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划设计合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甲乙双方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甲方将位于 项目的景观工程设计委托给乙方,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设计周期
此项目设计周期 天,本合同自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二。乙方的景观设计工程
根据项目的特点乙方的设计工作分 概念及初步设计 阶段。 深化扩初设计 阶段。 施工图设计 阶段
根据乙方的设计进度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如下
设计阶段
设计内容
设计时间
会审时期
第一阶段
概念及初步设计
20 年 月 日至
20 年 月 日
20 年 月 日
第二阶段
深化扩初设计
20 年 月 日至
20 年 月 日
20 年 月 日
第三阶段
施工图设计
20 年 月 日至
20 年 月 日
20 年 月 日
甲方对以上各阶段的设计如作修改,应向乙方补给相应的设计时间。
三。乙方的详细工作任务
1、 概念设计,初步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
甲方将项目总体规划方面的情况告之乙方,乙方根据甲方确认的项目总体规划和甲方对景观设计的初步设想,开展概念设计,确立总体景观设计的主题,能够和项目总体规划有机的结合,内容如下:
A) 概念设计说明;
B) 总体景观设计概念分析图和组团分析图;
C) 总平面图;
D)主要景观区域的分布图,可用图片的形式来表达。
·初步设计阶段
(1) 乙方根据经甲方确认的概念设计及其意见,开展方案深化设计(进一步表达方案的构思和内容)。
A) 方案设计说明和主要植物品种的说明;
B) 景观方案彩色部总平面图,其中包括道路铺装、绿化;
C) 景观结构分析以及景观立体模式分析;
D) 项目各级景点和景区的平面、立面和文字说明;
E) 用以表达主要景点( 经与甲方商定)的彩色效果或图片:主入口、中心道路、景观小品;
F) 项目景观道路设计图,提供平面和文字说明。
2、深化扩初阶段
扩初设计是为了控制景观设计的细部效果,并根据甲方确认的总体环境规划,完成分区的细化及深化设计工作。
该阶段的设计成果包括:
1. 总技术说明:
2. 项目园境规划平面图(彩色),以及分区放大平面图:
3. 3-5张A3彩色透视正式图,用以表达方案确认后的景点透视效果;
4. 各种户外空间小品的资料、部分大样图象提供局部透视或参考图片);
5. 提供各种铺装大样和地面停车处理方式;
6. 各种水体设计的资料及部分大样图和说明,包括部分景观节点详图;
7. 园林照明系统、排水系统、喷灌系统组织的布置图及部分大样图、灯具的选型图;
8. 绿化栽种区域地带的地形整体,垂直分布图;
9. 植物品种和布置图及观赏特性(主要景观树木的选型图和选择苗木的艺术要求);
10.提供物料表及各种材料、颜色资料。
3、施工图设计阶段
该阶段的设计成果包括:
1.硬园景布置图
2.灌溉布置图
3.户外标高图
4.园林 建筑界面之立、剖面图
5.水体平、剖面及施工大样设计图
6.各种小品的平、立面及施工大样图
7.各种室外选材之布置图及施工大样图
8.设计说明及物料表
9.材料明细表
10.植物技术指标
11.硬园景定线图及工程做法表
12.水电设计的施工图
四。报酬及其支付方法
参照国家及河南省规划设计收费有关标准,经双方协商确定本项目的景观设计单价为 平方米。景观的计价面积为:总规划用地面积减去规划用地内建筑单体的总基础面积。即:总规划用地面积 平方米减去规划用地内建单体的总基础面积 平方米等与 平方米。则项目的总设计费=总景观设计面积乘以设计单价。
本项目实际确定的景观设计费总计: 元整。
五、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 在乙方进行景观设计的每个阶段,甲方有权以书面形式提供建议。
2. 乙方进行景观设计的每个阶段工作完成后,甲方组织会审验收。
·义务
1. 甲方应向乙方提供设计所需的项目建设规划方案及项目的技术资料(包括设计所需设计院的总图。设计所含的所有专业电子版图纸)。
2. 在乙方进行设计过程中,甲方应保持与乙方的充分沟通,定时会审图纸。
3. 甲方对乙方提交的概念和初步设计方案审核确认后,在乙方进行深化设计时甲方不得原来的概念和初步设计方案而重新设计,否则甲方向乙方补偿合同额50%的修改费。
六。乙方的权力和义务
·权利
1乙方发现甲方不能及时提供设计所需的图纸及其他技术图纸时,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赔偿乙方损失。
2乙方基于本合同完成的设计成果著作权归乙方,不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将本次工程设计成果转让给第三方或用于其它方面和项目。
3如果甲方不能按合同约定向乙方支付设计费时,乙方有权终止设计。其间造成的延误的工期及其他损失由甲方承担,并支付乙方损失(按合同额的2倍)。
·义务
1. 乙方要按时按量完成甲方交给的设计方案,乙方不能擅自改变设计内容。
七。违约责任
1.如果乙方未能按照合同要求日期进行景观设计工作,赔偿甲方的损失。
2.甲方如果不能按约定要求与乙方交换意见,定期会审方案,图纸及甲方多次修该设计造成乙方工作延误,乙方可以解除合同,甲方支付乙方违约金。
3.甲方对乙方提交的概念和初步设计方案审核确认后,在乙方进行深化设计时,甲方不得原来的概念和初步设计方案而重新设计,如果甲方执意要改变方案,应向乙方补偿相应的设计费。
八。其他
九。本合同一式4分,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合
同双方盖章签字后方可生效。
甲方:
乙方:
法人:
法人: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委托代表人:
委托代表人:
开户行:
开户行:
账号:
关键词:南京南站 综合体 规划 设计
我国铁路建设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根据规划,我国到2020年将形成以客运专线高速网为核心、快速线路为基础、城际轨道交通为补充的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km以上。高速铁路的便捷性将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必将在各大城市催生出一批集各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通枢纽。随着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必将对沿线城市的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南京南站作为京沪高速铁路五大始发站之一,是京沪高速铁路引入南京后形成的一个集铁路客运、长途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常规交通于一体的特大型交通枢纽综合体。
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建筑设计
南京南站(图1)的铁路交通由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宁杭、宁安城际三个线路汇集组成,车站站场采用高架式,总设计规模28台28线,主要办理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通道、宁杭城际、宁安城际线的始发、通过客车。预测近期枢纽体旅客发送量4413万人/年,远期5822万人/年,最高聚集人数8000人,枢纽综合体总建筑面积达66.7万m2,其中主站房28.1万m2,无柱雨棚10.6万m2,地铁5.4万m2,城市配套市政工程22.6万m2。
南京南站是一个立体化的交通枢纽综合体,主要由地上三层(局部设有夹层),地下二层组成,地面三层标高为22.400m,为铁路高架候车层,铁路与城市共同投资的高架落客平台在该层的南侧、与铁路站房对接:地面二层(标高12.400m)为铁路站台层,功能空间由铁路进站厅、售票厅,贵宾候车室和站台组成,铁路与城市共同投资的高架落客平台在该层的北侧、与铁路站房对接;地面一层(标高±0.000m)位于高架站场与铁路桥梁的下方,中间240m范围为铁路出站厅,铁路出站厅两侧为城市配套的长途汽车站、公交车站、出租车和社会车停车场;地下一层中间部分为地铁的站厅层,站厅层两侧除布置部分铁路设备用房外,其余为城市配套的商业开发用房、换乘通道及社会车停车场;地下二层(标高-16.600m)为地铁站台层(图2~图6)。
车站与城市交通换乘的一体化衔接
南京南站所汇集的铁路客运、长途汽车、城市轨道交通、公交车、社会车、出租车等各种交通之间的换乘均在综合体内完成,旅客不用离开综合体就能方便、快捷的选择各种交通方式换乘(图7),到达“零换乘”。
换乘同时按照强调公共性快速换乘方式优先和大需求量换乘方式优先的原则,将不同换乘方式布局在铁路站房的各个部位。城市轨道交通的轻轨与地铁因其发车频度高、运行时间稳定等特点而吸引大量人流,属于大运量高效率的可靠交通方式;公交汽车亦属于大运量公共交通方式,但因道路交通路况的多变性有堵车晚点的可能,不如轨道交通守时;长途客运属于平行于铁路客运的另一种对外交通方式,速度较慢,属于铁路客运的补充,能吸引一定客流:出租车客运快捷方便、自主性高、舒适性高,但费用高、运力少,其公共性较低,在公交系统中起补充作用,能吸引一般公共交通网络未普及的区域的人群或对出行舒适度有一定要求的人群;社会车多为私家车,绝大部分不属于公共交通体系,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车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需要大量的社会停车。
因此,按照以上原则,最具效率与公共性的城市轨道交通直接正对铁路站场下部,其次公交、长途客运等设施就近设置于站房中央换乘广场核心区两侧的站场高架桥梁下方,社会车与出租车则由城市快速路系统直接接引至站房南北两侧高架落客平台直接进站,同时社会车的停靠位于离站房核心较远的桥梁下方用地。这使南京南站枢纽综合体内部各种交通模式换乘由传统的与铁路客运单向换乘改变为以铁路客运为核心,各种交通互通式立体换乘模式(图8),充分体现了“公共交通优先”、“人车分离”的设计思路。
1 与城市公共交通的结合
