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学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设计现状
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建筑学专业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教学经验完成课程设计活动,并不注重建筑构造教材内容的变化,教学设计方法一成不变,最终导致教学设计目标在短时间内不能实现。与此同时,专业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不是十分关注科目间的联系,即已传授的理论知识起不到铺垫作用。由于教材内容不断变化、补充,教学目标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但教师作为教学设计的主体,不注重学生在课题选择中提出的意见,长此以往,专业学生参与课题讨论的积极性会逐渐降低,即师生间的隔阂会越来越大。大部分建筑专业教师习惯应用项目教学法于理论知识传授,相对来讲,教学设计期间这一方法的适用性相对较低,进而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优化。教师组织教学设计成果评价时,学生只能在其中扮演聆听者的角色,即学生的参与机会相对较少。从中能够看出,建筑构造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存在一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学专业教学效果。因此,建筑构造课程改革创新工作势在必行[1]。
2建筑构造课程改革必要性分析
2.1教材更新的需要
现如今,建筑市场不断变化,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建筑任务,以此迎合社会发展需要,务必及时更新教材,对于陈旧的教材知识全面更新,引进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知识,这不仅能开阔建筑构造专业学生视野,且还能为专业学生在这一方面奠定良好基础,这对新工艺应用有促进作用,这对我国建筑设计工作有效推进,建筑设计效果优化有促进作用。从中能够看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务必做好教材更新工作,这能大大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适应性。
2.2教学方法创新的需要
建筑构造课程不同于其他建筑专业课程,该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实施,又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并且学生的建筑思维应不断开拓。只有教师坚持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的教学方法,才能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才能提升建筑设计质量,这对学生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探索到适合的教学方法,主动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对教学改革深化有引导作用。
2.3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由于建筑设计行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支持,即专业人才是建筑构造专业有序发展的基本动力,通过深化建筑构造课程改革完成人才培养这项基本工作,能够培养大量优秀人才,这对我国建筑事业良性发展有推动作用,有利于大大提升建筑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设计工作持续进行。此外,高校招生数量会大大增多,高校形象能够良好树立。
3建筑构造课程改革基本措施
3.1创新课堂内容
建筑构造课程主要以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为基本目标,及时创新课堂内容,即针对不适合教学需要的知识点有效删除,将其替换成新的教学内容,这不仅能够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学生能够掌握适合时展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积极表现,避免出现岗位适应时间长、适应效果差等现象。适时创新课堂内容,有利于提升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效率,即高效课堂会及时打造。除此之外,专业学生还能提升实践技能,学生实践练习的过程中借助理论知识为其提供可靠支持,这一过程就巩固基础知识,强化实践技能的基本表现,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的建筑思维也会全面拓展,建筑设计作品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建筑设计自信心增强有重要影响。
3.2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专业教师根据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际实施任务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法,它以设计学习为主线,通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主要目标,进而学生能够在这一意识的引导下能动完成设计任务,在此期间,学生能够巧用理论知识,针对设计问题灵活解决,学生设计潜能会大大激发,设计信心能够大大增强。新型教学方法还能应用于实践设计项目,除了锻炼上述基本能力外,还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实践练习能力;然后,应用实践考察法。建筑构造课程的知识点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现实生活,为了确保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实际,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现场实践的机会,提供广阔的展示空间。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周边建筑物为教学素材,鼓励学生将实际建筑同已学理论知识相对应,进而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能够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的学习印象会大大加深;最后,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法。创新教学工具也是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组成部分,借助多媒体音频功能、图片功能讲解相关建筑构造知识,能够大大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学生还会主动操作多媒体设备,以此模仿建筑图纸绘制,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会增加知识量。
3.3创新考试方法
建筑构造课程进行教学效果检验时,主要有如下方式:①考试法,教师在试卷中设置考察知识点,即学生一人一卷一桌的形式进行试卷答题,最终试卷成绩即代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情况,进而教师能够根据试卷成绩调整教学计划;②成绩评定法,即教师通过试卷成绩、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综合考察,进而教师能够掌握学生在建筑构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教师能够通过组间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组员间会互相帮助,这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建筑构造学科的专业成绩[2]。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了解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设计现状,以及课程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考试方法等措施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这不仅会优化教学设计效果,而且还能促进建筑构造课程活动有序进行。这对建筑学专业持续发展有促进意义,同时,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人才,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肖敏.学习迁移理论在《建筑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6):163-164.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 绘画课程 教学改革
