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教育科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追求平等与卓越,鼓励个性与创见,培养创新意识和人格
美国教育部《2001-2005年战略规划》指出,“教育部的使命是确保全国所有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并促成其在教育方面的卓越,教育部帮助来自各种背景的学生――不论种族、国籍、肤色、残障、年龄、性别――在美国教育体系下达成卓越的机会得到保证。”英国的艾斯特莉・莫里斯在《从传递结果:到2006年的战略》中也指出要构建一个公正而全纳的社会,每个人必须具有实现一切潜能的机会。在追求平等与卓越的同时,西方个体文化鼓励独特、有创见,激励和促进个人创造力和潜能的发挥。美国心智发展学者、哲学博士约翰・钱斐(John Chaffee)提出了培养创新能力的5种方法:对创造性的环境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开发脑力资源最佳状态;采取措施促使创造性的思想产生;为创造性思想的酝酿留出时间;当创造性思想一出现就要及时抓住它们,并进行跟踪。为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开发其潜质,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当代西方在改造教育大环境方面有很多举措。加拿大的老师在课堂上不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大脑充满疑问,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问问题的能力和勇气,千方百计地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以及面对问题如何寻找答案,教会他们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后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就可以自己独立地解决。当代西方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人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从而助长了西方人对多样性的追求,造就了以多样性为特征、多元化思想共存的西方教育理念,教学氛围自然灵活,较少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没有太多必须遵守的强制规范和统一要求,在教与学的设计、内容和方式上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使得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会感到轻松与自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哈佛大学的课程类型分为4 种,教师讲授课程、学生个别学习课程、讨论课程以及学生与教师专题讨论会,不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由于师生平等,民主气氛较浓,学生就不会屈就教师的权威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学生们必然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怀疑权威,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二、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认为要“从做中学”;布罗菲(Brophy,J.)与阿勒曼(Alleman,J.)也认为,通过亲身参与活动而获得学习体验,其收获要比光靠听、写、读获取知识的形式多出很多。从科学教育的角度讲,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获取教师传授的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家获得这种知识的过程,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乐趣,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尤其培养了创新的能力和热情。当代西方的科学教育非常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整个的科学教育过程是一个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倡师生平等、互助交流、敢于质疑、共同发展。在美国,实验课多为设计型实验而少验证性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和方法,自行分析评价实验结果;德国和日本的大学现在也提倡产学研综合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和尽早让学生参加科研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世界性趋势。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非常注重利用课外时间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创新能力,课外实践四年累计总学时相当于全部课时的1/3 左右,共包括三个计划:本科研究导向计划――在教授们指导下做一些研究实验,可吸收70% ~80% 的本科生;本科实践导向计划――与企业结合,组织学生参与某项设计或工程实践,大约有30%的本科生参加;技术创业计划――只是少数优秀学生参与,探索创新,甚至允许办小公司去实施。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综合性,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更新速度,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科学教育内容的时代性,适当增加了新科学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遗传工程等一些科学的最新知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90年公布的科学教育大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能量、进化论等知识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优育和无性繁殖、光导纤维等科学领域的最新知识;德国高等学校力求把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知识引入教学中,使高等学校教学与实际息息相通,理论联系实际。目前,各国都不断调整学科知识的内容,教材更新很快,那些已被科学发展超越的陈旧内容不断被摒弃,补充以现代与未来科学中具有基础意义的新内容。知识的时代性加强了科学教育过程与现实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联系,并使创新建立在了更高的起点上。知识经济时代,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学科不断涌现,创新需要更广泛的知识作为基础。为了适应当前的“新综合时代”,克服以往学科课程过于精细、学科界限过于分明的做法,西方国家都采取了课程的整合或综合。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就打破科学课程设置上已有的学科体系和界限,对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等进行了跨学科的整合。西方发达国家还出现了一种科学教育的新模式: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gy)、社会(Society)教育(简称STS教育)。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各类学校的课程大纲里,共有1000多个以STS为主题的课程。在校学习时间是有限的,随着日后科技的快速发展,学生必然面临不断更新、补充新知识的问题。为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利于知识的自我更新和迁移,西方国家普遍采用了加强基础教育的措施,在大学的一、二年级不再按专业培养。在美国的高等学校,一般情况下,学生入学后的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全部学习普通教育课程,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其课程总量通常占学士学位课程总量的1/3左右,若计及选修课中的一些课程,可达50%左右。德国把一、二年级称为基础学习阶段,学生分系不分专业,同系学生学习相同课程。法国称大学一、二年级作为第一学习阶段,学生分十个专业方向,主要接受普遍教育。
四、结论
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创新型社会,这必须要靠全社会的努力。当代西方创新教育的根基在于注重均等与卓越,为每个人创造条件,给每个人以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给个性的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从创新教育手段上来看,一方面,当代西方在改造教育人文环境方面不遗余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批判精神,这是创新的动力之源;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加强了时代性、综合性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正方兴未艾,学习当代西方的创新教育经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地区间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状况,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均等的机会;2.社会、学校、家庭要更新观念,不能只以考试分数、升学率来考核教育成果,注重个性的培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3.注重创新与批判意识的培养,努力建立新型的平等师生关系,允许并鼓励学生怀疑权威、提出质疑;4.教学内容要更多地体现时代性与综合性,与世界接轨;5.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将优秀的教学资源放到网上,供学生免费学习;6.要加强实践教学,增加设计型实验的比重;第七,加强教师的进修教育,创新型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基础与保证。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C017),课题名称:《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甫贵:《西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演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2][美]阿尔文・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黄明坚译,中信出版社,2006。
