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范文

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

第1篇: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范文

一、一轮复习效率低下的原因

经过充分的调研,我们发现高三师生在一轮、二轮复习中存在着“三个所有”的现象,即要求所有的同学,面对所有的知识点,涉及的所有题目全都会做。

在这样的追求下,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轮复习中吃不饱,单独加深的内容又达不到要求,缺乏系统掌握,致使时间浪费严重;水平不那么高的同学跟不上,整天疲于奔命,最后只能靠抄答案完成作业。

另外,一轮复习时间过长,旷日持久的操作使广大师生身心俱疲,没有激情、没有灵性,此消彼长下,又使得二轮复习时间过短,形同虚设,使得很多专题没能开发利用。

乍一看来,假设我们在复习中真的实现了“三个所有”,那么在高考中所有考生就都可以得到满分750分了,实际上,“三个所有”根本不实际,不能做到。也没有必要做到。

二、一轮复习的最佳操作

1 对各板块知识进行区分

(1)保分知识点:已经完全掌握了,平时作业、随堂考试、单元测验都不丢分。

(2)增分知识点:掌握不准、理解不深,现在基本掌握了,但还需要一定的练习。

(3)捞分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只会做和老师讲的例题一样的作业题,稍加变换就不会了。

2 应对各类知识点的对策

(1)保分知识点:总结出各类典型试题,归纳出典型的解题思路。

(2)增分知识点:重点强化,利用教辅资料的相关内容拓展练习,反复研究。

(3)捞分知识点:适当接触,稍加分析,但必须标出明显的记号,便于日后解决。

3 对知识的系统整合

(1)以保分、增分知识点为主,进行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加深理解。

(2)在复习的进程中,注意随时向前整合相关的知识内容,建立高中数学知识网络。

4 初步提升解题能力

(1)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形成解决某类题目的思路、技巧。

(2)自己再总结出一些新的试题,用上述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予以解决。

三、把握考核标准,明确得分情况

在一轮复习中,针对每一部分内容,按照高考的考核标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出相应的对策,这是科学应考的具体操作,也是高效复习的基础。

1 把握高考的考核标准

高考的考核标准即高考对各知识点会怎样考、试题会有多难,要利用好高考的考核标准,就要熟悉考纲对各项能力的要求;给出考核各项能力的典型例题。体会其难度要求;平时做题时要随时参照典型例题,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通过思考,逐步体会试题与考纲中考核能力要求的内在联系。

2 恰到好处地复习

把握高考对各部分内容的考核标准,我们就可以了解哪些是“该做的事”;再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我们就可以知道哪些是“能做的事”,如在高考数学中,三角函数不可能出难题,在复习中就没必要热衷于三角难题;如果一位同学的数学成绩不是特别高,能得到120分就很满意了,那么复习中最难的压轴题就可以暂时放弃。

复习中,要把握好复习尺度,避免过难、过易的题目,要知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可是在一轮复习中我们经常发现:

有些同学不愿用脑,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地去重复那些难度不大的题目,他们做完这些题目就像完成了任务,殊不知低水平的重复会让人变得迟钝、没有灵感。

有些同学很倔强,遇到难题,一个小时做不出来,用两个小时;半天做不出来,用一天,这样的做法,在高一、高二很好,但在高三只能说你精神可嘉,因为这些题是需要暂时放弃的!

有些同学怕费事,对于难度适合自己的题目,以为找到了正确答案就万事大吉,其实,难度适合自己的题目才是最该花时间和精力的,要抓住不放,联系教材,对比高考题,总结出解题的规律、掌握通性通法。

四、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一轮复习是对高中知识进行全面复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同学们打造知识网络的最佳时机,透过知识网络。我们可以看到高考命题的意图和趋势,所以很多同学在这方面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1 高考对知识网络的要求

(1)高考命题的“三点”

知识点,如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基础知识要夯实。

连接点,如将各个独立的知识点连接起来,成为串,成为网。

生长点,在连接点的基础上进行繁衍。即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

这三点就像布点、织网、捕鱼三步骤一样,目前的高考,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三点的体系来命题的。

(2)形成立体化的知识网络

现在的高考要求同学们建立立体的、发散的、独立的知识网络体系,所谓立体,就是这个知识网络体系不仅是陈述性知识的汇总,还需要相关的思想方法的总结,以及典型例题的积累等,所谓发散。就是这个知识网络体系是不断变化的,是要经常扩张的,所谓独立,就是这个知识网络体系是属于同学自己的。是因人而异的。

