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赛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微博;体育微博;体育赛事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104-02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其内容既可以是某件新闻的标题式简化的报道,也可以是一张图片或一个视频,只要能够在限定字数内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微博的形式被大众分享。同时,同一网络空间下的好友可随时对其言论发表评论,还能够通过微博的转发功能,而使信息内容成几何级数增长。
近几年,微博在中国也逐渐出现并发展,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中国门户网站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2010年国内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四大门户网站均开设微博。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份底,我国的微博用户达2.74亿人。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工具,在南非世界杯和广州亚运会报道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伦敦奥运会报道中也取得巨大的影响,光新浪体育微博的讨论量就突破了3.9亿[1]。实践证明,微博在体育赛事报道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潜力。
一、体育微博
体育微博指“在特定时期内,将体育类题材作为主要关注内容或由体育界人士创作的微博”[2]。体育爱好者们在体育微博找到了言论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除了与其有共同兴趣的普通大众,还有其所熟知的知名体育评论员,也有其所关注的体育明星。不难想象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中,大众作为体育传播真正的主要参与群体,无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体育微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各大门户网站几乎都建立了体育微博,如新浪体育微博、网易体育微博、腾讯的微体坛等。
二、体育微博对体育赛事传播特点
(一)传播主体多样
参与体育微博传播的主体一般为体育明星、体育媒体人、体育传媒机构、体育组织以及体育爱好者等。
体育明星是指比赛中表现突出、技术卓越、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能产生巨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的运动员。体育明星具有很高的关注度。他们在微博空间的个人比赛信息、个人日常生活的信息及对一些事件的言论都会是人们关注焦点。明星微博的“粉丝”将所关注的明星微博加入自己的关注名单后,便可以在明星微博更新的第一时间收到关注更新通知,从而能够随时随地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明星们的动态,并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而与明星互动。正是这种平民化的特点使明星的微博得到高度关注,如奥运冠军孙杨的新浪微博,截止2012年9月15日,其粉丝人数达到1200万人,在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力挫韩国劲敌朴泰桓,获得首枚金牌。夺冠后,孙杨于凌晨3点54分第一时间更新了自己的新浪微博:“我做到了,我成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随后,有超过有超过35万的粉丝纷纷转发回复表示祝贺。中国的网球一姐李娜的微博也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其粉丝数达到738万之多。2010年“截至12月10日,中国体育明星在新浪微博人气最旺的是效力于NBA的易建联,其微博人气回复条数已近300万”[2]。对体育项目的宣传来说名星微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体育名星利用微博这个平台可以引起人们对体育项目的关注和重视并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同时,体育明星在微博上与粉丝互动也容易在情绪影响大众从而产生共鸣的效果。
体育媒体人即体育新闻工作人员,主要指体育评论员、体育记者、体育主持人、体育解说员等媒体从业人员,他们一般都拥有上百万忠实的微博粉丝,如央视体育名嘴韩乔生,其腾讯微博粉丝达970多万人,知名体育评论员黄健翔的新浪微博粉丝达1330多万人。“而2010年7月,新浪微博倚靠黄健翔与李承鹏所发起的‘黄加李泡世界杯’栏目,则更是开创了国内体育媒体借助微博平台创办栏目的全新模式,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度”[3]。由于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中人们已经长期关注了这些媒体人士因此在选择微博这一平台作为接受体育赛事信息的时候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他们长期接触过的媒体从业人员的微博,并能产生很高的忠诚度和用户粘度。
体育传媒机构创建的微博也是体育微博传播的一个主体,其中既包括体育传统媒体的微博,如央视体育频道官方微博、《足球周刊》官方微博、《足球世界》官方微博等;也包括在微博空间开辟的独立的全新体育赛事报道微博,如新浪微博就开辟了伦敦奥运会微博、新浪NBA、新浪网球等赛事微博。微博空间开辟的体育赛事微博对体育赛事的传播力量非常强大,据统计截至7月29日下午4时,新浪微博上共有超过1.29亿次奥运话题讨论量,新浪奥运视频播放量也超过9800万次[7]。传媒机构通过自己的微博一方面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途径,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同时也能对媒体本身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扩大自身影响力,从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体育爱好者是体育信息的主要接受者,在微博空间中,体育爱好者既可以通过设置个人关注的内容标签,搜索有共同爱好的群体,形成围绕着共同体育兴趣所构造的体育受众群;也可以通过共同关注的体育明星与媒体人士的微博,寻找共同的粉丝群体;同时可以通过个人微博来树立自身独特的体育言论特点和标志。微博使得体育爱好者们不仅见证了体育赛场上发生的故事同时也让他们有了参与感——他们主动参与到体育赛事信息的传播过程,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信息的接收者而且他们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新闻的生产者。
另外,参与体育赛事传播的微博还有赛事的组织者、主办方、参加赛事的组织等,通过他们的微博我们可以了解到跟体育比赛相关的很多信息,包括运动员的情况、比赛场地的情况、比赛的准备情况等。
(二)传播信息碎片化
微博的一大特点就是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在微博影响下的体育赛事报道也呈现出碎片化,一句对比赛结果预测的话就可以是一条微博,对一场比赛的观感情绪也只包含在几十到一百多个字中。微博的碎片化信息传播降低了体育赛事报道的门槛,也赋予体育爱好者以最大限度的参与权利,进一步调动了人们的参与热情,这使得体育赛事的受众参与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也使体育赛事有了更加广泛影响。同时报道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报道角度也更多,从而进一步建构起更全面的全民参与的体育传播氛围。当然,体育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传播的信息相对不完整,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信息角度的多样化也容易给信息的接受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微博的使用门槛低,导致使用人素质的不一也会使传播的信息质量不一。
(三)传播时效性强
由于微博没有信息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信息的,且微博操作相对简单易发,记者和观众可以一边观看比赛一边信息,不再需要繁琐的审核过程和考虑周期的问题,这种即时性与快捷性正是体育新闻传播的本质要求之一。对于比赛现场的细节能在第一时间就报道出来,在时效性上与传统的媒体相比微博无疑有着更强的生命力。
(四)传播过程的交互性
在微博中,一个用户发表的内容可以即时被关注者或好友看到并转发,而其转发的内容又可以被每个转发者的好友或关注者看到,因此,微博信息的传播不再是一对一的传递或一对多的广播,而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这种即时快速膨胀的信息传播,具有难以比拟的扩散优势,且这个过程中每个好友或者关注者都可以和内容的人形成不同程度的意见交换,这种意见交换参与性与互动性极强,可以在第一时间为网络空间中的所有关注者建立起开放式的讨论空间,并在讨论过程中,建立起话题内容,从而激发更热烈的群体氛围。在体育赛事信息传播过程中,运动员可以通过微博自己在比赛过程中的细节、心情、比赛场上的变化等,这种一手信息会引起粉丝的强烈围观、转载、评论、讨论,这样的讨论拉近了运动员和观众的距离。如陈一冰在奥运会比赛中痛失一金后,他在自己的腾讯微博上发了一条博文“我尽力了……对不起大家!让大家失望了……但还是感谢所有朋友!谢谢你们!”,随即有很多的网友对他的微博进行了转播和评论,全部转播和评论累计达550062条。再如在2010世界杯期间,为了把球迷的经典语录在赛事期间与新浪网友共享,在世界杯赛事期间直播的《黄加李泡世界杯》通过官方微博与主持人黄健翔、李承鹏进行现场互动,与自己喜欢的明星共同讨论世界杯的精彩赛事。同时,观众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也可以根据比赛现场的情况随时把比赛过程中的新动态在微博中,边看比赛边与网友进行交流互动。
三、结 语
体育微博准入门槛低,不需要有专门的机构也不需要有专门的训练,其破了传统媒体的媒体准入特权,让更多体育爱好者参与到体育赛事传播的过程,也使体育信息传播更快捷,因此体育微博在体育赛事传播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也正是因为其准入门槛低,其也给体育赛事的传播带来了诸如信息泛滥、信息同质化、没有深度、缺乏监管等负面影响。因此,要加强体育微博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加强网民的体育专业素养,加强网民的道德建设。网站也要加强网络监管的力度,积极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提高其自身的管理能力,及时发现和过滤那些品位低俗、虚假的信息。同时,体育微博也要注重和传统媒体相结合,增加新闻的公信力以达到更好的体育赛事传播效果,从而促进我国体育新闻事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冉强辉,杜道理.我国体育博客的传播状况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7(9).
