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给与需求范文

供给与需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给与需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供给与需求

第1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 会计信息供给 会计信息需求 会计信息平衡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会计职业界受到来自学术界、国会、政府监管部门及会计职业界自己的强烈批评。批评的焦点是:企业报告没有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企业报告没有面向未来,会计信息严重不完整,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各方面一致呼吁,应当尽快对美国会计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以求改进企业报告。现在,我国各企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也存在上述问题,即企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如何提供信息及为谁提供信息。会计既然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也符合经济学原理――会计信息的供求理论。

一、会计信息需求

会计信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它,也并非每个人都愿意花一定的时间去研究和分析它,只有那些与之经济利益相联系的主体,才会去关心分析企业的会计报告,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及相关的信息。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有:投资者、政府及机构、各金融机构、业务往来的债权人、企业的职工,以及代表职工利益的组织、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我国目前会计信息的主要供给者是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信息使用者从财务报告中可分别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决策信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我们正步入信息技术时代,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关注未来信息,要求披露的信息量和范围逐渐扩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解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然,会计信息是具有价值的,人们为了得到它而支付一定的代价。所以,如同考察其他商品一样,考察会计信息,就像劳动和资本市场那样,也存在着会计信息市场,会计信息也有价格。需要会计信息而得到它时,也应付一定的代价,即成本问题。

二、会计信息供给

经济学上的供给是指家庭和厂商在一定价格上所愿意出售的物品或劳务的数量。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也受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供给不畅。会计信息是否披露,披露多少,要在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即信息披露的成本问题。这里所说的成本是指企业在搜集、整理、披露信息时所付出的代价。包括信息的处理成本和审计成本。审计成本是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必须经过内、外部审计监督所支付的代价。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不可计量的成本,如企业提供不利于自身的信息,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等。总之,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企业才愿意披露信息。

会计信息供给形式。从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看,会计信息披露形式有表内与表外之分。会计报表格式是固定的、以数字为主反映的特点,决定了所表达的舆论信息的局限性。表内信息越来越不能满足决策者的需要,表外信息量会不断增加。这样就面临着表外信息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的问题。从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看。有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之分。自愿披露是一些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以达到既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又作为公司的宣传工具的双重目的。强制披露是指由政府提出企业必须提供的舆论信息。其目的一是对企业不利,掩盖企业的真实情况;二是企业压力较小,负担较轻,不愿意自愿披露,如上市公司筹资(上市公司数量少)。从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看。有较早披露和推迟披露。会计处理的一般原则中有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如时地公布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但会计时滞(会计期末同报告公布之日间隔)是很长的。

三、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

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信息供给与需求二者间的关系,是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即不能只强调信息供给者的作用,也不能只强调信息需求者的重要影响,必须将其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分析。

1.信息供给是信息需求的前提。信息供给是信息需求的前提条件,它是信息资源的源泉。解决好信息供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改革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改变单一的事后报告,注重预测信息。对决策者来说,有关企业未来发展情况的信息比历史信息更为重要,克服了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了投资者和有关人士对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第二,界定信息的供给范围。有些会计信息是企业的商业秘密,不易对外公布(如成本资料),哪些信息应该提供而没有提供,国家应加以规范。第三,政府采取措施,确保披露的信息真实、公允、可靠。防止弄虚作假,提供粉饰过失的会计信息。

第2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村消费信贷 约束因素 对策建议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消费信贷的供给与需求

消费信贷是指为了调剂资金的余缺解决资金拥有与消费需求实现的时间差,由金融机构发放用于购买最终商品与服务的贷款,充分弥补了资金与消费需求的矛盾。众多学者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已经证实消费信贷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消费信贷需求属于引致需求,消费者首先有对消费的需求,当资金不足以付现,又对未来有稳定现金流预期时,就产生对消费信贷的需求。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为消费信贷的需求者设计和提供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

(二)农村消费信贷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分析

当前,城市的消费信贷市场已经蓬勃发展,成为了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而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的消费信贷几乎处于“盲区”,消费信贷始终未能成为广大农民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奔小康的“助推器”。

为了切实了解农村居民当前的消费和信贷情况,我们分别选取东部沿海的浙江省杭州市和内陆中部地区的湖南省娄底市作为样本采集点。相对来说,这两个采集点前者较为富足,后者相对贫困,对于我们的调查来说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有助于我们的调查结果的分析。

由于种种原因,尽管大部分农民是有消费的需求和欲望的,但是占三分之二比例的受访者对消费信贷持观望态度。而由于农业先天的弱智性,农业经营的高风险性、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不约而同地大量撤并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逐步向城市收缩,而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具有不确定性,再加上农信社自身机制的不完善性和弱小性,就造成了“一社”独立难支“三农”的困境。本文将从消费信贷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为后续研究解决农村消费信贷现状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制约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需求方面制约因素

第一,传统的消费观念。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攒钱消费、量入为出的排斥享乐主义,二是不愿借钱消费、无债一身轻的自足型消费。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96.7%的农民不会在比较缺钱时进行消赞。农民群众习惯于这样的传统消费观念,对于超前消赞、贷款消费还不能接受。

第二,家庭承贷能力。根据国外消费信贷发展的经验,居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即承贷能力(主要是指家庭收入水平、户均金融资产数量)的大小,是决定其是否负债消费的根本性因素。一般而言,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对消费信贷的经济承受能力越强,消费信贷所能发挥的作用越明显。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是居民家庭可预见的、未来的长期收入决定了消费信贷承受能力的收入水平。居民家庭未来收入预期越好,其消费信贷的承受能力就越强。而通过对我们选取的两个采集点得到的调查数据显示来看,目前手头没钱,预期收入不佳在导致农村居民不愿意添置新消费品的原因中占35.5%的比例。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普遍不高且不稳定,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第三,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农民收入风险性比较高,同时为了满足子女教育、大病医疗、建房、婚丧嫁娶和养老等预期大额资金的支出需要,农民强化了储蓄倾向,弱化了即期消费,更是很少主动到银行举债消费,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手头有钱,但收入不稳定,买了怕不能应急和手头有钱,但预期有很多其他支出分别在导致农村居民不愿意添置新消费品的原因中占28.2%和36.3%,一定程度在说明了由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较低经济承受能力也降低了其选择消费信贷的可能性。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增强了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农民的消费倾向。

第四,农村的消费环境相对落后,抑制了农村的消费需求。农村的交通、电信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造成农村消费环境相对落后,甚至一些边远山区和牧区的居民仍然只能接受有限的电视通信信号,降低了农民与电视、电话、电脑等商品的结合度,从而使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面临着巨大的消费环境障碍。同时,由于农村消费市场不够完善,农民的消费选择不多,消费者权益保障及售后服务机制的不完善,也降低了农民的消费欲望。

