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大自然的散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地母亲派她的风女儿、云妹妹给我们送信来了。
烟花三月的江南已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就连乍暖还寒的北国也已是冰雪消融、杨柳吐绿,感受着这扑面而来的春之气息,朋友,难道你不想到大自然中走走吗?
本期的“美文链接”给同学们推荐了几篇中外散文名家的作品,让我们追随着这几位散文名家的脚步一起走进大自然中,感受一下――有着碧草、鲜花,有着妩媚的流水、鸣唱的鸟儿的世界!
让・雅克・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我们选录的这段文字节选自《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作者写出了自己摆脱生活俗物的缠身,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独自一人平静愉快地度过太阳照耀下的每一天,“为了到花园里看日出,我比太阳起得更早”,表现出作者尽情享受生命、无限热爱生命的精神风貌。
阿尔弗莱・德・缪塞,法国浪漫主义运动最杰出的诗人与剧作家之一。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发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作者赞美的是平静有序的自然界,是隐藏在万事万物背后的自然的力量,世界和生命在宇宙中是如此微不足道,人是否是真正地认识了自身?通过思想的无限延伸,作者认为在无限远处有着另外的世界,这正是大自然力量的无穷无尽,人们永远无法得到最终的认识。
徐志摩的文章一贯有着华美的语句、热烈的情感,在《翡冷翠山居闲话》这篇畅游于大自然的游记中,作者尽情地描述了一个人漫游于山间的随意与纵情。“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作者所要说明的不仅仅是一次漫游所带来的心灵感受,更在于揭示生命的真谛:只有认识了大自然这部书,生命才会具有真正永远的意义。
论文摘要:佟希仁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一直勤勤恳恳、笔耕不辍。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为儿童创作了数量颇丰的各类文学作品佟希仁先生作为一位满族作家.在他的儿童文学创作中经常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特别的民族情愫;另外,在其作品中,他总是会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去观照小朋友们所熟悉和喜爱的大自然.因此自然生态与环境也构成了他许多作品的主体框架。
生态文学是近年来文艺界新兴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试图探讨文学艺术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关系,进而运用现代生态学的观点来审视文学艺术。”这虽是一个文学与生态学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但其终极目的仍然是指向生态的,即以文学作为表现手段来指出在自然生态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或给予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文学样式会为当下生活中出现的一味注重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而不关心由此衍生出的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诸多问题的总体趋势敲响了警钟。俘希仁先生作为有半个多世纪创作经验的老作家,他以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契人了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因此在他的儿童文学创作中,便会有意的为儿童描摹大自然的绮丽与绚烂,使儿童能够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去贴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1书写体验:儿童视角下的自然生态与环境
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都飞速发展的时代。然而在这些眼前的既得利益满足了人们的一些基本的日常需求之后,人们日益注意到过度追求发展而导致的种种弊端: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资源匾乏,等等。面对这样的问题,人类也开始寻求各种各样的解决途径。在文学领域中大量以体现“对人类中心主义批判和人与自然和谐理想的构建”为目标的作品便应运而生。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俘希仁先生当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为此他在为儿童创作的诗歌、散文中很多都与自然环境相关,同时也不遗余力地为儿童展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希望孩子们能从小就熟悉自然,与自然产生出一种亲切感,进而能使孩子从自我做起,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让环保意识在儿童的心灵中扎根。但在终希仁先生的作品中,他所要表现的中心内容并不是以说教的形式出现在孩子面前,因为他有着数十年与学生打交道的经验,他深知如果是对孩子以一种说教的形式去灌输,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和文学家的敏感,伶希仁先生在创作中往往是以一种儿童的视角切人对自然的描写。这种从儿童自身视角为出发点的描写方法使儿童更为真实地看到了自然的原貌,也更能使儿童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绚丽。在散文诗《梨花满枝头》中,就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从梨园中悄悄走过,那芬芳雪白的花辫儿,落满了我的头顶,落满了我的肩膀,也铺满了山间的条条小径。它们洁白清香,它们沁人肺腑,使人郁闷了一冬的心情,感到分外的爽朗分外的舒畅,眼睛顿时明亮了许多,兴奋得好似浑身也有了力气。
