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施工技术应用范文

施工技术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施工技术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施工技术应用

第1篇:施工技术应用范文

关键词: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裂缝;无缝施工;控制

Abstract: large area concrete groun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s the current hot topic. Seamles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large area concrete ground in an exhibition room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cracks in.

Key words: large area concrete floor; crack; seamless construct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工程概况 某展览馆为一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展厅面积9800平米,其地面做法为:基层采用压实度达到93%素土夯实,上面铺5公分厚的碎石,然后是1:2水泥砂浆灌浆,最后是10公分细石混凝土,原浆抹光后上铺地毯。平整度控制在1毫米,采用商业混凝土现场浇筑,混凝土设计强度C10。 地面混凝土浇筑面积大,在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裂缝。为控制裂缝,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经专家现场研究论证决定采用浇筑无缝施工技术。 2 混凝士无缝施工设计 2.1 设计思路 大面积混凝土路面结构无缝施工设计,关键是对裂缝控制的设计。根据温度应力与结构长度呈非线性关系,且混凝土早期(7~10d)温差及收缩变形较大的特点,把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结构按垂直方向设置施工缝,分为若干小块,每一块为-仓,施工期间实行分块跳仓浇筑。这种跳仓浇筑采用了短距离释放应力的办法应对混凝土早期较大的收缩,待混凝土经过早期较大的温差和收缩后,各仓浇筑连接成整体,应对以后较小的收缩,即“先放后抗,抗防兼施,以抗为主”的辩证设计原则。 2.2跳仓间距的确定 根据地基上混凝土板的平均伸缩缝间距计算公式以及施工现场的情况,跳仓间距决定取17米。整个展览馆的平面尺寸为100米×98米,按垂直施工缝分仓,整个区域分成30个网格。 3混凝土施工工艺 施工时按网格的编号顺序进行跳仓浇筑在每一网格内,混凝土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毕,不允许出现冷接缝,相邻2块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d。 3.1混凝土工程 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及水泥用量,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则收缩变形越大,且延续的时间越长。在地面施工中,经过试配、选择了配合比为1:1.82:4.07,水灰比O.43,水泥用量328kg/m。由于抗折混凝土的石子级配要求用石量较大,所以掺入了O.75%水泥用量的FDN减水剂,掺入减水剂不仅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了1O%左右的拌合水,减水后使混凝土回缩量减小。混凝土骨料中的砂子采用中、粗砂,根据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当采用细度模数为2.79,平均粒径为0.381的中、粗砂,比采用细度模数为2.12、平均粒径为0.336的细砂,每1m3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20~25kg水泥用量可相应减少28~35kg。如用细度较低的砂子,可以加大高效减水剂的剂量,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如工期允许,也可以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因掺入粉煤灰后早期强度较低),因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自生收缩是正的(缩小变形),而粉煤灰的自生收缩是膨胀变形,这对混凝土的抗裂性是有益的,另外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以达到减少水和水泥用量的目的。 3.2主要技术措施 3.2.1混凝土的搅拌 搅拌在现场进行,为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现场砂石采取遮阳降温(因为是夏季),必要时洒水降温,袋装水泥仓库保持空气流通,搅拌时搅拌机每2h浇水1次,混凝土输送管上覆盖麻袋,并洒水保湿。 3.2.2坍落度严格控制 坍落度控制在(12 2)cm,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水灰比、坍落度和入模温度进行测定,初始施工时坍落度应每1h检查1次,质量稳定后,2~4h检查1次。混凝土入模温度测试每工作班不应少于2次。 3.2.3混凝土振捣必须充分 混凝土入模后先用插人式振动棒振密振实,然后用振捣粱振至表面平整,后用Φ180的钢管(内装砂子),制成的提浆滚在混凝土表面来回滚压提浆,用人工抹平。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水养护7d以上。 注意混凝土所处的大气环境,在干燥季节或风口处应加强保水措施,防止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过快,以控制其出现早期表面裂缝。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目的是要使混凝土保持或可能接近于饱和状态,使水化作用达到最大的速度,以得到更高强度的混凝土。在养护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连续湿养护(即盖草袋子、洒水养护)时混凝土强度在各龄期均为最高。 特别是混凝土在浇筑后内部处于升温阶段时要适时进行湿养护,以加强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峰值,又可以防止后期的强度损失。尤其掺加减水剂后更需要保证养护时间。

混凝土在浇灌4~6h内可能在表面出现塑性裂缝,所以对表面应进行二次至多次压光。 3.3.4采用二次压光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4h后进行二次压光,有效消除表层的早期塑性裂缝。二次压光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及2层麻袋,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5d。 4施工控制措施 4.1 要求搅拌站严格执行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可根据现场材料情况在允许范围内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4.2 混凝土出站前,要求测试坍落度,同时观察和易性,不得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出厂。 4.3 浇筑混凝土时,对到施工现场的每车混凝土都要求测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并观察其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泌水现象。表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退场。 4.4 混凝土振捣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不能漏振、欠振和过振,更不得用振捣器拖赶混凝土,振捣时间掌握在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和不再下沉为准。 4.5 混凝土表面经耐磨处理并压光后立即覆盖塑料布进行保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潮湿状态。 4.6 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 4.6.1 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浮浆层; 4.6.2 除了水泥水化作用影响,外界气温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产生温差,气温的骤降也会增加混凝土表层与内部温度差的梯度。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括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收浆工作完成的面必须同步及时覆盖表面养护保护层。 5 现场监测与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大面积混凝土水化热大小及施工过程中早、中、后期温度升降和应力发展规律,根据本工程地面结构平面尺寸、形状以及厚度,在不同位置设置了温度监测器,在测点被覆盖、振捣、抹平后记录入模温度。依据大面积混凝土早期升温快,后期降温也较快的特 ,在温度收缩应力计算的基础上,确定测温时间为30d:1~3d每4h测读1次,3~14d每6h测读1次,以后每12h测读1次,若遇温度突变或温度过高应记录1次。 6 结语 地面结构的“分块跳仓浇筑无缝施工技术”,增强了地面结构的整体性,提升了地面的使用性能,有效地控制了大面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跳仓施工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缩短了施工工期,施工过程中无需特殊的施工措施,突破了规范要求的规定,实现了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GB50010~2OO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第2篇:施工技术应用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量不断增大,由工程施工所造成的各类污染也愈加严重,施工污染的产生是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的一大诱因,同时对社会生产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么要改变这一现状,建筑工程企业应积极开展绿色施工操作,在绿色施工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范,在保证施工质量之余达到降低污染及成本的良好效果。

