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离骚朗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今年,在高考全国《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中,《离骚》赫然在列,如果在上课的时候不把它拿下,高考复习的时候这将是个难题。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这篇瑰丽奇特而又因时代久远形成隔膜的壮丽诗篇呢?笔者经过反复思量摸索后,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的主旋律:讲故事、诵读
第一步导入。笔者导入时讲到“”,引起学生兴趣,对作者进行介绍时,笔者除了介绍屈原的生平,还介绍了屈原的内政外交的策略,并介绍了当时的国际形势,证明了屈原具有突出的政治能力。楚国对这样一位有远见卓识、明于治乱且有殷殷爱国之心的人却弃之不用,反而任用鼠目寸光、只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群小,所以楚国的结局必然是国破家亡、宗庙毁弃。
学生们听到这里无不扼腕叹息。
“同学们都觉得可惜,作为想竭力挽救祖国却救国无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国衰亡的屈原岂能无怨乎?于是,屈原赋《离骚》一首,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
第二步名家朗读,第一遍明字音,第二遍明节拍,第三遍跟着读,效果较好。再朗读时,学生们有意识地模仿朗读,而不是平时的“唱读”。
第三步让学生自己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理解、背诵第一节
教师可以将字词讲解和串译的工作交给学生。把第一节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三个小组来展示,教师只需提点和延伸个别词语,如“善”与“工”等。
我班的同学们展示得很好,特别是第二部分很多的古今异义词都专门做了讲解。
学生展示后,由教师梳理内容、讲解情感并指导背诵。
1.找出这一诗节直接抒发诗人情感的词语。
(“哀”“怨”。)
2.“诗人哀叹什么?”
(“民生多艰”。)
3.他感叹人生艰难,他的艰难表现在哪些地方?
(“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非常正确,诗人修洁品行只为为国竭忠尽智,结果却“朝谇而夕替”,其原因是什么?
(“既替余以蕙v兮,又申之以揽。”)
5.这真是个匪夷所思的理由。诗人也很奇怪,去上朝还用香蕙做佩带,还采集白芷。这是为什么呢?
(带香蕙、采集白芷不是真的,而是比喻诗人高洁的品质。)
6.楚王因为不喜诗人的高洁而贬黜他时,诗人是怎么想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好一个“未悔”!世人皆追名逐利,而诗人被从权力中心驱逐仍高唱“九死未悔”,可见其气节之高。(继续引导)气节高也难免怨,诗人怨的是什么?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固时俗之工巧兮,凉婢囟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8.(简单归纳)灵修浩荡,众女嫉、谣,世俗工巧、违背准则。君主昏庸、大臣苟合取容,世道秽浊,诗人怎样?
(“饔粢赜髻奄猓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9.哎!这可真是鲜明对比啊,阿谀媚主的人飞黄腾达,一心为国之人独憔悴。诗人后悔了吗?
(没有。他“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0.(归纳)对!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国家可以赴死,为了名利富贵宁死不为。
11.诗人把自己说成了女人,有秀美的蛾眉,而把群小说成众女,这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好处是委婉含蓄,让人更好理解。)
12.诗人为了证明自己与世不合举了哪些例子?
