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际交流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李珂(1989.09-)女,陕西铜川,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新闻英语方向。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710128)
摘要:米歇尔应邀访华期间,在北京大学发表了以留学和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演讲。本文试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意义理论为基础,从语气和情态两个角度来探析米歇尔北大演讲的人际意义和交际意图,旨在帮助人们更好理解演讲的人际功能意义。
关键词:人际意义;北大演讲;语气;情态
一、引言
随着对语篇研究的发展,对广告、学术、文学、电影和音乐这种专门领域的语篇研究越来越广泛,演讲语篇的研究也受到学者的关注。2014年3月,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应邀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访华之旅,并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发表了饱含情感的演讲。对语篇的研究离不开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支撑,韩礼德将语言的功能分为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三大功能。本文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功能理论去研究米歇尔北京大学的演讲的人际意义,主要从语气和情态两个角度去探究探讨该语篇所表达的人际意义和语言特点。
二、 人际意义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语言具有表达讲话者的亲属经历和内心活动的功能外,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和动机的功能,此外还有表达对事物的判断、推断和评价的功能,亦被称为“人际功能”(胡壮麟 2009)。语言的人际功能是讲话者自己参与到某一情景语境中,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并试图影响听者的态度和行为。人际功能强调交际角色的关系,也就是讲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的所扮演的角色。韩礼德把交际角色分为给予和求取两大类,交流物是在求取和给予主要内容,交际过程中的交流物又被分为两类:物品和服务(good-&-service)和信息(information)。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语气和情态是实现人际功能的两种主要途径。
语气(mood)承担着小句作为交流事件的功能,主要由主语和限定成分构成。主语是小句中的重要成分,是表达小句中肯定或否定的起始点,也是判断小句命题的有效性与否的成分,还是句子讨论的基点。限定成分主要是对小句命题提供参照点,主要对说话时间和说话者的态度提供参照,将话语和情景结合起来,主要包括时态或情态的助动词,它们在句子表达中实现语气的作用。主语和限定成分在小句中同时构成一个交际事件,进而起到人际交流的功能。
情态(modality)是说话者对自己所说出的话语的判断和态度,也是在交际过程中对交流物的不同量值的判断。就交际作用来说,讲话者或是在陈述他们的事实和意见,表达他们的要求和命令,传达他们的意愿和想法。在英语中,常用限定性情态动词和情态副词表达。
语气和情态在交际过程中,共同实现语言交际的人际功能,间接体现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和对事物的态度和观点,以及交际者所传达的人际意义或可能隐含的其它意义。
三、 对米歇尔北大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
人际意义的实现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两个途径,米歇尔北大演讲主要是以留学和文化交流为主题,具有丰富的人际意义,值得探究和挖掘。以下就从语气和情态两个角度展开对这篇演讲的人际意义的探讨。
3.1 语气分析
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是在小句表达中较为常见的四种语气。对米歇尔北大演讲词的分析得出,在演讲中陈述语气使用最多,所占比例达98%,疑问语气和祈使语气使用较少。米歇尔提出中美留学交流的主题时,语篇中用了很多例子,也是以陈述语气出现,保证所传达的事实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向听者传递留学交流的信息和重要性,易于听者接受和相信信息,同时也拉近和听者的心理距离。祈使语气在语篇中以“And believe me,I understand where these young people are coming from because I felt the same way back when I was in college. ”和 “And believe me, I know how this can be a messy and frustrating process.”两个句子出现。两个祈使语气的使用鼓励了同学们出国留学进行文化交流的积极性同时,起到敦促和劝说听者去美国留学的作用,呼吁听者应该抓住机遇,尽快行动起来。反之祈使语气使用较少,听者不会有被敦促的感觉,拉近和米歇尔的距离,创造了一种轻松的对话氛围。
以“That’s why when my husband and I travel abroad, we don’t just visit palaces and parliaments and meet with heads of state.” 为例,演讲中总共用了七次疑问语气的句子,大部分均用在段落的第一句,不仅强调了美国对于留学交流的重视,能够很好引起听者的思考和注意,同时大大了鼓励听者想要赴美留学的积极性。
主语主要由人称代词构成,它在人际意义的表达中体现言语角色的功能,告知讲话者和听者之间的关系。在米歇尔演讲中,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I”和we”占90%,目的在于能够帮助她和听者建立直接的亲切的互动,拉近和听者的距离,吸引读者的参与,也提高了信息的可信度。第二人称代词“you”将听者拉入演讲的情景世界中,让听者感觉是在称呼他们,正在和讲话者进行直接的交流。第三人称出现在演讲例证的时候,把听者的视角拉到具体的实例中,有效地增加了信息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在时态方面,研究发现语篇大部分以一般现在时为主,向听者和读者客观地呈现信息。同时,现在进行时也有较多的使用,如“We are sending high school, college and graduate students here to study Chinese. We’re inviting teachers from China to teach Mandarin in American schools. We’re providing ……”连续三个现在进行时小句出现让听者和读者不禁感到美国政府也正在为构建中美交流的桥梁积极努力,为更多的年轻人想要出国交流创造可能。语篇中还有其他类似这样的语句,正是美国正在为跨国文化交流搭建平台。过去时的使用的在语篇中也有出现,用到了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和美国学生在中国留学的经历来的学生来例证留学交流的意义,以此客观地呈现信息给听者。
3.2 情态分析
韩礼德在语篇表达情态意义时,讲话者根据自己的选择表达不同情态的语言形式,不同的语言形式具有不同的情态量值。在情态助词中,can、 may 、could和might 是看做情态低值词;will 、would、 shall和should 被看做情态中值词;must 、ought to 、need 和has to 被看做情态高值词。在此语篇中,can 和could出现的频率较高,”情态低值的出现避免过于绝对的表达。在“And our study abroad programs should reflect the true spirit of America to the world.”这句话中,“should”情态中值词的出现,并没有把留学项目应该体现美国精神的建议强加给听者,易于使听者接受信息。
在情态副词中,always和really 被看做情态高值词;usually、sometimes、probably和ever被看做情态中值词;seldom和rarely被看做情态低值词。在语篇中,对情态副词的运用不是很多,“just”出现了四处,尤其在“paying for plane tickets or living expenses half way around the world just isn’t possible. And that’s not acceptable, because study abroad shouldn’t just be for students from certain backgrounds.”两个“just”的同时使用体现了留学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可能的,试图去创造应该人人应该都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在“I always tell young people back in America, you don’t need to get on a plane to be a citizen diplomat. ”句子中,“always”这个高情态值的出现更是鼓舞想要出国留学的学生,对听者施加的压力就大。“See, I came from a working-class family, and it never occurred to me to study abroad ――never. ”此句中,“never”连着出现两次,着重强调过去出国学习的不易,似乎在暗示现在的学生完全有机会出国留学,呼吁学生要积极行动起来。同时在语篇中也出现了“often”、“truly”、“really”这些高情态值的情态副词,语气比较强烈,直接表达讲话者重视出国交流的决心。尤其在“All of you are America’s best face, and China’s best face, to the world ――you truly are.”这个句子中,“truly”高情态值的出现更是鼓舞了年轻人的士气,都是中美最有前途的年轻人,号召年轻人应该走出去,进行跨国交流,实现自我的价值,同时担负建设国家的重任。
因此在情态的运用方面,中高低值情态动词和副词均在语篇中有所使用,较之能够充分积极传达说话者的信息,有一定的号召力,让听者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受到激发和鼓舞,想要去探寻异国的思想,观念,技术,风俗的探寻。
四、结语
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意义理论为框架,从语气和情态系统两个角度分析米歇尔北大演讲的人际意义。总结得出在此语篇中句子多使用陈述语气,客观地给听者呈现信息;多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代词拉近和读者的距离,让更多中国学生体会留学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情态方面多用中高值量的助词和副词,增加了演讲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语气和情态同时在演讲中的巧妙使用,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和可信性,引起听者的共鸣,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英. 英国银行宣传手册的人际意义分析[J].外语学刊,2001(1).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聂丽艳,董静萍.中英文公益广告语言人际意义对比分析[J].语言应用研究,2012(1).
