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编译原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辩论赛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大学生通过参加辩论赛,论辩能力有所提高。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论辩能力;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辩论赛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知识的竞赛,思维反映能力的竞赛,语言表达能力的竞赛,也是综合能力的竞赛。[1]大学生在参加辩论赛的过程中,论辩能力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加强,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概括起来说,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
1.强化大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意识
有句谚语说,真理越辩越明。的确如此,人们通过辩论,可以分清正误是非,辨别事情的真伪,从而呼吁社会舆论去支持正确的主张或者行为,反对错误的言论或者行为,进而使人们牢固树立坚持真理的信念。现在大学生辩论赛选择的辩题越来越关注国家时事和热点问题,在辩论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所学专业以外的领域,让他们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明辨是非,关心国计民生,了解社会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强化大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意识。
2.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克服内心胆怯
经常参加辩论赛能使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有效地克服内心羞怯等问题。有些学生平时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比较胆怯,刚开始参加辩论时脸窘得通红,吐字不清,声音发颤,不过在参加了几次辩论赛之后,竟然可以沉着冷静地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辩论赛不是靠音量营造气势,遇到犀利问题就拍桌子,瞪眼睛,大声质问,而是讲究有理有据,平中见奇。在赛场上,辩手要面带微笑,心平气和,即使内心激动。所以,通过辩论赛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学会有效地控制自身的情绪,促进自身个性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激励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
3.锻炼大学生思维能力,增长聪明才智
辩论是对辩论者能力和水平的全方位考察,在辩论的过程中,辩论者要想在激烈对抗的辩论中征服战胜对手,不仅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和想象力、敏捷的思维和观察能力,还需要有机智的应变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需要具备这些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磨练。也就是说,通过辩论,大学生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增长聪明才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地方:
首先,思辨能力方面。辩论需要根据辩场状况,根据对方提出的观点和质疑随机应答,这就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机敏。大学生通过辩论,能提高思维说辩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不甘退让、不屈不挠的竞争精神。辩论锻炼思维可以从这样四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锻炼思维的准确性。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经精辟的指出:“思维准确是表达准确的先决条件。”辩论就是要求双方对所辩论的问题进行相对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越是能接近事物的本质,就越能在辩论时最短的时间里准确的把握它的本质属性,才能克敌制胜。二是锻炼思维的完整性。一个人独自思考,或者发表个人演讲,往往只从问题的一两个侧面展开思考,而多人辩论,则能够相互补充,丰富思想,对问题的认识比较全面,思考也比较完整。三是锻炼思维的清晰性。在辩论过程中,双方必须以准确无误、有条有理的语言明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思维混乱,没有层次,就会造成语言的混乱和不准确。四是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只有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思维敏捷的人,在辩论时才能胸有成竹,迅速对对方咄咄逼人的进攻予以反击,对对方错误的观点进行辩驳。[2]
其次,知识能力方面。辩论是大学生智慧与口才的较量,是即兴智慧的现场交锋,需要用有声语言把思考表达出来,这和平时写作业、做卷子用手写不一样。辩论还需要辩证地思考问题,没有一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储备为基础,辩论就只会成为低层次的“口舌之争”,这也要求大学生们除了要掌握学业知识外,还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和文化积淀。辩论能够集道德修养,知识积累,语言表达等为一,在辩论中我们你争我论,巧问妙答,时而风趣幽默,时而又严肃质疑,用智慧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这样势必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
4.增进大学生相互了解,促进相互沟通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需要和外部世界来往,需要满足这种欲望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谈话、活动、消费品和操作对象。辩论是通过人们因不同观点而引起的言语交锋,达到相互了解、谅解和信任,进而实现人际沟通的一种手段。通过交锋,彼此能够更好的了解对方的立场和观点,,达到高层次的心理沟通。[3]另外,独木难成林,辩论比赛时要求四个人思想统一,配合默契,最忌讳四个人意见不和,在整体上形不成合力。所以,赛手应具备与他人沟通,说服他人,以及在团队中发挥自己能力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体系
1.推进学校校风建设,塑造校园精神
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大学生论辩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助推当前他们的创造能力、主体意识和素质教育,有助于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良好的学风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只靠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的掌握理论,构建自己的观点,教学是没有什么成效的。提高学生的论辩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辩论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开拓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为课堂增添活力,学生才能真正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论观点,才能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优良的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3.促进学校人际关系,提升凝聚力
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现代社会的人才需要团队协作能力,所谓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通过参加辩论赛,学生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加强了互相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培养集体荣誉感,这些都有利于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整个校园的凝聚力。
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机、最富有活力的、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的群体,必须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来迎接未来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时事新闻、社会现象的关注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各大高校应该把辩论赛作为自己校园文化建设的保留项目,让学生能以更高的素质、更佳的姿态,面对未来的社会竞争和压力。
参考文献:
[1] 陶彦蓉,张明星.浅析大学校园辩论赛的意义及发展途径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126.
[2] 廖礼平.口语表达艺术面面观[M].东南大学出版社,
为了能够更加详细的讲解计算机改革的基本思路,就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课程的编译原理所获得实验教学改革以及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案例中高职院校以往的编译原理实验项目的设计更加倾向于验证类型的基础性实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分量,但是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通过对实验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改革使其能够与实验教学改革更加的协调,从而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在编译原理的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当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个人的综合水平。
1内容改革与实验改革同等重要
在计算机专业中,专业理论的改革创新与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是同等重要的,实验的改革离不开相关理论知识的更新,理论知识的更新离不开改革对其的支持,实验教学理论知识的更新与实验教学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以往的编译原理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只是需要记住,并不能够对其今后的实际操作水平有所提高,因此对编译原理的理论知识进行更新,将其转变成计算机的语言知识以及对其相应的处理操作,根据新的编译课程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让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新的编译原理理论知识在实际动手操作的时候进行运用,使得大部分学生对编译原理课程的兴趣都被重新激发了出来,学生在得到了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锻炼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对基础性的实验和综合性的实验
