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拓展训练的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拓展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拓展训练在我国起步较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体育教学才引入拓展训练相关课程,如1998年,中国地质大学在选课系统中加入了“野外生存体验”课程,开始了拓展训练的尝试;到了2003年,我国启动了名为“拓展高校体育课程――构建高校‘户外运动’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模式化的实验研究”的项目,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开始在体育教学中系统地引入拓展训练。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都在体育课程中设置了拓展训练项目。拓展训练项目的类型丰富多样,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特点自行选择训练内容。例如,为了打破大学生之间的隔阂,增进彼此的了解,使其迅速融入环境,可以选择一些活泼有趣的破冰游戏,以缓解教学气氛;为了达到更高的教学标准,教师也可以设置高空单杠、断桥、攀岩等高难度的挑战项目,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拓展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它以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据,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项目,利用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实践考验,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因此,在高校中引入拓展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状态,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拓展训练需要大量的身体运动,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理机能,即改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状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走、跑、跳、投、攀、爬等动作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肌肉的力量、灵敏度、柔韧性、耐力、速度,以全面提高其体能,进而提高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抵御疾病的能力,使大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以更加健康的状态应对学习。
其次,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在集体训练中,教师可以将互不认识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而团队成员在训练中会迅速消除陌生人之间的心理障碍,并不断深化理解;多数训练项目是要求团队合作完成的,而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增强了团队精神,培养了主动沟通、主动配合的交流方式,还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心,以及个体对集体的归属感;训练中的挑战项目会激发一个人在生理和心理的极限,以帮助学生磨炼个人意志,培养毅力、勇气,进而完善人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拓展训练在改善大学生心理状态,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拓展训练中,学生会遇到许多突况,而在训练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学生只能依靠团体的力量与智慧,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究解决办法,而在实践中学生的思维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进而实现逻辑整合以及抽象分析,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寻找解决办法的过程就是大学生不断挖掘潜能,开发智力、拓展思维的过程。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拓展训练项目的类型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目标,可以将适用于大学生的拓展项目分为:破冰热身项目,低要素、低风险的户外项目,高要素、高风险的户外项目。
1.破冰热身项目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比较新鲜。然而在这样陌生的环境下,面对自己不太熟悉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合作团队的方式,许多学生会产生畏惧、抵触的心理,为了打破这种心理上的障碍,并完成热身训练,以帮助学生为接下来的训练内容做好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教师有必要通过一些简单的拓展游戏让学生在互动中熟悉训练的内容、规则、目标、团队,例如,踩轮胎、寻人游戏、寻宝游戏、面对面介绍、逢三抓手等破冰热身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不仅可以使身体充分活动,还可以在互动中形成融洽、和谐的气氛。
2.低要素、低风险的户外项目
低要素、低风险的户外项目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个人或者团队的力量来完成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的风险,相对于破冰热身项目来说比较高,但是基本上处于可控的范围内。通常这些项目会在中低空中进行,例如,信任背摔、飞越急流、高台演讲、合力轮胎、求生墙、穿越电网、孤岛求生、团队越障、荆棘取水等,在这些项目中,学生可以不必挂安全绳进行防护,但是其对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力量、速度以及团队精神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高要素、高风险的户外项目
高要素、高风险的户外项目无论是从专业性看,还是从难度来看,都上升了一个新高度,因此,它不仅对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挑战,例如,空中单杠、空中断桥、勇攀天梯、独木桥、攀岩、绳降等高空项目就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求遵守游戏规则,还要求团队成员利用专业的设备做好安全防护,以降低运动中出现意外伤害的风险。
三、高校体育教学在拓展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拓展项目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拓展项目在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首先,场地、器材匮乏,经费投入不足。场地、器材是高校开展多样化拓展训练项目的基本场所,许多高校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匮乏,一些专业的项目,如攀岩、射击、山地越野等都需要专门的场地和设备,但是许多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仍停留在满足基本需求阶段,无法满足学生进行多样化拓展项目的需求。而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的不足,即一些高校由于教育资金的匮乏,划分到体育学科建设中的比例较小,同时由于一些拓展训练器材的价格昂贵,从而限制了资金的投入。
其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素质是保证拓展训练效果的关键,但是目前高校并没有根据拓展训练的专业需求进行教师结构的调整。这些教师一方面不熟悉拓展训练的基本内涵以及一些高难度拓展项目的专业技能,无法灵活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安排,从而使得拓展训练只能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许多体育教师在拓展训练中仍然延续着传统教学理念,导致拓展训练项目沦为体育教学目标的附庸,进而限制了学生参加训练的兴趣。
