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科技馆;学校教育;青少年;素质教育
学校的科技课程理论性较强,过于局限书本,而科技馆作为青少年学习实践的基地,可以有效地对学校课堂教育进行补充,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作为服务于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平台,科技馆不但可以有效地与学校科教课程紧密联系,更是对学校科教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对青少年启迪智慧、提高创新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需要将科技馆教育与学校科技教育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
一、科技馆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作用
科技馆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科普教育方面,所谓科技馆科普教育是指,以科技馆为依托,整合相关的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青少年参与科技馆科普教育,可以把学校科技课程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充分发挥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了青少年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科技馆科普教育促进了青少年对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有效地提升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二、科技馆教育的优势
科技馆作为服务于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平台,有着学校科技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总体看来,科技馆教育是学校科技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拓展,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一)科技馆教育具有自主性、灵活性优势
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强调系统性,教学过程过于机械,往往是按照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学生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方法被限制,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和灵活性,几乎没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和空间。与学校强制性的教育相比,科技馆自然成为青少年自主学习的天地,在科技馆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科技馆教育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和灵活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充分地调动了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了青少年一个提升能力和拓展思维的平台。
(二)科技馆教育具有趣味性优势
科技馆教育以趣味性浓烈的展教活动为主,与学校教育刻板、严肃的教学氛围相比,可以使青少年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对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例如,将课本中枯燥的符号、原理、公式转变成游戏等活动项目,是青少年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习不再是机械的记忆,真正体会到了科学知识的奥妙。此外,通过展教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三)科技馆教育有效地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
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始终给孩子灌输一种“分分小命根”的错误价值观,孩子学习的追求就是取得高分将来考进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使青少年过早的背上了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不利于身心发展。与这种情况相比,科技馆教育注重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树立青少年正确的学习价值观,通过科技馆中的学习来启迪青少年智慧,引导青少年提高综合素质。
(四)科技馆教育具有实践性优势
科技馆教育可以将学校课堂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具体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展品,使学生轻松的理解课堂中诸如天文知识、物理现象等抽象概念。科技馆的优势体现在实践性方面,科技馆空间资源和材料资源可以有效地弥补学校的不足,一些在学校实验室做不了的探索性实验可以在这里得以实现。科技馆赋予知识生命,变抽象为具体化,是青少年理论学习付诸实践的最佳平台。
三、如何将科技馆与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
科技馆是对学校科教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对青少年启迪智慧、提高创新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为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需要将科技馆教育与学校科技教育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
(一)加强科技与中小学合作,建设课外教育基地
科技馆要对国家中小学的教学课本和教学大纲进行了解,针对学校教学的局限性,有计划地开展与中小学的合作,有机地建立起中小学的课外教育基地,承担学校课堂无法实现的科学教育课程,以解决中小学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科技馆作为中小学课外实践平台,开展科学体验和小实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物理、化学小实验,以及科技、电子、车模、机器人等方面的活动,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探究性学习网络服务平台
互联网的应用对我国教育事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科技馆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容量大、反应快、集成度高的特点,建立为青少年提供科普知识和信息的科教网络服务平台。同时,科技馆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可以起到资源共享的效果,避免教育教学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邀请相关的专家或者学校的科技老师,在网络平台上对青少年探索科技知识过程中产生疑问进行解答,使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掌握和了解科普知识。
(三)对青少年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
科技馆要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利用以科技为主题的科技竞赛、科普讲座等方式,对青少年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结合学校教育情况,对青少年开展科技实验课程,使青少年科技能力得以提高和拓展;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对青少年进行动手能力培训。例如,可设模型制作、科技小发明等实践课程;科技馆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定期承办各类科技竞赛,在对科普知识进行宣传的同时,使参与竞赛的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激发了青少年对科技知识的探索欲望。
结语
科技馆作为一个科教机构,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科技馆与各中小学的合作,对学校科技课程有效的普及和拓展;建立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对青少年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等,可以较充分地发挥科技馆优势,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探索科技的平台。
关键词:智慧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当前,教育信息化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教育已从单纯技术设施的集成化,提升为整合了技术、人才、服务等各类资源的巨型知识网格平台和公共知识服务体系。智慧教育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智慧教育的内涵
我国智慧教育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内容部分之一,是一个由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参与构建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更加突出强调的是校园内的智慧教育,因此,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智慧教育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借助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关键主体,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整合、共享区域内的科研、教学、管理等教育资源和应用系统,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
二、我国智慧教育的建设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我国智慧教育建设,提高信息化和智能化对教育发展的贡献度,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为加快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智慧型教育环境”。
自2010年起,我国一些城市相继出台了智慧教育的发展规划,建设的侧重点和思路各不相同。上海在智慧教育建设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两条主线,一条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条是智慧教育应用的研发,先后提出了“数字教育工程计划”和“数字课程资源+移动学习终端+教育服务平台”的模式,并且以“上海学习网”为依托,为市民提供在线学习、终身学习档案建立等服务。2013年,上海建成全国首个100G主干教育宽带网,开通了文献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服务平台、网上公益课堂、高校 “跨校认证”等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远程共享。广州以“一网一平台两库四中心” 为重点,研发了天河部落、师生多媒体创作天地、网络教研系统、易时代3D仿真虚拟机器人系统、中高职虚拟商务中心等一大批特色应用项目。南京市在确保各级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事业单位全部静态10M以上光纤接入的基础上,建成了资源总量达到3T的南京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Moodle平台”、“教育博客”、“小学数学万用拼图”、远程网络教研等教育信息化技术,还实现了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90%的教育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在线办理。宁波更加注重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强调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借助电脑、数字电视、手机等各种云端设备进行主动、高质量和个性化的学习,最具代表行的是“191网校”项目,宁波市教育部门组织拍摄了宁波本地名特优教师的课堂录像或讲座,推出“网络公益家教”“名师大讲堂”等专题栏目,内容紧贴新课改的重点难点,创新了网络教学模式。
三、智慧教育建设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智慧教育的建设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智慧教育”是在“智慧城市”的理念下衍生发展而来的,出现的时间较短,国内也尚无一个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尚未形成一个普遍认可的智慧教育基本体系架构。2.忽视“软实力”的发展。国内智慧教育的建设都在比拼校园网络普及率、教育教学设备、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硬实力”的建设,但是却从根本上忽视了人才培养、公共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等“软实力”的发展。3.“信息孤岛”难破解。在省、市、县,每个教育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教育信息中心、教育数据库、操作系统,甚至是市区之内的不同学校之间也有自己独立的校园网,造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信息孤岛”大量存在。4.教育体制保障问题。由于智慧教育提出的时间比较短,目前仍存在着原有的教育评价体制、教育管理体制等与智慧教育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
四、主要对策和建议
1.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在智慧教育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良好的教育体制保障
智慧教育建设工作的开展既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又要能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信息化发展方向和策略。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推进智慧教育建设的整体工作。首先,建立智慧教育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导智慧教育工作的开展,从源头上避免各自为政,资源浪费;其次,保证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持续增长,优化教育信息化资金的投入比例和投入偏向,确保各项建设投入的持续有效性;再次,建立教育工作问责制,将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
2.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和配置,提高建设效益
一是以信息化应用需求为导向,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二是合理规划和配置资源,促进校际之间信息化建设均衡发展;三是采购绿色环保IT基础设施,打造绿色IT新产业。
3.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化发展
优质资源的匮乏以及效用低下一直是我国智慧教育发展的新“瓶颈”。首先,关注用户需求,建设精品数字课程;其次,建立教育资源共享以及数据交换平台;再次,制定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建立和完善区域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整合共用机制。
4.创新师生的信息素质培养方式,深化信息技术在学校、社区、家庭中的应用
智慧教育是智慧的人和智能的技术的互动,没有了人的作用,再智能的技术都无法发挥作用。因此要加强家、校互动网络建设,增强学校对社会、社区的服务功能,设立“信息技术社区服务日”、文明上网监督家委会等,鼓励学校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1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
1.1 高标准配备营造数字化环境