关键词:编译原理;物联网工程;教学模式;一体两翼式教学
0.引言
教育部高教司于2012年初启动实施了“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江苏大学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有幸得到该项目的资助,并于2012年的下半年启动。该试点专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包括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3个方面。在办学定位方面,主要是培养兼具“计算思维”和“工程能力”的物联网专业卓越人才;在学科特色方面,主要是以优势学科支持物联网专业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在服务面向方面,主要是面向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行业物联网人才的需求。为了响应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的号召,并紧跟江苏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步伐,笔者将探索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新模式,即一体两翼模式。
一体两翼教学模式是指给物联网专业人才装上“计算思维”和“工程能力”这一对有力的翅膀,使他们向“卓越”飞翔。多年来我国的教学和工程实践均表明,项目应用中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卓越人才必须依赖的一对翅膀。翅膀的深度和广度将决定人才离开学校后发展的高度。因此,此次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初探,就是要从实践中摸索一套以“编译原理专业知识为体、以计算思维和工程能力为翼”的“一体两翼式”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新模式。
1.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学从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制订等多个方面对这门理论性和工程性较强的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发表了大量的教改论文。
以加州Berkeley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国内外计算机领域专家和学者对编译原理课程改革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案,归纳起来有以下3点:
(1)明确了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对象的变化,即从面向编译器设计专家转变为面向一般性软件专家。Berkeley大学的Rastislav Bodik在文献中明确表示,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从主要集中于后端优化等最新技术,向更加重视前端分析器设计的方向转变。
(2)设计新型的实验型编译器和小型语言,以尽量满足不同领域教学对象的需求。如采用DSL等专用语言,以提高学生对编译实际应用的理解与动手能力。
(3)基于云平成编译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这种方法使学生不再受开放环境、上机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掌握编译技术的内容,并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此外,国内编译原理课程的权威专家何炎祥教授提出了基于人本主义的教学新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的全新教学模式,即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王强提出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演示复杂的算法过程。徐振强提出研讨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和主动学习。衷璐洁以引导式、实例化的真实业界编译器GCC来开展教学。该教学模式是一种与“概念-理论-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完全相反的教学模式,它的教学思路是“案例一理论一概念”。柴艳妹提出除了具备必要的知识与信息获取能力、基本学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外,通过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还应锻炼学生的抽象、发散、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通过跟踪最新的国内外有关编译技术教学改革的成果,发现当前的教学方法、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不具有针对性,上述方法和手段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包括文科专业。鉴于此,如何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其量体裁衣,提出有针对性的、目的性较强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是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要想真正理清编译原理课程在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位置和需要进行的改革,必须寻找高水平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并据此对现有的编译原理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下面以此为线索,对编译课程的“一体两翼式”创新教学体系结构进行探讨和思考。
2.一体两翼式的教学模式
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编译原理课程一体两翼教学模式体系结构见图1。以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围绕这个需求和目标设计编译原理课程的一体两翼教学新模式。那么,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新模式就是“一体两翼”教学体系结构的主体,而计算思维和工程能力就是该体系结构的两翼。在编译原理课程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核心是乔姆斯基在1959年提出的形式语言与自动机,其中包括形式语言的基本概念(元语言、符号串和产生式等)、形式语言的描述(巴科斯范式、文法和语义等)及其识别系统——自动机(有穷自动机、下推自动机和图灵机等);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核心内容是设计与实现嵌入型的小型编译器,比如在传感器节点上设计与实现基于nesC语言的小型编译器。
在该体系结构中,计算思维和工程能力这对有力的翅膀决定了学生通过编译原理课程的学习到底能飞多高、飞多远,同时也决定了此次编译原理教学模式改革的成败。要特别说明的是,计算思维和工程能力这对翅膀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关系,缺一不可。仅掌握计算思维,而不具备工程能力的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时,会被冠以动手能力不强而被企业和高校面试所淘汰;仅具备简单的编码能力,而不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整个金字塔式的产业链中,永远只能做最底层的码农,没有上升的空间。因此,如何通过编译原理课程的改革使学生拥有这对有力的翅膀是本次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3.一体两翼式教学在编译原理课程中的实施
3.1一体两翼在理论教学中的实施
在理论教学环节,一体两翼式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掌握这种技能的学生通常能够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难题。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1-3-4-2”课堂组织形式。
在我们看来,教学不仅是教师的舞台,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并展现自我的舞台。因此,提出“1-3-4-2”课堂组织形式,它指的是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及在该阶段时间内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完成的授课和学习任务。其中,“1”指复习上次课所学内容的时间,以50分钟的授课时间为例,大约就是5分钟。在这5分钟的时间里,选2-3位学生回答上次课程所讲述内容的相关问题,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上次课程所学内容,把握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3”指留给学生在本次授课过程中要学内容的预习时间,大约15分钟。在这15分钟内,学生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对本次授课内容的自学,以达到熟悉本次课程内容要用到的符号系统,并提高自学能力的效果;“4”指教师的授课时间,用于讲述本次课程的重难点,大约2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可以重点学习自己在预习时看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都更具针对性;“2”指学生和教师的探讨时间、学生的练习时间及答疑时间,大约10分钟。在这10分钟内,主要达到所有学生当堂问题当堂解决的效果。
2)综合运用多元授课方式。
针对编译原理课程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授课内容,综合运用多元授课方式,包括实例化教学、演示教学、启发式教学及任务驱动教学。下面逐一进行说明。
(1)实例化教学:源于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其含义是采用与传统教学的“概念一理论一应用”模式完全相反的教学模式,即“案例一理论一概念”的模式。由于LR(0)和SLR(1)语法分析器的算法描述比较抽象,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初学者往往有听天书的感觉,同时,教师授课也同样困难,鉴于此,我们就采用了实例化教学方法。首先抛开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在学生已掌握有限自动机这一知识的基础上,用通俗的语言和动画演示的方法讲述拓广文法的生成、活前缀自动机的构造、SLR(1)分析表的生成及如何使用分析表来分析一个句子是否符合语言的语法。之后,在学生具备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始讲述“项目”、“活前缀”、项目集的闭包、GO状态函数这些抽象的概念。最后,讲述构造SLR(1)分析表的算法。
