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

富饶西沙群岛》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安排了四篇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分别向学生展示了辽阔祖国的迷人景色与地方特色。《富饶的西沙群岛》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章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对大自然风光的热爱。

本篇课文是学生学完古诗两首《望天门山》与《饮湖上初晴后雨》后的首篇白话文写景文章,教好本课对后面课文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魅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一)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本课特点,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富饶、五光十色、珊瑚、成群结队、千奇百怪、祖祖辈辈等词语。

1、学习本课生字词,会认15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南海岛风光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4、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让学生了解文章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式并学会运用。

(三)说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或搜集一些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文字资料。

2、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西沙群岛。

3、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多媒体课件:西沙群岛相关图片

二、说教法学法

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本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和学的方法:

1、自主学习法。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时,我都采用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读课文,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自主读的同时教给读书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时,我采用了合作学习法,通过学生自主读全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3、质疑法。学贵有疑,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到自己能解决问题。课的开始,我让学生质疑,整体感知时,让学生自主解疑,还有些疑问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逐步解决。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蒙田说过:“教育孩童首重激发兴趣和爱心,否则,只是填鸭式的灌输,毫无意义可言。”教学开始,我先向学生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自然地引到本课的主题——富饶的西沙群岛,有利于教学的进行。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过分要求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听枯燥乏味的语言材料,只能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因此,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第二模快——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在学习课文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既为学习课文作好准备,也加强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三模块----整体把握课文

1、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每段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简要概括。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标记,看看这篇文章讲课意见什么事情?富饶的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并把自己从文中了解到的内容作上记号并向全班汇报。通过汇报,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学生运用喜欢的阅读方法,如扫读、跳读、快速浏览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感知文章大意}

第四模块——精读感悟,从中感受细沙群岛的广阔和富饶

新课标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新课标这一要求,我采用多种方式加强阅读指导。

(“富饶”一词是课文的一条红线,牵引着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因此,抓住有关句子展开教学,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以读为主,以读促悟,重点深究“富饶”含义成为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

围绕这一主题思想,我采用以下方法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一、 联系上下文,初识西沙群岛

1、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通过看地图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知道什么是群岛,同时明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西沙群岛总的特点。

(这样既进行了默读的能力训练,又培养他们注意挖掘语言因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既训练学生自读能力 ),

2、朗读2~6自然段,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是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个方面向我们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6自然段,想想画画,看看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的呢?

二、同位交流,品位重点

(1)学习第二段,找出风景优美的句子

(2)教师提示海水都有哪些色彩?用线划出,再读读,想想海水还可能有哪些色彩?(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尽可能地去想象和感受海水色彩的美。)在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五光十色”的意思,并进行替换词语进行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三)、潜入海底,体验富饶

(1)研读第3~4自然段,潜水到神奇的海底,看看有哪些物产。(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找出西沙群岛的物产,用笔画下来。)

(2)引导合作学习:海底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和全身披甲的大龙虾,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鱼。同桌两人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讨论完成习题:

(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 );有的( );有的();有的( )。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感受鱼的多而美,学习排比句的写法,并仿写。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层次感。)

(3)思考“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的意思。(教师出示课件图,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指导学生分析体会,并非真的是水鱼掺半,而是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鱼多的特点,诗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通过上面的学习和之前的阅读积累,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贝壳的美丽、海龟的有趣、海鸟的多,从而升华情感,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五)、情感升华 巩固全文

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落实之后,我将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有一个升华。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对西沙群岛的了解,这样可以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然后再把第七自然段呈现,继续给出他的军事意义。让学生对它更加喜爱,进而升华至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升华主题,布置作业

当学生对课文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后,我趁机提出这样的问题: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习理解了是按总—分—总,按地点的变化,抓住事物的变化,抓住事物的特点归类叙述的。

2、你喜欢西沙群岛吗?为什么?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使主题得到升华,课文得到延伸。

为了巩固使课题得到进一步延伸,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积累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2、练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2.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并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西沙群岛。

3、阅读阅读基础训练51页《美丽的草原》。

五、说板书

第2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6(B)―0057―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因此,教师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