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的基本技术素质和学术、艺术素养,熟练掌握建筑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很强的使用设计技术工具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建筑设计和科研单位,从事设计与城乡建设管理等工作。经过几年的工程实习锻炼,通过有关国家考试的学生可以成为注册建筑师或成为城乡建设系统的国家公务员。为达到这一目标,建筑学专业需要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建筑绘画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必须结合计算机应用,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1.调整技法训练与相关知识传授的比例
建筑绘画教学大纲要求以技法训练为主,相关知识则以帮助理解、掌握技法的够用为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难度很大的技法,现在用电脑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因此,对于一些耗时过多的技法训练有选择地放弃,相应加大相关知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可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及色彩运用能力。为此,重新调整教学内容,掌握适当的技法训练和相关知识传授的比例尤为必要。
1.1丰富授课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建筑是一个高度综合、涉及面很广的艺术门类。以往的教学中,对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加之以简单的演示和学生的练习为主,理性知识多而感性材料少,造成学生注意力下降,机械被动地学习。如果利用投影仪进行静态的画面演示,利用电脑技术的动画、音响和教师简单的讲解,就可以吸引学生,让学生迅速溶入情景,进而发现、联想、模仿、创作,从而提高绘画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也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角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并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现在,电脑可以帮助人完成很多设计,设计师之间竞争的焦点实际上是创意,而创意的来源是多方面训练的结果。因此,在建筑绘画课中,我们尽量加入建筑美学、艺术史等方面的内容,鼓励学生多涉猎一些艺术领域,如音乐、美术、诗歌等等,为将来的设计表现打下深厚的艺术功底。
1.2技法训练有主有次。
虽然电脑可替代人做很多技法,但手绘技法训练仍是不可或缺的。手绘练习不单单是重复的技法训练,还是一个手、眼、脑协调的训练,能锻炼构图能力、造型能力、光色运用能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因此,手绘技法训练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是侧重点与以前不太相同,像删减了过去作为正规表现技法的水彩、水粉的很多基础练习,而增加了快速表现的内容,并加强了建筑钢笔画及建筑速写的训练,努力从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上入手,训练其快速造型的能力。
电脑设计只能帮助我们最后成图,而前期的设计素材积累及展现构思、表现立意主要靠草图,草图的勾画主要体现在速写的基本功上。快速表现是设计初期与甲方沟通的主要形式,能快捷地表现造型、材质和色彩,对设计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大速写及快速表现练习的力度对学生将来的设计工作是十分有益的,应该把它们作为技法训练的重点。
2.课堂教学改革
2.1由手的训练变为脑的训练。
以往的教学中,对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加之以简单的演示和学生的练习为主,理性知识多而感性材料少,造成学生注意力下降,机械被动地学习。如今的授课,要启发学生,不只是用手去画,更要用脑,勤于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构图、用光、用色等等,以及从这幅习作中学到了什么,从而为将来用电脑绘画打下思想基础。
2.2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相应训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水平的高低分别进行。低水平的学生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线造型练习,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以结构素描要求为主,难度不能太大,否则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2.3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方式上,不单是教师讲授、示范,还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比如讨论、讲评、赏析优秀作品等等,为学生创造发言机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思考,而且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能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
3.对学生作品评价的改革
3.1评判标准的改变。
过去对一幅学生作品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图画整洁、布局合理。比如渲染练习中色彩是否均匀,靠线是否整齐等。如今,我们评判的主要标准是构图、造型、明暗、用光用色是否适宜,至于靠直不直已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看学生通过这幅习作认真思考了什么,在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构图能力等方面真正有所提高。
3.2自我评价与讲评。
自我评价在将来的设计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独立地完成一项设计,必须不断自我评价、改正、再评价,直到比较完善,那么这种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就直接关系到图纸的质量,进而影响人们对设计者设计能力的评价。因此,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尽早开始。笔者在每幅习作中都要求学生写简单的心得,虽然只有两三句话,但对培养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勤于思考的习惯及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不再只是应付作业。
教师对学生作业不单是给个成绩,还要及时评价,讲评作业是我们常用的形式。在讲评中对每个学生的图面做出分析,使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以便下次作业有的放矢,同时也对其他学生起到提示作用。教师要根据每个人的主要问题,提出对他的改进措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建筑院校的生源与艺术院校的生源不同的是学生大部分是很少接触或根本没接触过美术这门学科的,因此美术教育在建筑院校开展的难度是较大的。教师面对的是由零开始的学生,最后交给社会的是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运用熟练的绘画技巧和技能从事设计刨作的建筑设计师。这就决定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学耐心和智慧,并能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形式方可胜任。
参考文献:
[1]徐年华.浅谈技能训练中的创新教育[J].职教通讯,2001,(04).