(二)供给方面制约因素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问题,国内学者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如下:

第一种观点(谢平2001)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是供给型的,导致的原因主要是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贷款的资金有限。第二种观点(高帆2002)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是供给型与需求型共存的。高帆认为,我国农村当前所面临的一个特征性事实是,在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同时农户对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需求却相对有限。第三种观点(何志雄2003)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供给型,需求型金融抑制是从属现象。金融有效需求不足,其实质却是金融供给的类型不对,金融供给的总量不足。本文支持何志雄的观点。消费信贷供给方面的约束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政策、体制和制度存有缺陷。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呈现商业性金融“不为”,政策性金融“难为”,农信社“无力为”的现象,“一社”独立难支“三农”的困境凸显。2008年8月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更新后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2007年底全国30136个乡镇中,银行业网点平均不足3个,有2868个乡镇无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只设有一家银行网点的乡镇全国还有8901个,当地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状态,乡镇的金融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竞争,分布在非县城所在地乡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机构。此外,农村金融网点设置不合理,大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城、城郊和中心城镇,而边远乡镇的农民却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务。

第二,消费信贷的风险大。一是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造成违约风险的加大,调查研究显示声誉好、能够承担担保、家庭财产水平高的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二是抵押和担保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抵押担保具体操作中有障碍,如担保人自身出现问题、抵押物价值评估及处置的困难;三是信贷员贷后监督乏力。由于现有信贷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很难保证贷后的跟踪监督,到期贷款收不回的现象更促进了金融机构“惜贷”和“惧贷”现象的出现。

第三,消费信贷交易成本约束。由于农村消费信贷是零售性贷款,单笔金额较小,手续繁琐,在目前尚未建立个人信用等级制度的前提下,每办一笔业务所付出的成本与所承担的风险都非常大,而

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又十分有限,因而金融机构办理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第四,消费信贷产品的供给约束。福建省银监局2006年的问卷调查从细节上对农户信贷服务方面的要求作了描述。受调查农户认为办理贷款存在问题,居于首位的是贷款期限太短,占30.4%,利率太高占29.7%,贷款额度太小占26.7%,手续繁琐占26.1%,评估抵押费用太高占25.1%。繁琐的程序时出于对风险以及自身利益的考虑,但是影响了信贷效率,经过层层审查,可能已经耽误了农户用款的最佳时期。

第五,对消费信贷的宣传不到位。政府和金融机构对消费信贷的宣传方面投入不足,农民缺乏对消费信贷政策、信贷产品和信贷业务流程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信贷的发展。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对于消费信贷的认知停留在听说过而已的程度,比例达到所有人次的65%,而完全不知道消费信贷是什么的达到所有人次的28%。

三、消除约束因素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路子,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目前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缓慢直接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并进而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在从消费信贷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约束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之后,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逐步消除这些约束因素。

第一,转变农户的消费观念。政府应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惠农、扶农、护农政策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多年收入增长及未来收入稳定增长的预期得以实现,促进农民的消费观念进一步转变,增强改善生活的信心。在消费目标上,促使其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型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由物质消费为主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注重丰富精神生活,使农民的消费结构在渐变中趋于优化,进而增加消费信贷需求。

第二,加大各种财政投入。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防灾抗旱能力;提高技术资金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加大对农机补贴力度,改变农业耕作方式,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率;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投入,扭转日益恶劣的气候条件,提高农民预期收入及其稳定性。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快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的建设,降低农户未来支出及其不确定性。二者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户的承贷能力。

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各级政府应着力解决好农民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困扰他们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问题,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同时要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改变落后的商品流通模式,在农村设置大型的超市、连锁店等,为农民购买商品提供更多选择;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打消农民害怕买到假货的顾虑;提高服务水平,在广大农村多设置一些售后网点,促使农民放心消费。

第四,完善涉农金融法规和政策,加快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一是完善补充《物权法》中涉农贷款抵押物范畴,规范抵押具体操作。二是尽快出台《合作金融法》,以保护农村合作金融的合法权益,明确对农村金融业务给予补贴或政策支持。同时,要针对农村地区的汽车消费信贷和住房信贷等建立相配套的更细分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提高金融机构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2006年12月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建议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服务门槛,强化监管约束,加大政策支持,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考虑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使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并适时开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新领域,创新农村担保模式,消除供给型约束,如此才能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抑制。

第四,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并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的信用体系,降低消费信贷风险。培育广大农民群众的诚信意识,要结合农村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由农村金融部门广泛参与开展信用明星户评选活动,在社会上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光荣的良好氖围,从根本上降低消费信贷风险。

政府和银行之间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广泛向工商、税务、公安、房管、土地、车管、保险、商家等相关部门采集农户信用资料,建立健全数据库,降低消费信贷风险,同时也可以降低消费信贷交易成本。

第五,加快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品种。政府要运用市场经济中“无形之手”的作用,引导开发适合农村需要的住房、农用车、助学、医疗和电器等消费信贷品种,引导农民消费升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奔小康,需要金融机构在市场中准确定位,还需要政府从法律、制度上予以支持,还有赖于社会各界对农业和诚信问题的充分重视。

央行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央行将加强对金融机构扩大消费信贷的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研究开发满足农民不同特点、不同层次需求的消费信贷产品,加快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为农民扩大消费提供便利。

第六,加大农村消费信贷的宣传力度。华南理工大学的张伟硕士等在对汝南县九个乡镇的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对农户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则农户有信贷需求的比例比不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时信贷需求的比例高出将近15个百分点。这说明可能有的农户对消费信贷不够了解。所以如果对农户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则有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消费观念,大大激发农户的信贷需求。

第3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1.1 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的形式。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从文本、声音、图像等容易管理的形式到由计算机创造成复杂的多媒体资源,如3D电影、游戏等;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涉及市场经济的诸多方面。

1.2 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的价值。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衍生品,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且其价值呈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例如,电影《阿凡达》,其价值在短期内就有投资回报。而部分文化资源的价值则体现在未来的参考价值。文化资源价值的空间分布则源于文化资源使用者空间上的分散性角度来考虑。大多数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有审美价值、历史和政治意义,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2 影响数字化资源战略保存的主要问题

2.1 文化资源保存动机的失衡。其一是保存动机缺乏;其二是保存动机的错位。文化资源保存动机的失衡使得其可持续保存战略的实施受阻。

2.2 保存价值的不确定性。数字保存的用户需求有两个基本属性:(1)发散性。用户需求的发散性,决定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价值认可缺乏一致性;(2)预测性。数字资源本身价值决定其保存价值。数字资源的价值时间上的分布有:(1)资源价值的及时性。(2)资源价值的长远性。部分数字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将来,具有很好的研究以及凭证价值。