(“鸷鸟、方圆、异道”。)
13.是的,诗人与世不合,他也想过与世相容,但结果是什么?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14.(总结)所以诗人无法与群小和平相处,就大声表明自己的态度:“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背诵这一段。
这节课的效果很好,理清了思路,理解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学生们也在愉快的氛围中背诵完了第一节。
板书整理:
哀 人生艰难(为何多艰?)――有美德却被贬谪――(表明心志)九死未悔
怨 灵修浩荡、众女嫉谣、时俗工巧――(对比)吾穷困――(表明心志)宁死不为
(自我宽慰)鸷鸟、方圆、异道不相容――(争取相容)屈心、抑志――(表明心志)清白死直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理解、背诵第二节
第三课时对字词处理的方式与第二课时相同。在内容教学上,笔者先引导学生整理本节思路,板书如下:
悔――决定“返”――犹疑不决“步余马”“且焉止息”――叹“进不入”只得“退”
整衣裳叹“不知吾”――整冠佩叹“昭志”无人见――整繁饰叹“余独”――(表明心志)余心不可惩
在第一诗节中我们看到哀叹时运不济,愤怒于时俗污浊,绝不与之同流合污的决绝的诗人形象;在第二诗节中我们看到了犹疑不决、彷徨苦闷的诗人形象。诗人在第二诗节中变得有血有肉,可以说诗人由一位愤世嫉俗、金刚怒目的神,变成了一个口是心非、犹疑不决、一步三回头的人。
那么诗人欲走还留为哪般?因为对家国爱到骨髓,无法割舍。诗人以被抛弃的妻子对丈夫的不舍来做比,表现出他对楚国深沉的爱――虽遭贬黜却改变不了诗人对国家的爱。
【关键词】新课改;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42-01
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优秀作品值得后人研究。一些文章教会我们怎样为人处世;一些文章教会我们怎样学习知识和文化;一些文章教会我们怎样分辨政治上的利弊等等。因此,文言文的学习不仅会使学生对中国创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还可以“以史为鉴”,避免走弯路。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增加了很多文言文的内容,高考的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所占的分值也比较大,而且学习文言文是学习语文课程中的一个重难点,因此,学校必须提高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改革和完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一、强化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
从古至今,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诵读更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和关键,更是文言文教学中立足点。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由此可见,学习文言文既传统又重要的方法还是诵读。诵读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认真研究文言文的整体思路和意义。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教师将文章的意思解释清楚,把一些难懂的字词告诉学生,然后再对文章整体进行串讲,最后对文章的写作意义和写作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学生对文言文进行熟读或者背诵的任务则留在课下。但是,与现代文相比,文言文在韵律这方面更为讲究,古人诵读诗文或者文言文的方式一般是“吟唱”,因此,要学好文言文就不能轻视朗读和背诵。高中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既没有对文言文阅读的语感,对一些文字较为生疏,又不懂得怎样断句、在哪停顿,所以,学习文言文就要将“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着重突出朗读的重要性。
二、教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适当对一些重要的字词和句子进行点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不仅可以将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句的意思讲透彻,而且逐步引导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含义。教师还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学生所学文言文的资料或者文章背景适当的进行拓展,可以使学生对文章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文章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更深的领会,还能使学生了解作者当时的意境以及创作这篇文章的意图。比如《屈原列传》这篇文章,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先从摘出此文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切入点,先对贾谊的生平和一些事迹进行简单的介绍,使学生产生司马迁为什么将贾谊和屈原写为一转的疑问和思考,这两人的共同点是在朝政上不被重用,但是在文学方面都具有卓越的贡献。随后,教师重点对文章第三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思考:第一,屈原为什么要写《离骚》这篇文章;第二,司马迁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角度来评价《离骚》的。在将这些问题解决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文章整体,思考是什么导致了屈原如此悲剧的人生。这一问题,对文章的每一小节都有所涉及,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统领了全文。由此可见,学生解决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的过程,也就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和内涵,这种由教师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疏通的方式,比传统教学模式下,只是教师自身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和解释要有效很多。因为这种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不断地思考和讨论,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文章进行记忆和理解。