(2)演示教学: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主要用于建立学生的感性认知和对抽象理论可行性的感知。该方法通常用在抽象难懂内容的授课中。在这里,我们将PPT的演示动画和事先编写好的编译系统作为演示的内容,通常将其穿插在授课之始和之末。把这段演示内容放在授课之始,目的是建立学生的感性认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往往比抽象理论的讲解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本次课程的内在动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把这段演示内容放在授课之末,目的是在学习完抽象的理论后,给学生以信心,告诉他们这些理论并不是空洞的、无用的,而是实实在在可行、可实现的。图2所示是一个简单的编译演示系统,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等功能。而图3是图2中IF条件语句的词法分析结果。
(3)启发式教学:此教学方法在强调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它把学生真正置于主动者位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由于本课程理论性较强,概念原理较多,所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仍以自底向上的LR语法分析为例进行说明。LR语法分析包括LR(0)、SLR(1)、LR(1)以及LALR语法分析方法。若教师不加区分、割裂地去讲述上述内容,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额外的负担。其中上述内容之间的关系紧密,这里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即首先详细地讲述LR(0)分析方法,因为它是其他LR语法分析方法的基础。然后,举一个算术表达式文法的例子,让学生用LR(0)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学生会发现自己所构造的LR(0)分析表存在冲突。这就迫使他们主动寻求解决该冲突的方案。此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发现用求非终结符的集和集的方法可以解决LR(0)分析表构造中存在的冲突问题。这样,便掌握了SLR(1)语法分析方法。之后,按照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轻松地掌握LR(1)及LALR语法分析方法。
(4)任务驱动教学:是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涉及的知识,并找出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章节的讲述中,我们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这是因为语义分析不像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那样可以分别用正规文法和上下文无关文法描述。语义是上下文有关的,因此语义的形式化描述是非常困难的。以这一挑战问题为任务,引导学生找出解决语义分析的方案,即利用语法制导翻译来实现语义分析。这种语义分析方法首先为每个产生式添加语义动作,即语义子程序。然后,在语法分析的同时,同步调用语义子程序,那么,在完成语法分析时,也就实现了语义分析。这种方法避免了对语义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一难题,在已有成熟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扩展语义栈,巧妙地解决了该技术难题。
3.2一体两翼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
在实践教学环节,一体两翼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掌握这种技能的学生通常能够将模型转换成系统,完成系统的落地。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上机实验。
结合理论教学,在学习相关章节的理论内容后,即可进行上机实验。例如,在完成词法分析章节内容的学习后,即可让学生进行词法分析的上机实验。实验内容设置应与课堂教学内容一致,实验目标明确,并给出具体的测试用例和实验结果供学生参考。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设计的同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深度,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课程设计的内容涵盖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符号表与错误处理等内容。区别于其他计算机专业的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我们采用面向无线传感器节点的通用编程语言nesC作为嵌入型编译器的开发语言实现上述功能。鉴于传感器节点的资源有限,我们首先在计算机上建立交叉编译环境,然后在交叉编译环境下完成基于nesC的编译器开发。之后,将编译成功的代码移植到Mica2传感器节点上。最后,再在Mica2传感器节点实现其上层应用系统的编译。
4.教学改革成效
我们对2011级物联网专业本科学生运用了一体两翼教学法。在课程结束后,让49名学生在网上进行了匿名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一体两翼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按章节授课的单一教学模式。表1所示是从授课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内容充实、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授课内容能够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的教学效果对比分析,其中的数据来源于江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通过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一体两翼教学模式在各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激发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计算思维能力和工程能力方面,93%以上的学生都表示满意。
5.结语
鉴于门票翻译在旅游景点宣传,景点形象树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为背景,从文本类型、翻译行为、翻译目的三个角度切入,揭示旅游景点门票编译的主要原则,将门票的文本类型、语言风格、传播媒介、译者、原作者、目标文本接受者等因素纳入研究视野,提出了景点门票英译的功能翻译模型,以案例分析法验证了此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旅游景点门票;功能主义翻译;编译;模型
0 引言
门票即进入风景名胜区、公园、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影剧院等旅游观光场所的凭证。旅游景点门票已发展成了一种多功能艺术品,除了发挥其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导游功能、宣传功能、资料功能、纪念功能、管理功能等等。作为景点对外展示的载体,它传递、宣传景点的风貌特征,以增强风景点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往观光。随着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点门票,作为外宣最直接的窗口,其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外国游客对中国的印象。然而通过笔者研究一些旅游景点门票的英译发现,许多门票文本的英文版仅仅是的字词句上的简单对应,形式上的生硬“忠实”,未能成功传达出旅游景点门票的预期功能。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出发,重点研究旅游景点门票的的编译策略,旨在建立旅游景点门票编译的功能模型,提高旅游门票翻译质量,增强其对外宣传效果。
1 文献综述
将编译独立纳入翻译研究视野始于1986年,维颐等人将常用译法归为六类,认为编译是将原文译出后,以其内容为资料进行加工创作,是译者在理解消化原文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再创作的过程(维颐,嘉祥,& 同均,1986,p.15)。随后,人们对编译现象认识的逐渐深化,战英明(1989)介绍了五种编译技法,杜大宁(1993)总结出编译的三大步骤。桂乾元(1997)归纳了编译的三大特点。许明武(1998)在《编译研究概说》一文中指出,早期的编译研究已经涉及到了编译的主要问题:编译的概念、原则、方法、步骤、局限性等,但总体上还有待深入,关于编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p.6)。最近十年,译界对编译现象的关注更加广泛,黄忠廉教授(2000,2002)的《翻译变体研究》、《变译理论》两本专著及其相关论文,在编译理论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他(1990)认为:“编译是译者根据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扩充、取舍、浓缩、阐释、补充、合并、改造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翻译。”(p.80)。同时指出,同全译比较,编译在处理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上,提供了一整套变通手法,是一种有别于微观翻译技巧的更宏观的翻译方法。(p.91)。另有一批学者将西方语言学理论和翻译理论引入编译研究,王涛(2000)从信息结构、篇章结构和语言风格方面对编译的标准进行探讨。张美芳(2004)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研究编译,她认为,“编译”隐含着“改变’之意,即翻译者为了满足某些读者需要或者为了实现译文的,可以适当改变原文的形式与内容与。”(p.95)。她强调译文功能及潜在读者等因素对编译的影响。刘庆元(2005)以语篇翻译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编译的合理性及发展趋势。可见,人们对编译的认识已经从最初的经验式总结慢慢深化到对编译理据和操作过程的探索。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要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的翻译方法。这一理论为编译现象研究提供了较为坚实、客观的理论基础。弗米尔(1987)指出,“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目的语读者,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语读者而生产的文本”(p.29)。诺德(1991)认为“按照目的语的文化准则来调整或‘改写’原文,是每个专业翻译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p.25)。“任何一个译本都含有编译的成分,而编译则是‘目的论’的一种体现。”(p.38)。她又在《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一书中,对决定编译的功能要素加以研究,对编译过程作出初步构想,为编译研究体系化奠定基础。功能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纽马克(2001)认为编译属于交际翻译,“是一种最自由的翻译形式”,(p.22)。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p.22)。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
功能翻译理论也成为研究各文类编译的理论基础,但是,此类研究数量有限,未曾涉及景点门票编译,且内容均停留在如何“删减”、“分合”等技巧总结层面,缺乏对指导编译实践的宏观理论和操作原则的探究。因此,对景点门票的编译研究还需广泛收集实例,调查总结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起编译过程的理论模型,具体指导门票编译实践。