根据预测,公共交通分担在70%以上换乘人流。南京南站铁路综合体客流的70%~80%以及地区人流的60%~70%通过公共交通疏解。南京南站枢纽综合体共有4条轨道交通线路(分别是轨道交通1、3、6、12号线)引入(图9),其中轨道交通1、3号线垂直穿越铁路站场中部,在地下一、二层设站。与铁路站房主体同步实施,同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5.4万m2;轨道交通6、12号线作为远期线路在北广场地下平行铁路站场紧邻铁路站房进行站位预留,与站房及1、3号线的换乘通道同步实施。
轨道交通1、3号线车站采用同向同站台换乘方式与铁路站房共柱紧密结合设置,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图10~图12),地下二层为站台层,通过设置在铁路出站核心区的三个出入口方便铁路和轨道交通旅客之间的换乘,通过这种轨道交通与铁路紧密布局、立体换乘的模式极大的缩减了旅客的换乘距离,减少了旅客在出站层的停留时间,避免旅客流线的交叉。同时在站房南北两端各设置两个地铁出入口,方便南北广场方向的旅客与地铁的换乘,避免南北广场方向旅客进入地铁需从站房出站核心体进出带来的人流的叠加。
利用铁路桥梁架空区域,在地面层铁路核心出站区的西侧布置面积约1.6万m2的公交车站,公交车旅客通过西换乘通道完成铁路与公交车的换乘。
2 与长途客运站的结合
按照南京市城市规划要求,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内规划设计区域性的一级公路客运主枢纽站,预测2015年旅客日发送量将达2万人次,以服务铁路南站枢纽换乘客流、板桥新城和东山新市区等南部地区客流为主,兼顾全市范围。针对公路客运与铁路客运客流相似的特点,我们将南京汽车客运南站布置在铁路桥梁架空区域的西北象限,与铁路站房紧密设置并相对独立(图13、图14)。南京汽车客运南站由站务用房和到发场两部分组成,站务用房设置在西北角基本站台下方的区域,由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组成,建筑面积为1.84万m2,到发场紧邻站务用房南侧的地面一层布置(图15),面积为1.2万m2。通过对枢纽内部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合理整合和精心布局,公路客运与铁路客运共享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且互不干扰。长途客运站与铁路交通通过地面层西侧42m宽的换乘通道进行快捷换乘,与轨道交通直接在地下一层完成快捷换乘。
南京汽车客运南站与铁路站房旅客在这里能便捷换乘,而且避免相互之间人流叠加,实现了铁路客运和公路客运的优势互补和双赢的目的。
3 与出租车和社会车的结合
出租车与社会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有益补充,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
的出行方式变得多样化,出租车与社会车的出行方式在人们的出行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何规划和设计好小汽车的流线,设置足够的小汽车停车位,显得非常重要。
南京南站枢纽在铁路站房南北两侧设置有高架车道落客平台,出租车与社会车由城市快速路系统直接接引至站房南北两侧高架落客平台直接进站。社会车和出租车停车场充分利用桥梁架空区域的地面一层和地面二层设置(图16、图17),利用站内单循环道路系统组织车辆的出站流线,采用立体化的流线方式,实现社会车和出租车的“快进快出”。目前枢纽综合体内所设置的社会车停车位约800个,出租车停车场面积约1.6万m2,可满足近期枢纽对停车位的需求,远期利用南北广场的地下空间设置约1500个停车位,在鼓励“公交出行”
“绿色出行”的同时,也应对社会车停车位的数量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4 商业、服务设施合理布置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南京南站在旅客候车层、地面出站换乘层和地下一层分别布置和预留了较大的商业服务空间,通过对枢纽地区旅客群体的需求调查和商业空间整合,对商业形态进行整体策划,创造出了一个具有南京特色的满足不同消费人群需求的餐饮、娱乐、休闲空间,为旅客的出行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满足了城市综合需求。
南京南站在铁路桥下的地下一层(图18)结合地铁站厅层布置社会车停车场和地下商业开发,通过地下安全通道连接地面各种交通设施和南北广场,使地铁换乘其他交通设施在地下完成,极大缩短了旅客的换乘距离,达到了人车分流的目的,解决了消防、人防方面存在的问题,丰富了城市空间形态。
南京南站交通综合体设计感想
1 交通换乘一体化与功能空间立体集约化的反思
纵观我国目前在建的或已建成的铁路客站枢纽综合体,均体现了交通换乘一体化的设计思维模式,这带来了“零换乘”的优点,大大缩减了旅客的途外附加时间,但这也导致综合体的规模越来越大,内部功能流线也越来越复杂,在国外很少有与我国铁路客站综合体规模相当的交通建筑。但作为交通枢纽来说,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过大的规模会给枢纽内部功能组织及城市的交通疏散带来极大的压力,应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所以,我们应从如何提高枢纽换乘效率、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着手,研究出一个既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又符合我国客流特点的铁路客站综合体合理规模控制方法,实现铁路客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随着大型铁路客站交通换乘的一体化,还出现了铁路客站功能空间立体集约化的趋势。传统的水平换乘模式,换乘多处于一个空间中,多种流线之间易产生冲突而混乱。因此,必须根据换乘方式各自的特点安排合适的空间布局,由多个换乘空间进行立体化组合。这种空间的立体集约虽然使综合体的规模增大,带来了上述的某些负面影响,但从站区规划的角度看,换乘进入建筑内部,使得广场传统的作为最大换乘场所的角色得以解放,广场及其周边区域的功能将更为自由,与城市的互动性更高。这也使铁路客站的城市功能角色不单是“对外交通的端口”、“城市的门户”,也慢慢发生着改变。
2 铁路客站交通综合体建设过程中的协调问题
铁路客站综合体是以铁路客运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但同时也是城市功能与空间的一部分,服务于城市,具有强烈的城市属性。铁路客站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与地方政策制度、建设标准与规范等不一致的地方,需要与地方建设部门进行大量的沟通和协调。如何提高铁路与地方部门的协调效率,实现铁路建设与城市的双赢?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制定出一套铁路与地方建设部门的综合协调机制。
3 客站建设与城市配套功能建设需协调发展
铁路客站综合体中需要城市配备大量的市政设施,一般情况下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在前,而地方配套市政工程的规划设计相对滞后。能否达到铁路客站与地方配套市政设施的一体化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对铁路客站综合体能否起到预期的作用至关重要。造成这种时序性不同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路地双方管理体制的差异,也有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考虑地区发展差异,超前谋划,预留今后发展余地,尽量避免留下遗憾。
4 对外交通专属性的思考
一直以来,铁路客站设计都有与长途客运站这种公路客运枢纽结合一起设计或就近布置,一同设计的趋势。通过铁路客站与长途客运站的换乘,一方面可解决各种对外交通的运力整体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方便人们按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符合自身出行成本的交通方式。
但从客运模式上看,公路客运枢纽与铁路客运枢纽的客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都属于外来交通,都有很大的客流量。将公路客运枢纽引入铁路客运综合体内部,综合体内部客流会形成一种叠加效应,对枢纽综合体内部客流的快速疏散带来极大的难度,同时也会增加枢纽体的城市交通疏散的压力。现在,客观社会条件已经发生改变,对于是否将公路客运枢纽与铁路客运枢纽紧密结合,需要我们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审慎考虑。
5 标识指示系统整合问题
目前,我国铁路交通综合体一般由铁路站房和城市配套市政设施两部分组成,造成标识指示系统也是由两部分组成,这在客站的实际运作中对换乘效率和人流的导向性都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欲将标识系统做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需要我们将整个交通综合体进行统一的策划和考虑,并且制定出统一的标准,进行一体化设计和同步施工。
参考文献:
1 朱利安,罗斯著火车站――规划,设计和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1
2 陈学民,李传成,新南京火车站,建筑学报,2007(1)
摘 要:论述国内城市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与科学有效进行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依据,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分析城市排水管网的合理设计措施,希望为有效控制水污染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关键词:排水管网;规划设计;排水系统
1 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依据
