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五年制大专辅导员范文

五年制大专辅导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五年制大专辅导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五年制大专辅导员

第1篇:五年制大专辅导员范文

关键词:五年制大专 现状 对策

五年制大专即招收初中毕业生通过“三+二”分段的学习,完成大专课程,获取大专文凭。五年制大专学生在大专院校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有着特殊性,要切实结合五年制学生的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心理素质较脆弱

学生的年龄在14~16岁,正处于青春期,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希望在他人面前树立自己的形象,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但终归他们只是孩子,自制力和自控力远不及成年人,法律意识十分薄弱,做事没有轻重缓急,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却又缺乏主见和是非观念,特别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学生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和心理预期。如果调节得不好,甚至会出现极端的思想和行为。

(二)文化层次较低,学习没有动力

由于五年制学生生源短缺,录取的分数也相对越来越低。这些孩子当中有很多都是在初中的时候受不到老师的重视,得不到家长的正确教育,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差,叛逆心理越来越严重。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家长失望、孩子伤心。在面对越来越多的否定和批评时,他们中绝大多数都存在着厌学情绪。大多数的学生是在家长的逼迫下才走进校园的。还有一部分家长送孩子继续上学的原因只是孩子太小没地方可去,能在学校混张文凭,不在外面惹是生非就好。在这种消极的情绪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彷徨、失望、自卑、萎靡不振、陷入矛盾、痛苦。这就导致学生寄托于网络游戏这类的虚幻的世界之中,迟到、旷课、不按时就寝的问题随之发生。上课睡觉、不听讲、作业不理、考试不及格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良好的品德远未形成

许多五年制的学生在做人方面欠佳,不知道如何待人处事。在家里不能很好地理解家长,在宿舍中不能与同学和睦共处,发生口角、争执等,对老师和辅导员态度恶劣,冲撞事件经常发生。 (四)可塑性强,发展空间大

尽管学生们在学习、生活和行为等方面都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要看到他们也有闪光点,如自我表现意识强、积极活跃、思想单纯等。有不少学生还是十分渴望在社会实践中能够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学有所长,从而得到家长、老师和自己的认可。就这点而言,五年制的教育教学管理就有着很大的空间和发展潜能。

二、解决的对策

(一)学生管理方面

1.加强学生日常管理。由于五年制学生的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道德意识较薄弱,我们要加强监督,对各班的早读、卫生、晚自习、上操等一系列的活动进行检查。辅导员、班主任深入教室、学生宿舍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突击。所有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并以量化分数通报,张贴到校园内。

2.以人为本,关爱学生,耐心育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刚刚从初等学校毕业且尚未成年的学生,他们离开了父母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到了学校,独自面对社会。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班主任或者是辅导员而言,都应该用细心、耐心、真心和诚心来更好地关爱我们的孩子。我们要设身处地地把学生想象成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这种情况,应该以怎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教育。

3.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要从身边做起,培养学生生活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发展自我,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在此方面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强化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紧围绕“做人”和“成才”两条主线开展教育和管理。学校要培养人才,必须注意细节,实行分层次教育,进行细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好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好各层次的人才。这里重点是要把部分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学生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作重点去抓,树立这方面好的典型新生入学后,进行为期两周的军训。辅导生及辅导员从最简单的入手,如洗衣、整理内务、打扫个人和公共卫生,逐步渗透日常行为规范、与人交往技巧等,从而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效果十分显著。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也有着许多的弊端和不良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辅助手段去引导他们,使其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去发展和努力,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4.管理教育学生离不开活动。为充分发挥活动在管理教育学生中的作用,我们要结合五年制大专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做到精心筹划、适时开展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首先在学期之初制定活动计划,在实施中注重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适时性,同时还特别注意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展示自我、教育自我的平台,深化了教育管理效果。

(二)教学管理方面

1.加强基础课,深化专业理论课。优良的教学管理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的基础。五年制学生由于入学成绩相对薄弱,这就要求前三年一定要注重基础文化课的加强,后两年才要着重放在专业课上。

2.实施分层次教学法。在五年的前三年,学好语文、英语、数学、政治、法律等基础课。可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分成不同的班级授课。基础好的在一个班,按正常标准要求授课,学有余力可增加课外知识。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分在一个班,可以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使他们尽量轻松地学习知识,感到学习的乐趣。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认真细致的分层次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都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进一步强化学习信心,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基础差的同学更加有自信,使各个基础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

3.改革教学安排。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中,除了基础课之外都可选课,即使是同一门课,学生的学分、修习时间、修习内容和顺序也可以不一样。这样,在学生五年的在校学习中,可以比较灵活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历程,始终使得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热情,在学习上从被动的灌输到主动的汲取。

4.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与时俱进的教学法。尽管教师们在教学上不断精耕细作,但是我们总会感觉到许许多多不尽如人意方面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很好地去调节自身情绪,提高自身修养去更好地投身到教育当中去。身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能与时俱进跟上当今时代教育的步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教学法。

三、结语

五年制大专教育是前所未有的事业。目前,教学管理模式正在积极探索中。我们相信,经过广大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一种崭新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当今教育规律的五年制大专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模式一定会应运而生,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J].教育探索,2006(3).

第2篇:五年制大专辅导员范文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是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响应国家号召,适应学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的是初中毕业为起点的学生,相对于高中毕业为起点的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生和高中毕业为起点的四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管理上更加困难,在培养上也其特殊性。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年龄较小,在学习上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缺少主动性,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但他们对技能性课程学习兴趣较高,在学习上接受也比较快,也更容易出成绩。针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对他们的进行正确引导和管理非常重要。特别是刚入学的前两年,学生对专业学习都不是太了解,而且学习主动性较差。

 

所以,年制班级在刚入学的头两年班级管理非常重要,这将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在校五年的状况。如果头两年班级没有管理好,班级工作没有做好,一个班学风不好,后面花在多时间去管理和纠正班风学风都基本上起不到作用,难以改变局面。但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实行的都是兼职班主任制度,班主任都是由专业任课老师兼任,班主任一方面承担繁忙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兼做班主任,班主任往往工作非繁忙根本无暇顾及班级常规事务管理。笔者所在学校的学前教育系从2010年开始便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班级中实施班主任助理制度,实践证明,该项工作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班级建设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学生专业学习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一、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助理的选拔和培养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助理和其它专业班主任助理在选拔和培养上有所不同,因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特点所决定,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一线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上更多注重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助理选拔上应根据其专业要求来选拔,具体如下。