一、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的特点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显现就是绿色施工,它的原则是环保优先,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追求环保、高效、低耗等,统一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环保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施工理念。绿色施工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极大程度地避免施工过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体现施工过程中环保、降耗和增效效果。绿色施工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和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的多个方面,实现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又符合绿色施工原则。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在遵循清洁生产和减物质化生产的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案,开展绿争施工绿色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从绿色建筑项目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从自然界获取的,科学合理的运用节水技术。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造型要素需简约,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回收和利用材料予以使用,提高建筑施工空间的利用率,控制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1、环境保护

建筑项目施工进行时,因为工程需要会使用一些化学制剂或是有毒有害的工程材料,对于这些施工现场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回收,必须是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禁止施工单位私自处理造成环境污染;施工进行时,施工现场会出现裸土现象,要立即对这些地方采用砂石覆盖或者种植速生草种等措施,以便降低土壤侵蚀现象的发生。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现象严重,为减少发生频率应在施工时建立地表排水系统、对斜坡进行稳定,同时采用植被覆盖等综合手段降低土壤流失,在施工进行时,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对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这些前期不处理会在后期对工程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进行时,施工现场的沉淀池或化粪池等要及时进行处理,清楚池子中的各类沉淀物,然后委托拥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清运处理,避免造成施工出现问题以及环境污染。

2、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

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我国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相关规定对施工所产生的噪声进行有效控制,以免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及其他劳动者造成影响。在绿色施工中要达到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的目的,首先应采取实时监控的手段,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测,确保施工噪声在相关规定的范围内,若无法监测出施工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力度,应正确执行国家规定的噪声测量方法对施工现场的噪声进行有效测量,保证施工现场噪声指数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其次,在绿色施工中应尽可能选择一些低振动或者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对于不同施工环节应增加相应的隔音操作,从而降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振动与噪声污染。

3、减少施工污染,控制废气排放及扬尘

废气排放及扬尘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降低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要实现绿色施工,就要对建筑施工中所产生的废气排放及扬尘进行控制。绿色施工的目的之一就是降低污染,废气排放也是绿色施工中的污染源之一,因此要对废气排放进行控制。要在绿色施工中实现废气排放控制,就应建立完善的洒水清扫制度,并配置齐全的洒水设备,并派遣专人进行洒水操作。对于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等尾气排放量较大的设备,应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从而达到减少尾气排放中有害成分含量的目的,例如在使用中选择一些清洁燃油、采用高效燃料添加剂或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使施工现场车辆以及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稳定的运行状态,减少废气排放。扬尘是检测建筑施工现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扬尘过大会对施工场地内外造成一定的危害。首先,对于绿色施工中需要运用的建设工具、设备以及建筑材料等物体,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一定的密封措施,确保所运输的物品不会向外泄露,与此同时还要保证运输车辆的整洁与干净。另外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还应设置洗车槽,以此来避免运输操作对施工场地造成污染。其次,在施工土方作业操作中,应利用覆盖或现场洒水的方式实现对扬尘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在绿色施工区域,扬尘的高度应控制在1.5m以内,严禁扬尘扩散到施工场外。再者,对于施工现场易生成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相应的覆盖措施,绿色施工中所需要用到的粉末状材料存放时应特别注意,需要做合理的封闭处理。将施工垃圾搬运出施工现场的过程也可能会产生扬尘,因此也需要进行降尘处理,例如可以采取洒水的处理方式。

4、控制建筑垃圾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要注意控制建筑垃圾,减少生产建筑垃圾,实现减量化的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注意及时回收一些可以循环利用的建筑垃圾,将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放置,提高建筑垃圾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和回收率。并且,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可以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垃圾容器,提醒施工人员将日常生活垃圾放在指定的垃圾容器中,及时进行清理,将建筑施工垃圾分类整理,统一运出,保障建筑施工工地的环境卫生。

5、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

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需要对地表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考虑,在施工中要避免土壤流失及侵蚀问题的产生。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若出现裸土状况,施工人员应及时利用砾石将其覆盖,或是在裸土的位置栽植一些能够快速生长的草种,以此来降低土壤侵蚀力度。在绿色施工中若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那么应在施工现场选择合理的位置建立地表排水系统,并对土壤斜坡位置进行有效固定,采用多种手段来达到减少土壤流失的问题。另外,在绿色施工现场的化粪池及沉淀池出现外溢或渗漏状况时,应派遣专业人员进行快速处理,将池中的沉淀物及时清理出去,并委托相关单位将清理的沉淀物清运出去,但要保证沉淀物清运的地方不会影响当地环境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毒有害等废弃物品回收时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以免造成土壤污染,来达到保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土地资源的目的。

6、水污染及光污染控制

建筑工程中的绿色施工是离不开水的,需要大量运用水资源,在绿色施工中施工污水的排放应严格按照国家对污水排放的相关标准及要求对施工污水排放进行管理控制,在施工作业现场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水应采取相应的排放处理措施,并委托具有一定资质的检测单位对污水排放指数进行检测,并提交污水排放检测报告,以便施工企业真实了解污水排放的实际情况。此外,对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也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可以利用边坡支护技术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光污染也会影响绿色施工操作,工作人员在夜间室外操作中应重点对施工现场中的照明设备进行保护,因为这是光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还要避免绿色施工电焊作业中的弧光污染,操作过程中必要时应采取遮挡处理措施,以免电焊时的弧光外泄。

结束语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能有有效地降低建筑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志丹.试析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02).

