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蜀道难范文

蜀道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蜀道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蜀道难范文

说起攀枝花市,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早在1965年的时候攀钢入驻,成为了中国钢铁生产最重要的三大城市之一;而对于天性悠闲的四川人和云南人来说,攀枝花更是一个适宜冬日度假的好地方。攀枝花冬季气候舒适,气温较高,即使全国人民都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这儿的人依然可以着一身短袖,再加之丰富的温泉资源,怎能使人不热爱?

麓山姊妹

直到现在,四川绝大部分的球场还是集中在成都平原附近,虽然这些球场冬季几乎都不封场,然而大多数的球友还是不愿意在凛冽的寒风中打球,最后不少人还是背上了球包踏上了去海南的征途。再说了,平原型球场打得多了之后还是想试试其他风格的球场,于是攀枝花红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正好在这两点上都满足了球友们的需求。

成都麓山国际乡村俱乐部大家应该不会陌生,红山国际可以说是它的“姊妹”,除了它们都是由马克·霍林格设计的之外,他们还拥有同一个投资方——宏义集团。麓山国际已经赚足了大家的眼球,作为西南地区一个资历比较老的球场,它的质量早已得到了广大球友的认可。而它的“姊妹”诞生于崇山峻岭之中,自然有它独特的地方。

第一次前往红山时住的是位于山中会所2楼的酒店,当我推开窗的一刹那便被震撼住了——土黄的荒山中,绿色的草地成为了点缀,球道依着山的走势忽上忽下,有的时候还被悬崖隔开。窗下是一号洞,顺着远处望去,在云雾中也能依稀看到球道,整个感觉就是一座高尔夫球场被雕刻在山上,粗犷、雄浑、苍劲有力。这样一片黄绿反差如此强烈的景象在国内绝对鲜有,之后球友们也能感受到,在这里打球,你真是在对抗大自然。

马克·霍林格认为好的球场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被人的慧眼所发现的。红山处在这样的山中自然是有福气。国内有很多山地球场都面临着这样的尴尬——虽说是山地球场,有的只是拿山借个景儿而已,球场本身却挤在山脚下,要在山的中间“凿”出一个球场来,对人力财力都是一个很大的消耗,这种球场起伏自然也全凭土方量的堆积。而“蜀道之难”的红山国际绝不是说说而已,红山的球场处在山脉翻滚跌宕频繁的地区,虽说同样是18洞,不过这18洞却彼此相隔非常远,你在这一洞打球,根本就无法看到下一洞或者隔壁球洞的状况,连声音都听不到。红山确实也不是真正“凿”在山上的,但是在蜀国这片山地崎岖的地带,地表本身就如同翻滚的龙脉,根本无需刻意雕琢。

作为马克·霍林格在四川地区的得意之作,他本人也被这山区的魅力所深深折服,于是在建造球场时他极力反对对周围的山石进行爆破或者削磨等处理,虽然这样的球场在整体的难度上会比其他同类的球场高出很多,不过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出高尔夫的魅力。在这样寂静的山岭,可以静下心来享受高尔夫的乐趣,对球友们来说这就是与大自然接触最理想的感觉了。高尔夫这项运动可以说是所有体育项目中最能与自然相融合的运动了,而在红山这一点被做到了极致。

取之于山,偿之于山

“大山有灵性,你既然从山上有所索取,你就需要对它有所保护和偿还”,红山国际球会的总经理丁理先生如是说。由于地处僻静的山区,动物们才是这里的主人,而山区除了鸟虫之外当然还栖息着不少的蛇,打球时碰见蛇在山地球场绝对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蛇本无害,只要人不去伤害它,它也不会伤害人。球会也有 “谁打蛇,谁走人”的规矩。保护当地的物种也是在竭尽全力地维护球场的生态,这样才能带给球友们最原汁原味的山地球场。

第2篇:蜀道难范文

在《蜀道难》这首诗中,诗人从古老的历史,高峻的峰岭,崎岖的山路,悲凉的环境,险恶的政治形势等各个方面,淋漓尽致地描画了蜀道之艰险,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其中,融贯全篇的则是诗人高昂的浪漫主义的激清。在这首诗中,其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李白笔下的形象往往是个性化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感彩