一、重视交际情境的创设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言语活动。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交际现象,它具有情境性特征。因而,创设具体的情境,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先决条件。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根据中学生年龄、性别、知识结构及思维等特点,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口语交际的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这既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首要环节,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可以创设以下三种情境。
(一)创设教学内容情境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不仅要凭借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丰富教材内容,充实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满足生与生、师与生双向互动交流的需要。比如写《可爱的小动物》一文,教师除了根据教材让学生说养过什么小动物,最喜欢哪种以及为什么喜欢以外,还可创设不同小动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在课上说说小动物的特点等。
(二)创设学生生活情境
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生活技能。因此,教师应创设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生活感知,生活积累,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设计问路、购物、打电话、礼貌用语、日常用语、日常会话等多种多样的生活情境。如“购物”还可以具体设计出去“农贸市场买菜”的情境。学生在这些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学会了交易和适应市场经济等生活技能,为“学会生存”奠定了基础,可谓一举两得。
(三)创设社会生活情境
根据时代的主题和社会生活的突发事件或不良现象创设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些社会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人生态度。如利用课件显示路人随地吐痰的情境,让学生与“吐痰者”对话,使“吐痰者”懂得吐痰与传播疾病的关系;创设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抢救患者的情境,让学生与医护人员对话,感受并学习医护人员那种为救死扶伤所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因为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而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语言对学生口语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要让学生从小学会理解、分析、判断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选择和利用合适的信息源,逐步培养学生的陈述、说明、辩论的能力,培养人际和谐交流的态度。
同时需注意把握交际情境创设的前提 。如情境创设是否具有交际性。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情境创设是否达到最优化。有些运用录像创设的情境比较孤立,所发挥的功能也比较单一,只是在交际活动的初始阶段起到激发兴趣、引出话题的作用,对后继的口语交际活动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情境是否引发学生内需。交际情境的创设应当引发学生交际的需要,只有发自内在的交往需求,才可能产生富有实效的口语交际活动。
二、强化交际礼仪的训练
交际礼仪一般是指在一定交际场合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规范。交际礼仪广泛地存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和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反映出人们的交际礼仪。交际礼仪同时也是社会道德的一种载体,有着信息传递、感情交流、行为调节等功能。中国民谚曰:“有礼貌不一定是智慧的标志,但是缺乏礼貌却一定使人显得愚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中所体现的文明素养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要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向学生讲明交际礼仪的原则,这些原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指导准则,它反映了交际的基本要求,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交际礼仪的原则主要有如下几点:尊重原则、遵守原则、适度原则、自律原则。在口语教学中自觉贯彻这些原则,教育学生懂得如何尊老爱幼;如何尊敬师长;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结交朋友;如何与同学相处等。例如,见到长辈或师长应主动问好,不能直呼其名;待人接物要热情诚恳;与人相处要和睦友好,听话中要善于发现他人的特点,吸取别人的长处。说话中要善于自控,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讲解问题、介绍经验时更应注意,哗众取宠的假话、大话、空话、废话,是令人生厌的。向别人提出批评意见时,态度要冷静,要在不伤害对方自尊的情况下,以商讨的口气提出看法,讲清理由,不要奚落他人,讥笑他人。
在口语交际课中,在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观表演,感悟口语交际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口语交际,积淀文明素养。在口语交际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感性、直观、真实的环境中,学会“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利用评价反馈,内化文明素养;广泛开展阅读,在阅读中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善恶,提升文明素养等。
按理说,生活于今日“地球村”中的我们,拥有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发达的通讯和传播工具,手机导航的精确定位,可视电话的即时交流,让我们可跨越时空界限,随时随地“面对面”交流,困扰人类几千年的交流之虞似乎成了伪命题。但以第五媒介——“手机”命名的电视剧,却不惜笔墨揭示手机使用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处处体现出对现代社会中人际传播的焦虑。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神奇的电报初使用时,梭罗那至今听来仍振聋发聩的发问——若电报线路两端的人无话可说怎么办?[1]
手机的使用同样引发我们深思——它拉近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但心与心的距离呢,如果双方不能“有一说一”怎么办?当这个令人悲观、甚至不合时宜的问题摆在面前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新传播技术条件下的人际传播问题。