2.3 不可逆转的损失。从某种程度上讲,个人收藏者决定是否继续收藏自己拥有的文化资源,因此,很可能出现不可逆转损失的危险。

2.4 激励机制的失衡。为了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战略的实施,我们采取了版权方面、经济方面、赋予部分机构保存资源权利等不同的激励机制,版权法保证了版权所有者对资源的法定拥有权。当用户使用资源时,用户与版权资源拥有者会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

3 解决商业化文化资源战略保存问题的方法

3.1 强化激励机制。在数字保存的可持续保存战略中,应强化薄弱的激励机制。(1)修正版权法,强化版权机构的权利,命令具有权威的公共机构保存受版权保护的电子资源。如,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的国会图书馆版权办公室要求相关机构存储电影以后,以动态图像为代表的多媒体资源保存的质量相当高。(2)对文化资源的拥有者提供直接的激励机制,鼓励其为公众利益保存资源;鼓励其移交相关的数字资源,对任何为公众利益承担数字保存责任的私人实体――无论是跨国公司或者个人收藏者,应给予一定鼓励。

3.2 制定数字资源保存政策。(1)主导的文化机构应组织专业领域内的专家为数字化资源的选择和可持续的数字资源保存设计标准;(2)分析用户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及数字资源价值的及时性以及长远性,采用不同的保存策略,使用公共机构,比如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

3.3 公共机构与私人实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在数字领域内,有效公私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达到两个目的:(1)确保合作者之间责任和角色的明确分工;(2)能够确保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必要的时候,从个人收藏者到公共保存机构的安全交接。

4 数字化的商业性文化资源战略保存的筹资模型

4.1 访问费用。数字保存所需的费用来源于用户的访问费用。这种费用对数字保存的间接收入,体现了数字保存的长远价值。当用户需要某种信息资源时,需要访问保存机构的数据库时,应支付对数字资源的访问费用。例如,美国的JSTOR、中国的CNKI。

4.2 社会保存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偿付费用。社会保存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偿付费用,是站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存和提供访问服务,保存费用来自公共资金。可以通过税收等公共收入的方式分配给公共机构作为所需保存资金。

4.3 自由捐助。数字保存费用来自利益相关方或其他机构的自由捐助。

4.4 委托保存费用。数字保存费用来自委托保存的服务收费。该项费用直接来自数字资源委托保存服务,而不是间接的来自其他形式服务的收费。

5 展望以及建议

第4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宏观经济;总供给;总需求;投资

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严重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问题,具体地来讲,就是总供给超过了总需求,形成了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制约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七大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长期徘徊在79%以下,分别为:石化炼焦、黑色金属、化学原料、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造纸制品和化学纤维七大行业。产能过剩最直接、最显著的表现是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同时,产成品库存上升,工业类企业开工率严重偏低,产能利用率下降,从而导致企业效益的下滑,亏损企业数量大量增加。

基于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引起我国总供给总需求失衡、产能出现严重过剩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

1、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合理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中,经济萧条时期,全社会产品生产能力较全社会产品需求过剩是市场经济制度下的一种常见现象,这种现象虽然使得经济出现下滑,但同时它也能够为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提供动力,产能过剩的现象无需宏观经济政策以外的其他措施来调节。但是,我国的产能过剩有别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它有着较为鲜明的制度背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具体地说,就是经济增长更多的依赖于能源资源的消耗,以及投资需求的拉动。

2、利润驱动所引起的“投资潮涌”现象是导致产能过剩的另一个原因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也是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良好的产业前景一旦被市场认可,容易吸引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到这种良好的产业中去,也即形成了“投资潮涌”现象。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全市场对于钢铁、水泥、工程机械等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行业的良好外部环境具有一致共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涌入到了这些行业中去,全国各地出现了盲目规划,竞相投入到了基建相关的行业中去,使得基建产能迅速扩张,带动了钢铁、水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近年来工业化的进程放缓,急剧扩张的产能未能在预期的时间段内“消化”,产能过剩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3、地方政府对地方经济主体的不当干预,造成了企业投资行为的扭曲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目标是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行政考核的重点更多放在经济总量上。对地方政府的这样一种考核机制,使得地方政府迫于辖区竞争、行政压力以及政绩考核,从而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动机通过行政手段来干预企业的投资,并且制定各项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进入地方,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加经济总量,另一方面还能缓解居民就业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凸显政绩。这种不当不合理的行政干预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的价格扭曲造成了个别行业出现资源过度配置的现象。最为直观的便是土地资源,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以低于市场价格甚至免费为外资提供土地这种生产要素,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偏低,利润升高,从而又吸引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行业中去。二是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总量,以牺牲能源、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默许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产商进行相应的投资和生产活动,更甚者进一步提供各种税收优惠来鼓励企业的投资行为,较大幅度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成本,扭曲了企业的投资行为,形成了企业过度投资的现象,最终造成了全行业的产能过剩。

针对这种现状,为了让宏观经济运行更加的稳定,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十分比较。首先应重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导市场资金流向低能耗、低污染行业,同时大力进行科技创新,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政府应进行有效引导,不能因为效益好,使得市场资金蜂拥而至,导致新的产能过剩,应在市场规模可承载的范围内,应按照相关产业资源优势大小的顺序引导资金进入。最后,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研究新的考核机制,不能仅将经济总量的大小作为评价地方政府政绩的唯一标准,同时还应该增加资源、效率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评。(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连济.部分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研究[R].国家社科基金会重点课题,2006.

[3] 苏剑.产能过剩背景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学动态,2010,(10).

第5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河南高等教育;教育需求;教育供给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91-03

需求和供给是商品生产活动条件下经济学上的概念。而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其本身来看,确实有别于一般的商品生产活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产品是具有商品属性的,因而教育同其他任何商品生产部门一样,都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一、概念界定

需求与供给是经济学上一对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概念,有需求就有供给。而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供给是一个不同于一般商品供求的更为复杂的系统。

1.高等教育需求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需求的概念是: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教育需求是指人们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那么,高等教育需求就可以定义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获得高等教育服务的愿望与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的统一[1]。高等教育需求的特殊性在于:第一,高等教育的效用来自前瞻性需求的满足。对高等教育而言,大多数人不是为了消费教育而购买教育,而是根据对教育效用的前瞻性判断来消费教育。第二,高等教育的效用是多层次的,它不仅能使受教育者未来的收入因为受教育而有所增长,个人的生活质量因受教育而获得提高,而且教育能带来社会效益[2]。

