,也是对原本世界信仰的动摇。在特眉的视点之下,中产阶级对于移民、教育和两性关系的不同看法,成人世界的复杂沟通,普通民众与中产阶级间的对立性一一展现,这些难以表述的社会问题在特眉的视点下被错落有致地安插接合,貌似不经意,但是从未离开过孩子视点这个主轴。

在影片爆发的时刻,特眉与索玛雅的视点相交,前一刻还在门外玩闹的两人在父母间(阶级间)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刻无言对视,小小索玛雅仇恨的眼神宣告了两个阶级间巨大鸿沟。明明是大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导演偏偏用孩子的视点出场来宣告调和的失败,如此强烈的对比性带来了强于点叙事多倍的巨大震撼力。正因为有了孩子们的视点,使影片有了主心骨,有了某种精神诉求和情感依托,日常生活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义。

“如果对伊朗电影新浪潮做一个粗略的概括,那么,其影片的主要特征是低成本、小制作,多以孩子为影片的主角,通过孩子们的目光呈现底层人的世界。”⑨在伊朗电影中孩子的视角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角度,孩子仰视着成人世界,所以从孩子的视点来观察世界,世界会变得好奇和难以理解。《一次别离》虽然是以反映伊朗中产阶级移民和阶级碰撞为主要命题的电影,但是孩子在电影中的作用巨大,尤其在视点叙事这个隐藏线索之下,孩子们的视点中折射出了更多的深意。

《一次别离》的最后情节是法庭里特眉即将说出父母离婚后她选择跟谁一起生活的结果,也就是她选择留在伊朗还是移民国外的结果。镜头眉的视点直对着镜头外的法官,而镜头外的法官并没有出场。其实在此时,特眉的视点之外的对话人已经不再是法官,而是整个社会。导演利用一个孩子的视点来与社会进行对话,而在揭晓选择答案的一刻戛然而止,在表层情节叙事之下的孩童视点叙事层面来看待这个结尾更显精妙深刻。特眉在法院以脸颊不停流下的泪水让我们瞬间进入了这个孩子的内心,关于信仰、亲情、责任、生活、苦难同时被呈现,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三、结语——视点叙事下的情感疏离

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关注伊朗中产阶级与大众的冲撞、伊朗女性的境况等问题,在其2009年的电影《关于伊丽》中已有很深体现,而这部《一次别离》更加凝练,时间跨度小,场景少,人物集中,线索隐藏,尤其是导演有意通过视点选择营造的旁观感,使得电影中的疏离感愈强。

社会与民众、法制与情感、阶级与阶级、丈夫与妻子、男性与女性、父母与子女,《一次别离》囊括了很多情感类型,但这些情感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疏离隔阂,而且矛盾最终也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渐行渐远——纳德与西敏最终离婚、法院里依旧嘈杂混乱人满为患、赔偿失败萨马迪砸了纳德的车子、患痴呆症的老父亲的失语甚至死亡……无不加重了别离的意味。

视点选择下的情感疏离在《一次别离》中被具象化了,那就是电影中常常出现的玻璃。横梗在视点之外的玻璃,分隔了思想、感情和人性的世界。平板玻璃、轧花玻璃、钢化玻璃、磨砂玻璃甚至防弹玻璃,一层层的玻璃组成了巨大的视点迷宫。玻璃貌似透明的却又不可穿透,完完全全改变了人和摄影机的视点意义,由于玻璃的分隔,使电影潜伏着暧昧、失衡和阶级人性之间的不可跨界性,玻璃成为影片中强大的别离隐喻。可以说这是一部在玻璃布景里完成的如舞蹈般狂欢的电影。

于是,隐藏在一个平凡的离婚和官司故事之下的视点叙事便彰显出了其巨大的张力和魅力。《好莱坞报道者》评价此片道:“伊朗电影人似乎一直因为审查制度的严苛而无法自由表达思想,但是法哈蒂却成功做到了这点。表面上简单的叙事方式讨论了复杂的社会、道德和心理命题,其对伊朗社会的深刻观察少有其他影片能够做到。几位演员的表演在近距离的镜头前显得真实且充满深度,快节奏的剪辑方式帮助这部两小时的影片保持了情节的紧凑。”《一次别离》举重若轻地将一个个沉重的社会问题承载于饱满的叙事中娓娓道来,这是这部电影的基础;而电影视点叙事的突破则是惊喜与出众的砝码,厚重与精密便从中而来,着实可贵。

注释:

① 张晏德:《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页。

② 厄尔·迈纳:《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③⑤⑨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第15页,第25页。

④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159页。

⑥ 李恒基、杨远樱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上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6页。

⑦ 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64页。

⑧ 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参考文献]

[1] 张晏德.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 厄尔·迈纳.比较诗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 李恒基,杨远樱.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第3篇:离别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孤立词识别 免疫粒子群优化 LBG算法 DHMM