一
美国传播学者丹尼尔·勒纳(D.Lerner)从传播体系的变动和整个社会体系变动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发,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社会演进,划分为以口头传播系统为主的传统型社会、传媒和口头传播系统并立的过渡型社会、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系统的现代型社会三个阶段。[2]循着这一思路,我们以《手机》为例,来分析传播媒介发展对社会和人际传播的影响。
30多年前的严家庄,显然是传媒和口头传播系统并立的过渡型社会,且以口头传播为主,“通讯基本靠喊”,现代通讯技术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电视剧中许多情节可以为证:新娘吕桂花借助一部固定电话和高音喇叭向远在200里外的丈夫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移居到200里外的张小柱写给白石头(严守一小名)的信,在邮差手中即将成为“死信”时,是路之信的喊声帮助邮差完成了这次借助多种手段才完成的人际传播。电视剧在暗示,在过渡型社会中,人们仅仅在方圆200里左右的有限范围内从事着以口头交流为主要手段的传播活动。多年后,奶奶告诉严守一,小时候白石头撒过一次谎后,面对奶奶一直实话实说,有一说一,原因是他耳朵后的黑痣会“告诉”别人他是否在说谎,而这个秘密只有和他非常亲近的人才会察觉到。这真是一个绝妙的隐喻——在过渡型社会,虽然现代媒介逐渐侵入到偏远乡村,但并未对传统社会的人际传播模式改变多少,人际传播仍然是面对面的、非常可靠的,这进而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紧密的关系。
而当严守一成为闻名全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严家庄乡亲们不仅时刻关注着他“今晚会不会上电视”,而且在他们也用上了手机后,预示着现代传播媒介将这个偏僻的山村带入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随即被深刻改变。在严家庄,“手机一响,黄金万两”,天生大嗓门的路之信借助手机传播的及时信息干起了“哭丧”营生,让这个本来穷困潦倒的光棍汉一度看到了未来美好的婚姻生活。当年依靠固定电话和高音喇叭以及人力的中介完成夫妇间私密问候的牛三斤,这时却在一部时兴的导航手机指引下,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远在北京的妻女。手机在这里俨然昭示:手机就是信息,使用手机就是和现代社会的接轨,甚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乡村如此,城里人更因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而受益。自幼与传播媒介结下不解之缘的严守一当上了电视谈话节目《有一说一》的主持人,并蜚声全国,赢得了声誉。媒介知识分子费墨,从策划电视节目、出书乃至亲自上镜走到聚光灯下而名利兼收。具体到手机,引用电视剧中的台词——“手机的应用,就一个民族来说,早十年,晚十年,事关国民经济建设;而就一个人来说,关了手机就等于关了脑子,不敢想象没手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形象地说明了手机对社会和个人的深刻影响。保罗·莱文森更是以浪漫的语言宣称,“手机把人们从机器跟前和紧闭的室内解放出来,送到大自然中去。你可以在高山海滨、森林草原、田野牧场一边走路一边说话;你可以斩断把你束缚在室内和电脑前的‘脐带’去漫游世界。只需要一个用大拇指操作的手机,你就可以‘一指定乾坤’”。手机带给我们的,“一般都是净盈利”。[3]
由此看来,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一例外地享受着手机使用及其高度介入、干预生活而带来的福祉。
若就此打住,《手机》便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媒介技术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媒介的进步意义在此亦彰显无疑,这正是发展传播学所期望和津津乐道的。但媒介是中性的,于此是善、是进步,于彼却不见得。即使在个人身上,这种中性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年借助电话表达相思之苦的幸福新娘吕桂花,在30年后闹起了离婚。婚姻的变故倒不算什么,可令人惊讶的是,一个被铁心要离婚的吕桂花刻意否认的30年前的电话,以及上了一期电视节目《有一说一》,竟然让她无法获得精神自由,原因是“最近你还回来吗”所隐喻的爱情故事被广泛传唱,连法官都认为“社会影响太大”而不予判决。媒介作用如此之大,大得可随意左右、控制、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选择!这还不算完,吕桂花想离婚却因一个电话离不成,从未想过要离婚的严守一却因偶然间无意拨通的电话而家庭破裂。更令人深思的是,当被严守一视为“身体的故乡,更是精神故乡”的奶奶临终时,在外的兄弟俩却都关机,错失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信息——媒介的不可靠在这里以如此令人心痛的方式表现出来。老实巴交的牛三斤借助导航电话找到了喧嚣都市中的妻女,试图挽回濒临破碎的婚姻。尽管流浪歌手演绎的“最近你还回来吗”那饱含深情的问候,时不时地将他拉回到过往中,但感怀当年,相隔200里距离的交流看似困难重重却情意绵绵,如今传播技术将人们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遗憾的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徒留惘然和慨叹。
毋庸置疑,手机的出现使得人类跨越了时空界限,不用面对面就可完成人际传播,哪怕相隔万水千山。如果秉承麦克卢和莱文森乐观的媒介观,毫无疑问,媒介延伸了我们的感官,且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媒介有效地补偿了旧媒介的不足,媒介在与社会的不断互动中获得自身的进化,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从而开创了不同的时代。[4]
但问题和麻烦也出现了,手机延伸了我们听觉感官,却为信息的缺失和个人行为的不自由以及人际关系的疏离埋下了伏笔。麦克卢汉当年神谕般地、乐观浪漫地告诉全世界,“媒介即信息”,却不知这位预言家是否忧虑过这一点。
考察手机的社会功能就会发现,“一方面,手机被吹捧为进步、人类生活改善和社会前进的象征”,“另一方面,移动通信也被认为是文化紧张关系的象征,这些紧张关系包括传统和现代、乡村价值和都市规范、地方情谊和外部侵犯、社区和谐与移民离散、家庭亲情和虚拟网络、个人主义和全球化如此等等之间的冲突。”[5]
不经意间,一个被麦克卢汉有意无意忽略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无论是丹尼尔·勒纳笔下“传统—过渡—现代”的社会演进序列,还是麦克卢汉隐喻般的“部落—脱部落—重回部落”的感知方式回归,媒介技术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进步无疑改变了个人与社会,无限度缩短了人类传播的时空距离,但是,它是否也应为人际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和麻烦负责?
二
传统人际传播(或称人际交流)是指发生在两个个体之间的传播行为,是一种面对面的口头传播。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传统口头式的人际传播逐渐扩展为媒介方式的人际传播。从固定电话的发明到手机和互联网络的广泛使用,媒介方式的人际传播已然蔚为大观,人际传播研究在传播研究当中所占的比重和分量也日益增加。彼德斯总结道,“交流”(或称传播)是20世纪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在战后,有两种话语占据了“交流”研究的主导地位:一是信息论的技术话语“通讯”,一是在人文主义框架内发展的作为疾病和治疗话语“交流”。两者都认为人类交流的不完美性、人类接触的障碍和麻烦都可借助技术而得到改善。[6]
但事实果真这样吗?起码《手机》告诉我们并非如此。那么,新媒介介入人际传播后表征着一种怎样的传播方式?它与传统人际传播有何不同?