2.高等教育供给

高等教育供给是作为高等教育需求的对应性概念从经济学中衍生出来的。按照经济学解释,“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某种商品的数量。” [3]按照王培根教授对高等教育供给的定义,“高等教育供给是指高教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和个人所提供的接受高等教育与科技服务的机会。既包括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质量、素质和结构,又包括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的状况。”[4]该观点将高等教育供给既指向培养劳动力,强调高等教育供给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提供生产者和劳动力;又指向受教育者,认为高等教育供给的存在意义是为满足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需求分析

个人(家庭)是教育机会的需求方,同时,企业(社会)也是教育“产品”的需求方。面对这两种需求主体,高等教育需求可分为两类:社会的高等教育需求和个人的高等教育需求。

1.河南省高等教育个人需求分析

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即家庭或者个人为满足自身某种精神的或者物质的需要而产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5]。影响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需求愿望和个人需求能力等。

首先是个人需求愿望。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在个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高等教育在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促进个体向更高层次流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在校生特别是普通本专科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个人(家庭)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趋势。由图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普通本专科教育的在校生人数持续增加,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在校生人数增幅更大,表明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愿望很强烈。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使许多家庭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而上学接受高等教育是改变艰辛状况的最好选择,尤其是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态度,要想在职业中有所发展,就需要一定的高等教育资历和文凭,更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同时,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也是个人高等教育需求愿望强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家长们的心中,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不仅可以使子女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享受更好更充裕的生活,大大提高进入社会上层的机会。“正是这种教育的预期收益造成人们为追求未来较高的收益而提出对近期的教育需求。”[6]

其次是个人需求能力。需求能力主要的表现是个人经济方面的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家庭或个人的收入情况。

“在没有实行免费教育、奖学金、助学金或贷学金的情况下,家庭经济富裕与否,是决定子女能否接受较高级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贫困的家庭,尽管子女有较高的教育意愿,但是因贫困所致不能满足这种意愿。” [7]市场经济条件下,接受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必须具备支付能力,而支付能力往往限制了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愿望。表1显示了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由表1可见,河南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2007年,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1477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3 851.60元,实际增长12.2%。从支付能力方面讲,河南省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较旺盛,并随着支付能力的提高,教育需求也随着提高。

2.河南省高等教育社会需求

通常高等教育社会需求分为政府和企业两个部分。政府高等教育需求“是指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或指国家基于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劳动力和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企业高等教育需求则是指“企业为适应技术不断创新,追求更高经济效益而产生的对高等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9]政府和企业的高等教育需求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就业和高校人才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高等教育的发展。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设计部门,可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规划,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手段对教育的社会需求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某些职业的就业资格,要求必须经历指定相应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刺激对该类教育的需求[10]。

而高校学生的就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对教育的需求量。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全省2009届毕业生签约就业22.7万人,占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六成以上[11] 。由此可见,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但是市场对高校学生的需求仍是比较大的。

三、河南省高等教育供给分析

高等教育供给既指一定社会提供给学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又指一定社会提供给各个行业的教育产品(教育劳动力)。所以,高等教育的供给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满足以个人受教育机会的需求;二是满足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需要。

1.河南省高等教育供给结构

高等教育供给的合理或有效性的表现之一是其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包括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各个层次之间互相影响,组成一个合理的结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劳动者进行不同水平的专门职能和专业技能训练,使他们获得其中专门知识技能的教育。”[12]

从层次结构看,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层次结构,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各层级在校生人数都有大幅度增长。然而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层级结构也表现出来各种不合理的现象,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

根据河南省教育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计算可知,2004年、2005年、2006年河南省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在校生三者的比例关系分别是:1.19:4.0:6.4.、1.58:4.8:7.4、1.93:3.9:6.1[13]。总的来讲,河南省的层级结构基本符合合理的金字塔型结构(专科比例最大,本科其次,研究生比例最小)。然而在劳动力供给总体内部,不同层次、等级的替代性是比较差的,只有当不同层次劳动力与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合理配置时,才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目前河南省高等教育供给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合理的教育金字塔结构与劳动需求的层次相吻合。

2.河南省高等教育经费供给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总体上是逐年增加的,这与河南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密切相关。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总体比较稳定,然而,穷省办大教育,教育经费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作为物质基础。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由于经济水平承受能力的制约,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有限。河南省的经济在逐步发展,2006年河南省生产总值为12 495.9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 313元,至2008年生产总值为18 407.7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 522.5元,增长了47%。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事业的费用支出必然会随之增长,河南省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会得到更多关注。

四、河南省高等教育供需存在的矛盾及对策

高等学校是双重供给主体,面对着两种需求:一是家庭或个人对高等教育机会的需求与学校的教育服务供给形成了一种供求矛盾;二是学校提供的具有一定人力资本的潜在劳动力与社会各用人单位劳动力需求形成了另一种矛盾[14]。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的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河南省高等教育需求强度较大,但高等教育供给结构却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供给能力较强,但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造成部分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1.需求膨胀

首先,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满足其在闲暇时间内接受精神生活的需要。其次,对子女收入的预期,增加了家庭(个人)对高等教育的追求。人们都希望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从而可以追求更优裕的生活和更高的社会地位。最后,个人(家庭)文化水平、修养的提高使人们既有意愿也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接受高等教育。

需求的膨胀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对教育资源的非正常要求。所以,在高等教育需求膨胀的时期,人们应该更多考虑一些自身的因素,分析一下教育成本,比如,子女的天赋,子女是否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子女的高等教育后的预期收入是否一定会很好等。不要盲目追求高等教育。

2.供应不足

需求的膨胀带来供给的增加,然而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供给仍是不足。特别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以及高学历层次人才的供给与企业或社会劳动力需求的层次之间的不合理,造成供给结构的失调。同时,教育质量的不高,优质师资的缺乏,也使高等教育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或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此外,虽然河南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基本符合金字塔结构,然而却难以满足人们社会多样的需求,没有形成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

高等教育有效供给形成和高等教育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既能满足个人需要,又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和种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否则,就会浪费极为宝贵的教育资源,造成人才过剩或短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4] [14]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70,75,72.

[2] 曹执令.市场经济中的高等教育产业及其发展策略[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27.

[5] [10]许之所.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6] [7] [9]张学敏.教育经济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3-94, 93,72.

[8] 河南省教育厅.hadoe.省略.