在这里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初春梨园图,在对梨花的特点以及梨园的环境的描绘中动用了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这便使得小读者在阅读中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境界之中。这种以对自然界的自我体验为核心的书写,能够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因为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是会把自己置于首要位置,希望自己能够进入作品中所表现的美妙世界。终希仁先生从教多年,经常与孩子们接触,因而能很熟悉儿童的这种心理,所以他在创作中会以儿童作为根本出发点。他希望儿童都会在对其作品的阅读中,获得一种极其真切的亲身体验,因为只有这样,才更足以唤起儿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好感,以达成让孩子成为在当今时代中爱护环境、促使生态平衡的倡导者和实施者的目的。正如有的论者所提及的那样“传导自然之美,树立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万象,便成为伶希仁儿童文学作品的主旨之一。”伶希仁先生将具有高度美学价值和意义的大自然当作他作品的核心部分,通过描写四季的更迭与各个季节不同的特色,展示各种自然现象的瑰丽,描绘生活在其中的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生长的欣欣向荣,等,为小读者呈现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所能达到的美感境界。
终希仁先生执着于生态自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他的民族身份。他出身于满族正蓝旗,是不折不扣的八旗子弟。满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发源于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广裹的黑土大平原滋养了勤劳勇敢的满族先民。满族人长期在这相对严酷的环境中战天斗地,与兽类为伴,逐水草而居,以达到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对自然环境的尊崇与景仰已经深深刻人每一个满族子孙的心底。同时,东北地区“所有的自然环境特性与社会环境特性构成了满族生存的具体环境”。因此在十分关注自然环境的同时,终希仁先生也很注重对于自己所属的满族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民俗风格的表现,从而使儿童对于满族这一少数族群能够有更深的了解。
2民族情傣:对满族的风俗及生活的展现
俘希仁作为满族作家,他深刻的体会到由于清代满族统治者强烈的汉化趋向,使如今的满族文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汉族的同化而逐渐丧失了其本身固有的文化特色。因此终希仁先生希望由文学作品来找回这即将逝去的宝贵财富。尤其是在儿童文学中,使儿童通过阅读作品先对有关民族的各种内容产生认同,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可行途径。在这样的目标下,伶希仁在文学创作中便经常用美丽的满族神话故事作为蓝本去发展成童话,同时也更多的去选取能够体现出满族人民“特殊的民族审美意识、包括它的民族心理、民族气质、民族愿望和理想,以及民族生活和风俗的表现等方面。”的在日常生活中大人乃至儿童都很熟悉的题材进行创作。我们以散文《放鹰》为例,文章开宗明义,点出了放鹰的目的和意义:
家乡的人,一到大雪封山的季节都喜欢出去踏雪放鹰,这是满族人的习惯。他们一方面为了捉些锥鸡、野兔,算做副业,一方面也为节日晚餐的盛宴上增添一盘野味。
《观潮》这篇课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读来令人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几点:
1.按照初读---研读---熟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钱塘江大潮景观之奇。
2.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体会江潮的变化。
3.在明确读书笔记要求的前提下,要求学生针对这课做读书笔记,如,引导学生把文中描写具体的句子摘抄下来,还可以让学生归类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通过以上教学手段的实行,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美国自然文学;荒漠情结;启示
中图分类号:I7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48-02
美国自然文学以探讨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为主题,常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描述人由文明世界走进自然后的精神体验[1]。笔者经研究发现,不少美国自然文学家对美国荒漠地区情有独钟,常把其作为研究和写作的对象,显示出了浓厚的“荒漠情节”。这个美国自然文学家群体所创作出的荒漠题材自然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在荒凉、死寂中孕育出的自然文学奇葩,继承和发展了美国荒野精神传统,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荒漠地区的典型特点是降水极少、气候干燥、植被缺乏。因其特殊的地理、生态特征,荒漠在常人的眼中从来都是荒凉与死亡的代名词。但在那些具有浓厚“荒漠情结”美国自然文学家眼中,荒漠被赋予了独特的魅力,象征着辽阔,自由及无限的可能性。他(她)们敏锐地观察到了荒漠中同样存在顽强、鲜活且独特的生命,甚至荒漠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生命体”。荒漠中的一切无不向肯亲近它们的人揭示和传递着大自然的神秘启示信息。
一、美国自然文学家“荒漠情节”形成的宿因
众多美国自然文学家对荒漠情有独钟,这绝非偶然。他(她)们之所以对荒漠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写作兴趣,是有其内在因缘和客观条件的。主要是由美国自然环境特点、美国荒野精神传统及美国自然文学发展特色等因素所决定的。
美国独特的地理特点为其自然文学家“荒漠情结”的生发奠定了先天环境基础。美国国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西南部的大片荒漠占据了美国国土很大份额。作为美国独特地理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荒漠,激发了那些具有敏锐观察力和独特研究视角的美国自然文学家的创作灵感。
美国荒野精神传统是美国自然文学家“荒漠情节”形成的源泉。“荒野精神”是在美国独特地理、历史大背景下,历经二、三百年时间逐渐形成的,其精神内核是自由、开放、进取。荒野精神是美国民族精神的精髓和支柱,塑造了美国独有的民族特性,也是美国自然文学家“荒漠情节”形成的源泉。