1.1 摸清市政排水管网敷设地段的地质情况
如果排水管网在设计前对相应的管道沿线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不够深入,那么设计过程中就会因遇到一些特殊地质条件(如淤泥、流砂、涌水)而无法保证施工质量。排水管网全部是埋于地下的,线路长的工程作业中遇到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往往变化很大,只有对每个情况都有针对性的设计,才能采用最为有效的施工方法来保障排水管网的施工质量。
1.2 设计前需要对其地下设施埋设情况深入了解
城市道路下有着各种不同功能的管线,包括:“电力电缆、煤气管道、给水道、热力管道”等等。如何进行合理的安排管线是个复杂的问题,如果设计前没有深入了解地下设施的埋设情况,施工过程中就将遇到不少麻烦。例如,当施工过程中管道走向、坡度、高程很难重新调整,而又遇到相关障碍时就不得不采用“倒虹吸”处理,这就使排水管网在容易堵塞的同时其输水能力大幅度下降。建议城市规划中心应该运用电脑网络建立一个地下设施数据管理系统,这样在具体施工前相关设计部门就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来获得地下设施数据,经核实后最方便快节的进行相应设计工作。
2 城市排水管网的合理设计措施
(1)以发展性的眼光进行规划设计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和规模都有很大发展。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依然存在大量问题,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就是其中一项。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是作为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排水管网的规划在城市排水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设计实施后大多要经历几十年不再改变,而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让工业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迅速增大,这就注定区域内的排水管网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宜有超前意识,需要合理进行统筹安排,克服短期行为。城市排水规划要以总体规划为前提,在实际规划中要确定合理的城市污水量。合理确定城市污水量大体分成二个阶段,首先,通过总体规划阶段估算出排水区域内的污水量,以此为依据确定“大致的管径、泵站的规模、污水处理厂的规模”,这个阶段中需要考虑城市污水再利用的可能性等。其次,以第一步的估算为依据较精确地计算出污水设计流量,从而确定“管径、确定管道位置、确定泵站的规模及站址的位置、并进行投资造价估算”,这一步是为专业设计作准备工作的。笔者对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还有个自己的建议,由于城市排水管网有着自身的特点,且建设后使用期限在几十年期间,如果其建设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的年限、污水量标准、居住人口密度、土地服务范围等为依据是很难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的。因此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设计应从多方面预测并留出发展余地,任何规划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2)进行管线平面优化设计,合理设置污水支管排水管网的布置有着自身的特点需求,一般包括“工程量最小、水流畅通、节省能量”三点要求。因此其排水管网设计的首要条件就是正确的定线,定线正确了才能确保设计的合理经济。定线的基本原则包括三点:“首先,干管支管的设计尽量采用直线布局,也就是尽量减少。其次,排水管网的定线应尽量利用地势,从而合理的使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污水厂,避免其它定线的浪费。最后,排水管网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管道埋深,以减少提升系统的设置。排水面积的分配要考虑到地面坡度、面积等等多方面。同时要求避免与其它地下管线发生冲突。充分保证使用的同时设置合理。
(3)同期建设污水厂,运用小区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为污水厂减负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一般都不把城市排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并排处理,大多认为这是两个根本不相关联的工程,污水处理厂往往需要花费巨资去建设,属于重点建设单位,而排水管网是作为废水的输送管道其实是没有必要花费太大力气去铺设的。这样一来,往往污水处理厂早按计划建设完毕,但是排水管网只建设了部分污水主干管而支管没有建设,或者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建设的污水主管道与支管道根本连接不上。这种现象已经不是偶然,这直接导致了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不足的问题,且还因由于大量污水不能通过排水管网进入污水厂进行处理,而直接排入河体,在导致水体污染的同时严重污染环境,并对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极大的伤害。对此,应在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同期建设相应的排水管网,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必须贯彻落实“三同时方针”,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只有将污水处理厂与排水管道同时建设成功才能发挥两者完美结合的作用,从而有效控制环境污染。
3 结语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导致了城市工业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城市排水管网设施不完善或建设不当会引发出众多社会问题,本文中笔者就城市排水管网合理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笔者认为只有用发展的眼光进行排水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排水体系,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才能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给排水 规划设计 要求 原则 对策
中图分类号:TL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046-01
水源系统、用水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同用系统和雨水系统等都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之中,这些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所以如何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对于建立一个舒适的城市是十分重要的。在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时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说给排水系统规划要能够保障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而且要符合城市整体规划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 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要求
1.1 必须要保证城市基本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给排水系统在一座城市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够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生产,所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给排水系统的建设,而给排水系统建设的关键在于系统的规划设计。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时一定要符合规划设计要求,在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城市生产用水,只有满足了这个要求以后才可以继续地考虑其他要求,才能进行后续的给排水系统整体布局。另外,在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时要预留出一定的空间,因为我国城市发展比较迅速,只有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才能够减少日后给排水工程的发展问题,从而保证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生产活动[1]。
1.2 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要协调城市整体建设规划
