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文体知识范文

新闻文体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文体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文体知识

第1篇:新闻文体知识范文

关键词:纪录片;文体;流变;辨析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正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发展时期。各种类型的纪录片以广阔的视野、多样的形式和日益先进的拍摄手段和理念,倍受世人瞩目,并成为我国电视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目前对我国纪录片已有不少研究,例如对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纪录片的创作风格、纪录片的创作技法等都有了不少研究和论述。本文主要从前人较少涉及的创作文体方面对我国纪录片进行梳理和解读。

一、纪录片与文体之关系

在讨论电视纪录片和文体的关系之前,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来源。自从电视产生以来,文学与电视便一直存在着互动关系,一直在彼此改变着对方,双方在对方身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电视传媒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运作制造出了浓厚的商业气氛,文学的文本形式和电视的联姻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一方面,电视要借助文学来提升自身的品味和寻求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文学要依赖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介来扩大传播效果。因此,电视开始有了文学文本的特征,而文学文本也受到电视媒介传播特点的影响和制约。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同样存在着与文学文本的沟通。

对于电视纪录片的界定,且前并没有一个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电视纪录片就是用电视摄像和摄影的手段来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事件等做纪实性的纪录并给人以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类型。由此也可以看出电视纪录片与文学的关联并非直接来源于文学内容抑或文学文本内容本身。

电视纪录片必须给人以审美的享受,而这种审美感受正是源自于纪录片的文学性。文学性是纪录片的审美资源,纪录片必须借助于传统的文学审美积淀和文化底蕴,才能表现出最大的价值。纪录片的这种文学性最直观和最主要的体现在对文学体裁的运用上,文学体裁的自身特点也决定了其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文体,顾名思义,就是文学体裁。任何文本都只能是某种体裁的文本。文本之所以会有体裁,正是由于体裁的不同能够带来不同的传播效果。对于作者来说,体裁就是一种话语的方式,作者必须按照读者抑或受众的接受期待和所要表达内容的自身特点来决定和选择文本的话语方式。

体裁对文本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在:(1)体裁规范了文本的语言状态;(2)体裁规范了文本的形象状态;(3)体裁规定了文本的结构特点。体裁对文本的规范为体裁的分类提供了标准。体裁的分类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目前人们习惯划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体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裁也在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例如在散文这个大类中出现了很多个性鲜明的小类别,例如杂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科普小品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然而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美感,就是对人精神的终级关怀。

电视纪录片采用文学体裁的话语方式对所要表现的主题进行展示,实现文学与电视的结合。纪录片艺术性的高低和思想内涵的深浅,不仅取决于纪录片的拍摄题材,也取决于对拍摄内容的剪辑与组合,这种剪辑与组合的方式就要借助于文学体裁的话语方式,可以说文学体裁的应用使电视纪录片在纪实性和艺术性上两翼齐飞。我们可以把电视纪录片看作一种电视文本,那么这种电视文本的体裁正是通过各种镜头语言和拍摄技法表现出来。由于使用了文学体裁的话语方式,因此修辞手法的重要作用也会很鲜明的体现在电视镜头语言当中。或者可以这样说,在文学作品中,文学语言是通过各种修辞技巧来表现主题的,而在纪录片中,拍摄技法和镜头语言就充当了修辞手法的角色。体裁运用的好,可以使纪录片展现的内容和素材更精彩,而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原本很好的素材变得黯淡无光。

二、我国新时期纪录片的文体学分析――创作文体流变与辨析

从我国目前所拍摄的纪录片看,文学体裁在其中的应用比比皆是,而正是由于采用了特定的文学体裁,纪录片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本文不从我国电视纪录片的整个发展时期来讨论文学体裁在纪录片中的应用,而直接从新时期来解析电视纪录片中的文体应用,这里的新时期指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因为,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文体发展变化进入了一个空前丰富的时期,各种风格样式的纪录片开始崭露头角。

1、谈到这一时间段内我国的纪录片创作,就不能不提到《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这几部片子都是属于江河文化系列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这些鸿篇巨制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宏伟的气魄在我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经典的文化史诗。可以看到,这些片子都是以空间作为线索,以地域顺序成为剧情发展的主线,结构上环环相扣,因此这些作品就可以称之为章回体纪录片。

章回体是小说的一种形式,章回体小说由宋元时期(10~14世纪)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它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由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艺人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中的一回。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文体的起源。章回体小说后来发展成为后世评书曲艺表演中所使用的底本。

以《话说长江》为例,片名中的“话说”二字就是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字样;从结构上说,该片一共25集,按照长江的流向,自西向东,环环相扣,每到处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正像一个技艺高超的说书艺术家在话说一部引人入胜的章回小说。

从整体上说从1978年到1989年,尽管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出现了多样的创作形式,但是总体上讲,以章回体的“话说”结构来支撑片子的文体创作模式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

2、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创作,开始借用其他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进行创作,散文体在纪录片中的运用愈加明显,并且在散文体中开始出现了一些非常新颖的创作样式。散文体纪录片是指采用抒情散文结构形式表现的抒情纪录片,是一种在发挥了电视艺术视听结合优势基础之上,又借鉴了文学散文的创作手法而形成的电视纪录片样式。散文体的纪录片前人已经有不少论述,臧树清的作品比较有代表性,其代表作品有《长白山四季》、《春城花》等,这里不再赘述。

3、另外,报告文学体的纪录片开始出现。报告文学是散文与新闻体裁的结合,因此报告文学所描写的事件人物必须 具有真实性,但同时是采用文学化的语言对事件进行形象的再现,具有浓郁的文学性。纪录片通过报告文学的文体方式,真实的表现出人物事件,通过浓郁的文学语言,流露出创作者的真情,对观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雕塑家刘焕章》就堪称我国最早出现的报告文学体纪录片。作者用报告文学的文体形式作为载体,融合画面、解说、音乐等手段,以真实自然的画面和随和朴实的解说,使一个对雕刻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艺术家跃然于荧屏之上,使人感到可亲可敬。在这部作品中,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和对普遍人性的呼唤的意识已经初见端倪,这对我国90年代的纪录片创作应该说是一种启迪。

4、《望长城》被认为是我国纪录片创作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望长城》的拍摄标志着我国的纪录片创作进入了纪实主义的新阶段。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优秀纪实作品层出不穷,创作对文体的借用形式更加多样化,并注重把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纪录片创作中来。