 

(一)班主任助理的选拔

 

(1)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思想积极上进,热爱学生工作。(2)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能力,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3)专业基本功扎实,对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优秀,能单独辅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带领学生参与各项文艺和专业比赛活动。(4)热爱学生工作,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5)学生干党员(含预备党员)或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优先考虑。

 

根据选择条件进行上报,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老师进行统一面试,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最终人选。

 

(二)助理班主任的培养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助理班主任基本职责是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开展专业技能学习训练,督促检查专业学习情况,帮助指导他们参加各项活动。班主任助理本身也是学生,为让他们尽快适应班主任助理工作,需要进行培训。

 

1、班主任助理每月要召开经验交流会。大家将自己所带班级遇到的问题摆出来,大家共同探讨有效解决方法。对于近一段时间表现好的班级交流管理方法,在全系形成示范。大家一起探讨班级管理有效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岗前培训。由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或辅导员对选聘出来的班主任助理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学会班级管理方法和策略,了解班级常规事务。

 

3、定期分层次培训。每一学期开学都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培训。学前教育专业的班主任助理一般都是一年以上,五年制班级一般都是在前三年都实行班主任助理制度,班主任助理有很多都是五年制高年级的学生来担任,在一年级刚入学时班主任助理主要是指导同学做好基本功训练,开展专业知识训练,让学生了解学校规章制度;二年级更多倾向于班级活动开展团支部建设,加强班级团结凝聚力;三年级更多倾向指导班级参加各项学生活动以及学生党建工作,锻炼学生,展示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状况。针对不同年级班主任助理分批分层次进行培训。

 

4、培养好班主任助理人选;如何选择和培养好的班主任助理对于我们班级工作非常用重要。班主任助理在选拔前我们就要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哪些同学适合做班主任助理。对于表现优秀,成绩好的学生干部要着重考虑把他培养成出色的班主任助理人称选。对于专业成绩好,基本功扎实的学生,要着重培养他的管理能力,使其能适应班主任助理工作。

 

5、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一般都配备两名班主任助理,一个高年级一个低一年级,高年级对班主任助理工作全面负责,低年级的做高年级助手协助完成工作。高年级班主任助理需要做好帮带工作,指导低年级班主任助理适应工作,开展班级指导活动,一届带一届,工作具有延续性,班主任助理制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班级工作才能有效运转而不会出现断层。

 

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助理的管理和考核

 

作为学生而又是学生工作兼职者的班主任助理,在对其培养时也要加强管理。要建立班主任助理管理制度,健全班主任考核考评制度,对于班主任助理的考核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过程、工作成效三个方面。

 

(一)班主任助理的管理

 

1、试用期管理;班主任助理在上岗前一般都会有试用期,试用期一方面可以了解班主任助理是否适应这项工作与班级是否能有效沟通,另一方面班级学生也能了解到他们是否能接受班主任助理的辅导,他的辅导对他们是否有帮助,所以试用期是相互了解的过程。对于班主任助理也是一种挑战,他要迅速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协助班主任掌握班级情况,了解学生情况,开展好新生的入学工作。试用期后,辅导员、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学生反馈情况,了解班主任助理是否能胜任本班工作、工作责任心强不强,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和班主任助理的表现适当进行调整,确保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班级学生管理工作稳定运行。

 

2、日常工作管理;按照要求班主任助理每天下要到班级指导学生早晚课训练,2名班主任助理要轮流值班下到班级陪同辅导班级开展基本功训练。学生干部要对班主任助理下班辅导情况进行考勤,班主任助理要填写每天工作内容,记录每天工作日志。

 

(二)班主任助理考核与激励

 

一项有效的制度不仅要管理措施,更要有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才能促使人们更好的工作。班主任助理都是学生,他们更需要组织的激励与认可。为此对班主任助理进行考核和有效的激励非常重要。

 

每学期要对班主任助理进行考核,系学工办要在充分听取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的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班主任助理进行考核。考核等级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于不同等级给予不同奖惩措施。考核过程中也要加分项目,对于班级管理有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扬。如带领班级参加比赛获得奖项的,根据奖励级别,要适应给予班主任助理指导奖。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非常喜欢参加各种校内外文艺活动,对于班主任助理能有效指导学生参加活动,甚至主动带领大家参加校内外文艺活动获得奖励的根据奖励层次给予对应层次指导奖励,以此鼓励更多班主任助理投入到各项班级活动中。

 

班主任助理工作一学期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中获得优秀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在评优评先,推优入党这些工作中要给予优先考虑。考核中获得合格的我们要提醒督促其如何做好班主任助理工作,并将优秀班主任助理工作方法推荐给他,并给予其一定压力。考核中不合格的班主任助理要将其辞退,建议其不适合当班主任助理,并对他的表现情况进行调查,寻找原因。

 

为提高班主任助理工作的积极性,每学期都要根据考核情况对于表现较好的班主任助理要聘发证书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激励更多班主任助理热爱这项工作,将工作做的更好更到位。班主任助理考核工作一定要公平、公正、公开,不能让认真做事的同学感觉到制度的不公平,对于每一个问题我们都需要经过调查,寻找原因,给予学生合理解释。

 

实践证明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班级中实行班主任助理制度不仅对班级管理具有重大作用,而且能有效帮助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练好专业技能,迅速适应专业学习。对于担任了班主任助理的学生本人,这项工作锻炼了他们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了专业技能,加强了组织协调能力,增强了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更适应社会需求。

 

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班级中实施班主任助理是一项长久制度,如何发挥好班主任助理这支队伍作用,调动班主任助理在班级管理中积极性和能动性,需要加强对学生班主任助理的培养和管理,使这批学生干部能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3篇:五年制大专辅导员范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学情分析 改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181-02

五年制高职,俗称小高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发展小高职,30年间培养了大量具有大专文凭,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高级技术人员,小高职多采用“3+2”学制,即前三年学习中专课程,后两年学专课程,毕业后统一颁发“五年一贯制”专科毕业证书。如今,五年制高职在我国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是现阶段初中毕业生上大学最快的捷径,也是现阶段重要的高等职业办学模式。