一、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抓住学生对电脑、网络等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心理,因势利导,在课前精心设计课件,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逐步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一开始我就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和西沙群岛有关的,老师这儿恰好有一段关于西沙群岛的片子,请每个同学专注地看,仔细地听,细细地感受。”学生被屏幕上的画面所吸引,我继续提问:“片子播完了,看得出,每个同学都已经深深地陶醉了,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们个个畅所欲言,有人说:“我看到了海底蠕动的大龙虾、五光十色的海水、成群结队的鱼、庞大的海龟、遍地的鸟蛋……西沙群岛真是太美了。”还有人说:“我在预习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虽然学习的文字是静态的,但已经让我感叹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对西沙群岛充满了向往。今天看到动态的画面,我觉得我的那种感叹现在已经可以用惊叹来形容了,我恨不得立刻就飞到西沙群岛去看一看。”这时,我顺势提出本课的学习任务:“在刚才的短片中,我们一起感受到了西沙群岛无与伦比的美,那同学们能不能用我们在信息技术课上学过的制作幻灯片的一些技能,试着用幻灯片这种形式为西沙群岛制作一组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把西沙群岛的美介绍给更多的人呢?” 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利用计算机工具,让学生自主创作,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提高创造能力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地创作设计,把想象的内容展现在计算机屏幕上。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告诉学生:“在Internet网上,有关西沙群岛专题的内容很多,在那里你们可以获得更多有关西沙群岛的信息,从中选择你喜欢的图片,为图片写一段介绍的文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写作顺序,把特点写出来,要详略得当,并将你的语言用不同的色彩表示出来。写完了之后老师请你们上来为大家展示。”这样,让计算机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生利用工具自主创作,重建知识结构,不仅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还能提高语言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大胆地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3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

一、分析题目,赏文拟题巧训练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景观内容的课文挺多,文章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细心琢磨、推敲,紧扣文章内容拟定了新颖,耐人寻味的题目。教师在教学中以题目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作者拟定题目的意图,就能帮助学生尽快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题目前面用“富饶”来修饰西沙群岛,文章就围绕着“富饶”来写,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突出海岛的美丽风光和物产丰富;通过介绍海底的水产、珊瑚突出西沙群岛的富饶;通过介绍海岛的鸟多,突出海岛是“鸟的天堂”。文章围饶这三方面集中突出了西沙群岛的确美丽富饶,令人喜爱。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以题目中“富饶”导入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再现西沙群岛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西沙群岛的情感,并借鉴文本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仿写拟题,拟出新颖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如一个学生结合家乡的广场拟题为《美丽的广场》,介绍了广场有五位英雄的塑像,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有满树盛开的桂花,树下的百花盛开,争夺斗艳,让人流连忘返,更让人缅怀革命先烈……小作者的这个题目与习作内容相对应,既生动地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突出了老区环境优美,又突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心情。

二、分析结尾,首尾呼应学方法

许多写景状物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直接关系到文章鲜明的主题,新颖的内容,有趣的情节和作者抒发的激情。好的文章开头能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而优美的结尾则起到总结全文,展示未来的作用。文本中写景状物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经过作者冥思苦想,认真琢磨、推敲而写出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尾,能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首尾呼应突出主题。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开头:“西沙群岛……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文章介绍了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而文章的结尾“富饶的西沙群岛……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不仅照应开头,而且展望未来,起了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2.开头起势统领全文。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的开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物,是出奇少见的,因此用“天下奇观”来介绍钱塘江大潮,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3.总结慨括定性结尾。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一文的结尾:“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又赞美了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在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如一位学生写了《美丽的花圃》一文,开头以“社区门前有几个花圃,春天,树木郁郁葱葱,有高高的青松,有矮矮的翠柏,有张开手臂的剑树,还有盛开着火红花的樱树,真是一幅风景如画的美丽花圃”来介绍花圃的美丽,结尾以“我看到如诗如画的美景,感慨千万。人人要爱护花草树木,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迷人”来劝告人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整篇习作既照应开头花圃的美丽,又做到结尾劝告人们要爱护花草树木,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做到了首尾相呼应,写得生动、新颖。