从《望长城》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望》已经完全摆脱了章回小说式的结构,话说式的结构转变为主持人现场带领观众揭谜底的形式,从揭谜底这一点我们可以联想到传奇体。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小说文体。在中唐以前,文坛崇尚诗文,小说这类文字,篇幅较长。写的委婉曲折,又有一些虚构戏谑的成份,不为正统派文人所重视,轻蔑的称它为“传奇”,以示与高雅的古文相区别。但传奇的艺术成就相当高,情节的传奇性与现实性兼容,情节的虚构、想象与作品的艺术性融合一体。通过传奇的形式把传奇体特有的故事情节的传奇性融合在纪录片创作中,使观众跟随纪录片逐步揭开事物神秘的面纱。

三、我国纪录片创作文体已呈多元化与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通览我国新时期纪录片的文体变化,总体呈现出多元化与综合化相融合的倾向。很多纪录片开始糅合多种文体的形式,借助各种文体的优势,多种体裁的交互运用更表达出作品的表现张力。我国的中央电视台第10套节目科学教育频道堪称我国的纪录片频道,其中的很多栏目都是这种综合技法的典型。且看《探索・发现》,该栏目“倡导‘娱乐化’纪录片的理念,采用讲述精彩故事,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运用生动的电视声画手段,向观众呈现出一部部既有较高文化品位、知识内涵,又有很强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电视节目。”其播出的一系列纪录片中,很多纪录片都综合运用了小说、戏剧、散文等多种文体形式,用讲故事的解说方式把内容呈现给观众,表现手段多种多样。比如用搬演摆拍的手法完成历史的再现,运用多种特技手段,加之相关人物访谈,表现效果甚至比电视故事片更加充分。

第2篇:新闻文体知识范文

目前,电力建设在飞速发展,在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大环境下,多种经营企业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份额,在管理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这次学习,结合电力多经企业的行业特点,我个人认为,电力多种经营企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要毫不动摇的狠抓人力资源管理。

一个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才,在于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使其为企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者不在于他像关羽一样“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也不在于他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重要的是他能否找到和使用好这样的人,即识人用人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发展远景。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刘邦用萧何、张良、韩信,建立汉朝后曾说过,我管理不如萧何,计谋不如张良,领兵打仗不如韩信,但是我成功了,因为我很好地使用他们,大家都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多种经营企业必须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要强的职工队伍建设方针。一方面要继续面向社会,广开才路,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对在职职工要积极培养和关心,实现“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另一方面,对现有职工队伍进行强化培训,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不断挖掘其潜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信任是基础,事业是平台,利益是杠杆,感情做纽带,一个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级管理者,牢记这个用人方略,就一定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其次,始终如一的开拓、经营市场,培养核心竞争力求生存。

市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开拓多大的领域,从一定程度上说,证实着一个企业发展的实力。所以,如何开拓市场、经营市场显得尤为重要。电力多经企业具有行业性的显著特点,开拓市场也必须依据行业特点逐步实施。

所谓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它不仅指某种独特的产品或技术,还包括销售渠道、顾客服务、顾客群、品牌、资金以及研发能力。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所有这些能力,但它必须发展一种不同寻常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战略的焦点,它必须形成理念,并体现在核心产品上,获取高于竞争对手的质量水平,并能移植到各分支机构中。

具体到多经企业要如何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首先应如前所述的分析我们的生存环境、竞争优势、竞争弱势,然后扬长避短,定位自己赖以生存的市场,建立围绕该市场运作的机制,该机制能够激励全体员工围绕股东财富最大化进行运作,并且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运作机制自然会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开拓市场,培养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生存。针对电力多经企业内部市场越来越小的生存环境,必须加大外部市场的开拓力度,采用多种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例如市场开拓、企业收购、兼并或联合开拓等形式。积极增加电力多经企业对外创收。切实抓住国家开发西部等有利环境,抓紧研究并制定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加快多种经营和各种产业发展步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市场的重新定位,资源的优化配置,调整股本结构,形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后的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认真调查研究市场,积极开拓市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用市场适销产品去占有市场,开辟新财源,打开新天地。企业光守是没有出路的,必须不断在市场的发展中壮大自己,在市场的变化中否定自己,商场中没有长胜的将军,只有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去把握市场的脉搏,建立与市场合拍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三,明晰的产权关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清楚的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多经系统普遍面临产权不清的难题。首先是明晰的资产关系,这一点还相对容易操作。最难的还在于主辅人员的分离。由于多经公司用人的复杂性,公司本身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于在多经工作的员工来说,挑战大于机遇,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可以考虑用优惠的政策待遇,鼓励退职,提前退养,身份置换,解除合同或带股就业。但带股就业可能带来股权分散,不利于集中决策,同时如果股权过于平均,还会带来老国企的弊病:如大锅饭,平均主义,人员不能合理流动,建立不起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进入和退出机制等。所以要做到产权明晰,首先要解决人员的历史遗留问题,然后明确资产关系,明确投资主体。只有明确了出资人,公司才会有明确的使命,公司的运作才可能建立在公司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之下。公司的经营人员才会有明确的定位,而防止所有者缺位带来的资产运作效率低下矛盾。另外有明确的投资主体,享有对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这是对投资主体承担资金风险的补偿,也为公司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只有将利润集中投资于一定的项目,才能形成一定的优势,如果利润分散的用于支付股利,企业最终将衰竭。

第3篇:新闻文体知识范文

做报纸的人在思考新媒体时,总是有这样的习惯,认为新闻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人们接触媒体就是为了获得新闻。在这个观点的支配下,报人们繁荣了报业新闻网站,在iPad上创建了大量的新闻客户端,并积极努力地朝着“未来的内容提供商”目标迈进。

但是,把报业放在传媒的全范围竞争角度,我们真应该重新审视“新闻”的价值。

人们对媒体的需求是多元的

媒体从业者大部分是从各大学新闻系毕业的,一直以来,各媒体也是以传播新闻为第一己任、核心要务。时间一久,大家就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新闻做好了,就一切万事大吉了。这是当今传媒业者最大的观念误区。

其实,人们与媒体接触的需求是多元的,看新闻绝对不是唯一目的,更多的是:娱乐、社交、表达、通讯、群体认同。这一点,在新媒体上表现得更淋漓尽致。

更有甚者,人们看新闻的心理也是多元的,实用的需求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比如知道德国的黄瓜有大肠杆菌,就不买黄瓜,导致黄瓜滞销;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轻松的愉悦阅读。传媒必须适应受众这种多元的传媒接触需求。