2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景点门票编译
“功能翻译理论” 诞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由德国的弗米尔(H.J.Vermeer)、曼特瑞(J.H.Manttarix)和诺德(C.Nord)等学者提出,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理论核心是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主要理论包括莱思提出的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曼特瑞的翻译行动论、弗米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翻译文本分析理论。
综合以上翻译理论,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文本编译即,涉及任务发起者、译者、目的语读者等多方人士参与的交际活动,根据译文文本类型、预期功能、译文读者,传播媒介、翻译目的对原文进行修改,增补甚至改写的目的。因而,编译须将以下几方面因素纳入考虑。
2.1 任务发起者
任务发起者是指发起翻译任务的团体或个人。任务发起者提供“翻译指南”,引导整个翻译过程,通过“翻译指南”译者可以确定译文文本类型、预期功能和翻译目的。景点门票翻译的发起者往往是景区行政管理机构或旅游局,他们负责景点门票的设计和发行,景点门票的文本大致分为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信息型文本比如导游图,游览须知,这类文本旨在传达信息,引导游客正确行为,拥有固体的文体范式,需要编译的内容不多,不作为本文研究重点。还有一类呼唤型文,介绍景点风貌,彰显景区特色,突显外宣功能,这类文本文化词负载严重,与英文旅游文本文体类型上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根据文本预期功能和翻译目的对原文进行编译。
2.2 目的语读者
目的语读者,即翻译活动的预期受众,目的语读者是翻译活动开展的先决条件,其教育背景,母语,使用译文的目的,文化背景,对译文的期待都是译者在翻译展开前必须掌握的至关信息。译者为了保证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可以根据以上诸因素对原文进行编译。印刷在景点门票上的英文文本受众为懂英语的外国人,为了吸引潜在旅客来景点观光,达到外宣目的,对原文编译时应遵循易读性原则,尽量照顾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和心里诉求,译文文体范式尽量符合英文旅游文本表达习惯。
2.3 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即文本的传播方式,媒介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文本发出者的交际意图,它决定了文本的接受条件,限制着文本的产出方式,即文本该用怎样的语言和句式来展现在读者面前,其语言简洁性和句式长短都受限于媒介本身。景点门票文本是在有限纸质空间内的一种文字呈现,它的主要目的是介绍景区信息,方便游客游览,同时作为景区的一种可视化资料,许多游客在观光结束后还对其加以保存,这时景点门票具有吸引潜在游客的功能,因此对旅游景点门票的编译要兼顾信息的传达和版面的设计。中英两种语言的字符占位不同,因此必要时候必须删减。
3 景点门票编译的功能主义模型
综上,决定景点门票编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任务发起者,目的语读者以及传播媒介。翻译任务的发起者翻译任务,确定翻译目的,景点门票的英文文本主要是给来景点观光的外国游客看,作为游览凭证和行为指南,景点门票一方面要介绍景点相关信息,方便游客游览,另一方面兼顾景点的宣传,景区形象的树立,力争给外国游客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同时能够激发一部分潜在游客前来观光,满足开发潜在市场的需要。因此门票文本分为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两大类,无论哪种文本都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目的语读者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译文语言尽量平实,尽量保证游客能够看懂,预期游客为讲英语的国家游客,译者要充分考虑母语对他们思维的影响,尽量使得译文的表达符合英语旅游文本的文体范式。目的语读者来景点的目的,是观光还是商务活动,决定了译本的语言表达口语化还是相对正式,考虑到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熟悉程度,译者要对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编译,原则上尽量使用与目的语读者文化关联度高的表达,这样才能实现译文信息传达或者呼唤感染的功能。门票文字布局受到印刷纸张大小的制约,同时要兼顾门票的版面设计,文字表达力求简短,简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省译或不译。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景点门票编译模型,解释了景点门票文本为什么编译,在什么情况下编译的问题,提供了编译的基本原则,即在考虑任务发起者,目的语读者,传播媒介三大主要因素的前提下,结合翻译目的、文本类型、文体范式和语言风格对原文进行改写,重组和删减,力求译文符合目的语文体范式,语言表达平实简洁,文化信息传递与目的语受众已有知识背景高度关联,实现文本传达信息,引导行为,激发消费,对外宣传的功能。
4 结语
本研究是将编译纳入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一次尝试,本理论模型建立后作者曾选取西安大唐芙蓉园门票做了个案研究,对原文本翻译中所出现的文化负载词翻译不当问题进行了重新编译,并请目的语读者对原文本和理论模型下编译后文本进行了对比反馈,填写了调查问卷,问卷表明,编译后文本更符合目的语读者要求,达到翻译功能。但是本研究本仅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对影响景点门票编译的变量本身缺乏深入研究,这将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音级集合;研究;局限;不足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074-0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科学性、严谨性著称的音级集合理论被引入我国,这一基于数理逻辑的“定量”分析方法得到了我国许多理论家、作曲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涌现出大量与之相关的专著和学术论文。纵观我国20多年来音级集合理论的众多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音级集合理论体系探源
20世纪西方先后形成了十二音体系、兴德米特体系、梅西安体系等具有较高认知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这些理论不仅成为二十世纪音乐理论演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也为音级集合理论的出现完成了必要的过渡和积累。音级集合理论体系正是通过对上述诸多理论原则和方法所进行的种种改造、整合与规范,逐渐演变成二十世纪重要的理论范型。我国的一些学者从勋伯格的“集合意识”、巴比特的“集合概念”、汉森的“集合原则”等方面来对不同的多声结构的“内部构造”――音程结构形式关系所进行的种种解读和探寻,虽然各自都有着自身不同的视角和逻辑,但它们或多或少都显现出与音级集合理论相关或相似的思维理念和框架雏形。
二、音级集合理论体系的译介
起源并完善于美国的音级集合理论,正是有了我国各位学者的译介,才会在国内受到如此广泛和普遍的关注。我国的相关译介工作主要分为对福特《无调性音乐的结构》基础原理的译介和音级集合相关理论技术细节的译介两种类型。
三、音级集合理论的应用
运用音级集合理论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文献中,或单纯的只采用音级集合理论对分析对象进行分析;或与其他理论、方法相结合,各取其优势从而完成对分析对象的全面衡定和把握,如与十二音理论的并行、与申克理论的并行、与传统理论的并行等。
四、音级集合理论的延伸
音级集合理论这一完全源自西方的理论体系,是否能在我国业界得以相应的传播和应用?其理论自身是还存在某些补充和改进的可能?我国的专家学者通过不同的视角与方式对音级集合理论原则进行了必要的充实、完善和延伸。主要体现在技术理论上的延伸(包括关于集合原型求解的争议和其他诸多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延伸与发展)、集合技法的探究、集合原理与五声性技法的对接等方面。
五、反思与展望
针对我国音级集合理论的发展提出反思和展望的有贾国平的《简约的空洞与抽象的困惑――对当前国内现代音乐分析方法的一点看法》、陈士森的《音级集合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展望》、段文晶的《我国“音级集合理论研究”述略》等,分别对音级集合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从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期望。
如上所述,尽管我国的音级集合理论研究已有相当丰硕的成果,从总体上来看研究水平参差不齐,所涉及的层面也不尽相同,但也都显现出了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以求教方家。
一、音级集合理论运用的简单化
在我国众多理论研究文献中,部分文献在进行分析时,仅仅运用音级集合理论进行极为浅显的概念性描述,较少涉及集合结构原则与分析对象之间所能够体现出的更深层的结构形式关系。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对集合理论自身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其次,描述性分析方法无法显示集合理论的科学性;再次,分析内容的简单化,必然导致分析结果的不明确性。
二、拘泥于集合原型的求解
集合原型的计算自然是学习和掌握音级集合理论技术的基础与关键,目前我国已有多篇论述集合原型的文章,如罗忠的《集合原型简便计算法》(1987)、华萃康的《不用计算求集合原型》(1988)、周雨的《关于集合原型计算法的探讨》(1988)、敬悦吾的《论集合原型的乐理求解――对《现代乐理教程》中集合原型乐理求解方法的置疑与改进》(2005)、陈雷的《再论集合原型的乐理求解》(2006)、王瑞年的《音程比较法求解集合原型》(2008)……并且关于原型的探讨还在继续延续下去。
原型计算固然十分重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必再拘泥于如何计算集合原型这一基础层面的探究和争论,目前互联网上所提供的计算机共享应用程序和软件,准确、快捷,足以替代这一繁杂且无赖的计算过程。①
三、关于集合理论的效能低下
在王中余的《集合类属理论的要点、应用与效能》一文中提到复合型、类属一样(同集合理论本身一样)存在“效能偏低”或“效能有限”的问题,指出“这种分析只是按照某种既定的路径,一些预置的规则,从某一视角对具体音乐作品某一维度所进行的解读。”②
笔者认为作曲家的思维偏好及作品本身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及灵活性,只有从实际出发,立足于认识客体,才能对分析对象达到全面而科学的把握。而音级集合理论所限定的“预置”的“规则”和“路径”势必会造成分析方式的僵化和“效能偏低”等诸多局限。
四、对国外音级集合的发展关注不够
我国自音级集合理论传入,一直关注度最高的还是福特《无调性音乐的结构》(1973)中提出的基础理论体系。但是自福特本人系统的提出音级集合理论之后(甚至之前),美国(甚至整个西方)的音乐理论界并未曾停止过对该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诸如福特本人于1984年发表的论文《今天的音级集合分析》③以及1988年发表的有关集合类属的论文④等;除此以外还有珀尔(Gorge Perle)、列文(David Lewin)等人的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音级集合理论体系。