与麦克卢汉、勒纳不同,美国女传播学者、“媒介系统依赖论”的创始人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及其合作者认为,传播技术对传播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否被人们以某种方式用于延伸他们通过其他传播形态业已进行的活动”,[7]但其本身并不能构成社会传播形态,也就不能以此来划分不同社会形态。依据信息流通方式,她们认为大众传播是独白式的传播形态,人际传播是对话式的传播形态,而借助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传播,则是电子对话式的传播形态。据此分类,显然我们可将通过手机进行的人际传播归入新兴的电子对话式传播形态的范畴。洛基奇等认为,人们必须首先弄懂人类传播的基本特征,进而才能弄懂任何传播形态的潜力。为此她们列出了感觉上可靠性、地理范围、反馈性质、潜在互动性(交互性)、对于硬件及软件技术(非传统的语言技巧)的依赖等10方面的特征或称评判标准,以此为尺度去对比分析传统人际传播形态同以信息传播新技术为手段的新兴传播形态。在电视剧中,奶奶质疑通过“没有线的电话”——手机——能和远在北京的严守一“说上话”,她朴素的理由,用学术语言来讲就是因在场感的缺失而导致交流不可靠。而传统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除有声语言外,姿态、外观形象等都是自我表达的手段与媒介。[8]
虽然“到场的追求未必使你进入对方的心灵本身,然而它的确可以使你接触对方的身体。朋友和亲人的身体至关重要。面孔、嗓音和肌肤具有接触的感染力。”[9]
但当手机、QQ、MSN等通讯工具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主体间交流中时,人际传播“多媒体”的优势和功能大幅缩水,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交往失真。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延伸了人的感官,对传播个体来说,这当然没有错,但对个体间的交流来说,电子媒介的介入却使人们的感官分离,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人际传播在感觉上的可靠性和反馈的完整性。通过电话(手机)进行的中介式交流与互动使得人际交往越来越“缺乏任何共同在场形式”,这种“无声化”、“间接性”和“非共同在场性”的特征与人们在面对面情景中的人际互动模式差异极大。[10]
“因为所有中介物都只是某种工具性媒介,他们无法像面对面交往那样,通过对方的表情、语调、姿势、服装、配饰等非语言符号来辨别交往双方内心真实的情绪体验与情感状态。这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增强了。”[11]
显然,连一向对传播媒介保持乐观态度的莱文森也看到了手机对于人际传播的负面影响,他不得不承认,“除了给人带来好处之外,手机可能开启了一个说谎的黄金时代”,“手机号码叫做你的监号(cellnumber)”。[12]
手机让人身不由己,怕被猜测而撒谎,因撒谎而疏离,人际关系不再是面对面交流而心连心,变成了面对面(通过手机短信)的撒谎和心与心的隔阂。在电视剧里,严守一、费墨等人算不上道德的堕落者,但手机在手,让他们谎话连篇——“手机连着你的嘴,嘴巴连着你的心,拿起手机你就言不由衷”。手机这个中介不断地引诱着他们说出谎言,在潜移默化中异化着人,引导他们走向撒谎和欺骗,进而削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13]
至此,似乎给人以这样一种印象:媒介的广泛运用,以手机为代表的传播技术的介入,使得原本纯粹、高效、可靠的人际传播变得面目全非,人际关系也随之不断疏离、扭曲甚至恶化。在结尾处,电视剧也以这样方式表达对媒介“恶”的逃避、控诉与反思——伍月扔掉手机离开了都市,严守一奔向“宁静、有海”的爱沙尼亚,两年中音信全无,费墨则告别了喧嚣的电视媒体回归大学校园。
三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寄望于技术来增进交流无异于痴人说梦。“交流的缺陷仰仗于技术,可是任何技术都不能十全十美,新的技术带来新的问题,于是就苛求更新的技术。在彼得斯看来,人类的交流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循环的技术矛盾体:技术既是病人又充当医生。”[14]
另一方面,将现代社会中人际交流的失败和人际关系的疏离这一社会现实,完全归罪于手机的介入,或视为媒介进步开出的“恶之花”,也是不妥当的,彼得斯同样告诫人们,“抱怨媒介扭曲对话,就像是哭丧找错了坟头”。[15]
综合以上两方面,质言之,媒介既无法促使交流趋于完美,也无力扭曲对话。
那么,人际传播实质到底是什么?人们如何才能达到真实交流的目的?《手机》对媒介的批判难道做了无用功?
传播学的先驱们将传播归结为直线的信息流通模式,人际传播始终也在“我说你听”以及“我怎么说你才能明白”的圈子里追求最佳效果。因此,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传播,还是印刷和电子媒介介入其中的人际传播,处处体现的是讯息、控制、效果的拉斯韦尔5W模式。洛基奇笔下的“电子对话式传播”就是以“传播是信息流通”为宗旨,将其和传统的人际传播相比较,得出了传播不在场、“感觉上的可靠性”下降,传播的质量因此被削弱等结论。当人们在为新传播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欢呼,以及对交流的负面影响进行批判的同时,却也给传播笼罩上“技术的”光环。
近几十年来,“传播就是共享”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认。传播取“共享”的含义,旨在强调传播的相互性,是指参与其间的人们共同在做的事情。而人际传播,则是“一个相互的、持续不断的、协商的、合作建构意义的交流过程”。[16]
在传播中,即建构、共享意义的交流过程中,人不仅造就了自身,也在双方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各自对对方行为产生了期望,人际关系得以形成。因此,人是关系的存在,构成人类世界的本质是关系。关系就成了研究人的问题的起点,也是人际传播研究中的一个中心问题。“传播学研究试图从个体相遇和交流的角度,界定人际关系的发生和发展。”[17]
在这种视角下,人际传播的不同形式以及因之带来的问题“都不是决定和导致高质量传播的最重要的因素”,人际传播强调人与人个性的相遇交流,“只有相互尊重个体间的自我属性,人与人才得以保持这种特殊的关系,并使之渐入‘我—你’传播的佳境。”也就是说,判断人际传播是否达到理想的效果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即个体间“自我属性”的相遇。[18]
这里说的相遇便是,人通过传播与交流,由彼此相处,而相互了解的交往过程。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传播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参与其中的个体是充满个性特征的人,影响人际传播质量的,不是别的,而是是否向对方传播一个真实的自我。
这种自我属性的相遇关系和敞开心怀的体验交流,在犹太哲学家、思想家马丁·布伯那里被称之为“我—你”的对话。“我—你”关系理论是人际传播思想的精华。在其最重要的著述《我与你》中,布伯认为人身处双重世界,一重是“我—它”,另一重是“我—你”。[19]
“我—它”关系的世界,是由与我们相对立的客体,包括我们可以利用的人与物的关系构成。“我—你”关系的世界,是一种相互融合的世界,人的自我不断通过互动得到确定。“你”、“我”在相互分享这种关系后,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之人。这种关系的形成,则需要人们进行“对话”,“对话是人与人的相遇”,而非观点、意见的相遇,对话中的人要承认他人的平等存在,把他人视作一个已经和你发生关系的人,而不是一个物品,一件东西。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口语交际 能力 培养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教师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成为具有基本的日常交际能力的人,并且要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一要求就表明了口语交际训练不同于以往的听说训练,训练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朗读、背诵、演讲等,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也体现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最本质的性质――交际工具,同时也使我们语文教师认识到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开设口语交际课,加强专项训练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已经成为了一项独立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开设相关的口语交际课,从中创设与口语训练相一致的情景,引起学生交流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在口语交际训练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努力扩大学生交际的范围和数量,比如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完成设定的交际训练,需要注意的是各小组的成员要合理搭配。在活动开展前,教师要对各个小组提出具体的任务和目标,让他们自己搜集交流素材,商量使用的表达方式等。活动开始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每个代表发言后要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质疑,这样各组就能在相互交流思想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获得多方面的启发。
二、选择恰当的口语训练话题
在口语交际课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与设定的话题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在确定交流的主题时,教师要考虑到其难易程度、现实意义,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水平等,这些因素决定着学生能否在口语训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所以,我们要选择的话题范围要广发,要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多个方面。比如,初中语文教材中设置的口语训练基本上都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而且和每一单元的课文内容都联系紧密,因此教师在选取口语交际的话题时可以从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中入手,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已学知识,还能够拓展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因为选取的材料是学生熟悉的,所以他们会非常乐意加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如,教师也可以从社会热点新闻和现象中选取训练的话题,大众对这些内容都比较关注和熟悉,几乎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而且学生对这些热点也会有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将这些内容作文口语交际训练的话题,能够激发起学生讨论交流的兴趣,能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三、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学校开设口头交际训练课的目的就是要锻炼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水平,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贴近日常生活的交流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自由地、无拘无束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谈,步入教学指向的交际情境中。教师只有创设了生动、逼真的交流情境,营造了极富感染力的交流氛围,才能引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激起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以及创造性思维,进而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也可以通过视频、音像、图片等多种媒体,还可以通过自己极富感染率的语言等来创设相应的交际训练情境。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网络上“某个老太太故意摔倒讹人”的事,然后让学生针对“看到摔倒的人该不该扶”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学生会非常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的。