(3)现在的高考更注重学科整体思想方法的考核,要求同学们变“打井式”的单一深度学习为“挖战壕式”的四通八达的“网络”学习。

(4)由于高考注重考查思维过程,题量减少,因此每一道题都会尽量覆盖更多的知识点,所以我们在复习时应重视前后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

2 建设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的形成要有利于知识的保存和记忆,有利于知识被准确、快速地提取和迁移,要能够触及一点,迅速联想,从而组成一个相关的知识群。

(1)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知识网络,自己逐步总结完成,并木断进行理解和加工。

(2)知识网络不是单一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包含方法,在编制知识网络时。要做学习上的有心人,总结高考对知识点考查的角度,努力提炼解决各种问题的思路,认真地分析归纳数学学科的常用的思想方法,直到自己真正掌握。

(3)教材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把知识分割了,而高考则要把被割裂的知识重新整合起来,所以我们在备考中要随时进行知识的整合,汇总典型试题,总结典型解题思路,从而在学科上把握数学的知识体系,具体地:对基本概念进行高级整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多角度;以章节为基础对常见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在章节复习时,注意与其他内容联系,找出自然的知识交汇点。

第2篇: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学;高考;分类解析;概率与统计

一、概率与统计的高考命题特点分析

在每年结束数学高考后,都会有专门的数学教研组及专家对高考数学试卷进行相应的试卷分析,对考查难度、题型分布、知识点涵盖面、知识点载体、命题方向改革等进行深入剖析,对高考数学内容时刻有一种敏锐度,通过总结其命题规律,以便在今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章可循,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一)注重对概率与统计的基础知识的考查

通过对多年的高考数学分析,其重点考查部分还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约占数学高考试卷总成绩的30%~40%,因此,这就要求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教师上课所讲授的基础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通过对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命题分析,发现其选择性的小题大都出现在试卷的前五题左右,而依据由易到难的命题规律不难发现,其考查内容大多是概率与统计章节的基础知识,常常是对基本概念、知识点的重组与变式创新.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生日常学习首要关注的焦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切忌在基础知识还未完全熟练掌握的情况下,盲目上手难题,其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二)题型展示多以实际应用题为主

新课改背景下,更加强调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以及创新能力,基于此,高考内容对学生的考查也更加偏向于实际应用以及拓展性的题目类型.在数学高考考查的知识点中,多以应用题型作为考查的载体,通过列举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例子,并挖掘其中的数学知识点,以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为载体,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基础知识点的背景下,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数学公式将题目解答出来.

基于此种命题特点,在平时概率与统计的学习中,要更加注重对题型载体的敏锐度,通过一定的练习,能够在做题中快速筛选出应用题型中的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公式快速解答.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平时生活中学生也要注意观察生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难题.

(三)注重概率与统计的全面、综合性考查

高考是学生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次考试,甚至有人会夸大其词地说“高考决定命运”,足以看出高考的重要性.这种重要系数如此之高的考试,在考试内容上自然也不会只是对所学知识点的孤立的、单纯的考查.其考查的内容、知识点多是高中三年学习情况的综合性考查.

在概率与统计的高考考查中,尤其是在大题的考查上,多是对概率与统计综合性的考查,题目常常以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为载体,在题目中分别列出2~3个小题,递进考查概率、统计、概率与统计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孤立掌握知识点,要培养系统、综合运用的思维习惯及树立宏观的解题思路.

二、概率与统计典型题型分析

例(2016年全国Ⅰ卷文)为美化环境,从红、黄、白、紫4种颜色的花中任选2种花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的2种花种在另一个花坛中,则红色和紫色的花不在同一个花坛的概率是()

A.13

B.12

C.23

D.56

题目解析首先,将题目分成两段,前半句是一段,后半句即问题是另一段.其次,明确前半段即任意2种在一个花坛、剩余的在另一个花坛共有几种安排方法,通过列举统计很明显是六种.然后,后半句红、紫两种不在一起的情况有四种.最后,概率很容易求得为23.

三、概率与统计复习建议

(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理解及灵活运用

概率与统计的学习,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相较于其他数学高考模块来说较为简单易学.主要是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例子、常识.举例来说,概率的教学开始总是会用掷骰子来引入,这样,即便在空间想象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够用实践学习的方法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这样对知识点的反复理解与掌握,最K达到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与灵活运用.