媒体不仅仅传播新闻

媒体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都在发展不同于新闻的新的赢利模式。新时期,新的媒体竞争环境下,媒体需要重新定义。媒体不一定是传播新闻的,新媒体可能跟新闻一点关系都没有。QQ是新媒体,它的主要功能是即时通讯,弹出新闻页面只是它的辅助功能;百度是新媒体,它的主要功能是集纳,只是个信息搜索的平台,它不负责生产新闻;微博是新媒体,它主要满足的是人们表达和沟通的需求;购物网站也是新媒体,它只提供购物平台,跟新闻一点关系都没有;社交网站是新媒体,它满足人们社交的希望,也跟新闻没有一点关系;婚恋网站也是新媒体,它是个“网络媒人”,跟新闻没有关系。

现在,即使是传统的以新闻发家的新闻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也在努力发展别的东西,新浪力推微博,很多网站都在下大力气推广微博,甚至还请来明星助阵,阵势很大,电视上、公交车上、户外LED上……都有这些网站的微博推广广告。新闻,在这些著名的新闻门户网站中,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报业向新媒体进军,就应该适应这种趋势,不单单以新闻为主打,还要创新新的盈利模式和赢利途径。

新闻的竞争对手众多

当报纸还是纸的时候,在当地,竞争对手只有几家,当报纸成为新媒体时,竞争对手就数也数不清了。

从传媒竞争的角度考虑,对“新闻”的竞争就是现在人们经常提及的“红海”,竞争对手众多,非常激烈,想要立足非常困难。

报纸新闻网站这么多年都没有起色的原因就是主打新闻,它高估了新闻的价值,遭遇“红海”竞争。全国几乎每家报业集团都有新闻网站,甚至每个媒体都有新闻网站,加上新闻门户网站,在这无任何疆界的互联网平台上,那么多定位类似、内容雷同、功能一致的新闻网站,试图从中出类拔萃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啊。

报纸发行有地域限定,超出了这个地域范围,发行通常是无效的,一个城市的市民一般不会看别的城市的都市报,这就导致许多城市占据竞争优势的报纸都是本地报纸;而网络是没有地域限定的,在网络上,网民能看到任何上线的网站,包括全国的、地方的。报纸新闻的竞争范围是本地,但报纸新闻网站的竞争是没有范围的。

报纸在iPad上开发的新闻终端也是如此。报纸按照惯例依然在做新闻终端。它们就必须面临两种激烈的竞争,一是新闻终端的竞争,这种竞争远比同城间报纸大战来得激烈,那么多的媒体,远不止报社,都创建了新闻客户端,要想脱颖而出也是非常困难。二是必须直面iPad的全环境竞争,与每个用户越来越被分散的时间竞争。iPad并不简单等同于媒体终端,更是一个极度多元化的娱乐平台。报纸iPad新闻终端必须面对几大竞争对手:游戏客户端、微博、QQ等社会化媒体终端,这些东西远比新闻类终端有意思多了,也更具吸引力。

报业新媒体需要开发“蓝海”资源,脱离新闻或许是好的选择。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夕,南方都市报在iPad上了“广州亚运指南”客户端,它结合移动互联网地理位置服务,为手机用户提供全面的亚运赛程、参观、赛事资讯的同时,还提供亚运场馆周边旅游、交通、餐饮、住宿信息及地图导航服务。在iPad上收费1.99美元,具备中文、英文、韩文、日文四种语言选择,结合动态位置自动调用GPS进行路线导航功能,提供查询电话并可直接拨打。这个客户端在苹果商店上架不到一周就跃升为体育收费类销售榜第一位,成为南方都市报第一个实现收费的产品。

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

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这是争论了很多年的老问题了。这两种观点对于报业做新媒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落实到新媒体的实践中,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做法,坚持渠道为王的就会努力去发展报业的新渠道,就会去创办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新媒体,比如成都传媒集团就创办了数量众多的新媒体种类,并利用资本运作的方式向各种新媒体进军。而坚信内容为王的总是喜欢“通讯社模式”,习惯通过“媒介融合”来实现新闻内容的共享和多媒体使用,他们最想做的就是“未来的内容提供商”。这两种思路代表的是报业在新媒体竞争时代的两种选择。

其实,渠道为王和内容为王,这个问题没有多少讨论的必要,在实践中更强势,更拥有垄断地位的合作方往往能成“王”。什么叫“王”,王者只有一个,用在传媒竞争上,就是拥有核心或者垄断优势。

在这点上,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一个已确定的市场空间中,如果内容方拥有垄断地位,那么它肯定就是“王”;而如果渠道竞争者很少,拥有强势地位,那么它就是“王”,能够说一不二。市场供求关系非常明确地解释出内容和渠道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供求关系应是相对的,会随强势一方加入者的增加而改变,现在是“王”,将来不一定是。

手机报是最能体现内容弱势的报业新媒体,它也是目前报业做新媒体中能实现赢利的为数不多的形态之一,但,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渠道运营商那方。目前运营商与报社合作办手机报的分成比例一般为,移动运营商分50%,其余归CP(内容供应商,媒体)和SP(服务提供商),最后,报社的分成一般就仅仅是四分之一。南方都市报的手机报每月收费8元。渠道运营商分成4元,另外还设置了公司,分成2元,南方都市报只剩下2元,一年只赚200多万元。内容基本没有话语权了。

很多业界人喜欢抱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内容不能为王,其实新闻竞争的越趋激烈,范围越来越大,这才是内容不能为王的关键因素。

质疑“未来内容提供商”?

“死的是纸,活的是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朱夏炎的这句话被广为流传,被经常引用的原因是很多报人与之产生共鸣,人们认为纸的消亡不可避免,但是报纸的核心价值在于新闻,作为内容产业报业有其存在价值。纷纷提出:要做“未来的内容提供商”。

冷静下来,只要思考一下,就能豁然开朗。如果全国的报纸都来做“内容提供商”,那么,内容的竞争不是更激烈了吗?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报业集团都是内容提供商,那会是多么热闹的一个场面。竞争激烈的结果就是互相杀价,互相杀价的结果就是只有很少的实力强大的内容提供商能存活下来。

另一方面,如果大家都来做内容提供商,这些内容怎么落地呢?除了自家的几个媒体,哪个媒体愿意持续购买你的内容产品?