[3]于成龙:《比尔・盖茨全传》,新世界出版社,2005。
关键词:微课;有效教学;大学英语;苏州大学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2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67-03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有效教学
如何高效地实施教学一直以来是教育工作者们不懈追寻的目标。因此,对于教师有效性以及有效教学,学界展开了大量研究。英国教育学家克里斯・基利亚可(Chris Kyriacou)在《学校中的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 in School)一书中指出:“有效教学关注的是教育如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理想学习。”而美国学者克里尔・亚当斯(CheryllM.Adams)在《有效教学的特点》“Characteristics ofEf-fective Teaching”一文中将有效教学的核心特点归纳为以下五点:
1.对教学基本原则与程序的了解;
2计划与准备;
3.教学经验;
4.教学技巧的自我反省与改进;
5.`活性。
我国学者姚利民则从教学效果出发,认为“有效教学”须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与效率。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又造就了当前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等。这两种变化与发展改变了现代人获取知识的方式与学习习惯,也使得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高质量地展开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育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微课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早在2001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就提出“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随后,中国出台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一系列国家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同时,明确了教学信息化的目的和任务。教育信息化10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在国际上,UNESCO(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移动学习指南(2013年)给出了13条建议,其别强调“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保证课堂时间的有效性、支持情境学习、促进无缝学习”。
自此,YY(在线学习平台)、MOOCs(慕课: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等数字化平台在社会上迅速蔓延:国际上美国名校借慕课搜罗“最强大脑”、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为在线学习与学历、学位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国内的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等陆续探索实施学生网上学分认证制度;上海50多所中小学年内试点慕课教学的免费在线学习。网络学习无缝整合的时代悄然来临,国内已有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超星名师讲坛、cALTs\JALIs等优质共享资源。
在众多资源形式中,微课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迎合了时代需求和大众心理,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及泛在学习方式需求的不断增加,都为灵活、便捷、高效的微课提供了深厚的应用土壤。”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的、完整的教学活动”。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认为:“微课符合时代的要求,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充分的、有趣的讲解,符合当今紧张的生活节律。”
当前,全国范围内各类微课赛事活动在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高层教育部门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中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等,大大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微课教学中的应用。
三、微课与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为大学英语有效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但若使得这一可能成为现实,还需提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本文将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英语微课制作为例,探讨如何设计与制作微课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依托现有大学英语课程,研究全新版大学英语微课程设计原则和制作,建设了以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综合英语第一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为主的相关微课群,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课堂互动交流,并为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提供了有效支架。其中,一些经验与优点值得与广大英语教育者分享。
(一)微课群的建立
微课制作,通常为独立的迷你讲座,讲授的知识点亦是单独分散的。而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的微课制作是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大学英语微课群,以相对的系统化满足学生对大学英语学科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知识传输的效率,建构完整的学习流程,方便复习检测,使学生能随时随地并深入地学习,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意图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综合英语第一册共8个单元,而根据实际上课安排,一学期共完成6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因此,微课群的制作共包括前6单元,每单元均由2个微课构成:词汇微课和文化微课,其中也涵盖了阅读、写作、修辞知识与技巧。这12个微课构成了紧密围绕教材的微课群,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配套材料和有效支撑。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通过词汇微课学习掌握语言知识点,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化微课学习了解单元文化背景,全面深入地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二)翻转式教学模式的建构
传统的学习过程是由“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阶段组成。“信息传递”通过教师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吸收内化”由学生课后自己完成。由于缺少教师或同伴帮助,学生的“吸收内化”时常感到挫败,容易丧失学习动机。而苏州大学的微课群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改变了“信息传递”在课前进行的传统学习流程的弊端,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交流,给予辅导,强化“吸收内化”。微课还能方便学生及时复习检测,了解问题所在,便于复习巩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建构