中图分类号:TN91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111-03

语音识别是一项极具魅力且大有作为的新兴技术,其涉及语音语言学、生理心理学、信号处理及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该技术的目标主要是利用人机接口来实现人与机器的直接对话,并能够使机器根据人的语音执行各种相应的命令。作为语音识别的一个分支,孤立词语音识别已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中的查询和语音拨号、汽车导航中的语音控制、语音检索等[1][2],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然而,很多应用产品的效果仍不够理想,如识别率低、语音库词汇量少、识别速度慢等都严重制约着语音识别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推广应用。目前,语音识别中运用较多的是隐马尔科夫模型(HMM)、矢量量化(VQ)、动态时间规整(DTW)、人工神经网络(ANN)以及支持向量机(SVM)等方法[3]。其中,HMM和VQ在孤立词语音识别中应用较为成功。

在HMM的孤立词识别系统中,首先是提取用于训练的语音特征矢量,然后对其进行矢量量化。矢量量化中,用LBG算法训练得出矢量量化器,再用矢量量化器量化训练参数。最后,训练参数进入HMM语音识别系统中进行训练识别。但是,经典的LBG算法对初始码书的选取较为敏感,易陷入局部最优[4]。因此,本文运用免疫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改进LBG初始码书设计,并通过HMM语音识别系统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识别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 DHMM孤立词语音识别方法

隐马尔可夫模型作为一种语音信号处理中广泛运用的统计模型,可实现双重随机过程[5],既可以描述直接观测到的信号瞬态特征,又可以描述隐含在观测序列中的动态特征。HMM分为离散HMM(DHMM)、半连续HMM(SCHMM)和连续HMM(CHMM)三种[6]。本文中侧重孤立词语音识别研究,鉴于DHMM输出离散分布概率,实现时所需的计算量以及存储量都较小,因此选用DHMM模型(图1)。

DHMM语音识别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假设为一个观察序列,为HMM参数组,DHMM语音识别过程需要进行如下三步:(1)给定模型的条件下,计算得出观测序列的概率;(2)选择一个最优的状态序列来表达观测序列;(3)通过调整模型参数,以使最大。

在DHMM孤立词语音识别中,要计算观测序列对模型的概率,可以使用Baum-Welch算法和Viterbi算法[7]。Baum-Welch算法用于计算所有可能状态序列所对应概率,Viterbi算法用于计算最大似然状态序列对应的概率。它们均是动态匹配过程,计算观测序列与模型之间的最佳匹配,两种算法具有几乎相同的计算量。但是Viterbi算法能将浮点乘法转为定点加法,还能将概率对数化,从而能够提高识别的速度。本文的DHMM的语音识别系统采用Viterbi算法来进行识别。

2 免疫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

Kennedy和Eberhart通过研究鸟群捕食行为,在1995开发了一种仿生进化算法——粒子群优化(PSO)算法[8]。PSO算法和其他优化算法相似,运用群体进化的方式,假设单个粒子无体积无重量,以一定速度在搜索空间中飞行。根据自身及群体的飞行经验,空间中的粒子不断调整自身的飞行速度,通过调节并改变飞行方向和距离,在空间中根据最优粒子的位置进行搜索,经过不断迭代获得最优解。

在PSO算法中,假设一个D维搜索空间,群体由N个粒子组成。在聚类过程中,先对这群粒子随机初始化。在迭代过程中,通过跟踪个体最优值和全局最优值的变化,每个粒子不断更新自己的位置及速度。设第个粒子的速度为,第个粒子的位置为,则粒子优化计算如下式:

(1)

(2)

式中,、是对应的学习因子,取值通常为2,和取[0,1]间的随机数,代表惯性权重,其取值将影响算法的收敛性,取值太大会导致算法不收敛,因此权重大小的选择很重要。

设第个粒子为最优位置,在求解最小化问题时,目标函数值越小,则适应度就越好,则个体最优值:

(3)

设目标函数为,为所有粒子搜索到的位置最优值,则有全局最优值:

(4)

式中,、、和分别表示第次迭代过程中,粒子在第维的速度、位置、个体最优位置和整个种群的全局最优位置。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粒子飞出搜索空间外,通常取值为,取值为,则将有,。

PSO虽然算法简单,实现容易,但仍存在一定缺陷。PSO算法的各种参数值往往是通过经验来确定,其很难保证种群的多样性,算法容易陷入早熟。因此,本文设计了免疫粒子群算法(IPSO)。通过将免疫记忆、免疫调节及接种疫苗等处理机制[9]运用到PSO算法中,每个粒子都作为一个抗体,使算法有了全局收敛能力,避免陷入早熟,提高了粒子群的多样性和收敛速度。

在本文中,将每次迭代生成的最优粒子作为记忆细胞保存起来,当部分粒子适应度较低,不合要求时用记忆细胞来代替,从而加快搜索速度。在粒子群更新的过程中,本文利用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当抗体(即粒子)的浓度增高时,系统对其进行抑制的作用就增大,选择的概率就减小;反之,选择的概率增大。这样就可保证粒子具有多样性。