而从做内容提供商角度来说,目前报业的内容生产产量严重不足,一般一个报业集团如果拥有500名记者,已经很了不得了。但是500名记者能产生多少新闻呢?一人一条,也就500条。500条新闻距离内容提供商的角色实在是太远了。而一旦没有规模效应,内容提供商根本无从谈起。新华社是真正意义的内容提供商,它在全国各地拥有5000名以上的记者。为满足世界传播新秩序的竞争需要,它现在还在大规模地扩张。一般的报业集团试图达到这个规模,依靠原始积累则很难很难。

专业的内容提供商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一些都市报的“特稿”就提供给很多其他的报纸,也需要钱来购买,但那是非常态的,也没有形成规模。可以说,报业集团并不具备做专业领域内容的团队,更缺乏相应的基础。

第4篇:新闻文体知识范文

笔者通过对中学新职语文教师的调查,分析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素养。新职教师作为教师发展阶段的重要一环,是教师完成身份转变的过渡期,同时也是将在高师院校所学理论具体内化的适应期,新职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这将对新职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中学语文;新任职教师;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学生学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的如何,而老师教什么、如何教、教的怎么样则反映出一个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雅克.德洛尔曾提出:教育如果被视为一种专业,首先需要教师具备专门的知识和能力。可见,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是教育工作开展的保障。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相互交织的艺术,写作更是体现一个人语文素养及自身素质的艺术精华。做文即做人,一个人情感是否细腻为人是否正直真诚,从其行文便可知一二。作文教学作为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小觑。新任职教师刚刚实现由高师院校学生回归基础教育教师的身份转换,他们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同时也拥有许多经验教师缺乏的激情和冲劲。如何权衡这二者,使缺点淡化优点突出,并将它们应用于教学之中,使新职教师的作文教学更生动更有效,这是国内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热衷的话题。

笔者在与个别中学新任职语文教师交谈中发现,新任职教师存在许多困惑。初入职场的他们无法真正完成身份的转化:太严厉了,怕拉远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太和蔼了,又怕管不住学生。在教学方面,他们发现在高师院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到实际教学中变成了一纸空文。面对着种种的压力与困惑他们道出自己的辛酸:“课堂上有时乱哄哄的,气的我直想哭。”“看着讲台下的学生,有的溜号,有的传纸条,有的干脆睡觉,这课还怎么讲呢。”“以前做学生觉得做老师有什么啊,做语文老师才是尤其轻松,不过就是讲讲课文留留作业,但真到自己站上讲台就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了。”“看着那些有经验的老师,上课之前翻翻教案就行了,可我呢看书、看教参、上网搜索知识,哪一样都不敢落下,一节课讲起来不过45分钟,而我备课却得小半天。”“上课才一天,我就被学生问住了,《沁园春.长沙》里为什么湘江北去,中国地势不是北高南低吗?我之前备课一点也没留心的问题让我‘颜面尽失’。”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新教师作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的专业知识是否过关、他们的专业知识素养是否饱满牵动着学校、学生、家长以及整个教育大环境。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呼吁应对新职教师给予更多关注,的确新职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专业知识素养方面的成长应受到基础教育院校及高师院校的重视。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家长对新职教师不信任、基础教育校方对新职教师要求不科学以及新职教师自身无法完全适应新身份等问题十分普遍。这些问题究其根本是在质疑新职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是否过关。在与个别中学新任职语文教师交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中学新任职语文教师普遍存在教育理论知识不懂、课程知识不明、学科知识不透、学科教学法知识不通的问题。可以说,中学新任职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有待提高。

师范生走出校门经过短期培训便站上了讲台,几个月前还是无忧无虑的学生,转眼却变成了授课之人。这样的角色转换,也许很多人都无法适应。许多新职教师对教材了解甚少,他们想去回忆高中时老师的讲课思路,但无奈太久远;他们想运用高师院校所学,又无法将理论内化,头脑中的理论也只是空谈。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是不可缺少的,但当被问及语文教师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素养之时,许多教师却回答得片面。本课题通过对新职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调查,希望帮助新职教师真正了解自己到底缺少哪方面素养,以便其更好地发展。专业知识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语言表达,新职语文教师往往自身的语言表达都存在问题,那么他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呢?

第一、完善自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其作用即传道授业,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只有真正完善自我,实现教学方法、学科知识、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优秀整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课改一轮又一轮,但表面来看收效远小于预期想象。课改于一线教师来讲负担更大于其它,素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口号喊得响亮,可教师到底该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可能有些教师自己也没有真正参透。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认清自己是否具备一名优秀教师相应的素质。

第二、充实自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我们的评语中通常会有一句“多留意,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其实,这何尝不是说给中学语文教师自己听的呢。当教学任务、班级琐事及家庭事务都参杂在一起时,我们都忘了停下匆忙的脚步去等等那疲惫的灵魂。我们忽视了太多生活中的细节,那么我们又如何要求我们的学生去做一个有心人呢?

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期,作为中学教师要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作文写作不过是内心想法的真实表达,孩子由内而外地优秀,那么真实表达还会是问题吗?

参考文献:

[1]李维.课堂教学技能[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2]冯颖艳. 初任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朱从未. 学校管理与教师发展[J]. 江苏教育,2005(9).

[4]胡燕琴. 新教师的适应性教育[J]. 师资培训研究,2006,(1).

[5]冯锦英. 试探新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对策[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第5篇:新闻文体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新教师;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教学方式。从教师角度看,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从学生角度看,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听力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英语教师对课堂提问关注较少,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新教师的教学过程上。本文分析高职院校新教师在高职英语课堂提问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重视提问设计

提问设计影响着课堂提问的效果。如何将问题设计好,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成了课前课堂提问准备工作的关键。然而,一些新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忽视了这一点,他们认为英语课堂本身具有灵活、生成的特点,至于怎么提问完全可以视情况而定。正因如此,很多新教师忽视课前对问题的设计,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语言不规范、问题表述不清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难度适当,有梯度性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英语学习基础。问题的设置不能太难,但也不能太简单,太难的问题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排斥英语学习,太容易则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明确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学或者他人的帮助能够获得的发展,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问题的设置可以立足于“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同时,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梯度,层层深入,在保证学生顺利解决相对容易的问题的基础上逐渐加大难度,逐步突破难点,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三、顺序合理,针对性强“提问顺序”是一连串按认知发展先后顺序排列的问题和一系列能促进学生解释、验证、支持、重新回答的问题。问题提出的顺序要合乎逻辑,一方面要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另一方面要符合教学内容本身的认知水平和逻辑关系。问题的针对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设置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掌握、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针对教学内容,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设置问题,问题的难度层层递进。

四、语言简练,表述清晰

在问题表述上,新教师在语言上需要锤炼,在语言上要做到具体、明确、简洁、明了,对于问题的表述更加清晰、准确、尽量用学生熟悉的词汇,减少学生对问题本身理解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注重问题的用词,在课前对问题的结构设计多加斟酌,语言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在提问时要注意语速适中、表述流畅,能让学生听清问题的细节。