任务型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任务的解决与完成上,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以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这一形式呈现。该模式突出针对性和指导性,以最有效地提高W习效率为宗旨。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任务,关注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全新版大学英语教材综合英语第一册微课群的制作过程中,每个微课都是以任务为纽带,配合巧妙的任务设计,最后任务得以完成。并且,在微课讲解过程中,教师会对任务进行详细地说明和解释,并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和鼓励。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给以评价,最后加以总结。
微课群的建立、翻转式教学模式的建构以及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是微课制作设计的亮点。而有效学习的三要素:有效益,有效果和有效率均在这一系列的微课群中得以实现。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与“微时代”的来临给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而微课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改革的方向,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了新的体验。当前,全国各大院校积极参与微课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的新策略。然而,目前的大学微课建设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这也是将来微课发展的一大趋势。
1.微课建设普遍向理科倾斜。而大学英语的学习尤其适合灵活运用翻转课堂。
2.一些微课开发以参赛为主要意图,注重教师发展,为大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及教学变革等方面的关注度和导向不够。目标定位上需要兼顾。
好奇心是听障儿童探究世界、了解世界的内部倾向力和动力,能激发听障儿童对科学现象感兴趣。在大班组织“天气现象——雨”活动中,让听障儿童带着好奇心去观察水开了时,水壶的盖子扑扑往上跳、壶上冒着“白汽”,亲临体验当白气遇上冷的玻璃会凝结成水滴,由此解释天上的白云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汽”,雨滴就是“白汽遇冷凝结成的水滴”,表达自己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感受到的愉快情绪,并与同伴分享。这样听障儿童不仅获得了科学知识,而且又培养了对科学现象感兴趣的情感。
科学提问,灵活指导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如何向听障儿童提出科学问题,是指导听障儿童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听障儿童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联系以往经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激发听障儿童思考。可以运用5W1H来提问,一W是“What”即“你看到了什么?”二W是“Who”即“谁发现了?”三W是“Where“即“你在哪里发现的?”四W是“Why”即“为什么是这样?”五W是“When”即“你什么时候发现的?”一H是“How”即“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要耐心观察听障儿童的操作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独立发展空间,而不急于要求听障儿童讲出答案。
教学方法的改变,促进科学活动发展
科学探索活动是听障儿童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为听障儿童探索创造条件。首先教师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应该是: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关心周围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多组织听障儿童去户外亲近自然科学,观察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如:夏季,让听障儿童了解天气炎热特征,观察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变化,倾听蝉鸣和雷声等。听障儿童十分感兴趣,这种学习效果是室内所达不到的。第三,感知觉是听障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基础,而在科学活动中,应用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获得经验更具体更形象。如:托班学习“食物——酸、甜、苦、辣”活动中,采用图片传授各种食物名称,并让孩子亲口品尝,切身感受,使听障儿童感知能力扩大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中国当代文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34-03
一、前言
在课堂教学改革视域下,纵观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其呈现出一些不足的问题。由于涉及较多专业、改革进程中课时不断缩减,一些学校安排课时仅仅为原有课时的一半,教学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通常各类学校均将其作为必修课进行设置,呈现出选修课程欠缺丰富性的弊端,课程建设应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则显现了一定的滞后性,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没能全面重视。
二、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状况
中国当代文学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同古代文学具有明显区别,并非一个形态整体封闭的专业学科,而是不具备下限、较为开放的专业。伴随当代文学的不断演变更新,各类新的文学作品、现象不断呈现,教学内容更加多样丰富,因此课程教学应全面把握文坛的新动向,在与时俱进中建设和发展。然而,从中国当代文学课堂教学应用的教材来看,教学内容呈现出了一定的陈旧性,近十年来反映当代文学思潮的文化作品极为少见,成为该领域的空白。无法显现出该学科自身独特的现实关怀性。再加上,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始终关注史的阐释,注重文学思潮以及论证梳理分析,导致教学内容欠缺生动性,无法培养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想象力以及分析感受力。
对于“90后”一代学生,其年龄结构、知识水平、心理承受力同以往学生相比,包含了显著的差别。教育的科学原则为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全面注重授课对象新时期呈现出的新变化。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们的回答:你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喜爱程度以及你崇拜的当代作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等有关问题。最终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表示对中国当代文学知之甚少,喜爱程度一般。而他们最熟悉以及崇拜的当代作家则以郭敬明、韩寒等人为代表。从中不难看出,更多的青年学生没有对当代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较多的“80后”作家以及网络作家才是“90后”学生喜爱的对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影响下,使通俗文学在学生之中更加深得人心。我们还可发现,当前医学文科专业学生眼界较窄、阅读面有限,通常处在较低的阅读层次。针对该调查结果,我们应进一步反思,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真正制定科学的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策略,方能优化实践效果。
三、有效调整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有效调整课程内容。在课程教学改革视域下,课时的一再压缩将对教师课堂教学形成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内容调整。不应单纯地删减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标、具体要求,做好整体教学内容的统筹考量,明确侧重点,确保教学内容能够重点突出,体现良好的启发性,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应尽可能地预防意识形态干扰以及束缚,依据文学史发展系统格局以及当前学生的爱好兴趣,合理地设定课时、调节教学内容。目前来讲,学生们较少接触到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因而会形成陌生之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相反,他们会对近年来,尤其是21世纪的一些文学内容充满兴趣。因此,教师应合理地将陈旧年代的文学内容课时做删减处理,增加近期文学创作内容的课时比例。