三、品味文句,观察有序有重点

语文教材中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都是作者用情感和心血巧妙构思,布局谋篇而写出来的,文章的词语与句子的运用在突出文章重点方面独具特色,是学生学习写作技巧的好素材。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如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一文,文章开头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总写了黄山风景区的怪石多,神奇有趣;然后,具体详细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岩石的动作、神态、形象,描写得惟妙惟肖,突出景色的美丽神奇。接着用“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略写了黄山的奇石多的“数不胜数”,真是神奇有趣呢!这样的写作既做到布局编排十分合理,又起到了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学习文本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仿写,写一写家乡的浮盖山、九石渡、老鼠岩、匡山等美景,做到在仿写练习中突出重点,条理清楚,详略得当,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突出家乡的风光美。

2.观察有序,条理清楚。爱默生曾经说:“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作者观察景物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的,在写景状物时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文就突出观察有序,条理清楚的写作技巧。(1)作者写《颐和园》时是按照“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的游览顺序写;写昆明湖畔的景色,是按照“长长的堤岸―湖中心的小岛―小岛的十七孔桥”的观察顺序写。这样写条理清楚,让人一目了然。(2)作者在第二自然段描写长廊的景色时,先从整体上写长廊;接着从内部介绍长廊;最后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这样按照顺序介绍就把长廊富有特点的美,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游人面前。(3)作者写万寿山的景色时是按照从上而下的顺序来写的。(4)作者登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是按照“向下、向前、向东”三种观察点来写的。作者这样按照顺序把整个颐和园四周的景物写得栩栩如生。阅读文本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水南大桥、万安浮桥、南门公园等景物进行仿写练习,学习作者运用观察顺序来写文章的方法,并巧用“首先……接着……然后……紧接着……最后……”的顺序词语,把习作写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3.观察变化,生动描绘。自然景物有时具有千变万化的特点,如云雾、晚霞、火烧云、河水等这些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摹声都会发生着变化。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一文,作者用了“三个变化”形象地描绘了火烧云的千姿百态,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1)地面变化。作者连用7个“……了”的句子和四个“变成”来写了“小孩、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老头儿、小白猪”都改变了原来的颜色,不但展示了太空栩栩如生的美景,也喧染了人们欢乐的心境。(2)颜色变化。用一个“烧”字概括描写了火烧云的耀眼,再用四个“一会儿……”的排比句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千变万化,用“红彤彤的、金灿灿的、半紫半黄……”既描写颜色的变化,又渲染了红霞飞舞、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观。(3)形状变化。第3~5自然段用“一会儿”、“忽然”、“接着”的顺序词描写了火烧云各种奇妙的形状,向勾勒出“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动态的画面,十分传神地写出瞬息之间由小变大、由清楚变模糊、最后不见的变幻过程。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在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火烧云上来时色彩绚丽、形态多变与下去时的恍恍惚惚,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结合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秋天天空中的云朵、天边的晚霞、火烧云,观察早晨的云雾来写出景物形态、大小的变化及颜色变化,把景物描写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

四、巧用修辞,凸显语言文句新

要把文章写得具体、形象,常常要巧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作者在写景状物时巧用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的生动逼真,文章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流连忘返。

1.巧用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用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的句子里巧用了“犹如”“如同”“好像”等比喻词,把浪潮比喻成“白色战马”,把响声比喻成“山崩地裂”,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浪潮的壮观景象,听到了浪潮的雷鸣般响声,再现了大潮那雄奇壮阔、动人心魄的气势。

第4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当堂驯良;教学手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其优势越来越明显,在此,我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感受,就小学语文“先学后教”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先学

先学是基础,后教是巩固和提高,所以我们要打好基础,促进后续学习的开展。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内容教学之前,我先给学生制订了以下几个目标和任务:首先,课前自己搜寻一些与西沙群岛相关的内容;其次,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拼音将本课生字准确认读,同时也把课本能够读熟练;最后,让学生将在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理解的字词或者不明白的地方标记下来,等待上课时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另外,作为老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先学,我们还要以鼓励性、激励性的语言等,提高学生先学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体会先学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先学的优势,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针对性地进行后教

在农村小学语文先学的基础上开展后教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纠正错误理解,也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后教。另外,教师在后教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踊跃提问,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判断问题,养成勇于探索的品质,具备探索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的时候,关于“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海防前哨”等教学中的重难点,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讲解,让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明白,最后帮助学生积累运用本课所学的词句,并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同时让学生用这种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物。在这个后教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更加透彻地解决了前面“先学”时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做到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是巩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重视当堂训练,提高练习程序的层次,通过练习来回顾、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一边练习一边学习,在学中练,在练中学,提高学习效率。