再次,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虽然近年来拓展训练在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由于拓展训练自身的灵活性,它只能根据每个学校体育教学理念、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个性化的推广,而无法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供各高校进行参考,这就导致许多高校在开展拓展训练项目的过程中无法根据客观需要合理设置训练项目,从而影响了项目推广的效果。
最后,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安全第一”是体育教学首先要遵守的原则,但是高校在推广拓展训练项目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例如一些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忽视了某些高风险项目的危险性,而教师在教学中也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导致其在自主训练中出现意外伤害。还有一些学校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或者项目开展缺乏条理性,从而导致学生在运动中发生意外。
四、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挖掘高校拓展训练课程资源
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认识到拓展训练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并通过政策、资金支持等方式推动高校训练场地的建设以及训练器材的配置;高校应该响应国家号召,主动优化拓展训练的课程结构,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拓展训练项目,充分挖掘拓展训练课程的资源,增加训练项目的选择空间,进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训练需求。
2.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保证拓展训练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对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过程中,高校一方面要变革教师聘任制度,积极向社会招聘专业的训练人才,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即利用社会培训机构的支持,不断提高现有体育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进而保证学生在训练中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
3.改进拓展训练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无论是从训练目的还是从训练内容上都与社会培训机构的训练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盲目地照搬他人的训练模式,而是要因材施教,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例如,为了打破传统体育教学中枯燥僵化的局面,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模拟或者分组比赛的方式,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训练之中,并在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完成训练内容。
4.做好预防安全工作
许多拓展训练ぴ谝欢ǖ奈O招裕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科学可靠的安全系统保障,从而为训练中的学生做好防护工作。在训练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身心状况有一个了解,在一些存在刺激性危险的项目中,教师要做好提前警示;其次,在训练中,要科学使用防护器械,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再次,教师要将安全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有效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最后,制订科学的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时,灵活应变,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安全。
五、结论
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符合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它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容,拓展了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教育性,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而且对于增强大学生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塑造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拓展训练课程,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姚春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6(16).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想要实现教学质量的强化,那么开展一定的拓展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拓展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其体育锻炼。首先针对拓展训练的具体内涵作了阐述,然后就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渗透实现提出几点方法建议,希望可以对初中体育教师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拓展训练;内涵;方法建议
拓展训练从其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在既定训练内容之外的一些拓展项目。拓展训练的概念最初起源于企业管理,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行业。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教学,那么对于学生的体育素养提升效果并不显著。在融入拓展训练之后,通过针对性、专业化的拓展,可以让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初中体育教学的进步发展。
一、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本质意义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当前在教育活动中,对于拓展训练的理解,普遍认定是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之外的拓展,即利用超出课堂的内容ρ生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教学内容是球类运动、田径和武术这几类,而新课标对体育教学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既可以对这几个传统项目巧妙利用实行拓展训练,也可以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实际创设全新的项目实现拓展训练,以便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强化。
二、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现
1.构建拓展训练方案
要想将拓展训练切实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就一定要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拓展训练的方法进行详细编制,确保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训练时能够有的放矢,不至于出现盲目教学的情况。构建拓展训练方案,需要从拓展训练目的、拓展训练项目、实施流程、活动评价等方面出发,详细完善地编制出具体的拓展训练方案。比如,在进行篮球项目的教学时,这一教学项目既要求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篮球技能,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配合意识。篮球技巧可以通过课堂的篮球教学实现,而团队意识则可以通过拓展训练进行培养。对此,就可以编制详细的拓展训练防范,具体