据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底,宁波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累计投入20.4亿元,其中教育计算机装机总值达6.2亿元,网络与外部设施达8.1亿元,共装备了143 588台教学计算机,建成计算机教室1 483间,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13 770套,基本实现班班通。宁波市中小学生平均生机比例已经达到407∶1。其中生均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累计达2 687元,2011年生均教育技术经费投入达435元,两项指标均处浙江省第一。在进行普及型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同时,更注重配备能够引领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高端新仪器、新装备。在2009年学年中,一大批高科技教学设备,如数码互动实验室、微格教室、分子生物实验室、电子白板等逐步进入课堂,全市中小学教学设施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高标准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基本形成。
1.2 科学规划引领信息化持续发展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项系统工程,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载体,为早日实现教育系统的“数字宁波”目标,“中心”在从中央到各省市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数字化校园实施规划的情况下,多次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在全国率先制订了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并于2010年4月对《宁波市中小学“十二五”数字化校园规划》进行高标准论证。
1.3 数字化校园应用工作扎实推进
在做好科学规划与硬件配备的前提下,“中心”格外注重强化应用管理工作以提升教育品质,并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2009年11月,“中心”组织了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视频会议,聆听了蒋鸣和教授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管理工作的主题报告,使全体与会同志受益匪浅。组织召开了全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会议,全市各县(市、区)分管局长、装备中心主任和直属学校分管校长共120余人参加会议。沈剑光副局长作了关于实验学校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工作的主题讲话;镇海中学等3所学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经验交流;中心应用管理科作了《解读实验学校、定位目标任务》的专题辅导报告,介绍了全市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新理论、新技术,使全体与会人员在思想上达成共识,经验上得到共享。2010年4月,“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市教育信息化专题报告会,邀请祝智庭教授作了《信息化教学新装备——新环境——新理论》的主题报告,“中心”应用管理科科长作了《现状、困惑、思考——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校园数字化》的专题辅导报告,使与会的各地教育装备中心主任、直属学校校长深受启发,为进一步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管理工作打开了思路,并直接推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工作的开展。
1.4 各地数字化校园建设如火如荼
在宁波市数字化校园建设现场观摩会之后及市中心数字化校园建设总体方案的指导和推动下,各县(市、区)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如火如荼,呈现各有特色、经验共享、齐头并进的动人图景。鄞州区以创建 “星级数字化校园”活动为抓手,两次召开全区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会,已经评选出首批 “星级数字化校园”18所,仅奖励经费就达130余万元,获得“星级校园”的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快速发展,又对其他学校产生辐射示范效应。江东区内建外联双管齐下,区域内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室多媒体覆盖率达到100%;向外专建了一条从宁波到南海直至香港的4 M光路专线,依托“视像中国”平台,和香港、广东等地开展远程教育活动,在观点碰撞、教学研讨中开阔视野,凸显了区域教育特色。镇海区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象山县着力构建信息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慈溪市全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达标工作,江北区、江东区、海曙区、余姚市已经开建或建成区域教育数字应用平台,为实现教育教学的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2 小学“科技校园”工程
2.1 多次发文加大推进力度
“小学科技校园”工程被誉为“学校改变一点,学生改变一生”的实事工程,它的育人理念与实际效果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在中心的努力下,宁波市教育局联合宁波市财政局3次发文,对“小学科技校园”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加大推进力度。到目前为止,该项工程建设成绩斐然,已经下达奖励经费127.8万元,共新建小学探究性实验室近200个,一批科学探究性实验室和科普长廊或校园科技馆将得以建立和应用,一些具有宁波特色的“科技校园 ”校本资源得到整理和推广,一系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因师制宜的科技活动得到有效开展,一支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2.2 多方联动提升学科质量
小学科技校园工程的核心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工作绝非“中心”独力可为。为此“中心”抱着对学生发展负责的态度,主动争取,取得人事处、计财处、基教处等部门的支持。针对小学中科学教师人员不足、学科能力不强的现状,通过组织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在领雁工程教师培训系列中增添小学科学教师学科能力强化培训等活动,着力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切实改善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资状况。同时,“中心”主动搭建联动平台,架设起县(市、区)装备中心、学校与科学探究性实验室研发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室走向内容学科化、材料丰富化,衔接紧密化,提升小学科学教育质量。
3 书香校园工程
3.1 加大投入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
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全市学生“有书读、读好书、好读书”的目标,2009年“中心”共投入1 260万元进行读书配备,各县(市、区)也投入相当数量的经费丰富学校藏书量。到目前为止,经过省、市、县、校四级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全部图书已经发到学校,可供学生借阅。而且此次购书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扩大书籍的辐射面,实现“哪里有网络,哪里就有名著”的便捷式阅读,同时以共享的方式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3.2 开展系列活动 促进阅读开展
自宁波市全面启动“书香校园”工程以来,“中心”以图书馆建设为抓手,以校园环境建设为依托,以“阅读·悦读”为途径,组织“书香校园”征文比赛和优秀阅读指导课例、图书馆管理与应用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用书香熏染人格,用文化启迪智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9年12月,“中心”在镇海区召开“书香校园”工作建设与实践工作会议,总结了2009年度实施书香校园工程的先进经验、工作特色和亮点。同时,各个县(市、区)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高新区开展“‘相约高新名著阅读’班级读书会暨书香校园建设研讨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潮,促使学生学习文学经典。
3.3 建设主题网站 传播先进文化
2010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中心”开通了“书香宁波”网站,该网站以历年书香校园工程建设成果为基础,集成了学生作品、教师作品、优秀图书馆展示等内容,版面设计优美,文章格调高雅,洋溢着馥郁的书香气息,以信息化的手段、全免费的方式、无间断的优势向所有阅读者传送先进文化。
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4.1 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工程扎实推进
宁波市教育局和财政局在2009年9月底联合发文,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农远工程”,规划用3年时间克服宁波教育装备的短板效应,提升农村地区教育质量。2009年是“农远工程”的开局之年,为了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成立“农远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部署和实施,各级、各地均制定了内容翔实、安排合理的3年工程实施方案,按照工程实施细则有序进行。2009年底,部分领导前往奉化市检查“农远工程”实施情况,认为该工程实施成效显著,有些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与城市学校相比毫不逊色,让农村的孩子提前共享了现代教育的阳光,是实践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的有力抓手。
4.2 搞好硬件建设 提升教育装备层次
按照“农远工程”实施三年规划,2009年的重点在于基础设施建设,200年度,“农远工程”受益地区新购置计算机近3 500台,完成教室多媒体设施900余套,共计投入经费近2 000多万元。其中余姚市已经实现90%左右教室拥有多媒体,并且投资800万元进行校园网远程教育平台建设,目前余姚市所有学校均有100~1 000 M裸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宁海县仅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网络布线工作就投入了72万元,共投入369万元进行“农远工程”建设,并在全市率先开通了区域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奉化市新增或改造校园网络15所,以NC多媒体教育设施配备为载体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益,超额完成2009年“农远工程”指标。从全市来看,南三县和市级贫困地区的农远工程建设正在按照三年规划有序展开,2009年的目标工程已圆满完成,各县(市、区)均超标完成经费投入,市级财政的补助款569万元也已经分两批下拨,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装备层次得到显著提升。
5 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工程
5.1 优质资源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中心”资源建设实现新的突破,30节《学科重难点网络课程》初中优质课程,160节成人高中“双证制”教育语文、社会科学视频网络教学课程拍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河姆渡》、《滕头村》两部乡土教材资源片已经送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审定。同时协同局人事处、组宣处、教研室等部门进行名师大讲堂拍摄,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评比拍摄,无论是拍摄课程的数量,还是资源建设的质量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到目前为止,191所网校已经拥有600多节名师、特级教师、教坛新秀的优秀课堂实录;有1 000多个优质教育课件;建立了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学科的单双册单元辅导课程目录,并且这些辅导课程完全按照宁波新课改标准和全市学生教材配套,起到了很好的教学辅导作用。宁波教科网经过不断升级改版,一直保持着同类网站的领先地位,近10年来连续入围宁波市最佳网站,2011年荣获“最具潜力网站”、宁波市“十五佳”网站称号,2012年又荣获国家级奖项“地市级五十佳网站”称号。
5.2 开展远程教育惠及四川学子
2009年12月,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要求宁波市推荐6所优质学校参加中央电教馆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启动的 “技术启迪智慧”项目(浙江省共12所),“中心”在各县市区的支持配合下,精心选择、确定6所学校,多次组织这6所伙伴学校校长与教师赴杭州参加ICT项目培训工作,指导伙伴学校基于互联网开展对四川汶川县及沧海县等6所学校进行教育指导,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四川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推进探究式学习、启发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四川贫困地区提供教育帮助。
6 教学仪器质量监管工程
6.1 建样品陈列室以加强引导
为引导企业生产优质产品,并及时进行质量、性能鉴定,“中心”建设了教学仪器样品陈列室,把宁波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会员企业生产的优质产品放入样品陈列室进行封样陈列,目前已经收集2009年中小学仪器采购封样产品200余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各会员企业也为自己产品进入样品陈列室感到荣耀。同时“中心”利用每年国家、省、市级产品鉴定、评审、推介的机会,把优质样品纳入陈列范围,进一步鼓励、引导企业生产优质产品。
6.2 坚持开箱检验 确保仪器质量
2009年5月,“中心”出台《加强教学仪器质量检验工作若干意见通知》,并专题召开部分县(市、区)装备中心工作人员会议,专门研究如何做好本学年度采购仪器质量验收工作,共10个县(市、区)分别组织专业学科教师承担了20家直送企业开箱检验工作,严格把关,确保送入学校的教学仪器的质量安全。
6.3 组织生产监管人员培训活动
2009年12月,“中心”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教学仪器4个“国家安全标准”为契机,在余姚市举行教学仪器安全培训活动。活动邀请了教育部教仪所质检部主任、标准起草者党建伟等专家对企业生产厂长、教学仪器监管人员进行培训,专题讲解4个“国家安全标准”的总则和具体要求。据了解,从全国范围来看,对4个“国家安全标准”的培训和贯彻工作中,宁波市走在了前面。
其余两项工程是新课改装备工程和教育装备
服务保障工程,新课改装备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教育装备服务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并取得显著成绩:①服务范围扩大。与所有直属学校、三区初中签订了维修服务协议,并且拓展到城区近郊县(市、区);
关键词:智慧教育;技术;融合;创新;变革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 05-0053-0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5.008
引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掀起新一轮基于信息化的教育创新和改革的浪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也提出“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密切关注教育改革,提出“运用信息技术破解教育改革与发展难题”的总体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探索教育发展难题的破解之道并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智慧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一 智慧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1 智慧教育的内涵
关于智慧教育,国际上比较流行使用Smart Education。韩国的Jong Won认为“SmartEducation”并不是单纯的基于智能设备的教育,其实质是对自我指导的(Self-directed)、激发动机的( Motivated)、灵活定制的(Adaptive)、资源丰富的(Rich Resources)和技术沉浸的(TechnologyEmbedded)的教和学,SMART代表了智慧教育的理念和特点,韩国教育部在推进智慧教育策略时,将智慧教育定位为“针对‘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一代教育范式的转型”。