关键词:高校,体育赛事;和谐体育
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生活目标与努力方向。体育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同样需要构建和谐。高校体育赛事是学校体育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赛事必然要体现出学生与教师、教学与赛事、赛事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和谐。因此高校体育赛事既是健康的赛事、友好的赛事,同时也是和谐的赛事,学生的文化体育节日。如何理解校园“和谐体育”的构建与高校体育赛事的关系,如何利用高校体育赛事推动校园“和谐体育”的构建,是当前高校体育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和谐体育”的内涵及特征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和谐体育”则是指体育系统与社会各系统之间以及体育系统自身各个组成部分和各要素之间所处于的一种协调发展的状态,是和谐社会体育的必然存在形式。“和谐体育”的提出,诠释了当今体育对社会的人文价值。要更深刻地理解“和谐体育”的本质,有必要对“和谐体育”的内涵与特征做出解析。
1,“和谐体育”必须协调发展。“和谐体育”的构建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就要求体育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协调一致,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此外,“和谐体育”不但要求体育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协调,而且要求体育系统内部的协调。“和谐体育”既要求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全面发展,也要求三者协调发展。
2,“和谐体育”必须全面发展。“和谐体育”的构建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这要求必须系统地来看待体育的发展问题。体育在我国一般认为由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组成。体育的发展不仅仅是竞技体育的突飞猛进,也不仅仅是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而是三者全面协调发展。
3,“和谐体育”一定要可持续发展。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并行不悖的。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指体育的发展能满足当前人们体育文化需求,而且指体育的发展不断地满足今后人们的对体育各层面的需求。“和谐体育”追求的是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与人类发展的和谐以及体育自身的和谐,最终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只有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才能使体育和谐。
二、高校体育赛事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
高校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高校体育赛事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校体育赛事是高校体育活动的窗口和亮点,高校体育赛事举办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同时直接影响高校体育活动的和谐性。
高校体育赛事是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是学校体育的品牌,是用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高校体育赛事活动会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这是一种和谐的体育文化。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往,加强体育赛事与体育活动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等具有特殊的作用与意义。对学校而言,这种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体育才能,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所产生影响的环境,就是体育文化环境和体育赛事环境。
良好的学校体育赛事环境与体育文化环境,会鼓舞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学校的各种赛事构成了校园的体育赛事环境,这种环境是一种良性的体育生物学环境,它会激发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学生在这种体育赛事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下,就会自觉养成一种锻炼的习惯,形成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
三、构建校园“和谐体育”与高校体育赛事的关系
1,构建校园“和谐体育”有利于促进校园赛事的和谐。高校的体育赛事既要考虑具有竞技性,同时又要特别注意群众性,要体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校园、学生与比赛之间的和谐,校园的比赛应该是和谐的比赛。构建“和谐体育”是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必然追求体育与校园的和谐。
2,搞好校园内的比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体育。首先,就校园的体育赛事本身而言,组织好体育赛事是搞好学校体育的必然要求,亦是“和谐体育”的基本要求。其次,组织好校园的体育赛事有利于落实学校体育的和终身体育的计划和目标,可以推动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体育系统的和谐发展,最后,从校园体育赛事可能发挥的众多功能来看,其必然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和快速发展,从而为构建整个和谐的社会体育提供支撑,进而为构建“和谐体育”创造有利条件。
四、校园体育赛事可能导致的不和谐的校园体育因素
1,重视校园比赛的竞技性,忽视比赛的群众性。校园的体育赛事往往以竞技比赛的模式为基础,包括球类比赛、田径运动会往往都是按照国际比赛的规则进行赛事,各院系、各班级之间都追求比赛的成绩,力求要让各个单位的体育尖子包揽全部比赛项目。使比赛缺乏明显的群众性,大部分学生只是充当观众的角色,根本没有机会在大学中参加比赛,感受比赛中的气氛,体会体育赛事的趣味,这就使本来可以主动参加体育赛事的学生没有机会参加校园组织的比赛,渐渐远离体育。这必然会影响校园“和谐体育”的构建。
2,追求赛事的表面影响,忽视比赛的人文精神。校园的体育赛事往往是学校向外宣传的窗口,是一个学校的品牌效应。学校领导要求将校园体育赛事组织成一种表演秀,大部分学校只注重比赛的场面和过程,很少注重体育赛事真正的内容,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忽视了体育赛事本身的文化内涵。校园的体育赛事最终的目的是宣传体育的人文精神,形成校园的体育人文氛围,使学生在赛事中感受体育、感受体育精神。
五、对策建议
1,以校园体育赛事为契机,做好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良好的体育赛事是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的一部分,是学校环境建设的一部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程,需要全校师生员工长期不懈的努力。搞好校园体育赛事将有效促进学校体育软硬件的建设。学校必须重视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规划,在学校总体建设的框架内,规划好师生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必需的场所,如:体育馆、游泳池、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棋艺室、体育展览室、体育宣传橱窗、校园体育网等,使学校体育文化环境达到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的和谐统一,更好地发挥体育赛事的功能和作用。
2,以校园体育赛事为契机,建设有特色的“和谐体育”文化环境。在学校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环境的建设上,应从本校的传统、培养目标出发,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文化环境。如:在体育设施的墙上悬挂体育明星的画报以及健身方法和体育的格言;在校园内建本校传统体育项目的雕像与成绩栏;在校园的宣传栏宣传体育锻炼对青年身心健康的影响与作用,学校的宣传媒体应经常广泛地宣传体育知识、体育新闻动态。学校还可以在每个运动场地或区域竖立该运动项目的宣传牌,上面写有该项目的特点、技术要领及练习方法等。在这样的体育文化环境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身意识的养成,也有助于弘扬体育文化,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比赛与电视媒体的关系日益密切,国际上围绕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电视转播权的有偿转让已成为国际体育赛事的重要经济来源。体育赛事转播权作为体育产业中的无形资产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从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的定义,类别,电视转播权与体育赛事的关系,我国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几个角度,对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做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体育赛事 电视转播权
一、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的定义
电视转播权,主要是指举行体育比赛、体育表演时,允许他人进行电视转播,主办方会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电视转播权是归体育组织和赛会的主办方所有,它是为了实现价值和获取利益而被转让的一种非物质商品。从性质上看,电视转播权属于体育无形资产,它的转让遵循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有全世界公认的法则进行制约和维护,同时它也作为知识产权需要得到保护。
二、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的类别
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依比赛本身内容可分为比赛新闻报道权、比赛转播权和比赛集锦权三部分。电视媒体使用三分钟以上的比赛画面就要购买比赛新闻报道权;对比赛进行实况转播或录播,就必须购买转播权;集中播出十五分钟以上的集锦画面,就要购买比赛集锦权。比赛集锦权是指将整个比赛中的精彩画面重新编辑集中使用,购买了整场比赛的转播权,不等于拥有集锦权而可以自行编制和无偿使用集锦权。