五、预留等待时间

新教师需要理预留等待时间,减少对展示型问题的候答时间,考虑停留3秒左右的时间,对参阅型问题可以给予3~10秒或者更多的时间,针对评价性的问题需要提供多于10秒的时间。新教师在课堂上要提醒自己多留给学生思考时间,有意识地给学生留有更长的时间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实现思考。

六、认真对待并给予及时的评价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生难以回答时要适当点拨一下,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关注学生回答的信息,不仅是答案的对错。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思考,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思考的不足,要特别关注英语基础较差以及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消减少学生心理上的障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反馈应该让学生清晰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够。这样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部分回答错误的学生不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

七、结束语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渠道。高职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涉及的教师有限,相关研究有待作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罗晓杰,牟金江.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教学研究,2002

[2]王蔷,等.第三届全国中学英语优质课竞赛课堂教学观摩分析报告(上)[R].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第6篇:新闻文体知识范文

论文摘 要:新生进入大学后因为适应不良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针对高职新生在生活环境、人际交往以及学习方式等各方面的不适应,提出解决高职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 高职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具体表现

1.1 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是高职新生常见的问题

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是绝对的中心,从一个人的房间到集体宿舍,从衣来伸手到一切都要自理,面对新的同学、新的环境,他们开始产生手足无措的感觉,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大部分学生缺乏独自应对生活的经验和自理能力。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生活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就会慢慢表现出来,从而产生一些情绪上的障碍,如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情感无处寄托和自卑感加重等。

1.2 面对多重压力,不堪重负

高职生大多数学习基础比较差,而且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的子女比较多,在他们心理发展最为迅速而又未成熟的时期就过早地经历了中、高考失利的挫折以及学习、生活、情感和舆论等方面的压力,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罩上了阴影。进入高职院校之后他们又会感到现实中的学习、生活条件与其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相距甚远,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而失落、彷徨、抑郁、偏执、无所适从。而那些在高职生中占有相当比例的贫困生还要承受高额学费、家庭变故、生活窘迫所带来的强烈压力。诸多压力的长期困扰致使许多高职生时常感到精神紧张、心理压抑、身心疲惫,部分学生则消极颓废而选择逃避现实、不务正业染上网瘾、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沉溺于吃喝玩乐而无所事事,个别学生还因为无法排遣思想压力引发严重的心理疾患。

1.3 人际交往问题是困扰高职生的又一个较为敏感而又多发的心理问题

大学时代,人际关系较中学时要复杂。高职生脱离父母的监控和保护独立生活,一些人刚进大学时常常会觉得很孤独、空虚,感觉自己交不到真心的朋友。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习惯了家人的百般呵护,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冷淡。不少高职生存在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求之间的矛盾,既渴望他人的理解,又不肯轻易袒露自我,加之过高与过低的自我评价、不良个性、缺乏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等。这些都使得人际交往问题成为校园内发生最为频繁的压力事件。

1.4 学习方面的问题

首先表现为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任务、内容、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课程一直是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且有老师天天辅导,学习目的明确;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其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时被动的填鸭式教育忽然间变成了放任自流的学习模式,这让很多新生一下子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其次表现为学习上的挫折感与厌学情绪。高职生大多数来自于普通中学学习较差的学生群体,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当,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致使学习实训跟不上,或者因为所学专业非所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与动力不足,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使学习上的挫折感越来越强烈,逐渐厌恶学习,甚至会产生学习焦虑症等心理障碍。

2 解决高职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高职新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从性质和程度上看主要是适应不良或情绪困扰。因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高职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对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应以心理教育及预防为主。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从小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习自己处理一些简单的家务和生活琐事。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父母的过度保护,往往造成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差,遇到事情时容易放弃和退缩。家长应该经常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吃吃苦并非坏事,反而能够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独立自主,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高职新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悦纳自我,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困难,用自身的意志战胜惰性;加强学习动机教育,引导高职生逐渐学会自觉激发学习动机,学会根据客观现实和自己的能力条件确立自己的抱负水平和所追求的目标,增强对实现目标的自信心;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培养广博、稳固、持久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应改进教学方法及考试考评方式,对高职生来说,考试不一定是有形、有标准答案的书面知识,主要应考评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 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

针对高职新生中普遍存在的交往心理问题,从学生方面而言,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应该学会互相尊重,这种尊重体现在对同学的意见、生活习惯等各个细节中,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乐于与人分享,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思想上的分享,都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作为学校方面,可通过在新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教育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改变消极认知,坚持真诚、尊重、平等、奉献、相容等基本原则,学会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并积极寻求各种帮助;通过讲授一些人际吸引规律,让学生学会合理利用人际吸引因素,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较快地适应大学集体生活。

营造有利于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高职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高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美化、净化、绿化和诗化校园,建设有学院特点的文化景观,良好的校园环境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要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有益健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温馨和谐、宽松理解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锻炼自己与人协作的能力、组织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在集体活动中感受人际和谐的愉悦,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改善适应能力,克服心理障碍,促使自己奋发向上,施展才干,最大限度地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对于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学院应注重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把他们看成是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精神生活中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积极、平衡的心态,使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丽.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6.

第7篇:新闻文体知识范文

2010年,国有新闻网站步入了上市进行时。在投资者中,有人疑虑重重,有人浮想联翩,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新闻网站上市要获得超越预期的成功,必须校准目标,抓住机遇,完成多方面的转变,实现具有历史意义的跨越。

从重身份向重规则转变,探索新媒体产业的繁荣之道

在资本市场上,民营新媒体企业领先一步,呼风唤雨。包括酷6传媒在内,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达10多家,根据财务报表显示,其中仅九城公司一家在2009财年亏损,其余均盈利。

国有新闻网站的融资和上市,也已酝酿了多年。2003年开启的文化体制改革,为转企改制和吸纳其他国有资本创造了条件。2007年,国务院新闻办积极推进新闻网站改制试点,2009年进行具体部署,2010年上市提速。

目前,在10家重点网站中,新华网上市已获批准,人民网、央视网,以及东方网、千龙网、华声在线等在积极筹备中,南方网等其他众多网站,甚至包括凤凰网,也都在谋求上市。全国正在上报IPO材料的包括互联网、动漫、传媒出版、文化演出等文化企业近100家。