城市给排水工程只是城市建设中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城市整体的发展而言,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一定要协调城市的整体规划,所以在进行城市给排水规划时需要以满足城市整体规划为前提,一个城市的给排水工程规划是否合理、科学要就城市整体规划而言,不能只是单一的看。因此,在进行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时需要从宏观出发,要结合未来城市发展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的科学性[1]。
2 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2.1 给排水系统的组成
顾名思义给排水系统是由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共同组成,而且两者的目标和任务不同,给水系统的任务主要是满足城市对水量、水质的需求,而且要不断地寻找和选择城市水源,与此同时还要确定取水方式,而取水和净水就需要建设各类的工程设施和管网系统。整个给水系统又分为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水工程以及配水工程四个系统,而且每个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它们之间又紧密联系;排水系统的任务主要是收集、输送、处理、排放城市污水,它主要是用来维护城市环境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含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两个系统,它与给水系统共同来完成城市供水与排水任务[2]。
2.2 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现状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上不足,因此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城市需水量在不断增多,这对城市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做好城市供水系统规划,就必须对城市的用水情况作出准确的预测,同时还要加强地下水利用控制,避免过度地开发地下水资源,而且要做好城市污水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另外,在现代城市供水系统管理中,逐渐实现了水资源智能化管理,通过城市给水管网进行科学的供水管理,同时要逐渐地降低规划设计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
2.3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近些年,我国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自然加害发生频率增高,而且我国出现南方多雨、北方缺雨的现象,而降水量的增加给城市的防洪排涝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城市排水系统在防洪排涝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排水系统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洪涝灾害带来损失,所以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就显得更加重要,在排水系统设计时要结合雨水系统设计,这可以让城市排水工程发挥最佳的作用[2]。
2.4 污水系统规划设计
我国城市发展速度较快,随之我国城市污水也越来越严重,城市污水给我国城市水资源利用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而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给解决城市污水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城市污水规划设计中可以采取分流和合流控制,不过分流控制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处理厂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因此,在城市污水规划设计时,要注重污水处理厂的利用[2]。
3 加强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的对策
3.1 把握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关键和原则
要想做好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就要把握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关键和原则,而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时需要把握的关键和要遵循的原则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是规划设计的整体布局,因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都是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给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虽然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都具有独立的功能,但是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都是依据整体布局而产生的,所以这些独立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不能脱离整体规划而独立进行的。在水系统规划时,要做好给水、排水系统之间联系的分析,一定要从整体去考虑,只有这样城市才能做好城市水系统的规划;其二是规划设计要具有层次性结构,城市水系统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层特点,水系统分层指的是给水和排水系统下面还分成了若干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共组成了水系统,但各个子系统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水系统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层次结构问题,做好各层次子系统的协调和综合管理[3]。
3.2 其它对策
城市水系统规划就是要做好它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协调,城市水系统规划主要指的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水资源、供水、排水以及污水处理等问题的综合布置和管理。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水资源总量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要优化各种节水措施和方案,要做好这些就必须加强城市水专项规划和城市水利用规划。水利用规划内容涉及到雨水、地下水、海水等水资源;同时也涉及到供水和节水规划、水循环利用规划以及水工程设施规划。另外,做好水系统规划的前提是做好城市水量预算,这对水资源工程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水量预算涉及到了规划阶段的总水量预测、规划阶段的供水、污水量预测,还有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的给水、污水量的预测。而且我国城市用水在不断地变化,所以水量预测工作需要定期进行,要根据实际城市用水情况进行分析。最关键的是要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可以充分地利用水资源,不仅可以降低给排水的工作量,而且可以达到节能目的[3]。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现在的城市化发展脚步不断加快,作为市政最基础设施的给排水系统需要对它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一系列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此来确保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质量,这是城市正常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保证。想要更加合理的发展城市,城市给排水系统还需进一步的规划,我们还要更加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徐轶,王学华.污水处理在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6):11-13.
关键词城市;天然气;系统;设计;规划;原则;对策;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天然气输送管网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环保以及清洁的能源系统,其使用已成为现代化城市的关键标志。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其95%以上的成分是甲烷,同时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丁烷等。天然气的爆炸极限较低,稍有泄漏很容易与空气混合而形成易爆气体,一旦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及火宅。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天然气管道的铺设范围以及长度不断扩大,一旦发生事故所波及的范围会很大,基于此,对天然气管网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及规划意义重大。