三、电视转播权与体育赛事的关系
任何事物之间的关系都可以从利与弊两个方面来剖析,电视转播权与体育赛事的关系也如是。
首先,电视转播权对体育赛事有利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电视转播扩大了体育赛事的传播范围。电视转播培养了体育比赛的忠实受众,一个体育项目大部分的忠实爱好者是通过电视转播在时刻关注的每一场比赛,要知道亲自去现场观看比赛是多么不实际的事情。电视转播使体育比赛的受众成千上万倍的增加,扩大了体育比赛的传播范围。
(二)电视转播权收入是体育赛事盈利的重要方面。随着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电视转播权已成为一种国际公认的体育发展的主要收入之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电视转播吸引了体育赞助。电视转播扩大了体育赛事的影响,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通过赞助体育赛事来宣传自己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四)电视转播刺激了体育消费。体育赛事通过电视转播有了更多的受众,人们也因为有电视转播才会更加长期的固定的去关注自己钟爱的体育项目,并且不断的了解新的体育项目,一旦喜爱了就肯定会去参与。
另一方面,电视转播权对体育赛事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体育赛事门票收入的冲击。由于电视转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也习惯性的选择在家中欣赏体育比赛,去现场观赛也因为交通条件和余暇时间的限制而成为少数人的选择,这样电视转播对门票收入的负面影响就更为明显。
四、我国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电视转播权在中国还属于一个新鲜事物,体育组织和媒体机构对其认识都不够充分,观念上存在误区。体育组织对电视转播权的开发不够充分,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权作为赛事无形资产的一部分,能够为体育组织和赛事主办方带来很高的经济回报。
其次,我国电视媒体在购买体育赛事转播权时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氛围。在我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技术力量,中央电视台是一枝独秀,其他电视台无法抗衡,很多精彩的赛事,即使地方电视台也看到了赛事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关注群体以及潜在的广告客户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但凭借实力还是无法与央视抗衡,只能望洋兴叹。
再次,许多比赛的质量不是很高,精彩度不够,因而它的受众是有限的,而电视媒体要不要购买一项赛事的转播权根本上取决于这项赛事的受众,只有赛事足够精彩,观众足够多,才会给电视媒体带来足够多的广告商和更多的利益。因此,对于那些质量不高的赛事,电视转播权的开发可能就会流产。
最后,我国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分配不合理。随着电视转播价格的不断上涨,体育组织对转播权收入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
五、针对问题所提出的建议
首先,应该转变观念,走出误区。体育组织、赛事主办方以及电视媒体都应当摆正各自的位置,正确对待电视转播权问题。体育组织和赛事主办方应将电视转播权看作是赛事无形资产很重要的方面,积极地做好体育赛事以吸引更多的电视媒体购买电视转播权,从而为赛事创收。而电视媒体也应当认识到只有购买转播权才能对赛事进行正当的报道和转播,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无偿转播的传统观念,电视媒体对任何形式体育比赛电视转播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取得相应的转播权。同时,要对电视转播权转让的国际通行做法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澄清电视转播权转让中的一些模糊认识。
其次,地方电视台应该看到转播体育比赛所带来的巨大效益,打破由央视一方独霸的局面,以更高的价格和实力去与央视竞争,形成国内电视媒体争夺体育赛事转播权良好的竞争环境和氛围。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进程的加快,人民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基本保证,在这一基础上,社会群众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体育作为锻炼身体、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在近几年来,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对此,本文将立足于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主要分析其体育内容,并对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运作方式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 大众体育 赛事内容分析 组织与运作研究
大众体育是以社会群众为主体开展的体育项目,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群众可以实现强身健体、娱乐休闲以及沟通交谈等多种目标。大众体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是现代社会群众的一种重要休闲方式。在大众体育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大众体育赛事,不以体育成绩为最终考察目的,重点在于提升社会群众综合素质,改善社会精神面貌。
一、大众体育综合概述
大众体育是指社会群众自愿参加的体育项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身体锻炼、改善生活方式,在长期发展之下而形成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大众体育可以按照区域、年龄、性别、职业、组织以及场所等分为多种体育形式。大众体育的显著特征是不限参与对象、不限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以娱乐为主、活动目的因人而异、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等。在当前社会中,大众体育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娱乐性质的活动[1]。
二、大众体育赛事现状及内容分析
(一)大众体育赛事现状
大众体育赛事是伴随大众体育而产生的附属品,比赛就有竞争,大众体育赛事的根本目的虽然是以休闲娱乐为主但是竞争也不可避免的贯穿其中。大众体育的主体虽然是社会群众,但是基于社会实际情况考察,大型的大众体育赛事对参赛人员的年龄以及体能素质仍有着一定要求。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众体育赛事一般集中在中东部沿海城市,且体育项目多种多样,与之相对而言的中西部则发展较为缓慢,其影响力也有一定限制[2]。
(二)大众体育赛事内容分析
不考虑具有特殊含义的综合性大众体育赛事,目前我国的大众体育赛事竞赛项目主要包括田径、篮球、游泳等较为常规的体育内容,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由于这类体育项目便于组织、设施简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三、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运作研究
(一)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策划
大众体育赛事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型体育活动,因此,在进行赛事策划之前,可以参考相关的体育赛事策划章程,然后与大众体育赛事的特性相结合,以大众体育赛事的最终目的为依据,策划完整系统的组织计划。一般而言,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及运作首先要成立相关的体育组织,然后计划赛事。在计划中,要充分考虑到赛事举办地点、赛事时间限制、赛事现场控制等问题。因此,在进行组织规划之前,相关人员要与社会群众以及体育局进行适当沟通,整体把握宏观控制,制定详细的比赛规则。另外,除了由当地政府发起的大众体育赛事外,部分大众体育赛事的发起者则是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群众,一般由群众自主发起的体育赛事不涉及任何商业目的,其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强身健体、加强彼此间沟通交流,对此,在体育赛事中必须要主要人身安全防护,在决定参与体育项目之前,做好充分准备,避免由于意外而引发的意外事故[3]。
(二)大众体育赛事的运作流程
对当前的主要大众体育赛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由体育局和体育总会系统主办、各单项体育协会所举办的单项体育活动、社区或者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大众体育管理处是主要的大众体育赛事组织形式。赛事的具体运作流程是决定大众体育赛事成功与否和现实意义的关键,因此在赛事运作流程中符合民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此,首先要进行相关的调查,调查内容一般为环境调查、民意调查与商业调查以及赛事预测调查。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确定最终的大众体育赛事运行流程并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完整的营销策略不仅要为大众体育赛事塑造良好的形象,还需要制定严密的赛事规程以及赛事前期活动举办策略。在赛事正式举办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保证随时沟通,注意对赛事全局的掌握控制,对于突发事件务必要紧急处理,不断完善相关的安全服务工作。此外,大众体育赛事并不是一时兴起而举办的体育活动,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活动意义与影响,因此,在大众体育赛事中要注意保持赛事的连续性,将它作为一个长期事业而发展下去[4]。
四、结语
大众体育赛事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由于涉及项目广泛,参与群众众多,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运作都需要进行系统合理的管理。大众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需要体育管理部门与相关赞助商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个人意识与参与积极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亚乒.商业性大众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运作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417-418.