如下。
拓展训练目的:培养学生团队配合意识,然后学生能够在篮球项目中加强团队配合,减少单打独斗。
拓展训练项目:小组绑腿跑竞赛。
拓展训练实施流程:先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从身高、运动能力以及团队意识等方面出发,将学生划分为4个小组。然后让学生横向排成一列,利用专门的绑腿用具将相邻学生的腿绑在一起。之后,先进行单组限时跑,规定距离,让每组学生轮流进行限时跑。在限时跑完成之后,再展开小组竞赛跑,让四个小组同时开跑,最先达到终点的小组获胜,对获胜小组与最后一名设定不同的奖励和惩罚。
活动评价:先对学生拓展训练的具体成绩作出总结,然后指出学生在拓展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同时还需要点名表扬部分做得好的学生,以此树立榜样对其他学生形成激励。
2.拓展训练具体实施
在编制了详细的拓展训练方案之后,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实施拓展训练。方案编制是比较简单的,只需参考条件作出计划即可。而要实际实施则会面临不少意外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拓展训练时灵活应变。
比如,上文所设计的拓展训练方案,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所要实施的拓展训练项目的具体内容以及绑腿跑的规则,确保学生理解到位。其次,在分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分组需求。再次,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个小组的协调,尤其是一个小组在进行训练时,教会要督促其他小组进行热身或是原地踏步练习,避免其站在原地成为看客。最后,在实际训练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保护,避免在拓展训练中造成学生受伤。比如个别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出现了扭脚,这时教师应该即时暂停,让扭脚的学生退出,让其他学生继续训练。
3.拓展训练教学评价
在体育中进行拓展训练,适当的教学评价也是不可缺少的。针对上述的绑腿跑拓展训练,在完成小组竞赛之后,教师就可以展开训练评价。首先,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自评,主要是对竞赛成绩作出评价,同时要分析其中的具体原因。即获胜的小组要自己分析为什么能获胜,失败的小组要分析自己为什么失败。其次,在每个小组自我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总结归纳,从而得出拓展训练的核心思想,即团队配合,并且结合每个小组的成绩点明团队配合的具体效用。最后,教师要从拓展训练回归到篮球教学上,让学生明确篮球运动同样需要团队配合才能取得
胜利。
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现,需要教师从拓展训练方案编制着手,加强拓展训练的实施和评价,确保其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拓展训练;风险管理
一、拓展训练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管理风险,将风险减到最低。拓展训练中的风险是指拓展训练项目中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在拓展活动中的风险系数等于项目的伤害的程度和项目发生的可能性的乘积。拓展训练风险管理即拓展培训师在对拓展训练中所面临风险等因素进行考察、预测、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
二、拓展训练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
风险管理计划包含风险分析、风险辨别、拟定风险缓解策略,确定风险管理的任务,保证拓展训练的顺利开展。
(一)拓展训练的风险识别。一般分为认知风险、真正风险和绝对风险。绝对风险主要是自然天气等外因导致的。真正风险是指由拓展训练教练、程序、安全器材、设备等因素所致的危险。认知风险是指学员对训练项目的一种心理上不安全的感觉。
(二)拓展训练的风险分析。首先对拓展训练中易受伤的项目进行统计,尽量不做风险系数高的拓展训练。其次层层分析风险形成的原因。其一人为因素,学员对拓展项目的认识不足或者不小心,以及培训员对学员安全意识的轻视,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危险。其二是环境因素,雷雨天气或者山体滑坡等环境因素,就会制约拓展训练的顺利开展。其三是器械因素,重视拓展场地和器材的建设、更新与维护,如果器材老化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其四是项目管理因素,一个拓展训练的基础和核心价值就是拓展训练中的项目。但是在许多项目的操作和保护工作都做的不够规范,由此增添了的拓展训练的危害。
(三)拓展训练的风险减缓策略。大致有三类: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保留和降低风险。风险回避是取消引起风险的行为和条件,从而使伤害发生的可能性变为零,风险转移即使用转移风险的技术,将意外发生频率低,伤害严重性大的风险,转移到其他承包伤害的主体商,例如转移给保险业;风险保留即采用保守的训练方法;风险降低则是对于比较多发生率但却不严重的少许小伤害,建议采纳降低风险的策略,风险降低有两种方式:一是降低风险产生的几率;二是一旦风险事件产生尽可能降低其亏损。
(四)确定拓展训练风险管理的职责
拓展培训部分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细拓展从业人员的要务。以订定合同的方式,确定培训方与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以及危害事件产生以后,各方所承当的义务和具体赔偿的事项。
三、实施拓展训练风险管理计划
(一)拓展训练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第一部分,前期的准备主要是为顺利进行拓展训练和达到拓展训练的效果,从全过程进行一定的谋划,是降低拓展训练风险的重要手段。其中主要包含拟定应急预案、检查拓展用具、项目装备资源以及与培训方关于一些详细事项的有效沟通。??
第二部分,过程控制是在项目挑战的过程中的进行风险控制,也是风险控制最重要的环节。培训教练在风险控制的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活动的组织者,规则的决定者,流程的规范者,调节气氛的人,监管安全者,化解矛盾者。因此,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为学员提供帮助和保障,也是培训教练员的重要职责。
第三部分,培训师对学员完成动作时的协助和保护,是风险控制的有效方法。培训师相比学员对拓展训练的认识会更专业,对项目内涵及其风险点的了解更透彻。所以在项目操作过程中,给学员予以协助和保护,也是培训师的重要职责。
(二)拓展训练风险管理计划的落实
拓展培训机构的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到风险管理中来。拓展培训机构应该把风险计划的内容加入到员工培训当中来,让每一位员工规范项目操作的同时,时刻警惕着安全意识,以及风险管理技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公司管理者应该演练制定的拓展训练的风险管理计划,以求在实地拓展训练项目中可以准确、顺利地实施计划。另外,在演练过程中可以暴露现有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完善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校素质拓展体育课
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弱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的要在这种大氛围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意识。
然而,现在的大学生是未经受挫折教育的一代,很多还是独生子女,在处处受到呵护的教育背景下,很少有机会接受吃苦教育,其心理的承受能力普遍脆弱。这些都将导致他们走入社会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不能很快的融入工作环境,使工作和生活遭受挫败,甚至影响到自身职业生涯的成败。
(二)素质拓展的起源与发展。素质拓展,又称拓展训练、外展训练(O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的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便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战争结束后,外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拓展训练课程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崇尚自然与环保。利用崇山峻岭、湖海大川等自然环境,帮助企业和组织激发成员的潜力,增加团队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达到提升团队生产力的目的。风靡全球50余年的素质拓展,1995年走进中国。短短几年不断发展,倍受推崇,逐渐被列入国家机关、外企和其它现代化企业的培训日程。