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就业面比较统一,一般都是从事建筑设计等工作,这类学习培养学生的目标也比较统一,就是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都可以在工作中得到运用。现在的社会,需要高素质全能型人才,需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而建立校企合作,改革“平台协作”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专业定位,只有掌握了专业方向,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加主动性与自觉性。而学校也需要根据相关的要求与企业的需求,制度有效的教学方案,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筑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筑的风格也是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学生需要掌握建筑的原理,不能对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需要将这些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这样才符合社会的发展的需要,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
二、“平台协作”课程设计,需要建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建立“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可以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在“平台协作”的课程设计下,很多学校聘请的老师,不但具有理论知识,可以讲述专业课程,而且也是企业的员工,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也是落实校企合作的重要措施。“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为建筑性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师范学校建筑专业刚刚毕业的学生缺乏相关的技术经验,理论性知识比较强,这不利于实践性教学,而且建筑专业的很多知识,变化性比较强,而且具有多样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如果没有相关的操作经验,很多做到灵活掌握、灵活应用。很多学校面临师资力量不强或者教师短缺的情况,所以在聘请教师时,可以利用“平台协作”的教学方式,在相关专业的企业中,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人员兼任教学老师,这样既强化了师资力量,也提升其学生的专业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建筑实践中的难点,避免出现理论性错误。
三、“平台协作”课程设计,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也是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我们建立了校内测量、识图模型和工程预算实训室,拥有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场和校内测量实训场,虽投入巨资,但校内容量总是有限,为此我们拓展校企合作的力度,根据不同的实训、实习要求,同时结合实训基地建设,通过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和安排教师到基地锻炼,建立起实训教师队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为校企合作创造了真实的现场环境,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而且体现了它的多功能性、开放性。为保证实验、实训、实习质量和效果,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制定了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完整的教学文件,以便学生学习和掌握,教师进行指导和考核;同时设置综合性实训课,起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1.建筑经济课程的开设是职业建筑师教育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建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市场需求尚有脱节的地方,比如在知识结构与能力方面的实践性和技术性还有所欠缺。建筑学专业中开设建筑经济课程适应了职业建筑师专业教育的要求,改变了我国目前建筑教育中存在重艺术、轻技术的倾向。建筑经济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与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先修课程密切相关,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政策性等特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建筑业、建筑市场的经济活动及其规律,掌握设计方案分析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树立设计工作的经济性理念,使毕业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2.建筑经济课程的开设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学科分类日趋专精,使得人文与科学具有彼此疏远的趋势。在大学教育中加深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的深刻对话,可以使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得到和谐的发展。建筑经济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以工程技术为基础,以建筑业及房地产业为对象,研究如何有效地在各种技术之间配置资源,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结合的交叉学科,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科学与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3.建筑经济课程的开设是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拓宽就业范围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作为建筑师,不仅仅需要提出新颖的建筑方案或技术,而且还要对这个方案或技术实施的结果进行熟练的财务评价和管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的变动和人才的流动不断加剧。加强对学生经济、管理等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建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仅可以在设计院、房地产公司等专业性要求很强的地方工作,也可以走向更为宽泛的就业领域。
二、目前建筑经济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经济课程在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及建筑师职业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很多高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开设此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学校不重视此类课程,对课程的开设没有相对稳定的规划,对同一门课程是选修还是必修、是开设还是不开设都有很大的随意性。相应的课程建设、师资力量方面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对课程体系没有详细研究
一方面,建筑经济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造价、建设法规等课程有很大的相关性,全部开设必然造成讲述内容重复,浪费教学资源,加重学生负担;另一方面如果部分开设,对教师要求比较高,可能会顾此失彼,造成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3.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不能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建筑经济与现行国家制度、设计规范及法制法规等内容密切相关。国家相关部委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筑业的运行规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的运行机制。如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建立了更为完整、合理、先进的建筑业法规体系和质量管理条例等。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往往不可能及时更新,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能够与时俱进,保持时效性。
三、对建筑经济课程的改革措施探讨
1.充分认识到建筑经济课程在建筑师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只有意识到其重要性,才能发挥此门课程的作用。这一点已在上述内容中提及,不再赘述。