[2] 苗华威.体育赛事媒体创意的策划与实施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
【关键词】特许经营 大型体育赛事 赛事融资
1 前言
特许经营是现代商业中广泛采用的营销方式,如今家喻户晓的肯德基、麦当劳两大全球快餐巨头就是采用特许经营的营销方式,而使它们的品牌在短期内迅速扩张,分摊了当前洋快餐的绝大部分市场。它们的成功奥妙除了在产品上下足功夫之外,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采用了特许经营的营销方式,这样不仅能在短期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还能迅速地聚集资金。赛事融资一直是大型体育赛事能否成功举办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奥运会就曾因为资金短缺而使申办城市望而却步。当前,一些大型的国际性体育赛纷纷进驻中国——2002、2005、2007年上海举办网球大师杯赛,从2004年起上海连续七年举办F1赛车中国站比赛,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此外,还有四年一度的全运会等等,这些大型赛事的举办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肯德基、麦当劳的成功,也许能使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融资借鉴其经验。
2 特许经营的相关概念与发展现状
2.1特许经营的相关概念
2.1.1特许经营
特许经营一词来自于英文franchising,与直营连锁、自由连锁并列,是连锁经营的三种类型之一。它是一种拓展业务、销售商品和服务的营业方法,而非一个行业。特许经营作为现代商业营销形式,不论是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充分证明,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利用知名品牌运作公司、分销商品与服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国际特许经营协会对特许经营的定义为:特许经营是特许人和受许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对受许人经营中的特定领域、经营诀窍和培训,特许人有义务提供或保持持续的兴趣;受许人的经营是在由特许人所有和控制下的一个共同标记、经营模式或过程之下进行的,并且受许人从自己的资源中对其业务进行投资。我国国家商务部2004年12月30日出台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对特许经营的定义为:特许经营是指通过签订合同,特许人将有权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经营资源,授予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经营体系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
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不是既非隶属关系、控股公司与子公司关系,也非关系、合伙人关系,而是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关系,利益共同关系,统一与独立的关系。
2.1.2特许经营权
特许经营权,又称特许权或特许组合权。特许经营权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商业目的,由特许人拥有并授予受许人使用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要素的组合。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力表现为品牌的知名度、技术优势、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多种要素的组合。受许人获得特许人授予的特许经营权,从南获得参与市场竞争的一定条件。
它有以下特征:特许经营权是商业要素的有机组合。特许经营权是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业要素。特许经营权是受到法律全面提高的商业要素。特许经营的内容包括:注册商标、商号、产品及服务、专利和专有技术、管理技术、经营模式、经营资源等等。
2.2特许经营的发展现状
现代商业的特许经营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著名的麦当劳、肯德基都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了世界500强之列。20世纪90年代,特许经营进入中国。老字号“全聚德”率先打出了特许经营牌。随后荣华鸡、狗不理等也相继开展特许经营。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到2000年底,国内拥有410个特许经营盟主、11000个特许经营网点。2001年初,中国与美国达成加放WTO协议后,麦当劳、肯德基相继宣布将从2003年起开展特许经营,均取得了让全球其它市场汗颜的骄人业绩,中国市场成为带动其全球业务发展的“发动机”。有些学者将特许经营称为“成功率最高的经营模式”。
3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融资现状
体育赛事融资是指赛事组织者为了举办体育赛事,采取多种方式为实现这一过程筹集资金的行为。当前体育赛事的融资途径主要有:广告赞助,门票经营,特许经营权,政府资助。
据张林等对我国单项体育赛事融资现状的调查,赛事组织者利用广告赞助经营筹资的占89.3%,利用门票经营筹资的占50%,接受政府资助的占28.6%,利用特许经营权经营和电视转播权经营的占14.3%。可见,当前赛事组织者主要是利用广告赞助权经营筹集资金。由于各运动项目的特点差别及市场基础存在差异,不少赛事门票经营状况不佳。国内电视转播市场长期处于垄断状况,绝大部分赛事没有电视转播权收入政府资助仍然是一些赛事组织者举办体育赛事的重要资金来源,赛事特许经营权未能得到有效开发。
对体育赛事融资渠道的重要程度调查结果表明,赛事组织者认为广告赞助权经营是当前举办体育赛事最为重要的融资渠道,排在第2位的是电视转播权经营,第3位是特许经营权经营,第4位是政府资助,第5位是门票经营。这样的看法是与当前赛事组织者通常采用的融资渠道实际状况相一致的。同时,也反映了赛事组织者希望电视转播权经营、特许经营权经营和门票经营能够发挥体育赛事融资主渠道的作用。
由于大型体育赛事耗资巨大,政府已无力对其投入巨额资金,而广告赞助和门票收入经营已得到较好的开发,发展空间不大,所以对大型体育赛事特许经营权的开发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许多被广泛认可的企业也期待依托体育赛事这一载体实现业务拓展、提高企业知名度,这为特许经营权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此外,奥运会及全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也有着特许经营的成功经验。
4 特许经营——双赢之策
体育赛事的特许经营是特许经营的一种,按特许权授予分类,它属于一般特许经营类型,按特许经营内容分类,属于商品商标特许经营类型。特许经营不仅为体育赛事筹集了更多资金,同时企业通过购买特许经营权也获取了丰厚利润,特许经营可谓是双赢之策。奥林匹克特许计划和十运会的特许经营就是有力的佐证。
在世界最受关注的体育赛事—奥运会的市场开发计划中,包括赞助计划、特许计划和票务计划。目前,特许经营正成为除电视转播权和赞助权以外的奥林匹克市场开发的第三大经济来源。奥林匹克特许经营权是特许经营人通过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人签署特许合同,并向其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而取得在其商品上使用奥林匹克标志、徽记、吉祥物等奥林匹克标识的权利。特许权使用费一般按特许经营商品销售收的固定比例计算,如2008年奥运会的特许经营商需向北京奥组委缴纳的特许费比例是特许商品销售收入的10%,以及3%的广告宣传费。奥运标志特许产品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由国际奥委会直接营销的全球奥运标志特许产品,如国际奥委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组委会达成的国际许可证有3项,即体育电子游戏许可证、个人护理产品许可证和奥林匹克商店许可证。第二个层次是由奥运会组委会直接营销的奥运标志产品。这些产品以纪念品为主,均不能使用国际奥委会所特有的五环标志,而只能使用奥运会标志和吉祥物。过去只限在奥运会举办国组织营销,在筹办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和悉尼组委会决定将此类产品推向了世界市场。