五年制高职主要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它有机地衔接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它最显著特点之一就是“长学制”,这种“五年一贯制”不仅能弥补初中生年龄小的缺憾,也可以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充足的教学时间,五年制高职的第二个显著特点就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很大突破,“3+2”学制一方面能使学生前三年在校接受系统的基础文化课教育,后两年可以学习专业技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这样灵活的模式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强调了技能培养,也适应了市场。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一些民办大学,二级学院的招生门槛越来越低,高职院校的招生受到了很大影响,五年制高职招收的主要对象是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在初中成绩普遍不理想,基础差,导致自信心也相对不足,考高中、上大学无望,不得已才选择上小高职,因此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差。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土木工程类高职院校,我校从2005年开始招收小高职,主要开设铁道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城市轨道工程技术等3个专业,学生在校前两年学习高中基础课程,后三年同大高职一起学专课程。通过几年教学实践,笔者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也对小高职学生学习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并对此提出一些改善策略。

1 五年制高职学情分析及归因

1.1 学生基础薄弱、学生普遍有厌学心理

我国从1985年开始在部分高职院校和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试点。当时初中毕业生在报考五年制高职时与重点高中不能兼报,因此当时的生源质量是非常优秀的。该院从2002年晋升为高职院校,并从2005年开始招收五年制高,因为高等院校的扩招,一些民办大学,二级学院的招生门槛越来越低,高职院校的招生受到了很大影响,由于高职院校的普遍生源不足,因而进入高职院校的门槛相对较低。它的生源很大一部分是达不到重点普高线的同学,也就是在传统的 “应试教育”中的失意者,因此,他们的学习挫败感很强,很早就放弃学习了,所以他们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容易溜号,开小差,由于他们理论根基较弱,因此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学习缺乏方法和动力,学习意志不强,等靠思想严重,主动性差,纪律性不强,自制力较差,有不少学生索性放弃学习。

1.2 学生过于依赖手机和网络,心思不在学习上

小高职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大多未满18周岁,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都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小高职学生由于年龄小,因此缺乏自律性,上课爱溜号,尤其是爱玩手机,每天“机不离手”,屡禁不止,这样大大降低了听课效果,更有甚者,很多学生沉迷网络,逃课去网吧上网、打游戏,老师和辅导员多次劝阻无效,告知家长也没有改善。该校2013级小高职就有三名长期旷课学生,旷课原因就是上网吧上网打游戏,门门功课挂科,学生对成绩不在乎,针对这些网瘾学生,学校没有更有效的措施,只能是通知家长,劝其退学。

1.3 没有专门教材,课程结构不适应教学

该校小高职采取的是“2+3”学制,即前两年主要学习高中阶段基础理论知识,后三年与大高职一起学习专业知识,但是现阶段并没有针对小高职的专门的教材,所以我校只能用普通高中教材,但是高中阶段是三年学制,要想两年学习完高中所有知识点,时间上有点紧迫,再加上学生基础本来就不好,不宜按照高中进度来讲授,因此急需一本与小高职学制配套的校本教材,能将高中基本知识点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清楚、明白。

1.4 管理制度存在不足,没有有效的考核机制

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留级、降级制度并不完善,小高职由两年制中职晋升到三年制高职不需要再次参加统考,这样就让学生对待学习产生了懈怠心理,以为考进小高职就等于是进了“保险箱”了,不管成绩如何,都能顺利的升入大高职阶段,拿到高职毕业证,再加上个别师哥师姐的不良师范,是学生觉得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反正最后都能顺利毕业,都能找到工作。

2 改善五年制高职学情的有效办法

2.1 提高入学门槛,全面考核学生素质

为了培养出具备真才实学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校一定要把好入口关,不能一味的追求入学率、报到率,适当提高小高职入学的门槛,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测评,基础差不代表学不好,没兴趣可以培养,但是如果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厌学情绪,有混文凭的想法,这样的学生即使给他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也是混日子,这样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不仅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还会影响学校在行业中的评价,影响后续学生就业。

2.2 完善考核制度,采取有效的考核机制

小高职的学生入学时大都未成年,他们的思想尚未成熟,世界观还未形成,因此学校和老师有义务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一定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加强对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用一些制度约束他们,帮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完善小高职的留降级制度,改变中职直接升高职免考的方式,建议在中职学习结束时,对学生加以考核,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学生才能继续进入大高职学习,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多一年进修,考核合格后,再同下一级小高职一同升学,这样从制度上对学生加以约束,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混文凭的想法。

五年制高职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很大优势,但近些年由于生源等方面原因,导致小高职的学生普遍学习主动性差,基础薄弱,厌学情绪严重,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两种改善学情的办法,希望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使五年制高职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具有社会竞争力,成为具有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

参考文献

[1] 姚丽霞.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现象的现状调查及成因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 赵妤,江红.加强五年制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3(4):77-80.

[3] 葛乃庆.论五年制高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69-70.

[4 ] 王翠, 王彦军.五年制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的几点探索[J].教育与培训,2011(33):89-91.

第4篇:五年制大专辅导员范文

一、学生管理对于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对于稳定整个学校的教学与管理秩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在当今经济与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学生通过手机或网络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倾向。二是高职院校作为一所高等学院,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承担着文化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大使命,高职院校相比本科院校而言,还立志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化人才;三是现在社会的竞争日益激励,学生要向在社会立足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结构,还需要交际能力、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是最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人员,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偏低等,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长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也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管理队伍流动性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即辅导员多选用的优秀本科生或刚毕业研究生担任,他们并没有将高职专科生的管理工作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而是采用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不少辅导员为转入专职教师评职称和提升学历,这也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留下了后患。尽管说聘用刚毕业的研究生当辅导员可以暂时性的解决高职院校人员短缺的问题,但是辅导员对于的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也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水平有限。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根据有关规定,高职院校中每200名学生须配备一名辅导员。学生管理是一项工作量大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性、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学生的管理人员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且精力充沛具有耐心和爱心。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都是毕业不久的新教师,年轻化倾向比较严重,不管是在管理方法或管理手段上都缺乏丰富的经验,与学生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从而最终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设。