而纵观我国20余年来所发表的西方集合后续发展的相关译文数量也非常有限,不能全面的反映出该理论体系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对这一理论体系整体水平的了解和认识不可避免的会形成某些“断层”。因此,全面、及时的关注西方音级集合的发展状况,将有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并可以站在一定的高点上,纠正以前认知方面存在的瑕疵。
五、如何有效避免“抽象”的困惑
我国的贾国平曾对音级集合理论“深奥的极其抽象化的分析语言”提出质疑⑤,尽管已有专家学者为其辩护,笔者仍旧认为作为一种分析理论,完全以数理模式来定义音乐中各种音高及结构关系,这确实是其难以回避的弊端。而音级集合理论中的复合型集合等结构关系,对于初学者而言确实较为抽象和复杂。如果能将某些繁复而抽象的程序加以简化或改进,使其更具有一定的普及性,音级集合理论或许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六、专注于音高参数分析的片面性
音级集合理论专注于对无调性音乐作品音高参数深层结构形式关系的揭示。毫不讳言,音乐中最主要的问题是音高问题,但倘若仅仅把音高作为唯一的要素以期揭示作品中的结构形式逻辑关系,其局限性却又是十分明显的。“这种揭示的结果对于音乐创作、音乐欣赏、风格研究等其他一些音乐活动没有直接的作用。”⑥完全不利于对分析对象进行全面、综合的衡量。
七、有关集合相似性的一点思考
在C.罗德著,施子伟编译的《非调性集合分析中的音程相似关系》⑦一文中,所提出的根据集合的音程向量,用相似函数来测定集合的相似程度这一观点,似乎比集合理论中根据对音程向量的参数及音级之间直观观察和比较来判定相似程度更为科学。
但笔者却认为每个集合在限定范围内都有着多样的排列模式,单纯依靠对音程向量的各项参数或音级之间所进行的比较,依然是一种较为宽泛的定义。每一个集合的排列方式,虽然已被限定于其总的音程含量的范围内,但是仍然有着形态万千的变化方式,尤其是基数较大的集合,譬如集合6-Z43就有着125种不同的基本音程模式(bip),数量众多的排列可能也因此带来了音响效果的差异。同一个集合的不同排列方式所带来的对不同音程的强调会造成听觉上的差异,不同集合(甚至不同基数的集合)之间虽然可能在音程向量上有着较大差别,却因为二者的排列形态上同时对某些音程予以强调,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相似性。因此在基于音程向量的总限定的范围内,音程连续、基本音程模式是更进一步判定集合之间相似性关系的重要指标和参数,不仅能对相同基数的集合进行比较,也能对不同基数的集合进行比较(集合基础理论中能进行相似性比较的当时同基数的集合)。
八、作为分析手段以外的集合理论
音级集合体系最主要的价值体现主要还是以一种音乐分析方法为主体。任何一种音乐理论体系,只有与具体的音乐创作实践紧密结合,真正成为为创作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并能指导创作实践的相关过程时,其最终的价值才能够完全地体现出来。笔者认为音级集合理论不仅只能囿于作为一种分析理论而存在,它“并非一种终结的或仅仅局限于固有模式的分析理论, 它可以继续发展, 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和实用价值。”⑧
因而,音级集合理论如何从一种“简明”的概念和“抽象”的分析方法转变成真正具有指导实践作用的创作技法,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早在1990年,陈铭志教授就曾提出:“爱伦・ 福特的定量分析方法是一种尝试,也是有一定普遍意义,但目前为止,它仅仅还只是一种分析的方法,还远未能完全上升成为具有指导实践意义的创作技法。”⑨
值得欣喜的是,已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对此难题进行了各种可行性探究和实验,并取得了某些阶段性的成果,如陈士森于1990年发表的《集合程控理论及技法》、高为杰2004年发表的《音级集合的配套》等,但似乎这种尝试还缺乏某种规范,因而还不够系统,其过程一定是漫长的、艰辛的,仍需要我国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
以上是笔者在研究音级集合理论发展时所触发的一些思考――当然,可能是我国集合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局限和不足,也可能是音级集合理论自身的局限和不足,而且,这些思考也可能是幼稚的、不成熟的。不管如何,以求教各位专家、学者。
注释:
①比如 composertools. com/Tools/PCSets/setfinder. Html等网页上都能简单有效的计算集合原型.
②王中余.集合类属理论的要点、应用与效能.音乐研究,2008年第6期,第80页.
③参见Forte, Allen,“Pitch-Class Set Analysis Today”, Music Analysis, Vol. 4, No.1/2, Special Issue: King's College London Music AnalysisConference 1984 (Mar. - Jul., 1985), pp. 29-58.
④Forte, Allen,“Pitch-Class Set Genera and the Origin of Modern Harmonic Species”, Journal of Music Theory,Vol. 32, No. 2 (Autumn, 1988), pp. 187-270.
⑤参见贾国平,简约的空洞与抽象的困惑-对当前国内现代音乐分析方法的一点看法[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1):34-36.
⑥同注释①.
⑦C.罗德著,施子伟编译.非调性集合分析中的音程相似关系[J].成都:音乐探索,1990,(1):82-86.
⑧陈士森.音级集合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展望.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58页.
⑨陈铭志.十二音和声的表层结构.音乐艺术,1990年第1期,第47页.
参考文献:
[1]贾国平.简约的空洞与抽象的困惑-对当前国内现代音乐分析方法的一点看法[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1):34-36.
关键词:嵌入式;ARM;无线;点菜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9-0273-03
1无线餐厅点菜系统的研究意义
无线餐厅点菜设备,通过客人点菜形成初步菜单,通过无线的渠道将菜单信息通过无线发送到后厨。无线餐厅点菜设备的出现大大简化了以往纸质的开台,点菜,加菜,退菜,结账等服务。节约了人力的成本,提高了餐厅服务效率与质量,是具有很大研究意义的一个嵌入式设备。
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点:①专用的计算机系统;②嵌入式系统必须满足环境的要;③嵌入式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④嵌入式系统的实时l生和可靠性;⑤软件代码固化;⑥嵌入式系统必须满足对象系统的控制要求。⑦嵌入式系统需要专业的开发工具和方法进行设计。
2系统总体设计
2.1系统需求分析
由于餐厅点菜时,用一根很长的数据线将手持终端与服务器接收终端相连的话,会导致线路复杂,不方便挪动和成本高等不方便因素。关于无线通信的无线点菜系统的实现利用了嵌入式的低价格,费用低和功耗小等优点对实现无线餐厅点菜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也是有很好的利用价值的。因此,根据论文的设计与理论实现无线餐厅点菜系统的原理,我设计出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依无线餐厅点菜系统的在技术性上的开发和实际使用中的各种情况的分析,要对该无线餐厅点菜系统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包含系统功能分析和系统性能分析:
1)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根据无线餐厅点菜系统的设计在应用中的具体状况和特点,本次论文的无线餐厅点菜系统要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特点:
①能够进行点菜,退菜,结账;②运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手持终端点菜的数据信息传送到后厨的服务器终端;③使用起来简单易懂。
2)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该无线餐厅点菜系统是一款针对餐厅内的点菜方便的,因此在实现此系统的性能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①系统的实时性;②系统的稳定性;③系统的可扩展性;④系统的易维护性。
2.2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无线餐厅点菜系统中LCD模块利用图形界面可以有收集用户点餐信息的功能,无线收发模块有将用户点餐后的菜单在发送给后堂厨房时,起到了数据转换的功能。它们通过无线路由器组成的无线局域网与后堂的服务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其中软件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根据图2可以知道,在ARM板上的软件的获得过程是在本地系统中得到的,之后通过所设定的文件系统将开发好的应用软件进行编译后的程序下载到ARM开发板上再运行。通过开发板的运行,得到用餐者的点菜,加菜,退菜,结账信息,并在操作完成后通过无线模块的TCP/IP协议将数据转换后发送到后堂服务器终端。
本次研究课题是基于ARM的无线餐厅点菜系统,在餐厅点菜中将起到重大的变革作用,可以很好的改善餐厅点菜效率的底下,结账速度慢等一系列问题。
2.3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在嵌入式系统上进行编写代码,然后运行,这几乎是个不可能事件。但是,我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采用交叉编译的方式。
所谓交叉编译就是,在我们编程计算机上装上一个虚拟机,在虚拟机内装上一个我们即将在嵌入式开发板上装人的操作系统,在此系统内进行编写代码,最后通过交叉编译工具将我们所编写的代码转换成能够在嵌入式开发板上直接运行的二进制代码形式,再通过一定的传输工具,将所生产的二进制代码传输到嵌入式开发板的文件系统的指定位置。交叉编译环境示意图如图3所示。
所需资源:linux-2.6.10.tar.gz glibc-2.3.2.tar.gz binutils-2.15.tar.bz2
glibc-linuxthreads-2.3.2.tar.fz gcc-3.3.6.tar.gz
3嵌入式系统的移植与实现
嵌入式Linux的移植涉及:BootLoader的移植,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移植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根文件系统的移植。
3.1BootLoader的移植
U-boot的启动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将各种不同的硬件设备进行初始化,为下一步准备RAM空间,保存信息,堆栈空间的设置等工作;第二个过程是在第一个过程的基础上加载操作系统的内核和根文件系统,一般是使用C语言设计该部分内容,因为C语言的主要特点是读性和移植性。U-boot的启动流程如图4所示。
3.2嵌入式Linux内核的移植
内核是所有嵌入式Linux系统的核心软件,内核移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任务,也是基于ARM的嵌入式开发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内核移植过程包括内核的配置、内核的编译和内核下的载。
1)内核配置:
①修改Makefile:修改根目录下Makefile中交叉编译器的版本和所要使用的体系结构。
②设置NAND Flash分区:建立Flash分区表,用来划分内存空间的,以及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与空间大小。
③配置内核选项:依照所使用的开发板的配置文件进行相应的配置。
2)内核编译:
①清除冗余文件:首先进人根目录,清除之前编译过而残留下来的.config和.o文件。