第3篇:施工技术应用范文

关键词:盾构隧道;桩基托换;关键技术;地铁施工

城市地铁盾构隧道路线经过既有建筑下方桩基时,正确处理隧道与既有建筑的关系是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采用桩基托换技术配合相应加固技术,进行地面建筑物加固及隧道沉降预防,可保证既有建筑及和隧道施工的安全[1]。本文着重分析了盾构隧道桩基托换的主要施工技术,并围绕盾构隧道桩基托换技术在地铁施工的应用展开探讨,以为地铁施工技术与安全性的提升提供借鉴。

1盾构隧道桩基托换施工技术特点与分类

1.1施工特点

盾构隧道桩基托换技术是利用托换的桩基将原有建筑物桩基进行处理,使原有桩基承担载荷转移至托换桩梁,并传导至托换桩基,从而完成原有桩基的加固或盾构隧道的进一步施工改造[2]。它通过对既有建筑下方基础延展,进而为隧道基坑挡土墙提供受力支撑,以承载建筑基础压力。盾构隧道桩基托换技术应用实施过程难度大、复杂性高,实施时应保证建筑物力学结构保持原本状态。通常桩基托换施工周期长,在完成具备结构托换完成后,方可进行其他区域结构的托换,以保证工程实施的安全性[3]。图1为盾构隧道与既有建筑桩基示意图。

1.2技术分类

1.2.1桩基主动托换方式该方式的实现原理是在原有建筑桩基改造前,将载荷转移至托换桩基,在相应区域完成托换实施后,将隧道上方的变形或受力进行调整。桩基主动托换方式可将隧道上方建筑的质量完全移至托管桩基的承重梁,利用预加载手段并借助托换桩基及新桩基的相互作用,及时调控承重结构变形问题。应用桩基主动托换方式可主动控制工程结构形变,对既有建筑载荷具有良好的控制力,对于长期形变的调控效果明显。1.2.2桩基被动托换方式该方式的实现原理是在原有建筑桩基改造过程中,将载荷转移至托换桩基,托换施工结束后对隧道上方的形变控制能力较弱。桩基被动托换方式主要应用于隧道沉降控制,可针对载荷较小的盾构隧道桩基托换,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相较桩基主动托换方式,桩基被动托换方式安全稳定性稍差。

2盾构隧道桩基托换施工技术应用

2.1树根桩基托换技术应用

该技术主要采用浇灌钢筋混凝土的小直径土桩,在建筑物边缘墙体进行等距离打孔,根据设计方案钻出规定位置、角度和数量的倾斜孔洞和竖直孔洞,在孔洞中插入钢筋,并用混凝土浇筑定型形成设计尺寸的桩。随着成桩数量的增加形成连桩墙结构,从而达到桩基连同托换桩墙共同承载的目的[4]。图2为树根桩基托换技术示意图。隧道基坑挖掘的同时,要对桩基的一边进行挖掘,并根据挖掘的坑深进行混凝土喷注,使得桩基之间形成相互连接,连接成墙,并完成锚固操作。树根桩基托换技术所用设备体积小,对施工场地空间基本没有要求。设备施工过程可操作性强、振动小,避免了对既有建筑墙体及地基安全性的破坏,针对复杂的已损害的载荷地基进行修复施工优势明显。树根桩基托换的优势是实施基托换后,能有效控制沉降,可将沉降范围控制在2mm以下,对不同地质类型及不同隧道桩基高度都具有较好的应用性。

2.2洞内桩基托换技术应用

洞内桩基托换技术因具有每桩负荷承载能力强,实施托换后产生噪声和振动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桩基托换工程。该技术实施简便,适应性高,工序相对少,对施工地质的防水标准要求高,通常在防水性较好的地质区域进行实施,可适用于较大承重需求的桩基托换。图3为洞内桩基托换施工图。针对地铁隧道穿越桥梁施工等特殊的施工环境,若难以找到合适的桩承载,不能为桩基提供必需的基础,可利用洞内桩基托换技术实现。该技术主要利用隧道内的固有结构承载托换桩的载荷,利用隧道拖拱结构形成托换桩基地基,从而加固桩基的结构,增加负载能力[5]。植筋桩采用一剥一断的方式,增加托换桩基区域断面,利用原有格栅向桩中支护植筋,剥开混凝土表面,利用衬砌混凝土承载托换桩基承重。拖拱强度达标后,再进行下一层相同工序操作,从而完成将原有桩基载荷向隧道支撑结构转换的目的。隧道施工主体的桩基托换载重能力,决定拖拱与支护的层数。洞内桩基托换技术投入费用较低,但其主要依托隧道框架结构作为承载基础,所以相应托换桩基承重能力会受到一定限制。

2.3斜向钻孔桩基托换技术应用

该技术可避免被脱离的顶后桩基发生反弹,可对既有建筑后期的沉降实现有效控制,适用于对盾构隧道上方建筑物有严格沉降标准要求的施工主体。如果地铁工程基坑、隧道与既有建筑距离较近时,既有建筑下方会有一段距离的隧道。此时在保证原有建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可在隧道内部构建一个向里斜向的基坑支护墙,此即为斜向钻孔桩基托换技术的应用。该技术引用分阶段分层级的挖掘施工,对每层深度有严格要求。应科学使用锚固和支撑技术,每层完工后进行相应的锚固和支撑操作,以保证设计预应力需求。斜向桩的质量与地质状况关系到起、落套管施工操作,因此在操作前应对地质情况做到清晰勘察,并保证斜向桩的施工质量。通常单排斜向桩最大孔深应低于30m,交叉桩最大孔深应低于25m。

3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时,工程建设者应根据建筑的类型及结构特征选择合理施工技术。桩基托换技术是盾构隧道施工中常见的预防地基、建筑物沉降专项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利用桩基托换技术配合相应加固技术,可以达到地面建筑物加固及隧道沉降预防的目的,确保证既有建筑物的安全,并可提高整体施工的经济性。

参考文献

[1]吴文亮,王建军,孙凡皓,等.二次托换技术在福州地铁紫五区间桩基托换中的应用[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38(7):1220-1227.