第6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2012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课题组深入电力行业的8家单位进行调研,对工程师的工作环境进行了实地参观,对企业教育培训负责人、工程师进行了访谈,访谈人次22次(工程师14名,教育培训负责人8名)。同时,经过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核准,课题组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工程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集中发放,当场回收,最终收集到908个有效工程师的样本。 本文选择三个维度作为观测工程师学习需求特征的重点:个人特征、基本工作情况、学习情况。个人特征很大程度上反映或影响个人的文化背景和专业能力。基本工作情况反映工程师的职业状况和工作阅历,以及企业对员工劳动价值的衡量标准和认可程度。学习情况反映工程师的学习状况、学习期待和兴趣、学习能力和习惯、学习困难等等。这三个维度基本涵盖了影响工程师在职学习的主要因素,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工程师的学习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访谈提纲的操作化程序和调查问卷各个维度的操作化定义,并在每个维度下设计了分指标。从有效样本中选取年龄段为25~55岁;学历背景为本科、硕士、博士;专业职称为初、中、高级;职位级别为初、中、高级的有效样本,使用IBMSPSS 19.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同时对访谈笔记和录音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在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工程师的学习需求特征。

二、工程师学习需求特征

调查统计的总体结果显示,88%的工程师认为进入企业工作后的教育活动对专业职称、职位的晋升有帮助,77%的工程师认为目前所接受的教育进修以及自学情况能够满足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58%的工程师认为在学习期间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平时的正常工资,同时男女工程师对以上问题的认同差异不显著。由此可以看出,工程师对企业教育培训的相关制度和措施表示认可,工程师与企业对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达成了共识,即教育培训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是企业人才储备的主要措施,能够激励员工发挥自身潜能、造就更适合企业的特色技能。

1.学习愿望强烈、学习动机明确。

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电力企业建立了培训、考核、使用、待遇、发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企业先进技术的代表者、企业发展骨干力量的工程师,对学习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学习动机直接表现为通过学历教育获取文凭、或通过职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60%的工程师认为需要参加学历教育,81%的工程师认为需要参加职业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在908个有效样本中,70%的工程师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同时又是通过层层选拔进入企业工作的,但是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的相关性却差异显著,从图2看出,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相关的仅占24%,基本以及有一些相关的占68%,完全不相关的占8%。早在1974年,克拉斯用定量方法分析了工程师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与工作业绩的关系,结果表明参与继续工程教育对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参加继续教育的工程师的工资增长更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印证并丰富了克拉斯的结论,即继续教育对工程师发展具有正相关作用。首先,工程师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职业能力,能够获得更多的升职、升级机会,从而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品质。虽然难以用单纯的物质成果来量化继续工程教育的经济效益的大小,但是继续工程教育的教育收益率却不容质疑。其次,工程师所接受的正规教育不足以帮助其解释或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李锋亮等在中国大范围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在高等教育阶段专业知识的准备不足将显著提高工程师入职后发生过度教育的概率。最后,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的发展,企业的生产模式、经营模式、发展战略在不断发展变化,对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师只有通过持续专业化的学习,才能使自己从准专业或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从业者成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从业者。

2.对学习内容的种类、层次的要求差异性显著。

由于工程师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对象较为广泛,工程师个人特征和职业经历的不同,对学习内容的种类、层次的要求差异性很大。不同年龄的有效样本在哲学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职业素养、认知沟通能力四个方面有显著差异(图3)、不同学历的有效样本在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有显著差异、不同职称的有效样本在职业素养、认知沟通能力方面有显著差异。虽然国际社会对工程师的知识和能力的整体结构达成了一定共识,建立一些比较成熟的工程师素质模型,例如约翰等提出的工程师领导力模型、莫文建构的工程师特质四面体以及布伦达等的工程师能力框架。然而,形成工程师学习内容差异性的原因不容忽视。首先,正规的学校教育对工程师的知识结构,特别是专业知识结构的建构具有决定性作用。院校工程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使学生在完成学业时,初步具备成为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条件。其次,在工程师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所需获取的知识和提升的技能是有所变化的,年轻工程师所需学习的知识及技能对其职业发展影响更大。最后,工程师认证标准不仅规定了工程师的职业准入资格,而且基本反映了工程师的职业水平和等级,级别越高的工程师对职业素养和认知沟通能力的要求越高。

3.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选择个性化突出。

工程师的学习活动体现出成人学习的特殊性,他们的工作阅历、生活经历、学习经验随着时间的延续会不断积累,强调学习与个体自我经历的整合。在个体自我作用下,更希望依据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行为习惯来选择最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工程师在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选择方面的不同。就学习地点而言,高等院校仍然是工程师首选的学习场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教学环境是高校的绝对优势;企业现场学习受到年轻工程师的青睐,这种体验式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他们的现场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产品的品质。就学习方式而言,课堂面授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25~34岁和45~54岁工程师对回归课堂表现出浓厚兴趣;问题研讨通过讨论交流获得对问题的新的认识或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习方式受到35~44岁工程师的欢迎。在企业实际调研还发现,师带徒方式较好解决了集中学习与员工需求匹配度较低的问题,缓解了工学矛盾,特别对年轻工程师熟悉工作环境和业务,获得岗位工作经验很有效果。此外,虽然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远程网络能够打破时空局限降低学习成本,但是并不受到被试样本的欢迎,这可能与行业特点、网络建设情况以及工作性质有关系。

4.工作学习矛盾突出、时间成本排序第一。

要想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工程师需要克服诸多困难,投入包括资金、时间、努力程度和劳动等学习成本。从图9可以看出,中国电力行业的工程师在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时,存在着诸多困难,其中认为时间成本有较大困难的最多,其次是工作压力,第三是费用承担。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时间价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首先,在时间分配问题上,工程师需要兼顾的因素很多。所调查的企业普遍采取了岗位聘任制,工程师在工作时间内岗位责任大,同时工程师一般都有自己的家庭,是家庭的顶梁柱。因此,除了企业安排的在工作时间内的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外,工程师参加学习都要占用一定的业余时间,如何在工作、生活之余,抽出时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是工程师面临的最大的实际问题。其次,在有限学习时间内的学习效率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的记忆、感知能力等智力因素开始呈下降趋势,对学习缺乏信心、长时间不学习容易产生惰性;而且由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教学进度不紧凑等客观原因,使工程师认为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没有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时间的浪费造成学习价值的降低。

三、工程师学习需求对继续工程教育的影响

现代工程师的学习需求呈现出迫切性、差异化、个性化、持续性等特点,同时学习也存在诸多困难,继续工程教育办学机构应该更多关注工程师群体学习需求特性,通过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同时使学习者获得教育收益,国家得到所需的人才,实现国家、组织和个人都受益的结果。因此以工程师为办学对象的继续工程教育不是单纯的教育培训,已经形成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工程师能力开发系统,不仅涉及教育系统内部,而且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外部社会系统有着广泛而密切联系。在深入理解工程师学习需求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工程师“提高能力水平”和“发挥能力水平”的组织保障和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工程师自身价值、创造企业价值、进而推动工程科技进步。