②编译内核映像和模块:make zImage:编译生成gzip压缩形式的image。
make bzImage:编译生成较大些的内核。比上面一条命令生成的大。
make modules:编译在配置时选择的模块。
make modules_install:将make modules生成的模块文件复制到相应的目录。
③安装模块
#make modules_install
默认情况下模块被安装到/lib/modules目录下。
3)内核下载
首先在开发使用的宿主机上建立一个tftp服务。然后使用超级终端或DNW工具启动目标板。
#tftp 0x30008000 zImage
3.3文件系统移植与实现
文件系统是文件存放在存储设备上的组织方法。主要体现在对文件和目录的组织上,UNIX系y中,文件系统是最基本的资源。在内核和文件系统之间通过制定一个标准的接口实现,在不同文件结构之间可以有不同的文件系统的接口来实现数据的交换。常见的文件系统目录如图5所示:
制作根文件系统:
①建立lu设备的临时挂载点:#mkdir/mnt/lu
②建立一个大小为15MB的临时文件:#dd if=/dev/zero of=/tmp/lu_tmp bs=1k count=15360
③联接设备与临时文件:#losetup/dev/lu0/tmp/lu_tmp
④将/dev/lu0格式化位ext2文件系统:#mke2fs-m0/dev/lu0
⑤把虚拟盘挂载在节点/mnt/lu上:#mount-t ext2/dev/lu0/mnt/lu
⑥用cp命令将需要的文件复制到虚拟盘上。
⑦卸载文件系统,得到文件系统映像:#cd/mnt/lu#un-mount/mnt/lu
⑧压缩文件系统映像:#gzip/tmp/lu_tmp>/tftpboot/ram-disk.gz
4服务器端详细设计
服务器端是用来采集终端设备关于点菜,加菜,退菜等操作的菜单信息采集。并且实时将手持终端发送到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数据库经过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收发模块进行传送给指定的IP终端。
服务器端的主程序共有两个子模块。如图6所示,第一个子模块分负责数据采集、数据保存处理;第二个子模块负责监听来自手持终端的命令,及返回请求数据。
主程序代码如下所示。
由以上代码可以看出我创建了两个子进程分别负责采集和监听命令。主进程不做具体事宜只负责进程不被杀死。
5结束语
1政治要求 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 ,准确而深刻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 运用先进理论与先进技术解决医学上的各种问题,以加速发展我国的医学科学 事业。 遵循科学道德,无政治性错误,无浮夸,无泄密。 2学术要求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目前均为学术类期刊,既要反映我国相关学科学术水平和 发展动向,代表国家相关学科发展前沿,又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水平和实际工作 需要,为防病治病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预见和导向作用。 2.1选题得当 密切结合国家或地区医学科技攻关及重点研究项目 密切结合医疗卫生保健和防病治病实践 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2.2内容体现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 2.2.1创新性:学术论文的灵魂。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在同类领域中提出了 新理论、新概念、新原理,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在同一原理的基础上 有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的创造;研究的样本数更大,或采用的方法更为严格, 发现了过去没有发现的新事实、新现象,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对原有的技 术方法,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有新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论文中应该反映作者是如何把未知变为已知,把未有变为已有,把知之不多 变为知之较多,把知其然变为知其所以然,从而有了新的认识,发现新的事实,找 到新的规律,阐明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术。这样的论文,才有刊出的价值。 2.2.2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生命。科研设计是科学性的基础,科研设计是否 严谨,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科研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 专业设计:研究思路是否恰当,方法是否可靠,技术上是否成熟,诊断依据是 否充足,临床表现和疗效观察是否客观、深入,资料是否完整等。 统计学设计:样本含量是否足够,是否具有代表性;分组是否随机化,是否具 有可比性;是否对照观察,有客观的定量指标;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及符合统计学 要求等。 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应符合循证医学和现代临床流行病学的要求。 科学性还体现在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是否符合逻辑,结论是否有充分的依据并恰如其 分。仅仅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是不够的,要重视各专科的特殊规律。通 过统计学处理后,还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去慎重考虑,结合专业特点具体阐明所观察 到的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性,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2.3实用性: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更应 该强调实用性,技术上要行得通,办得到。除了少量纯理论研究的论文以外,大多 数医学学术论文应该结合医疗、预防工作实际。论文的实用价值越大,指导作用越 强,就越具有重要性。 3写作要求 期刊常用的论文类型有述评、论著(临床分析、疗效观察、实验研究、调查报告等 )、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等等。 文字表达要求准确、严密、简练、通顺,用词稳妥,语言规范,说理明晰,推 理周密,可读性强,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一般应用科技语体。 论著类文章最常用的写作格式为“四段式”,即:前言,方法,结果,讨论。 3.1题名 题名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充分反映 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不使用标点。题名 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 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 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3.2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作者应是:⑴参与选题和设计 ,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⑵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 者;⑶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 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集 体署名的文章应注明通讯作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 论文决定刊用后,需要全部作者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将论文专有 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3.3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凝练、微型化,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 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 作用:让读者了解文章;代替阅读全文;便于制作二次文献及收入数据库。 格式: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 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写摘要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力戒空泛,应列出必要的资 料和数据,并有明确的结论。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 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稍详细一些(400个实 词左右)。 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作者姓名、第一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 政编码和国名。 有通讯作者时,应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 3.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 或词组,一般每篇论文选取2~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 编印的MedicalSubjectHeadings(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 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研 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 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要注意首标词的选用,首标词应反映全文最 主要的内容。 3.5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仅需列出切题的参考文献,无须进行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或结论 。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不超过250字。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前言作 用。 3.6方法 应详细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以及 研究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这部分的描述以使读者能进行重复为度。 3.6.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病人,需注明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 一般情况等。研究对象为实验动物,需注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 、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3.6.2药品、试剂:使用化学名,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 位和生产时间。 3.6.3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 范围。无须描述其工作原理。 3.6.4研究设计: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应交代是