[2]许越.地铁盾构下穿桥梁桩基安全性分析[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1):23-28.

[3]王博,张保圆.地铁施工中既有桥梁的桩基托换技术[J].铁道建筑,2016.22(4):47-48.

[4]杨光,赵肖春,罗宏钢,等.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桩基群桩基托换施工技术[J].中国标准化,2018(14):120-121.

第4篇:施工技术应用范文

【关键词】水利施工;土石坝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应用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并且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很多大型机械已经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这就使得土石坝施工技术更加完善。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坝体结构的渗漏状况,还减少了人员成本、缩短了工期、增加了经济效益。从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情况看,土石坝技术将会在市场激烈竞争下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但是,其同时也具备着自身所不可避免的弊端。

1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利与弊

1.1土石坝施工技术的优势

土石坝技术在我国有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和应用后,目前已经发展十分完善。在水利工程中,不乏很多形式多样的挡水坝,但是土石坝施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在水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土石坝施工技术最主要的优势是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对挖掘出的土料以及石料可以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样不仅可以缩减对其他建筑材料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并且节约资源,还可以提升施工速度。另外,该技术并不复杂,施工人员操作起来简单,并且在施工完成后也利于后期养护与维修。

1.2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劣势

尽管土石坝施工技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但是这一技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缺陷。①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导流处理的时候,由于土石坝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导流工作开展时有很大的困难。而且,土石坝还容易出现沉降不均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②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土石坝会容易出现顶部溢洪的现象。另外,一些环境因素如湿度、土的粘性等都会对土石坝施工产生影响。③土石坝工程不同于混凝土工程,并不十分致密,所以会容易出现渗漏的现象,如图1所示。土石坝工程中出现渗漏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浪费,也容易导致坝体崩溃[1]。

2土石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土石坝筑坝材料的选择

2.1.1土体的选择

在土石坝施工的原材料里,土体是其主要原材料之一,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确保符合施工要求。在选择土体时:①要保证抗渗性能良好,这是因为土石坝是直接和水进行接触的,所以土石坝的土体一定要具备抗渗性能,一般来说,防渗系数小于1×10-5cm/s即可。②土体的含水量要低。在实际工程建设时,土体会吸收到一些水分,所以就要求土体本身不能含有太多的水分。③土体要有良好的密实性。密实性好的土体可以提高土石坝的强度,可以有效抵抗水体的压力以及浮力。

2.1.2砾石的选择

除了土体是土石坝施工主要原材料之外,砾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材料。在选择砾石的时候,主要是对其大小进行选择,要选择适合的砾石,不可过大或者过小。若选择的砾石太大,就会很难与施工中的其他砾石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砾石之间存有很大的空隙。但是,如果砾石太小,其强度也就很小,不符合施工质量的要求。由于在选择砾石的时候,有一部分和施工要求的砾石标准不相符,所以需要应用一些技术对不符合标准的砾石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满足施工需求。

2.2土石料的加工与堆放

2.2.1土石料的加工

土石料的加工是土石坝施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进行土料加工作业。如果所选土料的性能不符合施工要求,可以使用翻晒、掺入和料、压实等方法进行处理,以改善其抗渗性能低、含水率高以及密实性不够等问题,从而达到施工标准。其次,要进行石料的加工。土石坝施工中的砾石一般都是在山体上开凿出来的,所以体积稍微有点大,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一般会使用锤击或者是爆破的方式,最后使砾石颗粒的大小与施工要求相符合。

2.2.2土石料的堆放

堆放土石料的时候,要遵循分开堆放原则和适度性原则。①要把土石料分开堆放,土料分成一堆,石块分成一堆,这样可以避免一起堆放造成材料性能的变化。②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按照施工顺序进行土石料的堆放,堆放的时候要确保合理,如果土石料堆放过多容易影响性能,如果堆放过少则会影响施工进度。

2.3土石料开挖运输

开挖土石料之前,要做出完善的开挖运输方案。①使用正向铲进行开挖,然后使用汽车运输或者胶带机运输的方式上坝。②使用斗轮式挖掘机进行开挖,然后使用胶带机运输,最后转由自卸汽车运输上坝。③使用采砂船的方式进行开挖,使用有轨汽车运输,再转由交代进行运输上坝。这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例如工期、成本等因素。在进行土石料开挖的时候,要尽量对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充分利用,确保工程的完成效率,另外,还要根据地形等进行规划设计,探讨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开挖运输方案。

2.4坝基的清理与处理

进行坝基处理时,首先要把坝基范围内的一些不利于坝基的物质清除掉,例如草皮、树木、淤泥、乱石以及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表土,还要清理掉自然密度不高于1.48kg/cm3的细沙以及极细的细沙。在暗坡和塑性心墙、斜墙连接的部位,要一直清除到不透水层,在进行截水槽施工时,排水系统要根据一定的挖深进行布置。在浇筑混凝土截水墙以及截水槽之前,要把岩面清理干净,把碎石、石碴等都清除之后用水冲洗一遍。另外,在进行土石坝施工之前,还要注意地质的勘察,如果有影响坝基稳定性的因素,要及时排除[2]。

2.5坝面铺土压实

目前来说,根据土料和反滤料填筑顺序的不同,分成了两种方法:①先土后砂法;②先砂后土法。先土后砂法的运用比较简单,首先要填压三层土料,然后铺一层反滤料和土料平齐,然后把反滤料和土砂的边沿部分进行压实工作。先砂后土法一般要提前处理反滤料,在反滤料控制边线内,用反滤料堆筑一个小堤,确保反滤料宽度的前提下每填一层土料时,就把土料收坡时留下来的三角体用反滤料补齐,然后进行人工捣实,这样可以便于土料收坡。压实的时候,碾压方向要与大坝轴线相平行,如果两次碾压是相邻的,一定要用重压进行压宽处理。在汽车上坝或者是机械设备压实后,土料表面会形成一个光面,一定要进行刨毛处理,从而保证层间良好结合。

3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土石坝施工技术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土石坝施工技术的优势与劣势,可以让人们对土石坝施工技术有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同时,本文对土石坝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度探究,从筑坝材料一直到坝面压实,希望能为众多学者做出参考。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运用土石坝技术时,不仅仅要在技术上全面把控,还应注重质量管理,共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完成,推动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图尔荪江•阿卜杜喀迪尔.土石坝水利工程施工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5(23).