针对年代久远的文学,应把握精选原则,将一些经典作品予以保留,例如茶馆等。另外,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经典的台湾文学内容,通过迥异风格文学艺术风格,激发学生分析研究的兴趣。该部分课时比例通常应为四分之一,而80年代文学则应成为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可设置约二十课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通过梳理明确当代文坛体现的文学思潮。这样一来,学生便可清晰地掌握20余载的时间中文学的发展以及演变。另外教师还可选择近十年以来渐渐兴盛的网络文学,做好合理的补充,将其看做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课时安排虽然较为有限,却可通过引领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搜寻查阅资料,结合自我形成的阅读感受研究这一新兴的文学现象,进而使学生充满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与兴趣。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为教育培养人才方案的主体内容。当前,由于当代文学课程体系没能健全完善,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下,更加凸显了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重要性。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符合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依据学生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以及具备的专业能力,进行分层次以及分阶段的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应在低年级进行设置,将学习当代文学发展以及具体的创作概况作为主体,培养教育学生阅读定量的经典代表作品,并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夯实基础。专业课程则应选择在三四年级设置。还可根据教师取得的成果以及专长设置选修课,例如当代小说、文学、港台文学、戏剧、诗歌的研究学习等。该类选修课程对于基础课程可谓进行了全面的补充。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进程中应主动吸纳当前新型研究成果,深入探究挖掘文学作品、分析文学现象。这样一来,不仅可扩充学生视野,还可提升他们研究文学文本、判断文学现象的综合技能以及理论素养。
另外,应把握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并重的科学原则,全面显现出设置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与可用性。应依据学生自我发展需要以及现代社会特征安排选修课内容,进而为学生进行当代文学研究、创造形成有力的帮助。针对有兴趣从教的学生,可开设当代文学以及语文教学课程,使他们可全面明确语文学科的发展状况以及趋势。针对继续考研深造的学生,则可设置中国当代文学、西方现代主义等课程内容,进而升华其理论知识水平。再者,对于学生们尤其感兴趣的内容,例如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等,则可组织专题课,锻炼学生提升审美意识与能力。
课程设置应同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体会到的人生感悟紧密相连。可设置同人生现实有关的课程内容,将授课对象发展成全校学生,进而达到更广泛的影响力。
四、调整教学方式与实践手段
再课堂教学改革视域下,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熟练地掌握驾驭汉字的能力,才可清晰精准地将自我思想表达出来,方能更好地探究中国当代文学,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实践过程中应突破以往灌输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形成双向互动的良好教学模式,引入引导启发的科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1.重视听课笔记。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担任讲解的工作,而学生则一边听一边记录。这样一来呈现出机械式听讲记录的弊端问题。往往学生无法抓住重点,使得教学效果显著降低。探究成因不难看出,学生听讲的过程中无法积极的动脑思考。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不愿意记笔记,而是将教师教学课件拷贝下来应付考试。在课堂教学改革视域下,虽提倡将教师演讲人的身份与角色弱化,然而记笔记的环节仍旧不可缺少。通过记笔记,学生可将课堂中的听讲、思路、想法进行清楚的摘录登记,是主动积极学习知识、捕捉灵感的核心途径。因此,教师需要定期收取学生听讲的记录资料,引导学生如何巧妙地记笔记,重视记录环节。还可引导学生相互查看、评比,通过互评活动,做到查缺补漏,使学生真正地重视听课笔记,树立认真学习的态度,并持久地处在活跃的思维状态,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
2.做好文本阅读。文学课实践教学,应回归本体,重视作品阅读讲解,进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当代汉语的内在魅力,由审美欣赏的角度明确当代文学核心价值,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虽然文科专业学生本身便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并饱览了较多文学作品,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然而,伴随高校的不断扩招,加之文学边缘化的倾向,导致学生整体文学素养持续降低。较多学生不阅读经典作品,欠缺文学感受力。广大教师应充分重视该类问题,积极开展文本阅读训练。在开学初期应要求学生阅读一些必读书籍,通过不断的督促、预留课后作业、自主搜寻等方式,鞭策学生学习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教师还可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领会作品中渗透的情感,形成思想启迪,渐渐地提升审美感受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教师应从旁给予必要的指引启发,通过精心设计的系列化问题,促使学生独立的阅读以及思考,并作出准确的回答。这样一来学生不但了解了作品本身,还掌握了鉴赏不同作品的技巧方法。通过潜移默化的训练,学生阅读水平有了明显增长,形成了良好的研读能力。
3.引领学生说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并非教师单向进行知识传输,需要师生之间展开积极的知识交流与双向互动。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组织引导者的角色,激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组织学生自主制作课件,并依次在课上进行展示;还可在课前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作品,并设计课件。预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创造讲解以及展示的机会。教师以及班级中的其他学生则可进行课件点评;还可通过分组讨论形式,课前将讨论内容进行预先布置,并将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自由讨论。课堂之中,可委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并展开激烈的辩论评比,最终教师可作出精辟的总结以及归纳,为学生进行合理的指点;另外,还可选择经典的当代戏剧进行讲解,并可选择有特长以及表演天赋、充满兴趣的学生扮演剧中角色,使他们通过亲身演绎体会剧中的真实内容以及传达的精神;还可引领学生转变阅读能力,掌握肢体表演以及语言表达等综合技能。
4.强化写作练习。学生分析阅读技能需要利用写作方能反映出来。实际上,锻炼写作能力渗透至当代文学教学的整体过程中。为此,教师应抓住机会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课外阅读做笔记、课件制作撰写讲解稿、课堂讨论拟定发言稿、布置小论文作业等。通过该类良好的训练形式可强化学生创作写作能力。教师则应做好点评,并尊重学生内心感受,进行必要的学术指导。例如辅助学生恰当选题、以独到的视角进行切入、采用有关理论进行作品的分析研究等,进而全面提升文学鉴赏力以及表达创作力。
五、结语
总之,在课堂教学改革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应把握学科特征,关注教学对象的内心需求、心理、年龄特点。优选教学方式手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重视听说读写训练,方能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掌握必要的创作技巧,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进而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新形势下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出路与思路[J].宜春学院学报,2009,(05)
摘要:新媒体语境渗透当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一方面能满足学子求知若渴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将学子带入危险的深渊。由于受到环境、家庭、学校、个体因素的影响,新媒体语境对当代大学生第一、二课堂教育和系统课堂教育有不同的结果,对此,注重新媒体语境的引导,建立家校合作体系,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新媒体语境对当代大学生课堂教育的正面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当代大学生;课堂教育
大学校园给学子们带来了广阔的天空,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诱惑,尤其是当代新媒体语境。一方面能满足学子求知若渴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将学子带入危险的深渊。本文以新媒体语境对当代大学生课堂教育影响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文学、理工、艺术类专业学生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