一、城市天然气管道的类型
根据用途进行分类:第一,长距离的输气管线。它的支管和干管的最末端相接大型的工业企业或城市,作为那地方的气源点。第二,城市的燃气管道,它分为分配管道、用户引入管和室内燃气管道。分配管道是在供应气的地区把燃气分给居民用户、公共建筑用户、工业企业用户。分配管道涵盖了庭院及街道的分配管道。而用户引入管是把燃气由分配管道引至到人们的室内管道的引入口的阀门里。室内燃气管道是由人们的管道引入口的阀门把燃气引至到室内,同时分给每个的燃气用具。第三,工业企业的燃气管道。炉前的燃气管道,它通过支管把燃气输送到炉上的燃烧设备中。车间燃气管道,它经过车间的管道的入口把燃气运送到车间内。
根据敷设的方式进行分类:第一,地下的燃气管道,地下敷设通常用在城市中。第二,架空的燃气管道,在工厂区通常为了管理维修的方便或者在管道通过障碍时候会采用架空的敷设。
根据输气的压力进行分类:第一,高压的燃气管道,它的压力在1.6MPa到4.0MPa。第二,次高压的燃气管道,它的压力在0.4MPa到1.6 MPa。第三,中压的燃气管道,它的压力在0.01MPa到0.4MPa。第四,低压的燃气管道,它的压力小于0.01MPa。
二、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设计原则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使得天然气管网系统的版图也在不断扩大,在对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进行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最优的技术经济计算方案。为了设计经济合理的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天然气气源
在设计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时首先要考虑天然气气源的情况,主要包括天然气的供气压力、供气量以及天然气的性质(天然气的含湿量及天然气的净化程度)。对于人工的常压制气的气源,应该尽可能采用中压或者是低压的二级管网系统或者是一级管网系统;而对于加压气的化气源及天然气的气源,可以考虑采取高中压或者是高压的一级管网系统,以此节约投资成本。
2.2城市的发展规划
在设计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时应充分考虑新开发地区所在地城市的远景规划情况、城市规模、道路和街道的现状等。当城市规模较大,且人口密度较大时,应该采用比较高的输气压力,在远期负荷需要提高时,有利于压力的灵活调整,以此满足远距离用户的需求;而对于近期的管网系统,可以灵活进行降压处理。在选择一、二级的混合管网的系统时,输气的压力应该控制在 0.1 兆帕以下;对于人口密度较小的中、小城市应选择一气二级的混合系统。
2.3市政与居民住宅条件
在设计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时应根据新开发地区的市政情况、街道情况以及地理条件等进行设计。新开发地区的住宅区较多,街道较宽时,可以选择一级管网系统。对于有很多河流穿行的城市,选用一级管网系统所跨越的工程量会比二级管网系统的工程量多,从技术经济方面而言,应选择二级管网系统。
2.4其他条件
在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后,还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用户的气化率、供气方针和用户们对燃气的压力的需求以及工业、企业的特征以及数量等。同时,还有考虑现有的储气设备,要发展天然气事业必须要考虑生产以及供应的设备是否符合规划系统的要求。
三、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布线标准
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的发展情况决定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因此,在发展城市天然气产业时必须要做好天然气管网系统的布线工作。
在进行天然气管网系统布线时,首先要结合新开发地区所在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市政条件、地理条件以及城市道路规划等,做好前期的准备和充分的勘察规划。在对城市进行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布线工作。
其次,根据规划期内的人口规模变化以及卫生条件的发展数据对天然气管网系统进行输送线路的计算工作,规划布线工作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以适应未来城市的发展要求。
再后,要在布线过程中考虑城市街道、路面的情况,对输送路线上的障碍物进行有效分析,尽量避免跨越河流、铁路等的工程,以此降低管线铺设成本。
最后,在线路规划过程中要依照总体规划、分期进行的标准进行设计,做好城市天然气低压管网的平面铺设工作,确保管网系统的密度与城市的整体建筑结构相符合。同时在铺设管网过程中,要做好输气压力的调节工作,使管网能适应天然气的压力,满足用户的要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加强城市天然气管网规划对策
加强城市天然气管网规划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天然气管网铺设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同时还可以优化城市天然气管网系统,有效减少城市天然气管网的建设成本,方便群众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发展。要加强城市天然气管网规划,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天然气管道上违章建筑的危害性的重视,加大违章建筑的拆除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强化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及管理,做好安全防范。抓好管道施工的质量重点,处理好管道开挖及安埋工作,控制沟槽的深度,并按要求处理路基。同时还应把好管道建设的材料关,天然气管及焊件等必须要符合工程的标准及管道铺设的实际需要,管道要进行电火花防腐检测,保证绝缘防腐质量。
(3)选择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铺设及改造城市天然气管道,选用钢骨架PF,采用新型、先进的连接方法对管道进行连接,防止天然气的渗漏。对城市较老旧的天然气管道,采用穿PF技术或者管道内衬技术等,对有安全隐患的天然气管道进行合理改造,延长天然气管道的使用年限,降低建设成本。
(4)利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加强天然气管网系统安全防范,实施动态监控。对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准确、及时地把握管道系统周围的形势指标,防范安全事故。
结束语
天然气是城市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城市天然气管道系统的建设普及是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对城市天然气管道系统进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要求,包括城市的地理条件、未来规划、人口密度、市政条件等,使天然气管道系统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士伦,西部大开发中的天然气工业[J],天然气工业,2006,21(1):41
[2]刘爽等,长距离输气管道优化设计[J],天然气与石油,2005,16(3):52
[3]赵洪激,刘扬,油气集输系统优化设计软件[J],天然气与石油,2005,18(1):56
[4]李海梁,北方地区燃气输配系统形式的选择[J],煤气与热力,2009,19(4):63
关键词 太阳能小屋;Monte Carlo算法;混合整数规划;计算机模拟
中图分类号:TM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6-0019-04
新能源利用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利用的重要领域。在设计太阳能小屋时,需在建筑物外表面(屋顶及外墙)铺设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组件所产生的直流电需要经过逆变器转换成220 V交流电才能供家庭使用,并将剩余电量输入电网。不同种类的光伏电池每峰瓦的价格差别很大,且每峰瓦的实际发电效率或发电量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太阳辐射强度、光线入射角、环境、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纬度、地区的气候与气象条件、安装部位及方式(贴附或架空)等。因此,在太阳能小屋的设计中,研究光伏电池在小屋外表面的优化铺设是很重要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户用并网光伏阵列安装方案的组合优化问题。为满足年光伏发电总量尽可能大,单位发电费用尽可能小的目标,首先根据地区地理条件、电池组安装部位及方式,给出太阳能电池组的选定方案。然后在各电池分组的逆变器选配原则下,考虑各太阳能组件的不同设计参数及价格,从而确定最佳光伏系统设计方案。
研究在仅考虑贴附安装方式的情况下,对光伏阵列铺设方案的优化问题。首先,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小屋外观尺寸,对每个墙面分别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主要考虑光伏电池组件面积和房屋的铺设条件,以各类光伏电池组件数量和安装位置为决策变量,建立年发电总量最大、单位发电费用最小的双目标最优化模型.并考虑逆变器额定输入电压和功率约束,调整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设计方案,从而得到最优光伏电池组件及逆变器的选配方案。