第5篇:施工技术应用范文

关键词:流水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工期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施工技术的类型与方式变得多种作样,以往的施工组织形式比如平行施工与顺序施工已经慢慢被流水施工技术所替换。其中流水施工技术和以往的施工技术相比较,能够依照不同的施工阶段与施工层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依照不同的施工阶段与施工层对不同施工团队工作人员的配备要求,依据一定的施工程序,依次完成各个施工段与施工层。

一、流水工程施工技术运用的重要性

流水施工技术的连续性,可以使施工团队和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生产,降低专业团队工作过程中的间隔时间,实现了缩短工期的目标,还能够提升技术水平,促进技术的创新,进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降低返工浪费与维修费用。另外工作人员可以连续进行单一作业,利于改善劳动组织和操作技术,强化技巧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二、流水施工技术运用现状

(一)流水施工技术简介

流水施工技术主要是把工程项目对象划分成许多个施工过程,并且把施工项目对象在平面或是空间上划分成许多个施工区段。要求施工团队依照一定的施工程序把各个施工过程依次从一个施工区段转移至另一个施工区段,从而就像流水一样完成连续和均衡地施工,确保各个施工团队能够同时在不同的工程施工区段先后、平行搭接施工。

(二)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建筑工程技术的逐渐深入,为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模式提供了多种选择,而流水施工技术作为大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方式中相对常见的一种,具有缩短建筑施工工期和节省建筑资源等特点[1]。可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流水施工的形式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流水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工序一定要紧密配合,一旦某一个施工工序发生问题,就会对整个施工工程项目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在整个工程工期的施工时,工期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应用合理的施工路线,才可以有效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总工期不被延长。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淹没工程施工时的施工主线。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流水施工技术,如果出现建筑失误,难以分清各个负责方的责任,导致监督管理制度无法落实与实施。

三、流水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一)流水施工技术运用的对象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因为流水施工技术拥有明显的科学性,所以不是所有的施工段都应用流失施工技术。一旦在不需要应用流水施工技术的施工中将此技术运用与该项目中,会严重降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浪费建筑工程资源[2]。所以,工程项目组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详细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的影响,从而保障施工场地与工期的正常完成。而在部分工程项目工期比较长的特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依据施工的具体要求提前建立流水施工中精细度,同时严格依据施工进度完成施工。可是,一般情况下都要缩短施工工期,这样就必须提前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完成明确规划,从而充分发挥出流水施工技术具有的作用,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流水施工技术的划分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流水施工技术要依照因地制宜原则,从而有张有弛对每个施工段完成划分[3]。首先要依据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合理设计施工段的数量,通常在综合考虑整个建筑工程特点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建筑结构中界线与施工团队本身情况完成划分,科学、合理设计施工段的数量。一旦工程施工段划分的过多在施工过程中就难以统筹管理,从而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工期。另外,在进行各个施工段工期界定时可以不要过于保守,尽可能预留出充足的空间,避免因为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到工期进度,导致工程项目延期。比如在楼层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各个楼层的施工段数比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数量多,才可以保障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团队工作的连续性。

(三)流水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企业效益

流水施工技术主要是对顺序施工和平行施工技术的扬弃,此技术运用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形式,可以对空间布局和工期安排及工艺分类等完成合理的规划[4]。另外流水施工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升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流水施工技术可以统筹、运用施工团队,合理运用工程时间,降低因为停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工期。其次,流水施工技术可以依照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配置专业的施工团队,保障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专业化,不仅提升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投入成本。最后,流水施工技术拥有高连续性和高均衡性等诸多特点,可以充分提升机械设施和其他相关资源的运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建筑工程的管理费用,从而提升企业效益。

结束语:

社会生产力的逐渐提升,促进流水施工技术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充分运用,满足劳动力与物资供给等多方面的需求。现阶段,缩短工期与提升劳动生产率是建筑工程领域中重点研究对象,而现代化工程中流水施工技术的广泛与成熟运用,使其具备了推广的价值,而且可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对相应的工程流水施工程度进行改良,为国内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武庆良,王文博.无节奏流水施工进度计划绘制原理剖析及应用.科技经济市场,2012,(01).

[2]梁勇刚,薄健强,赵妍.基于建筑项目与施工特点的流水施工管理技术[J].科技资讯,2012,(05).

第6篇:施工技术应用范文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施工材料,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已经成为了必不可缺的建筑施工材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混凝土施工材料已经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在不同的施工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应用。但是在混凝土应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的进度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必须要引起施工人员和人们的重视。

1.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1、原材料的选择

对于混凝土配置需要的材料基本都是最常见的材料,例如水泥、砂石、骨料和水等都是基本的材料,还有一些需要加入的调节性的物质的材料。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必须要严格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来控制混凝土的材料,使得混凝土的材料符合施工的要修。例如水泥的强度需要了解,骨料含泥量也需要合格,水中不能含有侵蚀性物质。而根据施工所需的材料要求,外加剂也要需要符合条件的,能够满足混凝土的性能需求。通常在制作大体积混凝土时,需要加入适量的粉煤灰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外加剂主要是指膨胀剂,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对混凝土的收缩补偿作用进行减缓,避免或者裂缝现象的发生。