关于智慧教育的中文概念,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祝智庭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是培养面向21世纪创新型人才、智慧型人才、实践型人才的内在需求。陈晓娟认为,智慧教育是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无线宽带网络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等为依托,以教育资源建设为中心,以各项配套保障措施为基础,以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为主导,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现代教育体系。杨现民[5]认为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是对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以上三个定义可以看出,祝智庭是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角度来定义智慧教育的,陈晓娟是从智慧教育的技术支持和功能视角来定义智慧教育的,而杨现民则是从教育形态和发展阶段来定义智慧教育的。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感知化、泛在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它是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未来教育的主要形态。
2 智慧教育的特征
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智慧教育不仅具有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属性,还具有未来教育的核心特征。从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属性来看,数字化、开放性和交互性是智慧教育最基本的特征。数字化为各种教育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性能和统一的标准;开放性拓展了学习场所,打破了传统的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交互性使教育信息在人机和人人之间双向流通,促进师生、生生以及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智慧教育具有未来教育的泛在化、情境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特征。泛在化是指基于泛在网络无缝链接实现的能随时随地进行教和学;情境化是指基于情境感知技术实时获取和感知学习者所在学习环境、情境和状态等数据,并进行自动分析从而能够自适应调控环境和方案以便为学习者提供服务;个性化和智能化是在情境化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的现有基础、认知风格、学习偏好和个性需求推送学习资源、信息和服务。在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背景下,学习系统可以智能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数据,这意味着教育可走进每个学生的真实世界,以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二 智慧教育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智慧教育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研究取向:
一是关于国家层面的计划和政策的研究。智慧教育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都将智慧教育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比如,韩国在2011年9月了包括“改革教育系统、增强教师能力和提升基础设施”三项措施的“智慧教育战略”,同时提出要用“电子教材、云课堂、在线评估和构建教育内容生态系统”来改革传统的教育。新加坡在其“iN2015 Planning”中将“建立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建设国家范围的教育基础设施”和“使新加坡成为全球教育领域使用信息技术的创新中心”作为方案重点。美国联邦教育部针对K-12系统提出了以智慧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策略;俄亥俄州提出了“建立在线数据系统、共享教学资源库和构建教师社交网络”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澳大利亚于2012年提出了“转型澳大利亚教育”的智慧教育方案,用互动课程吸引更多学生对在线学习的兴趣、用技术提高教师和管理者的能力、培养具有高尚价值观和全球技能的劳动力。印度政府也在2010年提出了SESI (Smart Education,Smarter India)的“智慧教育、智慧印度”的总体规划。此外,我国的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宁波市等地区也出台了发展智慧教育的计划。如海淀区提出“智慧海淀、智慧教育”的规划,提出了建设三类智慧环境、提升为四类人群的智慧服务、建立五个保障体系,实施六大板块工程的目标,确保海淀区智慧教育规划的落实。
二是在理论研究层面上,主要研究智慧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目标特征、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和模型设计等方面。比如韩国提出了由五大特征组成的SMART Education的理念和架构。祝智庭提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的命题,提出了“智慧计算一智慧学习一智慧教育”的三角形“智慧教育图式”。黄荣怀则从智慧学习环境和智慧教室的研究入手,把智慧教育的理念形态化、具象化,提出了TRACE智慧学习环境、SMART智慧教室和Smart Campus智慧校园。杨现民认为智慧教育的目的是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化教育转型和升级的高级阶段,同时介绍了智慧教育模式和关键技术。赵秋锦等提出了智慧教育环境的系统模式和设计思路。这些研究对智慧教育理论层面做出了一些阐述。
三是实践研究层面,主要是一些科技公司设计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构建智慧教育教学模式并在教育实践中进行运用。如IBM的智慧教育五大解决方案已经在北卡罗纳那州立大学得以实施;韩国三星开发了三星智慧教育云平台并在韩国的中小学中进行了部署。国内的一些商业公司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如华为以“网筑数字校园,云播智慧教育”为核心理念,推出了“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园”、“智慧云课堂”和“移动书包”四层次智慧教育ICT解决方案。
三 智慧教育引领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从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看,以碎片化、交互性、嵌入式为特征的“云教育”、“移动学习”、“泛在学习”、“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等新型教和学的方式逐渐兴起,智慧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制高点与突破口,并引领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包括教育理念、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的创新与变革。
1 教育理念的创新与变革
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对未来教育发展态势的一种预期。智慧教育使教育活动跨越了传统模式中的制度、形式、机构和时空的边界,形成了未来时代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在这种教育形态下,教育和技术得以智能化“融合”,这有助于解决一直以来教育和技术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对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无缝连接、促生未来新型学习形态与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智慧教育体现了“大教育观”的理念,不仅在时间上打通了存在于小学、中学和大学之间的壁垒,还在空间上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通过智慧校园、智慧博物馆、智慧美术馆等学习场所的建立,连接学习社区和个人空间,使得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构建了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智慧教育还体现了“新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基于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助力实现“因材施教”的愿望。
课堂是教育变革的主阵地,而教师则是这场变革的生力军。为了适应智慧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和创新;所有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对教育范式的转型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大教育观”,并增强应对变革、主动将信息技术融合于教学实践之中的意识。
2 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或策略的稳定组合与运用。智慧教育追求“技术与教育的双向深度融合”,要实现学习者“个性化的知识建构”,倡导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资源设计轻活动设计”的教学模式,探索新型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新模式与新方法,如平板电脑、数字星球、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工具和平台在促进认知、情境教学等方面的优势,探索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和特点,并结合各学科自身特点,构建符合学科、年级和内容特点的系列化、开放式、智能化教学模式。鼓励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活动和交互设计,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深度融合,要朝着体现“技术协同、技术沉浸、信息无缝流转”甚至“技术消弭”的移动性、泛在性、开放性、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发展。
随着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近几年来融合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翻转课堂、移动学习、MOOC、微课、“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等模式逐渐深入人心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2014年NMC地平线报告认为翻转课堂、MOOC和移动学习是未来1~2年内得到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教育形态。以“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为例,笔者曾经作为Intel未来教育的指导人员参与邯郸市、成都市等地区的教学活动,观摩了“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移动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模式,在这些模式中不同学科的教师利用智能信息技术为学生推送阅读资源、收集学生的学习经历、进行学习分析,及时获得反馈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进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改变了传统信息化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内容呈现和简单交互的形态。
3 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智慧教育所关注的是学生的未来生活,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智慧学习,让学生具有智慧。未来学习是基于智慧生态的学习,这种学习是泛在化的、情境化的和联通化的。泛在化学习能让学生以各种连接方式(WIFI、3G/4G等)和各种终端设备按需获取学习资源,颠覆了数字教育时代“固定地点、固定设备”的学习方式;情境化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真实世界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交互环境中进行学习;联通化学习突破了个体认知的局限性,以分布式认知和联通主义的知识协商和社会建构来学习。因此,未来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协作学习、变机械学习为探究发现学习、变基于网络的学习为基于云的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未来各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将不断涌现,比如基于增强现实的探索性学习,基于物联网的设计性学习,基于MOOC的在线交互学习,基于3D打印的发现学习,基于创客项目的创造性学习等。如台湾南港小学为学生提供了基于校园为背景的探索式学习,学生利用手机、PDA等安装移动APP,在安装有感应装置(QR Code或GPS)的校园里以个人或小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开展数学步道或藏宝游戏一类的学习活动。这种方式能够适时给予学生学习回馈,提供学习的框架,大大提高了其学习成效及兴趣。
4 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智慧教育追求教育系统的整体创新和变革,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就成为促进这场变革的重要支撑。智慧教育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级系统和工作流程中的充分应用来分担大量繁琐的、机械重复的教学和管理任务,为管理体制、工作流程和办学体制的创新提供了保障,也为招生考试制度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智慧教育将助推“E卡通”和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一生一号”的实施与管理,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学生档案和学籍信息的自动升级,对学生信息、学习数据的跟踪和记录,有助于解决“高考移民”、控辍保学、转学不规范、择校、留守儿童管理困难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的相对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智慧教育就是保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的制度基础。
智慧教育以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个性。智慧教育创新和变革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教育实践中倡导既注重知识能力又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分层教育和个性教育,既培养通才也培养专才和拔高人才;采用动态开放的模式,探索多方协商、学校和社会其他机构合作的培养机制。智慧教育倡导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成长途径,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5 教学管理的创新和变革
目前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仍处在“机控人管”的模式,其智能化程度不高,无法应对智慧教育的需求。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技术等应用的发展,教育管理将走向“智慧管控”。智慧教学管理将借助于相应的数据挖掘技术将众多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和学习场景中获取的海量信息,凭借大数据分析的优势,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关联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运用到教育管理中,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从而提高教育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由于经验判断引起的决策失误。智慧管理还可以实现教育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过程督导和可视化管理。比如,通过教育云平台提供的成绩分析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所有学生各科、各时期的成绩进行横向、纵向或者历史性的对比分析,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分析系统提供的数据视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各学校、各班级甚至个体学习者的成绩水平,对教育管理部门把握各种层次的教学水平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