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反应当代大学生对于新媒体语境普遍认识较全面。从熟悉度和使用率来说,排在前三位的是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语境使用用途排序依次是人际交往、查找学习资料、影音游戏、查看新闻资讯、查看生活资讯、学习课外知识、查看娱乐资讯。调查问卷显示有14%的人表示没有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就活不了,70%的人表示是生活必需品,16%的人表示可有可无。
一、新媒体语境对课堂教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语境对第一课堂教育的影响
第一课堂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在问卷调查中,新媒体语境对第一课堂到课率的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的人经常会因为新媒体语境而故意缺课,30%的人偶尔会,64%的人不会。此外,针对到课率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其中因课程无聊而旷课的达61%,因网络、游戏等旷课的占9%,因课堂考勤不严占5%,其他占25%。这对高校专业课老师的课堂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关于学生是否在课堂上使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语境的调研结果显示,35%的学生表示经常,60%的学生表示偶尔会,5%的学生表示不会。其中用途依次排序为娱乐消磨时光、课堂学习需要、继续未完成的作用,娱乐消磨时光几乎是课堂学习需要的两倍。鉴于这一情况,我们就在第一课堂上娱乐消磨时光的时间长短进行调研,超过课堂一半时间的占11%,十多分钟占17%,几分钟占60%,其他占12%。
(二)新媒体语境对第二课堂的影响
大学校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教育为目的,课后第二课堂的自主学习、拓展是大学生个人学习和成长必备的素质。调查结果显示,35%的学生课后会经常使用新媒体语境辅助学习,41%的学生使用频率一般,19%的学生偶尔,5%的学生几乎不使用。课后使用新媒体语境辅助学习内容调查结果显示,9%的学生用于提前预习,41%的学生用于不懂处进行补充学习,37%的学生用于拓展提升,13%的学生目的性不明确。
(三)新媒体语境对系统课堂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语境为高校系统课堂教育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语境进行课堂教育的系统把握和系统的专业成长规划。也可阶段性的对课堂教育进行补充拓展,达到系统课堂教育的教学效果。但当学生的课堂教育时间被新媒体语境所占用而与课堂教育无关时,将产生负面干扰。专业性强的课堂教育一旦被打断,学生将很难在继续未完成的后续课堂教育。学生的心理和专业学习将会被扰乱,达不到大学系统课堂教育效果,对学生成长、成才将是一种潜在的危害。
二、新媒体语境对课堂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环境因素
大学校园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知识圣堂。为了进入理想的高等学府,即使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一切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学生自我意识及与新媒体语境的接触被压制,甚至有家长或老师将大学校园形容为放松娱乐的天堂来诱导自己的孩子。而进入大学校园,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学习压力减轻,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这些都让学生被压抑的自我意识膨胀,无法抵御新媒体语境的巨大诱惑力,而忽略课堂学习。
(二)家庭因素
孩子作为家庭未来的希望,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费尽了心思。终于将孩子送进了大学校园,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度松懈了。大学校园与家庭在地理位置上本身也有了距离,对孩子的了解不及以前,与学校老师的联系也锐减。但大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是走向成人的过渡期,如出现异常而未及时引导,影响的将是孩子的一生。
(三)个体因素
新媒体语境是多少学子初高中的期待,大学自主安排的时间增多,又没有了家长和老师的高度监督,如没有及时、正确的引导,学生易产生对新媒体语境的沉迷,出现旷课或不认真听课的现象。当身边有沉迷于新媒体语境的人出现时,自制力弱、盲目跟风的学生群体亦会出现。部分学生还存在报考专业时迷茫,就读后落差大,无心学习,逃避现实而沉溺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甚至有学生未正确看待大学生活,认为进入大学就要弥补过去被压抑的人生。
(四)学校因素
高校教学计划与时代需求、岗位需求结合度存在相对滞后。新媒体让学生视野开阔,学生会将高校之间的教学计划进行比较,会将教学内容与时代需求、岗位需求进行比较,如出现落差会对让学生对于学校的教学计划不满,严重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高校教师应与时俱进,了解学生群体,利用新媒体拓展课堂教育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到课率和抬头率。
三、新媒体语境对课堂教育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一)注重新媒体语境的引导
1.普遍教育;将如何正确看待新媒体语境放入新生学前教育中,就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中应如何正确运用新媒体语境及新媒体语境可能存在的危害对新生群体进行普及教育。注重观察,针对不同年级的发展特点、不同群体特质可开展阶段性的团辅工作或开设新媒体语境下媒介素养系统教育课程,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做相关调查研究。
2.个体跟踪;了解学生个体动态及发展方向,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个体心理动向,进行个体跟踪。可与新生心理普查和心理辅导站工作相结合,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将个体跟踪常态化,才能实现新媒体语境对全体学生影响动态把握的有效覆盖。
(二)建立家校合作体系
1.通过新生家长会,呼吁学生家长关注孩子大学生涯的成长,即使到了大学校园也离不开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及引导。可邀请学院心理辅导站的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家长,让家长客观看待新媒体语境,就益处、危害及作为学生家长应如何关注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
2.建立家长群、家访等渠道,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互动,建立科学合理的反馈机制。将学校与家长引导相结合,加强对学生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共同监督、辅助孩子成长、成才。
(三)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1.提升高校教师新媒体素养;任课教师注重新媒体素养的提升,树立主动、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能在课堂中运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营造新媒体语境,实现新媒体语境下的资源共享。还可以设置网上资料查询、自我释疑、热点讨论等互动,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亦能对学生做如何正确运用新媒体语境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引导,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工作方法;新媒体语境是一个广阔的领域,信息量大,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鉴别能力不足。无节制、无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容易自我膨胀,成为游戏型受众、病毒性受众、批判型受众,沉迷于虚拟的世界中,而对大学课堂教育造成毁灭性伤害,甚至引发心理危机和人格障碍问题,对于大学生自我成长不利。作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应加强新媒体语境下的学生个体素养教育及道德自律教育,警惕新媒体语境下道德失范现象,强化引导学生如果正确看待新媒体语境及运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运用专业技术手段构筑信息关卡,“过滤”危害性信息,为大学生提供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通过专业的筛选推荐,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提升学生自我鉴别能力和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观,达到“授之于渔”的效果。(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数字媒体学院)
此论文为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2—2013年度科研课题。
参考文献:
[1]庄美燕,李卓.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
[2]韩恩花,周子渊.新媒介语境下受众的新特性[J],新闻爱好者,2011,(7).