第5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一直要求自己努力营造浸润着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的学习、活动环境。

一、时刻考虑学生的成长规律

课堂上学生“你方唱罢我登场”,老师适时点拨,“旁敲侧击”。合作学习学生各抒己见,生成展示“跃跃欲试”,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师生共同拥有着课堂,课堂变得生动而高效。文本、音像、插图、表演彰显生命活力。比如在《自己试一试》一课的教学中,立足学生的视角,重在学生的情感体验,因势利导,围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的用意。”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多读,结合课前安排的任务:准备生字、词语卡片、金鱼、石头、水、鱼缸、教学挂图(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场面)。展开小组讨论,从课堂交流的情况看,学生明白:想不明白的问题要自己去试一试。如果就此打住,不妥。我又进一步深化,把讲台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相互辩论,因为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会讲出很多生动有趣的“试一试”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与遗憾。

分小组做试验,观察水是否漫出来。使学生深入问题进行探究,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有效突破了“读中感悟科学家的用意。”这一难点,让孩子们在在学习中顿悟。

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命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实行个性化教学引导,使课堂呈现生命化。例如:《可爱的西沙群岛》一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以不同层次自主感悟,以学为主,以教为辅,阶梯型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第一阶梯(一般同学要达到的目标):(一)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通过列表格的形式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二)检查自学。读词语-读课文-识记字形-理解词义(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介绍西沙群岛(出示图片或课件。)(三)在读课文中,熟悉生字、新词。(四)作业:朗读课文,写生字、词。

第二阶梯(通过小组互助要达到的目标):(一)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复习。(二)逐段学习,步步深入。通过对句子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认识到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感受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魅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意。通过“五光十色”体会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蓝绿青黄,色彩繁多,深浅不一,十分艳丽。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高低不平有关。出示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训练学生用因果句式说话。

第三阶梯(教师引导帮助完成目标):

围绕“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这个重点句,体会“祖国的南大门”。这一形象的比喻,联系开头,明白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先写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概括介绍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然后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分别写了海面的色彩、海底的物产、海滩上的贝壳、海龟及岛上的鸟。这样很有条理地写出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结尾一段写岛上的儿女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总结了全文的内容,进一步点明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与开头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而完整。

三、变教学过程为自主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比如,在进行《我能行》一课的教学时,我首先提问:同学们,大家晚上敢独自睡觉,独自一个人在家吗?要是爸爸妈妈都有事,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使学生懂得在遇到困难或者胆怯时,一定要要拥有克服困难和胆怯心理的自信和勇气。通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回忆自己一个人在家时的情况,想一想更多克服胆怯心理的办法,使学生在今后的日子中不再害怕。自信:我能行。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参与意识逐渐加强,认识升华,感情共鸣。知识以鲜活的生活展现。只要用心,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家长、学生、教师本身,更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只要用心,就会找到,甚至还能主动发现、寻找。

四、参与式教学形成生命课堂

参与式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当学习者对于某件事物产生了困惑,或者强烈的希望对于某一个事件的相关信息有求知的欲望,并因此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时,他需要通过了解相关的知识,消除这种心理问题,于是,它可以通过向长辈咨询、翻看书本、亲身实践等方法,得到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让自己对于这个求知事件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教师为学生组成一个个兴趣小组,合作研究相关的知识,或者共同做一些有建设性的实验和尝试,通过知识、专长以及性格的互补,更好的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一起成长。这应该是一种最多元复合的学习方式。

第6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

作为一名现代的语文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充满乐趣呢?经过几年的探索,我终于摸索出了一些经验,让多媒体课件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课堂上,巧妙且富有吸引力的导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我在讲《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学生没有去过西沙群岛,只能通过想象和联想去感知那里的美丽富饶。教学前我查找各种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开课导入时先将学生从未见过的西沙群岛的新奇有趣的事物呈现在学生眼前:五光十色的海水,海水中嬉戏着的鱼群,各种各样的珊瑚争奇斗艳,它们一团团,一簇簇……海滩上各种美丽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密林中各种海鸟和遍地的鸟蛋等,配以优美轻松的音乐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都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这为打造高效课堂做了良好的铺垫。