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
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抑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
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
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四个基本原则作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
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6.5研究方法:个人创造的方法应详细说明“方法”的细节,以备他人重
复。改进的方法应详述改进之处,并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原方法的出处。原封不
动地使用他人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方法的出处,无须展开描述。
3.6.6统计学处理:说明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统计学符号按GB3358
-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3.6.7伦理学描述: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
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7结果
报告研究的结果,不应简单地罗列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各种原始材料和数据,而
必须将其归纳分析,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用文字和各种
图表表达出来。结果的叙述应实事求是,简洁明了,数据准确,层次清楚,合乎逻
辑,不能有任何虚假或含混不清,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
3.8讨论
讨论强调新的和重要的内容,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
,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研究工作尚未完成不要声称并暗示工作的优先权。如果
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
问题等。应将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的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
。不必重述已在前言、结果部分详述过的资料或数据,和过去文献已报道的内容。
3.9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的
内容不要与文字、表格重复。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线条图要求线条均匀、
主辅线分明,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图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一般掌
握在5∶7左右。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没有
杂乱的背景。病理显微照片应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应附
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
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
图的书面材料。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一致。
3.10表
制表的基本要求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有自明
性。表的内容不要与文字、插图重复。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须与正文
一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律使用三线表。
3.11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
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
新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
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译文,但人名后
不加“氏”(单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杆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
”。
缩略语:文题中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
中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使用缩
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3.12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
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
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3.13数字用法
数字的使用,执行《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年
出版〕。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
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3.13志谢
志谢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
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
。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书面同意后,方可提名感谢。
3.14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主要是说明研究所借鉴的科学依据的出处,以供读者查
阅参考;减少对前人文献的复述,以节省篇幅;同时,也是对他人成果和著作权的
尊重。因此,应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对待。除了会议消息报道等简讯外,一般每篇论
文均应有参考文献。论文所列参考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原著的,而不应是转引
他人的。应选择近年的文献,除非必要,一般不宜引用10年以前的文献。应注意引
用国内的文献,使读者了解国内的有关进展,且易于查找。由于参考文献的格式较
严,项目较多,稍不注意即出现差错,使读者难以查找,因此必须认真核对原著,
对作者姓名、刊名、年份、页码等,尤应注意准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
”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
;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
3.15脚注
脚注常用于注明作者工作单位、邮政编码、基金资助项目等。获得基金资助产
出的文章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注
明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可按
级别依次列出。
4初稿的审查
4.1要注意布局结构。“四段式”的各部分都要妥善安排,既要明确分工,
避免重复,又要互相配合,防止遗漏。“四段式”是基本结构,但应根据论文的具
体内容,作灵活的处理。每篇论文一般均分为几个部分、若干层次,分别冠以适当
的小标题。标题不可过多。同层次标题之间,内容要有联系,体例应统一。全文的
标题要相对均衡。
4.2行文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不应过多地插入枝
节问题,罗列一大堆资料和数据,以致扰乱甚至淹没了主题。材料和方法部分,要
着重介绍有关保证科学性和提供重复验证的必要信息。评价实验结果、临床诊断和
治疗效果等,一定要说明其标准。在结果分析中,绝不要无选择地罗列所有资料和
数据,但要详述有意义的结果,包括正面的、阳性的结果和反面的、阴性的结果,
有时后者更为重要。讨论部分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以观点统
率材料,夹叙夹议,最能引人入胜。临床论文尤其应该用自己的病例统计数据和个
案来进行论证。
4.3要善于将图表与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内容不应该重复。核对图表在文内
是否按序标引。
4.4要正确运用语法和修辞。科技文章不同于文艺作品,不要求辞藻华丽,
形象动人,而要求准确、简洁、通顺、合乎语法和修辞。
4.5要重视规范化和标准化。注意医学名词、简化汉字、计量单位、标点、
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化,第一次使用缩略语时是否写出全称,核对参考文献是否
按序标引以及著录格式是否标准。
4.6认真通读全文,检查有无笔误、拼写、打印、计算错误。
5投稿前的准备
投寄论文要选择适当的期刊,做到“知己知彼”。投稿前,要认真阅读目标刊
物的稿约,并且分析其已刊出论文的水平、特点及其栏目,将之与自己的文章相比
较,以决定如何投寄。
一般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要求刊出的论文具有国内先进性或重要指导性,同时
也重视临床实用性。
稿约中一般都对来稿提出格式方面的要求,应认真对待,以免因形式审查不合
格被退稿而延误论文的发表。
必须注意的是,切忌一稿多投,即同时投寄两种刊物或多种刊物,或投寄一刊
后未等退稿又投寄他刊。但是,同时向不同刊物投寄中文稿和外文稿,则不属一稿
两投,因为其读者和文种均不同。在国际上,这种情况称为平行发表(parallel
publication)或二次发表,与一稿多投引起的重复发表(duplicatepublication
),有原则区别。
二次发表要符合以下条件:⑴作者已征得两个刊物的编辑的同意。负责二次
发表的编辑必须得到首次发表的复印本、单印本或原稿。⑵首次发表到二次发表
的间隔至少1周,双方编辑经过协商后除外。⑶二次发表的目的是针对不同的读
者群,往往以缩简本为宜。⑷二次文本真实反映首次文本的数据和解释。⑸二次
文本的标题页脚注要向读者、审稿人、文献机构说明论文全文或部分发表过,并标
出初次文献。比较合适的脚注是本文依据某杂志首次报道的一项研究,并附参考文
献号。
医学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的意义重大的工作,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本文所
我一直在想,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历史上也曾有过灿烂辉煌,虽然在近2个世纪中,我们落后了。但是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特别是在近20多年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提出来,给以特别重视。为什么我国的科研工作在许多基础研究领域还远远落在后面呢?原因当然很多,我看其中有一点,就是盲目迷信国外权威,不相信中国人自己本身的能力。但这是表面现象,根子却来自于我们落后的教育观念。