(三)学生层次分明,良莠不齐。高职院校的前身不少都中专院校,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每年招生的学生而言,层次是多样的,有三年制大专生、五年制学生、成人再教育学生以及本科函授学生等等,学生来源复杂,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在知识结构、年龄层次以及思想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也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四)学生的思想素质整体偏低。由于高校扩招的因素,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初中分流后未能进入高中或中专的初中生,二是高中分流后未能进入本科的高中生,整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初高中综合素质较差的一类学生,整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相比本科院校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思想上,不少学生存在着懒惰、拖拉、集体意识差等不良思想,这也都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三、改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辅导员及班主任的文化素质,熟悉基本的教育学原理,了解学生的专业性质及就业方向,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管理人员的培训,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邀请相关的学生管理专家为辅导员开讲座,深入培训与指导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选派部门的辅导员去外地参加进修或培训;二是从校外选聘有经验的学生管理人员来充实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队伍,鼓励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带动新教师;三是增强学生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辅导员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具有非常直接且关键的影响,只有辅导员的思想端正、行为规矩,才能言传身教地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学生管理的制度化。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必须坚持制度化和法制化,在学院内部制定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制度,班主任对于每个班级也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在保证学生基本权利的同时,让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坚持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掌握方法,在管理中避免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辅导员在对待学生管理上不能“一刀切”,要加强与每个学生的交流。尤其高职学生已经成年,有自己的思想和尊严,辅导员在进行管理时一定要给学生留有面子和余地,尽量使用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塑造高职学生优良的人格。

第5篇:五年制大专辅导员范文

【关键词】 陕西;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辅导员作为民办高职院校管理队伍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学院的学生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他们是组织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路人。加强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认识水平的关键因素,做好此项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维护民办高职院校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尝试着结合陕西省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得到民办高校同行的指教。

一、陕西省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

1、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队伍普遍年轻化

截止目前,陕西省共有民办高校17所(不含独立学院),其中民办高职院校9所。据初步调查,民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普遍年轻化,他们中大部分源于本校留校生,部分来自其他民办高校刚毕业的流动招生就业人员,极小部分来自离退休或社会再就业人员。这样就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很不合理的辅导员队伍。

2、辅导员队伍中专业对口人才奇缺,高学历人才比例偏小

以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近几年的辅导员队伍为例,绝大部分辅导员所学专业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而且本科以上学历的辅导员更是凤毛麟角,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知识欠缺的情况。

3、辅导员队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手段粗放

如上所述,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来源大部分是招生业绩好留校的,其余部分是从兄弟院校或社会上吸纳进来能招生的。由此可见,对从事辅导员岗位的“门槛”标准较低,且大部分辅导员几乎没有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从业经历或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有的还尚未取得国家认可的高校毕业证书,因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手段基本上是粗放式管理。

4、辅导员日工作时间较长,办公条件简陋

民办高职院校的性质和学生特点决定了目前辅导员在学校中处于工作时间最长的一支基层管理队伍,他们从早到晚几乎全天候在校工作,且办公条件相对简陋。

二、陕西省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陕西省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1)民办高职院校领导对辅导员队伍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教师职业所赋予的职责是不断塑造学生心灵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作为民办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每天和学生面对面地接触,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需要人格再塑的大学生,哪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因此,辅导员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是何其重要,对在校的每一位大学生可以说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遗憾的是,目前各民办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棘手问题,各级领导在思想上、精力上和财力上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未提到应有的高度上。

(2)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差,人员流动性大。由于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的性质和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导致队伍稳定性较差、流动性大。在每年招生期间辅导员几乎“倾城而出”全力招生,招生结束后再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或重新分流组合,几乎年复一年重复着这种人员管理模式。因而,每年的9、10月份是辅导员流动最大的时段。

(3)有效的定期培训进修机制不健全。绝大部分辅导员在管理中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到了学生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中,很难抽出时间来学习新知识。尽管对学院有深厚的感情,在工作中也有甘愿奉献的精神,但由于自身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在管理中存在一些短板。在日常培训中,无论是培训内容,还是培训时间的分配保证上,未能形成健全的培训机制。在培训内容上仅仅注重政治理论和基础教育等方面的一些培训,但在教育学、心理学、法学、伦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培训却很少,比较前沿的学科知识更是鲜有涉及,缺乏科学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2、陕西省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招生工作仍然是民办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生源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招生工作一直是各民办高职院校每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全国而言,高中毕业生人数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对民办高职院校形成更为严峻的局面。为此,争取更多生源成为各民办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下去的第一要务。为能留住这部分擅长招生的人员,民办高职院校就不惜一切为这部分人提供一份岗位,而辅导员工作岗位则是首选,辅导员岗位在整个学院岗位中的地位就显而易见了。

(2)辅导员工作时间长、待遇低,缺乏应有的地位尊重。在民办高职院校里,相比其它工作岗位,辅导员工作时间最长,基本上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因而具有一定丰富工作经历或高学历者都不愿意选择辅导员工作岗位。加上辅导员岗位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待遇跟不上,形成了辅导员工作不安心,队伍稳定性差、人员流动性大的不良状况。

三、加强陕西省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1、提高学院各级领导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民办高职院校各级领导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要像要像重视招生工作一样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真正做到管理育人和事业留人。

2、改善辅导员薪金待遇,做好辅导员工作和发展方面的政策保障

提高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薪金待遇是稳定辅导员队伍的关键。因为民办高职院校里辅导员队伍是一支与学生联系最多、工作时间最长的基层管理队伍,可以说是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因此,要不断改善和提高他们的薪金待遇,不断缩小他们与本院同级别专职教师的收入差距,使他们能够心踏实地在此岗位上工作。

制定促进辅导员工作和发展的政策。一是切实解决辅导员职称评定问题,学校要根据辅导员岗位职责要求,对符合国家职称评定条件的,要尽量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辅导员在其岗位上稳定发展,建功立业;二是支持和鼓励辅导员进行业务提高和学历深造,从政策的制定、待遇和职务晋升等方面倾斜,使他们愿意在辅导员岗位上长期工作。对符合教学条件的,也可根据本人意愿,向教学、科研等工作岗位转换。