6 教学评价的创新和变革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教育中的教学评价,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了教学评价的效率和质量,但在实践层面仍然属于“经验主义”的评价模式。智慧教育的教学评价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记录、采集、存储、识别以及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数据,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实现总体和个体数据的智能性跟踪评价,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主要思想,这种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学习分析技术来支持学习分析选择学习者特点、网上交互活动频率等变量,分析并监测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活动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学和干预学生学习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学习分析为智慧教育智慧而科学的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祝智庭认为学习分析将成为智慧教育的重要支柱。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在教学评价方面已经开始探索使用智慧评价模型,如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评价中,就实现了将班级成绩、个人成绩、知识点、试题、认知层次和学习力等类别进行智能化分析,并自动生成班级和个人学习的诊断报告。
一、顶层设计,政策制导,开创生态体验科研新范式
实践中,沙市实验区探索出了专家、学校、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三结合的科研模式,开创出一条德育理论与实践协同推进的新科研范式。
政府给力,为课题研究提供动力源。根据区委区政府制定颁布的《沙市区加强与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区教育局向中国生态体验课题组申报立项了“生态体验:中小学生、幼儿基础道德教育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子课题,制定了《沙市区中小学生、幼儿基础道德教育实施方案》,《沙市实验区关于加强生态体验课题研究的实施意见》,确保“三规范”“三落实”,即:规范组织机构、规范课题管理、规范科研制度;落实科研队伍、落实科研时间、落实科研经费。要求各实验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遵循顶层设计、系统架构、分类推进、精细实施的原则,借助生态体验理论和实践模式,探索震撼心灵、感动生命、高效美善的魅力德育模式,建构沙市中小学生、幼儿道德价值观培养体系。加强学校生态文化建设,实施“一校一品”工程,打造具备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特质的区域德育品牌。
专家引领,理论与实践科学对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都申报立项了三级课题,生态体验专家组多次与学校一线实践者零距离对话,开展现场扎根性指导,帮助教师掌握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设计和导引的关键技术,助推各实验校的生态体验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对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与生活中,体验道德、体验生命的意义。
实践创新,形成区域陶养体系。在十多年的研究过程中,沙市区以十九项德目为总纲,与“三爱”教育和沙市打造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战略目标科学对接,结合探索形成的先进经验和资源进行整体构建。既关注中小学生、幼儿生命发展中的真问题,又遵循青少年儿童品行内涵发展的规律;既关注同一时间内各年龄段研究主题的发展性、关联性、延伸性,又兼顾十九项德目总纲下不同年龄段之间选题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螺旋上升。在多重因子多个维度中综合统筹、立体架构而形成沙市区中小学生、幼儿道德价值观陶养体系。
二、理论引领,区域推进,形成生态体验化育新局面
在生态体验理论引领下,课题研究成员共同度过了十多个春秋,见证了一段震撼心灵、感动生命、互动陶养、群集共生,不断探索臻于美善和谐境界的魅力教育实践模式的生命历程。
――不断提升科研队伍素质。生态体验专家组多次莅临沙市培训、指导。2011年,专家组深入沙市实验区进行生态体验德育实践模式的系列化专题培训和德育活动现场扎根性指导,区政府、区教育局领导、中小学校长、各校德育骨干教师200多人全程参与。在“生命多精致教育就应多精致”,“爱与责任”的体验教育中,生态体验理论深入教师心灵深处,打开了教育实践的源头活水。通过现场大型仪式体验活动、优秀案例展示点评和现场零距离对话,渐次辐射和带动德育科研骨干队伍和队伍,形成了沙市区相簇而茂的生态化队伍丛林。全区先后派出一百多名德育骨干参加总课题组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学术年会。在每年一届的暑期课题科研骨干队伍培训中,专家讲座、研讨交流、互动陶养,正能量不断扩散,成为深化课题研究的辐射源,追求高品质实践推进的能量库。随着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沙市德育与时俱进,形成了科学、合理、有效、有序的德育新常态。
――不断提升德育活动课水平。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课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班、团、队会(课),导引者通过体验式干预设计,创设富有价值引领和智慧激发的生态体验之境,从根本上超越枯燥说教,彰显德育文化的亲近感和吸引力。全区每年举办一届生态体验德育活动课竞赛,数十节优质课展示,数百人次观摩学习、数千次现场交流,让钟情教育、潜心科研的正能量在现场交互传递,构成了一幅生态体验教育科研群集共生的火红图景。每一节课的设计都凸现出各校的德育文化,在三重生态体验中涌流的生命感悟,思想精髓物化而成的学校文化标识,处处彰显出师生的生命灵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导引者根据体验者的生活阅历,针对真问题选定德目,运用各种手段,营造体验场,使体验者在体验场中全息沉浸,经历生命感动,师生展开体验诉说和零距离对话,交互提升,共同臻于蓝海遨游的道德境界,在体验中陶养化育,师生的生命样态更加润泽靓丽。如果说传统的德育过程是道德有限或不道德,那么生态体验德育就恢复了德育过程的道德性,回归到德育的本真。
――不断深化生态体验课堂研究。德育为教学和做人提供了方向感、动力源、学习智慧等三大支持系统。只有当全校师生浸润在道德的阳光雨露中,形成互惠共生、相簇而茂的生态关系,获得源源不断的学习与成长动力,学校才有可能完成其应担当的社会责任。我们用生态体验理论指导课程改革,倡导“任务驱动,目标导向”的学习方式,以“学案导学、体验探究、小组合作、群集评价”为策略,构建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的“生态体验课堂”,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籍此找到了育人的新感觉,学生籍此找到了提升核心素养的新场域,教与学成了享受快乐与幸福的生命体验场。
学案导学。编写《易学方案》,形成以“问题”为线索的导学机制。借助《易学方案》,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积累能力、产生动力的过程。
体验探究。给学生充足的时空,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自主体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逐步养成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悦纳他人的态度,使得每一次互助都是一次平等的对话,一次心灵的撞击与情感的升华。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个性风采、释放心智潜能,互激互励,身心愉悦,互惠共生。
群集评价。小组群集评价与学生个体评价有机结合,既让每个组员在竞争中发挥个体优势,又让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紧密合作;既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又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由此,生态体验课堂的多重因子得以激活,教学如同一条流淌着激情与灵动的河流,课堂如同一段充满愉悦与创意的生命历程。
――不断增强学校文化生态化育魅力。独特的生态文化铸就独特的学校精神,也正是那独树一帜的思想、与众不同的学养、超凡脱俗的追求,形成了凝聚学校发展力的旗帜和灵魂。漫步一个个雅致的校园,浓烈的生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校园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亭一景,净化着师生的心灵,浸润着师生的生命。各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校歌、校徽,都凸显了各校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了现代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特色。全区优秀校歌演唱展示,或雄浑古朴、或激越高亢、或赞美颂扬、或与时俱进,都一样震撼心灵、感动生命。每一首校歌都犹如一所学校的精神图腾,与校训、校风、校徽等相得益彰,对内,在于自我激励,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在于自我张扬,以展示风貌,放歌天下。他们用校歌宣示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感召全校师生、诚告社会。我们强调学校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让学校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校园,传承、发展学校历史文化,形成独特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是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经验的文化积淀,它根植于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与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之上,是学校生态文化的内核,是全体师生认同的一种共同价值观,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的“精、气、神”,她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有了这种精神,全校师生就能“不待扬鞭自奋蹄”;有了这种精神,学校工作就会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突破。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文化自觉,也是学校生态文化“魂”之所在。当文化有了生命,有了主体,文化就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两个字,而是有了更为深远、厚重、灵动的含义。在这种充满霜华掩不住的书卷气的校园里,师生魂浸书香,徜徉巡游,穿越生命云层,优化行动方式,自然会身心愉悦,灵感勃发,创意无限,从根本上提升了学校文化的生态化育魅力。
三、协同创新,涵养品牌,进入生态体验教育新常态
生态体验理论的实践形态是全息体验、互动陶养、群集共生,创生一种臻于美善和谐境界的魅力化育模式,显现为一体万象、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名”工程把师生心中的智慧和信念点燃。所谓“四名”,即名人、名著、名诗、名曲。以名人为范,培养师生的美善人格。走进任何一所学校,你都能感受到名人精神气息扑面而来,会说话的墙壁、诗意的长廊、广场的雕塑、名人的塑像,让学生走进名人、感受名人,与高尚对话,与伟人相伴,与名人同行。寻访身边的榜样,让名人走下神坛,使学生对名人可近、可感、可亲。追踪身边的名人,更是让学校小名人登上周一升旗台讲述自己微行大义的人生故事。以名人的不朽精神浸蘸师生骨髓,使师生人格高尚,一身正气。以名著修身,建树师生的大家风范。各校读书节成果展示中,一本本装帧精美的名著、一页页工整的读书笔记,让墨香和书香一同浮动,钢笔字与铅字交相辉映;这是学生在与世界文学名著及其作者对话,这是学生纯洁的心灵融入名著深厚浓烈的情感世界荡起的层层涟漪,这是学生的稚嫩与作者的深邃广博碰撞产生的智慧火花与生命感动。无论其书是博大精深,高瞻远瞩,深沉凝重,还是坦诚朴实,清新隽永,和风细雨,都是师生“精神成人”的食谱,是师生心灵的家园,是诗意的栖居地,是灵魂的孕育所,是生命的起跑线。引领师生诗意地行走在书香墨韵中,实现灵魂在高处的追求。以名诗铸魂,锻造师生的民族精神。一个被诗歌所熏习的场域,生命与诗歌电光火石的碰撞是温暖、深厚、澄明、润泽的,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诗从学生的舌尖滑落,情绪高涨,灵魂驰骋。学生诵读千古美文,传承盛世文明,陶养家国情怀,人在家中,家在国中,国在心中。爱家、爱社会、爱国家,生生不息。以名曲怡情,陶养师生的高尚情操。名曲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达的情感美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扎根,名曲欣赏像微微春风,丝丝细雨,犹如“仙乐风飘处处闻”,洗涤凡尘,净化心灵。当学生进入名曲的音律,与曲作者产生共鸣,心如登山临海般开阔,月下独酌般怡然,达到无我之境界,怡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情怀。
――诗意大课间是对学校大课间的创新与发展。诗意大课间大型仪式体验活动是运用生态体验理念,将学校大课间活动与“四名”工程活动融合,通过经典诵读、名曲欣赏、体艺活动(集体跑操、广播体操、校园集体舞等)营造体验场,导引学生在精彩壮观的大型仪式体验活动中快乐运动,健康成长,奠基诗意人生的体验活动。诗意大课间大型仪式体验活动的价值取向是追求集运动健身、诵诗明志、赏曲怡情、悟生命韵律、培养核心素养等多维目标为一体的诗化德育。诗意大课间具有高品位现代城市教育特质,是对学校大课间的创新与发展。体验者在大型仪式体验场中相互感染,摄能穿行,引发共鸣,放飞心灵,体悟循道,健体修身。学校大课间是在音乐的伴奏与信号指挥下,按照设计编好的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组织地以跑步、做操为主要内容连续不断的身体操练过程。生态体验理念赋予了学校大课间更丰富的内涵。用经典点燃学生的激情,用名曲震撼学生的心灵,用跑操提升学生的德行,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中小学根据学校的文化特色、地貌环境,设计诗意大课间的活动项目。如,北二小天性课间,实小直臂行走,红星小学书法韵律操,北三小快乐小足球,北一小弟子规韵律操,张三小乒乓操,洪垸小学武术操,新小原地动感跑,实中的跑操,等等。诗意大课间超越了身体锻炼价值,是学生生命的欢会,充盈着生命的激情,彰显着生命的灵性,放射着生命的光辉,引领生命诗意远行。
――足球体验场成为学生创造快乐的生命驿站。区“快乐足球 健康行动”工程可以归纳为“一个宗旨”“二个机制”“三个结合”“四个进入”。“一个宗旨”即促进全面发展,培养核心素养。“两个机制”即人才输送机制和足球联赛机制;配套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完整的足球人才输送、竞训的对口衔接模式。在入学对口分配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足球特长,搭建足球人才输送的“绿色通道”。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校级足球联赛机制,全区中小学常年开展足球训练、足球游戏,做到班有班队、校有校队,每年组织学校开展足球联赛,丰富校园足球文化,造就“校园球星”。形成了中小学生人人爱踢球,人人会踢球,人人踢好球的生动局面。“三个结合”即专家与教师相结合、基地与学校相结合、学校与社区相结合,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师资队伍,丰富足球活动;基地重在培优,学校重在普及,优势互补;足球进社区,足球进家庭,校社资源共享,家校育人双赢。“四个进入”即足球进入学校发展规划,进入学校课程体系,进入阳光体育活动,进入学校文化建构。足球场妙趣横生,激情飞扬,成为学生创造快乐的生命驿站。足球体验场,球员与观众都会根据各自的生活阅历,诱发不同的道德和情感体验,爱国与责任、团结与合作、理解与包容、勇敢与拼搏等道德与情感在足球体验场生成、升华。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三天两夜”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陶养人格。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体现了六大育人功能。独立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拓展训练:挑战自我极限,铸就团队精神;手工劳技:开发潜能,提高动手能力;郊野远足:磨砺生命意志,炼就生存耐力;田间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篝火晚会:发展学生个性,愉悦学生身心。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突出校外、突出活动、突出公益;突出体验、突出感悟、突出实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人生历程。