三、总结常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在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要做到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及时进行整理和复习。如果将这些常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进行系统整理记忆背诵之后,对学生来说,就对文言文知识的材料有了一定的掌握;对教师来说,就能够充分的把握语文教材中各个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在进行讲授时,能够更加的系统化。其更重要的作用是能够使提醒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材料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新课改之后,在课堂上更加强调由教师组织和引导学习,使学生占据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可以将常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合理的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去查阅其意思,然后分小组进行综合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重要的文言文知识,也教导学生要注重合作和交流,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小结
总之,要想提高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授课时,要有使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观念和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应在改变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创新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与变化,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余燕.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分析[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2(11):127-128
(一)
过去的中学文言教材数量多、跨度长,上自先秦,下至晚清民国,各个时期都有,许多文言文确实是艰涩难懂。实施新课程后,大多数学校在高二阶段都让同学们选修《史记》。面对整本《〈史记〉选读》,看起来的确是“好不吓人”。但它相对于《左传》《国语》《老子》等来说,还不是最难。手捧《史记》,我们首先要放松心情,文言文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咬咬牙,我们就翻过了这座“大山”,无限风光在等着我们欣赏呢。
学习文言文,要很好地利用工具书,通过查检、琢磨,就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常用的文言工具书主要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汉语词典》等。
《〈史记〉选读》大多选的是人物传记。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有四个要素,即“时、地、人、事”。学习史记人物传记,抓住这几个要素,文章内容便差不多了然于心了。人物传记,说穿了就是“某某二三事”,主要叙述的就是一人或一家的经历。能够名垂青史的应该是有“功”、有“德”或有“言”之人,是为官、为人的典型。从表达方式看,自是叙述为主,兼以议论评价。《史记》被后人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足以证明其文学
价值之高。
(二)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读,大声朗读。朗读文言文就是亲近文言文,朗读时,要调动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观其文,口诵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观、口诵、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不仅有助于对文言虚词语气的辨别、体味,而且有助于对文言句子节奏的把握;不仅有助于感觉文言长句的连续与句读,而且有助于理解文言修辞和文言语法等等。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一个载体,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思想感悟在朗读中,情感熏陶也在朗读中。读中自乐,乐在读中。
(三)
《史记》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有很多成语都出自其中。像不足挂齿、一诺千金、相提并论、强弩之末、好学深思、百步穿杨、一日千里、焚书坑儒、指鹿为马、先发制人、在此一举等,都来自于《史记》。
我们可以先从感兴趣的成语入手,然后推及其他。文言句式虽然千变万化,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整理和归纳,我们会发现其实它们也像数学一样可以举一反三。虚词、实词、词类活用等也是有规律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整理:字词音义、通假字、文言实词释义、文言虚词释义、词类活用、古今异同词、文言句式、成语典故、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如果觉得这样做很麻烦,负担太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几个方面作为整理的重点。
在课堂上我们及时记下了老师讲的重点内容,课后又能按上述项目及时复习整理,条分缕析,温故知新,各个击破,我们的文言文就会学得很扎实。
文言文要学得功深底实,尝试翻译也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史记》里的篇目一般都比较长,要全文翻译没有时间,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句子进行操练,然后对照有关参考资料自己评改。什么是典型的句子呢?就是有重点实词或虚词,尤其是句式比较特殊的句子。
(四)
《史记》的学习,其实远不止学习虚词、实词、词类活用这几个方面,如果仅仅看到这些知识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我们应当扩大阅读视野。
《史记》上的文章,我们不仅要关注语言基础知识,更可从文学角度欣赏它。《史记》里面有许多故事,不仅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且对我们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史记》不仅是历史作品,而且是上好的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生动逼真、血肉丰满,能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史记》有的时候像读小说,有的时候又像在看戏,就是这个意思。
像阅读欣赏现代文学作品一样,读《史记》也要读得进去,读得出来,读出作者,读出自己。比如阅读《项羽本纪》,我们可以深入其中,思考项羽在作者心中是个什么人物,从哪些记叙可以看出作者的评价,是怎样评价的。如果我们看过戏剧《霸王别姬》,还可以比较戏剧中的情节与《史记》中的相关情节有何不同,并且思考编剧为何要改剧情。