据统计,2000悉尼奥运会特许商品销售收入为5亿美元,特许权费收入为3400万美元。雅典奥运会特许商品销售收入预算为7.28亿欧元,特许权费收入预算为7600万欧元。特许经营也成为29届北京奥运会商机的一大卖点,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副部长袁斌曾向媒体透露,初步估计特许商品的销售额为7亿美元,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杜巍则认为,在中国市场实现10亿美元销售额还只是个保守数字;11月11日晚,奥运会吉祥物五福娃新鲜出炉,掀起了奥运特许商品销售的,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厦在“福娃”上市的当天,销售额超百万元;北京奥运经济高级顾问预测,吉祥物收入在40亿元左右。
十运会的筹委会及其下属的十运公司也制订了详尽的十运会特许经营招商计划,十运会特许经营是企业向十运会筹(组)委会缴纳一定的特许经营费用,获取十运会筹(组)委会授权生产或销售带有十运会标志(十运会名称、会徽、吉祥物)的各类产品,或由十运会筹(组)委会指定,为十运会提供专项服务的一种经营模式。特许经营的主要内容为:①十运会指定(专用)产品(含礼品、纪念品):企业使用十运会特殊标志,生产、销售指定(专用)产品,享有该指定(专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排他权。②十运会指定服务:为十运会提供指定服务,企业享有所指定服务的排他权。③十运会标志产品:企业在其产品上贴标使用十运会特殊标志,不享有产品的排他权。
除了电视转播权和赞助收入,特许经营也为十运会带来不菲收入,十运会资源开发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徐国辉透露,通过公开拍卖、定向邀标等形式,云锦、金属制品、毛绒玩具、运动服饰、接力火炬、雨花石制品、水晶玻璃制品、旗帜、手表、瓷砖、陶瓷饰品、旗袍等的特许标志使用及指定新闻会场、指定印刷服务权等项特许经营项目,以及其他商业资源开发已实现合同成交金额2500余万元。特许经营的企业不仅广泛宣传了公司形象,也获得不少利润,如花了150多万买下特许经营权的江苏至胜孔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预计,最终的销售额将突破1000万元。
5 结语
由此说明,对于赛事的组织者和特许企业双方而言,特许经营是一项互惠互利的双赢之策。在大型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计划中应当特别注重特许经营权的开发。体育赛事特许经营权开发依赖的条件主要有:赛事组织机构较大的规模和较好的声誉;高水平的赛事表演;赛事转播力度大;企业较强的品牌竞争力;权责明晰、利益均衡的合约;政府的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
[1][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张林.我国单项体育赛事融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5,3.
(1)人才需求非常复杂。观众关注体育赛事的内容是运动员之间的比赛,但是从这里辐射出去的是一大堆的内容,比如进行比赛的体育器材和体育设备、进行体育信息传播的摄影机、摄像机等,都是确保观众能够顺利观看比赛的东西。这些设备在物流运输过程当中如何装卸、包装、运输、储存等,都需要相关的专业工作人员,这样才能提高物流效率。比如一台摄影机,在运输途中如果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就要花很大的功夫去思考如何摆放才不至于损坏设备的问题,这样也间接增加了物流运输的成本。
(2)体育赛事要求物流能够快速反应。在进行赛事物流管理过程中,由于资源的需求量大、层次多,所以无论之前的物流规划做得如何完善、如何周全,在实际的物流管理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考虑过、没考虑过的问题,这时,如果没有快速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必然大大增加物流管理成本,甚至影响赛事的进行。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以及体育赛事对这方面的高要求情况之下,就需要一整套的快速反应机制,在问题出现之后能够对问题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然后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体育赛事能够顺利进行。
2如何进行体育赛事物流的策划
2.1明确体育赛事物流的策划要求,紧抓体育赛事物流的特点进行物流运输的操作
(1)体育赛事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物流运输,需要从经济性上进行把握。经济利润一方面是因为赛事本身具有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就是赛事成本的降低。体育赛事中的物流管理成本非常大,甚至占据了整个赛事成本的大部分,所以体育赛事物流的经济性原则是体育赛事物流策划的首要原则。在进行体育赛事的策划时,应该在多方案对比的情况下进行经济最优方案的选择;当然,这一工作是建立在确保物资和物流质量的基础上的。对于赛事的主办方,应该进行赛事物流工作的公开招标工作,通过投标者的竞争把赛事物流成本压低。作为赛事物流管理的承包企业,应该在相关比赛信息的帮助下,对物流工作进行精心的策划以及科学高效的管理,以降低物流管理工作的成本,提高利润。
(2)体育赛事物流是对体育器材以及观众和运动员的运输,需要从安全性有上进行把握。体育赛事的安全性原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则,赛事利益群体在追求经济利润时,一定要确保各方面的安全。体育赛事的物流过程中,安全工作涉及人员安全、企业自身安全、物流设备安全、物资安全以及比赛信息安全等。人员安全是指在进行物流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物流工作者及相关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企业自身安全是指在进行物流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企业自身利益和安全信息的安全;物流设备安全是指在进行物流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物资的运输、储存等各种载体的安全;物资安全是指在进行物流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体育赛事中所要用到的各种物资的安全;比赛信息安全是指在进行物流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体育赛事有关的各种比赛具体流程、细节信息的安全,这一标准视具体赛事要求而定。
(3)现代体育物流重视环保,要注重物流的环保要求。在进行体育赛事物流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影响周边群众的作息以及周边的环境。在进行体育赛事物流工作时,往往需要用到各种交通设备、包装保护设备等,这样就难免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各种噪音以及气体、液体和固体方面的排放物,这样很容易对群众的生活以及环境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在进行物流工作时,做到绿色环保,这样不仅对周边的人和环境有好处,还可以让群众对赛事本身的印象产生好感,进而关注赛事。所以在进行体育赛事的物流工作时要注意环保的原则。
(4)体育赛事物流的综合性较高,所以物流操作要具有综合性。在进行体育赛事的物流工作时,要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选择适当的工作设备,做到综合考虑。比如说在哪种状况下采取公路运输,哪种情况下采取铁路、水路、空运等方式的运输,才能使运输成本降低的同时保证物流工作顺利进行。
2.2建立针对赛事物流的特殊物流策划方案