1.2、配合比的设定

在混凝土制作的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配比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混凝土配合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混凝土配置的比例不一定是固定的,根据工程的需求、建筑施工的环境和制作混凝土过程的气候等都是需要综合进行考虑的因素,最后在确定之后还必须要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确定合理可行的混凝土配比。其次是针对于水的比例的设定,如果水的含量较高,那么就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如果含水量较少,那么在混凝土送泵的过程中就出现堵塞的现象,因此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注意。

1.3、其他准备

混凝土配置而很重要,而其它细节虽然不是关键点但是做不好也会影响整体施工的。例如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前需要将施工的基础处理做好,相关的隐蔽工程要进行验收处理,模板支撑体系压要确保牢固可靠,不留缝隙。还有测温管的安置,如果是在冬季施工还需要准备保温用品。基础准备都做好后,才可以正式开始施工。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的应用

2.1、混凝土的配置

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主要是指按照一定的比例,实现对混凝土中水泥、矿物原掺料、水、砂石等原料的搅拌,配制的比例也被称为配合比。为了满足土木工程中的施工要求和混凝土配制的技术指标,配合比必须经过科学的、多次的实验和试配等程序,才能实现对混凝土原料的配备,不能根据经验实现对配合比的设置。如果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砂石中的实际含水量不同与配合比,在进行搅拌前,应该对混凝土的用量进行测定,以实现配合比的最佳设置。

2.2、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的搅拌,需要先设置科学的搅拌制度,如果是一次性投料量,在进行搅拌前,应该先确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同时应该重视对混凝土搅拌机的合理选择,应用合理的一次投料量,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进行搅拌的时候,应该满足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混凝土的搅拌。对混凝土进行第一次搅拌的时候,应该对混凝土中砂浆的流失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如果混凝土搅拌完成之后,应该尽量卸载干净,在混凝土的全部卸除之前,不能再次在混凝土中投入相关的拌料。另外,混凝土搅拌操作人员应该对配合比进行严格掌握,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可以达到我国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配置标准。

2.3、混凝土的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先对钢筋的预埋件位置、保护层的厚度和模板进行检查;然后,对模板上的物质进行及时清除,并且对模板中的缝隙堵实度进行检查。在实现对混凝土的浇筑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不间断的实现浇筑。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在第一层混凝土逐渐开始凝固之前,应该保证下层混凝土的浇筑结束。在全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还需要对钢筋表面层的混凝土进行检查,判断混凝土表层是否存在污染现象;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是否均匀密实。

2.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因为混凝土中的水泥和水会产生一定的水化反应,容易导致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痕。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出现裂痕是由混凝土中的温度梯度造成的。所以,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时候,需要重视对混凝土表面裂痕的处理,应用保温对策实现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保温措施的顺利实施,需要混凝土养护人员先做好温度梯度的防止问题,避免因为混凝土内外产生了较大的温度差,而产生裂缝。然后,混凝土养护人员应该注意对混凝土和防止出现温差的有效控制,保证温度范围的变化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最后,混凝土养护人员应该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新旧混凝土之间的融合性,实现对混凝土质量的有效保证。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之后,可以立即应用一定的防寒和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的坚固性。

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

3.1、质量影响因素

其一,混凝土配合比例。对于混凝土质量而言,混凝土配合比例作为第一要素,配合设计必须达到施工技术标准,确保土木工程强度、质量。对于科学配合比设计,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施工现场状况。若施工现场气温变化、运输设备改变时,需按照变化,对混凝土级配比例进行调整;其二,和易性。混凝土和易性主要指搅拌时,综合保水性能、流动性能与粘聚性能,若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极易引起混凝土离析,当混凝土和易性良好,方可确保振实,防止出现离析现象;其三,振捣过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给予充分振捣,最终影响了混凝土质量。因为浇筑振捣较差,使得混凝土内部发生孔洞与蜂窝问题。因此,施工单位需注重混凝土振捣,由专业人员进行振捣;其四,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是混凝土施工的实际指挥者、操作者,在混凝土施工时,施工单位需严格各个施工环节,构建完善规章制度,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方可切实解决混凝土问题。立足管理措施、技术措施角度,必须约束相关人员、相关部门。

3.2、混凝土施工控制

其一,供应商。选择混凝土供应商,必须选择资质较高、信誉较好的商家,计算好混凝土浇筑速度,科学选择运输车辆、运输路线;其二,施工操作。确保组织的周密性、科学性,合理安排施工,严格根据施工程序执行混凝土施工,禁止盲目赶工。对于混凝土浇筑,不踩踏钢筋,防止移动预埋线管;其三,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提升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有效提升施工人员责任心。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土木工程已经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将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理论和施工项目的实际相互结合,并且还要充分了解混凝土的特性,了解施工的注意事项,并且对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于这些问题提出可解决的措施,防止出现质量的问题,全面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益平.浅析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4,17:78.

[2]李柏烨.关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J].河南建材,2014,02:93-94.

第7篇:施工技术应用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利施工技术;灌浆施工

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灌浆技术的应用对工程整体性能的实现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是需要应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和不同的施工工艺的,因此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工程的优越性,从而保证工程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1 灌浆施工的主要应用过程

1.1 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一定要保证基础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因为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施工人员必须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施工人员要在这一过程中积极的去分析和施工关系比较密切的因素,例如施工的环境和地质等等,只有充分的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才能更好的确定施工的工艺和方案,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结合施工中的具体条件对其予以合理的调节,安全工作是任何一项施工中都必须要考虑的工作,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

1.2 步骤分析

1.2.1 钻孔

在钻孔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保证孔的垂直程度,在打凿施工的时候,首先要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做好区域的划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将倾斜度控制在一个相对比较恰当的范围。不同的施工项目对钻孔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切实的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打孔标准。工作人员在施工的时候必须要充分的保证施工的规范性。

1.2.2 冲洗

冲洗主要的目的是有效的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高压水枪对其予以处理。从而使得孔内的清洁。此外如果清孔的过程中出现了裂纹现象,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予以及时的处理,只有保证了上述所有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才能进行下一项工作内容,如果施工中发现清理的效果不理想,还可以使用多孔或者是单孔的措施对其予以充分的处理。