面对美丽的大自然,他不是漠然地观看,而是极力热情地赞叹。“上有六龙回首这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洄川。黄鹤欲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里,诗人从“六龙回首”之山写到“冲波逆折”之水,描绘出山势之“高”“险”,又用黄鹤不得过、猿猴愁攀援从反面衬托。不难看出,即使诗人具体地描绘,却也虚实相间,想象与夸张结合,既突出了蜀道之难,又为下了铺垫:面对如此险峻的大山,黄鹤、猿猴都无能为力,人又该如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诗人好似一个高明的摄像师:开始是群山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接着是一个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紧接着是一组快镜头,急流、瀑布、悬崖、转石,从眼前飞快地闪过,耳畔是瀑布冲击岩石发出的雷鸣般的声音,使人魂飞魄动、目不暇接;使人忘却了现实,跟随作者徜徉于蜀道,感受蜀道奇丽的风光,让自己的心跟着诗人的节拍一起跳动。

二、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超越现实的

他很少对生活过程做细致如实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幻境和大自然中的景物,捕捉许多表面上看来互相没有联系的意象,构成一幅幅动人心魄的图画,表现跌宕起伏的感情。在《蜀道难》中,诗人从古老的历史谈起,插入五丁开山的神话:“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兵死,然后天梯石栈钩连。”诗人根据历史传说,用夸张的笔墨写出了蜀国被阻岁月之漫长和蜀道之不可逾越。接着作者又引出了五丁开山的神话:“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不但突出了蜀道之艰难,而且为古第蜀道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在这几句诗中,诗人的思绪是游离的、漂缈的,他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穿插以历史潮流和神话传说,运用独特的匠心,构成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图画,虽没有具体写蜀道,但那天梯、石栈相互钩连,曲折、逶迤于高山之中的远影已依稀可见。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在这一小节中,诗人选取中心意象杜鹃鸟,而其他意象古林、月、山似乎都只为它服务。这一组意象都极富感彩,使得诗人笔下的景物也带有了浓厚的主观感彩,表现出十分深远的意境,渲染了蜀道上空旷、苍凉、寂寥的环境氛围。再加上绝壁上倒挂的“枯松”,“冲波逆折”的回川,“扪参历井”的青泥岭,参天的古木,丛林中飞来绕去、悲鸣“不如归去”的杜鹃鸟,这一切尽管为我们描绘了蜀道的自然景象,却让我们如身临其境,意象的审美功能被充分地开发出来,在视觉上自觉地组成画面,并且这画面来自心灵层面。让我们随着满怀激情的诗人,由生活实境而转入审美情境,情绪也随之而起伏、动荡。

三、李白的诗歌夸张大胆而又易于为人们接受,想象丰富奇特而又富有个性化

在诗中,诗人一开始就发出惊叹:“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噫”“吁”“嚱”本来是三个独立的叹词,诗人把它们连在一起使用,加强惊叹的语气和感情。惊叹之余,紧接着叠用“危乎”“高哉”两个同义词语,突出蜀道之险峻。接下来,作者用一个极为通俗也极夸张的比喻——“上天”,来说明攀援蜀道的艰难程度。“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诗人无限感慨:青泥岭上的山路是多么曲折啊!走了一百步,就跟着山峦绕了那么多弯。青泥岭是多么高啊!高得似乎一伸手就能摸到星星,人连气都喘不过来了,只有坐下来抚胸长叹,哎呀,真令人胆颤心惊哪!“连峰去天不盈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都是明显的夸张,但又不失于险怪,让人易于接受。这些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艰险,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人读后仿佛进入了神话世界,又好似置身于高山之巅。

第3篇:蜀道难范文

一、合作探究衍生无限生机

从对高中教材的解读来说,李白作品无论在思想还是在艺术方面无疑具有典范性,我否定了古代诗歌传统的讲解即读一读、译一译、背一背。备课时我这样设想:围绕“难”字,将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李白的身世经历相结合,从情感层面对诗作作出解读。在讲课之前,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唯恐学生不能领悟理解,然而早读时学生读书的交流互助的热情给了我大胆放手的勇气与信心,于是我决定把设计好的整体思路拆散成零散部件,让学生自己去组合。然而,课堂上学生的创造力与潜能令我惊异,他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查字典、句读诵读、情感讨论等,碰出智慧的火花,解决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同学们不仅很好地体会出了朗读的技巧,而且还能由李白的生活经历联想到他的理想追求,语文课堂丰富了,预设的课堂焕发出意料之外的无限生机。

二、学生活动展示思维之旅

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渴望时时有展示的机会,渴望被认同接受,渴望得到赞扬与鼓励,渴望得到引领和帮助。素养课堂上他们通过发表意见、展示才艺、显现特长,可以获得个性张扬的充分自由,我们要给学生展示的平台。