博士生和硕士生都是高级研究人才的后备力量,对于本专业的一些基本理论应该尽可能地知道得多一些,理解得深一些。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能够理解和会应用就行了。任何科学理论或者基本定律都是在特定历史的生产力条件下得到的,它们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都有一定的前题条件限制。
就以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前提假设来说,学生不仅要了解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的简单表述,最好要知道它们在原论文中的完整表述。1905年,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学纪事》杂志上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论文中两个前提假设的原始表述摘录如下:“以下的讨论将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依据。这两条原理我们定义如下:(1)物理体系的状态基以变化的定律,同这些状态的变化是以两个彼此作相对匀速运动的坐标系中的哪一个为参考,是无关的。(2)任一条光线在“静止的”坐标系中都以确定的速度V运动,不管这条光线是由静止的还是由运动着的物体发射出来的。”(德国《物理学纪事》1905年第4系列第17卷第895-921页,参见蔡怀新等编译《爱因斯坦论著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从原论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两个前提假设都是有条件限制的。相对性原理的限制条件是:必须只有两个彼此作相对匀速运动的坐标系,不能有两个以上的坐标系。光速不变原理的限制条件是:必须在“静止的”坐标系中。离开了这些限制条件,狭义相对论就不能成立。
所以在应用任何物理理论或者定律时,必定要注意它们的适用前提和范围。否则,就容易变成一种对前人成果的盲目迷信。这样,在理论和实际出现矛盾的时候,就可以有勇气多一种思考方式:是不是书本上的理论错了?我国学生缺少的就是这种勇气。这正是影响我国科学研究创造能力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
造成学生缺少创造能力的另一个方面原因是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我们的大学教学直到现在基本都是灌输式。对于理工科书本上的科学理论和结论,从来就是只要求学生领会和使用就行了,而与该理论怎么形成的背景材料,以及有哪些限制性的条件,一般讲得很少或者根本不讲,更谈不上给学员们介绍一些与该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争论问题。当然,要达到这一点,固然同教员的专业理论功底有关。但是,是不是去这样做,却对学生教育效果大不一样。因为在教学中向学生们介绍一些有关的背景材料,学生们就不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过度地把这些理论确认为不可怀疑的绝对真理。这么一来,学生们在以后的科研工作实践中,就会多了一些敢创新的积极性和勇气。
比如,电子的电荷值是物理学中一个基本常数,但是,在物理学史上,这个常数却没有经过严格证明,(Dylla(1973)曾企图证明电荷量随速度不变,但是没成功,而只表明在确定温度时原子或分子里的正负电荷的平均值重心可以重合。)电荷值不变至今仅仅是人们的一种信念。最早密立根用测量油滴电荷的方法,是在电子处于相对静止的条件下测得的电荷值,以后它作为基本物理量被用到任何场合,包括一切高速运动粒子的测量计算中,这就隐含了一个未经证明过的前提条件:电子电荷值在静止时和高速运动时都是相等的。但是按质速关系,电子质量随速度的增加会无限增大,那么,由物质构成的电子电荷能够不起任何变化吗?而电子质量随速度的增加会增大的结论,又是考夫曼通过测量电子荷质比(e/m)值的变小来证明的,可是荷质比变小可以由多种情况造成,如果电荷有变化,那么质量的无限变大完全可能是一种假象。
总之,我国想要在基础研究领域里出现一些世界级的大师,科研人员从学生时代就要多一点敢于怀疑世界级大师理论的勇气。爱因斯坦相对论之所以成为20世纪初的杰出科学成果,是因为它冲破了当时经典力学中运动物体质量、时空不变的概念,把物理学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且相对论所预言的一些事实又被后来的观测所证实。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的时候,他不过是专利局的一个普通职员,可以说是物理学界的门外汉。如果他没有一点敢于怀疑当时世界级大师理论的勇气,那么相对论就不可能诞生了。所以爱因斯坦是永远值得人们敬重的。
同样,相对论在当时的成功,也不能成为今天我们对相对论迷信的理由,更不能成为人们压制不同意见的借口。因为,正如有些人所指出的那样,爱因斯坦所预言的一些事实同样也可以用其他的原因来解释,而当前对相对论的争论恰恰较多的集中在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前提假设上。作为理工科(包括科学哲学)专业的研究生,理所当然地应该关心国内外有关相对论等物理学基础理论的争论。
[关键词] 电子商务专业 操作系统课程 教学改革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最庞大、最复杂的系统软件,其对应的课程《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计算机专业统考的四门骨干课之一,具有更新速度快、系统性差、概念抽象、教学难度大的特点。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教学观摩、观看课程录像、查阅课程资料,发现目前该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2个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习《操作系统原理》的最终目标是学会如何设计一个操作系统,至少要能参与开源操作系统(如Linux、Minix)的维护更新工作,而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开源操作系统主要内核模块的实现原理和代码结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内核模块的实现原理通常都有详细的介绍,但代码结构很少触及,多数经典教材也没有专门描述。因此,即便学生掌握了所有概念和经典算法也无法直接参与操作系统的设计或维护工作,这往往导致学生认为这门课只是“纸上谈兵”、“不实用”。
2.实验平台陈旧
多数教材以Unix作为实例来介绍操作系统的各个模块,但Unix系统缺少Linux或Windows系统的GUI界面,Shell接口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很不“友好”,缺乏新引力。另外,如果要修改系统内核就必须知道内核代码,但Unix系统早已转为闭源系统,不再适合作为教学系统。
上述2个问题通常造成大多数学生知道学习操作系统原理很重要,但学习兴趣并不高,即使学习也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提高学习该门课的兴趣,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较大的调整:在比较有限的课时内既要讲解重要概念和算法,还要介绍实际内核模块的结构和重要数据结构,并使得这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此调整的好处是学生完成该课程之后可以直接参与操作系统的设计、维护工作,或者受前面学习的内核代码启发进一步研究其它更具体的内核模块。但困难的是如何找到实际内核模块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点,以及如何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模块。这意味着必须对内核代码进行详细的剖析,筛选出对理论和实践教学最有用、最精炼的部分。
综上所述,改革操作系统原理现行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内核模块相结合,对于提高学习主动性、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解决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培养合格的IT应用型人才具有推动作用。
二、改革目标、内容与思路
1.目标和内容
本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设计并实施一种新的操作系统原理教学模式,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系统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并引导他们参与系统设计与维护或对内核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4点:
(1)算法描述方式的改革:除了传统的伪代码描述,力图增加更加切合实际、更有吸引力的呈现方式,使学生知道这些算法在实际操作系统中是如何被实现和使用的。(2)概念描述方式的改革:须使得学生清楚地知道哪些是目前常用的热点技术(重点介绍),哪些是已淘汰不再使用的技术或从不曾实际应用过的技术。(3)实验平台的改革:既要提供经典算法的仿真环境,又要具备修改内核代码的实验条件。(4)教学方式的改革: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顺畅的交流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
2.思路与步骤
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和步骤如下:
第一步,阅读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主要模块的代码,理清代码结构,筛选出其中最关键的模块,并找出与教材中各重要概念和算法的结合点。同时,以当前界面最友好、操作最方便的Linux发行版Ubuntu作为算法仿真平台,以Eclipse-CDT作为Ubuntu平台下的集成开发环境,设计算法仿真方法。
第二步,设计出融合理论知识和内核实现方法的教学大纲、电子课件、教案。同时,完善《操作系统原理》课程网站,借助网络平台让学生更方便地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更方便地获取课程资料。
第三步,选择早期版本的、小型的Linux内核作为实验教学系统,尝试修改其内核代码并重新编译生成新的内核。
三、特色与创新点
本文提出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点:(1)将操作系统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系统的内核实现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并引导他们参与系统设计与维护或对内核进行更深入的研究。(2)建立友好、富有吸引力的实验平台和方法,不仅提供经典算法的仿真环境,又具备修改内核代码的实验条件。(3)将当前课程相关最新技术补充到理论教学和实践中,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案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暾华.《操作系统》中关于“同步互斥问题”的教学实践[J]. 科教文汇, 2010, (12): 36-37.
[2] 左文明.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9, (571): 155-157.
[3] 李红艳. 信息技术类专业《操作系统》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7(2): 180-181.
[4] 李琳娜.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信息系统工程, 2010, (9): 126-126.
[5] 孙自广, 唐培和, 黄镇谨. 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 计算机教育, 2010, (8): 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