1.工程师的个人职业发展是继续工程教育办学的源动力。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约瑟夫在1978年提出了工程师学习需求理论,建构了工程师的需求层次,他认为大多数工程师的需求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两个层次,继续教育机构应该重点关注工程师的这两个层次的需要。现代工程师对待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在工作中体验各种经历并确立自己的个性和可能性,发挥自身潜能,重新塑造自我,实现自身价值;通过持续的学习来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实现从职场新手到工程师、再到行家里手的职业发展。因此,工程师的个人职业发展是继续工程教育办学的源动力。继续工程教育办学机构为工程师提供教育服务,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办学的基本思想。工程师学习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决定了办学的多元化,工程师学习的阶段性和终身性决定了教育服务的可持续性。这就要求办学机构将学习者(工程师)作为客户来看待,研究工程师的学习需求、关注工程师的学习成本、加强与工程师的交流、考虑工程师学习的便利性。同时,办学机构要将这一思想实施于教育培训活动的各个环节,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速和周到的优质教育服务吸引和维持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来降低运营成本。办学机构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还要做品牌做生活,通过创建品牌核心价值观,营造新型生活方式,实现工程师在社会尊重、自我职业实现等层次需求的满足;通过建立客户俱乐部并开展相关后续服务和增值服务,成为工程师交流沟通的新模式和学习休闲的驿站,成为工程师的学习圈、生活圈和交友圈。

2.工程师所在企业的激励机制是继续工程教育办学的驱动力。

工程师群体首先隶属于一定的企业,一般有正式的组织基础,是工程师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次工程师隶属于一定的工程师协会或专业协会,这些协会一般属于公益性的、非盈利性的非正式组织,在协调政府、企业、工程师之间的关系、维护工程师权益、提供专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工程师学习的有利支撑。工业企业是继续工程教育的主体,也是有效实施的重要力量;不仅能促进工程师的合理分配、使用和流动、而且能激励工程师更加积极地提升能力和素质。因此,工程师所在企业的激励机制是继续工程教育办学的驱动力。目前,国家重点建设领域和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高度认同继续教育对工程师个人职业发展、企业发展和战略实施的重要性,而且绝大多数工程师都有继续教育经历。大型国有骨干企业都建立了以任职体系、素质模型、绩效管理为依据的教育培训体系,而且由企业出资建设的企业大学,作为员工培训的一种创新形式发展迅速。但是企业教育培训体系有待完善、企业大学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待加强。此外,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继续教育状况存在很多困难,这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少、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较弱,员工的流动性大,造成这些企业的工程师数量少、一岗多责,更多的是依靠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参加教育培训。因此行业协会和社会培训机构针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工程师学习需求特点,要建立相应的继续教育模式和组织动员机制。

3.工程师的制度管理构成继续工程教育办学的约束力。

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工程师的专业化程度和能力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这一职业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强。严格的工程师制度管理是工程师职业存在的基础,体现了工程师执业的专业地位和垄断地位。对工程师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可以保证工程师职业整体的质量和水平;标准化和权威性的工程师“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制度是检验工程师学习和培训效果的重要参考依据;社会化、专业化的工程师管理可以提高工程师的劳动所得以及社会公众的认同感。因此,工程师的制度管理构成继续工程教育办学的约束力。虽然由于工程师学习需求旺盛,继续工程教育办学机构近年发展迅猛,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但是建设发展不均衡、办学标准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办学机构良莠不齐,继续教育面临“学而无用”、“含金量低”的尴尬局面,制约着办学机构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继续工程教育办学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与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之间存在关联性,将工程师的继续教育、专业技术资格的获得和晋升与其职业发展结合起来,能够形成工程师供需的良性循环。以培养合格工程师为核心的继续工程教育办学标准化建设,能够规范和约束办学机构的办学行为、引导办学机构提高办学质量和完善管理。工程师制度管理中有关继续教育课程、学时、学分要求及规定为办学机构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安排提供依据和参考借鉴。

4.工程师学习的经费保障形成继续工程教育办学的生命力。

工程师的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原则上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合理分担成本。政府的投入主要在于基础建设和公共职业培训平台建设;企业执行2006年国家出台的“关于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规定,企业按人员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于在职学历教育,各个企业制定了不同规定给予报销相关费用;工程师个人自觉参与继续教育的投入意识越来越强。然而,由于工程师教育培训具有专业性强、入行门槛高、前期设施投入大、运行维护成本高的特点,使得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投入成为继续工程教育机构生存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工程师学习的经费保障形成继续工程教育办学的生命力。在教育经费投资总量不足、继续工程教育经费有限的现实条件下,拓展其他筹资渠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继续教育活动,形成国家、企业、社会和个人对继续教育多元投入机制是解决继续工程教育经费困难的主要解决办法。其次,高校、企业、社会力量任何一个办学主体都不可能独立承担起工程师的学习培训任务,不是搞“大而全”、“你有我有大家有”,造成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各具优势的办学特色,满足多样化的工程师学习需求。最后,确保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和整合,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学分互认互换制度,构建工程师继续教育的“立交桥”。

四、结语

第7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一、供求分析的方法论探讨:哲学层面的反思

供求分析方法的逻辑是怎样的呢?我们从标准经济学教材中得出,供求分析方法的核心是要说明“价格是怎么决定的”。对该问题供求分析方法的回答是: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似乎是一个答案,但我们如果进一步追问什么是供给或什么是需求的话,我们就可以发现供求分析方法逻辑上的破绽了。众所周知,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在一定的价格消费者能够而且愿意购买产品的数量”。也就是说,需求本身是与价格有关的(供给的概念类似)。那我们就有这样的怀疑:价格是由两个与价格有关的概念决定的,这不等于是说,价格是由价格决定的吗?(至少我们可以有这样的怀疑)

价格是由价格决定,这个结论当然不会有错,但这样的结论很难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因为这是一个套套逻辑,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哲学意义上的探讨对我们来说不宜过多,暂且放在一旁。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说明供求分析是错误的(事实上这个问题太复杂以至于说不清),我们只是从哲学层面探讨,以引起我们下面的话题。

二、为什么供求分析在网络经济中不能进行?

