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门豹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阅读;备课;突破;学生;文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备课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教学行为,它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效率的高低。综观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教师按课文情节和语言顺序“串讲”的程式化现象。这种程式化的阅读教学,与教师程式化、形式化的备课是分不开的。审视目前的备课现状,教师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自身的思考价值,盲目地上网复制精品教案,进行程式化、形式化备课的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教师日常事务繁杂,疲于应付是主要原因。如果我们能将应运而生的突破性教学思想运用于备课中,在突破中求效率,在突破中求质量,在突破中求发展,相信这对增进语文教学的活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由此,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实施“突破性备课”的方法。所谓“突破性备课”,指的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出发,根据文本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特点,直接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简约高效的一种备课方法。这种备课方法的运作需要有正确的策略。以下是笔者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突破性备课的运作策略所做的简要阐述。
一、以生为本,确定突破点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从事阅读活动的本体,处于主体的位置上。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以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效率为中心。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这是阅读教学唯一的必然的目标。正如张化万说:“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研究课文的思路、教的思路,更应该站在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学生学习时的兴趣感受以及可能会有的兴奋点、疲劳处,预设出现差错或问题时可选择的办法和动态生成的可能支点与机会。”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换个位置,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学情,以生为本,努力寻求和选择语文教学的最佳突破点,以此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关注起点,迁移运用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在着手备课时,作为教师,我们要不停地思考:现在,我们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我们的学生处于怎样的水平?学生的真实状态是课堂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布鲁纳在《关于学习的学习》中就指出:“世上不存在唯一的最优化的教学程序,只能从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出发,设计与之相称的理想化程序。”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适应学生语言发展水平,能以类化迁移、举一反三的语言现象为突破点,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反之,要求过高或过低都将因不合实际而适得其反或收效甚微。
曾在我们镇的公开课上,听过一节课《掌声》,印象很深。现在,结合当时这节课的一个环节,谈谈笔者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让学生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后出示句子:“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然后,请学生将这一句与下一句作比较:“教师里骤然间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教师提问:这两个句子能否交换?为什么?当时,学生听了老师的提问后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听课时,我一直在想:阅读的问题哪里来?应该是从学生的阅读中来。教师的这一设计虽说是为了突出掌声的作用,但是在学生没有深入学习第2、3段课文时,怎么能体会到这一点呢?由此看来,不符合学情,空中楼阁式的提问设计是行不通的。建议这一提问可以在学生充分感受了掌声的重要性后进行的。《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第2条和第3条,也明确提出了这样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要明确具体,要符合学生的年段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起点,这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教学新理念。
(二)着眼发展,彰显个性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维果茨基教育论》中提出了关于学生“最近发展水平”的理论,指的是在教师指导或启发性问题诱导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水平。因此在备课时,我们可以以接近学生最近发展水平的语言现象为突破点。这种语言现象往往是学生在阅读时最容易激发思维火花的爆点、最感兴趣的疑点或最容易忽略的盲点。教师选择这些点作为突破点,能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再来看看笔者学校一位老师设计的《掌声》,有一个教学环节令人记忆犹新。在学生品读了文章的第一段后:“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师提问:“是的,因为英子得过小儿麻痹症,所以她不愿意____________,不愿意___________。”这一设计中,教师把接近学生最近发展水平的语言现象作为突破点,让学生把学过的这段话的信息通过内化,转变为自己的语言来回答。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思考。但是经过思考后,学生是能回答的。而且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学生还要进行换位思考,去想象一个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孩子最担心什么?最害怕什么?这也就为激起同学对英子的同情奠定了情感基础,也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可谓一箭双雕。此外,在学完了第4段后,教师又设计句式:从那以后,她愿意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这一设计与刚才的设计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为学生领悟到掌声的作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结合兴趣,形成动力
作为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在备课时,教师要以学生最感兴趣的语言现象为突破点进行设计,这样会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的确,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因为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
二、以文为体,巧用突破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材(课文)作为阅读文本,始终是学生从事阅读活动的载体。从语言形式看,阅读文本,字词句篇无所不包;从思想内容看,天文地理、风物人情无所不容。如果,在备课时,老师一味地求面面俱到,并过多地纠缠于课文情节中,其结果只会是面面不到,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在备课时,作为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有效的突破方法,用心提炼简明的突破主线,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腾出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自由地、个性化地阅读、赏析、训练和感悟。
(一)结合题目,提纲挈领
课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旗帜”和“窗口”。尤其是题目中能统摄全题的题眼,往往能揭示课文要义,成为统领全文的契机。因此,备课时,抓住内涵丰富的“题眼”,从解题入手,常常能理出文脉,串起全文的教学。
例如,《女娲补天》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就可以以课题为切入口组织教学。教学流程设计如下:揭示课题―读题质疑(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结果怎么样呢?)―扣题释疑(抓住文中的“可怕”说说女娲为什么要补天?抓住文中的“找石”“炼石”说说女娲补天的过程等)―回题达意(讲讲女娲补天的故事,此时,你最想对女娲说什么?)