进行审美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而小学生受已有经验知识的束缚,加之经历浅、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差,很难把握语言文字所塑造的美好形象的完整性。多媒体不仅可以把语文课文的各种美的因素(如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直观地再现出来,把语言文字所涉及的主要外部性状转化为优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而且往往比教材的文字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审美思维,使之产生美感,促进学生突出地x择审美对象的切入点,深刻地感知审美对象的完整性,进而更好地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又比如我在教《翠鸟》一课时,翠鸟的羽毛鲜艳亮泽,非常美丽。这段文字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由于同学们没见过翠鸟,对翠鸟的知识了解甚少,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语言的恰当与精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也为了让学生区分众多描写颜色的词语,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段,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翠鸟外形的,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勾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指名说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学生边说,老师边操作课件,依次画出翠鸟各部分的轮廓,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学生饶有兴趣而又轻松地把握了作者的写作顺序。最后让学生按顺序说出翠鸟各部分的特点,我又在学生说的同时操作课件,依次给翠鸟的各部分涂上相应的翠绿色、紫褐色、浅绿色等,使翠鸟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鲜活起来,使得学生认识到了人要和自然和谐相处,在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中潜意识地进行了审美教育。

教学中有效的使用电教媒体可以节省出很多时间,特别是大大节约了传统教学板书的时间。传统教学要靠一支粉笔,在黑板上费力地书写,还要靠老师的语言,一遍遍地讲解,可是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在课堂上教师只要按动鼠标,要写的东西即刻出现在屏幕,要用很多语言费力讲解的内容,可能就是几个画面,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这样不仅能实时、高效地传播教育信息,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增加学生课堂自学的练习,在相关链接中查找更多的学习资料,从而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认为多媒体教学,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河南省范县第一小学)

第7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景教学法

在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先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包括他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通过分析,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选择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上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自主学习能力差。在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众多因素中,教师的督促和自身情绪是两个重要的方面,而这二者相比,自身情绪对学生的影响要更加明显,因为,很多学生会对教师的督导产生抵触情绪,而情绪缘由他们内心,这是一个很难逆转的过程。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授课效果,就要将教师督导和学生的情绪主导相结合。而情景教学法正是起到这样的作用,教师将督导转变为一种环境上的促进,而学生则在情境之中产生一种学习的冲动,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创设相应情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如果将他们置于一种陌生的环境中,学生很容易感到紧张局促,在注意力上很难集中。这种情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时有发生。根据笔者的观察,很多学生在面对一片陌生的文章时,就会产生类似的情形,他们尽管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但是,没有重点,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就是由于陌生感造成的。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一定要尽力避开这一点,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着手点,进行情境的创设。

比如,在《槐乡的孩子》一课中,笔者就没有直接带着学生学习文章,而是从笔者当地的一种特产入手,请一些学生来谈谈自己对这种特产的感受。在学生发言后,笔者对他们进行了总结,然后道,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吃过槐花?或者槐花做的食物?学生有些人来自乡村,踊跃发言,说出槐花在他们心中的味道。笔者道,有一个叫做槐乡的地方,每当槐花开放的季节,那里的孩子都会品尝到他们独有的快乐。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进行情境创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陌生感,这对于他们在课堂中精力的集中以及课堂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情境的真实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在进步,教师的教学手段也不应该止步不前,而是应该合理地应用这些新兴技术,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近些年,多媒体几乎在小学中已经普及,合理地对其进行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上文已经提到,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被其他方面吸引,这种特点有利有弊,对其进行合理利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而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教学具有一定的新奇性,在课堂进行中,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其吸引。

比如,笔者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中,就用到了多媒体,首先,笔者先向学生介绍到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的一份瑰宝,不仅有着美丽的景色,还有这富饶的海产。先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趁热打铁,在多媒体上播放有关西沙群岛的科教片,充分展示了西沙群岛的美景,随着多媒体传来的鸟语和海水呼啸声,几乎所有学生都沉浸在了西沙群岛的美景中。在科教片结束时,很多学生仍旧意犹未尽。笔者引导道,在很多人眼中西沙群岛只是具有美丽景色的海岛,其实,在这份美丽之下,还有这富饶的海产品。如此一来,就将情景构建和课文教学精密地衔接在了一起,有着之前情境导入的作用,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语文教学效果有着不小的提高。