(二)学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课改的大背景下,对学生实际应用与创新的能力要求更高,尤其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使所学真正为我所用.概率与统计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在调查、预测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所体现.因此,学生要想学好概率与统计,就要注重培养到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的能力,观察生活,试着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所学概率与统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三)注重培养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的能力

在高考中对数学知识点的考查往往是一种综合性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也要注重对知识点的综合性学习.概率与统计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往往也十分注重综合性和关联性,尤其是统计图模型的建立往往是以概率计算为基础,统计量的图形又是概率的解题基础及参照.因此,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以及试题分析中,要十分注重概率与统计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高考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第3篇: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考;考试大纲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目前的高考也已经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近几年生物高考试题的分析来看,生物高考命题已经完全从“经验型命题”转换到“素质型命题”。“素质型命题”就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生物科学素养,重视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关注生产实践、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实际问题,反映生物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了高中生物高考复习的策略。

一、以《考试大纲》为主导,充分发挥《考试大纲》的重要作用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认真解读《考试大纲》,深刻地参悟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方向,理清各个知识点的考查方法,是高中生物教师在指导高考备考必须开展的基本工作。

1、老师要以《考试大纲》为主导,发挥《考试大纲》的重要作用。

在进入高考复习阶段的时候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寻找考试的要点,知道哪些地方是需要重点花时间复习,为学生的复习找准方向,与高考接轨。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有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认真研究考纲和高考试题,多渠道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分析与全国卷高考题在考查形式方面的异同,同时,各学校领导也要重视组织老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2、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关键是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大方面文章。“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是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就是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基本技能。

对于基础知识,我先让学生在复习中先把课本各单元的重点知识先掌握,突出重点,加大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力度,然后注意细节知识,再掌握各重点单元间知识点的联系(如遗传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所谓的难点知识,我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必须掌握,其他同学必须尽量理解。这样在做题过程中,基础知识分就尽量不会丢失。

例如:“脂肪肝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脂蛋白摄入不足”很多学生包括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在选择题时认为这个说法是对的,就是因为课本的基础知识面不熟悉,正确的说法是“脂肪肝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磷脂摄入不足”。

另外,类似这种因为基础知识不熟练而造成的失分的现象在选择题别突出,所以在选择题讲解过程中,反复通过解释复习题目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加强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寻找关键词的能力,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从学生心理上来讲,就是要不断地强化训练,他们才能逐渐养成解题过程中注意基础知识的习惯。

二、抓基础知识,知识要点重点复习

1、重点知识复习到位。

新高考的重点内容和常考内容有细胞呼吸、遗传定律、伴性遗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生态系统,针对这些重点内容,教师要做到精心组织教学,并让学生反复训练,让学生对这些单元内容了如指掌,每一个考点都非常熟悉,要求学生对些基础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确实经过复习,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还是相当熟练的。

高考试题每年都有变化,但是,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

2、制定计划,加强教研合作

针对高考复习,教师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样以便学生进行科学的复习。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强了校本教研,每一轮复习开始前都组织各高中老师集体教研,各高中老师回校后都能按照总体安排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教研,制定合理的复习方案,从而不断使学科复习水平不断提高。

3、复习全面

新高考题量增大,考查面也进一步增大。因此,除了要对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外,其它内容也进行全面复习,如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细胞的生命历程、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等,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书本中的知识。

4、注重单元检测,精选习题,实现强化训练的实效性。

在复习过程中,练习是熟练掌握考点知识和检测复习效果的常用的和较好的复习方法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针对单元检测的结果,师生都进行科学的总结,总结复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经验要在下段复习中继续发扬,不足要进行及时的改进。教师要精选习题,不同类别的练习题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在做练习题的时候设计要求新、精、基。新是题目新颖;精是练习题要层层精选,保证复习效果和课堂效率。基是题目要回到课本基础知识上去,做题的目的还是引导学生看书。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生物实验一直是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必考的内容,约占20%的分值。近几年来生物高考实验考查呈现多样化,有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基础实验的内容,也有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评价。

高考生物试卷中突出的变化是没有了独立的实验设计,而是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到各题干、选项和解题思维过程中,并且着重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验题的突破上,我进行实验专题的复习时,归纳了常规实验和实验设计两个类型,实验设计题又包括常规实验设计题和遗传实验设计题两种类型。

例如:在遗传题的讲解上,用“表现型与基础型的关系”这一基础知识加常见题型归纳的方法去解答,不管是何种类型的遗传题,先找出表现型与对应基因型,然后去推导有关个体的基因型组成,立足于遗传的基本定律。同时对相关题型训练也做的比较到位,教会了学生每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每一类型题都能做到举一反三,学生在考场上遇到这些章节的试题能较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准确做出解答。

第4篇: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范文

学习课程标准建构知识网络

  