通过下式可计算第个粒子的浓度为:

(5)

通过式(5)可计算第个粒子浓度的选择概率为:

(6)

其中,表示第个粒子的适应度函数值。从公式(6)可以看出,与粒子相似的粒子数量越多,粒子被选择的概率就越小;反之,粒子被选择的概率就越大。

3 基于IPSO算法的码书设计

3.1 参数设计

LBG算法是经典的码书设计方法[10],但LBG中初始码书的好坏对码书收敛的速度和最终码书的性能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充分利用IPSO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将每个粒子看作一个码书,经过聚类、迭代得出最优解,然后将最优解作为初始码书,再用LBG算法优化得到最优码书。

本文所用免疫粒子群改进LBG算法中参数的设计为:粒子群规模;新增粒子数;粒子维数;最大迭代计算次数;学习因子;惯性权重及适应度函数分别通过公式(7)及公式(8)进行计算。

(7)

式中,为惯性因子最大值,取值为1.0,为惯性因子最小值,取值为0.4,为迭代次数,为最大迭代代数。

(8)

其中,表示第个聚类中心,为属于第个聚类中心的数据集合,为聚类类别数。适应度越小,说明聚类越紧凑,码书性能越好。

3.2 码书设计

基于IPSO的码书设计算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种群初始化。随机地从语音库训练矢量集中选取D个矢量作为一个粒子(即码书),矢量的维数为,反复进行N次得到N个粒子,初始化粒子的速度,位置。

步骤2:计算各个粒子的适应度值,对个体最优值和全局最优值进行更新,将作为免疫记忆粒子保存。

步骤3:根据公式(1),(2)对粒子当前速度和所在位置进行进化计算。

步骤4:随机产生个粒子,形成新的粒子群。

步骤5:对N+M个粒子的浓度选择概率通过公式(6)进行计算,将概率大的个粒子选出,进入下一代。

步骤6:选取为疫苗,随机确定一段基因,将步骤5中选出的粒子与疫苗对应的基因进行替换。

步骤7:计算被替换粒子的适应度值,与父代进行比较,若不如父代,则取消接种,反之保留该粒子,形成新的粒子群。

步骤8:对每一个粒子(即码书)按照最近邻法则,重新确定聚类划分,计算出新的聚类中心,形成新码书。

步骤9:当计算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就结束,否则,跳转至步骤2后重复进行。

4 实验仿真分析

4.1 实验建立

孤立词语音识别仿真实验需要语音特征提取、矢量量化、模型训练及识别测试4步:

首先,分帧提取待训练和识别的语音信号特征参数,每帧为一个矢量,构成矢量序列。本文采用过零峰值幅度(ZCPA)语音特征,形成1024维特征矢量。

其次,对高数据率矢量序列进行矢量量化。本文通过IPSO改进LBG算法来形成矢量量化器,将训练数据库中10人在不同噪声、不同词汇量下的语音特征矢量量化形成相应码书。

第三,将上步得到的码书输入到DHMM模型的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中,采用5状态单词模型,27个样本训练一个单词,将每个单词运用Baum-Welch算法训练成一个模板。

第四,运用矢量量化器对待测试的8个人在不同噪声、不同词汇量下形成的数据进行矢量量化,形成测试码书。然后用Viterbi算法得到测试语音数据与上步形成的模板所匹配的概率,最大概率值极为识别结果。

4.2 仿真分析

本文通过C++语言编程,在PC机上建立基于过零峰值幅度语音特征的IPSO-LBG改进DHMM的孤立词识别系统。实验中选用在不同高斯白噪声条件下(包含15dB、20dB、25dB、30dB和无噪音),18个人都分别采集10词、20词、30词、40词、50词,每人每个词发音三次,形成实验语音数据,其中10人的语音数据作为训练数据库,另外8个人的语音数据作为识别数据库。这样,通过PC机编程仿真,得到了不同噪声和词汇量下的基于免疫粒子群优化LBG算法的DHMM语音识别结果。

表1所示为在不同词汇量和不同SNR下,分别基于LBG算法和IPSO-LBG算法的DHMM在语音识别实验中的识别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基于IPSO-LBG算法的识别率在不同词汇量和不同信噪比下都比基于LBG的高,正确识别的词汇量也增多,这说明IPSO-LBG算法跳出了局部最优值,提高了系统的识别性能,尤其在大词汇量的语音识别中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优势。

(图2)和(图3)分别是基于LBG、IPSO-LBG两种算法的DHMM语音识别系统在不同词汇量下的平均识别率柱状图和在不同信噪比下平均识别率的柱状图。从两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词汇量下识别率都有所提高,且随着词汇量的增多,识别率的提高也加快。在不同的信噪比条件下,识别率的提高速度差不多,在无噪声的情况下识别率最好,系统的抗噪性能还有待提高。总体上验证了基于IPSO-LBG算法的语音识别系统的有效性。

5 结语

本文将免疫粒子群算法运用到码书设计中,设计了IPSO-LBG算法,并将IPSO-LBG算法用于DHMM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中,并给出了实验的结果及分析。通过与基于传统LBG算法的DHMM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相比,证明了IPSO优化的识别系统有较好的识别率,对今后孤立词语音识别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袁里驰.基于改进的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语音识别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6:1303-1308.