3、注重辅导员的选聘和人员整体配备工作

(1)切实做好辅导员的选聘工作。各民办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辅导员的选聘工作。招生工作对民办高职院校固然重要,但在辅导员岗位的人员配备上,决不可迁就或随意,学院内涵建设发展上去了,生源也就带来了,学院整体就处在一种良性的循环发展中。所以,要选聘那些热爱民办教育事业、甘愿奉献、德才兼备、潜心育人、作风正派的优秀人员,让他们不断充实到队伍中来,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辅导员队伍管理水平。

(2)认真做好辅导员队伍的整体配备工作。民办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基本情况是既有计划内的高职生和五年制大专生,又有计划外学生,因此,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和民办院校各自的实际情况,对辅导员的配备应采取分层分类对待,不能一刀切而论。

4、扎实做好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辅导员队伍选聘和配备好了,不等于辅导员工作就搞上去了。要想使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强化,就必须对辅导员进行不断培养和培训。所以,民办高职院校要逐步完善辅导员培养培训体系,要积极争取并参加省教育厅每年组织的辅导员培训班,并要善于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兄弟民办高校先进管理经验。在培训的内容上不断完善和深化,使辅导员自身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同时,促进学院的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娄冬.高校辅导员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J].科技信息,2008(30).

[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第6篇:五年制大专辅导员范文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教育实效性;“三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054-0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般而言,中高职衔接模式有以下三种:①五年一贯制模式;②对口升学模式;③分段贯通模式 。近此年来,湖南省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充分结合自身优势,探索中高职衔接“Family”模式。本文基于商贸中高职衔接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的教育现状对改善中高职衔接学生的教育提出建议。

一、中高职衔接学生的特点

(一) 年龄特点:社会化程度低但可塑性大

中高职衔接学生一般在15―17岁左右,处于青年早期,其适应社会并积极改造社会的能力不高,世界观尚未形成,可塑性极大,个性中理性的成分有待进一步发展。就人性而言,人都有趋乐避苦、避重就轻的本性。人的这种特性越是在低龄人中表现得越明显。对这一年龄层的人, 如果教育者放松对他们的要求,就会使人性中的消极面充分展现,人性中的积极面相对被遮蔽。这一阶段的学生,面对升学压力的消除,大学自由时间的增多,会被眼前新鲜的世界所吸引,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会被不良的行为所误导。

(二)智能特点: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弱但动作智能强

人的智能可以分为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动作智能、自然探索智能、社会探索智能。中考、高考主要检验的是人的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职校学生已经被检验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比较弱,对于像英语、语文等这类课程的接受能力不强,兴趣不足,相比而言,动作智能、音乐智能较发达。如在2014年下半年学院技能大赛的发动机拆装比赛中,中高职衔接班的学生拿了第二名,第一名是他们的学长。而在校园歌手大赛中,这类学生不管是参加比赛还是当啦啦队,都特别积极,而且表现得非常出色。平时,院系组织的体育运动类活动也深受他们的欢迎。

(三)学习活动特点:学习目的不明确但动手能力强

他门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与理论课相比,他们喜欢上实践或实训课。但由于基础弱,学习动机不足,再加上长期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缺乏兴趣,因而学习态度不端正,逃课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在与学生的座谈中,当问及为什么要读高职而不从中职学校毕业后立即工作时。学生的回答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为了拿到大专文凭;二是自己不想过早或害怕走进社会,父母也认为其年龄还小,也供得起;三是确实想读大学,但这类学生仅占20%左右。虽然第一类学生也有目标――拿到大专文凭,但是这种动力不足,加上身边同学的影响,很难认真地坚持下来。而真正有明确目标的只有第三类的20%,因此,这类班级的学习氛围不如普招班。

(四)自我管理特点:自我约束能力弱但参加活动热情高

与学习相比,他们喜欢娱乐活动,但这种活动要合他们的追求并且要有他们参与其中,而不只是当观众。与集体活动相比,他们更喜欢由个人展示的活动。如:同样是院团委组织的活动,一项是校园歌手大赛, 另一项是“我的团支部我的家”活动,前者报名参赛和主动当啦啦队的同学都很积极。而后者只有几位班干部同学在做,需要提供个人和集体照片资料的时候,鲜有人回应,除PPT展示外,还需才艺表演,三周过去了,没人愿意表演,即使合唱也没人参加。总的来说,他们对未来的生活没有明确的规划,由于自我约束能力弱,“吃饭――睡觉――上网”成了他们的主要生活模式,再加上自信心不足,不愿或不敢与他人交流,渐渐地脱离集体,生活也变得散漫。

关于提高中高职衔接学生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五)心理特点:抗挫能力强但自信心不足

与本科生相比,大专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较强,而中高职衔接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更强。因为他们一直被外界认为是差生,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会渐渐地自我设限,导致自信心不足,常常回避面临的问题,或者信心过度膨胀,瞧不起身边的人,再加上这一年龄的学生渴望独立,具有较强的叛逆意识,自我意识强,因而变得不合群,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2014年9月学院心理咨询室对新生做的心理普查中,2014级中高职衔接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占到了中高职衔接学生普查人数的39%。

二、中高职衔接学生的教育现状

(一)教学模式待转变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即动作表征、形象表征、符号表征。目前,这类学生大都还处于动作表征、形象表征比较发达的时期,但我们的教育却假设他们的符号表征系统已经发达,因而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符号表征方式占主流,这严重不符合中高职衔接学生的智慧生长特点。而且实践教学严重缺乏,远未达到特色要求,不少专业脱离企业。在对商贸学生所做的某门课程学习现状的随机抽样调查中,结果如下:

图1教师授课方式的调查结果

图2学生喜欢授课方式的调查结果

从图1和图2和对比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并不受学生的欢迎。如果将这样的教学模式用到中高职衔接学生身上,其效果不是非常理想。

(二)师资队伍待提升

一方面,“三师型”教师不足,这里的“三师型”教师不同于某些学者提出的“‘双师’+职业指导师”的“三师型”教师,而是指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师。教师是学生与课本的桥梁,教师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目前,学院中高职衔接班不仅实训课教师严重缺乏,大多数教师未经生产第一线实践,而且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教授学生。同时,学院的课改、教改不够,尚未找到适应这类学生成长的有效方式。