2.对建筑经济及相关课程的设置进行统一规划、调整
要提高建筑经济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把相关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来研究、规划。在考虑市场需求和专业教育的课程规划基础上,研究课程群的核心内容,理顺授课顺序,优化课程之间的衔接,删除课程间重复的内容,适当增加一些与建筑师职业教育相关的内容。
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的建筑法规和标准、规范不断健全、更新,要求我们利用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家的现行政策、法律,了解规范、标准的颁布情况;利用各种学术会议、学术刊物了解新的教育理念、思想,积极参与工程设计和管理的实践工作,了解建筑经济课程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建筑学 建筑结构 课程教学 改革创新
建筑学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我国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因此,培养优秀的建筑学专业人才是十分有必要的。建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结构课程,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结构意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与理解以及确保建筑结构的科学合理性为目的。
一、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某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比较落后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建筑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在不断的增加,我国相关的建筑法律规范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是建筑专业的使用的教材具有滞后性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适当的调整。
2.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一直坚持“建筑是艺术、艺术高于技术”的观念,进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注重建筑的设计、原理以及物理等课程,没有引起对建筑结构、力学等技术性课程的重视。此外,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例如在对空间进行考虑时,先考虑设计方案,然后才考虑设计的结构。
3.运用的教学评价方式落后
由于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包括很多符号和计算公式,在对其进行掌握时,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该课程的考试形式主要运用闭卷方法进行考核,评价具有功利性,不能充分的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教学评价方式比较落后。
二、实现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和创新的有效措施
1.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建筑结构课程主要包括了砌体结构、工程抗震、混凝土结构、基础工程以及钢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理论课具有有限性,所以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因此,教师在进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时,要将建筑结构的概念进行突出,着重于讲解概念设计,而不是对计算内容进行教学,因为很多数值都是定量的,例如弯矩值、配筋率、应力值等。概念设计教学不具有定性特点,对其不需要进行准确的计算。例如在讲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知识时,着重讲解肋形楼盖板和梁的构造等内容。
2.实现教学方法的立体化
为了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水平,需要转变以往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运用动态仿真、再现动画或者智能模拟的教学方式,来对以往的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例如教师在运用再现动画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著名的建筑物再现到学生面前,比如鸟巢、悉尼歌剧院、水立方等著名的建筑物,来让学生对建筑和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另外,还可以运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求知,例如让学生对鸟巢、悉尼歌剧院等建筑的结构形式进行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在经过学生的讨论后,教师对其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对各种建筑结构形式进行概括,对建筑结构与设计的关系进行总结,并对建筑结构选型和建筑设计方案的必要性进行阐述。
3.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进行培养
受到建筑结构课程课时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例如教师在讲解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知识的过程中,首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双向板肋形楼盖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点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对学生的自学内容进行检验时,可以运用布置课后作业或者提问的方式进行。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建筑结构作业,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动手制作建筑结构模型,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改善教学评价形式
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建筑结构课程的考试主要以试卷为主,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特点,并且忽略了建筑结构课程学习的目标,过分关注定量分析,严重忽略了定性分析。因此,要对教学评价形式进行改善和创新,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例如可以运用开卷考试或者改革题型的形式。其中,在题型方面,多设置一些能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题型,比如概念设计或者结构选型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学生动手制作的建筑结构模型等方面进行考核,将成绩融入期末的总成绩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对于学生学习建筑学专业知识具有基础作用。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改革创新策略,旨在能够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力学课程概述
“建筑力学”是土建、水利、给排水等土木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深度视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该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各一部分,因此课程涉及面较广。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该课程,培养学生对力学概念和方法的认知和应用,为其将来的职业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建筑力学课程根据专业的不同一般分为多学时授课和少学时授课两种。
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力学课程,建筑力学是在学习完高等数学、中职物理等课程后开设的一门与专业内容相对应的专业基础课。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人和发展,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学时等都处在不断变化和更新之中。因此,如何根据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应用力学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是课程发展和改革中所面对的问题,也是任课老师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我国建筑力学课程建设问题
1.“教”的内容与建筑设计相脱节