《课程标准》会反映命题的方向,不但可以使考生从宏观上准确掌握考查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不作无用功,而且可以使考生从微观上细心推敲对众多考点的不同要求,分清哪些内容只要一般理解,哪些内容应重点掌握,哪些知识又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第一轮复习,在基础知识形成体系上花功夫,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网络还没有完整建立起来。第二轮复习,使知识不断深化是当务之急,所以每位考生应当结合课本,对照《课程标准》把知识点从整体上再理一遍,既有横向的串联,又有纵向的并联,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在解题时可由考题提供的信息,从知识结构系统中检索相关信息进行组合,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同时还应针对近几年上海市的高考走向进行研究分析,准确把握难度,虽说年年有新题型、新情景出现,但总体上还是稳定的,所以复习的着眼点是放在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上,“以不变应万变”,从而突破弱点,培养能力。

抓好专题复习领会数学思想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实质上是知识专题和方法专题的复习,在知识专题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单元复习的成果,加强各数学板块知识的综合。方法专题是指对高中数学中涉及的重要思想方法,主要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对此进行归纳、领会、应用,才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素质更上一个层次,成为“出色的解题者”。

第二轮复习中还要加强必要的针对性专题的复习,如最值问题,开放性、探索性问题,应用问题,阅读理解问题……最值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多,题型丰富,而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较强的抽象、判断、运算能力,还要讲究技巧。开放性探索性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方法,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应用问题则是每年必考而且考查力度呈上升趋势的题型,是高考命题的又一热点。阅读理解和类比推广问题重在知识形成过程,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视角,应当引起重视。

重视反思总结尽量减少失误

在复习过程中当然还要做一些高考模拟卷,应当挑选导向性好、难度适中的综合卷进行考前的适应性训练,两小时内完成,每做一份试卷力求达到一定的效果。完卷之后,应进行认真总结,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看一看自己在数学知识上还有什么薄弱环节,认真加以补上;看一看自己在解题方法上是否还有薄弱环节,在总结解题策略上提高解题能力;看一看自己在思维上是否还有薄弱环节,从变换视角、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对试卷中做错的地方进行纠正、分析、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千万不要做好试卷对一对标准答案就完事,对易出错的地方应扎扎实实地进行整理归纳,这样做可以减少失误,杜绝低级错误。

做好心理调适掌握应试技巧

考试的过程是紧张劳动的过程,既有体力上的,又有心理上的,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出色的解题能力,还取决于考前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临场发挥。

第5篇: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导学案;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数学能力

一、数学导学案的内容规划

一直以来,由于高考中没有概念填空的题型,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数学概念的重视度都不够。但实际上,学生能否对一个数学名词有清晰的概念,决定着他能否在做题中准确地理解题意、准确地答题。然而,课堂上的时间有限,老师不能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照着课本读概念,因此,导学案便是学生学习、理解概念的重要阵地。比如,在学习“命题”这一课时,需要将“真命题”“假命题”“真假命题转换”等一系列重要概念以填空的形式印在导学案的第一部分,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对这一系列概念有一个框架式的印象。

二、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1.课前预习的参考

导学案的概念填空部分,即是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要完成的内容。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即可找到相应概念的规范定义。如此,在课前预习时,学生便可对教材通读一遍,对本课的知识点有了初步的认识。

2.课中学习的纲目

经典例题讲解部分,即为课上老师的讲义。老师在课上要强调好每一个题型的重点、难点、得分点,学生则可以将导学案作为笔记,在经典例题的详细解析上进行标注。

3.课后复习的资料

导学案中留给学生自己总结的“重点、易考点”部分,即为学生复习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要在考试中拿高分,靠的便是对考点有清晰的脉络,对题型有准确的定位。

三、学生使用导学案的效果

1.学生预习更加全面,效率高

导学案为学生的预习制订了方向和框架,让学生对新知识不再畏惧,不再觉得无从下手。同时,全面的预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进而提高了数学学习效率与兴趣。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一团理不清的毛线,理清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

2.课堂上发言踊跃,学生更注重思考

高效的预习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好。这也很好地解决了一些学生上课睡觉、走神的问题。以往,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而经过高效率的预习之后,大部分学生不仅跟得上老师的思路,更会积极思考,当场提出问题。

3.学生相互讨论质询,学习气氛浓厚

在导学案中,我为学生提供了难度不一的习题。许多学生便自觉地研究较难的习题,也有许多学生在课间相互讨论或到办公室请我讲解疑问。学生对习题的思考与讨论,使班级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开始自主地研究数学,而不是被动地完成作业。