[关键词] 自信;技能;交往;视野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和欢乐就在于与他人交往。”一个人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主要来自于他身处的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而且自然而然地,他的个性也会得到健康的发展。不过,通过日常教学管理的观察,笔者发现现在许多少先队员的交往能力十分薄弱,缺少团队合作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重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针对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措施,在潜移默化中让少先队员增强人际交往的意识,懂得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建立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的自信心
1.赏识教育――构建少先队员树立自信心的基础
生命之花在赏识中绽放,在苛责中枯萎。每个孩子都渴求认同和成功,期待鼓励和表扬,希望能得到长辈的关注和肯定。因此,教师要注重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应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构建其树立自信心的基础。“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人际交往能力薄弱的孩子往往是那些世人眼中“不漂亮”的孩子,他们缺乏自信,不敢与他人沟通交流。因此,作为少先队员的“领路人”,教师应当愿赏识,敢赏识,会赏识,激发孩子的潜能和自信心,鼓励他们迈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
2.成功激励――帮助少先队员树立自信心的关键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体的价值和意义往往是重要因素,为人是否成功是人际间考量的重要方面。少先队员判断力较弱,对胜负之分尤为看重,而且人人渴望成功,对“失败”避之不及。在他们的世界里,失败是一件挫败感十足的事情,甚至是一时之间走不出的阴影。所以,我们要创造条件,抓住机会,当少先队员取得点滴进步的时候,对其加以肯定、赞赏和鼓励,让每一位孩子都体验成功的感受和喜悦,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树立与他人交往沟通所必需的自信心。
二、注重在人际交往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语言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沟通工具,它是情感交往的桥梁,是心灵沟通的纽带。因此,礼貌用语是少先队员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过程之中必须握有的“通行证”。但如今许多学生受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愿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利己思想使得他们在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出自私、霸道、冷漠这些与文明礼仪相悖的态度。
对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处处关注学生的言语规范,让学生学会平等、文明、友好地交流沟通,使用常用的礼貌交际用语。如见到长辈要问好,同学之间主动打招呼,以及经常说“请”“您好”“对不起”“麻烦您了”“不好意思”等一系列礼貌的交往用语。教师也可以编排情景剧或相关节目,让学生亲身体验文明礼貌用语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少先队员,并且善于运用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运用。
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在班里设置了“文明礼仪之星”,每周班会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时,笔者与学生一起受教,感受生活中的不经意的点滴美好。每学期我们都会通过黑板报、墙报和宣传栏,宣传“文明礼貌”,培养良好的班风和舆论氛围。时间一长,学生不但会经常使用温馨、平等、友好的文明用语,同学与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愈发融洽,学生用微笑面对他人,增强了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学会了理智、文明、包含情感地沟通交流。
三、遵守人际交往规则,学会相处之道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同样,无礼数难处长远。人与人的交往有一定的规则,缺乏交往技能,不懂得与人为善,久而久之自然会被排斥在朋友圈之外,这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心理乃至长久发展。身为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要教给学生在文明礼仪、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基本准则和技能,掌握与他人融洽相处之道。
1.以礼待人,文明处事。少先队员在人际交往中首先语言要文明,讲究礼貌礼节,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友好。在教育教学中,笔者常常以身作则,同样也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意运用文明用语,待人接物要时刻注意文明礼仪;每日反省自己一天中的得与失,有无失德之处,有无无礼之时;见到长辈和同学主动打招呼,拒绝脏话、粗话和一切不文明的行为。
2.助人为乐,谦虚谨慎。少先队员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同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师要告诉学生用善意的眼光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切莫自以为是,骄傲自大,让朋友敬而远之。同学之间还应该团结互助,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会“赠人玫瑰”,及时伸出援手,这样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的肯定和认可,也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
3.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发生矛盾争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以平和的眼光、冷静的态度处理矛盾,不能动辄引发不必要的冲突或使事件升级。两个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教师要劝诫学生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不要一时冲动说伤人的话,做伤人的事。同学之间要想友好相处,就要学会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
四、搭建沟通平台,创造交往机会
孩子们往往心中有万千话语,但是不会表达、不愿表达或是不善表达。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并想方设法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努力为其搭建人际交往的平台。
首先在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养成敢于发表自己看法的好习惯;善于表扬,通过言语鼓励或者谈心交流,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气,鼓励学生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然后逐步提高,层层递进;最后力求达到大方、自信、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其次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同位互帮,小组合作”机制,在班级分设若干小团体,增加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锻炼少先队员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然后在课外为少先队员创造更多人际交往的机会和平台,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充分利用集体走班制度以及学校的学生会制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校园,建立更大的交友圈,扩大队员的交往面。我们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舞台,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建立起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少先队员们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建立起交往的自信。
五、敞开心灵之门,拓宽交往视野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人际关系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57-01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从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高职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问题
1.自我为中心
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很多80后、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往往被父母娇生惯养,喜欢所有事情都从自己的观点、角度来考虑,不会换位思考,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所遇见的人都有很高的的要求,最终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种自我的性格导致自己同周围同学格格不入,缺乏同别人合作的信心与乐趣,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交际能力差,交流沟通能力差。甚至很多大学生在家中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一旦步入大学校园的集体生活,一些人际关系问题也就变得更加复杂。
2.情绪不稳定导致人际关系障碍
情绪在人际交往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很多大学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主要与个人情绪不稳定相关。由于大学生没有步入社会,没有在社会中受到锻炼,加上家庭经济等原因,大学生容易形成自负或者自卑的性格,这种自负或者自卑的性格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阻碍因素。自卑使大学生缺乏交流的主动性,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自负又使得大学生无法融入到大学人群当中,严重影响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因此,要想加强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首先要使自己养成良好的性格,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
3.网络环境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深受其影响。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极大的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使大学生的知识补充与更新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严重阻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大学生整日沉溺于游戏与QQ当中,使得大学生最终成为茶饭不思的游戏狂人或者网虫。网络利用应该适可而止,高职学生长期沉浸在网络的虚拟环境当中,容易形成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从而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及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谐发展。
二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应对策略
1.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教育