目前建筑力学专业学习的要求:了解结构体系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掌握结构体系与建筑形式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在设计过程中与结构专业进行合作的内容;掌握常用结构体系在各种作用力影响下的受力状况及主要结构构造要求;有能力在建筑设计中进行合理的结构选型,有能力对常用结构构件的尺寸进行估算,以满足方案设计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结构知识。但实际情况往往是知识的传授与建筑设计和实践严重脱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讲授“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师很少具有建筑学专业背景,无法将结构课程与建筑设计及建筑物实体结合起来,对于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建筑力学”的需求和兴趣点也把握不够准确,建筑力学课程就显得僵化、呆板,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建筑力学教材都是三大力学―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教材删减或精简而成,基本上没有考虑专业学习目标的不同,即使考虑了也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几个专业共用同一部建筑力学教材。
3.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多采用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状态。另外,由于课时较少,课程进行较快,同时存在较多的图例和例题,这些都可能使学生养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惯。
4.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
在中职学校里建筑学建筑力学课程设在第二学年,学生还没有接触实际工程,而在这期间开设的课程都为基础课程,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认为逻辑性强的力学知识与所学的专业关系不大,对这种理论性强的课程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另外,有一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转变教学理念
关于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保证人才的定义符合规定的具体标准,要保证为社会输送高技术的专业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实际对相关的教学理念进行设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要注意理论要和实际相互结合,保证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建筑力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教学理念的不断转变。让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逐步脱离高中时期过分依赖于老师讲解和督促的学习方式,建立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分析问题以及通过自身努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建筑力学是一个专业性、学术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学科,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并在这门课程中培养出学生的工程概念、创新精神和专业素质,是开始这门课程的根源,也是目标。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为理论和实践搭建起一个平衡、互通的桥梁,并使学生认识到力学在实际工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改革教学思路
进行教学思路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建筑力学的特点,对建筑力学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应的规划,精选出建筑力学的具体内容。要考虑到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建筑力学的课程体系,从而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清楚地划分出建筑力学的知识学习领域,保证学习的内容更加的系统化和合理化。
3.保证相关课程的相互结合和科学合理安排
为了增加建筑力学学习的连续性,将“建筑力学”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建筑力学的教师参与到每一个设计题目当中。让学生从结构理性的角度对自己创作的建筑方案进行结构合理性评估。由于建筑力学课程内容较多而且繁杂,再加上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的问题,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建筑力学成为学生们学习时感到是特别困难的一门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收集学生的意见,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总结教学经验,研究中职学生的特点,针对现有教材进行选择,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
4.突破传统的考核方式
中职课程中的期中和期末考试进行方式大多采取的是闭卷笔试,这种考试方式仅仅是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在本年度和本学期中理论知识的记忆程度,并没有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因此,需要对建筑力学课程考核上进行全方面的改革。首先,要采取技能操作考核与理论知识点结合的方法。既是学生本次考试的总成绩是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和学生的卷面成绩的总和,两个考核方法各占百分之五十,从而使学生更好的重视实践工作,从真正的意义上体现出学校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决心;其次,学年的两大集中考试不能完全集中在考核上,而要采取动态考核法。即要将考试改革成全过程、多阶段的考核,并在教学过程当中融入考核,例如平时的课堂提问考核、课堂笔记、课堂模拟试验、课堂作业等都可以作为考核成绩计入到期末的考试中,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导师通过动态考核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统一,从而避免了“临时抱佛脚”事情的发生;教学能否成功,跟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很多的办法比如对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教学方法的优化,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提高建筑力学的教学质量,但在实际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路需要一步步的走下去,要循序渐进的,慢慢的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开始在教学中应用开来,教师们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保证建筑力学课程的相关知识逐渐应用开来,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5.多角度的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
针对力学课程的特点,建立试题库,把试题重点放在对基本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上,以及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上,这样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真实成绩和综合能力。这种考核方法实现了考试内容形式与成绩评定的统一,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统一,学生学习知识与学习能力的统一。总之,考核方法改变了,才能真实反映学生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才能使学生真正静下心来,积极投入到建筑力学的学习中来,挖掘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避免学生混过程应付期末考试现象的出现,提高了建筑力学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建筑力学教师也需要结合新技术、新知识来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把建筑力学课程与工程实践、新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社会培养更多新型工程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明.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6:86-91.