[2]M. Benzeghiba, R. De Mori, O. Deroo, S. Dupont.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and speech variability: A review[J].Speech Communication,2007,49(10):763–786.

[3]任杰.语音识别技术概述[J].大众科技,2010,08:21.

[4]王社国,魏艳娜.基于遗传算法的VQ码本设计及语音识别[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17:71-73.

[5]A-V.I. Rosti, M.J.F. Gales. Factor analyzed hidden Markov models for speech recognition[J].Computer Speech and Language,2004,18(2):181-200.

[6]高清伦,谭月辉,王嘉祯.基于离散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语音识别技术[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7,02:8-11.

[7]于倩,李春利.自适应矢量量化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7,06:128-130.

[8]陈立伟,宋宪晨,章东升,杨洪利.一种基于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J].应用科技,2008,02:17-20.

第4篇:离别的诗词范文

陆游《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绿树暗长亭,几把离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在这首词中,阳关指的是“阳关曲”,又名“阳关三叠”或“渭城曲”,该曲取材自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篇绝句后来成为一首七弦琴歌,因取诗中“阳关”一词,再加之歌曲的三次叠唱,故名《阳关三叠》。因为《阳关曲》渲染的是离愁别绪,该词中作者“身是行人”,将别故人远去,又闻阳关曲,词人此刻的离愁更是愁上加愁。可以说,识得“阳关曲”就读懂了诗歌之离愁,所以“阳关”在古诗词中出现时往往是表离别的悲愁意象。

而在中国古诗词中还有另外一些古曲调,如“折柳曲”“何满子”“花”“行路难”“关山月”“梅花落”等,诗人将这些曲调也直接根植于诗词当中,构成情感表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折柳曲”也叫“折杨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杨柳”即曲子《折杨柳》,曲中所表达的就是送别时浓浓的惜别感情。

“何满子”――曲牌名,据传何满子是唐玄宗时的宫人,因得罪皇帝而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愤,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然而皇帝却终不免其刑。因为何满子出色的技艺,大诗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继为之赋诗。唐代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就是在说宫人本已幽闭深宫二十年,故乡亲人远在千里之外,乍然听得《何满子》,君恩寡淡与否自然在心中,焉能无恨无悲呢?了解《何满子》的曲辞来源,就能明白为何听得《何满子》就会“双泪落君前”。

“花”,源自于南朝陈后主《玉树花》:“玉树花,花开不复久。”所以花代表了亡国之音,杜牧《泊秦淮》中即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所以曲辞多悲哀之音。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从军北征》李益)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名。诗人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一诗中“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中“梅花”系乐曲“梅花落”。同《折杨柳》一样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曲辞往往以傲雪凌霜的梅花为描写对象。诗歌中表现出听古曲“梅花落”的诗意,因笛子音调之特点,所以这样的诗句往往表现哀伤之意。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出自于汉乐府,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比如《塞下曲・饮马渡秋水》(王昌龄)、《塞下曲・伏波惟愿裹尸还》(李益)、《塞下曲六首》(卢纶)等。“玉阶怨”亦属乐府古题,其内容则以宫怨为主,如李白、谢眺等都写过这一曲调的古诗。而这些诗歌都可以从诗题中一窥诗歌内容。

第5篇:离别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古代诗词 悲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86-01

我国古典诗词之中的悲剧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反映婚姻生活不得意,有情之人最终难成眷属的“姻缘悲剧意识”;第二种是反映背井离乡,至亲之人之间离别的“离别悲剧意识”;第三种是反映家破人亡,生活颠沛流离的“亡国悲剧意识”。

一、姻缘悲剧意识

在我国古代,我国的婚姻大事一般都是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在我国古代是不存在的。但是,无论我国的封建礼教思想防范的有多么严密,青年男女之间爱的火花一旦迸发出来,是很难轻易遏制下去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追求自由爱恋的青年男女和封建保守的家长就会产生剧烈的冲突,这就势必会引发出婚姻上的悲剧。在这个悲剧之中,无论是热恋的青年男女双方,还是横加干涉的封建家长,都是笼罩在悲剧的氛围之中。以男方为例,由于封建婚姻制度的干扰,男性心中最纯真的爱望和对爱情的最美好向往在受到层层干扰之下最终破灭,就造成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脱节。

以《诗经・秦风・蒹葭》为研究对象,其中的诗句“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宛在水中坻”之中,就体现出了诗人心目之中的“女神”离自己忽远忽近,自己难以把握,诗人心中的爱情和现实的残酷就通过诗句体现了出来。在这句诗词之中,传递出来的悲剧意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描述事物方位的不同变化,展现出自己追求目标的虚无缥缈;第二,通过描述诗人不断的眺望,展现出诗人不懈的追求意识;第三,通过描述诗人最终还是一无所得,体现出在现实之中追求爱情还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再如,曹植在《洛神赋》之中的名句“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就充分体现出了诗人想去追求自己所爱,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之中,却充满艰难险阻的无奈,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之中所蕴涵的婚姻爱情的悲剧意识。