一般说来,选入教材或者用来考试的古代散文大多是思想性较强的文章,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在艺术手法上,也能体现我们的文学艺术传统,值得后人借鉴。如果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不对其中的思想进行开发,不把精华揭示出来,就会有“深入宝山空手回”的感觉。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教师投影,学生欣赏)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讲到寿敬吾先生的朗读,其实这是古人传承几千年的读法,现代人却觉得迂腐可笑,很少有人去践行。当然,我们不是要所有人对所有文章都这么去读,但是,一些情感真挚强烈、抒写性灵的文章,必须要考虑如何朗读。笔者有时在教学中就提倡像古人那样朗读,有些同行很不理解,认为不需要这么“夸张”。其实,这不是夸张,而是有没有真正理解,有没有进入意境,有没有与作者同感受,有没有与作品产生共鸣的问题。譬如,在读《离骚》时,节奏就该是拖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读古诗文和现代诗歌时,一定要有情感、有节奏,这样,才能获得情感的熏陶。情感或悲凉凄恻,或激越愤慨,或欢娱轻快,读出来很不一样。都用一种语速、一种音调、一种情感去读,怎能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呢?笔者曾在淮安中学上过一课,朗读了李瑛《一月的哀思》《办公室的灯光》《祖国,我亲爱的祖国》《就义歌》,整整一堂课,学生备受感染。很多届学生毕业很多年后总爱问笔者“:老师您还记得第一课上的什么吗?”然后他们就提醒,上的什么什么。这说明,朗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意境,体验到作者的那份情感。真的,笔者有时觉得讲解就是一种多余。
情在赏中
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法、教案目标意识很浓重,是带着很强的任务性、目的性去教学的,结果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如在云里雾里,教学效果很差。譬如,笔者曾在某省重点中学听讲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是作者在1927年之下写的,流露的是一种前程渺茫、极度郁闷悲苦的心境和寻求解脱的希望。很感人的文章,教者不是让学生反复诵读体悟,偏偏找来很多注音、用词、段落阅读理解的练习。读两句,做一做、读一段、练一练、学生被牵着鼻子忙碌,听课教师也不知教师在讲些什么。评课时专家委婉地说道,这节课就像遇到一个精明的上海人吃螃蟹,一路吃,一路抠,还带着个小袋子把吃剩的蟹壳带回家汆汤。语文教学是一种整体感知,关键是要把握情感、美感、文感,而不在于学了这篇文章马上能解决多少问题,更重要的是使接受的东西慢慢消化,成为滋养。如果我们在孩子吃苹果前就吩咐,赶紧吃了,吃过之后,我要测试你体内的各种矿物质元素和营养均衡情况。试问,这样孩子还会想吃苹果吗?还会乐滋滋地接受吗?再如,看到一位美女,也是整体感知,体会她的性情、内涵、素养。如果非要弄清身高多少,体重多少,各部分比例如何,那还有真切的美感吗?这不是几乎在做解剖吗?语文教学,多么残酷幼稚啊,难怪课程中唯一有较多乐趣的语文课,学生也越来越不感兴趣,越来越反感了。
情在写中
千写万写,写人性情。千古名篇佳作,都离不开写人,写人就要写人的个性、写人的性情。稍有一点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其实写作主要就是一种驾驭语言的功夫,而语言的表达需要思想、情感、理智的牵引驱使,没有积淀,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自己的想法,怎么能流畅清新地输出呢?平时很多学生写作时都苦于没有材料,写不出。其他不论,就是从小学到高中学过的文章也不少呀。我们说,即使其他没看多少,哪怕把学过的文章进行抽取、扩充、延伸、嫁接、聚合,也会写出不错的文章啊。为什么写不出?因为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从来就没有认认真真地读。没有深入到文本中去,没有强烈的感染,自然没有深刻的印象。都是囫囵吞枣、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怎么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强调只有深刻而广泛地阅读,才能促进自己的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纯真感情的熏陶,对学生的个性、品性、做人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而忽视这些,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语文学习,造成情感教育的严重缺失,最终,还会反馈到学生的写作中来。不少学生在写作时胡乱虚构,捏造事实,以一种伪情感来骗取阅卷老师的同情。有一次,笔者把在全县统考中作文得高分的试卷集中在一起,竟然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写的不是父母罹难,就是父母离弃,或者同学罹患绝症死去。笔者提议将他们的原作都寄给家长看,结果遭到教师们全票的反对,弄虚作假的文风由此可见一斑。愿语文课多一些情感的亮色!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现状;尝试;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而古典诗歌的教学也一直被当作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诗经》一直是作为启蒙教育的必修课来传授的。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语文课本更加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而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也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
一、古典诗歌在高中语文中的地位和现状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一共收录了22篇古典诗歌,这些诗歌内容丰富,风格迥异,这可以看出古典诗歌在高中语文中的重要地位。而且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古典诗歌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王国,真正领略诗歌之美,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中的具体或抽象的意象和诗人情感,真正体会到诗歌的形式美、音乐美和情感美。
但是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讲解诗歌时注重字、词、句的解释和主题思想的概括,而忽视了对诗歌整体意境的把握,缺乏整体的认识和对诗歌的意义的延伸。而且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对于诗歌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品读诗歌。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在短短的几十个课时内,完成古典诗歌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探讨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