另一方面,在管理层面,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甚少,很多一线的管理者(辅导员、班主任),缺乏管理经验,同时,工作量大,工资不高,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据某中高职衔接班的学生反映,有些教师对待这类班级的态度与普通班有些不同。比如:有些老师认为听的人不多,也就随便讲讲,或者干脆放视频,这样就会影响到想认真听的学生的积极性。

(三)家庭教育水平低

这类学生的家长虽然关爱自己的孩子,但大多文化程度不高,自身修养不够,在很多家长的眼中,赚钱就是王道,世界观、人生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因而,对孩子的教育要么无能为力,要么走偏方向。我院的中高职衔接学生大部分家住长沙、湘潭,离学校近,周末基本上会回家。据一位家住长沙市并常回家的学生陈述,父母整天忙生意,无暇顾及孩子,周末孩子回家,父亲也很少跟他说话,一开口就批评他,导致他特别自卑。他在家看到的,不是父母恩爱、家庭和睦的情形,而是父母打架、母亲常被打伤的情形,这样的家庭环境不仅对他的学习没有任何帮助,而且还让他产生了对婚姻、家庭的恐惧,并患有轻度的抑郁。

三、提高中高职衔接学生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针对中高职衔接学生的特点以及教育的现状,要想提高这类学生教育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一是激励学生的成就动机。首先,把每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告知学生,让他们明白与不学习相比,学习可以获得哪些优势;其次,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愿意尝试学习;最后,可以通过各种竞赛,让他们体验在竞赛中获得的成就感。

二是发展学生的责任感动力。在少年时期,主要通过发展学生的兴趣来提高教学效果,成年后,应推动“兴趣+责任”双驾马车,着重发展学生的责任感动力,建立责任驱动。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角色责任、义务责任、能力责任、原因责任。

三是进行课改、教改,改革以符号表征方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偏重于动作表征、形象表征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少一些理论说教和抽象的表达,多一些学生更易接受的音像、形象直观类的表达,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构建“三师型”教师队伍,搭建学生成才的 “立交桥”

一要提升教师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素养、实践能力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特别要引导和鼓励教师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二要创新教师培养机制。一方面,以“三师型”为目标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学校为每位教师制定“三师型”发展目标,重视新教师的岗前培训,积极搭建专业教师与行业实践的平台,建立教师了解学生的合理机制。另一方面,引进优秀一线管理教师的同时,经常对本校的一线管理教师进行实用性的培训,并适当地提高这类管理人员的待遇,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留住人才。

(三)健全学生管理机制,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一是健全管理学生的机制。一方面可成立独立的部门机制,如设立独立的五年制教育教学部,配备专门人才和制度管理五年制学生,使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将中高职衔接学生分散到各个普招班,实现“班级净化管理”,并对这部分学生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实施跟踪管理。

二是健全学生的自我管理机制。重点突出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型组织、社会公益性组织、社会实践型组织等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建设,如学习约束自查组织、寝室文明管理组织、文娱体育组织、志愿者服务组织、环境保护组织等。让学生在服务自身的同时,锻炼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增强社会责任感,并直接检验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此外,还可建立学长制和学生自我管理价值评估机制,前者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直接参与低年级学生班级日常管理,能够起到示范作用。后者通过考核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和能力,对学生自我管理的成果进行鼓励或对学生自我管理的缺陷进行纠正,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突出体育育人的理念,促使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作为一种行为教育,除了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外,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战略性意义。

一是能增强自信心。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等设定具体目标,并由低向高,由易到难逐步推进,使学生既能克服恐惧心理,又能主动、自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愉快地完成目标,还能强化学生的自信行为,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产生和培养。

二是能形成良好沟通,培养集体荣誉感。体育运动特别是集体项目,不管是规则的理解、比赛的过程,还是最终的结果,都需与队友、教师有良好的沟通,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三是能提升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可利用体育规则来增加学生的自制力和自律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项体育项目都有其内在的特性,不同的体育项目能培养不同的品质。同时,在体育活动中,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挫折”,提高学生对待逆境的能力。此外,学生对感兴趣的运动会去认真学习、钻研,能够增强他们的拼搏精神。

(五)打破“5+2=0”教育模式,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5+2=0”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学校五天里所受到的良好教育与两天在家庭所受的不良影响相抵消了,这种观点虽有些偏激,但明确指出了学生所受的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冲击之大,因此我们要重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首先,加强对问题家庭家长的教育。有条件可开办家长培训班,培训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如果不能开办培训班,可建立学校与问题家长的联系机制,使他们及时关注孩子的状况,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其次,建立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机制,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进行交流,并扩大家长委员会的规模,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教育不单是学校的教育,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成才创造出一个优良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琪,刘萍.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 职业技术,2011 (9):97-97.

[2] 谢一风.刍议“3+2”模式高职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6.

[3] 葛莉,屈海群,李闷管.试论高职高专“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9 (12):46-47.

[4] 肖称萍.构建职教“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制度保障探析[J].职教论坛,2010(34):69-71.

[5] 杨小萍.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1):91-92.

[6] 张琦.浅谈高校体育育人形式[J].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6 (5):148-148.

第7篇:五年制大专辅导员范文

一、首先谈谈班主任辅导员如何进行管理育人。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巧妙地实施“管理育人”呢?

1、注意心理学上讲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作为辅导员班主任的我们,如何在学生一入校门,给他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未来的“管理育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善用各种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温馨的氛围,陪伴学生们一起成长!

案例:学生们入校,首先就是军训。带过四届学生,每一次的军训,我都很难忘记。这里,只举一例。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新生都被学校拉到辽宁省军区教导大队(鞍山汤岗子)训练两周。训练很辛苦,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有几个吃过这样的苦?!部队里住的,吃的也很一般,每天起早贪晚。他们在骄阳下,在风雨中训练,我就在骄阳下风雨中助阵、陪伴,同时经常与教官沟通,到他们的寝室,到他们的饭厅,鼓励他们,温暖他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一个男生很调皮,因为家境好,吃不了苦,就装病在寝室,不出来训练。教官查寝室,说他在寝室悠闲自在地听光碟音乐,在写日记,根本不像有病的样子。我也发现了这个秘密,可是,我没有戳穿。因为他们有自尊!我就假装糊涂,不辞辛苦,一天三次地给他送病号饭,陪他聊天,两天后,他终于“崩溃”了,说“老师,我错啦,明天我就去训练,一定不要托班级的后腿,老师谢谢您!您就看我以后的行动好了!”军训结束的最后军民联欢,我亲自和同学们一起精心排练了三个精彩节目,并且亲自登台,穿着军装和他们一起演出,还独唱了一首歌曲,赢得满堂喝彩!班风初步形成,老师的鼓励和带动,给学生们信心勇气和力量!