(三)素质拓展是大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一座桥梁。素质拓展训练由于其活动内容的新颖性、活动过程的刺激性、活动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对参与者生理、心理、智力、合作等全方位的挑战性,对帮助大学生正视挫折,克服挫折,并不断强化挫折承受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有作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既有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的共性化功能,更有培养人的适应自然、挑战极限、战胜自我、同舟共济的生存生活技能和开拓发展素质的特殊功能。
二、素质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堂的组织与实施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课程教学方式,将健康教育与生存技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注意适应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与接受风格。其最突出的设计,在于以体验学习循环为基础,通过参与各种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互动式游戏和挑战高难度的户外体验项目,透过分享讨论,把体能训练、心理训练和生存技巧等在活动之中融会贯通,令每一位学生亲身体验,从体验中得到学习,在分享感受和观察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由体验中得出的成果。
1、素质拓展师资队伍的建设。素质拓展教师首先要具备包括品质、智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等方面在内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体现:
(1)文化知识底蕴: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具备捕捉知识、更新知识的素质,掌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基础;
(2)户外活动经验: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还要具备包括野外生存能力在内的户外活动经验,能够独立应对突发事件,能够给学生正确指导;
(3)组织协调能力:应具备清晰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问题,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进行拓展项目的设置和内容的安排。
2、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的分类
(1)按场地设施进行分类。(1)高空项目:空中单杠、空中断桥、天梯、独索、空中独木桥、飞夺泸定桥(空中索链桥)、浮云桥、凌云飞步、勇往直前、空中相依、缅甸桥、合力桥、攀岩壁(勇攀高峰)、空中绳林桥、速降、速滑、绳网。(2)场地项目:逃生墙、信任背摔、模拟电网、有轨电车、孤岛求生、飞行转轮、依存共渡、雷阵、智闯敌营、激流勇进、穿越沼泽、穿越弯桥、巧过网阵、跨越高网、跨越巅峰、悬降塔、网攀架、梅花桩、金字塔、夺宝奇兵、人生棋盘、障碍台。(3)野外项目:露营、野炊烧烤、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神秘拼图、崖降、峡谷探幽、登山、定向探宝、模拟探雷、洞穴探秘、峡谷穿越、高空滑索。(4)水上项目:抽板过河、水上梅花桩、浮桶架桥、水上单索、跨越大峡谷、水上拉练、水木囤、勇渡天堑、借力索、山盟海誓(同心锁)、溯溪、扎伐、划艇、飘流溪降。(5)室内项目:雷阵(狭路相逢)、盲阵(盲人方阵)、交通阻塞、连环手、盲人摸号、木头的体积、囊中失物、齐眉棍、人体多米诺。
(2)按参与方式来分类。(1)个人项目:空中单杠、断桥、飞夺泸定桥、水上滚桶、水上拉索、勇攀高峰、速降、速滑等。(2)集体项目:信任背摔、空中相依、水上三人行、人体多米诺、盲人方阵、有轨电车、孤岛求生、依存共渡等。
3、素质拓展场地设施的建设
(1)根据地理优势来考虑场地设施。合理利用校园周边环境,不断开发设计拓展训练内容,突出地方特色。在水资源比较多的南方院校可以偏重水上运动项目的开展。例如将水上列车、太空行走、同心协力、滑行索道、巧过网阵、丛林绳桥、荡绳过桥、水上浮木桥等项目组合;在场地比较充裕的院校可在校园内建设空中项目器械组合,例如,将断桥、合力桥、空中单杠、空中相依、丛林绳桥、飞夺泸定桥、攀岩、天梯等项目组合。(2)根据资金投入情况来考虑场地设施。资金投入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综合型拓展训练器械设施组合,将高空项目、场地项目、水上项目同时进行。反之,则可优先考虑室内项目如雷阵(狭路相逢)、盲阵(盲人方阵)、交通阻塞、连环手、盲人摸号、木头的体积、囊中失物、齐眉棍、人体多米诺、铁钉、橡皮筋、牙签游戏、圆球游戏、筑塔游戏、荆棘排雷等项目。此外,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考虑建立基本的拓展训练器械设施,如背摔台、梅花桩、穿越沼泽、孤岛求生等项目。
4、素质拓展训练开展的组织形式。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学校体育课还处在一种尝试阶段。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其开展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可以作为选修课,也可以作为必修课。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先考虑将素质拓展作为选修课进行试点教学,等时机成熟之后再进行全校推广,作为一门必修课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这种体验式的教学中受益。此外,根据学校具体的设施和师资力量,还可以组建校内的拓展训练俱乐部,或者是和几所学校联合起来成立训练中心,还可以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开展。
5、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的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课之前做好必要的理论知识储备。理论课必须包含:1,素质拓展的基本知识。例如在野外项目中,由于环境具有一定的未知性,在进行实际拓展训练之前,必须介绍有关野外生存技能方面的知识及其伤病的自我急救与互救等。2,实践课后的体会交流与总结。经过素质拓展训练,每个人的体会深度和角度因人而异,通过交流和总结,可以进一步加深印象。另外,在野外项目中,如野外生存、峡谷穿越等,还必须做好必要的体能储备以及素质拓展的心理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要将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的合理搭配。个人项目的目标一般包括自我激励、适应能力和积极思考能力,增强个人自信心,挖掘自己的潜能,同时也可以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也包括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等能力。集体项目的目的是使一个小组作为整体面对各种挑战。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作,彼此为对方提供有利的条件,相互受益,共同提高,促使他们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培养协作精神,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6、素质拓展训练效果的评定。根据美国学者、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唐.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培训效益评估模型,他从评估的深度和难度将培训效果分为4个递进的层次——反应层(reaction)、学习层(learning)、行为层(behavior)、效果层(effect)。即分别是学员对培训的满意程度、接受程度、由学习而改变行为或习惯、因行为改变而产生具体结果。
(1)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拓展训练的困难度决定了练习者需要付出的意志努力程度,通过努力完成一定难度的训练能较好的培养拼搏精神,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促进训练对象具有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有利于自我观念的形成。