二、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尝试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更加的灵活且多变,语文教师要如何做好合理的利用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更能体会古典诗歌的光彩夺目,更能理解诗歌所孕育的丰富的感情,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古典诗歌、热爱古典诗歌。
(一)吟诵朗读法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诵朗读法是古典诗歌教学的最重要的办法之一,通过朗读学生更能体会到诗歌的音乐之美,也更能体会到作者的真实的思想情感的变化。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只有让学生带着审美的情感去朗读诗歌,才能将自己对诗歌情感的认识融入到诗歌中,真切地感受古典诗歌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内涵。
如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教师可以利用朗读法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自由朗读中体味个别词句的意思,体味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在读的过程中要注重语调的轻重缓急。其次教师范读或听录音,要指出诗中的节拍用韵,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最后学生个别朗读,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或进行一些朗读比赛,让学生谈谈自己读诗的切实感受。这样通过反复朗读,学生对诗歌要表达的感情加强了认识。
(二)创设情境法
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随着多媒体、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可以借助其生动直接的音画并茂的教学方式,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音乐,还可以用丰富多彩的画面来展示古典诗歌中作者所呈现的各种意象,从而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更迅速且准确地理解诗文,体会作者在诗中的诗文情思。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可以加入音乐,如在教授《诗经・蒹葭》时教师可以播放由此诗化用而出的歌曲《在水一方》,将古典诗歌与当代流行歌曲结合起来,让现代的情感和古典诗歌的情感对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歌的音乐之美。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画面创设意境,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掌握古典诗歌中所描写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等等,从而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效果。另外作者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提炼出的意象,来自己制作完成一幅画,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知人论世的教授方法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要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了解他创作诗歌的背景年代、创作动机和诗歌创作后的社会影响等来体味古典诗歌的情感。如学习屈原的《离骚》时要了解作者的坎坷经历,要知道屈原毕生的政治理想是实施美政,对外联合其他诸侯合纵抗秦,对内实施仁政从而政治清明。但是现实中作者却屡次被排挤,郁郁不得志,所以全诗也是利用香草美人的比喻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只有认识到这些背景,才能更深入地读懂本诗的内容。
同时研究诗歌,还要联系作者所在的时代背景来进行解读,时代精神影响着整个时代的创作风格。如盛唐诗歌的主调是大气磅礴的进取精神,诗人创作的作品大多感情豪迈。而中晚唐诗歌的主调是盛唐不再的忧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宋代积贫积弱,没有了盛唐气象,诗人少了豪迈的情感,多了悲凉的国愁家愁。只有理解了这些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诗歌。
参考文献
[1]吴玉梅.古典诗歌教学之我见[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版) ,2010(09).
关键词:审美情趣;参与意识;表达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044-01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现代语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文学素养。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增加文言文的阅读量,正是为了达到这目的。当今的文言文教学却不尽人意,"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因此,教好文言文是个待解决而又棘手的问题。
1.运用多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
1.1 "评书式"导入法。谈到评书,首先想到的就是单田芳、袁阔成、刘兰芳等几位老一辈语言专家那亲切的声音和画面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快乐和知识,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说评书的方式将某篇课文所在的历史环境、人物特点、故事梗概以及所要表达的观点简要的用白话文阐述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配合音乐通过生动的描述将课文的基本内容描绘出来,在正式学习课文之前激发出学生愿意进一步了解下去的兴趣。
1.2 "故事联想"导入法。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化是连续的,古人的经典故事给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学习文言文也是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比如端午节就是楚国人在云梦泽纪念爱国人士屈原而流传至今的节日并且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在讲到《离骚》的时候,就可以从端午节切入,首先和大家一起探讨端午节的来历引出屈原所处的历史环境,他通过《离骚》这篇文章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2.引导学生动口多读、多背