4.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更加系统化,知识点条理更加清晰

导学案的一大优点便在于为学生提供了清晰明确的知识框架。通过完整的预习、学习、总结、复习,学生对每一课都有了清晰的概念,使学生在平常学习,尤其是考前复习的时候有了侧重点。

5.考前复习有抓手,考前焦虑的症状有所缓解

以往,每到大考前,许多学生都问我数学这一科怎么复习,总不能把所有题都看一遍吧。因为无法全面地复习,很多学生都会有“考前焦虑症”,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知识点不会。如今,有了导学案作为参照,考前把总结的题型和要点记一遍,便可放心上考场了。

由此看来,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广泛提倡“自主学习”的教育新时期,导学案的使用便是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最好、最高效的教育方式。导学案既是老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学生有导学案作为指导,数学学习会变得更加轻松,老师的教学也会相对变得容易些。但目前,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还不算成熟,仍有许多缺陷和问题亟待解决,希望对此有兴趣的教育工作者能与我一同继续探索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范文

高考以考察学生的能力为主,重点考察思维、运算、空间想象、审题能力,对物理图像的分析处理能力,挖掘隐含条件,将复杂问题转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安排做题时间的能力。中等难度占总题数的八成,交替考察新课标考纲上的Ⅱ级要求的内容,试题结合生活实际,区分度合理,无偏题、怪题和超V题,创新性题目主要体现在实验题上。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物理新课改革三维目标的实现。

一.试题命题特点:

1.选择题的命题特点:

(1).在2013年以前,物理选择一直是不定项选择,从2013年高考物理出题形式有一项重要变化,即在物理的选择题部分增设了“在指导语中明确给出单选和多选题的题号”的要求。这一变化也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备考复习增设了指导性意见,即选择题材料的提供要有针对性,以便利于考生形成优化的选择题解题策略。在多项选择题计分方面,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因此建议考生对于模棱两可的答案尽量不选。

(2).选择立足于基础,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突出动力学及电磁学主干内容,按考纲命题。2012-2014年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坚持力,电为重的特点,考查形式知识点分布相对稳定。出题占例几乎为1:1或5:3(3:5) 例如, 2010年的,电学占3,力学占5,2011年的1:1, 2014年5:3等。考题围绕力与平衡、直线和曲线运动、能量的观点、电路与磁场以及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展开。因此要加强这些主要内容的复习工作。

(3). 突出物理模型、物理思想的考察,强化基本方法,突出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大胆创新,内容亲切,联系生活。比如指南针,物块板模型,汽车转弯的圆周模型,抛体模型、平衡模型、追及模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模型等;例如:2013年的19题,分子电流假说,2012年15题平抛运动,2013年的21题汽车转弯,2014年的21题二极管,2015年18题的指南针,25题的泥石流的物块板模型等,要求考生把生活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突破力学和电学实验的严格界限,难度不大,但以操作性的内容为主要考查目标。

(4)固定章节内容有年年单选必考的节奏,高频轮动换点出题。例如: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开普勒定律已然成为高频考点,几乎年年选择单选考察,正符合我国宇宙与航天战略的大方向,应该重点复习。v-t图,交流电中的产生原理和四值问题,变压器动态分析等,楞次定律的应用和图像综合等。

2.填空题的命题特点:

依然保持一小加一大,一力学加一电学的风格。但是更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力学和电学更加注重实验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和应用。仪器的使用,电表的改装,读数,电阻的测量等。部分试题导向性是很明显,它有助于引导师生重视对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全面贯彻课改理念,选材新颖,重视图像处理能力,考查信息提炼整合能力,注重数理结合,考查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数理有机结合,考查学生建模能力,突出试题的选拔功能,重视实验题的探究性与开放型,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3.计算题的命题特点:

自宁夏课改以来对于计算题的考察主要出现在动力学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或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而且2007-2012年间常以24题出纯直线运动或动力学,25题出磁场或复合场的压轴的考查形式。但是2013年和2015年两年高考中的24和25题的考察打破常规,24题2013年出电场中的圆周运动和2015年出匀强电场中的曲线运动,25题2013年出V-t图和牛顿动力学的物块板模型应用隔离法和2015年出以泥石流为背景牛顿动力学物块板模型相同的考点,且难度较大,计算过程较多。2014年考察电磁感应转动切割的问题。通过对比发现,对于计算题也是交替考察考纲中Ⅱ级要求的内容,没有超纲,相信2016年也不会脱离这样的特点。

4.选考模块的命题特点:

新课标近五年一直以3-3,3-4,3-5三个模块做为命题主体知识。且都分为一小一大的考法。小指出分值为6分,以选择五选三,填空形式命题。一般以考查Ⅰ类知识点为主;大指分值为9分,以计算形式命题。一般以考查Ⅱ类知识点为主。从宁夏实际来看,大多数考生都选择3-4和3-5模块做答,其中以3-4的人数为多,3-3几乎无人问津。原因在于各自学校实际情况不同,教师在授课和复习过程中,只教授其中一个或两个模块。更多以3-4为主,认为些模块更容易,更适合学生做答。

三、高考备考启示与建议

复习过程最重要的是落实好基础知识,抓好主干,不留死角和遗憾,掌握基本的方法,熟练理解和运用典型的物理过程模型。通过物理总复习,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考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做透基本题型。针对物理高考大纲的变化,考生复习时应着眼于基础知识,把时间用在领会教材和习题中的基本解题思路上,做透基本物理模型、夯实物理基础。多做一些对应题型的限时训练,并适当做些选择题解题策略训练,制定相应的得分策略,提高得分率。考生要特别重视良好解题习惯和解题规范的训练,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2.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掌握基本题型及解题方法,不能一味追求难题新题。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理解清楚,弄清其本质,理清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

3.在复习中,要依据考试大纲说明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不留死角,确实做好查漏补缺。在深度上要切实理解考试说明中的级和级要求不同。教学中注意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认识是一个渐进式、螺旋式的认识过程,高三的复习决不是对高中物理知识的重复,而是对高中物理知识的重新认识和升华,是对高中物理知识的系统划和综合,是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总结和提高。

第7篇: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范文

高三复习期间一般都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轮复习一般从9月到1月末,以教材的知识体系作为复习的主要线索,回顾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覆盖;第二轮复概从3月到4月中旬,主要对高中数学的六大板块进行专题性的复习,进一步加强综合运用,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第三轮复习一般从4月中旬到5月下旬,主要是进行高考试题的模拟考试、训练;第四轮复习在考前一周,同学们自主复习,进行最后的调整。

一、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这一阶段是整个高三复习的基础,也是整个复习最重要的环节,这是为高考总复习知识系统化、能力化做好准备的时期。一轮复习要注重基础、立足教材,夯实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

在一轮复习时必须把基础知识复习牢固全面,避免某些知识点变成失分点,纯粹的题海战术不可取,做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尽量囊括高考的重点、难点、考点,同时尽量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弄清各个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楚每一个考点的命题方式方法,弄清楚每一个题目的本质,不断积累解题经验和方法。

此外,在一轮复习中还要注意解题规范,注重答题策略,消除低级失误。规范书写和准确表达也是决定高考成败的重要因素。

总体来说,一轮复习的任务是:

1.立足课本,迅速激活已学过的各个知识点。

2.注意所做题目使用知识点覆盖范围的变化,有意识地思考、研究这些知识点在课本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3.明确课本从前到后的知识结构,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能提炼解题所用知识点,并说出其出处。

二、二轮复习:理清专题脉络,突破综合能力

高考第二轮复习就不像一轮复习那样按部就班了,总体来说,二轮复习要“合理侧重、横联纵拓、聚焦能力”,在复习中对高中数学的框架性知识要予以高度关注,具体来说就是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统计与概率等主干内容。在复习中要善于抓关键抓重点,不必像一轮复习时面面俱到,要注意从整体上掌握知识内容与解题方法。

二轮复习,不能就题论题,要综合地思考问题,要看清楚题目背后的知识和方法以及思想的融合,透彻分析、合理横向纵向练习,将纷繁零碎的知识与能力系统化、网络化、条理化和简明化。

归纳起来,二轮复习的任务是:

1.主动将有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重组,找出某个知识点会在一系列题目中出现,某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

2.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

3.更加注重解题的规范性,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4.适当选做各地模拟试卷和以往高考题,逐渐弄清高考考查的范围和重点。

三、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查缺补漏

三轮复习就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提升综合能力和查缺补漏。这一阶段要集中训练综合模拟试卷,在答题过程中找答题感觉、总结各题型答题规律、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

三轮复习时仍然应该常常看看自己在一轮复习与二轮复习阶段总结的概念、知识点和各专题考点与题型,尤其是综合训练时出错的地方一定要反思是偶尔的失误,还是一直没弄懂弄透,或是一直忽略了这个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总结方法、研究规律、强化记忆。

概括一下,三轮复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解题时,会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省时、最省事的方法,力求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逐渐适应高考对数学思维方面考查的要求。

2.注意自己的解题速度,审题要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答题要快。

3.养成在解题过程中分析命题者的意图的习惯,思考命题者是怎样将考查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有哪些思想方法被融合在其中。