(二)关注文眼,抓大放小
课文中,某一个词语(或句子、段落)足以提挈全文、沟通文脉、点明中心、统摄全文,我们便将这样的词语或句子、段落称为“文眼”。如果在备课时,教师能抓住“文眼”上挂下连,双向扩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进行读、思、说、练,就能获得“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可重点突破:“桑娜在帮助西蒙收养两个孤儿时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文中哪个成语最能概括地体现出来?”从而提出文眼“忐忑不安”。然后紧扣文眼,让学生列举并具体写出“忐忑不安”的句子,归纳出4个供学生研读的问题情境:①他会说什么?②自己的五个孩子为什么已够他受的了?③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④如今怎么跟他说?教师相机进行读写训练。设计思路如下:
再如,许多课文中有语言凝练、统领全文的句子。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句子进行教学,就能直达教学目标。比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句话,可以说统领了全文。教师便可以牵住这句话设计教学思路:初读课文后可提问:漫步德国的街头,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情景?――出示这句话。教师提问:“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那么自己在屋里看到的花是怎么样的呢?――顺势教学第二段――“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那么,走在街上看到的别人的花又是怎么样的呢?――顺势教学第三段――再读这句话,谈谈体会,深化主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简明清晰,令人一目了然。
(三)着眼附件,以点击面
附于课文之外的课后习题、课文插图等,集中体现了课文的基点、重点、难点、特点,往往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备课时,教师如果能够抓住集中体现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分量适当、要求合理、形式多样的课后习题、课文插图等文本附件进行教学设计,就能突出重点,达成预定教学目标。
如在设计《西门豹》一课时,就可以以课后的习题为突破口进行教学。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有三个:(1)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2)我们来讨论:西门豹用了什么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他的办法妙在哪里?(3)我想和同学一起演演这个故事。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抓住第(2)题中的“妙”字展开教学。教师:同学们,西门豹用了什么办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他的办法妙在哪里?这样,结合课后习题单刀直入地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教学重点更突出,精力更集中。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根据学情顺学而导,相机进行字词教学以及朗读指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的,备课是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教师上好课的保障,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是促进学生科学发展的基石。备课的追求在于美的提炼,备课的理想只为学生的欢乐留下空间……让“突破性备课”――以生为本、以文为体的简约高效的备课方法助我们的老师从容地走好教学生涯的每一步!
参考文献:
[1]肖川.名师备课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
[2]汪潮.语文教学专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
[3]张化万.我的语文人生[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1(2).