――“一校一品”工程科研成果精品荟萃。实小强调过德行生活,抓习惯养成;新小顺应童心 “做最好的自己”;北一小经典耀童年;北二小尊崇天性,“奔跑吧,少年”;红星小学写字育人,翰墨薪传;北三小“记忆童年”毕业典礼;赛小艺术化育;洪小儿童之家。张三小“少年警校”;教幼“寻找身边的美丽”;实中班级生态文化;二中读书活动;十一中禁毒教育;五中、江华学生社团;七中、九中学生志愿者等,都是生态智慧的结晶。
这也是一个加快转型升级的时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包括教育在内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今,改革开放方舟驶入深水区,中国现代化征程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加速转型升级。有道是:教育优先,科教兴国。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其对时代的先导性影响,更亟需加快转型升级。“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就广东教育来说,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标志,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过去以规模扩张、数量发展、硬件建设为主向今天以内涵发展、质量提高、软件建设为主转型升级。
广东,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担负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期许。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广东教育正面临着如何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当走进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现场探寻其教育改革发展路径时,记者发现:番禺教育率先改革发展之姿、华丽转型升级之路、现代教育上品之境,无疑能为广东教育解答这一重大课题带来启发性的思考与原生性的智慧。
“上品教化,幸福番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是番禺统筹城乡建设、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建设更加富裕、和谐、幸福番禺的必然要求。番禺以大气度的魄力、大手笔的投入、超常规的建设实现了教育的大跨越、大发展、大提升,走出了一条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发展之路。如今的番禺,已基本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民办、联办等多种办学体制并存的大教育格局。番禺教育人涵养着岭南文化“诚信务实、见贤思齐、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气神,以理念引领、一体发展、高位均衡、品牌创生的率先品质与教育个性,推动番禺教育华丽转型升级,树立现代教育上品境界。
“创强争先”:番禺教育快速转型升级的“风向标”
所谓“创强争先”,即是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强”,遵循着由教育强镇(街、乡)到教育强县(市、区)到教育强市再到教育强省这样一个逐级递进的创建路径;“争先”,也包含着争创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与先进市等层级。可见,县域层面“创强争先”的重要性。在“创强争先”过程中,番禺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创强争先”还处在政策引领的前期,番禺就自觉以其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实现政策利好,焕发了教育正能量,极好地诠释了番禺教育“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率先品质。番禺教育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承续岭南文化风范,创生“上品教化”理念,走出了一条既彰显广东教育发展共性又独具番禺教育区域个性的“创强争先”之路,为快速城市化地区实现教育转型升级、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与重要范式。
番禺,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始建于秦初,至今已有2200多年。番禺文化教育历史源远流长,自古崇文重教,人文郁盛,代有精英,是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番禺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曾先后获得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等称号。番禺教育发展同样表现不俗。尤其是在2000年撤市设区后,在广州“南拓”战略的引领下,番禺快速崛起为现代化新中心城区。与之相呼应,番禺教育以教育现代化为导向,在“创强争先”中大踏步前行,从原来处于广州中下游跃升并保持前列水平。番禺先后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市”“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全国教育督导先进集体”“全国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教育强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等,是广州市唯一的一个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工作都被评为全国先进的区(市)。2010年以来,番禺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高中办学改革等方面都被定为全省的试点区、实验区。
近年来,番禺视“兴教强区、惠教利民”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之源,不断凸显现代化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番禺坚持走教育现代化之路的战略思考与全局定位。正是这种教育发展定位,让番禺教育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教育公平,渐成上品之境。这种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定位,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强争先”之路大略可见。
“创强”前,番禺教育已基本实现规模发展。2000年11月,番禺通过广州市“普高”验收,教育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开始提速。2002年9月,番禺提出要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教育开始走向均衡化、一体化发展。2005年12月,番禺区高分好评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区”的督导验收。“创强”期间,全区投入教育经费达50.56亿元,大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教育强镇及等级学校创建、教育信息化建设、优化校长、教师队伍和科研兴教等“五大工程”;新创建省、市一级学校、幼儿园91所,比2000年的22所增加69所,增长超过3倍。“创强”极大地改善了番禺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了“硬件水平”的全面提升,全区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逐步实现了从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的过渡。
2006年以后,番禺区委、区政府在巩固“创强”成果的基础上,将城乡教育均衡化、一体化纳入现代化新城区建设的整体规划,确立了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任务。2009年初,番禺就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实现教育现代化”,确立“上品教化”教育理念,并以之引领教育现代化之路,推动番禺教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努力构建以“公平、均衡、优质、协调”为特征的现代教育体系,推动了番禺教育理念、校园文化、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等“软件水平”的内涵优化,加快实现了从农村教育向城市教育、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历史跨越。2011年3月,番禺区顺利创建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
概括番禺区在“创强争先”中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转型升级路径,其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体系完备”“机会公平”“特色鲜明”三大层面上。
一是教育体系实现完备优质。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建立了“优教优奖、优园优奖、优师优奖”长效机制,形成了“发展公办幼儿园、规范农村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格局,全区现有等级幼儿园73所,其中省、市一级幼儿园35所,100%的幼儿园达到市定基本办园标准;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发展——大力统筹城乡义务教育,通过实施布局调整、规范化学校建设、农村师资提升、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装备、科研提升质量等工程,城乡学校条件水平实现了相对均等,办学经费投入校际趋于均衡并逐年提高,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高位均衡;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发展——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协调发展:仲元中学、番禺中学、象贤中学、禺山高中、广东二师附中等5所学校先后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4所高中全部获评为省市教学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所中等职业学校为国家级重点职中,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学位比例达到100%;高等教育资源得天独厚——广州大学城就位于该区小谷围街,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社区教育满足广泛需求——以区电视大学、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镇(街)社区教育学校为主体,村社区教育辅导站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迅猛发展,中小学校运动场所、图书馆、青少年宫、科技馆、体育中心等公共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形成了学校、社区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是教育公平落实机会均等。主要体现在:特殊教育形成系统——一是由区残联直属管理的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实施早期抢救监控,二是由番禺培智学校进行专业的特殊教育,三是开展以公办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管理,四是通过镇街、部门和社会联合,多途径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培训就业;扶贫助学体系完善——区教育基金会、区慈善会及各镇(街)教育基金等加大奖教助学力度,建立了涵盖幼儿园、中小学以及高等院校的入读扶助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外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有效解决——制定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番禺区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试行)》,按照“以流入地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为主”的原则,在全市率先实施积分入学申请办法,落实外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非本地户籍学生达79260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学47918人,占总数的60.5%。
三是特色教育形成区域品牌。主要有阳光体育教育品牌、岭南艺术教育品牌、书香校园教育品牌、心理健康教育品牌、科技创新教育品牌、环境保护教育品牌等教育特色品牌。比如番禺区将艺术教育作为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成立了区美术教师书画社和中小学音乐教研分会,组建了包括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在内的区教师艺术团。参加广州市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全市总分第一,勇夺桂冠;参加广州市第六届学校艺术节舞蹈大赛,小学、中学创作组的10个舞蹈全部获得一等奖;参加北京“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和广州“2012星海国际合唱锦标赛”,连续两次获得混声组金奖。80%以上的学校成立了3种以上艺术活动小组或团队,每个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个项目;学生合唱、舞蹈节目走进“春晚”录播,走进人民大会堂表演。
如今,在番禺这片岭南沃土,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高质化均衡,“让番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的目标正在变成现实;优良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教师成为番禺受人尊敬、值得羡慕的职业;学校内外自然而然成为番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番禺教育品牌的影响力日渐深远。
番禺由“创强”到“争先”再到追求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的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路径,是教育发展由规模发展为主向内涵发展为主加快转型升级的典型反映。番禺教育在“创强争先”中转型升级的改革发展路径,有其深刻的区域个性与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番禺教育改革发展始终以教育现代化为发展指向。番禺虽说是在2009年才提出“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实现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但事实上,番禺教育改革发展一直是以教育现代化为发展指向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2005年12月,番禺区在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的时候,其自评报告的题目就是《构建和谐番禺 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足见“创强”时期的番禺教育发展目标就已明确定位于教育现代化,充分体现了番禺教育改革发展的远见卓识;2011年3月,番禺区在申报“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时候,其自评报告的题目则为《承千年古邑崇文之风 立现代教育上品之境》,可见番禺教育已不再满足于教育现代化的达标级别,发展思路持续转型升级,开始致力于追求教育现代化的上品境界。
二是番禺教育改革发展创生了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孵化器”。这一理念“孵化器”就是番禺教育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确立的“上品教化”教育理念。如果说,“创强争先”教育政策是番禺教育华丽转型升级的政策“风向标”,那么可以说,“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是番禺教育持续转型升级的“智慧芯”。在“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番禺教育推陈出新,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纷呈,“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接踵而至,“智慧教育”信息工程项目先试先行,充分体现了番禺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品质与先行精神。
这样华丽转身,无愧率先垂范!这样创新发展,极具教育个性!这样办好教育,人民当然满意!