尽管众多互联网公司由于国内上市门槛较高等原因,而选择了在海外注册和上市,从技术上说,国内重点新闻网站在创业板的上市,并没有太大的障碍。问题在于,上市的目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募集到资金以后又准备干什么,这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在新闻信息提供和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身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号召力在不断增加,远远超出了纯新闻网站的范畴。但是,与民营门户网站相比,重点新闻网站的舆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仍然有待加强。在此背景下,借助转企上市的东风,推动新闻网站脱胎换骨,建立起真正的市场主体,逐步融入资本运行体系,从而解放生产力,释放潜能,做大做强,当然是题中之义。如果还能就此延伸拓展至国际舞台,担任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和发言人的角色,则更是值得追求的。

再者,上市融资、股权转让、收购兼并、与实力企业合营等方式,尽可为国有网站插上翅膀,以拓宽融资渠道,获得产业助推器,获得市场竞争的活力,加速资本积累。

上述设想都是良好的愿望,都是推动新闻网站发展的动力,不过,是否要具体化为上市的目标,尤其是具体化为“与民营互联网公司一较高下”,则是值得商榷的。

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只要整个新媒体产业发展了,受众的需求获得较为充分的满足,舆论生态平衡健康,那么就达到了理想的状况。这种局面,也应该是国有、民营新媒体企业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因而,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充分培育国有网络媒体,是新闻网站上市的主要目的。在这里,为新闻改革探路,为传统媒体转型探路的意义仍然十分重大,而不需对成效和业绩寄予过高的期望。也不宜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尺度来作要求。

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新闻网站的综合化

民营互联网公司的成长,虽然离不开资本和技术的支持,也有机遇和运气的因素,但是更为关键的推动力是不竭的创新,是不断的尝试。因循守旧和固步自封都是新媒体的敌人。

新闻网站上市,自然要满足资本市场的各种条件,要保证3年的持续盈利,要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缩减管理层级让组织结构扁平化,要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等等。这些对于背靠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来说,都不算太难,但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新闻网站不要由于路径依赖,而过度依赖自身的资源,要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与已上市互联网公司相比,重点新闻网站存在诸多不足。最突出的是经营模式问题。迭经互联网大潮的洗礼,商业门户网站的经营和收益模式已经趋于多元化,广告、网络游戏、电子商务三分天下,电信增值业务渐渐式微,并越来越倚重非广告收入,而新闻网站的运营和服务模式过于单一,对于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的把关较严,对于社会化网络、微博等新兴互联网应用的跟进速度太慢,对于网游等容易带来负面效应的应用不愿涉足,在搜索引擎领域处于追赶状态,这些使得在服务上,新闻网站尚难与商业网站全面抗衡。

经营不善,带累流量。流量是网站的生命线。有了流量,才有广告等后续经营的基础。按照Alexa的排名,在中文网站中,百度、腾讯、新浪排在前3位,新华网则排在第46位,人民网排在第64位,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另外,用户构成也有差异。门户网站吸引的多是有购买需求的年轻人,正是广告商的目标客户。

流量不佳,盈利堪忧。重点新闻网站如人民网、央视网,2009年收入均超过3亿元,经营收入占比却并不高。而腾讯2009年的总收入是124亿元。

当然,财务上、账面上的盈利并不难,难的是内生的持续盈利的能力。成功上市本身,仅能表明阶段性的成功,但并不保证今后的发展也会一直表现良好。只有能够回报股东,才能被市场认可。

此外,管理模式也会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一是主管部门和母公司对上市网站的管理,除了编辑方针和舆论导向外,对企业的定位和战略有何种限定,董事会拥有多大发言权,能否将维护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等。二是在激励机制上,民营公司采用的管理层团队持股等将绩效考核与薪酬红利挂钩的制度,是否可沿用或加以改造,而成为推动新闻网站的抓手。

应该说,新闻网站多年处于温室环境中,拥有民营公司分外眼热的政府资源、政策资源,以及背后媒体的新闻采访权和庞大的信息库、人才库。每逢重大的新闻事件、舆情时间或体育赛事,可以为新闻网站带来巨大人气。改制政策允许一定范围的财政补助、税收融资优惠和5年的过渡期。新闻网站能否充分利用这些丰厚的礼包,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事实上,如果资源运用得不合理,被资源所限,未尝不是背上了个巨大的包袱。民营公司在市场的挤压和逼迫下,不得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其中的一部分,反而进化成巨人。新闻网站与民营互联网企业,时间的起点大致相同,而书不同文,车不同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优渥所致,只识弓马而不知兵。

因此,新闻网站上市,关键是要解放思想,主动创新。靠创新吸纳投资,靠创新吸聚人才,靠创新赢得竞争。从这个角度看,新闻网站不再是纯粹的网站,而是国有资本控股的上市企业,尽管有引导舆论的责任,经营的产品却不应限于新闻信息,举凡市场欢迎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提供;举凡技术和应用的前沿,都应该从中嗅出商机。要做好专业新闻服务,不代表要放弃综合化的经营思路。

不像油气煤等资源型企业那样,在新媒体领域,背靠资源,可以成区域性的小树;自主创新,乃能成世界级的大树。

从财务投资向战略投资转变,迎接高风险下的高增长

在民营互联网企业的历史上,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发挥了很大作用。几乎每一家都仰仗风投的扶持并尝到了甜头。如优酷网、土豆网已获得了5轮风投。尽管并不是所有的风投都是成功的,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但是风投的推力却有如神助,且不可或缺。

互联网海量信息获取的免费模式,决定了风投的重要性。在茫无边际的大海上,必须要有充足的动力和给养,才有望看到彼岸花开。否则,就像新闻网站的过去,不过是传统媒体的一次拷贝。

当然,国内新闻网站难以引入海外的风投。那么这种风投的角色,必须要由战略投资者来充当。这种投资未必风险一定很大,但是应该包容风险,敢于承担风险。这要求投资不是短期的、财务的、急功近利的,而是长期的、战略性的、追求高投入、高风险下的高增长。

风险首先来自于对新闻网站企业使命的贯彻。新闻网站无论如何发展,终究不宜背离初衷。作为新闻网站的CEO,既应对新闻网站的使命和任务有透彻的了解,又要熟悉互联网商业逻辑;既要具备政治家办网的胸怀和宏观的战略能力,又要具有非凡的市场开拓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这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