美国具有鲜明的自然文学传统。美国自然文学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文学流派,其以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常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描述人由文明世界走进自然后的精神体验。文体以以散文、日记、传记等为主,具有清新、优美,启人深思的特点[2]。美国自然文学是对欧洲自然文学的继承与发扬,但具有浓厚的美洲本土特色。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晚期,美国自然文学家“荒漠情节”的发展是对美国自然文学传统特色的继承与创新。
二、具有“荒漠情结”美国自然文学家典型代表及其代表作
美国自然文学家中具有“荒漠情节”的不乏其人,影响最大的当属玛丽・奥斯汀、奥尔多・利奥波德、爱德华・艾比和巴里・洛佩斯。下面将对这几位自然文学家生平及其代表作做以简略介绍与分析。
(一)玛丽・奥斯汀(Mary Austin,1868―1934)
玛丽・奥斯汀是一位几乎耗尽一生来研究、体悟荒漠文化、荒漠精神的美国自然文学家。1868年9月奥斯汀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卡林维尔(Carlinville, Illinois)。1888年大学毕业后随家人移居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在圣华金河谷(San Joaquin Valley)定居下来。从那里开始,奥斯汀花了整整17年的时间对加州南部的莫哈维沙漠(the Mojave Desert)及居住其中的印第安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创作出了描写加州沙漠的著名自然文学作品《少雨之地》。她在创作主题、写作风格、文体特色等多方面对美国后来众多同样具有“荒漠情节”的自然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式开创了美国荒漠题材自然文学创作传统。
(二)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 1887―1943)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是“土地伦理”观点的提出者。利奥波德既是一位环境保护的积极实践者,也是一位出色的自然文学家。著名的“土地伦理”观点正是在他的代表作《沙乡年鉴》中提出的,在思想内涵方面对美国荒漠题材自然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爱德华・艾比(Edward Abbey,1927―1989)
爱德华・艾比曾在美国西部广袤的荒漠中做了较长时间的体验活动,作品中表达出明确的“抗衡”与“呼吁”,即希望空寂的沙漠成为人类盲目发展的抗衡,呼吁人们像热爱时间那样热爱空间。他以沙漠为题材的代表作为《大漠孤行》,是美国荒漠题材自然文学的重要代表。
(四)巴里・洛佩斯(Barry Lopez,1945―)
巴里・洛佩斯是美国当代著名自然文学家,创作了众多优秀、极具影响力的自然文学作品。他的沙漠题材代表作《荒漠随笔》影响很大,是当代具有“荒漠情节”美国自然文学家的一大力作。在这部作品中,洛佩斯传达出这样的观点:人们之所以想当然地把沙漠看作是死寂的世界,主要是受认知局限和以人类为中心自然观的影响。洛佩斯笔下的荒漠是一本奇妙的自然之书。只要人们肯俯身用心阅读,就能够真正获得荒漠所蕴含的自然精神内涵,并通过反观自我得以与荒漠重新建立顺畅交流的途径与纽带。他敏锐地观察到,荒漠同其他形态荒野一样,也充溢着活跃、顽强、奇妙的生命力,其中的郊狼、响尾蛇、乌鸦、甲壳虫、风、沙丘和辽阔得似乎凝固了的空间共同构成了一个活跃的生命体,深深打动着每一个肯用心体悟的人。
三、具有“荒漠情节”美国自然文学家对美国荒野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美国早期自然文学家的典型代表梭罗在其著名自然文学散文《心灵的漫步》中曾明确表达出这样的观点:“显然,我的热情随着周围世界的凄凉而升高,给我海洋、沙漠及荒野吧!沙漠中,纯净的空气和孤独使缺失的水分和沃土得以补偿……”[3]。可以看出,在梭罗的眼中荒凉的沙漠是荒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投身其中就能够呼吸到“纯净的空气”,享受到自由的“孤独”,进入这一“圣地”不但“有利于人的健康”,而且能够使人的精神得到“提升”。
不可否认,具有“荒漠情节”的美国自然文学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荒漠精神”是对梭罗等美国早期自然文学家所极力倡导的美国荒野精神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并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荒漠是深邃自然之书的重要一章,具有“荒漠情节”的美国自然文学家认为,只要人们肯摒弃浮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就能够获得无限的知识与启迪,获得精神层面的提升与完善;就能够祛除文明的污浊,抛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寻归荒野、回归纯真;就能够从新审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最终与大自然和解并回归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4]。这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程虹.寻归荒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程虹.宁静无价――美国自然文学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关键词:课堂 审美教育 方法
审美教育,也被称为美感教育,或者是情感教育,通过多种艺术方式和手段来陶冶人的感情,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美的才能。语文这门学科同美育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课堂和教材这一资源,用“美”吸引学生,渗透审美教育,那么在课堂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呢?下面就谈谈几种方法。
一、深入挖掘,准确领会作品美的主题思想。
主题,是文章的具体内容所表达的基本思想,是作者主要写作意图的体现,深入挖掘作品的主题,准确领会作品的主题是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基本方法。如《百合花》这篇优秀小说,通过对小战士借被子和新媳妇献被子这一典型事情的叙述,歌颂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赞扬了人民战士的崇高品质,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英雄的和崇敬,揭示军民团结是战争胜利之本。这个美的主题的揭示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
二、深刻剖析作品人物美的内心世界