古人写文章注重音律,文言文中骈句居多,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强烈的节奏感和富于乐感的音韵构筑了文言文独特的语言环境。许多文章读起来,都给人一种琅琅上口,如同行云流水的感觉。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感目标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语感的生成离不开体察入微的朗读,在文本信息的输入过程中,通过人的口、耳、脑等多种器官的综合作用,将文章的音、形、义、情点点滴滴渗透到阅读者的思维容器中,经过编码、排列、组合,形成可以随时取用的语言材料,然后才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要多读,才能形成语感;多背,才能积累语言素材。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背诵一定量的古典诗文经典作品。如《诗经》《离骚》《汉魏晋诗三首》《阿房宫赋》《赤壁赋》《琵琶行》《游褒禅山记》《报任安书》《陈情表》等这些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一定要要求学生按课文的要求背诵。表面看来,背诵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思想情感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渗透到认知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也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既然背诵古诗文对学生来说好处多多,那么背诵古诗文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绝不能死记硬背。
3."授人以渔",使学生"会"学
3.1 综合比较,触类旁通。学习文言文难,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比较归类,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如在同义词的比较中,"视"有近看之意,而《曹刿论战》中有"吾视其辄乱","视"指的是"远看",通过同义词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学会区别词义,从而确切掌握词义。
3.2 复习巩固,拓展阅读。教师要充分利用学习中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使学生能及时复背已背过的课文。背记的方法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以指导。此外,对学生背记的情况,教师还应当及时检查,以便让学生在反复中牢固记忆。在复习巩固的同时,仅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加强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少,练得少。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同时有必要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文言文作为训练通过课内的教学,使学生能自己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4.活学活用,明确文本的现代意义
一、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诗歌单元的认识
1.必修二反映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在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这个关键时期,诞生了以诗歌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最早的《诗经》,到屈原惊世骇俗的《离骚》,都证明了战国人民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陆续诞生了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及以《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对这些诗歌进行讲解,重点要表明诗歌在我国的文化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对诗歌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也能更加投入。
2.必修三讲述了唐代诗。来自唐代的诗歌,也是大部分人比较熟悉的部分。学生对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人也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些诗人的生平事迹十分明白。其实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之外,唐代诗坛也涌现出了其他非常优秀的诗人,诗歌艺术在唐代被推向了巅峰。在必修三的诗歌教学中,收入了李商隐的《锦瑟》、李白的《蜀道难》以及白居易的《琵琶行》。
3.必修四描述宋词。词发展到宋代,进入了黄金的发展时期,在高中语文第四册当中,将宋词分成了豪放派与婉约派进行单独的分析。在婉约派中,有李清照的《醉花阴》有柳永的《望海潮》;而在豪放派之中有辛弃疾的《水龙吟》、苏轼《念奴娇》等词赋,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也展现了宋词极高的艺术造诣水平。
二、诗歌单元的教学实践
1.以补与增相结合的形式来整合课程资源。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应当充分肯定必修教材的核心作用,在学生消化掉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添课外读物以及辅助联系,有效地将一个单元内的诗歌课文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诗歌整合到一块进行教学,根据诗歌的表达思想、时代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教学,达到连接整个单元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根据其理解程度的高低灵活调整能够教学的进度。例如在进行《诗三首》的教学时,由于这三首诗来自于不同的时间段,例如较早的《涉江采芙蓉》,三国时期的《短歌行》,最后是晋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因此在导入这一课的时候,用《西北有高楼》这一首诗,让学生理解到诗人在作者失意的时候的情感变化,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2.采用朗诵与背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地点,课堂教学必须得到充分重视,教师要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确保教学目标被学生所理解,并且要保持课堂教学的高效。在一节课的四十分钟内,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进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被形象的称为“一二一”。
关键词:初中生 经典诵读 策略
近年来,学习国学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从高校的国学院到国学引入中小学课堂,从政府的以人为本、以德治国的和谐社会构建到各类媒体论坛和大师讲坛,可见国人对国学的兴趣高涨。国内外的文人、学者纷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国学。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能够适合初中生经典诵读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加强学校的人文环境建设,调动学生积极性