风险还来自于用户的反应。新闻网站与门户网站的用户的关系,类似于高端和大众的关系、机构用户和个人用户的关系。对这两大类用户群的开发及其比例关系的调节,是有一定风险的。例如,人民网所瞄准的业务领域,包括地方频道、舆情监测、无线增值、多媒体视频以及全媒体数据库业务等,其实针对的仍然是人民日报所服务的对象。地方新闻网站也可以通过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党务平台,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而获取一定费用。但是投资者会在多大程度上追捧这一模式,也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风险也来自于市场竞争。新闻网站上市,意味着真正进入了市场,必然很快就会品尝到竞争的压力。既有与其他新闻网站的竞争,也有与民营门户网站的竞争、与提供媒体服务的通信企业的竞争。尤其是商业类网站,资本、技术、人才密集,在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管理运营下,可构成对新闻网站全方位的空间挤压。

从圈养到放养,新闻网站遇到的挑战只有越来越激烈

上市之后最大的直接效果就是融资,这些资金的使用方向也是非常讲究的。曾有传媒股融资后无法有效使用和增值的例子。如果新闻网站不能对经营模式进行实质性的改造,很难把市场规模做大。而如果改造,则要承担创新的风险。

比较起来,重点新闻网站各有各的优势。新华网的流量、人民网的论坛、央视网的视频,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些中央级网站开发中的搜索引擎,也将有很大的机会获得成功。近几年来,中央级新闻网站的确获得了高速成长,实力倍增。此外,东方网、大众网、华声在线的盈利水平,在地方新闻网站中亦可圈可点。抓住改制上市的机会,这一批网站即可脱胎换骨;错过这些机会,很难说不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新闻网站上市路未必是一帆风顺,但是上市却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比大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心灵。只有打开思维的枷锁,才能放飞新闻网站的上市梦想。

参考文献:

①詹新惠:《新闻网站上市竞争力几何》,《传媒》 2010年第7期。

第8篇:新闻文体知识范文

[关键词]报纸;新闻采编;能力培养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报纸新闻事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使报社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因此,对新闻采编工作者来说,要不断对工作模式进行优化与完善,使自身的采编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促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到提升,为报纸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的特点

1.新闻信息具有多元性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量不断增加,使得新闻信息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信息的数量有效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在大量信息中,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受到严重影响,人们无法判断新闻消息的真假,这就对报社新闻采编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大量的信息中选取出有效且真实的新闻信息,确保为受众提供真实的新闻信息,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新闻信息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日常生活明显丰富,智能手机以及数字化电视等通信软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在此基础上,通过此类软件对信息进行传播,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幅提升,不仅新闻传播的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新闻编辑工作的时间大幅减少。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具备一定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报社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对新闻信息的共享及传播,并且通过对相关新闻信息的深入分析,不断引发人们对信息的进一步探讨,进而使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3.新闻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性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广泛。在传统的信息传播中,其传播方式过于单一,传播方式也受到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的信息不仅可以进行单一渠道的传播,而且还可以多渠道传播,使信息传播的质量大幅度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种类,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报社新闻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新媒体时代对报纸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渠道及形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对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报社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在市场经济相对复杂的情况下,报社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信息平台面临巨大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媒体对报纸新闻事业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因此,报社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给人们带来准确的新闻信息,为新闻信息准确及时传播创造条件。

当前报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采编形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新闻信息高度重视,而在此基础上,人们无论是对新闻的内容质量,还是对新闻的形式以及可读性,都有了新的要求标准。由于大部分报社新闻采编的形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对人们实际需求的认知,在新闻采编方面也依然采用传统的报道方式,使人们对新闻信息失去了一定的阅读兴趣,对报社事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第9篇:新闻文体知识范文

关键词:新风温度;风压;补偿

1 温湿度控制机组现状、缺陷及原因分析

1.1 温湿度控制机组现状、缺陷

蚌埠卷烟厂1#~4#空调机组的补偿新风是由南北通道跨度较长(85m)的新风管囊引入,新风管囊只有北侧开有百叶窗,在实际运行过程检测发现:北侧新风口的空调机组与管囊内侧的机组新风温度近7℃温差(如图1)。

图1 K1、K4机组(新风管囊南侧机组)新风温度对比

实际运行中在夏季及过渡季节车间南北两侧平均温度相差3℃,见图2。

图2 K1、K4机组空调温度对比

通过对现场的温度抽查结果显示:探测点温度最大极差为6℃,不能满足车间环境温湿度要求,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并且由于补偿新风温度较实际室外温度高,增加了制冷机能耗,不利于节约能源。

1.2 温湿度控制机组缺陷的原因分析

1#~3#空调机组的设计送风量为100000m3/h,4#空调机组设计送风量为120000m3/h,总设计新风量为75000m3/h。新风夹道现有的新风百叶面积为17.71m2,当地夏季室外平均风速为2.5m/s,新风百叶净面积系数为0.7,考虑新风百叶局部阻力的影响取系数0.8,则通过新风百叶的风量平均为17.71×2.5×0.7×0.8×3600=89260m3/h,应该可以满足空调机组的需求,但由于新风管囊过长且末端密闭,空气对流效果不良,先端进入新风的温度符合使用要求,空调机组仅仅依靠自身负压自吸从通道内引入室外新风,吸入新风量不可调节和控制,新风通过管囊之后温度逐步升高,且补充量不足,待进入南(内)侧空调时,温度升高后的新风已经起不到温湿度控制的作用,造成位于管囊南北两侧机组控制的区域温度出现偏差。因此原新风补偿系统缺陷是造成新风温度存在差异及卷包车间温湿度偏差大的主要原因。

2 新风辅组送风系统的方案选型、优化设计、实施及验证

2.1 新风辅组送风系统方案选型

通过对温湿度控制机组缺陷的原因分析得出原新风系统缺陷是造成补偿新风温差及车间温湿度偏差大的主要原因,为此进行了补偿新风系统优化的方案选型(如表1)

通过对两种方案优缺点的对比可以看出,方案二可以使得送往机组的新风温度能够得到保证,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增设降噪和减震的技术手段得到优化解决,且增设降噪和减震的投入不高,故确定为最终选择。

2.2 新风辅组送风系统优化方案的设计

2.2.1 新风辅助送风系统风量

考虑到1#空调机组距新风百叶较近,实测数据也符合技术标准要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投资,对1#机组送风仍采用自然吸风;对2#~4#空调机组进行辅助送风。2#、3#空调机组总风量各为100000m3/h,4#空调机组总风量为120000m3/h,三台总风量320000m3/h;新风量为总风量的20%~30%,即64000m3/h~96000m3/h,由于受场地限制,并考虑到节约投资成本,项目采取新风总风量的下限设计即为64000m3/h。

2.2.2 压损的计算

绘制送风系统轴测图,并对各管段编号,标注长度及风量。

送风系统轴测图

2.2.3选定管段1-2-3-4-5为最不利环路,逐段计算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1)管段1-2