1 模型假设
1)假设太阳能电池方阵的架设是独立的,不受周围环境影响。
2)假设同一分组阵列中的组件在安装时,具有相同的阵列方位角、倾角。
3)假设各类电池组件的最低辐射量限值分别为: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启动发电的表面总辐射量≥80 W/m2、薄膜电池表面总辐射量≥30 W/m2。
4)假设所有光伏组件在0~10年效率按100%,10~25年按照90%折算,25年后按80%折算。
5)假设逆变器设置在房屋外部,不占用建筑外表面。
6)假设当太阳辐射值低于电池表面太阳光辐照阈值时,电池组件不输出电力。
2 变量与符号说明
:表示墙面的长度;
:表示墙面的宽度;
:表示第i类光伏电池组件的铺设数量;
:表示对第i类光伏电池组件中的第j个组件的标记;
:表示第i类的光伏电池组件铺设数量;
:表示第i个同类电池板的额定功率;
:表示第j类逆变器的额定输入功率。
3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主要研究在有瑕疵墙面上光伏阵列布局的数学模型与算法。由于仅考虑光伏电池组件贴附安装,故首先需要建立安装光伏电池组件的类型选择模型,以及相应铺设数量的计算模型。其次,在仅考虑无瑕疵平面情况下,构造太阳能电池组的最优布局规划模型。再利用各墙面的门窗尺寸和位置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到有瑕疵情况下,各墙面和屋顶的光伏电池阵列最优布局方案。最后,根据所得布局方案,给出小屋光伏电池35年寿命期内的发电总量、经济效益及投资的回收年限的计算模型。
3.1 光伏电池年发电总量计算模型的建立
为求解光伏电池年发电总量,首先建立光伏电池第m年发电量计算模型:
其中,表示第k个太阳时的辐射量,表示第i类型号电池板的面积,表示第类型号电池板在辐射为情况下的转换效率,表示第i类逆变器的逆变效率。由于逆变器存在80%的阻性负载,故计算光伏电池年发电总量时,应当加上0.8乘项,修正阵列年总发电量输出值。
然后,计算光伏组件在第年的效率,已知发电效率为:
则光伏电池35年的总发电量的计算模型为:
其中,8759表示一年太阳时最大值。
3.2 光伏电池年经济效益计算模型的建立
由模型I可得到光伏阵列最优布局方案,据此,结合各墙面年总辐射强度有效值数据,建立光伏电池总经济效率的计算模型:
其中,表示光伏阵列35年的毛经济效益总和(即不减去成本的毛收益),其计算模型如下:
式中,表示光伏电池第i年的毛经济效益,光伏电池第m年的发电量由光伏电池年发电总量计算结果可知。
3.3 光伏阵列投资回收年限计算模型的建立
通过分析光伏阵列的年发电总量与年经济效益计算模型间的关系,可得光伏阵列投资回收年限T应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表示光伏电池第i年的毛经济效益;C表示逆变器和电池组的总成本;表示使用的第i种型号电池组件的数量;表示使用的第i种型号逆变器的数量;表示所使用的第i种型号电池组件的价格;表示所使用的第i种逆变器的价格。
利用上述关系,求解使得上述不等式成立的最小整数T,即为所求的回收年限。
3.4 光伏阵列最优布局规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3.4.1 模型的建立
1)电池组件的摆放方向分析。
对于每块放入的电池组件,均存在两种不同摆放方向:横向和纵向。在不考虑光伏发电系统布线复杂性的情况下,引入变量(,表示横放;,表示竖放),用来描述各个墙面上第i类第j块光伏阵列的铺设方向。其中,横向摆放表示电池组件的长边与墙面的长平行摆放,纵向摆放表示电池组件的长边与墙面的宽平行摆放。
2)电池组的类型选择分析。
考虑到同一安装平面内所铺设组件受到逆变器选配约束,故首先建立各墙面安装光伏电池组件的类型最优排序模型,选择不超过3种类型的电池组,从而降低安装组件类型的选择方案,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通过分析各墙面光照辐射年均值,同时考虑各类型光伏发电组件的发电辐射阀值,计算各墙面各类型的电池组件接收总辐射有效值:
利用每个墙面除去窗口后的总面积和各类电池组件的面积,可计算得到第i类电池的最大摆放组件个数。又需要考虑光伏电池组件的单位发电功率费用指标,。其中,表示逆变器和电池组的总成本,表示第i类光伏电池阵列的年发电总量。
利用(1)、(2)式条件,同时考虑各类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可得到排序指标R的计算模型如下:
各墙面的最佳组件字典序排序与值相关,越大表示该电池组越优,表示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需要受到的影响,据此,可得电池类型最优选择方案。
由太阳辐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其中为平面的法线和太阳入射方向的夹角。
3)无瑕疵条件下光伏阵列最优布局规划模型。
按照问题分析中对光伏系统设计的目标分析,确定如下两个最优化目标:
目标I:年光伏发电总量最大可表示为:
其中,表示第i类的光伏电池组件铺设数量,表示第i类光伏电池组件的实际功率,由于电池发电总量与光伏组件的实际功率仅相差太阳辐射乘项,且根据对太阳辐射的假设,同一平面上的太阳辐射相等,故原目标与光伏阵列总实际功率最大等价。
目标II:单位发电量的总费用最小可表示为:
其中,表示第i类的光伏电池组件铺设数量,表示第i类光伏电池组件的单位发电功率费用,与原目标中的单位发电量费用等价。
为确定光伏电池组件的铺设位置,针对不同墙面,建立如图1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其中,x轴的取值范围是,表示该面墙体的长度;y轴的取值范围是,表示该面墙体的宽度,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表示光伏电池组件左下角的横纵坐标数对。
然后,对问题进行约束条件分析,无瑕疵平面铺设约束如下:
约束I:铺设范围界定约束
基于对墙体边界条件的分析,铺设光伏电池组件不应超出安装平面范围的约束,即铺设面积不可超过墙面总面积,则铺设范围界定约束可表示为:
其中,表示第i类第j块的光伏电池组件左下角的直角坐标;表示第i类光伏电池组件的长度;表示第i类光伏电池组件的宽度;表示表示第i类第j块的光伏电池组件是否铺设,且第i类光伏电池组件总数。
约束II:电池组件分离约束
当铺设多块光伏组件时,各个太阳能电池板需要保证相互独立摆放,即板与板之间互不交叠,则电池组件分离约束可表示为:
由(4)~(7)式的分析,建立无瑕疵条件下光伏阵列布局双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如下:
其中,约束条件1、2表示铺设范围界定约束,约束条件3表示电池组件分离安装约束,约束4表示光伏组件的坐标取值范围.通过确定各目标优先级P1和P2,可将该双目标规划模型转化为单目标规划问题,得到最终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如下:
4)考虑门窗的光伏阵列最优布局规划模型。
将门窗看作各墙面瑕疵,考虑光伏阵列不能在门窗上方安装,因此需要对模型约束条件进行调整,引入墙面瑕疵约束如下:
约束III:墙面瑕疵约束
其中,X1、X2分别表示瑕疵的左边界和右边界的横坐标值,Y1、Y2分别表示瑕疵的上边界和下边界的纵坐标值.约束限制当组件横放或纵放情况下,电池的边界与瑕疵四周不能存在交叠区域,从而得到带瑕疵条件下光伏阵列最优布局规划模型如下:
至此,即得到有瑕疵任意安装平面的光伏阵列最优布局规划模型。
3.4.2 模型求解
由于在铺设每个光伏组件时,有横向摆放与纵向摆放两种方案.为求解该NPC组合优化问题,我们利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计算机模拟,具体程序框图如图2所示。
利用Matlab软件,对每个墙面光伏电池组件选择方案进行1000次模拟,比较各次模拟结果,保留使得模型I中目标最优方案,得到各立面和屋顶最优铺设方案,其中小屋屋顶带天窗面的最优光伏阵列布局方案如表1所示。
根据该方案,可得到屋顶较大斜面外表面各摆放方法下,电池组件铺设分组阵列图形(其余各外表面布局图形因篇幅原因未给出),如图3所示。
分析表1中结果,可知屋顶较大斜面最优铺设方案应选择横向布局,分别需要6个A3类、8个A4类及16个B1类光伏发电组件。
在紧贴铺设的情况下,小屋一年发电量,且各外表面分布发电量如表2所示。
分析表,进而计算得到最优光伏系统设计方案下,35年总发电量,经济效益为,投入资金,得到投资回报年限年年。
4 模型评价与改进方向
4.1 模型的评价
1)模型的优点。
本文建立了关于太阳能小屋设计的多个优化模型,较好的解决了太阳能小屋设计中的一系列问题。
对于太阳能电池板的铺设问题,利用坐标定位思想,建立了有瑕疵布局问题的优化模型。由于坐标的引入,可以很容易地解决不同形状不同个数的瑕疵情况,因此该模型具有较普遍的适用性。
对于架空情况下的电池板优化设计,通过对电池板的长度进行转化,可以直接利用在电池板贴附设计情况下建立的优化模型,避免了重新建立模型带来的复杂性,简化了问题。
对于太阳能小屋的尺寸设计,通过确定一些明显可以使得结果最优的参数,减少了变量,使得最终的决策变量仅为两个,简化了问题分析与求解.通过确定电池板的评价指标,基于不同的接收辐射情况,给出了每个墙面的最优电池板型号,从而可以简化约束条件,避免了房屋尺寸与电池板选取两方面问题同时考虑的复杂性。
2)模型的缺点。
由于布局规划问题属于NP完全问题,没有多项式时间算法,基于穷举思想的算法无法解决此类问题,因此我们采用了蒙特卡洛方法,由于蒙特卡洛方法无法保证得到最优解,故我们对求解结果进行人工修正,并多次计算取最优解。这样无法进行自动化计算,这是我们模型的缺点,也是目前学术界的难点。
4.2 模型的改进方向
对于布局问题,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启发式搜索法,包括模拟退火算法、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我们模型的求解可以利用这些算法进行改进,并比较多个结果取最优。
参考文献
[1]李大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J].2009,38:23-44.
[2]李宁峰.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J].2012,31(3):43-50.