(二)学生对电脑技术过于依赖,学生在素描课程训练中表现麻木懈怠
电脑技术的普及与各类设计软件的诞生,学生对徒手绘画的厌倦情绪随之产生,电脑绘图成为了学生的新宠,大多数学生错误地认为素描课程与将来的建筑设计并无多大关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麻木和懈怠的状况。再者,课堂教学中有无素描基础的学生同时训练,有基础的同学很快能在班级中脱颖而出,势必导致其他建筑学学生会为不能画出满意的“调子”而感到困惑不已。因此,诸如黑白灰调子的处理、线条的排列等表象的东西成为了其他学生追逐的目标,而这些表象依靠培养计划设置的课时训练根本无法实现学生所理想达到的效果,即便是老师的示范也会变得奇幻而不可琢磨,在较短时间内学生极易失去信心,学生素描信心被扼杀,转而对电脑绘画更加依赖。
(三)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素描课程教学只能是走马观花
地方高校建筑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建筑学专业学生需要完成四门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素描》《色彩》《美术写生》《建筑表现技法》。每门课程包括的内容很多,平均学时数仅为48~64课时,分四个学期授课,课程教学缺乏连续性,而四门课程均为水到渠成的课程,需要充足的时间动手训练,即便是一张相对简单的素描作业都需要5~10个课时来完成,更何况建筑学专业素描需要涉及结构、设计素描教学的内容。因此在短短的教学课时里完成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完整的教学内容就只能是走马观花,不可能实现学生素描能力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四)师资不足,师生比失调
高校建筑学美术课师生配比如果为1∶10左右,在教与学中对学生的授课、指导、修改作业等方面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师生配比,教学效率自然很高。然而大多数地方院校建筑学美术课的师生配比为1∶30、1∶40,甚至更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量的作业堆积案头,课堂上对学生的辅导也只能是泛泛而谈,一堂课下来得到教师辅导的学生也只能是了了几个,师生比严重失调,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后续相关课程的教学。
二、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措施
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不是培养纯粹的艺术家,教育者应以培养建筑师在构思、造型、形式、美感、艺术感染力、艺术思维、空间表达能力等方面为主要教学目的。因此现代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教学应该从单一的传统素描造型技能训练拓展为多层次多形式的造型训练,注重突出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思维表现更加自由,将艺术原理、艺术规律、艺术思潮、表现技法贯穿于整个素描课程教学过程中,肯定学生自己的艺术主张,强调设计素描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各种素描手段实现设计表现的能力,
(一)打破传统素描教学模式
1.改变传统思维的审美标准,打破常规透视和构图原则。
准确的透视和常规构图原则并非是衡量素描作品水平的唯一标准。教育者需启发学生改变固定思维的审美标准,打破常规透视原则,充分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对绘画对象进行扭曲、怪诞形态、质感、夸张等形象处理,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能力。传统素描在构图上要求遵照严格的构图原则,建筑学专业素描允许完全打破上下左右的画面平衡,通过求满、求险、求空、求偏、求局部等构图形式格局,使画面空间获得出人意料的自由度。
2.改变传统思维定式,打破常规写生对象的选择和组合方式。
在传统素描教学中,类似物组合、关联物组合、高差异体组合、质感差异组合等传统的物体组合方式是教师常用的素描对象组合方式,学生则被动地成为了这些组合方式的接纳者,机械地再现教师指定的写生对象成为了学生素描的主要任务,创造能力遭到扼杀。改革传统素描教学的思维方式,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将自然形态与形式要素转化为设计要素,通过图像来传递信息,强调从自然形态中获取深入形态表象和生命机体之中的洞察力,超越表面的描摹,以此认识形态与功能的潜在关系,强化形态语言和形式意识,培养学生对形态的解析、变异、重组、繁衍的能力。要让学生参与素描写生对象的选择和组合,如采用悬挂、倒挂、垒积、包扎等不同形式进行写生对象的随机性摆放,使写生对象的选择和组合过程充分融入学生的思维和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3.打破传统素描工具的单一性选择,尝试多种素描手法和工具的选用。
传统素描模式是用排线的方式画素描,因此素描工具选择具有单一性,通常选用铅笔、木炭条、炭精条、炭笔等常规工具,石墨棒、索斯(湿性绘画材料)、桑基那、歇比亚等高级素描工具很难在课程训练中被选择。设计素描表现手法十分丰富,除了传统方法外可采用涂、抹、擦、印、贴等方式实现视觉效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综合运用各种材质媒介到素描画面中来,丰富素描创作语言,充分表达作者感受和体会,发展个性,打破传统素描工具的单一性选择,尝试多种素描手法和工具的选用,有效拓展学生开放性与多元性的视觉思维以及多方位、多角度地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素描创作冲动,激励学生素描作品的创作灵感。现代素描艺术,既有素又有色,既有描又有绘,平面的媒介已经超出纸的材料之外,非传统的媒介也不断地作为创新材料加以援用,甚至包括了计算机、复印机等工具。
(二)强调素描的抽象意识