这学作品,特别是记叙性的作品,总离不开描写,通过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具体形象的描写,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尤其是人物语言和内心世界的描写,更能凸显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地毯下的尘土》这篇文章,故事的重点是写米妮打扫地毯下的尘土情节。米妮打扫完屋子后,来不及打扫地毯下的尘土了。作者在这里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米妮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总是想着“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明米妮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作者用星星的形象“透过窗户向她眨着眼”,用星星的语言“那位小姑娘,诚实而善良”,来表达米妮内心的矛盾和斗争。最终诚实占了上风,她再也忍不住了,便拿起扫帚,开始打扫地毯下的尘土。运用了形象化的心理描法,把米妮内心深处的斗争写得十分生动感人,也告诉读者,米妮养成的“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习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让学生从人物美的内心中受到深刻的感染和教育。
三、仔细品味作品优美的语言
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品味文章美的语言,可以陶冶思想情感,进行审美教育。如老舍的文章《济南的冬天》,对雪后山景的描写,语言准确、形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河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些描写,能帮助学生具体感受到所描绘的事物,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里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朴拙的对大自然的赞美这情跃然纸上,形成了浓郁的诗意。细细品味这些语言,会让学生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关键词:育德;溢美;养行;品味;审美;人文素养
音乐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教育需求日益突出;而“国学文化”在校园的普及也成为现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这两者有机结合,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国学文化”,让“国学文化”丰富音乐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在音乐教学中是通过以下途径实施的:
一、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以音乐育德
了解中国音乐,讲述音乐家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高尚人格。音乐历史上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我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音乐溢美
在演唱中体验美。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无不洋溢着美。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在演唱中体验歌曲的美。如第四册《月光光》,这是一首描写家乡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本身就是一首散文诗,歌词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描写的景象都是多数学生所能感受的。因此我抓住歌曲的特点,由“家乡的山水”“月光”“大树”这些描写大自然美景的重点词切入,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启发引导学生说说家乡的特色,创编自己家乡的歌,并让学生说说描写家乡的古诗如:《静夜思》《泊船瓜洲》等等,通过这一环节唤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唤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总之,音乐教师在注重提高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同时,在课堂上渗透性的进行“国学文化”的渗透教学,能极大地丰富音乐课堂,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学生的笑脸上绽放。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重点)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
[课时]
一课时
[设想]
自学为主,师辅导点拨
一、生自学
1、着重于生字词的注音及解释
先疏通课文,然后查词典
2、结合基础训练,拓展
3、试着做“研讨与练习”
二、师辅导
1、作家作品
2、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
第一部分(第1——2段)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第3——5段)天然野生的马
3、特性(从课文中找)
4、对比 另外七种动物
通过比较突出地描写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赞马的高贵姿态
5、讨论 你更欣赏哪种马
6、讨论 人与马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
人呢?
关键词: 游记散文 优化方法 教学设计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游记散文所占的篇幅不在少数。游记散文不仅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致,而且寄托了作者积极、健康的乐观情怀。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游记散文,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景物描写的方法,又可以引领感受作者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态度。正因为游记散文有着这样强大的教学功能,小学语文老师都能够认真对待游记散文的教学。