[3]徐玖平等.运筹学(II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职业发展规划 业务 系统 设计 HR信息化
一、职业发展规划的意义
以企业战略目标和组织发展需要为中心,形成以岗位体系和职级体系为基础的职业发展通道,结合员工的能力素质水平和个人职业发展意愿,将其匹配到最合适的岗位和职业发展通道,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最终达到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员工职业满意度的目标。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职业发展规划是企业做好人才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企业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实行职业发展规划,可以回答如下的问题:第一,认识到到我能做什么:帮助员工客观清晰地认识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潜力。第二,哪里是我的职业发展目标:帮助员工准确定位其个人职业发展愿景,包括近期和中长期目标。第三,如何达成我的目标:帮助员工找到实现其职业愿景的可能和最佳途径。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实行职业发展规划,可以解决如下的问题:第一,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帮助企业客观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人才需求。第二,企业拥有什么样的人才: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自己目前的人才状况。第三,提供哪些职业发展通道:帮助企业建立符合业务战略发展的职业发展通道并和员工交流。第四,人才是否在合适的岗位上:帮助企业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做到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第五,关键岗位是否有后备人才储备:帮助企业做好关键人才的保留和继任者安排,减少人员流动对企业业务工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二、国内企业职业发展规划的现状
国内企业目前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也有一些企业开始搭建素质模型并定期进行员工的能力素质测评,部分企业也有接班人计划或者后备干部的选择、培养制度。但很多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的现象和问题:一是企业对员工有关职业发展的诉求关注不够;二是能力素质模型的定义和分级不够完善和清晰;三是岗位体系的定义不够统一全面;四是没有清晰定义并量化岗位的能力素质需求(任职资格要求);五是缺乏及时有效的员工能力素质水平评价制度;六是没有清晰定义的职业发展通道;七是关键岗位没有明确的接班人计划;八是没有及时、完备的数据信息积累和系统管理平台,难以支持职业发展规划的不同角色的应用。
三、职业发展规划能力提升的目标
企业施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目的是要形成以事及岗位为中心、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职业发展通道规划,并选择合适的人员进入相应的发展通道,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选拔、培训、用好、留住和储备关键核心人才。
要达成以上目标,需要关注以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建设:第一,岗位体系设计能力:形成以岗位职责(“事”)为中心的岗位职级体系。第二,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能力:建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职业通道。第三,员工能力评估能力:建立完善的员工能力评估体系。第四,职业发展通道与人才匹配能力:支持高效量化的人才遴选和匹配使用。第五,保留和继任者计划管理能力:拥有良好的人才保留和继任计划,留住企业关键核心人才。
四、职业发展规划管理的主要业务假设
由于企业类型(外资、国有、私营等)、发展阶段、规模大小、所处行业的市场化和竞争程度不同,各个企业对人才管理特别是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管理的需求关注点和缓急程度会有不同。但总体上看,可以归纳出如下具有代表性的一般需求假设:第一,以人(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管理的基本对象,以员工所在部门、岗位、职级的能力素质要求为出发点,通过不同形式的能力素质测评确定员工的能力素质水平。第二,在企业明确定义的岗位/职级体系的基础上,定义可能的多种职业发展通道,包括横向、纵向和混合式的职业发展通道,类别可以有技术类、职能类、管理类、服务类、操作类等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路径)。第三,通过周期性员工职业发展调查可以获取员工的职业发展意愿及行动计划,其中主要的项目为员工从公司提供的各职业发展通道中选择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发展通道,以及期望的达成职业目标的措施,如培训、轮岗、外派工作等;可以按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分别提交,短期为三年以内的职业规划,主要是确定近期目标,可以要求同时提交比较明确的行动计划,中期一般为三至五年的规划,长期为五年以上的职业规划。第四,通过岗位能力素质需求和员工的能力素质水平的匹配提供员工和岗位的匹配图,以图形方式如九宫格或者雷达图输出,也可以按部门提供部门内员工和岗位的平均适配度。第五,对企业按一定规则或者按个案选定的关键岗位,安排若干名后备人员,并管理后备人员的培养、考核、成熟程度、任职和使用情况,可随时提供关键岗位后备人员安排情况、后备深度和宽度,并对后备人员任职所后备关键岗位的情况做动态跟踪。
五、职业发展规划管理系统框架概要设计
要做好企业员工的职业规划管理,除了有好的想法、思路和方式、方法外,还需要有效的系统工具和平台支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eHR)可以对此项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库和工具支持。
职业发展规划管理模块作为eHR系统的一部分,其框架概要设计如图所示,图中的输入部分为职业发展规划管理涉及的主要相关对象,来源于核心HR管理模块;处理部分是系统提供的主要应用和功能;输出部分为系统提供的应用结果和表单/报表和图形化分析指标。
六、实施员工职业规划的收益分析
从定性的角度分析,职业发展规划主要可以使企业的人才评价、配置、使用、培训方法更科学、信息更全面、决策更高效、监控更及时,同时变被动使用为主动发展,增加员工的职业参与度。对于企业内部不同的角色会有如下的收益:第一,企业决策层。可以全面掌握支撑企业人才管理工作和战略决策的信息;实时掌握员工能力评估、人才后备等工作进度;明确人力资源状况及相关岗位权责归属。第二,管理控制层。确保各人才管理各项关键业务得以实施;确保按照既定的标准执行;实时查询本部门内各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员工的能力素质水平;了解本部门员工职业目标的选择;追溯本单位(部门)员工的职业发展达成情况。第三,操作层。实现职业规划管理业务所需专业知识信息的共享并提供简单易用的系统平台(识别、推荐、评价、搜索);实时掌握待办事项状态;实现无纸化、无边界操作,摆脱地域和时间的束缚。第四,员工。通过职业发展规划,员工可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看清努力和发展和目标;及时了解当前岗位和意向职业发展通道中岗位对任职者的能力素质和资格要求,清晰了解应该补充和提高的知识和技能。员工可以通过系统平台提交个人的能力素质评价、职业发展通道选择,及时获取最终个人的能力素质评价结果。
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并着力提高以下关键指标:第一,员工的岗位能力素质匹配度。员工能力素质评价结果和当前任职岗位或者指定岗位的任职要求的计算分析结果,可以折算为百分比显示。第二,组织的平均能力素质达标率。按单位/部分计算能力素质达标的人数和占比。第三,员工职业目标达成率。考量员工实际从事岗位所在的职业发展通道和员工期望的职业通道的符合程度。第四,关键岗位后备人员深度。按照岗位的汇报关系树(或者按组织的隶属关系树),考量企业内关键岗位后备人员的逐层安排情况;可以按单位统计后备人员的平均深度。第五,关键岗位后备人员宽度。按关键岗位考量后备人员的人数,可以按单位、职务、职级统计后备人员的平均人数。第六,关键岗位继任者培养上岗成功率等指标。考量关键岗位后备人员在一定期间内成功任职所后备岗位的百分比。
通过以上指标可以度量企业的人才管理和职业规划工作的效益,通过和行业、规模和发展阶段类似企业的上述数据指标对标,可以评估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的优化实施方案和积累经验和数据,最终达到提升员工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整体满意度。
七、总结
第一,企业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做好一定的基础工作,如:岗位体系的建设,包括岗位的定义、岗位的分级分类、有规范、统一定义的岗位说明书;能力素质模型的建设,包括核心能力、领导能力、专业能力等,对所有能力项目需要有简单明确的说明,并设立相应的能力分级标准。
第二,要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单靠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努力工作很难取得实际的效果。首先需要获得企业主管和分管领导的重视和推动,其次是要获得相应业务部门负责人的主持和积极参与,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获得员工的支持和参与。人力资源部门作为组织发起和协调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监控和跟进工作,实际施行的效果最终也需要上述各类人员的肯定。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工作,需要总体规划、分阶段实施、稳步推进、慢慢积累,同时在推进过程不断修正工作方法、流程、表单等要素。对下属企业多、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的单位,可以分阶段、按步骤实施。比如能力素质模型建设可以先选取核心素质,再领导能力,再选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能力等;素质测评也可以选择部分单位或者一定级别的部门岗位先行试点,再逐步推广。
第四,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数据信息的积累尤为重要,选择一个稳定、持久有较长生命周期的软件系统平台尤为重要,不论是自开发、购买实施商业软件或者使用云计算SAAS租用模式的平台。同时要做好和核心人力资源资源数据如机构、岗位、人员、培训、考核数据的双向集成和接口。
参考文献:
[1]加里.德斯勒,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科目设置;规范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度市级统筹是指以市级为单位,将政策制度、筹资标准、补偿方式、基金管理、服务监管、信息管理进行统一。全市新农合基金由市级新农合经办机构统一核算、统一拨付。现就这种模式下的基金结算流程、结算方法、会计明细科目设置进行探讨。
1.新农合基金结算流程
新农合基金结算流程分信息流和资金流。
1.1新农合基金结算信息流
新农合基金结算信息流主要分3个层次,底层、中层和顶层。.