大学生出现交际能力差的问题很多在于其心理问题严重,大学院校应该针对这一病根进行心理教育和辅导。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通,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成长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引导和培养,毕竟大学生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在大学生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双重培养中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2.引导学生敞开心胸,主动交往
很多大学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主要与个人情绪不稳定相关,自卑的性格往往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敞开心胸,主动交往。例如,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班级活动等各种活动,并且鼓励学生能够在活动展示的自己的个性和风采,这样才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同时,引导学生维系良好人际关系,与人和谐相处,为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做出点滴的努力。
3.学会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是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关键,毕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有自己来打点的,因此,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学会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在平时的同学交往中,首先要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人际交往的关键印象,在人际交往的继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大学生应该学会关爱他人,做到宽容大度,合理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与问题,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努力为自己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总结:
总之,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的培养,不断提高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对促进学生思想情绪的稳定,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高职大学生在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上,往往会因为处理不当而经常被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在将来大学生毕业以后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我国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问题,创新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策略,为我国高职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玮.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分析及自我调适[J].职业教育研究,2011(4)
[2]王晓忠.培养高职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J].科技信息,2010(32)
关键词:身势语;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方式,不同民族的语言体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身势语作为无声却更加形象的沟通方式,有时充当着比语言更加重要的交际功能。
身势语有肯定、强化、补充、重复、辩驳或替代语言的辅助功能,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增强表述力度,行使语言交际所不能行使的功能,进而传递特定的用意。
身势语先于语言,是人类进行交往的最初形式。一般认为,人体语言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初见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是人体语言研究全面发展的时期。自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来,人体语言学研究的范围日渐广泛,而且不断向其他学科渗透,对其他领域的研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⑴。
宾西法尼亚大学伯德惠斯曾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作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 30 %左右。美国相关研究还表明,在表达态度和情感时 ,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 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多达93%。非言语交际方式有许多, 因其主要与身体动作有关, 往往被称为身体语言(body-language)⑵。
只依赖于话语自身的言语特征并不能充分的推导和理解其言外之意,还应观察和分析说话人非语言的体态特征。因为说话人的意图有时不是单纯的通过言辞表达,而是通过姿势、动作、面部表情的变化等综合因素来传递的。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只有预先了解某些身势语在对方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含义,才能在交际的同时透析对方的身势语,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对方的意图,更加有效的进行沟通,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 例如: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才合适有不同的看法;谈话双方身体接触的次数多少因文化不同而各异;在目光接触这一方面也有许多规定:怎么看对方,什么时候看,看多长时间,看什么人;在某些场合,在中国和讲英语的国家无论微笑还是大笑,通常表示友好﹑赞同﹑满意﹑愉快,但是在某些场合,中国人的笑会引起西方人的侧目;做手势时动作稍有不同,就会与原来的意图大相径庭,对某种手势理解错了,也会引起意料不到的反应等等。因此,要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在说某种语言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含义。
二、身势语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身势语具有内涵丰富、连贯性和变化性强、以及可信度高的特点。(1)身势语可以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一个人的眼神、服饰、手势、身姿、距离、音调、节奏等都可以同时传输.使对方能同时、多方面、多层次地接受多种信息。(2)交际双方只要处于沟通范围内,彼此之间的身势语信息交流就能不断地进行。双方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在不断变化着,这些变化都可以通过视觉传递给对方,传递阶段性和连贯性的信息。(3)身势语大多都是实际心态的体现,基本上是人们在相对无意识状态下显示出来的,增强了交流信息的可信赖性。因此,身势语在人际沟通中有着语言行为无法替代的作用⑶。
身势语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是情感的表露;是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双方交流的纽带;它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如动作、姿态、目光、表情和接触等等。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来看,只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而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这说明身势语在交际过程中十分重要。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宗教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存在差异,每种语言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别国难以完全参透。因此,为了更有效率的跨文化交流,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身势语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主要针对不同国家体态语言中空间距离、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面部表情 等身势语动作的含义及运用进行对比。
三、身势语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及运用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指由眼、唇、面部肌肉等变化而显现脸部的情感表达。面部表情具有是随意性和自发性的特点。与目光比起来,表情更容易辨别对方心情和态度。感情的表达是在文化背景中习得的,它们的表现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汉民族在贵客来到时,笑脸相迎才合情理,而美国的印地安部族却大哭来迎接客人的到来。在某些文化中,咂嘴唇是认可的表示;在中国文化中,表示有滋有味;在英国文化中,表示没有滋味;在许多地中海国家,则是过分夸大痛苦和悲哀的标志。另外,东方人比较含蓄,感情不外露,习惯用面部来遮掩感情。而西方人比较豪爽直白,七情六欲都能表现出来。
2.目光注视
目光的礼节,各种凝视行为及目光在交际中的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其含义复杂,规定繁多,需要认真观察,仔细揣摩,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
有教养的英国男子认为直视与之交往的人的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而瑞典人在交谈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多于英国人。日本人与人交谈时的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颈部,而对方的脸部和双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缘,他们认为眼对眼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中国人则对紧盯着自己看的目光感到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原因是“羞耻感”文化的影响。两个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时会用非常热情的目光凝视对方,因为他们认为双目是个人存在的钥匙。法国人则特别欣赏一种鉴赏似的注视,这种眼光看人是就传达了一种非语言信号: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是我从内心底欣赏你的美,所以法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对妇女士的凝视是人们公认的一种文化准则⑷。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会化;人际关系
[DOI]10.13939/ki.zgsc.2015.40.20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类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化社会的主要群体,生活已与网络紧密相连,加之由于大学生自身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特点,使其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网络的影响,而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其该阶段社会化能否顺利完成起着重要作用。