接下来是中秋节,秋季运动会,我都会想尽办法,亲自参与到同学们中,和他们一起同呼吸,共欢笑,唱歌跳舞,一起赛跑,大家拧成一股绳,开心玩乐,一起憧憬美好的大学生活,憧憬多彩的人生,班级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言传不如身教!如果班主任辅导员能在运动场上奔跑,学生们就会踊跃积极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担当意识,吃苦精神,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给学生们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让他们身心得到洗礼和成长。

事实是:大学的活动很多,要善于利用每一次集体活动,抓住每一个可以促进他们成长的瞬间,帮助带动他们成长!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尤其对于我们这些高职院校的学生。

3、关注寝室的同学关系。大学生活常常以寝室为单位展开,曾经有一部电影“女大学生宿舍”就是专门反映女大学生寝室生活的剪影。我们的学生在家时都是享用自己一个人独立的房间,我行我素惯了,不懂得分享、照顾别人的感受!所以,大学生的很多矛盾,都在寝室爆发。(尤其对于从来没住过校的学生,可谓是不小的挑战)班主任辅导员要时刻关注同学中隐含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调配寝室,要经常深入寝室了解情况,把一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寝室矛盾一般有:偷盗问题;影响别人睡眠行为(比如,人家睡觉,他在打电话);不拘小节,乱动别人东西;不按时值日,又不注意个人卫生;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破坏团结等。近年来,很多起大学生的恶性事件都在寝室发生,如马加爵事件等。我在工作中,首先关注寝室的组合,然后帮助各寝室同学选出“德高望重”的寝室长,最后协助寝室长幕后协调同学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辅导员的干预是巧妙的,是隐性的,因为青春后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行(事实有些事情他们处理不好),不愿别人干涉太多。老师以一颗平和之心,如大朋友一样,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疾苦,理解他们情绪的变化,平等地与他们对话和交流,而不是单纯指手画脚,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最好的教育是无形的!

4、班会很重要!那是师生们交流最好的平台!也是学生们展现风采的舞台!各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主题:学习读书,兼职打工,友谊爱情,前途未来,旅行游乐,运动比赛,新闻时事,规章制度,行为习惯等都可以拿到班会上讨论,鼓励同学们各抒己见,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这也符合当代大学生信息丰富,愿意表现自己,有交流的愿望,渴望友谊和理解的心理特点。独生之女在走入社会前,应该有这样集体磨合的训练,合作精神的培养,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这也符合社会对高职高专的人才的需求。

案例:我带的旅游04级学生(三校高中混合班)刚入校第一学期,不经意间,我发现,有的同学不尊重打扫卫生的工人,出口不逊,还有一次,某个女生和门卫工人对骂起来,说人家就是一个“看门的狗”等……还有的女同学夏天穿的过于暴露,个别谈恋爱的同学,在班级在校园内不注意影响,过于亲密等,结合这些问题,我组织召开了以“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为主题的班会。会上,我告诉他们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每个人都有需要“自尊”,每个人也都有被人“尊重”需要,小到婴幼儿,大到耄耋老人,而且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获得平等尊重,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然后和同学们一起列举生活中各种现象,大家一起讨论、分析,最后达成共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有的生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尊重的!班里以后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班主任辅导员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了解同学中出现的问题,如果是个别问题,单独和同学聊天解决,如果是共性问题,需要巧妙地利用班会解决。

5、工作要有针对性。不同专业,不同的生源,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家庭背景等,教育引导的方式各不相同。如高中生,三校生,实践生,五年制大专生学生特点各不相同,管理方式也一定要各不相同。英国有一本畅销书我读了:“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水星”说明男女之间仿佛来自不同的星球,差异很大,我们对男女同学的管理也应该有所不同。(我当班主任时,经常给男女同学分开开班会,因为有需要特别嘱咐他们的东西)。不同性格,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学生会选择不同的专业,如旅游、酒店,家政,花卉女生特别多,而且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外向,学文科的居多,而建筑、园林工程信息工程、木材加工等,学理的居多,男生多,这些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等。来自农村、来自城里、来自多子女家庭,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来自单亲家庭,来自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来自贫困家庭,来自本省,来自外省,来自省内不同区域的同学特点都各不相同。我在做辅导员时,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然后对学生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影响。

除上面五条,班主任辅导员还要和任课老师多多交流,和其他各类管理人员多多交流,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学生们方方面面的情况,必要的时候,要和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多角度看问题,巧妙处理问题,相信这样的“管理育人”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的教育也会可持续发展!

总之,现在的大学生,吃苦精神比较差,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薄弱,缺乏独立性,抗压能力较差,缺乏合作意识,比较自私,强调自我,张扬个性,或过于自信,或过度自卑,不能很好地给自己定位……他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真诚的理解和关爱,是带动,是陪伴,是包容,是尊重,是鼓励,是表扬,是期待……新生入学第一学期,这些都非常重要!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在这一时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这一学期,能利用“首因效应”,能利用各种活动,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及需求,积极引导,以身示范,相信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我带过的四届学生身上得到很好的印证。

二、接下来,我想谈谈任课教师(包括实验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育人”。熟话说:先学做人,后做学问。如果不会做人,任何学问都将没有意义(甚至起相反的作用)。这在我们高职院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培养的是高技能型服务人才。我们的学生走向职场更加需要的是服务意识,是积极的心态,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合作,是表达沟通的能力,是不断学习向上的劲头,是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是健康的身心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点粗浅的书本知识,和一些简单的专业技能。如果我们的学生会做人,知道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我们高职的这些书本知识和技能,他们不会太费力就能掌握的。关键是态度问题,思想意识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班主任辅导员来努力,每个任课教师实验人员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我们的每一位任课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所学的专业、未来职场需求,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学生都将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

根据自己的经历,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自己的感受,希望抛砖引玉,和亲爱的青年朋友们一起探讨,期待共同提高!