1.1.1底层即参加新农合的患者。根据就医机构的不同又分为2种情况:一是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出院直接在医疗机构获得补偿,产生了市内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基金的补偿信息;二是在市外医疗机构就医,出院后回当地旗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办理补偿手续,产生了旗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的新农合基金的补偿信息;参加新农合的患者在不同的机构办理新农合补偿手续,形成了最基础的底层新农合结算信息流。
1.1.2中层即各旗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各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审核就医新农合参合患者的住院和补偿信息,并提交所辖旗县区经办机构进行二级审核,旗县区将审核完的补偿信息再上报市新农合经办机构;旗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对市外就医新农合参合患者材料进行一级审核,并上报市新农合经办机构。
1.1.3顶层即市级新农合经办机构,市新农合经办机构对旗县区上报的各医疗机构补偿信息和市外就诊的参合患者的补偿信息,进行最后审核,无误后,形成最终的顶层新农合基金结算信息流。
1.2新农合基金结算资金流
新农合基金结算资金流分3个层次:顶层、中层和底层。
1.2.1顶层即市财政部门。市新农合经办机构按月向市财政部门提交用款计划,市财政部门根据用款计划直接将资金划拨到市级农合经办机构账户,形成顶层的新农合基金结算资金流。
1.2.2中层即市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按照就医机构可以分为二种情况,一是市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根据审核无误的市内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农合补偿信息,形成定点医疗机构应支付数,将补偿款支付到定点医疗机构。二是市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根据审核无误的市外就医新农合参合患者补偿信息,形成个人应补偿数,直接将补偿款支付到患者个人帐户内。形成中层新农合资金结算流。
1.2.3底层即医疗机构和参加新农合患者。按照就医机构可以分为二种情况,一是市内的定点医疗机构现场直接垫付补偿款给参加新农合患者,二是市新农合经办直接将市外就诊参加新农合患者的补偿款支付给患者个人。
2.新农合基金的核算单位
按照上述新农合基金结算流程,其基金核算单位包括是财政部门和市新农合经办机构。本文只讨论市新农合经办机构基金核算的规范化操作问题。
3.新农合基金的科目设置
表1: 新农合基金会计科目设置情况
对新农合基金核算单位的基金科目设置进行规范化操作所进行的探讨,便于加强新农合基金的日常核算管理,统一指标和数据口径,形成统一的可评价和比较新农合基金数据,为新农合基金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单位与工程设计单位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为了使双方各负其责协调发展,规范双方的行为,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共同约束签约方,做到有法可依。本文从设计合同管理的基础理论着手,分析了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以促进设计合同管理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建筑设计;工程设计;合同管理;问题;措施;对策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过了三十几年的时间,纵观发展历程,在市场经济中不断的自我完善和修复。市场经济有效运行需要契约合同的约束作用[1],最终促进合同预期目标的实现。我国加入WTO以来,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愈加明显,合同签订的质量及履行效果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下面主要针对建筑设计合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1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特征
1.1合同主体只能是法人
建设工程的设计合同,不仅对质量要求很高,同时对技术的要求也很全面,因此个人不能独立承接。合同发包人必须是经过批准的法人,承接人也必须是有从事设计资格的法人[2]。所以,设计合同的当事人不仅是法人,同时也是具有某种资格的法人。
1.2合同仅限于工程设计
合同约定的是建设工程设计,对于一些价值较小、结构简单的工程设计,也适用于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的相关规定。这里所说的工程主要是指建筑行业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活动。
1.3设计合同具有次序性
建设工程对质量要求较高,涉及面也比较广,不同阶段工作之间的顺序很严密,必须符合建设程序要求,所以设计合同的次序性非常强。比方说,国有投资项目在没有立项的情况下,根本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这种情况下是不能签订设计合同的。
2设计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项目管理与合同管理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如何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然而纵观近年来设计合同管理的工作情况,其中存在大量问题阻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1主体身份无资格出现的无效合同
主体身份无资格在现有合同形式中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①利用“某工程总指挥部”或者“某基础建设办公室”等名义签订合同,实际上没有具体的行为资格,因此这些合同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②随着当前私人经济快速发展,个人在缺少工商行政部门营业证件的情况下经营,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合同也是不被法律保护的;③一些单位或个人目前销户,或者被工商行政部门收缴了证件,他们用以前的名义来签订合同,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合同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3]。
2.2合同内容不规范出现的纠纷
主要有两种情况:①设计合同内容违规,例如一些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将一些指标任意修改,例如建筑物高度标准、城市绿化情况、规模大小等,按照业主自己的意愿签订设计合同,结果不仅设计工作白费,同时还要重新进行设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设计工作,甚至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②合同内容不规范,每个建设单位性质不同,自身条件也不同,因此合同的针对性较强,一些法人由于不熟悉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在签订合同时缺少对很多情况的考虑,进而引发了很多纠纷。
2.3合同无效出现了不良后果
签订合同时,委托人在相应签字栏签字时,一定要有单位法人委托书(或委托证明),否则合同无效。但是很多经营活动中,由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些设计单位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在很多情况的限制下,没有授权直接签字。
2.4“霸王条款”
设计单位在与大型房地产开发商打交道时,会要求合同模板使用其公司制定的设计合同模板,这种合同就无法避免“霸王条款”的出现,例如:①双方违约时违约金的支付比例悬殊;②设计进度约定为绝对时间“某年某月某日”提交施工图纸。项目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当前阶段的设计都是要在前一阶段的设计任务确认完成后才能开始,而且有些阶段的设计内容是需要通过规划、审查、消防等相关部门的审批,各部门的审批时间都不是固定的,因此在合同中提交设计文件的时间,约定为绝对时间就很容易导致设计单位成为违约方。
3合同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知,当前工程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阻碍着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的履行,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这些设计合同管理问题进行解决。
3.1积极展开行业法律教育和学习
设计合同与工程建设成果直接相关,设计单位应该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认真学习,特别是设计合同条款内容,应该详细的、深入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做到学以致用,设计单位应该建立合同管理制度,积极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才能不断前行[4]。
3.2在工作中不断规范行为
勘察设计合同的专业性非常强,其中涉及到了设计范围、价格、完成日期、违约对象等,其中还包括很多有关专业规定、范围标准等内容。在快速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设计合同的重要性开始凸显,这种情况下,如果设计单位不能对经济合同法律法规进行掌握,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能结合法律法规进行,这时企业的发展也会非常艰难,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法律法规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不断规范法律法规,这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3配备法律顾问
设计单位配备法律顾问,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完善经济合同管理,预防合同纠纷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律顾问能够帮助单位起草法律事务,审查合同文本,以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合法性;帮助建立和完善各种合同管理制度;参加经济合同的谈判提供法律帮助;受法人委托,参加经济合同纠纷调解、仲裁和诉讼活动[5]。
3.4依法签订书面合同,提高签约质量
在制定设计合同时,要深入了解项目的预期情况、资金到位情况等,防止商业诈骗,必需将达成共识的条款写到合同中,形成具体的书面文字并防止合同陷阱,对于不平等条款,应据理力争,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后由合法法人签章和单位盖章。为了充分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书面合同的制定是很有必要的,书面合同的签订在对双方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的同时,对双方的权利也都予以保证,提醒签约人形成责任意识,引导其按照合同来办事,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遇到分歧,将合同作为主要依据,进行合理的解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领域中,设计合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项目的实施,都需要制定完善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为其提供保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合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设计工期、设计质量、工程造价都存在直接影响,深入了解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非常必要。笔者衷心希望,本文对设计合同管理相关问题的探究,在以后的建设工程项目中,从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设计合同管理不规范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林纮 单位: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参考文献
[1]王幼松,何宇俊,袁亮亮.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广州地铁项目车辆段合同管理系统评价[J].项目管理技术,2016,01:118~123.
[2]未红霞,王书海,綦朝晖,刘辉.工作流技术在工程项目合同审批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08:155~157.
[3]李勤.海外油田建设项目详细设计变更管理的实践和认识[J].石油规划设计,2012,0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