“上品教化”:番禺教育持续转型升级的“智慧芯”
“创强争先”,助推转型升级;“上品教化”,奠基教育上品。所谓“上品”,最优者也;所谓“教化”,教育且化成也。“上品教化”既包含了对物质方面的追求,更偏重精神方面的默化,凸显了番禺形神合一的至善教育追求。作为率先实现“创强争先”的区域之一,番禺在快速转型升级中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发展。而在后“创强争先”时期,如何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彰显区域办学特质,实现品牌集群效应,进一步提升番禺教育品牌的个体生长力与整体影响力,就成为番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所在。在“创强争先”时期创生的“上品教化”教育理念,以其特有的张力与境界,正好为番禺教育持续转型升级提供了自主孵化、核心创新、无限完善的智慧动力。番禺教育局长冯润胜曾这样说道:“我们之所以提出‘上品教化’理念,就是要提供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培养出一批批具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合格公民,培养出一批批具有现代人品质,又传承岭南文化内涵的谦谦君子。这是教育的职责,也是对社会的承诺。”
“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是番禺教育现代化征程的最重大特质,是番禺教育华丽转型升级路径中最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创造。
一种有生命力的全局性教育理念的创生与实践,实质上是对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与趋势的良性回应,它需要根植于历史,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正如冯局长曾指出的,“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正是“番禺教育处在‘高原区’,到达改革‘深水区’”这一大背景下的产物。也就是说,“上品教化”正好回答了这样的重大课题:教育理念、文化等教育“软件”如何适应学校办学条件这一教育“硬件”的大幅度改善,从而为教育的内涵式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支撑。番禺教育在转型升级中致力于追求形神兼备的教育现代化上品之境,形象地说,就如同是一场教育“接力赛”:党政以重教为先,很接地气,民众以兴教为荣,极为给力,这可以称之为有形的“教育接力”;而“上品教化”理念对番禺教育来说,则是无形的“教育接力”。几年前,冯局长就曾说过,番禺提倡的“上品教化”至少要凸显四大特点,“一是结构优,较好地实现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二是模式好,办学体制、管理机制、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有创意,有革新,形成了科学的运行模式;三是质量高,有特色,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名列前茅,发展势头良好;四是口碑佳,成为独特的教育品牌,有区域内公认的较好的推广价值”。近年来,番禺在践行“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成功创建了“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硕果累累,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区域教育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冯局长当年的认知正在变成现实。如今,冯局长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明确强调:“以岭南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与‘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为双轮驱动的‘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正以‘上品’的姿态推进番禺教育的现代化。它至少要回答好番禺教育现代化‘上品’境界的四大取向:一是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即人本化;二是教育发展战略立足均衡化,即城乡一体,高位均衡;三是教育发展思路在于优质化;四是教育体系构建定位于实现终身化。”育人至善的“上品教化”教育理念,已成为番禺教育人共同的教育导向与价值追求。
“上品教化”的引擎:行政合力
“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是番禺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持续转型升级的智慧内核,用冯局长的话说“既是发动机,更是宣传队”。而“上品教化”之所以能够得到重大的推进,则在于番禺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强大推力与工作合力。正是这种行政推力与合力促进了番禺教育区、镇、校三级的无缝联动,推动了“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这主要得益于番禺极具区域特色的“以区为主,区镇共管”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及较为完善的教育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例如,对于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番禺从三个层面来推进:区级层面,注重“整体规划,分类指导”;镇级层面,注重“专家引领、课题研究”,搭建活动实践平台;学校层面,注重“创强促优、特色发展”,支持基础好、质量高的传统名校强化品牌。又如,番禺教育局从宏观(区域)、中观(镇/片)、微观(学校)层面,对“课程研发、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通过“行政推动、模式驱动、教研带动、片区联动”,推动了富有岭南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发展。
“上品教化”的载体:岭南文化
“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有两个重要基础: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二是课堂教学改革。这是“上品教化”展翅高翔的两翼,阔步前行的双轮。
在校园文化建设领域,番禺注重厚实“岭南文化”底色,通过建设传承番禺内蕴、体现岭南特色的现代校园文化体系,引领学校打造德才兼修的高水平素质教育。正如冯局长所指出的:“在番禺区教育系统提出‘上品教化’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岭南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番禺教育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系。”围绕“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实施,番禺制定了《岭南校园文化建设行动纲要》和《番禺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大规模、大力度组织了名校品牌建设和校园文化评选,创建和发展了一批富有强烈时代特征、智慧内涵与文化品位的岭南校园文化品牌学校。当记者翻开《番禺区第二届校园文化建设评比获奖学校自评报告选集》时,就强烈感受到了番禺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而当真正走进学校置身其中时,记者更为学校独具韵味的文化氛围所感染。
一走进沙滘中学,一艘古色古香的有着辉煌战绩的“龙舟”跃然眼前,岭南韵味扑面而来;而教学楼前“同舟共济”雕塑则让记者体会到“上品教化 敢为人先”的番禺教育精华,感悟到“同舟共济,击水中流”的沙滘中学精神。沙滘中学的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充满以龙舟精神为核心标识的岭南水乡风情。龙舟,可谓是沙滘中学的“图腾”,是沙滘中学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的物化标志。在沙滘中学,处处都有龙舟的身影;置身沙滘中学,就如同置身在龙舟的精神世界。在学校的文化长廊中,撷取岭南广府地区古代史(包括传说)的六个截面,分别是“五羊献瑞”“秦皇设郡”“衣冠南渡”“海上丝路”“”“赛龙夺锦”,展现岭南历史、文化与精神的渊源。在此基础上,学校把校园环境建设与办学特色如剪纸艺术、田径特色、象棋特色等有机整合,让物质环境注入精神的灵动,营造出岭南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而在番禺执信中学,你能感受到每一处校园景致的人文气息。在执信文化广场,面对雕刻着执信先生的革命足迹和生平事迹的石雕长廊,你能形象具体地感受到执信先生的革命信念和为国捐躯的壮举;步入岭南园品位岭南水乡风情,让人神清气爽;校史长廊、桃李园、融汇中西文化精神的一大批校园雕塑,则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向你叙说着学校的历史与担当。这里,还有聚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技长廊乐园,让学生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具有百科全书功能的地博园,则让学生享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熏陶……番禺执信中学尊崇朱执信先生“砥节砺行、薄身厚志”的高尚品德,以“崇德瀹智”为校训,巧妙地融 “环境育人”与“精神育人”为一体,潜心育人,以德立人。
在师生古典诗词的吟唱氛围中,你能品味到市桥实验小学的“根教育”文化的魅力;在沙湾镇中心小学,你能触摸到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为文化内涵的“和美校园”氛围;在石楼镇中心小学,书墨飘逸,而其自主创编的“环保天使棋”“快乐廉洁棋”“智取安全岛”等“三棋”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知书达理……学校,是番禺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的细胞。比比皆是的学校层级的岭南校园文化建设,极好地诠释了番禺校园文化建设的岭南底蕴:它们不仅注重岭南文化环境的营造,而且注重岭南文化精神的引领,并把这样一种文化精神与环境渗透于学校个性化的课程与活动之中。
“上品教化”的抓手:研学后教
作为番禺“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岭南校园文化建设,为番禺区教育改革发展打下了丰厚、清新而亮丽的底色。如何在这样美妙的底色上施于重彩,打上鲜明的主色调?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要打造现代教育的上品之境,必然要回归到课堂教学改革上来。 “研学后教”,就是番禺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践行“上品教化”的重要抓手。
2009年起,象贤中学以“三元整合导学模式”为课题,大胆创新,勇敢变革,静静开始“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所谓“三元”是指在学生和课程内容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影响教学的三个主要因素,即教学目标、学科课型、教学策略;“整合”主要是指三元的整合,即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教学目标、学科课型和教学策略的一致性,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包含理论与经验的整合,以建构一个对教学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统一的理论体系与操作体系;“导学”是“三元整合导学模式”的核心思想,主要是指学生通过目标导向、教师指导、导学稿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在“三元整合导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再只看教师是否“教完了”或“教好了”,更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学完了”和“学好了”。静水流深。象贤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乐学、好学、会学的学习氛围基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较大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获得了很大提升。同时,象贤中学还把课堂教学改革与以“贤文化”为内核的岭南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导”的理念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向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渗透。课堂精彩与课外丰满齐飞,“导学”让象贤中学实现了内涵式发展。
冯局长对象贤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极为欣赏,认为“三元整合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是“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真正体现。2012年3月,他组织全区500多名中小学校长到象贤中学召开教改现场会,并由此全面启动全区中小学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其目标是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构具有特色、充满活力、高效和谐的番禺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2012年10月,番禺区教育局在广东二师附中隆重召开番禺区中小学“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小结现场会,展示近一年来中小学的教改成果:象贤中学的“三元整合导学模式”,仲元中学的“五环学习法”教学模式,番禺实验中学的“62循环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二师附中的“给予学生能力培养的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大石中学“三学两教、分层发展”教学模式,富丽中学“2034课堂”研学模式,德兴小学“三问”课堂研学模式等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定型,初显成效,课堂品味不断提升。
“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理念,以小组学习为形式,以研学案为载体,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学”主要是教师在深入研究学情、学法和课标、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出引导学生学习目标、内容、方法的“研学案”,学生在“研学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钻研知识和方法,生生互动,提升能力。“后教”主要针对学生钻研后存留的困惑与问题,展示交流,生生互教,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再进一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研学后教”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上品教化”的效应:品牌创生
通过岭南校园文化建设与“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上品教化”教育理念最终落脚于品牌学校的创建,从而实现从宏观领域到微观领域的有效过渡,实现教育务虚与教育务实的深度结合。
番禺从学校办学的实际与需要出发,总体引领全区学校凝炼、培养、提升并形成精神文化,大力推动“一般学校”向“特色学校”,“特色学校”向“品牌学校”跨越。比如,番禺中学的“孝道教育”,就是一块享誉岭南、影响全国的金色品牌。它曾荣获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先进实验学校、广州市首届中小学德育创新奖一等奖等称号,社会效果极佳。番禺中学以“上品教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融会进取与包容的岭南文化精髓,弘扬“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在“你行我也行”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孝道教育,注重教育引导学生从“亲亲”做起,逐渐积累德行,升华思想,做一个人性丰满,有孝于父母、有利于社会、有用于国家的人。这种“孝道教育”已不仅仅局限于亲情方面,而是一种上升为家国情感、责任精神与社会意识的“大孝道”。
近年来,我们结合市情,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具有宜昌特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2012年,宜昌市所辖13个县(市、区)均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专项评估验收,力争实现湖北省教育厅提出的“宜昌要成为湖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市、区)全覆盖的地级市”的工作目标。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优化校点布局是均衡发展的前提。
当前农村教育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规模小、条件差、教师弱、经费缺、信息闭塞、课程难以开齐开足等。随着农村适龄人口的进一步减少,我们必须坚持兼顾农村就近上学的眼前利益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长远利益,以县为单位,科学规划和调整优化农村学校布局。要树立切合实际、科学预测、长远规划、条件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农村人口分布情况、出生人口预测、地形地貌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宜昌市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历时10余年,如今规划目标全面实现,调整过程平稳顺利,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其原因在于,一是科学规划。我们以县域为单位,组织编制了2000―2010年全市中小学布局规划,确保了布局调整的科学性、前瞻性、规范性。二是宣传发动。在《宜昌日报》上开辟专栏,以“雷家淌小学该不该撤”为题,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大讨论,社会各界人士发表文章,正反观点相互碰撞,最终形成共识。三是政府统筹。连续6年召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现场会,明确由县、乡两级政府负责布局调整工作,通过县乡村协调联席会、村民座谈会、家长参观定点寄宿制学校等形式,使人民群众从思想上、行动上积极支持中小学布局调整。四是分步实施。我们坚持“按照规划、条件先行、成熟一所、调整一所”的工作原则,确定了永久定点学校和分年度布局调整计划,集中资金加强定点学校建设,分步实施布局调整工作。
由于政府统筹、规划科学、措施得力、群众拥护,宜昌市中小学布局规划进展十分顺利,实现了“校点调少、规模调大、队伍调优、条件调好、质量调高”的目标。
二、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是均衡发展的基础。
在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的同时,“寄宿制”、“标准化”逐步成为农村学校发展的关键词,这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