供求分析的局限之一在于必须存在供给曲线和消费曲线。比如供求理论告诉我们: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在临界点以上)就是厂商的供给曲线。也就是说,厂商的边际成本就是厂商的价格。这一般来讲,是有道理的。但有一种情况我们必须考虑到,如果边际成本很低,几乎等于0,那么价格也几乎等于0吗?那么厂商会白送吗?当然不会全部白送。

网络经济正是存在着这样的特点。在经济学家看来,网络不仅包括了互联网、软件开发、硬件制造这些新兴产业,而且也包括了电力、航空、电讯技术、广播电视、铁路等传统的生产部门。这些部门供给方面最大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极高的固定成本和极低的边际成本——一旦你为开发软件、设计芯片、铺设光缆线等投下了高额的固定成本,是多一个消费者还是少一个消费者,对你的软件几乎不会产生成本上的变化,而多制造一块芯片也花费不多。也就是说,生产第一份信息产业的成本非常高,但复制此后产品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对供给曲线的存在构成了一个极大的挑战。

需求曲线的存在也值得怀疑。需求曲线的存在是以需求定律(价高少买、价低多买)为前提的。但是,网络也好、软件也好,知识产品与信息产品的消费行为也有规模效应:在一定限度内,上网的人越多,你的软件产品使用人数越多,消费者对你的口碑越好,就越是愿出高价来购买你的产品。这不啻是说,需求越多,需求者出价越高。

我们以上的分析用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网络经济是供求分析的一个例外,而供求分析似乎只适用于一定阶段的经济问题。当经济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的时候(虚拟经济),就必须对供给分析的继续运用作出反思。

为了更好更深地探讨问题,我们来看看供求分析的本质。

三、供求分析的本质:非人格化的直接市场定价

在我们看来,供求分析的本质是一种非人格化的直接市场定价行为。我们称之为“非人格化”,是相对于“人格化”的讨价还价行为来说。在中国,改革前的讨价还价除大量发生在当时不占主流的农贸市场,更主要的是发生在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在制定和执行计划过程中或在物物交换的单位之间的协作过程中。我们称之为“直接市场定价”,是相对于“间接市场定价”来说。而知识经济的兴起,就是一种“间接市场定价”的兴起。

我们无意对知识经济下一个定义,我们只是想说明这样一个事实:知识当然是无价的,但我们必须给它定一个价;我们很难对知识直接定价(或者说,供求分析在此完全不适用,因为我们不能说价高需求就少,也不能根据边际成本去定价),所以我们只能对知识进行间接定价。

如何对知识进行间接定价呢?企业理论的某些观点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在企业的契约理论里,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约市场中的直接定价成本。换句话说,管理者对剩余索取权正体现了管理服务的间接定价。那么,我们对知识的间接定价,简单地说,除了该扣除的、该给其它生产要素的之外,就是知识应该得到的,这就体现了对知识的间接定价。对知识的间接定价,比起仅仅宣称知识是无价的这个口号,更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

在此,我们的分析已经表明,供求分析是有局限性的。我们下面的分析要更深地探讨这种局限性的根源何在。

四、供求分析在金融资产运用的不合理:前提是买者和卖者的两分法

供求分析的前提是,首先是先入为主地把人们分成两类:消费者和生产者。它的逻辑思维是这样的:要探讨经济问题,最重要的是讨论价格的决定;而价格的决定,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供给与生产者有关,需求与消费者有关。所以,供求分析首先把人们分成消费者和生产者两大类。

这一般说也是合理的。但我们要问: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身份是确定的吗?一个人去购买一台电风扇,那么他就是消费者,他买这台电风扇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这台电风扇。所以我们说,在一般产品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身份应该是确定的。当然,也有买电风扇不是为了消费它,而是为了去卖它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当作营销或中间商处理。所以,供求分析在此还是能够成立的。

那么我们又问:有没有一种产品,它生产出来后,人们买它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卖它呢?当然有,股票就是这样一种产品,而且在中国更是如此。供求分析在此就必须受到怀疑。

为了说明这点,我们先尝试用供求分析来探讨股票价格的决定的勉强之处。

我们先假定股票价格是由供需两种力量决定的。根据供求分析,需求的增加使价格上涨(供给的增加使价格下降)。但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里的矛盾之处:既然人们买股票的唯一目的就是卖它(赚取价差),那么应该是价格上涨,才能使需求增加,而不是需求的增加使价格上涨(在一般的供求分析中,价格上涨,需求是减少的,这样才能达到均衡)。如果价格上涨,使需求增加,而需求的增加又使价格进一步上涨,那么将没有稳定的均衡价格。

事实上,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分析更为清楚。我们购买股票本来是购买我们自己认为将会上涨的那几种股票,但我们购买股票时会意识到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于是我们购买股票就变成:购买大家认为将会上涨的那几种股票(这就意味着自己认为会不会上涨已经变得不重要)。但我们购买股票时又都会意识到大家都是想购买大家认为将会上涨的那几种股票……这样一直下去而永远没有止境(没有一个稳定的均衡)。

可以看出:没有均衡的根本原因是股票市场上买者与卖者身份的不确定性(随时有可能倒戈),而这种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买的唯一目的在于卖”。如果我们想给它一个均衡,唯一的着眼点是使“买的唯一目的不一定在于卖”。所以说,中国的股市健康发展之道或许就在于多推出让股民“买的唯一目的不一定在于卖”的股票。

我们在本部分的分析更深入地探讨了供求分析的局限性,并进一步指出该局限性的根源在于买者和卖者身份的确定性(当然这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效用的确定性,在此暂不探讨)。

五、破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纽带之迷——供求分析的反思

从整篇文章来看,我们分析到这里,已经可以得出我们的结论:破解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纽带之迷,在于对供求分析的反思。或者我们更进一步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在于能不能用供求分析(或者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在于给人们的效用是否确定)。我们的分析是有意义的(有些已经散见前文),我们分析的目的是在借鉴实体经济的分析框架上提出一个分析虚拟经济的框架。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现实基础,这种观点当然没有错,而我们以上的分析更进一步指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形态的。

虚拟经济的要害在于,很可能导致一个无法达到均衡局面的产生。这种局面不一定都是坏现象,但如果过于偏离实体经济(如严重的经济泡沫、金融预警指标反常等)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防止这种后果出现的一个措施是让“虚拟经济中买者与卖者身份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确定的(这就和实体经济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杨小凯、?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

Carl Shapiro、Hal Varian:《Information Rules——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平新乔:《“新经济”的经济学———从《信息规则》谈起》,《国际经济评论》,第7-8期,2000。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Jehle,G.A、Reny,P.L:《Advanced Microeconomic Theory》,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Abstracts of Paper in English:

第8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共同基础;不同需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59-01

新课程标准的必修课要求为每一个高中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共同基础,同时又提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但是,有人怀疑“共同基础”与“不同需求”是否矛盾,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吗?

答案是:既要鱼又要熊掌。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两者兼顾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高中学生应该形成的共同基础:持续的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打好共同基础呢?