周围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思想状态有很大的影响。除去休息时间,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最多。校园的环境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能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学校的走廊、公共橱窗、墙壁等张贴上图文并茂的名人介绍、典故讲解,将整个校园装扮得诗意浓浓,让学生时刻处于古典韵味的熏陶中,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积极性必然能大增。
(二)、在班级中为诵读营造一个轻松而舒适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班级中为学生营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让学生浸濡其中,乐意亲近经典。老师要么参与其中,要么微笑地围在旁边看着,教师也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念。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中,学生读起来更轻松,记忆经典的速度加快。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开展对经典诗文阅读内容的研究,扩大诵读范围
(一)按年代选择诵读的篇目。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是长远的,也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上至上古时代,近到现代,作品浩如烟海。作品形式各不相同,有诗歌、散文、辞赋、乐府民歌、小说骈文、律诗文词、戏剧歌谣等;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有的通俗易懂,有的富有情趣,有的富有寓意的,有的故事性很强。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比如《诗经》、《论语》、《离骚》、《史记》、唐宋诗词、四大古典小说等让人津津乐读;文坛巨星璀璨夺目,比如老子、庄子、屈原、三曹、陶渊明、初唐四杰、大小李杜、唐宋家、苏轼、曹雪芹、等载入史册。按年代选择了优秀的诵读篇目推荐给孩子们,有助于学生对我国文化发展历史有一定的认识,有助于形成连贯的文化常识系统。
(二)按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选择诵读篇目。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许多文学作品。这其中既有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经典诗文,比如《论语》、《千字文》、《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也不乏有糟粕之作,不适宜于少年儿童欣赏的,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很美,但较多的是风花雪月、缠绵凄恻,比较消极。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作品给孩子们赏读,需要我们进行过滤、筛选。
(三)贴近学生生活选择诵读篇目。
1、结合学生所学的课程,在经典诗文方面进行知识的拓展。
如学习《沁园春*雪》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一起寻找诗词,如《清平乐六盘山》、《如梦令元旦》、《沁园春雪》、《答李淑一》等,共同赏析,共同走近他,了解他。这种拓展,因为有了课文内容的依托支撑,诵读更有张力。
2、结合时事、季节选择优秀文学作品主题研究,进行诵读。
例如可以选择季节主题,春夏秋冬皆可研究,尤其是唐诗。春有《春晓》、《元日》、《江畔独步寻花》、《咏柳》、《绝句》(迟日江山丽、两个黄鹂鸣翠柳)等,夏有《小池》、《晓出净慈寺》等。高年级的同学还可拓展眼界,去诵读跟主题有关的词类或散文。可诵读的主题还有许多,如从内容上来分,抒发爱国情怀、乡情类的、山水田园类的、边塞诗词、友情类的,也可以进行人物主题的研究。
除此之外,选择诵读篇目时,也要兼顾所选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生活性。
三、指导诵读方法,领略古诗文独特的魅力
古诗文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特别是古典诗词,词句匀称工整,音节铿锵鲜明,特别适合诵读。指导学生朗读时按诗歌节奏“摇头晃脑”一番;背诵时则闭上眼睛,在摇摇晃晃中体味诗歌的情感底蕴及生命内涵,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充分体会文思、文理、文情、文气,产生共鸣,达到愉悦的审美享受,激发对诗歌乃至语文的兴趣。
指导情感朗读。老师以适当的语言,创设意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再配以古筝或琵琶曲,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反复吟咏,逐渐拉近与诗人的情感距离。
四、感悟意境,重在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古人写诗“贵在含蓄”“言在意外”。我们学诗,从读入手,披文入情,做到入情入境,体会诗人含蓄之美,言外之意,与诗人或诗中人同喜同忧。如《游园不值》《江畔独步寻花》《送孟浩然之广陵》三首古诗,都是绘声绘色、情景交融的写景诗。在音韵和谐、行云流水般描述中,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的赞美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诵读的方法有很多,如节律朗读法、诗情画意结合法、节奏诵读法、据谱填词演唱法、速读法……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能记住即可。当然古诗文吟诵必须保证时间,要时时诵,天天记,这是保证诵读质量、进行大量积累的前提。
五、与习作有机结合
大量的吟诵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他们吸收了古代语言的营养。尽管有些内容一时难以理解,但也为学生今后的“反刍”、领悟提供了语言材料。特别是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吟诵,使学生感悟到了古诗文“温柔敦厚”的语言特色,并逐渐内化古诗文中高尚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使他们的文化底蕴日渐厚实。
总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经典诗文是中国优秀文化瑰宝中绚丽的奇葩。传承经典,让孩子们从小就沐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对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有极大的好处。为此,我们努力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就沐浴经典、浸润书香。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都市家教(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