1.2.3 压水

如果要充分的保证压水工作的质量,第一个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要对底层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勘测和了解,之后要对各种测量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值,此外还要在这一过程中保证渗透测试的质量和水平。在开展测试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要对水压进行测量,之后再将水流按照合理的速度和流量注入到孔中,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的对渗流的数值予以分析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水压施加的方式必须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1.2.4 灌浆

在灌浆施工之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灌浆的顺序和灌浆施工需要采用的方法进行精确的分析和合理的选择,在开展灌浆施工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两种施工的方法,其一是循环,其二是纯压力,就二者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循环式所体现出的优势更加的明显,它可以体现出良好的流动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使得施工的质量和水平有所提升。

1.2.5 封孔

在当前水利灌浆施工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封孔工作,要想更好的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就一定要在施工结束之后由技术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采用压力法开展封孔施工,在封孔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规范的顺序依次展开,在施工中采用压力法封孔主要是因为这种方法的安全性更高,施工的效果也更好,使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得以充分的体现。

2 灌浆压力的重要性分析

灌浆压力在工程建设中可以体现出诸多的优势,例如其可以科学的对一些相对比较细小的裂缝进行处理,同时也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灌浆工艺的特点,灌注施工的质量也能有效的得到保证,但是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它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灌浆在施工的时候会出现松散的情况,如果缓倾角所处的地点正好处于软土地区,在岩层方面是非常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针对这种问题,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要对灌浆技术有一个相对较为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在工作中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一定要及时的对具体的情况进行更加严谨的分析,同时还要保证施工控制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3 灌浆施工时要注意的内容

3.1 浆液浓度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好

在水利工程灌浆施工的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一定要在计划好的时间之内对缝隙自身的吸浆情况进行更加科学和详细的分析,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充分的考虑到浆液吸收的总数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对液体的浓度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通常,如果液体的浓度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其就具备了非常好的流动性,而灌浆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受到液体浓度的影响,而液体浓度相对较低的时候,灌浆的范围也会较以往有所扩大,这样也就会使得水泥解释和岩石裂缝面出现开裂的质量问题,这样也就使得工程的防渗性和稳定性都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如果液体的浓度相对较高,液体自身的流动性也就相对较差,灌浆液在这个时候就没有办法很顺利的进入到那些小的裂缝当中,但是这种情况对于结构的收缩和粘结性使得提升存在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3.2 对于突发事故必须要妥善应对

在灌浆处理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紧急状况,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保证工作人员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必须能够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处理。在灌浆施工的时候会出现地面胎动或者是灌浆中断等多种 多样的质量隐患和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一些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对其予以处理。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冒浆的情况,倘若钻孔的条件是完全可以实现灌浆的,我们可以在这个时候对其进行灌浆处理,但是如果施工中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堵住钻孔,灌浆施工结束之后就可以不再使用这些措施。所以在施工的时候不管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故,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予以及时的处理,如果事态比较严重还可以停止灌浆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结束语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水利工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对整个水利工程功能的实现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对施工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予以充分的控制,要对施工中的多个要素予以考量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其应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录才.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1(3).

第8篇:施工技术应用范文

混凝土施工是道路桥梁施工的关键环节,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本文主要从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特点入手,重点对当前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意见,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混凝土施工;道路桥梁;应用

1.引言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技术,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虽然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和完善,然而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必须结合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相应施工措施予以合理选择,为确保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打下坚实基础。

2.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

2.1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具有单一性

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有关标准规定对其施工提供了严格的要求,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及施工地点的选择等都需要依据道路桥梁工程具体情况予以确定。就目前而言,我国道路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是分开进行的,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其具有各自不同的工作流程。因地理条件、自然环境以及其他实际情况的差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完全相同的两座桥梁或者两条道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单一性就是体现在这里。

2.2道路桥梁工程协作工作十分复杂

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施工涉及各个方面,需要水利工程学、地质工程学一级工程力学等多个专业的理论予以有效支撑,并不是简单依赖土木工程就可以完成施工的。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各类不同的施工队伍、多个工种协作完成。这就要求相关施工单位加强自我约束,对施工工序予以合理安排,一旦出现错误,极易造成混乱的情况出现,进而对后续施工及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鉴于此,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参与人员应对自身职责予以明确,以大局利益和整体利益为重,坚决服从上级安排,做好工程施工的协调工作,精诚团结,为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3.1对施工图纸加以审核

施工图纸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施工准备阶段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对工程施工图纸予以认真审核,并与图纸设计单位、具体设计人员、项目监理人员以及工程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力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审核过程中一旦发现不清楚、不明确的地方应及时解决,有效实现对工程施工图纸的完善,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图纸的合理性和精准性,以免出现不必要损失。

3.2对工程施工内容予以确认

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之后,还需要对具体施工内容加以明确。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工程施工环节和施工流程予以充分掌握,特别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施工缝、后浇带等特殊位置;第二,对混凝土防水要求予以精准把握,同时对钢筋、螺栓的精准位置予以明确;第三,对钢筋保护层予以合理布设,尽可能做到精准、合理,为下一道工序施工提供巨大便利。

3.3施工人员准备和机械设备准备情况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之前,还需要对全体参与工程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能够对项目工程予以充分了解;第二,通过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能够做到对工程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流程的充分掌握,为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第三,在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准备的过程中,应对所有设备进行综合检查和维修,并加强对设备使用的合理安排,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持较高的使用效率。

4.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4.1混凝土配合比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在混凝土配合比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格依据工程施工标准,对坍塌度和水灰比实施有效控制,尽可能避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泌水现象;第二,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予以合理把控,通常情况下,七个小时比较适宜;第三,对混凝土施工材料予以合理选择,在对水泥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硅酸盐水泥,并对其强度进行严格控制,在对骨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那些颜色类似、强度较大的碎石,在对细骨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选择粗砂,并清除其中的杂物,有效实现对泥沙量的控制;第四,在对减水剂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那些高性能的材料;第五,在对掺合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选择矿物掺合料;第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加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流动性,提升混凝土后期强度。