(2)拓展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拓展训练的团队项目,如信任背摔、空中相依、三人行等强调相互协作与信任的团队精神。在训练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彼此为对方提供有利的条件,相互受益,共同提高。通过合作,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依赖,只有相互帮助才能实现双赢,才能使自己取得最大的成功。因此拓展训练能很好的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结论和建议
1、拓展训练能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磨练意志,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增强学生的集体参与意识,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堂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它还处于探索阶段,应引起广大学校领导的重视,加快完善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素质拓展师资培训的力度。
3、高校素质拓展训练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以灵活的组织形式进行开展,既可作为选修课,也可作为必修课,或者分阶段的进行,先开选修课,等条件成熟,再开必修课。
参考文献
1.周晓梅.对研究生开展拓展训练的必要行和可行性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8):86~88
2.杨勤.定向拓展训练在野外生存课程中的应用[J].九江学院学报,2007;(3):118~120
3.邓罗平.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影响[J].体育科研,2007;(2):94~95
关键词: 拓展训练 初中体育教学 可行性 必要性
传统体育课程注重学科体系的完备性,强调运动技术的学习,忽视教学课程和内容的时代性,拓展训练既有一定的身体活动,又可以让活动参与者获得心灵的洗礼和震撼。因此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而且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有利于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
一、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体育教学要以学生健康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健学生体魄,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情感、行为和态度形成。而拓展训练是为了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最终帮助参与者自我完善。由此可见,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是符合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的,是体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顺应时展和学生兴趣需求,对培养学生健康身体和良好心理素质有显著作用。同时,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丰富了体育课程内容,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理念。传统体育教学由于限制较多而缺乏趣味性,拓展训练的融入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但可以丰富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可以加快现代体育教学观念向素质教育观念转变的步伐。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们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全面,拓展训练可以树立人们挑战自我的勇气与意识,将其融入初中体育教学,弥补传统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冒险精神等方面的不足。
二、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依据
1.初中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关性。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而拓展训练则是创造非常态环境,挑战参与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参与者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我认同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在教学目的上有一定的一致性,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2.初中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在教学内容和使用原理方面有很多相同点。
从根本上说,拓展训练的培训原理来源于初中体育教学的使用原理,在应用方法和最终途径上如出一辙。拓展训练的很多培训项目是从体育项目演化而来的,只是二者的立足点和侧重点不同,拓展训练注重参与者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分享,体育教学则强调竞技精神和学生通过锻炼达到的健身效果。但是二者本质相同,结果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如体育教学开始前的准备部分与拓展训练的引导阶段相对应;体育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教学理解思考与拓展训练要求的体验感悟线对应;体育教学中的总结归纳与拓展训练中的分享相对应,等等。这些活动虽然形式和手段略有不同,但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三、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对于开展拓展训练需要的相应硬件设施、时间因素和人力因素,初中体育教学基本都可以满足。
1.初中体育教学可以满足拓展训练所需的硬件设施。
拓展训练所用的场地和器材要求因开展的项目不同而有明显区别。如攀岩和登山等项目,需要有头盔、保险绳和安全锁扣等安全保护设施,而“漫漫人生路”只需要一些背景设置和简单障碍设置即可。因此开展拓展训练所用的场地设施基本可以由学校体育设施和其他设施满足,对于一些要求高的拓展训练项目,学校可以根据其目的,进行相应的转化解决,如攀岩训练,主要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身体素质,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将其转化为学生翻越绳网实现,头盔和保险绳等安全措施可以用跳高所用的垫子实现。
2.初中体育教学可以满足开展拓展训练需要的时间。
初中新课程标准对中学体育实践课是有明确规定的:每周课时不得少于3课时,这完全可以满足拓展训练对时间的需求。拓展训练因项目内容不同,在时间安排上存在差异,如团队野外探险项目需要几个小时;同心杆等项目需要几十分钟;而一些诸如雷阵和破冰等项目,只需要几分钟即可。针对这些项目的时长,初中体育教师可以结合体育时间灵活安排,将这些项目穿行,以丰富教学内容。
3.初中体育教学可以满足开展拓展训练所需的人为因素。
对于开展拓展训练最重要的人为因素,初中体育教学也可以满足。拓展训练中的培训师需要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丰富的培训经验、责任感和亲和力等。这些能力初中体育教师完全具备,或者经过简单学习和培训就可以具备,因为现代初中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教学经验相当丰富,知识体系十分完善,因此完全可以胜任拓展训练的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参与拓展训练项目。
综上所述,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不但是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理念,对其要求的场地器材、时间和人为因素,初中体育教学都可以满足,因此将拓展训练融入初中体育教学必要且可行。
参考文献:
[1]李红.充分发挥初中体育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J].教师,2013(7).
[2]陈惠芬.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拓展训练校本化的实践研究[J].运动,2013(1).