(1)成立专门的赛事物流临时性机构。赛事物流的特点有短暂性,同时物流量又比较庞大,所以不得不引起重视。为了做好赛事物流,首先要做的是建立起一个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只有分工才能使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物流管理部门只需要根据赛事的要求合理地安排物流方面的工作即可,不用对赛事的其他工作进行负责或者操作。这一物流管理机构需要负责的既包括比赛场内的物流工作,也包括比赛场外的物流工作。通过这种专门的机构,不仅可以把赛事工作模块化,分块负责,也方便把任务落实到个人,使工作更加清晰和有效率。
(2)建立一个高水准的赛事物流信息系统。对于赛事物流来说,它对于物流的速度和精准度有着更高的要求。体育赛事要求体育器材以及各种体育赛事过程中的必需品必须及时运输,同时运动员的运输也必须要及时,否则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通过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不仅能够让每一个相关的工作人员更加全面、完整地了解整个物流工作的进度情况和发生问题,也能够在快速反应的背景下降低物流成本。
(3)要有一个详细的针对赛事物流的计划。赛事物流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计划性,我们可以根据赛程的安排计划,制定一套符合赛程需要的物流计划,这样就能做到及时准确的运输,保证赛事的正常进行。在设计物流方案时,要对每一种赛事物资的需求情况有准确的了解,包括需求的数量、规格和日期以及物资的自身特点,比如是否易碎、是否防水等,这样才能在设计物资的运输方式和存储方式时有据可依。同时要对物流所经过的路线、产品供应情况有准确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工作做到点子上去,不至于计划过大过空。在进行物流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策划过程一般是在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和协商之后所制定下来的,所以策划方案本身存在着很多的考虑,在进行物流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方案来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以对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从而确保总项目成本不超过预计成本,另一方面在实施的过程中将设计方案和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对比控制,能够实时对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使得物流工作能够处在控制的范围内。
1体育赛事对物资的需求非常大
(1)人才需求非常复杂。观众关注体育赛事的内容是运动员之间的比赛,但是从这里辐射出去的是一大堆的内容,比如进行比赛的体育器材和体育设备、进行体育信息传播的摄影机、摄像机等,都是确保观众能够顺利观看比赛的东西。这些设备在物流运输过程当中如何装卸、包装、运输、储存等,都需要相关的专业工作人员,这样才能提高物流效率。比如一台摄影机,在运输途中如果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就要花很大的功夫去思考如何摆放才不至于损坏设备的问题,这样也间接增加了物流运输的成本。
(2)体育赛事要求物流能够快速反应。在进行赛事物流管理过程中,由于资源的需求量大、层次多,所以无论之前的物流规划做得如何完善、如何周全,在实际的物流管理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考虑过、没考虑过的问题,这时,如果没有快速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必然大大增加物流管理成本,甚至影响赛事的进行。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以及体育赛事对这方面的高要求情况之下,就需要一整套的快速反应机制,在问题出现之后能够对问题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然后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体育赛事能够顺利进行。
2如何进行体育赛事物流的策划
2.1明确体育赛事物流的策划要求,紧抓体育赛事物流的特点进行物流运输的操作
(1)体育赛事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物流运输,需要从经济性上进行把握。经济利润一方面是因为赛事本身具有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就是赛事成本的降低。体育赛事中的物流管理成本非常大,甚至占据了整个赛事成本的大部分,所以体育赛事物流的经济性原则是体育赛事物流策划的首要原则。在进行体育赛事的策划时,应该在多方案对比的情况下进行经济最优方案的选择;当然,这一工作是建立在确保物资和物流质量的基础上的。对于赛事的主办方,应该进行赛事物流工作的公开招标工作,通过投标者的竞争把赛事物流成本压低。作为赛事物流管理的承包企业,应该在相关比赛信息的帮助下,对物流工作进行精心的策划以及科学高效的管理,以降低物流管理工作的成本,提高利润。
(2)体育赛事物流是对体育器材以及观众和运动员的运输,需要从安全性有上进行把握。体育赛事的安全性原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则,赛事利益群体在追求经济利润时,一定要确保各方面的安全。体育赛事的物流过程中,安全工作涉及人员安全、企业自身安全、物流设备安全、物资安全以及比赛信息安全等。人员安全是指在进行物流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物流工作者及相关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企业自身安全是指在进行物流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企业自身利益和安全信息的安全;物流设备安全是指在进行物流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物资的运输、储存等各种载体的安全;物资安全是指在进行物流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体育赛事中所要用到的各种物资的安全;比赛信息安全是指在进行物流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体育赛事有关的各种比赛具体流程、细节信息的安全,这一标准视具体赛事要求而定。
(3)现代体育物流重视环保,要注重物流的环保要求。在进行体育赛事物流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影响周边群众的作息以及周边的环境。在进行体育赛事物流工作时,往往需要用到各种交通设备、包装保护设备等,这样就难免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各种噪音以及气体、液体和固体方面的排放物,这样很容易对群众的生活以及环境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在进行物流工作时,做到绿色环保,这样不仅对周边的人和环境有好处,还可以让群众对赛事本身的印象产生好感,进而关注赛事。所以在进行体育赛事的物流工作时要注意环保的原则。
(4)体育赛事物流的综合性较高,所以物流操作要具有综合性。在进行体育赛事的物流工作时,要根据实际的工作环境选择适当的工作设备,做到综合考虑。比如说在哪种状况下采取公路运输,哪种情况下采取铁路、水路、空运等方式的运输,才能使运输成本降低的同时保证物流工作顺利进行。
2.2建立针对赛事物流的特殊物流策划方案
(1)成立专门的赛事物流临时性机构。赛事物流的特点有短暂性,同时物流量又比较庞大,所以不得不引起重视。为了做好赛事物流,首先要做的是建立起一个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只有分工才能使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物流管理部门只需要根据赛事的要求合理地安排物流方面的工作即可,不用对赛事的其他工作进行负责或者操作。这一物流管理机构需要负责的既包括比赛场内的物流工作,也包括比赛场外的物流工作。通过这种专门的机构,不仅可以把赛事工作模块化,分块负责,也方便把任务落实到个人,使工作更加清晰和有效率。