4.2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对模板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采取合理措施确保模板的强度、硬度和平整性,同时对模板安装和拆除的便利性予以综合考虑;第二,在选择模板材料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选择表面平整、光滑的、具有较强吸水性和耐腐蚀性的材料;第三,依据模板规格对材料进行选择,例如,圆形构件可以选择钢模板,对于一些十分复杂的构件,我们则需要选择竹胶模板,模板材料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能够有效提升模板安装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模板出现变形问题,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4.3加大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力度

混凝土工程施工可以分为浇筑和振捣两个环节,为有效提升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从这两个环节入手。在对混凝土实施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严禁在已经拌合好的混凝土中掺入其他材料,以免出现质量问题;第二,对浇筑时间予以合理掌握,必须要在上下层出现凝固之前实施浇筑,从而使得上下层之间能够实现有机融合,以免出现横向分层的情况;第三,在对施工缝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施工缝设计应严格依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尽最大努力确保道路桥梁路面的稳定性和平整度。在对混凝土工程进行振捣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其实施合理振捣,确保混凝土能够有效的摊铺和填充;第二,在振捣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规定对振捣的频率和次数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内部气泡能够有效排出;第三,分层进行,使得混凝土与上下层进行有机融合,有效提升道路桥梁工程里面的密实度和平整性。

5.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大量实践中可以看出,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低对其工程成败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应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顺利时展要求,对混凝土施工方案予以不断优化和完善,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真奇.探析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4):204.

[2]姚胜利.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理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4,9(1):112-113.

第9篇:施工技术应用范文

关键词:水利施工技术;灌浆施工;应用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同时也不断扩大了水利工程施工的建设规模逐渐增加了新技术的应用。灌浆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科学进行灌浆能够减少灌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长足发展。

1在水利施工中应用灌浆技术的重要性

在进行灌浆施工前要现场勘查水利施工工程建筑,要实地了解施工现场的水文信息,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岩石断裂和坍塌。通过充分考察施工环境和地质情况,从而科学确定施工工艺和方案,合理调节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状况,这有助于准确把握灌浆距离和灌浆深度,有效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灌浆可以起到防渗、防漏、加固的作用,广泛应用在抗渗施工项目以及水利坝体施工中,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是水利工程中最为常见的几种灌浆技术。灌浆技术的施工效果直接受到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影响,施工人员在进行灌浆时要确定最佳的配合比,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地基的抗渗性和整体性。

2灌浆施工技术的步骤分析

2.1钻孔

钻孔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浆技术的第一个环节,钻孔的基本要求就是做到垂直钻孔,从而有效固定灌注桩。钻孔时要按照施工标准合理划分钻孔区域,确保打凿的孔洞满足不同区域的要求,还要注意测量孔斜,对孔洞的直径进行合理的控制,以免影响后续的施工。由于水利工程具有不同的项目类型,因此对钻孔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钻孔施工时压迫根据项目类型来进行钻孔形式的确定。

2.2冲洗

冲洗工作会直接影响到灌浆施工的质量。大部分施工单位清理孔洞利用的是高压水枪,可以有效清洁孔洞内部。但由于高压水枪具有较大的压力,在用其清晰孔洞内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灌浆施工的质量。因此,在完成清理工作后还要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防范措施,确保清理干净后再进行后序的施工。

2.3压水

完成冲洗环节后就是压水工作,压水的质量受到灌浆施工自身情况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压水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对孔洞地层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孔洞内部的各个细节进行清楚的掌握,对孔洞进行仔细测量,详细记录相关测量数据,对孔洞的渗透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施工人员在进行测试时要测量水压,并从上至下进行压水,确保压水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4灌浆

在开灌阶段要适当分析和选择灌浆的顺序和灌浆的方法,现价段灌浆方式主要有循环式灌浆和纯压式灌浆两种。纯压式灌浆只是压入灌液于岩石中并不可以在地面循环,是适用于有较大裂缝的岩石的情况,而循环式灌浆使浆液在搅浆机里面进行返回搅拌,把颗粒沉淀物大大减少,有效提高灌浆质量。相比于纯压式灌浆,循环式灌浆应用的最为普遍。此外,无论采用哪种灌浆施工技术,都必须遵循规定的顺序来进行灌浆,灌浆顺序可以分为一序孔、二序孔、三序孔等,灌浆孔的密集度是随着序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有分段灌浆法和一次灌浆法两种。

2.5封孔

要按照规范的顺序来展开封孔施工,待到灌浆结束后要利用压力法来进行封孔,确保灌浆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3灌浆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

灌浆施工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地表隆起,实施灌浆时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准确计算灌浆参数造成表面会发生凸起。因此,要随时观察在灌注过程中有没有发生隆起,一旦地表隆起要立刻停止灌浆工作。还要认真计算灌浆参数,对注浆压力进行严格控制,可以采用反复灌浆法来解决地表隆起。其次是冒浆,在水利工程灌浆施工过程中,如若没有做到对灌浆力道进行正确掌握,就会出现由于灌浆过多或者灌浆的压力较大而导致冒浆的现象。

4灌浆在水利施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由于灌浆施工具有较多施工环节,在施工前要检查灌浆的设备和材料,确保符合灌浆施工技术的要求,并做好暴雨等应急措施;施工期间要定期抽样检查地下水,以防地下水被污染;在正式灌浆施工时做好钻孔工作,对钻孔的大小进行合理控制,确保钻孔实现良好的注浆效果;要严格按照注浆工艺流程进行灌注,密封注浆管道,以免孔口出现跑浆,注浆工作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保证管道的通畅性最初还要采用小流量进行灌注,累积增加流量,直到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如若第一次灌浆失败,还可以进行二次注浆,在进行第二次灌浆时要从一侧灌浆,另外一侧溢出,切忌同时灌浆。除此之外,要做好灌浆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灌浆施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要从多方面入手来加强灌浆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