4.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时的工具性。

四、考前调整阶段:回归教材,调整心态

到了考前一周,尽量调整好自己的考前心态,让自己以最佳的状态踏进考场。这一段时间,不要钻牛角尖,不要还在全力攻克陌生的超难题,要回归教材,再次梳理一遍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尤其是教材中的练习题,同时也要把一轮二轮三轮复习中所做的题目尤其是曾经出错的题目再看一遍,特别是自己从一轮复习就开始整理的经典题本上的题目一定要非常熟练毫无陌生感,确保审题之后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做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自信心。

在这一阶段,老师会将复习的主动权交给你自己。以前,学习的重点、难点、方法、思路都是以老师的意志为主线,但是,现在你要直接、主动地研读《考试说明》,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掌握高考信息、命题动向。具体来说,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检索自己的知识系统,紧抓薄弱点,并针对性地做专门的训练和突击措施,锁定重中之重,掌握最重要的知识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2.抓思维易错点,注重典型题型。

3.浏览自己以前做过的习题、试卷,回忆自己学习相关知识的历程,做好再纠错工作。

第8篇: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化学;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6-0127-02

一、新课程以来化学试卷的试题特点

1.注重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的创新。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命题单位积极创新,全国出现了不同试卷结构以及考试方式。总体看来,主要有理科综合形式和单科考试形式。而从题型方面来看,化学试题题型主要有两种: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而非选择题。多数是填空式简答题。从对考生综合能力测试的角度来看,不定项选择题更能突出对考生化学能力的考查。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小考生的猜测误差,从而达到较好的区分度,另一方面也对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有着积极的影响。

2.重考察主干和新增知识,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突出能力的考查。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中包括两个必修的课程模块,这也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对基础性的重视。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通常会根据课程标准设置有必考内容,这些内容覆盖有基本化学概念、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等学科主干知识,内容丰富,但也不回避重要的知识点(离子共存、化学用语、热化学方程式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对于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落实,并对顺利进行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试卷内出现学科内综合题目是新课程下化学高考试题的另一个创新点。例如,在山东的化学高考试题中曾将化学平衡、离子方程式、溶度积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等化学基础知识点综合成一道大题,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3.注重核心知识的考查。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化学试题与以往相比,并没有降低对高中化学中核心知识的考查(如元素周期表、化学平衡、物质的量、电化学、离子反应、原子结构的主要性质等)。同时,化学高考试卷中的多数试题不只是对于单独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考查,而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甚至于多知识点、多层面地考查,这样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对于化学核心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同时也能考查考生所学化学知识的宽度、广度和考生个人的思维敏捷性。例如,福建省某一年的化学考题就以食用油抗氧化剂为试题背景综合考查考生对与有机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反应类型、同分异构现象、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联系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又如,海南省的化学高考试卷中出现过有关引导考生关注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尾气的治理等环境问题的试题。这些试题的出现很好地体现了化学科学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也突出了化学试题的教育功能,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科技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以及对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在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高考试题出现了一些要求考生进行合理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的新型化学试题,这种类型的题目旨在全面考查考生的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设计、总结实验现象、反思与评价以及表达与交流等能力。除了必考部分的实验探究试题之外,在江苏省的化学高考试题中还设置有“实验化学”选考模块,加大了对考生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对教学工作和考试指导的启示和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努力用好化学教材。化学课程标准是进行化学教材编写、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工作的基础,而化学教材又是化学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的最重要体现。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中的化学教师,就应该对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着深刻的认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从而准确把握高中化学教材中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学要求的迥异,从而充分发挥化学教材中各部分内容在具体教学中的作用,以达到科学规划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

2.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化学学习能力。从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中可以看到,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试题的出现有增大的趋势。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利用生产、生活和最新科技中的具体例子,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激发其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有能力目标意识,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使化学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能力和知识同时提升的过程。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并发散思维,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广泛提出具有真实情境的综合性、开放性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

3.注重强化实验与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试题中明显加大了对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于化学课程中的实验与实践活动给予特别的重视。具体而言,可以给学生多提供进行自主探究化学问题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与实践活动、勤于动手,教师还需及时思考分析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同学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中,全国不同命题省市结合各自的高考改革方案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考试说明,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了课程改革的实施。这也要求化学教师要紧紧跟踪化学命题的趋势,分析规律,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考生积极备战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考试。

参考文献:

[1]郑若玲.论高考的教育功能[J].教育导刊,2005,(1).

[2]陆震.中外学校教育考试制度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41.