(2)建立一个高水准的赛事物流信息系统。对于赛事物流来说,它对于物流的速度和精准度有着更高的要求。体育赛事要求体育器材以及各种体育赛事过程中的必需品必须及时运输,同时运动员的运输也必须要及时,否则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通过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不仅能够让每一个相关的工作人员更加全面、完整地了解整个物流工作的进度情况和发生问题,也能够在快速反应的背景下降低物流成本。
关键词 体育赛事品牌 品牌建设
品牌是由名称、标志、象征物、包装、口号、音乐或其组合等一些区隔竞争的符号而联想到的基于价值的消费者与组织或个人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带来的无形资产[1]。对消费者而言,品牌能成为其简化购买决策的捷径,能够降低制定购买决策时的风险,有助于获得自我认同或社会认同,向消费者表明产品的某种特性;对公司(企业或组织)而言,品牌具有保障产品特色的排他性,统一营销战略以及获得更好利润等功能;品牌有利于国家形象展示与经济利益实现[2][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在重点任务中明提出“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可见,体育赛事品牌建设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理论将对体育赛事品牌的塑造起到理论支撑作用。
一、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内涵
体育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赛事成为产品源于体育商业化,体育赛事是一种特殊的观赏性强的服务产品,产品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使得体育赛事具有创建品牌的可能。体育赛事品牌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赛事的商业运作与经济价值的实现,因此,创建体育赛事品牌是必然的。
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研究最初源于国外,伴随世界各大职业联赛兴起与奥运会市场营销发展而倍受研究者关注。国内对体育赛事品牌的研究较少,且大部分集中在国外体育赛事品牌研究或本国体育赛事品牌的经营管理方面。对国内外关于品牌建设内容和步骤的研究归纳总结后,发现品牌建设可分为创建期和维护期,其中创建期主要包括品牌名称、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核心价值等内容的设定,以及品牌的传播活动。维护期包括品牌延伸和品牌资产评估等[4]。一般而言,关于体育赛事品牌建设主要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核心价值的确定及品牌传播四个方面。
二、体育赛事品牌识别
品牌识别是指品牌战略制定者立志建立或保持的一系列特定的品牌联想[5]。体育赛事品牌形象是赛事品牌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赛事形象的塑造除了提高竞技表演水平、组织管理水平之外,其他的识别要素包括赛事名称(含赛事口号)、赛事LOGO,赛事音乐、吉祥物、会徽等,它们也是赛事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识别符号可以使赛事品牌更容易得到识别和再现,通过符号对赛事的描述,使观众获得赛事品牌的差异化感觉与印象。
为了提高品牌的传播效果,赛事品牌识别必须尽早实行完整而全面的规划,赛事举办初期,主要是规划赛事名称、口号、标志等品牌识别,而随着赛事不断发展,赛事吉祥物、赛事主题歌等出现,各种体育赛事品牌识别得到改进、丰富或创新。
三、体育赛事品牌定位
定位是消费者区隔不同品牌的重要标准,即针对消费者的心理采取的行动,以确定产品在市场中或在消费者大脑中的地位[6]。品牌定位对品牌建设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只有定位好了,赛事主办者才能明确要办什么样的标准和水平,以及修正与调整赛事筹办中出现的偏差与失误。
体育赛事品牌的定位主要有层次定位(即国际级、国际级、省级等不同级别的定位),公益性与商业性的定位(可兼顾)、城市营销与赞助商共赢的平台定位(赛事节庆化以及与赞助商共同发展)等等。层次定位和公益性定位主要针对体育赛事本身,而商业性定位及平台定位主要指针对体育赛事商业传播价值。
体育赛事定位必须考虑自身的资源优势,赛事的现况及发展趋势。首先,要对自身的经济状况、赛事影响力、民众参与度以及举办地社会传统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赛事品牌的定位必须体现出地方的特色。公益性和体现地方特色的定位更能获得政府和赞助商的支持与参与。
四、体育赛事品牌核心竞争力定位
品牌核心竞争力是指品牌具有竞争的优势,能保证产品的持续收益,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体育赛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赛事的产品,即赛事的规模和竞技水平,赛事的规模含参与赛事的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及组织者的数量及来源,一般而言,奥运会的规模大于亚运会,亚运会规模大于全运会;而竞技水平由参赛运动员的成绩决定,往往赛事级别越高,奖金越高,优秀运动员的参与度越高。二是赛事的个性特点,即同类赛事在此地域举办具有的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特性,即体育赛事结合了城市文化或地域自然与人文景观等特点。
比赛的规模和级别往往不受自身的控制,即便是世界最高级别的赛事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遴选有一套严格的体系与程序。因此,体育赛事的核心竞争力往往由赛事的个性特点来展示,即赛事举办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因地适宜的举办与本地自然因素紧密结合的赛事,形成自身的特色。如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结合了青海湖秀丽的自然景观,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精选城市风景最为优美的海边环岛路段、选择适合比赛的季节(气候)、以赛事节日化提高市民参与度、发掘赛事人文资源,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五、体育赛事品牌传播
体育赛事的公关与宣传是建设品牌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赛事品牌传播的主要内容有赛事本身与赛事的品牌理念。赛事本身是需要赛事品牌理念来做支撑的,现代体育赛事要以其所要表达的文化理念为传播的核心,主题要响亮、有人文内蕴、易于传播,每一届奥运会都有自己强调的理念,有民族特色的口号与吉祥物,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就是很好的品牌理念。
体育赛事品牌传播策略主要是媒体策略。通过将电视、广播、平面媒体、网络、移动媒体等多渠道进行整合,结合不同媒体的传播优势,针对各自受众,采用合理的传播内容、方式与手段,形成多元的立体式传播体系。
公关传播策略也是体育赛事品牌传播的主要策略。体育赛事品牌传播公关活动的对象主要有政府相关部门、赛事赞助商、现场与电视受众等,其目的是传达赛事信息,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主要的手段有定期召开新闻会及采用赛事形象代言人制,以打造良好的媒体关系,增加赞助商媒体曝光度,运用形象代言人明星效应吸引媒体与等。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0c0227)。
参考文献:
[1] 周志民.品牌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7.
[2] Kevin Lane Keller.战略品牌管理(3版)[M].卢泰宏,吴水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10.
[3] 周志民.品牌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2-15.
[4] 陈以恒.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研究[D].厦门大学.2009:9.