关键词:音乐学科;音乐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实行素质教育,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但当前高校的音乐教学和发展状况却不尽人意,应当对我国的音乐教学进行改革,促进音乐学科的发展,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一、音乐学科在高校中的发展状况
(一)课程设计并不合理
多数高校仍然沿用着传统的音乐课程设计方式,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大多为一对一的针对性辅导,由于音乐课程的诞生及发展都会受到外界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传统的一对一辅导模式也具备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然而,随着音乐专业类的院校逐年增多并且进行扩招,传统的针对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音乐课程的发展需要,因此要对高校的音乐课程教学的设计及时进行改变,适当的做出调整和规范。
(二)课程教材不够新颖
现阶段,我国的高校音乐课程仍然使用者旧版的音乐教材进行教学,此版本的教材始终没有进行修订和再版。科目教材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科学依据和内容来源,是进行课程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材的质量优劣和内容性质对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教材的改进也应当被列入到教育改革的任务中,以往高校选用的音乐教材都是音乐学院的教材,尤其是西洋乐器的教材会直接选用国外的教材,但是由于这些教材并不是针对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因此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使教学内容完善和健全。由此可见,教材改革已经成为了高校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的当务之急,制定出能够满足学生需求和符合社会发展的音乐教材,将创新的思维融入到教材中,并付诸于课堂教学当中。
(三)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在课堂中起到总体的引导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部分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都难以达到要求,也有一部分教师受自身的能力限制并不能肩负起教学的责任。除此之外,我国当前的高校音乐师资队伍的平均年龄都普遍较低,甚至有些教师的年龄与所教学生相差无几,导致在进行教学时无法建立师严,学生对于教师并不具备应有的尊敬和敬畏。并且,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仍旧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无法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方法并不科学
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始终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静态的,将教师作为课堂主体,教师采用主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则是被动的进行接收知识,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并不尽人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讲的口干舌燥,然而学生却不一定能够将知识完全的听取和吸收。
二、在高校中开展音乐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
欲要对高校的音乐教学进行改革,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摒弃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树立自由、创造、发展的教学观,音乐教学的理论课程应当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学导向,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进行提升和培养。譬如,音乐教师在进行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的教学和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将具体的相关视频和音乐音频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也可以将一些理论性的音乐专业知识与动画形式相结合,直观、趣味地将知识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音乐教学课堂。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除此之外,高校方面要加强对音乐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在进行音乐教师的招聘时,可以适当地提高聘请的标准,招收高学历、高专业素质的教师,并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进修和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手段,及时了解当前音乐学科的发展趋势,并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优化。学校应当聘请社会上的音乐行业的专家或行业精英,到校内开设音乐专业的讲座,为学生讲解最专业、最具体的音乐知识,也可以是在学校举办小型的音乐会,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音乐的震撼和影响,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激情和热情。
(三)对教学课程进行科学的设计
当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学课程设计并不符合当前的音乐教育状况,课程设计不切实际、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当我国高校的音乐学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创造出一种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制度的特色音乐教程和教学模式。若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就应当从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诉求,以此为基础,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培养,并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能够有效改善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同时也是对高校音乐教学进行改革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音乐教学是我国开展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在课程设计、教材和教学的方式等方面都不够合理,并且师资队伍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因此学校应当加强音乐教师的队伍建设,对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模式的选用进行改进,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颜音子.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4(15).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大学生;教育价值;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78—02
奥林匹克运动肇始于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腊奥林匹亚,对培养古希腊人的优良精神品质,古希腊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十九世纪末法国贵族顾拜旦把奥林匹克运动推向世界,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100多年的奥林匹克历史,不但使这项运动走向了世界各地,也形成了世界人民认可与遵从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一种世界精神,应该走进中国的大学,发挥其特有的文化功能,实现其应有的教育价值,不应该被排除在大学校园之外。
一、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我们不否认,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但是文化内涵有丰歉之分,文化品格有高低之别。无论是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4年古代奥运会还是19世纪末形成的现代意义的奥运会,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奥林匹克精神则是奥林匹克升腾出的文化之光,是奥林匹克文化的精髓。
在奥林匹克文化语境之中,“奥林匹克精神”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进行了明确说明:“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奥林匹克精神以西方文明为根基的,其文化源头是西方文化以征服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文化理念,所以,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中所裹挟西方文化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应该进行回应和补充,这种回应和补充是以本国的文化传统为基点的,也属于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2008北京奥运确立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个主题。这是奥林匹克精神进入大学校园,发挥其教育价值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价值
价值“最初无非是表示物对于人的使用价值,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26.】确切地说,价值是客体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主体需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也可以说,价值是客体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主体需要所具有的有用性质。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反映的也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奥林匹克精神对一定主体需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是奥林匹克精神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质。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此处,主体是大学生,客体即奥林匹克精神本身。
三、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简析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可塑期和修正期。高等教育总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高等院校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道德高尚、品质优良、具有拼搏意识与合作意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