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蓝本,教学设计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若是单从游记散文的文体特点来说,游记散文的语言是生动、优美的,所描绘的内容也是新鲜、好奇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游记散文的教学素材(文字、图片、视频等)是很容易找到的。按理而言,要设计好一堂游记散文的教学设计并且把课上好应该不难。
游记散文的重要性及出于文体特点的可操性是明显的。可是从具体实操的角度而言,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因为种种原因,小学阶段的游记散文课堂教学要么陷入热闹却低效,要么陷入沉闷又低效的尴尬境地。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几年来实施游记散文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要使游记散文课堂教学出彩又高效,要先把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打牢。
一、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
游记散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所以在教学游记散文的时候一定要先抓住游览的顺序,弄清楚作者的游踪。弄清楚作者的游踪,有助于学生搞清楚文章的脉络。在搞清楚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对景物的特点进行深入研读,让学生能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叶圣陶先生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双龙洞沿途的风光,再写双龙洞洞口和外洞;再接下来写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在行文过程中,双龙洞路上的“明艳美”、溪流“变化美”、孔隙“险峻美”和内洞“奇妙美”得到了显现。此外,叶圣陶先生还始终抓住双龙洞水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比如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洞口是“那溪流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而内洞是“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研读并组织学生就游踪和景物特点进行分析,这样,同学们能够对作者的游踪和双龙洞的景物特点有清晰的了解。
二、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
优秀的游记散文在选用表现景物手法上都是很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只有作者运用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所要表现的景物才能栩栩如生,具体形象。通过研读并分析文本中的表现景物的手法,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优秀的景物描写的写作范例,提高景物描写的水平。所以说,在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之后,紧接着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景物描写的手法。
还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在文章中,叶圣陶先生运用了列数字、巧设问、写感觉、做假设等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双龙洞既有宽敞又有窄小,感觉上很险峻,但总体上很耐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景物表现的手法进行探究,要求他们在研读文章的同时做好批画圈点,再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归纳出景物描写的手法。结果我发现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竟然能够把景物表现手法归纳个八九不离十。后来的作文练习环节更是让我倍感惊喜:正是因为他们对景物描写的手法有了进一步理解,学生运用景物描法竟异常得心应手。
三、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
相比于写人叙事类的记叙文,写景抒情类的记叙文要难教得多。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写景抒情类游记散文的时候常常会使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把两三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关联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对照鉴别,这样往往很容易就会找出两文的共同点,加深对写作技法和思想情感等的理解和掌握。在选择课外比较阅读文本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选用同一题材甚至同一题目的文章,再研究比较文本在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用季羡林先生的《石林颂(节选)》或是《黄果树瀑布》等文章与本比较阅读,也可以选用描写双龙洞的其他游记散文作为比较的文本。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就可以对比较文章的相同点进行归纳、评价,也可以对比较文章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加深对本文的理解,使思维得到发展,提高鉴赏能力。
不管是从内容、形式还是从意趣上来看,游记散文对少年儿童都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务必提高对游记散文教学功能的认识,认真钻研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要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就要先从优化教学设计入手,综合考虑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和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等做法,再做具体的教学实施。只有这样,教材例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景美、情真、理趣的真实体验。