宜昌农村小学在校生住宿率达50%左右,初中在校生住宿率达80%以上。我们创造性地举办农村保育寄宿制小学,分别于2002年、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保育寄宿制合格小学建设工程和标准化初中建设工程,集中各类教育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定点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重点解决“两个配套”,即:农村寄宿学生生活设施设备配套建设和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配套建设,千方百计解决住宿生吃、住、学、娱、洗、行等问题,努力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在实施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广大基层学校干部群众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各种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鲜活经验层出不穷。我们先后建立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通过制定“三吃”(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起),“四洗”(洗头、洗澡、洗衣、洗被),“十有”(有配套的寝室与厕所、厨房与餐厅、活动室与电视机、冷热水浴室、锅炉、洗衣机、电冰箱、蔬菜基地、微机及文体设备、专兼职保育员)标准,建立保育员工作规范,开办留守儿童“假日家园”,把寄宿制学校建设成了农村孩子的“学园、家园、乐园”,让家长安心、放心、开心,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实施“温暖工程”,为每所学校配备锅炉、太阳能热水器和饮水机,让学生喝上热水、吃上热饭、洗上热水澡,在一些山区,住宿生成为当地最早洗上热水淋浴的人;实行由家长轮流做饭一天的“派菜制”,推广生猪饲养和蔬菜基地,减轻了家长经济负担,保证了学生营养;实行学生上下学交接制度,学生交通用车资格制度,保证了学生交通安全,10余年未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
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创建工程于2010年结束,全市农村保育寄宿制合格小学达到297所,达标率为100%,全市标准化初中达到117所,占初中学校总数的80%,初中、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13平米和8.5平米,生活配套设施达标率达到100%,中小学教学实验装备国标达标率达到91%。面向未来,我们于2011年提出,实施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程,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的现代化,到2020年,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达到100%。
三、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战略是均衡发展的关键。
教育均衡发展,关键在教师队伍的均衡配置。新世纪以来,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拉大,农村中小学适龄学生人数急剧下降,导致城乡、校际间教师素质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深层次问题凸显,突出表现在农村教师队伍总量超编、小学教师年龄老化、队伍素质明显偏低、学科结构矛盾突出、优秀中青年教师流失严重等方面,并成为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破解这一历史性难题,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着力化解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近10年来,我们争取政府支持,在省定编制标准上,结合寄宿制学校特点,适当放宽标准10%-15%;建立教师补充与退出机制,坚持每年补充一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不适应教学岗位要求的教师通过培训转岗至保育员等后勤服务岗位;有效保障农村教师待遇,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心执教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工作条件。
二是着力推进城乡教师的交流与融合。全面实施城乡教师援助工程,采取结对帮扶、定期支教、名师带徒、对流、巡回讲学、挂职学习等措施,有效建立了大范围、多形式、分层次的城乡教师交流长效机制。城乡教师援助活动覆盖学校达到362所,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64%;参与活动的市县两级优秀骨干教师达到4195人,占市县两级骨干教师总数的73%;参加交流、培训、拜师、挂职学习的农村学校教师达到13013人,占农村学校教师总数的57%。如今,优秀教师不再“一校独有”,稀缺资源能够“全市共享”。
三是着力加强教师的分层培养培训。全面实施教师培养培训工程。遵循“服务教师、订单培养;重心下移、聚焦课堂;分类指导、分层培训”的基本原则,构建以“一德三新”(师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主要内容,以“一体两翼”(开展校本研修,建设学习型和研究型队伍)为主要形式的教师专业化培养培训模式。连续9年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连续3年组织优秀校长、教学副校长近200人到华东师大、北师大集训,连续两年开展中美中小学校长交流活动。近年来,全市参加省、市、县三级培训的教师达21万人次,其中市级集中培训教师3.4万余人次。
目前,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专业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7%、98.8%和98.1%;小学、初中教师高学历比例分别达到80.8%和73.6%。初步形成了一支以30名杰出校长和100名宜昌名师为龙头,5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为中坚,5000余名县级优秀教师为基础的骨干教师队伍。涌现出以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宋芳蓉、全国师德楷模郑琦、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罗忠秀、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陈春晓、“中国最美乡村女教师”齐家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
四、整体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均衡发展的核心。
在教师队伍与办学条件的资源配置趋向均衡的同时,整体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任务。基本行动策略是,在专家组指导与学校试点基础上,教学改革工作立足于面向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整体推进,面向所有义务教育教师提出要求,高举素质教育旗帜,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最终达成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目标。重点从三个方面深化教学改革并力求取得突破:
一是立足于课堂,全面实施高效课堂创建工程。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有科学质量的效率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近3年来,宜昌教育系统掀起了“向课改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率”的教改热潮,形成了“以学定教、自主合作”的宜昌高效课堂特色。
二是立足于学校,全面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文化引领是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立足校情、地情、社情,坚持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依托,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特色学校,力求激活教育资源,丰富发展元素,张扬学校个性,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鲜明特色,“让每所学校充满生机、让每位教师充满活力、让每个孩子充满智慧”的教育理想正成为现实。
三是立足于标准,全面实施“教育评价制度创新工程”。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定期分析评估课程实施情况,对学校进行全面的教学质量测评。制定各学科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以及小学抽样评估方案、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方案,提升课堂教学及整体教学质量。深化初中学业评价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现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招生三方面的突破。
通过整体推进教学改革,宜昌教育的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计划得到有效落实,广泛开展了各类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育思想有了明显转变,教学热情得以充分激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都广泛关注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整体面貌发生了积极变化,学生思维逐步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勇于创新实践的课堂氛围正在形成,为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近3年来,小学、初中的学业水平评估结果显示,学生学科学习质量逐年提高,实验操作水平测试成绩明显提升。
五、加快推进教育信患化是均衡发展的重要平台。
由于城乡教师信息资源占有量差别很大,在教学水平上必然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加之城乡社会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巨大影响,必然放大这种差异。我们认为,要缩小这种差异,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宜昌教育信息化工程”着力打造教育城域网,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资源,以专网联通课堂主阵地及教师办公电脑终端,为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教研学习交流平台和多样化的教学建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和个性化学习方案,进而推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的根本变革,同时为教育行政决策、家校互动与公共服务提供资源平台。一是全面实施基于互联网与电子白板技术平台的“班班通”工程,课堂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得到极大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发生根本性改变。二是加快打造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平台由“五大数据库、子系统”构成,分别是学校数据库、学生数据库、教职工数据库、教育资源数据库、教育地理信息数据库及学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教职工管理系统、教育资源系统、教学应用系统、教育分析决策系统、教育监控指挥系统、教育公共服务系统。三是着力加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制定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规范,全面开展专项培养培训,全面实行专项考核奖惩,初步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常态化。通过4年努力,全市已有6000个教学班实现了基于互联网和电子白板技术的“班班通”,班级覆盖率达到95.1%;已有82%的中小学教师能够熟练开展基于信息技术条件的教学活动。宜昌教育信息化工程。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2012年教育制度创新一等奖。
六、加强教育督导是均衡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综合的、长期的工作。行动策略既定之后,加强教育督导,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及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才能做到政令畅通。我们的做法:
一是建立并落实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我们坚持开展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与县(市、区)教育局工作目标考核,两年一轮,交替进行,重点考核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队伍配置、办学条件达标、教育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关键词]民族高师院校 教师教育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132-03
[作者简介]马秀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科系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生(湖北武汉43007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教育的发展已处于由数量扩充向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以质量提升为目的的教师教育改革逐渐成为教师教育机构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民族高师院校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培养既能满足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又能不断引领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问题。然而,由于传统教师教育课程模式的惯性影响,民族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还不能及时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还存在着目标僵化、结构单一、内容陈旧等问题。2011年10月8日,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下文简称《标准》),针对规范教师教育课程、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族高师院校应以此为契机,针对其地域特点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以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
一、《标准》的研制背景及特点
《标准》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教育部从2004年10月启动《标准》的研制工作,至2011年10月颁布试行,历时7年之久。课程标准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标准》研制过程中,本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根据教育体制传承的可比性和文化相似性原则,专家组有针对性地选取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特区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开展比较研究,又通过文献分析、座谈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进行研究。同时,组建了由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师教育和学科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以及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优秀中小学校长代表组成的咨询团队,保证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先进性、可行性和权威性。《标准》提出的先进课程理念、三位一体课程目标及课程设置要求,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明确未来教师的专业角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使教师需求从重数量阶段向重质量阶段转变,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育发展也从数量的扩充转移到质量的提升。为适应教师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标准》要求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必备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验”,“因材施教,关心和帮助每个幼儿、中小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未来教师需“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能“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未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专业理想,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加深专业理解,更新知识结构,形成终身学习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成为终身学习者。这些要求的提出,重塑了教师专业角色,也意味着教师专业发展不再可能简单地通过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来实现,要在研究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二)强化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化