应该承认,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比如视野是开阔,思维活跃,思想积极上进,但是,一些不良现象也不容忽视。首先,是面对社会大环境的迷茫。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扩大深入,国外不同的各种文化形态、价值观、生活方式进一步涌进国内,与国内传统的和主流的思想观念已经形成相互激荡又相互交融的形势。置身于此的“90后”大学生,由于其人生经验、人生阅历和理性判断的欠缺,难免会出现何去何从的迷茫状态。其次,是面对改革和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而表现出的信念缺失。社会全面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社会结构及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也出现了许多发展中的问题,比如腐败、贫富差距拉大、收入不均、就业难等问题,“90后”大学生出于青年人的爱国热情和对国家民族担忧的角度,会产生焦虑、抵触和不满情绪,同时,由于思想不够成熟,看问题不够深刻,也不理智,一部分学生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对所坚持的信念产生怀疑,而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则趁虚而入。第三,面对社会与家庭物质条件的丰裕所表现出的进取乏力现象。对大学生群体的总体而言,当今是物质条件相对较好的时代,国家给他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家庭给他们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生活条件。相比以前的学生群体,只从物质条件的供给来看,当今大学生是生活在天堂的一代。物质条件的丰裕是有利的一面,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对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的远离。当今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又加剧了这种疏离的程度。独生子女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特别强调个性的张扬,而忽略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和参与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
无论是小型的学校运动会,还是世界范围的奥运会,都充满着一种精神,那就是以积极参与、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为主要内容的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社会规范、伦理等方面的影响,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二)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价值
1、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
奥林匹克精神的首要原则就是“参与原则”,因为只有融入到这项运动中,成为此项运动的参与者,才能实现超越对手,实现自己梦想。顾拜旦在1936年的奥运会演讲时说:“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重要的不是最后的征服,而是如何去全力奋斗的过程。”每个运动员都想摘金,实现自己的奥林匹克梦想,但是事实是残酷的,每一项运动只能有一个第一。如果仅仅以金牌论英雄的话,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失败者。奥林匹克精神重视“更高,更快,更强”,更关注的是运动员的参与意识。有了参与意识,能使人正确地对待失败。获得金牌,固然令人钦佩,失败也能给人以经验积累和人生启示,使人更加理智,更加坚韧,更加稳重,同时,磨练了意志力,淬炼品德品行。所以,在大学校园倡导奥林匹克精神,就是激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大胆的参与中抛弃畏难、疑虑、胆怯、自卑等阻碍未来立足社会的不良意识。
2、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全部人类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生存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剧烈竞争的历史。可以说,没有竞争,远古人类无法实现“人猿揖别”,也就没有今天和将来的人类。竞争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内容,人类也是在不断竞争中,向世界强手和先进水平提出挑战,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改革创新、发展前进。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的就是竞争意识,遇到困难退缩,面对挫折沉沦,接触新事物心存疑虑,战战兢兢地,这是导致大学生难于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大学生竞争意识的方法当然很多,其中一个可选形式就是体育运动。运动场上的竞争是一种公开、公平的,是真正阳光下的竞争。这种竞争排除了盲目与自发的冲动,以遵守规则为保障;这种竞争唾弃心理阴暗,以光明磊落为特征,是人类社会一切竞争的典范。在大学校园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同时,在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中加入这一教育元素,将有利于大学生公平、公正竞争意识的形成,并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最终使公平、公正竞争成为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为大学生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后,能够立足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为整个社会公平竞争现象和行为的形成打下基础。
3、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
自从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开始,奥运奖章采用统一图案,为运动场旁边左手抱花、右手高举橄榄枝的女神像,奖章两面都写着“胜利、友爱、团结”的字样。其中,友爱和团结就是团结精神与和合作意识。
当今社会需要竞争,竞争产生效率,出现创新;但是,当今社会更需要合作,合作使人产生竞争中的愉悦和在集体中的价值。从大的方面讲,团结与合作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目的,这就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途径把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凝聚在一起,加深理解,促进友谊,最终达到世界的团结、和平与进步。从小的方面讲,一项团体运动,也需要参与者团结协作,共同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奥林匹克运动场不拒绝英雄主义,但是合作精神更能得到世界的尊重。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他们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与人和谐相处的修养和团结互助的能力。奥林匹克注重的团结和友谊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团结协作好、互相尊重并最终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公民有着重要的作用。
4、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积极进取意识
积极进取意识是人类最伟大、最值得敬佩的内在力量。一个伟大民族辉煌历史,就是一部积极进取历史。任何一个民族缺乏积极进取意识,一定是孱弱的民族。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勇敢冲破神学束缚、强权压制和文化阻隔的壮丽征程。奥林匹克精神倡导奋斗,鼓励超越。它鼓励人们具有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突破、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一个民族最可贵的精神就是积极进取,勇往直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有无积极的进取意识,关乎中华民族在未来世界舞台的位置,也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奥林匹克运动以“更高、更快、更强”为宣传口号,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意识。在大学校园倡导奥林匹克精神,推进奥林匹克运动能够使大学生接受奥林匹克教育,也能够使他们在体育运动中体会超越自我、积极进取的感受,也能发现自身的潜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促进积极进取意识的形成和提高。
总之,奥林匹克精神进入大学校园,实现多元的教育价值,既有无可驳辩的历史依据,又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认为:“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就不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在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全世界人民认可和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广泛开展之时,我们应该采取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发挥奥林匹克的体育教化功能,实现奥林匹克精神的多元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摘要: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体系中是一门不容忽视的课程。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细胞,尤其是创造性艺术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塑造气质,培养审美观和对世界的认知感。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提升学生高层次的素质和修养。在大学的综合教育中,艺术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论证了大学教育中开设艺术课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时代背景下继续进行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艺术塑造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艺术教育概述
在知识经济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人才的竞争愈加激烈,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现代人具有专业的技术和能力,还要求他们拥有良好的艺术细胞和艺术情操。因此,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教育体系中一门不容忽视的课程。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细胞,尤其是创造性艺术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塑造气质,培养审美观和对世界的认知感,一旦他们形成了这种审美观和世界观,就会从中收获许多并非书本中能汲取的养分,并终身受益。此外,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要提升学生高层次的素质和修养,大学教育更应当如此。因而,在如今的大学综合教育框架中,艺术教育被广为提倡。