建筑学专业素描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物象再现与描摹,应强调素描的抽象意识。画素描,就是画思想,画分析,画认识,这是建筑设计者从事素描的基本态度,也是素描作为所有专业设计的共同素描基础的出发点。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形态表现,具象与抽象也是两个范畴的艺术语言,反映的是人们对相同事物的不同观察方法,进而产生不同的思想表现方法,二者也有很紧密的关系,从具象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象,并存互补,是艺术在审美上的自然发展。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抽象思维和抽象表现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创造的主动性及表现性的提高,有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注重素描对象的结构认识
古典园林设计课程是建筑学(古建修缮与保护)专业的基础课,建筑尤其是中国的古建筑自古与园林环境联系紧密,因此,该课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建筑保护的内涵和外延。对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题目等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完善地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设计,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究、体会、继承和发展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
关键词:
建筑学(古建修缮与保护)专业;古典园林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建筑自古以来就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的园林与建筑是并行发展的,上自帝王的宫殿与苑囿,下至官僚富豪、文人名士的住宅与私园,建筑与园林在建造的过程中都是统一考虑的,尤其是中国的古建筑,蕴含着先人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因此,古建修缮与保护方向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和掌握园林景观尤其是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但该专业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只有建筑学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知识,缺乏园林设计的基本知识。学生如何在短短的课时内掌握并且能够运用园林设计方法和要素设计传统园林景观,是古典园林设计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教师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知识和流程,掌握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并能够进行中小规模的古典园林设计。此外,教师要求学生在设计的同时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准确地将调研、分析语言转化为图面语言,二是如何将现代景观的设计语言用传统园林的要素表达出来,三是如何在满足现代园林空间功能的同时体现传统园林文化的意境和内涵。
(二)教学内容
理论课程首先讲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要素与方法、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其次讲授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图和意境。实践课程主要安排两个作业,第一个是场地调研,第二个是具体设计,这可以加深学生对古典园林设计及表达方法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希望通过作业使学生能够将现场调研和设计构思很好地转化为设计语言,并且能够将现代园林空间功能与传统园林设计要素相结合,扩大建筑设计的视野、宽度和深度。
(三)教学方式和流程
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理论与实践各12个课时。理论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和作用、造景与意境营造、构思要点。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个课时,以三或四人一组进行调研,讲解对场地的理解和感悟,随后由全班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和点评;第二阶段4个课时,个人对场地进行深入构思并绘制平面草图,以调研现状为基础,深入绘制平面草图;第三阶段4个课时,深化草图,完成设计图纸。
二、实践课程题目设计
(一)题目设定
设计题目对场地、面积及设计背景进行限定,设计成果统一为A3大小的装订文本。设计基地主要选择南阳市白河的小岛——月亮岛,四周临水,要求学生在基地内部自行选择1~2hm2的用地设计汉代背景的古典园林。该处是南阳市公园用地,既要满足现代公园的空间功能需求,又要体现园林的历史背景和人文背景。
(二)设计成果要求
总体设计要求学生利用该基址使之形成一处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恬淡雅致的意境的古典园林式休闲空间,运用古典园林设计方法组织建筑、绿化、道路、山水元素,创造美景宜人的游赏环境,营造独具匠心的园林意境。设计成果要求包括总平面图(比例自定)、设计分析图、总体剖面图、整体鸟瞰图、局部透视图若干及各项设计说明。
三、教学成果分析
(一)学生加深了对调研分析语言与设计语言的转化能力的理解
对于场地的调研分析是整个古典园林设计的基础工作,也是整个场地设计构思的关键。对于场地的现状、历史背景以及人文背景等的分析,学生能够从场地的背景出发进行园林空间布局。比如,一个学生的场地调研从现状要素的分析出发,确定场地的出入口以及场地的基本空间结构,从而确定场地的构思和基本布局。
(二)学生加强了对现代景观的空间功能与古典园林设计要素的转换能力的理解
学生设计的场地不同于传统的私家园林,学生在设计中要体现现代公园的基本功能需求,同时体现传统园林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在有限的空间里,综合运用了多种设计手法,完美地完成了由物质空间的拓展到意境空间的联想升华,这些设计手法看似传统,实则与当代环境心理学、现代设计基本原理等并不相悖。因此,在整个古典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用传统园林的设计要素表达现代园林的空间功能。