1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互动与交往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交往是彼此信息传递、情感流通的手段,透过交往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人际交往包含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首先需要满足的。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交流的顺畅,使情感上得到满足,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
大学生处在特定的年龄阶段,人际交往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广泛重视,而他们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需求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一项针对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超过一般的大学生认为广交朋友可以互通有无,相互帮助。85.1%的学生择友的条件是志同道合,相互鼓励。59%的学生喜欢与有志气有作为的人交往。在网络社会中,它所采用的方式只有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一些特有的网络语言而已,并不能够真正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才会更健康、更快乐。反之,他们就会感到孤独、寂寞、无助等。
2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网络对其人际关系的双面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人类已进入了一个网络化时代。当代大学生是走在社会时尚前沿的群体,他们具有极强的接纳新事物的能力,也具有发达的学习能力,网络的出现对他们来说必定顺其自然成为自己的社会化的新型场所。统计报告表明,我国网民中10~29岁的占66.7%,另就网民身份来看,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33.2%,远高于其他群体,其中大学生网民约占6.4%。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多种网络应用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通过QQ、微信、微博、BBS论坛等途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得到了新型的突破。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技术人员也必将发展出更多应用去取悦网络的“宠儿”――大学生,因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只会愈加突出。
2.1 积极影响
2.1.1 网络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人际关系
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都在校园里进行,周边的人和环境都有局限性,然而网络并不局限于固定地区和固定领域,透过网络,可以结交许多地理距离远的人。认识的人范围越广,越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全球新闻,了解社会热点,也有利于大学生打破现实局限的条件增长见识,还能够与网络中其他人进行紧密的交流和互动,认识更多不同角色,从而提高自身人际认知能力。由于网络非“面对面”式的交往,使得人们觉得在网络中能更轻松地建立关系,不必顾虑相貌、社会地位、年龄差异等现实人际交往的因素,从而建立一种平等、相互信任、无歧视的新型人际关系。
2.1.2 网络可以满足大学生的交往需求,有助于大学生合理表达情绪情感
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求,渴望发展人际关系并被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在当今各种竞争突显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心理问题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们一方面有着极强的自尊感,好面子,遇到问题不愿给身边认识的人倾诉,另一方面却没有足够的抗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很容易一蹶不振。正是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般难以得到及时解决,个体心理健康也受到威胁。而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大学生在网络情境下可以更加放心大胆地与他人进行人际互动,说出自己内心的压力、苦闷,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并宣泄不良情绪、舒缓心理压力等,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顺利地与现实中他人进行人际交往。
2.2 消极影响
2.2.1 网络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障碍
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导致与社会上其他成员沟通交流减少,导致现实交往的冷漠化。网络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现实中的人际互动,省时省力的非面对面交流受到个性较为懒散的大学生们的青睐,越来越少地与周围的朋友进行必要的人际互动,久而久之,若是离开网络就会有一种孤独感。除此之外,大多生将注意力和个人兴趣专注于网络,这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心理,也会导致精神萎靡,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毕业。
2.2.2 网络交往引发大学生信任危机在网络这个二次元的虚拟世界中,交往双方并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交往方式和内容等不会给自身的形象、声誉带来威胁和不良影响,从而使网上交往可以部分地或完全地淡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防御机制。大学生几乎每天上网的占41.5%,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的占 25.6%。长期沉溺于网上交往的大学生,会对现实人际信任形成不切实际的幻想,因而在现实社会中易于陷入人际信任危机,这种网上人际信任危机影响了现实人际交往,导致在现实人际交往中自身真诚感的缺乏和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造成信任危机。
3 若干建议
3.1 社会层面
(1)政府积极推进网络立法工作,尽快建立网络行为监控机制,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网络法规,使网络行为有法可依。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对在网上发表违规文章及散布垃圾信息的大学生及时给予警告,严重时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自律抗诱能力,使大学生通过网络共享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2)正确发挥媒体作用,引导大学生健康适度使用网络。政府和社会在组织媒体宣传报道时一定要注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正确导向,多一些品位高、科学性强、人文底蕴深厚的节目内容,少一些无聊、庸俗、肤浅的内容。同时加强网络等媒体信息的引导和监控,阻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发展方向。
3.2 学校层面
及时了解学生心理情况,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重点培养大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让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与侵蚀,从而减少大学生不良情绪。丰富校园生活,加强校园网建设,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和运用网络文化知识,鼓励他们做网络文明的实践者、网络资源的开拓者和网络家园的创造者,使大学生的人格、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3 个人层面
大学生应加强自身对互联网络的认识,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和正确的人际交往观。网上交流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道德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大学生应正确处理网上交往与现实中人际交往的关系调整认知结构,正确地评价自己,清楚、全面地认识网上人际交往的特点与利弊,把握现实人际交往原则、规范等要求。在网上要学会尊重他人,自觉维护他人的利益,不要侵害别人的权利。倡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自身网络道德,健全自身人格、陶冶自身情操、强化法制观念、自觉抵制网络消极信息,为把自己建设成一个守法遵纪的优秀网民而努力。
4 结 论
大学生社会化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关注与大力支持,努力为大学生社会化创造良好条件,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在此过程中,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视尤为重要,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网络的高速发展对社会化过程中的大学生起着正反双面的影响,作为掌握了先进信息技术的大学生,他们运用网络进行学习与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完成社会角色由学生到社会公民的转变过程。因此,要发挥网络对人际关系积极方面的影响,尽量避免危害,使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更加自信,从而更好地完成社会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沟通 能力 训练 教学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168-02
1 大学生人际沟通现状及障碍分析
人际沟通与交流,在当今社会生活多元化、复杂化的大背景下,显得十分重要,是人们生存与发展最迫切的需要。若想有所作为,善于沟通是基本条件。当今世界,新型人才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是否具有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由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癖好、生活习惯、成长环境不同,能够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实属不易,一旦处理不善可能产生各种交往障碍甚而影响个人的未来发展。现在大学生人际沟通的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学生交际范围较窄,同学之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情感交流。
1.1 电子科技的日新月异,过分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现代社会由于先进的通讯工具陆续出现,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于用手指代替嘴巴进行交流,甚至有人因此出现了抵触语言交流、无法与他人相处等沟通障碍。一些被称为“电子控”“低头族”“拇指族”的青年人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出现的沟通问题,甚至恐惧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沟通能力衰退现象。但这些问题尚未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多数人们觉得,这只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没有什么不好。不过,心理专家们建议,更多地与人当面交流,而不是躲在电子设备背后,会更有利于年轻人提高自我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1.2 大学生的孤独心态,引发“分享障碍”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处于人生重要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在心理、生理和意识的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个时期,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发生人际沟通与交流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竞争和压力造成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影响,也有独生子女养成的“以自我为主、唯我独尊”的习惯个性问题,还有缺乏对人际沟通交流的充分认识等诸多因素。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心理素质方面的障碍。多年独自成长的经历,促使很多学生在成年后养成了过度自我的思维习惯,当遇到好的事物时更多的是想到“独占”而非“分享”,以至于在群体生活中难以融入其中,易给他人留下“自私自利”的印象,进而引发与群体中其他人,尤其是利益相关人的沟通障碍。