一、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要改变课程内部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摒弃以往“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动脑,乐于探究,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

二、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讨论和探究的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参与是打好共同基础的前提。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兴趣盎然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激发不同学生的兴趣,也不可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教师要善于创设现货的情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动起来,积极参与,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成为课堂主人的乐趣。

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因素及所起的作用的比例分别是:动力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这就说明,总是统一讲授的教学形式,不能是智力不同的学生得到公平发展的机会,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差异无处不在,他们之间存在着智力、兴趣、性格、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差异。每个学生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学习,我们的教学不应该使某些学生长期被忽略,更不应该是消灭差异的活动。我们要不失时机,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加勇气,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了解学生,熟悉教法,合理匹配

教师要善于做学生工作,走近每一个学身,了解每个人的个性需求。做到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同时也要多掌握一些活动方式。也就是要求我们平时备课,要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在课堂中不失时机地运用各种活动,pair work、group work、team work穿行,交错使用。

调整教学程序,灵活安排教学环节

如果教师长期使用同一种教学模式授课,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兴趣。为了照顾到学生的不同需求,要在教学程序上做出一些变化,要有多种活动的设计,还要给学生留有时间和空间,使他们个性中的优势得到发展,劣势得到扭转。教材只是落实英语课程目标的中介、教学载体、教学资源,,我们只有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大胆超越,因材施教,灵活使用。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我们要合理利用。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材料进行合理的搭配,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站在学生的角度组织教学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抱怨,讲过多遍的题目仍然出问题,学生还是不会。事后想想,这种抱怨有用吗?为何不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方法有问题呢?如果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能够想想学生的思维状态是什么,何种方法是激活思维的最佳切入点,何种手段能使学生人人积极思考,个个乐于参与,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在设置问题,讲解问题的时候为何不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拓学生的思维,你会发现学生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能使个性发出绚丽多姿的光彩,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尊重差异,只有多样化才能满足不同的需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资料

第9篇:供给与需求范文

关键词:能量;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96-1

饲料占肉鸡饲养成本之最大宗。若有人认为以任何方法减少鸡只采食就可以降低鸡肉之生产成本,似乎又过于简单。鸡对能量、蛋白质(或必需胺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特定的需求。蛋鸡生产阶段的划分:生长阶段:1.雏鸡(幼雏):0-6周龄;2.育成鸡:7-20(24或25)周龄;(1)中雏:7-13周龄;(2)大雏:14-20(24或25)周龄。鸡在不同的时期,所需的营养各不同。因此,每一阶段要制定不同的营养规格。

1 能量

1.1鸡的能量需要

鸡为了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首先必须有一定的基本能量,它是由饲料中可燃性物质,即含有碳、氢、氧等的有机物质提供的,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其中,碳水化合物又包括淀粉、糖类和纤维素等。这些可燃性物质提供的能量除一部分随粪尿排出体外和少部分以增热形式散失外,其余则作为维持生命活动及生产产品使用。这两部分能量按其作用不同又可命名为维持能量需要和生产能量需要。

维持能量需要包括基础代谢和非生产活动的能量需要。鸡采食的饲料能量,大部分消耗在维持需要上。基础代谢能量的需要依鸡体重大小而异,体重越大,单位重量的热能需要越少。据报道,初生雏最低的热生产量(即基础代谢产热量)为每克体重每小时5.5卡,而成鸡仅为其一半。非生产活动需要的能量与饲养方式和品种特征有关,大约为基础代谢的一半。笼养鸡的活动量受到限制,因而,非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要比散养或放养的鸡少。性格活泼的鸡比不活跃的鸡消耗的能量要多。另一方面,环境温度与维持需要的关系也较为密切。

环境温度低时,代谢速度加快,以产生足够的热能来维持正常的体温,因而低温比适温时维持需要的能量多。

生产能量需要:生长期的鸡对能量的需要,因其增加的体重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沉积的脂肪比例越大,需要能量越多。仔鸡体内脂肪沉积随日龄而增加,因而每单位增重所需要的能量也增加。

1.2能量来源

鸡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类营养物质,而主要的能源是从碳水化合物中的淀粉、纤维素等多糖体的分解产物葡萄糖中取得。鸡不能利用纤维素和木质素中所含的能量。在饲料的碳水化合物中,多糖类淀粉是鸡和其他家禽最大量的可消化能源。淀粉主要存在于谷物、种子和块茎(块根)。与碳水化合物相比,脂肪产生的能量要比碳水化合物多的多。但不作为饲料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国外在肉用仔鸡日粮中添加1 5%脂肪,以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特别是提高饲料效率,这对于肉鸡生长和成鸡产蛋都有较好效果。蛋白质也可用于生产能量,但由于蛋白质价格贵,从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经济效益考虑,在配合饲料时不应当把蛋白质作为供给能量的营养物质。

2 氨基酸

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的营养,肉仔鸡最重要的必须氨基酸主要是蛋氨酸和懒氨酸。肉仔鸡在3个饲养阶段中日粮蛋氨酸的需要量分别为0.5%,0.38%,0.32%;赖氨酸的需要量分别为1.1%,1%,0.85%。其他氨基酸的需要量可见肉鸡饲养标准。由于饲料中能量水平影响肉仔鸡的采食量,因而也影响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但应注意,无论蛋白质水平如何变化,上述氨基酸的比例及种类必须给予保证。

3 维生素

养鸡时,除了蛋鸡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的需要外,还必须注意添加维生素D,特别是注意供给维生素D3,因为维生素D3在鸡蛋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产蛋旺季,维生素D3可充分发挥鸡的生产性能,更大限度的提高饲料报酬,使鸡多产蛋产大蛋;在产蛋的淡季(冬季),维生素D3可增加产蛋量,变产蛋淡季为产蛋旺季,增加收入,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

4 矿物质

矿物质喂饲不应超过鸡的需求。矿物质间存在有复杂之交互作用,但目前仅知少部分关系。过量的钙会减少磷、锌的吸收。且钙与蛋白质间亦会交互影响,这主要是受钙、硫间作用,高钙饲粮必需提高含硫胺基酸含量。矿物质过量之最大问题还在于影响电解质或酸碱平衡。

鸡虽然很有根据日粮浓度调节采食量的本能,但这种调节功能也有一定限度,超出限度会有不良影响。能量太低,会使鸡生长速度减慢,胴体脂肪减少,体重减轻。持续严重缺乏,会导致鸡衰竭死亡。一般讲,寒冷季节日粮能量浓度不低于10.88兆焦/千克,温暖季节不低于10.04兆焦/千克。能量太多,体内脂肪增加,同时由于采食高能量日粮,采食量减少致使蛋白质的进食量也相对较少,不能满足鸡的最佳生长和生产需要,致使生长速度减慢,生产性能降低。能量严重过剩,会导致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并伴有相应并发症,导致生长和生产停止。

参献文献

[1]马文良.对密闭式高床平笼蛋鸡舍饲养效果的探讨[J].畜牧与兽医,1980(02)