风量64000m3/h,各段长L=48.2m,摩擦阻力部分:因场地限制,风管尺寸不能太大,初选风速为16m/s,风量为64000m3/h,,算得风道断面积为:F′=64000÷(3600×16)=1.111m2。将F′规格化为1400×800mm后F=1.12m2

这时64000÷(3600×X)=1.12m2得实际流速为X=15.87m/s;流速当量直径为DV=(2×1.4×0.8)÷(1.4+0.8)=1.018m;根据流速15.87m/s;流速当量直径1018mm,查通用管道单位长度摩擦阻力线介图,得到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2.0Pa/m。

管段1-2的摩擦阻力Pm1-2=LRm=48.2×2.0=96.4 Pa

局部阻力:a:查单个消声器阻力为50Pa,2个消声器阻力为100 Pa

b:查局部阻力系数表:弯头阻力系数ξ=0.55则

局部阻力Z弯1-2=0.55×1.2(空气系数)×15.872÷2=83 Pa

c: 风机箱突缩节局部阻力系数ξ=0.55

风速V=64000÷(3600×12.4×1.2)=6.17m/s

则:Z突缩节=0.5×(1.2×6.172÷2)=11.4 Pa

(2)管段2-3

通过风阀调节,2#空调新风量20000m3/h,2-3段总风量为64000m3/h-20000m3/h=44000m3/h,

则风速为V=44000÷(3600×1.12)=10.9m/s,

流速当量直径为1.018m。查通用管道单位长度摩擦阻力线介图,得到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1.1Pa/m,2-3段长度为18m,则Pm2-3=LRm=18×1.1=19.8 Pa

(3)管段3-4

通过风阀调节,3#空调新风量20000m3/h,3-4段总风量为44000m3/h-20000m3/h=24000m3/h,则风速为V=24000÷(3600×1.12)=5.95m/s,流速当量直径为1.018m。查通用管道单位长度摩擦阻力线介图,得到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0.3Pa/m,3-4段长度为10m,则Pm3-4=LRm=10×0.3=3Pa

局部阻力:查矩形弯头阻力系数ξ=1.7则Z3-4=1.7×1.2(空气系数)×5.952÷2=36 Pa

(4)管段4-5

总风量为24000m3/h,则风速为V=24000÷(3600×0.8)=8.33m/s,查通用管道单位长度摩擦阻力线介图,得到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0.8Pa/m,4-5段长度为1.2m,则Pm4-5=LRm=1.2×0.8=1Pa。弯头:查矩形弯头阻力系数ξ=1.7

Z弯头=1.7×1.2(空气系数)×8.332÷2=70.8 Pa

单节送风弯头

经过计算:

1-2段阻力:96.4+100+83+11.4=290.8 Pa

2-3段阻力:19.8 Pa

3-4段阻力:3+36=39 Pa

4-5段阻力:1+70.8=71.8 Pa

最不利环路阻力为:290.8+19.8+39+71.8=421.4 Pa;

出口动压=(ρ×v2)÷2=(1.2×8.332)÷2=41.6 Pa

全压=421.4+41.6=463Pa

2.2.机参数的确定

通过风量及压损的计算,确定离心式风机相关参数为:风量66000m3/h、600Pa

2.2.5 控制系统选择设计

考虑到为了不影响机组的现有阻力平衡,送风送到各机组新风入口附近,每个送风支管设风量调节阀。新风辅助送风机采用低噪声柜式离心风机箱(风量66000m3/h,全压600Pa,转速600rpm,功率22kW),落地式安装,下设橡胶减震器;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启动冲击电流,控制系统采用星-三角启动的方式。

送风机箱控制原理

3 新风辅助送风系统实施及验证

3.1 测绘出系统风管、消音节、风机箱的图纸并逐个加工,安装。

3.2 安装调试(如图3、4、5)

图3 三新风口机组 图4 管囊内送风管道

3.3 优化后新风辅组送风系统效果验证

3.3.1现场测试情况

完成安装调试后,进行了现场连续运行测试,测试显示:靠近新风百叶窗的K1空调新风温度平均在17℃,而安装在管囊里侧的K4空调新风温度在未采用新设计的新风补偿系统时,基本保持在近30℃;在10:00至17:00启用新风补偿系统后,K4空调的新风温度呈下降趋势,基本保持在20℃运行,降温幅度达到近10℃,此时的新风温度起到了温湿度调节的作用(如图6、图7)。

图6 K1空调实测新风温度 图7 K4空调实测新风温度

3.3.2 投入使用情况

在新设备投入使用过程中,由于新增的新风辅助送风系统前期始终在运行,管囊内侧的温度下降到理想的区间,可以看出,两部空调的新风温度基本保持在20℃,温差在2℃以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图8、9)。

图8 K1空调实测新风温度 图9 K4空调实测新风温度

3.3.3 温湿度控制情况

由于空调补偿新风温差的大幅度减低,车间空调温湿度稳定性得到提高,最大平均温差为小于1℃(如图10、11),温度抽查显示探测点温度最大极差为2.8℃,满足了工艺标准的要求。

图10 K1空调平均温度 图11 K4空调平均温度

4 取得的效果、项目意义及推广价值

4.1 项目的意义

通过对原有的新风供给方式优化改进,设计实施的“新风补偿及气流控制系统”运行效果显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以下几个创新点:(1)4台机组新风温度基本保持在2℃以内,且送往各机组的新风量实现人为调节和干预,过渡季节此系统的运行,可以满足环境温湿度的控制要求。(2)车间南北平均温度差值降为0.8~1℃,实现了南北两侧新风温度和新风量的精确控制,实现了进入各机组新风的均质化,消除了卷接包车间南北温差,提高了车间温湿度的控制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统一性、稳定性。(3)机组新风补充量的增加,提高了作业环境的空气置换效率,进一步改善了生产环境的空气品质。(4)缩短了制冷机组的运行时间,年节电40余万元。

4.2 推广价值

通过项目的成功实施,保证了车间温湿度合格率,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项目的方案选择、理论计算、设计安装,提高了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的信心。

5 经济效益测算

制冷机组通常要运行至11月上旬,通过此项技术措施,制冷机组只要运行到10月中旬即可进入间歇运行,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按照机组停运20天计算:2台制冷机组共计574KW×2=1148kw,20天节约运行费用=(1148kwh-22kw)×24小时×20天×0.75元/kwh=405360元,节能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庆宜.通风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乐志成.通风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