1、个人展示。

抄课文。先请三名学生在黑板上抄写课文(抄写时间可以在课前),字迹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增强自信,字迹差的学生也会在同学们的或善意或玩笑的话语中不好意思地触及自己练字的想法,同时此举也可以来检查学生熟悉课文的程度。

写问题。学生有问题可通过独立思考、交流、互查等方式来完成。学生把生字词、文学常识、好词佳句、课文分析疑问等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学生结对子,讨论、解决并互查黑板上的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指派同学到黑板前解答问题,检查掌握情况。

2、小组展示。

为便于学习、讨论,素养课堂上,我们把班级座位改为“小组围坐式”――将四到六人按优劣不同的成绩面向围坐,师生互动交流同时,小组同学之间多方位互助交流。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多倍于以往的发言机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平等的畅所欲言的机会。

组内朗读。本文运用多种手法,从多个角度突出蜀道的难,这个“难”指行走艰难,出入不便;人生之难,仕途之难;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等。在诗句中反复表达出了作者“难”的感叹,先让同学们找出表达作者的感叹之情的诗句,在组内相互体会。

组外展示。准备展示前小组内要稍作准备,尽量要求课堂上没有展示的同学在优等生的帮助指导下,认真分析或演练增强自信再起来展示。也可以请小组代表发言,《蜀道难》主旨多重,由小组推荐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发言,小组成员补充。既充分形成讨论,又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同时也体现了个性化教学。

三、评价“开放”激发学习兴趣

用赞美的语言可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可批评学生,用形象的语言可启迪学生。老师接收学生课堂活动中的各种反馈信息要细心,给予的评价要适度、合理,这样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帮助理解、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李白怀着“济世救民”的远大抱负来到长安,可是唐玄宗却只给了他一个闲职。李白的满腔抱负顷刻化为乌有。文章多少总要寄托当时的一点心情:或失落,或困惑,或担忧),学生朗读体会后,老师可以范读,用比较诵读来作为轻松的评价手段,保护学生最大的自信。当然给学生自信、鼓励的同时,就相当于给了他一个高位,他们就向着这个高位发展。老师的评价要“开放”、要艺术性,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积极、主动乐学的境界,切实提升教学实效。

第4篇:蜀道难范文

一、重美读,轻讲解

多年来,应试教育模式淹没了个性鲜明的古典诗词教学特点,具体表现在教师过于注重采用讲讲读读的教学方式传授古典诗词,忽略了指导学生运用美读法细读深品古典诗词文本中的丰富意蕴。这种以高考试题为鉴赏模式的应试教学法消减了古典诗词固有的诸多美学元素与艺术感染力,使学生对古典诗词感性的审美感知异化为一种唯利是图的理性认知。如此,学生自然无法将古典诗词中蕴含的鲜明节奏、美丽意境、丰富情感、多维主题等美学元素转化为唯美的、愉悦的、丰富的、深刻的、多维的审美体验,更无法将之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其诗意般语感和艺术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等自然成了空谈。

鉴于此,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应该将著名文论家沈德潜、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等人一贯主张的吟咏、美读引进课堂。因为李白的《蜀道难》是“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沈德潜语)因此,讲授李白的《蜀道难》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先以高声朗读文本之法揣摩其气势,领会其意境与精神,继之以浅吟低唱之法品味作者之音,感悟作者之情,领会作者之意,并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重点化、轻模式

诸如李白的《蜀道难》等流传千年的古典诗词往往蕴含着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教学时,倘若沿袭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例如知人论世――阅读全诗――理解大意――归纳主题――品析艺术风格等貌似规范有序,实则一成不变的适用于任何文体的教学模式,定然斫伤《蜀道难》等古典诗词气象雄伟、境界阔大、笔墨纵横等雄奇意境,淹没其蕴含着的作者热爱自然和回肠荡气的浪漫情怀。

因此,教学时,我们应根据《蜀道难》的内在意蕴与艺术特点将点化式教学引进课堂,即首先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蜀道难》的过程中找出最能体现诗歌艺术风格的字、词、句,然后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口对其“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即既着眼于诗歌的艺术构思,又品味于诗歌的艺术表达,更感悟于诗歌的情感意蕴。