[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1 明确研读教材的目的
研读教材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并针对教学内容和学情,对教材中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效果。一是通过研读教材,才能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正确、深人地研读教材,教师才能根据教材的要求及其在单元、整册教材中的地位,认真揣摩编排意图,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特点,使预设的教学目标更加科学合理。二是通过研读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教材,是许多专家学者经过认真编写,长期论证,最后发行的。教师只有深入细致的研读教材,才能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才能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才能驾轻就熟、有的放矢的实施教学。三是通过研读教材,才能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深入研读教材,明确“教什么”,教师才可能围绕着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讲授、提问等教学方式的优化整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 把握研读教材的角度
研读教材的角度,就是指以谁的视角来解读教材,从语文教学而言,无外乎从教师本身、从学生层面以及从旁观者或者说普通人的角度来剖析教材。
2.1从学生的角度研读教材
有这样一句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和教师的阅读所得是不同的,而且,小学生尤其重直觉感受和感性体验。因此,教师要拥有一双孩子的眼睛,在研读教材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站在学生的视角进行解读,想一想:如果让我的学生来读,他们会怎样理解?哪些地方可能难懂?他们会提出哪些问题?如果理解不正确、不到位,我应该怎样去引导?这样,能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把握学生阅读文本时的兴奋点,分析学生学习时的疑难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方能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有利于课堂上及时、有效地引导和调控。
2.2从教师的角度研读教材
站在教师的视角研读教材,就是要从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图出发,从教学的角度解读文本,思考“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
一是要搞清楚教材中有什么。这要求教师能无遗漏地读取教材所呈现的所有信息,不论是文字,或是插图;不论是正文,还是图画、课后题,甚至课文中的“泡泡”提示……每一处信息,都不容忽视,教学中都应恰当地运用。
二是要明白教材编写的目的。这要求教师深人揣摩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意图,充分设想文本应着力发挥哪一方面的功能,以便使教学有的放矢。要通过通览教材,从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整组教材的编排特点,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去思考作者表达这一情感的方法。在教学时,就要着力引导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去感受这一情感,把读书与表达、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要清楚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明确“教什么”, 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把准教学重难点,定准教学着眼点、训练点。教师必须深人领会教材思想,准确洞察作者的写作背景和表达的主题,并对教材的结构、语言了然于心,对教学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确定教学内容。
四是要设计教学方法。通过研读教材,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认真思考“怎样教”,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在研读教材时,要仔细品味,把握文章脉络,挖掘那些便于学生理解感悟教材的“点”,想象如何使学生体会感悟文章的内涵,进而找准教学的重点,并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思考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
2.3从普通读者的角度研读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记叙文、童话、诗歌等体裁为主,篇幅虽短,但语言优美,其中不乏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在进行教材研读之初,不妨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和教学的任务,以从容的心态,从普通读者的角度,徜徉于文字海洋,以教材为媒介,用心与作者“对话”,从而了解课文相应的背景、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以及写作特点,获取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因为只有当教师深人教材,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3 找准研读教材的重点
研读教材的过程,就是带着教学目标潜心会文,感受语言的魅力,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确立教学的思路。那么,我们应该抓住教材的哪些要素作为研读的重点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文章标题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研读教材的着落点。抓住题目,步步深人,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将相和》 一课,由课题之“和”,可推测曾经有过“不和”,抓住“不和”到“和”,深人研读教材,可使教学设计清晰,课程目标得到整合。
3.2文章体裁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寓言、童话、神话等体裁。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表达风格,教学中的策略自然也有所不同。
3.3结构
所谓结构,也就是文章段落之间的谋篇布局、句子之间的段式结构。从结构上,可以感受到作者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譬如《桂林山水》中描写山水的段落,结构相似,都采用“ 的 真 啊, 得 ”的句式概括特点,而后再描述;《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则含有因果、并列、总分等多种句群结构。
3.4文章语言
文章是由语言构成。研读教材,不应该只停留在感悟思想内容的层面上,而是要更加关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学习和积累,一些关键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都不容忽视。好的语言,往往能传递作者独特的感受,展现作者不凡的表现力。如《桥》,文章内容简短,语言凝练。作者运用短语来渲染情势危急,如“像泼。像倒。”两句话,四个字,非常个性化地写出雨下得猛,下得急。文中人物的语言也同样是简短的,如“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简短有力的话语体现出老汉坚毅果敢的性格特征。这些,都值得反复朗读,深人品味。
3.5文章写法
人们常说:“写法决定教法。”小学语文课文采用了许多写作方法,从表达方法上说,有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从表现手法上说,有想象、联想、类比、象征、对比等;从修辞手法上说,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比如,《西门豹》中反语的运用,《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夸张地写道:“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再见了,亲人》最突出的则是第二人称的表达。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必须引起教师的充分关注。教师一定要有“咬文嚼字”的意识,去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和修饰文字的,多关注文章的形式而不是内容,因为“写什么”人人看得见,而“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却容易“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