(一)拓展训练法。拓展训练也叫户外体验培训,是一种新的学习训练方法,将受训地点设置在大自然中,融合各种典型场景及活动方式设计一些挑战性课程,使受训人员能够在一系列的考验中解决问题并应对各种挑战,在受训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培养毅力和强健的心理素质,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团队意识。
(二)拓展训练法的内容。拓展训练法主要包括了场地式、水上式和野外式三类拓展训练课程组成。场地式是在专业训练场地上,通过一些特殊的训练设施组织受训人员进行攀岩和跳跃等各种团队合作组合课程。这类训练以最小的冒险性使个人面对心理和身体上的最大挑战为原则。团队可以在信任和互助的氛围内默契配合完成任务。水上训练是利用各种水源环境来设计课程 ,通过一些场景和训练帮助受训者克服对水的恐惧,通过各种非常态的考验磨练心性和态度。
二、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中的研究方法
选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
(一)文献资料法。这种方法主要在于理论参考价值,可以通过查阅体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拓展训练等书籍以及相关论文,进行理论架构。
(二)专家访谈法。访谈方式可以使用电话、面谈和电子邮件等,对拓展训练相关专家以及体育教学专家和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问题可以围绕高校公共体育课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以及引入方法进行,还可以有针对性的询问一些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问题,促进训练工作更好的开展。
(三)问卷调查法。选择本地区的一部分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内容上计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尤其是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性进行着重调查,并且在训练开始前和训练开始后进行分别的调查。同时要针对高校的公共体育课老师进行公共体育课现状和拓展训练相关项目以及体验模式进行调查。
三、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拓展训练是在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开始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在体育课之外能够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进行体育训练,拓展训练方式,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拓展训练提高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实用性。拓展训练在对受训者的人格品质、团队精神、进取意识等方面是一种极有利的锻造,通过加入各种新的训练方式,有效的对公共体育课进行丰富和创新,在体验式的训练中加深了对公共体育课技能的利用,使公共体育课的教育成果更加实用化。
(二)拓展训练使公共体育课更加具有趣味性。拓展训练通过丰富多样的训练方式,将体育活动中的知识性、锻炼目的和趣味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这些训练方式会使学生提高对于公共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开发自己的潜能以更好的进拓展训练的活动。
(三)拓展训练促进了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主动性会大大增强。拓展训练的项目设计充分遵循了个人的特性发挥,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加入活动中,进而将这种活动热情带入体育学习中,通过体育课的基础能力训练提高自己拓展训练的能力。在拓展训练中,既展示了自我,又能够在团队中找到各自的位置,集体协作通过个人能力的综合完成任务。
四、拓展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问题导致的场地和器材等匮乏问题。调查的高校中基本都无法在拓展训练中开设过多的项目,尤其是攀岩、射击等各种器材要求较为规范的项目。拓展训练中,相关的场地、器材和安全保证都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但各高校都无法在这种训练中投入充足的经费,因此使训练变为游戏类活动,达不到既定教学目的。
(二)训练队伍较为业余。高校拓展训练引入时间依然较短,没有充足的专业训练队伍,拓展训练知识不够系统,无论是训练的知识结构还是业务素质都不足以承担一次完整专业的拓展训练,影响了相关训练项目的开展。
(三)训练项目设计不合理。认识的不足、业余的训练人员、场地器材的缺乏都使训练项目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设计,无法确保训练质量的提高。
五、拓展训练的推广对策
(一)拓展训练的项目设计。训练人员要根据调查问卷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项目,同时在设计具体内容时注意结合高校自身的条件和学生的情况,要设计一些有挑战性但又符合实际条件较为容易开展的项目,先从这些项目开始吸引学生加入,之后再慢慢的进行场地和项目的拓展。
【关键词】大学生;学校心理拓展训练;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拓展训练引进我国的十几年来,以其独有的训练内容和特点,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良好途径,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信赖与推崇。
1.学校心理拓展训练的起源和内涵
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1941年英国成立了第一所“海上生存训练学校”,并以Outward Bound为其命名,用以培训年轻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和项目,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这就是学校拓展训练课程模式和学校拓展训练组织的开端[1]。20世纪40年代,拓展训练学校正式出现,这时拓展训练的培训模式变得比较系统和完备,不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依然偏重于海上生存训练,对于学员的体能依然有较为严格的要求。1995 年以“拓展训练”命名的体验教育模式整合改造后进入中国,时至今日,拓展训练在我国已走过了十余年。2002年在教育部体育卫生司的倡导下,我国7所高校进行了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尝试,首次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引进了心理拓展训练的内容。
由于对拓展训练理解角度不同,其概念的内涵也存在差异,由拓展训练发展起来的学校心理拓展训练概念的界定,同样是百家争鸣[1][2][3],但其中包含的两个核心元素确是各位专家的共识,即体验和反思。此外,学校心理拓展训练较普通拓展训练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其他身份的群体,其次,学校心理拓展训练的实践场所并非真实地野外环境而是学校内部的自然环境。因此,贾书文等[4]对学校心理拓展训练作了如下的界定:学校心理拓展训练是以学校自然环境为主,通过情境的模拟,使学生亲自经历体验和反思,实现改变态度进而改变行为的目的,达到提高学生“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的最终目标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
2.学校心理拓展训练的特点
学校心理拓展训练在继承了拓展训练的先进性基础上,也丰富了自身的特点,使其更符合学校办学的条件,也更加贴近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2.1 情景特设,环境真实
学校心理拓展训练项目的设置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每个项目都设置活动的规则,模拟特殊的环境,并尽量注意保持虚拟情景的真实感,让学生在真实且不熟悉的角色中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进入问题,突破了原来的角色和环境,重新适应新环境、找到自己在团队中的新位置,同时也避免了在旧有环境中面对问题时所产生的倦怠情绪,从而获得深刻的体验与经验的重组。
2.2 学生为主体
学校心理拓展训练的整个过程,项目实践与体验和联系实际(团队的分享总结)所用的时间比约为6:4。由于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心理素质和已有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不同,对活动项目的体验也不尽相同,所以在项目完成后,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团队分享,既可让他们自己的体验得以表达,强化训练带来的内心感受,又能在团队中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使学生们在分享中彼此学习、影响和教育。在整个学校心理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在项目前把项目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生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在讨论中只是做方向性的引导,不参加讨论,由学生亲自去体验,在项目后的总结中,教师也只是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来小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3 团队协作与个性发展同步
事实上,学校心理拓展训练项目中没有个人项目。首先从项目的内容上来说,训练中的绝大多数都是集体项目。其次,从项目的性质来看,项目本身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顺利完成项目的既定目标,就需要团队的配合协作,相互鼓励和支持,唯此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同时,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集体项目中获得个性的同步发展。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每个成员的特点有所不同,如有的个子高,有的力气大,因此在团队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团队的需要,更是个性的展示。此外,个体也可通过对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进而达到了重新认识自己的目的。
3.学校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学校心理拓展训练以综合体能活动为导引,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拓展心胸、拓展品格、拓展意志为宗旨,以改善合作意识、完善人格为目标。
3.1 挖掘潜能,增强自信心
学校心理拓展训练的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这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在他们通过各种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克服以往无法克服的心理和生理障碍的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挥,自我效能得到了提高。当学生最终超越自己的心理预期,顺利完成任务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功感就会让他们获得内心的满足,增强自信心,从而进一步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和协作性,他们会重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超越自己,个人的心理素质也会因此得到极大的提高。