1、任课教师的准备很重要!这里说的准备,不是“备课”(当然,任课教师一定要备好课的),而是你要知道:你教的学生是什么类型的学生(三校,高中,初中,实践班,三校高中混合班);你教的是什么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特色,他们未来的职业走向;除了简单的理论知识,他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实践能力;他们未来从事的行业有什么特点,需要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他们的专业是自己选择的吗?还是家里人帮助选择的?或者迫于分数,服从分配,而他们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你所教的班级学生构成特点如何?(如男女生比例,年龄,区域,兴趣,爱好,理想等)……如果是专业课教师,就要多准备“专业”以外的东西,以全方位地帮助学生!如果是基础课教师,我们就要多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特色,未来职场需求等。不论是专业课还是基础课老师亦或是实验教师,我们都要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行业的发展变化,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书的同时,不忘记“育人”,甚至把“育人”看得比“教书”还要重要。

案例:我在22年的从教生涯中(尤其在我们学院的高职教育经历中),无论教什么班级,我都会事先做好上面的准备工作。“有备无患”!比如教酒店和旅游的学生,我会多和酒店和旅游的专业老师沟通,了解他们行业特色;会结交外面优秀的行业高手、管理人员,和他们探讨学习;会特地走人才市场,看市场对该行业人才的具体要求;会在旅行和住店过程中深刻感受和体会该行业的工作规律;会读相关的报刊杂志,会在广播电视新闻网络中搜索相关信息;会和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用各种方式交流,整合他们的信息,传递给下一届的学生。各行业是不同的,但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又有很多共性的东西!那就是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是一致的!比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基本写作能力,基本的外语能力,基本的计算能力,对电脑的基本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收集信息检索信息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抗压能力,吃苦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基本能力,都是和我们的“育人”分不开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培养和引导,同时以身示范,为学生做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

2、任课教师要利用好每次课的三段时间,结合授课内容,结合专业,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他们的兴趣点,巧妙地施加影响和教育。

刚上课的前三到五分钟(特殊情况10分钟),我都是把收集到的最新信息和同学们分享。当然,这些信息或与本次所教课业相关,或与同学们的专业相关,或与未来职场行业相关,或对他们的身心有好处,或针对同学们的日常行为和现象,有利于他们修正自己的行为,提高综合素质,或者是学生们关注的事实政治赛事新闻等,目的只有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这简短的时间里,巧妙地拉近彼此的距离,巧妙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稳定学生情绪,更好地开展接下去的课业活动。(当然,这需要老师不断学习积累,大量地收集信息,筛选精华,以独特的视角,向同学们精彩展现)。有很多学生,给我留言:老师我的英语很烂,基础不好,可是我特别喜欢上你的英语课,每周都盼望,在所有科目我唯一没翘过的课是英语,因为在你的课上我会学到好多……谢谢老师!可见,课前的这段时间对学生有多重要!

中间的一段时间就是课间10分钟,可以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或者解决随时发现的问题。比如,一次上课,我发现有两个同学情绪很不稳定,心不在焉,这和他们的平时表现不符。为了不影响授课,课间,把他们分别叫出来询问,原来两个人在一个寝室,因为一些小事儿,两个女孩儿大打出手……然后,我对他们耐心说服教育,以我平时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最后两个人握手言和!还有一次,我给一个班上课,感觉学生们的状态不对劲儿,很闷,很忧郁……课间决定让他们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此刻的心情,不记名!学生们纷纷写出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失恋了,心情不好;有的说家里的钱还没到,有些焦虑;有的说和同学闹矛盾了,很难过;有的说身体不舒服,感冒了;有的说不喜欢这个专业,心里矛盾;……了解到情况,然后帮助同学调整,最后大家都能集中精力上课学习。课间10分钟能解决好多问题,我们要在放松中对这段时间加以有效利用。

课程结束前的三到五分钟的总结也很重要。可以表扬,可以鼓励,可以提出下次课的期待,如果赶上节假日,可以送上温馨的祝福,为下次课埋下伏笔!这也是育人不可忽视的一个小环节。除这三段时间外,每学期的第一次课,和最后一次课也都非常重要,是育人的最好时机。

我每学期的第一次课通常都不讲课。“磨刀不误砍材工”!尤其对于新接的班级就更为重要。“首因效应”在这里又派上用场。编筐窝篓,全在收口。最后一次课的总结绝对不可忽视,因为学生们需要老师的评价,老师也需要学生们的认可。我们的课还要可持续发展。有始有终,也教会学生们如何做事!

3、任课教师要建立和学生们的课外联系,使“育人”扩大化,课外化,持续化。我的QQ、我的电话都向学生们公开。我空间里所选择的照片文字音乐等,都对学生们有积极的影响,给学生们力量知识和勇气。我在鞭策自己的同时,也在鼓励学生。在那里,我们共同提高成长!在学校在课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课下学生们遇到的突发问题,我们都可以在网上沟通。不能及时交流,他们给我留言,我就回信,给他们以指导。在网络上解决的问题有多少,我是真的数不过来了……几百名学生,一届又一届,大量的信息,有欢笑有眼泪……手机短信和电话也是经常利用的。现代化的通信设施也为我们的“教育”插上翅膀!

作为任课老师(实验员),“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的含义太丰富,岂止几堂课,几本书可以完成!所以,老师的工作绝不是8小时工作!是每年每月,每天每夜,每时每刻!所以,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三、最后,打铁还要自身硬!无论是班主任辅导员,还是任课教师,永远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而且最好我们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学。如此,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他们实施有效的影响。如果我们传递的信息,学生们早知道了;如果我们说的话、做的事、传递的知识无法让学生信服;如果我们缺乏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就无法到位!特别欣赏的一位年轻教师是复旦大学的“两课”教师陈果,她的渊博学识,她的精彩表达,她的形象气质,她的人格魅力,为复旦的莘莘学子所喜欢所追捧,她的课是复旦大学最受学生喜欢的课之一。另外一个特别欣赏的同龄教师是北师大的于丹。最感动的不仅仅是她渊博的知识,还有她的敬业,她对学生的真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