(三)学生对古典园林与诗词书画等关系的理解和感悟提升
古典园林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当时的诗词书画相互影响。诗文题咏与某些景象相结合,被组织到景象之中,点出景象的精粹所在,阐明景象的思想、情趣,促使景象升华到精神的高度,从而成为园林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古典园林与诗词书画等的相互影响和联系,许多学生用题词或者景点题名来深化意境,比如,清音阁、正凝堂、致远斋、经畲书屋、珠箔舫等。
(四)学生加深了对古典园林空间造景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古典园林景观要素种类丰富,排列多样,看似表现出自由随意的风格,但实际上古典园林空间逻辑清晰,体现出有序的空间脉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设计加深对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模型感知、剖面表现等体会所设计的园林空间布局和竖向空间表现,同时进一步通过细部空间的设计和表现,学生掌握了园林空间从大到小的转化和设计,进一步掌握了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的运用和相互组织的方式。
四、结语
在古典园林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学生也在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设计中对古典园林设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但是在教学中也出现很多问题,如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现状场地条件,对于场地内部的建筑、道路等尺度把握不准,在设计中暴露出对该课程知识储备明显不足等。结合课程中的具体问题,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以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加完善地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设计,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究、体会、继承和发展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
作者:赵瑞 王婷婷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步入到高年级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学生的设计效率相对较高,学生不愿意天天呆在专业教室里。为了应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在这一阶段建筑设计课程题目的设置需要作出相应调整,更具真实性和实践性,保证设计内容的新鲜度,提高学生的设计兴趣。适度增加“外出”学习的时间比例,并创造分组学习的机会,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丰富。
2.理论课程设置的特点高年级理论课程的内容和专业实践与拓展教育紧密相关,其中部分课程与更加细致和专门化的设计方向相关。第二部分理论课程在教学上不仅注重课堂知识的讲授,同时有调查研究实践的要求,需要通过真实的相应建筑环境的观察来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因此这部分理论课程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时进行外出调查实践。
3.建筑设计课程的特点为适应教学计划的安排,高年级设计课程的开设具有专业深化的相应特点: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学生的专业认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和自我拓展能力,形成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建筑学高年级的教学环节中,理论课程有和建筑实践结合的需求,设计课程也加强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两者有相互结合的必
要性;同时理论课程和设计课程在教学方式上都有相同的“外出”调查实践的教学环节,使课程结合有了合适的操作平台,在调整协调调查实践目的性一致的情况下,两者相结合切实可行。
二、课程结合的具体方法
建筑设计题目设定为“医疗建筑改造设计”。选择该设计题目的原因包括:设计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包含了复杂流线设计;建筑改造更新是目前建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医疗建筑中存在各种公共活动内容,便于观察人的生活、行为、心理与建筑空间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
1.空间调查以西安市上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医院为调查对象(亦即改造对象),通过现场实地踏勘,全面了解其功能布局、环境条件及建筑形象。调查内容还包括医院所处位置、周边环境、服务半径、服务对象等背景资料。通过运用图像记录、影像记录、尺寸记录的方法还原医院主要功能区,包括门诊、急诊、医技、住院、辅助用房各部分的功能布局,最终以二维和三维图形的模式加以展现。
2.行为调查以医院内各种使用者(患者、陪护、探视者及医护人员)的行为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使用者与医院建筑空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
3.问卷分析为了更直接有效和准确了解医院设施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要求学生采取发放问卷和座谈调查的方式,探寻医院改造的方向。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整理,使改造的内容和要求不仅依靠感性判断获得,更倚重科学分析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