1.3 沟通障碍导致极端的伤害事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并引发了多个极端伤害事件,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主观因素,表现为学生内心存在胆小、害羞、自卑、自负、嫉妒、多疑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具体表现为学生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存在性别限制、人际交往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范围狭小、交流和沟通难度的增大等问题。
鉴于大学生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当他们面临生活和学习困难时,一方面无人倾诉、无处发泄,从而产生孤独、绝望的负面情绪甚至自杀;另一方面则是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头脑不冷静,故意激化矛盾,甚至出现伤害事件。因此,作为教育机构,我们有义务为学生寻求更好的沟通渠道,引导他们尽快走出人生的困境和低谷。
2 进行课堂沟通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可以使一个人获得认知自我、理解和调节他人情绪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当今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要有较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这也是衡量高校能否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合格人才的重要尺度。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读。首先,我们要很好地理解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急迫性。
(1)目前大学生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大学生对人际沟通能力训练的需求比较强烈。大学生在不久后的将来都要面对用人市场的考验,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业是大学生的头等任务。那么,接受怎样的教育内容,能够对其顺利就业有所推动,则是高校教育直接面对的焦点问题。
(3)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同时又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在自我的成长经历中同样欠缺在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专门教育,因此往往缺乏沟通技巧的实际运用能力。
(4)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也包括新生代青年所面对的问题,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周围的社会关系简单,在少年成长阶段缺乏与同龄人较多的交际和沟通实践经历;他们在家庭中也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我独立意识较强,但并不意味着其独立生活和沟通实践能力也能与之相匹配,相反可能还会造成一些矛盾和问题。
(5)学生的日常沟通已出现日渐庸俗化的趋势。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侵入校园,部分大学生不能主动参加健康、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还有少部分学生在沟通中更加注重自我的实际利益,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出现拉帮结派、沉湎于小团体活动、重娱乐享受轻奉献付出等现象,而当他们面临实际困难和危机时,却无法获得来自朋友、伙伴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在确定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方向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问题。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与“沟通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并建立相应的大学生沟通能力评价机制,借以增强大学生对人际沟通的科学认知。但是,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能仅仅依靠理论学习,这些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沟通活动,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体验才能获得真正有效的提高。因此,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从课堂教学中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如情境模拟、实践演练、案例分析等形式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人际沟通技巧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
3 学生沟通能力训练的教学模式探索
现在,已有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用职业培训经常使用的训练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例如体验式培训,它作为当今欧美非常流行且最有效的培训方式之一,是指个人首先通过亲身参与某项活动获得个人体验,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并分享个人体验、提升对某种事物的认识。体验式培训是个过程,是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知识及能力的过程。这种方式更能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情景,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演练,以实现能力提升的目的。
3.1 采用体验式训练对于推动学生进行沟通技巧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1)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实现自我超越,使大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自己的成长路线,并战胜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可以为大学生进行外部沟通提供条件和机会。教学人员选择一定的实践背景和环境,设计具体的沟通问题,给出特定的沟通对象,让学生深入第一现场,扮演不同的沟通角色,可有效提高其实际沟通能力。
(3)沟通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自我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训练到位、适应性强,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到的沟通技巧,可促使学生沟通能力快速提升。
3.2 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类型
3.2.1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法是把实际生活、工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学生进行研究分析,以此培养其分析、判断、解决问题以及执行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具体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切入在人际关系中各种类型的沟通案例,要求学生从中提炼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不过,作为目前最广泛被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所采用的题材的选择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只有案例选择得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切实反映学生的沟通问题,教师所讲授的沟通技巧内容才能被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3.2.2 情境模拟体验
情境体验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二者互为依托,构成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课堂发展系统,从而形成有情感的、创新的、具有人文价值趋向的课堂教学。
由于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与学生的经验背景、兴趣爱好相一致,可使教学活动具有内驱力、吸引力,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课堂活动开展后,学生在老师的点评和辅导下,也能对在活动中所反映出的不足之处,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纠正偏颇、克服障碍。
3.2.3 引入组织竞争机制
通过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训练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拟定小组名称、宣传口号、LOGO标识、组歌等,激励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竞争、主动表现、努力争取获得奖励和荣誉。这种训练方法一方面可以客观上营造一个小团体的沟通氛围,消除学生之间的隔阂和壁垒,提高他们的组织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通过积累良好的课堂表现,认真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从而获得较好的修课成绩。
3.2.4 游戏教学法
实训游戏活动,可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并对课堂所学知识能够进一步加深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竞赛性和极大的趣味性,在一定的前提下,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拥有高超的人际沟通能力,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建立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需要,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归属感,而且也能满足学生情感交流的心理需求,同时缓解学生因紧张的学习压力和其他情绪负面因素而造成的不良影响。随着当前社会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及学生社会活动范围和能力的不断拓展,高校在针对其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培养也应不断创新,摒弃固有的教育观念,顺应社会潮流和学生心理状态的各种变化,探索最为适合指导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教学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江艺敏.大学生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之我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5):33-35.
[2] 马湘桃.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
[3] 张尔升.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教育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