李白的《蜀道难》蕴含着的想象神奇、夸张奇妙,语言热情奔放,句式参差错落等美学特质,营造的高峻险阻、神秘莫测的古老蜀道艺术天地,皆归于李白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深切体验。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在学生浅吟低唱或高声诵读《蜀道难》的基础上,再运用诗意般精美凝练的语言对诗歌中蕴含着深层意蕴和全诗主旨的关键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加以轻轻点化,那么,学生对《蜀道难》的品鉴效果定将胜于传统刻板单一的程式化教学效果若干倍。

三、重个性,轻划一

李白的《蜀道难》意象丰富、气势逼人、气象宏伟、境界阔大、意境深邃、画面绵延、意蕴深远。诗中蕴含着的丰富、深远之主题,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古到今,一批又一批诗人、学者、评论家等都在细细揣摩李白蕴含在《蜀道难》中的主旨到底是什么。于是,对于李白《蜀道难》主题的诠释版本就出现了“刺严武说”、“讽玄宗入蜀说”、“送友人入蜀说”、“即事成篇,别有寓意说”、“仕途坎坷说”、“别无寓意说”等等,不一而足。这正应验了那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教学应该特别关注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等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情感体验的深远影响,要努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等文学作品的多元审美体验和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特审美体验,而不能将教师的审美体验灌输或者强加给学生,更不能整齐划一地强迫学生接受某种学术观点。

因此,讲授李白的《蜀道难》时,我们应该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学术界对《蜀道难》主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探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古典诗词文化修养等,对《蜀道难》上述诸多主题进行研究或展开辩论。当然更要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对《蜀道难》的主题产生全新的、完全属于自己的观点。

四、重陶冶,轻应试

第5篇:蜀道难范文

1、嫡仙人指的是李白,诗人初到长安造访贺知章,贺知章以《蜀道难》示,看后赞叹不已,此后称李白为“谪仙”。

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3、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蜀道难范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古典诗词课堂中的教学情境指教师采用诸如多媒体电教化设施等教学辅助手段营造与蕴含在古典诗词文本中相匹配的情感意境或情绪氛围等。它由学生全方位的感知和复杂的情感体验等交织而成。阅读古典诗词时,当学生的阅读体验处于与所阅读的对象――古典诗词文本的内容、意境、情境、形象、心理活动描写等相契合的情境时,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的丰富感知与体验就会被充分唤醒,就会在教师设置的古典诗词教学课堂情境的“春风化雨”中产生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就容易感知到作者在典诗词本中所寄托的丰富的情感和意蕴。

比如,教学《诗经・采薇》这首距今三千多年的戍卒咏叹之诗时,上课伊始,我就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从网络下载的集配乐朗读与深沉合唱于一体的音画视频《诗经・采薇》供学生观赏,在《诗经・采薇》音画视频呈现的一幅幅身着戎装、手持战戟的远古将士出征、凯旋的精美画面和悠扬、低沉的古典背景音乐的视觉、听觉盛宴中,在《诗经・采薇》音画视频名家抑扬顿挫的朗读和合唱团深沉、哀怨、豪迈的咏唱等审美元素感染下,学生很快就对教材中的《诗经・采薇》文本产生了强烈的诵读、探究、理解、品鉴等兴趣,于是不约而同地伴着《诗经・采薇》音画视频中的诵读节奏和歌咏曲调走进了三千年前的远古战场,与远古时期远逝的戍边将士的幽灵进行了近距离的、深层次的对话。一时间,教室里回荡着同学们集深沉、豪迈、哀怨、喜悦等复杂情感于一体的咏唱之声:“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

二、设置悬念,激发多向思维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高超的提问艺术能优化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学习过程,使师生之间不断处于和谐的古典诗词信息交流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效率。因为在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活动的启动阶段、深入阶段和结尾阶段进行恰到好处的提问具有设置悬念的作用,师生可以在设疑和解疑的矛盾互动中,在兴奋与和谐的思想交流中,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品鉴古典诗词的兴趣和欲望,有效促进学生提高阅读、品鉴古典诗词的思维能力,继之提高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效率,完成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任务。

比如,教学唐代李白的《蜀道难》前,我曾预设三道预习题供学生思考:

1.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备的学习辅导资料或者网络资源等读顺、读通、读懂课文,并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等。

2.关于《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就有三种观点,你赞同其中的哪一种观点?理由是什么?