3.2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学校心理拓展训练项目以团队为单位,在完成艰巨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只有密切的协作,精准的配合才能保证项目成功完成。在训练中每个成员共同体验着成功与失败,体验着助人与受助的快乐,体验着团队智慧的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成员更容易敞开心扉,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互理解、信任、关爱和包容,从而提高了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3.3 促发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人们在攀登人生最高境界时不断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超越一切功利之上的纯粹体验,它伴随着强烈的自我证实感,将感觉到自我的存在、自我的价值[7]。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当学生克服一系列困难,顺利完成任务后,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高峰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来自自身潜能被发掘后的欣喜,以往以为无法克服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困难和障碍都被克服了,获得了自己或他人的认可,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获得了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3.4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是指个人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环境的过程。社会适应的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心理拓展训练让参与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与协调,优化人际环境;让学生能够释放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调整心态,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培养自控能力,增加自律性,增强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增强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强化竞争意识,增强生活和生存能力;让学生能够提高团队意识,服从组织纪律,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4.结语
进入中国不久的学校心理拓展训练,打破了传统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心理拓展训练走入我国的短短几年中,各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今后,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拓展训练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永建.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林思宁.体验式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体育 拓展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拓展训练是一种先行后知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和理念,以其较强的趣味性和较好的培训效果在我国普通高校逐渐开展。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现状的调查发现意志力薄弱、缺乏团结合作意识、缺少自我挑战精神在体育艺术系同学中普遍存在。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艺术系限选课程开设情况及表演专业学生特点
纵观全类课程,没有涉及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室外活动的课程,在最新的教学大纲里,体育艺术系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这一部分,增加了游泳课等体育课程,作为趣味性较强的拓展训练会吸引更多学生的眼球。
体育艺术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思维活跃但散漫,理想化,惰性是大多数艺术系表演专业学生的主要特点。
2.2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开设拓展训练限选课的必要性
2.2.1符合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课程,能提高大学生在面对困难、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心理素质和团队能力,这些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完全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2.2.2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促进作用
拓展训练刚好可以锻炼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比如,高空断桥,这个项目就是旨在培训学生在高空中如何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在遇到困难时或在逆境中,挖掘自己的潜力,激发自己的斗志,挑战心理极限,超越自我。
2.2.3增强学生的创造和实践能力
拓展训练的一些项目也都是需要学生用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项目当中遇到的困难。拓展训练项目中的“孤岛”能够培养学生创造精神。项目中没有人教你怎样去完成,才能找出完成项目的正确方法。你会发现,你的思维,你的实践动手能力将是你完成项目的重要因素。
2.2.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拓展训练的一些项目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拓展训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教会学生怎样去进行沟通交流,怎么样去进行分工合作。
2.3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开展拓展训练课的可行性
2.3.1拓展训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通过专家访谈法访谈到社会体育系拓展训练专项教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牛志培老师、张建老师,他们表示:拓展训练中有些空中项目看起来非常惊险,但只要合理进行正确的保护是绝对可以保证学生安全的。
2.3.2项目的设计更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拓展训练目的是使学员在愉快的参与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感悟道理。拓展训练又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而体育艺术系学生的感兴趣程度很高,为拓展训练限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3.3北京体育大学具备开设拓展训练课的条件
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一流的体育大学,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在北京体育大学综合馆南侧就有现成的拓展训练场地,这给体育艺术系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提供了有力保障。拓展训练专项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知道如何引导学生,以及从学生的行为判断出学生性格类型从而知道以何种方式教育学生。教材也丰富多样。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拓展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在北京大学体育艺术系开设是可行的,它寓教于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适应能力,拓展训练课程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学生于知识、于能力、于情感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开设拓展训练课程利大于弊。
3.2 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和教学方式,更多地以体育艺术系教学特色出发设置教学内容。拓展训练课程前景广阔,内涵丰厚,可开发的资源颇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型项目,有待教师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体育;拓展训练;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160 ― 02
拓展训练是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强调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实现。目前,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运用范围已经十分广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效率,充分了体育教学课程的价值和作用。同时,将拓展训练运用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仍旧存在部分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拓展训练的进一步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拓展训练概述
(一)拓展训练基本概念及发展
拓展训练诞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英国,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拓展训练的理论和方式逐步完善和丰富多样。拓展训练主要是利用生活的环境以及相应的设施,采用比较流行的户外训练的方式,促使参与者在训练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这一活动对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反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拓展训练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保证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因此,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展要求有专业的场地、设备以及充分的管理人员和组织人员等。
(二)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关系
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参与者的应对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进而达到提高参与者自身能力的目的。将拓展训练运用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中,在传统的教育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助于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教育与拓展训练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前者主要通过重复的运动训练等方式,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而后者主要通过相应的活动,激发参与者的潜能,促使其实现能力的提升。因此,将两者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校体育教育拓展训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高校体育教育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高校体育教育中开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教育的需要,二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拓展训练对参与者的能力提升的效果十分明显,能够有效提高参与者的生存能力与心理素质等,促进其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较大程度的发展。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将拓展训练与高校的体育教学相结合,能够将两者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