二、别离悲剧意识

在我国古代,古人对于合家团圆的意识很重视,“和”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也是无数文人墨客所追求的理念。但是,在实现“和”的过程之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信念却又不得不踏上背井离乡的征程,这就有了别离的一幕。在这样的背景下,别离时产生的别离之情也就形成了浓厚的悲剧氛围。在这些悲剧的意识之中,还包含着含笑的离别悲剧和含泪的离别悲剧。

例如,我国唐诗之中名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就充分体现出了诗人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之中,积极奋进,并坚信虽然在此时的别离很让人悲伤,但是这里面的悲伤只是很浅的,这就是所谓的含笑的离别悲剧。这种离别的悲剧蕴涵的色彩并不是特别浓厚,甚至有一些强颜悲怆的感觉。至于含泪的离别悲剧,这就是充满了痛楚的离别悲歌。以柳永柳三变的名词《雨霖铃》之中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为例,在这些句子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柳永对于此时的离别完全没有准备,也是柳永内心深处所不愿意看到的,就像是一个本身处于极度的安逸状态,却突然被一个事件打入了不安定的状态,从本身的温馨生活转换成为了凄凉独处,自然会给人们一种离别的悲剧意识。在悲剧意识的表达过程之中,又以在秋季的离别更让人感同身受。这是因为在秋季,诗人的心境恰好和秋季外界萧索的形象完美契合,触景生情,诗人的离别哀思也就更容易抒发出来。

三、亡国悲剧意识

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对于古代王朝的兴起和衰落有着一种天然的使命感,国家一旦出现了朝代的兴替,在诗人的诗词之中就可以看出对于王朝兴替悲伤之情的流露。例如,在《诗经・黍离》之中,作者借描述故土不再,只留下了满地的青青黍苗而发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感慨。再者,我国著名的皇帝诗人“南唐后主”李煜在国破家亡之后,发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感慨。这充分体现出了诗人在国破之后,对于曾经过往生活的无线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者,如中唐时期,目睹奸相李林甫误国发出的“屈原辞赋昭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的感慨,都是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于国破家亡的深深痛楚。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古典文学史上,悲剧意识一直是我国古典诗词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对于悲剧意识的应用,也为我国的古典诗词增添了色彩。诗人通过诗词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愤懑,让读者也透过诗人的笔锋体会到古人心中的无奈与悲怆。

【参考文献】

[1]孙昱璐.从“乌”“鹤”意象看唐诗中的悲剧意识[J].云梦学刊,2007(S1):12-15.

第6篇:离别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长亭;木兰舟;意象;古诗;意境

“长亭兰舟”的意象在诗词中较为常见,在不同的诗词中有着不同的内涵。“长亭”与“木兰舟”作为离人送别常见的景致,往往和悲凉萧瑟的景象紧密联系而容易遭到读者的片面理解。其实,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长亭与兰舟有着自己的独特意义,凄清并不是它全部面貌和本色。在诗词中,景象特征和作者当时的心境是密切联系的,所以不能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单一的意象来解读,应该全面分析,把它作为心境的表现来审视。在思乡怀远时,兰舟是长居的处所,充满了浓郁的乡情;在爱情诗与闺怨诗中,长亭是美好爱情的象征,倾注了多情男女的相思之路;在怀友送别与酬唱诗中,长亭、兰舟是友情的象征,传递着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

一、借长亭兰舟象征爱情,表达恋人间的离愁别绪

长亭外,古道边,兰舟催发处,一对恋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在《雨铃霖》中描写的“秋江别离图”可谓是恋人相别的经典场面。“一切景语,皆情语也”[1]p34,送别气氛之凄清,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画面之中。词中既有傍晚时分的长亭,又有不解风情的兰舟,使得恋人内心的缠绵悱恻呼之欲出。再加之“寒蝉凄切”的衬托和渲染,使离情别绪更显浓郁。

望君远去伤断肠,长亭送别泪千行。在众多描写恋人惜别的诗文中,王实甫《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一折戏,可称是唱绝了离愁别恨。斜阳衰柳,凝霜不解风情,秋风下依依惜别的痴男怨女,使得这愁人的秋景更显凄迷。落叶萧萧,马随车行,只留有车碾碎叶之痕迹;遥望长亭,泪打长襟,万般离别之情已化作相思泪。千丝万缕,理不清愁绪;千言万语,诉不尽衷肠;千山万水,隔不断想念。此时此刻,十里长亭俨然成为离人无尽愁苦的来源,十里有多长,牵挂就有多长。