3.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盛赞李白的《蜀道难》为“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请你为沈德潜的这句评语提供事实论据。

这三道预习题采取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分步设置障碍的方法,既顾及到了问题的难度与梯度,又考虑到了处于不同古典诗词修养层面的学生在学习品位和心理满足等方面的需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蜀道难》、探究《蜀道难》、品鉴《蜀道难》的浓厚兴趣。次日课堂学习《蜀道难》,全班学生动口、动脑的积极性被强烈地激发了出来,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阐明自己的见解等,就是极好的明证。

三、读写结合,体验创作快乐

有人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德国文艺评论家莱辛语)品鉴流传千古的古典诗词,我们无不感到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精美的画,甚至是一幅由众多的意象和情境相互交融组合而成的极具形象性和动感性的连动组画。教学古典诗词时,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吟诵、涵咏、品鉴、揣摩、联想、想象、感悟等鉴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吟诵、品鉴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还会激发学生在品鉴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奇特的联想与想象:一方面古典诗词中的情、景、人、事、物等会在“润物细无声”中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促进学生产生与作者、与古典诗词文本进行畅所欲言的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强烈欲望;另一方面古典诗词中的美好情境也会在“润物细无声”中促使学生在古典诗词中的语言、情境、意蕴等高度凝练处、明显跳跃处、有意“留白处”、“言有尽而意无穷”处等产生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由此,教学时,教师必须好好把握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时最容易产生二度创作动机的瞬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古典诗词文本的感悟,对古典诗词中思维跨度大、情境浓缩度高等“留白”处进行合情合理的补白,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思想与理解,使古典诗词文本中蕴含着的形象、情感、意境、情境等更加形象生动、更加真切感人。

第7篇:蜀道难范文

1、危乎高哉的危释义:高。

2、危乎高哉翻译:何其高竣,何其峭险!

3、出处:《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蜀道难范文

教授想组织开发一种具有人类情感的小孩机器人,来满足那些不能生孩子却想要孩子的人类需要。这些机器人不但外表上和人类一模一样,而且拥有正常的人类情感,特别是――他们会一心一意地爱着自己的人类父母。只是真的,人类会用一样的爱来回应他们吗?如果这个机器人真正能爱一个人,这个人对机器人又有什么责任呢?当一名女科学家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也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部电影悲伤的伦理格调。

命中注定要爱你,你却要把他送往屠宰场。

大卫,被制造出来,就是要给一个叫莫妮卡的女人当孩子;可是当莫妮卡的亲生儿子回到身边并且和大卫发生冲突的时候,莫妮卡忘记了大卫清澈的眼睛,忘记了大卫一心一意地爱着自己这个“母亲”,狠下心来把大卫给抛弃在了一个随时会被抓去消毁的现实世界之中。

机器人屠宰场。有血腥,有狂呼,有刺激,看着大卫,还有许多流浪机器人被送往机器人屠宰场,我忍不住想起了古罗马的奴隶角斗场。争,或者不争,最后都注定要被一把尖刀刺入心脏或者喉咙。你流尽你的鲜血,只是为了一群看客的狂欢,只是为了在一个类似于战争的社会里,用你的生命去抚慰他们需要依靠鲜血的刺激才知道自己还活着的心灵。

一切在丧失公平规则下的活动,到最后都不可避免地沦为残忍。

小时候看见一窝蚂蚁,会恶作剧地在它们刚刚掘出来的窝上浇一瓢水,或者用树枝把衔着食物急匆匆往窝里赶的蚂蚁扫几个滚儿,或者用老花镜对着太阳把蚂蚁烤成一个蜷缩的小球儿。不管情不情愿,他们都要接受这样的结局,要么奴役,要么被奴役,物种和物种之间似乎永远也不会存在着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样的奴役,在强大的物种面前,只是神的娱乐。

你的一个随意的微笑,却要让我付出千年。

大卫永远地记着莫妮卡给他讲的一个童话,他以为自己只要找到童话里的蓝仙女,就能变成一个真正的人,就能够重新拥有莫妮卡的母爱。当他在那个沉入水底的游乐场里对着蓝仙女的雕像一遍遍地许愿的时候,时间已过两千年。

同样一个善良的机器人乔在将要被毁灭的时候说:“I am,i was。”当他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他告诉大卫,他曾经存在过,在这个世上。当年,被我用老花镜烤焦的那几只蚂蚁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想法呢?

万物灭绝,外星人对幸存的大卫说:“我们羡慕有灵魂的人类,人类是生存意义的关键。”这样一句对白,像是落在人类物种坟头上的一朵雪花,是祭祀,还是后来者对人类的盖棺定论?

第9篇:蜀道难范文

情意绵绵夜慢长,人生路上迂回望。

片片桃花弄飞舞,双双蝴蝶情歌唱。

寒山寺外思明月,酒入愁肠更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