《标准》以学习领域和课程模块的方式设置课程,打破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学科化的传统,为各地区的教师教育机构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奠定了基础。在课程结构上,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划分为6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又提供若干个价值相近的主题性模块。模块学习不再注重对系统性知识的掌握,而是指向问题的解决,包括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等,教师教育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学习者的需求自主选择或组合模块,以便满足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无论是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规定的学习领域,还是在职教师教育课程的功能指向,都是为满足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要求而设置的,关注到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际意义,体现了教师教育课程专业化的特点。
(三)凸显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
在《标准》中,实践性是贯穿于始终的特点。首先《标准》确立了“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理念,要求未来教师关注教育现实问题,注重对自身经验的研究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在改革实践中主动建构实践性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其次,确立了“教育实践与体验”的目标,要求未来教师具有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再次,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实践课程的门类和课时数,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明确规定包括教育见习、实习在内的教育实践时间为18周。这就要求各教师教育机构在实施过程中需延长教育实践时间,丰富实践课程的内容,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体制,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质量。
当然,《标准》作为一种专业标准,注重的是引领和发展。在面向全国所有教师教育机构时,它只能作出底线要求,不可能因照顾各地区的差异而列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因此,各地区教师教育机构需要依据《标准》灵活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就民族高师院校而言,要顺应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的需求,立足于自身服务地区的特殊性,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师资培养质量,建设民族地区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标准》规范下的民族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一)树立多元文化的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是现代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也是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迫切要求。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在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作为一种转换的教育,要求未来教师具备必需的知识、性格、技巧,以便今后在语言、文化多元化的课堂中成为文化回应实践者。简言之,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即培养教师具有多元文化的素养。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比较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文化并存的共生形态,决定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必须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民族高师院校作为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的主体力量,在推进多元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必然要实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现实中,民族高师院校由于缺乏对多元文化的关照,培养的毕业生多是熟悉主流文化传统、不太具有跨文化视野、对异文化缺乏尊重的教师。当他们进入民族地区学校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学生时,往往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处理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差异。当学生听不懂时,就简单归因于民族学生智力低下、理解力差、不善交流、难以沟通,而不是从民族文化和个性差异中探寻原因,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发展受阻。
面对这一现实困境,民族高师院校需在以育人为本的理念下,树立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具体而言,其教师教育课程要引领教师具备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的信念和态度,对不同群体的文化持尊重包容的态度,能够以一种公平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能引领教师掌握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适应其教育对象的文化多样性与特殊性;能引领教师具有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即开发、设计与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能力,对多元文化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的能力,因材施教及双语教学的能力。体现在专业角色上,教师是倾听者,能够倾听不同民族学生的心声,知晓不同民族学生的言行、思想;教师是对话者,能与学生展开多方面的合作,在对话中分享不同文化;教师是反思者,是能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对自身行为进行不断自我更新的调节者。
(二)构建适应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其专业性需要有相应的课程体系支撑。当前,我国高师课程改革必须由“教师专业”取代“学科专业”。然而,民族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一直恪守传统“老三门”的格局,每门课程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课程内容以自身学科逻辑体系进行组织,面对真实教育问题避而不谈,给人留下抽象空洞的印象。加之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及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困难重重。要加快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关键是突破学科壁垒,革新课程内容,构建适应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基于《标准》的课程设置要求,民族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可根据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顺序,以主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一般来讲,个体的认知发展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顺序。在长期的学校生活中,学生最熟悉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因此,课程内容组织应以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学生和教师为起点,关注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媒介――课程和教学,关注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因素。按照这一思路,课程内容可以划分为“学生(儿童)主题”、“教师主题”、“课程与教学主题”、“教育基础主题”等,每个主题都包括基础模块和延伸模块。基础模块从《标准》中的建议模块内灵活选择,延伸模块则基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而设置。如,在延伸模块中,学生主题可设置“少数民族学生认知与学习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等,教师主题则可设置“教师双语”等。
就民族地区在职教师而言,教育课程设置应从教师的专业学习需要出发,专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民族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执教者要引导学习者通过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教育案例研究及反思性教学、教育叙事等,真正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
(三)发挥民族高师院校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引领作用
高师教育除了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功能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功能,即为基础教育服务。高师院校对基础教育进行引领的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然而,由于没有意识到引领在实践中具有客观性、创新性、示范性等特征,高师院校对基础教育的引领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民族高师院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尤其在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民族高师院校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毕业生缺乏进入民族地区教学的实践能力。因此,要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挥其专业引领和导向作用,民族高师院校需组建教师教研与实训创新团队,加强教师教育实训平台建设,探索多样化的教师教育实践形式。具体做法有三。
1.组建教师教研与实训创新团队。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顶层设计,实现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团队成员由学科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民族教育和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等研究方向的骨干教师组成。学术团队成员立足于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的实践,对教师教育中的实践课程体系、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当今社会崇尚创造、分享、贡献与合作,与微博的信息资源交互性、共享性等特点不谋而合。随着人们信息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思想的逐渐深入,使得混合式学习的发展更加迅速,并成为社会及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混合式学习的研究还是在职业培训、高等学校某些专业的学习中应用较多,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较少,而微博在混合式学习教学中的应用就更少。基于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大胆、积极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尝试一些新技术。因此,探索微博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混合式学习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与必要性。通过研究,可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一种参考,对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应用也是一种促进。
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3]其信息短小精悍,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操作便捷,有较强的互动性。近几年,微博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微博就是“一句话博客”。
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是由国外学者提出的。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介绍了“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学习)。何克抗教授赋予了它全新的含义:“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4]
基于微博混合式学习教学尝试
基于微博进行混合式学习的门槛较低,对计算机配置及操作系统无较多要求。只要有能够接入网络的移动终端,有零星空闲的时间,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学习。借助微博可以增加师生的交流时间,在增强学习互动的同时,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不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具体实施。
微预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开阔思路,增强求知欲望。教师可在教学前利用微博引导学生对新课程内容进行预习。一方面,教师将新课的背景知识、教学目标及内容在微博中,配合图片、视频等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既可让学习者掌握知识以及学习方法,又能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微博了解学生兴趣及存在的问题,在同学相互交流的同时,教师伺机给予提示和指导,完成前端分析,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微预习”[5]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不仅减轻了课堂引入环节的压力,同时促进了师生互动,使教学提前进入状态(如图1)。
微混合式学习
信息社会需要人们同时具备在现实和虚拟两种世界中的生存能力。教育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应该强调培养学生在虚拟世界中生存的能力。基于微博的混合式学习是一种虚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可以辅助传统课堂学习,实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标。教学过程可分为个人活动阶段、小组活动阶段、全班活动阶段,可以详细记录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分工、协作与思考情况,便于教师精确掌控每位学生的情况,并以留言、评论等方式给予及时帮助与指导,真正做到个别化教学和对网络合作学习的形成性评价。同时,学生又能够通过微博观察其他小组的合作过程,不仅促进了学习小组的组内分工合作,也加强了组间的学习与竞争,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技巧以及交往能力十分有益。教师不仅要在学习活动中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与学生建立频繁互动,关注学生的微博,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们的课堂表现,履行鼓励、引导、监督、规范和管理的职责。对于全班性的普遍问题,教师可以采取讲授(face-to-face)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思维的集中(如图2)。
有利于个性学习。与其他Web 2.0工具一样,微博支持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允许用户以自己的方式创建和分享信息资源。学习者可以选择收听某一部分人的微博内容;可以只允许某一部分人来收听自己;可以自己选择以文本、音频和图片等形式来构成共享信息;可以选择信息共享的时间与通道[6]。某个问题有可能是学生和教师所广泛关注的,但也有可能只是个案。在个案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将问题的答案发送给特定的学生,使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有效地进行个性化学习。
有利于形成集体智慧。使用微博的用户都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可以成为别人的听众,同时也可以被人收听。通过这种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形成自己自主选择的好友圈,不同的好友圈中的人又可以随意互联,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庞大的网状学习群体,容易产生集体智慧。学生也可以作为教师的听众,随时随地向教师提问;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针对某个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收听专业领域内其他教师和专家的见解,查看其他教师和专家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并与他们即时交流。
微评价
传统的评价形式死板,往往流于形式或存在局限性。微博作为交流互动的平台,以发言的形式按时间顺序记录了学生学习、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个体关怀。教师在微博评价中可通过表情、网络流行用语等丰富评价的内容,增加趣味性,不仅活跃了评价氛围,也激发了学生间互评的兴趣。此外,微博交流的平等性也在“微评价”中得到体现。教师通过“微评价”能够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实时反馈,充分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学习感受,改变传统的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模式。另外,学生在课后将课堂上的感受、疑惑和问题到微博上,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进行修改,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此外,家长也可以通过微博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和家长的双方沟通(如图3)。
图3 微评价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