二、大学生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范畴中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艺术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中国的高校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种变化发展,不仅体现在高校教育的性质和内容上,也体现在高校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过去的教育,总是特别强调基本文化知识的教育,对体育、艺术等方面的重视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我能力自由发挥的空间,且与学生多样化、丰富化的个性需求是充满矛盾,背道相驰的。而时代越是进步、教育改革越是深入,这一矛盾就越显得突出和明显,因此,素质教育被提上了日程。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与之适应、并利于其未来发展的教学,这中教学不应当仅仅局限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上,更应当扩展到更宽、更广的范围中去,艺术教育就恰恰体现了这样一种素质教育的精神。
(二)大学生艺术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落实到行动中,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科学的、正确的教育途径,来使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素质教育理应是十分强调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和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极大的发挥,从而形成一批满足社会多方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由于艺术这一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在自身环境、原有基础、学习能力存在普遍差异的情况下,对艺术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各自需求为本,以他们所热爱的方式来进行适当的教育。而大学生,正当是个性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展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艺术教育,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出一批具有艺术天分的学生;另一方面也能调动每个学生潜在的艺术细胞,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自己和认识世界的真善美。
(三)大学生艺术教育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学业、就业压力,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常充斥着各种分数、成绩的紧迫危机,很多大学生抱怨在校期间缺少身心放松与锻炼的机会,使得他们本就已经高度紧张、枯燥单一的生活变得更加枯燥。从人性的角度考虑也好,从素质教育的方针着手也罢,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艺术教育,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和手段,且适当地参与各类文艺活动,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参与性,这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且在将来,也会让他们感到终生受益。一旦大学生走上社会,面对一些公共场合,会一到两手艺术方面的才能,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不仅理论证明了艺术教育对塑造大学生各方面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现实也证明了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是时代的需求、社会的呼声。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全面发展理念的持续深化,我国高校艺术类的艺考,包括美术、书法、音乐、体育等艺术类别的考试,显得十分火爆,艺术报考人数在这几年内急剧增加,这都说明了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欣赏能力、自我发现能力,激发他们对美的感悟和传达,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艺术知识网,增进他们学习艺术的浓厚兴趣,此外,如今在因特网这一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将新的艺术课程与网络相结合,也将开发出一种适应现代教育、适合时代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创意艺术教学模式,这对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审美能力,以利于他们成为新世纪综合素质领先的优秀人才,是大有裨益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当下,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所倡导的素质教育,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领域的综合能力。在大学教学体系中,进行艺术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是作为文化教育的一项补充和扩充,更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身边的艺术、身边的美。大学教育中广泛开设艺术课程,不仅有着理论上的重要性,更体现了在时代背景下的现实意义。所以说,艺术教育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是塑造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成为了时代钟声下一道清脆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彭丽冰,贾春水.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07(9).
[2]张海鹏,邓江. 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J]. 丝绸之路,2009(14).
[3] 田荣. 浅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积极影响[J]. 文教资料,2009(16).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不当的显性表现
1、秀技术与淡化本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其效果令人刮目相看,教师推崇,学生喜欢,甚至有不少教师把是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指标,只要有课件,就是“教育现代化”,就是素质教育。于是,不管该用不该用的,不加舍取,一股脑儿全都引进课堂。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装饰门面,误以为技术先进了,课就生动了。有这样一节低年级的课,教者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出示题目的时候配以悦耳的声音,图形的呈现配以一种声音,答案的出现配以另一种声音……课件中的配音几乎从头响到尾。诚然,悦耳动听的声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一直辅以声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打断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久而久之,学生还会产生厌倦心理。这种秀技术而失本质的应用,其效果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2、重结果与忽略过程。不少课件制作花里胡哨,插入很多亮丽的动画、图片和悦耳的音乐,片面追求外部包装,而忽视了其真正的功能和目的——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圆的初步认识》中,为了验证“圆有无数条直径且都相等。”这一结论,有一课件设计了一个圆,圆内画了无数条直径,然后以其中一条直径顺次比过其它数条直径,在听者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时候,那条直径已经“咣咣咣”围着圆转了一圈,学生被这有趣的动态画面吸引住了,思忖着这怎么会转的,压根儿就没考虑转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华丽的外表,冲淡了课堂教学的主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要坚决反对。
3、高频率与低收益。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有些老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将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一些教学重点、难点以形象的图文形式直观、简洁、快捷地呈现,这样的课堂从表面上看,容量大、任务多、频率高,但仔细分析就会知道,这种做法因速度过快,频率过高,导致单位时间内信息量过大,学生失去了必要的接纳、理解、消化的时间,更失去了摸索、思考、反思的机会,有了教学的广度,却失去了教学的深度,学生有所见却难有所得,而其效果之差可想而知。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不当的的隐性影响
1、呈现方式的单一化选择,易挤掉数学学科的“数学味”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课堂:老师不写一个字,学生不看一眼书,从头到尾都是盯着屏幕看,整堂课热热闹闹,一片“和谐”。毋庸置疑,现代教育技术在传递信息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瞬间便可跃然眼前,呈现给学生。但一堂课上得五花八门,常常数学不像数学,信息技术不像信息技术。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谁为主,谁是客,这一点在理论上谁都清楚,可是在实践上,对教育技术的过度依赖,稍不留神就容易犯喧宾夺主的错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不是每一堂课都适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程整合,也不是说每个环节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出来的效果就是最好的。另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教学内容直接呈现于屏幕上,容易导致学生只关注屏幕上的精彩,忽视教师的讲解;只注意虚拟的演示,不屑于实物或模型的操作。总之,对教育技术的过于依赖会将学生的多感觉参与的主动建构学习过程弱化成“看电影”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偏离了教学目标,失去了数学课的学科特征。
2、学习内容的过度形象化处理,易削弱理性思维的“张力”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问题教学,就是围绕一个个问题展开的师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抽象的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简单易学,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兴趣。但如果把握不当,一味地依赖现代教育技术,过分追求教学材料的直观形象,对学习材料作过度的形象处理,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把本来应该在学生头脑中想象的内容全由多媒体技术再现出来,用物化的课件展示代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的展开过程,有意无意间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削弱了数学问题的“思维”价值。学生“磨练”思维的难度的降低,学生“磨练”思维的过程的缩短,学生“磨练”思维的机会的减少,从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阻碍了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发展,长此以往,定会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3、教学进程的过度程式化设计,易丧失数学课堂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