(二)高校体育教育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进步。相关部门与社会大众对高校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拓展训练运用高校体育教育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首先,许多学校已经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支持常规的拓展项目的开展,并保证拓展训练活动的有序进行。其次,政府部门也对拓展训练的运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包括相关场地与设备的配备等。另外,当前许多高校的教育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能够保证拓展训练的正常开展。所以,拓展训练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拓展训练的现状
(一)拓展训练运用方式单一
广东省位于我国的沿海地区,拓展训练教育法的运用时间较长,具有一定的经验。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或理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拓展训练的运用方式仍旧比较单一。一方面,许多学校或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对主要课程相比,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对这一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在运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跟踪调查。另一方面,拓展训练需要的设备较多,活动项目也更多,例如攀岩等运动。部分学校由于资金有限或教师力量不足等问题,对拓展训练的运用仍旧处于形式上,而没有进行具体的实施。
(二)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的结合程度不高
在传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拓展训练互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实际上,许多教师与学生都认为拓展训练是对学生的专门训练,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不够深入。据2016年对广东省某技术类大学调查的显示,有高达39.5%的学生表示自己对拓展训练没有参与兴趣,32%的教师认为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程的联系程度并不高。这样的认知,导致许多学生学校在拓展训练的运用过程中,都没能够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充分结合,导致拓展训练没有充分发挥其对学生自身能力提高的价值和作用。另外,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程的充分结合,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案的设置。但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等原因,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程的结合始终难以得到进一步深入。
四、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拓展训练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体育拓展训练教育价值的宣传
要想推进拓展训练的进一步开展,加强师生对拓展训练教育价值的认识是重要的条件。一方面,学校可通^教育讲座或经验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传达拓展训练对自身发展与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同时对丰富大学生活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拓展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对学生潜能的激发,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广东属于沿海地区,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敢于挑战新事物。学校加大对拓展训练教学作用和意义的宣传,一方面可促使教师对这一教育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入,进而将其充分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另一方面,加大对拓展训练的宣传力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拓展项目的好奇心,进而推动拓展训练项目的积极开展。
(二)争取各级部门对开展拓展训练的支持
拓展训练的项目较多,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为了保证拓展训练的有序开展,广东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十分重要、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拓展训练是一种新的教育概念,学校还缺乏充分的理论支持和资金支持。因此,此时各级部门可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适当地帮助和支持。各级部门在条件适当的情况,可根据高校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资金支持,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拓展训练,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此外,拓展训练需要相关专业性较强的场地,专业场地对训练的效率提升、安全性保障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部门等也可给予高校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倡导专业训练场地的修建。拓展训练需要的器材也比较多,政府可进行统一采购,并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行分配。政府还可组织大型的拓展训练活动,鼓励各高校学生积极参加,并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构建专业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作为一项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在运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构建专业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包括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培训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积极吸纳更多的优秀专业体育教师。一项高效的拓展项目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组织和教学方案的设置。目前,阻碍广东省各高校拓展训练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专业的教师力量的缺乏。一方面,各高校可充分利用当前的教师资源,对现有的体育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教师对这一教育活动的深入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可根据当前的实际教学需要,积极吸纳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拓展训练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组织能力,还需要教师有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以及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能力的养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需不断地为自己充电,逐步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四)促进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教学的融合
拓展训练不仅是一项活动,将其运用于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也有一定的补充和完善作用。促进其与体育教育的融合,还能推动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都比较单一,许多学生缺乏参与的热情。而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还能够深入拓展训练在高校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可适当将拓展训练作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设置基本的硬性指标,并鼓励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同时,教师也可L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形式,在保证两者充分结合基础上,充分提高教学课程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推动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程的融合。
(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将其与学校资源相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拓展训练开展的经费、场地等成本,还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例如通过校外合作等方式不断充实本校的教育资源。同时,学校还可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扩大拓展训练的运用范围,尽量让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拓展训练当中来,充分发挥拓展训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比如学校可与社区结合,积极开展具有社会性质的拓展性活动。或者,还可相关的体育型企业加强合作,积极推动本校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展,加强其与体育课程的结合,进而引导学校的体育教学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结束语:
拓展训练能够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增强,对其创新能力等进行培养,将其运用与高校体育教育中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通过强化体育拓展训练教育价值的宣传、争取各级部门对开展拓展训练的支持、构建专业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促进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教学的融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等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育的结合,可有效提高体育教育的效率,推动其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 考 文 献〕
〔1〕何光丰.高校体育教育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6,(21):36-37.
〔2〕石华胜.拓展训练引入我国高校体育的可行性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08-112.
〔3〕艾尼,瓦尔・司,马义.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