第9篇:高中命题知识点总结范文

面对竞争激烈的高考,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制定一套合理的化学复习计划,使学生在复习中对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条理化、规律化,从而使学生能够轻松、高效、自信地面对高三复习,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高考化学备考。

一、狠抓落实,夯实基础,有效稳妥地搞好一轮复习

1、立足教材,研究考试说明

“以书为本,以纲为据”,上好复习课、习题课、实验课,帮助学生将基础知识准确、细致、熟练掌握。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科学依据,是高三化学整个复习过程中师生应时刻遵守的纲领,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它明确地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 “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把准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

通过对近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回顾得到如下启示:其命题点还是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重视以课本为突破口,考查学生基本的双基能力,即体现基础,几乎每一道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出处。正如高考命题组专家所言:“教材是创设高考试题的丰富素材,教材人人都有,试题贴近教材能够体现公平、公正的命题原则”。 在学完整个高中化学课的内容之后,按照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认真回顾、梳理教材,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

2、重视基础与训练,注重应试能力提升的培养

(1)在复习中教师要设置针对性训练,给学生足够时间进行练习,要以学生掌握程度作为标准。在做题过程中,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尽量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尽量让学生总结; 教师要少讲、精讲、精炼,让学生自主归纳。

(2)注重实验的复习。近几年的实验题都是从高中学生最熟悉的基础实验入手,重视对基础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考查。通过细化的设问,考查学生对实验的灵活应用能力和对基本实验常识的整合能力。。因此,在实验专题复习时,要对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等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主要仪器使用等主干知识详尽复习,做到再思考、再加工,善于将实验归类、总结、对比。总之,对实验的复习要做到“回归课本实验,拓展实验广度,挖掘实验深度”。同时还应该加强实验题文字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做到表达规范、应答到位。

(3)要让学生了解高考阅卷评分方法,指导学生有效得分。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以下几个能力:a、注重审题,强化审题意识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对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有意注意,比如解化学化学题的基本品质:“物质化学式与名称”,“结构式与电子式”,“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 “选择正确选项与不正确选项”…… b、高考答题重视过程完整,把握推理的严谨性。平时就要严格养成表达完整、推理严谨的良好习惯,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必不可少的关键词必须写出来,以减少失分。同时要求学生作对会做的题,写清作对的题。

二、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搞好二轮复习

二轮复习的重点是将大纲中的各个考点知识题目化,热点知识明朗化、重点化。

1、针对高考常考的热点知识进行专题训练。基本模式就是“练—析—补”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考试,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减少无谓的失分。

2、第二轮复习中查缺补漏是相当重要的。要求学生按照《考试说明》发现自己不够熟悉的知识点或知识盲点,要认真研读课本的有关内容,结合复习弄清、弄懂,按《考试说明》的要求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对重要的识记性知识和规律进行归类和记忆。

3、注重错题的复习。错题是指学生容易做错、有的甚至是一错再错的题,这类题一般考查学生知识概念的细节和解题策略技巧。要将平时练习中的错题再重新地、系统地做一遍。复习后,我常鼓励学生进行题后再思考,这道题目错在什么地方?这道题目为什么做错了?(错在计算化简,错在概念理解,错在理解题意,错在逻辑关系,错在以偏概全,错在粗心大意,错在思维品质,等等。) 这道题目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这道题目有没有其他解法?哪种方法更好?通过易错题的整理和研究,能帮助学生发现错误的本质原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做好心理调试,轻松应对高考

随着高考的临近和模拟考试的即将进行,考前这一阶段成为高考压力集中爆发的时期。很多学生会出现考前焦虑过度、考前学习的高原困扰和自信心受挫等方面的困扰。因此,对于高三老师来说,帮助孩子做好考前应对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那么,作为老师该如何在考前帮助孩子解决这些困扰,具体的工作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第一,造成考前焦虑过度的原因是考生心里没底,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什么都需要复习。这就需要考生静下心来查找原因,看看自己每天的学习是否有计划性和针对性,针对具体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比如这段时间多准备一些基础性的题和自己平时不太熟练的题以及平时易错的题进行重复,这样做一道保证会一道,心理就会有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减少焦虑。

第二,告诉学生不要拿别人和自己比,给自己增加无谓的烦恼和压力。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只要自己每天的生活有规律,每天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了自己当天的学习计划和任务,同时进行了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就应该感到胸有成竹、心理踏实。

第三,就是每天要照镜子,然后对自己微笑几次,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微笑其实是一种比较好的减压方式,通过微笑使自己的心情好起来,这样可以轻松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