三、构建情境,将抽象具体化

小学语文课本包罗万象,有很多抽象的东西在学生理解时成了大麻烦,为了方便学生理解,笔者尽力将抽象化为具体,创设相关情景,给学生的理解提供便利。比如,在最新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着文言文。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就较为的抽象,即便教师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出来,学生也很难真正对其有着一定的体会和认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来深化教学效果。比如《两小儿辩日》一文,笔者在翻译完文章后,就给学生播放了这则文言文改编的动画片。然后,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合作将《两小儿辩日》以一种话剧的形式在班级中表演出来。在这种话剧表演的情境下,学生能够进一步地理解文言文所表达的含义。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需要细致地分析课文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是否太过抽象,然后通过多媒体或其他手段构建合适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化抽象为具体,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体来说,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较为适合初级教育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如何在语文课堂巧妙嵌入?本文从在教学难点中嵌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探究中嵌入多媒体技术、在写作教学中嵌入多媒体技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难点突破;优化教学;整合实践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多媒体技术因具有声图并茂,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实践表明,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优点,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及目标加以合理运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在教学难点中嵌入多媒体技术,有效突破难点

小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难点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加深学生理解,降低难点知识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根据字词教学难点,以多媒体游戏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掌握小学语文重点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明确不同课文的教学难点,充分考虑其与多媒体技术的契合点,从而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加以灵活运用。例如,在讲解《找春天》一课时,其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为此教师可利用flash向学生展示春天来了时大自然的一些变化,如小草慢慢地钻出地面,野花慢慢地开放,树木逐渐地抽出嫩芽……接着,教师通过相关语言的引导,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内心情感,如可提问学生:“同学们,春天来了,你们找到了吗?”“春天藏在什么地方呢?”如此逐步地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找到“春天”,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便可顺利地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二、在课堂探究中嵌入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开小差,尤其当教师讲解重点知识时,学生会遗漏一些重点内容,导致无法掌握一些知识点,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实践表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无论是新课导入还是语文知识点的回顾,均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做到声形并茂,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尤其应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巧妙的融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例如,在讲解《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文章对西沙群岛的富饶进行了描述“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但仅仅通过语言描述学生很难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岛的富饶之处,为此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西沙群岛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西沙群岛的富饶。这种以视频的方式给学生视觉带来冲击,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课文内容的有趣之处,从而更加专心地学习课文内容。另外,考虑到小学语文教材中包括很多描写祖国山河的文章,教师均可将多媒体技术嵌入到教学相关环节中,帮助学生记忆与理解教学内容。

三、在写作教学中嵌入多媒体技术,提升写作素养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写作对小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多数学生面对写作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即便构思很久也很难顺利写作,内心害怕写作。部分学生进行写作时出现感情表达不真实,描写错误等情况,严重影响写作水平与质量。而将多媒体技术嵌入到写作教学中,通过展示一些事物,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写作中出现尝试性错误。另外,还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关的写作情景,触动学生写作情感,为学生抒发真挚的情感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为学生布置这样一道作文题目:《我爱家中的××》,要求学生选择家中的一件事物,写出事物的特点,抒发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写作题目布置下去后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写家中的什么事物,或者想到了写什么事物,但是不知道其有什么特点。为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向学生展示学生家中的一些事物,如家中摆放的含羞草,并向学生动态展示含羞草的生活习性,使学生对含羞草有个详细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在写作中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另外,在布置《我爱我的妈妈》这一作文题目时,为防止学生写套话、空话,真切地表达出内心情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妈妈的为生活操劳的场景,而且还可播放一些感受的歌曲,如《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被触动,从而写出的作文更有深度。

第9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简笔画;运用策略

简笔画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简笔画来辅助课堂教学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且在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用手中小小的画笔勾勒出他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更加能够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作支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运用简笔画进行教学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这一教学需求,生动的简笔画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更关键的是简笔画的运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以动笔作画的时间和空间

在运用简笔画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保证学生动笔作画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将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用画笔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调整。

三、以画为引导,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