1体验营销的内涵
施密特在他的代表性作品《体验营销》中指出“体验就是个体对刺激做出的反应”。这里的刺激是针对营销活动而言。随着体验营销的推广与普及,体验经济逐渐成为企业营销决策的前提,体验经济的核心特征有:顾客成为体验商品的主要构成部分,但体验的实现与员工参与无必然联系;体验价值主要是指营销过程中顾客精神价值发生改变但是对体验所支付的成本并不敏感。当然,作为一种管理理念,体验营销也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体验营销相对具体,只包括对体验本身的营销,即此时的企业的经济提供物是体验,企业营销的过程即是产生体验的过程,消费者通过消费这一独特的感受过程,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并据此对产品价值提出自己的判断。此时,企业向消费者销售的“产品”不论其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属于一种体验。而广义的体验营销包括了通过体验的方式来最终销售产品和服务,其目的在于企业产品的认可程度的提升。此时,体验成了企业的价值突破点。广义的体验营销正如一个方向舵一样保证企业的营销策略不会误入歧途,而狭义的体验营销则是实现品牌建设的落地工作。
2体育赛事对于运动品牌的意义
体育赛事是一种为竞赛提供竞技产品和相关配套服务的系事件,体育赛事的规模和表现形式受具体竞赛规则、赛程安排的约束,还受到目标受众消费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制约,对于体育赛事的管理具有项目管理特征。一个完善的体育赛事能够满足不同参与体分享经历的需求,能够达到多种目标的和谐统一。体育赛事作为彰显运动品牌实力的舞台,能够为其带来品牌认知、品牌塑造、品牌忠诚的契机。运动员与观众是是体育赛事的重要构成要素。这里消费者并不局限于现场的观众,参赛运动员、裁判员以及随同人员都可以无形中成为品牌代言人。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观众的概念也进一步扩展,出现场观众以外,还包括电视观众、网络观众等间接受众。从营销过程的视角分析,体育赛事过程中的体验营销应注重各个环节的专业性问题。例如,转播过程中现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问题,赛后新闻会对品牌的影响等问题。马修•D•尚克从战略经营的高度分析了体育营销学,他指出,观众出席现场并观看比赛的主要动机包括获得自尊,远离日常喧嚣、娱乐放松、缓解压力、美学欣赏、团队归属感以及维系家庭情感等;影响观看比赛的因素主要包括比赛本身的因素,如比赛的吸引力,比赛环境安排,也包括外部因素,如人口统计因素、整体社会对于体育的价值观念等。体育赛事不同于民间的健身爱好,能够聚焦大范围的体育视觉,最能够展现体育运动的活力和魅力,并最能够高度浓缩体育精神。运动品牌管理者的核心是通过精彩的体育竞赛推动运动品牌的塑造,但由于现在体育运动项目和竞赛种类日益增多,这就需要运动品牌管理者不断挖掘体育运动的魅力,选择精品赛事、个性化赛事塑造独特鲜明的运动品牌,在众多的品牌竞争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李宁品牌的塑造既选择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体育赛事作为其实施体验营销的主阵地,同时也不会放弃国内大学生联赛这样的契机。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独特营销使得李宁品牌以低成本获得了与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外品牌相当的体验效应。当然,体验营销如果作为一种能力的话,运动品牌的技术支撑则是其品牌发展的基础,李宁正是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吸收先进技术使得其后续的品牌建设有了保障。比较而言,其他国内的运动品牌则要么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要么有技术实力但没有将其完美地通过体验营销予以展示。例如,国内的双星运动品牌从八九十年代优势品牌的巅峰状态回落到目前的低端品牌。体育赛事通过提供专业的运动品牌考验着运动品牌的技术实力,也通过提供嵌入式的营销互动模式达到传播运动品牌的目的。
3运用体验营销建设运动品牌的策略
要将体育赛事完美地与运动品牌形成无缝对接,有效的途径是深入分析体育赛事本身的独特价值并将其与品牌进行融合。例如滑雪风筝的体育赛事将滑雪的激情与风筝的自由融为一体,为传统的风筝制造商提出了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挑战,更是体育消费观念上的挑战,因此能够准确切入这一细分市场的企业获利颇丰。体育赛事与传统的单一传媒相比,能够促使消费者形成对于运动品牌完整的系统化认知,有助于充实品牌建设内容。当然,与传统体验营销相比,体育赛事中的体验营销也有侧重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3.1慎重赛事选择,传递最佳体验品牌价值首先需要品牌形象的树立作为前提条件,一个具有品牌价值的产品往往其形象符合消费者的普世价值观念,基于此才能够形成品牌的正面价值。与此相反,单纯考虑刺激的体验则往往缘木求鱼,即使短期内吸引了众多眼球,但对于品牌价值的长期积累并无益处。因此,消极的甚至负面的品牌映像不仅会与政策法规、审美标准相抵触还会带来品牌负效应,品牌管理的目的在于提升品牌个性化的同时提升品牌的美誉度。根据体验营销概念界定,体育赛事中的竞赛过程除了体现出竞争还体现出合作,除了体现出失败的容忍,也能体现出胜利的喜悦,每场体育赛事都蕴含着生活中的很多哲理,如胜不骄、败不馁的处世态度,一鼓作气、迂回曲折的战术构想等。基于此运动品牌能够被赋予更多神秘的色彩,并伴随着赛事过程中消费者心理的起伏。运动品牌通过细节渗透形成视觉冲击,使得体育赛事与运动品牌融为一体,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潜意识引导,使得消费者能够通过后续的实体消费获得美好回忆。
3.2弘扬体育精神,塑造品牌个性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总能鼓舞着现实中忙碌的人们,借助体育赛事人们能够获得心理上的很多安慰。而运动品牌如果能够将体育精神与运动品牌融为一体则更能体现出体验营销的最高境界。例如,耐克运动品牌会根据不同出生年代童年的体育娱乐项目作为主题,通过质朴而又细腻的画面,勾起人们童年时的回忆,从情感上拉近了各年龄阶段的消费者,但纵观其宣传的理念总是积极向上,给人以力量。李宁品牌建设中选择大学生联赛这种亲和的营销模式为未来的消费群体奠定了基础。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专业化也越来越成为运动品牌追求卓越的有效模式。其中的卓越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水准的不断自我超越,还包括体验营销中充分吸取积极向上、公平合作、忍耐坚毅等体育精神,通过与赛事中体育精神的相辅相成,使得有形的物质商品赋予了无形的人性化品牌。
3.3增强赛事互动,领悟消费观念在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需要以互动的方式完成企业的营销策略。体验营销中的互动模式主要包含三种,一种是强制信息输出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容易形成消费者的消极抵制心理,很难形成信息反馈。第二种是迎合信息输出,这种形式主要是通过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主动为其提供应时应地的信息输出,例如巧妙地通过入场、座次引导传递品牌标示使消费者感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体贴,进而轻松感受到品牌的存在。对参赛运动员来说,提供专业化的运动品牌,消除他们比赛时的一切后顾之忧,感受到周到的服务,无形中形成了体育明星代言无法比拟的效果。当然,互动模式的最高级形式的体验信息的循环往复,这往往需要较为深入的消费心理分析,以及小规模互动环节,往往发生在正式实施营销策略之前。
3.4设计新颖流程,加深体验印象充分利用好体验营销过程消费的特点,设计新颖的消费流程,使得运动品牌能够完整地与体育赛事融为一体。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美好回忆成为消费的一种独特形式。通过回忆,消费者能够将体育赛事情景再现。因此,抓住赛事的唯一性,实施纪念营销是运动品牌借助体育赛事实现品牌飞跃的关键。在整个体育赛事的流程设计上,应该从输入环节入手,例如通过选择展馆的方式以视觉形式完成运动品牌标示的宣传,通过赛前的游戏互动以及有奖竞猜完成赛前品牌的植入,通过比赛期间周到服务完成赛中品牌形象的建立,通过赛后纪念品的发放形成赛后品牌的凝固作用。这种将流程应用到体验营销的模式会形成完整的目标受众品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