长亭望君去,使人悲;兰舟亦不解人情,惹人怨。例如,晏几道在《清平乐》中写到:“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起笔“留人不住”四字 ,扼要地写出了送者、行者双方不同的情态:一个曾诚意挽留,一个却去意已定。兰舟载着酒醉的男子而去,独留多情之人望江神伤。“留”而“不住”,故启末二句“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之怨思。世间的恋人往往因多情而生绝望、因绝望而生不忍割舍之情。周济评曰:“结语殊怨,然不忍割。”[2]p19实乃深透之语。

兰舟除了载恋人而去,亦可载情郎而归,只是舟不至,人未还。尤善“男子作闺音”的温庭筠就曾从女子细腻的内心出发,将对郎君的思念寄托在乘风而归的兰舟上。“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这幅看似和谐的美人凭栏远眺图,其实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从“梳洗”到“望尽千帆”是一个漫长难耐的焦躁时光,同时也是迷离着玫瑰色梦幻的希望时期。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却无情地将热烈的希望之火破灭于冰冷的现实之下。兰舟未载君归,却带愁来,使诗歌整体蒙上了一层浓重的离愁别恨的色彩。

不论是对爱情的期许与些许焦虑,还是因爱绝望却不忍割舍的情感,“长亭”与“兰舟”传递的正是有情人对爱情的期待与分别时的离愁别绪。

二、借长亭兰舟寄托友情,传达友人的依依惜别情

“长亭”与“兰舟”自古被寄予“送别”的意蕴。诗人往往借长亭兰舟,寄托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李频《送僧入天台》诗说:“长亭旧别路,落日独行僧。”亲友离别的场景反复不断地在亭下上演,使优美的长亭也染上了一层离愁。相形之下,司空图的《长亭》中所写的长亭则完全成为了离别的代名词,全诗四句二十个字,处处是离别,却无一个是实写长亭。“梅雨和乡泪,终年共酒衣。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秦观《调笑令》诗云:“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柳永《采莲令》词云:“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相似的惜别景也在江边上演,给兰舟载上了满满的别绪。白居易的《南浦别》虽未提及“兰舟”,却亦有一番离愁在心头。“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诗歌的语言虽然清淡如水,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江浦送别,兰舟初发,诗人劝慰朋友不要频频回头,可是自己早已悲情难抑制。

此外,王勃还有反复回旋、别情深挚的七绝《秋江送别》:“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冷秋送别是万古不变的悲情,就像东逝的江水流不尽。“霜天月色,江上风烟,笼罩着别浦离亭、津树寒渚,也弥漫着客子寂寞的心头。”[3]p115目送乘舟远去的友人已让诗人不堪凄凉,遮住视线的树木又来平添烦忧。此刻,兰舟载去的不只是远行的亲友,还有王勃给予的不可承受的深情。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王昌龄在橘柚清香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江风引来江雨感到了夜凉后送友人上船。望着远去漂泊的兰舟,诗人好像看到了友人在远方潇湘的月照下难以成眠,愁绪里听到两岸猿啼一声一声而感到夜长难眠。清代敖英的《唐诗绝句类选》评论道:“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另有陆时庸《诗境总论》评价:“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三、借长亭兰舟代表漂泊,抒发诗人的孤独与忧愁

数不尽的长亭,是走不完的归程,也是道不尽的乡愁。“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漂泊久未归乡,太白眼中的亭舍俨然成了隔断游子归乡路的屏障。征途上紧密相连的长亭与短亭,提供了诗人饯别之处,而无归去之期。万般愁情无法用语言说清,只好借数不尽的长短亭来含蓄道出,言尽而意无穷,愁情浓得化不开。诗人心中极为含蓄、深沉,惆怅的伤感之情尽在这亭亭相连的景物描绘之中了。

长亭有多长,游子的乡愁就有多浓。杜牧的《题齐安城楼》写到:“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渔舟唱晚,夕阳西下,诗人在晚年依然流浪在外,回想故乡的点点滴滴,追忆离乡时的意气风发,对比今夕的寥落冷清,诗人不禁感受到了一丝丝的苦楚。“故乡七十五长亭”,实指诗人与故乡长安相距二千二百五十五里,驿站恰合“七十五”之数。如此遥远的距离,即使回首又岂能望尽这迢递关山?诗人的孤独与忧愁可想而知。

若说长亭隔断了游子回家的路,加重了游子的乡愁,那么一叶扁舟,天水茫茫,就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之物,更易触发无限思绪。

最善以“舟”为意象,表现漂泊之感的诗人,当属杜甫。无论是“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还是“疏灯自照孤帆宿”(《夜》),还是“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诗句中的“舟”俨然已经成为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与写照。而“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更将孤舟与诗人的身心直接联系在一起:丛菊两度开放,远在他乡的诗人见之落泪;一叶小舟承载着还乡的希望,系住了它,就如同系住了他的身心,系住了归家的梦。