参考文献:
[1]张玉洁.浅谈游记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一、分析教材,挖掘环保素材
初中语文课文多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佳作,即使现在新增的科普类文章中也有直接或者间接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综合现在的教材,其选文与环保教育密切相关的课文有三类:一是具有显性特征的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及科学小品文章,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看云识天气》《你一定会听见的》《月亮上的足迹》《绿色蝈蝈》《化石吟》《山市》等,这些文章重在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体会到人类过度活动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二是具有隐性特征的环保教材,如《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小石潭记》《望岳》《登飞来峰》《苏州园林》《紫藤萝瀑布》《海燕》等,教师在把握这些文章文学性的同时,可通过探讨试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多彩,使他们产生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激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教师只要认真把握教材的时代脉搏,积极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结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材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
二、利用教材辅助系统,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进行环保教育的时机外,教材的助读系统也是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和运用的环保教育好载体。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安排了很多表现自然风光和动植物的图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让在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同时将环保的主题渗透其中。如《月亮的足迹》一课后面的月球表面图片,从那一圈圈班驳的痕迹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在课后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材料中也有对环保教育很有价值的内容。如《感受自然》后面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去接近大自然,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敬畏生命》搜集资料,出一期关于“人与宇宙之秘”的期刊等。
三、抓住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特别对初中生更重要,在他们正确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思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根据阅读课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在提炼教材的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避免机械地说教与课堂教学脱离。如《大自然的语言》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春天草木萌发,万物苏醒;夏天燕子翩然归来,果实孕育;秋天果实成熟,落叶纷飞;冬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教学时,就应该抓住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们肆意踩踏草木,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会是一幅什么景象?这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环保主题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使学生走近了环保,提高了环保意识。
在朗读课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动情地朗读教材中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通过学生反复有表情地朗读,与文章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们完全可以集审美教育与环境教育于一体,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美丽的画面,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情、景跃然纸面,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美,感受文中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又如教学的诗词《沁园春雪》,朗读时,要读出主席的豪情万丈、居高临下、意气轩昂,表现出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领会作者选择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处,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
四、利用课外实践,开展环保教育
语文教学课外实践包括作文教学和课外活动,作文教学属于语文的运用过程,它的实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写作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再现他们的知识积累,抒发他们对生存环境的独特见解,达到教学目的。如通过对学生身边熟悉的花、草、树等物的观察,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言表达对这些物的情感,从而深层次的挖掘他们心灵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