说到背井离乡、漂泊无依,就不得不提及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了。在经历过一番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晚年的李清照终日浸泡在“愁”的憔悴中,所作之词亦沉潜着无尽的愁苦与孤独。然而,“她的愁再也不是莫名的闲愁,再也不是离别愁绪,而是整个人生整个社会的大悲大痛。”[4]p55例如《武陵春》,就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倾吐了她去国怀乡的内心悲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处的“舟”成了身心疲惫的词人寄存孤独与思念的容器。移“愁”于舟,欲求浮生半日闲,无奈被太多的愁绪与感情牵绊。移愁而未解愁,这忧愁太重,只怕双溪的舟载不动,双溪的水流不走。

“长亭”与“木兰舟”在古诗词中是承载着抒情功能的自然意象,随着历史的发展,“长亭”、“木兰舟”的意象被历代文人反复使用。所以,长亭兰舟所蕴含的情感意义是很丰富,很复杂的。在对一首诗歌进行赏析的时候,必须把诗歌中的意象与作者当时的心境联系起来一起考虑,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中所包含的意蕴。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周 济.宋四家词选[Z]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3]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 .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4]杜新科.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4).

第7篇:离别的诗词范文

高小白的穿越笔记:十里长亭折柳别

“哎哟,痛死我了!”太久没坐“时光之旅”,跳出来的时候竟然摔了个大马趴,我一边拍着裤子上的灰一边直起腰来。抬眼的一瞬间,我立刻被眼前江南水乡的风景彻底征服了。远远望去,碧绿的湖水依偎着黛色远山,如丝的细雨给世界织了一张薄如蝉翼的网,杨柳穿过呢喃的烟雨,将柔美身姿舒展在微风中。

正在这时,我看见一位老伯伯走到柳树前,折断了几枝柳条。随后,他又携着柳条颤颤巍巍地向不远处的一座长亭走去。长亭那头围了一些人,隐隐约约地传来了音乐声。我觉得很好奇,就跟在老伯伯身后。走近了我才看清,原来这音乐声是演奏者用竹尺敲击一种像是古筝的弦乐器而发出的。乐声抑扬顿挫,周围的人轻轻唱和,哀而不伤。老伯伯走过去,将柳条递给一个背着行李的中年男子。他们拿起面前那一对前尖后翘、口沿外撇、圆腹略深的青铜三足杯,低声说了些什么,然后一饮而尽。

晚风吹进长亭,顿生凉意,看着碗里冒出的腾腾热气,我不禁产生疑问:这么凉的天,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喝酒奏乐,还要折柳枝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周博士的历史小课堂

高小白遇到的其实是送别的场景。这“折柳相送”,是古人送别朋友的一种方式。古时候“送别”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折柳送别、饮酒饯别,还有音乐相送。而且,古人对于送别的地点也非常讲究,走陆路的一般在长亭或者短亭里,走水路的则在渡口边。在渡口送别时,又多在“渭阳”“南浦”。看到这里,不少同学又会问了:“这‘渭阳’‘南浦’是哪里?这些送别方式又有什么文化意义呢?”不要心急,让我来告诉你吧!

折柳赠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中的诗句,充满了离别的伤感之情。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分离时,送行者常常折一枝柳条赠给远行者。“柳”与“留”谐音,赠柳表达的是“惜别”的意思。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生命力顽强,具有“随地可活”的特点,这正好可以用来祝愿远行的人,希望他们随遇而安,到了异地他乡能够一切顺遂。

音乐赠别

音乐赠别,常见于古代的文人之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诗人李白的这首《赠汪伦》,就是一首描写音乐送别的典型诗作。

先秦有一首逸诗(即先秦古籍中出现的除《诗经》305篇以外的诗歌),名为《骊驹》,是人们在离别时所唱的歌。后来“骊歌”就被人们用来泛指有关离别的诗歌或歌曲。而现在,毕业季时毕业生们常唱起的《骊歌》(又叫《送别》),则是一首流行于我国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学堂乐歌,由李叔同作词,美国人奥德维作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音乐赠别这一方式从古时候起,经历代代演变,沿用至今,用以寄托人们离别时的不舍情感和美好祝愿。

渭阳、南浦

渭阳指的是渭水的北边。“渭阳”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在这之后,“渭阳”也就渐渐用来指代人们送别的地方。唐代大诗人杜甫用“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明”来赠别友人,一位叫栖白的僧人也曾写过“寒空金锡响,欲过渭阳津”的诗句。

“南浦”是另一个诗中常见的水边送别地点,与“渭阳”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屈原的《九歌・河伯》中有诗句“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从此诗人们也都喜欢用“南浦”来指代在水边送别,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五言绝句《南浦别》中就写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第8篇:离别的诗词范文

一.难以割舍的亲情

亲人之间的感情是诸多感情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亲情就无从谈起别的感情,而在我国的古诗词中,很多诗歌词曲篇章就为我们传递了这样的感情信息,而这种感情信息的表达多是采用思念这条线牵连的。下面举例说明。孟郊的《游子吟》,原诗话不多,传递的感情却深长浓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歌颂母亲的诗歌。诗中淳厚真切地吟颂了人世间伟大的人性美——母爱。由线起笔,由草作结。从线写到衣,针针寄深情。由衣联想到寸草,想到报母恩。感情回环,母育子艰难,子报母深恩。诗虽短,却淋漓淳厚地表达了母子之间最真的情感。此诗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滋养了读者的心灵,更激起了离乡在外的游子的共鸣,是难得的好诗。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注释]示儿:给儿子们看。元:通“原”。《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们的遗嘱,诗歌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这首诗虽然传递的是爱国之情,但是我们细细一想,作者临终的叹息和嘱咐并没有说给别人听,而把这样可以托付的大事交给自己的孩子们,言语之中可以领略到作者陆游对儿子们的寄望之深。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该诗表达了对妻子的惦念和对团圆的渴盼,浓化了夫妻之间的亲情。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表现了弟兄手足之间的密不可分的深切感情。回望中国古诗词,可以说是亲情无限。

二.缕缕不断的相思情

中国古诗词中表现青年男女之间感情的诗歌也不少,《迢迢牵牛星》是写牛郎织女的分离之苦和相思之深。秦观的《鹊桥仙》则写牛郎织女的相聚之欢和离别之速,以及依依惜别的情绪。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其内容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之女子的生活状况,以及其内心凄苦与思念的感情。下面的这一首《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把青年男女的依依别离、渴望相聚、思念的憔悴、时光的流逝、想念而不能相见的自我安慰描绘的细腻透彻,简直写绝了青年人之间的缕缕相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苏轼想念亡妻。“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元好问写生与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李商隐写幽幽的思念。

三.对锦绣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9篇:离别的诗词范文

一、结合背景,把握主题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是为现实而作的。因此要想准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就必须了解作者生活的朝代、生平,以及与诗有关的文学背景和历史背景。要知道不同作家由于社会地位不同、经历不同,导致生活态度和作品风格的不同。在盛唐代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于是出现了有意于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诗作,如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该诗写出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而杜甫经历过万方多难的安史之乱。时代的动荡,使他卷入社会的漩涡。他看到的是动荡不安的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备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再看杜甫的诗作,就不难理解他的《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别”。

另外,同一作家因人生道路的曲折变化,诗歌风格和主题思想先后也发生了变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年生活安定、优裕。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这首词把我们带入江南那种渔歌唱晚,暮鼓晨钟的美好境界里。一个少女自由自在、活泼开朗、无拘无束又有些调皮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靖康之难后,丈夫赵明诚的去世,南渡以后,李清照辗转逃难。这一系列事件,让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的苦痛,作品的主要内容也多书写对祖国的忧虑和流落他乡的痛苦,爱国之情很深。

这一类诗歌教学,需要比较详细地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二、品味语言,体悟诗情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例如,杜甫的诗堪称古典诗歌语言的典范,足以说明诗人在诗歌语言锤炼上所下的工夫。《春望》中头两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所在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凉。作者寄情于物,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气氛。

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以“直”状烟,看似无理,然而只有“直”字方能使烟具有挺拔、刚劲、坚毅的阳刚之美,方能与塞北的“大漠”“孤烟”这种阔大、雄浑和苍凉的境界形成一种和谐之美。读马致远的《秋思》应抓住曲眼“断肠人”三字,由景入情、层层深入地去感悟抒情主人的无奈和在困境中挣扎的痛苦。

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找准诗眼,抓住重点词语对诗歌进行突破。欣赏诗歌的语言美,体悟诗歌语言营造的感情境界,让学生获得思想上的启发和艺术上的享受。并且在平时作文时要求学生做到注意遣词造句。

三、立足意象,领悟意境

不是意象,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是意象,因为它是诗人宁静、淡泊的人生诗意追求的象征。那么意境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情和景的和谐统一。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解读诗的意境,那就必须把握意象。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不够,阅读面不宽,他们对意象的把握比较困难。我觉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注意比较归纳诗歌中的具体事物所蕴涵的感情。

在学习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时,有的学生问“词人为什么非要写杨柳岸的残月而不是别处的”,要理解词人写此的原因,关键就要理解“柳”的意象。诗中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和“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使人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看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这样,诗中“折柳”一词所寓含的“惜别怀远”之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中包括一些常见的古诗词都有“柳”,比如,“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古诗文中常常有表达共同感受的意象:“月”往往寄托着思人、思乡之情。“朝露”“流水”是对时光易逝的感叹,“日暮”“夕阳”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死亡的焦虑,“杜鹃”的哀伤,“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有意和无情,……无一不具有特定的含义。

但是有些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歌里表达的感情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同是杜甫笔下的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饱含了诗人的血泪,表达的是几多哀愁,倾诉着人世、生命的感怀,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花”则透出诗人获得暂时宁静与幸福后的喜悦。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讲述的忧愁无法排遣,人生青春的易逝。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诗的创造力、想象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读诗,必先读懂意象。教学时,教师要做到启发学生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